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1篇

微课药剂学微课设计微课制作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微课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已广泛收到关注。微课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资源类型,又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根据药剂学学科特点,我院已逐步开展微课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平台。本文对药剂学的微课课程改革和创新包括微课在内容上的选择、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及实际开展中所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微课广义上可翻译为Minicourse(迷你课程)、Microlesson(微型课程)、Microlecture(微课程)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其含义已有区别。我国由胡铁生教授首先从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着重于授课总时长较传统课程短,近年则更加突出了每课时长尽量短小,在大学的授课内容上达不到1分钟的简短程度,但约10分钟的长度清晰明了的概括一个知识点,明显有别于传统授课时长在半小时以上的做法。

微课有别于传统视频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其主要的优点是:(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2)资源多样、情景真实;(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微课的创作具有多元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简单易于实现,可补充在课堂上授课的一些不足,同时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内容的选择

微课教学是网络上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至关重要,要精炼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来制作微课课程。我们选取药剂学教学大纲中不易理解,但又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为制作微课的重点如片剂的制备。片剂是现代药物制剂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剂型之一,在教学中也是讲解的重点内容。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片剂制备过程难于理解特别是湿法制粒中的制软材,我们常认为“握之成团,触之即散”作为判断制备颗粒的标准,但对学生来说很难体会。所以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将片剂的制备中重点内容为二个部分,即湿颗粒的制备(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压片(片重计算、压片过程)。配合颗粒制备和压片过程的视频,在5~10分钟内将所有重点内容呈现。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微课能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2.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是微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有别于传统视频对教师、实验室等真实课堂教学情景的拍摄,这种教学视频本身缺乏教学设计理念和策略,视频表现形式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包含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信息。但微课的设计要重点突出、内容简介,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微课的设计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组织教师和一些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共同确定药剂学的知识点谱系,征求意见后统一归纳总结并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课的教学活动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微课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探究学习型、启发型、演示型、讲授型、自主学习型等。药剂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微课的形式以讲授型和自主学习型为主。

微课的制作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包含图、文、声等多种信息为表现形式,在短时间内能呈现某一知识点。微课的制作过程具体步骤为选择教学主题、细化知识点、微课内容设计和修改、微课视频的制作。下面制作脂质体的制备技术为例,首先,选题的内容为脂质体的制备技术,知识点的选择包括脂质体的定义和结构(以图片和声音呈现)、脂质体材料(以PPT呈现)、两种常用的制备技术(以视频为表现形式)、选择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已上市脂质体的品种(以图片和声音呈现)。其次,在制作微课时,以简短的导入式进入微课来制作视频,通过修改和后期的剪辑完成微课的制作。最后,上传至网页供师生共同使用。

3.微课在教学中的困境

微课有别于传统教学录像,但在实际开发中微课的制作只是把冗长的视频进行剪辑缩短教学实践,使得微课的资源主题不鲜明、内容不紧凑、特色不突出等缺点,没能真正体现微课的形象生动和其艺术性。微课不是课堂教学也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微课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目前来看,微课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目的是在课后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在课下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时环境,所以我们不能将课堂上的内容搬到微课中,否则这种教学信息化的资源就失去了它本身开发和创作的意义。

微课仍处在草根化研究,我校还停留在观念认识层面而在实践操作中举步维艰;缺乏专业性教师来制作微课,使教师对微课的理解有偏差,一些教师对微课的特点认识不足,使一些教师仅是将课堂的片段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微课当成是将传统的课件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后的小视频,使得微课的内容主题不明、缺少实用性及学生学习兴趣等不足。除此之外,学生基于资源的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还远未普遍形成,相当多学生甚至还不知道、也没有时间、更不愿意使用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以上为现今微课资源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为更好地制作网络教学信息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三、小结

我国的教育已开始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但在大学的教学手段中还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并未开展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微课的出现,是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制作精品的微型课程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区[J].电化教育研究,2011,222(10):61-65.

[2]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217(4):15-18.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2篇

一、要把握好时间

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课后小结要快捷。如果是要求真实上一节课的,把中间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提示一下就可以,尽量做到简洁。记得在一次教师微型课大赛中,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倾听歌曲的旋律,把一首歌曲从头放到尾,用时3分钟多。这在8分钟的微型课赛讲中,足足占用了将近一半,那又如何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呢?因此在讲微课中,教师展示的内容呈现即可,没必要把所有的课文都读完、把小黑板上准备的字全读一遍、“你说,你说”“你来回答”的语言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对于板书字数多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全写,适度地贴一下事先写好的纸板书也是可以的。许多教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在讲微型时,一般有不同的规定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时间。

二、要做好课前准备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课牟淮蛭拮急钢仗,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畅性,节省时间,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展现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讲课者要广泛地查阅资料,上网看一下其他教师讲此课的方式方法;看一下教材与教参把教案准备的内容在自己脑子中过过电影;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并在课堂上灵活应用;课前反思一下自己“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分几个教学步骤来完成,哪里是突出重点的地方,我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另外,即使走进讲课现场,看一下粉笔与板擦是否有,课件播放是否顺畅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编写的,是现成的教学经验,对备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备课的时候可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只有做好了物质准备、知识准备,讲任何课型都会成功的。

三、要注意环节要清

首先要弄清楚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微型课是一堂浓缩的课堂教学,教者既是教师又是学生,自问自答,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省去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解释你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而说课是你就所设计的一堂课教学解释你选用了什么样的教法,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所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微型课也是课,其各相关的教学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根据微型课的特点,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上。但“新课导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小结评价”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不可或缺。

四、要心中有学生

在微型课的上课现场虽没有学生,但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它需要教师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例如,圆的面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教师在课上直接这样讲述“把圆沿直径分割成无限多份小的扇形,由于很小所以每一份都可以近似看成一个三角形,把这些三角形再拼起来就近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可以这样推导……”这看上去推理得很好,但他只是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来推理,并没有展示出来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过程。微型课的现场没有学生,上课教师眼里看不到学生,但心中一定要有学生,要“无中生有”。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虽然学生的活动现场并没有发生,但教师的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此外,在讲微型课时,还要注意不要过于紧张、注意语言的流畅、注意一些教具的恰当选用、在穿着上要注意大方得体、英语课教学要使用英语教学、漂亮的板书、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教法的恰当选用等。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3篇

近年来,“微博”“微信”“微杂志”“微访谈”“微电影”等,以其短小、精悍、快捷、高效、开放、共享的优势迅速崛起,“微”时代悄然来临。教育教学活动也受到影响,学校的一线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急切盼望能有种“短、平、快”的教学方式出现,使教学活动变得轻松高效。在这种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并且已经逐渐运用在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教研资源共享、解决学习疑惑上,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工具。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的概念及定位

所谓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的核心是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微视频),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同时,还包含与该学习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专家点评(微点评)、教学反思(微反思)、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教学内容。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又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微课的优势

1. 与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比较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以章节、课时划分,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多且不易理解,教师若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微课不是以课堂章节为划分标准,而是以教学中的重难点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学词典中的词条为单位实施积木化教学,其优势在于教学时间短、问题聚焦性强、主题突出、指向明确,所有的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技能或知识点展开,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学生易于接受。这不仅打破了教学内容冗长繁杂的瓶颈,还可根据学生信息水平差异调整教学进度,实施分层教学。因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尤显得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2. 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视频相比较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可以说是传统教学视频在“微时代”下的衍变。与传统教学视频相比,微课除了同样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外,还具有开放性的优势。与信息技术教学词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微课的资源要素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修改而日臻完善,同时还突破了信息技术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教材版本的束缚,既不受制于教材,又能融入教材,适用性更加广泛。而传统教学视频资源结构紧密、固化封闭,难以扩充和修改,且有相当大的教材版本局限性。

3. 与其他学科使用微课相比较

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虽然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观看和学习,但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其主要终端还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其课堂教学环境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同时,在微课制作视频和后期剪辑方面,信息技术教师无疑更有优势。因而,无论是学科、硬件还是环境,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总之,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视频来说,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适合于打造主动学习者,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按照自己的需求、进程和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分层高效学习。

四、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微课应用

教无定法,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因此,在微课开发与制作环节中,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发挥微课的最大效用。

(一)常见的微课类型

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微课有讲解说明型、操作演示型、任务活动型、解题推理型,等等。

(二)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微课的应用

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为例,微课在教材的各个教学模块中,对促进有效教学方面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如操作任务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使用操作演示型和任务活动型的微课既可以传授新知,又能对知识强化巩固、查漏补缺,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

(三)微课应用案例

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宁波)八(上)第七课《Photoshop 文本编辑》为例,简要介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实践过程。

教学片断:

1. 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校园海报,体会文字在图片中的作用:文字能让海报及其他图像的主题更突出和明确,更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指出本课任务是为校园海报画龙点睛。

2. 探究新知

(1)添加文字。学生利用教师下发的微课资料(包括以添加文字、设置文字属性为核心内容的操作演示型微课视频一、课件、练习素材),自主学习探究,选择素材添加文字,并设置文字属性。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文字的位置摆放、字体字号设置、颜色的选择是否有利于突出图像的主题进行。

(2)文字图层。学生通过讲解说明型与演示操作型相结合的微课视频二了解文字图层有关概念,掌握使用图层样式对文字作进一步美化的操作技能。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加工,表述设计思路。教师适当评价。

(3)栅格化文字图层。学生通过讲解说明型与演示操作型相结合的微课视频三,掌握使用栅格化文字图层把文字图层转化成普通图层的方法,以使用形变和滤镜等效果。通过微课视频中的对比分析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字图层与普通图层的区别,及文字图层转化成普通图层的合适时机。

3. 拓展升华

展示作品评价标准,学生通过任务活动型微课视频四及微素材,选择一张校园海报添加合适的文字并合理美化,把文字图层栅格化后保存。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作品,实现智慧碰撞。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4篇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也不是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片段,而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类似于片段教学。“微课”的课程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教师教授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课程内容来分主要有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从课程性质来分主要有说课类、班会课、实践课、活动课类等几大类。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具体方面来分析,“微课”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时间短。“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因此它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课堂,而是以浓缩精华著称。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引导学生有效率地学习。

2.内容精。由于课程时长短,要求“微课”必须集中于教学难点或者教学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慎重考虑,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微课”教学。它不同于“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学习课程的课堂实录模式,而是针对性的选点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时空限制小。“微课”是基于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三、“微课”在我校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为例来阐述笔者是如何把微课应用于本专业电力拖动实际教学当中的。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是电力拖动课实训课的第一个学习情境,是为了学习以后电动机控制线路打下基础的一课。教师如果在课堂的讲台上演示拆装电动机,这样势必会导致坐在后面和两边的学生看不清楚整个拆装的过程。而电动机的内部机构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拆装顺序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看一遍并不能记清楚拆装的顺序,所以必须要把它做成微课。利用上课前通过QQ或邮箱的形式把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在家里观看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产生一定感性认识。在实际上课的时候,也可把微课通过投影播放给学生看,可以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资讯”部分。

选择“规范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这一切入点首先是因为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特色所在。再次,电动机的拆装顺序的讲解分析可以让学生见微知著,推及联想到其它元器件的拆装顺序。最后,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拆装元器件的方法,在今后的机床和设备维修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是本校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力拖动》校本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情境。校本教材的教学大纲提出:电力拖动训练应使学生“熟练正确地对元器件进行拆装,从拆装中掌握了解元器件的内部结构。”

本校机电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较差,感知能力不强,不喜欢学习单纯的理论讲解;对实操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但观察和做事不够认真细致。基于学生这一系列特点下,由于电动机拆装顺序搞反会损坏电动机,所以本微课着重于电动机拆装的正确顺序这一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识读铭牌、识别主要零部件;

(2)能叙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2.能力目标

(1)能规范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并完成质量检验;

(2)通过对项目的评估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交流协作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基于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笔者会在微课的开头给学生创建一个工厂中经常发生的情景“假如你已经工作了,在你的车间里有一台电动机在转动时忽然停转,经检查确定需要更换内部零件,请你按照技术规范,正确地拆装电动机。”通过微课的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拆装的过程中笔者会一边拆装,一边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拆装,如果不这样拆装会引起什么后果?”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在拆卸完成后,笔者会把零件整齐排好放在桌子上,给学生们一一介绍各个零部件的作用,从而达到本次课的知识目标,而不是一开始就对着书本讲理论,讲结构,这样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四)教学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

对于突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这一重点,笔者在微课中是采取任务引领的方法。对于突破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这一难点,笔者在微课中是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

另外,笔者在微课中还专门录了一个学生错误操作示范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大家来找茬”,通过对比教师的正确示范和学生的错误示范来突出本节课电动机拆装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在突破难点方面,笔者颠覆了先讲理论后实操、先讲结构后拆装这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先在微课演示出拆装实操步骤,先让学生拆装,拆完后在让学生拿着主要零部件来讲解零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从《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的“微课”教学设计来看,“微课”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选点要小,“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最好是讲出新意。一般的知识点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基本掌握,同时“微课”依赖于网络视频,如果毫无新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微课”教学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第二,“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程序都一一具备,它的教学目标也是三维目标,它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堂,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微课”的导入要快,要精心设计达到及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5篇

一、微课与录播课的不同之处

1.

录制的方式不同。

微课主要借助电脑上的录屏软件进行录制,目前应用较多的录屏软件是Camtasia Studio。录制的时候打开电脑中的录屏软件和相关课件,点播录制,然后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解,即可录制成微课。也可以用视频录制设备,录制一个生物实验的过程。微课录制对硬件要求很低,在用录屏软件录制的时候,电脑上只要有麦克风即可进行录制,也可通过电脑摄像头呈现出讲解者,但大多微课中不出现讲解者。

录播课录制的硬件要求则较高,以前是通过专业的摄像机进行课堂录制,近两年许多学校投资建立了录播教室,不仅可以进行课堂全方位、多角度的便捷录制,还可以网上直播。

2.参与录制的对象不同。

微课一般录制的是声音和电脑屏幕展示的内容,只要教师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不需要学生参与。而录播课是课堂实录,它录制的是完整的一节课的全过程,需要有专业的录制人,还要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3.录制的内容不同。

微课之所以“微”,是因为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可以说微课录制的是一个“微小主题”的讲解内容。比如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中,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添、缺失、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这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录制成8个微课,即一个知识点一个微课,而如果是录播课就是录制整节课的内容。所以,微课的内容少,而录播课的内容多。

4.适用的学习方式不同。

对学生而言,微课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导。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媒体(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兴起了一种视频化的自主学习载体,图文声并茂,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点播观看。学生可以方便地选择观看其中某一个知识点的微课,实现了学习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比如“染色体变异”一节中,学习的难点是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知识。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点播这些内容的微课以解决自己的困惑。

对教师而言,录播课更适合呈现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而现在则可以把这些教学设计视频化呈现,那么微课和录播课就是课堂视频化的好形式。比如高中生物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就可以制作成“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几个微课,各个微课都是独立的,而录播课在体现内容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各个内容的联系与衔接上更有优势。

二、微课和录播课的相同之处

1.扩大了听课的途径与范围。

听课是教师工作中的常见活动,可以起到相互交流与借鉴的作用。传统的听课需要实时、实地,错过了只能遗憾,将课堂的演绎过程制作成微课和录播课则不需要担心时间与距离。现在的录播教室,除了可以实现录制和储存外,还可以网上直播。如果你暂时错过了,也没关系,等你有空时再点播。

而一些名师的课可以被更广大的教师听到,实现名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一个好学的教师也可以听到更多的课,广泛借鉴,对一些好课还可以反复地观看。同时,可以让教师轻松地实现“同课异构”;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可参照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风格。

2.开创了教研的新方式。

不管是微课还是录播课,都记录了知识处理、教师教学的风格与技巧。教研活动中,可以就其展开研讨。可以是本校教师的,也可以是外校教师的;可以就某一环节选择性地观看或反复回看,细致观察;也可以把几个微课或录播课中的类似环节集中一起观看,在比较中实现了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3.便于自我观察与反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自己的问题可能自己注意不到。有了微课和录播课后,教师就可以观看、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换一个视角来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往往能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比如自己原来有这些口头禅,太着急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等等。

不管是微课,还是录播课,都是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将能更方便地储存和传播,将会由图文向影视化方向发展,这给我们的学习、教学、教研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变革。我们要善于研究,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变革中发现和把握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课;微课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新生的教学手段,微课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与日益普及的无线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学习环境与方法,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知识。这种“技术+教育的创新形态,诠释了一种开放、自由、交互的教育理念。”身处教育改革创新第一线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微课是一种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并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到微课的研究中。

二、微课的定义

微课,英语翻译为Microlecture,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都给微课作出了定义。最早将微课概念引入国内的胡铁生老师于2011-2013年对微课的定义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它的定义则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微课迎合了时代要求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它以短小精悍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三、微课的特点

1.时间短

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高校学生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稍加延长,但一般也不超过2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45分钟一节课来说,微课更强调简短、精悍。这也就要求微课设计要紧凑,重难点突出。

2.内容少

微课的内容主要突出教学中某个知识点或者是反映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又或是教学活动中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如讨论式微课)。相对于一节传统课堂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主题突出

每个微课只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教学目标相对单一,主要是围绕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重要知识点等开展教学活动。

4.结构和内容完整

张一春教授就指出微课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统课堂的一个碎片。它有独立的主题、完整的内容和结构。它记录着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

四、微课教学设计的构成

布里格斯(Leslie Briggs)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需要以形成满足其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要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优质高效地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就必须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设计,而微课的一个特点则是教师单方活动,没有双方的互动。因此,合理的微课设计重点应放在保持学习者有意注意的最佳方式上,而不是微课的展现形式。由此,我们在设计时就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微型化

微课就是微课程,其一大特点是时间短,一般时长5~10分钟。它以设计内容明确、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载体,利用学习者碎片化的时间,减少学习者认知的负荷,保持学习者注意力,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微课微型化,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味强调其时长短,它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碎片,它有自己相Φ耐暾性。

2.学习者分析

微课最终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学习者最终的学习效率也是我们衡量微课效果的评定标准。教师在准备微课之前一定要先对学习者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后面的工作都将以此为中心展开。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有普高生、自主招生和五年一贯制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差异明显,不少学生的基础薄弱且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学习方法,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吃力。针对这种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有所创新,不能沿袭以往“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单纯地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微课,而不考虑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总之,微课的设计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乃至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3.学习内容分析

微课教学的内容是学习者通过微课学习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习内容的分析与学习者是谁密切相关,我们不仅要考虑教授他们什么,还要考虑他们要学些什么。新型的微课教学要摈弃传统课堂形式中由教师决定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模式,认真分析学习者需要什么,以满足学习者需要来录制微课。创新的微课教学就是要按照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去设计教学。

4.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师要在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应以具体的、明确的术语加以表述。教学目标制定于课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习者,使师生双方都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5.教学策略的设计

制定好教学目标后,接下来就要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是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包括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教学策略的设计要考虑诸多因素,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优化教学实践,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五、微课的评价标准

微课的评价标准应不同于传统课件的评价方式,重点要着眼于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层面,看学生能否通过微课的学习完成既定的任务。好微课的共同特点要符合以下评价指标。

1.微课的逻辑性强,教师讲课思路与技术呈现思路十分清晰

清晰严谨、逻辑性强的微课方便学习者深入学习,这也是评价微课的重要标准。微课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讲课的思维逻辑与技术呈现的思路一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展开自主学习。

2.微课的合理性是指教师是否在微课设计中展现出较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教师要在微课设计中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知识点,同时还要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3.微课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手段

微课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趣味性使教师的讲课富于人性化,能更好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4.微课的科学性就是要保证教师讲解规范,没有科学性的错误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过程,任何教学方式的开展都必须遵守科学性这一基本要求。作为学习资源,微课里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性。

5.微课视觉传达的有效性是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学习资源,视听同步是其要达到的基本条件。视频是动态的过程,运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加容易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目前常用的微课录制方式都基本可以实现动态的要求,但是在使用PPT录制视频时,往往会出现长时间的“静止”。这时,教师就要通过画线、翻页等方法来使画面“活”起来。而不应简单地在大段文字旁边配一个无关的动态图片,这反而会让学习者的注意力分散。

6.达到优秀的学习绩效

微课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这是好微课最重要的宗旨和指标。

在评价微课时,以上的所有指标都会在整体审视微课时发生作用,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六、总结

总之,课堂与教学的改革顺应着时代的大方向。微课的兴起和推广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看到了成效。教师不能把微课当作竞赛评奖的工具,而应实实在在地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微课这个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和进度,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随着国内微课平台的逐步完善和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投身于微课的开发和制作,学生利用微课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将成为一种学习常态。

参考文献:

[1]金 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赵国忠,傅一岑.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于淑娟.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5(7).

[4]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5]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W学报,2013(12).

[6]王国光,孙长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研究[J].职教论坛,2014(27).

[7]陈智敏.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8).

[8]杨 明.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综合讨论[J].职教论坛,2014(6).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7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基础上,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特性及其与微课的匹配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微课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微课;高等数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01-02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的“教”为主,老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较少能够得到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大学课堂教学对象的代际更替,传统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新兴教学资源方式“微课”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通常是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1]。简单来说,“微课”就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它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目前,国内诸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推广“微课”教学。从国家层面到高校层面各类“微课”教学竞赛层出不穷。许多高校鼓励教师开展“微课”教学,给予资金、技术、教学工作量补贴各类优惠政策,教师对“微课”的热情同样高涨,那么能否以及如何通过教学资源方式改革提升我国高等数学教学效果已成为国内数学界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二、“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性。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该视频也就是课例片段,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还包含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2]。具体有如下特点:

⒈适用于自主学习群体:“微课”教学资源区别于普通的课堂现场教学,后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时空是一致的。而“微课”教学二者是时空不同步的。表现在教师先将授课内容和知识点录成微视频,并将资源放在网络上进行共享,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提前下载观看,课后复习的时候也可以下载学习复习,因此,微课特别适用于自主学习的群体。

⒉内容体系性不强:由于微课视频内容集中为某个知识点或者说是“课例片段”,授课内容的独立性比较强,而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教学内容难以成体系,因此,“微课”问题聚集、主题突出的教学特点,适用于学生对某个新的知识点或者学生课堂听课有疑问的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复习,难以取代传统授课方式的具有较强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因此,微课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⒊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教学时间相对短。

⒋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三、高等数学教学特征及其与“微课”的适用性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其他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除外语、文学等少数专业不需要学高等数学外,其他专业均需要修该课程。因此,高等数学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微课”的普及应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在逐步掀起一股“微课”风。那么“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适应性如何,本文从如下几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⒈高等数学知识点集中。微课教学要求知识点集中,一个视频就是针对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而高等数学教学的知识点集中,关于一些基本的概念、计算或公式推导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微课视频录制。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提前了解,尤其针对一些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跟不上老师讲课进度的现象,如果提前预习过,则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并且,如果学生课堂仍然没有完全理解某个知识点,则借助于微课的网络资源,仍然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的复,或者小组讨论,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

⒉高等数学教学需要经常答疑。有句话说,大学老师只有在课堂上见得到,下了课就很难见到老师了。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实际上由于很多高校教师没有坐班制度,甚至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因此,老师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并不固定。课后找老师答疑的机会较少。而大学教学中高等数学是课后作业、答疑课较多的一门课程,每门授课教师都需要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种测试也较多,教师的工作烦琐,工作量较大。而微课资源是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教师在线答疑、随堂测试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尤其教师答疑这一环节对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帮助很大。在线答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于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了现场教学的效果。

⒊高等数学属于全校性的基础课。前文已经提及,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选修人数众多,教学工作量巨大,然而教学内容集中、趋同,一致性比较高。除了不同专业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有差异,相同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知识点都是类似的。可以说,高等数学的老师需要将同样的公式、原理等内容在不同的班级重复很多遍,而且相比较其他应用性的专业课程,高等数学每年教学内容更新不多。因此,如果把不同的、独立的知识点设计成“微课”就可以实现课程资源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之间的共享。任课教师能够借助该资源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标准化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四、高等数学“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第一,确定适合进行微课教学的内容大纲。并非所有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微课的方式,前文已经提及,微课具有内容集中、主题鲜明的特点,而且一个微课就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各种资源的集合包。因此,第一步的工作就是确定哪些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微课授课的方式。目前来看,高等数学中,基本原理、公式推导、基本定理等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微课的方式。因为属于模式化的内容,而又是学生有的时候第一次很难听得懂的内容。录制为微课后,学生可以下载学习、复习、练习,增加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第二,通过团队的形式制作和开展“微课”教学。“微课”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凭某位老师的一己之力,这样工作量大,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学校应该建立“高等数学微课教学组”,召集教授该门课程的主要老师进行研讨,确定可以录制为“微课”资源的内容项目,确定“微课”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包括视频录制、在线资源管理、在线答疑、随堂在线测试等内容,通过1―2年的建设,逐渐开展和完善高等数学微课教学。这其中,团队合作、资源共享是关键。

第三,进行微课授课的培训。微课授课有其基本的主旨和初衷,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在使用微课的时候都会犯一些错误,虽然微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尚处于探索时期,只有不断地摸索才能明确正确的方向。但是一些基本原则性的问题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注意。比如,微课作为微型视频课程,他的特征在于微型、微小,相比传统课程45分钟的授课时间,微课基本都是一刻钟左右,快速讲解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帮助学生有针对性进行该知识点的学习和复习。因此,如果将微课录制为45分钟一课时的课程,就违背了微课设计的初衷,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学生在手机、电脑等线上学习的专注力很难达到45分种,并且45分钟讲授1个知识点也显得冗长,信息不够凝练,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微型课和微课的区别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播放终端的普及,微课程逐渐走入教育教学过程。微课程(Micro-Course)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统教育中兴起的“微型课程”概念,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小容量的学习单元(学习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具有课程更新周期短、播放灵活性强、易操作的特点[1]。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为青少年,他们喜欢利用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他们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微课程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2]。并且随着学习强度的增大,利用课外零碎时间开展微课程学习,对于提升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补充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职业中学教学微课程的设计与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提升。

一、对微课程的认识

微课程表现为微型课程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前移,课前的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学习视频,还需要在线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将课堂上的作业、实验探究、展示与交流研讨、评测等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整体。使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具有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性质,即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了。具体而言,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微课程以“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为职业中学的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

微课是微型课,是课的精华部分的浓缩,表现为课件形式。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可见微课程中包含着微课,微课被包含于微课程之中,两者紧密相关,但是两者是两码事。

二、微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

为了保证微课程的优势和特点,微课程的设计遵循知识容量小、播放时间短、单个视频知识完整性强、使用常规格式储存,便于传播和学习等原则。具体的做法如下:

1.组建开发团队

微课程教学讲究适当的策略连贯的战略而非随机行动,注重趣味性和重要性。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以个人的实力单枪匹马是难以实现的,要汇集集体的力量。组建团队,分工合作。运用每周三的组内研讨会,运用集体的智慧对原有课程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课程化。微课程选题内容要直接指向具体问题,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微课程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集体研讨时最主要的是进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把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移。再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有负责教学视频(微课)的制作人员、有知识点的讲解人员等。某一知识点的微课程从选知识点到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优化设计成合理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到最终的“成品”出炉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这样可以使组内每个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得以保证,提高微课程的效率,同时也让每个人得以锻炼。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步步得落实”。每一节微课程学习完成后根据师生的反映进行修改,逐步完善。

2.以指数函数为例的微课程开发步骤

(1)分解课程

以高一课程《指数函数》为例,该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微课程中是一问题一视频,因而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作为该节的重点,可制作成三个视频单元:(1)指数函数的定义,比较指数函数和以往一次、二次、正比例、反比例函数的区别,使学生深入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牢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形式;(2)指数函数的图象,由指数函数的表达式通过描点作图法或计算机辅助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总结两类图象和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奠定基础;(3)指数函数的性质。

(2)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因而要给学生自己更多做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消化理解。当然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不是毫无目的地去观看微视频,而是让学生以任务为驱动、问题为导向地展开微课程的学习。老师要精心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自主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单好比一张线路图,让学生预先知道课堂上必须掌握的内容、开展的学习活动及达成的目标等,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好的学习任务单可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指南包括课题的名称、要达到的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等;学习任务栏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困惑与建议栏由学生填写。

(3)制作微课

在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录屏软件、录像(摄像机、手机等)、手写板、数位板等实现。

(4)检查修改

微课制作完成后一定要检查内容和视频质量,包括:知识点正确与否、内容是否精练,思路清晰与讲课同步;是否具备暂停、后退、重复、前进等操作按钮等。经过检查―修改―检查―修改……一切准备就绪确认合格后再上传微课程网络平台。

微课程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课程更新周期短、播放灵活性强、易操作的特点,十分适合职业中学学生的使用。随着职业中学学生群体中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媒体终端的普及,可以很好地实现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碎片式学习,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方式。当然微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