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1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项目批准号:05JJD790020)。

摘 要: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为经济学家所重视,但是关于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的论述并不多见。本文在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阐述,并简要评述了文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经济发展;金融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资源(高波、张志鹏,2004),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制度之母”(曼格尔,2002),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基本上都对此做过界定。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将文化定义为“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2005)。此后,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管理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等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对其规定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学家基本上比较倾向于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精神财富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欧阳强、宋德勇,2005)。关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经济学产生以来就有论述,因此本文只是简单概括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

一、文化与经济发展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很早就为经济学家所认识。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穆勒以及马歇尔都在各自的著作里阐述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他们通常把文化看成是伦理道德、理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等,而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高波、张志鹏,2004)。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著作中充分阐述了他所理解的“经济人”,以及从“经济人”出发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成为市场扩展和经济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 高波、张志鹏,2004)。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道德和社会科学研究上,在他看来,各国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马歇尔也认识到包括宗教、理想、道德、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动机共同决定人们的行为。而且他还意识到了宗教改革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它与印刷术、发现新大陆三者共同看作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高波、张志鹏,2004)。后来,韦伯(1995,2002)明确考察了文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兴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他也探讨了儒家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认为中国的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继韦伯之后,更多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或强调文化会促进经济发展,或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总之,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把这一领域延伸到金融发展上。

二、文化与金融发展

早期的学者在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研究了宗教对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认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由于各自的教义不同,从而对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作用。基督教早期禁止放贷获息,中世纪时反对高利贷的思想达到顶峰,直到16世纪才渐渐放松禁令;伊斯兰教自始至终严禁高利贷;而佛教不仅允许放贷取利,而且对交易方式和利率作出了明确规定。正因为如此,伊斯兰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至今还比较缓慢;历史上,信仰佛教的地区金融发展未受太多约束;基督教对高利贷政策的演变反映了金融发展具有阶段性(魏悦,2004)。

以后的经济学家更侧重于研究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有关著作非常多,但基本上没有论及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论及金融发展。他们主要阐述了文化如何影响投资者权利的保护,进而影响到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文化如何影响各国的公司治理;文化对个人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社会资本、信任、关系等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综合性地研究文化如何作用于金融发展,增进经济绩效。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对权利保护、公司治理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Stulz和Willamson(2001)以宗教和语言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它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与投资者权利保护相关,特别是对债权人的保护表现很显著。宗教在解释债权人权利保护的国别差异上要比国际贸易、语言、法律起源这些变量的力度强;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对债权人的保护没有其它国家好。不过。文化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总体而言,宗教和语言能表明一国如何实施各种权力保护投资者,进而影响金融发展。

Licht、Goldschmidt和Schwartz(2001)认为,法律只能部分地解释全球的公司治理制度差异,公司治理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他们根据Stulz和Hofstede的分类法把所研究的样本国家划分为英语国家、西欧、东欧、远东、拉丁美洲、非洲六种文化区域和不列颠人、日耳曼人、北欧人、更发达的拉丁美洲、不太发达的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亚洲东部国家七类文化区域,并根据LLSV所创造的衡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反董事权利指数和债权人权利指数,考察了文化分类与投资者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发现普通法国家的反董事权利指数要高于大陆法国家的各个指数,而按文化区域分类的国家在对债权人的保护上没有什么区别。

Kanatas和Stefanadis(2005)更是明确研究了文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文化既是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又是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证实了:(1)社会越道德,即腐败越少,产权越强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同时,受教育的人也更多;(2)越强调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也越高;(3)实行新教的国家更容易建立强产权的法律体系,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相应要高一些,金融体系也更发达一些;(4)产权保护不强、腐败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相比于那些强产权和腐败水平低的国家更容易实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越强的国家越不会选择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二)社会资本、信任和关系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Guiso Luigi、Sapienza Paola和Zingales Luigi(2004)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在社会资本较高的地区,个人(家庭)更愿意投资股票,更多地使用支票,而以现金方式进行投资的数量非常少,因而这会影响金融发展的程度,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

Karlan(2001)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秘鲁的集团银行业的影响。他发现,社会资本越高的地方,贷款偿还率和储蓄率越高,储蓄所产生的收益也越高。而且社会资本能够区分是因为道德风险还是因为个人所面临的真实不良冲击而造成的违约。同时,他还发现,文化异质性和地理扩散性可以解释借贷行为,一般地,那些拥有相似的文化,住得也比较近的群体之间所发生的借贷的效率要更高一些。

Calderón、Chong和Galindo (2001) 利用48个国家1980-1994年间的数据考察了信任和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法律法规后,信任也都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以及股票市场相关。信任水平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越发达,利差和管理费用越小,金融效率越高。而且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信任还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其作用。

Allen、Qian Jun和Qian Meijun(2002)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关数据把中国的企业划分为正式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开上市的企业)和非正式部门(所有其它企业),他们发现,非正式部门的法律机制和金融机制都没有正式部门的好,但前者要比后者增长得快一些,在他们看来,这是因为在非正式部门中存在着非正式的融资通道和治理机制,如声誉和关系等,在支撑该部门经济的高速增长。

Garretsen、Lensink和 Setrken(2004)研究了社会规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发现,社会规范会对股票市场资本化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对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不明显。总之,他们认为,社会规范总体上能够解释金融发展,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三、文化与金融发展的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研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比较多,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论述儒家文化对整个东亚经济的影响。但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金融发展的文献还比较少。目前,金融理论界对于文化的研究滞后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步伐。

尽管如此,国内学者还是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如何影响金融发展;二是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关系;三是文化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四是金融文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

朱正元((2001)研究了儒家文化与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金融发展缓慢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经济主体的金融意识淡薄,给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带来了巨大阻力。具体而言,一是金融意识淡薄导致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微观基础;二是金融意识淡薄阻碍了金融企业形成自负盈亏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得中央银行实际上成为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居民存款各种风险的最后承担人;三是金融意识淡薄使金融制度变迁的市场需求不足,而必须由政府强制供给,由此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银行制度。

张俊生、曾亚敏(2005)和卢燕平(2005)利用Guiso Luigi、Sapienza Paola和Zingales Luigi(2004)所选择的无偿献血率代表社会资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与中国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我国的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使在控制了如法律执行质量、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等变量后,结果仍然比较显著。

国内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东亚金融危机。顾肃(1999)指出,国际金融投机只是东亚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陈立旭(2005)也认为亚洲金融风暴应该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作用,重新思考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的关系。

此外,国内不少人着重研究了金融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金融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是金融业不断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邱正文,1996)。郭宏之(2000)认为,金融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文化建设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他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金融,又从金融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文化。从文化的角度看,金融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而从金融的视角看,文化建设会推动金融发展。因而文化与金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范恒森(2000)明确界定了金融文化,认为,金融文化是指“人们在金融实践中形成的,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等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思想文化”。光(2002)考察了债信文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他看来,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的本质是信用,“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的发达和债信文化的繁荣是相表里的……而且,发达的债信文化是金融体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王新(2004)认为,文化与金融相结合形成了金融文化,它可分为货币文化、信用文化、票据文化以及金融企业文化。陈志武(2006)探讨了金融技术、经济增长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社会的金融技术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因金融市场不发达,即为克服金融的不发展而内生出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他看来,包含金融技术在内的金融发展影响到各国的文化内容。秦池江(2006)指出,现代金融和现代金融文化孰为因,孰为果,就如鸡和蛋一样无法说清。总之,发展现代金融的同时必须也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只有借助于金融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出现代金融。

四、评论与启示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他们所研究的作用于金融发展的文化多是社会资本、信任、宗教,甚至包括语言。其次,由于文化很难量化,而且有些数据的获取比较困难,因而关于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以某一特定国家,如意大利,为样本来检验社会资本对某些国家金融发展的影响,因此,推广性不强。国内的实证研究也局限于利用国外文献所定义的指标,如无偿献血率,来检验中国各地区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各地区的无偿献血率差别很大。因而,利用这一指标来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最后,在文化与金融发展的研究上,难以确定究竟是文化影响了金融发展,还是金融发展引导了文化,抑或二者相互作用。

文化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已经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中国金融发展。但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腐败,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对文化的重视。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毫无疑问它也会影响到金融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目前并不缺乏先进的正式制度,尤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是银行信贷仍然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发展不活跃,特别是经常发生金融大案要案,探寻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说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文化的内核之一信用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基于信用而生,信用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忽视了诚信原则。事实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是特别强调信用的作用的,因而,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所缺失的信用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又反映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要先将信用和市场文化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陈立旭.2005.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审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5).

陈志武.2006. 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J].国际融资(2).

范恒森.2002.金融制度学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79.

高波,张志鹏. 2004. 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J]. 江海学刊(1).

郭宏之. 2000. 文化金融[J].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顾肃. 1999. 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3).

卢燕平. 2005. 社会资本与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8).

曼格尔. 2002. 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吗[M]//亨廷顿, 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119.

欧阳强,宋德勇. 2005. 先进的循环经济文化模式构建分析. cenet. org. cn/cn/CEAC/2005in/zyhj009. doc.

邱正文.1996.论金融文化[J].金融经济(11).

秦池江.2006.现代金融期盼现代金融文化[J].金融博览(2).

苏培科. 2005. 拿什么样的金融文化来杜绝腐败之源. mie168. com/human-resource/2005-11/220752. htm.

泰勒.2005. 原始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引自2004. southcn. com/nflr/huati/whms/200406110435. htm.

韦伯.1995.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204.

韦伯.200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8-69.

王新. 2004. 我国金融文化创新的战略构想[J]. 理论探索(2).

魏悦. 2004. 三大宗教的信用思想[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

张俊生, 曾亚敏. 2005. 社会资本与区域金融发展――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4).

光. 2002.债信文化的形成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朱正元. 2001. 儒家思想与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ALLEN F, QIAN Jun, QIAN Meijun.2002.Law, f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ALDERN C, CHONG A, GALINDO A.2001.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links with trust: crosscountry evidence[R].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Banco Interamericano de Desarrollo (BID),Research Department, Departamento Delnvestigación, Working Paper, No.444.

FERGUSSN L.2006. Institutions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y and where do they come from[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 20(1):27-43.

GARRETSEN H, LENSINK R, SETRKEN E. 2004. Growth, financial development, social norms and leg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14: 165-183.

GUISO LUIGI, SAPIENZA PAOLA, ZINGALES LUIGI. 2004.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 526-556.

KANATAS G, STEFANADIS C. 2005. Cultur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R/OL]. alba. edu. gr/uploads.

KARLAN D S.2001. Social Capital and group banking[R].BREAD Working Paper, No. 062.

LICHT A N, GOLDSCHMIDT C, SCHWARTZ S H.2001. Culture, law, and financ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s[R].Scholarship Reposi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一、前言

关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探讨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各个派别的相关人员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研究都有着局限性,并不能真正的探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现阶段,国内外有较多的学者对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整体来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但并不是认为城镇化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是认为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快速演变。此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将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规律分析。例如,Northam认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粗略的线性关系等。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并且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而对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采取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的方法和数据的来源

(1)研究方法。1)设定经济增长的模型。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要想将两者联系在一起,需要在研究中发挥影响要素的间接作用,以建构经济增长的模型。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投入要素和结构变革两个因素。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总产出的持续增长,美国的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格拉斯共同对经济总产出的持续增长进行了有效论述,并用函数说明了相关理论。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投入要素主要有物质、人力、知识,因而在经济增长模型设定中,充分考虑了资本要素。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化对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模型设定中,要将产业结构的因素进行单独考虑。不仅如此,在经济增长模型设定中,还有较多的因素对模型理论有影响。例如,文化发展的程度、技术进步等。[1]2)设定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间接的联系,要想更好研究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介入更多的因素来设定模型。

(2)数据来源。本文主要将我国就业人数的数量代表劳动力的总量,以进一步研究。就业人员主要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上,通过从事社会劳动而获取一定的报酬和经济收入的人员。在数据来源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充分利用了《中国统计年鉴》,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各变量的具体系数。最后,在计量分析时,采用Eview5.0软件实施操作。[2]

三、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但其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镇化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正比例的关系和存在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

(1)中国城镇化的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正比例的关系。通过许多学者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论述可知,我国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演变有着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正比例关系,即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可以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具体可用函数而表示。陈彦光利用幂指数函数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有效拟合,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水平有着正相关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研究可知,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发展和演变有带动作用:在1978~1984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使城镇化水平提高1%;在1985~1995年和1996~2008年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使城镇化水平分别上升为1%。由此,我国城镇化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的同时,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其关系越趋复杂,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升的幅度逐渐加大,使单位城镇化的拉动力越来越强。[3]

(2)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极其不明显,可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本文在研究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时,较多地采用了宏观经济学计量分析的检验分析方法,进而对二者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讨论。

首先,对二者关系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由于宏观经济变量有着时间的发展趋势,因而比较不平稳,所以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对单位根进行检验,在检验数据不平稳的基础上,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协整检验。一般情况下,利用ADF的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进而对检验结果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确定二者的关系。其次,对二者关系进行协整性检验。一般情况下,采用Engle提出的E-G两步法进行检验分析,以检验城镇化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否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有效性的检验,可以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间有一定的协调性,并存在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最后,对二者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着滞后期,而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滞后期进行检验,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不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4]

四、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城镇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为此,更多人认为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固然有一定的联系,然而其关系却是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反之则不然。

(1)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例如,人力资本因素、物质资本因素、知识资本因素等,分别设定这些因素为变量,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法将各个变量引入产出模型中,并对每个变量进行回归方程的检验,在检验中,不断剔除影响较小的变量,与此同时,在影响较大的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引入其他相关的变量进行深入分析。在变量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变量选择不当的问题,因而要在检验分析过程中,对变量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反复的研究和验证,其结果显而易见,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最大,物质资本因素、产业因素和知识资本因素等位居其次。[5]

(2)我国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要想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人均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机构转化等四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有效分析四因素与城镇化的联系,以进一步研究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问题。首先,对四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其次,在各个影响因素中有效剔除影响较小的因素不做分析,这势必会引起数据分析出现偏差,影响分析结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而在回归分析中做了高阶自相关校正,以确保回归模型数据分析的精确性。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人均物质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人均知识资本和第三产业间没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发展与较多的经济增长因素之间没有更为明显的相关性。[6]

(3)我国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通过相关计算可知,我国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以人均物质资本的贡献程度较大,人力资本居于其次,第三产业因素的贡献程度最小。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众多因素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对物质资本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对人力资本的带动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有较多的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并且长期以来仍然以这种形式为主,进而使人口对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等需求发生较大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影响和制约着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知识资本的积累。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对物质资本的带动作用比对人力资本的带动作用更强。[7]

(4)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通过本文对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推断,并不能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是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加快了我国物质资本的积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城镇化对我国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从全球发展角度来看,知识资本积累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为此,我国应该采取一定措施以加快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8]

关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主要有两点:首先,选择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方面,将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信息要素等生产要素在城市中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优化城市中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我国城镇发展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城镇区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充分发挥城镇化为现代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平台的强大功能;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区域资源的争夺者,我国采取有效策略将争夺者转化为生产要素配置的组织者,为促进城镇发展和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利的转型和升级条件。[9]

五、结论

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城镇化的发展会引起经济发展成本的变化。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动态均衡的关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再次,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因素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有着决定性作用。最后,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引导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积极发挥城镇化的有利作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本文针对城镇化对经济发展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建翠.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

[2] 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 李敏飞.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镇化进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5] 王佳.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 潘加顺.城市体系结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

[7] 周小刚.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3篇

1.1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概念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的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河南全省以及周边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的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11年以后,国家正式把中原经济区建设升级为国家战略层面,由此产生了面积及人口位列全国第一,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列全国第四.

1.2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

根据国家的战略定位,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同时还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1.3中原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支持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实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创新区.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就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例如:汉字文化、姓氏文化、诗词文化、功夫文化等等;区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园、嵩山、云台山等闻名海内外.中原地区植根于深厚文化沃土,如何从历史文化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为中原经济建设助力,就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艺术设计属于创意产业,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艺术设计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

艺术设计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只有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才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2.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性.艺术设计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创造经济价值,而商业活动对于经济价值的追求也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在认识两者之间关系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它们之间存在着的本质上的联系性.

2.2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转型,改善经济结构

从经济产业结构的层面上看,艺术设计属于创意产业.创意(creative)就是新主意,创意的实施就是创造新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300亿美元的价值,创意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已达10%以上.正是看到创意产业的广阔前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创意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推动力.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也都加快了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其中较早的如,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创意园,该园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改造而来,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公司与工作室,每年创造出不菲的经济产值,成为其他城市争相效仿的对象.

2.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与中原文化相结合,重塑民族文化自信

艺术设计专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发展、延续需要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环境.正如笔者前面所述,中原地区本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长达数千年的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对近几百年来世界形势发展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势必然带来其文化的强势,这种强势文化在随经济进入另一个国家以后,必然会打压本土文化.伴随30多年的改革开放,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纷纷涌入,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在不断的萎缩.这种情况让拥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处境越发尴尬.正是看到这种文化处境,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从业者正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国人重拾民族文化的自信.

2.4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然而我国的环境污染也在日益加重.2013年元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到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霭天气就是工业污染最直接的说明.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转移,许多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原地区,给中原地区的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前的产业结构,推动高端服务业的产业比例不断提升,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地区可以改变原有的以人力资源输出的发展模式,提升为以智力输出为主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5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推动中原经济发展的翅膀

艺术设计在当代高新技术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桥梁作用,它把新科技、新技术带入日常消费用品中,也是企业与消费者得纽带.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艺术设计也不断地融入新技术、新思想,从而在满足人的日常需求的同时引导消费、创造以需求为目的客观消费.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设计产品造型以及解决企业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把抽象的技术转化为具体的实物,在设计中更加注重产品的人性化特征,进而扩大需求、增加经济效益.

2.6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中原高等教育的复兴,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在近期内将对本区内一些具有相关条件的高校提供教育资源支持,使其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更是要借助中原高等教育复兴的东风,加快发展速度,努力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之间的专业差距,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3结语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体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全部运动、变化和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任何历史时代的体育,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要求和它提供的可能决定的。体育从它产生时起,就同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和反映现存的生产方式。体育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体育需要经济和体育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体育的发展与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一、体育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关系

1、体育需要经济基础支持

“经济”一词,在应用时有多种含义:有时指经济基础,有时指经济活动,有时又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日常用语中,有时指节约或节省等。我们这里讲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泛指体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而言的。

一般地说,体育是既受生产力制约,又受生产关系制约的一种增强人的体质的社会文化活动。从生产力看,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是极为低下的,因而反映在体育内容上也是极为贫乏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使体育进入了近代和现代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迅速发展,成为体育发达国家或世界体育强国。所以,从总体上讲发达国家的体育事业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水平较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希望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不可能的。

对体育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关系应有辩证的理解。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其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从总的方面来说,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是直接受整个经济实力的制约,不像群众体育更多地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2、体育促使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制约体育,体育对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即体育的经济功能。所谓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体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能力,或者说,就是通过体育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经过体育的主体—人—的消费而对社会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机制的总和。它是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这就充分说明体育是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事业中,体育发挥的作用如何,是衡量体育价值的根本尺度、最终尺度。这就充分肯定了体育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我们所研究的体育经济功能是联系和相互统一的,它统一在社会主义劳动者身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同时,人又是社会生产力要素中的根本要素。而体育的一切运行机制又恰恰是作用在这一社会主体和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上。这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的深刻内涵正在于此。因此,在研究体育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时,一方面要牢记体育服务的生产要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不断发挥其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是一个纯消费部门、娱乐部门,一般只注重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观赏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而对体育的经济功能研究不够。现在我们研究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为了破除这种陈旧的观念,也是为了充分揭示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让全社会来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增加对体育部门的投入。

二、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现状

1、体育文化转化为体育产业,出现多元化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也从单纯的体育文化活动发展成为体育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体育管理体制也由过去高度集中、形式单一的体制,逐步转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体制,表现为所有制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目前,我国体育部门的所有制形式是多元化的,国营、集体、个人、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各种经济成分均活跃在我国的体育市场上,经营方式也趋于多元化。公益性体育服务与经营性体育服务同时并存于我国的体育服务领域。

2、体育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

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拼搏精神;利用运动竞赛传播信息、扩大商品销售;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促进和体育有关的产业的发展等,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体育的要素全方位进入市场,竞赛、表演、培训、咨询、无形资产的开发等都可以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运作。

3、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性

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带来体育发展布局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说,城市体育发展要快于农村体育发展,沿海地区体育发展要快于内地体育的发展。

三、对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1、体育产业要为保证劳动力的健康发挥作用

体育对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作用。那么,体育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有什么作用呢?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体育是发展和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特别是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体育经济功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上,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指劳动者生理机能运转的能力,无病、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称之为健康;健康还表现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因此,患病率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率是衡量劳动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体力和精力状况。体力和精力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和运动的动力,它和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它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和工作、训练并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3)生命力和寿命的状况。生命力和寿命是劳动者生存能力的表现。它是前两种素质的延续和效果归宿,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工作、运动、训练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一靠物质条件,增强身体营养;二靠体育锻炼。而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又是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身体素质不仅直接决定体力活动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脑力活动。身体素质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从事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常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如果不活动,我几乎不能思维。因此,必须使我的身体处于动态,我的思想才能开始活动。”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实践在劳动力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劳动力,而且也为劳动力繁衍后代、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奠定了先天基础。

2、开发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产业

现在体育活动的内容是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并举,娱乐、旅游、商贸与体育结合,中西体育结合,体育与文化融为一体,而过去只是做体操、打球、爬山、游水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而体育活动项目的单一化已被体育发展的多样化所代替,如台球、保龄球、门球、地掷球、壁球、女足、帆板、健身、健美等体育内容,已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广为接受,有的地区已广泛开展,真可谓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由于体育的发展,很多传统项目更加活跃,如龙舟、舞狮、舞龙、武术、气功等也是内容多样。再加上人们利用节假日、庆典、商贸活动与体育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现代智能社会、信息社会里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智能社会、信息社会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另一方面影响,就是使人们从沉重的体力劳动和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提高了人们幸福生活指数。

3、积极发展与体育相关的第三产业

体育是一个产业部门,而且属于第三产业涵盖的内容。因此,体育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是指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互补作用或相关作用。概括起来有两组相关互补作用。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了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和体育有关的工业部门产品的社会需求,因此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会随之扩大,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了对第三产业相关服务产品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而第三产业相关部门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四、结论

体育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功能,奠定了体育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体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博.试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关于我国当代体育文化研究根据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3.20.150-151.

[2] 姜宝林,王妍.科技名牌战略主导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出路研究—以内蒙古区域经济为例[J].管理观察,2013.14.27-29.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隆德县;县域经济;农业经济;措施

1隆德县辖区内乡镇分布概况和经济发展

全县幅员面积985km2,辖10乡3镇1个街道办事处,118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21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3万人。由于隆德县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因此整体农业经济几乎都是靠天吃饭,再加上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整体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不容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前各个乡镇的交通建设基本能达到村镇道路硬化,这些对村民的出行和对外界的沟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优势还无法对农户的实际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信息技术的推广举步维艰。在土地开发方面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都是进步缓慢。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出来的这些问题,都对当地农户的实际生活和经济收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山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山区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当地农户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概念比较模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更加趋向于传统的农业经济自然发展模式,观念的封闭和思想的僵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现代订单农业发展迟缓,在农业种植上大多都是趋同于盲目性,跟风种植,导致农产品价格无法提高。这主要也是对价值理论的理解趋向于空白,对市场规律比较陌生,对供求关系无法掌握。在村干部的选举上,由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下,只要识字和比较有威信的人基本就是选举的对象,而这些人基本就没有什么科技和文化知识,用这样的村干部去带动全村人去发家致富搞创收,无疑是痴人说梦。更有甚者,由于村干部工资低廉,基本没有什么服务意识,因此产生的村霸存在压榨农民、挪用贪污用于农村扶贫的各种款项,中饱私囊,这样的村干部的存在,不仅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严重的影响了党在当地群众中的威信,祸害了党群关系,引发了潜在的社会矛盾,致使当地群众的经济生活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理解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解决广大山区村干部的使用问题也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3对当前隆德县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协会可发展订单农业、手工产业,能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工业化出产模式。使农户联合起来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结合自身特点、规范自身行为、谋求自身发展。农企结合、互补。引进企业、土地折股量化、农夫变“股民”、就地“工人化”。无工不富,农民若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集中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民变股民,离土不离村,月月领工资,按期有假日,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工农结合,这将是最有效的发展方式。应积极引进企业,充分施展其在市场开拓、技术立异、资金融通、信息收集利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结构晋级等方面的作用。

3.2大力培养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业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一个懂得并精晓运用泥土、植物、动物、机械的科学知识的现代农夫,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产出丰硕的食品。应全面培养农村学生,使得被升学淘汰出局的学生不会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无生存技能的“科盲”。应把教育和农业相结合,施展职业教育的作用,使县域今天的教育成为明天的经济。县域缺乏哪种专业人才,公示给报志愿的学生做参考。施展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调节配置作用。福利待遇要适当向农村倾斜,调节人才流向村域。抢占人才制高点,吸收高学历人才,优化智力资源配置。组建“人才库”、“军师团”和“专家网”等思维库。“思维库”的上风在于宏观与理论,政府的上风在于微观与实践。在村干部的选举和任命上,尽量做到德才兼备,严格杜绝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为非作歹,这个就需要乡镇一级政府在村干部的选取上严格把关,确保选举的每一位村干部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作者:雍秦科 单位: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城镇化进程和我国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反过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大批的人员流向城市,能够调节城市的产业结构,刺激消费,使城市中的劳动力增加,促进企业实在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进而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下面就对城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进行论述。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影响城镇化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因素有很多,要想真正了解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就要在两者间建立联系,通过建构经济增长模型的手段将两者建立起间接的联系。在模型建立时要考虑要素投入和结构变革两个因素,投入要素在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指物力、人力、才学的投入,所以在设定经济增长模型时,要充分考虑资本因素。此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模型建构过程中,要重视产业结构这样要素。其实,文化发展程度、科技水平、道德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经济增长模型设定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1.2 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的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所有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它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度和真实度;还有一部分数据是利用最小二乘法算革变量的具体系数,主要是指将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就业人员在通过从事社会劳动后取得相应的薪水和经济收入的社会劳动总量。

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间关系

2.1 城镇化的水平与经济发展呈正比例关系

经过许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者研究论述可知,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直接间接关系,我国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城镇化进程对提高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我国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的数据可知,经济增长对城镇化进程有带动作用。在1978-1984年之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提高1%;而在1985-1995年和1996-2008年两个时间段,分别也是有1%数据的带动,因此,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水平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水平,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也会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2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极其不明显,可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在研究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时,较多地采用了宏观经济学计量分析的检验分析方法,进而对二者关系有更为深入的讨论。首先,对二者关系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由于宏观经济变量有着时间的发展趋势,因而比较不平稳,所以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对单位根进行检验,在检验数据不平稳的基础上,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协整检验。一般情况下,利用ADF的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进而对检验结果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确定二者的关系。最后,对二者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着滞后期,而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滞后期进行检验,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不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3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1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资本因素、人员因素、知识因素等,在探究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时,首先将这些因素分别设为变量,然后将变量投入产出模型中,最后分别对各个变量进行检验,还要对变量和变量间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就要在检验过程中适当的对变量进行调整、研究和验证。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力因素是最明显的,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做好人力资本的投入和管理。

3.2 我国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

要想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人均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机构转化等四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有效分析四因素与城镇化的联系,以进一步研究我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问题。首先,对四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人均物质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人均知识资本和第三产业间没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发展与较多的经济增长因素之间没有更为明显的相关性。

3.3 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主要有两点:首先,选择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方面,将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信息要素等生产要素在城市中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优化城市中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我国城镇发展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城镇区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以充分发挥城镇化为现代生产要素的集聚提供平台的强大功能;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区域资源的争夺者,我国采取有效策略将争夺者转化为生产要素配置的组织者,为促进城镇发展和推动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利的转型和升级条件。

结束语

通过对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显示,两者间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很长的发展时间里,两者的发展是呈均衡发展态势的关系。对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探究,我们知道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包括物资因素、人资因素、和知识因素,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物资,但对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却是人资,所以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明显的,而反过来看,随着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建翠.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

[2]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7篇

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另外两大趋势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目前城市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很多地区把它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发展战略。国家在“十五”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积极稳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推进城市化。然而,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对城市化存在模糊,甚至是错误认识,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当做法。这些城市化误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澄清对城市化的错误认识,并使城市化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误区之一:对城市化概念认识简单化

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

然而,有些地方把城市化仅仅看成是农民迁入城市,城镇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这无疑是把城市化看得太过于简单了。一方面,就宏观社会经济而言,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根本的变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由以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向以非农经济活动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转变,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域空间景观也由农村占主体演变成以城市占主体;另一方面,对城市化主体——农民而言,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更是一个艰难而又审慎的抉择,决不像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本身那么简单。农民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个过程从总体上来说是农民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过程,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再社会化等等。在迁移决策中,迁入城市前涉及承包土地、农村原有住宅等问题;迁移到城市后,又涉及就业、住房,以及与户口身份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城镇福利保障等问题。可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复杂变迁的过程。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各部门必须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周密布置,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误区之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片面化

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前者指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或扩建旧城以实现乡村一城市转型;后者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从动力主体来看,可以把城市化动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动力来自于市场,另一种动力来自于政府,前者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后者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二者相互补充而又不可替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是在政府单元动力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呈现多元化,市场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政府,城市化必须要靠政府去推动,市场机制不能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甚至认为市场推动下发展的城市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是有害的。基于这种认识,有些地方过多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甚至动用行政命令来推进城市化。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地政府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这种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力”,用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城市化的方法,不仅不符合城市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和感情,严重影响了农民迁往城镇的愿望,最终必将损害我国的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相反,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城镇化就是市场化,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城市化完全靠市场去推动,并认为经济发展了,城市化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不需要人为地去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政府介入往往容易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使经济要素流通受阻,延缓城镇化进程。因此,主张应采取自由市场化机制,让市场自由地推动城市化。很显然,这种政府对推进城镇化一概弃之不管、放任自流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城市化无序发展,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进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紊乱、脏乱差城市病并发等各种问题的产生,这方面的例子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早已屡见不鲜。

虽然说上述两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承认政府或市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但它们都片面地理解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只承认一种动力的作用,而忽视或否定另外一种动力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必须摈弃。在市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效干预。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

误区之三:混淆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对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预期过高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人口和其它生产要素在城市的积聚可以产生经济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因,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果,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有些地方颠倒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一个地区城市人口增多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就会刺激需求,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甚至用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来说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这种观点颠倒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分地夸大了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只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提高了,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二三产业的增加和积聚,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不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行政手段积聚城市人口尤其是小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以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能抱有过高的预期。因为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直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不能过高地期望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遇到的大多是经济本身、体制以及制度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要理顺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当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运用相关政策给城市化以积极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比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吸引农村拥有一定资本的农产或村办工业到小城镇积聚发展的政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采取的乡镇或镇镇合并以达适度规模的做法等还是比较可取的。

误区之四: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狭隘化

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应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但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狭隘地理解了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不顾区域条件,误认为发展城市化、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就要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等级结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其实这是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片面理解。城镇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符合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律。然而,有的地方不顾区域具体条件,盲目照搬这种城市化道路,严重脱离了当地的实际。镇江市是江苏省较小的一个省辖市,面积为3843平方公里,2000年年底的人口为267万。从区位条件来看,镇江市又处在两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边缘区,在苏南板块中,中心城市镇江市只是一个二级中心城市,城市积聚能力有限。然而笔者在镇江市调研时却发现,虽然镇江市较小,但镇江市还是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结构发展城镇体系,各级城镇都预测了未来规划期末城镇人口数,结果出现了镇江市各级城镇规划城镇总人口比届时镇江市总人口还要多的奇怪现象。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如区位、人口、城镇体系特征、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等具体条件确定符合区域实际的城市化道路,不能一概而论。

误区之五:重视城市化量的扩张而忽视城市化质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从城市化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表现在城市的更新、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等方面。城市化是城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体,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地域面积的扩大,而不重视城镇的更新改造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等。其结果是导致城镇建设乱铺摊子,城市呈摊大饼状向外扩展,走的是外延型的城市化道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带来困难,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这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误区之六: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

城市化水平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一个衡量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城市化水平的确定为政府制定城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当前,很多地方都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然而有的地方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是基于城市化本质和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启动消费,改变宏观紧缩经济的一种政策措施,希图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体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

可持续性发展本来就是我国一直所大力倡导的重要政策,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现如今所积极支持的新经济发展纲要和规划。而且财务管理体制的本身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所以我们既要把握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还要将财务管理体制充分的融入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中去,让它使二者的关系平稳互助多惠双赢,同时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模式的新的改革办法,不断完善当前已有基础上的深层次发展,这明显对我国的经济化建设有着重大的进步性意义。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含义解读

(一)内容上的分析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着三方面的含义:它包括生产力、经济理念、生产关系。同时这三方面的含义也共同组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容,使这种新型的伟大构想得以实现。世界上的资源本来就是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如果想为后代留下足够的资源就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规划问题。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才能实现未来社会的长久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着生产关系的长久性,人类不能再采用之前不计后果的抢夺自然资源,这种行径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研究可替代资源以及低能耗技术,寻找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对经济发展中的人、所需资源、所需设备的一系列合理化要求,这是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本质上的分析

“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其实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资源管理不协调的发展情况,保证人类可以健康、持续、放心的长久生存在地球上。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高效共存的局面,让世界上的资源循环使用,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种所需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各项需求。

二、财务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融合发展

财务管理体制的本质就是经济管理的体制,它是对国家宏观财务制度做一定安排的总累计,其中包含了成本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财务投融资体制和资本金等相关的内容。本段将主要研究财务管理体制在投资方面、融资方面还有分配利益方面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规划。

(一)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投资制度

投资制度一直是不断影响着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又一大利器。投资制度是一项有关于在投资活动参与者之间进行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规章化制度,它不仅能够直接影响着投资方向、规模、效益,还能左右着我国的产业分布格局、经济产业的结构链条和经济发展的结果。投资制度同时还对经济主体的投资方向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城乡和国内外资源不均等现象有着极大的好处。挑选受益最大的产业就是未来的赢家。最后的筹码也会是严重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融资制度

融资制度是与投资制度齐名的又一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在投资融资的大力作用之下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政府通过出台一些纲要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不仅仅帮助社会扩大了资金的来源,为社会提供充足的资金,还进一步促进了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发展。其次,在不断扩张需求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下,政府通过鼓励和出台一系列稳健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有效地刺激消费需求,高效地为市场注入庞大的资金容量来源,并促进企业之间的激烈角逐。同时,融资制度可以帮助完善市场体系,在市场结构、机制、规则等方面进行长远规划和安排,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分配利益制度

分配利益制度是处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面的位置。原因有三点:第一,分配利益制度可以有效地、及时地从侧面突出经济发展的政策方向以及价值定位,从而分析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这种水平的表象要不就是片面的快速增长要不就是积极的持续增长。第二,分配利益制度可以同时折射不同的经济发展观,每个利益主体所要求的企业经营成果是不相同的,同时在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其多样化的经济发展观走向趋势。第三,分配利益制度协调可以映射出社会的不均等的消费水平和收益分配格局,左右着每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

三、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下的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

(一)要提高GDP中人力资本的收入比重

首先就是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改革。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合理化的构想就是:应该按照每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财富能力去衡量分配利润,而不是参与者拿着微薄的工资,而有些人上位者坐享其成。这不仅是帮助了底层人们解决了实际的经济困难,还能有效地缩短贫富差距,使富人的生活能够不再与底层人们脱节。想要真正意义上的缩小社会群众之间的收支差异,有效地缓解社会压力就要提高低收入人群的薪资,就只能提高GDP中人力资本的收入比重。同时还要将原本的资本劳动雇佣关系转变为共同协调治理劳动关系。将这些资本、生产要素和土地等条件一律视为无差别的创造财富的价值标准。以此同时生产要素也要随之改变。

(二)加大弱势群体的扶贫力度

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对各种扶贫政策的水平标准:例如城市低保标准、农村扶贫标准、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可以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使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达到整体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扶贫体制,本来就是将城市最低保障底线做进一步提升,提高人们的最低工资标准,还有退休干部的退休金标准,这能大大改善我国城乡所存在较大差异的消费水平,慢慢达到平衡,促进我国人员之间的经济地位差异化的改善和经济利益的均衡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同时要将资金保障体制向一定的弱势群体做倾斜,以保证将财务管理体制做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确保我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

(三)改革投资融资体制

还要努力拓宽更多的投资、融资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跨领域前来进行投资和融资方面的活动,从而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投资人脉和联系投资的方式,使风险投资市场更加规划化、合理化、安全化、先进化、稳步化。

(四)加大对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所以这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也不例外,要鼓励增加教育方面的支出经费,并积极对企业进行合理化的专业方面的培训,培养更多的这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优秀的人才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保证社会的稳步发展,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就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加大重视程度,不断地充分挖掘所需人才的同时,还要做一系列系统化的教学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地改善人力方面的投资形势。

(五)强化对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和管理能力

强化一系列的国有资产财务监督和管理能力,使国有资产在社会这样的激流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前景作用,努力实现调控社会经济的作用,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基础并且合理分配社会收益。

四、结语

要做到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构想,这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我国的建立新型的经济化模型的构想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入也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构想的实施情况作出具体的规划。所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对财务管理体制下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作出分析,更要深刻的理解它们的现实化的积极意义和深刻的科学内涵,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去分析和运用,使它们的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而不是只停留着现今的境况之中,这同时也关乎国家的稳定和未来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郑亚光.财务管理体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6(03).

[2]闫江.财务管理体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品牌,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