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际上,一些天灾、人祸等社会性事件会时有发生,只是地域不同或给不同群体的人带来压力,不足为奇。但是,遇到这类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芽我们还是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而我们个人力量也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让这些事件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减缓我们的恐慌和焦虑,保持健康心理,正常生活。以下诸点或许能对我们应对此类事件有些帮助。
正确认知事物
这是减缓焦虑的良好方剂。对某一事件,常常由于我们自身的模糊认识和非正确或非理性的看法,导致忧虑甚至不得解脱。遇到涉及广大公众的事情,要科学地分析会对自身及家庭有何影响,不清楚的问题要相信科学和专家?穴政府?雪的观点。
尊重客观实际
仅凭主观想象或听信谣传不能辨别是否客观实际,常常从坏的、不利的方面考虑,从而形成“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负面信息,助长社会性恐慌心态的出现。如一个时期以来世界各地频发地震,有些人认为是“超级月亮”之故,是不是科学实际又不清楚,然而网络等现代传媒又使其迅速传播,真是令人生疑又事关重大,促使人们恐慌心理的出现。当然,具有防震意识、做好抗震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偏离客观实际。对心理素质较差者来说,有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寝食难安。只有尊重客观实际,才可明辨事理,不至于由此过度焦虑。
避免盲目从众
从众是一种心理倾向,人常有之。比如一个人站在道边上,向某个方向的天空张望,另一个或两个人过来也会同样地张望,其实什么也没有,再过来的人也会出现同样的举动,直到大家都散开去为止。除被好奇心驱使外,就是从众心理所使然。在大灾大难面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关注度高,就更会发生“看见别人跑自己也跟着跑”的非理智的从众行为。遇事要冷静勿恐慌,要学会独立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怎样做才更好”。故对待某一件事是否“随大流”,冷静思考很重要。想一想,从众是否有道理,再决定是否“跟进”。
主动适应社会
人不同于动物就是由于除其生物学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人是社会之人,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还要改造社会,社会才得以前进和发展。社会是变动的、发展的,对人会形成压力。人要提高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就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否则,会被压力击垮,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怨天尤人,甚至不可自拔,患上精神或心理障碍。
实际上,一些天灾、人祸等社会性事件会时有发生,只是地域不同或给不同群体的人们带来压力,不足为奇。但是,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是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而我们个人力量也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让这些事件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减缓我们的恐慌和焦虑,保持健康心理,正常生活。以下诸点或许能使我们在应对此类事件中有些帮助。
1.正确认知事物
正确认知事物是减缓焦虑的良好方剂。对某一事件,常常由于我们自身的模糊认识和非正确或非理性的看法,导致忧虑甚至不得解脱。遇到涉及广大公众的事情,要科学地分析会对自身及其家庭有何影响,不清楚的问题要相信科学和专家(政府)的观点。如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事件,听信谣传就越发心理恐慌、焦虑,自觉或不自觉地抢购食盐。笔者曾看到某报载的一则评论:“武汉一市民高价抢购了650HD多公斤食盐,‘谣盐’风过,退不掉、运不走、卖不了。”这样,反而由此生出另一种更大的焦虑。政府已明确地告知国人,食用盐大部分来自矿物,而非海水,明白此理,也就无从听信谣传盲目抢购了。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明辨是非确有一个知识问题,“谣言止于智者”。具有焦虑易感素质的人,为此会更加焦急不安,忧心忡忡,实无必要。
2.尊重客观实际
仅凭主观想象或听信谣传不能辨别是否是客观实际,常常从坏的、不利的方面去考虑,从而形成“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负面信息,助长社会性恐慌心态的出现。如一时期以来世界各地频发地震,有些人认为是“超级月亮”之故,是否科学又不清楚,然而网络等先进技术又使其迅速传播,怎能不令人生疑,促使人们恐慌心理的出现。当然,具有防震意识、做好抗震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不可偏离客观实际。对心理素质较差者来说,有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寝食难安。只有尊重客观实际,才可明辨事理,不致于由此过度焦虑。
3.避免盲目从众
从众是一种心理倾向,人常有之。比如一个人站在道边上,向某个方向的天空张望,另一个或两个人过来也会同样地张望,其实,什么也没有,再过来人也会出现同样的举动,直到大家都散开去为止。除被好奇心驱使外,就是由于从众心理所使然。再如,一个商贩摊位前,本来较长时间无人光顾,这时你过去买东西,另一位路人看到后也会过去观看或购买,随后其他的人看到了也会接踵而来,一时间摊位前热闹起来,商贩甚是高兴,这也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在大灾大难面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人们关注度高,就更会发生“看见别人跑自己也跟着跑”的非理智的从众行为。遇事要冷静勿恐慌,要学会独立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怎样做才更好”。比如发生地震,看见别人往外跑你也跑,结果外墙倒塌将你砸伤,而没有跑出的人在屋内躲避反倒未被伤及。故对待某一件事是否“随大流”,冷静思考很重要。想一想,从众是否有道理,再决定是否“跟进”切勿盲从。
4.主动适应社会
人不同于动物就是由于除其生物学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人是社会之人,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还要改造社会,社会才得以前进和发展。社会是变动的、发展的,对人会形成压力。人要提高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就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否则,会被压力压垮,出现适应不良、焦虑、怨天尤人,甚至不可自拔,患上精神或心理障碍。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前言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即团体心理。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的学习团体一般会表现出如下几个特性:
1 模仿模仿
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它是由非强制性的外界刺激引起的。这种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的吸引力,也可以是一定组织的号召。它完全出于个人自愿,没有任何强迫性。如学生在课中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它是由教师示范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特性所引起的,而不是教师强迫做的。但学生自愿模仿的程度却决定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吸引力量,即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的技术好,示范动作轻松、优美、自然,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否则结果相反。
2 暗示
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嘉许、提醒、制止或警告;或拍拍学生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暗示同意。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如停止讲话,不做小动作等,都是接受暗示的表现。
3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4 服从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4.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4.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4.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4.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心理;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暴露出来的就业心理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显得犹为重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等方面,寻找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承担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基本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一致,但在自我认知、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素质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
1.自我认知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认知对于就业活动的认识、态度和评价起决定作用,包括对自己性格、能力、特长等情况的了解。自我认知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体现在择业标准的务实性、多元化、变化性。
2.就业心态
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往往容易表现出犹豫、焦虑、失落等心态,具体表现有:第一,强烈希望能实现自身价值,但是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第二,对于竞争摩拳擦掌,真正行动的时候缺乏勇气;第三,成就动机水平高,但是害怕面对现实。
3.就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认知、运筹、决策等智力因素和需要动机、情感、意志、责任感、成就动机、气质、审美、社交等非智力因素两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就是其在就业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他们的就业能力主要通过学习、训练并经过长期实践获得。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
1.自主性低
自主性低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父母过度保护和宠爱,导致这部分学生自立能力差,缺乏独立作出决定,独立承担后果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长期以来导致心理发展的迟缓,过于依赖他人为其做决定,即使做了决定,还要不断寻求他人的保证。自主性低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期间具体表现为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实际能力,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去寻找工作和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而依赖学校、父母和社会的各种关系谋求职业,从而失去了锻炼自我竞争能力的机会,错过了许多就业良机,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社会比较偏差
高职院校学生年龄段是十七至二十二岁之间,属于人生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还不稳定,当面临新的环境变化,面临适应困难等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够适当地进行社会比较,就会影响到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不够准确,从而导致为自己设立一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或者是一个不愿意为之努力实现过低的目标。产生社会比较偏差的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负两种倾向,自卑倾向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对自身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自负倾向的高职院校学生容易自命不凡,眼高手低。在这两种倾向中,尤其以自卑居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不具备学历优势,面对就业竞争中的本科生或硕士生容易缺乏自信,产生的自卑心理直接导致在就业竞争过程中,不能适当向应聘单位展示自己的的才华,从而影响求职就业。
3.盲目从众
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的作用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反应。社会心理学提出“我们知道,我们有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别人的期望或行为,但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种从众压力的程度”。高职院校学生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更容易陷入“从众”心理的怪圈,假如没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判断,在就业的时候就会容易没有目标方向,没有自己主张和见解,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会导致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没有突出自己的特点,从而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期。
在社会快速变迁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缺乏心理弹性和坚韧性,总是期望快速成功、轻松成功,导致在就业道路容易半途而废,缺乏耐性,意志力差。纵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频繁跳槽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
1.要矫正其认知偏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本科生和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的夹击,面临就业市场的各种限制,加之缺少社会经验,对就业市场也很陌生,无法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从而导致认知偏差。对于这些学生要尽早开启求职之路,帮助其认识就业市场,消除不合理的信念,纠正认知偏差,学会坦然面对就业中的各种压力与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使他们尽早确定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方向的确定必须结合个人特长、兴趣所在,并综合考察行业前景。
2.要培养学生的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应对就业压力。
高校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了解个人的内在因素,了解自己的生涯理念,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和调适方式,如延迟满足的心理品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法等,应对就业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压力;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学会调适悲观焦虑逃避等情绪,并且建立适度的期望值,处理好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
3.要提高大学生的行动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应具备的主体能力素质主要表现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四、总结
高校应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各种压力源的正确积极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加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和训练,培养有效的应对技能,以减轻或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殷玉萍,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
[2]冯刚,沈德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决策;障碍;解决对策
决策是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组织运行成败的关键。决策正确,就能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之,决策失误,就会给组织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每一个组织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组织在决策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多障碍,影响决策的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依据决策障碍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两个方面,论述了决策过程容易产生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决策过程中的客观障碍
决策过程中的客观障碍是指由于组织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使得决策者不可能无所不知,进而在决策过程中形成的障碍。这类障碍源于决策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限制,其存在是客观的,对组织的影响也是客观的,故此类障碍称为客观障碍。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决策者知识有限
找出所有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了解每一个被选方案在未来的实施后果,是以决策者拥有完全的知识为前提的。然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由于信息收集所需成本的限制,决策者对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组织活动的影响方面、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不可能有完全的了解。这种知识的有限性必然限制着决策者关于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后果的预见以及不同方案的评价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形成障碍。
(二)决策者预见能力有限
任何决策方案的有效实施都需要决策者正确地描述未来的环境状况。然而,决策者不仅知识有限,而且对于这些有限的知识,其认识、利用的能力(如计算能力)也是有限的。这种利用能力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他们所预测的未来环境与未来发生变化后的环境状况不可能完全相符,从而影响对不同方案未来实施效果的评价,在决策过程中形成障碍。
(三)决策者设计能力有限
在一定时间内,决策者能够考虑到的行动范围、能够设计出的备选方案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组织的规模越大面对的环境就越宽泛,存在的行动场所就越广阔,能够设计的行动方案相对于可能存在的行动机会也就越有限,给合理性决策造成障碍的可能就越大。
(四)决策者信息处理能力有限
决策者作为独特的个体,其信息处理能力相对于决策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问题,从客观上来说是有限的,必然会造成决策的障碍。科学研究证实:在短时间的记忆中,大多数人仅能维持7条左右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对于合理性决策所需的处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给合理性决策造成障碍。
二、决策过程中的主观障碍
决策过程中的主观障碍是指由于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效应而造成的障碍。因此,决策的主观障碍亦可称为决策的心理障碍。此类障碍具体有以下8种:
(一)定势心理障碍
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影响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程度、方式,其中包括知觉定势、思维定势、观念定势、情感定势、意向定势等。在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已有的心理定势的消极效用主要表现在容易使决策者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思维固化,缺乏变通,妨碍碍科学决策。比如在用人决策方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显然就是一种定势障碍亟待矫正。
(二)完型心理障碍
所谓完型心理即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完整或完美的一种心理。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解释,人们的心理现象总是表现为结构性、整体性,而心理组织也具有“良好完型原则”。完型心理的积极效用不言而喻,但现实生活中的“完整”或“完美”往往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如果我们的决策建立在一种面面俱到的假想中,就很可能患得患失,从而既使决策缺乏可行性,也使决策缺乏有效性。
(三)从众意向障碍
从众意向是指个体受到群体态度或行为的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在从众的情景下,个体可能会简单地服从群体而放弃自己的意见,是决策的心理障碍之一。另外在从众意向的支配下,也容易产生所谓的“冒险转移”,因为在群体决策中,人们敢冒决策风险的水平远远高于个人决策冒险的平均水平,表现在决策实践中,就是使决策呈现出“左”的倾向,显然是有碍科学化决策的。
(四)情绪意向障碍
决策活动伴随一定的情绪是正常的甚至是合理的,但由于情绪泛化会冲击人们的理性结构,导致非理性决策,因此过多过度的情绪也是决策的心理障碍之一。正如《孙子兵法・火攻篇》所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温可以复悦。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故明君慎度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
(五)权威人格障碍
权威人格实际上是权威意识的泛化及定型。表现在决策中的心理障碍主要为:一方面,决策者由于权威地位(包括其职位、社会地位、资历、专业地位等)而形成的封闭意识及独断人格,听不得反面意见,惟我独尊、一意孤行;另一方面,社会群体由于权威情结而形成依附意向、盲从意向。诚然,权威地位在决策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以权威为核心而不是以科学为核心则是决策的大忌。
(六)自利人格障碍
人的态度总存在着自利倾向,总是因为自我维护的需要而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相应态度。应该说,自利人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人们的态度形成及改变总是脱离不开自利倾向的影响,但自利人格也具有明显的偏颇性,在自利倾向的影响下,个体态度的形成总是以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为依据,而不是以一般的事实为依据,即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由此,在决策过程中,自利人格也是潜在的心理障碍之一。
(七)拜物情结障碍
拜物情结是指在决策活动中重视物的因素而忽略人的因素特别是忽略对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特征的分析。影响社会发展的有诸多杠杆如“政治杠杆”、“经济杠杆”、“文化杠杆”等,但关键还在于“心理杠杆”的作用,因为任何社会活动总是由具体的人去推动的,人的活动又是由一定的心理现象操纵的,脱离了心理分析包括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分析,就很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
(八)逆反情结障碍
逆反情结也称逆反心理,是个体由于刺激物的消极特征而诱发的非常规性质的逆向反应。在决策中主要表现为平衡逆反,这是一种由于人际关系与认知系统不协调而导致的逆反心理。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有关决策便可能“故意对着干”,“反其道而行之”。
三、决策过程中对障碍的解决对策
前文我们论述了决策过程中易产生的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笔者针对障碍的不同类型提出解决如下对策:
(一)客观障碍的解决对策
决策中的客观障碍源于决策者的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限制,是决策实践中客观实在,所以人们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决策者能做的只是努力减弱人类理性有限性的消极影响,使组织的决策尽可能逼近“合理”的标准,具体做法有:
1、合理地分配决策权力。合理地分配决策权力即把适当的决策任务交给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相关的人去制定。组织内部的不同成员,在不同的岗位和层次上,从事着不同的活动。这些不同活动中的决策,要求掌握与之有关的大量信息,只有让直接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去制定与他们直接有关的决策,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收集决策所需的信息,促进这些决策尽可能的合理。
2、组织专家参与决策。组织专家参与决策,建立决策“智囊团”或“思想库”,“智囊团”中集中了一大批掌握与组织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知识的专家,利用他们的知识帮助组织分析问题,拟定和评价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克服决策者知识不完备的局限,使组织在决策时对环境的特点、行动可能性以及各行动方案在未来实施的效果考虑得尽可能全面,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组织员工参与决策。组织是由员工个体所组成,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利用他们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环节的活动条件及要求的充分了解来弥补组织决策者的信息不足,使组织未来行动的设想更加丰富、备选方案数量更多。同时通过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还可以启发组织决策者的思路,开拓决策者的视野,了解组织中各利益集团的特征信息,从而有利于组织决策者协调组织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制定出支持率较高的决策方案。此外,通过组织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提高员工对所制定决策方案的认同感,进而保证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主观障碍的解决对策
决策中的主观障碍即心理障碍源自于决策主体不良的心理效应,所以其解决对策主要集中在矫正决策者各种心理障碍上,具体做法有:
1、培养决策者的自我否定意识。培养决策者的自我否定意识是矫正定势心理的有效方法。只有使决策者时刻保持自我否定意识,才能使其在决策不囿于已有的经验、习惯和观念,跳出“用有限推导无限,用过去推导将来,用静态推导动态”的定势心理嵌套,与时俱进。
2、培养决策者的整体性思维。培养决策者的整体性思维可以有效矫正完型心理障碍。决策中的整体性思维要求决策者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的决策应当把全局作为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结构,通过优化结构来提高全局的整体功能,要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和动作上。这样便矫正了面面俱到的完型心理障碍。
3、提升决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从众意向、情绪意向、权威人格、自利人格及逆反情结障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决策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造成的,所以矫正这几种心理障碍只能从源头入手,逐步提高决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决策者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本着对工作、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既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同时也善于接受正确的意见;才能不为其本人和本部门利益所诱惑,破除自利倾向;才能不为决策是的情绪所困,使决策客观地进行。总之,提升决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是矫正从众意向等心理障碍的根本途径。
4、强化决策者的人本主义意识。强化决策者的人本主义意识是矫正拜物情结的有效方法。只有强化人本主义意识,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多进行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分析,发挥人员的积极性,而不仅仅拘泥于决策的“物质”层面。进而矫正决策过程中的拜物情结。
参考文献:
1、H・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朱占峰,陈德清.管理学原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宗粤,王贵喜.谈决策的心理障碍[J].领导科学,2006(10).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认知偏差 财务决策
一、行为经济学概述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 每个人在面对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时都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来进行决策,人们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持续性的过程, 因此决策的非理性是正常存在的。行为经济学就是要解释人类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非理及其原因,它并不是对理的否定。
行为经济学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行为决策的时候,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产生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主要包括: 损失厌恶心理、过度自信、从众心理、框架效应偏差、锚定效应偏差、确定性效应偏差等。
二、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决策偏差
以上的这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企业的管理者、 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在决策时的认知偏差,从而产生非理, 而非理导致企业决策偏差。从文献尤其是国内文献情况来看,在经理人的决策模型中,行为假定往往被忽视。本文拟分为受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和从众心理影响的投资偏差等几个部分来做说明。
(一)过度自信
在投资决策中, 过度自信或过分乐观的管理者往往对不确定性的结果持乐观态度, 相信自己能控制好局面并顺利实现预期结果。过度自信的决策者倾向采用比较激进的决策,并且消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这将导致他在决策中选择错误方案,因而项目的实际收益往往达不到预期值,从而使公司造成损失。
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内部资金,在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没有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即使没有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与最好的投资规模相比,往往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的项目。在公司资金比较充足时,往往低估风险,作为收购方在公司并购活动中会出价偏高、过度投资等非理。如果公司内部资金不充足,他们不会选择在资本市场融资,因为他们觉得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低估了,并因此只依赖公司的现金流,导致该公司不得不放弃一些有价值的投资。
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个人一般在决策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相当大的一部企业家会低估业务活动中的困难,还有一些决策策制定者成功后心理上会骄傲自大,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是不能成功的,继续提出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当高估个人能力远远超出现实,企业资源不足以支撑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最终企业会陷入困境,造成严重损失。
(二) 群体效应
当决策者行动时,常常考虑他人的判断和行为,即使知道其他人是一种从众行为,完全理性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并采取类似的行为。 如果脱离了大多数,会让人产生不安感,尤其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时候,这种心理效应会更加显著。羊群行为的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沟通产生的传染、信息不对称、信息搜寻成本过大、维护职业声誉的需要、羊群中的人具有同一偏好等等。羊群行为的心理偏差常常出现于各类投资者中,它是投资者心态模型的重要形式,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中犹豫不定、无所适从,因而,从众便成为他们最为便捷、安全的选择。
从单个企业角度看,经理人的羊群行为使得企业在短期内的热点项目大量投资,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远的目标,损害企业的持续发展,浪费企业宝贵的资源,最终将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从行业角度出发, 在我国的投资市场中,往往会出现某些行业或者产品投资过热的情况。大量企业同时进入同一个行业,容易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剧市场竞争和混乱,愈演愈烈,使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三)损失厌恶
在现实生活中,损失对人们造成负面刺激程度远远高于同等收益对人们正面刺激程度。人们常常具有损失厌恶的非理特征。因此,人们在面对损失时倾向于追求风险,甘愿冒更大的风险来追回既定的损失。人们在面对获得时,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尽量保全确定性性的收益。
企业的决策和实施往往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行为过程,决策者面对投资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这必然会增加决策者的非理,导致其不能理性地分析投资现状和前景,表现为风险寻求,孤注一掷。决策者对已经面临失败的投资仍不愿意退出,决策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来弥补亏空,甚至追加额外投资进行最后一搏,演变为恶性增资。也就是说,鉴于投资过程中客观情况的不确定性,给予了决策者赌博环境,投资过程中主观的损失厌恶情绪使他们不愿意接受损失,甘愿通过赌博的冒险行为来弥补损失。这可能使公司在投资项目上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这种不理智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股东利益,并危及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财务决策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对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非理导致财务风险的分析, 为了减少非理的发生, 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本文提出以下措施:1.加强公司委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管理者以公司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将委托人和人的利益一致化, 迫使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2.增强管理者进行企业经营管理透明度的同时,必须设法顶住外部投资者追逐短期利益所带来的压力, 理性地进行投资活动以促进公司内在价值最大化。3.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程序化相对较高的投资决策程序, 依靠这些程序指导管理者的行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决策者非理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4.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合理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权思勇.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企业财务危机成因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0,12
摘要: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是限于职业而面临特定的人际关系群。各种压力源形成的合力,使得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进而导致人格异化。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也有个丰富多彩的会计心理问题。随着会计实践活动外延的扩大,会计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现象日趋频繁、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有其独特性,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会计现象。
一、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会计个性。作为会计个体,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个性即代表了会计人员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还体现了与他人之间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共性方面的综合,又形成了不同心理特征差别。可以说,会计心理特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会计个性心理对会计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会计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念、习惯、行为及精神等。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沉淀才能实现。而且,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成为一种固定的思维和行为定式,并植根于内心深处。个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强烈的影响,而且能够左右人生的走向。会计人员的价值观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对会计违规行为的选择,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会计人员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职业道德,加上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可以容忍某些会计违规行为的心理。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则会使会计人员具有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正义感和勇气,这对会计违规行为的治理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个体需要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人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类的种种动机大部分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个体需要的动机越强烈,所引起的行为也就越有力。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很自然产生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这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一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会产生强烈而非正常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愿望。由于某些会计行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功能这一诱因,就又可能促使会计人员为满足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而采取非正常手段去追求它、得到它。因此,诱因就成为会计人员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转化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动机的契机,会计人员为了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寻找机会做出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会计行为。
(三)能力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能力是指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本领,包括知识和技能。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等原因,人们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会计工作具有技术属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记账、分析、预测、语言表达、文字理解等一般的技能;同时,现代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手段的先进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外语翻译、合并报表、报表折算、风险控制、成本管理、战略决策、金融投资、人力管理、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和技能。会计行为主体从事基础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一般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会计行为主体要从事较高层次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这是特殊的个人能力。
(四)气质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实质上它是不同的神经类型在人的心理及其行为中的表现。气质只代表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内容,不代表人的个性的优劣。判断人体的内心活动,只有透过气质的表现形式才能抓住其本质。气质本身都具有两重性,没有一种气质十全十美。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任何气质类型既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消极方面转化。
有的会计人员在意志品质上缺乏耐性和较强自制力,不能严格地恪守会计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有的会计人员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如在存货计价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收益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趋向保守等等;而有的会计人员性情易急躁、情感易冲动,动作敏捷热情但不能持久,常常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激进性。总之,由于会计人员气质类型不同,即使对相同的会计事项,也会选择有所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计行为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从而产生不良会计行为。
(五)情绪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情绪是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在财会实际工作中,许多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通过会计情绪反映出来。会计情绪是会计个体具有的一种心理形式,是对现实体验的潜意识态度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反应了个体内心世界对客观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与财会工作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个体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其心理是健康、愉快的,与外界关系容易协调,思想容易沟通;反之,当个体处于不良情绪的重负时,伴随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不安、悔恨、愤怒、痛苦、失落等,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努力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情绪,控制和消除不良会计情绪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财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从会计心理层面来分析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而作为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工作、面对生活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或者没有采取正确的生活态度,就会产生不良的会计心理障碍。
二、不良会计行为的会计心理障碍分析
心理学上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有的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会计心理障碍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的工作环境和职业习惯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一)从众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从众行为可使会计人员获得一种安全感,群体会对个体产生或强或弱的心理效应。这种促进效应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力量,它是个体把群体看成是强大的
后盾,并能鼓舞个体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个体的内在潜力,使个体单独不敢做的事情,在群体内就敢做敢为。就会计这个群体来讲,由于会计人员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加上群体心理促进效应的影响,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每个人大都会服从群体造假行为并感到心安理得,因为大家都在做这类事情。此外会计人员在群体中工作生活,必然会同群体发生着各方面的互动,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希望被群体接纳、承认、信任和尊重,同时还希望从群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感情的满足。而选择从众是会计人员被群体所认同的最容易的方法。反之,会计人员如果不从众将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不从众可能影响或威胁到从众群体内现有的各种利益关系。由于不从众者坚持原则,还会失去选择从众所带来的各种利益,这加剧或驱动着会计人员去选择从众行为,而不是去制止不良的会计行为。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会计人员不选择从众行为,大都只会带来成本,不能取得利益。
(二)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对于会计违规行为,在会计人员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心理,即陷入了博弈论所描述的“囚徒困境”之中。假设有两名会计人员a和b分别接受到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在这两名会计人员之间有三种策略选择:第一,一个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另一个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获取利益或不招致打击报复,不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会面临打击报复并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第二,两个会计人员都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一起面临打击报复的风险,但拒绝违规指令有助维护会计人员的声誉并且能提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第三,两个会计人员一起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大家都得不到好处的同时也不会招致打击报复,但要承担职业地位的下降、声誉受损等成本。该博弈如图1—1所示:
两名会计人员面临四种可能的策略组合,我们逐一分析这四种策略组合:(1)a抵制,b也抵制。此时两人所获支付相等,但这一策略组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若选择“抵制”,b就有了转换策略的诱惑,当b转换策略至“违规”时,其所获得的支付值也将上升;(2)a抵制,b违规。此时b所获支付值大于a所获支付值,这一策略组合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转换策略至违规,其所获支付值也将上升;(3)a违规,b抵制。原理同(2);(4)a与b均违规。此时二人所获支付值相同,a与b都没有转换策略的动机,这种策略组合处于稳定状态,就形成了均衡。由此,我们分析发现,会计人员面临领导的违规指令时,常常背负“别人违规,自己若不违反规则会招致打击报复”的心理压力,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在打击报复的威慑下,常常被会计人员所舍弃,因此,现实中会计人员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行会计违规行为。
(三)忠诚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任何人都要与他相联系的个人、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发生业务或工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提倡和强调团队精神及人际关系重要性的今天,变现为一种亲密的忠诚关系。但这种忠诚关系非常容易演变成为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消极力量,其原因是——忠诚关系意味着对忠诚者有一种保护义务。具体表现为:当会计人员发现与自己有忠诚关系的同事、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出现会计违规行为时,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使他们不要为会计违规行为而感到太难堪;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被解雇。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抵制同事或朋友的不良会计行为时,他们感到自己好像在给别人带来痛苦,这种心理上的反射作用使他们在自己的心理上产生痛苦感、罪过感。因此,由这种忠诚关系所产生的责任感、痛苦感和罪过感减弱了会计人员抵制会计行为的正义感。就群体方面来说,由于会计违规行为可能会毁损所属群体的声誉,进而导致群体内所有成员的声誉受到伤害。与群体有关的这种忠诚关系也会降低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积极性。因此,抵制会计违规行为容易对群体内的各种忠诚关系,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等造成裂痕,招致其他人对抵制行为的憎恨,这种心理大大地削弱了人们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动机。会计人员出于对保持忠诚关系的考虑,对会计违规行为,采用的最常用的方法是视而不见;或者即便是抵制,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违规者的伤害;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为其辩解。
三、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缓解措施
会计行为心理内含了会计行为主体的感情、能力、素质、气质等性格特征和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既决定了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目标,又影响了会计行为主体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式、行为过程,最终形成不同的会计行为结果,即会计行为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检验。从会计行为心理、会计行为方式和过程到会计行为结果这一系列的规范程序来看,会计行为心理的主观性、引导性、渗透性都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优化会计行为,必须首先优化会计行为心理。
(一)树立会计道德信念
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会计道德义务和道德理想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会计道德信念表现为坚定地相信会计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坚定地相信按照会计道德原则和会计道德规范行为的正义性。一旦当会计人员树立了会计道德信念时,就能自我调动,自我命令,长期、自觉、全面地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会计行为,从事会计工作。可以说,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道德品质的核心。
(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人一旦遭遇不安而引起攻击欲望等本能冲动时,就会在下意识里出现一种反应,以祛除那种冲动来安定心理平衡。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必须有完全改变心境的活动,在自己沉浸在喜悦与快乐中,或专心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即使在心中有不满或挫折感,也不会失去心理平衡,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加强锻炼,挖掘潜能,自我调控;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转移自身注意力;保持自我个性,避免挫折,经常疏导积累的压力,一切问题向简单和好的方面去思考等。
(三)正确认识自己
如果个体不知自己是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那么他就可能时常埋怨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不已,以致陷入极度不安的深渊里。尤其是在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中,有些人常常喜欢一切思想观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多次碰钉子后容易诱发神经衰弱。因此,应多作自我分析,正确地认识自身,那么不管遭遇到多么不适应的环境,也能应付自如。
(四)合理对待自身的需求
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同,个人需求、文化修养、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目的,人们既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选择目的,目的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人的主观需求对目的形成重要的能动作用。目的表明一种对未来的目标追求与价值的取向,它同个体的主观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再次,会计个体自身需求、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也影响目的的形成,会计人员的需要促使其产生目的的活动。因此,目的作为一种未来的价值取向,与人的需要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总之,会计是个心理疾病暴发率较高的职业。会计行为主体经常受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刺激,道德良心和法律两难选择的困惑,再加上工作内容的单调无味和个人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如果这样的精神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地释放,容易形成不良会计心理,从而导致不良会计行为。会计人员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神经衰弱、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和疑虑等,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必须增强会计行为主体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预防机制。因此,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参考文献:
[1]陈作华,会计人员心理与会计违规行为[j],财会通讯,2004,(06)
[2j李婉莹,会计犯罪的心理学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北方经贸,2007,(02)
[3]朱峰,会计心理初探,教育财会研究[j],1997,(04)
[4]李琳,会计造假行为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财会月刊2006,(07)
关键词:“90后”;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网络消费;消费心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相关互联网机构开展调查,并于2014年7月第34次成功发表了备受瞩目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该报告中表明,截止到2014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络的网民已经达到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上半年,手机支付因公增长最快,手机支付用户半年增长率达63.4%。相比2013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网民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42.0%、25.5%、65.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人对网络消费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当代高校学生都是“90后”,这一群体作为当前互联网消费的活跃主体,又作为未来互联网消费的潜力股,成为众多商家争先抢夺的一个群体。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
本文通过对“90后”高校学生为样本,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现将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归纳为一下几点。
1.容易从众: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部分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从众的心理,从众的消费心理在女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这种消费心理表现为在网络消费时不自觉地同周边人或是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自身的消费意志不坚定或容易被影响从而改变消费行为。在商品品牌知名度高、商家信用好的情况下,“90后”高校学生的消费从众行为更加明显。也正是这种从众心理,给他们的网络消费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2.寻求个性:“90后”有着内心要求独立、个性张扬等心理特点,因此,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寻求变化。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网络个性化商品、个别化消费服务、特殊化购物体验表现出了更多的倾向性。
3.寻求多样化:“90后”高校学生由于有着自我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表现为寻求商品种类、结构、价位等网络各方面的多样化,以通过多样化的消费过程来体验自我、感受自我。但是由于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有限,并且高价格高质量的商品往往比较单一,无法满足“90”后寻求多样化的消费体验,因此,在高校就读期间,他们往往会倾向于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不定时进行更替商品以便于满足该阶段的心理需求。
二、“90后”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策略分析
1.注重树立品牌形象:由于“90后”高校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对信用良好且知名度较高的商家有较大的倾向性,且在这样的条件下,“90后”高校学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因此网络商家需要加强企业人员和制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树立品牌信誉、加强诚信经商、遵守行业道德规范,从而提升商家重诚信、讲信誉的品牌形象。
2.附加销售个性价值:由于“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存在从众心理和不稳定性,商家在高校学生初次购买时,可以通过提供限时特价、包邮等促销方式,激发他们的网络消费欲望。在网络消费行为巩固阶段,商家可以通过vip特享价、返现、代金券和会员积分等促销方式,促进高校学生的再次购物欲望。为了让更多的“90后”高校学生了解网站和商品信息,扩大宣传力度,商家可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激励“90后”高校学生将购物体验分享到关注度较高的媒体平台,引发更多的从众购物效应。媒体平台可以考虑的有“90后”高校学生经常使用的人人网、微信、微博、QQ空间等。
3.搭建多样化商品结构:由于“90后”高校学生趋同于多样化的消费体验,因此建议商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多品种的商品种类,搭建多层次的商品结构,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体验,例如,多样化的商品价位、多样化的商品属性、多样化的促销搭配等。
4.开展针对性特色宣传将“90后”高校学生作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商家需要开展“90后”高校学生特有的广告宣传。比如,结合网络热点拍摄广告、游戏网站投放广告、提供参与性广告互动等,都可以快速拉近商家与高校学生的距离,迅速建立品牌或商品的形象,逐步建立商家的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三、总结
网络消费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90后”高校学生更将成为未来的网络消费主体,他们必然成为了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而注重“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策略,可以让商家在激烈的互联网营销战役中占据竞争优势。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主要具有容易从众、寻求个性和寻求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商家应当在树立品牌形象、附加销售个性价值、搭建多样化商品结构和开展针对性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使营销符合“90后”高校学生网络消费心理,让产品更为“90后”所接受,从而获得高附加值的经济利益和稳定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07.
[2]冯莉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D],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