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三俗”文化;抵制;路径

“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三俗”是伴随着时代而生的,其之所以能滋长正是适应了某些社会需求,满足了某些群众的内在心理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然在反“三俗”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从实际出发,找出“三俗”文化的立足点,挖出其滋长的现实供给,有针对性的破除“三俗”的萌芽基础,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从而有效抵制“三俗”文化的滋长。

一、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三俗”的必由之路――弘扬先进文化,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为青少年的成长树立正面形象。要将平等、人格、互相理解、民主博爱等理念灌输给受教育者,要明确他们的是非观、善恶观和美丑观,使他们摆脱低级趣味的羁绊。要想让先进文化占领思想的高地就必须打牢国民基础。在国民教育层面就显得尤为关键,所以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到先进文化的渠道上来。着眼于时展的潮流,以更清晰客观理性的视角处理各种文化的交流冲突,正确的文化观念,理性的文化视角往往需要从基础做起,注重国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重视国民的思想健全、人格健全,独立之人格是自由之意志的基础,整体国民素质、文化修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才能为祖国的经济腾飞、政治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不懈的动力。

在文化观念日趋复杂,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这种精神灌输到国民教育中,以增强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积极汲取外国的优秀文化,让国民接受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渲染,对于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则需要文化工作者客观分析,理性对待,让接受文化教育者懂得用矛盾分析法看待文化差异,避免一刀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像树的主干,各类文化的欣欣向荣就像枝桠一样,繁茂兴盛。“三俗”文化在滋长的过程中必然很难找到推动者,而其滋长的社会土壤也因为整体国民性的提升而越来越小,思想的高地上只有一面旗帜,围绕着这面旗帜文化百花齐放,先进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三俗”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下去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道德水平

净化社会风气就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社会公德需要全民性的认同,从道德标准推进社会文化建设,将社会成员纳入其中,用社会公德的社会效力将国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引入正轨。职业道德则将处于不同岗位的个人和集体纳入到职业道德的高度,“三俗”成长所依仗的收视率恶意竞争就可以遏制,个人文化从业者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约束下,必然通过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质量来吸引观众。家庭美德相应的要求作为家庭成员的父母对子女做正确的引导,自己不看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制品,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为孩子树立表率,在家庭生活中严于律己,用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道德取向教育孩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个人品德建设需要自身明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文化抉择,不断提升自身文化道德水平,遵守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不做“三俗”文化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坚决支持和拥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话,在全社会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的改善必然朝着和谐的道路发展。

抵制“三俗”的负面影响,要坚持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党员要起到表率作用,在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道德水平的道路上,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理论,以高度自觉摆脱“三俗”对人的负面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三俗”的有力保障――争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对受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引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的科学,在引导方面不单是从理论灌输着手,更应该将引导的途径和范围扩大,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接受者的日常生活相挂钩就很容易引发共鸣,同时也容易造成社会效应,将受众群体扩大到社会层面,一定程度上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际效果,相辅相成。在传播、接受、扩大传播、更易接受这条链子上就需要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舆论媒体的导向。这种途径突破课堂一时一地的局限,本着扩大效应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更加贴合群众日常生活内容,传播面的推广使得受众的年龄层次扩大,思想教育、道德修养、人格培养这些深刻的话题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展现出来。“三俗”这类扭曲的思想观念就应该置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对立面,这样以一个大的平台将受众的生活环境营造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自然会和社会主流文化相协调,自觉接受褒扬优秀先进文化,自觉抵制“三俗”等危害社会和谐的内容。有了舆论导向的正面引导,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文化传播渠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的要适应文化发展方向,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展现出来,而不是迎合低级趣味。舆论导向的现实作用就是无形的思想驱动力。从个人到群体,从一份报刊到整个报刊业……舆论导向就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在文化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借助舆论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受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这个受众的范围就包括从业者和媒体接受者。其中首先就是从业者,作为文化内容的传播者,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就显得尤为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他们的引导才能扩大内容的普遍性,个人意识的觉醒将带动社会集体意识的提高,媒体内容的接受者收到媒体的文化导向相应的就形成特定的文化观念。如果媒体人以一种支持的态度宣扬“三俗”文化,必然会引导部分受众喜欢“三俗”低级趣味所带来的特殊感官刺激,相反的,如果媒体人抵制“三俗”文化,“三俗”滋长的空间也必将被限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启发式的教育,即将教育内容实例化,将教育者自身作为实例抑或以某个人物为例,将他的人格和思维作为接受者学习的榜样,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收到优秀思想品格的渲染,将这种思想纳入自身行为中去。

四、思想政治教育抵制“三俗”的防火墙――在其他路径施加影响力的同时建章立制

先进思想文化的弘扬,社会风气的净化,舆论导向的指引在一定层面上具有软效应。对于思想积极,道德素养高的人较容易接受先进思想的感染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和鲜明的价值取向,而对于思想观念容易摇摆,个人主体意识不鲜明,易于跟风的群众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效应很难达到效果,这样,必然的需要一种强制性的力量来规范个人行为,遏制落后文化大行其道,这就是建章立制。

建章立制就是抵制“三俗”的防火墙,是最后一道必须存在的坚固堡垒,在各种措施下“三俗”必然会退出文化舞台。但伴随着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各地“三俗”文化的滋长情况也不相同,相对于文化建设完善、文化从业者素质高、文化内容开展多的区域,“三俗”文化不易滋长;部分地区可能由于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文化设施匮乏、文化内容枯燥,“三俗”文化容易滋长。所以为了避免“三俗”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乘机壮大,建章立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关键。

防火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屏障,通过明确个人的行为准则,将恶意传播制造阻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个人和群体纳入惩处的范围,对造成恶劣社会效应的行为必须处罚。在青少年文化刊物中掺杂“三俗”内容扩大销量的文化传媒必须取消其执照,通过严厉打击助长落后文化,为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建立强而有力的助手。建章立制将文化建设纳入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效力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引导和法律约束相结合,使得文化发展的道路更加平稳。

规章制度的树立必然需要群众的了解和支持,在懂法的基础上要维护法律效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行为。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又需要增加对受众的法律知识扩张,必须使受众了解相关的法律内容,明确相关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扩大建章立制支持者的群体。结合思想提升、道德需求和法律约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将更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必将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将担负起更艰巨的任务,成为国民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毛晓红,王欢,大学生与社会文化撞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

[2]张同刚,新闻标题亲俗而不媚俗[M].传媒观察,2005.03.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师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讲台上用粉笔不断耕耘,用语言播种知识,用汗水浇灌知识。讲台对于班主任和学生来说意义非凡,班主任不断挥洒自己的知识和伟大的爱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为所用。教师工作是让学生建立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

1 加强班主任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

(一)班主任师德和学校学术水平息息相关

当前各个高中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和学术息息相关的,而学术水平的高低是取决于老师的综合水平。想要学校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引领教师们进步和发展,培养教师们纯净的道德思想。学校有必要开展德育来减少高中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各个班主任乃至每位教师都拥有高尚的师德,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班主任师德和学校学生质量息息相关

高中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阶段之一,而班主任是高中阶段影响学生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线工作人员。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作用,高中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真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老师的思想会影响学生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建设师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们缺少政治理论修养,很多老师不重视培养自身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没有深入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政策,缺乏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有些老师可能根本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自身使命感,不追求思想上的进步。一些教师道德素质不佳,行为举止有损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

(二)社会因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计划经济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们容易受到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在思想方面和感情方面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容易产生偏差,所以老师们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思想政治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主任师德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增加宣传的力度,塑造良好人物形象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下,在班主任师德建设过程中,要多树立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教师人物来给予其他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学习。让其他教师通过学习典型人物形象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和良好师德。在形成良好师德的过程中使得老师在感情方面和价值观念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也可以正视来源于社会方面的评价、外界的赞赏和批评,再学会正视这些评价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形成稳定的、优秀的班主任师德和成熟的思想情感。例如:可以在学校中评选“师德先进人物”,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民主”等词语纳入评价标准中,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参选,向典型人物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师德风气。

(二)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辅相成。在建设班主任师德过程中,要把党的十精神和的一系列讲话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同时做好宣传中国梦的工作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正能量,提高团结意识。与此同时有效地培育老师优秀的德育。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并能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目前高中教学过程中政治思想工作极为重要,要把老师和学生积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旗帜下。例如:在学校各大标题栏中添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方便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学习和探讨;来让大家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教师德育得到提高,来改变教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教师建设师德过程中发生全面的改变。

(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作为一名高中老师,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将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积极响应“三个倡导”,要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表明内心深处的想法,积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

(四)将理想信念教育重点突出

理想信念是教师教学上的精神支柱,在建设师德过程中要将理想信念放在工作首要位置,让老师坚定心中的理想信念,不能轻易的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导致信念发生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影响教师的思想,学校应该多增设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讲座,或者发放一些理论读物,让老师的信念更加坚定,让教师体会到党的力量,来让自己的教学目标更加坚定,从而建立自信。

4 结语

当今时代给高中班主任带来了新的挑战,班主任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学习党的发展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内容,不能让自己的思想受到外界的个人主义的影响。同时在整个社会的不懈努力下培养教师良好师德,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在工作上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内化的主体心理维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

[2]余虹.刍议高校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8)

[3]居继清,王丽.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五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3篇

当前时期,“平民教育”问题在中国社会中之所以再次突显,源于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急速分化,教育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与阶层之间严重失衡而导致的对于社会底层的教育不公平。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一方面不能享有作为社会公民应该享有的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另一方面也不能享有更适合他们生活处境的更恰当的教育。就由于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而言,当前社会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社会在建国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以劳工阶层为主体的,相对较为平等的社会,我们关注教育的着眼点是“人民教育”、“公民教育”或“国民教育”,而“平民教育”的提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销声匿迹,只是随着近年来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围绕弱势群体的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日益突显,“平民教育”的声音再次发起。这使我们自然联想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

然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从根本上不同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对于平民教育的关怀方式也必定要有相应的改变。

首先,我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平民”的具体所指也已今昔悬殊。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两极分化极度严重,作为“平民”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工阶层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当时社会的主体部分。而在当今社会,尽管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扩大,但处于社会底层的居于社会不利位置的“平民”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则日渐缩小。在当今社会,“平民”主要是指处境不利的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城市低收入或失业人员、生活各方面缺乏保障的进城务工农民等,他们相对来说被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正是这些人的处境引起了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般来说,这些人的子女难以享用到由国家与社会提供的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发展前景,并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地发展。

其次,就社会及教育运行的整个体制状况而言,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体制化了的社会,由政治、经济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所形成的高度分化与整合的社会体制系统已渗透到社会运行的各个角落。而在20世纪最初几十年的时间里,现代社会体制的建立刚刚起步,国家政权的覆盖力量以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覆盖面往往仅止于上层社会,对于广大的基层社会来说,尚处于一种传统的运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基层社会的动员与控制能力都相对较弱,作为中国社会主体的基层社会(平民社会)应该如何发展成为具有现代觉悟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核心关怀,基层社会的这种状况也为以改造社会现实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借助国家或地方政权的力量发挥现实影响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平民教育运动”作为当时整个社会改造运动的一部分得以轰轰烈烈地展开。而在当今社会,当时“平民教育运动”所倡导的许多理想都在建国后凭借国家教育体制的力量逐渐得以实现,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都主要通过正式体制的力量解决。这也决定了知识分子影响社会教育现实的可能空间与可能方式都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么诉诸体制的力量,在体制之内,影响国家的教育决策,以实现改善社会教育状况的理想;要么关注现有体制的边缘地带,关注处于现行教育体制的边缘地位的“平民”子女的教育状况。今天所说的“平民教育”主要是就后者而言的,这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平民教育关怀。

今天的“平民教育”语境已截然不同于20世纪上半叶的状况,今天的“平民教育”状况也已与那时的状况不同。今天的平民教育不再指向对“平民”(社会弱势人群)总体的教育,而主要是就对其子女的教育而言。今天的平民生存及其教育也面临着当前的独特困境。这种困境的核心在于,在现行整个社会及教育运行体制之下,平民生存及其教育问题处于一种边缘性的位置。因为处于整个体制的底层与边缘,甚或被排斥在主流体制之外(例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平民的生存文化及其教育难以实现自身的整合,而处于内在的断裂之中。一方面,平民文化相对于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来说处于一种微弱的位置(在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平民文化曾被纳入社会文化的主流),面对强势的主流文化,平民文化“自惭形秽”;另一方面,平民子女所接受的教育与其自身的生存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断裂,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脱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而上层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在其现实生存环境中实现更好的生活。这种内在的断裂是由他们在高度体制化的社会与教育现实中处于边缘性的位置所造成的。因此,今天的平民教育问题面临着一种双重困境,一方面是困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内在断裂的平民教育文化。如果说,前者是只要政府重视或有人愿意通过捐助等方式投入资金就可解决的(当然,这在现有体制之下只能是一种假设),后者的解决则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关系到在现有体制状况之下,我们能否重建一种平民教育文化,这需要有志于此的人士的努力探索。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民族 认同教育 国民教育

如何进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笔者近期对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现状、内容、和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若干思考。

一、调研过程简介

这次调查采取问卷、文献和座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方面,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重庆北碚区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共调查中、小学校6所,中专学校3所,大学2所,农村3个,城市社区3处。设计抽样为每所学校学生30名,教工10名,每个村调查村民20名,每处城市社区20名。实际收回有效问卷为:学生321份,教工82份,农村居民34份,城市居民48份,总计为485个分析样本,取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献方面,对有关文件、教科书和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此外,走访了有关机构,与相关研究人员代表进行了座谈讨论,听取了部分专家意见。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中华民族认同”具体包括对“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承认、对中华民族形成史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前途的信念等五方面的内容。调查统计发现,75%的受调查者对于中华民族前途表示充满信心;但是有只有84%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史;61%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同中华文化。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史的认识和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度较低,成为了中华民族认同的“瓶颈”。

文献分析和座谈调查发现,人们之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认识不足、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关键在于当代体制内的教育对于中国境内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彼此融合、逐步整合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没有给予系统介绍和讲解。近百年来,中国主流教育偏重学习西方,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存在“西化”的倾向,一般群众普遍对中华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因而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缺失是问题的结症所在。

三、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

由于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缺失,致使当代中国公民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认识不足、对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度不甚高的状况,这一问题可能带来下述负面影响:

首先,不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我国公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但是,由于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史的模糊以及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切把握,中国人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还不是特别牢固。

其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认识不足和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不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再次,对中华民族形成历史与中华文化认识的缺乏,不利于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当有人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煽动民族分裂,大搞非法宗教活动,以实现所谓“民族独立”的政治图谋的时候,其他公民可能看清分裂分子的真面目,找不到足够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凝聚。

四、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中国公民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教育对策:

1.精编一套以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为主线的历史教材

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与增强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族体形成过程与特征为基础的。因此,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实际情况的《中华民族史》教材,供各级各类学校、补习班用。这套《中华民族史》应当改变过去教科书上讲中国历史,主要讲汉族,较少讲少数民族的历史的传统做法,而是站在中国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角度,来讲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要讲清楚中华民族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经过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通过战争的催化、人口的迁徙,尤其是文化的整合不断融合蒙古、满、回、藏等56个民族一步步发展而成的。在这一发展史上,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国家,逐渐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同时,该历史教材要讲明白促使中华民族内部融合、凝聚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中包含的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胸襟、和合共生的生存道德、与时偕行的改革智慧、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等等,都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团结增强的持久动力。

2.将中华民族形成史和中华文化列入国民教育计划

为切实加强中民族认同教育,需要推广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为此,建议将中华民族史和中华文化列入国民教育计划,以上述新编的《中华民族史》作为教材,广泛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使中华民族史和中华文化的教育走进全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堂,还要进企业、部队、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社区,在全国上下切实而广泛地开展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教育。通过教育达到三个目标:第一,使得全国各族人民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光辉历史;第二,明白中华民族形成的文化依据和逻辑必然性;第三,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民族关系格局正在重构,同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各民族必须以一个整体即中华民族的形象面对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复兴,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康社会终身教育成人教育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成人教育

1.1成人教育能够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定位。我国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层级结构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多样化的进修培训与成人教育等。国家考试制度、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从不同侧面支撑着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比较完整,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较高层级的教育欠发达,后续教育体系比较薄弱,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主要是以成人教育形式来进行。成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各级各类成人院校、培训机构、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农村扫盲及技术培训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年龄划分的一种教育类型,实质上它涵盖了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人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从来就占有一席之地。按大系统分类,可分为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从管理体制的视角来看,我国的教育体系是由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成。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成人教育是学校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总称。因此,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教育体系中,一定需要完整的成人教育。

1.2成人教育可以实现人们享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是一个定量目标。这个目标既把握了我国当前的国情,也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盲率为6.7%。截止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仍有8507万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不及5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14%,这一组数字清楚地表明扫盲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8507万人的后续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大部分需要以成人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在未来的20年中,按教育规划,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由85%提高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50%,则文盲、半文盲比例可下降到3%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这是一个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个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翻两番同步,也是将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必然过程。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需要有较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人教育资源不但必须保持,而且应该发展。

1.3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并已逐步成为主导教育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前者最能彰显后者的特征和原则,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最先接受和传播的类型与通道。成人是接受终身教育的主体,接受教育时间最长、活动空间最广,获得的知识比重达90%~95%。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只靠传统的、正规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来提升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是有限的和阶段性的,终身学习的无限需求只能通过多样性的成人教育来完成。教育将从一种强制的、功利性的灌输,转变成贯穿人们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成为自下而上的状态和准则。必须着手将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变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状态。接受成人教育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

1.4成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志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人的发展与时展共进这一客观规律所制定。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从人的知识到能力,从品质到心理的全面健康,就是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多种要素结合起来,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仅是具备高学历、高技术、拥有实用和赢利知识的人,还应该是目标高远的人,是追求和谐发展、珍爱生命、意志坚定的人,是有理想、信仰追求、崇高文明的人。人类要追求生命质量与自我完善,还要通过以成人教育为表征的继续教育来承担起这一义务,因为成人可以通过回归教育认识世俗价值观的缺陷,医治思想深层的精神症结。由于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远距离、“虚拟化”、有针对性的短训、有选择性的“教育超市”,使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可能。只有用“大教育”的观念,整合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才能从更大的社会范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的现状

(1)我国人口众多,物质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离现代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劳动力市场整体水平落后,就业难题多,职位岗位相对缺乏,这就要求人才市场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界定一个最低的进入门槛,通常是用文凭加以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文凭的获得有一定限制,人们便寄希望于成人教育文凭,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工具理性”取向损害了成人教育的初衷,也必然降低其整体水平。

(2)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所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人,要想让他们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就要进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3)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工作种类、工作机会随之相对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单凭以前的技术很难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即便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由于外语、国际法或国际贸易上的知识缺乏,也大大降低了竞争力。

3成人教育的创新

3.1树立新的教育与学习观念

传统教育与学习的观念是,一次性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人一生正规学习的需要。这显然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学习是无围墙的,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学习应包括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正规学习、系统学习,还包括非正规学习。大量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行为、习惯等。接受教育不仅是择业的需要,更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的需要。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2建立现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发展与促进,除了舆论宣传与倡导外,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证。我国教育法规和条例在逐步完善,但是还缺少专门的“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令法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于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这些法规的出台,都发源于成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各种组织的内部制定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成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各种教育资源对成人学习培训机构的投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让所有的毕业生或者成人学习者,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在其生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别的任何学校接受再教育,建立带薪学习制度。

3.3划分成人教育的结构层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专业不同,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发展成人教育也应该按照客观实际情况来决定。多种形式办学,扩大自由度,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其中来。现阶段主要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进行: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依托,成立成人教育学院,这种学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较高水平的。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开放性大学里举办讲座、培训班的形式传授知识;二是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对本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长、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形式范围小,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三是社区内部培训,即针对本社区特定人员的培训,比如说,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社区可以利用单位优势对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这也属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畴之内。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笔者认为第二种情况是最适合、最可行的,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培训,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比其他两个途径更能发挥作用。

3.4构建成人教育网络

将各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办成学习型组织,共同参与成人教育。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适宜的学习机会与环境。拆除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藩篱。组建成人教育联合体,共享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增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老龄人口增多,家庭生活时间增多,社区活动的对象和时空成倍放大,但是,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社区成人教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还应该特别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停留在扫盲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经费,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没有农村的成人教育,就没有农民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地关注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幼德.面向21世纪构筑继续教育的新框架[J].继续教育,1997(4)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6篇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竞争。教育是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学校是我国目前实施国民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的管理离不开班级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维护学校秩序,为学生提供安定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为大家介绍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这一全新、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策略

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职业素质为根基,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学生自主化管理班级使学养成人格自尊、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这一全新模式。

1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概述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指学生积极、主动、独立的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或方法来控制和协调班级事务,维护班级秩序,促进班级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运用于高职院校,能够推动高职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改善;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下面将详细介绍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方法与对策,促进这一新模式的广泛应用与健康发展。

2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对策

2.1 确立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管理目标必须以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需要,并由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其制定标准是通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因此不能过低,也不能太高。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班级目标的导向作用,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为之努力奋斗。高等职业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察、思考等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特定的某种职业技能和素质。因而,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目标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循序渐进,把班级工作分摊到每个或部分学生身上,通过每个学生的不懈努力,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整体目标的实现。

2.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任何成功的管理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当然班级管理也如此。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就重要的依据和标尺,是成功班级管理的必备条件。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等因素影响,大多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控力欠缺,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高职学生相互教育、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建立、完善、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制要求制度制定民主化。班级制度不能由老师单方面确定,然后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民主商议产生。这种“自下而上”的民主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和遵守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生维护班级管理制度的意识。因而,制定班级制度的时候,必须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立,然后通过民主表决的形式确定。只有这样产生的班级制度,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学生才更愿意接受、遵守并积极执行,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制度的制定者、维护者和执行者。

2.3 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最为重要的途径是班级集体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比如:节日庆祝会、主体班会、各种体育、春游、社会调查、文娱等。高职院校学生的显著特点是思维活跃、爱表现自己的“才华”、积极好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活动中主动退居到班级管理的后台,充当班级管理顾问,尽量隐性化的帮助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班主任要学会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设计、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充分展现其才华,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班主任应该尽量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现自我,发挥各自的智慧和潜能,加强班级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能力提高。

2.4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团结在班主任和班级周围,由全体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学生干部是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领导核心。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建设一个团结友爱、坚强向上、学习风气浓郁、班风正的班集体的必备条件。传统班级管理中学生干部基本上是由班主任直接任命,这种班级干部的产生形式具有以下两点明显的劣势:第一,任命形式严重违背了民主选举的原则,因而不能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的反感,从而影响班级管理的效率。第二,班干部被动接受任命,缺乏竞争性,导致班干部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组件班委的形式:

2.4.1分责设岗

合理设置班委干部岗位和团委干部岗位,同时把班级事物分块分组管理,公布并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管理范围和主要职责,使班长、文委、学委、卫生委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各施其职,分工合作促进班级管理有效进行。

2.4.2 竞争上岗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威信、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班级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废弃传统的班主任任命式,采用民主选举或者自我推荐的形式来竞选班干部。竞选产生的学生干部不仅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容易受到同学的接受和拥护,更具有极高的工作热情、人格魅力和超强的工作能力,同时学生渴望被尊重和信任的心理能够得到极大满足。

2.4.3 定期轮换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自主管理班级中,学生干部应该定期轮换。

2.4.4 权、利、责的有效统一

只有在班级管理中采用责、权、利相统一的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畅通有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利于促进高职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改善。所以,必须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这一新模式,通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确立班级管理目标;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等措施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7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道德发展现状;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林畅(1978-),男,湖北黄冈人,三峡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余芮(1989-),女,土家族,湖北五峰人,三峡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宜昌?44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三峡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生道德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三峡大学为例”(项目编号:XGZ201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130-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全会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新时期新的道德体系的构建,新的道德体系尤其需要社会中的新生力量来充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还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90后”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和社会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90后”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德进步。

一、“90后”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内涵

道德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之维,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同时,青年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课题组将“90后”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定义为五个方面:道德主体间性;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道德意志力;道德自律水平;道德反思精神。其内涵如下:

第一,主体间性是拉康提出的,他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发展和深化,是对主体性的超越。主体性强调个体的自主、自觉和自我选择,主体间性侧重于在相互尊重、互相体谅的基础上实现道德品质的升华。如果道德主体间性发展的不充分,会导致自我中心意识的膨胀。

第二,道德选择是依据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之间进行自觉自愿的选择,作出符合一定阶级或社会道德准则的决定;道德判断则是判定他人或自己行为善恶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一个环节。

第三,道德意志力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第四,道德自律是人们对外在道德规范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律令,以此指导人们自己的行动。道德自律是个体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道德操作的最高形式。

第五,道德反思是个体对自身及普遍道德的反思,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在反省的过程中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对于道德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

课题组以三峡大学“90后”大学生群体为对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3份,其中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554份,有效率为92%。调查对象涉及校内各个年级,覆盖各个学科和专业,代表三峡大学“90后”大学生的总体状况,具有一定的信度及效度。

二、“90后”大学生道德发展现状扫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三峡大学“90后”大学生道德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主体间性不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弱、道德意志力低、道德自律能力差、缺乏反思精神。

1.道德主体间性

调查显示,三峡大学“90后”大学生的道德主体间性水平较高,达到了80.9%,但也有8.9%的学生处于比较弱的水平。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意识并不十分强烈,在关心自己的同时也能顾及到周围的人和物。具体表现在:52%的人在回答“你在说话或做事时,是否会考虑到别人的想法或立场”时回答“会”,仅有2%的人回答“很少甚至没有”;95%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互助的”,但仍有5%的人认为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90后”大学生整体上能明确表现出理性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但仍需继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见图1)。

虽然结果比较乐观,但我们也要看到,“90后”一代都是被视为珍宝的独生子女,由于过分的溺爱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人相处困难,难以融入集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个案震惊高校和社会,在主体间性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他们有的是因为学业、感情或生活中遭遇了挫折,有的陷入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情况对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塑造及前途发展隐患重重。

2.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第8篇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二00八年奥运会、残奥会和二0一0年世博会。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