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全面深入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形势所需、人民所愿,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报告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学校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思想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这对让学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使自然受到伤害、物质财富增加的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是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在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已经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当今,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愈来愈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显著标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经济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生态文明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人们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激化而产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经过培养和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文明科学知识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生态文明法制素质、建设生态文明能力的教育实践过程。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渠道,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必须协调,形成经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树立新的现代文明观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是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树立人与人的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树立这种新观念需要加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社会成员受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有关。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素质也有所提高,但与现代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依靠足够教育、具有较高文明素质的社会成员去实现,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资源、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学生时代是思想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发展必须服务人、造就人,教育是造就人的最根本途径。学校教育从保护环境的教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对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发展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扩充和深化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过重的严峻形势。环境状况的恶化,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还需要具备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学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场所,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形成从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到高等教育中的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专业教育和大学非环境专业的生态教育,不仅为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提供了研究平台,而且也是培养环境专业人才和具备生态文明素质人才的摇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环境意识和环境技术的人才,而是具备生态文明科学知识素质、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生态文明法制素质的综合人才,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观念的转变,这是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主阵地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及恶化使人类社会重新思考发展模式。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主要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主阵地。

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采取多种方式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和目标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方法和参与经验,而且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和审美方面的思考,促进人们对于生态环境态度与行为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活习惯和智能,多在20岁以前形成。而青少年具有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等特点。如果他们在学生时代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起环境意识并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成年之后就会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对各种计划、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研究,从中选取最佳方案。

五、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蕴含的生态价值以及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确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思想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提供了可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途径。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我们当代生态文明教育中主张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为人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伦理思想,研究它们也就是对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丰富。我国的生态教育从幼儿园的热爱自然,热爱动植物的教育到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到高校德育教育,这些都为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主体和支柱,我们需要的是合格接班人,最基本的是要有全面健康的人格的人。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之,通过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塑造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人格,并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不仅依存于自然界,而且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和其他成员应该和谐相处。从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强调人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因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2-12-28.

[2] 邓玲.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N].光明日报,2013-01-23.

[3] 十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11-08.

[4] 黄承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任务[N].人民日报,2012-08-20.

Research on the Necessity for Schoo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gress

GUO Jian-rong, LIU Shu-qi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64-01

党的十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战略眼光,擎画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发展做出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部分,要发挥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加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战略研究。

一、着眼战略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对三个战略举措具有引领作用。“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科学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还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引领地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深化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识,积极承担起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际责任,实现共享发展。

二、涵蕴发展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和配合,因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有其必要性。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六个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原则。特别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跨越。

三、打牢制度基石,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生态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现生态良好,必须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依法治国的系统化建设。尽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和体制机制,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切实推进绿色发展;提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水平,对环境执法司法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状加以惩戒;还要形成社会合力,加强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教育和指导,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群众基础。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生态;美好新滁城建设;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18-04

一、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的历史选择

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一)生态文明是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但过度的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地下水、湖泊、河流水质恶化,土壤退化,酸雨、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城市环境日益糟糕。相关资料报告显示,全国6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有400座城市存在供水危机等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承载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类社会开始摆脱贫困、污染等弊端的侵扰,开始迈向“自由王国”。

(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启了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结合之门

基于对传统工业化、城镇化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组织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理念。这个计划开启了众多国家的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杨尼斯基(1984)等生态学家从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扬弃了我国既有城市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要求按照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目标建设宜人宜居城市,使城市建设不仅发生与传统模式不同的变革,自觉地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

我国的城镇化正从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化模式转变,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并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论述。与之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基本内容之一。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明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建设开始从“地”的城镇化走向“人”的城镇化。

二、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的理论

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丰硕。

(一)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问题是19世纪20年代的事情,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运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把“系统”和“生态”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经济是动力子系统,自然是基础子系统,社会是目标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运转自如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复合大系统的协调就是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达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有机统一。它是“生态城市”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2.区域整体性理论

20世纪初,美国建筑理论家和城市规划家刘易斯・芝福德提出了区域整体性概念,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的一部分,所以必须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地区向周边地区不断蔓延,城市问题就不断出现并日益严重,加大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难度。需要整体协调发展。

3.耗散结构理论

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状态,叫做“耗散结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它不仅仅要维持,还要更有序,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国内外的实践探索

1.国外的探索

(1)美国伯克利。伯克利是美国加州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在他的代表作《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中详细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标准、区域背景和空间形态,建设新的生态城市和将现有城镇转化为生态城市的方法、步骤等重要内容。并以伯克利为例,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在规划、建筑、交通、能源、政策、经济和市民行为等方面,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1]雷吉斯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为人类而设计的,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他还在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途径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成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2)新加坡。亚洲城市新加坡是世界瞩目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新加坡的经验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推出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注重定位城市、设计城市、塑造城市,科学处理远期与近期、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管理与保护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用好每一寸土地;二是制定资源利用政策。把资源的价格和市场挂钩,以防止浪费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三是提高工业能源的使用效率。目的是在源头减排,并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区的位置,减少残余物对住宅区的影响;四是包容性的社会以及有关政策。如城市管理注重刚柔相济、公众参与、模式创新、市容整洁、交通畅通,整座城市日常运行十分规范有序;五是在全国各地建设花园如屋顶花园、空中花园,促进生物的多样性,把新加坡从一座大城市里面有许多小花园的情况,改造成为一个大花园中的小城市。

2.国内的探索

(1)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项目开工5年来,一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新城已初具规模,城市建设中的一些主要理念也已经在中国其它城市加以推行。

(2)无锡太湖新城。太湖新城主要是在城市能源规划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通过能源规划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平衡的城市能源供需关系;二是创新的城市能源管理建设和管理模式;三是高效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以及全过程能源管理;四是全过程的城市能源管理。

三、美好新滁城建设是生态文明

引领滁州城市发展的践行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城市不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大小、所处地域,都可以将生态理念注入城市建设过程。

(一)美好新滁城建设贯穿了生态文明理念

滁州市地处安徽东部,襟江带淮,东临南京,西接合肥,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和合肥经济圈城市。2012年滁州市作出的《关于建设“美好新滁城”五年行动计划的决定》标志着滁州城市建设跨入了新阶段。为全力推进滁州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滁州提出了《滁州市生态强市建设行动计划》,从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诸方面规划了增强滁州生态竞争力、建设生态强市的蓝图。

1.美好新滁城建设实现了城市开放发展和内部提升的统一。(1)加快城市开放发展。通过开放发展形成与周边核心城市南京、合肥的共振。一是形成了以琅琊山风景区为基准,片区式、组团式共同发展的开放型、生态化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片区之间由铁路、河流、生态绿地分隔,并由环路和城市快速道路相连。二是建设了立体的对外交通系统。7条高速、6条铁路、1条河道、3个机场构成了滁州外向发展的交通网。(2)注重城市自身品位提升。以“千年亭城”、“山水醉城”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高起点谋划和启动“七个一”重大工程,凸显山水城市风貌,形成了半城山色半城河的江淮地区特色城市,打造安徽第一印象。(3)节约城市空间。一是加快产业退二进三、企业退城入园的步伐,拓展了城市生活空间。二是规模开发居住小区,节约利用了城市土地。三是适度开发高层楼盘,改变了原来只有七层以下楼房的窘境,合理利用了地表以上空间,也使住宅布局错落有致。四是由美好新滁城指挥部对每年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做出详细方案并督促实施。(4)创造居民幸福。把城市改造与居民安置统一起来,居民从城市改造中收获新居、新环境和新希望,仅2013年滁州即新增安置房29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户超万户。小区建设集聚了人气,方便了生活,加强了人际沟通,对每一块城市绿地、每一个城市建筑群的密度和高度、每一项城市基础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增添了城市整体的和谐氛围。

2.美好新滁城建设实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一是围绕苏滁产业园建设,提升产城一体化水平,走集约城镇化道路[2];二是鼓励低碳生产、低碳生活。鼓励企业使用节能低碳技术。鼓励居民低碳生活。如戒烟、公交出行、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三是治理污染。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道铺设,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四是建设绿色的生态系统。实施森林增长工程,2013年完成新增造林20万亩。推进“绿色滁州行动”,今年新增绿地564万平方米。

(二)美好新滁城建设有待完善之处

1.居民生态理念培育不足。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现代文明对于城市的浸润需要一个过程。生态文明理念从概念到成为居民日常行为准则也需要培育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不分装处理,随意乱扔,践踏草地、折损花木、浪费水电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

2.企业污染物排控不到位。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有偷排、乱排现象。在2013年全市重点行业环保专项行动中,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187家,立案查处违法企业12家。一些河流被污染、空气质量有所下降。根据市环境监测站数据统计,2013年1到10月,滁城出现了21天的污染天气,而2012年一年的污染天气仅为5天。

3.城市建设理念仍需提升。美好新滁城建设的核心是理念提升,新的理念要能使城市山水自然禀赋优势发挥、现代元素融入创造、群众生活方便舒适充分体现。

4.城市布局和形态需要完善。与南京同城化发展、融入合肥经济圈的发展框架完美,“131”组团发展、片区式发展运行良好,但组团主体的结合部、片区之间结合部发展布局仍需优化。各主体的城镇体系规划与修编、功能区规划需要统一。

5.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单一。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既是行政部门又承担了企业的基本功能,因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导致整体运行效率相对较低,运行成本偏高。

(三)提升生态文明引领作用,更好建设美好新滁城

1.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实践已证明,恰当的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布局。[3]生态城市规划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要素,处理好城市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产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建设和景观生态建设的关系。在环境承载容量下,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与生态环境、水资源和绿资源相适应,否则城市生态系统退化,将严重制约生产生活的需要。[4]目前规划中与生态文明不相适应之处,需及时调整。

2.提高城市主体的生态意识。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单位、企业和家庭都有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都要意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责任,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企业要按照生态工业的要求,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家庭要倡导俭朴的社会风尚,提高环保意识,推行绿色消费和节约消费。政府要强化自身责任。在政策制定方面,应把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城市的生态功能及作用。在执法监督方面,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一整套严密、可操作的执法监督机制。

3.保护城市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是大自然对城市的赐予,必须得到充分保护。一是充分利用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改变目前简单脆弱的城市生态结构,规划、重建和维护适宜的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恢复健康的生态过程,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二是加快恢复自然生态。实施了江淮分水岭生态脆弱区治理、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物种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琅琊山山体覆绿等项目。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4.建设环保类基础设施。环保类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一是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环境基础设施,新建垃圾转运站、配套环卫车辆及垃圾压缩设备等;二是构建城市清洁能源系统。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城市能源系统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系统等统筹考虑。建设智能电网,推行建筑节能,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三是发展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交通系统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建立人性化的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鼓励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5.推动建设生态社区。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建设生态社区可以完善环境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对滁城部分老旧小区实施生态社区改造,包括雨污水管的重新设计、燃气管道的延伸、绿地建设、电线的重新铺排等项目建设,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差、耗能高、居住条件恶劣的状况;二是对新建建筑的有明确生态要求。包括社区内新建小区的选择必须充分利用外部的河流、山冈、林木等景观,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原本特征。使用环保节能建材、增加社区居民的亲切感、认同感等。

6.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一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综合利用滁州自然资源、特色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生产生态产品;二是鼓励使用用新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追求市场与城市生态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2]潘时常.努力探索城镇化新路子[N].经济日报,2013-11-14.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4篇

一、在文化内涵中认识“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所谓生态文明,从狭义上理解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掠夺式使用资源能源,要求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经济层面上,生态文明要求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政治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党和政府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执政,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生态文明在《经济生活》中侧重于从经济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如理性消费、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与《政治生活》的整合则侧重于从政治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政绩评价、国际合作等政府作为。

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再次系统建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强调和关注人类的自觉与自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具体来说,在文化价值上,要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观;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为生态文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由于各国人民均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无论是“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于“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对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态文明作为主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是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互动中,在多方面相互交融,并对经济社会其他要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刻的作用。

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性,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生态文明,从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文化多样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民族性

《文化生活》第三课指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实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加强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具有文化价值。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差异,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必然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的生态文明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得以呈现。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的思考超出了自然环境领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主张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而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通过肯定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他人;道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将法道自然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佛家则通过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表现出慈悲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理解、践行、落实生态文明时,由于国家利益、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出理念、思维和行为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和冲突。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对待自然上既要获取又要节制,既要利用又要保护,共同维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而这正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凝聚的世界性的精神内核,它超越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同国家、民族能够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逻辑前提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中的共通性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对差异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由于发达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过程给现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合作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在文化传承中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总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因此,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文明;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原始文明中人被自然奴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将人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存。

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需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呈现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相互合作、沟通发展等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从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生态文明。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强化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创立国际生态建设共同准则,积极推动国际生态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我们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处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平等互利、真诚合作、责权对等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

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还要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坚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具有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缅怀先人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文化内涵,凸显生态行为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四、在文化强国中领会“生态文明”的价值性

《文化生活》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党的十报告,教材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出了较大篇幅的调整,指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提出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生态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念践行。生态文明可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躬行勤俭节约,提升道德素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丽中国追求生产方式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社会人际空间和谐友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更美。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从文化的视角来说,其美学内涵即为生态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共同价值,方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色文化 建设 城镇化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民勤县作为甘肃省教育名县和文化之乡,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坚持科学规划的“功能城市”发展理念和人文关怀的“文化城市”理念并重的趋向,一手抓GDP等硬实力和高楼广场等硬环境建设,一手抓城市精神文化、居民道德修养等软实力或软环境建设,特别要注重文化的引领功能,以传承和弘扬特色文化为主线,着力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公共文化的服务力、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为建设“率先发展、生活富裕、环境良好、和谐稳定”的新民勤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一、坚持把建设文化大县和创建教育名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民勤自古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沙井文化”源远流长,“苏武”博大精深,素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是全省闻名的文化大县、教育名县。一方面要加快城区学校建设进程,努力把县城建成基础设施、教育质量、服务功能一流的现代教育城,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城镇高层次的文化产品服务。另一方面要突出学校在文化继承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和人才密集的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培育以生存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励志教育、法制教育、生态县情教育等为重点的特色校园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引领社会风尚,辐射带动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重点的全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真正把民勤“教育城”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文化城”,优质教育和先进文化融合发展的“文明城”。

二、坚持把文化设施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加快城镇文化融合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因此,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一方面要提高城镇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城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牢牢抓住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核心经济区,突出重点,分层布局,在县城、重点小城镇、农民住宅新区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扩大覆盖。加大县城内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装备水平,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积极争取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成果走进社区,惠及百姓。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广场周周乐”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定期举办知识讲座、书画笔会、戏曲沙龙等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先进文化、特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融入文明、进步的文化氛围中,提升群众文化品质,发挥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建设和谐城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三、坚持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要坚持突出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把我县的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一是突出生态文化,建设以红崖山、苏武山、青土湖、龙王庙、宋和村为重点的沙漠生态旅游区,培育“国家生态安全旅游教育基地”;二是突出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沙井文化”、“苏武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紧紧围绕相关历史事件,编好故事、讲好故事,着力抓好瑞安堡、圣容寺、东镇大庙、汉明长城等文物古迹的修缮和开发利用;三是突出民俗文化,大力开发苏武牧羊系列沙雕,成化劲牛,大漠灵驼和生态丰碑等系列工艺品,以及剪纸、刺绣、竹编等系列民俗文化产品,着力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要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通过文化产品引领社会思潮、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崇高人的精神,全面提高城镇文明程度。

四、坚持把生态治理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突出城镇化过程中生态优先的原则

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民勤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一部民勤历史志,半部兴水治沙史”,生态文化是民勤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全县干部群众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二要切实加强防沙治沙展览馆、生态文化园等教育基地建设,彰显绿洲生态文化,发挥生态警示作用。三要以生态农业、红沙岗的清洁能源生产以及旅游业开发为基础,高标准编制青土湖、红崖山水库区域和黄案滩三个湿地建设规划,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与文化结合,积极融入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元素,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带、生态文化园等,强化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区域生活环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

参考文献

[1]辜胜阻 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新华文摘》2012年18期).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财务管理; 煤炭企业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就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而调整和优化经济及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国家富强和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资源浪费、破坏较大,“三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财务管理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财务管理为契机,统筹研究煤炭企业的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环境治理、经济效益等各项工作,为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探寻道路。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一、生态文明理念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一)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它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意识、制度和行为三方面。意识文明是确立一种进步的生态思想。制度文明是建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为文明是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活动。

近年来,我国推进的绿色矿山建设就是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经济层面主要是发展方式的转型,煤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要紧紧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生态的目标进行。政治层面是指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企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建设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文化层面是指企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转变观念。社会层面是指企业要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共谋发展、共享发展。

(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绿色财务管理就是综合考虑有限资源、环境保护、企业盈利和社会效益的一种财务管理。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包括绿色筹资、绿色投资、绿色营运、绿色分配四方面内容。

绿色筹资是煤炭企业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有效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煤炭企业的绿色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应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掌握。可以利用国家对煤炭企业的绿色政策取得财政专项拨款;也可以借助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在煤层气开发等项目上取得政策性或低息贷款;还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等方式寻求民间资本的参与。

绿色投资就是在加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后,煤炭企业所采取的投资模式。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投资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资。煤炭企业是重污染、高耗费企业,两大方向都应有所涉及。要投资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要在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和工艺方面投资,确保安全回收煤炭资源,减少废弃物的对外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投资大量资金进行采空塌陷区复垦治理、煤矸石综合治理。

绿色营运就是煤炭企业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要保持动态平衡,要保证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持这一动态平衡,不仅要合理估算现金流入量,而且要合理估算现金流出量,尤其是其中的绿色流量,煤炭企业要考虑到环保形象好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的收益现金流量,考虑到正常的环保成本,加大绿色宣传费用、绿色设备购置费用、绿色设备运行费用,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绿色管理的思想,进行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

绿色分配是通过制定合理的绿色利润分配政策,达到宣传环境保护的目的,形成绿色积累,用于煤炭企业再发展。一是使绿色股的股利发放顺序早于普通股股利,但后于优先股股利;二是早期绿色投资者的分配比例要高于晚期绿色投资者,鼓励投资者尽快加入绿色投资行列;三是绿色债权人可以按一定比例参与一般投资者的利润分配,行使参与煤炭企业债券的权利;四是提取绿色公积金和绿色公益金,为煤炭企业后续的绿色经营提供资金保证。

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难点

目前,国内多数煤炭企业基本能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有实行的主观意愿,但迄今为止既没有总结出完善的绿色财务管理思想,又没有探索出全面的绿色财务管理策略,均是在单个环节实行。在我国,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行动才刚刚起步,不如发达国家的企业那样积极,它们对绿色财务管理持观望态度。一方面说明我国煤炭企业管理者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说明在煤炭企业推行绿色财务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绿色财务制度缺失使绿色财务管理失去依据

制度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制度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比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但都没有涉及到绿色发展内容,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发展绿色经济,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绿色经济的增长模式和运行机制,这就必须对传统会计和财务进行反思,有所突破,然而,迄今为止,有关绿色财务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都只是在讨论。因此,由于我国缺少绿色制度的指导与约束,导致煤炭企业不会自发地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二)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使绿色财务管理实施不力

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自身三方监管。实施初期,企业多数是绿色费用的增加,看不到绿色管理带来的效益,这时政府监管起主导作用,但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自身能力较弱,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难以确认、计量和管理,政府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危害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导致政府不能有效监控,造成企业违法成本偏低。所以,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不会主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这时如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起作用,对煤炭企业开展绿色财务管理无疑也是一种约束。但我国行业协会地位弱化、相应的职能得不到真正履行,在推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企业实行绿色经营获得效益后,其经济实力增强了,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自身的监管能力就会加强。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绿色管理才刚刚起步,还谈不上企业自身的监管职能。

(三)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使绿色财务管理失去动力

我国煤炭企业缺乏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实力,其制约因素主要是人员素质、科学技术和资金限制。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对企业是否推行绿色财务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高管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其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很难准确预测及估算生态问题,从客观上讲,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受到了人力资本的制约。其次,我国多数煤炭企业技术相对落后、产业层次较低,如果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破坏,就需要利用科技力量,改进生产工艺处置废弃物质、生产出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替代品、加强污染的监控及检测、科学治理污染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增加成本,这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受到了科学技术和投入资本的双重制约。

三、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培植绿色文化,抓住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煤炭企业要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就必须进行绿色宣传,培植绿色文化。首先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宣传,企业的这些灵魂人物要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变“环境发展与企业发展无关”理念为“环境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理念。只有这样,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才能在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时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承担起本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达到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他们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始终贯穿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各环节中,贯穿于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和资金分配全过程中。最后是加强对其他人员的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树立他们的绿色思想。

在培植企业绿色文化的具体方法上还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一些做法,如设立专门机构,由煤炭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定期企业的“绿色宣言”,制定企业的绿色战略计划,监管企业的环保情况,进一步将“绿色”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使“绿色”意识触及到职工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转变理财目标,为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指明方向

煤炭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淡化企业对环境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越来越青睐绿色商品,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考虑变革,进行绿色经营、绿色管理。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中加入社会及生态效益因素,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变目前环境成本外在性的局面,其内涵是在不破坏环境和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好资金运动,协调好财务关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和谐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必然需求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活动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再生”的封闭性的循环反馈系统,它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煤炭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也开展了一些循环经济项目,但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煤炭企业应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常态化轨道。一是走科技创新之路,研究无煤柱开采技术、采空区固体充填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主通风机变频改造技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加强环保手段与洁净煤技术的衔接,推动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二是建立一套绿色保证制度体系,以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煤炭企业只有将循环经济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实行绿色会计,奠定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

煤炭企业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充分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为核算对象,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内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一种有效的价值管理。有了绿色会计提供的这些绿色信息,煤炭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煤炭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大奖罚力度,强化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

我国政府虽然也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不仅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而且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紧细化环境和资源立法,约束企业,比如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的各级处罚措施;第二,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除国家特需的企业外),一律不予注册登记,从根本上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第三,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用来评价一项活动的环保绩效及资源利用绩效,如绿色收益率、绿色市盈率、绿色可持续发展力等,对绩效好的要重奖,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要重罚;第四,积极推行ISO4000认证制度,对于真正符合标准的企业颁发“绿牌”,大力宣传,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

(六)制定优惠政策,为推进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创造条件

国家应倡导企业向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展,支持和鼓励“绿色产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倾斜,增强“绿色企业”的竞争力。第一,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对资源节约型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配合地方政府整治生态环境需要而搬迁的企业,减征或免征税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企业,可加计征税。如德国征收差别环境税、丹麦对特定排放物征税。第二,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在信贷方面给予绿色企业倾斜,使他们尽快筹到资金,开展绿色经营,取得绿色收益。第三,给予企业财政补贴。政府可以筹集专项基金,对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或对企业实施的某些环保项目给予补贴。第四,政府实施绿色审计。政府在进行审计时,要有义务地披露企业绿色信息,比如绿色经营措施、环保措施,或者这些方面的问题,以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或给企业形成舆论压力。

【参考文献】

[1] 宋晓华,郭亦伟.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区域布局研究[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7篇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指生活模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生态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中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己开车,喝水是自己带杯子还是买瓶装饮料,垃圾是分类还是扔在一起,购买商品是选择产地近的还是产地远等等。很多这些日常生活中伺空见惯的事,看起来似乎与环境也没有关系,但它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有这样的数据:在北京,冬天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二十五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居民散烧煤炭,排放物中致癌物的含量非常高。

(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生态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求工作中要带着生态文明的意识去完成工作任务。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采用什么生产方式去生产或采用什么的方式去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也有着这样的案例,执法部门不执法,车企尾气排放措施造假,带来环境污染。

(三)通过大学生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每个人积极响应和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要让大学生积极向社会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语言等多种方式将生态文明知识向社会主动传播。

2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扭转过去忽略环境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需要相应的生态技术和技能知识,才能真正形成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一)环境现状环境现状主要是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状况和生态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传播最新生态动态,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引起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二)生态文明理念有着生态的理念,大学生才能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动,能够更好地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理念涵括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切,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道德观、绿色科技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这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核心。

(三)生态环境法律生态法律的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生态文明的义务,自觉地应用法律保护环境。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介绍及宣传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等国际环境法律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四)生态技能与知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理念,还需要知道怎么做,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必须介绍现代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的生产技术。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旧电池回收;另一类是工作岗位上的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如生产中的减排绿色技术、低碳设计。

3教育途径

(一)环境感化:营造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要首先要重视环境的作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言传不如身教。良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人,不良的环境可以毁了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作用。环境无声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所处其环境中的人,并左右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大学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营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当一个人身边所接触的都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事和物时,他会耳濡目染到这一切,自然也会被同化。所以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应首先营造积极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让环境感召学生,使生态文明在学校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潮流,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校园环境分为文化和设施两个方面。(1)校园生态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生态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营造生态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好多,归纳来说可以从下述五个方面去营造。一、媒介宣传:发挥校园媒介的宣传作用,可以通过校园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报刊、标识牌、宣传栏等学生能接触到的校园媒介通俗易懂地介绍、宣传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知识,告诉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关掉教室不需要的灯等。二、知识讲座: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办环保知识讲座,可以请环保专业人员宣传国家环保政策,生态环境科学最新理论及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也可以请环保志愿者介绍生活的环保常识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三、社团组织:支持成立环保类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文明,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四、活动开展:鼓励学校各个部门举办各种活动,可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也可在以其他活动为主题是时加入环境保护的概念,如环境保护演讲比赛,环保创业大赛等。五、环保节日宣传:在每一个与环保相关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时,都要做好宣传与介绍工作,或者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不断地感受生态与环保的重要性。(2)校园生态的设施环境校园的设施环境是指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宿舍、食堂、浴室等建筑与设施。校园物质环境生态化,是指校园的这些建筑与设施应是节能、环保、低碳的。如学校在照明、空调、浴室的设施上采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温控装置,改善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空载的问题,降低了平均用电量,减少了设备的空载时间,降低了能源消耗。学校可以建造循环用水处理系统,将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雨水收集起来供学校清洗道路与绿化用,将污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学校食堂应安装油烟净化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等。当学生处于一个生态的校园,听到的是生态文明的宣传,使用的是生态的设施,将更容易也更深刻地造就其生态文明行为和意识。校园设施的生态化,不仅减少能源浪费、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行弘扬和落实,也体现了学校的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还可以供学生们在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或技术时参观学习。

(二)课程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涉及到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时应从专业课程体系与通识课程体系入手。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以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专题教育的方式,即单独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以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为辅,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1)渗透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基本上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只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带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去教学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某生产技术时,可以分析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怎么样,如有不利影响时,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中,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两种知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主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依附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体系,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内容散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因此只能作为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的辅助途径。另外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却很难考核、评估,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而不是应付了事。(2)专题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专题教育就是专门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中,面向所有学生。学校或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环境现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法律等知识,要通俗易懂符合时展趋势。另外还要组织专家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进行论证,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建议这门课教学设计多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景教学法,同时可以结合当下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课堂形式向学生开放,就像尔雅课堂一样的。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学习,也给学校节省了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一方面,这种方式使生态文明教育具备了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同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也给考核、评估提供了可操作性,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评估,也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和环境感化,还应设置实践环节。生态文明实践,不但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亲临现场体验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强化生态文明的信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日常生活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并督促学生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围绕学生力所能及的细节开展,在衣、食、住、行、学、休息、人际交往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生态行为取向,使其养成其良好的生态习惯,比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存放、双面打印、不铺张浪费、低碳消费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岗位,如绿化保养、卫生保洁、环境监督等供学生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学生生态意识,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2)社会实践多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很强社会效应,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感悟。学生参与或开展公益活是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如环保知识和法规的宣传、保护水资源、生态调查、废旧电池回收等,营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到生态企业、生态实验室、生态设施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感受生态的意义与作用,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的提升。(3)社会监督在学生生态实践中,学生不仅要自身行为生态化,还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勇于纠正、制止不正当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当不能制止或问题严重时,学生应向相关部门反应,如12369环保电话。

4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一)落实管理部门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应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落实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计划、考核制度,有秩序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把工作层层落实,一层抓一层。

(二)加强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师资与教学设施是教育的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落实到实处,应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强化教师的生态行为,加强环境生态方面的教学研究力度,同时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

5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人员、管理、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评价。教育评估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了依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检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是否有效,教育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总结教训。鉴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更是体现在就业后的工作生活中,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应分为毕业前与毕业后两个阶段。毕业前的评估主要针对教育的内容、目标、教育途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设备采用专家评估、问卷调研、指标评分系统等方式评估。毕业后的评估主要是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和学生的单位收集信息,再对信息进行相应的评估。

6结语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范文第8篇

关键词:红河州;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优化途径

引言

当前,为了缓解经济、环境的发展压力,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代社会的产物,其规划发展重点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我国环境发展现状来看,其水污染、雾霾天气等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景象随处可见,所以,政府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文明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生态文明规划概述

在生态文明社会构建过程中,将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理念与“多规合一”及“海绵城市”结合观念进行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生态文明规划、多规合一、海绵城市:

1.1生态文明规划

生态文明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保证人类生态环境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才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可能。

第二,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社会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生态文明本身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建设政治、经济文明的前提。

第三,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能够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与能源。可以说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概述,同时,其也是促进生态文明改善的动力。

以生态原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为根本,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保护自然,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

1.2多规合一

从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看,推进“多规合一”还应溯源而上,从规划体系结构出发,建立一套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的规划体系,并由此牵动相应规划内容的调整,联动相关规划协调机制的建立,督促规划编审机制改革,从而逐步推进各类规划的有机协调。

1.3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调配提供了保障。通过建立城市海绵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洪涝压力,削弱污染给发展带来的阻碍,实现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同时,城市海绵体系的构建,也能够有效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各类景观设计,最终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目标。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更高,当干旱与洪涝灾害侵袭时,通过水系统循环能够有效发挥收缩韧性解决问题;随着海绵城市的开发建设,海绵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其能通过调整存蓄水,保障水资源高效应用,从根本上保护生态发展。

2红河州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研究

2.1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在当前的红河州绿化造林之中,速度不断加快,森林资源也在不断的增加。利用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方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红河州森林面积年均增加近80万亩,活立木蓄积每年净生长约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600万立方米。

2.2优化红河州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途径

2.2.1转变发展理念

在“多规合一”的全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融入,大力突进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对水、土地一级能源等资源加强集约节约,对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不断强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自然的损害与干扰,从而形成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与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创新规划理念,将规划空间结构逐渐从扩张性转向限定城市边界,对城市的生态形态与功能定位进行科学地确定,管制城市的开发利用空间,对城市的开发边界、城市规模以及保护空间等进行合理的确定。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对城市建设中的各项绿化指标与要求严格执行,以达到下雨时能够渗水、吸水、蓄水等目标,并且将蓄水合理的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2.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据当代社会及环境发展现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常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理念以及途径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强调经济的增长效益,同时,还强调了经济增长、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因此,红河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发展第一、第三产业,放缓淡化第二产业。

以红河县库博公司为例,该公司探索实行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变废为宝,能够有效治理荒山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使群众持续增收、共同脱贫致富。

以泸西高原足球训练基地为例,该基地是集体育教学、足球训练比赛、体能训练、康复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训练基地,项目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以泸西县黄草洲生态湿地恢复建设项目为例,该建设项目是集城市旅游核心区、城市综合功能区、康体休闲度假区、城市居住区为主的片区,项目建设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以上建设项目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应大力倡导,并在今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值得借鉴。

2.2.3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同时,经济结构的平衡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构建。政府在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只有将资源支撑力、人口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受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处理好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目标,才能做好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发展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2.4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重点是发展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措施是促进技术进步、调整结构以及加强管理,从而大大的降低废物拍房、资源消耗,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城市机制,引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新思路,优化城市生态景观功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结束语

在新常态经济下,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制定,致力于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处理好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契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天走.推进红河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今日民族,2015(11):55-57. 

[2]李晶燕,马勋.对加强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红河探索,2015(5):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