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消极情绪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定义及其应用

目前,在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经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仍有侧重,仍然倾向于预防及矫正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方向为培养人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特质以及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等等,其意义在于通过强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更为有效且顺畅的实现人际交往。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瓶颈

纵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呈现阶梯状发展态势,软件硬件均达到一定规模与水准。然而仍存在一定问题。

2.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移

虽然“心理健康”被广泛关注,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即,老师注重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心理弱点与缺陷成为了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心理问题暴露出来的学生尤引重视,而对心理问题表征不显著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是以“消极心理学”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推进。

2.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上的疏漏

老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个别个体上,而不是广大学生群体。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及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摆脱消极、悲观、压抑的情绪上,反而没有试图去开发其自身所拥有的如乐观、宽容、自信等积极的品质。

2.3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被打折扣

尽管积极心理学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老师及学生的认知中,积极心理学所代表的诸如乐观、宽容、自信等性格特征是被定义好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其次,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尚没有融入教育模式中,教师仍然以普遍出现过的人格发展问题为主要讲论核心,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以至于变成了提出心理问题、阐述如何发生及解决、提出解决建议这样的“三段论”式的心理疏导,将“心理问题”看待成“心理不健康”。

2.4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缺失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为:对生活、学习的目标没有概念,对将来感到茫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负有一定程度上导正学生生活态度,给学生灌输向上与自信等能量的责任,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该方面的引导作用是缺失的。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及建议

3.1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们健康健全的人格,其主要表征在于维护心理健康及健全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中所定义的心理健康并非是指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而是具有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等。扭正原本只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呆板教育模式,端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利于老师深入对学科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习氛围。

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关键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发掘自身的品质,诸如诚实、热情、自制、公平、笃信等等,积极寻找优势的意义在于让人对自己以及生活充满希望,有助于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建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鼓励学生的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实现惠及其他课程的开展。

3.2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并驾齐驱

我们必须肯定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是必须的,但其可与心理品质的培养并行,也必须拒绝消极性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可以是理论性质的设置,也可以是探讨及活动性质的设置,加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如在心理课堂上注重对生活的讨论,分享对待问题时的乐观态度;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积极体验的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积极品质的塑造;进行辅导者与倾诉者互换方式,每个人都是心理疏导中的倾诉者,也是其他同学的辅导者,两者体验互换之下更容易切中问题要害,从而实现彼此开解,彼此鼓励,相互激励。同时加深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自我找寻矫正办法;此外老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部分,尤其以老师为源头要有对“积极心理学”充分而全面的认识,甚至于可以单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厚化心理素质,弱化心理问题。

3.3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

在信息纷乱的今天,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信息分辨力不够,也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丰富教育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深化。

学校方面,切勿将心理健康教育圈定为心理健康课程,应当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各学科课堂中灌输进学生的认知中;在校园内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鼓励积极性的社团活动,从各方面丰富学生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从而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社会方面,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校形成无障碍沟通,随时关注学生心态发展。此外,社会各界、媒体、政府等都应当对大学生给予支持与鼓励,可以从基本小事做起,如招聘时杜绝歧视性条件、建立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等等。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发掘潜能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面为关键点,系统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从“心理问题”的源头阻截其滋生,继而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高校当中传统的心理辅导主要强调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病理性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恰恰与之相反,它所提倡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并加强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积极力量上,让学生通过积累或发展自己内在的积极力量将心理问题摆脱,也可以抑制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通过积极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积极取向增强,并着重对接受心理辅导者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了强化,逐步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策略所具备的积极价值得到了扩展,使高校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积极,源于拉丁语positism,有着潜在或实际的意思,此处既包含内心冲突,也包含潜在的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是通过心理学较为完善且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人类的潜在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当中新的里程碑,它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一门新兴科学。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就有学生提出了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生活意义方面的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受二战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停止,在战争当中及战后,心理学主要的任务就是治疗战争当中的精神疾患以及治愈战争为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紊乱进行研究并找到治疗与缓解的具体方法。积极心理学,是可以促进心理学发展的新兴理念,它作为具有积极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思想,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与实现,对于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重大。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策略

积极心理学,可使人们重拾积极人格力量的观点,注重个人调试心理的重要作用,通过个人积极的心理潜能,重塑积极向上的成长能力,而培育高校广大学生具有这种潜能与力量,通过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对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是不够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必须应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达到思政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的。

(一)通过积极心理测量技术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测量对于认识个体心理状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心理辅导顺利开展最为基础性的工作。积极心理学,注重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制有针对性的积极心理测量量表,并得到极为客观的筛查与评估、判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大大增加,可以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更具针对性、更深入地开展。主观幸福感虽然是积极心理学大力倡导的一项心理测量指标。但是也强调了其他各项指标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专注与安适、意义、人格力量等方面的测量指标及技术。针对高校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心理测量技术,能够使高校更深入的认识并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后期的科学辅导奠定基础。

(二)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全面普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来看,大部分高校并未充分的重视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也形成了一种不利于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局面。像美国等一些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高校的学生非常喜欢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而积极心理学教育也取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这些成熟的经验。我国高校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以积极心理教育为中心,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对此,高校必须从教育形式、教材等方面着手。由于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学者所提倡的一种理论、方法,我们必须将先进的积极心理学教材引进,将其内化并建设具有我国本土文化的积极心理学教材,使其适应我国高校学生的发展。而教育形式上,我们也大力提倡跨学科渗透式的教育形式,有意识的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渗透到高校各个学科的实践教学当中。

(三)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针对高校学生开展人生意义教育

人生意义是决定幸福感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也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学生产生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第一,学生在为自己目标而奋半的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意义感。第二,为他人奉献时形成的意义感。第三,学生个体同世界相联系时形成的意义感,为了国家与社会树立宏大的且有重大意义的个人奋斗目标,能够使人们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充分联系到一起,并逐步使学生实现人生意义。

(四)全面培养高校学生具备积极的社会心态

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自私心较强的心理,而且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与感恩,抗挫能力较差,遇到问题时较容易冲动、自卑。因此,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宽容与感恩教育是培育高校学生具备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措施。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显示,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体提高面对逆境时的适应能力,对于高校学生幸福感的提升非常有利。对高校学生的感恩心态进行培养可以从感恩沉思、感恩记录、表达感恩等行为方面着手。宽容教育同感恩教育极其相似,通过有效的宽容教育,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从大局上来说,可以减少社会人群的怨恨情绪,有利用社会矛盾的缓解。在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时,开展各种不同的宽容干预教育模式,使高校发生矛盾的学生当中的被冒犯者可以快速的从矛盾与怨恨当中平复自己的情绪,并以积极的心态宽容对方,从而拥有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可使高校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心态,并用积极的思想与态度去面对社会生活。

(五)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干预,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学生个体或整个群体的个性特征、心理活动、心理问题以及思想品质形成影响作用。高校传统的心理干预都是将问题作为中心的,大多都是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的进行事后干预,而心理干预工作中却将学生个体的人格品质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忽视,而积极心理干预主要强调了心理干预工作中人格品质的重要作用。由于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文化条件下逐步形成个体的不同能力而导致的冲,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积极心理干预引入,重视心理干预过程中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充分激发学生爱的能力与认识能力。积极干预策略主要包括:第一,针对高校学生的五阶段心理辅导,这也是积极心理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包括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观察并保持距离、深入调查、分场合加以鼓励、语言表达、扩大目标这五个阶段。此种心理辅导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促进高校学生主动激发并调动自身内在的美德与潜在的能力,使自身的积极品质与积极力量不断增强,并逐步将心理问题或者抵制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摆脱,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的思想品质。第二,针对高校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叙事心理辅导。这是积极心理治疗非常重视的一种辅导策略,通过为患者叙事故事,使其联想被大大激发,为患者提供处理问题及冲突时的补充观念及反观念,使患者能够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际关系重新的审视。同时,通过叙事故事也能够在治疗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认同,使积极心理治疗的效果更好也更加持久。在积极心理干预过程中,注重患者积极人格对于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使高校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逐步培养并塑造其积极的人格品质。

四、结束语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及发展

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之前,应先明确积极心理学概念,并了解其发展历史,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一次革命性发展和创新。积极一词源于拉丁语positism,最初表示内心冲突和潜在的内在能力两种意思,之后被应用于心理学研究领域[1]。所谓积极心理学表示借助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从积极角度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并对被研究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做出判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等几方面,主张关注人性优点和价值,并兼顾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次改进和完善。

(二)积极心理学发展进程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到了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对人类潜能加以分析和研究,使得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关基础理念体系基本形成。但是二战的爆发却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在战争时期,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更加侧重于对人们精神疾病及心理创伤的治疗。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积极心理学基础理论体系也变得更为完善,研究内容也变得更为宽泛,强调以人们潜意识中的乐观积极心态,引导其自身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以此来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观念[2]。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能够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正确价值观念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对学生及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学生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当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放松,吃喝玩乐、荒废学业现象突出,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发现,对就业表现为迷茫甚至是恐惧,存在严重的消极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轻易言弃,敢于拼搏、敢于探索、勇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锻炼自身的不屈心性和坚韧品质[3]。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引导作用,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发掘自身的内在品质,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潜移默化过程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而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对高校的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融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推动高校的良好发展。首先,可以帮助高校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思政教育体系所暴露出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多。而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体系的一次改革和完善,在提供新工作角度的同时,也拓宽了思政教育范围,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成果的提升。其次,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思政教育工作?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由专门的教育人员组织执行,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其工作理念及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摆脱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结合思政教育体系新的特点,调整改变传统教育方法,注重师生课堂互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利用更多空闲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的承担起思政教育工作的重担[4]。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多方面作用,必须探索有效路径,采取科学措施实现其良好应用,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先科学利用心理测量技术,如《牛津幸福量表》、《主生活满意度量表》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才能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学生存在的消极、不健康心理,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大一新生入校时,可以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测评结果制定科学可行的思政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教育目标。高校在利用心理测量技术时,应构建完善的测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等,确保测评内容的全面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观真实性。

(二)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时,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一方面,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教育经验,主动、积极引进国外心理学教材,结合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传统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材内容等,紧紧围绕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完善的心理学课程体系,辅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提倡并推广跨学科渗透教育形式,加强思政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现心理学在各个学科中的良好渗透,延伸思政教育深度和广度,实现对教育效果的良好改善[5]。

(三)关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大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变化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未来成长及发展影响深远,在应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树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心理健康辅导及思政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应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疏通并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其次,注重对学生自身积极潜能的挖掘,通过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创设情境等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品质,在认识获得、品质养成过程中实现自我修正和自我教育。

(四)培养学生积极社会心态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优渥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宠爱,使得很多学生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不懂得宽容与感恩,抗压抗挫能力较差,缺乏积极社会心态。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借助积极心理学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社会心态。通过感恩沉思、感恩记录、表达感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使学生能够及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同时,应采用类似方式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使学生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发生矛盾时减少学生的怨恨情绪,并尽快平复自身情绪,以包容心态对待他人,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的社会心态。

(五)加快教育方法改革创新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使得传统工作模式及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方法也应该及时作出相应改变,这就需要加快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首先,应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政教育渠道,加大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比如,可以采用专业知识讲座、专家研讨会、征文比赛、辩论大赛等活动形式,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条幅、标语、校报。公示栏等途径,使更多学生学习了解积极心理学知识。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正能量的话题,使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念,以实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关注与挖掘,帮助人们获得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两门学科。二者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这一积极的研究取向和理念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塞里格曼在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同时存在着两股力量,一是消极方面的,一是积极方面的,积极方面的力量才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因此,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作为研究的核心,从“积极”入手,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采用说教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利益,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两者尽管存在差别却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首先,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相同,即都关乎人。其次,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使个体获得正确、积极的认识,对各种问题形成正确的判断。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个体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使个体获得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促使其追求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追求幸福。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也是促使个体形成正确认识,形成积极有意义的价值观。最后,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也有交叉点,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个体的道德和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关乎个体的美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发展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拥有好的教育方法、优秀的专业教师只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必须充分重视受教育者本身的积极努力和个体积极的主动性。所以,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也使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有利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发挥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建立精通积极心理学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因此,高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方面的系统培训,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培训,使其能够灵活的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工作中切实关心、关爱、关注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自我潜能,引导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解学生身心,消除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融合的效果。另外,高职学院的辅导员还应与学院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形成强大的合力,相互学习,以实际行动激发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建立积极心态。

 

(二)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十分重要。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学校首先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通过和谐温馨的公寓文化建设、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品质。其次要充分重视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还要主动占领新媒体教育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通过网站、论坛、微博、微信、飞信、QQ群等手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搭建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注与关爱。

 

(三)扩展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要建立多维立体的教育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高职院校学生由受于生源构成、家庭状况、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往往有较大差别。如果单纯的以一种模式、一套方案、一个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必然导致教育的个性化与针对性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没有知识含量,缺乏新意;有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没有实践锻炼,过于空洞;有的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太理论,枯燥乏味;有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大宽泛,没有深度等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高职学生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态度、关注他们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以促使他们克服自我方面的担心、羞涩、恐惧等情绪的冲动或干扰,以及疲劳、负担过重、知识和能力不足等障碍,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从积极的方面看待现实社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长久地自觉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和实践。

 

总之,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教育方法上的一种有益尝试,它从积极的层面帮助高职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幸福公式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1958年,Jahoda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在方法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的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向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1]。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要求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要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纵观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干预,通过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来促进个人、社会及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程度上有别于以治疗为主的消极心理学。从研究目的上开来,消极心理学以治疗为主,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干预研究,同时兼顾治疗;从研究对象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对象是普通大众,而消极心理学主要面对心理异常者。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主要聚集以下的研究:第一,关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即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态心理学的研究;第二,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它主要从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意义及如何实现等研究入手;第三,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方向(如创造力)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相信,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积极方面,即勇气、乐观、希望、忠诚、坚韧以及良好的行为表现、人际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但能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而且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地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的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3]。积极心理学不仅在人性观上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飞跃;在研究内容与主题上也实现了从聚焦人的消极面到积极面的跨越;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运用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心理治疗上实现了从事后的治疗模式到积极的预防思想的转变;在研究目的上更是实现了从控制人到追寻幸福人生的提升[4]。

二、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途径获取的。积极心理学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追求幸福,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

(一)揭密幸福感

作为心理学术语,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西方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对幸福感作了大量的探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既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事件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事件只有被个体感知时,才有意义,所以,它又是主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5]。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积极的幸福感是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探求幸福之源

Seligman编制了一个幸福公式:H(幸福)=S(遗传)+C(景况)+V(个体可控行为),从遗传因素、生活景况、可控行为三个方面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探求幸福源泉。

一、遗传因素。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50%的幸福感是由遗传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基准点”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但人们会很快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6]。

二、生活景况。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约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等。研究还发现,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较小。就群体而言,富裕程度确实对生活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后,这一相关性就不明显了。就个体而言,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是短暂的。研究表明,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变动对幸福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研究者总结,在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人们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他们带来幸福。其他因素如婚姻、社会支持等对人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6]。

三、可控行为。个体的可控行为包括自我决定、积极防御、解释风格等。Ry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SDT),他们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阻碍需要的满足,则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积极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Medvedova L研究还发现,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6]。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和景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有所作为的空间很小,因而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人的可控行为变量上,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寻找幸福之路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理念使其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培养与造就幸福的人。Seligman将幸福分为三类:1、美好的生活:有些人不要求有很高的享受,但他们非常专注、投入,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很大乐趣。2、愉快的生活:这类人爱笑,喜欢享受,如美餐一顿,好像生活在满足、愉快和希望中。3、有意义的生活:这类人能发挥他们最大力量和品质,如通过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宗教或政治活动来达到尽善尽美[7]。Seligman通过大量研究区分出幸福感的三个核心要素:快乐、充实和意义。

获得幸福的第一个途径是快乐地生活,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肉体的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有关未来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研究上,认为幸福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是个体主观感受显现、心理机能展现、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主观幸福感:(1)幸福与快乐;(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第二,心理幸福感:(1)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己、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2)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3)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意义、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4)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5)积极关系: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6)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第三,社会幸福感:(1)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2)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能给社会创造价值;(3)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4)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5)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快乐生活就是这种主观与客观、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6]。

获得幸福的第二个途径是投入地生活,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指的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特性去面对挑战,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性格力量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德,涉及所有文化都认同的6种美德和24种人类力量,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睿智、勇敢、仁慈、公正、自律、卓越。而24种人格力量则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合作、宽恕、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笃信。投入的生活,不仅与以上的积极品质有关,而且能因之而奠定幸福人生之基石[8]。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时一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则是一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体验[9]。

获得幸福第三个途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人格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指的是个体需要归属和服务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每个个体总是从多方面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中寻找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6]。特别是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世界范围内的绝望、失落,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同物质文明空前高度的发展双峰对峙,更需要全人类理性地正视幸福与人生的联系,幸福能为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在合理价值目的的引导下,人对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

三、总结

幸福不等同于减轻了痛苦,幸福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上的一个过程。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让人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提升幸福的感觉,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是公众称心如意,是积极心理学的任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均衡的、关于幸福心理学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式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望充实和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重新将人的价值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心理学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人类美好的发展,指导人们转入幸福的生活轨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

【参考文献】

[1]王莹,熊良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简述[J].工会博览(下旬),2009(5):154-154.

[2]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河西学院学报》,2009(1):76-78.

[3]曾文雄.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4-6.

[4]辛勇,王艳雅.从情感研究视角看积极心理学思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8-31.

[5]贺喜秀,冯周卓.价值论视野中的积极心理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0-42.

[6]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14-16.

[7]苗元江,陈好彬,朱晓红.探索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0):4-6.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6篇

积极心理学之父Martin Seligman于1998年确立了这一领域,和马斯洛一样,也是美国心理协会会长。他任职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两个目标。第一,让学院式心理学变得通俗,也就是说,连接起象牙塔与普罗大众,这是他任职期间的第一目标;第二,是引进一个积极的心理学,需要着眼于有用的东西,不仅仅是研究,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症,还需要关注,爱,两性关系,自尊,动机,恢复以及幸福感。他提出了这些理念,从那时起便蓬勃发展起来。

一、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继承:

第一,消极心理学的困惑。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结果。

第二,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需要指出的是,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积极心理学也研究心理问题和疾病。只是它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树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要研究人类所具有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科学化的和谐统一,通过改变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误区,用积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有一种心理暗示,所谓暗示:“就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积极利用暗示教育的情感化说服作用,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通过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被教育者愉悦地接受教育,避免被教育者产生心理抵制情绪,使其朝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学会积极自我调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暗示的方法很多,包括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人格暗示、环境暗示等。

1. 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点。

2. 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最后一次

在经历失败的时候鼓励自己,这是最糟糕的了,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发生了。给自己心理暗示,也给自己信心。

3. 不要总对自己强调负面结果

不要用失败的教训来束缚自己,而应该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使自己走出消极心理的阴影。

4. 在状态最好的时候迎接挑战

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可以激发饱满的工作热情,促使人增强信心,产生知难而上的挑战。

5. 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属于自信的人!

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积极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迎难而上,在复杂社会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7篇

一、引导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更加积极地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树立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二、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

 

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应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小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情感体验。立足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断放大和增强这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消极的因素和力量得到抑制。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必须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树立更加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感官愉悦心理享受,其中首倡就是主观幸福感。进行主观幸福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促使自我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这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三、营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

 

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

 

四、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增进小学生的幸福感。今天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存得更幸福。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得更远,它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这里的幸福感,包括了五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生活的意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成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不再是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而是从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入手让小学生获得更深意义上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多种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实践中,为了让小学生体会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现场心理测量活动”,通过测量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个性特征、心理品质,增强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鼓励他们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电影展播活动”,通过开展“幸福来敲门”“天生我有才”“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动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团体活动传递给小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课程涉及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等。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德育教育;创新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与中职德育教育的关联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带来,学生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而高中阶段恰好是三观塑造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庞大的压力和社交环境的变化下,很多高中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正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树立正确的道德品性。至于中职的德育教育工作,它的核心与积极心理学不谋而合,也重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和道德观念,并让学生合理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积极心理时,自然对于教师开展德育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1]。

(二)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和自信

中职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脆弱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到青春期的影响,对未来人生的方向产生迷茫,因此这个时期正需要有人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自信。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选择,人们具有自主选择权,也必须对选择后的结果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它可以帮助人们塑造决定性人格并保持自律,而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对学生的意志力、责任感、成就感等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在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的引领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若能把积极心理学融合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将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二、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创新策略

(一)优化学习效果

以往中职德育教育教学采用的方法是灌输教育,在课堂上通过理论知识的教授培养学生德育能力,但这种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德育教师应当在德育教学中积极应用积极心理学,用心理暗示的手段完成德育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发挥情感说服功能,这样可以建立师生间和谐的关系,避免学生在德育学习中产生抵触情绪。为了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积极心理学能够借助心理学的暗示作用,激发学生的心理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德。比如,在开展中职德育工作时,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取向塑造学生幸福感知度,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乐观积极的元素,以便学生在日常学习遇到困难时不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从而让学生尽快恢复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化解消极情绪,促进学生日后茁壮成长。高中生的心理实际上更加脆弱,所以教师需要对他们心理情绪的变化做到及时观察,并教会学生利用心理学中的自省法正视自身不足,建立一个谦逊的心理模式,将消极情绪转化为奋斗的助力,进而提升自我素质,实现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虽然目前德育工作的开展正在各学校有序进行,但很多教师还未意识到社会诱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高中生正处在一个向青年过渡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心理发育和道德水平往往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他们此时还未形成对社会道德水平加以评价的正确认识。而现今社会又存在很多多元化思想,这无疑对高中生的成长发展起到干扰作用,尤其是中职的学生,面对这种社会环境,他们往往缺乏心理支撑的力量,甚至会产生惶恐的情绪。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强化理论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以德育教学的规律向学生传递积极理念。另外,当德育教师批判不端正的价值观时,需要以正面事实的比较法为学生树立积极的道德价值观,促进德育教育的高效性。同时,在塑造一个积极的校园氛围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培养他们积极自信的人格。

(三)创设积极的心理情境

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积极的心理情境,以《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为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行设计出对应的幻灯片,然后用案例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如“卢浮宫若失火,你最想抢救的是最轻、最贵、最有名气或其他的画?”通过这样一个案例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通过不同的答案进行逐一分析总结,让学生依据内心所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才能实现德育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