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张艺博(1993—),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大学本科,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及教育专业。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网络社交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使大学生社交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深入了解网络社交活动的特点,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社交活动中的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社交对大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归纳总结出保证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安全健康的措施,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社交;大学生;网络社交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社会正在悄然形成,也出现了网络社交这种现代社会的新型交往方式。、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研究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交往的积极因素,克服其负面影响,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社交的含义

网络社交中的“网络”,广义上指所有的信息网络,包括互联网、手机等通信网络;狭义上则专指“互联网”。网络社交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产,通过互联网及其他通信网络进行的社会交往。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

二、网络社交的特点

(一)虚拟性和匿名性。

互联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转变成“人—机—人”的互动关系,这使网络社交具有了明显的虚拟性。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社交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社交过程中以数字符号等化名式的网名形式作为身份标志,这样一来在人际交往中备受关注的性别、年龄、相貌、职业等特性被掩盖了,也便形成了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特有形式。

(二)平等性。

由于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结构,没有等级和特权,因此,网络交往则较少受空间、时间、气象、身份、年龄、性别、家庭和社会道德等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趋于平等,个体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互相交流、制造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人际沟通。

(三)自主性与随意性。

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因此,有的人甚至会扮演多种角色,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虚假的交往,从而造成网上交往极大的随意性。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交往中角色的迷失。

网络交往的主角是用数字和符号在网上重构的虚拟角色,网络中交往双方都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任意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无须考虑现实中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如果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中,回到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对自己社会角色产生反感,忽视现实社会中不同角色的创造与适应,不与大学生自己的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模式也颠覆了常规。

(二)网络交往的沉溺与网络成瘾。

大学生还普遍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正需提高。面对网络上流行的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冲突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容易导致认知和行为的偏离。对许多大学生而言,聊天、游戏是上网的首选,长时间的浏览娱乐网页和玩网游,荒废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必定会减少在校大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必然导致对现实中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

(三)网络交往中的内在攻击性的强化。

网络交往是在高科技手段构建的虚拟空间实现的,不受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规范、道德伦理的约束,特别是网络游戏更是忽视道德、法制而崇尚强权,沉迷于游戏中凶杀、争斗、血腥的场面和行为不自觉地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个别大学生长期处在游戏状态中不能自拔、不适当的网络交往影响身心健康,缺乏人与人之间本该的实际接触,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互动,形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用网络游戏的角色塑造现实的自我,将自我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的思维习惯。

四、大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的实现路径

(一)大力加强网络管理和立法,预防网络交往失范。

到目前为止,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并没有形成,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一般道德要求在网络上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目前网络发展的基本需要,多具有普遍的“网络规范”的特征。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生力军,由于年龄特征,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容易上当受骗,造成身心伤害。由此可见,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立法,对规范网络社会、净化网络社会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二)提高教育者的网络技术水平,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

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进行教育和引导,引导青少年对网络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仅仅是把网络看成是聊天、消磨时间的工具,而是将网络看成是获取信息、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有利渠道。教育者必须切实参与网络管理,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交流中,及时掌握他们的网络行为和动向,只有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才能构筑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掌握熟练网络信息技术,成为新时代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教育规律,又具有熟练的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现代思想教育工作者。

(三)建设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一些网络交往和网络行为很难用传统的道德规范进行评判。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在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网络道德规范,用网络道德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网络道德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要想从网络中受益,就应该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因此,应该建设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用网络道德规范约束和控制网络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构建立体的网络育人空间,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

为了杜绝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不良言行,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管理制度。应该建立健全周密、严格、适时的校园网管理制度,使校园网的运行理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做好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工作,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网络交往问题,应该不失时机地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网上发现问题,网下做足文章,构筑网上网下互动、辐射全校的立体交叉网络以达到网上交往与网下交往的和谐统一。(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崔娜,盛斌,贾婉莹.SNS.网络文化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背景

(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WEB2.0 技术与实践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虚拟社区,艾瑞的中国网络社区 2011 报告显示,中国网络社区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截止 2011 年 6 月,中国境内的网站数为183万个(CNNIC 2011报告),其中80%网站拥有独立社区。信息互动的变化产生了社区关系(刘瑛和杨伯溆,2003),建构于信息技术手段之上的虚拟社区,信息传播方式由过去单向传播转变为一对多、双向传播,互动性、实时性高度增强,而信息把关人却相应弱化,这些特点都使得虚拟社区在组织模式、组织层级、组织成员认同、组织成员交往与互动行为等各方面都较传统组织有了较大的变革。虚拟社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组织的形成、组织成员的活动、组织间的互动等行为,因此,虚拟社区具有技术性一面的同时更加具有社会性。因此,近年来许多的社会学、管理学研究者将组织研究的视角聚焦于虚拟社区之上。

在众多的虚拟社区中,游戏组织在虚拟社区中的数量逐渐高涨。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 2014 年 6 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68 亿,网民使用率从 2013 年底的 54.7%升至 58.2%,增长规模达 3008 万。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2.52 亿,使用率从 2013 年底 43.1%提升至 47.8%,增长规模达 3648 万(如图 1.3)。网络游戏的风行,催生了众多的游戏型虚拟社区,比如游戏公会、电竞战队等。2005 年,随着《魔兽世界》流行,将中国游戏公会组织数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单《魔兽世界》的游戏公会数量就有数万之多。游戏玩家在公会中的互动,认同、角色、责任等诸多方面都是虚拟社区行为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虚拟社区引发的组织变革体现在组织的各个方面,其中虚拟社区成员行为相对于以往组织成员行为的改变更为明显。传统的组织行为学所关注的成员行为包括了:个性、学习、沟通、知觉、激励、组织公民行为等诸多方面。此外,组织中的群体与团队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从虚拟社区成员个性来看,从现实的表现出发,虚拟社区在个体行为与群体和团队行为都有所不同。比如,虚拟社区中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自媒体化,特别是由于自媒体信息把关人的缺失,个体的个性能够得到较为自由的释放。正如同我们在各类百度贴吧(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虚拟社区),游戏贴吧等观察到的现象,许多当前流行的网络用语与流行事件,大多出自于虚拟社区成员的互动之中,比如网络用语“给力”最早流行语百度贴吧,“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来自于百度贴吧中魔兽(一种网游)吧,此外,还有近期的“郭美美”“干露露”等网络红人事件均来自于网络水军组织(一种虚拟社区)的炒作。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有许多需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根据目前观察到的现象与文献研究的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1.社会网络中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及其构成维度;

2.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

3.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对现实组织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4.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以及虚拟社区对现有的组织怎样的挑战,并提出一些社会管理建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是对目前社会领域的新现象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试图建立虚拟社区公民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理论模型,并探索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对实体组织的影响与作用。第一,本文将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虚拟社区的特征、组织公民行为理论、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等理论性问题进行总结与评述,找出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为了对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构成维度进行测量,本研究将以游戏公会组织为案例,对现实组织公民行为与虚拟社区公民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的差异,再利用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和测量虚拟社区公民行为的构成维度;第三,在游戏公会等虚拟社区组织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理论模型;第四,研究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出现将会对现实的实体组织产生怎样的影响与作用。第整体而言,本研究可分为四个部分(如图 1-4),第一部分分为问题的引入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找出并界定研究问题;第二部分,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研究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动因与机制,并进行实证证明;第三部分,研究虚拟社区中形成的组织公民行为将对其成员在现实组织中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第四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指出该研究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

虚拟社区中成员依托于虚拟社区开展活动,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与沟通,逐渐形成虚拟社区中的公民行为模式。因此,本研究将涉及到有虚拟社区构成、虚拟社区成员的互动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的研究内容,因此需要了解这些领域已有的研究现状,找出目前研究中的缺失,从而更为精确定位本研究的目标。

第一节 虚拟社区相关研究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概念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产生,但其真正发力,开始普及还是始于 21 世纪。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发展并全方位进入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论坛、微博等虚拟社区的数量与用户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Facebook 公司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已达 13.2 亿,中国的新浪微博也拥有 4980 万的日活跃用户数。虚拟社区为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并借助这种交往,逐步形成全新的生活理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虚拟社区的界定与研究发展

关于虚拟社区的界定,学界和业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学术界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已持续多年,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使用“virtual ”和“community”为关键字进行检索,有 4325 篇

论文,最早正式关注这一概念的是瑞格尔德(HowardRheingold),他在 1993 年出版的《网络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网络社区定义,他指出,虚拟社区系源自于电脑中媒介传播所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社会集合体(Social aggregation),是“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 ,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在瑞格尔德关于虚拟社区定义的探讨 中,对虚拟社区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活动空间网络虚拟化,与传统社会活动明显的差异是虚拟社区的活动主要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发生;

2.社区讨论的公共化,在虚拟社区中,参与者与其他人进行观点分享、知识,甚至情绪,所有讨论的话题是由参与者产生并推进的;

3.个人关系,虚拟社区参与者只要时间允许,他们都会不断发展自己与其他参与者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交媒体使用相关研究

社交媒体的诞生,最早可追溯到诞 20 世纪 80 年代的 BBS(电子公告牌系统),但直到 21 世纪初,Facebook 才让社交媒体这一概念真正引起了全球关注,乃至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学术界对社交媒体的研究从早期的概念定义及种类、特点分析,发展到了现在对社交媒体与各学科、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影响进行的更深入的细分研究。本文整理相关文献,并从社交媒体的概念界定、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社交媒体的影响与作用、虚拟组织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社交媒体界定

(一)社交媒体的研究现状

多种存在模式与形态的社交媒体证实了一件事,社交媒体并不只是某种单一的传播媒介,例如纸媒、电视媒体等,而是一种更为广义的概念。“社交”是关于人与人的交互。而“媒体”则是用于存储和传送信息或是数据的技术。Sean Carton(2009)认为把这两个定义整合在一起或许会更有意义:“社交媒体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信息或数据交互的一种技术。”一般认为,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Ahlqvist,Toni;B ck,A.; Halonen,M.;Heinonen, S 2008)

=Andreas Kaplan 和 Michael Haenlein(2010)定义 social media 为一种建立在 Web2.0 的思想和技术基础上互联网应用的集合,它允许创建和交换用户生成的内容。实际上,想确定社交媒体的概念,最应该关注的是它显着的模糊性、特点快速的创新性和各种技术的融合的特点。Antony Mayfield(2007)在社交媒体研究开始起步之时的判断就非常恰当,他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形式和特点也会随之变化,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定义也会有新的理解,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并且始终是把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赋予给每个人。

二、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

(一)用户使用行为与动机

Katz , Blumler 等人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0Uses and GratificationsPerspective)是众多媒体使用与个人动机的研究当中最被广泛运用的理论基础。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媒体受众并非被动接受媒体信息,相反,受众使用媒体是源于各自不同的个人动机,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国的宁晓晓和谭姝(2013)研究发现,互联网能满足的基本需求,诸如人际交往、打发时间、信息获得、方便快捷、娱乐放松,已经不能满足诸如新浪微博、人人网、优酷等社交媒体的用户。因此他们归纳了以下几条网民使用社交媒体的基本行为:

......

第三章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构成维度研究......................47

第一节 虚拟组织公民行为的案例研究............................48

一、案例研究法 ..............................................48

二、研究过程 ................................................48

第四章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68

第一节 本章研究设计 ........................................68

一、研究界定 ................................................68

二、研究方法 ................................................68

第五章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组织和社会的影响..........117

第一节 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与作用........................117

一、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回顾.......................117

二、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影响与作用的研究设计...........119

第五章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在以上的研究中,笔者使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游戏公社案例的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虚拟社区的成员存在组织公民行为,同时利用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架构了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特征维度,接着通过深度访谈和大规模的问卷调研收集数据验证了质性研究中提出的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特征。前面的研究还采用质性研究提出了在虚拟社区成员内在因素的驱动下,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机制,接着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式验证了虚拟社区成员内在因素的驱动下,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形成的机制模型。所有这些研究的主题都是聚焦于虚拟社区自身,但是对社会学研究而言,我们还想要进一步了解,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后对于成员个体、现实组织以及社会的影响与作用。这是从微观(个体)、到中观(现实组织)直到宏观(社会)的问题,本研究还主要探讨对于微观(个体)的研究并通过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对现实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与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并结合现实组织和社会中的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第一节 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与作用

个体在虚拟社区中形成的组织公民行为对该个体在现实组织中的微观作用如何,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对该个体自身的组织绩效的影响与作用。对组织绩效而言,以不同的层面可以分为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以及本次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虚拟社区的成员,其在虚拟社区中形成和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对于其在现实组织中的个人绩效有怎样的影响作用,这对于理论和实践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组织公民行为>,!

owidlo(1998)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本身是一种关系绩效。更多的研究则证明了能够提高组织整体效能Organ( 1988)。 一、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回顾

(一)组织公民行为与个人绩效

以往的一些学者证实了组织公民行为(这里指的是现实组织)的各个维度与个人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孙江丽等(2009)的研究证实了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人的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都有促进作用。姚艳虹(2006)的研究认为组织公民行为对于四种类型的员工(理想员工、忠诚员工、交际型员工、个性化员工)均有正向的作用。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本研究以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当前虚拟社区组织研究的现实困惑与问题,本文对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利用探索性的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了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在虚拟社区内在因素的作用下,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制的理论框架,进而根据研究了虚拟社区成员个人在虚拟社区中形成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其在现实组织中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下面将对这些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

第一节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五维度结构与组织管理建议

一、 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五维度结构研究结论

虚拟社区中的成员是否存在组织公民行为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因此,本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回顾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发现对虚拟社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必须首先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从真实的虚拟社区案例研究入手,所以,本研究了选择了具有典型虚拟社区特征的游戏公会作为研究案例(详见第三章),并加入了三个游戏公会组织。在真实的环境中,历时 5个月的跟踪和观察(主要是在线方式),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出在虚拟社区中成员存在组织公民行为。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强化网络犯罪的专业化打击

纵观互联网发展史不难发现,网络在带给人们生活便捷、信息自由的同时,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网络犯罪的日益抬头,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损害了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如今,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随着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近年来检察机关受理的网络犯罪案件数量呈逐年递进上升趋势。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上海各级检察机关共受理网络犯罪审查批捕案件387件,涉案903人,其中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实施的犯罪案件共381件,涉案889人。早在1999年,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全国首例利用修改证券交易营业部计算机系统存储数据的方法,非法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案件,之后又相继办理了非法入侵他人股票账户故意毁坏财物、利用UNIX操作平台实施贪污等一系列上海市首例案件。而现在,“网络犯罪的发展速度每两年翻一番”, 网络犯罪从早期的个案到现在具有普遍性的一类犯罪,具有手段智能化、空间广泛化、行为隐蔽化等特点,扰乱了虚拟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也给现实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仅今年以来就办理了各类网络犯罪案件34件59人。网络犯罪这种高发势态及其巨大的危害性,使检察机关打击网络犯罪的形势更为迫切。但是网络犯罪的专业性,特别是相关电子证据的审查、运用,给检察机关出了不少的难题。而对于一些伴随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事物,比如网络游戏中“私服”、“外挂”的定性,也让检察机关颇为挠头。

针对网络犯罪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检察机关可以引入“类案专办”的办案模式,着力提高网络犯罪案件办理的专业化水平。组建专业化的办案队伍,挑选业务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熟悉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知识的检察人员,组成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专案组,专门负责办理针对或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将常见的网络犯罪案件,根据作案手法、犯罪特点和法律适用,分为网络社交、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公司企业网上管理和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类别,明确每一类案件的审查方向和重点,以此提高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质量。

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时候,将确定“人”、查清“事”和评估“物”作为案件审查的重点。通过审查IP地址、账号等,确定犯罪嫌疑人网络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同一性;坚持对重点案件提前介入,全面掌握犯罪事实,加大证据的审核力度,还原案发过程,特别是结合学习贯彻新刑诉法,加强电子证据的审查和运用,提高打击犯罪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注重科学计算游戏装备、游戏币、点卡等虚拟财产的价值,并确定其权利归属。

同时,可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网络犯罪案件专业研究小组。通过“请进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网络专业技术培训、分析网络犯罪,掌握网络犯罪的特征,熟悉犯罪手法、网络术语等。坚持“信息互通”的协作模式,加强与公安、法院、文化、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定期通报相关案件办理情况,加强对法律适用等问题的研讨,提高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弥补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漏洞

网络虚拟社会也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防止网络道德弱化、违法犯罪等现象,保证网络虚拟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犯罪是社会管理漏洞最为严重的表现方式,每一起网络犯罪案件的背后都存在着相应的管理不足。由于犯罪与刑事司法始终处于互动博弈之中,只有了解新型网络犯罪的产生原因及规律,才能反思已有的社会管理之不足,进而探寻科学的应对之策。检察机关应当对办理的网络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对办案中发现的一类问题或倾向性问题,深入案发单位实地调研,注重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管理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综合运用检察建议、情况通报等向相关部门提出应对完善的对策和建议,努力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可能危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风险、管理漏洞等,及时向涉案单位、行业协会、主管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打击犯罪只是检察机关的手段之一,完善社会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检察机关的价值追求。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一些不易发现的矛盾和问题也会以刑事案件的形式反映出来,检察机关应当从中捕捉社会管理问题,并制发检察建议,积极推动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静安作为中心城区,是许多跨国企业总部的所在地,也是高端商业商务的集聚区。经济、商业、文化等各方面,对虚拟网络社会的依赖性比较强。不少商务楼宇和企业,都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日常的交易和沟通。高智能、新类型网络犯罪案件的日益增多,引发了虚拟办公管理、网上交易账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结合执法办案,针对发现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面的漏洞,注重运用检察建议延伸检察职能。今年上半年,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对涉及网络犯罪的案件制发了多份检察建议,如在办理一起利用网络银行漏洞实施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发现该银行在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故及时向该银行制发检察建议,引起银行方面的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具体改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检察机关可以法律修改、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出台为契机,在相关法律、解释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将检察办案中发现的网络相关法律缺位、不足进行梳理,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解释建议;还可以通过专项工作报告的形式向同级人大反映,并以此为基础参与人大立法工程,完善行政法规、刑法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制约。

另外,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政策形成方面的作用。检察机关要根据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和网络虚拟社会的新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相关情况,为党委、政府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稳定提供参考,从源头上保证公共政策的质量与品质。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网络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新工具一样,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工具,网络同样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便利工具。微信、QQ、陌陌等网络社交工具为人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交空间的同时,也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盗窃等行为的犯罪工具,钓鱼网站更是成为不法分子侵犯他人财产的常见方式。

对此,检察机关可以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同时利用微博、QQ等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定期典型案例,总结网络犯罪的新手法、新动向、新趋势等,提醒民众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如通过微博利用社交网站、社交工具等进行诈骗、盗窃的一类案件,并揭示犯罪的手段等,向民众宣传防范措施。

同时,检察机关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加强虚拟社会法律知识的宣传,以检察长做客网络嘉宾聊天室、网上庭审直播、网上在线解答等方式,拓宽检民互动交流的渠道,教育示范网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享受虚拟社会的言行自由,引导网民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培养法律意识,提高网络言行的道德水平。还可以通过开展法制讲座等形式,深入社区、学校等地宣传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使他们不仅在现实世界中依法守法,而且在网络世界中也成为真正自觉守法的公民。

近年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加强了门户网站建设,并注册了检察官方微博,多渠道拓宽法律宣传的途径。截至目前,静安检察官方微博已累计信息1500余条,“粉丝”共计6万余人,被网友转发和评论共计3000余次,在线回答、解决各类问题20余件,架起了检民联系的桥梁。

从近年来司法机关的网络实践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不简单等同于应对网络舆情和处置涉法谣言,其核心应当是追求虚拟网络空间的秩序价值和理性诉求,实现司法与网络民意的良性互动。检察机关可以将检察微博作为检察机关与网民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多民众关切的内容,也可以就的热点社会问题从法律角度予以适度阐释与回应,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合理引导网民参与司法活动。及时回复微博评论,释疑网民反映的问题,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增强语言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利用微博提供群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便利通道,积极采用投票、问卷、评论等多种方式听取民意,主动吸纳网络民意,并定期进行梳理、分类和转化,为促进检察机关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微时代;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01-02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网络与自我认同的研究比较多,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学者的研究方向绝大多数从文化学角度出发,也有一小部分从社会学方向出发。国内学者直接论述网络与自我认同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比如“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状况与特征研究”,又比如立足教育学,分析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其次是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也存在少数研究分析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的目的。少有人将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联想在一起进行探讨。

在晚期现代性情境下,吉登斯曾经进行了自我认同新体制的探讨。他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生活过程中,个体都会通过积累生存经验形成反思性理解的自我。所以说自我认同既不是被给定的观点,也不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的结果。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恰好为需要主动建构自我的大学生提供了表达、交流的平台,它同时具有公共性和个人性两大特性,因而它会比在实际现实的生活中的一些传统的方式,比如传统日记本、电子邮件、BBS、个人主页等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有很大的帮助,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微信是大学生建立自我认同的主要平台,展示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这段心理变化历程必定会在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烙印。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最近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使用软件,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是如何在朋友圈中形成认同的呢?朋友圈中的自己与真实生活中的我是同一个我吗?

二、概念界定

认同,有很多种解释,既包括相同或相似特性,如同样的角色、同样的表现等,又包括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及由此形成的关系。由于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学术界对认同的概念界定非常繁杂,并集中形成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两大研究路径,即心理认同研究取向和社会认同研究取向。

在西方关于认同的研究主要起源于心理学,最早是弗洛伊德将认同作为心理学术语加以讨论的,认同被解释为“在社会情景中,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意向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然而,有人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通过对社会心理学对自我的理解,首先必须把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必须将自我问题放在人在社会行为中来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行为不能单从个人心理因素来诠释,要全面地理解社会行为,必须研究人们如何确定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是个体从他所属社会群体的成员以及所接受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标准所获得的。所以,从社会认同的群际观点来看,社会分类是一种个体界定自己社会位置的方式,是个体社会认同的基础条件。个体的社会认同是其认识到自己属某一群体,共享某些情感、价值,这些对个体的自我界定极其重要。

三、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与自我认同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网上投放问卷的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347份,样本为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其中95.39%的同学平时最多使用的社交工具是微信,所以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为题主要以微信的使用情况为例;此外,对于“人际交往社交网络对你的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的回答,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同意,只有3.17%和11.82%的同学表示“很不同意”、“不同意”。可见,微信的使用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日常的行为甚至已发展成为一种习惯,有43.26%的同学选择“使用时间不固定,没事的情况下都会看”,这就使得大学生每天通过微信所经验的这种“缺场”的交往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内化为惯例式行为。

通过这种“缺场的朋友圈”进行自我表达、自我反省和社会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在微时代条件下主要的社会交往形式和自我认同的建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同学使用所选择的网络社交工具的目的主要有“联系朋友或同学”、“获取各种信息”以及“自己状态”;所关注的信息方面,主要是时政新闻类(62.54%)、生活健康类(58.5%)、影视娱乐类(61.38%)、专业相关类(42.65%)。自己状态的主要目的,12.97%的同学选择“吸引别人关注”,82.42%选择“记录生活”,只有少数4.61%的同学选择“看到别人发自己也发”。

“微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方式,身份、地域、阶层的不同被淡化与模糊,世界的认识不再片面,距离不再遥不可及。然而,正如吉登斯所说,现代性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而且同样深刻地影响到个体的生活,个体必须直面现代性带来的风险。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自我认同与传统社会中个人自我认同相比大有区别。传统社会中,个体发展的核心问题一般是通过代际传递和学习传统经验来完成,那时的自我认同是沿着传统和经验设立的固定坐标逐步确立。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体来说,现代性带来的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及现代性特有的不确定性使得其生活因现代性而产生风险,以及因多元化生活造成的迷乱。大学生面临纷繁迷乱的生活情境如何重构自我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热点人物为众多粉丝追捧,他们的言行已经超出了私人领域界限,对更加广泛的公共空间产生了影响,甚至影响了普通群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微时代产生的不利影响与它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曾经没有自由言论平台环境的大学生们在微博、微信中找到了沟通与申诉的方式,又在自媒体的自由言论中放纵、迷失了自己,下文将从调查问卷的主观问题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性格塑造方面,有同学说:“社交工具的盛行让人们更不善于面对面交往”,“大家都只顾玩手机,交流变少了”,“易形成依赖症、双面性格”;也有同学说:“扩大和维持了巨大的人际交往圈”,“可以结交很多有相同兴趣的朋友”,“网络工具是大学生发言的不错途径,有助于展现自己”,“为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提供了表现的舞台”。

其次,价值取向作为个体的价值选择向度,它不是指人的行为或者事物本身,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对于微信使用的态度方面,有观点如下:“让我们认识了很多人,扩大了交往,但是良莠不齐,存在危险。社交工具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依赖这些工具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比如安心看书的时间与家人交流的时间。”“因人而异,看自己怎么理解,自己把握好尺度就行”。另一方面,“提供新体验、新视角,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树立价值观”。也有不同的观点,例如:“网络上面的信息很多都是假的,如果要靠这些信息来树立价值观略显可悲。”还有:“这些信息可能震撼一时,但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太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洗脑”。

因此,社交网络只是一种载体,能载舟,也能覆舟,关键在于使用者的心态。社交网络对于大学生,亦师亦友。有庸师良师、损友知己之分。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好这种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取向。网络社交在微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中自我认同建构具有双重作用,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双重作用,如果一味沉迷于“缺场的朋友圈”这种虚拟的世界中,就会陷入一种现代性的信任危机影响自我认同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正确看待、合理利用网络社交工具,才能在一波波的信息浪潮中找到自我表达、自我反思和社会交往的合理方式。

四、总结

吉登斯认为,在过去传统社会中的自我认同,通过一定的基础,利用外在的“仪式”和其他的规则认证之后自我接受和承认的结果。相比较,个体在选择上非常单一,而且很被动,甚至只有一种,即:遵从传统。人们普遍都认为传统社会的自我认同是由内而外的。到那时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自我认同的经历更多的是“权威的多元化”、“自我两难困境”、“缺乏仪式”,个体的生活经历成为了一个内在参照性的历程,并且在这样的历程中不断塑造自我。微时代作为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人际互动、获取信息、记录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主动地形塑自我、重构自我,自我认同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被刷新。通过访谈,我们得知一些不同的观点。总结来说,微时代促进的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使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同时,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有可能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沉迷于网络而导致退学的案例也时常发生。针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学生身心逐渐成熟,应该已经有明确的价值观、是非观,足够有能力筛选、辨识微时代社交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并扬长避短,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吕梦醒.试论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4,(3):116-118.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其实相对于IT,人们早已经不陌生,Information Teachnology,就是信息技术。90年代美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同时internet高速发展,从这个时候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IT行业兴起。从上个世纪网络信息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的一切日益变化,而信息化逐渐成为每个行业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新一批年轻人,社会新的新鲜血液,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知识与网络文化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合格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对此,我们应该首先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的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调查,然后根据其优点与不足,对症下药,设计出适合如今高校大学生的素养提高方案。同时,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也应该适当参考此方案,多侧重计算机与网络文化素养方面。

 

一、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发展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就有大学生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网络相关知识了解的深度,以及大学生是否可以合理运用网络技术还是会沉溺于网络的世界没有办法自拔。大学生能不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起棘手的问题时,通过计算机强大的索引功能搜索到有用的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与志同道合的人积极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实现团体合作,将别人的经验转换为自我的经验,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通过计算机的途径获取信息的程度,对外界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能力,自我世界观的深度。另外,大学生首要要深刻的认识到网络文化在生活中巨大作用,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在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其次,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需要对自我的网络文化素养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以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充分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不管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都应该获得充分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战略的提出。我国的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网名达到了七亿多的庞大人群,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原因,这一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而大学生作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主要人群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推动者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他们在推动计算机网络发展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他们有着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水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能很快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知识,同时在大学的课程之中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已经成为了全国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这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打造了一个优良的学习平台,直接的促进了大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其次当代大学生之中有很大部分在大学时代已经有了自己的电脑,并且大学生宿舍安装宽带等上网工具已经非常简便,这也间接的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最后由于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以及生活之中,会有很多时候需要查询相关资料,这也会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推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二、新兴媒体是如何提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一)新兴的社交媒体的普及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随着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这也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社会之下,社交媒体平台的交流沟通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联系沟通的最为普遍的方式方法。这种简单方便的交流方式已经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但是要想在社交平台之中进行交流沟通就必须拥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水平。作为当下最为时髦的交流方式,人们为了自己不与社会脱节落伍也就不得不进行相关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交流,这也间接的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二)计算机网络平台已经了新兴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方式

 

计算机网络作为当代社会最为快捷便利的获取新闻信息资讯的方式,也直接的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当代社会谁最先掌握了相关行业的信息谁就在竞争中掌握了优先主动权。可以说在这个全民直播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毋庸置疑的成为了最快捷的传播信息的方式。任何事情只要上传到网络之上,世界各地的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只要打开计算机网络平台便能最快直接的看到相关信息内容在了网上。如果你没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这便不能最为及时有效的获得你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同时便会在竞争之中丧失优势使自己在竞争之中处于不利的位置。由此一般可窥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不由得人们不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结束语

 

在如今这个时代下,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探索,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敢于与实践,努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操作以及应用,只有不断的对计算机网络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交流,同时新兴新闻网络媒体应该做到普及计算机网络的义务,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应更加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走在竞争的最前端。计算机网络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必将得到更大的普及和应用,这也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新的时代要求。在未来,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影响也必将不可估量,计算机网络也会逐渐的更大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6篇

社交网站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社交网站与社会资本获取的关系。本人在整合了大量文献之后,从社交网络对社会资本的削弱、补充以及促进社会资本形式的转变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SNS;参与行为;社会资本

0 引言

社交网站 (Social Network Service,简称 SNS)是指社会化网络服务网站,它基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利用网络媒介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模拟了真实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创建的,再现了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的传播情境。社交网站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社交网站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上来。

1 SNS参与行为与社会资本

1.1SNS的定义

由于 SNS 来源于英文缩写,所以在互联网领域,SNS 有三种理解,分别是:

第一,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依据六度空间理论建立的网站,来帮助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第二,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化网络服务或者社交网络服务,它的含义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端服务;

第三,软件(Social Network Software),则用来代指社交软件。

1.2SNS的参与行为

不同定位类型的社交网站对用户设计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通过总结过去文献我们可以看出,SNS用户参与行为主要由以下几大项构成:

(1)登记自己真实的、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信息。

(2)查看自己和他人创建的链接列表。

(3)信息创建、分享的互动行为。

(4)娱乐应用行为。

1.3社会资本的定义

研究者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同,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划分也有着不同意见。通过分析总结以往文献,这些定义可以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研究层面。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内部社会资本是组织为了实现互利和成员之间被广泛认可并遵守规范。普特南对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调查研究发现,高度的信任与合作精神是这些地区的人们的共有品质,这种广泛的社会资本能够发展区域经济,并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平衡、协调人们的行动。

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个体行动者及其自身荣誉、社会地位对其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本的影响,或者是个人所在的整个社会网络与其他媒体和间的互动、制约对SNS用户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由于社会资本不像其他形式的资本,它是隐含于社会团体、社会网络之中的一种无形的资源,个人是没有办法直接运用的,只有通过已经建成的人际关系或成为该网络的成员,才能运用和掌握该资本。

2 SNS参与行为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

新的在线社区对于社会网络来说,必须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来自不同的地方,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在一起,这将重建社区的概念。本人认为,社交网络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产物,会产生新颖的、不颠覆传统观念的资本。对于之前文献中关于SNS用户参与行为对社会资本获取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

2.1社交网络对社会资本起削弱作用

网络使我们的世界变小,也使得我们人与人直接的沟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但是这也使得我们对身边的面对面交流变少。与此同时,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也会使我们更多的沉溺下去,使人们更少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电脑面前坐的时间越长,在网络中越沉溺,其离线的社会交往就会越少,而且会越会感觉更加的孤独。许多已有的研究表明,沉溺网络会削弱我们的社会资本 。

2.2社交网络对社会资本起补充作用

互联网拓展了现有社会的联系方式,提高了我们参与重大事件的程度。我们通过社交网站可以补充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资本不足的状况。我们在社交网站上可以随意的浏览各种信息,查询我们感兴趣的东西,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可以的更快的参与进去,与社交网站中的好友交流心得,发表意见,同时也能遇见很多在现实社会中遇不到的朋友,拓展了我们的社交圈,相应的会增加我们的社会资本。

3 SNS参与行为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展望

我们身边的社交网站不断开发出许多不同的应用,促使我们更多的使用。但是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社交网站中花费的时间并不等于“社交”,社会资本在社交网站中的形成过程依然不是很清晰。

第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社交网站,每天在上面花费很多时间,但是之前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很好的说明我们是如何花费这些时间的,他们或许是跟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同学聊天,可以对朋友们的近况更新进行评价,也许只是查信息、玩游戏、看电影等,用户的这些不同行为对个人的社会资本的影响很有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对于社会资本的另一层面来说――关于测量的研究理论和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比较全面,但是关于网络方面的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相关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没有太多的验证,对于这方面的测量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测量方法。而目前学术界通常采用的网络中社会资本的测量是和现实环境中社会资本的测量相一致的,并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

【参考文献】

[1]闫幸, 常亚平. SNS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 2010(11): 44-47.

[2]吴景,SNS(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Joon Koh,Young-Gul,Kim,Brian,Butler,Gee-Woo Bock.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7(2):69-73

[4]侯倩. 关于我国SNS网站的研究[D]. 西北大学,2010

[5]林南. 社会资木―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Putnam R D.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 Community[M].New York:Simon Press. 2000,68-79.

[7]Joan DiMicco,Motivations for Social Networking at Work[J],IBM Research,2008

[8]徐娟,论社会资本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7篇

总之,智慧城市将呈现出充分应用社交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逐渐走向市场化的、公众互动式参与的发展新局面。

具体而言,智慧城市的内涵: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城市服务、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政务公开。

近期,互联网领域掀起了社交网络的发展浪潮。社交网络推动互联网扩展为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平台。社交网络渗透和融入到互联网的每个应用中,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方式,也将会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形态。我认为,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各候选人纷纷借助社交网站作为宣传他们竞选口号、吸引选民的阵地,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等。北京12345热线,开通互联网和微博座席,实现电话、互联网、微博、短信等多渠道的综合受理;能够通过视频会议、手机短信、移动终端、语音电话等方式调度和协调处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01-02

人们开始正式注意到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源于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其仅上线18天就成为拥有最大用户数量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也因为余额宝一跃成为国内货币基金管理公司中的龙头老大。这里的互联网技术主要是指云计算、移动云支付、社交网络等,当前主要有众筹融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以及像阿里“余额宝”一样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等几种新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市场竞争只会随着各种理财产品的出现愈发激烈,但在金融市场火热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在风险和监管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为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十分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互联网金融的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阶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证券业务开始实现在网上进行开户、交易、资金结算等工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1992年成立的E-Trade网络证券公司为代表的创立门户网站的模式,E-Trade公司创设了围绕金融证券业的门户网站营销体系,通过门户网站可以在证券、银行、保险和税务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信息,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快捷,且交易佣金不高。是on line to off line这种将互联网变为线下交易前台的离线商务模式,即将线下商店的活动信息通过互联网推送到互联网用户手中,进而带动线下的消费,比如,嘉信理财。三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转型后的传统证券公司。比如,将客户定位在高端群体的美林证券,因为要为这些客户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所以不能够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国内才逐渐有证券公司在网上开展行情显示、交易等业务。目前,客户既可以直接到营业部门办理相关业务,又可以利用PC端或手机在网上进行交易业务。

保险业务开始向网络化方向迈进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日本在1997年出现了第一家完全在互联网上开展直销业务的保险公司,此公司是由日本电信和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共同投资创立,且共同管理的。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有保险公司在网上通过网站开展保险产品的选择和购买等相关服务和业务,此时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有和网上直销两种模式,前者是通过销售机构在互联网上销售保险,此种模式既可以获得大批量的潜在客户群,产生规模化的经济效应,又衍生出了多家保险公司在同一个网站上开展业务和提供服务的类似网络保险超市的新模式。网上直销则是各保险公司自己通过网站直接开展保险销售业务。

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原有商业模式已经因为电子金融业务的出现被打破。虽然在国外还没有互联网金融这样的说法,但实质上,电子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互联网金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

2.发展阶段

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在21世纪左右,此时期内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一直在加大互联网技术改造金融业务的力度,很多金融机构在线上开展的服务已经逐步从单一的网络银行拓展到手机银行、手机证券、移动银行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传统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也同样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阿里巴巴和中国平安、腾讯三家企业在2013年联合创立了第一家没有实体分支机构,只在网上开展业务的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另外,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支付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延伸到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创新了支付、投资、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即互联网金融,包括众筹融资、peer to peer的P2P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新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指在云计算、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的支撑下进行资金融通、信息中介和移动支付等活动的新型金融模式,其主要基于互联网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核心理念,深入挖掘有关数据信息,在金融领域拓展自身业务,使金融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移动支付等相关金融业务,拓宽了金融活动开展方式和渠道的同时,增加了金融业务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且降低了中间成本,除了众筹、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虚拟货币以及网络理财和网络保险等多种模式之外,正逐渐向资金融通、供需信息匹配等传统金融业务核心进击。

第一,互联网金融一改传统金融模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获得与拟投资企业相关必要信息的过程,交易双方只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即可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关于对方财力、信用等所有信息资源,避免交易双方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另外当贷款对象出现违约情况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开其违约问题或降低评级信息等手段来在一定程度上对贷款对象起到制约的作用。

第二,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很多需要资金的个人或企业往往会因为无法通过银行的资格审核而得不到银行的资金支持,银行也更偏向于那些老旧固化,收益率低,但规模大或有国家保障的国企,亦或是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态势的行业。互联网金融则通过众筹或收集社会上闲散资金的方式改变了这种状况,让金融更贴近民众。

第三,移动智能手机等新型移动设备的出现使互联网迈入了移动化时代,创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只要在手机终端上安装金融客户端的应用,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拇指操作实现第三方支付。

二、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

(一)P2P借贷平台的相关研究

P2P借贷是通过网络信贷公司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借贷行为,即网络信贷公司提供网络平台,将有多余资金的个人与有资金需求的个人联系到一起,各取所需,然后网络信贷公司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高效。

P2P借贷行为研究。2005年出现的Zopa是世界上首个P2P网贷平台,文献针对在Zopa上开展的借贷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微小融资交易成本是否会在P2P网贷平台上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有所降低,文中所持观点是基于Web2.0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对降低交易成本并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认为P2P借贷交易实际上是离不开网络交易平台的提供方――运营商,即中介方的。文献认为融资项目的特性、群体因素和地理因素是能够影响P2P网贷平台上能否成功融资的决定性因素。

(二)众筹融资的相关研究

众筹融资机制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奖励类型、借贷类型以及捐助类型。捐助型众筹融资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很多非政府组织加以运用,此种模式下的捐助者对资助并没有更大的期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非赢利性的产品项目比较容易获得融资;一些生产性产品的众筹项目相对于社会服务性的众筹融资项目更加容易成功融资;非赢利性产品项目能够获得融资但是对这些项目进行资助的人比较少。在众筹融资项目中回报方式是产品还是分红需要根据投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在投资初期,资本需求市场不是特别大,那么投资者一般会选择的回报方式为产品;如果资本需求大,那么投资者选择的回报方式是分红。众筹融资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对于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发起人以及投资人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发起人的投资目的一般归结为融资以及吸引市场公众的注意力,然后从公众的视角中获得关于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信息的反馈等等。在项目投资人方面,他们的目的一般归结为获得投资回报,并且产品生产志趣相投,能够与社会和市场分享自己的专业产品构想。众筹融资在应用过程中广泛的应用于新药品的研发以及娱乐方面音乐唱片的研发或者是书籍的出版等等。

三、促使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原因

(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1.云计算

开展互联网金融可以收集众多网民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对计算数据的速度、存储数据的能力以及服务数据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随之出现的云计算正好将此问题有效地解决了。云计算主要就是在个人电脑上分布各种计算,这样当地用户在需要数据的时候就可以把资源转换到有关应用之上,然后按照实际需求对存储数据的系统进行相应访问。同时,此种原理也促使云计算有了更强的扩展性、较高的容错率以及非常好的安全性等,进而使互联网金融在存储数据以及运算方面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2.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即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其消费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进行资金结算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据世界网讯全球技术研究中心与某咨询公司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截至2013年已超过10亿,并会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而随着WIFI、4G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联合通讯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将传媒网络和有线电话融入进来,甚至将移动互联同其他网络整合到一起。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融合之后可以为金融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及时、甚至专门定制的服务。

3.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也就是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的实际含义就是软件、服务、硬件和应用。一个最大的社交网络最多能容纳一百五十多人,据调查发现,在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资源分布之中,社交网络占据了42%,居第一位。针对这一点而言,社交网络为接近现实社会的一主要技术改革,它将现实生活之中的社会关系附上数字应用到了网上,让社交网络变成了一个传递和信息的共享平台。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