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产业规划

电影产业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影产业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1篇

星光国际传媒集团,正是王吉吉这个阶段的理想栖息地。财富公馆曾是他的大手笔,一套1500平方米,起价3400万元,一时间名扬京城,开创“财富+生活+生意”的中国富豪生活方式;成立星光国际传媒,拉拢张亚东、小柯、易家扬等一帮音乐大佬,组成“星光天王团”图谋音乐帝国;更偶像化的,他组乐队,出专辑,唱“一般人难以挑战”的歌,拿音乐排行榜冠军――打开他的新浪博客,一首《米兰天空》来自博主自己的《WANG》专辑,自恋么?但真的好听。

他就这样在每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羡煞旁人。

现在,他转身拍起了电影,2009年的《花木兰》一炮打响,溢美贬斥都扑面而来,动静非凡。“肯定不是大佬,但也不能被轻视,第一回试水电影江湖,口碑票房并不差,但将来的《鸿门宴》、《神笔马良》,我可以做得更周全。”

周全,已经成为王吉占的招牌风格,从才子歌手到品位老板,他都希望慢慢做到极致。

中国电影不能只指望票房

BM=BIZMODE W=王

BM:温榆河边财富公馆的172栋豪宅很震撼.不过“把地产模式用到电影产业来”。这怎么讲?

W:比如,建财富公馆之前,我去了纽约长岛、法国地中海、香港半山和浅水湾,做了近两年的市场调研,摸底富豪生活方式等等,接下来才敢提“希望引导中国乃至世界的富豪生活方式”,因为它的赢利模式、商业计划可以了然于心,风格与目标群也同样清晰。而目前中国的娱乐行业,无论电影还是音乐,赢利模式都还过于单一,比如电影就依靠票房,周边衍生品没有形成产业,于是风险很大――比如去年市场收入62亿元,赚钱的大概只有10%到15%。

BM:星光不在赚钱之列?

W:对。《花木兰》离赢利还有距离。这是很多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故事、阵容、院线、发行力度,都得配合好。掉了一环.就会输掉。《鸿门宴》今年6月开拍,这回我要求有全盘的计划。

BM:还好你不差钱,机会还多。作为投资人,最希望拍些什么样的电影?

W:呵呵,我偏爱古典历史题材,《花木兰》、《鸿门宴》、《神笔马良》,经典或有趣,都值得挖掘,同时也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投资电影的很大乐趣在于,你看见理念经由电影传播普及――所以即使不奔着钱去,也希望它能有启示、反馈、认可,做电影不就是追求完美的传播形态与过程?

BM:比如《花木兰》,实现了你电影理想的几成?

W: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加上东南亚市场。票房最后在1.1亿元左右,跟我1.5亿元的目标有落差,亏损大概有1500万到2000万,希望《鸿门宴》实现这个目标。但你也不能只苛求票房,超过1亿5000万就一定是好看的电影?未必。

要开发更多商业价值,与其在票房上孤注一掷,我更看好开发产业链。给《花木兰》制作游戏,让《鸿门宴》寻求一些政府合作,将城作为风景点,长效运作,这样就很好。就让电影负责讲好故事,让成熟的产业链来挣钱,相辅相零,也各司其职。

BM:要有一条长久的产业链。这得靠非常动人的电影.以殛各方面的资源配备。像认为中国电影修炼够了吗?

W:中国电影不缺数量和票房,去年就能排到世界三四名的位置,但把电影做成一个产业,在中国还很少。华谊做得不错,它有产业规划.也上了市,类似的产业公司还很少;保利博纳以发行起家做大,有它的特色;中影集团的国企特色,包括丰富院线资源等等。大家都有探索产业链的意向与相关合作,但还是差得比较远。

以美国为例,娱乐产业是它的第二大产业,迪士尼的产业链历久弥新,局布得很好,收入稳定又成为世界经典;维亚康姆有它的院线、电视台,细致分类,非常完善。星光刚刚起步,要心存大目标,先踏实做出好电影。

BM:你怎么给好电影定义?

W:我也看很多电影,国内近期作品里,个人喜欢《十月围城》,整个结构蛮吸引我。《南京i南京》我也很喜欢,陆川是个很浪漫的人,所以请来他拍《鸿门宴》。2010年底,也会再和《花木兰=》的导演马楚成合作,讲同样传统古典的故事。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繁荣,必须有大制作,现在肯定不会去做小的类型片。

电影、音乐:品牌价值最大化

BM:回过头看,你的每一段人生仿佛都规划得很精采?

W:每一阶段都会想做挑战自己或者感兴趣的事,念书时喜欢唱歌,最大爱好是看电影,现在有机会实现当然要往前走。最新的规划是想把星光国际做成中国品牌,它在我手上已经做了两年多娱乐,今年会涉及投资、出版、院线、高科技等等,可能都会参与一部分。

BM:那在电影方面。详细的规划是什么?比如保利博纳成立“人人电影”。以陈可辛、黄建新为梭心团队,星光有没有类似规划?

W:未来两三年,我们会有6部电影,自己独立运作。先确定项目和规模,至于导演、演员阵容,再来定,基本还是大制作,《神笔马良》、《京城攻略》等等。团队讨论、建议,再选择适合我们和市场的项目。我本人对中国历史情有独钟,民族题材上会下工夫。电影是拍给老百姓看的,我一直以这个为目标,欣赏李安、刘伟强这些导演,有机会也希望跟他们合作。

BM:历史题材近来比较泛滥,但有些作品并不受观众待见。《阿凡达=》j窿样的思路是否考虑?

W:这样的国际巨制我们还做不到,它投入4亿美金,中国市场再好,最多拿到1亿美金,美国电影有全世界的市场,中国还不行,所以我们不具备学习它的基础。只能多走中国特色,光拼制作,还是不行。国际化?一个国家经济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文化侵略是很难的一件事。

BM:都说现在是中国电影“黄金十年”,你对此乐观吗?

W:都这么说,但赚钱的不是多数。中国有体制原因,短期内不会有改变。比如分配体制,真正落到投资电影的公司手里,除去院线、发行的分配额,到手就不足50%,这和美国的70%不能比。这是一方面。另外我还坚持这个观点:依靠票房更少.电影产业会更繁荣,品牌价值应该最大化。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2篇

“并不是主题公园”

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坐落于观澜湖海口国际高尔夫度假区,规划控制面积1400亩,建筑面积950亩。有别于主题公园的概念的是,电影公社是以冯小刚《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系列等冯氏经典电影场景为建筑规划元素,打造一个综合的娱乐商业街区,呈现上世纪整整百年间,不同时空转换的中国城市街区风情,完整展现20世纪中国城市街区建筑的演变史。

在这些以冯氏电影场景为特色建筑风格的街区中,将聚集不同品牌和特色的美食、餐饮、娱乐、购物、电影院、精品酒店……难忘的电影场景,浓郁的怀旧气氛,日与夜转换的旅游商业街区,一个世纪中国城市街区的转变,将使整个项目集建筑旅游、电影旅游、商业旅游于一体。

电影公社中还将建设五六座专业级的影视拍摄棚及配套地产设施,借助海南岛无可比拟的气候优势,形成中国影人和电影电视拍摄的一个聚集地。

据悉,该项目核心区将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前期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投资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14年春节实现运营。

这样庞大的数字将由三方共同筹集,其中观澜湖将承担总金额的60%,华谊兄弟35%,冯小刚5%。当被问这个5%是用真金白银还是其他的形式代替的时候,冯导说:“当然是真金白银了”。

而对于最终落成的电影公社门票的门槛,朱鼎健用“零”来形容,表示作为带动海南整体旅游业进程的电影公社将免费对游人开放。

三人携手跨界合作

观澜湖海口国际高尔夫度假区拥有全球唯一的大规模火山岩高尔夫球场群和亚洲最大的火山岩矿温泉主题公园,中国最大的SPA水疗中心,并汇聚了气势恢宏的酒店会所、商业美食等配套设施。在建的项目还包括观澜湖兰桂坊、丽思卡尔顿酒店、低碳小镇等项目,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地标。

随着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的锦上添花,以及每年在这里轮番举行的高尔夫世界杯和世界高尔夫明星赛等国际盛事,海口观澜湖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屈一指的休闲胜地和国际名片。

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是华谊兄弟文化旅游业务又一重要落子。文化旅游作为华谊兄弟衍生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董事长王中军亲自督战,目前已经启动苏州电影城,和深圳、上海嘉定两地文化城产业聚集区,并通过收取品牌授权费探索国内电影衍生业务新模式。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3篇

现在看来,《魁拔之十万火急》这个‘电影广告’投得蛮值的。”武寒青说。

2011年春,讲述《魁拔之书》的入门图书《魁拔之书》发行泡汤,之前策划好的图书、音像、电视版以及游戏等“全产业链”格局在疑惑的目光中一一遭到拒绝。2011年7月8日,《魁拔之十万火急》国内上映,最终以350万元票房匆匆收场。

第一部动画电影出师不利,让规划五部《魁拔》系列电影以及一系列围绕这一品牌开发的周边市场蓝图蒙上了一层阴影。“但《魁拔之十万火急》上映本身成为了业内外的一个事件,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魁拔’,仅仅一个月内,8家获得播映权的视频网站的点击量超过3000万。”武寒青说,“在影片上映期间,就有投资商、发行商、出版商、衍生品和游戏开发商等开始主动找上门来与青青树谈合作。”

在外界看来,“魁拔”可能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在武寒青的最初设计中,“魁拔”就是一个品牌,可以延展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动画电影只是这个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我们用电影的方式把‘魁拔’的品牌传递给大众,计划通过后续的一部又一部电影的上映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

“最健康的动画产业应该是由一部电影带动游戏、图书、主题公园以及其他周边衍生产品的开发。”武寒青的参考对象是迪士尼,“先用第一部电影让大家知道‘魁拔’,第二部电影初步打造起品牌,品牌打响之后,电影的周边产品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用一部电影来做一个品牌的“广告”,虽然看起来有点贵,但确实创造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魁拔》第一部上映后不久,它的番外小说很快就销售一空,盛大文学买走了它的网络版权,漫画除了盛大外,还有《漫画SHOW》在连载。”

武寒青告诉记者,“魁拔”这个品牌的运营精选了全球不同行业的多家优质公司合作。如面向动漫迷的一系列产品授权给台湾木棉花公司设计和销售;“魁拔”手办系列产品的研发则由日本老牌手办公司锹型会社来操盘;而负责“魁拔”系列首饰及家居类纺织品的设计和销售则是一家英国公司。现在,《魁拔》电影的海外版权已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是“由当初到处寻求合作无人问津,变成了现在可以精挑细选最心仪的合作伙伴。”而且这些变化无形中对青青树动画企业的形象起到了提升作用,“《魁拔之十万火急》上映后的这一年来,青青树的定制业务增加了不少。”

武寒青向记者介绍,“定制业务”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动漫企业常规的生存模式,“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青青树会用用这部分收入来投入原创产品的研发。”电影的后产品开发则蕴含着巨大商机,“通常动画电影票房收入有三大块:节目发行、图书音像、衍生品开发,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2:9。”武寒青告诉记者,青青树做“魁拔”品牌,正是锁定“9”的巨大潜力。“单靠一部电影实现盈利很难。动画电影不像真人电影那样是快消品,它是慢消品,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当然,不是任何电影都适合做全产业链,“做全产业链,要有长远规划、战略眼光和前瞻性。团队还得具备各方面的专业能力,资金也不可缺少。”

“青青树已经走过20年,其中15年都是通过定制业务进行全方位的积累。”武寒青告诉记者,青青树正是用这15年的业务练本事,一边从国内外不同的定制业务中学习,一边积累经验,孵化自己的原创项目。“《魁拔》就是在几十个原创项目中水到渠成,最先投放市场的。”“积累”很重要,“真正‘画’《魁拔之十万火急》,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而前面几年时间都在培训人才,搭建创意工业化平台。”她表示,很多日韩同行曾建议青青树把《魁拔》业务外包给他们,这样可以节省成本,但这样一来,“自己的人才就永远带不出来,手艺永远练不出来。”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4篇

不过,陈辉也认为,培育一个电影市场不是传媒机构的主路,传媒只是其中的一股力量而已。面对电影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领域,传媒在体制层面欠缺活力的现状不能回避,在电影的诸多参与行业中,谁在资本层面、资源层面的整合能力强,谁的运作比较符合市场法则,谁就会走得远一点。“现在传媒机构涉足电影产业都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大家都有美丽的图纸,但光有图纸不够,基础扎实才能往上发展,这就像盖楼一样,一般一个高层建筑,完成‘正负零’后,往上再盖就快了。”

从下游向上游渗透

现在,但凡有点实力的电视台都在搭建和延伸内容产业链,电视机构进军电影产业既有出于繁荣文化市场的社会责任,也可以为自身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加一种思路。陈辉认为,在这场产业链的扩张中,每个机构都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是要做一个制片公司、院线公司,还是复合型公司要考虑清楚。电视台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拥有宣传播出的平台,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在哪个阶段用哪个环节来引领,应该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所依托的地域经济、属地资源以及整合外部资源的实力来定,拍脑袋靠热情肯定不行。

就江苏广电而言,目前电影产业被列为第二产业,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搭建一个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大力推进院线和影城建设。江苏蓝海传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电影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影城从选址、规划、商务谈判到建成可能要经过三年、四年的时间。如果把下游夯实了,往上游渗透是很容易的。反过来,现在有些制片方也想发展院线、影院,但因为这个领域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从上游渗透下游的过程会相对慢一些。

江苏盛世横店亚细亚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是江苏广电的控股企业,旗下拥有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常州亚细亚影视城等多家跨地域影城加盟。但是,蓝海传媒相关负责人告诉《综艺》,做院线关键是要建设自己的影城。虽然中国的电影市场票房空间非常大,但新增的票房并不是由那些国有体制下加盟的老影城提升的,只有那些产权比较明晰、自己有控股关系、符合现代影城管理模式的影城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急速扩张的时代,发展新增影城的空间其实是有限的,“合适的位置别人已经布点,再不抓紧的话,未来两三年将会非常被动。”

目前江苏广电正在影城市场上加快占有速度,在建中的江宁国际影城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江苏广电的出发点是尽量建设全资影城,即便合资也要争取股份超过51%。因为这样会形成一个连锁业态,便于将来输出自己的影院管理模式,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排片、统一物流、统一进货。

从《南京!南京!》开始

“2006年9月,我们开始了这段通往历史深处的旅行,秣马砺兵;2007年10月,我们开赴战场;2008年6月,杀青。2009年1月7日,我看到了局里对于电影的批复。”当《南京!南京!》终于通过审查,预计于今年暑期档上映时,导演陆川在博客中感谢那些“保护这部电影的人们”。

《南京!南京!》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星美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香港寰亚影业以及上海百量投资咨询五家公司联合出品。据该项目江苏广电方面的主要负责人、江苏盛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培峰介绍,《南京!南京!》的最终投资规模应该超过1亿元。江苏广电作为并列第二大股东,投资份额达到20%以上,这是江苏台投资比较大的一个影视项目。

“《南京!南京!》的故事发生地在南京,我们在政治上有义不容辞的参与责任。” 除此之外,沈培峰认为在拓展江苏广电的文化产业链时,如果只有院线、影城、基地,没有上游产品,电影产业还是会停留在经营层面。始建于1958年的南京电影制片厂(原称江苏电影制片厂)尽管在过去曾经拍摄过一些辉煌的作品,但是近几年知名作品并不多见。因此更多地利用一些外部力量,介入大的电影项目,会让江苏广电在电影产业重整旗鼓时产生较大影响。

“《南京!南京!》是一部商业片!”陆川并不担心影片的票房,陈辉也认为这样一部兼顾政治与市场的电影会有较好的票房预期。陈辉说,过去有关南京题材的作品很多,但都是主题先行,如果反映主流价值的作品能够考虑商业元素,有观众愿意自己买票消费,最后票房能够顺利回收,这类作品将会进入良性循环的格局。否则最多只能是“拍完后得个奖,然后放在片库里。”“没有人给你买单,就不可能有人给你喝彩,现在的电影在市场上已经有所崛起。”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5篇

根据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02年中国电影全国票房只有9.2亿,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3.90%,这个速度全球罕见。2012年,国产电影达到惊人的745部,这个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全球第三。但由于质量不佳,这些影片最终能进入影院的只有三分之一,这也成了国产电影的不良症结之一。

从2011年的《失恋33天》开始,中国影视产业在营销推广环节上,正在悄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为什么过去会有大量不应该上的片子上来?”伟德福思创始人郑说,“你都无法理解它为什么要上,一日游就下去了,不做宣传就敢上,这是必赔的啊。”

这些影视营销公司正在试图修复电影行业缺失的链条,让中国电影的推广走出蛮荒。然而,这是一个在2007年之前几乎不存在的行业,此前的中国电影人也从未把营销宣传看作一个可以从制作发行中剥离的专业领域。

巨头太大,使得创业公司的雄心也会变得渺小。但在中国电影巨头格局逐渐尘埃落定的当下,运营投资一家专业的娱乐营销公司,似乎是一个比头破血流争抢融资上市更理智的选择。

“中国电影行业有些链条是缺失的。”创始人郑说,“比如怎么评估呢?找一些影评人、一些老编剧和老领导,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然后觉得‘诶,这不错’然后就拍脑袋决定了。一些砸钱的项目,80%都是赔钱的。这意味着很多项目在娘胎里就是有问题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根治这种“先天疾病”的法子是:对项目事先评估,比如对演员口碑、题材、片名、同类影片竞争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受众对影片做评估监测,从早期开始做矫正手术。

“这个行业太缺少职业的、正规的营销公司,否则不会有这么多赔钱的。”郑说,“好莱坞的片子再烂,但是当这个片子上映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是差不多的。任何好莱坞片子进入中国会发现好像都还不错,但中国的片子出来后经常被骂得体无完肤。好莱坞有一整套的体系评估。”

在好莱坞的产业链里,基于Twitter的数据分析系统非常成熟。投资人需要通过沙盘推演来预测票房,对每一个场景和盈利模式进行清晰的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失恋33天》的成功着实改变了许多电影人的观念:不是大制作、大投入就能有高票房,不是在传统媒体投广告、写影评就能带来观众,更不是在网络上找水军刷评分就能改变受众的看法。影视营销是一门生意,一门无法靠经验进行复制,时时刻刻都面临创新危机的生意。

在《失恋33天》之后的票房排行榜里,无论是2012年的《画皮2》、《泰》,还是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都无一例外地显现出了系统的营销思路。电影公司对于电影营销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加。在一些小成本制作的影片中,制作和宣传发行的费用比例甚至能达到11。

时至今日,影视营销公司在巨头眼中仍然不值一提。诸多老电影人对于时代的变迁依旧浑然不觉,在谈起类似票房黑马《失恋33天》的时候,多会叹气道:“什么原因?命啊,运气好呗!”

一些同行在谈及影行天下时不屑一顾地说:“他们最重要的应该知道未来两年的规划是什么,如果未来两年的规划没有新的突破,我不认为它是黑马,它不会,但是价值就到此了。这种公司你能在它身上看到业务增长链吗?或者它下一步的跨越拓展在哪里?”

然而,过往的成功营销案例也在改变传统影视公司对这个领域的评价。2012年年末,在一次无意聊到《失恋33天》的成功时,盛世新影(新影联院线旗下一合资公司,负责电影宣传发行)总经理蔡元盛赞道:“其实中国电影没有营销,唯一一部有营销的是《失恋33天》,做得很扎实,包括目标人群是谁,他们可能的需求是什么,可能捕获哪些信息,每步都100%地去完成,就成了。”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6篇

灾难一箩筐

债台高筑最终压垮了这头雄狮。2010年10月29日,持有米高梅近40亿美元债务的债权人中,有三分之二和逾半数的个人债权人投票批准预组破产计划,显然已达到法庭同意破产重组的最低票数。实际上在破产保护的大半年里,仍有几个买家有意伸出援助之手,但出价却低得可怜,远远不够米高梅偿还债务,这让其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过度依赖大片。米高梅几乎就是为大片而生的,从创建伊始就一直坚持巨作的路线,但是在2002年,吴宇森耗资巨大的战争片《风语者》票房惨败,直接导致公司被索尼公司收购。索尼利用米高梅的影片使用权大量发行DVD,赚得个盆满钵满,但米高梅却陷于资金短缺的局面,手中虽然有007电影这样的拍摄版权,但却没有投资者愿意投资,最终在恶性循环之下寿终正寝。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骑劫地下铁》,投资1个亿却只卖了6500万美元的票房,巨资启用丹泽尔-华盛顿、约翰・特拉沃尔塔等一线影星却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这种经营策略无异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缺乏符合市场的创新。近几年票房好的电影通常都有三个特点:一是情节颠覆过往的思维模式,二是3D特效技术超凡脱俗,三是场面宏大、能够震撼观众心灵。《泰坦尼克号》、《2012》、《指环王》、《变形金刚》、《阿凡达》、《哈利波特》等等都是对这三个特点最好的诠释,但是反观米高梅近年的作品,不论是007系列,还是斥巨资拍摄的《狮入羊口》、《瓦尔基里》、《骑劫地下铁》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不仅情节老套,而且也缺乏视听的震撼效果,说明写实主义的剧情片、动作片已不敌科幻片,米高梅仅仅想靠一线明星来拉动票房,这种思路显然已经过时。

产业链整合能力差。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单靠票房收入来盈利,而要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各种商业资源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除了影片的发行之外,服装、玩具、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品牌植入等都大有商机,在这方面米高梅显然稍逊一筹,单一的业务模式、缺乏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使得米高梅只能走进死胡同。

股东频易主,发展也疯狂。1970年米高梅被美国赌业大亨克尔科里恩买下,之后克尔科里恩套现资金投资赌博业,后来又两次买卖米高梅,再后来米高梅的不良资产中居然还有“次贷”的房产投资,一团乱麻的债权和股权关系、七零八落的制作团队、盲目的经营战略规划、匪夷所思的多元化经营,这样的公司如何持续发展?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前车之鉴

米高梅的破产对电影行业来说不啻于是一个大地震,给眼下很多热衷进入影业的狂热国内民间资金一记警醒;对更多的企业来说,它则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企业要想成功并不容易,但是失败却可以很简单。

产品创新是核心。华谊兄弟作为国内发展非常迅速的影视企业,近年来在华语地区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这与旗下的知名导演冯小刚不无关系。电影产业是一个娱乐大众的行业,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高度创新、懂得炒作、能满足观众口味的行业,从《手机》、《非诚勿扰》再到《唐山大地震》,冯小刚可以“玩弄观众于哭笑之间”,说明产品的创新是成功营销最重要的第一步。如近期很热的《盗梦空间》。未上映就被捧为史上最为复杂的大片、前无古人的神作,结果上映2个月票房突破6亿美元。实际上,其他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要想摆脱竞争的红海,首要的方法就是在产品上进行有效的创新,新功能、新概念、新文化、新成分都应该做成新的卖点,大做文章来吸引市场的关注,满足消费者猎奇、尝试和改变的心理。

高度整合产业链成关键。当年卡梅隆在拍摄红极一时的《泰坦尼克号》时,在墨西哥海边拿了一块地皮,在电影热卖之后,之前是荒地的拍摄场所一下子变成了旅游热点,带动了周边酒店、餐厅的消费,甚至还导致当地房产的涨价。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成为企业最大的竞争力,正如电影产业早已超出了影院的盈利模式一样,它可以拉动电视、音像制品、文艺表演、商业营销、授权玩偶服饰、旅游景点等等行业的发展。《玩具总动员》影片可以与乐高玩具合作,开发出一系列人物积木,《变形金刚》促进了机器人玩偶甚至是雪佛兰汽车的销售,《非诚勿扰》致使北京的茉莉餐厅座无虚席,这些例子说明善于整合上下游资源的企业,不仅能够在盈利模式上多点开花,而且还能深度渗透到市场的多个角落,对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极大的帮助。跳出电影产业,苹果是这方面高手中的高手,除了有令人尖叫的产品iPhone、iPod、iPad之外。苹果也有自己的应用程序网店和音乐商店,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软件和音乐下载,相关延伸出来的手机游戏、办公软件都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的开发者,有了这些,产业链中拥有最大话语权的运营商如中国联通都不得不妥协。所以,未来的企业不仅需要追求专业领域的深度,更要追求合作的宽度。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7篇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峻时刻。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520001

《绝世宝贝》(一百年)418522

《天脉传奇》(浩瀚)41103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946

《悭钱家族》(寰宇)5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3528

《枕边凶灵》2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①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者编选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职杀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819

《蜀山》(中国星)31162

《愿望树》(东方)2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675

《买凶拍人》(嘉禾)3171

《七号差馆》(东方)1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72900

《未来报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际宝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盗墓者罗拉》(TombRaider)41625

《尖峰时刻2》(RushHour2)41329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Park3)21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

直至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

(2)行业危机观众的欣赏口味不断现代化,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弃。大规模工厂流水线式粗制滥造的劣质影片也趟浑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港片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入水准低下、市场萎缩、观众不买账,进而无法再生产的恶性圈套中。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五万多人锐减到2002年的数千人。另外,全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控制电影成本,庞大超支为正常现象,一旦市场出现滑落,便很难适应。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严峻的生存危机。

(3)卖埠危机没有完整的卖埠市场网络,这是香港电影的致命弱点。除了像嘉禾集团这样规模巨大、又不断有电影发行、并有足够资源发掘外埠市场的少数大公司之外,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投资者都局限于东南亚市场。当这些市场萎缩,多数小公司开拍新片就没有可能,即使能开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质量。同时港产电影越是不景气,人才越是外流,台前幕后的优秀人才纷纷到海外,再回来帮助外国电影分占港片市场,令本土电影卖埠市场雪上加霜。

危机的产生,源于最本质的香港电影产业制度。

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统合模式

电影生产投资大、赚钱快。但单部电影公映寿命较短,不仅赚的是小钱,而且还有发行放映部门的利益分成。所以为保证票房收益,必须选择合适的档期在多条院线同时上映,这就需要建立电影流通的畅销渠道。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统合的运作模式,也即: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甚至后期电影产品的开发等所有环节,均由大公司一手包办。大公司以实力投资拍摄,丰富创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发行;并且收购一系列影院形成强大的独立院线系统,保证影片畅销无阻。

这种大公司主宰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市场体制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的确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两雄对峙,发展为60年代国语片主导力量,再到70年代开创国、粤语电影并行的集团式局面,一直鹤立鸡群;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并启用李小龙和许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剧片,才遇到相应的对手。80年代,以高卖座纪录起步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和接手邵氏电影院线的“德宝电影公司”,与以《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片推向国际国内发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势力。90年代,向华强兄弟“永盛电影公司”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票房电影而最具影响力。另有在港经营“东方院线”、在台经营“国片院线”的“东方电影公司”,以及原有“长城”“凤凰”“新联”和新成立的“中原影业公司”合并成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电影史上诸如李小龙《精武门》、成龙《警察故事》等绝大多数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特创意构思的大制作,开创时代潮流的影片和导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们的成就基本上显现了香港电影的成就。

这种垂直统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决定了香港电影采用院线制排片,不可避免垄断的出现。首先,院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票房。全港拥有三条以上的电影院线,每条院线基本上都超过20家影院,并渗透到每一个有黄金卖点的商业角落。这样在推向市场时,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团式效应,最大程度地保证观影人次和商业票房。其次,院线制排片有优先权。拥有院线所有权的大公司电影可获得优先排映权,并一般占据着整年的黄金档期,剩下的淡期才会让给被认为能赚钱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线制排片有严格的档期观念。一般农历新年、圣诞、暑期等黄金档都会让给成龙、周星驰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档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动作、喜剧、枪战等类型片,最差档期安排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至少保证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线制也决定了严格的票房机制。上世纪60年代,香港西片院线商就开始建立行内互通票房机制,每天以手写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单张,供各戏院、行家参考。70年代初,《娱乐影讯》的出现,使得电影票房开始有了完整的数据纪录,兼有外语片、港产片数字,稍后又出现十大票房排行,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类数据更为完整,为香港电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以电脑联网系统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确化。每条院线都有极强的自觉性,不会产生诸如国内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事情,因为发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条院线竞争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场的强烈依存性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从1923年黎民伟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剧情长片《胭脂》开始就已经确立了海外市场为本位的观念。只有依赖海外电影市场才能保有生存空间,是香港电影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虽然制作技术和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华语电影中心上海,但凭借粤语方言的优势在南洋大受欢迎。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生存命脉。五六十年代,邵氏和电懋两家公司在东南亚有完善的发行网和院线,令香港达到全盛,年产300多部。当时流行的“卖片花”制度,即预先出售电影制成后的版权或上映权以筹集资金拍戏,也极大地推动香港电影以工厂流水线方式粗劣生产。70年代,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带动了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场,海外市场由原先的20多个国家迅即增长到80多个国家。同时海外市场的消费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资助独立公司拍片来满足不同院线需求,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更成为日后香港电影生产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生存依赖的主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市场,并所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市场几乎与本地市场占有同等地位,因为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律给予港片国产片待遇。海外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本地市场,港产片在本地收入不断超越外国影片。90年代,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东南亚、韩日等市场的萎缩,着实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危机。于是电影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台湾市场,因为台湾卖埠足以支撑港产片创作。

从有完整票房纪录的1971年开始至今,外埠市场都占港产片总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场决定了香港电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强,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明星制的建立、题材类型的创作等特点,以及港产影片海外销售的“华人网络”,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直接形成了不重视剧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两个致命的产业经营弱点。

(三)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海外市场需求的庞大和口味的杂陈,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很大程度上沦落为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一条影像机械工业流水线,很大程度决定了香港电影生产的随意性,也决定了香港电影不科学不规范的产业化轨迹。它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采取严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电影又懂市场的制片人依据扎实的剧本来选择合适的创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在香港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非常简单随意,导演成为创作的核心元素。一个拍片计划通常始于导演的一个意念,几个人随意一聊剧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专业编剧形成完整的文学剧本。甚至在还没有成型剧本的情况下,导演就开始寻找投资,一般稍有名气的导演只要有创意、故事、明星,很多时候当天就可以拍板确切的资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龙、洪金宝这样有票房影响力的导演或监制,资金就更不成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拍摄,剧本是否完整严谨已经不重要了,导演可以随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来,海外卖埠就万事大吉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产节奏中,许多知名导演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这种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很多情况下也粗制滥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积少成多地形成港产电影创作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在产业化轨道上,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是畸形产物。香港电影需要有既懂市场,又能判断剧本好坏、导演能力、市场路线和投资额度的优秀制片人。著名导演吴思远说,导演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制度先天存在的种种劣势,早就彰显出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们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运作实况。

2000年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尝试集合了来自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华亿亚联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联华影视公司等国内外巨额资金,“国际资金联盟”的投资方式使它顺利进入多个国家的主流商业电影发行渠道,而奥斯卡则进一步为其国际市场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催化剂。

2002年暑期,杨紫琼、鲍德熹主创的《天脉传奇》继续国际融资道路,高达2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万港币,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千万元票房进账,特别在国内形势大好,公映首场票房超过30万,五天票房达1000万,超过前三地票房的总和,之后接着一路飙升,9月初逼近2500万。

还有近期公映的创亚洲电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准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结了香港才气导演陈可辛、以《茅趸王》成名的韩国精英导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闻名全球的泰国王牌导演朗斯尼美毕达(NonzeeNimibutr),不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场,而且还以“亚洲集团式”的态势胜利进军西方主流商业电影渠道。

如此显著骄人的成绩,着实可以为目前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作为产业调整的首要发展策略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二)注重影片质量,从本质上解决行业危机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三)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

(四)法律法规、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近年来港产片市场急剧萎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盗版的猖獗。这点尚需要政府部门的进一步扶持,既要大力加快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完善步骤和执法力度,进一步促进管理体制的明晰化、合理化和有效化,还要在具体政策上向电影产业进一步倾斜,给予资金或其他相关方面的支持。

以上香港电影2002年暑期票房价值的大幅度滑坡的教训及其走出困境的应因对策,对大陆电影不无借鉴。

收稿日期:2002-11-05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第8篇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峻时刻。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520001

《绝世宝贝》(一百年)418522

《天脉传奇》(浩瀚)41103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946

《悭钱家族》(寰宇)5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3528

《枕边凶灵》2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①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者编选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职杀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819

《蜀山》(中国星)31162

《愿望树》(东方)2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675

《买凶拍人》(嘉禾)3171

《七号差馆》(东方)1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72900

《未来报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际宝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盗墓者罗拉》(TombRaider)41625

《尖峰时刻2》(RushHour2)41329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Park3)21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直至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

(2)行业危机观众的欣赏口味不断现代化,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弃。大规模工厂流水线式粗制滥造的劣质影片也趟浑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港片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入水准低下、市场萎缩、观众不买账,进而无法再生产的恶性圈套中。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五万多人锐减到2002年的数千人。另外,全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控制电影成本,庞大超支为正常现象,一旦市场出现滑落,便很难适应。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严峻的生存危机。

(3)卖埠危机没有完整的卖埠市场网络,这是香港电影的致命弱点。除了像嘉禾集团这样规模巨大、又不断有电影发行、并有足够资源发掘外埠市场的少数大公司之外,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投资者都局限于东南亚市场。当这些市场萎缩,多数小公司开拍新片就没有可能,即使能开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质量。同时港产电影越是不景气,人才越是外流,台前幕后的优秀人才纷纷到海外,再回来帮助外国电影分占港片市场,令本土电影卖埠市场雪上加霜。

危机的产生,源于最本质的香港电影产业制度。

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统合模式

电影生产投资大、赚钱快。但单部电影公映寿命较短,不仅赚的是小钱,而且还有发行放映部门的利益分成。所以为保证票房收益,必须选择合适的档期在多条院线同时上映,这就需要建立电影流通的畅销渠道。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统合的运作模式,也即: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甚至后期电影产品的开发等所有环节,均由大公司一手包办。大公司以实力投资拍摄,丰富创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发行;并且收购一系列影院形成强大的独立院线系统,保证影片畅销无阻。

这种大公司主宰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市场体制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的确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两雄对峙,发展为60年代国语片主导力量,再到70年代开创国、粤语电影并行的集团式局面,一直鹤立鸡群;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并启用李小龙和许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剧片,才遇到相应的对手。80年代,以高卖座纪录起步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和接手邵氏电影院线的“德宝电影公司”,与以《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片推向国际国内发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势力。90年代,向华强兄弟“永盛电影公司”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票房电影而最具影响力。另有在港经营“东方院线”、在台经营“国片院线”的“东方电影公司”,以及原有“长城”“凤凰”“新联”和新成立的“中原影业公司”合并成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电影史上诸如李小龙《精武门》、成龙《警察故事》等绝大多数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特创意构思的大制作,开创时代潮流的影片和导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们的成就基本上显现了香港电影的成就。

这种垂直统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决定了香港电影采用院线制排片,不可避免垄断的出现。首先,院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票房。全港拥有三条以上的电影院线,每条院线基本上都超过20家影院,并渗透到每一个有黄金卖点的商业角落。这样在推向市场时,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团式效应,最大程度地保证观影人次和商业票房。其次,院线制排片有优先权。拥有院线所有权的大公司电影可获得优先排映权,并一般占据着整年的黄金档期,剩下的淡期才会让给被认为能赚钱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线制排片有严格的档期观念。一般农历新年、圣诞、暑期等黄金档都会让给成龙、周星驰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档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动作、喜剧、枪战等类型片,最差档期安排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至少保证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线制也决定了严格的票房机制。上世纪60年代,香港西片院线商就开始建立行内互通票房机制,每天以手写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单张,供各戏院、行家参考。70年代初,《娱乐影讯》的出现,使得电影票房开始有了完整的数据纪录,兼有外语片、港产片数字,稍后又出现十大票房排行,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类数据更为完整,为香港电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以电脑联网系统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确化。每条院线都有极强的自觉性,不会产生诸如国内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事情,因为发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条院线竞争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场的强烈依存性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从1923年黎民伟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剧情长片《胭脂》开始就已经确立了海外市场为本位的观念。只有依赖海外电影市场才能保有生存空间,是香港电影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虽然制作技术和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华语电影中心上海,但凭借粤语方言的优势在南洋大受欢迎。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生存命脉。五六十年代,邵氏和电懋两家公司在东南亚有完善的发行网和院线,令香港达到全盛,年产300多部。当时流行的“卖片花”制度,即预先出售电影制成后的版权或上映权以筹集资金拍戏,也极大地推动香港电影以工厂流水线方式粗劣生产。70年代,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带动了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场,海外市场由原先的20多个国家迅即增长到80多个国家。同时海外市场的消费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资助独立公司拍片来满足不同院线需求,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更成为日后香港电影生产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生存依赖的主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市场,并所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市场几乎与本地市场占有同等地位,因为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律给予港片国产片待遇。海外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本地市场,港产片在本地收入不断超越外国影片。90年代,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东南亚、韩日等市场的萎缩,着实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危机。于是电影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台湾市场,因为台湾卖埠足以支撑港产片创作。

从有完整票房纪录的1971年开始至今,外埠市场都占港产片总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场决定了香港电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强,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明星制的建立、题材类型的创作等特点,以及港产影片海外销售的“华人网络”,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直接形成了不重视剧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两个致命的产业经营弱点。

(三)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海外市场需求的庞大和口味的杂陈,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很大程度上沦落为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一条影像机械工业流水线,很大程度决定了香港电影生产的随意性,也决定了香港电影不科学不规范的产业化轨迹。它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采取严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电影又懂市场的制片人依据扎实的剧本来选择合适的创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在香港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非常简单随意,导演成为创作的核心元素。一个拍片计划通常始于导演的一个意念,几个人随意一聊剧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专业编剧形成完整的文学剧本。甚至在还没有成型剧本的情况下,导演就开始寻找投资,一般稍有名气的导演只要有创意、故事、明星,很多时候当天就可以拍板确切的资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龙、洪金宝这样有票房影响力的导演或监制,资金就更不成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拍摄,剧本是否完整严谨已经不重要了,导演可以随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来,海外卖埠就万事大吉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产节奏中,许多知名导演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这种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很多情况下也粗制滥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积少成多地形成港产电影创作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在产业化轨道上,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是畸形产物。香港电影需要有既懂市场,又能判断剧本好坏、导演能力、市场路线和投资额度的优秀制片人。著名导演吴思远说,导演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制度先天存在的种种劣势,早就彰显出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们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运作实况。

2000年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尝试集合了来自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华亿亚联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联华影视公司等国内外巨额资金,“国际资金联盟”的投资方式使它顺利进入多个国家的主流商业电影发行渠道,而奥斯卡则进一步为其国际市场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催化剂。

2002年暑期,杨紫琼、鲍德熹主创的《天脉传奇》继续国际融资道路,高达2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万港币,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千万元票房进账,特别在国内形势大好,公映首场票房超过30万,五天票房达1000万,超过前三地票房的总和,之后接着一路飙升,9月初逼近2500万。

还有近期公映的创亚洲电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准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结了香港才气导演陈可辛、以《茅趸王》成名的韩国精英导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闻名全球的泰国王牌导演朗斯尼美毕达(NonzeeNimibutr),不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场,而且还以“亚洲集团式”的态势胜利进军西方主流商业电影渠道。

如此显著骄人的成绩,着实可以为目前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作为产业调整的首要发展策略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二)注重影片质量,从本质上解决行业危机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三)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

(四)法律法规、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