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暴力 网络世界 中职学生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

近些年以来,中职学校由于网络暴力引发的校园冲突事件已经呈现上升的趋势,处于发展中的中职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和影响缺乏成熟的判断,具有青春期的冲动,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精神大餐的同时又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的影响,或者是面临网络暴力侵害时缺乏应对的策略,因此掌握避免成为网络暴力实施者和受害者等人际冲突事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管理系14级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132人,年龄为15~17岁,女生125人,男生7人。

一、中职学生网络暴力现状

你们知道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吗?你们在网上攻击过他人吗?你们在网上又被别人攻击过吗?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14级的所有学生中进行了真实、客观的匿名问卷调查,由此获得了一些数据。

1.你认为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

有将近80%的人在网上受到过攻击,而从没有受到过他人攻击的仅占约14%。这个调查结果很让人反思,学生在面对恶意批评和谩骂的时候,表现义愤填膺,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无意间却在做着让别人和让自己痛恨的事情!

二、中职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英国14岁女生汉娜・史密斯因不堪网络语言攻击在家中上吊自杀。在汉娜社交网站的个人主页上,这位14岁的女孩不时能收到很多同校同学的各类语言攻击和侮辱。在这位女孩自杀前,“这个世界没有你会更好”的信息还一直不时在女孩的主页上冒出。

汉娜之死,引起广泛的讨论和调查。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10岁~17岁间的美国青少年遭遇网络欺凌的案件增加了50%,此类案件呈上升趋势。英国的一份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500名青少年中,很多人表示自己曾收到过恐吓留言或邮件,还有超过1/3的人表示,自己曾在网上攻击过他人。据调查获知:女生受到网络欺凌伤害的几率高于男生。约39.3%女生曾在网络上被欺负,略高于男生的34.4%,不过有27.3%的女生表示,而女生的欺凌行为往往更狡猾、更具杀伤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交网站缺乏管制,匿名网友可以凭借语言暴力在网站肆意发泄。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有些学生错误的把网络世界当成一个不受限制的虚拟空间,从而不断自我放松。

第二,有些青少年涉及或参与网上欺凌活动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文明上网的意识。这些学生认为一切行为发生在遥远的空间,并不会察觉得到在个人网页重复污辱,极可能导致对方恐慌甚至担心人身安全。

第三,学生的法制教育滞后。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而进入网络世界后因为法律的约束很少,因而有些学生会不遵守日常的道理和法律规范,放大不良行为。

看似一句调侃或一句中伤,可能会带来暴力冲突,甚至危及生命!现今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学生身处其中,那学生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努力创建一个干净的环境?

三、应对中职学生网络暴力的方法

第一,完善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监管者应当加强同网络服务运营商和网络公司的交流合作,对不文明的上网行为进行适当干预。有些网站可以规定只有成年人才可以注册等。同时也要加大舆论的引导作用,发挥专家在释疑解惑、知识普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放、平等的互动平台促进网络发展走向有序理性的轨道。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文明上网教育,从道德层面约束学生行为。努力创建以家庭和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监督系统,加强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目前有一些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得登录社交网站或视频分享网站;同时也建议家长申请一个社交账号来监管孩子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此外,抵制不良内容、不沉迷、良好地控制上网时间,都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欺凌的威胁。

第三,加强学生文明上网法制教育。除了依靠道德约束外,还必须依靠法律。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也能像现实世界一样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据报道,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还相继开通了专门的网络热线,鼓励举报与网络暴力有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伟峰,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2篇

在企业内网中,有许多重要的信息系统,基本都采用了用户名和口令的安全认证机制。用户的口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变得尤为关键。

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首先要保证口令的安全,对于口令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口令的长度和复杂性。对于长度和复杂性都达不到一定要求的口令,很容易被破解。企业内网中虽然部署了防火墙等访问控制设备,但只能防范外来的攻击和入侵。很多对信息系统的攻击都来自于网络内部,而对信息系统内部的攻击常常以破解口令为主要攻击方式,最直接的攻击方法就是暴力破解。暴力破解法或称为“穷举法”,是一种针对密码的破译方法,即将密码进行逐个推算直到找出真正的密码为止。

如何识别暴力破解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IT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当前网络安全技术中,安全管理人员通常采用在网络中部署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产品的方式来发现暴力破解事件,IDS通过对用户和网络流量的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入侵攻击行为。但是,IDS系统在进行入侵检测时,由于基于特征检测,会产生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安全研究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也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实时发现暴力破解事件的发生。本文不借助于IDS产品,而从日志的关联分析角度来进行暴力破解事件的实时识别。

借助工具分析日志

在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里面,日志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它可以记录下系统所产生的所有行为,并按照某种规范表达出来。通过日志,IT管理者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而通过对安全相关的日志的分析,IT管理者可以检验信息系统安全机制的有效性,这就是安全日志审计。安全日志可以帮助IT管理者进行事故处理、入侵检测、事件关联分析,以及综合性的故障诊断工作。

由于信息系统中存在多种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系统等,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日志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因此,IT管理者分析来自这些设备和系统的海量日志时,存在日志分散、格式不统一、日志量巨大的困难。

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借助一个日志分析工具来为其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这个日志分析工具应该能够对分散的海量日志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日志格式进行规范化统一描述,实现对日志的集中化存储、泛化、过滤、归并、关联分析、审计、实时告警和综合展示。

关联分析是关键

关联分析在信息安全过程中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日志数据进行自动化、持续性分析,通过与用户定义的、可配置的规则匹配来识别网络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和复杂的攻击场景,从而发现真正的安全问题,达到对当前安全态势准确、实时的评估,并根据预先制定策略做出快速的响应,以方便管理人员全面监控网络安全状况的技术。关联分析可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效率和防御能力,并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关联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减少误报,将单个告警事件与可能的安全场景联系起来;

二、消除重复报警,对相同、相近的报警事件进行处理,例如过滤和压制等;

三、为达到识别有计划攻击的目的,增加攻击检测率,对深层次、复杂的攻击行为进行挖掘,并以一定的规则表达式表示出来;

四、提高安全事件分析的实时性,提醒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内进行响应。

日志格式的泛式化是日志分析的基础,而日志关联分析引擎是日志分析的关键,强大的日志关联分析引擎,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实现更多的安全事件分析能力,满足多种安全场景的检测需求。

借助先进的智能事件关联分析引擎,日志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持续地对所有范式化后的日志流进行安全事件关联分析。系统具备多种关联分析方法和能力:

首先是基于规则的事件关联。

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规则编辑器,用户可以定义基于逻辑表达式和统计条件的关联规则,所有日志字段都可参与关联;

规则的逻辑表达式支持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位于……之间、属于、包含等运算符和关键字;

规则支持统计计数功能,并可以指定在统计时的固定和变动的事件属性,可以关联出达到一定统计规则的事件。

其次是基于基线的事件关联。

针对网络流量数据,系统能够建立周期性基线和非周期性基线,通过同比分析和环比分析的方式来判断实际流量特征信息(称做特征指标)与基线/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而判定导致流量异常的攻击或者违规行为。系统采用了具有自学习和自反馈机制的基线生成/修正算法;

通过单事件关联,系统可以对符合单一规则的事件流进行规则匹配;

通过多事件关联,系统可以对符合多个规则(称做组合规则)的事件流进行复杂事件规则匹配。

暴力破解事件规则构建

借助于强大的关联分析引擎,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构造关联分析规则,实现对范式化后的日志的关联分析,自动化实时发现网络中的暴力破解事件,向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告警。

暴力破解事件的安全场景为短时间内不断地尝试登录主机、设备或应用系统,可能使用同一账户,也可能尝试不同账户,但登录失败。鉴于这种登录行为,设备、主机或系统会产生登录失败的日志,每次登录失败都会产生相应的一条日志。故暴力破解的行为从日志的表现上为短时间内产生并发送了多条相同的登录失败的日志。

系统在匹配到满足该规则的日志信息后,会产生实时告警,从而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发现暴力破解的安全事件。

依据暴力破解的关联分析规则,更进一步可以设计出暴力破解成功的关联分析规则。暴力破解成功的安全场景为,日志分析系统先产生大量短时间内登录失败的日志,在之后产生一条登录成功的日志,且两种日志记录的源目的IP地址均相同,并且二者之间有时序上的逻辑关系,即登录成功日志产生于大量登录失败的日志之后。

通过实际系统,结合以上关联分析规则,确实可以实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暴力破解事件,有效降低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公共管理;问题;创新对策;对策

一、网络新闻给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

对于公共管理而言,网络新闻的发展和运用带来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公共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从积极影响上看,网络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民参与政治的方式,通过网络新闻参与,逐渐成为我国政治发展主要方向,使民主参政更加便利[1]。另外,对于新闻信息而言,网络新闻的出现使信息更加公开,且传播速度大大提升,传播范围也更加广阔,能够让每一位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公共管理的基本情况,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促进政府不断完善自己的职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实现民主执行。此外,网络新闻能够使舆论压力变大,并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促进政府不断进行反腐败工作,从而实现廉政建设。从消极影响上看,网络新闻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且信息传播速度快,所以也会带来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上的问题,如果对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甄别,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就把虚假新闻和负面新闻进行传播,逐渐导致网络暴力,不仅无法及时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益,同时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另外,网络新闻具有一定的公开性,能够随时了解到每个人的基本信息,特别是知名人士或者是明星,在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到公民的基本名誉权和隐私权。网络新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转载重要文件,侵权事件也因此加剧。网络新闻中还会传播各种不健康的或者是低俗的信息,对于青少年来说,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同时还会加剧社会道德问题。

二、网络新闻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网络新闻环境下,公共管理不再安全,并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社会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从法律法规方面加以控制,规范网络新闻中的公共管理。[2]但是我国对于网络新闻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问题,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政府还没有完全认识网络新闻方向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只对网络新闻管理进行最基本的立法,且立法层次较低,立法内容也没有涉及到网络新闻管理,主要是针对网络管理,在法律中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措施,所以导致网络新闻管理比较困难;第二,网络新闻立法没有根据理论基础,针对性和系统性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对其不断进行完善;第三,由于网络新闻属于时展的产物,更是新事物,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信息化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网络新闻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新闻管理问题。所以面对这些问题,要想保证社会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要完善对应的法律法规,需要相关部门和立法部门及时对法律法规内容进行更新和修改。从我国的法制建设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是修改和更新法规、法案不够及时,且立法程序比较复杂,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大大限制法律法规的作用,导致网络新闻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管理力度较低

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政府对新网管理力度较低,特别是新闻网站的管理严重不足。[3]从目前我国政府对网络新闻管理状况来看,我国政府只对新闻网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控制力度不足,导致新闻网站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另外,由于新闻网站数量越来越多,对新闻网站内容的管理也是难上加难,同时网络新闻信息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此时带来了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质量等问题,无法分析出信息质量的真假和性质,更不能控制传播范围,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网络新闻管理效率降低。另外对于企业和高校来说,网站不仅是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网络新闻的一种,而企业和高校对网络新闻管理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对网络新闻管理效率较低。

(三)监督力度不足

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侵犯隐私和网络暴力事件,而且这些网络新闻主要发生在娱乐新闻中,所以政府要全面对娱乐新闻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大大提高娱乐新闻质量,确保娱乐新闻内容的规范性[4]。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娱乐新闻在网络新闻中占比较高,高达一半以上,说明人们比较关注娱乐新闻。且青少年儿童比较重视娱乐新闻,那么娱乐新闻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三、网络新闻中公共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新闻之所以有各种隐私权侵犯事件和网络暴力,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是虚拟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网站的注册和登记,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当发生不满或者是心情低落时,在网络上为所欲为,出现各种造谣事件和谩骂他人,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就推行网络实名制,可随时在网络上公开他人的基本信息,那么部分人在网络上就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负责,能够有效避免各种网络暴力事件发生[5]。虽然我国部分网站已经推行了实名制,但是印象因素较多,导致网络实名制实施困难,所以政府应该全面大力支持,确保网络实名制能够顺利推行下去,这样才能全面控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展,确保网络风气能够向正常化方向发展,营造优良的网络环境。

(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的作用,更是规范网络新闻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政府必须要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网络新闻管理,对目前拥有的法律法规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网络新闻和公共管理能够朝正确方向发展,并为此提供法律保障。立法部门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要根据网络新闻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用长远的角度看待网络新闻管理中的问题,确保法律法规具有可实行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并规范网络新闻发展秩序[6]。

(三)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做好网络新闻管理必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只有政府重视并加大力度,才能确保网络新闻朝正确方向发展。比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开通投诉、举报和监督渠道,并实现对网络新闻内容进行全面监管,建立新闻评价机制,实现对内容的有效监控,对于违反者给予法律的惩罚,使网络新闻秩序更加规范。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网络新闻发展速度较快,而我国网络新闻中公共管理却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给我国公共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络新闻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国政府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网络新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管控力度,规范网络新闻秩序,全面提高网络新闻中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慧平.浅析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新闻传播,2018,(21):71-72.

[2]严寒.试论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8,(11):45-46.

[3]杨建章.试论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新闻传播,2017,(22):29-30.

[4]王佩秋.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分析[J].新闻传播,2017,(11):85-86.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犯罪;影响;预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互联网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3月3日

随着网络的普及,脱离了父母监督和引导的大学生,面对自由的大学生活,成为了“网络人”。网络文化的大潮冲击着、改造着当代大学生。不少网瘾大学生受到网络毒害,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为了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问题,课题组进行了实际调研。

一、调研问卷分析

(一)调研问卷设计。课题组设计了三大方面共12个问题:一是网络使用情况;二是个体对网络作用的态度;三是网络道德观等。课题组对河北金融学院、石家庄管理干部学院等四所河北省内高校的300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79份。

(二)调研结果

1、大学生上网的时长。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每天上网在5小时以上,有13.3%的学生每天上网在3~5小时。在“网络能否释放您学习、生活压力”的调查中,“能,但作用不大”占52.0%。

2、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上网的目的直接影响到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作用。调查显示,网络娱乐是大学生上网的重要目的,“网络娱乐”占32.6%,“学习、生活信息获取”占16%,“玩游戏”高达55.6%。可见,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所占比例大大低于上网娱乐、游戏、聊天所占比例。

3、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一般可信”,55%的学生认为“我能看情况去辨别”,10%的学生认为“非常可信”。可见,学生对于网络安全、个人网络信息的保护都没有深入认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络对于一定比例的学生确实起到了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虽已是成年人,但因涉世不深以及网络的开放性,往往对网络信息全盘接受,不会清晰辨别。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大学生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现实生活与网络的落差导致大学生心理逐渐扭曲,进而导致犯罪事件的发生。互联网对大学生犯罪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一)暴力犯罪。以暴力杀戮为内容的网络游戏,无形中为大学生提供了犯罪依据与模式。具体表现类型如下:

第一,故意杀人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由于过度迷恋网络游戏,将网络游戏里的杀人场面演变为现实的真正杀戮;(2)由于沉迷于网恋不能自拔,极容易引杀或仇杀的悲剧;(3)视网如命,长期的网络生活导致网上结怨,从而引发网下报复杀人的恶果。

第二,抢劫、绑架犯罪。导致大学生实施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1)经济原因。一些网络成瘾但家境不好的青少年,将抢劫、绑架作为获取钱财的快捷途径;(2)心理原因。一部分大学生在寻求刺激、发泄压力等心理的触动下,模拟网络中的抢劫、绑架犯罪。

第三,性犯罪。处于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在大量网络、文字及视频资料等对他们的性心理产生催化作用,他们就会通过网聊寻找目标。

(二)网络犯罪。一些大学生由于头脑灵活、具有极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且具有极强的表现与征服欲望,使得他们极其乐于投身网络世界,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与技术从事一些高科技的活动,哪怕是极具挑战性与破坏性的犯罪活动。包括如下两种情形:一是通过网络手段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实施传统犯罪,如在网络中进行诈骗、盗窃及恐怖活动等;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或在网络上实施网络黑客、传播网络病毒等犯罪活动。

三、预防网络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对策

长期迷恋网络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为预防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应着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重要阵地。因此,父母应充分优化家庭环境,充分发扬家庭民主、反对家庭暴力,敏锐掌握孩子的思想活动,并抓住有利时机,与其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家长对孩子上网既不能一味摒弃,也不能放任纵容。家长应认真学习、理解怎样才能引导教育孩子科学上网,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科学健康的上网知识,在实践中渐渐规范孩子的网络行为。

(二)学校应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职责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辅导员要多与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气氛;适时指导学生如何把握和控制许多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以及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等。另外,鼓励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适当的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工作,救助已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帮助患有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症”的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来。对已经沉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的学生,可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来矫正。

3、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依靠教师授课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才能使学生时刻以学习为重。那些痴迷于网络的学生,实际上对网络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学校全面、系统法制学习,使大学生自觉做到以法律的准绳来约束和鞭策自己的网络行为,明确超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与制裁,促使其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自觉做到信法、守法。

主要参考文献:

[1]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道客巴巴网,2012.1.

[2]罗军.虚拟环境下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研究[J].世纪,2008.

[3]赵春波.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育冷暴力 普、职学生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文中教育冷暴力指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以下统称教育冷暴力)。我们认为:所谓教育冷暴力是在基础教育学校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非暴力手段进行的有意或无意的不公平对待,致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灵上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教育冷暴力分为语言冷暴力、行为冷暴力、制度冷暴力、网络冷暴力。中职教育本不在基础教育规定的范围内,但职业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年龄相同,现在许多地方要求普职招生比例要达到1:1,所以目前我国职高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我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冷暴力的同时,也展开了对职业高中教育冷暴力的调查。我们调查的目的:一是搞清楚在职高阶段是否存在教育冷暴力,如存在,它的表现形式怎样、施力者是谁、如何规避教育冷暴力。二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冷暴力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二、 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本次实施调查的对象是欠发达地区县城内的一所综合中学,普通高中属于市重点学校,职业高中属于省重点学校,我们分别在普、职高的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挑选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普高197人参加,职高229人参加,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部分学生对本人的特征信息没有填写,所以表中合计与总参加人数不一致。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见下表: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统计

(一)教职工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情况

在问卷设置中,假定教育冷暴力的施力者是教职工,受力者是学生,问卷中设置了九项四个方面的内容,问卷中属于语言冷暴力方面有下列表述:老师有时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说:“你真笨!”, “你天生就不是读书的”、“你长大成不了才!”、“你纯属弱智!”;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时老师说 “你这孩子糟糕透了!”,“神经病!”“缺心眼儿!”;当学生给集体抹了黑时,有时老师说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是害群之马”;教师有时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说: “你再不遵守纪律,我把你调到最后一排去”、“把你家长叫来”、“再这样,回家反省一周。” “我要报告学校开除你” 。属于行为冷暴力的表述:对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教师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无视学生的存在;对一些经常违纪的学生,教师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的后排或较偏的地方,从空间上把他们孤立起来; 教师明确或委婉暗示自己不喜欢哪些学生,不让其他学生与其接触,从精神上把他们孤立起来。属于制度冷暴力:班级制定了一些制度,比如班规班纪,使一部分成绩差的同学受到了伤害。属于网络冷暴力:教师有时利用给家长发短信伤害了部分同学。调查结果统计情况如下表:

(二)学生之间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九项学生之间相互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情况调查内容,语言冷暴力的表述:同学之间散布谣言、说别人坏话、讽刺、挖苦同伴;行为冷暴力有如下表述:有些同学联合同学一起孤立某些同学、有些同学漠视同伴的存在,蔑视同伴、成绩好的同学看不起成绩差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看不起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干部子女看不起普通家庭子女、身体健康的同学歧视身体有缺陷的特殊同学、城里的同学看不惯农村的同学;网络冷暴力:同学发短信或者用别的网络方式伤害同学;制度冷暴力在学生之间未涉及,因为学生的一切班规都要老师批准才能实施。其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表:

(三)部分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七项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情况调查内容,语言冷暴力的表述:学校调查老师教学情况时有学生故意夸大老师缺点,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就联合几个同学恶搞让老师无法下台,学生上课故意大呼小叫扰乱课堂秩序以报复老师;行为冷暴力的表述:学生受到正当批评教育后有向学校领导诬告老师、学校在调查老师为人师表时有故意进行较差评、没有教我的老师值日批评了我,我一定会报复他;网络冷暴力: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在背后说老师坏话;制度冷暴力在学生对老师方面未涉及。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表:

(四)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调查情况

问卷设置了五种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群体。其调查内容和统计情况如下:

四、 调查分析

(一) 高中教育阶段存在教育冷暴力现象

统计表中A表示调查所列现象不存在,C表示普遍存在,E表示存在的各种程度之和。第一,从表二、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无论普高还是职高都有A≠0,且 A

(二)教育冷暴力在普高、职高中的比较

从表二、表三、表四中可以看出:第一,普高A的值大于职高A的职。第二,普高C、E的值小于职高C、E的职。说明职高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较,职高学生受教育冷暴力的程度高于普高学生。本次调查的这一结论与有关研究的“职高学生是受教育冷暴力的重灾区”相吻合。

(三)教育冷暴力在普高、职高中的分布

由表二得出,教职工施加给学生的教育冷暴力主要分布在行为冷暴力和语言冷暴力方面,职高主要分布在制度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方面。由表三得出,学生之间的教育冷暴力,无论是普高还是职高主要分布在语言冷暴力方面,职高网络冷暴力也是比较突出的。由表四得出,学生施加给教职工的冷暴力主要分布在语言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方面。总之教育冷暴力以语言冷暴力为主,行为冷暴力次之,制度冷暴力也比较突出,网络冷暴力存在。

(四)普高、职高中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分布

从表五看本次调查结果,易受教育冷暴力伤害的学生群体无论普高还是职高都是学生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家庭相对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差的,遵守纪律方面有缺陷的、性格特征内向的、身体情况特殊的。

五、 建议

教育冷暴力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而受害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将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为有效地避勉教育冷暴力的出现,特作如下建议:

(一)育人理念科学,评价标准客观

教育冷暴力发生在教育者和受教教者,受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它的实施者是人,是人从自身的理念和评价标准要求别人,而别人达不到而产生对他人的一种不良心理驱动。因此要避勉冷暴力的产生,这就必须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树立“人人皆人才,个个有潜力”的育人理念,受教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博爱之心与人相交,以宽容之心与人相处。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优点,并不断鼓励受教者要洞察其个性潜能,并不断激发,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育活动中,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让受教者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充满自信。

(二)认识到位,家校结合

普通高中学校教育大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比分数拼智力,部分家长成了教育冷暴力的帮凶;职高本该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部分学校和家长定位不准,也去赶比分数拼智力的热闹,致使教育冷暴力在在职高教育中成了重灾区。所以,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对教育冷暴力有清醒的认识,要提高到培养人才,有关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从思想上要预防和杜绝教育冷暴力在学校的出现;其次是适时召开家长会,教职工会,让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特别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摧残,对学生性格的扭曲,对学生高尚品德形成的阻碍,对学生未来成就的影响要认识到位,争取家校结合,共同避勉。

(三)制度保障,措施有力

教育管理者要把避勉教育冷暴力的发生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针对学校的实际,每月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中进行调查,适时提醒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冷暴力,若出现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现个性潜能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让自卑者找到自信,认知能力暂时落后的适时赶超,从而让受教者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

【参考文献】

[1]王友强、刘玉碧,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博览》,2013年1期,总232期,第2-6页。

[2]王友强、刘玉碧,论基础教育学校冷暴力对师生的危害——基于对143名一线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年12月(上)总182期,第135-136页。

[3]张升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冷暴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11.23。

[4]张 烁,就业率超95%认可度却走低 中职教育为何不受待见[N],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02月28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注: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研究(CJF012068)”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王友强。

作者简介:

韩鹏,男,1977年生于四川通江, 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刘杰 ,女,1978年生于四川通江,中学二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高级职业中学。

刘玉芝,女,1973年生于四川通江,中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6篇

大数据是由英语“Bigdata”一词翻译而来的,本文从大数据视角切入,详细地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特征,阐明了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着账户被不法分子盗用、侵扰个人隐私、无法保护个人信息的权利等问题,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行业推进的方向、法律规范的方向来探究解决方法,保证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交网络平台能够正常运转,特别是为了保护互联网上个人信息的隐秘性。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也日渐发展并壮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纽带。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当前传统的电话、短信等交流方式已经逐步被网络视频以及语音电话等替代,超过八成的年轻人通过社交网络与人交流。由此可见,人们的生活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而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交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个人的信息安全隐患就是重中之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大数据时代体现的是高效、快捷、智能化、多元化以及客观性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社交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诸如陌陌、QQ、微信、微博以及博客等社交软件也随之产生,整个社交网络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发展前景。但社交网络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在个人信息安全上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社交网络数据透明,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

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下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与传统的信件、档案以及简历等纸质的个人信息有所不同,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个单独的个体信息都变成相应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在社交网络中不再隐私,变得异常透明。2016年,“大学生徐玉玉死亡”事件揭示了当前的社交网络弊端,诈骗分子通过QQ等社交软件在网络上购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的详细信息,包括家里几口人、考试成绩以及身份证信息等。这些社交网络上数据的透明让个人的隐私得不到保护,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社交网络的互动性范围没有得到约束造成受害人信息曝光

当前,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性越来越强,互动的范围也越来广。而范围太广就会涉及侵犯别人的隐私问题。比如具有争议性的“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互动性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2015年,广东一名顾客因被怀疑成小偷而遭到店主拍照并上传网络,通过网友的实时互动进行“人肉”搜索,最终该名顾客因受不了网络暴力而自杀。

(三)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高

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高也是导致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传统的打电话、发短信等社交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追求。视频聊天、语音电话、照片发送以及链接分享等成为当下人们网络社交的主要形式。然而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不高,2016年,安徽卫视制作的一档节目,在节目中扮演骗子的演员通过小孩年轻父母的微信朋友圈照片等了解了小孩的姓名、爱好等资料,并最后成功的拐跑小孩。这虽然是一档节目,但其背后的反应的问题不禁引起人们的反思。

(四)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系统安全性不高

社交网络系统安全性不高会导致人们的社交软件帐号以及密码被盗,从而导致个人信息遭到曝光。据统计,2016上半年我国截获的网络病毒超过2000万个。多起社交网络攻击案的发生也源于社交网络系统安全性不高。比如俄罗斯黑客盗取了2.7亿个包括雅虎在内的社交软件帐号。

三、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解决策略

基于当前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安全现状,解决社交网络的安全隐患已迫在眉睫。具体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社交网络互动的范围

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交网络在我国还是新生代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其中,2013年3月1日正是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远远不足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净化社交网络环境,抵制网络暴力,规范社交网络互动的范围,明确互动内容的底线,正确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树立正能量。

(二)强化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个人在信息安全隐患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人们在日常的社交网络中要做好保密措施,严禁自己在社交软件等平台上大量的照片、姓名、家庭住址以及工作等信息,不要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银行账号、支付宝等。只有强化个人在信息上的风险意识,才能从源头上避免自身信息遭到曝光。

(三)强化人工智能在社交网络系统安全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当下最热门也是最先进的智能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对社交网络中的一些不明数据进行分析和筛查,在第一时间锁定病毒、木马等,并在删除后及时的存档备案。

(四)提高全民道德水平

常言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只有提高全民道德水平才是解决当前个人信息安全隐患的本质途径。只有全民的道德水平提高,社交网络环境才会更加和谐,网络暴力才会消失,黑客攻击的案列也会逐渐消失。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破了传统社交的方式,使越来越多人臣服在社交网络的膝下,但是把社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曝光于大众的视野下,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建设网络安全屏障,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不让非法人士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盗取人们的信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并且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这方面的警惕性,不熟悉的无线网络不要随意了解,地理位置不要随意公开等。只有加强个人安全意识,才能让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交网络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履行它应尽的职责。

作者:周绍博 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艳欣,康旭冉.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2014,5(5):24-25.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个性;自我异化;逆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83-02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飞速崛起的阶段,互联网本身覆盖的领域已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需要依靠互联网完成各项工作,人们要获得高品质的生活,就要尝试去完善相关互联网的各个体系。自从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让中国在世界互联网领域的地位由先前的跟随、参与,逐步走向现在的主导,中国在互联网各方面的力量都已处于世界前列。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让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优的成就,也看到了我国互联网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包括各种文化差异、观念认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问题。作为互联网使用的最主要群体,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本身,甚至将来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个性研究属于心理学范畴[1],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影响实质上属于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一方面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普遍、典型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对外在环境影响处于一个非理性处理的时期,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各种影响,对于大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从高校校园中开始逐渐接触社会,个性基本成形,但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或多或少给大学生个性的改变起到了催化作用。互联网作为大学生在此阶段接触较多的一种传媒互动客体,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有着极其微妙的作用,利则可以成就一个人,弊则亦可毁掉一个人。本文就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的一些负面影响作主要分析。从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影响的体现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就这几种表现类型一一分析:

一、自我封闭型

根据互联网在对大学生个性施加影响的层面来讲,自我封闭型又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大学生本人由于受非网络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趋势,而互联网只是其遭遇各种挫折后的一个“庇护所”,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只会真正让大学生变得封闭起来[2],得不到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庇护所”对大学生本人来说是不安全的。例如,一些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家人亡故等一些非正常的家庭突变,还有大学生失恋等一些社会交往中的感情问题。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对情感较为敏感的时期[3],在面对诸多的情感问题上常常会手足无措,不能妥善处理,同时,大学生自信心较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经常会选择独自面对,这样大学生势必会让自己孤立封闭,不去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然而人的情绪是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积累的,这种情况下“万能”的互联网正是一个孤立的个人最好的情绪发泄口。程序是无情绪的,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围绕自己的当前情感需要接触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只能够被筛选,这样的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学生深陷其中,只会越来越封闭,长期如此,对其心理乃至生理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是,互联网本身就是引起大学生个性封闭的一个主要诱因。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之全面、丰富,是任何媒介都不可比拟的。在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4],10—29岁年龄段网民数量占到整体网民数量的58%,学生网民占到整体网民的30.7%,同比增长了近2个百分点,网民年龄的年轻化,网龄的高龄化,从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到大学阶段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可达十年以上,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经过长期与互联网的接触,一方面,会造成与周围亲友的疏远,另一方面,受互联网各种信息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形成网络成瘾,大学生一旦网络成瘾,将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这时,互联网看似是大学生的“亲密伙伴”,但实质上互联网只会成为一个封闭着大学生的“牢笼”,成为禁锢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终诱因。

二、自我中心型

弗洛伊德认为[5],自我的升华会使本能得到一种解脱,而互联网无疑是大学生自我升华的催化剂。互联网本身不具有选择性,它只是无意识地提供给社会成员各种丰富的信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自我满足层次是在不断提高的。大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较强,面对丰富驳杂的互联网世界,大学生本身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浏览自己喜欢的信息,长期如此,把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应用到以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需求,甚至将这种心理需求上升至一种本能,这对大学生个人将来的人际交往、工作交流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这种现象还只是一种普遍的自我中心个性的表现,而真正实质上能对大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是自我中心的异化。网络虚拟世界看似是围绕大学生自身需求提供各种信息,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陶醉并不能让自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甚者会让大学生丧失自我,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一旦这种不良状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不论是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对于社会,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网络暴力问题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异化心理学

[分类号]G352.1

1 引言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网络信息一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异化问题。信息异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网络信息原有的优势就不但发挥不出来,反而会使它成为缺陷和弊端更加彰显的扩散器。引起信息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源于网民的心理因素。由于人的外显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网民信息异化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实现对网民心理因素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2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机制

2.1 异化与信息异化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精神错乱”之意。异化的一般意义是:主体创造了客体,但客体却不受主体的支配,客体变成支配主体甚至敌视主体的力量。20世纪,“异化”这个概念渗透到了包括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之中。

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原有内涵,反客为主演变成人类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人们创造了信息,缔造了整个信息时代,但是人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预期,人类在试图主宰信息的过程中,最终被主宰的恰恰是人类自己。

2.2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症状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给人类带来了一种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2.2.1 “信息迷茫与信息焦虑”浮现于心灵空间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要经过严格的把关,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绝大多数都是有益的“精神食粮”。网络信息却绕开了原有的“把关人”环节,大量的垃圾信息不仅使网络信息环境恶化,也使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使许多人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所适从,人们普遍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感到迷茫和焦虑。

2.2.2 “人格扭曲与网络侵犯行为”充斥于网络虚拟空间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常会使人格发生扭曲或异化,难以正确地估价社会环境形势对自己的要求,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合理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同时,网络空间中极其容易出现侵犯行为,例如利用互联网危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行为,利用互联网传播黄、赌、毒、封建迷信甚至言论,破坏社会秩序等。

2.2.3 “信息崇拜与情感畸形”根植于认知空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网络的依赖性明显提高。有些人“触网”后便陷入了对这种高新技术顶礼膜拜的“信息强迫症”中,网络的工具特性上升为支配使用者的外在强制力量,使得有些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许多人常会把现实中的情感转移到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过度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希望从中获得安慰、关爱、自尊等。但是长时间对网络的依恋,往往会导致情感的异化,一方面不利于健康情感的发展,增加了情感的随意性、定约性和虚假性,降低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更加冷淡、麻木、自闭,更加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和无助。

2.2.4 “信息窄化与符号暴力”遍布网络群体中 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对信息进行系统性过滤的环境,在网络群体中选择性的接触特点不断强化接近性的信息传播,出现“信息窄化”。看似个性化的信息受到这种“窄化”机制的制约,使得网络群体中对话、沟通的内容很容易集中于类似的观点。网络是民意表达的有效平台,但它也是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暴力”中的“暴”事实上不是现实中的暴力,而是一种“符号暴力”。网民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追缉、鞭挞讨伐的对象,是网民表达愤怒的一种非理性方式。根据沉默螺旋理论,网络言论缺少制度和道德上的制约,网民在网络发言中的自律程度相当之低,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网民会受群体意见的影响,对某种不理智意见进行一边倒的支持,利用“符号暴力”宣泄隋绪。

2.3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机制

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所衍生出来的现象,心理的产生根源于物质反映特性的高度发展,心理现象是专门应对刺激而产生的物质反映现象。网络信息异化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笔者认为主要是网民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映:

2.3.1 扭曲的价值观 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隐蔽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网络的异质性、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不利,也容易产生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如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经验系统发生改变。同时受西方网络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扭曲了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凸显。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畅游,绝不能离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引。

2.3.2 信息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政策、伦理、管理等方面,信息法律是一种刚性管理,信息伦理是一种柔性管理,信息政策介于两者之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净化网络环境的主要内容。目前,信息政策还不能实现对网络的宏观调控,解决信息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网络信息资源空间是一个由信息供给者、信息需求者组成的组织,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因此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适合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信息环境异常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信息异化。

2.3.3 信息需求过度信息需求是人们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是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欲望和能力。任何信息消费行为都是在信息需求支配下产生的,先有需求而后有消费。目前,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被称为一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与发展机会的资源,因此人们总希望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具备信息处理、应用能力,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逐渐形成了信息崇拜和信息依赖等信息异化现象。

2.3.4 行为强化作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当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人有利时,这种行为在以后就会重复发生;不利时,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人们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起初是正强化起主要作用。网络中的信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开阔眼界,带给人感官的刺激,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随着所在网络上的时间不断增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少,不满越来越多,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人们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宣泄心中的不满,反而更加依赖网络,更热衷于在网络中接收信息,明知道被网络信息所统治,却无动于衷,习惯变成麻木,即出现了信息异化。

2.3.5 从众现象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任何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从众行为,它不简单地等同于随波逐流和丧失原则。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比比皆是,例如,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事实还没有水落石出,网民就开始盲目地跟帖,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现象,即从众的信息异化现象。

3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分析

3.1 个体心理研究

个人自身内在的心理特性和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网上生活风格。理解与研究网民个性心理,将能探究他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举止,解释多种信息异化的原因。

3.1.1 信息依赖的心理原因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即原我,本我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即遵循着“快乐原则”来满足人的各种欲求;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它代表道德与良知,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自我,依据理性、常识、逻辑来行动,它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不断地协调两者的关系,使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状态,在现实世界指导人的行为。人们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常以各种精神防御来化解生活中的问题,即选择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很多人过度依赖网络,借网络来逃避问题,是将在现实世界期待的、不容易实现的强烈情感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较容易实现的网络世界,以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安宁,这样逐渐强化了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于是对网络信息越来越依赖,将网络、网络信息看成是逃避现实生活压力的“良药”。久而久之,就会深陷其中,最后甚至发展成网络成瘾。

3.1.2 信息饥渴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包括受人尊重和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5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才能进升到另一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需要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行为靠需要来驱使。当需要有了情感的参与以后,它就会成为欲望,同时它的目的性会增强许多。人们在满足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用获得的信息来解答。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信息需求与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已经认识到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还能转变为财富。因此,人们对信息数量、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获得的信息越多,反而觉得对信息的欲望越强烈,即出现信息饥渴的信息异化现象。

3.1.3 信息强迫症的心理原因 信息强迫症是指过高地估计了信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不主动地去收集信息便会觉得焦虑和紧张,同时出现了强迫的意向,即形成信息强迫症。信息强迫症,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行为强化”。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原理指出:“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这种行为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信息的利用价值越高,对人们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当网民得到一些信息后,如果信息符合他们口味,他们就会继续寻找下去,想寻找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是正强化在起主要作用;如果信息不符合他们口味,由于害怕重要信息被遗漏,他们更会继续寻找下去,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在正、负强化的双重作用下,网民的信息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

3.2 群体心理研究

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社会属性,如果把网络当成一个社会的话,那么对于网络群体活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某些信息异化现象。

3.2.1 信息窄化的原因 信息窄化的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在网络中,从众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人们会无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拥有相同言论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个体的观点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整个群体就像一个“回音壁”。久而久之,在这种群体中,那些被排斥的不同“声音”就会逐渐消失。一旦网络中的群体都向这样的方向发展,那么即使网络中的信息量再庞大,也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失去价值,出现信息窄化。

3.2.2 信息污染的心理原因 造成信息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去个性化。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的身份和行为都得到了很好的隐藏,几乎变成了“隐形人”。同时,网民所处的群体是由若干个体构成的,这就意味着群体的责任被分散,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也许只有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承担的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在这两个条件共同的作用下,人们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都有所降低,出现去个性化的信息异化现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网络中肆意制造垃圾信息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对,在他们看来这只是虚拟行为,代表的是他所在的群体,自己根本无须负责。

3.2.3 网络暴力的心理原因 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例如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论中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倾向。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性,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快速性,使得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容易出现从众或者众从现象,诸多网民以网络“哄客”的匿名身份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一旦在群体中“听到”相同的声音,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而且为了在群体中得到赞同,会以更激烈的方式,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出现“网络暴力”现象。

4 网络信息异化的控制措施

4.1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内部机制,与他律相对应,它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在道德情感、道德观念来调节行为,其来源于康德伦理学。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具有自由意志,能够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为,网民在网络中应该具有道德自律性、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做到“慎独”,这样才能在无人监督下使自己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一致。未来的社会是人类由“自在”走向“自为”的社会。可以预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更加自觉地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推动科学技术向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前进。

4.2 心理调适与情感疏导

采取心理调适的方法完善个体性格,是解决网民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方法。通过适当的调适,可使网民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能够直面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正确的防御机制,避免出现信息异化现象。同时利用心理学的测试工具,可以了解网民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等。例如向网民提供一组意义不清、结构模糊、没有确定内容的刺激物体或活动,让网民说出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解释,网民将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推断与思考,尽可能把意义阐述圆满,这样网民就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担心等流露出来,有利于网络监管者据此对网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政府要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经常开展开放的、自主选择的体验活动,使人们不仅在网络上,更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4.3 增强意志品质的自制力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的个人利益和愿望常会同他人或社会的愿望与利益发生冲突,这就需要依据公共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此时,网民的自制力就显得尤为可贵。具有自制力的网民,通常被称为意志坚定的人。网民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信息异化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增强自制力,网民将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克服信息异化的毅力,提高克服信息异化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