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产业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1篇

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它引领着全世界开始使用化石燃料替代品的新时代。

尚德电力热情洋溢的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在达沃斯宣布,到2015年,世界上半数国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不需要补贴也都能够同传统能源相竞争。目前,在印度、夏威夷、意大利和西班牙,太阳能光伏已经能够与化石燃料一较高下。

参加能源峰会的其他人士也对施正荣的观点表示赞同。尚德电力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制造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公司维斯塔斯(Vestas)和另一家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制造商天合光能双双表示,他们的企业能够提供与化石燃料价格相比具有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

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将不再是富人的奢侈品。现在,在没有补贴支持的现实生活中,正在开始与传统能源展开竞争。当然,化石燃料不会消失,但是至少可以期待在未来将不必如此依赖传统能源。

在可能预见的未来,政治动乱或自然灾害危及物资供应的世界将会成为往事。通过采取正确的政策,世界上很多地区在未来十年内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但是,这种转变发生的速度不仅仅取决于光伏及新能源技术和像施正荣这样的企业家的市场见解,还取决于政府明智的、前瞻性的政策。

仅在几年前,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发电成本是传统能源发电如燃煤电厂的两倍之多。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显著改善、多晶硅价格的暴跌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产能的大幅增长推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的下降。彭博社表示,由于晶硅制造商产量的增倍以及欧元区需求的下降,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价格在去年下降了一半。

毫无意外,中国一直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生产中处于制高点。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而早在1995年就生产了全世界40%的光伏电池板的美国在2010年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光伏产业 快速扩张 原因 应对之策

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非再生化石能源的需求,转而应用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由于太阳能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可利用的最大能量来源,利用太阳能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由此,催生了光伏产业。光伏产业致力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它包括多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和相关生产设备的生产、光伏发电系统等。

欧美国家和日本率先利用太阳能发电,因此,也是最早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中国光伏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并在2004年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2007年至今,中国的光伏电池产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外需,绝大部分光伏产品依赖出口。出口的迅速扩张,加之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导致欧美光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终裁结果: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关税范围为23.75%—254.66%。9月初,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9月下旬,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起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补贴”诉讼。这是中欧之间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这些将对中国的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需要我们探究光伏产业快速扩张的原因。然后,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最后,本文给出光伏产业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一、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

最近10年,整个世界的太阳能产业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最近3年,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中国光伏产业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世界的平均增长率,2004—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0%。2011年,在中国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企业7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700多家。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多亿元,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就业人数达30万人。2011年,中国的尚德电力成为第一家光伏组件出货量超过2GW的光伏企业,连续两年高居市场研究机构IMS Research出货量排行榜之首。光伏组件出货量前五中唯一一家非中国光伏企业是美国的First Solar,排名第二。由于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张过快,远高于欧美需求的增速,自2008年以来太阳能板批发价格下跌了近四分之三。

二、中国光伏产业快速扩张的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在市场经济中,某个产业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投资该行业有利可图,而且利润率要高于其他行业。进一步,我们可以将光伏产业高利润的原因分解为三个。

第一,欧盟着力推行太阳能发电支撑了光伏电池需求的增长。欧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者,积极施行各种碳减排措施。近20年来,欧盟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欧盟是世界上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地区,2008年,欧盟的光伏发电量占世界光伏发电量的80%。预计在2020年,光伏发电量占欧盟总发电量的12%。欧盟对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对光伏电池的巨大需求。中国的光伏电池严重依赖外需,尤其是欧洲市场。

第二,中国光伏产业具备快速扩张的供给因素。首先,我国的光伏产业具有加工贸易的性质,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由于我国光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主要的半导体原材料和设备均靠进口。其次,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助于光伏产品在国际上树立价格优势。

第三,地方政府推波助澜。为了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地方政府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从名义上讲,光伏产业属于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又由于光伏产业的高额利润,企业愿意投资,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光伏产业作为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列为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产业。为了发展光伏产业,地方政府在土地价格、贷款等方面给予了大量优惠。

三、中国光伏产业的应对之策

第一,政府应鼓励应用光伏发电,创造光伏电池的国内需求。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扩张得益于欧盟市场的扩大,同样,光伏产业的困境也是由于欧债危机导致欧盟需求的下降。严重依赖外需的现状导致中国的光伏产业受制于外国。201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占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仅为0.1%。中国应用太阳能发电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使得光伏产业稳定发展,致力于创造国内需求是政府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第二,整合现有企业,大力支持研发。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光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许多中小光伏企业更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产业整合不可避免。为此,中央政府应该致力于整合现有光伏企业。许多地方政府由于前期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扶持,已经被光伏企业绑架,整合光伏产业的任务应该由中央政府完成。将光伏企业整合成少数具有发展空间的大企业,并把未来的方向确定为突破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改变依赖外国核心技术的局面。

第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为了应对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的“双反”调查,对于没有最后裁定的诉讼,最适宜的解决方法是协商解决争端。首先,说明中国政府并未对光伏企业进行巨额补贴,中国光伏企业的价格优势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光伏电池加工贸易的性质。其次,让欧美认识到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会危及到欧美自身的经济利益。因为中国从欧美进口了相应的设备,为欧美的光伏产业创造了就业。最后,中国可以考虑主动削减对欧美的出口,让中国光伏企业对欧美的出口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

四、光伏产业对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第一,要深刻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节能减排。因此,只有当某个产业确实做到了节能减排才能称得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将发展光伏产业理解为生产光伏电池,而并未利用光伏电池进行发电,这并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生产光伏电池,又重走加工贸易的老路,并没有走自主研发之路。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能集中于某个产品,只有该产业确实做到了节能减排,才能称得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抑制企业盲目扩张,鼓励研发。中国企业起初投资光伏产业,主要是看到了其背后的巨大利润,因此,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然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各种政策扶持来快速发展光伏产业。在光伏产业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前提下,盲目扩张,尽管短期内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但从长期看,抗击外来风险的能力太弱,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该抑制企业的盲目扩张,并鼓励研发。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类不断探索新的低碳经济,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清洁能源,以其在分布、技术、安全性的极大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但光伏企业的发展模式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同时受到后补贴时代的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要正确认识光伏产业的投资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2.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

2.1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产业制造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左右,1―9月,我国光伏相关企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在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取得很大成就,高效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率、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率以及汉能薄膜发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多风险,国内市场的狭隘,欧盟补贴政策的淡化,以及电价、补贴政策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2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

2.2.1投资领域技术风险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是由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料生产,而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是光伏产业的主要技术路线,目前我国硅片技术仍存在很大的风险。以多晶产业为例,中国国内在多晶硅原料生产技术比较滞后,国内产量供应不足,对国外的依存度高,改良的西门子法是我国进行多晶硅生产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简单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耗能高,同时,四氯化硅的高排放和高污染问题也是阻碍多晶硅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2.2.2补贴政策市场风险

在2015年国家补贴标准中,分布式光伏电补标准为0.42/千瓦时(含税),一类资源区上网电价0.9/千瓦时,二类资源区上网电价0.95/千瓦时,三类资源区上网电价1.0/千瓦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严重依靠政府补贴,但预计2016年光伏发电补贴将有所下调,因此急切需要光伏产业提高生产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同时补贴政策的下调也增加了光伏产业的投资风险。

2.2.3时局变化政策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盟主要国家为节省开支,调整缩减光伏支持政策,2009年初,西班牙的国内太阳能产业补贴规模缩减为500兆瓦,2010年一月,德国屋顶光伏系统和地面光伏系统上网电价下调15%,等等。欧洲光伏补贴政策的淡出,导致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来临。对于长期以出口为向导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光伏产业的后补贴时代一方面使国内国内中小型光伏企业因为竞争力薄弱而淘汰,另一方面与国外光伏产业的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2.3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决策

2.3.1基于PEST模型下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分析

PEST即政治(political system)、经济(Economice)、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的总称,为明确目前企业的状态,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都会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但都会考虑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是影响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政治上,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对太阳能的政策支持已经实施了30年,包括能源部的阳光活动计划、洛杉矶的太阳能利用计划等,2015年9月,奥巴马政府提供1.2亿美元以推动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主要是为了降低太阳能系统成本的新设备和技术,推动新的光伏电池和组件性能,用于将为电力、制冷、烹饪提供太阳能发电的项目。2015年12月,太阳能减税优惠法案延长5年。政府提供金融优惠政务,主要包括太阳能项目的贷款和项目的担保,美国能源部推出为12个发电项目提供总额约为130亿元的“贷款担保项目”。在经济方面,2015年,全国光伏市场迅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GW,同比增长16.3%,累计光伏容量超过230GB。传统市场如日本、美国、欧洲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9GB、8GB、7.5GB,依然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光伏产业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发展迅速,印度、智利、墨西哥、泰国等装机规模迅速提升。在社会角度上来说,发展新兴清洁能源一直是各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石油燃料的燃烧污染,发展前景开阔。

2.3.2我国光伏产业投资决策

(1)完善市场控制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通过挖掘国内强大的市场内需,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启动多元化的太阳能发电市场,一方面实现太阳能市场的就地消化,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加快电网建设,解决发电用电供需不平衡问题。

(2)企业技术与管理。延长光伏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环节的产业线,实施好对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统筹规划,合理制订硅原料提纯生产企业的产业计划。同时要在多晶硅的大规模合成、四氯化硅氢化、高效提纯、低耗电还原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持续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借鉴和创新,缩小国内与西方发达国家光伏技术上的差距。

(3)政府政策扶持。太阳能开发和使用成本较高,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在经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于支持,积极稳定的推动财政补贴、购电价格、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加快农村、郊区、山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为当地生活提供清洁能源。丰富太阳能的利用形式,积极推广太阳能温室大棚、太阳能光伏发电厂、光电建筑以及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等。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光伏产业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A市作为中国中部的一个内陆地级市,拥有110余万人口,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0多亿元,人均水平居所在省份第一。其第二产业在三产中占比60%以上,工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增速远远高于一、三产业。目前,A市初步形成了以钢铁、新能源和新材料为支柱的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成为当地省份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速率最快的城市之一。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七年保持在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连续四年增长45%以上。2009年以来,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增长,连创全省第一。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A市的光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硅片生产、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销售额除受金融危机影响除外,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发展态势。

1光伏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1光伏产业是未来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

中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光伏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蓄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在未来,太阳能是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1.2 A市光伏产业已具有规模优势

中国有条件在太阳能应用这个新兴领域里面打造出世界级规模的企业,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光伏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国这个机会很大,光伏产品的生产中国大概占到50%左右,中国新能源光伏领域里面,特别是太阳能的应用可以出现千亿级的光伏企业。

2光伏产业SWOT分析

2.1优势

A市初步建立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产业链。拥有了对外合作的有效途径和一批关键人才,在国内已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

2.2劣势

在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中,A市作为内陆城市有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光伏产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人才十分有限,以当地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配套能力、生活条件和开放程度,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很难,且要付出巨大代价;光伏产业的后续发展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光伏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后续发展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2.3机会

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A市同样具有一些机会,如政策优势,该市光伏产业列为该省重点发展产业,A市现已形成了国内首个“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产品”较完整光伏产业链,规模大、技术领先,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竞争力,具备了打造“太阳能硅片之都”和世界重要光伏产业基地的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在人才保障上,当地高校开设了光伏专业,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技术研发上,成立了国家级“太阳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平台;在用地保障上,高标准规划预留了光伏产业用地5万亩;在用电保障上,市内先有装机容量90万千瓦,规划新增90万千瓦,可以满足企业生产用电需要;在融资保障上,新余是“中国金融生态城”,有着优越的投融资环境。

2.4威胁

由于国内市场目前正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攀升需要一定时间,光伏产业还不能摆脱销售出口占多数的情形,因此,面对国外征收反倾销税等壁垒将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威胁。

3发展光伏产业策略分析

3.1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A市在光伏产业中首先从硅片生产入手,逐渐发展光伏产业,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整个光伏产业的规模、品种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光伏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延伸产品产业集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国内光伏技术的突破,A市实现了上游突破,即硅料和硅锭生产。在整个光伏产业链条中,上游的硅料尤其是高纯度的硅料毛利率最高,这是光伏市场的制高点,国内光伏企业在这一环节曾长期依赖国外的技术。为了实现原材料的自给,当地光伏龙头企业1.5万吨硅料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硅料项目。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纯度硅料生产企业之一。

3.2加快研发光伏应用新产品

产业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市场,而市场需要的是应用产品。为此,为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稳步发展,A市光伏产业应加大光伏应用产品的开发创新,如开发更多太阳能应用产品,比如太阳能烘干机、太阳能种子烘干房、太阳能光伏大棚、太阳能水塔、太阳能照明杀虫灯、太阳能光伏用户电源、太阳能屋顶电站、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汽车等,通过开发光伏产品不断做大光伏市场,带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转型升级;光伏产业;政府救助

一、引言

近年来,依托太阳能开发利用而形成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继IT行业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截至目前,全球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30余万千瓦/年,已经成为继水能、风能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产业前景十分广阔。自2003年起我国光伏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并取得了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产品出口至国外,也就是产品生产在国内、光伏应用在国外,这与世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需要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而这给我国光伏产品生产带来了契机,在劳动力成本低及政府补贴的刺激下,全国各地纷纷以战略新兴产业的名义上马光伏项目。我国光伏产业的重点集中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及出口上,而不是大面积的光伏应用。在2011年欧债危机与欧美“双反”的情况下(近期由于中欧达成光伏产品出口承诺,出口量会出现反弹),严重依赖出口模式的光伏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光伏企业大面积停工甚至破产。基于此,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尽可能支持光伏企业走出低谷。截至目前,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对光伏产业走向基本达成一致:转型支持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光伏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营光伏)为案例,在我国整个光伏产业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通过对东营光伏发展历程的回顾,重点分析太阳能光伏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其发展规律中政府与市场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对政府救助模式规范性与实证性的分析,探求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着力点及行为边界。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困境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末,我国共有光伏企业达460多家,其中硅片生产商69家,组件生产商349家,电池组件企业42家。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已比较完备。

(一)多晶硅产量快速增长,但核心技术缺乏,高纯度多晶硅依赖进口。硅材料是整个光伏产业的基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没有硅材料的提纯、生产就不会有光伏产业。从2005年至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80吨猛增至7.9万吨,增长了986.5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5.6%。虽然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

(二)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之首,出口多、应用少。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分,光伏电池生产也是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光伏应用市场大幅扩张,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猛增,对太阳能电池需求猛增。受此因素推动,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2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5GW占世界产量的39.04%,光伏电池产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中心。与我国巨大的太阳能电池产量相比,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却很小,2012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为20GW,而国内装机量只有5000MW,仅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0%,超过90%的太阳能电池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光伏应用国家。

(三)传统模式受困,光伏应用扶持政策力度小、企业难以形成有效预期。对比国内外光伏发展政策,我国光伏政策不足之处:第一,虽然我国于2011年7月24日了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规定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每千瓦1元,此外,根据项目核准时间和地点的不同,部分情况实行每千瓦时1.15元。但是该政策并没有规定此标杆上网电价实施的年限,不能给国内光伏市场投资者一个获取投资收益的预期。其次,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光照条件差异巨大,单一水平的电价无法推动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最后,对于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项目的并网规定,该政策都没有涉及。业内担心光伏电站有可能出现类似风电那样无法并网的情况。第三,缺乏国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第四,缺乏技术扶持和光伏人才培养政策。

国外光伏产业、光伏发电市场的成功经验可归纳为: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支撑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德国的法律环境、日本的技术支持、美国的市场支撑,都有效地促进了该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

三、东营光伏政府救助产业转型案例

东营光伏(简称东营光伏)于2005年在东营成立,注册资金4亿元,公司目前涉足太阳能级硅棒生产、电池片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集成等多个光伏产业环节,2008年在欧交所创业板alternext市场成功上市,成为第三家在alternext上市的中国企业。东营光伏的发展模式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一致:政府支持―依赖出口―规模扩张―出口受限―产业转型。

(一)企业出口扩张阶段

东营光伏在政策刺激、当地政府支持下,积极出口光伏组建以满足国外光伏应用市场,无论是光伏组件生产还是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遭受欧债危机以及欧盟双反,从2011年开始出口创汇以及电池产量出现明显下降。东营光伏在积极出口创汇的同时,由于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是欧美发达国家,光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最大,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同时2010年以及2011年,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下调对于光伏产品的补贴措施。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展开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先后初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和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产品90%出口欧美市场的东营光伏受到重创。根据东营光伏年报显示,2011年其收入为2.12亿欧元,同比2010年2.6亿欧元有所下跌,而运营利润为2710万欧元,同比前一年的2956万欧元也已下降。2011年的净利润则为负数。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东营光伏几条生产线仅在零星生产,而产品也只能经过台湾企业再销往欧美市场,这也使得本来就不高的利润进一步被压缩。最终使得东营光伏面临退市清算的可能。

(二)光伏发电转型阶段

在东营光伏依赖出口促进发展的同时,积极进军光伏发电市场,尤其是在受到金融危机及欧美双反的情况下,从积极出口到积极建设光伏电站,东营光伏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之路:从光伏组件出口到光伏电站建设。东营光伏于2009年进入光伏发电市场,第一个发电站是总投资4600万元的960K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站,在当时是山东省内规模最大、也是首家并网发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东营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也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将以960KWp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先导,发展与光伏发电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相关产业,促进光伏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形成有东营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及衍生的光伏产品生产与检测设备、原辅材料制造产业基地。随着政府支持光伏发电市场政策的出台以及欧美双反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开始大规模启动。

2010年东营光伏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工程并网仪式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东营光伏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工程由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承建,是山东省首批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2.25亿元,年发电量为948万kWh。该工程环保效益显著,年可节省标准煤3309吨,减排二氧化硫102吨,减排氮氧混合物32吨,减排二氧化碳9000吨,减排可吸入颗粒4吨,减排灰渣1015吨。东营光伏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创造了多项“第一”。在规模上,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晶体硅并网电站;在产品上,它在国内光伏电站中第一个使用200W高效能电池组件;在工程施工上,它是全国第一个使用地锚式结构作为工程基础的光伏电站;在建设标准上,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以欧洲标准建设的光伏电站。被列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中国光伏集团东营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站项目,自2010年12月29日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124万千瓦时,日均发电2.6万千瓦时。该项目设计年均可向电网输送948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三)当地政府托管阶段

为了保护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紧急出台相关方案,将东营光伏进行托管,2012年11月5日,东营光伏宣布公司所有权重组计划,根据卢森堡大公国法律组建的公开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光伏接下来将进行所有权重组计划来加强公司的发展。另外,东营光伏因为目前的光伏行业危机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资金流问题和子公司东营光伏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及履行其他承诺,因此相应来说东营光伏必须尽快找到其他融资措施。鉴于此,由东营市政府控制的公司提出了购买东营光伏50.38%的股份,东营光伏是中国光伏卢森堡的一个全资子公司也是公司的唯一资产,购买对价是1000万美金。经与东营光伏管理层的协商,东营光伏董事会认为该协议可以接受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司股东和雇员的利益。东营光伏董事会因此建议在2012年11月5号召集股东会来对此给予批准。其东营光伏的股份交易也将在该信息发出后下一天进行复牌。将50.38%股权转让给东营市政府后,东营光伏依托当地资源积极进行业务转型,转向国内市场,将业务重点转向独立电站的生产和建设,在其战略部署中光伏发电业务占将到公司营业额的40%。东营光伏的选择,正是目前陷入全行业困境的山东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在东营光伏之前,包括力诺光伏、华瀚光伏等,都已转向光伏电站的建设。2012年11月9日,东营光伏(东营光伏)正式通过了将50.38%股权转让给东营市国资控股企业的决定,这也标志着继江西赛维之外,政府直接出手光伏“救市”又添一例。鉴于行业内外交困的现状,目前整个光伏业“国进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而东营光伏“依赖出口―转战国内―国资控股―建光伏电站”的自救路径,在国内光伏行业尤其具有代表性。

东营市政府雪中送炭注入的1000万美元,将使东营光伏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动性,并通过电站项目增加产业多样性,在行业大萧条背景下保持盈利和增长。而就在东营光伏宣布转向光伏电站建设,并希望这一业务能占到公司营业额40%份额前1个月,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联合了补贴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补贴计划,这一总补贴额度超过700亿元的庞大计划,意在通过扩大内需,解决目前光伏企业存在的出口难和产能过剩问题。2013年随着10MW并网光伏电站的启动,东营光伏政府救助后的转型之路正式启动。

四、案例分析及结论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前景已形成全球共识,回顾德国、日本等国光伏应用的过程,政府扶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光伏发电成本高昂,严重制约着光伏应用市场的扩大,进而限制了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张。从产业政策上来看,由于光伏产业还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因此对产业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必须依靠政府产业政策弥补高成本、技术不成熟的不足。而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扶持政策还十分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光伏市场的扩大,进而造成我国大量太阳能电池产量不得不出口国外。我国光伏电池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

结论一:东营光伏在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支持以及国外光伏应用市场需求扩大的拉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柱企业;但是发展靠出口、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缓慢的现状使得其发展受制于国外市场,这种产品生产在国内、应用在国外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真正发展。

结论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往往存在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光伏行业出口受阻、大量企业破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紧急出台光伏发电政策,启动国内市场的同时真正促进光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许多企业的生存发展交由市场决定,但是在政策落实中,地方政府出于考虑财政税收、人员就业、银行贷款质量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积极对光伏企业进行救市,东营光伏仅是其中一个例子,大多地方政府采取了类似政策,选择支柱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支持,尽量不被破产清算。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光伏产业;环境污染;对策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无使用限度、无需运输且不造成任何环境污染,人类利用光伏电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进行光伏发电,既节约了燃料成本又维护了自然环境。太阳能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时代,而光伏电板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所具有的自由控制功率、维护简单等优点更是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我国目前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仅次于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一举成为了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然而,尽管光伏发电不会大面积污染环境和水源,但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限制,近几年来光伏产业中的一些生产环节对局部生产地区周边的环境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所暴露出的发展弊端和解决方法也逐渐成为了我过光伏产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重任之一。

1 光伏产业的环境污染

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硅原料的生产。目前绝大多数太阳能光伏产业均采用节能降耗的改良西门子工艺对多晶硅进行提纯和生产,改良西门子工艺是在(1050±50)℃的高纯硅芯上用H2(高纯氢)还原高纯HCl3Si(三氯氢硅),从而使硅芯出现多晶硅沉淀。在此过程中约有24%的HCI3Si(三氯氢硅)被转化多晶硅提炼,其余则进入尾气排放系统形成大量氯硅烷、HCI(氯化氢)和SiCl4(四氯化硅)等副产物。其中SiCl4(四氯化硅)为淡黄色发烟液体,容易受热或水分解热而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属高毒性危险物。在对多晶硅进行提炼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尾气回收工作则极有可能引起有毒气体外泄,我国现有企业所采用的改良西门子工艺尚且无法完整的实现整个多晶硅提纯生产流程的闭环运行,并且由于提纯副产物回收成本价高、回收技术尚未掌握,多数国内且并未设置相关回收器材,对于四氯化硅污染的控制方面还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

除了硅原料生产环节存在环境污染外,光伏产业中所使用的元件也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除了光伏电池板和电器元件以及变压器的使用时间较长之外,光伏并网逆变器整机的有效使用时间只有25年,内部电容元件等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更换的光伏元件一般可进行返厂处理进行再利用,较少产生固体废弃污染。但光伏产业中的主变压器所产生的废油若在事故中处理不当则很有可能产生泄漏造成污染。多晶硅电池组件的玻璃表面结构也会产生化学光污染,因此光伏企业一般都会采用透光率高的防眩光涂层材料,这种材料透光率高达98%,主要散射阳光,防静电、高耐磨,如合理利用放置地点则可以有效避免产生光污染。

2 光伏产业环境污染的对策

2.1 加大监管力度

加大光伏产业监管力度,对光伏产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完善光伏产业投资监管制度,做到光伏产业既高产又安全环保。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项目审批,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98.7%HCI(氯化氢)、99.3%SiCl4(四氯化硅)、99.5%Cl2(氯气)的回收利用标准”的规定对光伏产业的尾气回收执行严格执法监管。大力支持太阳能多晶硅环保产业技术的研发,引导光伏企业中的多晶硅电厂与化工联营的生产模式,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坚决取缔与严惩,确保企业在进行多晶硅提纯时所生产出的有害物质能够被有效回收和处理,使我国尽快成为低能耗、低污染的高纯硅材料生产大国。

2.2 鼓励企业升级

国家和政府鼓励光伏企业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工业布局,同时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节能减排。美国是拥有最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国家,而我国目前的多晶硅生产企业项目技术仍然处在短缺阶段,若我国能够获得美国的强大资金支持,成功引进美国先进的多晶硅提纯生产技术,这将势必成为我国光伏产业进行自我调整和升级的重大契机。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产业升级。

2.3 建立CDM机制

CE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可有效提高能源节约,根据现有能源结构来看,我国CDM项目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这类项目成本低、收益高,往往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好的发展前景。光伏产业用CDM机制产生能源清洁的回收利用并以此补贴生产环节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很有可能扭转我国光伏企业发展的现状。将CDM发展机制进入光伏产业,不仅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还能够缓解企业资金运转问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有利于环境和社会的各项经济效益。因此,光伏产业的环境问题治理不仅要管理和技术双管齐下,在废气清洁回收方面也应做好相对的管理措施。

总而言之,光伏产业在近年以及未来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正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关键时期,其发展不仅需要我国政府做好相关管理和政策的安排,光伏企业本身也应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配合政府解决光伏产业的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使光伏产业完全符合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商机。

[参考文献]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7篇

《规划》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0%以上,力争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多晶硅产能、晶体硅片产能、电池产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能力等得到长足发展。培育2-3家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光伏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3-5个大型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区。

建设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石河子和奎屯、阿拉尔为两翼的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制造业基地。初步建成分布南疆、北疆、东疆的太阳能大型光伏发电综合应用示范区,推动新疆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等;加快新疆光能和荒漠资源的转化与利用,重点发展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建设,低成本、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到2015年,全区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 000兆瓦。

《规划》称,根据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规定,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加大产业投入力度,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拓中西亚市场,扩大区内多样化应用,培育光伏应用市场,使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稳定的市场依托。

光伏产业的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嘉兴光伏产业 共性技术 创新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008-02

光伏产业是我国加快发展与培育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机遇和国内政策支持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能源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化石能源的加速耗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问题越发凸显。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使得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中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将光伏产业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2]。2014年是全球光伏产业否极泰来的一年,经历了2011―2013年的持续亏损之后,中美日等国家光伏市场的发展成为推动行业复苏的重要力量,光伏产业回暖态势明显,多数企业扭亏为盈,经营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2014年,中国光伏企业继续巩固在全球的规模领先优势。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企业进入前十,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并且第一名均为我国企业。

1 嘉兴光伏产业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浙江嘉兴,年光照时间在1 700~2 100 h。早在2012年,浙江嘉兴市就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5个城市之一。作为浙江省政府光伏产业创新综合试点地区,嘉兴市所辖的城区――秀洲获得了建设省级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资格。嘉兴市秀洲光伏高新产业园区开展了“五位一体”――集光伏装备产业基地、光伏产业技术与体制创新、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开发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区域电网建设和政策集成支持体系创新“五位一体”的创新综合试点[3]。

浙江省光伏产业前景光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初步形成区域性的规模优势。但浙江的太阳能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大多数中心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不能适应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要求。另外,区域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造成产品设计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大多是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缺乏独创性和特色性。光伏中小企业迫切需求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信息、检测、人员培训等配套服务设施。

基于此,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这一平台会对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光伏中小企业对配套服务设施的迫切需求相比,现有的配套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光伏中小企业的需求。

2 创新服务平台构建

2.1 创新服务平台组织架构

浙江省嘉兴光伏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由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组织机构由平台理事长单位及成员单位组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理事长单位由平台牵头单位担任。理事长单位委任理事会成员。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并在区域招募会员单位,并服务于会员单位。

平台常设主任办公室,平台日常管理与运行由主任办公室执行,并由共建单位共同成立浙江省嘉兴光伏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下属: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示范展示中心。浙江省嘉兴光伏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办公室管理下运行,进行相关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展区域内中小企业技术咨询等服务。

理事会主要由牵头单位、核心共建单位、紧密参加单位领导组成。其职责为起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日常活动,会议,项目申报,技术攻关等活动,管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经费。

浙江省嘉兴光伏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政府部门、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专家、核心共建单位和紧密参与单位内高级职称专家组成,由平台理事会聘请。专家咨询委员会全面履行平台科学研究管理的技术职责。

浙江省嘉兴光伏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监督委员会监督平台各项事务的实施,创新服务平台的财务预算和决算等。

平台管理办公室设主任全面履行平台主管职责,负责制定平台发展规划和运行计划;贯彻执行理事会各项决议;制订管理细则并指导平台日常管理和运作。平台和核心共建单位分别设立联络员负责协调平台日常事务工作[4]。

2.2 建设任务与服务内容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面向全省的技术服务平台。浙江省拥有上百家光伏相关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迫切需要技术提升和技术改造,但没有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来实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了省内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可以建立全行业的技术服务类创新平台,通过政府补贴平台初期建设经费(用于设备、人才招聘和科研场所的改扩建等),以后的平台运行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转让等活动来维持。平台的运作可以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避免重复投资,并促进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对外竞争力。服务平台按照搭建平台、共谋发展,积极引导、促进发展的目标,全力打造优质的创新服务平台。

2.3 创新服务模式

平台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均面向浙江省内光伏相关企业开放,并由平台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管理。平台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收费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创新平台主要载体的实施开放服务。服务模式上将采用多种方式,以期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1)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

公益服务包括:光伏产业的技术情报信息、免费技术信息宣讲、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技术指导等。

有偿服务包括:光伏产业的市场分析、技术培训、技术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咨询、材料与零部件加工、技术集成、仪器设备测试分析等。有偿服务可以根据《嘉兴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使用科技创新券。

(2)会员制服务。

建立创新服务平台会员制度,创新服务平台为平台会员提供技术服务。平台会员拟设立普通会员与高级会员二类。普通会员不收会员费,入会条件是浙江省光伏企业或研究机构、并需要地市级科技部门或平台理事推荐。高级会员在普通会员中产生,需要定期交纳一定数量的会员费。二类会员均免费享受公益服务。普通会员享受平台有偿服务需要全额支付服务费用,而高级用户则可以采用会员优惠价享受平台有偿服务。

(3)集中管理与网络化服务。

由于光伏产业技术门类多、技术复杂。因此,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和管理办公室,对技术服务进行集中式管理。并由管理办公室作为服务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各服务提供方均需向平台管理办公室注册服务内容、服务性质和收费等,由管理办公室对被服务对象征收服务费并对服务质量负责。此外,依托财政拨款建立的服务项目,必须通过平台管理执行。

3 实践成效

创新服务平台的建立,大大加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有效推动了双方的合作,为嘉兴光伏企业和科研机构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平台资源、行业信息和技术标准共享,帮助太阳能光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设计与开发周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相关产业群体的市场竞争力。2015年9月份,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浙江京马电机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2015年8月18日,中国计量学院与浙江合特光电有限公司成功合作申请了嘉兴市科技项目。项目的成功获批表示浙江省高校产学研联盟秀洲中心在产学研合作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样也对未来联盟中心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4 结语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最有机会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替代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代表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嘉兴光伏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将进一步为区域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整合光伏领域相关技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为嘉兴光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信息、检测、人员培训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立专业的、更为广阔的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嘉兴光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良性循环,为其他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包海波,余扬.光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1):65-69.

[2]慈向阳,孔艳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态势与规制重构[J].学术交流,2015(3):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