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02

气候恶化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巨大威胁。过去50多年的众多研究结果证明,人类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全球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从全球气温上升到两级冰川的融化,归根到底就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的人为因素而导致的自然危机。如何应对及解决危机是人类不得不正视面对的重大课题。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围绕如何减少能源的排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低碳”成为与会各方争论的焦点。从此,“低碳”一词为大众所熟知,成为世界热点。“低碳时代”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概念,及时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历程。

一、低碳时代的经济发展

低碳时代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全新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领域。如何转变低碳时代的经济模式?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

“低碳经济”理念是低碳时代的经济发展观念,低碳经济即是低碳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形态,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经济活动的低消耗,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最小化乃至无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倡导能源经济革命,转变产业结构,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时代的经济发展不仅强调经济的高度发展,更加关注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低碳时代的低碳经济与工业时代的高能经济最大的区别。

二、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

低碳经济理念已基本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认可并付诸于行动。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低碳经济的内涵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着眼于低碳化,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关注发展,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发展与减排的双赢。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低碳时代,不仅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要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因此,相对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更加困难、意义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

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碳经济,兴起低碳经济革命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诸多瓶颈,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尽管政府努力贯彻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及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每年仍以800万—1000万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就业问题、资源消费问题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问题,都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挑战。

2.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改善,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大规模的城市化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及物质材料,造成能源的消耗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工业化程度: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加速阶段即中化工业阶段,仍然是以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调整能源结构的难度大,要比其他国家承受更多的压力,花费更多的资金,解决更大的困难,付出更高的代价。

4.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产业体系薄弱,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报告指出,我国未来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主要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只有18中是我国目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示,低碳经济转型大部分技术需要依赖国外,引进国外技术。

5.政策滞后:我国现处于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法律、法规、政策等都非常不完善,很多领域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没有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保障,只有加强消费、流通、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立法,增加政府的宏观政策管理,才能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

6.低碳经济的校园教育: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思想文化的传播起着先锋的作用。低碳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要求学生树立低碳观念。但我国的部分学校对低碳经济的校园教育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把低碳经济融入到校园教育中,很多学生还没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低碳经济,更别说如何去做了。

三、应对低碳经济的策略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负责人大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因此,我们应找出解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欧投行;碳汇林培育;可行性

2006年,北半球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创下了历史最新记录,我国也经历了十年的暖冬。这些情况在不断提醒人们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日益加剧。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得不到缓解,气候变化将引发洪水、干旱和热浪等更多自然灾害。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其做法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排)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增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通过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来实现。而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森林的碳汇功能来实现。 由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两个政策文件中,我国政府把林业纳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要求全力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一、立项宗旨

通过碳汇造林、中幼林抚育经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功能,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拟利用欧洲投资银行优惠贷款开展多功能碳汇林培育和中幼林抚育经营,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农民收入的公益性林业碳汇项目。

二、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巨大的碳库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林业大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45万 hm2,其中森林总面积1919万hm2,活立木蓄积达15.7亿m3,占全国总量的13.85%,森林覆盖率43.6%[1]。从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上看,均居全国首位,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巨大的碳库。按照全省森林蓄积量15.7亿m3 计算,黑龙江省森林现有碳库储量为(储存二氧化碳)27.34亿t,以国际京都市场交易二氧化碳平均价格5.52美元/t计算,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价值为150.92亿美元。随着天保二期和退耕还林的深入实施,碳储量及碳汇效益会更加显著。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林业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需要

我国政府于2007年制定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是减缓与适应并重,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为重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上,提出要推动植树造林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加强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保护工作,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立场。

2.森林固碳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重要保障

通过培育碳汇林,挖掘森林碳汇潜力,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研究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存储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存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在生长季节,lhm2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t二氧化碳;森林每生长1 m3木材,就能从空气中吸收1.83t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62t氧气。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由森林生态系统吸收的达到24%~36%[2]。而且枯枝落叶混入土壤,使土壤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库,森林固碳可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保障。

3.提高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迫切需要

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森林面积1923.2万 hm2,其中幼龄林533.3万hm2,占森林面积的27.7%,中龄林面积807.9万hm2,占森林面积的42%。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之比为28:42:18:8:4。可以说,中幼龄林面积在整个森林面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目前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抚育和改造措施,致使部分中龄林因单位面积株数太多,密度过大,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了林分质量;部分中幼龄林杂草丛生,霸王树、灌木、藤条等非目的树种占据了主要生长空间,严重制约着目的树种的生长,影响林木生长发育;部分中幼龄林因自然稀疏,枯死木急剧增多,枯立木比重显著提高,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场所,为森林火灾、雪压、风倒等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部分中幼龄林因公顷株数太少,林分质量低,影响了林地生产力和森林效益的发挥。及时采取森林经营措施,加强森林抚育和改造,可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林分生长,从而提高林分生产力和固碳能力。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碳汇造林已成为各国减排的重要措施

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形势,由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需要,各国化石燃料减排的难度大,许多国家采取生物固碳减排。日本承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削减6%,其中3.9%要采取“森林经营活动”和“植被恢复活动”两个方面的措施来完成。越来越多意大利人在哥斯达黎加和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区购买林地,发展林业,应对日益恶化的全球温室效应。加拿大除了立足国内还从海外购买减排额度。林业活动已成为各国致力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发展该项目,无论对于国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间接减排,还是对于国际市场购汇需要都是可行的。

2.组织、政策和资金有保障

我国政府一直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规划未来林业发展要加快造林营林步伐,力争用30到50年时间将森林生长量提高1倍,使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碳汇功能再增加1倍。同时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森林质量及森林吸碳固碳能力。并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有关机构,制定了相关鼓励企业参与碳汇造林等优惠政策,并力所能及的安排任务、资金等方面向碳汇造林方面倾斜。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政策、资金和实施队伍保障。

参考文献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3篇

“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威胁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为自己提供食物的能力。如果我们希望明年还庆祝世界粮食日的话,就亟需进行根本改变。”联合国食品权特别报告员奥利维埃.德舒特在一份纪念世界粮食日的声明中说。

这不是危言耸听。权威机构,农业要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14%负直接责任――如果再加上因为扩大农耕和放牧面积而砍伐森林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数字将更加惊人,几乎高达三分之一。

出路只有一条:低碳农业。在农业部组织的“低碳农业与节能减排高新技术论坛”上,官方呼吁与介绍、专家的技术介绍和推广与企业家的实际表率,相得益彰,共同谱就明日绿色农业的华美篇章。

农业要减排

节能减排评定系统中,工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成为标志性数据。农业被天然地视为绿色,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农业既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也是减排温室气体的吸收汇。我国动物饲养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稻田甲烷等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不可忽视。而通过沼气建设,就可为减少这些气体作出积极努力。有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农村实用沼气相当于替代216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900万吨。同时,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减少不合理施肥2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吨。

农业应该为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中心作用,而不是造成问题的一部分。

低碳农业绝不是空洞的概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一名负责人进行了如下表述: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

我们可以将以上观点理解为对低碳农业较为官方和权威的定义。这恰恰证明,低碳农业已经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低碳化路径

低碳农业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渔业、林业、畜牧业等诸多方面相互配合。

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徐皓以渔业节能减排为切入口,探讨了低碳农业在渔业领域的作为。“渔业能耗包括水产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三个领域的能耗。其中,渔业捕捞业是能耗的主体,占66%,另外两项分别占21%和13%。”徐皓还进一步解释了渔业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渔业设备陈旧、节能技术落后,饲养方式粗放、水体利用率低等。

农业部已对渔业发展提出要求:到2020年,渔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0%,富营养物质排放减少50%,养殖设施用水减少50%,渔业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得到普及……要求详尽而明确。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已经在积极争取设立行业科技专项,设立标准研究专项,设立产业发展专项,扩大农机补贴政策范围等。

低碳农业同样需要借助各项新技术的支持。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代表中国农科院生物质能源中心做了纤维素乙醇研发进展方面的发言,深入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纤维素乙醇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等,希望国内外研究机构增进交流与合作,尽早实现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生产,为全球农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途径;特点

近几年以来,大气环境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伴随着人们对于大自然改造和开发利用能力的不断增强,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空洞等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目前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其相应的解决的方案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为大气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参考。

1、大气环境的主要安全问题表现

1.1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气候变化

自19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大,从而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上升,待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后,温室效应便出现。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发现,自1961年至2007年近五十年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为0.65摄氏度,如此下去在未来的100内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预计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温室气体占大气平均比重将继续加大。此外,由于全区气候异常现象也是目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又一突出性表现。全球气候异常主要表现在高温纪录异常、极端天气干旱、暴雨、低温、冰冻等,例如就我国而言,2006年8月16日,重庆观测到43度气温打破百年来历史最高水平,2007至2008年间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2008年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罕见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不仅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更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峻威胁与挑战。

1.2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臭氧层空洞

所谓的自然界中臭氧是指,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5至50千米处,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从而起到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的一道保护屏障作用的气体层,我们称之为臭氧层。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大量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剧了对臭氧层的破坏,造成了大气臭氧层厚度降低,甚至于在南极上空等处出现臭氧空洞的现象。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臭氧总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几十目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需至少10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臭氧空洞等现象将导致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使地球上各种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威胁到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1.3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酸雨污染

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氮氢化合物的浓度加大,在阴霾天气中雨水所吸收的上述气体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降水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的大量排放,其中包含导致酸雨出现的气体的比重逐年上升,致使一些地方酸雨问题频繁发生。酸雨的出现不仅对地面建筑物、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伤害,还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因此,酸雨污染问题也被列入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从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2 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2.1全球性,大气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流动性、扩散性的物质,其活动性不受国界的限制,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既来源于本国的环境安全威胁,也来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污染转嫁、资源掠夺、生态难民跨国界迁徙、长程越界污染等环境安全威胁。

2.2区域性,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气环境问题受所在地的工业分布、能源气体排放量、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在全球性的大背景下也会呈现出区域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特点。

2.3隐蔽性,只有当大气环境问题累积到一定量(这里所谓的一定量是指超出大气环境的自身承载力和自净能力)后才会有所显现,而在此之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则处于一种相对隐蔽的状态,可以形象的将其比作癌症等慢性病,其在经过一定的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当其存在度打破自身免疫系统后其各种症状才开始出现,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亦是如此。

3、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策略方针

3.1国家主导性。将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上,强化国家的主导作用力,使国家通过其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强大后盾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大气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国家也是大气环境问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所以应将国家作为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导者之一,通过将各项标准转化为国家法律或政策,强化国家监控,调整产业结构对温室气体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性。此外,国家内部还可以架构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全名参与,提高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全民性。

3.2国际协调、合作性。大气环境问题既是国家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大气环境安全问题所具有的扩散性和多因性,注定其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国家力量就可以解决的,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还需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合作的高度,确定区域的应对目标和发展计划,形成世界性的公约条例,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协作,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消除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壁垒,达成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共识,形成全方位的架构体系,共同积极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

3.3公众的参与和努力。公众参与是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就公民个人而言,少开车、多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买不用私家车,如要使用的话应妥为保养;汽车采用不含铅汽油,用省油的方法开车;使用清洁型燃料等等,都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为维护大气环境安全贡献力量。因为现在就城市大气污染而言,绝大多数是由尾气排放造成的。

总之,大气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大气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它的安全要靠全人类的共同呵护。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5).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发展;低碳经济

由于全球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造成了温室效应的气候,对人类的正常工作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损失,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改变能源使用结构等问题,从而达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保证对生态环境不产生破坏,对森林、耕地、湿地的保护,与二氧化碳的吸收均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黑龙江省有全国最大面积的黑土地,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旨的农业,对优化黑龙江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温室效应对黑龙江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温室效应使平均气温升高。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可以发现,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平均升高0.53摄氏度,中国平均气温上升0.5摄氏度,而黑龙江省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4摄氏度,是我国平均上升气温数值的2.88倍左右,自1980年以来,黑龙江气候变暖日益明显,自1988年开始,黑龙江暖冬现象的出现逐渐增加,十五年当中一共出现十三次暖冬现象,在2007年的冬季,黑龙江省平均气温偏高,成为自1950年以来最暖冬天。

(二)温室效应带来的自然灾害。由于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洪涝与干旱次数持续增加,从1949年至1990年,由于洪水与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量高达540亿公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黑龙江受温室效应的影响不断加重,多种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有更大的增长趋势。其次,温室效应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造成的气候灾害日趋严重,例如:沙尘暴、低温冻害、土地流失等等。据统计、黑龙江省每年约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风沙危害,25万平方公里的草原沙化导致植物生长困难,全省土地流失的面积达到13.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造成的经济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4亿元。并且,受温室效应影响,全省农作物病虫灾加重,每年受病虫鼠疫灾害的农作面积高达1000万平方公里,损失农作物大约30亿至50亿公斤。

二、农业发展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一)土壤利用加剧温室效应。土壤中的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重要元素,土壤中包含约三分之二的有机碳,占生态系统碳元素的80%,相当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三倍左右。农业土壤的利用会使土壤成为巨大的碳元素来源,从1850年至1990年的140年间,全球约有8亿公顷的森林被开垦为农田,在1949年至1994年的46年间,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从78万公顷增加到457万公顷,共增加约5.7倍。在人类对土壤利用的过程中,全球土壤损失有机碳3130PgC,成为温室效应加剧的重要原因。

(二)石油农业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由于科技日益发展,当今农业产品的工作特点为机械化与化学化。意味着大量的农业工作都由机械完成,通过机械作业、机械灌喷、粮食烘干等工作都需要借助机械来完成,而机械的运作则需要以石油为工作动力。农业的化学化同样使用大量的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由于石油的大量使用从而产生了土壤侵蚀,而且加剧了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三)耕作方法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土壤的错误利用方式会大量增加大气中的碳元素,其影响仅次于石油燃料的燃烧,由于土壤的利用方法错误,每年人类大概要向大气中排放116PgC,占据了人类碳元素排放总量的20%,土壤耕作会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与粗糙型,加剧了有机碳矿化,从而导致温室气体的排量增加。(四)灌溉模式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大气中甲烷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灌溉稻田,占据了全球总排放量的10%到20%,而稻田甲烷是由于耕作的过程中,稻田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将甲烷扩散到大气当中。在无氧状态中,果胶分解菌与纤维分解菌等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机碳降解为酸性化合物、醇与二氧化碳等,使土壤在各种细菌的作用下释放出甲烷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影响。

三、黑龙江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黑龙江全省农业土地面积约为4372万平方公里,占据全省面积的92%。因此,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决定黑龙江省的农业是否可以实现持续发展,从而防治温室效应的加重。

(一)保护土地中的有机碳含量。黑龙江省是世界上仅有三块的黑土地农业区之一,黑土地区占据约20万平方公里,根据有关数据分析,黑龙江省的自然黑土SOC含量每千克34.55克,而耕作土壤的SOC含量则为每千克22.71克。相比自然黑土、耕作土壤SOC的损失量在26%到46%之间。耕作黑土的有机碳含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随着人口不断地增长,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对黑土的过度开垦也是对黑土地造成土地流失的重要原因。并且在开垦的过程中,农作物带走土壤中大量的营养而土壤无法得到补充,使土壤的养分持续恶化,导致有机碳含量下降。为了有效的提高黑土土地有机碳的含量,应当进一步推广低碳式施肥、秸秆还田与免耕作业等保护性的耕作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二)合理开发低碳经济模式的农业工程。黑龙江省在2015年水田灌溉农业面积高达4500万亩,在发展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甲烷,因此,采用低碳模式的农业工程对黑龙江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高寒地区稻田作物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的科研工作。在种植过程中,注重节水灌溉与间歇式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农作物中甲烷的排放量。通过科学施加肥料的方式,利用科学的、环保的有机肥料。

(三)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改变以煤炭与石油为主体的能源消耗结构,通过开发新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环保型能源还有氢能、沼气、甲醇等再生能源。通过减少常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加强环保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从而起到能源使用高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清洁型能源消耗结构。

四、结束语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点农业发展省会,更应当注重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积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最终实现由“高碳”到“低碳”的时代跨越,从而保证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

作者:周立民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朝阳乡政府

参考文献: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6篇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已成为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和政治家的重要话题的情景下,城市作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作为与高碳排放紧密交织的城市化过程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怎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决策者和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我国城市的脆弱性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涉及的科学问题已越来越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综合评估报告(IPCC,2007)认为:气候变化指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温度和海洋温度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气候变暖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气候变化的科学确定性得到不断的证实,全球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商业意识不断增强。当前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已经从是否应对转向了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有加剧的倾向。脆弱性是指某个系统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但却无能力应对不利影响的程度。脆弱性随一个系统面临的气候变化和变异的特征、幅度和速率、敏感性及其适应能力而变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资源和能源消耗最集中的渠道。就全球来看近一半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全球总量的75%左右。从我国来看,到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也已达到45.7%。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热极端事件、热浪以及强降水事件的频率也更加频繁,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已经威胁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温室气体效应和快速城市化进程是造成这种复杂趋势的主要原因。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提高我国城市化有机结合。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到2020年人均GDP在2000年的水平上翻两番的目标。根据目前的趋势预测,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继续推进城市化的情况。而城市化过程也将成为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来源。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治理的首要问题。但是2007年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省份开始成立专门组织领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一些省份已经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并且开始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做了具体规划,省级政府也要求所辖市级政府成立相应组织,并组织力量来设计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及早采取行动,制定相关战略和计划,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在能源效率、清洁能源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机协调。灾难风险管理认为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后果可以通过减缓战略和加强预防而得到减轻。引起灾难的大多数危险都是不能预防的,但危险的严重程度却可以降低或者减缓,适应计划能使全社会在面对其他灾难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温室气体排放的早期减缓战略将减少未来适应战略的成本。然而,即使旨在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努力取得了相对的成功,一定程度的气温上升及其相关影响仍将发生。那么城市层面上,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就应该包含减缓(避免失控)和适应(处理好无法避免的问题)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气候适应战略与地方发展计划是并行不悖的。因此,试图减少灾难影响的措施并不鲜见。国际社会依靠自身努力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在减少灾难对人类和民生造成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造成这种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力以及创新能力又为推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机会。例如新加坡的天然气发电厂采用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技术,大大改善了新加坡整体的发电效率,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4年的4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量减少。

用减缓和适应战略促进我国城市低碳发展

着眼于发挥城市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把握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平台。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UNISDR)认为,减缓战略指的是“可以限制自然灾害、环境退化和技术风险负面影响的建设性和非建设性措施”。减缓战略包括减少未来灾难危害程度的行动。其中建设性的减缓行动包括城市地区环境保护条令和建筑规范的修订;非建设性的措施包括实行学校安全方案和增强公众意识的计划等。加强预防的行动包括城市旨在灵活部署人员和提高医院预防能力的紧急应对方案。灾难风险管理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能够使灾难伤亡最小化的快速反应机制。据曲建升等研究,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一线(以环渤海区和长江三角洲为主)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总体上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因此,要将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发展城市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巨大机遇。在通过规模化利用现有或开发应用新的低碳技术,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可带来城市能源安全、降低空气污染、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协同效益,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着眼于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巩固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在其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适应战略是自然界或人类对新的、不断变化环境的一种调整。适应战略通过减少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而降低了气候变化的成本,不过其本身并不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过程产生影响。即使将适应战略的成本计入在内,适应战略的净利益依然存在,也就是说,适应战略总是能带来好处的。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一个适应能力强的城市能通过应对那些威胁、损害,甚至可能毁灭城市的问题和事件以维系自身的发展。适应能力受城市治理质量和政府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很大。对城市而言,对风险的认知以及用以应对威胁和创造机会的工具和资源能增强其适应能力。将可预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事件考虑在内的事前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也能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因为这些工作能改善现存的基础设施,提高其抵御这类事件的能力。如建立和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体系和网络,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广泛的科普教育,提高广大公众抵御和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再如解决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适应战略的问题。上海就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上海出台的洪水控制计划:这项分为两个阶段的项目将有效管理该地区的水文流动,减少洪水的伤害,并为监控水质提供管理平台。它能提供实时的水位数据,水管理部门能全面掌控全区域的水文情况,并设计和制定行动计划,防止区内径流形成洪涝灾害。这个系统通过区域内防洪闸门和泵站的实时监控对防洪工作进行了优化,还为低成本调整工作提供了便利,未来扩展该系统时也很方便。另外在城市地区,减贫工作所包括的改善住宅质量和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也正是适应战略的核心内容。成功的、治理得当的城市能大大降低低收入阶层面临的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低碳畜牧业;污染治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3-0054-02

近几十年来,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地表温度以每10年 0.2℃的速度增温。 对此现象尽管存在各种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未来的海水将变暖,极地冰川将融化,海平面将上升,淹没大量岛屿和沿海地区;并使更多的沿海地区出现土地盐碱化、淡水盐化,从而使土地荒芜;一些中纬度地区,将形成夏季酷热干旱极端天气,直接威胁粮食生产;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冬季雨雪量增多,温度升高,将影响越冬作物生长。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以二氧化碳 (CO2)、 甲烷(CH4)、一氧化二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及六氟化硫 (SF6)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可使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并能够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辐射,从而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1低碳畜牧业的内涵

低碳畜牧业是低碳经济的行业延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等各种手段,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形态 。

2发展低碳畜牧业的现实意义

据报道,全世界畜禽养殖每年的粪便排泄量达100亿t,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第3期欧阳春梅:发展低碳畜牧业势在必行的 18%,超过了全球交通工具的总排放量。畜禽废弃物、粪尿和污水数量大,所含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它们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孳生蚊蝇、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粪尿发酵后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和胺类等有机物加重环境污染程度,引发人畜呼吸道疾病,导致畜禽生产能力下降, 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直接表现为来自于畜禽呼吸、排气、粪便发酵、土地使用等方面。其中畜禽粪尿带来的碳排放列在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之首。其次,冲洗地面、墙壁、尿沟、运动场的污水,打扫垫草、地面的污物,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方面。广义来说,凡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畜牧业活动,都会带来气候的恶化,都是非低碳行为。除上述的直接碳排放外,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过度耗费资源、污染环境,也会带来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变化,是一种间接的碳排放行为。因此,发展低碳畜牧业,降低畜禽粪便排放的危害性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3发展低碳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3.1合理进行养殖规划,兼顾生态环境影响

在过去的20年里, 世界各国畜牧业正在向集约化、 规模化方向快速迈进, 畜牧业已经逐渐从农业中脱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产业体系。在畜牧业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的同时,养殖聚集区周边的环境也日益恶化。造成这种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是大量畜禽粪便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长期堆积发酵,造成蚊蝇孳生、恶臭弥漫,严重破坏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解决粪便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合理进行地域养殖规划,有两种原则可供参考:

3.1.1根据单位土地面积载畜量进行规划即以粪便产量可施用农田面积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区草原植被资源、农田面积、交通运输、粮食供应、人力资源等情况,综合制定本地区最大载畜量。

3.1.2根据单位土地面积最大氮(N)、 磷(P)含量进行养殖规划即以畜禽粪便可提供氮磷量、无机化肥可提供氮磷量为出发点,合理制定单位土地面积最大畜禽载畜量。

3.2加强畜禽粪便管理,加大科研与深加工力度,替代无机化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畜禽粪便是畜牧业产生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自古以来就有将畜禽粪便施用于农田的历史传统,只是近年来无机化肥以其肥效高、操作简便而成为农田肥力改善的主要肥料。畜禽粪便与无机化肥相比,氮的相对效率为 30%―100%,但畜禽粪便具有营养全面、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与提高肥力等优点。造成目前畜禽粪便不能广泛应用农田的主要原因是粪便运输困难、肥力不稳定以及担心微量矿物元素蓄积。为此,应加大畜禽粪便的研究力度,通过粪便深加工,提高粪便运输便利性,生产有机复合肥。在畜牧养殖聚集区,要建立封闭式粪便堆积场,提供粪便厌氧发酵环境,提高粪便肥力,提倡干湿分离、密封储存、覆盖生物膜等粪便处理方式,有效减少粪便体积,控制臭味挥发扩散。

3.3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粪便氮磷排放

畜禽吃饲料经机体消化吸收后,所排泄的粪便中含有的氮、磷、铜、锌经蓄积后极易造成污染,对植物生长、人与动物健康以及土地使用年限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潜在威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通过营养调控,降低饲料中的氮磷水平,最终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有研究表明,后备猪仅能利用饲料中氮磷总量的 30%―50%,未被利用部分均通过粪便与尿液排出体外。为此,应采用氨基酸小肠表观消化率来进行饲料蛋白质指标的配制, 以磷的表观消化率为基础进行饲料磷指标的配制。还有研究表明,当添加小肠表观消化率较高的饲料原料时,可使饲料中的粗蛋白水平降低,粪便氮的排出量减少 20%。其他研究表明,猪粪便磷主要为植酸磷,当向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时,可使饲料植酸磷转变为可消化磷,后者数量可达到机体需要量的 50%,从而大大减少了饲料无机磷或有机磷的投入。

3.4加强养殖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科技水平

在世界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畜牧业面临着保障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重大挑战。 加强养殖污染治理,除进一步提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科技水平,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减少粪便中的碳未经利用就直接排放外,还需建立并完善污水处理流程,力求污水还田;利用畜禽粪尿和污水等废弃物生产沼气,极大地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沼气 作为农村新型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畜禽和鱼的饲料,也可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养殖污染治理, 一方面可以减少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本身的碳排放,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另一方面,减少了煤、油、燃气、化肥和农药等生产与使用,这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内容。因此,有效实现畜禽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是实现低碳畜牧业的关键。

总之,低碳畜牧业是未来畜牧业的主导发展方向,如何保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是各级政府与广大养殖场从业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发展低碳畜牧业,是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任杰.浅谈我市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南畜牧兽医,2011,(2):8―9.

[2] 张琳.加强养殖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低碳畜牧业[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24―26.

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原因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污染治理 低碳畜牧业 规模养殖 沼气

前言

近几十年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正在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光顾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地表温度以每十年0.2℃的速度升高。对此现象尽管存在各种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未来的海水将变暖,极地冰川将融化,海平面将上升,淹没大量岛屿和沿海地区;并使更多的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淡水盐化,从而使土地荒芜;一些中纬度地区,将形成夏季酷热干旱极端天气,直接威胁粮食生产;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冬季雨雪量增多,温度升高,将影响越冬作物生长。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以二氧化碳 (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及六氟化硫 (SF6)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可使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并能够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辐射,从而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一、低碳畜牧业内涵

低碳畜牧业是低碳经济的行业延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等各种手段,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形态 。

二、发展低碳畜牧业的主要途径

(一)合理进行地区养殖规划,兼顾生态环境影响

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各国畜牧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快速迈进,畜牧业已经逐渐从农业中脱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产业体系。在畜牧业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的同时,养殖聚集区周边的环境也日益恶化。造成这种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是大量畜禽粪便不能及时施用农田,长期堆积发酵,造成蚊蝇孳生、恶臭弥漫,严重破坏了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解决粪便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合理进行地域养殖规划,有两种原则可供参考。①根据单位土地面积载畜量进行规划。即以粪便产量可施用农田面积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区草原植被资源、农田面积、交通运输、粮食供应、人力资源等情况,综合制定本地区最大载畜量。②根据单位土地面积最大氮(N)、磷(P)含量进行养殖规划。即以畜禽粪便可提供氮磷量、无机化肥可提供氮磷量为出发点,合理制定单位土地面积最大畜禽载畜量。以荷兰为例,该国是世界上畜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单位养殖场家畜养殖量为104个家畜单位,单位土地面积载畜量为3.85个家畜单位,是典型的畜牧业与农业相脱节的国家。自该国加入欧盟后,畜禽粪便治理相关政策制定方面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1990年的限制畜牧养殖生产扩大化阶段,此阶段以限制磷排放为基础,对每个养殖场畜禽粪便产量进行定额限制;第二个阶段是1990—1998年的减轻粪便负担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政府资助方式,将大量畜禽粪便输送到土地贫瘠地区;第三个阶段是从1998年以后至目前的氮磷收支平衡阶段,本阶段以执行矿物元素统计报告制度(MINAS)为基础,将粪便排泄量与税费缴纳相挂钩。通过15年的政策实施,该国平均氮磷排放量减少了50%,在2001—2002年间,通过政府干预,国内生猪养殖量减少了10%。

(二)加强畜禽粪便管理,加大科研与深加工力度,替代无机化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畜禽粪便是畜牧业产生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自古以来,就有将畜禽粪便施用农田的历史传统,只是近年来无机化肥以其肥效高、操作简便而成为农田肥力改善的主要肥料。畜禽粪便与无机化肥相比,氮的相对效率为30%~100%,但畜禽粪便具有营养全面、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与提高肥力等优点。造成目前畜禽粪便不能广泛应用农田的主要原因是粪便运输困难、肥力不稳定以及担心微量矿物元素蓄积。为此,应加大畜禽粪便的研究力度,通过粪便深加工,提高粪便运输便利性,生产有机复合肥。在畜牧养殖聚集区,要建立封闭式粪便堆积场,提供粪便厌氧发酵环境,提高粪便肥力,提倡干湿分离、密封储存、覆盖生物膜等粪便处理方式,有效减少粪便体积,控制臭味挥发扩散。

(三)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粪便氮磷排放

畜禽采食饲料后经机体消化吸收后,所排泄的粪便中含有的氮、磷、铜、锌经蓄积后极易造成污染,对植物生长、人与动物健康以及土地使用年限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潜在威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通过营养调控,降低饲料中的氮磷水平,最终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有研究表明,后备猪仅能利用饲料中氮磷总量的30%~50%,未被利用部分均通过粪便与尿液排出体外。为此,应采用氨基酸小肠表观消化率来进行饲料蛋白质指标的配制,以磷的表观消化率为基础进行饲料磷指标的配制。还有研究表明,当添加小肠表观消化率较高的饲料原料时,可使饲料中的粗蛋白水平降低,粪便氮的排出量减少20%。其他研究表明,猪粪便磷主要为植酸磷,当向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时,可使饲料植酸磷转变为可消化磷,后者数量可达到机体需要量的50%,从而大大减少了饲料无机磷或有机磷的投入。据统计,通过植酸酶在荷兰的应用,25~110 kg育肥猪粪便磷排泄量从1973年的1.62 kg/头减少到1996年的0.67 kg/头,降低了58.64%。

三、结语

低碳畜牧业是未来畜牧业的主导发展方向,如何保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是各级政府与广大养殖场从业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发展低碳畜牧业,是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浅谈我市低碳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南畜牧兽医,201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