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区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112-02

doi:10.14033/ki.cfmr.2015.07.055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大,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多数患者发生骨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本组试验中,以笔者所在市某社区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某社区患有老年骨质疏松症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9例男患者和51例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0~79岁,平均(71.25±2.47)岁,对照组患者年龄62~78岁,平均(70.28±2.45)岁。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组试验的过程和目的有全面的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一般护理,对患者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的社区护理。(1)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恐惧感。(2)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定期开展老年骨质疏松症方面的讲座,使患者了解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注意事项,了解预防跌倒的常识,提高患者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预防的意识。(3)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4)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给予含较多蛋白质和丰富的钙的食品,如牛奶、瘦肉、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建立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5)进行骨密度测定,主要观察声波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的情况,并了解患者骨矿含量多少和骨结构及骨强度的情况,在对患者骨密度了解的情况下,针对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时,主要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满分设为60分,极差的分数在20分以下;差:21~30分;一般:31~40分;较好:41~50分;良好:51~60分[2]。

1.3.2 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在对患者护理满意进行调查时,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满分为100分:其中>80分为满意;50~80分为比较满意;

1.3.3 对患者骨密度进行测量 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骨密度情况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主要使用色列公司,Soundscan公司的MYRIAB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对两组患者腰椎正位骨密度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6,P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骨密度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系统性骨病,以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3-4]。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因素有很多,(1)内分泌因素。女性患者主要由于雌激素缺乏进而造成骨质疏松,男性患者主要由于减退引起睾酮水平不断下降,进而引发生骨质疏松症。(2)遗传因素。通过大量研究显示白人患有骨质疏松的几率较高,北欧人种比较多见。(3)营养因素。钙的摄入与成人骨质疏松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维生素D的缺乏能够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骨质疏松则加快出现。(4)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酗酒对骨有直接毒性的作用。大量吸烟能够增加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还能造成体重下降,在长期大强度运动情况下,可导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如果长期处于骨质疏松的状态,将使骨的脆性不断增加,导致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即使患者在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同样会发生骨折[5]。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而需要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老年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一旦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综合护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禁止过量酗酒,进食富含钙质的食品,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本组试验主要研究社区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并选取某社区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社区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有效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10,11(8):1127-1129.

[2]刘振,刘慧君.浅谈骨质疏松症[J].黑龙江医学,2009,26(7):552-553.

[3]朴俊红,庞莲萍.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9(1):1-7.

[4]刘忠厚,杨定焯,朱汉民.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6(1):1-3.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2篇

1 诊断标准及分类[4-5]

1.1 诊断标准 1994年WHO提出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适用于成年女性),此标准是依据骨密度(BMD)或骨矿含量与同性别骨峰值量的比较,低1-2.5 个标准差为骨量减少,低于2.5个标准差为OP。中国建议的OP诊断标准根据成人BMD的均值及标准差而定,BMD介于(均值-1个标差)~(均值-2个标准差)为骨量减少,BMD低于(均值-2个标准差)为OP。

1.2 分类 根据全身分布情况,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包括妇女绝经OP及老年性OP),继发性(包括药物性、内分泌性、先天性或慢性疾病等因素所致的OP)和特发性(包括妇女妊娠期、哺乳期发生的OP)。

2 高发人群

50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及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高发人群[1]。据资料报道[6]我国部分省市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约为59.89%,因OP而发生骨折的发病率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王增英等人研究显示:严重的COPD、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健康状况的老年男性也不例外。老年男性OP不同于绝经后女性OP,没有激素突然变化所致的急剧骨量减少,没有明确的年龄分界,是逐渐形成的过程,随年龄增长呈进行性下降,即高龄是老年男性OP的另一个危险因子,老年男性应是OP的重点防治对象[7]。

3 治疗方法

3.1 骨吸收抑制剂 包括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类、钙和维生素D3、依普黄酮等。钙和维生素D3(VD3)是预防和治疗OP的基本药物,无论应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保证每天1000mg钙和400~800U维生素D3[8]。阿仑膦酸钠能够强有力地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9]。胡伟伟等研究认为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BMD,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措施。

3.2 骨形成促进剂 如氟化钠、甲状旁腺素、锶盐、生长因子等,但亦有具上述两种作用、双向调节的药物,如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D等。目前,临床应用的绝对多数药物属于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能够强有力地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

3.3 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OP是由于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加之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精血虚弱,不能濡养筋骨,导致骨枯髓减;OP与肾虚的关系尤为密切,肾虚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补肾为主,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标本兼治。龙友余等研究[10]认为,仙灵骨葆胶囊具有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提高骨量的作用。

3.4 生物物理疗法 有研究认为,低强度复合脉冲电磁场(PEMFs)通过对钙调节激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抑制破骨细胞作用,促进成骨细胞作用,有效抑制甚至逆转骨质疏松的效果,使骨量增加而不破坏骨的重建过程,且PEMFs治疗骨质疏松与药物疗法相比较,有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无不良反应等优点[11]。邵礼仙认为,PEMFs可改善局部血液供应,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水肿吸收及细胞损伤的修复,并增加了骨密度,从而镇痛作用好且持久[12]。

4 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 由于治疗时间长、收效慢、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因而有情绪低沉、悲观或烦躁、易激怒等负面心理。护士应与患者交朋友,应理解尊重他们,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以开导,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失衡状态,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适当娱乐、听音乐、冥想,使情绪放松以减轻疼痛[13]。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康复,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4.2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等人群,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从生理、病理等角度了解OP的预防,发病机制和康复等问题,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机体内在的抵抗力,积极配合治疗。所以,对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并且熟练掌握骨质疏松症相关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方法的护理人员担当护理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知识掌握情况,并定期随访。从而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3 饮食护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钙摄入量[14]作为指标,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资料显示:80%的女孩和60%的男孩的钙摄入不足以获得正常的骨量,75%成人的钙摄入量不足以维持骨量。中国人摄入量仅为需要量的半数。低钙摄入是一个全球性的营养问题[15]。钙有广泛的食物来源,通过膳食来源达到最佳钙摄入是最优先的方法。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配餐,烹调时间不宜过长。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合理搭配。副食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含钙的食物有奶类、鱼、虾、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燕麦片、坚果类、骨头汤、绿叶蔬菜及水果。对胃酸分泌过少者在食物中放入少量醋,以增加钙的吸收。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有鱼类、蘑菇类、蛋类等。腊食中蛋白质应适量。近年有很多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低蛋白质摄入提高了骨量的丢失,而过高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可提高骨折的危险性。一般情况下绝经期妇女每日摄入钙1200-1500mg为宜[16]。通过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调节饮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OP的有效、安全、经济的措施。

4.4 运动指导 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依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能等特点及运动史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强度等。一般来说,年轻人宜选择运动量大的体育运动,老年人宜选择逐渐加量的力量训练,强调户外运动至少1h/d。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采用散步、慢跑、爬楼梯和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由小渐大,以轻度疲劳为限。运动强度要求适宜,根据心率判断运动量,老年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龄;或运动中出现身体发热出汗、轻度疲乏、肌肉有酸痛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且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表明运动量适宜[17]。

4.5 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疏松程度,按医嘱及时、正规用药,严密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每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必须详细告诉患者,如使用激素时要注意乳腺癌、中风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预防。钙剂服用最佳时间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好[18],因甲状旁腺介导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服用钙剂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结石的机会。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较慢,在服药的同时,提醒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疗效。

4.6 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研究显示,OP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加速其发生与发展,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士,特别需注意纠正偏食、挑食、节食等不良习惯,做到营养搭配合理;避免酗酒、嗜烟、饮过量的浓茶、浓咖啡及碳酸饮料;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活动,适当日晒。OP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适量规律的运动、适当补充钙及维生素D营养、饮食调节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OP有效、安全、经济的措施。通过护理干预,为群体提供骨质疏松的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当今预防和控制OP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31.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18.

[3] HaavK ,Ganant.赵燕玲译.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报告和防治建议[J].中国肿瘤骨病,2002,1(5):247-250.

[4] 王建华,杨华清,姚建祥,等.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非药物治疗[J].中国娇形外科杂志,2002,10(增刊):1418-1419.

[5] 贾云,张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44-45.

[6] 黄燕兴,朱弼堃,张红.髋部骨折住院治疗费用统计和分析(1998-2003)[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2):195-198.

[7] 王增英,吴伏娜,钟紫茹,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79-880.

[8] 李平生.骨质疏松症治疗用药的最新进展[J].人民军医,2005,48(7):411.

[9] Chapurlat RD,Palermo L,Ramsay P,et al.Risk of fracture among women who lose bone density duning treatment with alendronate:Fracture Intervent Trial[J].Osteoporos Int,2005,16(7):842-848.

[10] 龙友余,王英,王旭凯.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41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0):1537.

[11] 余雷,罗二平,申广浩,等.低强度脉冲电磁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01-1802.

[12] 邵礼仙.低强度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7):2419.

[13] 梁毅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7,10:2746-2747.

[14] 盛春卿,陈李丽.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健康干预[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9):541-542.

[15] 张青莲.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42-43.

[16] 陈玉平,刘雪琴.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40.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52-0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并及时地治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多达6300万,其中1500万人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占我国60岁以上人口15%左右,老年人卧床者中20%是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

1 一般材料

2004~2007年来我院骨外科诊治者约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66.6岁),均有疼痛,多发生腰、腿、背部。其中8例女性绝经后腰、腿、后背部疼痛明显,有2例女性出现脊柱压缩变形,腰背弯曲。6例其1例男性,5例女性出现桡骨骨折,4例其2例男性2例女性股骨胫骨折。上述患者经X光片检查和CT平扫,部分做骨密度仪测定骨质均有改变,给予对症治疗及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均有好转,部分患者X光线片检查,骨小梁稀疏消失,椎体与椎间盘光密度差消失,股骨上端Singh指数下降。进一步检查发现,30例患者均为后发性骨质疏松,其中8例女性患者为绝经后骨质疏松,10例男性12例女性为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6~10W均获得临床愈合。

3 讨论

3.1 病因。引起中老年性骨质丢失的因素十分复杂,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量丢失明显,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越显著,近年来经观察多份病例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②随着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③老年人由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容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④随着年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3.2 临床症状:①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站疼痛患者7%~8%,痛况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质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疼、肌肉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记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扣击痛。一般2-4W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②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脊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枸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③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可以称为脆性骨折。椎骨、股骨近端及前壁远端发生,老年患者多伴发生骨质疏松症,以进行性低骨质及微构筑损坏为特征,最终导致脆性骨折。随年龄增长,骨质丢失及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50岁后女性约为1/2,男性约1/3会发生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这是退性行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④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廓畸形,脊柱后弯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3 检查与诊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质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目前通常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来测量骨质。X线有一定人为因素但作为筛选不失是唯一的较好手段。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44-02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且骨组织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并且患者的骨脆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上升,这将会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性骨病?从全球范围来看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亿,给群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从年龄分布来看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于老年患者,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将可能导致患者继发性骨折发生率上升[2]?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为36至75岁,平均年龄为(66.12±7.59)岁,其中骨折患者12例;对照组中20例,女27例,年龄为33至71岁,平均年龄为(65.14±7.57)岁,其中骨折患者1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对于自身病症情况了解程度不深因此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心理压力甚至可能会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结合老年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心理工作,通过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来更为确切地了解老年人具体情况,以交谈的方式做好思想工作并给予老年人信心?通过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可配合治疗并保持积极心态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健康教育?可通过宣讲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学常识及病症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让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疾病情况并注意病症注意事项?(3)完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饮食上可让患者多食用高钙食品来促进骨骼生长,多喝奶制品?多食用豆制品,日常可多食坚果类食物,或取黑芝麻?核桃仁各炒熟研为末状并与适量白糖拌匀,每日温开水冲服,2 次/d,25g/次?在生活习惯方面应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少食用刺激性食品?(4)协助患者进行适量康复运动?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匹配的康复运动方案,通过有氧运动加速骨骼恢复,增强日光照射以此来促进钙?磷吸收?运动时间不超过1h,一周3至5次,若患者出现疲劳感则停止运动?(5)预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若受到外力影响时将可能出现骨折,因此为防止患者出现跌倒情况应当加强预见性护理来降低患者风险?(6)用药干预?告知患者用药知识让他们掌握安全用药的方法,避免出现用药副作用并充分发挥治疗药物效果?

1.3观察指标

结合老年生活质量评定表[3]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生活情况进行评价,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从上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骨密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骨折以及驼背等,不仅仅会给患者生理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心理承受较大压力,会对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滑[4]?之所以出现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骨质吸收增多从而导致骨组织降低所致?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性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工作方可让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恢复状态,从而延缓骨质疏松发展并有效控制并发症?

本研究中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4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针对性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各项质量评定表评分均要高于对照品组,且观察组V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骨密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治疗?康复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促进患者康复?事实上触发骨质疏松转变为骨折的危险因素居多,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都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病情?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使其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协调?运动康复等来促进患者骨生长,以此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6-7]?另一方面护理干预使患者用药及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升,使得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用药也具备了科学的认识,这对于控制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增进患者治疗信心?同时可降低老年患者钙流失速率并促使骨密度上升让患者疼痛症状大幅度降低,也可让患者生理机能维持较好的状态?

综上,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提升老年患者实际生活质量,并促进其康复,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洪峰,王桂敏,李明慧. 首乌延寿丹对去势后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11(01):101-103.

[2] 杨红玉.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2(04):133-135.

[3] 韩晶.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10(05):231-233.

[4] 吴玉芳.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影响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51(09):404-405.

[5] 姚乃万.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60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10(05):1023-1024.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5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 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本院外科门诊自208年至2012年间采用药物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择2008年至2012间,在我院体检科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吸收法确认并排除继发因素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并愿意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23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3岁,入选者都有周身疼痛,将本组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采用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商品名:密钙息),口服维生素D咀嚼片(商品名:迪巧)。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干预组除上述治疗以外,还进行护理干预。

1.2.2药物治疗方面 ①鲑鱼降钙素50iu肌肉注射,1次/天,一周后改为50iu肌肉注射,2次/周,共3个月,②维生素D咀嚼片300mg,2次/天,持续服用。

1.2.3护理干预内容①健康教育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及相关知识、流行状况、危害、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并告之是绝经后妇女及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健康问题。确定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要求,并确定教育目标,帮助患者戒除不良嗜好,如偏食、酗酒、吸烟。鼓励患者长期饮用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品,如牛奶、海产品、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鼓励患者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②改善环境:骨质疏松患者的家庭支持很重要。加强安全防范指导,(如上厕所、洗澡、起床等站稳后移步,上下楼梯、公共汽车时尽量使用扶手,地板不要过湿,穿舒适而防滑的鞋以防地板打滑,少到公共场所),尽量改造和去除周边环境的障碍,防止跌倒,以减少跌倒而致骨折的发生。③腰背肌训练操:按照SinakiI[1]方案改编,主要动作如下:卧位训练,俯卧位将一软枕置于腹部,头向后抬与床面呈45°角,然后深吸气,并缓慢回复到原位同时呼气;坐位训练:坐位,双手置于脑后,深吸气,同时双肘缓慢向后做最大可能伸展,然后呼气回复原位,或取坐位,膝关节屈曲90°,以肩关节为支点,尽量向后伸展,然后回收。能力训练:翻身、起坐、立位反复动作练习,加大骨纵轴负荷练习。④步行训练:作为WHO倡导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三大原则之一的运动疗法[2],训练包括各种步态和姿势行走,如正常步行、足跟行走、上下楼梯、上下坡路等,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肌力,以上每个动作重复(5~6)回为1组,每次重复(2~3)组,(3~4)次/天,10天为1疗程,每个患者均治疗(6~9)个疗程。⑤支具:继发可背伸的驼背患者,同时佩带“腰围”“矫驼背心”等支具,不仅可以解除腰背肌痉挛达到止痛的目的,还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⑥卧床休息: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椎急性压缩性骨折,其腰背痛尤如外伤性骨折一样地剧烈,因此早期的治疗也就要按骨折护理常规令患者卧硬板床。⑦心理护理:良好的情绪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对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心理护理时要讲明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所以患者要有恒心、耐心、保持愉悦的心境是防治骨质疏松疼痛发生的关键。

1.3效果评定采用口述描绘分法(VRS),在护理干预之前、第6周末、第12周末进行镇痛效果评估,分级定:0级为无痛;Ⅰ级为微痛;Ⅱ级为稍痛,但不影响饮食、睡眠;Ⅲ级为较痛、一般能忍耐,必要时使用镇痛剂;Ⅳ级为剧痛,疼痛难忍,必须使用镇痛剂。同时记录患者的睡眠情况,好:睡眠时间≥6h/d,差:睡眠时间≤3h/天,须使用镇静剂;欠佳:介于两者之间。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比较 干预组从第6周始,疼痛程度逐渐减轻,Ⅵ级疼痛例数明显减少,使用镇痛剂者也相应减少,第12周尤其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睡眠情况 干预组睡眠质量从第6周开始明显改善,使用镇静剂明显减少,于第12周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髋部骨折逐年增多,且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加之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以及合并心、脑、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有关疾病,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如何有效治疗骨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本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手术辅助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老年髋部骨折1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年龄60~91岁,平均74.8岁,80岁以上者31例。股骨颈骨折52例,男23例,女29例,按Garden分型:Ⅲ型39例,Ⅳ型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男27例,女37例,按Evans分型:Ⅲ型34例,Ⅳ型30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

1.2 并发症

本组88例(76%)存在内科并发症:心血管疾病67例,糖尿病41例,神经系统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泌尿系统疾病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低蛋白血症13例,其他疾病4例,其中有两种合并症67例,以糖尿病、高血压为多,3种以上合并症22例。

1.3 骨质疏松

采用美国Lunar公司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定仪行健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均有骨质疏松症,见表1。表1 116例患者治疗前股骨近端骨密度平均值

1.4 治疗

1.4.1 治疗内科并发症

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参麦、二磷酸果糖等改善心功能;邀请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共同参与治疗,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空腹8mmol/L以下。

1.4.2 手术方法选择

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52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全髋置换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行DHS固定36例,蛇形解剖钢板固定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

1.4.3 骨质疏松的治疗

处理骨折的同时,鼓励患者健侧肢体活动,肌肉收缩锻炼,给予降钙素以控制骨转换,如密钙息、维生素D和钙剂,如钙尔奇、乐力钙等。

2 结果

本组1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9个月~6年,平均19个月。随访内容包括髋关节功能状况(按Harris评分标准)及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组81例(包括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根据标准本组髋关节功能优81.2%,良11.3%,差7.4%,优良率92.5%。关节置换组35例(包括6例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改行髋关节置换),优69.8%,良22.6%,差6.6%,优良率93.4%。

3 讨论

3.1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而老年人体质差,多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最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是一种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由于生理的特点,绝经后妇女使骨质疏松的高发年龄。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临床住院病例中因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比脊柱骨折高,其主要原因是后者往往经保守治疗而免于住院,而前者绝大多数需做特别处理而住院。因此对骨质疏松应给予重视。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单纯手术处理是不够的,骨量减少和骨质量改变是老年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骨折后全身或伤肢活动量明显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发展,关节退变,肌肉萎缩再次加重。早在1998年Tosi就指出,不止要修复骨折,也要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因此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打破骨折后骨质疏松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尽快恢复伤肢的活动及负重功能,同时应提早采用有意义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给予降钙素制剂等,提高患者的骨质量。

3.2 手术方式的选择

老年髋部骨折,由于愈合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大多都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疾患并发症,这就要求制定的方案既不复杂,又要最大限度地防治和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力求早期离床活动,早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最大可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老年髋部骨折,究竟采用何种手术方法,笔者认为对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身体状况好,合并症少,生理代偿能力可,骨质疏松不太严重,关节功能及活动量较高者可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对65岁以上,伤前活动量少,对生活质量要求较低,合并症多,生理代偿能力差,且骨质疏松明显,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关节置换,安全可靠,能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出血量多,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较短,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DHS、蛇形钢板内固定;对于高龄患者,身体状况差且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因内侧骨折、塌陷,股骨颈失去支架采用DSH或蛇形钢板,以造成肢体短缩,外旋畸形及髋内翻畸形。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达16%~20%,因此主张选用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其优点在于缩短了术后康复期,能提供早期的关节活动,解决了内固定不牢的弊端[2]。国外学者报道关节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失败率(4%)比DHS的失败率(20%)明显降低。本组116例,行内固定治疗81例,占69.8%,治愈率91.4%。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5%;关节置换35例(包括内固定失败,改行关节置换者6例)占30.2%,关节功能优良率93.4%。

3.3 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就诊时多合并重要脏器病变,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本组116例,伴有其他系统并发症者88例,占76%,有两种以上并发症者占65.5%。这些并发症控制不好常常成为手术禁忌证或导致手术恶化,甚至危及生命[3]。术后3天连续复查血常规和血生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浆白蛋白水平。良好控制内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十分重要,同时骨科手术的预后不仅深受外科技术的影响,且与术前、术后的医疗与康复密切相关。老年人内脏器官生理功能老化导致储备能力低下,合理选择手术及方式,及时处理和有效预防早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4]。因此,笔者认为仅依靠骨科医生的手术治疗还不行,还应强调内科、麻醉科、康复科和护理人员的密切协作,对患者健康状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积极治疗并发症,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选择有效的麻醉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精心护理是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民,陆凯,陈俊波.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5):407.

2 尹东,郑秋坚,刘斌,等.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300.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户外运动;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c)-015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utdoor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our hospital 60 case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ith bone osteoporosis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 giving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dietary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of outdoor exercise intervention grou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Results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each factor score of SCL-90 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each factor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Outdoor sports;Osteoporosis;Schizophrenia;Mental health; Quality of life

近年来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正日益上升,成为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而精神分裂症病因尚末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由易感素质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而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渐增加,对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及正常生活等影响[1-2]。因此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该文主要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60例患者为对象探讨户外运动对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确诊,病情稳定且伴发不同程度的伴骨质疏松症。均已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者,有器质性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者及病历资料不全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51~75岁,平均(59.89±8.07)岁,精神分裂症病程3~24年,平均(15.90±5.60)年,住院时间(6.11±2.47)年,受教育年限(9.03±5.08)年;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受教育年限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和心理护理干预,膳食调整主要增加菜品及搭配,调整荤素比例,提供肉类和豆类,以植物油烹调为主;增加动物血、内脏为原料的菜品,提高维生素A、D等,食用蔬菜品种多样化。心理护理包括心理支持法、积极引导暗示法、松弛训练法等。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户外运动干预。户外运动护理准备:安排责任护士和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资深护理人员一起培训,熟练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相关医学知识及运动相关知识,在掌握饮食、疾病知识宣教、心理等护理基础上,侧重户外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培训后可很好的完成示范动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户外运动指导方案。运动强度:患者有规律的参加户外有氧运动6月,运动频度3次/周,运动时间持续30 min左右/次,活动强度为安静时心率+(20%~30%)的安静心率,指导患者选择运动方式。运动形式:根据患者身体实际状况组织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包括户外晨跑、户外散步、太极拳、太极剑、放风筝、跳广场舞、有氧健身操、种植花卉或蔬菜等;每次将运动运动时间和完成情况向主治医生汇报,并定期随诊。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对患者发放相关问卷进行相关调查。①心理状态参考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共90个条目,分为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因子1~5分,分值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②生活质量评价参考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共30个条目,包括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不良反应3个维度,每个维度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4]。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CL-90评分

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因子评分明显降低(P

2.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QLS评分

两组干预前SQLS各维度评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QLS各维度评分及总均分明显降低(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病情反复发作,加之极易伴发骨质疏松症,社会功能下降,常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①精神分裂症可大大增加骨密度改变及骨折风险,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相关治疗药物如利培酮可对骨质造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常人,且患者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加之其接触阳光减少、活动减少,影响体内钙的沉积,而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率高于健康人群,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健康人群,其晚年髋部骨折风险高于一般人群。②精神分裂症可影响机体正常骨代谢,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质醇浓度高,可对海绵骨造成影响,进而直接抑制骨形成,减少骨沉积,同时减少肠道钙吸收,增加尿钙排出;有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葡萄糖耐量受损,其胰岛素抵抗、血糖、胰岛素水平较正常者高,而高血糖可导致成骨细胞功能降低;同时胰岛素缺乏影响骨吸收,导致肠钙及磷吸收减少,骨钙化受抑而引起骨质疏松等[5]。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意愿降低,运动量减少会影响骨密度及骨代谢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因此对精神分裂症骨密度及骨代谢的改善尤为重要。

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干预可改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其康复训练主要为预防骨质疏松运动练习法,户外运动即为不可缺少的一项[6]。该研究两组首先均给予心理、膳食调整干预,保证充足的钙、磷 、维生素及适量的蛋白质摄入量是骨质疏松患者膳食干预原则,尤其对于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增加钙摄入量能减缓骨钙丢失,进而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而户外运动护理干预计划科学,方式多种样,不同户外运动强度搭配适合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锻炼,针对性、科学性强。故结果显示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户外运动与心理、饮食等护理联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观察组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及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在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等生活质量方面均得到更明显的改善,提示户外运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刘露[7]总结户外运动干预的机制主要包括:户外运动可调整心情、放松身心尤其肌肉放松,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平衡感和稳定性;可预防骨量的丢失和骨密度的减少,促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从而促进钙质吸收,减少骨丢失等。郭宏焘[8]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户外负重有氧运动结合局部肌力训练干预后仰卧推举力、负重屈肘力、负重蹲起力、握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长时间进行坚持的运动能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情况。上述研究结论与本结论大致相符,但其研究对象多为单纯的骨质疏松患者,故户外有氧运动对伴有骨质疏松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与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综上,户外运动有利于改善伴骨质疏松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静莲,闵海瑛,沈颖,等.低强度运动疗法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00-2703.

[2] 刘红,李和彪,徐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7(8):1074-1077.

[3] 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90,(2增刊):68-69.

[4] 陈琼妮,刘莉,张丹,等.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185-187.

[5] 冒雷明,徐健,缪海燕,等.精神分裂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4):277-278.

[6] 夏孟红,张周周.膳食干预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9):2955-2956.

[7] 刘露.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4):1323-1324.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老年;股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9-02

如今社会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也更加注意生活质量,因此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延长。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骨质变得越来越疏松脆弱,且承受压力大,骨折发生的几率大大的增加。数据统计表明,老年人口已经占到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0%以上,因此,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及生活需求,同时关于老年人的骨折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做好老年人骨折护理工作,使其能够很快的痊愈,减少其因骨折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是医务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做好老年人骨折护理工作进行探讨。

1 老年人骨折疾病的护理

针对老年人骨折的特点,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老年人骨折疾病的护理工作。

1.1 心理护理。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孤独和寂寞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应积极的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可进行聊天等活动,增进与患者情感上的沟通。在与患者的交往中,护理人员需注意自己言语的得体,讲话语速要尽量放慢以便老年人能听清,同时也需照顾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亲切和关爱。对老年人患者要多问候使其感受到尊重、多帮助使其感受到温暖、多沟通使其感受到融洽,并要少提钱、少提病情的严重、少谈论其他病患的病情,从心理层面给予积极的“治疗”。

1.2 饮食护理。老年骨折患者其身体损耗相当大,各个器官的功能也比较虚弱,因此,合理的饮食护理是必要的,通过加强饮食护理,加速骨折的愈合速度和骨骼肌肉的功能恢复。老年人的饮食护理要多加注重其吸收性和清淡营养,早期多以低脂、高维生素、高铁的饮食为主,少吃多餐,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骨折后期,则要注重蛋白质的摄取,应以高蛋白、高钙、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并且多吃水果蔬菜。饮食营养护理有支持性和治疗性的作用,科学而适应的饮食有利于病患的康复。

1.3 预防并发症。如上所述,老年骨折患者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欠缺,以及长时间卧床,皮肤弹性降低,需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治发生褥疮。平时要勤于给患者翻身,并且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床单的干燥和清洁。病患也需要多喝水,保持尿路的通畅,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骨骼钙流失严重而导致处于缺钙状态,钙容易在尿路形成结石,所以通过多喝水促进排尿,减少其结石的形成。老年人自身呼吸功能较弱,有的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加上患者惧怕疼痛而不深呼吸,使肺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排除而引发肺部并发症,所以要鼓励患者咳嗽、做深呼吸,并且在翻身时轻拍其背部使积痰容易排除。

1.4 功能恢复锻炼。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是骨折治疗的关键所在,通过功能锻炼促进血液的循环,消除肿痛,还可防止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所以,合理的功能恢复锻炼有时候比药物更加有效。但是,在指导老年人康复锻炼时,需要循序渐进,遵循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的原则。一般来讲,早期多以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为主,帮助血液回流。2~3周后,则加强主动活动。在患者出院后,也要告诉患者正确的锻炼方式,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并定期检查确定愈合程度,同时还要在饮食中注意钙的摄取,多吃高蛋白的事物,补充钙质。

2 功能锻炼

首先要向病人解释骨折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病人因疼痛不愿锻炼和因怕骨折移位而不敢锻炼的心理,患者在骨折后1~2周以内应指导行股四头肌舒缓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趾的屈伸活动。每日3-5次,每次20-30下,同时每日4~5次按摩病人的小腿和大腿肌肉,以防止肌肉萎缩。骨折后3~4周后疼痛减轻,肿胀基本消退后,除常规进行骨折远端的骨关节屈伸活动,即可做一些主动和被动的关节伸屈活动,每日4~5次,每次5~10min。骨折5~8周以后,主要是加强患肢肌肉的力量,以逐渐适应下床站立、行走的需要。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从床上练习到坐位练习到立位练习再到下地行走的功能锻炼。但应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方式,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不疲劳、伤口不剧痛为宜。在进行患肢主动和被动锻炼的同时,还应注意全身性的功能锻炼,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骼衰老的表现,此病使老年人骨质慢慢丧失。骨质疏松降低人体骨骼对压力和张力的承受能力,导致骨质变得脆弱,只要有轻微的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大多数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体往往比较弱,并且常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一系列的慢性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血管栓塞、脑血管疾病、褥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影响了病人骨折的愈合,甚至威胁其生命。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平常进行一些太极拳、慢跑等适合老年人的运动。这样可使患者肌肉和骨骼内的血液循环增加,有利于保持骨质正常,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生活中,老年人不要提重物,避免意外跌跤,减少股骨颈骨折的机会。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针对个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及环境的整体配合,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舒适的、愉快的状态[4]。医护人员根据引起患者不舒适的原因,将舒适护理分为病理护理、情绪护理、外界因素护理等,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参考文献

[1] 陆烈红.患者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2] 傅爱凤,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