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方案优化
一、气候变化与全球水文水资源的联系
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性,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现象。目前来说,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趋势并不乐观,这几年来,全球的气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全球形势的变化对于我国的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水文水资源系统的有效运作,确保其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之间关系的有效协调,对着两者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认识和预测。
气候的变暖促进了全球的平均海平面水平的提升,其主要的影响环节有冰川面积的缩减、积雪覆盖面积的缩短消退。通过近期IPCC相关气候评估报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事实。在过去五十年的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全球温度以十年为周期,进行相关温度的提升,其相对于前一百年的时间温度的变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演越烈。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冰冰洋海冰的快速减少,促进了陆冰的减少,导致了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海水的不断扩张,这一环节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平面上升的加剧。在此过程中,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也影响着降水环节的稳定运行,促进其大气中的水容量的增多,提高其暴雨的发生几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洪涝灾害及其干旱面积的扩展。
二、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的长远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导致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的发生。为了保证我们日常生活的稳定运行,我们要提高对这些变化的重视。气候变化对于降水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其全球气候的变暖促进了各个区域的将水量的变化,这些变化相比于前一世纪的降水变化水平,有了明显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的全年降水量不断的得到提升,其中纬度的南极、北部地区,及其热带的冬季、亚洲东南部的夏季降水量发生大量的增加,中美洲的一些区域及其非洲的南部区域的降水量都是比较小的。随着蒸发量的加大以及温度的升高导致降水量的变化,极端降水时间发生的频率会不断增加,同时恶化程度也会增加,尤其表现为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风险会不断加大。全球气候的变暖也会影响水质与水量,从IPCC2007年气候评估报告中显示,气温升高1℃,缺水人口将达到4亿~17亿,而升高2℃,缺水人口将达到20亿,地表温度在升高7~9°F,则全球将会有1/5的人面临洪水灾害,而11亿~32亿人将会缺水,如果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一直到21世纪末期,全球将会出现2/3陆地要面临干旱。
三、气候变化与我国水文水资源的联系
气候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随着人们对于全球变暖危害性认识的提升,我国的相关机构对于气候变化与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气候变化对于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其强度特点具备一定的影响。其西部降水量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西北降雨量不断的增加,其西南地区的降雨量逐渐的减少。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量的区域性变化也比较大。其南方地区及其沿海地区的降水量的增多量普遍高于北部地区。在降水频率方面其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降水频率也是不同的,东部地区的降水频率逐渐的得到降低,西部地区的降水量不断得到增加。降水量增加的地区并不代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增加,因为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蒸发量的增加会减少地表径流,其中降水的大量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会浪费很多可利用水资源,而作为人类可利用水主体的河流径流受到实际降水量与蒸发量和渗透量的差值的影响。其次是气候的变化使我国冰雪覆盖面积减少,冰川退化,明显体现在西北山区的冰川面积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我国以冰川为主要补给的河川径流也在不断减少。再次气候的变化不仅能够影响降水的强度与频率,影响水循环系统,同时也会影响水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并可能引发水灾害以外的其他自然灾害。
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方式的优化
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对水文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化,以保证日常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稳定运行。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于我国的水文水资源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目前来说,其气候的变化导致一系列的水灾害的发生,这证明了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环境的稳定性,我们要进行对干旱、洪涝及其水资源短缺情况的有效分析,确保其水文水资源的工作管理环节的优化,确保我国的相关管理人员、机构提高对水资源和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确保其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系统的健全,以促进其现实经济的稳定运行。要加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首先应当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认识入手,认识到当前水文水资源正在气候的变化下产生着哪些变化,从而有依据、有目的的开展水文水资源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资源研究力度,通过理论的突破与技术的突破来使评价机制和预测机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设方面,工程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包括极端气候的出现以及破坏性防治,提高水库、分蓄洪区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增加供水能力;再次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统一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我们要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进行有效剖析,分析两者的相关环节联系,以促进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循环 水资源 气候
水资源是一个特别庞大的“家族”,它包含江河湖海、潮汐、井泉。它不仅给予人们生理需求,同时为人类提供田地灌溉、动力发电、发展航运 、养殖业等等。没有水资源,生命的诞生无从谈起。丰富的水资源离不开稳定的水循环,而水循环的稳定是建立在气候稳定的前提之下。万物生机勃勃表现,离不开的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但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大量的使用化工产品打造化工基地,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随意开垦森林等等,严重制约着生态的正常循环。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而调查发现,人为因素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的大肆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1.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1 . 1自然因素
首先,自然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是指太阳活动高峰期黑子的余波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导致地球出现像厄尔尼诺这样的气候。有时太阳光强度有所变化,导致辐射增强,加速地面水分的蒸发。但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到达地球后也所剩无几。当然,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压迫,也会使陆面发生热力、动量交换过程和水循环的改变,但仅此一点,就会对气候造成影响的说法有些牵强。所以,自然因素并非导致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
1 . 2人为因素
其次是目前最有争议的人为因素。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在当前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中更加显而易见。自工业革命以来,各国为加快自身国力的快速发展,完全没有顾虑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大量的砍伐植被,导致森林覆盖面不断减少,无法制造出足够的氧气,更无法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最终导致温室效应的出现,继而大量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下水遭到海水破坏等气候问题。当前,地区水循环一般是分解为陆地支流和大气支流两大部分,水循环中的陆地分支是由降水量、出入本地区径流量、蒸发量和土壤的含水量组成的。所以,本地区水土的流失,植被储水量的下降,以及气候的变化,都严重影响着水循环的吸收环节。水在循环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原动力,继而造成水资源的流动性降低,给水质带来了一定的破坏。而大气支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沿海地区的通过水循环系统带入内陆,缓解地区干旱。
2.气候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主要影响
2 . 1降水量的缺乏或超标
一直以来,水资源被人们作为延续人类生命的重要基础。我国幅员辽阔,所以气候的类型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不同特点的天气类型,自然会出现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我国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降水量比较少,有时甚至会出现超量降雨。但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所以降水量相比于南方就较多。因此我国一直以来就有南涝北旱的说法。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尤其是温室相应带来的冰川消融。不仅南方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样北方因降水量过多,而导致大量的房屋坍塌。甚至出现因植被无法及时吸收大量的降水,而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 2水质的严重破坏
化工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在融入空气后与水循环相融合。经过水循环的作用,在降水过程中进入地表,对地下水资源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另外,气温的不断增加,必然也会导致水温的上升,从而造成大气中的水分蒸发总量的不断的增多,导致地面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径流量不断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的现象。造成水资源无法进行流动,内部的杂质无法分解沉淀,最后成为一潭死水,这也是对水质的严重破坏。
2.3冰川的快速融化
冰川作为水资源的另一种储备方式,它一般都在极寒地区中,很少会受到外界的破坏。近年来温室效应的不断恶化,北极地区冰雪不断融化。很多生活在极地地区的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温度的升高而死亡。动物的尸体长期漂浮在水中,造成了水资源质量的恶化。
3.稳定气候,保护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措施
3. 1加强植树造林
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同时也可以吸收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植物特有的循环能力,证明了人类只有和大自然和平共处,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的真理。我国很早就提倡天人合一,这里的天就是大自然。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强大早已有所领悟。我国政府在意识到气候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重要影响时,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大自然中,植被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一直都在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民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民众了解植被对二氧化碳强大的吸收能力,以及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制造出人类所必须的氧气,植被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等等。很多人深刻认识植被对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如今我国很多地方本来贫瘠荒凉的地方,早已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3.2减少化工燃料的排放
(1)有毒小颗粒的过滤。
二次工业革命对大自然的破坏我们有目共睹。工业革命期间,各国建立了大量的炼油厂、金属厂、硫酸厂、磷化物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基地。例如,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该工业区常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造成河谷内严重的逆温层,致使60多人在一周内丧生,同时这些有毒气体中的微小颗粒落入水中,杀死了水中大量有微生物,使得河水出现发臭、变色的现象。还有一部分被污染的水资源,在蒸发后进入水循环中,最后在降雨时与雨水一同进入地表,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为了稳定气候保护水源,对于化学物质排放出的有害颗粒,相关工作人员一定会要做好排查工作,在发展的同时要寻找污染较小的替代品,对于严重影响气候的企业要强制关闭,升级废物排放设备中的过滤器,从源头中处理有害颗粒。
(2)绿色出行。
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也有很大的污染。很多人习惯开车出行,但现在车辆原动力普遍的还是以汽油为主,而汽油中含有的硫在水中的易溶性,使它在进入大气候迅速进入水循环系统,形成二氧化硫,俗称酸雨。酸雨进入植被的根部、渗入地下水资源中,污染一旦扩大,那么整片森林包括森林下的地下水,都有可能遭到损伤。气候的稳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久的坚持,从点滴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控制机动车辆数量、私家车数量的不断上升,提倡大家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为稳定气候保护水资源做出一份努力。
4.结语
国际气候大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一直处在激烈的探讨中。为了阻止全球气候不稳定的进一步恶化,保障全球水循环系统的稳定和水资源的质量,世界各地纷纷成立了气候研究大会。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和巴黎气候大会。我国当前人口众多,水资源极度紧缺。因此对气候的保护工作,我们责无旁贷。为此我国积极应对气候的变化,不断加大环境的保护。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为世界制造更多氧气,严格审查化工基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稳定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完善与气候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严重破坏气候稳定的行为予以严厉惩治。气候变化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不仅仅关乎大自然的和谐与稳定,更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麦日也木・吾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0).
[2]孟丽,李莎莎.浅析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1).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减缓;适应性
一、导论 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政策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伴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认识加深和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大力推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目前气候变化经济学一般包括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内容。 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个框架中进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气候变化政策成本即减少温室气体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机会成本。气候变化政策的收益指削减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 (1992)和Stem (2007)认为富裕国家需支出其GDP的2%来采取行动。二是国际公共品框架。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但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传统外部性问题的一个简单拓展,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 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有效合作。“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合作的一项成果。三是博弈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的确定,强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自利的,只有一个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对所有参与者有利的策略( 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气候变化政策分为适应性气候政策和减缓性气候政策。前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后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减缓气候变化( Stern,2007)。减缓性政策研究较多的是碳税和限额,限额有助于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碳税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价格的波动(Metcalf,2009;Ka-plow,2010);适应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候变化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经济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开( Stern.2007)。
近年来国内直接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敏感性行业的影响上(吕亚荣,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0;刘恩财等,2010),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思路。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占GDP比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 69℃,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1986年到2009年间,广西经历16个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减少排放,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候变化对广西的主要影响
(一)气候变化影响广西农林业
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广西局部干旱和洪涝的频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断加大。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暖冬现象加大了病虫害现象。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未来的影响虽有正面效应,但可能仍以负面为主。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将减少甘蔗的产量、蚕桑生产的产量和使其质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减产为主。广西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随着全球变暖,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可能进入热带地区,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广西北部的林业种类将发生变化,广西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着。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广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广西境内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气候变化影响广西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广西是海洋大省,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温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 人类食用的水生动物绝大多数属于变温动物,水温升高能够明显地影响到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繁殖情况以及对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气候变化使广西依托海洋的水产养殖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萎缩,养殖品种减少。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蒸发速度加快,表层海水中的盐分不断增加,引起鱼类的生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种群和数量。
(三)气候变化影响广西的水资源分布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广西水资源分布的变化。就全国来看,近20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广西洪涝灾害更加频繁,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加大了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气候变暖使得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加速,未来广西干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影响广西人的健康
气候变化对广西人健康的直接威胁包括由热应力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传染病(疟疾和登革热)、与水有关的疾病如腹泻和营养不良。气候变化会间接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如泥石流、山洪爆发和热带气旋(强风)造成的结果。因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三、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思路
(一)加大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研究的支持
科学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现有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主要以适应和减少排放绝对量为目的,且宏观层面讨论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讨论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才更具适用性。因此,广西要积极开展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相关科学研究,尽快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为政策决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广西自身特点的政策措施。
(二)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累积,全球气温呈缓慢上升态势,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不断加大,世界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将不断强化,能否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广西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际合作框架内,主要集中在减缓性行动,如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此外,广西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国际、国内压力的体现,更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要求。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广西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变化,为了可持续发展,广西必须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外部性,在时间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经典经济学范围,需要用一种更大的视角进行研究。市场仍是配置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的基础性方式,广西应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影响和优化资源配置。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仅仅依靠广西自己并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化,通过适应性政策影响资源配置,在较小的政策成本下,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尤为重要。
转贴于 (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减缓性行动
当前,全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减缓性行动上,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和“两区一带”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投资规模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的加快,大的铝、锰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厂的建设和扩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大。如果只按传统常规技术的建设模式,一经投入,便有一个投资回报期技术和资金的锁定效应,将来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未来发展技术路径的选择,对国家乃至全球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节能减排的历史潮流面前,不论从对全球负责的角度,还是从实现我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必须积极探索节约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从法规制度、经济结构、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以实实在在的事实,展现广西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魄力。
(四)把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放在突出位置
自气候变化问题提出来以后,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国际气候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减缓,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防止危险的气候变化。广西也在外在压力下把发展低碳经济、完成减排任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中之重。实际上,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减缓性气候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国际合作程度,哥本哈根、坎昆气候大会进展缓慢,“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至今没有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实质性内容并未落实,国际气候谈判越来越艰难。此外,根据斯特恩报告,即使全球停止排放,由于气候变化的惯性,十年内全球气温仍将上升0.5 -1度,减缓性行动不能根除气候变化问题。而且,减缓性行动的不断推进需要适应性的行动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要考虑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广西应加快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循环工业,改善农业效益,提高林业的固碳效果。具体来说,广西应综合利用财税、产业、金融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例,降低工业比重。工业内部,应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措施包括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建立健全和完善节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的各项机制,落实各级政府成立节能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节能工作常态化、市场化等。同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必将向广西转移,如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等。大力发展林业,提高固碳效果。
(二)加大财政资金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投入
广西应对气候变化,关键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新的技术降低排放,通过新的技术发展清洁能源,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研工作在广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研资金严重不足,研究成果较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严重缺乏,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广西应设立专门的研究资金,通过政府委托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加快共性技术进步。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实用技术。同时,在各类科研经费的分配中,向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倾斜,提高广西区内关于气候变化的科研能力,为制定适合广西特点的气候变化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三)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广西应利用经济政策,优化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一是要加快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相关知识的研究。目前,对气候变化最大的共识就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即气候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变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难以确定,政策评价和选择变得非常困难。加强对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给公众提供更多的气候变化信息,有利于公众做好准备,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二是财政资金大力支持适应性技术的研发。如开发耐干旱的品种、推广(下转第28页)(上接第11页)适合较高温度的物种,通过新技术应用,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等。三是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敏感地区和敏感行业,如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加高沿海的防水墙,激励和补贴农村建设储水设施等。四是推行有关气候变化的保险,以加强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稳定性。
[]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财政,2010,(4).
刘晨阳,中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内外部动因及效果初探[J].现代财经,2010,(10).
刘恩财,等.关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2010,(1).
张丽宾,等.气候变化与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J].环境经济学,2010,(5).
Cline, W.R."The Econonuca of Global Wamung."Waslungton: Institute for Intemational Economics, 1992.
Kaplow,L."Taxs, Pemuts, and Climate Change"[ N].NBER Working Paper 16268, 2010.
Metcalf,G.E.”Cost Containment in Climate Change Poli-cy: Altemativc Approaches to MitiS;ating Price Volatility [ Nl. NBER Working Paper 15125, 2009.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多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水文与水资源也出现了变化。基于此,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对维护生态平衡与水资源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全球气候变化实际,探析水文与水资源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气象研究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全球气候变暖为最主要特征,全球气候呈现出深刻的变化,并突破了传统的地域性限制,演化为全球共同的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不同地域,水文和水资源分布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文和水资源问题是重要的科研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探寻有效的保护路径,是现代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1、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
1.1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水是地球生命诞生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水资源是一个体系性的系统,对气温、大气环境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水资源变化也反作用于人类,并直接影响到水循环系统。基于此,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制约了人类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1.2对水资源的影响
作为一种循环资源,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资源。在资源分布上,水资源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推进,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2]。从人类利用角度来看,水资源具有循环性特征,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打破这种循环平衡,当水资源平衡遭到破坏以后,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水资源通过蒸发、降水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平衡与再利用,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却打乱了这种平衡,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产生深刻的影响。
2.3对供水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于供水产生深刻的影响。举例来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全球降水分布会发生变化,导致洪涝灾害产生,同时干旱地区将更加炎热缺水,造成水资源的不平衡性,进而对于供水也将产生更强烈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对于供水的影响,是现代环保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对供水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规律,可以总结出科学策略,指导水库、水电、水质等工作,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
2、减小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策略
2.1强化水资源供需与管理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强化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水平,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水文和水资源特征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分析水文和水资源分布特征,并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点,总结出相应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对于维护全球水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强化水Y源的利用与管理,要建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体系,通过全球化的制度构建,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稳定,避免水文和水资源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水文和水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适应当代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2.2加强节水高效利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加强节水工作,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实现水资源保护目标。保护水资源主要由于两条路径,一是保护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主要是通过节约用水、采用节水型用水方式等方式实现;二是减小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及排放的监管,特别是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能源行业,减小水资源的污染。强化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寻求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方式,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相关水文和水资源保护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来,让社会公众养成环保意识,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提升水资源保护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水资源保护目标。
2.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强化水文和水资源保护水平,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制度保护体系,提升水文和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水平,提升水资源保护效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入,水文和水资源保护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要不断加强体制改革,提升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提档升级,通过制度的有效约束,形成相应的保护体系,进而减小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并为相应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武器[5]。
2.4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强化水文和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必须践行环境保护理念,对于自然环境心存敬畏,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在实践工作中,要注重日常环保工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科学应对水文和水资源问题。水文和水资源系统具有体系性特征,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要形成全局化的环保理念,提升水文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总体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水文状况与水资源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探寻水文和水资源变化的规律,对于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并落实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方式,是当代水文水资源工作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政府部门、水文与水资源专家和社会公众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康宁.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1458-1458.
[2]胡洋洋,李晓宏.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环球人文地理,2015(22):260.
[3]张永勇,张士锋,翟晓燕等.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与影响量化[J].资源科学,2013,35(3):601-609.
作者简介:周景博,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环境经济系统分析。
基金项目:中澳水环境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编号:ACEDPP0037)。
(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2.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摘要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一个有效的适应行动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形成基础。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和需求,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社会公众和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基础均已基本形成,但公众的认知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认知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实施都做出了正面的评价,但决策层的评价普遍显著高于公众;对于适应政策的需求,公众的政策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方面,而决策层的适应策略是多方位的,也包括通过限制个人行为来获得公共利益。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认知;政策评价;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7-0057-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10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1-2]。全球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其2007年的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变化是无可避免的,将超出目前的应对能力,因此,社会必须采取措施来适应这些影响和变化[3-4]。
认知是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前提。科学有效的适应战略需要社区、地方、区域、部门、国家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参与和共同行动。参与和行动的基础是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只有决策者、政策执行者和普通公众都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存在及其所带来的风险,才有可能将气候变化融入政策、规划、项目和日常活动中,使全社会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进程之中[5-6]。适应策略的制定受决策者对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同样,适应策略的执行效果和绩效评价也会受到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因此,作为决策重要参与者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1990年代以来,公众已经开始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已有的大量气候变化意识调查的主要对象也是公众,这些调查主要关注公众对气候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认知,以及怎样调整行为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7-10]。决策层次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研究还相对缺乏,更缺少决策层与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的比较分析。
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公众两个层次讨论和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选择地方案例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但其对各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地区适应策略也有明显不同,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适应均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区域性的适应研究有更好的针对性。
1 研究背景
银川阅海湿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部,由湖泊、沼泽、草甸组成,总面积2 013 hm2,其中水域面积1 200 hm2。阅海湿地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自然湿地,是银川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温带干旱荒漠地区水生野生动植物保存物种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阅海湿地正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在宁夏地区已有明显表现,近50年来,宁夏气温总趋势在波动中上升,年平均气温以0.37 ℃/10年的线性速率递增,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则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对阅海湿地所在的水文水资源系统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在流域层面,近年来黄河流域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有所减少,河源区径流量锐减,断流天数增多;在地区层面,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宁夏水资源分布的变化,秋季降水明显下降,暴雨日数增加,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更加不均。
阅海湿地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相比湿润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其脆弱性更显著;同时,阅海湿地大部分位于城市市区内,相比离城市较远的湖泊湿地更容易受到城市发展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干扰,更难以维持原生态。此外,尽管宁夏银川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稳定,但仍属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湿地保护的资金、设施、人员、管理等能力相对薄弱,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比发达地区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减轻这些不利影响和适应气候变化是阅海湿地面临的重要挑战。
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别针对银川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公众进行调查,了解地方政府部门和公众对目前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及其对阅海湿地影响的认知、适应措施和对适应的需求情况。政府部门调查和公众调查在调查内容上的相同点是都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基础以及对适应气候变化的信息需求的调查,但在适应策略方面的调查中,政府部门调查侧重于政策制定和实施,而公众调查侧重于政策需求。
政府部门调查在2010年6月-2010年7月进行,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宁夏自治区环保厅、银川市气象局、水利局、旅游局、建设局、发改委及湿地管理办公室、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宁夏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宁夏环境监测中心、宁夏大学、银川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相关研究单位和阅海开发经营单位等对适应策略的制定有重要影响的利益相关部门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样本数量为45人。主要调查内容包括:①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包括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起因、气候变化对中国和本地(银川以及阅海湿地)的影响、中国政府的减排政策;②已采取的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与实施效果;③对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对部门责任分担、政策实施主要影响因素、适应能力提升的关键方面以及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需求等。
公众调查在2010年7月进行,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进行现场面访,调查样本86个,其中96.3%的被访者居住在银川市(包括银川郊区),男性被访者占57.3%,女性被访者占42.7%,年龄范围为20-60岁,其中20-40岁之间的年轻人较多,职业分布广泛。主要调查内容包括:①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包括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起因、气候变化对中国和本地(银川以及阅海湿地)的影响、中国政府的减排政策;②公众对阅海湿地公园及银川水环境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评价和需求;③对适应气候变化的信息需求。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
适应气候变化首先需要感知和认知气候变化的存在,并且对其严重性有足够的认识。社会公众与政府工作人员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情况如表 1所示,并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了二者的感知和认知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公众还是政府工作人员,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气候变化的确已经发生,并主要意味着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且造成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也存在差异:政府工作人员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公众;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程度的严重性上,公众对严重性的认识要显著低于政府公众人员;在中国政府是否已经承诺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公众的信息掌握程度也要显著低于政府工作人员。可见,无论在公众还是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基础都已基本形成,但对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以及中国应对方案和政策行动的认知,公众的意识基础还弱于政府工作人员。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区域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如表 2所示。除了温升、降水和干旱情况外,其他方面二者的感知没有显著差异。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多数都认为区域气候变化越来越没有规律,这从对气候变化具体表现回答的分散性也可见一斑:除了多数人都认为平均气温上升外,针对降水、干旱、暴雨、低温等其他具体的气候变化表现问题,被访者的回答都很分散,无法归结出区域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根据当地历史气象资料,有两个气候变化的客观证据,一是当地气温的总变化趋势在波动中上升,一是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减少(直接导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感知差异恰好表现在平均温升和年降水量这两个指标上,不过,公众对两指标的正确感知程度都要显著低于政府工作人员。
总的来看,在适应的环境意识基础――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方面,公众和决策层都有共识,这是制定适应
表1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
Tab.1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climate change of
general public and government staff
注:*、**、***分别表示统计检验显著水平为10%、5%、1%。
政策和实施适应措施的良好基础,但也可以看到,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正确感知和认知程度还显著低于决策层。
3.2 适应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
面对气候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阅海湿地的扰动,宁夏自治区、银川市政府制定了多项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保护阅海湿地水环境,例如出台了《银川市湖泊湿地保护办法》、《银川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2006-2010)》等法规和规划性措施;积极采取工程型措施,打通艾依河水系,连通阅海,从而大大增加了阅海湿地的面积,提高了湿地水量,增强了阅海自净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阅海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对于连通阅海工程的实施效果,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评价见表3。可以看到,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都普遍认为,阅海连通工程的开展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增加城市休闲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并未造成交通不便和生态环境破坏,即总体看对阅海连通这一适应性工程措施是持肯定态度的,且意见基本一致。最大的差异是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上,公众持否定态度的超过半数,而政府工作人员持肯
表2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区域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知
Tab.2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local climate change of
general public and government staff
注:Y是;N否。*、**、***分别表示统计检验显著水平为10%、5%、1%。
表3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适应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
Tab.3 Adaptation measures evaluation of
general public and government staff
注:Y是;N否。*、**、***分别表示统计检验显著水平为10%、5%、1%。
定态度的超过半数;其他评价方面,决策层与公众的主要差异也表现在决策层对自己制定措施的实施效果的认可度更高。
3.3 适应措施的需求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适应措施的进一步需求的调查结果如表 4所示。可以看到,公众认为最重要的3项适应措施是改善水质、生态环境和增加水量,都是涉及改善湿地公共服务的措施,位列最后的3项是限制垂钓者、游船和游客数量,都是与自身娱乐息息相关的措施。政府工作人员认为最重要的3项适应措施有两项与公众相同,不同的是多了增加娱乐设施、而改善生态环境则被置于很靠后的位置。
表4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适应措施的需求
Tab.4 Adaptation policy needs of
general public and government staff
注:Y是;N否。*、**、***分别表示统计检验显著水平为10%、5%、1%。
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在增加水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娱乐设施和限制垂钓者数量几项适应措施的需求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调查中的访谈可以解释这些差异。阅海连通显著增大了湿地水面面积,公众对此持非常支持和满意态度,因此对于是否增加水量,公众的进一步需求就表现得比较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长期的过程,公众看到水量增大却没有看到生态环境的同幅度改善,因此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政策需求要显著高于政府工作人员。从决策层看,垂钓(主要是鱼饵的高蛋白富营养性)对阅海水质的影响相当大,但对公众而言,垂钓是银川市民一项非常普及的休闲活动,所以两个群体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支持程度的差异。增加娱乐设施严格说不是一项适应措施,而是阅海湿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一个平衡,有意思的是,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这种开发的支持度并不高,从调查中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市民对阅海湿地的需求主要是景观休闲和垂钓,并没有更多的水上游乐的需求,因为水上游乐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花销。
4 结论与启示
适应与减缓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但对地方而言,面对减缓结果的不确定性,主动的适应更为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战略的调整,适应研究日益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适应涉及社会各层面,必须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适应行动机制,要求从政府决策部门到公众,都认知气候变化,对适应气候变化有需求,并且能够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有正确的评价,这样才能推进适应机制的建立,提高适应能力。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决定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在以政府工作人员为代表的决策层面,认知与否和认知程度决定了其是否会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以及保证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效果;就普通公众而言,认知与否和认知程度决定了其是否理解适应措施的制定和如何评价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银川阅海湿地案例主要集中于普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气候变化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和政策需求,调查结果表明:
(1)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都已有感知和认知,适应的意识基础已经基本形成,但公众的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感受气候客观变化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一方面,这种情况体现了决策层的信息优势,有利于决策层积极、主动地制定适应政策,引导公众的适应行为;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通公众从公共部门获得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渠道亟待完善,这种客观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正确理解和评价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效果。
(2)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实施都做出了正面的评价,但决策层的评价普遍显著高于公众。同样地,这里面有信息获得程度差异的影响,决策层对城市环境、小气候、景观的改善与否、改善程度往往有定量的评价基础,环境部门、科研部门的定期观测和不定期的项目研究都提供各方面的数据来辅助决策层的评价,但公众则缺少这些信息来源,即使环境信息公开,但也不是每个公众都会去有目的地跟踪了解,所以多数公众主要还是用主观感受替代客观事实来评价,而生态环境的变化仅通过主观感受来评价会有很大偏差。另一方面,公众和决策层的评价差异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公众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并不如决策层自认的那样高,毕竟,政策实施效果也是在评价决策层的工作质量,这样的自我评价总是有高估的倾向。
(3)对于适应政策行动的需求,公众与决策层既有共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公众与决策层都希望增加水量、改善水质,以便更多地利用环境所提供的舒适,所以都不太赞成限制游船和游客数量。公众的政策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方面,可以看到,公众普遍已具备基本的环境意识,并且意识到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因此倾向于由政府提供更多的环境服务。同时也可以看到,公众更希望获得“免费的”环境服务,只有不到20%的公众认为应当限制垂钓,说明尽管公众认为个人的活动因为公共利益可以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并不愿意被限制太多。决策层的政策需求既包括提供公共服务,也包括通过限制个人行为来获得公共利益,但显然后者不太受公众的欢迎。
从阅海湿地案例可以获得的启示是,要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适应行动机制,一方面必须要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和信息沟通工作,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能力,特别是要提供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选择,这样,当需要通过限制个人行为来提高适应能力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公众理解。决策层在制定适应战略时,一方面要更主动地去了解公众的环境诉求,了解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受和适应方式,使适应战略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公众的环境需求,也有助于公众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更主要地从提供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做政府分内的和擅长的事。总之,认知和沟通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基础,建立共识和有效沟通是适应行动机制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Reference)
[1]OECD. Progress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 Analysis of BroadTrends[EB/OL]. 省略/dataoecd/49/18/37178873.pdf
[2]Stern N. Stern Review: What is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World Economics,2006,7(2).
[3]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orking Group II Summary for Policy Makers[A].In: Climate Change 2007[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4]Patt A G, Schrter D. Perceptions of Climate Risks in Mozambique: Implications for the Success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8, 18(3): 458-467.
[5]Lisa D E, Schipper 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The New Challenge for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EB/OL]. 省略/climatechange/docs/English/UNDP_Adaptation_final.pdf.
[6]Lorenzoni I, Nicholson-Cole S, Whitmarsh L. Barriers Perceived to Engag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mong the UK Public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2007,17:445-59.
[7]Bostrom A, Morgan M G, Fischhoff B, et al. What Do People Know about Global Climate Change?[J]. Risk Analysis, 1994,14(6): 959-970.
[8]Leiserowitz A.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 and Policy Preferences: The Role of Affect, Imagery,and Values[J]. Climatic Change, 2006,77,45-72.
[9]DEFRA. 2009 Survey of Public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towards the Environment[EB/OL].http ://defra.gov.uk/evidence/statistics/environment/pubatt/download/090923 stats-release-pubatt.pdf.
[10]周旗,郁闯.关中地区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时空差异[J].地理研究,2009, 28(1): 45-54. [ZhouQi, Yu Chuang.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Public People Perception on Climate Change in the Guanzhong Are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1):45-54.]
Cogni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licy Evaluation
ZHOU Jing-bo1 FENG Xiang-zhao2
(1.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 Policy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of the MEP, Beijing 100029,China)
一、关于极端气候变化的趋势研究
世界气象组织2012年11月《世界气候状况年度声明》,在《声明》中指出,全球各地频现极端气候事件,主要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低温。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在2012年9月也指出,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会是一种全球现象,人类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否则将会面临灾难性严重后果。2012年8月28日的经济参考报也指出,有迹象显示,气候变迁正在成为常态,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二、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极端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多为负面(Stern N,2006)。比如,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将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Conway,1998;Rosenberg,1990);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 and Smith,1995;Sivakumar,1992)。虽然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促进了光合作用,或将提高作物产量,但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及病虫灾害高发等将抵消有利因素,从而引起粮食产能的不确定性(潘根兴,2009)。气候变化在中国的区域格局不同,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也不同(林而达,2007;张厚瑄,2000;周舟,2010)。但是,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中国农业经济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刘杰、许小峰,2012)。
三、关于气候影响粮食生产的机理研究
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作物的生产。一是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会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二是二氧化碳将直接在生理上影响作物生产,对作物的生产产生有利的效果,大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效率(Conway et al.,1998;Rosenberg et al.,1990),浓度的升高对C3作物(如小麦、水稻和大豆)会产生显着的正效应,对C4作物(如玉米、高粱)产生的正效应较小(Ringius et al.,Hulme,1996)。但由于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三是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 and Smith,1995;Sivakumar,1992)。四是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可以影响未来农业的生产,但对未来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极端气候事件(洪水、干旱、极端高温等)。国内外学者对前三个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多,研究的时间较长,取得的成果较丰富,但对第三个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很少。
四、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粮食生产的定量测算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观测实验(Finn et al.,1982;Nie et al.,1995;刘建国,1992;曹仁林,1994;林而达等,1997;蒋高明,1997;李吉越,1997;林伟宏,1999;李伏生,2003>!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气候变化的趋势为全球气温的升高,降水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的增加,在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约0.74℃,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预计将升高1.1~6.4℃ (IPCC,2007)。大兴安岭地区气温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唐国利等,2005),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带性多年冻土的主要分布区,且位于欧亚大陆地带性多年冻土的南缘,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十分敏感,已出现退化现象(金会军等,2006),这些变化必将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密切,气候变化将不可避免的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刘国华和傅伯杰,2001)。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区,树种组成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主,阔叶树种有白桦(betula platyph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其山地地貌和植被共同影响大兴安岭的气候特征。
1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气候变化特征
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和我国的趋势一致,具有变暖的特征,气温增加幅度是我国最大的地区(唐国利等,2005)。近30a来,大兴安岭冬季增温更明显,降水总体变化不大,而多年冻土融深具有增加的趋势(吕淼等,2005)。对于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地区,近30a来气温增加了大约3℃,而年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冬季降水具有增加的趋势(赵玉柱等,2012)。总之,大兴安岭北部气候趋于变暖,冬季降水有所增加。但由于大兴安岭为山区,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点,气候变化也具有山地气候的特征。
2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
2.1 温度和降水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温升高可直接影响森林的生理过程(Prenticeet等,1992),在冬季和早春温度升高下,一些植被物种会提早开花或放叶,这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当温度增加1℃,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及针叶松林面积将缩小,当温度继续升高约3℃,阔叶林可完全代替落叶针叶林(钟秀丽和林而达,2000),有的研究也认为气候变暖会使北方森林带北移,大兴安岭会出现蒙古栎和椴树等阔叶树种(程肖侠和延晓冬,2007)。另外,温度增加也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能力增加,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效应(Pastor和 Post,1988)。由于降水的年季变化较大,降水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如果降水增加,则大兴安岭北部的森林中将出现红松树种(程肖侠和延晓冬,2007)。当平均气温增加4℃和降水量增10%时,大兴安岭的针叶林甚至可能会完全北移出我国,取而代之的是针阔混交林或中温性的草原(谭俊和李秀华,1995)。
2.2 多年冻土退化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显著(金会军等,2006),这也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在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导致落叶松林倾倒,并且造成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死亡,倾倒林木蓄积量约为6 000 m3。而在漠河的育英林场,气候变暖下缓坡多年冻土湿地退化出现白桦入侵现象,白桦可作为入侵的先锋树种,随着白桦林的增长发育,兴安落叶松也会相继入侵,逐渐代替白桦。
2.3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火灾的影响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而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比较频繁。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变化也会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可加快可燃物的失水,加强其燃烧性。另外,遭受过火灾及其它强烈干扰的森林对干早更加敏感,进而会导致林火有增加的趋势。
3 结语
大兴安岭北部已出现气候变暖和多年冻土退化的现象,这些变化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可以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影响森林演替方向及对森林的物质循环带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这些变化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效应。
参考文献
[1]程肖侠,延晓冬.气候变化对中国大兴安岭森林演替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26(8):1277-1284.
[2]金会军,于少鹏,吕兰芝等.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及其趋势初步评估[J].冰川冻土,2006,28(4):467-476.
[3]刘国华,傅伯杰.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71-78.
[4]吕淼,张昉,冯世珍.大兴安岭地区近3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2005(3):35-37.
[5]谭俊,李秀华.气候变暖影响大兴安岭冻土退化和兴发落叶松北移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5(1):25-31.
[6]唐国利,任国玉.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91-798.
[7]赵凤君.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J].中国林业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8]赵玉柱,高振岭,赵猛等.气候变化对漠河地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科技信息,(3):449-450.
[9]钟秀丽,林而达.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0,19(5):62-66.
[10]周梅,余新晓,冯林等.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6):91-93.
[11]IPCCWGI.ClimateChange:ThePhysicalScienceBasis[EB/OL].http://ipcc-wg1·ucar·edu/wg1/wg1-report·html.
[12]Prentice I C,Gramer W,Harrison S P et al,.A global biome-model based on plant physiology and dominance,soil properties and climate[J].Journal of Biogeography,1992(19):117-134.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成本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8―0068―08
一、引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7a),近百年来,全球表面的气温升高了0.74℃。如果在2000年到2030年间依然保持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增加25―90%,预计未来20年间,气温将每10年增加0.2℃。科学证据表明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累积以及人类活动排放的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发生的频率加大、风暴的密集度增加、大气降水模式的改变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这些自然系统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根本的影响,从而威胁生物的生存能力和人类财富的安全。
经济学家Williams Nordhaus1982发表了题为“How Fast Shall We Graze The Global Commons”的文章,开始应用经济学研究气候变化,从此气候变化经济学就将焦点落在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提供积极的针对面临的气候问题的政策分析。虽然和环境经济学的其他领域有重叠,但气候变化经济学更多的是利用气候变化的鲜明特点,即温室气体影响的长期性、气候问题产生和影响范围的全球化、政策的效益和成本的不平衡的分布等,来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多个侧面。通过模拟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趋势,检验和分析技术选择对气候变化进程和减排成本的影响,选择控制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如碳税和碳交易等)。
气候变化经济学已经建立了其研究领域和基础要素,并在经济学界达成了共识。1997年,美国2500名经济学家,包括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发表了一项声明,指出最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是通过基于市场的政策。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控制措施,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将导致世界随着气候系统的变化经历根本性的变革。他们相信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能够利用大量的证据和量化的风险评估提供的信息来帮助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二、气候变化的损失和减缓的效益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平均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现象频率发生、降水模式的变化、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的改变等,这些生物物理系统要素的变化将对人类的福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学家通常将气候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分为两类:市场和非市场的损失。
市场的损失(market damages)来源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市场产品的价格波动和数量的变化给福利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生产量的变化受气候变化要素的约束。研究者通常应用气候依赖型的生产函数来模拟气候变化的福利影响。例如,小麦的产量是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函数,因此可以直接估算由于气候要素变化导致的小麦产量的变化。生产函数法还被用在森林、能源服务、水资源利用以及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洪水等产生的经济损失。有学者认为生产函数法忽视了产品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于是享乐价格法(hedonic approach)则成为估算气候变化损失的另一选择。例如Mendelsohn et al.(1994)将享乐价格法应用到农业,基于选择最大化地租的假设,利用跨部门的数据检验自然、物理和气候变量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非市场的损失(no―market damages)包括由于不利的气候变化导致的直接效用的损失、损失的生态系统的服务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福利的减少。这些损失的价值不能够在市场上直接观察到。例如,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没有和价格的变化有任何明显的直接联系,也观测不到需求的变化。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是最有争议也是最为广泛被采用的评估非市场损失的方法。Berk and Fovell(1998)利用支付意愿法研究了美国加州不同地域的公众为阻止当地的气候变化每月愿意支付的价格。结果表明冬季人们为阻止当地气候变得暖湿/暖干的支付意愿分别是每月9.74和16.70美元,而为阻止气候变得冷湿/冷干的支付愿意分别是每月11.10和18.18美元。
评估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更多的研究利用包括市场和非市场部门的经济模型,估算全球或是区域气候变化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基于模型的实证性研究报告了三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评估和结果。第一种是计算在特定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情况下,气候变化的影响占GDP的百分比。Mendelsohn et al.(2003)估算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能源和海岸地带五个市场部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的小。如果气温比工业化前升高4℃或是以上,在此情况下气候变化对上述五个部门的影响都是正的。Tol(2002)的估算包括市场(农业、林业、水、能源、海岸地带)和非市场的部门(生态系统以及疾病造成的健康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气温比工业化前升高0.5℃时,气候变化带来的效益占全球GDP的2.5%。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2.5℃,气候变化的损失占全球GDP的0.5-2%。Dordhaus(2000)除了考虑更多的市场部门、与气候相关的疾病、污染造成的死亡以及生态系统外,其模型还包括了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的经济损失。
第二种研究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则是按照特定的排放情景,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技术变化和适应能力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影响被按照时间的发展综合,然后被贴现到现在的值。一些估算是在全球的尺度上进行的,有些估算是综合一系列地区或是当地的影响以得到全球的总和。Stern(2006)应用综合评估模型,设计了基准和高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模型估算的结果表明,在“照常营业”(business―as―usual)的情景下,即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或是行动的话,气候变化对市场部门的影响加上灾害的风险损失,每年至少占全球GDP的5%;如果将市场部门、灾害的风险和非市场的损失都计算在内的话,气候变化影响的损失估计每年占全球GDP的20%或是更多,而且损失将一直持续。Jorgenson et al.(2004)应用一般均衡模型(cGE)估算气候变化对美国投资、资本的存量、劳动力和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温升高3℃,在最佳的适应状态和潜在的危害较低的情况下,气候变化的净收益为GDP的1%;如果很少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损失为GDP的3%。不管是哪种情景,70-80%的气候变化影响是由农业产品的价格变化引起的,少部分是由能源价格和死亡率的变化导致的。
第三种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是估算社会碳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SCC)。在任何时间段或是任何时间内,SCC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碳排放(CO2)造成的以经济价值来估算的额外(边际)影响或是损害,也可以理解为每减少一个单位的碳排放的边际效益。SCC的计算尽可能将每一吨额外保存在大气中的CO2的边际影响加起来,此过程需要一个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模型和将经济价值贴现到排放年限的方法。2005年社会碳成本的平均估算值为每吨碳(tC)43美元(即每吨二氧化碳12美元),但该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很大,如在100个估算中,每吨碳从10美元(每吨二氧化碳3美元)到高达每吨碳350美元(每吨二氧化碳95美元)(IPCC,2007c)。社会碳成本大幅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估算的假设上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如气候敏感性、响应时间滞后、风险和公平的处理方式、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影响、是否包含潜在灾难损失和贴现率选择等。
三、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
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研究(US EPA,2006)分析了全球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部门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指出如果减排成本是$10/tCO2eq,2020年全总的非二氧化碳的减排潜力大于2000MtCO2eq(二氧化碳当量);如果减排成本为$20/tCO2eq,则减排潜力为2,185MtCO2eq。由于二氧化碳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来源,而且其在大气中的累积对气候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研究大都集中讨论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
1、减排成本估算的方法和模型
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取决于多种边际替代的可能性,例如不同燃料的替代以及替代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能力等。替代的潜力越大,则满足特定的减排目标的成本也就越低。研究者主要应用的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评估可替代性的选择和减排成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型。
“自下而上”的能源技术模型,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有关具体的能源过程或是产品的技术信息。模型趋于集中在一个部门或是一组部门,对于一般能源替代的能力提供较少的信息,也不能反映能源密集型产品价格的变化对这些产品的中期和最终需求的影响。自下而上的研究一般是针对行业的研究,所以将宏观经济视为不变。比较常用的模型有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开发的LEAP,日本环境研究所的AIM/Enduse以及在国际能源署框架的MARKAL模型等。许多研究机构都根据研究需要和解决的问题开发不同的模型。
“自上而下”的研究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评估减排成本的经济模型,包括“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这些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追踪燃料的价格、生产方式以及消费者选择之间的关系。然而,这类模型包涵了较少的具体的能源过程或是产品的信息,能源之间的替代通过平稳的生产函数来体现,而不是详细的可选择的不连续过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评估减排成本,使用全球一致的框架和有关减排的综合信息,并抓住宏观经济反馈和市场反馈。自上而下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建造的假设。Repetto & Duncan(1997)的综合分析发现,广泛应用的估算气候变化减排成本的模型,都包括了以下主要假设:低碳或是无碳技术的可得性以及成本,经济对于价格变化反应的有效性,能源和能源产品可替代性程度,达到具体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需要的年限。是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避免一些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是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可以避免其他的空气污染的损害,碳税税收如何在一个经济体内循环等。如果假设条件不同,得出的减排成本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IAM)模拟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的过程,从温室气体的排放到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综合的分析。这类模型将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集中程度、气温、降水等要素联系起来,同时还考虑这些要素的变化如何反馈到生产和效用系统。综合模型也多为优化模型,以解决随着时间的变化如何将减排的利益最大化。综合模型利用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方法,比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成本和消除或是减弱气候变化的效益。这类模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IGMS模型和Stern报告中应用的PAGE2002等。
2、减排成本的实证研究
IPCC(2007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实现中期减排(2030年),全球将温室气体稳定在445和710ppm CO2-eq之间的宏观经济成本处于全球GDP降低3%和GDP增长0.6%这一范围内。实现长期减排目标(2050年),大气中温室气体稳定在710和445ppm CO2-eq之间,全球平均的宏观经济成本是GDP增加1%到GDP损失5.5%。大多数研究的结论是随着温室气体稳定目标的严格,减排成本加大。模拟也表明,假设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证的收入用于促进低碳技术或现有税制的改革,将会大幅度降低减排成本。全球减排二氧化碳的宏观经济成本的估算主要是利用自上而下的模型,模型的总体假设是在全球排放交易的前提下,寻找全球最低的减排成本。
区域减排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温室气体的稳定水平和基准情景。对于相同地区减排成本的估算,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模型和假设,最后得出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虽然计算结果在具体的数据上有所不同,但是模型所解释的总体特征还是具有一致性。Chen(2004)利用中国的MARKAL―MACRO模型,预测中国2050年的一次能源的消费为4818Mtee,碳的排放量为2395MTC,从2000到2050年之间,中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将平均每年降低3%。在此情景下,如果CO2的减排幅度为基准水平的5-45%,估算的碳的边际减排成本在12美元/吨碳到216美元/吨碳,减排的经济成本相当于在基准基础上损失0.1%到2.54%的GDP。王灿等(2005)采用综合描述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动态CGE模型,分析了2010年实施碳税政策的减排情景。结果发现,在基准排放水平下CO2减排率为0-40%时,GDP损失率在0-3.9%之间,减排边际社会成本是边际技术成本的2倍左右。当在基准排放水平下CO2削减10%时,碳排放的边际成本约99元/吨,GDP仅下降0.1%左右,如果减排率上升到30%时,碳排放的边际成本约475元/吨,GDP将下降1%左右。
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Lockwood et al.,2007)报告了一项基于不同模型对于英国减排成本的估算。其中,Anderson的自下而上的模型结果表明,在2050年,如果减排目标是在1990水平上减排80%,在基准没有控制飞行的排放的情境下,减排的成本为GDP的2.49%;如果控制飞行的排放,减排成本是GDP的1.06%;在能效提高的情景下,减排成本为GDP的0.76%;而如果有新核能的投入,则减排成本为GDP的0.94%。MARKAL―MACRO模型的结果显示,在2050年,基准的情景下减排成本为GDP的
2.81%;加速技术革新的减排成本为GDP的2.58%;高燃料价格的情景下,减排成本为GDP的2.64%;而能源效率加速提高的减排成本为GDP的2.04%。不管哪类模型,结果均显示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减排成本的关键因素。这两个模型的结果也被用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强调提高能源效率是英国的能源政策的优先考虑。
研究还发现估算CO2的减排成本,基于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的变量是关键的要素,例如贴现率的选择、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外部性的处理、价值评估的问题和技术、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的影响、交易成本等,这些经济要素的不同都会导致估算成本的差异。
3、技术变化与减排成本
气候是由存储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决定的。有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能够存在上百年,使得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因此技术条件的假设对于减排成本的估算就非常的重要。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和技术变化的速率、技术替代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是直接相关的。和没有考虑技术进步的模型比较,将技术变化包括在模型中估算出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明显的减低(IPCC,2007c)。这些成本下降的幅度关键取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研发支出的回报率、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溢出效应、其它研发的推广以及边干边学的模式和学习的速度等。
目前应用的技术进步模型已经有了极为显著的改进,超越了早期的传统模型中将技术看作是外部变化因子的模式。最近的几个模型允许技术进步的速率或是方向对内在的政策干预做出反应。一些模型(如Popp,2004;Nordhaus,2002)则集中在研究和开发基础上的技术变化,结合政策干预、激励研发的政策以及知识的进步。其他的模型则强调基于学和做的技术变化,考虑累积的产出是和学习相关的,随着产出的不断累积而降低生产成本。相对于那些将技术认为是外部因素的模型,政策介入所产生的技术变化的模型能以比较低的减排成本达到规定的减排目标。
四、气候变化经济学与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在科学上和经济学上均具有不确定性。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我们还缺乏对一些科学问题的认识,例如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的量,温室气体集中程度的改变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以及出现的速度,区域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农业、林业、渔业、水资源、疾病和自然系统的影响等。经济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我们不确定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速度,人类活动的能源强度和土地强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或是鼓励技术发展政策对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累积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成本等。
1、不确定性与气候政策的选择
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一是辨别出一系列可管理的变量,二是估计每一个重要的参数可能的分布,三是估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所解决的重要问题的影响。一些成熟的数学模型已经被学者用来分析和成本效益相关的不确定性,如一些学者采用Monte Carlo模拟分析减排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决定那些缺乏知识的随机的参数或是误差如何影响被模拟的系统的敏感性和可信度。此方法提供了给定政策的一系列结果或是一系列的优化政策。王灿等(2006)利用Monte Carlo模型对CGE的二氧化碳减排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他们对CGE模型的50个自由参数进行随机采样,考察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也被用来确定减排成本评估中对估算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还有一些研究者利用其他的模型来处理不确定性。例如Nordhaus(2007)利用综合的气候-经济模型DICE同时分析不确定性。
2、不确定性与贴现率的选择
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在要持续一个世纪或是更长的时间,因此减缓气候变化的效益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被度量,这样就提出了贴现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常讨论两种贴现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一种是应用社会时间偏好率,即纯粹的时间偏好率和福利的增长率之和。另外的方法考虑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使项目的投资能够得到这种回报。也有专家指出,应该选择比预期价值低的贴现率,以反映贴现的要素以及贴现率和贴现的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针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一个国家必须将其决策建立在让贴现率能够反映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基础上。发达国家一般采用4-6%的贴现率是合理的(这个贴现水平被欧盟国家用来评价公共部门的项目),而发展中国家的贴现率可能会高达10-12%(IPCC,2001)。在Stern的报告中,基于对气候变化公平性的强调,选择了近似于零的0.1%的贴现率,致使其气候变化影响的估算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批评。Nordhaus(2007)用相似的方法和3%的贴现率重新模拟Stern的估算,发现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远远低于Stern的结果。
3、不确定性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除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估算有影响,不确定性同时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否应该现在就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现在行动应该投入多少?还是等待至少是一些不确定性得到解决?经济学原理建议,在缺乏固定的成本和不可逆转性的情况下,社会现在就应该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应该是在预期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相等的那个点。然而,无论是在成本侧的低碳技术的投资还是在效益侧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累计,气候变化和固定成本和不可逆的决策存在着固有的联系。这些特征导致或是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或是没有行动,分别取决于各自沉没成本的大小。实证性的分析和数学模型建议现在就应该开始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获得显著的环境效益。Stern的研究报告(2006)显示,如果现在采取行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变化的损失会控制在每年损失全球1%的GDP。所以他呼吁世界应该立即行动,大幅度的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损失。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