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药资源保护;野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野生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得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随着人类“回归自然”呼声的日益高涨,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野生中药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一些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银柴胡、肉苁蓉、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由于过度采挖或掠夺式开发,资源量逐年萎缩,已开始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及制药企业的生产。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才能保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野生中药资源的开发现状

据统计,传统中医所用药材达13 000种之多,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约为11 146种,其中野生种类约占80%。随着对中药材需求的急剧增加,我国药材资源尤其是地道药材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在1992年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168种,占42%还多,其中稀有种38种,渐危种84种、濒危种46种。如何拯救濒危的药用植物,更有效地保护现有中药资源,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1.1 野生中药资源利用的历史和现状

随着对中药材需求的急剧增加,我国药材资源尤其是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剧增,仅出口十年间就翻了三番,为我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据统计,中草药的对外贸易已发展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类达400~500种,其中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料药材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

但这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出口也为资源的枯竭埋下了隐患。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中药资源认识不足和经济利益的趋使,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对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采收,加之违反自然规律的不适当垦殖和其他一些原因,使一些药用植物丧生了合适的生态环境,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据调查,药用植物资源中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单叶蔓荆、黄皮树、肉苁蓉、银柴胡、紫草等100多种中药材的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到60多个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八角莲、杜仲、见血封喉、野山人参、黑节草、小勾儿茶、凹叶厚朴等30多种药材因野生资源量稀少,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而无法提供商品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以野生甘草为例,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野生资源蕴藏量为200万t,而目前不到35万t;许多地方野生甘草的覆盖度从90%以上降到零星分布。对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

许多中医药专家已经开始了对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据初步统计,几十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引种国外药用植物约30种;在46种常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中,有天麻、黄芪、明党参、北沙参等13种植物经过系统的研究,已具有了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减轻了对野生资源的压力。

但即使有成熟的栽培技术,如果不对野生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随着物种的分布区域和面积的继续缩小,种质资源的大量流失将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有可能出现象当归等一些有长期栽培历史的药材一样,难以找到野生资源。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栽培植物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保护好野生物种,则不能根本解决药用植物的濒危问题。

1.2 野生药材资源濒危的原因

造成野生药材资源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少数物种本身的一些特殊原因之外,主要是人为因素。

一是人口增长过快,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但是,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必然导致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濒危灭绝。

二是在资源开发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野生中药材资源乱采滥猎状况严重,致使一些品种出现衰退甚至濒临灭绝。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比较热门的药用植物提取物的大量出口,造成了对野生中药材资源新的更大的破坏,如甘草、草麻黄、红豆杉、冬虫夏草、肉苁蓉等等。

三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以及城市建设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威胁到药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

四是全民药用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意识不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往往是先破坏后保护,这也是致使有经济价值的药用资源短缺,甚至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

1.3 濒危等级划分的三大误区

保护等级是以物种受威胁的情况为基础,同时兼顾人类对其保护的目标。长期以来,药用植物一直没有特定的濒危和保护等级划分标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均将收载的药用植物分为濒危种、渐危种和稀有种三类。在国务院颁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将保护等级分为三级,一级:濒临绝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因而,药用动植物濒危及保护等级划分标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独立的体系,在认识方面也存在亟待澄清的三大误区。

1.3.1 濒危等级不等于保护等级

濒危等级是对现有环境下一个物种绝灭的危险性评估,评估绝灭危险性的目的是对分类单元绝灭的可能性做出定量的估计。而保护等级划分是评估保护行动优先权的问题。因此,评估绝灭危险和确定保护行动优先权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过程。绝灭危险的评估一般在优先权确定之前,而评估保护行动优先权除了考虑绝灭危险,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其他许多相关的因素,例如:经费开支、开展保护行动的人员、受威胁物种保护的法律框架或一些物种相对于其他物种的生态的、系统发生的、历史的及文化的优先考虑。

1.3.2 地区性濒危不等于全球性濒危

在地区或国家水平上使用濒危等级划分时,必须认识到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单元,其全球性的受威胁等级不一定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等级一致。这里存在一个地理尺度的问题,在全球被定为无危的一个分类单元,在某个特定区域,由于其数量很少或正在衰退,或许仅仅因为它们处于全球分布区的边缘,而可能被划为极危;反之,根据数量和分布区存在全球性衰退的资料被划分到易危的分类单元,可能因其在特定地区种群数稳定而被定为无危。因此,地区或国家特有的分类单元在任何地区或国家的标准应用上都需要进行全球评估,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区。

1.3.3 栽培品种不能代替野生品种

由于药用植物有较为悠久的栽培历史,加之国家对中药材栽培基地建设的重视,因此,对有大面积栽培的药用植物,强调濒危植物的保护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存在一个对濒危物种概念的认识问题。在世界自然保护盟(IUCN)红色名录中明确提出物种濒危等级标准只适用于在自然范围以内的野生种群和由良性引种而产生的种群。因此,在药用植物濒危及保护等级的划分时,应该只以野生种群的数据为依据,不能因为该物种有大量的栽培种群而降低其濒危和保护的等级。相反,有大量栽培面积的物种,其野生资源的保护应该更有优先权。其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从种质方面考虑,栽培种群不具备野生种群所蕴涵的诸多优良特性,如高产优质、耐寒抗旱、抗病虫害等等。其次,栽培种群并不能全面有效的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栽培人参与野山参价格的天壤之别极好的说明了在中药材特别是名贵药材的保护上,栽培品的多少有时并不能减轻野生资源的压力。再则,具有成熟栽培技术的药用植物种类有限。目前,我国可以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仅有492种,而其中只有13种具有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

2 加强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是大势所趋

2.1 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野生中药资源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加强保护。

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具有无法估量的现实和潜在价值,目前所知的药用价值只是其价值的一部分。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对药用资源过度利用而导致物种的灭绝,将会对全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许若干年后人类所遭遇的某一疾病正需要依赖这些物种来治疗,而它们却已经灭绝了。因此,保护野生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是包括中医药界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

2.2 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传统医药——主要是传统中医药使用野生动植物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997年6月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第10次成员国大会上,英国和美国分别提出关于传统医药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文件,对东方医药进行全面的评价。主要的观点和意见是:传统医药利用大量濒危物种是导致犀牛、虎等野生动物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地球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承认人工繁殖和栽培野生药用动植物的作用,但认为其对缓解野生资源面临的压力效果较小;大量传统医药进入国际贸易反过来加剧了对资源的压力;提出限制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贸易,要求加强国家立法和执法等措施,对传统医药利用野生动植物进行检查和管理等。由此可见,传统医药利用野生生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问题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敏感问题。

3 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源应以利用为主;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资源应以保护为主。如何正确处理野生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客观现实,也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1 管理部门不协调

野生动植物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农业部和林业总局,中药材生产经营和使用主管部门有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多个部门。由于保护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的相互矛盾和不协调,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没有形成保护管理与经营使用的统一机制,从而造成了国家颁布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在实施中难以贯彻执行。

3.2 相关法律法规有矛盾

中药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法难依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一方面符合国家药品生产经营法规;另一方面却又违反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有的法规相互冲突或已不适应当前形势,有的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必然使中医药生产经营企业无所适从。

3.3 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不一致

中药出口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以杜仲为例, 1986年以来,有关杜仲的开发性研究获得了许多专利,国外的需求也很大,人们看到杜仲潜在的经济效益后,开始大面积种植。但1997年,我国为保护杜仲,对其出口实施濒危管理并征收高额费用,湖南等地的农民就开始挖了杜仲当柴烧。这种资源的破坏与国内外出口环境的恶化有很大的关系。

4 野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WTO,国内外贸易活动的增多,经营活动与法规以及法规与法规之间不相一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面对中药行业普遍存在的濒危药材资源短缺问题,只有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整体需求出发,通过国家政策法规的补充和完善,在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中药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1 正确对待国际社会的批评和意见

我国中医药记载和曾经使用过被视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如犀牛角和虎骨等,招致了国际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各种批评,乃至抨击。这和中医药界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之间缺乏沟通、未能有效的宣传自己有关。对于中医药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系,我们的态度是:我们加入和遵守《国际濒危贸易公约》,我们现有的12 000多种中草药中,有80%以上系以植物原料为基础制作而成,并且常用的种类均有栽培品种,仅有一小部分中成药含有动物药成分。在利用及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已成为我国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客观评价珍稀濒危中药材的疗效

由于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目前条件的限制,部分珍稀濒危中药材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对前人记载的功效不能进行客观评价。因此,我们应通过科学研究正确区分哪些是传统中医药中的精华,哪些是确有疗效、应当加以开发;哪些是因受眼前利益驱动,或悖谬误传,将会对未来的用药基础构成威胁的。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才能切实遵循“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才能为濒危物种替代物的研究提供客观标准。

4.3 加强科研,为保护立法和强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强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立法,健全相关的法制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急待开展以下的科研工作。

4.3.1 本底资料的调查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的调查濒危中药材的种类、数量,分析种群区系的分布特点(包括广布种与濒危种),绘制地理分布图,了解当前保护现状等,这是濒危程度评价的前提。

4.3.2 珍稀濒危程度的量化标准

评价标准除充分考虑动植物分类学特点外,还应考虑药用价值对物种、族群的影响,应从分布特点、野生资源量、栽培状况、保护现状、开发利用、药典收载等方面细化量化标准。评价时需特别注意影响因素间的权重系数、交互作用。据此标准划分濒危程度、确定保护等级和主管机构、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及奖惩办法等。

4.3.3 中药材致濒原因的研究

要对濒危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必须查明中药材致濒因子。如查明濒危物种的种群动态、繁育系统、极端环境压力下的抗逆性、人为干扰对物种的影响等,从而可以揭示濒危中药材生活史薄弱环节,区分致濒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原因,为物种保育、人工栽培或驯养提供科学依据。

4.4 加强药用濒危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的科技支撑

国家医药主管部门应对中药企业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药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在基本掌握我国药用资源底数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资源监测网络。同时,加强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和掌握重要药用野生植物物种的遗传育种、人工繁殖、养殖和栖息地条件改善等技术,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如野麝“活捕取香”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在实践上也很有可能做到在不伤害野麝生存的基础上获取麝香,国家应大力支持类似的科研项目。

4.5 成立野生中药资源管理委员会

成立行业委员会是加强濒危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目前药用濒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际情况,成立药用濒危动植物种养委员会,起到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发挥服务、协调、指导、监督的作用,促进药用濒危资源种、养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我国的药用濒危资源。

4.6 严格管理药用濒危资源的生产经营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濒危动植物管理的有关法规和国际公约规定,对濒危动植物的经营要严格管理,有效控制,实行许可证管理。由国家医药行业主管部门指定专业中药经营机构实行限量收购、定向使用、专业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含药材专业市场)不准收购经营濒危动植物药材。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专营管理。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建德

野生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如猛禽减少,造成鼠害横行,森林草原遭受破坏,加速了土地沙漠化;鸟类数量急剧下降,会引发森林病虫害大量发生,造成森林资源损失。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不胜枚举。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从人类的诞生到农牧业的出现,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野生动物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保存着丰富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为今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野生动物与植物构成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是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当前掀起的生态旅游使人们既观赏自然美景,又陶冶情操,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已[1]。建德市是国务院1982年11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区之一,保护野生动物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1建德市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

建德市位于浙西山区,地处北纬29°12′20″~29°46′27″,东经118°53′46″~119°45′51″。东西长约90 km,南北宽约47 km,辖区面积2 321 km2,山区面积占80.07%,森林覆盖率达75.4%,立木蓄积量为359.15万m3。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建德市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4 ℃,年平均降雨量1 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光湿同步,气候条件优越,适宜许多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繁衍。

古代建德,山深林密,兽类成群。20世纪50年代,建德市千里岗、乌龙山常有金钱豹活动,70年代前,人类上山活动多,森林资源锐减,兽类减少。90年代后期,严格实行退耕还林,农村逐步以液化气替代薪柴作炊事燃料,随着人类上山活动减少,森林植被逐年恢复,森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多。迄今为止,建德市已被认识和发现的野生动物(陆生脊椎动物)284种,分属4纲27目69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境内分布有39种,浙江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境内分布有38种。另有兽类22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3种,为浙江省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2建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

2.1成立管理机构

1996年成立了建德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为了适应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市编委于2004年1月同意在建德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站增挂“建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牌子。从此,建德市林业部门有了专门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工作机构,为依法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2宣传声势大,社会影响深

野保站成立以来,建德市每年4月在省野保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中,紧扣野保宣传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市领导连续3年在省野保宣传月暨“爱鸟周”期间发表电视讲话;市政府办公室连续3年下发开展野保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文件;市野保站累计向社会发放野保法律法规政策汇编3 500余册(份),宣传资料(图片)6 000余份,张贴标语(横幅)15 000余条,出黑板报、墙报100多期,组织中小学生上街宣传2 000多人次,多次利用宣传车到建德市各地巡回宣传,组织野保咨询25次;在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国有林区搭建人工鸟巢1 200多只;2005—2006年,在建德市36所中小学开展题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爱护家乡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教育,受教育师生34 053人;各媒体多次报道建德市野保管理动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建德市的野保事业社会影响大、效果好。

2.3加强资源保护,拯救、放生野生动物

为了抓好源头管理,对猎捕、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狩猎队按猎区组建,猎民凭条件录取,按规定“吐故纳新”,持双证(猎捕证、持枪证)狩猎。禁猎期猎枪入库,严禁狩猎,狩猎期“驱兽护园”、“为民除害”,有效保护山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依法申领驯养繁殖许可证,对经营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办理经营利用核准证。每年适时开展专项行动,及时查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和事。近10年来,共查获猎物15 000多只(条)。拯救、放生野生动物153次,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1次,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次,一般保护野生动物67次。

2.4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在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2]。建德现有野生动物养殖场19家,其中石蛙12家、孔雀2家、鸿雁2家、竹鼠1家、梅花鹿3家。2003年“非典”风波后,国家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出发,适时提出野生动物资源要从过去野外资源获取为主转向人工繁育为主。根据这一转变,建德市政府于2007年出台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有示范带动作用、当年投入30万元以上的驯养繁殖陆生野生动植物大户给予投资额10%以内的奖励”。目前,“111工程”(2008—2010年建成1个石蛙大型养殖基地、10个骨干养殖场、100个家庭养殖户)进展顺利,投资1 200多万元的航头石蛙养殖场开始启动,投资500万元的下涯梅花鹿养殖场进展顺利。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野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人们对野生动物存在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是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人们远没有把保护野生动物提高到保护人类自己的高度来认识。就林业部门而言,重森林法,轻保护法;重林木,轻动物;重收费,轻服务;对野生动物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重保护,轻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在我国已提到一定的高度,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具体管理跟不上,例如在猎捕、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铁夹、吊杠、地枪、电捕野生动物事件屡禁不止,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缺乏技术指导和服务,无证经营野生动物,超范围经营野生动物的人和事时有发生。三是野保事业无正常经费来源。建德市野保管理机构已组建多年,但管护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导致野保基础性工作不能开展。如野生动物资源多年未作调查,因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野生动物救护、日常管理、执法检查等工作难度大,严重制约野保事业的发展。

4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各项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野生动物的命运,取决于人类今天的认识和行动,提高公众自觉保护和主动参与意识,是野保事业发展的基础[3]。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依靠生态道德规范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行为。野保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做好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的野保工程建设,依法审核审批“三证”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按照国家野保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历打击各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4]。继续加强与工商、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执法效率。

4.2加强指导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增强财政支持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建德市相继出现人工繁育石蛙、孔雀、七彩山鸡、梅花鹿、鸿雁、灰雁、竹鼠等野生动物物种。特别是石蛙养殖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2005年4月,莲花镇东林石蛙生态养殖场繁育技术在央视七台《农广天地》栏目播出后,引起省内外同行的关注。2006年,建德市下涯镇洪村石蛙养殖场创造的“沟渠式蛙池”,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8月,全国首家石蛙专业合作社成立,建德市石蛙产业站在新的起点上。2010年1月,浙江省林业厅授予建德市千岛石蛙合作社驯养繁殖示范基地。为了促进现代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的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为促进兴林富民和森林浙江建设做出新贡献。野保工程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当地政府要进一步关心野保事业,根据有关规定,应将野保事业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野保事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5参考文献

[1] 段艳红,文博.我国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49-51.

[2] 李军.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专家建议[J].学会,2007(9):59-60.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5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59-02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是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刚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 442.3hm2,其中核心区3 016.5hm2,缓冲区1 050.6hm2,实验区5 375.2hm2,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北部11km。自然保护区内的杉木原生种群与种质资源、典型的中亚热带沟谷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被称为茫荡山的三大生态特色。然而,由于保护区地处城区边缘,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人为活动日益频繁,自然保护受到威胁。因此,搞清保护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情况,分析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和保护价值,对保护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保护区资源现状

1.1 植物资源

1.1.1 植物种类 本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85科713属1 575种(含77变种,6亚种,2栽培变种,1变型),蕨类植物35科59属118种(含3变种),裸子植物9科15属17种(含1变种,1栽培变种),被子植物141科639属1 440种(含73变种,6亚种,1栽培变种,1变型)。有南方红豆杉、四川苏铁、银杏、伯乐树等4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黑桫椤、刺桫椤、樟树、闽楠、花榈木、红豆树、香果树、喜树等17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

1.1.2 植物区系 植物区系上属于泛北极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介于华东和华南之间,其植物区系发展历史悠久。按《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植物类型分9个植被型52个群系191个群丛,包含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的植被类型,具有中亚热带地区植被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1.2 动物资源

1.2.1 动物种类 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7目104科453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0科58种、鸟类18目47科207种、爬行类3目12科70种、两栖类2目8科31种、鱼类6目17科87种;无脊椎动物仅昆虫(含蛛形纲蜱螨亚纲)就有32目267科2 039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引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61种。

1.2.2 动物区系 保护区366种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具有我国东洋界和古北界两大界的成分。其中东洋界陆生脊椎动物236种,占总数的64.48%;古北界57种,占总数的15.57%;广布种73种,占总数的19.95%。显然,陆生脊椎动物以东洋界种类为绝对优势。

1.3 水资源 茫荡山保护区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溪流众多,呈树枝状分布,多为短小的山沟小溪。主要有溪源小溪、三千八百坎小溪、石笋坑小溪、石佛小溪、玉地小溪、茂地里村小溪、依朝前山小溪、大坑小溪等8条。以溪源小溪流量最大,流程最长,各小溪汇入闽江支流的建溪和富屯溪。

1.4 旅游资源 茫荡山以峡谷众多出名,有溪源峡谷、衍仙山峡谷(石佛山)、白水丛峡谷、依朝峡谷等,这些峡谷走向不同,景色各异,幽深迷人。茫荡山风景区是水之故乡,瀑布的荟萃地。中岩、北斗瀑布群为森林瀑布,佛山瀑布群则以“潭奇、瀑秀”独具魅力。此外,还独具魅力的高山草甸。保护区内有杨八妹点将台、练兵场、金交椅、石鼓等100多个景点。赣古道三千八百坎,位于茫荡山脚下,是我国现存最好的古道之一,现为5 500余级。

2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2.1 自然性 保护区内植被以原生性森林和自然恢复良好的天然次生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91.1%,特别在低海拔地带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具有多种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并且保存了较好的原生性南岭栲林、黄枝润楠林和厚壳桂林群落,这些原生性森林、自然恢复良好的天然次生林和原生性的珍稀植物群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进一步研究我国植物区系的起源、发展和植被的演替均具有重要意义。

2.2 多样性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气候适宜、雨水较多、湿度较大、雾日较长,加上地形较为复杂,高低悬殊大,气候、土壤呈现一定的垂直变化,形成了区内多种多样的独特生态小环境,为各种不同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保护区总面积9 442.3hm2,保存有8 923.3hm2的植被,这里的植被资源丰富,可分为9个植被型52个群系191个群丛,包含了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的植被类型。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充分体现出生物多样性,成为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特别是大量的原生性杉木种群构成了杉木种质资源库,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杉木种源基地之一,为重要用材树种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2.3 稀有性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质、地貌与气候孕育了众多的物种,是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动植物学者先后在这里采集到模式标本有70种,分布于茫荡山区的中国特有属有:银杏科的银杏、杉科的杉木属、山茶科的石笔木属、金缕梅科的半枫荷属、钟萼木科的钟萼木属、茜草科的香果树属、木兰科的拟单性木兰属和观光木属、竹亚科的酸竹属等19属。胸径达59.6cm的钟萼木和胸径达103cm的喜树,均为全国罕见。

2.4 典型性 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带,其652属种子植物中,热带分布区类型共有358属,占54.9%,充分体现出中亚热带区系成分的典型性。在局部地段还保存了一定面积的原生性森林和天然次生林,特别是杉木原生种群与种质资源、中亚热带沟谷森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种类组成丰富。中国特有属如杉木属、金钱松属、石笔木属、半枫荷属、酸竹属等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在同一纬度中低海拨地区是罕见的,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学意义

2.5 脆弱性 茫荡山森林生态系统是建立在相当脆弱的生境上的。保护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由于经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成土母质有变质岩、片麻岩、花岗岩、砂砾岩、泥质岩、闪长岩等。地形以中山高丘为主,多为切削深度大的V型沟谷,部分为低山丘陵和悬崖绝壁,山顶则是广阔平缓的山地剥蚀面,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不容易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茫荡山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2.6 学术性 福建茫荡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著名的模式标本产地,长期以来受到了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关注。

3 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评价

3.1 生态价值

3.1.1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保护区森林茂密,地表覆盖良好。植被能拦截降水,降低水对地表冲蚀,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据测算,1hm2森林年可蓄水2 000m3,保护区的森林年可减少土壤流失67万t。

3.1.2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茂密的森林1hm2可释放氧气2.25t,吸收二氧化碳2.805t,吸尘9.75t。据此测算,保护区的森林年可释放氧气2万t,吸收二氧化碳2.5万t,吸尘8.7万t,由此保护区内气温比南平城区低5~7℃。

3.2 社会价值

3.2.1 综合社会价值 保护区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周边20多万人提供直接饮用水,为2家纯净水企业和南平剑津啤酒厂提供优质用水,为南平乳业发展、牧草种植提供了无污染的优质用水。随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保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南平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

3.2.2 宣传教育基地 茫荡山保护区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长期以来作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林业职业学院以及南平市中小学的教学基地,建区以来共接待实习和夏令营师生1.7万多人次,为人们了解自然、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2.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众多的珍稀物种,吸引了八方来客至此观光、旅游、学术交流、科考、疗养、探索。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为保护区社区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保护区内群众和延平区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2.4 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通过争取国家项目,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引进人才,对区内具有经济社会价值的物种进行驯养和改良,用现代技术开发保护区内有观赏、药用、食用、工原料用的动植物,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人才,为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3 经济价值 保护区工程建设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生态旅游业和多种经营业,规划期内,年均旅游收入近200万元,扣除成本后,近期每年可获利润15万元,远期每年可获利润50万元;多种经营项目的实施,在规划期内可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年缴税60万元,年创利润90万元。随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投入,还将带来巨大的间接经济和生态效益等,主要体现在野生动植物种类和种群数量的增加,森林功能的增强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3.4 科学考察及环保价值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大片处于原始状态,类型多样的沟谷森林生态系统,是国内外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关注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19世纪以来,中外动植物学家先后在此采集标本并发表33种植物、36种昆虫和1种鱼类新种。茫荡山保护区所处的延平区是我国杉木最主要的中心产区之一,保护区内分布有处于良好更新状态的原生杉木种群32hm2,群落外貌整齐,为研究杉木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4 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内有重要的杉木原生种群与种质资源、典型的中亚热带沟谷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其自然本底原始、生态系统典型、生物种类丰富、成份古老、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具有国家保护价值;同时又是福建建设生态省战略布局的重要区域,是福建南平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闽江上游的重要汇水区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区的建设是新时期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之一,加强保护区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M].福建林业调查规划院,2002.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体系;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环境监控

1 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1.1 建立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应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设专职环保管理员。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分工负责。专职环保员负责制定项目的环保措施方案,全过程监督施工环保工作情况,负责检测现场的环境保护质量,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环境污染技术问题,并配合好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1.2 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根据ISO14000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制定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保目标及措施。把环保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实行环保绩效与个人收入挂钩,提高职工的环保积极性。

2 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2.1 控制空气污染

2.1.1 在土方工程开工前做好最大干密度击实试验、土方碾压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铺土厚度、最优含水量、最小压实功。根据最小压实功,确定合理的压实遍数,避免过压造成能源浪费;进行开挖区、弃土区、填筑区原地形地貌测绘,精心做好土方平衡,尽力做到土方综合运距最短,节省运土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减轻空气污染。

2.1.2 正在施工的开挖面、弃土面、填筑面应及时洒水、保持湿润;已施工完成的工作面应采取绿化、固化、覆盖措施,防止土体外漏;生活区、机械停置区、机械修理区应平整坚实,上撒石子,碎石地面既可回收利用,又能吸尘防尘。

2.1.3 选用清洁能源、清洁燃油、燃油清洁剂及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降低机械废气排放量。

2.1.4 土方拉运须选用密闭式运输机械,防止沿途遗撒,运土时应避开4级以上大风,减轻扬尘。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台,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2.1.5 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废油、塑料、油漆、沥青等易产生恶臭气体的废弃物。

2.2 防止水土流失

2.2.1 较陡的开挖面、疏松的弃土区、没削坡的填筑外边坡在雨水和地面径流冲刷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在土方施工时,应避免陡坡开挖,防止土方坍塌滑坡;在弃土区、填筑区等地表处播种速生草种,进行绿化和水土保持;在施工区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砍伐树木和破环植被;雨季施工时还应设置截流沟、疏水沟,及时将工作面雨水排除,防止水土流失。

2.2.2 工程结束时,应将生活区、设备停置区、施工道路等临时用地恢复原貌。将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进行绿化。

2.3 野生动植物保护

2.3.1 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捕猎野生动物,不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区水域捕捞任何水生生物。

2.3.2 在施工场地内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及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时,设置必要的围栏加以保护。

2.4 噪声控制

2.4.1 挖掘机、推土机、运土汽车等施工机械进场必须先试车,确定系统良好,紧固件无松动、无不良噪声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行过程中经常检查保养,不准带病作业。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对噪声严重超标的机械应安装消音降噪设备。

2.4.2 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在居民区、医疗区、科研文教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附近进行施工作业。

2.4.3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不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机械操作人员应佩戴噪音防护用具,预防职业性耳聋及其他职业病。

2.5 做好垃圾清运及废水排放工作

2.5.1 土方工程清障区域内的废弃民房、庄台、桥梁、涵洞须进行清除时,应将建筑垃圾填筑施工道路或废弃坑塘。禁止倒入河流、水沟影响行洪。

2.5.2 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2.5.3 施工现场应针对生活、冲洗等污水设置相应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做到达标排放,避免污染水体。

2.5.4 施工机械应加强维修保养,防止燃油跑、冒、滴、漏;油料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2.6 做好土壤水体、地下设施、文物等资源保护

2.6.1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严禁在施工现场掩埋,更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2.6.2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6.3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报文物部门,协助文物部门做好工作。避让、保护好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3 做好施工环境监控

3.1 项目经理应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和办公生活区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合规性检查,对环境工作人员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对环境工作人员进行督促指导,便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

3.2 专职环保员负责对现场环境进行识别和评价,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和办公生活区的环境隐患,并及时做出整改方案。专职环保员应做到认真、负责,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破环因素。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发动现场人员一起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列。对施工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施工废水等,及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妥善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排查环境隐患,及时做出整改方案和意见,并责令其立即整改,不按期整改、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视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社区共管;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为人类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我国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在不具备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为湿地的保护开发以及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1]。

1湿地公园性质定位及其含义

1.1湿地公园的含义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同时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1.2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一种新模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取得成功经验,并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湿地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普通公园则关注休闲游憩和向大众开放。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保护区与公园的复合体[2]。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三大性质是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3]。 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且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状况的改善 ,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2湿地公园发展建设现状

中国国家林业局自2005年首次批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来, 共批准 38个国家湿地公园。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湿地公园建设热潮,但由于我国开始湿地公园建设较晚,经验不足,造成湿地公园建设良莠不齐。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和人工化过于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不合理

没有严格的对核心区域进行封闭保护,人为无序的频繁干扰。过多的娱乐项目和人工建筑,违背了湿地公园建设应最少干预,保持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的原则。

2.2湿地公园监测评估体系不健全

湿地公园缺乏监测评价体系,没有及时对水量、水质等的水生态指标,土壤结构与质量的土壤生态指标,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等的生态学指标,以及以水禽为代表的湿地保护类群的种群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4]。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科学的评价结果是加强、改善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2.3面临社会、经济巨大压力

关于湿地公园后期规划实施,批准部门并不直接投资建设。建设资金靠湿地公园自身争取经费来源。资金缺乏是目前中国大部分湿地公园建设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3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建议

3.1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

注意强调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而不是景观效果。与此同时,深化功能分区,明确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含义。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湿地生态核心区、湿地景观区、湿地休闲科普区、湿地研究实验区、湿地公园服务接待区[5、6]。

3.2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湿地公园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内,工业污染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给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重大改变。一系列的变化预示着,近城郊型湿地公园的规划不仅要考虑规划范围内部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规划范围外部区域会对规划区内产生重大的影响。应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连通性为原则,提倡在湿地周边增加植被缓冲地带,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息的空间

连通性为原则[4、7]。

3.3实现湿地公园动态管理

根据湿地公园内定期的监测数据及相关材料 ,对湿地公园资源状况进行评价是人们认识湿地、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的前提和基础。应开展以下工作:一是一是构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建立固定观测点,监测对象包括水文、水环境、植物、水禽。二是环境承载力、合理游人容量及开放区域的测算,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把旅游严格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8]。根据生态监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控制湿地公园建设,确保旅游资源品质,提高湿地保护、利用的水平。

3.4建立湿地公园支撑保障体系

由于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将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考虑其基本建设与管理资金[4]。在湿地公园内适当开发旅游项目 ,多渠道筹集资金。

3.5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发生竞争时,或者在政府强制实施湿地资源管理措施的区域,当地社区居民受到的影响最大,也最不能管理自己的资源。因此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除了需要环境、农业、林业、渔业、国土、旅游等各个部门的支持,同时需要社区的参与,通力合作,共同管理。

成功的共管首先源于其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在合适的管理理念、法律保证和有效机制的基础上,管理者分享权利、承担责任和明确的管理效益等方面也是成功管理的基础。

为了社区参与资源管理,社区必须不断地获得独立的建议、想法和技术。与此同时,作为管理湿地区域的框架文件,政府部门的管理计划是湿地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必须保证社区能够持续参与管理过程[9]。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郑玉宁,冯达,温亚利.辽宁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J].湿地科学,2010,8(2):204~208.

[3]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4(2):18~20.

[4]李文英.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与展望[J].资源保护与利用,2010,8(3):50~53.

[5] 阮坚勇.关于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园林科技,2006(3):3-5.

[6]黄成才,杨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4(3)26~29.

[7]刘滨谊,魏怡.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风景园林,2006,(4):10~13.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全天候”管护

珠穆朗玛峰北侧位于我国境内,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强,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判别全球生态的本底地区、气候变化的科研场、全球物种的避难所。”采访中,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说,“珠峰生态安全和环境清洁,意义不限于我国。”

为保护珠峰自然生态,我国于1988年成立珠峰自然保护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最高、落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紧紧围绕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多年来,作为“珠峰卫士”,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珠峰管理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珠峰生态环境保护,其中重点就是管护能力建设。珠峰管理局副局长普穷向记者介绍说,自成立以来每年投入管护能力建设资金百万元,用于保护区规划编制、科研监测和保护站点建设等工作。并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当地群众1300多人次,努力实现辖区全员参与保护。先后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1万公顷的湿地封育和恢复。

着眼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珠峰管理局还不断创新保护区管护手段。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栖息地安装了10个视频监控器,并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有效防止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为实时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这个管理局还扎实推进保护区专业管护队伍建设工作,目前已培养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专业管护队员44人,6处管护站点建设工作正在开展中。非公益林管护人员达47名。很多当地老百姓加入了这一管护队伍,成为保护和建设珠峰重要的民间力量。

“珠峰地区一直实施异常严格的环保措施,修建一条农村小路均要严格审批。”普穷说,为进一步规范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规章,管理局组织起草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提请相关部门颁布实施。

在珠峰管理局之外,还形成了多部门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定日县政府常年负责县城至珠峰大本营路段的垃圾清理工作,记者数次前往珠峰大本营均可见到路上几乎没有垃圾。珠峰大本营以上尤其是海拔6500米以上的垃圾清理基本由登山部门组织人员在珠峰攀登期间进行清理,减轻人留垃圾对珠峰的破坏。

珠峰地区普通群众参与珠峰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珠峰大本营,当地群众经营“帐篷旅馆”为游客服务,生产中较为重视保护珠峰环境。开旅馆的群众告诉记者,因为珠峰是神山,他们都会把垃圾分类收集,然后每天骑车将垃圾带下山去处理。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经过多年保护,珠峰生态持续向好,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专家评估,保护区较好地保护了境内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候鸟迁移的重要湖泊、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及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古迹。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珠峰地区珍稀野生动物中的旗舰物种雪豹来看,近年来在珠峰地区常常拍摄到,当地农牧民也常有反映称看见过雪豹,甚至还有雪豹闯入村庄附近。此外,珠峰地区特有的物种――塔尔羊的种群数量近年来也不断呈上升趋势,这都表明珠峰生态有所改善。

普穷说,珠峰地区的植物恢复也有明显成效。如北坡灌木林长势喜人,灌木林地和湿地面积都有大幅增加,“从黑颈鹤的例子可看出,珠峰地区近年来生态的持续改善。”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黑颈鹤甚至成群地出现在海拔4500多米的定日县岗嘎镇,而以前这一带因为海拔过高、气候干燥并非黑颈鹤的栖息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珠峰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达2550种,比建区初期增加新纪录202种;兽类81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20种;鸟类342种,占全区已知鸟类八成还多。珠峰保护区管理局还公开出版了《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等科考专著。

在管护能力提升后,珠峰管理局近年来还与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累计投入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雪豹的保护与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并开展喜马拉雅中段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状况调查,这标志着珠峰野生动物保护从本底资源调查向专题研究迈步。

接受记者采访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忠彦说,长期监测表明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趋好,除冰川消融问题较突出外,空气、水体等指标与往年变化不大,监测还表明珠峰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与高原生态环境趋好一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此前的《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表明,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堪比南北极。专家表示,珠峰地区无显著的工业活动,当地居民多以农牧业为生,且能源消耗极低。故此,珠峰地区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很少。

此外,目前珠峰除我国的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南侧的尼泊尔也建立了两个国家公园萨嘎达玛国家公园和朗塔国家公园,形成南北两侧齐抓共管的局面。普穷说,目前珠峰南北两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都较大,珠峰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障,“圣洁珠峰”将长存于世。

珠峰生态潜在隐忧

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与整个高原的趋势一致。但相关生态专家告诉记者,从当前看,珠峰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隐忧。

首先,珠峰冰川退缩严重。长期的遥感和地面监测发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珠峰地区冰川面积在过去40年间退缩了10%。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介绍,在历年珠峰冰川科考中发现,珠峰东绒布冰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边缘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经消融崩溃;在海拔6300米以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冰裂隙,而且冰裂隙的宽度也在扩大。

不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等相关专家表示,冰川消融不必过于担心,大自然自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如目前小冰川的确不断减少,但目前无法预估冰川会否全部消融。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湿地保护;林业生态工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62-04

1引言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一些重要的自然湿地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破坏仍在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来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流扩展,威胁到更多的自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物种库和基因库,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为此,极有必要抢救性地保护好我国湿地。保护好今天的湿地就是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2湿地概况

2.1湿地类型及分布

2.1.1湿地类型

靖安县湿地主要分布靖安县北潦河(下称“北河”)和北潦河南支(下称“南河”)及支流沿岸、山缓坡和山麓带,水域资源较为丰富,河流小溪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体环境多样,为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依据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森林湿地、水库湿地、稻田和池塘湿地。

2.1.2湿地分布

河流湿地:靖安县主要河流有两条,即北河和南河。北河发源于起北港林场的大雾塘,经罗湾、罗湾水库、璪都、三爪仑、小湾水库、宝峰、仁首至安义与南河汇合,流域全长105km,有大小支流60多条。南河发源于中源的白沙坪,经中源、向务、大杞山、开元水库、西头、高湖、水口、双溪、香田直流入奉新干洲至安义,全长大约112km,有大小支流50多条。两条主要河流为修水水系的3、4级支流。

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北河和南河沿岸,主要有宝峰的太平洲、仁首的象湖洲、仁首的杉树洲、高湖的山口洲、水口的李家洲等。

森林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两河的源头,主要有中源的当归湖、白沙坪的灿草湖等。

水库湿地:主要分布在罗湾的塘埠水库、开元水库,宝峰的小湾水库,双溪的石马水库和水口、仁首、香田的小水库。

池塘湿地:主要分布在村庄、居民点及旱田、旱地旁边。

稻田湿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带,就是村民俗称的山垅积水田——垅田。

2.2湿地资源概况

靖安县地处北亚热带,湿地资源类型众多,据统计,湿地总面积11343.5hm2,其中河流湿地2250.2hm2,滩涂湿地2256hm2,森林沼泽湿地300hm2,水库湿地2226hm2,池塘湿地1437.1hm2,稻田(积水田)湿地2874.2hm2。最新的湿地调查资料显示,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已记录野生高等植物共300科966属2106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占江西省高等植物总种数的41.16%。其中,苔藓植物57科114属170种,蕨类植物38科81属152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98科761属1770种;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有34目96科283属429种,占全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50.41%。其中鱼类7目18科55属77种,两栖动物2目8科12属27种,爬行动物有3目11科38属58种,鸟类有18目53科129属207种,哺乳动物有8目20科49属60种。昆虫纲无脊椎动物有28目253科2243种,蛛形纲无脊椎动物有5目43科253种,甲壳纲无脊椎动物2科3种,软体动物11科44种。大型真菌有9目28科144种,土壤微生物有12目18科63种。

植被类型有9个植被型,61个群系和118个群丛,樟树群落、刨花润楠群落、苦槠群落、杉木群落、三峡槭群落、锥栗群落、黄檀群落、江南桤木群落等都是原生性群落。

北河上游,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质洁净。5km以上河流有12条,保存有较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中华秋沙鸭、鸳鸯等鸟类在此越冬,海南鳽在此栖息,其中5条河流有大鲵分布。这些物种的栖息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觅其踪迹,更会危及上述物种的生存。

3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3.1主要成就

(1)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每年结合湿地日、爱鸟周、科普活动日等活动,以新闻媒体为主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湿地的科普知识、保护的意义。

(2)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方式,营造长江防护林,改造低效防护林,退耕还林。

(3)加强河流两岸、水库周边及两河源头的天然林保护 ,禁止乱砍滥伐。全县共区划生态公益林4.26万hm2;建立了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准备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加强污染源治理,特别是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农业染源治理,疏浚河道,增加河道容蓄水量和流动畅通。

3.2存在问题及原因

(1)法制和政策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是制约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行为无法可惩,利用行为无法可依。

(2)自然保护区建设严重滞后。靖安县没有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没有正式的管理机构,缺乏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3)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落后。没有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不能及时掌握湿地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导致对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与动态分析不足。

(4)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功能和价值缺乏认识,没有完全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轻保护现象还十分严重。

(5)湿地保护资金缺乏。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湿地调查与监测、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染治理、湿地研究与宣教、执法手段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

3.3面临的形势

(1)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湿地现象时有发生,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功能不断下降;湿地萎缩,鱼虾减少,影响湿地水禽鸟类的栖息环境。

(2)植被丧失,湿地淤积,生境条件受损。天然植被覆盖面积大量萎缩;水土流失严重。

(3)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极少数人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掠夺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

(4)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给湿地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5)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水库水底淤积,使得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4湿地保护应对措施

根据靖安县保护现状和建设内容,湿地保护共分为4个区,即两河源头原生湿地保护区、河流沿岸森林生态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

两河源头湿地保护区和河流沿岸森林生态保护区,其功能主要是重点保护南河、北河重要的水源涵养、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是靖安县多种珍稀候鸟的主要繁殖地、栖息地和植物群落分布区,为核心保护区域。由于近年来森林砍伐过度、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该区域主要实行恢复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重点是加强对各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恢复、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监测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其次加强对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区,提升小湾水库生态游览区品味。

4.1湿地保护工程

4.1.1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需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小区14个,重点湿地保护区的面积达到3630hm2。建设面积占全县湿地总面积11343.5hm2的32%。

两河源头湿地保护区建设3个,建设面积650hm2:即白沙坪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大雾塘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当归湖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

林沿、河沿湿地保护小区建设6个,建设面积1700hm2:即港背森林生态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大璪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洪屏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大梓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00hm2;李阳洞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50hm2;水口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00hm2。

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5个,建设面积1270hm2:即罗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450hm2;小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350hm2;石马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200hm2;梅源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50hm2;山忠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面积120hm2。

需建湿地保护管理监测总站1个,机构设置在靖安县林业局,下设4个湿地保护管理站。

罗湾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白沙坪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大雾塘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当归湖原生湿地保护小区、大璪湿地保护小区、港背森林生态保护小区、罗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宝峰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洪屏湿地保护小区、大梓河湿地保护小区、小湾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高湖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李阳洞湿地保护小区、烟竹湿地保护小区。

双溪湿地保护管理站:管辖石马水库湿地保护小区、梅源水库湿地保护小区、山忠水库湿地保护小区。

4.1.2湿地公园建设

湿地公园是指利用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湿地公园的保护、利用应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休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应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与自然性。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湿地的社会效应。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为前提。

靖安县小湾水库,座落于宝峰镇境内,距县城20km,交通便利。现状景观资源丰富,湿地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让游人在此观鱼、观鸟,观察生物多样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将靖安打造为南昌的后花园,2011~2016年把小湾水库规划建设成为一个高品味的湿地公园。

4.1.3污染控制

(1)充分利用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监测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建立全县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监测、预测预报湿地污染和生态环境动态,重点加强对南河、北河及大型水库的污染监测和预报。

(2)在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有利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措施。

(3)在具有重大旅游价值的小湾水库、三爪仑国家公园,对旅游人员进行大力环保宣传,修建固定厕所,旅游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理出景区。

(4)针对九岭钨矿开发对湿地的破坏,研究和开发一整套矿产开发湿地保护技术,使矿产开发对湿地的不利影响达到最小,根据湿地恢复的原则对已遭破坏的湿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

(5)有计划地针对污染来源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严格制止重大污染企业上马开工,保护地区湿地生态系统。

4.2湿地恢复工程

4.2.1水资源的调配与管理

(1)有效保护水资源。禁止向湿地中倾倒种类垃圾,禁止各类高污染行业招商引资在靖安县落户,对拟建和已建的大小水电站做好清洁工作,并划定水源地保护区。

(2)合理利用水资源。靖安县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分布有些地方不均,仍应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3)建立健全有效的排污监督机制,加强排污控制管理。

(4)科学管理水资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办法,加大依法行政和依法管水的力度。

4.2.2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野生动物觅食地条件决定着野生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而对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作用。生境条件越能满足野生动物的需求以及湿地生境的多样化,物种就越多,不同物种种群数量的均匀程度也越大,野生动物群落多样性也较高。只有保护好动物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保留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才能保护好动物多样性。因此,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极为重要,应做到:减少人为活动;防止,环境污染;禁止滥捕乱猎、倒卖和走私野生动物;保护好森林生态和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湿地恢复包括对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修复和重建。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各类湿地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的途径进行重建。

(1)在罗湾水库、石马水库、梅源水库、山忠水库等地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封沙育林等措施以及引水、填沟堵水和引水复泽、人工恢复植被等方式遏制湿地区域的湿地干枯趋势,改善水库周边地区的植被状况和生态条件,逐步恢复原有湿地生境。拟恢复湿地植被300hm2。

(2)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封山育林、营造长防林,改善河流沿岸和湿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对湿地的淤积。拟封山育林3000hm2,营造防护林300hm2。

4.3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旅游业是靖安县新兴的产业之一,小湾水库的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大梓河和北河漂流旅游线的湿地合理地进行湿地旅游观光,领略湿地的秀丽和神秘;在大梓河等湿地进行湿地鸟类观赏;选择交通不便而又有旅游价值的湿地开展湿地探险等旅游项目。总的目的,以旅游促进保护,用保护来带动旅游。

4.4能力建设工程

4.4.1湿地调查监测体系

(1)根据国家即将编制的湿地监测工作指南,采用统一的监测指标和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监测。

(2)设立县级湿地监测站。它对靖安县全县湿地资源进行调查与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全面掌握全县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并及时提出相关的管理和决策,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

4.4.2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1)对不同层次的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执法、管理、研究、行政手段和领导艺术等。

(2)在全县相关的各级领导中进行湿地知识、湿地重要性的专题讲座,使各级领导在工作和决策中注意保护湿地。

(3)充分利用科教片、图片、讲座等方式,有组织地开展全民性的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公众媒体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宣传教育、设置宣传标牌、开展夏令营活动等。

(4)结合特定的活动,如“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各地的“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禁渔期”、“禁猎区”等,集中开展有关湿地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方面的公众教育活动。

(5)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才培训,完善湿地保护的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干部、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6)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机构,在全县建立一个湿地管理和宣传教育培训中心。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建设。

4.4.3科学研究

(1)加强湿地的基础研究,主要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湿地发生、发展、分布和演替规律的研究。

(2)与有关单位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保护技术、湿地恢复和修复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可持续利用技术、管理技术和资源监测技术。

(3)以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研究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探讨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模式。

(4)研究人类管理和开发活动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功能影响,研究建立湿地生态评估体系、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5)加强湿地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和环境变化对湿地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对靖安县湿地的影响问题。

(6)加强湿地污染、外来物种和水旱灾害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4.4.4技术支撑体系

(1)参加或配合国家级或省级在靖安县实施项目以培养锻炼人才,集中县内优秀人才开展湿地保护的应用推广或科研示范工作。

(2)加强和协调靖安县现有与湿地研究有关的科研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部门参与湿地研究的潜力和积极性。参考文献:

[1]李振基,吴小平,陈小麟,等.江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