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 水资源 优化配置 经济特性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物质基础。随着对水资源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关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如何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成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提。

一、当前我国的水资源配置状况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我国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配置已经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也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国的水资源监测和后效性评价手段相对落后。监测网络不健全,相关设施也不到位,在评价方面,也没能以边际成本和效益理论为基础牢寻找最佳方案。其次,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现有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不齐全,使得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实践缺少良好的工程基础条件。最后,我国在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构建还不健全,在水资源管理体系、社会响应体系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总的来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长期的、多目标的系统化工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调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优化配置应秉持的原则

根据资源分配的相关原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应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还兼顾高效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之于我国更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统领,在优化的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下,促进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的界定基础是将水资源作为经济行为中的商品属性确定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而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使有限的水资源能物尽其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在生活、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尽可能减少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协调好各区域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3)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是基于流域、区域、水系三个系统层次上,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流域内各行政区间的用水权益关系进行统一的调整,同时将干流和支流的水资源统一起来。这个原则的实施需要进行一系列数据考量,如水量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以及水环境容量平衡等。我们需要将流域水循环转化过程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用水的供、耗、用、排等属性联结起来,并应用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中。

三、宏观经济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全局性问题,对于缺水和水资源丰富的不同区域应采取相互联系却又不同的方法进行调度。对于前者,应主要保障区域发展的水量需求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之于后者,则是要努力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宏观经济条件下,要想更有效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管理职能的多重分割直接影响了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之间的协调关系,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改革。具体来说,可以先协调好区域内个部门之间的制度性摩擦,使各区域间,如上下游、左右岸、各行业等之间的权益皆可兼顾,提高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现市场经济效率至上的原则,权衡、明确好权、利、责三者的关系。初始水权的分配职能由政府承担,主要以维护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水权的再分配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职能则由市场来承担,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标。

(2)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明晰水权,按水权理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管理是有效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可以在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用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水商品”意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队与水资源的稳定需求。同时还应有序地开展水权交易,鼓励水资源向高效益、高效率而低耗水、低污染的方向转移,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维护水权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有序。

(3)发展节水农业

我国目前有近百分之七十的水资源是使用在农业上,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农业用水量的控制度。发展节水农业不仅能缓解农业的缺水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农业用水的效率,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用水的良性循环。而节水农业的实施和推广,也必能促进我国在不久的将来用水零增长的实现只有先解决农业的用水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配置问题。

四、结语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短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要从调整经济结构、用水结构,实现水资源从低效益向高效益的优化配置。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归根到底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而这项目标的实现,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明.浅析水资源优化配置[J].水利发展研究,2003;12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字】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决策系统

一、土地利用优化性决策发展背景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对科学有效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当前土地利用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内外存在着大量的关于如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研究,不少学者分别从配置理论、方法等角度进行过探讨,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设置。本文参考相关资料,提出了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决策系统,以便于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等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随之而起的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凸现。在此背景下,Mumford 和 Steiner 等学者提出的适宜土地利用模式逐渐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途径是基于对资源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分析,按照“适地适用”的原则将不同土地分配到不同的适宜土地利用类型上。

二、土地利用优化性决策方法综述

(一)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热点问题

1、 研究区域问题 从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多于经济落后地区,城市地区多于农村地区,缺乏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而这些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则更具实际意义,今后应加强研究区域空间上的平衡。

2、 优化配置机理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尚存在不合理性。现行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允许国有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并建立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但目前,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政府力量对土地市场干预过多;另一方面,又存在很多管理缺位,导致土地隐性市场的出现,同时具体的管理手段低效,使得土地市场呈现僵化和无序并存的状态。

3、 公平与效率兼顾问题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核心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最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土地资源的配置既包括全国区域内的土地资源配置,也包括同一个区域内部的土地资源配置。国家在制定土地资源配置政策时,应该既从全国的角度出发,又兼顾到地方利益;既要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兼顾配置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注意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何实现这种公平与效率将是优化配置研究中的重要难点。

4、 结构平衡与优化措施问题 农业生产和建设用地扩展等引起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如何界定合理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体现为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例)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研究中的热点,所以土地资源配置不仅要关注城市内部的土地资源配置,更要关注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5、技术与方法问题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当前对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内涵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土地利用配置动因机制研究尚显不够。目前的研究进展还停留在对策性的分析上,缺乏定量的分析,难以为指导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提供较好的方案成果,在实践研究中相关研究的方法模型系统、定量化技术实现、过程与结果可视化等方面仍需要加强。

(二)土地利用优化决策内涵

建立一个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决策系统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应注意只注重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或片面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应力争达到三个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土地开发利用的良好近期效益有利于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而长远利益才能使土地开发具有后劲和增强应变能力。因此,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通过制定土地开发利用优化规划是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在建立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决策系统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各片土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社会经济条件、投资效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根据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内部受益率最高或偿还周期最短的原则来择优选择开发方案和引进投入资金。

4、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结合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利益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项目,同时建立起合理的开发模式要反映在系统的内容结构和外部的功能上,因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时间上的安排,也是空间上的优化。

(三)土地利用优化决策方法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于科学有效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3S”技术发展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决策过程中分析空间数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将数学方法和GIS功能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成为相关人员的研究热点,推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科学研究的发展。Wang Xinhao等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与GIS相结合建立了GIS/IFMOP综合模型,研究在流域尺度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该模型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出未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再用GIS模型将结果配置到合适的空间位置。这种模型有利于环境规划和管理者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Fuhu Ren构建了GIWIN-LRA模型,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将GIS的功能与决策过程结合起来,使空间数据可以通过GIS的技术功能直接服务于土地资源的管理者。Jerry M.Faris构建的ULAM模型是将土地资源配置模型与运输模型结合起来,主要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目的是实现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土地利用的自动化配置过程。此外,Chuvieco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与GIS模型结合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在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也将GIS技术和多种优化模型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土地资源空间的优化配置。郑新奇等通过对耕地质量的适宜性评价,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不同耕地质量中的种植结构进行面积控制,借助Arc/Info和MapInfo等工具实现耕地优化配置的自动化,使原来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的土地优化配置问题在方法论上有了补充;阎弘文和温熙胜先后将RS和GIS技术运用到土地优化配置中,首先利用RS航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并对土地质量进行适宜性评价,在获得数据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城市各用地类型的面积进行优化计算,最后在GIS支持下实现各类用地空间的优化配置。

三、土地利用优化性决策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些新的模型,如预测模型、模拟模型、将实践经验与数学规划模型混合的复合模型、大系统模型等运用于预测系统,并对相关算法进行研究,形成一些有特色的建模技巧、理论和方法,建立滩涂优化规划一体化决策系统,从而实现土地规划决策程序化、规范化,提高规划决策可靠性,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胡业翠,刘彦随,邓旭升.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51-57.

[2] 刘彦随.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J].地理学报,2001,56(4):426-436.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3篇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与教育发达省份相比,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0余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拥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8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教授31人,副教授104人,硕士155人,博士7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教授1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而同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正高职称教师117人,副高471人;博士154人,硕士739人。201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447项,高职院校获得32项,仅占全部项目的7.2%。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中以教师为主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力资源还存在着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科研能力较低等问题。

二、贵州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建议

(一)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建议

1.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师资队伍力量。首先,要加强先进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优秀的人才可以给予提供一定金额的安家费、帮助亲属解决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前来任职。其次,有计划的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促进骨干型教师的培养,进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最后,要合理规划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政府、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报考相应职位职称的条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申报。

2.加强教师培训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提供一定规模、次数、层级水平的在岗培训,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理论学习水平。同时要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最好和企业联合,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化物力资源的建议

1.创建高等职业院校联盟,走高职集团集约型道路。职业教育集团是实现高职院校资源共享,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新形式新方法。以市场为导向,以互利共赢为目的,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应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特色产业公司与学校的友好合作。例如,在都匀市高等职业院校应与茶园等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往来,发展在校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此外,贵州省的药材业、旅游业、烟酒业等产业都是特色产业,当地所在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盟,有集约化的道路,实现共赢。

2.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将专业设置的主动权交给,市场,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开设专业,遵循“按需设置,注重资源优化”的原则,面向市场开设专业,调整整合现有的旧专业,改善成为新兴专业,从而做到优化现有资源设备,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结合贵州省省情,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订单”培训,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发展改善贵州省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另外,学校还应该因地制宜,开设当地的优势特色专业。例如在安顺、遵义和凯里等地区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展旅游专业,从而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化财力资源的建议

1.政府加大政府等部门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政府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校舍规模、教学资源设备、校园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外,还要在政策上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倾斜,除了继续加强“9+3”和“3+2”的教育计划外,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新的政策,从而更好的适应贵州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2.开放市场准入制度,允许社会团体、个人等形式兴办高等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式的灵活性,调动全社会的资金渠道,激活社会资本,从而创造出高等职业院校更大的活力和能量。

3.建立完善的教育投入问责制度,不断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收费标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受教育者投入的教育费用要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同时设置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完善问责制度,从而保证收取费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进而实现教育资源中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结语

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进程缓慢,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需要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上共同实现最大优化配置,才能综合促进贵州省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化。相信在坚持以上措施后,定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杜永庆,赵晓凤.贵州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29(5).

[2] 管和疆,马杰,马萍,刘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配置策略――以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并购 资源配置 上市公司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如何进一步规范、引导证券市场,发挥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和方式

在经济生活中,证券市场主要有筹资、定价、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等四种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就是通过股权的流动及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等,引导资金、人员、物资设备等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公司和行业,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增量资源配置(ipo上市)和存量资源配置(并购重组)。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涉及的金额和上市公司数量已远远超过ipo,成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并购促进存量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行业间的资源流动。新兴行业和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其投资回报率一般较高,从而吸引更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例如,百隆股份涉足地理信息系统、宁波中百退出百货业等,都体现了这种趋势。

第二,企业间的资源流动。企业通过横向、纵向的并购加速资本聚集,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首先,优势企业对同行业企业的购并,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提高竞争力。其次,关联行业间的企业并购,通过导入产业链,使原本企业外部的交易内部化,促进相关资源的有效联合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跨行业的并购借助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资源的有效增值提供保证。可见,上市公司并购可以实现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不断从低效率的劣质企业流向高效率的优质企业,实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我国股市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

企业并购如果确实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则企业经营业绩就会有所改善,股票价格会相应上扬。因此在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两个方法是会计资料研究和股票市场事件研究。前者以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经营业绩为评价标准,后者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模型为基础,分析并购前后股东财富的变动。

目前,我国股票价格受人为因素和政策的影响较大,而且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分置,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与股价无直接联系,所以股价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整体财富或绩效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财务分析方法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对于发生并购的公司,分析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理论上,并购后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公司业绩应呈增长趋势。国内学者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做过许多研究。严武(2004)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并购当年公司业绩增长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有下降的趋势;袁国良(2001)指出,并购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明显;张新(2003)研究了1993~2002年22宗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的个案,发现并购后的累计超常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业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以多个财务指标构造出综合评价函数,研究了1994~1998年的并购,认为并购当年公司业绩变化不大,第二年业绩有所提升,然后业绩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所带来的超常收益使公司短期业绩有所提升,但并没有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

比较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观察其变化趋势。理论上,在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作用下,上市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状况不断改善,在长期业绩中应呈现增长态势。但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逐年下降,亏损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可见,并购并未改善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并购行为的短期性和投机性,其目的往往是配合二级市场的炒作,攫取资本利差;或者收购方仅仅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收购后并没有加强经营管理,也无意致力于改善经营业绩。源于这些动机的并购自然不会产生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股市资源配置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股权比例偏高,国有股“一股独大”,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扭曲。在这种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下,并购动因并非公司价值最大化,形成了畸形的并购环境,导致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无法实现。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资源消耗过大。国内很多并购活动是由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壳资源”和提高政绩等考虑,而进行的“拉郎配”式的并购,其结果往往难如人愿,资源多消耗在了绩效差的公司购并黑洞中。

上市公司的并购实质上多是投机行为,并购活动无法实现。在发达国家,并购可以构成对公司管理层的外部市场约束,促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但在国内,不少并购的目的是股票投机和圈钱,因此只注重关联交易与题材,而不重视并购后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整合,投机性质明显,使得并购市场上价格信号混乱,并购活动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降低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密切相关,股市需要及时、准确的价格信号和其他公开信息。而我国股市信息失真严重,证券市场内在机制扭曲,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降低了并购对资源的引导能力和优化配置能力。

监管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证券监管过于依靠政府,上市公司内部的股东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经营、并购行为不规范,造成资源配置功能缺失。此外,我国现行《公司法》、《证券法》随着市场的发展,已日渐显现出不适应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法律建设。

提高我国股市资源配置功能的策略

设置科学而合理的股权结构。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优化配置。要实现国有资产流动,应减持国有股,将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提高独立董事和中小股东的发言权,完善决策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上市公司经营机制,加强规范管理;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的市场化、职业化;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企业内部有效制衡机制。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也就实现了。

打击虚假并购。取消目前对于并购的不合理限制,对合理并购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引导资源流向效率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严防虚假并购,打击投机行为,使企业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当前应尽快建立一套层次清晰、易于操作、满足投资者需要的企业信息披露体系,消除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行为坚决追究责任。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6篇

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就是指高等院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物质以及资料,其不仅包括和高等教育活动相关的人财物等一系列有形资源,同时还包括办学声誉与办学理念等一些无形资源,这些资源均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储量的多少以及利用效率的高低,对于学校发展的效益以及其教育质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较为短缺

在社会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对于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和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不相符合,社会以及市场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支持有限,再加上高等院校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较低,致使其教育资源的补充不足。第二,高等院校自身内部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等不足,师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

(二)教育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

从高等院校的外部发展情况来看,其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还是以有形资源的配置为主,对于无形资源方面的配置还不是很重视;从高校内部发展来看,其资源的配置主要存在着各自为政等问题,造成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低。

在高校人力资源上,其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且教师的流动量较大;财力资源上主要表现在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其资源比较短缺,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在利用财力资源时,不够合理;在物力资源上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共享率较低,存在着严重的重复购置和浪费问题。

(三)教育资源的产权归属不够清晰,其产权的结构较为单一

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其中最大的一个瓶颈就是教育资源产权问题,基于产权理论中“谁拥有和谁受益”原则,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在确定其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来进行。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特征为多样性,若其资源产权归属不够明确,必然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此外,因我国高等院校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其教育资源的配置还局限在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谁办学、谁管理、谁出钱、以及谁所有”的单一化产业结构,未和社会企业构建一种战略性联盟关系,使得高校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四)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其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主要还是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管理模式,缺乏横向式的市场模式和从下往上的学术治理式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的单一不仅体现在高等院校发展的外部,同时也体现在其内部,其教育的经费主要还是以政府的供给为主,在这种模式下,高校的创新进取意识就会随之下降,缺乏相应的服务社会动力,难以使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得到扩大与优化。

二、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

教育资源配置其实就是指高等院校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教育资源,将其合理分配到学校的各部分和各业务上,在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二)教育资源配置原则

第一,教育性原则。教育尽管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但是其经济功能绝不是其本体功能。何谓教育本体功能,即推动人的发展,促使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此外教育的其他功能也是基于教育本体功能的实现才得以实现的,若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那么这种资源配置也必然会失败。因此,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除了要追求相应的经济效益以外,同时也应该满足教育性原则。

第二,透明性原则。所谓透明性原则就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以及标准应该予以明确且公开。要想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首先应该确保其工作的透明和公开。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应该制定合理、公开且标准的配置法规与制度,构建公正、公平的教育竞争制度,以此为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创设一个透明的环境。

第三,公平性原则。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通常是指教育机会平等,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相同先天条件下,应该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次,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成效均等;最后,教育对于生活前景机会影响均等。

第四,效益性原则。即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便于高校教育资源的筹集与使用。随着教育需求的日益膨胀,再加上教育供给有限,教育资源仍旧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为了有效缓解这种教育供求矛盾,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确保资源可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

第五,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指高等院校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管是在规模和质量,还是在结果与效益等均应实现最大化。在办学过程中应注重其办学的规模,尽量降低办学的成本;在结构上,可按照学校专业分配比例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各资源结合的最大功效;在质量上则要求高等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首先应该准确地进行定位,基于社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制约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

(一)校外因素

1.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对于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要求也相应地有所提高,而地方政府也会更加重视高等院校教育,予以其教育方面的支持以及投入的资源也就更多,在这种条件下更加便于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

2.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

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与什么样的专业,均会获得高校相应的支持,同时政府与行业部门所投入的资源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时,应该将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将服务社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其宗旨。

(二)校内因素

制约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校内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办学效益、管理水平、学校声誉、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率、办学定位以及教学质量等。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与办学定位的不明确,很容易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得其资源利用率下降。一所管理水平高、办学效益高、社会声誉好且学生就业率高的学校,更加容易获得社会认可,更加便于高校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与组织,使教育资源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四、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一)配置模式

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中,构建一种以经济核算作为导向的配置模式,在高等院校中模拟法人运转,采取分灶吃饭的方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该模式中。这种配置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将高等院校二级单位作为其核算主体,结合高校结构的特点,构建相应的费用中心与收益中心,制定分系部的效益、收入以及成本核算制度,将各个收益中心对于学校所达到的经济效益贡献率计算出来。第二,将经济效益作为其配置导向,基于原计划,结合社会市场的规律来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由学校统一管理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战略、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等有关的人财物各种资源,以此增强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在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重构财务的业务线,构建适应教育资源配置的财务管理制度,采取以核算为主的经济费用支出核算与方式,充分发挥各资源的效能,避免在财务管理中权利集中时出现“就死”现象或者在权利下放时出现“就乱”现象。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1.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1)促进办学体制的多元化。首先,为了确保和提高国家与政府对于高等院校教育财政的投资,国家与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教育投资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保其教育经费及时到位;其次,吸引社会力量与企业对于高等院校教育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闲散资金,并构建各种激励机制,比如技术服务激励、税收激励以及名誉激励等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的投资。此外,高校自身还应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从而提高其教育质量。

(2)加强其内部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将企业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到教育资源配置中,实施目标成本的管理,不断创新其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减少教育成本,增加资源的供给,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可采取责任成本制度,分解学校的总目标成本预算,根据各责任中心来进行划分,进行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科室与各部门。

2.物力资源的配置

第一,科学定量管理物力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基于对高校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将其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内容进行比较,继而对各种资源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此达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目的。

第二,增强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达到资源的共享目的。一是位于大学城区域范围内的各个高等院校应打破传统封闭式管理方式,相互进行协商与沟通,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和制度,推动各个院校间的资源共建和共享。二是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仅仅只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在其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所获得,对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其和相关企业间的联系、合作,采取校企联合办学和工学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场地、设备以及技术等各种资源,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综合人才。

3.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第一,优化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工作,改革以往的薪酬管理制度,构建合理且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

第二,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地改革,构建有效且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推动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与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设置独立的评审部门,凸显高校教育的特点。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指导和监督教师考核工作,其考核工作必须要准确、客观与公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在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时,应该结合其自身的条件,不断挖掘其所存在的潜力,将其办学特色凸显出来,提高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科研水平,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中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此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获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顾玉林,王成端.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家,2010,(14):212-213.

[2]张丽萍.试论我国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黑河学刊,2012,(9):77-78.93.

[3]刘青,廖碧波.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102-103.

[4]王钱静.试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J].知识经济,2011,(22):161-16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7篇

(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样的人员同样的岗位,不同的配置却会产生显然不同的效果。人力资源配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任何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人事相配,做到人尽其能、能尽其用、用尽其事、事尽其效。

关键词 ]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72

1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形式

从微观角度讲,人力资源配置是指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组织而言,管理者如何对组织系统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微观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实质上是解决某一组织内部如何合理用人,发挥人力资源整体效益,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效益的问题。从微观角度出发,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个人—岗位匹配型。人岗匹配又称为“人与事的匹配”,是指个人的能力及素质要求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力资源配置的难点与重点。进行人与岗位的配置时,应依据个人的能级水平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按能配岗;同时应依据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等安排合适的人,因岗设人。个人—岗位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战略动态匹配的过程。其目的为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始终与企业战略相一致,通过这种动态平衡实现企业竞争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个人—岗位的优化配置的前提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人员保障、工作分析—确定岗位职责及岗位要求、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提高效率与培养人才等主要管理活动。

(2)人—人匹配型。人与人的匹配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一个部门中,具有各种职位类别、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性格、经验和性别、年龄的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达成恰当的比例配置,呈现相对稳定的有机联结。同质性的人相处容易出现摩擦,难以形成优势互补结构。因此,为避免耗散减值现象,激励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优势互补是我们在进行人与人优化配置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3)人—组织匹配型。所谓人与组织的匹配是指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文化理念,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彼此有认同感。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注重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匹配性,忽视了在匹配过程中个体与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相容程度,这种局限性在现代的人力资源匹配过程中日渐突出。于是,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时除考虑个人—岗位匹配、人与人的匹配时,还需考虑到企业内在的企业文化及企业价值观对人与组织之间匹配的贡献性。

2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型构建

从管理学角度考虑,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是一个闭合的、动态的管理循环系统,这样可以保证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配置产生螺旋式的动态优化态势。在一个组织中,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终。人力资源配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因此,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必然会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板块发生密切联系,并决定了优化配置的最终效果。本文构建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主要考察影响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配置的循环过程及人力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由下图中我们发现人力资源配置是随时处在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其中,A指个人—岗位相互匹配的过程;B指人—人匹配的过程;C指人—组织相互匹配的过程。a指由于组织的调整所带来的岗位能力新的需求变动情况;b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组织对人力资源供需状况做出新的规划。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与目标的设定,管理者可以很快地将人才需求、供给预测结果与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比较,有效地填补人才空缺,达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岗位分析工作是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动及时做出调整的,它避免了把职位说明书冻结在一个静态的位置上,做到了重视岗位的动态管理,并在稳定中求发展。员工能级评价依据是员工的能力模型,分析确认员工所具备的个人素质水平、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等的总体能级,保证了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做到相互对应,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该员工在组织中岗位的层级及在人员结构中的位置,为组织实现人与岗位的优化配置及组织中人员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奠定基石。同时,利用绩效考核手段,及时对人力资源配置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有效规避了人力资本的闲置与浪费。

随着组织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还需不断地完善和补充。总的来说,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地配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范文第8篇

一、引 言

农地非农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全世界的建设用地(建成区和基础设施区)大致以每年1 .2%的速度增加。[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的 土地利用结 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这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 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也就是所谓的农地非农化趋势,我 们把这种趋势称为农地非农化流转。农地非农化流转其实质是附着于农地上的某一权利或权 利束由一个权利主体转移至另一权利主体的过程,包括农地征用和农地承包经营权出让,农 地使用权转让、继承、赠与、出租、入股、互换、抵押等多种形式。从经济学上看,农地非 农化是农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问题,但是农地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使其不同于其他一般资源的配置,是社会经济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的研究 认为农地非农化过速和城市土地低效利用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经济中土地价格被扭曲[2 ]及土地租税费[3]难以调控土地利用等,因此虽然市场是农地流转的核心机制 ,但是由于市 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和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建设本身不完善,因而可以通过宏观决策机制和 政府管理机制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同时,农地作为一种总量有限 的生产要素和十分稀缺的自然资源,其利用不仅会产生经济效果,还会带来一系列环境响应 与社会后效,并且这种环境响应和社会后效往往是广域性、大尺度和长时效的,农地资源的 这种特性加之农地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农地流转行为必须受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 法规等制度的约束和调整。我们建立的我国农地非农化流转宏观决策理论模型的实质,是解 释在国家科学宏观调控下,在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框架内实现农地合理流转及其最优决策 与效益最大化问题。

二、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影响因素与理论目标

(一)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地非农化是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过程的组成部分,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社会经济因素 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自然环境因素的差异往往又能通过社会经济条件表现出来 ,所以,农地非农化本质上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农地非农化的社会经济动力 机制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已有的研究认为农地非农化的主要供需因素有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的比较利益、人口增长、投资、非农化的利益分配等,这些因素从不同 的方向作用于农地非农化的过程。[4]在转型经济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备,制度因 素对于供 给和需求的变化起着重要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已有的研究显示出,即便是在西方国家,制度 因素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5]基于此,我们认为农地非农化的 影响因素 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包括农地保护政策、土地产权和土地市场建 设;需求因素包括人口和投资因素;供给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 和资源禀赋等。(二)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优化配置目标

根据现代经济学原理,衡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通常以帕累托最优或有效作为标准:土 地资源的配置使得社会上每个用地主体的福利好到必须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大福利 为止。如果不能满足以上这种条件,则土地资源的配置就不合理。对于农地流转,包括农地 所有权市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而对于这三种市场,不 同时间与背景条件下的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具体目标会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根据农地流转 的宏观决策的基本原则,并基于决策对区域社会整体效率最高的同时实现决策者个体效用的 最大化原则这样一个假设前提,从农地流转的基本目的来考察,可以得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 置目标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目标。

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要求通过农地流转决策的实施,使农地资源向具有资金、技术和劳动 力的生产经营者手中转移。为了达到此优化配置目标,我们这里考虑农地使用权的完整性, 也即农民对土地拥有处置权,并且与城市出让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完整的产权能够使土地 使用者产生稳定的预期,将土地保护的成本和收益内在化。在我们规定的条件前提下,对农 地流转的优化配置用指数表达,该指数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情况和劳动力流动情 况综合指数与流出方相应指数之比来表示,即:

OI=[SX(]SI入SI出

当OI>1时表明实现了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里资金的流动情况指的是农民通过土地交易 获得的收入,以及需求方付出的资金;劳动力的流动指的是流向城市的农民,包括变为城市 居民的一部分和又回到农村的一部分。其中的SI入、SI出可表达为:

SI入=ωρiρ入+ωil入SI出=ωρiρ出+ωil出上式中的i为资金(ρ)和劳动力指数(l),可用实际的资金和劳动力与理论(预期)资 金和劳动力之比表示;ω为资金和劳动力的权重,两者的和为1。则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资 源优化配置目标可描述为:

OIa,a>1为农地资源配置的优化指标,其值越大表明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越高。

(三)土地流转中农民的收益

这里,我们的前提还是要求农民对土地拥有完整的产权,则在农地通过市场合理配置的情况 下,农民所能获得的收益P0为流转后农地的收益P2减去农业用途下的收益P1,也即P 0=P2-P1。而我们可以表示为:

P1=∫∞1x1(t)e-rtdt其中,s1(t)为农地在农业用途下的净收益,r为贴现率,t为时间。

P2=∫∞1x2(t_e-rt)dt其中x2(t-e-rt)为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后的净收益,r为贴现率,t为时间,t >0。 (四)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土地利用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 农地流转宏观决策实施,实现农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该目标是基于农地流转宏观决策 的区域社会总体效率与决策者个人效用目标同一化(性)而确定的。土地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目标可用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SI最大化表达,可描述为:

MaxSI=Maxf(PIEN,PIEL,PISO)f(PEN,PEL,PSO)=dENPEN+dELPEL+dSOPSO

式中,PIEN,PIEL,PISO分别表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指数、生态效益 指数、社会效益指数,dEN,dEL,dSO分别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 会效益的决策权重,三者之和等于1,其值的大小应根据不同时期 的决策区域的具体要求而定。

三、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我国农地流转的宏观决策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且下级的决策需要根据上级决策确定的各区 域的资源分配量进行。因此,适用于资源配置的主从对策模型。模型的上级决策者的分配优 化模型,即:

DM0模型的优化是n个下级决策者在上级所分配资源下的行动优化模型,即:

(DMi)[JB({]maxfi(xi)s.t.xi∈xi(Zi)[JB)]上级决策者根据下级决策者提供的关于最佳效益函数Fi的信息[AKF^](i=1,2,…,n),通过 求解上级模型给出的优化问题确定分配给下级的资源量Zi。对任意一级农地流转宏观决策 者来说,其进行决策的过程和 方法基本程序分为确定决策目标、建立决策模型、构建决策的约束条件、求解模型的最优解 、制定决策措施和决策的实施。

(一)确定决策目标

确定决策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众多的目标中选定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决策目标;二 是具体确定各个选定的决策目标的量化值。由于实际宏观决策操作过程中,同时确定多个目 标并以此构建决策模型还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从多个决策目标中选择一个或 两个作为决策目标,而将其他决策目标作为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我们根据以上对农地流转 宏观决策目标的分析,土地利用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最大化通常是决策者追求的首要目 标,而且该目标的实现通常建立在农地利用的结构协调性、农地的适度经营规模和农地资源 优化配置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因此,在建立农地流转宏观决策模型时以效益最大化为惟一 的决策目标是较为合理的选择。理论上土地流转的综合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三者的和,但是由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所谓的外部性效益在市场中无法实现,而 且这两种效益的评估在理论和方法上尚不成熟,还有地域背景等条件的不同,因此在决策中 将流转土地的综合效益视为三种效益的线性函数。确定决策目标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确定流转 农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性程度,即根据区域的具体条件和上级决策者分配确定 资源dEN、dEL、dSO。

(二)建立决策模型

根据决策目标,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决策模型为:

Max∑[DD(]n[]i=1[DD)]fi(PEN,PEL,PSO)fi(PEN,PEL,PSO)=dENPiEN+dELPiEL+ dSOPiSO上式中,fi(PEN,PEL,PSO)为流转后第i类农地的综合效益,Pi…为 第i类农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构建约束条件

(1)区域农地总面积约束:流转农地总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区域农地总面积,∑[DD(]n[]i=1[D D)]SiS。(2)经营农地的农户总数约束:经营农地的农户总数不得超过区域农户总数,MrM。(3)经济效益约束:流转后的农地经济效益不得低于现有的经济效益,PELPEL0 。(4)生态效益约束:流转后的农地生态效益不得低于现有的生态效益,PSOPSO0 。(5)社会效益约束:流转后的农地社会效益不得低于现有的社会效益,PENPEN0 。(6)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约束:通过流转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OIa,a>0。

(四)求解决策模型

根据以上的决策模型和约束条件,求模型的最优解,并相应确定农地流转的控制规模、流转 方向。

(五)决策措施制定与决策的实施

根据决策模型的最优解,制定决策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并采用相应的手段贯彻实施。

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来源

由于我国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要求者第三方(即中介)目前数量很少,不做分析。仅仅分析农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转让(转出)方与受让(转入)方的利益来源和收益构成。

由于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在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尚未消失的情况下,承包经 营权流转过程中实质上流转的是承包地使用权,农户在转出其承包地使用权后仍然保留了其 承包权。因此,对于农地使用权转出方来说,其农地流转收益由三部分构成:土地转让费、 承包权红利(可能不存在,但可以作为一个农户的预期值)、转移劳动力收入,设农户承包 权利为y0,土地使用权转让费为C,转移劳动力的年收益为y1,贴现率为i,转让的土地 使用权年期为n,农地使用权出让方的收益值(YB)为:

YB=C+∑[DD(]n[]i=1[DD)][JB([][SX(]y0[](1+r)i[SX)]+[SX(]yi[](1+r)i [SX)][JB)]]假设其原来的农地经营年收益为y2,这就是其农地流转的成本(机会成本),通过农地流 转,转出方的收益增加(ΔYB)为:

ΔYB=C+∑[DD(]n[]i=1[DD)][JB([][SX(]y0[](1+r)i[SX)]+[SX(]y1[](1+r)i[S X)]-[SX(]y2[](1+r)i[SX)][JB)]],ΔYB>0对土地转入方而言,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土地经营,其成本包括转让费和土地承包期内租金( 相当于转出方的土地分红y0)的现值,由于这里仅考虑转入和转出双方的收益增加,故设 定转入方收益的增加来源于土地经营面积的增加和技术、资本、劳动的收入,即转入方的收 益的增加值(ΔYA)可以表示为其转入土地总面积(x)、追加资本(p)、技术(t)、劳动(l)的 函数f(x,p,t,l),转入方的土地收益增加表示为:

ΔYA=f(x,p,t,i)-C-∑n[]i=1[DD)][SX(]y0[](1+r)i[SX)],ΔYA>0通过农地流转实现的总收益增加可以表示为:

ΔY=ΔYA+ΔYB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1.实现土地流转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一是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即农民 拥 有农地非农化的处置权和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使农地使用权与城市出让土地使用权权能一 致起来;二是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对接,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2.当然并非农民在法律上拥有和通过市场实现了农地非农化权益就能达到土地流转利用综 合 效益最大化目标,其充分条件是国家对土地市场的科学宏观调控:即国家综合运用规划和税 收等手段对土地流转利用的主体行为及其利益进行调节,使其达到一致性的均衡。

主要参考文献:

[1]Meyer W B,Turner II B L.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A Globa l Perspective.New York and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曲福田,冯淑怡,俞 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1(12).

[3]刘维新.建立和完善土地租税费制度[J].北京房地产,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