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传媒的缺点

大众传媒的缺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1篇

从当下文化语境的文学批评现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对话关系”的相对缺失,使批评不能达到一种更为自觉、健康,也更具规模与广泛的层面。目前,最为常见也往往令人觉得“声音”比较突出的批评言说方式,大致有这样几种:一种,是大声的附和。这是由人情化和商业化带来的批评直接交易化兑现的。这种批评很难表达出应有的真知灼见,一叶障目、夸大其词,为作品遮蔽本身的缺点,也使真正具有光彩的作品难以赢得受众真正的尊重。一种,是不负责任的棒喝。由大众传媒制造的“酷评”、娱乐化“时评”,往往先声夺人。这种批评具有反应迅速的特征,但它们往往严重缺乏学术的良知,缺乏学理性、专业化评说的视角,是以“作秀”的姿态或戏谑的态度对待作品与作者。常常以“板砖”或尖刻搞笑的话语,拆解文本的内涵,使作品或作者本来的缺憾与本有的优长,皆成为未经深层体验与咀嚼即被草草爬罗剔抉、胡乱置喙的“材料”。一种,是众声的喧哗。由于大众传媒过度地曝光,负面的或花边式“读解”,使文本或文本的作者无法得到正常的学术评价。一些健康正常的学术论争也会被媒体“放大”或“炒热”为某个“事件”。众多评说者,特别是在大众媒介的层面上,更热衷于在喧嚣中制造热闹而肤浅的“场”。由事件化到娱乐化,由学术价值最终降格为娱乐价值,真正清醒的、理性的、知性的、健康的批评话语,往往被淹没与解构,在起点与本源意义上,真正具有文学评说价值的问题与思考,反被付之阙如。严肃性的创新发现在这样的“秀场”空间之中,往往难以准确寻找到话语表达的切入点,而更多的受众则乐于“耽溺”于话语的狂欢之中,从中得到的,往往不是作品本身审美的愉悦与被透彻点评而带来的憬悟感慨,而是以看客心态或“参与者”身份,在嬉弄与杂耍中得到的某种宣泄与快慰。

应该说,以上三种批评的方式,都没有建立起与作品、作者,以及与评说者自身深层的心灵“对话关系”;都没有构成坦诚交流、意会神交式的“对话关系”;更不可能是心平气和、促膝谈心式的“对话关系”。文学批评效果显然是分层次和分境界的,当下文学批评要想建构新的批评秩序,建立起权威度、美誉度,拓展其传播影响力度,能够对创作者起到鼓舞和鞭策作用;对受众起到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整体上能够相对准确而饱满地传达思想内涵、价值判断和社会信息,那么,建构一种开诚布公、富有良知与责任感的深层次的“对话关系”,就是必需的。这种“对话”不是杂声纷纷、过耳空空;诺诺唳唳、热闹一时;不是泡沫化的空泛的,而应是具有思想穿透力的诤友良言,这当然也包括了质疑与批评,但不是哗众取宠式的,而是良言苦口式的。并不客观的谮言詈骂、攻讦谵妄,是无法替代沁入心田、产生心灵沟通的肺腑之言的。月旦臧否,真诚“对话”,最终指向的应是建构文化的坐标,树立文化的品牌,展现文化的积淀,闪耀时代的光彩,传递时代的心声。

构建这样健康的富于建设性的文学批评的“对话关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是对“对话”的渴求。批评者面对文本的失语与冷漠,特别是专业批评在场的缺失,是批评者的失职。面对文本能够有作出及时反应的渴求;对作者有创作初衷与创作体验的探求――这是批评者应有的自觉与敏锐。当下文学批评常常因专业批评的沉默与滞缓,造成批评空间与批评话语旁落于反应迅速的网络、娱乐性杂志、报纸等大众媒介,使得具有知性和审美价值的文学批评不能及时为受众所接触了解,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引导作用。实际上,文本和作者是期待并在意真实、坦诚、富有深度、视角独特的批评的,就好比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有着高山流水的知音期待,这是一种默契的“对话关系”,是建立在心灵的体悟之上的,是双方真诚的对话渴求,使艺术的交流臻致于会心与意境。

其次,是“对话”的策略。对话是以沟通为目的的。沟通需要敞开心扉,在一定的、相当的文化背景、文化身份与文化积淀中,才能展开平等深入的对话。现在许多文学批评肤浅、难以切中要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批评者以浮躁匆忙的心态,以泛泛的感觉式经验式的浅层阅读浏览,即发表一些寡淡的、人云亦云的评论,这当然不是一种深度的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也自然不可能有精彩的论述打动受众、憬悟作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作为品识鉴赏者,应以一种沉潜的心态和在富有厚度与积累的深度阅读基础上,去真正理解作品、作者,才有可能过滤思想,在全局观照和深入挖掘中,发现和点亮作品的独特之处、洞悉其特点。所以,建构在一种负责任的专业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构成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基点与基质;经过了作者心灵体悟后产生的文本/作品,也才能与以品读心态而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文学批评,产生灵魂的对话与碰撞。

沟通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使对话有充分展开的可能,并使之朝向一个更具吸引力和更具味道的互动启发的层面。实际上,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要想获得一定的受众认可与传播影响力度,注重对话的技巧方式,是必然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我们可以从文本的创作上深切体会到这一点,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预设了受众的层面,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这样就会与读者的审美趣味融合,获得与满足相应的市场期待与社会效益。而类似的创作现象在电影创作上更为明显。政治伦理化叙事与借鉴好莱坞经典类型元素而改装的主旋律影片叙事;制造视听奇观的商业大片叙事;突出普世情怀与创新艺术理念的艺术影片叙事――无不针对着预设的受众层面与审美期待,并合理地建构了与官方、与大众、与世界的对话关系。而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叙事”,它更多不是讲述“故事”,而是对言说的言说,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叙述”,凡“叙述”就涉及叙述技巧,“怎样讲述”永远是对话沟通中最重要的。当下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焦虑,即对受众批评阅读审美需求层次的不清晰,以及不能使真正富有良知和学理性的文学批评达到令人满意的传播效果。显而易见,一方面,当下受众对于高深莫测的纯理论的术语堆砌的文学批评并不看好,另一方面,文学批评的特殊“价值”――及时的、审美的、权威的,又成为一种独特的“可消费性”,正在为当下的文化市场所呼唤、所需求。作为与大众沟通对话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批评言说方式上“深入浅出”的功力体现。学理化视角往往切中肯綮,但应克服食古不化、食洋不化,应借鉴大众传媒评说活泼亲切、平易近人的话语言说方式,以普世的情怀融合人文的观照,使评论言说渗透值得品咂涵咏的意味;成为具有审美感染力的“创作化”文本,流淌出批评者个人的气质与性情;回应与满足与时代律动相同的大众化的视界与趣味点。在此基础上,逐渐恢复与确立专业批评衡量的权威度、美誉度,这对于拓展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及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正面价值观的传播影响力度,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文学经典;阅读;大众传媒;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03-02

文学经典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蕴含着人类一切文明的精华,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在高中阶段,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增长知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借助文学经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指导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高中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经典篇目。学生在语文课上受到良好的文学经典的陶冶,但是在课外,由于时间和兴趣等多种原因,学生更喜欢读娱乐杂志、漫画、科幻小说等既快捷又有趣的文字,没能把文学经典延伸到课外。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寻找其中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阅读文学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课外文学经典阅读指明道路,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把文学经典植根于学生的意识深处。

一、文学经典与高中语文教育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有了自己的文明,人类运用语言记录了人类发展的思想史、文明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经典文本。这些经典文本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人类所检验的,是能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赫钦斯说过:“经典著作乃是每个时代都具有的当代性的书籍。”阅读经典是每个人精神成长史中必修的一门学问,只有经过经典的涵养,人才能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才能造就高大的灵魂。

高中生正处于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文学经典的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起点,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影响人的个性人格,是贴近生命、融入血脉的精神享受。托尔斯泰曾经和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探讨过文学经典与灵魂塑造的关系问题。他用手杖在地上划了一个圆,又在圆里画了三条线。意思是:真理永远是浅近的,就像悬在每个人头上的太阳,把光和热带给你;圆里的三条线是同情心、正义感和斗争性。这就表明了经典文本对人类灵魂塑造的重要作用。真正的经典是作者灵魂的写照,作者把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文本中,用于照射出读者的心灵世界,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处于青少年期的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确定,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语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能否正确对待经典,能否借助经典塑造灵魂的关键。

二、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

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许多学科的知识,紧张的学习之余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语文课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经典、解读经典,为学生增长知识、涵养精神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据某些调查显示,70%的学生没有在课下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学生课下阅读的通常是娱乐新闻、体坛快讯、漫画等表面上看更简单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图文并茂的作品。这些东西显然是学生枯燥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如文学经典般原汁原味的营养。还有一部分学生沉浸于一些新生代的文学作品,如郭敬明、韩寒等的小说作品,这些显然是迎合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也不能给学生正确持久的灵魂导向。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但是迫于学习压力不得不放弃,或者囫囵吞枣式的粗读一遍,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学理想。

基于以上高中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外时间有效的阅读文学经典尤为重要。要使学业非常紧张的高中生得到良好的文学经典的侵染,就必须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经典,利用有限的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文学经典。

三、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状来看,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状况不容乐观,是文学经典抛弃了学生,还是学生抛弃了文学经典?我认为,这与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引导和大众传媒的导向都有关。

(一)紧张的学生迫使学生放弃了文学经典

高中时期学生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学习上,学习时间又被分配成多门学科,学习语文的时间都被限定在语文课上,课下时间学生都用来背诵老师讲解的知识和做练习题,如果花很长时间阅读经典就浪费了许多时间,相形之下学生都会选择更快捷的记诵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仅有的一点点课外时间学是都用来浏览娱乐、体育新闻,这些多彩的画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

在语文课上讲经典时出现了许多无奈的事情。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由于学生没有对《红楼梦》的知识积累,很多学生不知道林黛玉为何进贾府,更不能了解整部小说的真正内涵。虽然背诵老师讲解的知识能快速提高成绩,但语文考试中越来越重视自主性阅读,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再紧张的学习也不应该放弃对文学经典的品读,文学经典给人的力量是持久的、永恒的,有了文学经典的滋养,学生的阅读水平、人格魅力都会提高。

(二)教师的引导失误

语文课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文学经典神秘庙堂的钥匙。但语文课堂教学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文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学生仔细品读的文学经典。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燃烧到课外。但是我们非常遗憾的看到,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枯燥的讲解并不能引起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兴趣。当今的语文教育虽然摆脱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束缚,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花样翻新,但是教师仍未改变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教师的一言堂在表面上已无影无踪,但实际上学生仍然处于教师解读的统治下。学生是隔着教师看文本,就好像隔山看海,已无原来的气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教师解读的接受者,没有自主性,也就失去了对文本的兴趣,更不用说把文学经典阅读延伸到课外。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教师即使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经典,学生也只是当作作业来完成,不能深入地阅读,也就无法进入文学经典的意义世界。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误导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迅速进入现代人的视野,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受到多数人的青睐。许多文学经典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几十万字的文字被压缩成几十集的电视剧,还有网络小说、绘图形式的文学、时尚阅读等等相继出现,丰富了人们的视界,给当今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期,正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事情,大众传播媒介的方便、快捷、多姿多彩更是深受高中生的喜爱,他们自然想放弃冗长的文学经典,寻求更快速形象的阅读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使人类的信息更加便捷,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但比之文学经典,只能算是快餐,不能像文学经典一样给人带来丰富的营养。当《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被搬上荧屏后,人们都争相收看,有些人还买来原著细细品味。这也可以当作是传播经典文化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在阅读文学经典之前先看了影视作品,就会被先入为主的影视作品所牵制,再阅读文本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期待视野。更有甚者,有些电影、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把原著改编的面目全非。高中生的分辨能力还不是太强,如果接受了错误的引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很不利。

五、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介绍者,教师的正确引导会对学生的阅读起到关键作用。大众传媒对学生也起到导向作用,正确的引导也会使学生喜欢上文学经典。阅读要和写作结合,两者互相促进才能促使学生爱上阅读文学经典。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特有的魅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是一位博学者,要精通许多文学常识,其次要懂得语文教学的艺术,还要用自己的“书缘”感染学生的“书缘”。语文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的只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总揽大权,必然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只等着教师的解读来背诵。语文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如果学生能真正的进入文本的意义世界,能想象出文本的情境,无需教师的解读学生也会理解文本。学生都非常喜欢知识面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神采飞扬的老师,老师的活力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就进入了课堂情境。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果只按教材中的篇目来教,就会使学生如井底之蛙不能看见广阔的文学天空。

(二)正确使用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也对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较之经典文本还是不够持久深入,要想获得持久的营养,必须阅读文本。有些老师热衷于在课堂上借用荧屏上的形象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直接把电视剧中林黛玉的形象放映到幻灯片上,学生头脑中林黛玉的形象就定格为演员陈晓旭的形象,再也没有想象的空间。殊不知,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孱弱多情的林黛玉形象,如果让学生先接触文本,每个学生心目中的林黛玉都是荧屏上的形象吗?

大众传媒有其缺点,但也有优点,它不能给人带来纵情想象的,却能可以引发人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当百家讲坛易中天、于丹大放异彩的时候,经典著作的销售量也大幅上升。当电视连续剧《水浒》《三国演义》播放的时候,人们也在不停的讨论其中的情节。大众传媒是在普及经典知识,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时间之余很有必要接触一些类似的大众传媒作品,以此引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六、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根藤,互相缠绕,互相促进。阅读积累不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读诗会激发起学生心中的跳动的浪漫主义情节,萌发写诗的冲动;读散文会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对散文跃跃欲试。每读一部文学经典就会有许多感想,许多冲动,鼓励学生写下来,不论是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都非常宝贵,你会发现,没读完一部文学经典著作,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会又上一个层次。

指导高中学生的经典阅读,扩大阅读视野,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重要的是丰富情感世界,涵养人文精神,建构精神家园。阅读经典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的越高看得越远。文学经典对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到不得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学经典以其够重的文化底蕴滋润人的灵魂,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在沉沉的夜色下,挑一盏孤灯,或伴一杯香茗,细细阅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 新闻真实性; 新闻娱乐化

指导老师:杨铮

前言

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特别是电子媒介(如电视)和互动媒介(如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多地打上“娱乐”的烙印。娱乐已经不是人们在工作之余的闲暇,它已经渗透到大众传媒时代的每一个角落。电视新闻娱乐化,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不仅表现在新闻节目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元素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

1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1.1 内容上的娱乐化——硬新闻软化或是偏重软新闻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之一就是“提供娱乐”。大众传播中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要求传播的内容都是务实的,有些内容并不真实,但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等。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尤其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内容占其传播的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电视新闻娱乐化、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等现象表明娱乐已成为时下电视媒体中的一种时尚。在全民狂欢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民生新闻节目或部分硬新闻等的传播形式上挖掘一些“娱乐”元素,使新闻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本无可厚非。然而,在政治新闻或重大事件中,把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要题材,甚至把灾害事件的不幸进行娱乐化的处理,这种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倾向实不可取。

1.2 表达方式上的娱乐化

1.2.1   新闻采写的故事性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将新闻尽可能故事化。一批“基于事实”加上许多“合理想象”的杂志性新闻节目纷纷出笼。像山东电视台的《新聊斋》、《新闻女生组》、《新故事客栈》、《快书故事》等等,主持人用一些真实新闻加上道听途说编成故事来吸引观众。这些新闻节目使得新闻、实录类节目和娱乐性节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1.2.2   传媒技术的多样化

电视的视听双通道极富感染力的优势,多样化的电视符号和表现理念的更新,为电视新闻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原生态的生活,表现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可行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有现场同期声、真实电影、特技和真实再现等。它们突破了电视表现力的局限,克服了它很难表现过去时态和抽象内容的缺点,将视觉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为观众省去了把抽象语言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过程。但是,传媒技术的过度使用却使广大受众迷失在新闻的“本真真实”与“再现真实”之间。

1.2.3   主持风格的平民化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选择上,主持人大多以大众的需要为基础,以平民的视角去选择节目内容,用一种普通平民的视角去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尽可能用朴实化的语言去报道平新闻。比如: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就是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这种表现方式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采纳。

2 电视新闻娱乐化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彼得·凯恩指出:那些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产生误导。那些冒充新闻的娱乐产品更为阴毒,因为它们玷污了真正的新闻。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真实性是生命,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新闻和娱乐的融合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乐趣,也对创新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我们在享受娱乐化带来的快乐时,也应认识到它的弊病。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有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不问新闻的真实性,只求震撼力,或者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挖掘别人的隐私,这都违背了新闻的本质与价值。

不管“娱乐致死”的预言会不会成为现实,电视新闻媒介都应该控制媒介的娱乐化倾向,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出了,就会走向反面。只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电视新闻节目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功能,不但使文化遗传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增值。

3 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的平衡之道

3.1 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面对电视新闻娱乐化浪潮,在电视新闻媒介受利益驱动,行业自律还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防范和抑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确保电视新闻工作者从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出发,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电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3.2 电视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电视新闻日益被娱乐化,电视新闻从业者要提高自己素质,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媒体道德底线,不仅要“他律”而且要“自律”,双管齐下把新闻娱乐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3.3 电视新闻观众进行有效的监督

     电视新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人们决策、参考的重大依据,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到受众的利益。所以,电视新闻观众具有监督新闻媒体及其内部成员行为的权利,实现电视媒体的良性发展。

    新闻再现的故事化叙述模式,模糊了“事实性真实”的界限,通过技术的多样化使“再现真实”与新闻“本真真实”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软新闻或是将硬新闻软化。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娱乐化正在渐渐蚕食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泯灭掉新闻工作者的自律与良知。在未来一段时间,新闻娱乐化与新闻真实性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上演,尽管新闻娱乐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发展需要,但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新闻真实性是生命,也是不可突破的防线。

参考文献

[1] 波兹曼. 娱乐至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9-121.

[2] 林晖. 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3] 施拉姆、波特. 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1984.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洋意识 海洋社会组织 海洋民间信仰

进入21世纪,“蓝色国土”、“海洋世纪”等词语不绝于耳目,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近年来我国关于“”、“南海”等海洋问题的激化,我国的海洋权益、海洋安全和海洋意识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公民的重视,这一切让我们意识到海洋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海洋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状况[1]。

一、 世界海洋强国公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历史来看,尤其是在近代史上,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它的海洋战略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葡萄牙称得上是海上霸权国家,它的发展崛起,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亨利王子、若昂二世的海洋意识很强,在他们的支持鼓励下,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先后进行了航海探究,这些远航探究使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也奠定了葡萄牙在海外贸易的主导地位,给葡萄牙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二战后,美国海洋事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为提升公民的海洋意识水平,美国教育、科研、海洋各部门相关代表召开了研讨会议,要求因时因地建立多个海洋教育网络中心,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活动的推广提供平台。为了能让海洋意识教育进入美国中小学课堂并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美国国会了世纪海洋蓝皮书,该书阐述和强调了海洋意识教育的意义,奠定了学校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坚实基础。美国认为海洋意识是为了增强公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意识和知识,是建立公众和海洋之间的联系,让公众通晓海洋问题,知道和理解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美国大力宣传海洋意识教育,努力让海洋成为国家进步繁荣的法宝。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国,它的公民海洋意识相对比较普及,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全体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他们在小学生国情教育的教学资料中写到“我们没有土地和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韩国很早就开始向幼儿园提供海洋玩具,而且在小学、中学中逐步增加海洋内容,在大学开设海洋专业,海洋意识教育逐步深入[2]。

二、我国公民海洋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分析

在这个海洋的世纪,相比于以上国家,我国公民的海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历史原因

虽然秦、汉、唐、宋都是海洋意识得到推崇的时代,但这大都是统治者为了长生之道而开展的。秦始皇时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汉武帝时方士寻找海上长生之地等等,唐朝时鉴真东渡还算是有点意义,但是到了清朝时期,为防倭患昏庸的封建统治者实行了消极保守的海禁政策。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使公民的海洋意识弱化了很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伤痛。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海洋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上重视力度不够

1998年进行的 “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者竟然不知道除960 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外,我们还有300 万平方千米的海疆国土。我国对公民海洋意识教育的探索开始的比较晚,且也只是在部分涉海高校领域内,因此在战略规划和教育体系的研究方面比较匮乏,基础教育研究的深度不够,更欠缺全体国民研究的广度,缺少政策理论和经济物力的支撑,与其他涉海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海洋意识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3]。虽然政府在公民海洋意识教育上也有较多的政策引导,比如出台了《关于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权教育的工作方案》、《全民海洋意识教育指导纲要》等方案纲要,但还没能细化、没能有效地落到实处,更没能形成有效地指导海洋意识培养的相关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的任务刻不容缓。要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中国必须量身定制一些海洋意识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公民的海洋意识。

三、我国公民海洋意识培养模式的探讨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转变和海洋战略地位的提高,人们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的地步。从过去的以军事殖民为目的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由争夺有利的海上通道转变为争夺海洋。当前,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岛屿被不良居心的人侵犯、海域被无礼的分割、资源被无情的掠夺,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4]。显而易见,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但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入到海洋权益维护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海洋意识,树立一种全新的海洋观。

(一)改变学校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海洋意识

我国海洋意识教育在学生层面暂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没有形成一套专门的教育模式理论。但是有一些涉海学校在海洋意识培养模式方面却做出了突出成就,为我国海洋意识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岛市39中学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一个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这所学校的做法是,让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引导学生从小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倚重海洋。该校还将海洋教育融入到学校课程中,建立了海洋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班,在校长白刚勋的带领下,青岛市39中学又被评为全国第一个中学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并创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舟山市沈家门小学是我国第一所小学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学校定位在海洋特色教育层面,校园内到处都充满着海洋文化气息,无论是海味七彩园和海洋绘画秀秀墙,还是海洋知识长廊和海洋艺术长廊等,都蕴含着对海洋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平时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影像、报告论坛、博客等各种现代媒体手段了解海洋文化、学习海洋知识。他们的海洋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海洋和了解一些海洋课本知识,而是为了把海洋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浙江海洋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也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大学,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海洋历史发展战略研究、海洋观教育研究,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与海洋观学习有机结合的方式,在深化传统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有关海洋的特色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在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上展开了海洋意识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全国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可以借鉴他们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还不是很成熟,因此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二)运用媒体的高效传播特性来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

21世纪也是新媒体的时代,各种媒介不断涌现,像微信、微博、QQ等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海洋时代的特征将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注入新的精神内涵,二者互为补充,互为融合,互为促进,相生相长[5]。要提高我国公民的海洋观念,唤起大众传媒的海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大众传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众传媒的类型以及优缺点见表1。

大众传媒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助推器,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二法宝。在国民海洋意识培养教育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独特特点是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的,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制造、翻印、传播有利于提高公民海洋意识水平的新闻、信息、影视作品及娱乐节目,让 “海洋问题”的关注度在公民中不断提高,使有较高海洋意识的现代公民层出不穷,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

(三)借助海洋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公民的海洋意识

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一切在海洋社会中活动的群体。海洋社会组织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另一种是非正式的,两者的内容及功能作用,见表2。

正式的宣传海洋意识的社会组织,这些机构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海洋意识的宣传工作,比如开展有关海洋事业成就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有关海洋文化的论坛等。非正式的宣传海洋意识的社会组织,它是由社会热心人士组建的,不要小瞧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它是最有效,也是最接地气的组织,它能很好地宣传海洋意识。

(四)运用海洋民间信仰传承海洋精神

海洋民间信仰是指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认为有神灵主宰海洋、决定人世命运,它是伴随着海洋社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海洋民俗是指涉海居民依托于海洋,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反映着海洋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地貌、社会形态以及日常心理[6]。二者的特点与作用,见表3。

由于古时候海洋科技的不发达,海洋上的一些现象不容易被人们认清楚,海洋的浩瀚和神秘,让人们对海洋有了的无限假想,久而久之人们就不约而同的形成了对海洋的敬畏之情,进而形成了对海洋的信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他的积极作用来培养公民的海洋意识,比如可以利用海洋信仰劝人们爱护海洋,维护好海洋社会的秩序,利用海洋信仰博大的文化内涵教化人们,使人们提高文化知识素养,进而增强海洋意识。

四、结论

十三五规划要求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可见海洋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海洋意识的强弱关乎中国海洋权益的大小和整体利益的得失,中国要想在已经到来的海洋世纪里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来稳步的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使国民树立起一种全新的海洋观,让每个国人都对海洋产生一份信仰之情,让他们在了解认识了海洋后,能更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进而较快的实现海洋强国梦。

参考文献

[1] 赵宗金,尹永超.我国海洋意识的历史变迁的类型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2(4):65- 69.

[2] 郭景鹏,王雪梅.美国卓越海洋意识教育中心简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10):56- 57.

[3] 高建平.论国民海洋观教育体系的建立[J].浙江学刊,2012(1):184- 189.

[4] 何立居.海洋观教程[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01.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5篇

学生:强调主动思考与认知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最早来源于英美国家。在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业已成为学校课程中的固有内容。就像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一样,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方法一直是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上一代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大多坚守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立场,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颇为强烈的动力在于对媒体传播中的性和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并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对媒体在刺激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方面所起作用的担忧。在这里,媒体被认为应对传播不良意念和诱导劣行负有责任。同时,媒体也被认为是在鼓励孩子相信他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暴力或给予物质上的好处来解决。基于这种看法,人们便相信,可以通过向学生进行严格的媒介素养教育训练来防止被媒体误导的危险。

英美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意义认识的历史发展是基于西方学者对媒介功能的认识及对学生媒介经验认识的基础上的,这种认识是来源于大众传播学与教育学学科的相关理论。我国学者基本上是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在吸取英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有如下认识:

第一,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虽然地域文化不同,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国教育工作者借鉴的。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决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所要传递的知识观念是和一般学科有所不同的,而且它需要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亲自参与,这就要跳出传统教学集中授课的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要通过游戏或者实际制作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考、自省;通过典型示范的做法、态度推动学生的自律;要通过交流、对话实现与学生内心深层次的沟通。由此可见,理想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懂得如何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

第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实施这项教育内容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健全机制,提供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加强师资,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媒体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形成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网络;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给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信息产品;政府、政党、团体开展关于传媒知识、传媒政策、运作技能、沟通技巧的培训。郑保卫则强调:“培养民众对大众传媒的批评和监督意识也是媒介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普及媒介教育,要让民众知道在现代社会中媒介批评的重要意义,帮助民众确立媒介批评和监督的自觉意识,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尽到责任,帮助媒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缺点失误,更好地为社会与公众服务。说到底,面向社会与公众的媒介教育,关键在于要让民众掌握识别媒介、选择媒介、运用媒介和监督媒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驾驭媒介,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这应是媒介教育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第三,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是关键性因素。所以今后传媒教育除了传媒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担负起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这样传媒教育才是完整的,能够成为和世界传媒教育接轨的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媒介素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尊重学习者的个别经验的理解与诠释,师生平等相待,通过平等对话形成社会认同的价值归属。教师也不再是评判媒体好坏的权威,而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朋友。英国教育部就曾要求“学校必须考虑媒体教育的责任,所有教师都应该检查电视节目并与年轻人一起讨论”。传统教学模式赋予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很难与之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而媒介素养则注意以理服人、寓理于情。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导性,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媒体议题的敏感度,强调学生主动思考与认知。

受众:强调参与性、互动性

作为受众,应该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理念:

1、媒介重现建构现实。受众长期置身于媒介充斥的信息环境,潜移默化中一贯被动地接受来自媒介传递的海量信息,而很少主动理性地去验证媒介事件的真伪和媒介信息的可信度,因而,常常把媒介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然而,所有经过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与现实情形有很大区别,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现实,是“象征性的现实”,或“虚拟的现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塑造了人们对周围现实和整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帮助受众解读隐藏在光怪陆离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从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

2、媒介信息具有差异性。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有两层信息,一是表层信息,一是深层信息。每个人对媒介信息运作规律和机理的认识程度不一。媒介受众因其个性差异,如种族、性别、年龄、生活习俗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认识水平的差异而呈现出解构、思辨、加工和传递信息能力的差异性。媒介受众对信息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为了直接获取信息,有的是寻求指导或建议,有的是为了得到放松和愉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构能力处理、检测和思考相对有限的媒介信息,然而,自从人类跨入信息时代短短几十年,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爆涨,但是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和提高。这就意味着,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信息,就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地记忆、有选择地传输,无疑对信息时代的媒介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而所有的选择活动大部分都取决于媒介信息本身,因此,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成为具有健康、批判意识的媒介使用者。

3、媒介内容具有商品属性。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任何技术进步和发展都不能脱离经济背景而单独进行,媒介技术也不例外。媒介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媒介信息的形态和性质。因此,所有媒介内容的建构都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媒介内容的最终决定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媒介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因为媒介具有物理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媒介技术的推动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受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即媒介受众的媒介素养。而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显而易见,作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源头”,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媒介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有鉴于此,我国受众媒介素养的建构和培养必须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国情和媒介全球化的新趋势。

(―)建构受众新的媒介知识结构。媒介文化的变迁,需要受众的素养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媒介素养结构动态化调整是大势所趋。全球化促成了文化的整合,也促成了学科的整合,于是,那种建立在传统媒介文化与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媒介素养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社会现实需要与受众的媒介素养有所响应。过去人们关于媒介的知识多半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介的认识基础上的,当今固然需要人们对传统媒体社会功能深入地了解,同时还需要对新媒体的性能、相关知识、社会影响做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为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缆技术等已逐步缩小了真实与虚构的差距。如今媒介在吸引人们视听感觉器官、塑造媒介真实方面着力颇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需要我们建构起全新的媒介知识结构,这样对新媒介技术才会有充分地了解。

(二)建构起对媒介内容接受与批判并举的反应模式。媒介是个复杂的组织形态,只有全面正确地解剖媒体组织,才能正确地解读媒体传播的信息。这是传媒素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主宰媒介内容的是媒体这个具有复杂性质的复合体,因此解析媒体对解读媒介文化很有帮助。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费可能带来价值观混乱、读写能力的下降、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个性化创作能力的退化,这都是迫切需要人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此时,受众批判性的文化接受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通过培养受众文本的分析、批判能力,最终过渡到使受众建立起自发“解毒”负面信息的能力。社会受众具有明辨是非良莠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也是传媒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重视受众的消费习惯,变革媒介市场定位。媒介必须重视受众的消费习惯和个性化需求,这是媒介更好地开展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的发展,受众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每个不同消费层次的受众在其信念、价值观、生活方式及接受信息的活动中都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客观的受众细分媒介市场。当前,我国市场细分的时代刚刚开始,各媒介应从服务市场的角度彻底转变到服务受众的立场上来,除了满足一般公众的需要外,还要选择特色项目重点开发,强调受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以不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记者:强调职业精神建设

新闻职业道德是记者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有些记者的新闻职业道德状态令人担忧:

一是新闻职业理想的弱化。在大众传媒时代,新闻职业成了生产新闻消费品的工厂,新闻作品的生产呈流水线状态,新闻记者就是坐在车间把一批又一批的新闻作品包装出来的流水线工人,是生产机器。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扬善惩恶”、“弘扬正义”的崇高理想。从事新闻工作只是为了“安身立命”,他们失去了理想只剩下目标,而“争取读者”是他们每天奔波劳累的目的之所在。

二是新闻职业责任感的缺失。记者的职业责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律责任,一部分是道德责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把关人,有责任核实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新奇新鲜”而忽略了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考察,更不能为了“哗众取宠”故意寻求新闻的新异刺激。

三是新闻道德底线的崩塌。《新闻记者》从2001年起连续几年“评选”出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在2005年的“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评选”只是游戏之作,通过“评选”使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

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理念要有新闻敏感,要注重新闻价值,要讲求报道原则,要注重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作为担负整个国家和社会责任的职业传媒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丰富的大众传媒业务常识、精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敦厚的媒介伦理道德体系等,提高全民媒介素养,首要从新闻工作者自身做起,强调职业精神建设。

首先,职业精神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道德规范。《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把下列事项列为记者职业行为标准: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忠实收集和发表新闻,公正评论与批评;不删除重要新闻,不假造材料;任何已发表的消息,发现有严重的错误时,将尽最大努力予以更正。《中国报业自律公约》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新闻活动管理法规,忠实履行报纸的社会责任,不以任何有损社会和国家利益的、格调低下的和未经核实的报道内容作为报纸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必须指出,当媒介纠纷出现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寻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裁定是非的标准,明确责任的依据。且不说相关的适用法律法规或者不易找到,或者暂付阙如,或者尚在建设之中,即使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善,如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很差,媒介纠纷仍然会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其次,职业精神是传媒人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有联系又有区别。传媒人的职业道德,是传媒工作中属于道德范畴的行为规范,如新闻工作者要忠于事实,坚持真理,注意保护采访对象,不以私利影响工作,尊重对手,正当竞争等等。而职业精神,则是传媒工作中的尽职(对社会尽职,而非仅仅对媒介机构)和尽力精神,如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尽力履行职业使命,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能够尽职尽力,就需要对自己职业的要求、使命有明确的认识,对传媒的功能、作用、社会责任,以及新闻规律、传播规律、传媒运行和发展规律,都有自觉的把握;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还需要有科学化管理基础上的竞争、激励机制。

最后,职业精神还体现在对媒介传播的把关上。新闻工作者要把好思想政治关,舆论导向关,还要从媒介专业要求的角度,把好业务质量关。比如新闻报道,既要政治思想、舆论导向正确,又要有新闻性。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不能作为新闻,更不能放在头条新闻的位置;如果不够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也必须尽可能地修改,否则或没有社会效果,降低传媒的吸引力,或误导受众,贻害社会,损毁传媒的声誉。这种把关很不容易。新闻媒体对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有效的宣传工具,都具有议题设置功能,赋予地位、树立形象功能。这使许多组织(包括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法影响、利用媒体。其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益于社会的利用,有的则仅仅有利于个人或小团体,而牺牲传媒资源,牺牲受众的时间、精力和经济付出,甚至牺牲传媒的社会责任和声誉。传媒人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公心,高度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精神,才能顶住各种压力和诱惑,严格把关,防止传媒功能贬值,或成为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器。

参考文献:

1、蔡帼芬:《媒介素养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 张开:《媒介素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大数据融合背景下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客观性,如何保证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广播电视行业在大数据融合背景下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此,这也就促进了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进展,以期能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

1.大数据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研究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编辑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虽然大数据融合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广播电视编辑研究领域还停留在比较低水平的阶段。在研究的内容来看,大部分的研究著作只是对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经验的总结,还有的只是对广播电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的总结,在理论研究方面缺乏深度和思考,没有从大数据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编辑的表层现象出发,透过现象分析出其内在的精华和本质,缺乏对深层原因和本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这样的研究和创作方式使得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成果表现出明显的高重复率的特征,深层研究的缺乏使得广播电视行业的很多工作人员在从事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时都选择从表层现象出发,对行业内部及发展情况的表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因而很多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都是互相重复的,仅仅局限于低层次的某些方面。因此可以看出,这样浅层次的研究方式是无法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的。一个领域,或者一个学科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一个比较深层次的研究平台上。简单地说,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研究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局限在对工作经验和行业现象的描述和总结上,而通常这些经验和现象都是比较片面、不完整的,无法反映广播电视行业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这样得来的研究成果也无法为广播电视行业的深化发展做出贡献。真正的研究工作要保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核心,保证研究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深刻性。第二,从具体到抽象。一项理论研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看其是否实现了从具体问题到抽象理论的升华。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在研究问题时要将涉及到的因素充分、全面考虑到,保证理论成果的得出是建立在大数据融合背景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保证该研究成果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就大数据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情况来说,很多研究只是对现象和经验的描述和总结,并没有上升到抽象出其本质的高度,没有对广播电视编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因此,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编辑在研究领域还处于初步阶段,仍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水平。

除了研究层次比较浅之外,大数据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编辑的研究还表现出明显的低水平特征。这里的低水平主要是指当前广播电视编辑的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理论框架的约束,尤其是报纸刊物的编辑理论。大数据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辑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报纸编辑在研究的问题、得出的结论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框架,因此,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报纸编辑理论的影响,所以就导致当前的广播电视编辑研究总是会局限于对工作现象和工作经验的描述和总结上。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广播电视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进展不光需要建立在对表象的总结和概括上,更需要在编辑的方式、编辑的内容和编辑的理论进行深层次的升华和抽象总结。简单地说,就是要在研究的过程中深刻把握不同媒体形式在编辑方面的共性和个性,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但是现实情况是,报纸编辑的理论研究要比广播电视编辑开始得早的多,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编辑理论的研究时不免会受到报纸编辑理论框架的影响。比如,在广播电视编辑方针的确定和在新闻策划的过程等方面,都能够或多或少看到报纸编辑方式的影响。因此,要正视当前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要保证各项研究工作从广播电视编辑的层面出发,充分体现出广播电视这种媒体形式的特征。同时,这种研究的低水平性还表现在广播电视栏目自身的定位方面,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自身本位意识,因此在相关研究活动的设计和选择方面也缺乏创造性和先进性。

在大数据融合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样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以广播电视传媒为主的大众传媒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在大数据融合背景下,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也正是这种变化和需求引导着广播电视编辑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关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更深的层次。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以及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前景,本文所分析的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发展趋势。

2.1注重内部的联系和协调

在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编辑的研究中,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分析法的应用,首先是要将广播电视编辑的过程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和题目,然后展开分析。这样的研究方法虽然可以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更具条理性和层次性,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环节和部分之间缺少联系和协调,研究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相对独立的状态也不利于广播电视编辑整体项目研究工作的进展,这一局限性会对广播电视编辑研究成果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必须对分析法的这一缺点进行改进,加强研究过程各环节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注重在逻辑方面的联系。同时,要注重改进广播电视编辑的技巧和方法,重视对相关稿件内容的修改和整理,通过改进编辑方式来提升编辑内容的质量,保证编辑内容的时效性和实践性。要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各个方面做出改进。研究人员要需要从以往采用独立分析的模式和习惯中跳脱出来,学会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来进行各种编辑工作,在编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做到编辑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重点突出编辑过程中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提升整个编辑过程的协调性,进而保证广播电视编辑研究成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2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

这一趋势主要针对的是当前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研究层次浅、研究内容重复率高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研究工作的成效和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人员要融会贯通综合全面的知识,在原有的研究内容中加入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深度和水平,进而开辟更加具有批判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方向,充实广播电视编辑的研究内容。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媒体发展得越来越快,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媒体直面机遇和挑战,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不断做出改进和创新。

2.3进一步明确研究的价值取向

在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中,除了本身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的改进之外,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价值取向的确定也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为了满足时展的要求和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在价值取向方面做出科学明确的选择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首先,广播电视编辑的研究人员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先进的广播电视编辑的方法和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并通过理论和实践和结合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注重对各种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实践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把握,在实践中发现了不足之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改进。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研究方法和经验,逐步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这样会逐步消除在广播电视编辑研究中受到的限制,便于开展更加深刻、更高水平的研究。

2.4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来构建

广播电视编辑云平台大数据融合背景下,要想更好的推动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开展,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来建设一个一体化、智能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广播电视编辑云平台,支持各种系统平台、终端设备、通讯网络的自由接入,并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自成体系、四通八达、面向全体成员的网络平台,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的主要部分。同时还需要加大管理运营模式、信息技术手段和云计算技术的探索创新,以更好的提升国家广播电视编辑的核心价值,更好的推动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开展。

3.结论

总的来说,大数据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编辑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研究工作还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阶段。在今后开展各项研究时要正视这些问题,充分把握广播电视传媒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行业环境,从各个方面逐步做出改进,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编辑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康晓光 单位: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刍议广播电视编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139.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7篇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随之进行变革,寻求自己新形势下新的出路。

出路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

传统媒体在思考新媒体诸多新的理念与模式的过程中开始寻找能使双方共赢的对策与出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出路就是向新媒体进军。

2007年4月,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正式其新媒体战略。他们将分阶段全面进入包括网络电视、手机电视、SP等新媒体领域,搭建北京电视台新媒体运营平台,致力于成为一家拥有丰富品牌内容、多种新媒体平台的中国最具整合力的跨媒体运营商。

2007年8月30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通信的流媒体平台上正式开通。此次推出的CRI手机电视集成了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多语种信息资源,旨在为用户打造不同于传统电视节目形态和内容的崭新的手机电视服务。它以第五媒体诞生的独特形态――手机短信为核心竞争力,以时间轴为依据,设计了“早闻快报”、“12点短剧场”、“午夜影院”等频道,将媒体的概念与手机的特点深入结合。

这些高瞻远瞩的应对策略,使我们看到,新媒体在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开始积极利用新技术进行改进,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数字广播、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以便与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接轨。

所以,有不少专家认为,在中国媒体行业未来的发展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将是最重要的趋势。新媒体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双方只有在内容与传播手段上优劣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才能形成共赢。

出路二:内容为王、创意优先

一方面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一方面新旧媒体又在不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使得媒体的生产者急剧增加、产量无限增长。过去,媒体内容的生产存在着种种专业壁垒,到了今天,全民传播成为现实。另外,以前的传输渠道极其稀缺,现在唾手可得,文字的、音频的、视频的可以接近零成本的传输,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这样方便快捷的传输又带来了另一个负面问题,那就是信息的泛滥――无效信息、垃圾信息的出现。

这又带来了传媒之间博弈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因为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受众的困扰不是缺乏信息,而是怎样找到适合他们需求的信息。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一种媒体传播形式的成败关键要看你是否能把最适当的内容提供给尽可能多的最需要这种内容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受众。

所以,新华社传媒研究专家陆小华在2008年第10期《中国广播》中提到: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理念应当发生的重要变化,就是要从经营媒体走向经营内容,要把内容作为经营的对象。

在这一关键点上,传统媒体千万不要丢了自己的根本:即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王”的媒体竞争时代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我们盲目地单去追求科技的进步,而忘了对内容与创意的追寻,那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由此可以看出,面对新媒体日趋猛烈的冲击,传统媒体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记内容为王,学会改变,学会提升我们的内容,发掘新的创意,在这个注重“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我们就不会丧失竞争力。

出路三:加强传媒公信力的建构

传媒的公信力是新闻传媒取信于社会公众、保持自身良好形象、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这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和公信力。而新媒体在公信力的建构方面,可以说存在着先天的难以纠正的缺陷。

我们知道,传统媒体是编辑决定报道主题,记者收集事实,然后包装成新闻,以一张报纸或一档节目的形式传播给受众。普通人因为身份、经济和技术的原因,很难进行大众传播。而新媒体则不同,依托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经济而便捷地向他人传播信息。然而在这样一个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很难保证信息传播人的客观与公正,更难以保证其传播信息的真实有效。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的出现使其很难赢得受众的真正信赖。

传媒公信力的培育与建构,与我们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都息息相关。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态环境,面对公众多元化的信息消费方式,在这个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必须时时警醒自身存在的缺点,在工作中起码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我们在报道中要注重真实。真实报道的作用不仅在于守望社会,为政府与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而且也有助于迅速形成社会动员,增加凝聚力。因为真实不仅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公信力的核心。

二是人文关怀。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既是当代社会赋予大众传媒这一公共事业的时代使命,又是增加传媒公信力的良性黏合剂。

在这样一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努力去应对挑战,寻找出路,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经受时代的考验,真正成为竞争中的强者,拥有自己的一份新天地!(注:这里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大众传媒的缺点范文第8篇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这一订户量带来的收益对庞大的媒体集团来说可能是有限的,但从报网融合的角度看,在传统报纸收入不断下滑而新媒体普遍盈利困难的情况下,《纽约时报》作为大众化报纸,其付费阅读模式在读者数量上的成功显得尤为突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传统媒体创办新媒体成功者寥寥,除了少数报纸的新媒体产品取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外,包括人民网等已经上市的新闻网站在内,绝大多数报纸的新媒体仍在探索合适的盈利模式。针对这一现状,《纽约时报》进行的商业探索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对报纸尤其是国内大众化报纸在报网融合运营模式上的创新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报网融合下报纸的独特优势

传播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消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报纸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其功能与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新闻报道为例,深度报道、新闻评论、便携性等曾被视为报纸的优势,而互联网的优势则是及时性、互动性、容量超大等。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各类传媒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报纸也发展成为可以“阅读、观看、聆听、互动”的全媒体,同样具有及时、互动、海量、便携等特点,而网络新闻比如美国网络报纸《赫芬顿邮报》的深度调查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说明在深度报道方面网络新闻专题较之报纸的深度报道毫不逊色,网络评论的内容和范围及其影响力也远超过了报纸评论。

那么,报网融合条件下报纸的独特优势究竟在哪里?默多克认为,报纸将从物理形态演变成“新闻品牌”,通过各种方式送达读者。报纸媒体的角色和功能已经从单纯提供信息发展为包括新闻信息在内的多样化服务。所以报纸媒体需要将自身重新定位为提供信息娱乐等多样化服务的内容服务提供商,必须具有专业性的品牌优势,其服务对象也要从受众发展为更加主动的用户与广告主。

从受众的角度看,在传播媒介不断增加的同时,尽管信息越来越多而受众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却越来越少,需要专业的信息传播机构进行筛选,整合成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在这一点上,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作为专业的新闻信息采集、制作、传播机构仍然是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即值得受众信赖的可靠消息源,这是由报纸的品牌特性所决定的。

媒体化运营模式亟需创新

就目前而言,报纸办新媒体主要有媒体化运营模式与平台化运营模式两大类。首先来讨论媒体化运营模式。报纸不管是办网站、手机报,还是开通微博等,主要目的是推广内容产品,吸引更多受众,并与受众互动、获取新闻线索,对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只是一种新兴的媒体而已。目前,大多数报网融合包括《纽约时报》在内都属于媒体化运营模式。它的优点是报纸能够发挥自己的内容优势,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延伸品牌,赢得更多的受众与广告。

并且,对报网融合成功与否不应仅仅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因为报网融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就是社会效益。媒介融合带来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媒体化运营模式是报网融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的必然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传统报纸“老树发新枝”,纷纷进军新媒体领域,如《人民日报》与人民网,《新民晚报》与新民网,《南方都市报》与奥一网等。报网融合发展至今,已从报网互动阶段发展到全媒体阶段,即打造包括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网络游戏、BBS、博客、微博等在内的全媒体格局,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布局移动媒体的趋势,报纸媒体基本实现了全媒体形态的转型,比如报纸发行量的统计已经不限于印刷报纸,还包括网络报纸、iPad报纸、手机报纸等数字化报纸的阅读量。但从运营模式看,报纸的全媒体运作基本上是以传播者为中心、内容为王,也就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理念来整合新媒体,而忽视了新媒体本身的特性。这就使得报纸融合新媒体基本上停留在技术融合、形态融合的层面,导致只有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简单相加与捏合,两者“貌合神离”,难以实现多功能一体化融合的目标。这也是媒体化运营模式的不足之处。

此外,报纸办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专业性与品牌化,也是媒体化运营模式的必要条件。媒体化运营模式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付费阅读的方式,即通过多种新媒体终端向读者收费。比如《纽约时报》电子版成功实现收费,主要归功于该报自身雄厚的资源优势与内容优势,该报具有强大公信力与权威性,即便进入免费分享的网络时代,它作为优质新闻提供者的角色仍不可替代。《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的网站是少数成功实现收费并盈利的新媒体,主要原因是它们所开展的专业化服务。网络付费阅读的基础是报纸能够提供专业化内容服务,以及完善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国内一些报刊在网络版收费阅读模式上还没有找到比较成功的运作模式,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够完善,还有受技术条件等的限制不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内容产品与服务。二是“免费内容+网络广告”的方式。付费阅读模式的缺点是用户群规模有限,新媒体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小规模用户群的基础上。近年来网络广告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多数报纸网站因而采取通过提供免费内容获得足够大的流量以吸引更多网络广告这种方式。但在互联网这个开放而且竞争激烈的平台上仅仅依靠提供免费内容,即使是独特的内容来聚集人气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许多新闻网站至今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

报纸之所以不能沿用办传统报纸的思路来办新媒体,是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传播者为中心,是大众传播媒介,即作为广告、信息来源与受众之间的中介,比如报纸就是把许多不同内容聚集在一起以吸引不同需求的受众以及广告商来消费,所以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中心、内容为王,即以独特的内容为媒介来吸引受众与广告商,从而获得效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新媒体以受众或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传者为中心。网络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大众传媒的专利,人们借助新媒体能够参与和分享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大众传媒作为信息来源、传者、受者等之间近乎垄断的“中介”角色与作用大大减弱了,受众或用户则成为传播的中心。从经营方式看,新媒体从大众传播时代人与内容的互动发展为以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为主,受众或用户为王,对新媒体来说,内容服务不但退居次要的地位,而且需要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不断更新。

因此,媒体化运营模式亟需从内容为王向受众为王转变。传统的“二次售卖”模式仍然有效,但传统报纸内容为王的运营方式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难以奏效和行得通了,所以媒体化运营模式需要创新。报纸媒体需要以受众或用户为中心,借助内容与品牌构建新媒体优势,把品牌延伸到互联网上,这种“延伸”不是简单的内容复制,像许多报纸网站那样把母报的内容移植到各种新媒体渠道上。不同的新媒体有不同的特性与受众需求,这就要求按照新媒体的特点生产更适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产品,即提供个性化的、对用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在新闻产品的生产和制作方式上,需要由媒体主导向受众与媒体共同主导转变,对新媒体来说,UGC(用户制作内容)不但是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而且是联系与“粘住”受众的重要纽带,所以有必要把受众纳入内容产品的策划与制作中,比如《赫芬顿邮报》几乎没有专职的记者和编辑,主要就是对来自用户的博客、微博还有其他媒体网站等的内容进行整合编辑,甚至有的新媒体采取“众包”的方式把非核心业务的内容产品交给受众,群策群力,在这方面国内报纸网站尚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

构建用户主导的新媒体平台

互联网虽有媒体的属性,却绝非媒体属性所能概括,它已经发展成为集信息传播、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电子商务、社交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平台。可以说,互联网的作用主要是平台功能,媒体功能从属于平台功能。所谓平台化运营模式,就是把新媒体当作平台而不仅仅是媒体来运作。比如美国《波士顿邮报》的网站不仅提供报纸的内容还提供当地的电台、电视台、杂志、乐团等的内容及交通、气象等各种服务,从人均收入、法律、社区计划到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介绍无所不包。可见,报网融合的平台化运营模式能够把新闻信息交流与多种服务融会交织在一个平台之上,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国内全媒体形态的报纸大多以传统的媒体功能为主,普遍存在强化媒体属性而忽视其他属性等问题,内容与服务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新媒体平台的功能转变与创新。

平台化经营模式的特点就是用户为王,产品、服务或内容只是聚集人气的手段。从传播学角度看,去中介化的网络传播重新回归类似人际传播的时代,受众或用户通过互联网形成各不相同的“圈子”,也就是说受众或用户,或消费者、或广告商,或其他服务提供者等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直接交流、交易,不再需要大众传媒这样的“中介”,比如美国的亚马逊网站试图取代出版社的发行作用,使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并且互联网作为体验经济的代表,注重用户体验,如何吸引用户或受众,聚集人气,是互联网经济的关键所在。如腾讯的QQ,阿里巴巴的淘宝网、天涯社区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提供各具特色的平台与服务,把志趣相投的受众或用户聚集成“虚拟社区”,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基础。

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指出,目前国际范围内都在进行媒体的平台化和社会化运动,即淡化原有介质、突出媒体呈现各类信息的平台特质,同时充分利用Web2.0带来的分享、互动、服务于个人的特征,嫁接社会化媒体,使之前的读者、观众或听众这些“受众”成为平台上的用户,让用户成为服务对象、参与者、交流者。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报网融合需要发挥新媒体的平台功能,使之成为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并由用户主导的新媒体平台。

基于平台属性的报网融合趋势大致有两种:一是透过内容建立网上社区。与国内报纸区域性强的特点相适应,报纸的新媒体应从新闻网站向建立具有地域性、互动性强的平台和社区方向发展。比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19楼网站,它是社区网站而不是新闻网站,网站的母报《都市快报》利用专刊长时间地展开报网互动,成功地将传统媒体的受众迁移至网络媒体,19楼网站以用户为本的经营方式大获成功,2011年的收入突破亿元。二是内容定制+电子商务的方式。即运用新媒体的平台和内容开展整合营销,使内容制作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比如被视为新一代时尚媒体的“蘑菇街”和“美丽说”,都依靠电子商务分成来获取大部分收入,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网站的定位与产品的关联性极强。

这些案例是中国媒体的创新之举,但仍有部分报纸网站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运营模式把用户转化为消费者。随着媒介融合和产业价值链的重构,除了上市融资外,报纸办新媒体应建立以用户(受众或消费者、广告主)为导向、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的内生型增长模式,目标就是形成优秀的本地化、出色的社区化和更强的公信力的新媒体平台。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2012年度创新项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S190)。

作者系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