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1篇

一、乙方的定位及现状

高校后勤的乙方是相对于以校方为管理主体的甲方而设立的,甲方代表一般为校方的后勤管理部门,是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而乙方是为甲方师生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的经营实体,其职能是为甲方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乙方是从原有甲方中剥离出来组建的所谓后勤集团,承担本校后勤服务任务,仍然是“自家田自己种”。其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创新不够,质量求精不足,同时面临发展方向不明的困境,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实体及员工身份不确定,用工不规范,校际之间差异大,具有封闭性和吃大锅饭等特征。与此同时,社会力量又很难进入高校,要么进入后又达不到高校后勤服务要求而退出,实质性的社会化未能实现。

二、组建新型乙方经营实体

要建立社会化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乙方是关键也是难点。一般来说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可分为饮食、物业、商贸三大块。在这三块中,商贸(包含通讯、交通、学前教育、商业网点等)完全可以并已部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而且一般城市都完全具备这类专业团队。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校内市场,就能够选择到优质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高校服务。这种服务市场是和全国市场相统一并融入其中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服务。但是,在高校饮食和物业(主要是宿舍管理)服务保障上,社会企业就很难达到高校后勤服务的要求,这是因为我国高校后勤中饮食和物业服务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教育性所致。社会力量进不了和不适应,成为制约高校后勤实质性迈向社会化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新型乙方经营实体。这些实体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专业化程度达到社会同类企业水准。二是在高校后勤经营中享有国家和高校对高校后勤服务的优惠政策。三是具备能为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专业能力。四是取得社会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批准的双重资质。五是这些实体不属于哪一所学校是跨学校、跨地域的服务团队,在各省市范围内多家并存。各省市可以选择现有高校中的优质专业实体为龙头,融合、吸纳社会力量,组建若干个跨学校的“高校饮食服务公司,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和高校商贸公司”等等。形成既有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化很强,又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特征的具有双重身份及功能的乙方实体。

三、乙方的运行与管理

乙方首先是社会大市场中的一个普通经营实体,其运行必须按照市场要求企业化运作,建立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同时又是一个主为高校后勤的服务的特殊群体,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学生,并享有国家及高校对其服务的优惠政策,又必须按照高校后勤服务要求运行。在成本核算,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理念,人员管理上达到高校后勤服务的要求。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制定出高校后勤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包括成本控制及核算,服务质量标准等行规。作为甲方的各高校在本省市及全国范围内通过招标形式选择乙方。乙方在经营中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甲方和甲方所在省市的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监督。

乙方是独立的法人企业,首先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取得对甲方现有后勤设施的经营权,为甲方服务,实力雄厚的乙方可以购买甲方某些设施经营。其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甲方不再投入后勤设施,而由乙方直接投入取得产权经营。这样高校后勤就逐步走向完全意义的社会化道路。

甲方在众多的高校服务企业中选择多个适合自己的乙方为自己服务,专业实体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进入各高校成为乙方,逐步将现有各高校的后勤集团分散融入新型专业化集团中,在各高校形成一个甲方多个乙方的新型后勤保障格局。

四、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建立

应当说通过十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组建跨高校的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的时机已经成熟。各省市只要将本地区各高校中优质的专业服务实体从现有高校中分离出来,结合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并入、托管、联办、连锁、股份合作等形式,就能建立起若干个既能独立于高校、融入社会,又能满足高校后勤服务需求的新型服务实体,从而建立起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完全实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最初目标。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建立,将为我国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的形成起到最关键和突破性的作用,将使高校后勤社会化实质化,但这不仅需要各高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质性地做到开放校内市场,更需要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引导和宏观调整。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后勤服务社会化 财务治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现行治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学校办社会”的后勤服务体制,使政府和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治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目前,各高校的后勤改革已经起步,成立了后勤产业集团,但后勤的财务运作并没有同学校完全脱离,还享受国家的经费补助,作为校级财务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改革的进程。学校财务部门应在自身的职能范围中,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治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治理对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治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后勤经济实体资产界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要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前提是要做好后勤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后勤的资产是在过去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拨款购置或利用学校提供条件取得的,均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为做好产权制度的明晰,将后勤资产从高校中划分出来,校财务部门就要同有关单位对后勤资产进行清理、评估和界定。首先,要对后勤改革前的设备资产进行认真全面的清查核对,核实后勤经济实体各项设备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作好财产登记,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后后勤经济实体占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进行产权界定、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合同。其次,对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学校的房产和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可将此作为学校对后勤实体的投入,按双方合同以租赁关系给后勤实体使用。最后,对后勤原有的往来款项、债权债务、各项流动资产进行核对清理,划分归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二、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治理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从过去对后勤财务的直接治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对其进行宏观上的业务指导。现阶段,学校财务部门应履行学校支持后勤经济实体的责任,指导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首先,高校财务部门具备一套完备可行的内部财务治理规章制度,而后勤经济实体由于处在改革初期,财务治理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治理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科学、规范。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应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表,并对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在具体业务上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学校财务部门还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争取税务部门对后勤企业的税收优惠,在政策上正确使用国家对其的扶持减免,从而降低后勤经济实体的有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帮助后勤经济实体逐步实行成本核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行成本核算。高校后勤是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所谓成本是不真实的,它所占用的大量资产是无偿使用的,不付使用费,也不计提折旧。改革之后的后勤企业,应实行企业化治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首先,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分为收入、支出、治理三部分,在收入方面,财务部门要帮助后勤实体积极组织收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初期,学校应将后勤能承担的一切服务项目让其承担,逐步引入招标机制,促使后勤提高竞争意识,转变经营服务观念,转换经营服务机制,努力增加收入,并把住收入源头,防止收入流失。在支出上,要指导后勤严格执行支出预算计划,杜绝计划外不合理开支,努力压缩成本。成本治理上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合理确定成本项目,保证成本真实正确。其次,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后勤实行企业化治理之后,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成本核算上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后勤实体还要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后勤实体要按国家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折旧方法要校级财务备案,提取的折旧费除上交学校作为使用固定资产的补偿外,还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四、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后勤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治理后,学校财务部门应把握后勤经济实体的经营运作方式、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等,并协助审计部门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指导监督和审计,提高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水平。

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时期,后勤财务仍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这个时期学校应继续执行财务监督职能,校级财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正建议,督促后勤实体加强内部财务治理,完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向完全企业化治理过渡。学校的审计部门在这一时期也应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审计监督,对其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表、使用学校财政补助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是对后勤实体财务的一种监督体制,不是对其经营方式和内部治理的干预,其目的是了解发现后勤经营活动中存在问题,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审计部门还要建立后勤实体负责人离任审计、工程立项、工程预决算、校内单位承包工程审计制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期,后勤财务在脱离国家财政补助完全独立之后,这种监督体制才能做出相应调整。

五、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制度

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是高校后勤治理体制改革过渡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由于后勤财务机构仍是学校的二级财务单位,使学校有权向后勤实体委派会计。学校对后勤实体的会计委派就是由学校财务向后勤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具体负责后勤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治理,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均由学校支付,不参加后勤企业的利益分配,改变了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学校后勤资产的保值,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后勤完全脱离学校以后,学校应停止会计委派。

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同时还应建立财务通制度。现阶段,后勤实体财务在很多方面与学校保持着诸多联系,因此,有必要在校级财务与后勤实体财务之间建立财务通制度,后勤实体财务应按会计制度要求,及时向学校财务部门送真实、准确的会计表及财务分析,重大财务事项要及时向校级财务部门汇。

六、提高人员素质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3篇

1.管理体制僵化,后勤工作积极性不高

高等学校属于教育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比较僵化,奖惩措施不到位,“奖”起不到很好的鼓舞效果,“罚”碍于面子又难已落实,流于形式。后勤工作繁、杂、面广,难满足人意。干得多的人还常常得罪人,出差错的机会也就多些。为此,开始勤奋敬业的人也逐渐被同化,慢慢失去了原有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整个后勤队伍就逐渐地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成本高

近年来,随着新《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临聘人员的工资标准提高了,用人单位按规定为聘用人员购买“五险一金”。高校锅炉工、大客车司机、高压维护电工、大厨、白案师等工种的基本工资要明显高于普通人员。

部分高校的后勤人员数量达到全体正式职工数的40-50%,影响力大。高校后勤服务是全天候的,涉及面广。与师生碰面的机会多,他们虽然干的是普通工作,但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性格形成和对社会的认识。但遗憾的是后勤人员多数为小学或初中毕业,不善于表达沟通,知识水平低,纪律意识差,这与高校“全员育人”的思想理念相矛盾。

3.师生要求高、意见大

现在的高校学生思想活跃、见识广、维权意识强,与平行高校间交流多。他们对食堂、住宿、饮水使用、网络、活动场馆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自已的学校硬件与条件好的学校对比,喜欢拿本校硬件差的方面与其它学校好的方面比,要求食堂饭菜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低廉,要求寝室内装有空调、洗衣机、宽带网、热水器、直饮水等。常在民主生活会上向校领导提意见,在个人空间、微博、贴吧上带个人情绪的信息,给学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对策

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后勤社会化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机关、大实体”模式,二是“小机关、多实体”模式。小机关为高校后勤归口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负责后勤方面的规划、协调、监管、考核等工作,与后勤实体签订各类承包协议和业务合同。多实体经营方式多样,运行高效,灵活性强。大实体的各类服务很难完全与社会相关行业接轨,难实现彻底的社会化。学校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和后勤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中产生矛盾而互相摩擦。多实体则不同,有利于各实体以不同的速度、方式、经营手段,按不同的标准与社会各行业接轨。使各单一的实体实现服务专业化,实现立足高校服务,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的社会化目标。

2.高校后勤社会化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高校后勤应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别于社会上的其他第三产业,只有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去追求低比例的经济效益。

后勤社会化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起到配合、协助和细化的作用。后勤服务中管理:校门卫管理涉及进入学校车辆,车载物资和人员;安保巡查人员发现学生争吵、打架事件,要第一时间劝导、制止;维修人员对于不爱惜公物的现象要进行批评教育。后勤人员许多时候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工作人员,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教师的形象。所以后勤人员服务水平、处理事情的能力,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3.坚持公益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

担当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市场主体要做到两个必须。第一必须遵循市场规律。高校要规范校内服务市场,尽快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采取有效措施督促落实。积极探索符合市场规律、教育规律的新的运行机制。第二必须体现公益性。坚持高校后勤的公益性,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兼顾学生承受能力、财政支付能力和学校负担能力的学生后勤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机制,保证校内物资消费价格明显低于校外,保证在物价稳定。

4.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开放校内市场,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后勤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高校把后勤交给社会去办。高校要根据校园大小、学生人数、学生宿舍的分布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地设立后勤服务餐饮、直饮水、超市、打印社、电信营业厅等经营网点。所有经营网点的价格须经物价部门审核,且通过高校后勤部门、学管部门、分管校领导的审核,确保价格低于校外。高校学生人数多,如不科学合理规划,在校园内引入太大的竞争,后勤部门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协调永不休止纠纷问题。因后勤问题而很大影响高校教学、科研一线正常工作。纠纷未及时处理可能升级成恶性事故,高校要承担监管的主要责任。只有在科学合理规划下合理的竞争,才能让每个后勤实体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改正不足,创新服务,推出性价比高的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彭怀祖.高校后勤社会化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薛沛建.高校后勤社会化全球视野[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兆军.高校后勤形象塑造[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4]孙洛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与经济理论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2

作者简介: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114-03

[作者简介] 王新华,华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后勤管理;

梁松练,华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后勤改革;

吴世庆,华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后勤管理。(广东 广州 51000)

自1999年以来,在国务院、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社会化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体系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与运行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使得高校在节省管理成本、增加办学收入、解决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前阶段的改革势头相比,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略显滞重,该项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的问题重重,障碍较多,前景令人担忧。如果我们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识不足,将难以进一步推动后勤社会化,甚至可能会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发展。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目前,高校社会化改革现状不容乐观,面临诸多问题,前景令人担忧。

1.原地踏步等待国家下一步的政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学生公寓及相关后勤设施建设中的土地划拨、项目审批、建设取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采取了不少具体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成效。这些政策都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政策环境。正是在这种优惠的政策下,有的学校没有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真正提到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有些高校领导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解不深入,不给后勤投入经费,认为后勤社会化应该由国家社会来管,产生了“等、靠、要”思想,不想干事,于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原地踏步等待国家下一步的政策的状况。

2.重新回到上世纪90年代“小机关、多实体”模式

一些高校在经历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出现了后勤实体效益不明显、运行机制不畅、制度安排低效率等状况,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运作。针对这些情况,一些高校撤消了后勤部份职能处,将基建、学生宿舍管理、总务、设备管理、劳动服务公司等部门合并,仅保留了后勤处或只保留后勤集团,回到了“小机关、多实体”的后勤管理体制老路子上。

3.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不平衡

从各地高校改革现状看,各高校在改革的深度、广度及程度上,发展极不平衡。主要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各地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主导作用程度不一,制定政策的力度不一;二是各校后勤原有基础不同,在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现有实力等方面均有差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后勤改革整体发展进程。

4.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不稳定

有些高校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由于领导更替频繁,政策不稳,发展战略摇摆。常言道“一个领导一个令”、“新官上任三把火”,领导频繁更替是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认识差异,可能形成在没有深刻理解后勤社会化的条件实质内容,不顾社会化条件是否具备的情况下,过早地进行后勤股份制公司的形式或不加分析照搬他人模式进行改革,造成决策与客观实际的需要不相匹配,使得后勤社会化实际运作困难和后勤社会化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障碍

从全国来看,目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观念陈旧

陈旧的管理观念表现为:首先,后勤管理部门将管理理解为“指挥”,而不是服务。其次,后勤组织机构及其员工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旧体制、旧机制情有独钟,普遍抱有一种“得过且过”思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第三,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存在忽视管理质量的问题。

2.管理体制落后

首先,从后勤管理的领导体制来看,后勤管理机构从属学校的领导,缺乏独立的决策权。其次,从后勤管理的执行体制看,不少高校把后勤执行机构决策化、权力化,形成作风,导致后勤管理偏离了服务宗旨。再次,后勤咨询体制不健全,体制上存在的典型问题还有:后勤企业是在运作上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分配上实行事业化分配。

3.管理结构失衡

很多高校在后勤管理结构上仍然运用的是直线管理结构模式,从属学校领导,没有自身独立的组织机构体系,无法取得法人地位。这样,后勤管理结构无法按照企业运营的规律来设置自身的组织结构,也难以形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后勤管理结构形式,造成后勤管理结构形式与内容的不协调。存在着管理渠道多、动作慢、协调配合难度大、不便于决策等缺点。

4.管理机制不健全

首先是导向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后勤管理的导向目标是“平均主义”,缺乏竞争意识,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向机制不健全还表现在服务工作忽视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忽视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成效与实际利益脱节,形成后勤部门吃学校“大锅饭”的局面。其次,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过于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对人的多种需要的研究,忽视了其他激励手段的运用,造成了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缺乏积极主动的竞争意识。第三,制约机制不健全。后勤管理更多依靠的是制度制约,但现实却缺乏必要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

5.员工素质较低

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偏低,后勤人员不稳缺编严重、来源短缺,服务思想不牢固。后勤干部大多数是学校任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原有干部是否能够跟上新形势,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有些后勤干部缺乏吃苦精神和创业、开拓精神,贪图享受,败坏了干部形象,在职工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6.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由于外部企业难以进入学校市场,学校的地方保护主义从侧面阻碍了后勤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商业氛围是不合理的,但在原有的体制下其他企业被摈弃在校园之外,在无竞争的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动力不强,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而校内企业难以成长壮大,无法向社会拓展,资产产权不明晰,导致后勤企业缺乏发展的基础。

三、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要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打破高校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将高校后勤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分工格局之中,按高校后勤应有的功能,重构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处理好上述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排除主要障碍,按照现代企业规律将高校后勤产业组建成为既便于学校控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企业实体,建立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新型服务、产业、经营、融资和劳资管理的运营机制。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模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形成“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后勤保障体系。具体的实践对策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坚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高校后勤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并尽快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不仅事关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活力,而且是高校办学模式、办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高校后勤发展的大趋势。由于部分人仍然延续旧的思想观念看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因此,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只有提高思想认识,正确看待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矛盾。

2.开放校内市场,开展校园竞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飞速提高,而高校后勤实体因为没有独立法人资格,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思想保守,不敢也不愿参与市场竞争。校内市场竞争不充分。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打破。我国高校后勤服务集团社会竞争的能力普遍不强,是不争之实。高校后勤服务集团“走不出去”,只有死路一条。与其被动地接受被淘汰的命运,不如尽可能创造条件开放校内市场,以“请进来”为主,走“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路线,把后勤搞活搞好。后勤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高校把后勤交给社会去办,这里的社会既可以是来自原高校的后勤集团,也可以是社会上其他第三产业。具体给谁办,完全看双方竞争的结果。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期内,引入适当的校园竞争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服务的改善、有利于学校和师生得到实惠。但目前校园内除基建和修缮市场存在竞争外,其他后勤服务如饮食、接待、商贸基本上都由本校实体所垄断。这些实体由于没有竞争压力,收入稳定,上交有限,因此也没有开发校外市场的动力。有实力的高校可以以集中经营型资产所组成的大实体――后勤集团产业公司,集中精力搞经营,依托校内市场,融入社会竞争,依靠现代管理,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经营所得,支撑起后勤的服务保障体系。

3.高校后勤产业化要继续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高校后勤应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别于社会上的其他第三产业,高校后勤产业也必须坚持姓“教”,只有在不损害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才能追求经济效益。这是高校后勤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公司是经济组织,其宗旨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要实现这个宗旨必须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去完成,这必然与后勤企业的教育属性相矛盾。所以如果不顾后勤资产的性质,一刀切地把经营型和服务型资产统统注册为法人实体。可能会在许多有关学校和师生切实利益的服务项目上牺牲社会效益来换取经济利益,最终导致各方不满。如果师生一有不满,很容易引起各方关注,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4.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创造宽松环境

政府重视和支持,首先有利于高校后勤改革获得必要的政策扶持。某些地区由于政府认识不到位,甚至连中央规定的 6年免税政策都置之不理,导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然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其次,高校后勤大规模的合作与联合只能由政府出面主导和协调,自发联合仅局限在小范围内,松散且没有规模。规模化经营降低了服务成本,高校后勤的集中采购、集中配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降低服务和经营的成本,使学校和师生受益。政府在整个高校后勤管理体质的改革过程中要发挥指挥家和管理者的作用,不要让学校内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学校负责,同时促使高校行政部门尽快转化角色,找准职能定位,从整个高校的角度出发公平地考虑问题,制定改革策略,通过行政方式消除强大的经济组织或人为的力量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阻碍。各级政府应为各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并创造保障后勤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开放的宽松环境。

四、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特殊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高校后勤体制和运营机制的一次大变革。这项改革的核心是体制创新,体现了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发展的与时俱进。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传统后勤体制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必须改革。

参考文献:

[1]邓易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风险分析和抗风险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

[2]权淼鑫.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9).

[3]刘洁.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4]戴尔海.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J].教育管理,2005,(14).

[5]陈艳秋,白海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2).

[6]张林,董春阳.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后勤 社会化

1.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必须认清的几个原则问题

1.1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成熟的市场主体是基础。要做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前提是要有合格的市场主体,否则学校就无从自主选择。校园市场与社会市场不同,虽然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更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体现高校教育的公益性,并要承担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特殊的政治责任。从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都采用过甲乙方协议的管理模式。首先,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故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由于物业中标费用偏低,该企业很难贯彻落实《劳动法》的相关条例,用工的负担和风险日益突出。致使对绿化日常养护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造成其隐性的园林损失。再次,其承包时间的短期性不会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学校绿化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局部改造。吸引优质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这种改革模式,要求学校与社会方之间紧密配合,互惠互利,形成共赢的局面,才能把改革继续推进。而社会企业的短线经营策略使为数不少的高校步履维艰,极不利于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1.2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坚持服务育人是宗旨。我国高校后勤长期坚持的“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即必须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这是由高校后勤“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的双重性所决定的。这个宗旨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灵魂,必须坚持,不应动摇。学生公寓管理、学生食堂服务、校园环境管理等是后勤管理的重点、热点问题,也是高校管理的敏感问题,涉及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和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切不可简单化地实行承包经营。高等学校是一块特殊的阵地,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强调经营及经济效益,而忽略或弱化作为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服务。不能只注重改革的短期性、表面性,而忽略其长期性和深入性。因此,在其后勤社会化的服务中,除了强化市场和服务以外,还要增强政治、思想的教育和管理,这是由高等学校的性质和现实决定的。

1.3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关键。稳定最主要的是人的稳定,尤其是人心的稳定。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打破原有的人事和利益分配格局。因此,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保证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不受伤害,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才能谈到改革和发展。后勤职工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年龄结构相对偏老,但他们在高校核心保障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师生运输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对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高校环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学校的改革基础不同,改革的力度与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信任、积极依靠后勤职工。既要考虑“老人”的利益,又要妥善解决好 “老人”的问题。要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寻求最佳结合点。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建立并完善了后勤服务保障的监控体系。

2.把握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创新点

2.1从体制上创新,构建合理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 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还不完整,不能够做到后勤资源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后勤部门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充分挖掘后勤人员的潜能,促使后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美院后勤改革看,近年来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高校后勤管理体系:一是引进创新的激励体制。将创新成果直接与员工的切实利益相关联,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运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权激励机制”创新高校后勤管理,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压力机制。高校后勤员工很多都是教职工的亲戚或者家人,“关系户”较多,他们在工作中就不会出现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鉴于此,我们建立了员工压力机制。

2.2从方法上创新,实施精细化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最早起源于日本,是 20世纪 50 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主要指的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我校在后勤管理中引入了精细化方法,具体措施:一是操作的规范化。二是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工作分析的精确化。

2.3从理念上创新,实施有监督的开放性后勤管理。社会化服务既不是后勤改革的终极目标,也不是后勤改革的唯一目标,因此,即使学校后勤全部实现了社会化服务,也不等于万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后勤改革工作越深入,对于服务质量的监控愈要加强和落实。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服务社会化;财务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现行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后勤服务体制,使政府和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目前,各高校的后勤改革已经起步,成立了后勤产业集团,但后勤的财务运作并没有同学校完全脱离,还享受国家的经费补助,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作为校级财务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改革的进程。学校财务部门应在自身的职能范围中,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管理对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后勤经济实体资产界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要确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前提是要做好后勤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后勤的资产是在过去办学过程中,通过国家拨款购置形成,或利用学校提供条件取得,均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为做好产权制度的明晰,将后勤资产从高校中划分出来,校财务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对后勤资产进行清理、评估和界定。首先,要对后勤改革前的设备资产进行认真全面的清查核对,核实后勤经济实体各项设备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作好财产登记,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按照评估后后勤经济实体占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办理资产转移手续、进行产权界定、按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明晰产权关系,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合同。其次,对后勤经济实体使用学校的房产和土地按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可将此作为学校对后勤实体的投入,按双方合同以租赁关系给后勤实体使用。最后,对后勤原有的往来款项、债权债务、各项流动资产进行核对清理,划分归属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帐务处理。

二、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从过去对后勤财务的直接管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对其进行宏观上的业务指导。现阶段,学校财务部门应履行学校支持后勤经济实体的责任,指导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首先,高校财务部门具备一套完备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而后勤经济实体由于处在改革初期,财务管理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积极主动的帮助后勤经济实体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活动科学、规范。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应指导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业务,帮助其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制符合国家要求的会计报表,并对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在具体业务上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提高后勤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学校财务部门还应主动帮助后勤经济实体争取税务部门对后勤企业的税收优惠,在政策上正确使用国家对其的扶持减免,从而降低后勤经济实体的有关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帮助后勤经济实体逐步实行成本核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实行成本核算。高校后勤是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的所谓成本是不真实的,他所占用的大量资产是无偿使用,不付使用费,也不计提折旧。改革之后的后勤企业,应实行企业化管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首先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分为收入、支出、管理三部分,在收入方面,财务部门要帮助后勤实体积极组织收入,高校后勤社会化初期,学校应将后勤能承担的一切服务项目让其承担,逐步引入招标机制,促使后勤提高竞争意识,转变经营服务观念,转换经营服务机制,努力增加收入,并把住收入源头,防止收入流失。在支出上,要指导后勤严格执行支出预算计划,杜绝计划外不合理开支,努力压缩成本。成本管理上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合理确定成本项目,保证成本真实正确。其次要帮助后勤实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成本核算上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后勤实体还要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后勤实体要按国家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折旧方法要报校级财务备案,提取的折旧费除上交学校作为使用固定资产的补偿外,还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四、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后勤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学校财务部门应掌握后勤经济实体的经营运作方式、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等,并协助审计部门加强对后勤经济实体的指导监督和审计,提高后勤经济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

在后勤改革的过渡时期,后勤财务仍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这个时期学校应继续执行财务监督职能,校级财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后勤实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正建议,督促后勤实体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体系,逐渐向完全企业化管理过渡。学校的审计部门在这一时期也应加强对后勤实体的审计监督,对其会计账目、会计核算、会计报表、使用学校财政补助情况等进行审计,这种审计是对后勤实体财务的一种监督体制,不是对其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的干预,其目的是了解发现后勤经营活动中存在问题,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审计部门还要建立后勤实体负责人离任审计、工程立项、工程预决算、校内单位承包工程审计制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期,后勤财务脱离国家财政补助完全独立之后,这种监督体制才能做出相应调整。

五、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过渡时期出现的新事物,由于后勤财务机构仍是学校的二级财务单位,使学校有权向后勤实体委派会计。学校对后勤实体的会计委派就是由学校财务向后勤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具体负责后勤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均由学校支付,不参加后勤企业的利益分配,改变了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学校后勤资产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后勤完全脱离学校以后,学校应停止会计委派。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后勤社会化改革促使高校后勤会计管理步入企业式规范轨道,反过来促进了后勤实体的业务发展。但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现的停滞和反复,却导致了会计管理的困境。浙江大学始终坚持企业式规范化模式,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我国高校后勤会计管理吸收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会计改革的成果,摒弃了早先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核算体系和管理办法,普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强化了成本管理,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追求经济效果的可喜进步;促进了高校后勤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创新,实现了后勤管理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全国范围后勤社会化进程受阻,出现了向“总务处”时代的回归潮,不少高校曾花大力气建立起的社会化后勤机制遭遇解体,其会计管理也向事业非营利模式的倒退,且具有普遍性,与之前未能有效解决的系列问题叠加,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洼地。

一、当前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性障碍,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加强高校后勤会计监管和指导体系建设

当前,无论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还是国家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对高校后勤会计的监管和指导,都相对薄弱。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因缺乏硬性约束而相对有限。因此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体系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二是高校的监督与评价要到位,三是政府监督和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地区性成本和效益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以形成行业评价机制,政府审计监督部门对效益效果和管理过程的审计评价机制和体系,要完善对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后勤行业成本分担的量化和标准化机制。

结束语

后勤会计管理是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面向新世纪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后勤社会化问题,自然也不能对其会计管理问题避而不谈。后勤社会化的根本路径在顶层设计上非常明确。而浙大后勤会计管理模式解决了当前后勤会计管理制度的体制选择,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操作,依法纳税,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报告均实现了规范化,因应了国家税制政策的改革调整,具有示范效应,值得在当前后勤社会化阻力重重、高校艰难抉择的时刻进行推广,以切实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为大学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第8篇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河南洛阳471000)

一、当前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性障碍,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