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厨余垃圾治理

厨余垃圾治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厨余垃圾治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餐厨垃圾回收体系技术支撑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生产、消费行业快速发展,大量餐厨垃圾随之产生。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餐厨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已达到了30%——40%。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回收体系尚未建立,绝大多数城市存在着对餐厨垃圾管理无序、任意处置的问题。因此,规范管理、合理回收处置餐厨垃圾并使之资源化对避免环境污染、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餐厨垃圾及其特点

(一)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餐厨垃圾成分十分复杂,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包含糖、纤维、半纤维、脂肪、蛋白质、木质素等物质,以蛋白质、淀粉和动物脂肪等为主,且盐分、油脂含量高。

(二)餐厨垃圾特点

餐厨垃圾作为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其共同特点是:

1、高含水率。餐厨垃圾的含水率约为75%左右,其收集、运输和处理都有很大难度,如果直接填埋则会产生大量沼气及渗滤液,渗滤液可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等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热值低。餐厨垃圾的热值在2100 kJ/kg左右,显然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热值要求(即5000 kJ/kg以上),即使和其它垃圾一起进行焚烧和发电,也只会降低垃圾的热值、总焚烧发热量和发电量,甚至会干扰焚烧过程的正常连续进行。此外,只有在垃圾产生量达到1000 t/d以上时,才具有规模效益来建立电网。

3、易腐烂。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占干物质质量的93%左右),主要为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又因其含水率高,易腐败发臭,易孳生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造成疾病的传播。

4、营养丰富。除了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高外,餐厨垃圾还含丰富的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具有营养素齐全、再利用价值高等特点(详见表1)。据统计,餐厨垃圾的粗脂肪消化率为88.26%,粗蛋白消化率为89.63%,该消化率与常规饲料相近,说明饮食业有机垃圾通过处理,有作为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有机营养成分含量呈递增趋势,可见此类垃圾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表1:餐厨垃圾各营养物质含量

二、聊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聊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现状及危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还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大量的餐厨垃圾流入了非法销售渠道。

就我市而言,餐厨垃圾的回收现状为饭店与食堂的餐厨垃圾大部分被城郊养殖户收集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动下将餐厨垃圾中的油污水制成地沟油冒充食用油在市场上销售;居民区的餐厨垃圾基本上没有回收,直接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加以填埋处置。以上处理方式危害在于:

1、利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动物容易导致疾病传播。研究表明,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可能含有铅、汞、黄曲霉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因此,这种食物链形式隐藏着巨大的病原体转移与扩散的危险。

2、地沟油危害食用人群健康。有关专家指出,“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经过不法途径回到人们的餐桌,供人食用会造成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致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3、餐厨垃圾容易污染环境。由于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而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中剩菜汤、馊水含量很大,容易在收集、运输途中泄漏,影响城市环境,若直接被填埋处理,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二)我市餐厨垃圾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可回收生活废弃物相比,餐厨垃圾缺乏有效的回收途径和成熟的处理技术,给餐厨垃圾的回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我市餐厨垃圾的回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相关部门对餐厨垃圾处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餐厨垃圾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垃圾,其收集、处理工作单独依靠环卫部门难以取得成效,需要多部门重视起来,共同努力,充分认识到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对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维护城市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的重要意义。

2、缺乏统一管理。长期以来,我市未出台餐厨垃圾收集、回收规范性文件,未建立统一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居民生活产生的餐厨垃圾直接装袋丢弃在垃圾箱(桶)中,同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给处理工作带来困难。

3、处理水平较低。由于受资金、技术水平及垃圾处理场规模制约,我市餐厨垃圾处理工作一直难以开展,垃圾处理设施也未能建成。目前,我市已意识到餐厨垃圾的重要性,并正在筹建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待该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及时开展餐厨垃圾治理工作。

4、市民意识不强。目前,大部分市民未能意识到餐厨垃圾对环境及健康的危害,尚未树立餐厨垃圾回收意识。

三、城市餐厨垃圾治理对策

餐厨垃圾污染性强,危害性大,管理难度高,但再生利用价值高。国内外对餐厨垃圾进行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成功事例很多,如北京、苏州等地。为有效减少餐厨垃圾对城市环境及人民健康的危害,我市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对城市餐厨垃圾的管理与综合利用,以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一)加大对餐厨垃圾的重视及管理力度

在我市开展餐厨垃圾治理工作,加强管理必不可少。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或着手出台餐厨垃圾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制订《聊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明确饭店、集体食堂、居民、环卫管理部门等在垃圾收集、清运、贮存和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明确规定餐厨垃圾收集、存放的要求,并加大管理力度,联手城管执法、环保、畜牧业、卫生、食监等,整合管理资源,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积极开展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管理工作,严格控制餐厨垃圾流向。同时,卫生防疫和动物检疫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肃查处生产、销售泔水猪和地沟油的违法行为,坚决堵住泔水猪和泔水油流向我市餐桌,以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户科学养猪,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2篇

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总体情况

我县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启动“清白工程”,经过6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域基本消除白色垃圾,干净整洁成为xx靓丽的名片。2015年,全省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同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先进县;2016年,我县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在全国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做经验推介,同年12月,我县首批顺利通过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考核验收。

一是监管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副县长具体抓,住建、城管、卫计、环保等单位积极参与的管理体系。建立城管局长负责城区、交通局长负责省县道公路路面、水电局长负责主干河道、各乡镇镇(乡)长负责本乡镇、村主任负责本村、社区主任负责社区白色垃圾治理责任体系。按照村配保洁员、镇配清运员和考核员、县配转运员和监管员的要求,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环卫队伍。

二是设施配套覆盖基本到位。按照保证数量、方便实用、满足需求的原则,建设配套城乡环卫设施,建立了覆盖城乡、与垃圾产量基本匹配的环卫设施网络。县城建设无害化垃圾卫生填埋场,保证全县垃圾归口无害化处理;在全县规划建设8座垃圾中转站,并配置相当数量的中转箱。中转站内设管理房、工具房、绿化等配套设施,管理人员到位,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确保乡镇垃圾集中归集,定期转运;按照20户以上的集中户建垃圾集并房,距集并房较远的农户配备垃圾桶的方式,确保垃圾收集设施覆盖到所有村居。对垃圾集并房采取“编号管理”和“盯岗放哨”管理,促使环卫设施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资金保障基本到位。依托“三万”活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帮扶以及捆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等,共筹资3200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县、与垃圾总量基本匹配的环卫设施。县、乡财政分别按乡镇辖区农业人口每人每年20元、不低于10元的标准安排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探索、鼓励村民缴纳环境卫生费,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正常运转。

四是保洁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县落实月检通报、年中交叉检查、年底综合考核制度。在县电视台开辟环境卫生曝光台专栏。每年开展“最干净村”、“文明新村”、“文明卫生户”、“靓家巧妇”等卫生评选活动,安排30万元用于“最干净村”等村居卫生奖励,并在三级干部会上通报表彰。通过采取“完全公司化”和“半公司化”方式,垃圾清运、管理发包给保洁公司完成,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引进数字化监管技术,在县城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智慧化管理平台,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垃圾清扫、清运的全方位、全天候监管。

二、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按照省、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今后3年到2020年底,要形成从生活垃圾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村要实现“五有”,即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处理设施、有完善的收运体系和装备、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持续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全面治理存量垃圾。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建设、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照省市要求,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尚有以下差距和不足:

一是垃圾处理的终端设施,特别是餐厨(有机)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滞后,与省市要求差距较大。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点是实现餐厨(有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二是城乡生活垃圾的收集设施,规划、建设布局不尽合理。主要是全县尚存在一部分需取缔的敞口垃圾池,部分集并房选址、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低下。根据餐厨(有机)垃圾的终端建设情况,需配套前端的厨余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等。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餐厨垃圾;资源化;厌氧消化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waste were introduced. Treatment status of food waste at home and abroad was briefly introduced from view of technique treatment.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reatment model and realize reduction, resource and hazard-free of food waste.

Key words: Food waste; resource; anaerobic digestion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餐厨垃圾及特点

简单的说餐厨垃圾是对家庭、餐饮单位抛弃的剩饭菜的通称,其物理状态为粘稠状,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厨余中糖类含量高,而泔脚则以蛋白质、淀粉和动物脂肪等为主,且盐分、油脂含量高[1]。尽管餐厨垃圾的组成、性质和产量受社会经济条件、地区差异、居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季节变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具备如下总体特点:1)含水率高,含固率一般小于20%;2)易腐烂,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发臭,易滋生病菌,会造成疾病的传播;3)营养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

2 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应用比较多的就是填埋处理、饲料法、堆肥处理、粉碎直排、生物发酵制氢技术、厌氧消化等方法。1 填埋处理2 饲料法3 堆肥处理4 粉碎直排5 生物发酵制氢技术6 厌氧消化技术

3 国外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

餐厨垃圾处理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因生活方式和国情不同的特点,对餐厨垃圾的处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美国餐厨垃圾处理的方式是以填埋法为主,对餐厨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单位设置餐厨垃圾粉碎机和油脂分离装置,分离出来的垃圾排入地下水道,油脂则送往相关加工厂加以利用;对于餐厨垃圾生产量较小的单位,如居民厨房,则被混入有机垃圾中统一处理或通过安装餐厨垃圾处理机,将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美国各州对餐厨垃圾的政策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很多州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自己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同时,在美国的中西部地区,蚯蚓堆肥、密封式堆肥处理餐厨垃圾的而应用也越来越多[2],生物发酵制氢技术也取得一定成果。Lay Jiunn-Jyi等从活性污泥中获取微生物,对不同化学组成的餐厨垃圾:糖类(米和马铃薯)、酯类(肥肉和鸡皮)、蛋白质(鸡蛋和瘦肉)进行发酵产氢,得出糖类垃圾的产氢能力大概是其他2类的20倍。Fascetti等以水果和蔬菜垃圾作为原料,利用光合细菌进行产氢研究,通过连续实验发现,这些垃圾的发酵液是一种有利于光合细菌生产的底物,并且微量元素铁和钼的存在有利于氢气的产生。

在澳大利亚,除非将餐厨垃圾处理至国家要求的标准,或州政府特批,否则不允许用餐厨垃圾喂养牲畜。加拿大则对餐厨垃圾喂养牲畜采用许可证制度。古巴用餐厨垃圾制造生物肥料,然后将生物垃圾烘干、粉碎,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居民利用这些废料培育树苗,种花养草和种植蔬菜。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古巴1989年的泔水垃圾饲料就与143万亩玉米所含的能量或138万亩大豆所含等量的蛋白质相当。

4 国内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

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在2000年就达到了4500万t,到2007年,我国的餐厨垃圾产量接近9000万t。长期以来,餐厨垃圾通常作为城市垃圾的组成部分被运往郊外做简单的填埋处理,也有部分经私人收集后作为饲养禽畜的饲料。我国的餐厨垃圾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但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在餐厨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饲料化处理中,吴苏焕[3]等通过采用多种酵母菌和霉菌的缓和发酵,筛选出白地酶F-1,米曲霉F-6进行优势菌种组合,在一定的发酵条件下,最终得到的饲料粗蛋白含量33.87%,比原料增加了6.85%。陈金钟[4]等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同时处理泔脚和秸秆,在两者按3:1混合,温度150℃,高压锅中高温湿热酸处理的条件下,获得了粗蛋白>25%,粗纤维<18%,水分<10%的饲料。但是餐厨垃圾中掺有砂砾、塑料等杂物,需要进行单独分拣,否则会对畜禽消化道造成物理伤害,有些餐厨垃圾受到重金属、苯类等有害物质的污染,破坏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导致产品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吕凡等人[5]制的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的研究。其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在55~65℃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满足此温度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为:pH 6.0~6.8,含水率45%~55%,水淬碳氮比COD与有机氮质量比为19:1~22:1。

比较以上几种处理方法,生物发酵制氢、堆肥好氧处理和厌氧消化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厌氧消化处理餐厨垃圾真正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4 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与资源化利用

厌氧消化工艺分为干法、湿法、单相、两相、连续、间歇、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工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其热值比城市管道煤气高。

餐厨垃圾的厌氧发酵是指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质分解,其中一部分碳素物质转换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发酵技术不仅具有很高的废物处理效率,发酵残余经处理后可作优质的有机肥或液态肥,而且可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利用,在世界能源紧缺的时代,这点尤为重要。尤其是干式厌氧发酵技术有很多优势,不需要进行水分调节,反应不受供氧限制,机械能损失少,可以产生具有利用价值的甲烷,而且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会产生臭气等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其热值比城市管道煤气高。厌氧消化残留物营养丰富,可做肥料、饲料,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因此厌氧发酵技术日益成为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和研发领域的聚焦点。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餐厨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比较多种处理方法,对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处理,一方面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起到治理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使餐厨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袁玉玉,曹先艳,牛冬杰等.餐厨垃圾特性及处理技术[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6):46-49.

[2] 王星,王德汉,张玉帅等.国内外餐厨垃圾的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2):25-29.

[3] 邬苏焕,宋兴福,李够生等.双菌固态发酵处理餐厨垃圾[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5):63- 68.

[4] 陈金钟,邬苏焕,宋兴福等.泔脚与秸杆混合发酵法生产蛋白饲料的新工艺流程[J].上海环境科学,2003,2(12):98-100.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4篇

垃圾处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湘西州实施“同建同治”几年来,我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如何探索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的处理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在全村范围大力推广“厨余垃圾不出户,可埋垃圾不出村”的理念,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创新探索出“烧一点、埋一点、卖一点、交一点”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通过改革探索,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稳步改善。目前,大坡村已成为全镇唯一一个没有垃圾围的村庄。

一、在夯实基础上着力。2012年以来,大坡村逐步开展了整脏治乱、同建同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开展陈年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清理死角死面,全村各个区域的陈年垃圾得以彻底清除,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二、在宣传教化上着力。1.首先由村支两委、组长、中心户长带头实行垃圾分类,并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其中;2.把治垃圾写入村规民约,村支两委、党员到农户家中进行教育、规劝,动员家家户户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卡,每家每户摆放垃圾分类桶,引导全体村民懂得如何对不同的垃圾进行收集、回放和处理,从最初的“干部干、群众看”逐步转变成“公共区域保洁员管、房前屋后自我管”的治垃圾模式;3.将开展的“大评小奖”、“红黑榜”活动结果,由村文化宣传队宣传,并在村里节庆活动上表彰,奖励小家电或洗衣服、洗洁精、肥皂等物品;4.村支两委、保洁员通过“湘西为村”网络公众号在线上垃圾分类减量的相关知识、动态进行宣传;5.对外来人员强化宣传,每逢生人或车辆进村,村组干部、保洁员就会主动提醒,不能乱丢垃圾并督促他们将自己的垃圾带走。

三、在分类处理上着力。通过实行“四个一点”实现,即“卖一点”可循环利用有价值的垃圾;“烧一点”没有循环利用价值且能燃烧的垃圾;“埋一点”不可回收且无害垃圾;“交一点”不可回收且有毒的垃圾,上交村支两委进行回收并集中处理。

四、在考核机制上着力。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的工作制度,村支两委根据工作实践出台了一系列的考核管理办法,将垃圾不出户考核结果通过“红黑榜”公布,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保洁员的绩效相挂钩。1.制定村、组干部责任区评比制度,以自然寨为单位划分责任区,4位村主干每人负责管理一个组,组与组之间每月进行评比;2.制定中心户长每月评比制度,每位中心户长管理10-20户家庭,全村中心户长间进行评比;3.制定清洁农户家庭评选制度,农户负责管好自家房前屋后、责任田的环境卫生,每月评选出最清洁农户、欠清洁农户;4.制定村保洁员长效管理制度,全村安排10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清理主干道、水井等公共区域垃圾。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5篇

一、垃圾分类理念不断深化,分类实践模式逐步成型

多年来,西城区始终坚持“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广泛参与,街道具体组织、居民积极参加”的基本原则与工作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垃圾分类与减量活动,促进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从理念到行动、从不可行到可行,实现了垃圾分类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一)以开展“四个分类”为抓手,着力推进垃圾分类规范管理

“四个分类”是垃圾收运处理的全程工作新模式,是指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环节管理。由西城区最早提出并实施,并于2010年列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内容,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标准。西城区狠抓并以试点推进此模式,主要在于加强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体系建设与创建活动,使之形成一个闭环链条与工作模式。

1.抓住分类投放环节。为做好源头分类工作,西城区加强了新创建达标试点小区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政府采购为居住小区的居民每户一次性配备了2个户用垃圾桶和730个家用垃圾袋,袋的颜色与桶的颜色相对应,便于居民前端分类。在为居民免费发放桶、袋的同时,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宣传手册,告诉居民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为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抓住分类收集环节。在做好居民家中分类的同时,又为新建达标小区配备了三种颜色的120升或240升的院内分类桶,并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公示牌(栏)和展板,以及用于分类装运的垃圾车,同时根据要求每80-120居民户配备2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居民进行宣传、指导和对厨余垃圾进行分拣。

3.抓住分类运输环节。为扎实做好垃圾分类运输工作,西城区始终坚持将厨余垃圾送到西便门的厨余垃圾专用清洁站;可回收物交由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其它垃圾由物业运至附近的密闭式清洁站。对于厨余垃圾,西城区环卫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由120余人组成的北京市裕远达清洁服务中心的分类运输队伍,分别与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进行对接。

4.抓住分类处理环节。送到西便门两个专用清洁站的厨余垃圾,先由市环卫集团运往马家楼垃圾转运站,再转运至南宫垃圾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生活垃圾则主要由市环卫集团负责运送到安定垃圾填埋厂、门头沟鲁家山垃圾处理厂和阿苏卫垃圾处理厂处理。

截止2016年底,在西城区457个封闭式小区中,已经开展垃圾分类达标的小区有371个,占81%;有21.3万户居民、62.8万余人参与;共设有垃圾分类指导员2070人;仅2016年,371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就收集清运生活垃圾23.44万吨,厨余垃圾1.66万吨(占比7.08%),完成了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2016年工作目标责任书》。

(二)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

宣传发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更是关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的成败。十几年来,西城区始终坚持宣传先行,广泛发动社会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促进垃圾分类理念与行动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物业、进家庭。

1.坚持每年与社会公益组织签署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协议,由专业老师就垃圾分类现状、规划和目标等进行讲解。“十二五”时期,仅在辖区15个街道、社区和学校开展宣传培训就达630余场次,对8万余名社区物业人员和居民进行了宣传培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品20万余份。

2.坚持每年组织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和学生开展“垃圾分类一日游”活动。 “十二五”时期,仅集中组织参观就达80余次,参加人员3000余人。通过参观垃圾处理厂和再生资源回收厂,有效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3.引入绿色啄木鸟、联众公益、绿芽等社会公益组织深入垃圾分类小区,采取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和《致居民的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和组织环保图画展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用自身行动为实现辖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出有益贡献。

(三)加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精品小区试点工作

从2014年开始,西城区在推进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率先提出了以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为目标,探索垃圾分类精品小区的建设思路,并就垃圾分类精品小区设立了三个标准:一是精品小区的厨余垃圾(绿桶)纯净率达到80%以上;二是精品小区的居民参与率达到40%以上;三是精品小区要有一支由居民组成的垃圾分类宣传队伍。精品小区推行三年以来,全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居民参与分类的意识逐步提高,分类小区物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全区统一制作了“垃圾分类精品小区”牌匾,达标后由物业结合本小区情况自行挂牌,接受居民监督。截止2016年底,全区共有30个小区发放牌匾,成为垃圾分类精品小区。

(四)强化部门沟通协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

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协作、街道推进一直是西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导方向。多年来,西城区不断强化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促进市政市容、园林绿化、环保、环卫之间的有效配合与互相监督,形成了前端垃圾分类、中间分类运输、后期分类处理模式与管控机制的一体化、常态化、标准化。

1.建立了垃圾分类管理案件移送城管查处机制。街道、社区和居民发现小区物业不按要求收运垃圾,出现混装混运和不分类等情况时,及时上报区市政市容委,由区市政市容委核实后,填写案件转移单发至城管,由城管对不按要求实行垃圾分类的居住小区,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一条,对相关物业等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2.形成了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标准。借助开展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化试点契机,由区市政市容委起草并实施了《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对垃圾分类内容、各部门职责、分类与处理流程等进行了规范。同时,与区房管局协调沟通,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小区建设的标准化中,强化对物业的年终评比和考核,督促物业主动履职,使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常态化、标准化。

3.推进了园林落叶资源化处理新模式。从2012年开始,西城区在朝阳区东坝改造、修建了全市首家园林垃圾处理厂。同时,积极协调园林和环卫部门,每年对全区的园林落叶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堆放、统一运输、统一资源化处理。连续3年,每年清运和处理园林垃圾和落叶10000余吨,有效推进了垃圾减量化。

从2010年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开始,西城区已连续6年完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任务。2014年,西城区生活垃圾总量593326.54吨,2015年为593229.57吨,同比减少了96.97吨,减幅0.02%,年度垃圾总量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保持至今。

二、垃圾分类虽见成效,深入推进还需居民广泛参与

垃圾分类是一项典型的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工作。就西城区而言,后端硬件保障工作已经到位,由专门的运输单位,设定专门的运输路线,坚持每天对各个小区分类出来的厨余等垃圾进行单独运输,最终送到市里的处理场所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应该说,政府承诺的保障是过硬的。曾有人大代表质疑小区分类出的垃圾是否最终到后端,与其它垃圾又混在一起填埋,并为此打车跟踪运输车辆到处理厂,当亲眼所见处理流程才终于消除了疑虑。然而,前端的居民⒂牖方谑贾詹痪∪艘猓真正能做到在家里进行源头分类并长期坚持的少之又少,形成大家都觉得应该干,但很少有人能从我做起的怪圈。因此需要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源头上促进广大居民的广泛参与。

一是“破窗效应”影响大局。常言说,没有奖罚就没有管理。目前,对垃圾分类还处在政府倡导、公众自觉参与阶段。一些居民能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家庭做起,源头分类,但也不乏一些居民怕麻烦、图省事,不管是其它垃圾还是厨余垃圾,全都扔到垃圾桶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前端垃圾混乱投放,直接影响后端的分类处理。另外,目前垃圾分类还没有像日本等国家那样采取的是一种强制措施,对不进行分类的居民没有处罚,对做得好的居民也没有鼓励,时间一长,参加分类的居民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政府几经努力宣传发动取得的成效付之东流。

二是后端处理和居民需求还有距离。居民怎么分取决于后端怎么处理。目前,小区居民分类主要是将剩菜剩饭作为厨余垃圾分出来进行堆肥处理,另外一些有价值可以再利用的进入了回收体系。而一些低值的再生资源,由于没有回收渠道,或成为城市乱象,或滞留在居民家里,比如旧衣服,八成新的成衣可以捐赠给民政部门,稍旧一些的衣服却没有处理渠道,卖废品不收,扔到垃圾桶可惜,送人没人要,只好长期占据在家里,这种情况很多家庭都存在。虽然现在有“衣衣不舍”等企业开展了旧衣服回收业务,但覆盖面还不广。再比如废旧床垫、废旧家具的乱丢乱弃等。做好后端处理渠道的对接,以保障促进参与,也是推动垃圾分类广泛开展的必要手段。

三是垃圾分类主责单位推动力不够。《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垃圾分类责任人进行了明确,实行物业管理小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未纳入物业公司行业管理考核,使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成为一项软指标。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的物业公司比较支持垃圾分类,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丰融园小区的北京麦斯顿物业公司。该物业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总部将垃圾分类作为一项指标每年进行考核。而有些物业只看经济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对推行垃圾分类或推卸责任或敷衍了事。实践来看,物业履职好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四是垃圾分类的工作站位还需进一步提升。从垃圾分类的结果看,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加大再生资源利用,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从垃圾分类的过程来看,意义在于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参与文明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政府推动社会治理的平台。由此可见,垃圾分类过程的意义与结果的意义同等重要,甚至于过程大于结果的意义。垃圾分类绝不仅仅是环卫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城市管理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共同推动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加强软环境的推动,要把宣传发动、意识的培育同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垃圾分类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三、系统工程亟待统筹解决,多措并举方能破解难题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到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蔡琦市长在大乘巷教师楼小区调研垃圾分类时也提出:要落实总书记要求,加大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垃圾分类要作为社区的基础工作来抓,抓源头分类;要抓好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两个环节;要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要巩固现有垃圾分类小区运行体系,提升工作水平;要做好示范工作转化,从点向连线成片转变。遵照领导要求,西城区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不断总结提炼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坚决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坚持从建设生态城市大局出发,从垃圾源头着手,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完善激励惩处政策,促进辖区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垃圾分类靠的是居民参与,说到底是居民生活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需要从认知、到参与、到坚持的过程。这就需要宣传工作跟上,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利用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理念,营造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氛围;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宣传工作常态化。街道、社区、物业将持续开展社区课堂讲座、组织居民参加“垃圾分类一日游”、聘请志愿者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组织居民自觉自愿擦洗垃圾桶等各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宣传普及垃圾减量与分类知识,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二是培育组织,形成互动。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中来,并根据各公益组织的特点,从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培育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实现居民教育居民,推进垃圾源头分类。

三是完善政策,形成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西城区垃圾分类奖励措施,并列入财政预算;对活动经常、效果显著的社会公益组织给予资助,对垃圾分类开展好的小区物业给予奖励,对积极参与源头分类,并形成带动效应的居民给予表扬;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意见,促进垃圾分类指导员真正发挥作用。

四是落实责任,健全管理。落实物业公司对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对物业的升级评定中,使垃圾分类作为物业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落实垃圾分类案件移送机制,对不执行垃圾分类的企业单位,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本着以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给予执法保障。建立街道、社区考核评估制度,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基础工作进行考核,将地区垃圾分类开展的情况作为街道城市管理水平的指标,定期进行监督与评估。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6篇

一、乘势而上,全力做好“十”环境建设工作

(一)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喜迎十、展示新朝阳”为主题,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提升、环境秩序规范、环境保障添彩、地下管线治理、餐厨垃圾规范、违法建设拆除、渣土管理规范、文明城区迎检、宣传动员“九大行动”。做好京津城际铁路、朝阳路、传媒大学周边环境整治和靓丽东大门、东三环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完成20条优美大街、26处优美小区、17条街巷胡同、8个平房区、17个集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精心准备,加强协调调度,落实指标责任,加大环境保洁力度,做到街面无脏乱杂物,无乱贴乱画小广告。做好迎接“十”立体花坛10处景观节点、重点大街6公顷绿化美化及景观布置设计、实施工程。积极开展“十”、全国文明城区复检期间公益宣传,做好户外广告征用工作。组织做好CBD区域灯光秀表演,加强晚间巡查,确保景观示范大街夜景景观照明正常开启。

(二)加强环境卫生精细管理。扎实做好“环境建设到群众身边去”、“灭死角”工作,切实改善群众身边环境面貌,大力提高街巷胡同、居民小区、校园周边等地区环境水平。认真梳理热线、媒体信息,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消除脏乱差的薄弱点,改善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努力营造整洁美观的市容环境。为进一步加大重点环境问题督查督办力度,上半年修改完善了朝阳区环境管理综合考评办法,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环境问题解决机制,白色污染、暴露垃圾等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明确了环卫绿化工作站职责,“三捡员”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加大渣土运输管理力度,规范渣土运输车队19家,渣土遗撒问题明显好转。

(三)着力做好城市空间整治。继续做好双语标识设置、国际水准标志性景观建设工作,打造富有朝阳特色的城市名片。着力推进户外广告整治和架空线入地工作,完成24条道路管线建设、20条道路清线任务。拔除废旧线杆,加快广顺南大街等20条重点道路公服设施规划编制,加大设施清理整治力度。研究编制了《朝阳区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组织完成了23条道路路灯建设现场勘查和方案设计工作。全年43条道路架空线入地工程,已完成10条道路地下管网建设和13条道路入地清线工作。区信息亭、报刊亭、电话亭等设施整治初见成果。

(四)分类处置“城中村”(边角地)收尾工作。妥善解决热北路项目矛盾问题,积极协调住建部门,满足群众合理需求,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继续加大遗留项目推进力度,全力做好11个在施项目拆迁收尾,力争完成东鑫大厦、大黄庄小学西侧等2个项目。加强沟通协调,分批组织验收决算,为“城中村”(边角地)环境整治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四惠综合交通枢纽拆迁工作。广渠路二期已完成拆迁量的60%。东高路等8条次干路建设,拆迁工作已完成过半。安翔路等10处道路渠化改造项目正在组织招标,部分项目已提前实施。十里堡中路等15处“断堵头路”打通工程已启动4处。46条区属道路大中修工程进展顺利,开工道路34条,朝外市场街南段等28条道路已完工。“路平”工程已汇总点位183处,面积约25.1万平米,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一期29个站点1000辆自行车6月16日投入试运营,系统整体运行平稳,已办租车卡1500余张,租还车总量近2万次,得到群众的初步认可。二期工程已完成107个站点点位确认和接电查勘工作,4000辆自行车和锁桩设备已定货。

(六)停车设施建设。完成北京制药厂宿舍等小区周边2182个临时占道停车位施划工作,完成总任务量的71%。新建甜水园北里8号楼等路外停车位4032个。协调推进朝外地区吉祥园等9个小区与8家社会单位开展错时停车,解决停车泊位1108个,开发利用地下人防工程60处,新增地下停车位近1万个,完成总任务量的82%。在东大桥路等10条大街972个路侧停车位启动电子收费试点,初步实现了地磁传感、电子收费、视频监控“三位一体”停车管理模式。完成路侧停车违章自动拍照及喊话系统建设招标程序。

二、服务民生,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7篇

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6省市公安机关集中行动,全环节摧毁一个特大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炼制地沟油“黑窝点”13处,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名,总共查获3200吨“新型地沟油”。

在地沟油成为过街老鼠的时候,又听到地沟油“推陈出新”的消息,除了震惊,更有深省。以前所讲的地沟油,都是从餐厨垃圾中提炼而成。而所谓“新型地沟油”,指的是提炼这种地沟油的原料,是来自于屠宰场的劣质、腐烂的动物内脏、皮、肉。数据显示,跟传统“地沟油”的利润相比,“新型地沟油”毫不逊色:小作坊熬油户的价格,大约是5000元/吨,而卖给油脂加工公司的价格是7600元/吨左右,而油脂公司让这些地沟油摇身一变,销售价格就到了12500元/吨。“新型地沟油”告诉我们,无良商人是不会心甘情愿地金盆洗手的,在餐厨垃圾被列为监控范围,收集日益困难的背景下,因为暴利驱动,他们一定会铤而走险,从屠宰场的下脚料、废弃物中寻找地沟油新原料。

“新型地沟油”又警示我们,地沟油从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的传统型,到今天以劣质、过期、腐败动物皮、肉、内脏为原料的“创新型”,还有正规油脂公司参与其中。小作坊加工提炼出来的油脂,在油脂公司中经过一个类似于洗钱的“漂白”过程,挂上油脂公司的招牌,俨然就成了“放心食品”销往食品加工企业。因此,打击新型地沟油,不仅要打小作坊,也要打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正规油脂公司。

治理传统型地沟油,我们有了一套包括管住餐饮企业餐厨废料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现在用来整治新型地沟油则远远不够了,因为新型地沟油的原料,大都来自于屠宰场。显然,整治新型地沟油还须把屠宰场也纳入监管之中。新型地沟油的出现,固然反映了市场环境还未根本好转,食品安全仍有漏洞,暴露出市场监管中的一些新情形、新问题,但新型地沟油刚冒头就被打掉,又充分说明,事在人为,只要监管到位,不论不法商家怎么改头换面,不论黑心食品如何“推陈出新”,其狐狸尾巴是一定会被揪住的。

厨余垃圾治理范文第8篇

村地处乡南部,距县城11公里,成都7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9个经济社,总户数1108户,总人口3849人,耕地面积3953亩,村社水泥路27.6公里,目前已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枇杷1600亩,桃子500余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25余万元,人均纯收入7594余元。2013年至今,村两委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改项目,总投入850余万元实施新农村建设,新建新居205户,建沼气池150口,山坪塘8口,蓄水池22口,渠系整治11公里。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改项目的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项工作开展良好。

二、主要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护自然生态、开展环境治理,提高群众认识,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村社环境整治活动,围绕清洁、整齐、优美、规范村社环境为目标,为推动和加快全村经济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任务

(一)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取缔沿公路两侧夹道修房,形成风貌突出特色、内部功能优化、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西部农居特色的新村。

(二)居家环境整治

1、禽畜管理及其粪便处理。家禽家畜全部实行圈养,大力推进沼气建设,建立畜禽粪污治理的规范管理机制,科学规划畜禽养殖生产区域,规范畜禽环境监管。

2、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根据实际,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增设垃圾池,全面实现村收集乡统运,尽量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采取生化处理、自然处理或强化处理等方式,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3、庭院清洁卫生整治。全力做好改厕和水质检测工作。结合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水改厕项目以及沼气建设项目,开展改厨、改厕、改圈等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教育村民注重庭园清洁卫生,改善庭园卫生环境。同时加强对村民居家室内和个人卫生的教育、引导。

(三)农田生产环境整治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桔秆还田等农作物桔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农田废弃物收集处理;推广农膜科学合理使用;开展果、菜等园(棚)管理和废弃物处理;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

(四)公共卫生整治

1、清理公路两侧边沟范围内垃圾和杂物,重点治理路边、桥头乱堆杂物、建渣等顽疾;加强对在建道路、在建房屋的管理。

2、农村机耕道路整治。要清扫垃圾废物,清理乱堆乱放,铲除杂草和堵塞物,种植绿化植物,进行路段修复,做好日常管护。

(五)提升村民卫生健康和环境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强化村民卫生意识,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大力推进卫生村(社)创建活动。

四、工作重点

提高村庄的规划水平和布局水平,逐步取缔沿公路两侧夹道修房,形成风貌突出特色,内部功能优化,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西部农居特色的新村。

五、实施步骤

(一)9月份对居家环境、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交通道路等公共卫生进行综合整治。

(二)10月份对新增垃圾池、垃圾箱进行修建起修善和设置。

(三)11月份对环境治理进行巩固提高,继续完善治理工作。

(四)12月份自查自纠,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负总责,村长为副组长,具体抓工作落实,其于村干部和社长为组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工作领导小组。

(二)整合力量,加大投入。为确保“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工作顺利开展,我村通过各渠道筹集资金,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在原有的保洁队伍新增6名保洁人员对辖内的村道、社道、机耕道进行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