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语言暴力;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51-02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其中“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更是引起普遍的关注,而对于“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首先涉及到对“语言暴力”的认识。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一种意见比较中性,仅从语言的形式特点作出某些界定,认为“语言暴力”(violence language)是指“激烈的语言或者用语言来表达激烈的、强烈的、有力的语言”。而另一种观点则不仅注意到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同时对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后果也进行了认定,这种意见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

这种差异也影响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而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界定思路,即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造成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关于这一概念还需作两点说明:

首先,有的研究者认为“暴力”是一个中性词,而“语言暴力”也分两种,一种是正义的暴力,一种是非正义的暴力。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认同,持这种意见的人把针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与“语言暴力”直接等同,这是错误的,其潜在的逻辑是当目的正义的时候实现它的手段或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但笔者认为,程序的正义与目的的正义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并不必然采用“语言暴力”的方式加以呈现,而且,如果它采用了“暴力”的形式反而会降低其批评的力度和可信性。

其次,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施加于虚拟空间,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也多为虚拟存在,所以这种让人不快的“伤害”依靠自己的修养和漠视等主观因素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和释放,恐怕也谈不上实质性的伤害。

这一看法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网络语言暴力”并不会因为其载体的虚拟性而减少其对被施予者的“伤害”,而网络中广泛流行的“人肉搜索”使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由“虚拟”变为“现实”,再加之网络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强化了这种“伤害”。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一)网络自身特点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自身的某些技术性特点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对他人肆意的谩骂和攻击不受传统的监督和审查,随之而来的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导致网民道德责任感和约束力减弱,人性中某些弱点暴露无遗。当然有从网络管理、网民素质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大都言之成理。

本文认为,除此之外网络群体藉由“集体心理”获得的力量感也是导致网上“语言暴力”泛滥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许多形形有着不同心理和利益诉求的网络群体,它们是因持续的上网活动而聚合在一起,并因各类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形成了一定的集体心理的网民集合体。而处在一定“集体心理”状态中网络群体的个体成员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感,法国学者勒庞《乌合之众》一书中即指出:“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1]”而网络空间的延展性更使这种力量感迅速膨胀,与此相随而至的是对本能的某种放任和不加节制,因为集体是无名的,因此不须为之负责。在此情况下,对他人的语言暴力就自然获得了某种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

与在“集合体”中感受到的力量感同时存在的是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对网民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思想或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上与群体所表现出来规范和模式发生冲突时,个体成员为了求得与集体趋同会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一般会迫使个体作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

具体到网络语言暴力中,一旦在讨论中语言暴力的“场域”形成,参与语言暴力未必是全部网民真实语言态度的反映,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动机。这里最为吊诡是,当群体在带给个体以安全感和力量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个体也为群体所胁迫和绑架从而成为群体语言暴力的牺牲品。

(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拳击运动;文化意义分析;拳击赛事文化;视觉理论

拳击运动的雏形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当代体系完备、规则明确、具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国际性体育运动。拳击运动中表现出的力与美、暴力中所隐含的文明内涵、竞技中所孕育的深刻文化内涵和体育精神这些原因逐渐形成了当前独特的拳击赛事文化。特别是拳击比赛中独特的比赛氛围、相对狭窄的比赛场地、激烈直接的身体对抗、以击倒对手为胜利的赢取比赛的方式,都使得拳击比赛区别于其他的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观赏层面上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审美内容。为探究拳击赛事文化的社会意义,本研究从视觉文化认知的角度从亚文化拳击赛事文化根源、拳击比赛的文化表现性因素、拳击赛事文化的社会传播理论基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展现拳击运动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明特征。

1.拳击赛事的文化根源分析

1.1拳击比赛产生的文化根源

类拳击运动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当时这项运动还主要局限于奴隶搏斗供奴隶主取乐。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古希腊时期拳击比赛获得胜利的方式就有击倒对方这一项。当时拳击赛事的进行,残酷性有余而规则性不足,更多的是简单的暴力性欣赏活动,而非一项体育赛事,参与拳击的奴隶们也并非自愿。但是牧舸娴谋诨资料来看,当时人们对拳击运动已经有了“英勇”“搏杀”“刺激”等不同方面的认识。也有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参与到这一运动项目中,但对于拳击的理解更多的是“拳术”,目的是训练武力攻击,而并非简单的体育欣赏。1743年最早的拳击规则才得以制定。在随后的200年间,其相关规则逐渐完善,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成立宣告这一项运动的正式成型。拳击比赛的产生文化根源有不同的猜测,主要为以下几点:

1)娱乐说。这一说法主张拳击是奴隶主发明的观赏取乐的游戏,观赏奴隶之间的互相搏杀。奴隶之间的殊死较量,给奴隶主带来娱乐和享受。也有一部分贵族曾经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作为宴会的助兴项目,夸耀作为武士的武力。

2)健身说。古希腊对于公民的精神和肉体都有相当的要求。柏拉图曾经说过“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要有不灭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古希腊除了哲学的繁荣之外,还同样有大量的人口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拳击也可能是其中之一。

3)自卫说。古希腊时期城邦中对于财产的安排和规定尚不够明确,行商的商人很容易遭遇抢劫,公民也很容易在战争中丧失自己的财物,甚至被俘沦为奴隶。拳击可能是当时人们通过训练保护财产的一种手段。

4)古代遗留说。这种说法认为其源自人类古代的打猎活动,认为拳击是古代打猎活动的再次模仿和习惯遗留,拳击运动来自于人类基因遗留的暴力本能。

从拳击运动形成的假说可以看到,拳击运动常常指涉暴力活动,其比赛文化有独特的残酷意义,在强调体育技巧之外,同样也强调个人体魄的强健、抗击打能力以及在压力之下的反击。相比较一般的体育竞技项目,拳击运动文化更具有文化争议内涵和文化的内倾探究性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十分形象地将视觉文化比附为“浅描”说,即如同照相机拍照片一样,它只从表面看事物,而不深入到社会、文化层面阐释意旨。拳击运动同样可以被理解成共同文化含义基底下形成的独特体育项目。在拳击运动形成假说中,暴力、征战、个人能力的展示和对远古狩猎时代的个人精神能力的昭示,同样也是当前时代对拳击体育项目观赏性特征产生理解的重要文化因素。

1.2拳击比赛在大众中传播的方式

拳击运动文化在大众中传播的方式主要以观赏比赛为主,相对于足球、篮球这些大众项目,拳击运动对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要求更高,训练时也需要必要的陪练伙伴,完成技巧性动作训练也十分不易。而大众对于拳击比赛文化的看法又常常处于负面,所以拳击比赛参与的人数少,而观看的人数则相对较多,和一般的大众竞技体育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这样的传播方式也同样构成了拳击比赛在不同人群欣赏角度上产生的变化,特别是在欣赏层面上,大多数人只是通过观看的方式对拳击运动产生了解。拳击文化传播也经由大众媒介,如电视转播、网络在线直播等方式不断对大众产生影响。对拳击赛事文化意义分析一定程度上会侧重媒介传播影响展开。

1.3拳击比赛的观赏人群特点

英国知名网络体育媒体“时代体育在线”曾经在2012年做过一项拳击赛事观看群体调研,调研结果指出:男性观看拳击赛事的人数远远高于女性;观看拳击比赛人群年龄多分布于30-40岁以及40-50岁这两个区间;拳击比赛观众所从事的职业呈现两极分化,体力劳动者,如劳动力型工人、卡车运输司机这一类群体是拳击比赛的热心观众;另一方面,从事金融业、高新电子科技行业的公司中高层管理群体也表现出对拳击比赛的热情。处于社会中产阶级行业者如教授、学者、科技研发员、办公室文书、医生、销售人员等则对拳击运动兴趣缺缺。

从以上调查可以分析出,热爱观看拳击赛事的群体多半为高压下生活的中年男性群体。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因素则对拳击赛事欣赏不产生影响。这一人群特点也直接关联拳击运动的文化特点。

拳击运动表现为两个拳击运动员的肢体碰撞,在短时问激烈的搏斗中通过击倒对手获得胜利。这本来就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而拳击运动员本身所表现出强健、威武的体格,也带给观众以心理诱导和心理满足。观看拳击比赛,使长期处于重压之下的人群可以舒缓压力,放松自我,通过对拳击运动员的自我想像和映射,处于压力和人生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年男性能够获得短暂的脱离现实的放松和解脱。从观看拳击比赛的群体对拳击赛事认识的角度来看,拳击比赛成为有效的减压方式。

2.拳击比赛的视觉文化表现性因素

拳击比赛在赛场上刻意呈现的激烈的对抗性以及小范围比赛场地内形成的紧张性,从文化意义上营造了非现实的环境氛围,带给观看赛事的观众以精神狂欢。拳击赛事从夸张性、表演性、戏剧性、暴力性四个特点上完成了大众对拳击赛事的社会共同想像。

2.1夸张性

拳击比赛具有夸张性的特点,一方面拳击比赛通过强壮的拳击选手的对抗,展现出紧张而有序的比赛节奏,这往往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难以触及到的压力时刻和搏斗体验。拳击比赛拥有狭窄的比赛场地,只可以出拳是拳击比赛的基本规则,仅仅通过击倒对方取胜即是比赛要求(或击拳数量高于对手)。2015年5月,著名拳手“亚洲驱逐舰”帕奎奥和“漂亮男孩”梅威瑟的世纪拳王之战中,梅威瑟获胜后表F出的那种狂傲、嚣张、放肆、傲慢、不可一世的表情,既是拳手情绪的完全释放,同样也带有夸张的特点。让观众感受到鲜明的拳击竞技氛围和脱离常识的非现实性,这是拳击比赛最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非现实感所带来的夸张观感。

2.2表演性

在拳击比赛进行之前,常常会花费很长时间用以介绍参赛运动员,通过两者的战绩比较、身材条件、打拳经历等等烘托两者实力,让观众有比较具象的认知,从而对两个参赛选手产生不同的印象。甚至还有部分比赛设置了运动员为自己打气和宣讲的环节,特别是别出心裁的赛前称重仪式、选手出场仪式和每回合比赛美女举牌仪式,更是赋予拳击比赛以表演性和宣扬性。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动员常常会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有金腰带的一方会举出金腰带来夸耀自己的武力。这种戏剧化天然而朴实的表演性将观众引向了比赛结果悬念的最,带来了观赏比赛刺激的悬念观感。

2.3戏剧性

在拳击比赛过程之中,观众最为期待的是一方选手击倒另一方选手获胜。这种以击倒获胜的方式常常是一些通过戏剧性的表现而产生的。虽然选手双方实力有所不同,但决定比赛结果的更多地是比赛当天拳击选手的精神状态、身体条件、运动准备活动和早时针对对方选手的集训。并不是赛前就可以预测胜负,击倒对手这样充满戏剧性的表现,更是难以被观众所猜测的结局。在拳击比赛过程中出现击倒对手获胜的场面,甚至是比赛过程中选手之问发生激烈的冲突,让观众常常在观看拳击比赛的过程中带入自身的日常体验,获得拳击比赛观赏的。

2.4暴力性

在拳击赛事过程中,选手之问由于互相击打,可能会出现流血受伤等等场面。但囿于赛制规则,拳击选手常常带伤依然坚持比赛。流血和冲突、厮打和击倒,周围围绕着层层叠叠观看的人群,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情绪。例如著名拳击手泰森和霍利菲尔德的比赛中,比赛异常激烈,恼羞成怒的泰森更是冲着霍利菲尔德的耳朵上演了震惊世界体坛的“咬耳朵事件”。这些表现往往都将人们引向传统的围猎猎物时所产生的娱乐观感,暴力性体验的同时也释放了观赏人群的日常压力,在宣泄暴力的同时满足了人们潜意识中的暴力天性。

3.拳击赛事文化的社会传播理论基底

3.1暴力和文明共存的有序世界

当前社会已经随着人类法律和道德得到不断完善,越来越走向于一个充满着秩序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来说,人类表达暴力的行为也从远古时期保留的狩猎、部落问战斗、抢夺配偶变为通过体育锻炼来发泄过多的精力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观看暴力电影、玩暴力电子游戏一样,拳击也为当代秩序社会的人群提供了发泄暴力原始渴望的通道。拳击赛事通过完备的规则、规定的装备、充满保护性措施的场地,表现了人类身体碰撞和对抗时的场景。在观看比赛的同时,观众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被代入到某个选手当中,在为选手摇旗呐喊的同时,也更多地代入个人经验和情感。

而在当代社会当中,暴力往往是负面的、不被社会认可的因素。拳击赛事作为合理的暴力情感发泄渠道,也能够在大家共同认可的确定身体运动的行为边界,在安全和稳定秩序的前提下完成人们对身体暴力冲击的潜意识渴望。作为当前暴力和文明共存的有序世界,拳击赛事实际上是大众对暴力渴望的合理发泄渠道。

3.2暴力意识合理宣泄的媒介平台

电视媒介提供给大众以广阔的收视空间,电视媒介的广泛传播,促使大量的当代流行文化辐射社会的各个阶层。拳击赛事也不例外。在当代社会,观看电视常常是家庭化的私人化行为。虽然社会秩序和大众对暴力持有负面态度,但是仅仅对电视节目的观看并不涉及个人道德伦理的批评。电视媒介播送的节目成为最为廉价的精神消费品。拳击比赛赛事实况放送作为电视媒介传播,很大程度上不受时间、空间、语言等等条件的限制,提供给广大群众以观看的内容,廉价而方便地满足了大众对压力释放的渴望和对暴力的潜意识需求,同时也给大众提供了不受道德评判的个人精神空间。

3.3个人激烈情感被压抑的社会秩序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个人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而社会的规范则要求每个人都保持冷静和文明。暴力在我们的社会中是被禁止和不认可的。个人所受到的强烈情感常常被压抑的社会秩序所压制。但是这样的现象并不说明,人们潜意识中崇尚暴力、热衷攻击、渴望厮杀的精神因子不存在。当个人暴力情感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寻找精神替代。拳击赛事实况恰好就是人们对暴力渴望的需求满足渠道之一。通过观看比赛激烈的拳击赛事,通过参赛双方的流血搏斗,观众可以从进发的搏击激情中感受到久违的暴力,在一种社会秩序认可的方式之下,满足了个人精神的需求。

3.4心理寻求刺激的观赏群体

观赏拳击运动的中坚力量大多是处在中年危机、工作生活面临重大压力的男性人群。这一人群在生活中可能面对巨大挫折和压力,在个人身体机能上也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给个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拳击运动激烈的比赛实况、互相挥拳乃至流血、被击倒的比赛结果带给观众以巨大的感官刺激。人们可以在拳击赛事中寻找到生活中难以发泄的暴力冲动渴望。比赛中几近原始的击打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的暴力需求和嗜血的本性。通过自己支持的选手击倒对方获胜,情感想像的代入,在现实中充满着挫折和压力的群体也能够获得短暂的精神满足。拳击这一运动在表现暴力的同时,更多地疏导了大众的暴力压力,满足了安慰和寻找刺激的群体的精神需求。

4.拳击赛事文化的社会意义探究

4.1充满力与美的审美体验

不同时代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搏击形式,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搏击形式被崇尚。譬如在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国古代,充满禅机和形意的武术就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而在现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个人体能的不断衰退,人们对充满着古典激情的血肉搏击又重新关注起来。搏击在很久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军事战斗技能和个人的w能技能。而随着热兵器的发明,世界范围内的征战减少,拳击运动被规则规范之后,成为一项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拳击赛事中,参赛双方接受过长时间专业训练,肌肉强健的体型和专业有力的挥拳动作能够带给观众以强烈印象的审美观感。特别是通过流畅的、挥洒自如的动作,暴露破绽时机动地加以攻击,充分地体现了人体肌肉搏斗时所带来的暴力美感,打破了人们日常的运动体验的局限,带给观众近乎完美的运动搏击观感,让观众超越日常经验,获得审美角度观赏层面的满足。从观众观赏的角度上来说,拳击赛事也提供给了观众以良好的身体运动的审美空间,观众在观看拳击运动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对搏击运动和运动员个人身体的审美。

4.2传统格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从拳击运动的逐渐形成和一步步演化,不难发现拳击运动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暴力私斗走向公开透明的发展路程。人们不断改变的欣赏角度也影响着拳击运动自身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欣赏和参与的群体造就了拳击运动本身。电视、网络等媒介对拳击运动的传播,也为这一运动本身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在搏斗和比赛的同时,拳击运动也通过其独特的体育魅力,吸引人群不断加入,从而获得了自身发展的力量。拳击赛事是市场化最好的体育赛事之一,这同样也从反面证明,通过体育赛事的传播,拳击文化并不作为标本只在某一单纯的区域内,而是作为格斗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仍旧在不断地突破创新,继承和发展。

4.3短暂失衡中弥补和解放压抑情感

搏击运动虽然曾经作为古代个人生存的手段被应用于战争和狩猎,但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之余运动和放松的一种手段,拳击运动讲究直接的身体碰撞和充满爆发力的动作。在竞争压力巨大、难以排遣压力的当下社会,拳击运动可以有效地释放群体之问的生活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个人的精神压力,短暂地释放由于严格的社会秩序所压抑的个人情绪,发泄被压抑的情感,让个人的身心更为健康地投入到工作中。而通过观看拳击赛事,观众将情绪投射到拳击选手身上,搏击运动的冲击性和刺激性很大程度上也能够缓解和提高个人的压力耐受,使得个人身心得以放松。从社会安定的层面上,拳击提供给大众更为方便和廉价的情绪释放空间,通过观看拳击赛事的方式,合理地宣泄个人的情感,间接促使社会更为有序地发展。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3篇

关键字:网络语言 不文明 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保辉(1979―),男,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杜君楠(1982―),男,河北蠡县人,保定学院助教,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没有对自己母语深沉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自己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1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小的群体。它尽管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但是它与现实语言也有着共通性,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各自的人格、以诚相待、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然而,“现在我们网络语言最大的问题是有些网民在聊天室等场合语言使用不够文明”,2如今的网络充斥了不少粗俗、轻佻的语言。例如:

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QNNND(去你奶奶的)、SB(傻逼)、NQS(你去死)、SJB(神经病)、东方不败(不男不女)、469(死老狗)、0748(你去死吧)、0487(你是)、BT(变态)、@%&$$%&(骂人的话),还有嘲讽人的神童、天才、蛋白质、太平公主,等等。

从上文的统计调查中,我们看出,在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垃圾和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的制造者只求一时的痛快,不顾及历史积淀和词义关联,对词语进行随心所欲的无原则的联想或缩写(这并不是创新),其结果是生产了一大堆的语言垃圾。TMD,NND,(太刺耳,不便多举),这些浓缩的骂言,是标准的语言垃圾,是正常语言中垃圾的异化,如果让这样的语言不停的跳跃在屏幕上,或者是挂在大家的嘴上,进而再成为印刷品,那简真是语言的灾难,世界真的会让人愕然了。那么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呢?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语言不文明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认知能力不强,主观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增大,许多大学生当遇到个人心理问题时,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谈。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使得他们产生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的倾向。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同文化相互撞击,使大学生的成长面临更大的困惑与挑战,他们非常需要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家长等的引领作用相对滞后,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大学生的贴心朋友,反而给大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使他们遭受更多的挫折,这些都使大学生不得不去寻求其它的出路,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二、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是大学生语言不文明的客观因素

网络空间使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互联网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取决于网络空间这一特殊的虚拟情境的特征。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个人的身份是虚拟的、想象的、多样的和随意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削弱或失效了,上网者可以创造虚拟的人物角色,获得某种权利和认同感,使某种被压抑的个性得到释放。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使现实中人成为“无标识”的网络主体,现实社会中的姓名、年龄、个人身份、及社会地位等都被淹没,人自身也成了数码存在。因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约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空间。使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丧失殆尽,极易把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因素诱发出来并恣意张扬。

三、家庭、学校与社会在面对网络语言冲击反应的滞后性也是大学生语言不文明的重要因素

面对网络的冲击,他们的反应显得苍白无力。有不少的教师不理解学生文章里出现的网络语言,还有许多父母对网络知之不多,对待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许多家庭没有承担起对大学生指导与监督的责任,而且有些家长在电脑、上网方面还得向孩子请教,至于网上传播的什么内容,孩子们交流什么主,如何进行交流,怎样有效监督他们的网络语言,他们无法及时全面掌握。而在大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在传统德育模式的主导下,学校基本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大学生。

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当前我们把以德治国提到与依法治国并重的地位,各地区、各单位也都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但是无论哪种道德建设,都应该以语言文明为前提。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荆莉.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J].语文建设,2000,(5)

[4]朱萍.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特色[J].语文建设,2001,(8).

[5]徐峻蔚.青少年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5,(9).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4篇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暴力殴打同伴被判刑后,不少家长觉得我们这里没人管。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事实是,只要施暴者年满16岁,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只要年满16岁,实施校园暴力肯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中国留学生在美暴力群殴同伴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3名中国留学生分别被判处13年、10年和6年监禁。

一些网友戏言,这是个例,“那么多校园暴力,顶多教育一下,草草了事”。错!其实,只要满16周岁,就到了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触犯法律,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比如,打人了,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按照伤害等级鉴定,如果被害人受伤程度达到轻伤,则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故意伤害他人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依照我国法律,如上述事件的施暴者,不仅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也有可能构成侮辱罪。侮辱罪的要件是“公然、使用暴力”。事件中施虐者显然使用了暴力,但是属不属于公然呢?我国有和美国不一样的地方。在我国,围观人数达到三人以上,就是公然,动手的施虐者构成侮辱罪,但是围观、帮忙的人不会被判刑。而美国把围观人也定为这次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共同犯罪人,予以制裁。这显然是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的差异。

这次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虐者为女性。所以,还要罪加一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刑法规定,偷剪妇女发辫、衣服;追逐、堵截妇女;向妇女身上泼洒腐蚀物,涂抹污物等,均属于侮辱妇女的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见,此次校园暴力事件中,施虐者的行为完全符合这项罪名成立的要件。

这下清楚了吧?

只要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施虐者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符合犯罪要件,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复述了。

呼吁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立法

虽然《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在2015年,但在司法实践中,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处置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今年两会上,很多政协委员就校园暴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有的建议,要加快修订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可以考虑将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适当提前,担心实施暴力不受惩罚,容易助长“藐视法律”的心态。

有的建议建立国家统一的“校园系统典型事件判例库”,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力量,对涉及校园的典型案例进行规范性审判,公布审判文书,进行要素分析,以指导全国各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判例为参照,同一个国家同一部法律同一个标准。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则说,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应该是三方面的。第一个是教育,从思想根源上把校园暴力解决。第二是加强学校的管理,包括构建学校的安全网络,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早制止,及早化解。第三是加强依法惩治。同时,我们还要通过修法、释法,让这些恶意的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担负起他们应当担负的责任。

如此看来,校园安全立法是当务之急。

好消息是,目前,教育部已在着手制定相应的法规,抓紧起草校园安全条例,研究制定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意见,将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建立系统化、法治化、专业化的校园暴力解决机制。

链 接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授周松清在《中美校园暴力法律规制比较研究》中说:

校园暴力不是中国法律专门处置的犯罪行为,而是被归入一般刑法或校纪校规处置之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将校园暴力界定为:在学校财产范围内、上下学的路上、学校主办的活动中发生的青少年暴力。一名青少年可能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施害者或者见证者。校园暴力包括恐吓、欺凌、推搡、挤压等暴力行为以及团伙暴力、袭击乃至谋杀。

这意味着:一个未成年人犯了成年人所犯的罪,就不应再被当作孩子来看待,无论多小的年龄都应以成年人的身份为他们所犯的成年人的罪负责。

美国的青少年司法系统是解决青少年被逮捕和指控犯罪的基本制度。通过警察、法庭和矫正机构干预罪错行为,大部分是惩罚性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面临各种后果,包括缓刑、社区服务、青年法庭、青年监禁、可选择的学校教育。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和谐、一个国家的兴亡。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逐渐开放,青少年犯罪也越来越多,已经演变成一个危及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要社会性问题。青少年犯罪已经和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近些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犯罪主体年龄越来越低,犯罪形式趋于暴力和智能化。严重危害着家庭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从根源处预防和降低青少年犯罪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提出了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希望对降低我国青少年犯罪,增强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既有犯罪的所有属性,同时也有以主体年龄特征为尺度的独特性,具体的犯罪特征如下:

1、犯罪动机的突然性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精力充沛,但生活经验不足。容易冲动,一旦受到客观因素的诱惑和刺激就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青少年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为青少年犯罪埋下了伏笔,青少年一旦受到刺激或诱导,往往无法控制自己,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犯罪。青少年时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突然性。

2、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由于青少年犯罪者往往年龄较小,所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经验较少。所以对于犯罪后果认识程度不够,犯罪的时候不考虑后果,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特别是经过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之后情绪波动很大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理智,无法控制自己,不顾一切后果使用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青少年犯罪行为残忍性具体表现为:有的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往往造成对方重伤;有的青少年在抢劫之后,还要对受害人造成人身伤害;有的青少年丧失伦理道德,发生犯罪,对被害人造成身心上折磨,更有甚者是青少年犯罪,给被害人造成一生的伤害。

3、犯罪行为的模仿性

青少年还处于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影视和互联网上的各种各样带有负面色彩的信息,不断刺激着青少年,促使他们去尝试和模仿。这也是当年《古惑仔》电影为什么受青少年欢迎的原因。所以,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动机以及方式往往是对影视和互联网的学习、模仿。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微观方面则可以从家庭、学校和个人方面来分析。下面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宏观原因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社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而这段时间内各种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新旧体制的改变和冲突,社会观念的改变和冲突,导致了整个社会信仰危机、权威危机。这些社会问题,会使得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对社会产生迷茫感;其次,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也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长期生活在贫富不公的社会中会让青少年产生心理不平衡,最终可能使他们走向经济犯罪。除此之外,各种不良文化、低俗娱乐场所的负面效应,媒体暴力的泛滥,网络暴力文化的毒害等等都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

2、微观原因

对于青少年成长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因素是学校。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过多的压力,学校为了升学率,一味的强调成绩,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中国校园对于性教育回避和法律教育的缺失,使一些青少年产生心理叛逆,对性知识认识的偏差,都可能使得青少年走向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面对外界不良刺激时,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就有可能引发犯罪。同时,青少年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朋友好坏的判断往往存在主观性,一旦交友不慎误入不良团伙,就有可能走向犯罪。青少年处于性萌动时期,为了寻求刺激,加上一些影视、互联网中的一些信息的刺激,最终发生性犯罪行为。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不仅需要从法律方面进行解决,同时也要寻求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全力配合,改善青少年的生长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监管和引导,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构建一个长期持久的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

1、加强教育

青少年处于心理成长时期,这个时期对于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非常重要。作为家长应该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要尽量展现好的行为,避免在孩子面前展露不良的行为。同时要尊重孩子们的权利和隐私。既要给予监督和指引,又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

学校教育应该推行素质教育,避免应试教育。应该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共同发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身心健康应该放在首位,每位教师都应该把育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同时,学校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思想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让青少年具有分辨网络信息好与坏的能力。

2、优化成长环境

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非常重要。社会各阶层的力量都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要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和处罚,让青少年认识到犯罪的后果,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加强网络不良信息的甄别和过滤,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完善法律法规

法律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保护青少年避免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危害的有力武器。应该完善青少年法律体系,做到青少年犯罪处罚有法可依。同时要将青少年犯罪案例和成年人犯罪案例分开处理,设立少年法庭。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应该偏向于行政处罚而不是刑罚。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打击的同时又要保护其身心权益,预防为主、打击为辅,形成完整的打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制体系。

【参考文献】

[1] 唐自政.论当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皖西学院学报,2008.01.48-51.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6篇

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的虐待、折磨和,其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更是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无所不有,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难以治愈的伤害和痛苦。这些暴力行为的性质都已经触犯了刑法,而且这种犯罪性质的少女校园暴力行为近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据调查发现,少女暴力犯罪在数量上呈直线上升趋势。她们实施暴力的手段比起男孩子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与被害人多为同学、邻居关系,以女性为受害者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犯罪地点多集中在学校的宿舍、校园隐蔽地区和上学放学的路上等。

人们一般认为,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应是所谓的“差生”和“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优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而且施暴手段之残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龄化的趋势。据相关研究者的统计,最小的女生仅为9岁。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等住宿制学校是此类事件的多发地。

女生的这种校园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勒索钱财或男生间的暴力冲突等校园暴力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往往是群体行为,表现为一群女生对一个女生施暴,加害者在数量上比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或由其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他人均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态度,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

调查显示,女生的暴力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女生暴力行为多带有游戏性质,表现为虽然手段多样,方式残酷,但仍摆脱不了游戏型攻击的影子。对受害者的攻击并无功利目的,只是内心某种不良情绪的发泄。同时,将攻击他人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受害者求情、告饶、痛苦和挣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女生校园暴力行为中经常出现迫使受害者、强迫受害者做猥亵动作、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的过程并加以传播等现象,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粉拳”为何成“铁拳”

1 暴力文化为催化剂

暴力文化是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以及部分家长“不要示弱、不要吃亏”的过激教育,使得青少年无论男女一有机会便在现实生活中大打出手。在当前的女生校园暴力事件中,往往伴随着为数不少的旁观者,他们或袖手旁观,或起哄助威,甚至还冷静拍摄予以解说。这些现象表明,当前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接受弱肉强食的暴力逻辑,潜意识中已经开始以强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无视弱者受欺侮时的感受。

现如今,暴力文化的传播已经不限于传统媒介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网络暴力视频、图片、游戏等拓展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暴力文化中的主角也不再仅限于男性,各种视频、音像、游戏等都开始宣扬女性暴力,塑造出一大批威风凛凛的“大姐大”、冷酷无情的女杀手、歇斯底里的野蛮女友等形象。这些形象俨然已经成为许多少女心中的偶像和某些不良少女竞相模仿的对象,受这些人物的影响,女孩子们也把使用暴力作为了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2 缺失的性别教育

有专家认为,女生暴力事件增多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独生子女“中性化”有关。身为女孩子,却想象男性那样变成强势,于是模仿男性那样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这折射出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变化。

女生中性化的出现,主要是受娱乐界、媒体界的影响所致。青少年追求个性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特质,导致了她们的追星行为。但事实表明,青少年模仿的往往是明星或异性的服饰、装扮、发型、行为举止等外在表现,即一些表面化的内容,但却可能忽视了学习明星或异性的内在优秀品质以及适应社会的人格特征,忽视人格的完善,误读了中性化的意义,导致性别模糊。如女生理寸头、穿男装,说话大声吼叫,完全失去了女人的温柔淑女形象,这样的情况在校园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

由于青春期女生的性别认同常常出现模糊所致。从幼儿园开始,女生就常常担任班干部等职务,比较强势,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潜意识里拒绝承认相对弱势的女性角色,于是出现了“姐妹党”,讲义气论姐们,但遗憾的是这种“义结金兰”多没用在正能量上,常常是“粉拳”变“铁拳”了。

从这里折射出我国中小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3 忽视的心理问题

女生校园暴力还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校园暴力的加害者常属于低自我控制者,具有冲动性格和暴力倾向,学生被害人常属于低自尊和低成就感者。具有病态人格特质的学生,因为不具有罪恶感,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无社会适应人格,其行为经常与社会规范相抵触,常常被本能的欲念所驱使,导致发生暴力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是出于嫉妒、报复的心理,其中,所谓的“情感纠纷”更易引发暴力事件。而学校和家庭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们产生嫉妒和报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怎样处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正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嫉妒心理无法疏导而爆发的结果。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不过是为了平复加害者因嫉妒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体性的暴力手段则更能满足加害者的这种看到受害人被轮流折磨而倍感痛苦所获得的“补偿性”的心态。

4 缺乏“爱”的教育

相关研究发现,具有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家庭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家庭破碎,家庭不和谐,家庭的经济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父母染有恶习或者犯罪行为,等等。据某少管所调查统计,在210名少年犯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家庭不健全导致无人管教或心理变态的有87人,占41.7%。可见,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与家庭关爱的缺乏、父母不良习性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关联。

当前社会环境的一个不良倾向是人文关怀越来越少,不尊重也不关爱作为个体的人,自私自利泛滥,功利主义盛行,这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升学考试设计,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只以成绩优劣来判断孩子的好坏,漠视他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被同化或者说被训练成只对学业满腔热忱,而对道德素养、情感需求和付出都极其冷漠的人。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互动;教育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关注度大,但解决问题的理论缺乏系统创新和有效评估。从古至今,校园都不是绝对封闭的象牙塔,而很大程度上,校园是社会发展实时的缩影,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学校的课程设计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压力也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学生和教师,最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其身上表现出来。学生作为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否,甚至是影响其一生的前途命运。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被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政府、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者专家,都提出了诸多措施和建议,不少学校、社区都因此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在师资培养方面,也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培训,广东省就把取得心理健康教育资格的老师分为三个等级,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些措施的整体协调性和有效性有待评估,当前急要建立学生心理干预措施整体数据评价机制,用整体数据说明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但尽管如此,中学生心理健康还会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许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停留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未能与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影响因素形成互动,尤其是忽视了社会群体精细划分、社交媒体等关键人际互动因素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效果,前者普遍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反映出来的经典“症状”是不变的,可以用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这难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趋于隐性化、极端化,有效应对措施不足。中小学生从童年到青少年的跨越,期间最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过失。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缺课”已成通病。一提心理健康问题,常有人联想到精神问题或者品德问题,容易招来异样眼神和流言蜚语。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心理课,往往被其他“重要”课程挤占,中小学生即使有了心理困惑,也大多埋在心里,自我“消化”。假如不善于自我调节,郁结在心里的小“疙瘩”就会变成心理疾患,给身心健康埋下隐患。

随着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价值观念日益多元,虚拟社交途径(如网络社交)的广泛存在并成为学生深度社交的主要选择,许多中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呈现出这样的独特现象:平时都“没事”,而发生的往往是能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学校也解决不了的“棘手大事”,即极端恶性事件。日前,网上出现的一段名为“实拍平潭校园暴力女生群殴”的视频所呈现的内容就是比较典型而又极端的案例,视频中,几个中学女生对另一个女生拳打脚踢,并不断地扇其耳光,被打者始终没有还手,旁边虽然有几位旁观者,但他们也未曾劝阻,视频引起了大量网友的转载和评论;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5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的16472名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20.6%,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17.1%;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7.3%。沉迷网络、性格偏激、低龄犯罪……极个别孩子的极端行为不时敲响社会警钟,值得我们深思。

这也是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一方面,经过多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我们已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能很大程度上“化解”目前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需求,可以说,对于解决绝大部分“传统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绝对的信心的。另一方面,对于解决类似于平潭校园暴力事件的极端恶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个案,却显得力不从心,对于事件背后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根源和问题的“发病史”却一无所知,即使通过经典的心理健康理论进行分析都难以有很强的信服力,难免会引发社会各领域的争议。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坚持人际互动的原则

正因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越是不能再将学生作为单独个体进行问题分析。而是应该结合社会环境和互动机制,进行问题的探讨。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视觉从一个关注群体精细化为关注单一个体。在传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当关注的焦点细化到个体时,个体往往是被当作问题和错误来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途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消除错误,从主观上就已经认定学生是错误的,从而忽略了很多社会交互因素对其的影响,这样的有罪认定,不利于问题根源的发掘和问题的解决。而对于学校而言,例如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可明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是加强多元化的人际互动。随着互联网、实时网络互动软件(如微博、QQ)等工具的普及,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尚不能很好地反映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上。反而,这些特点却很难被非“90后”、“00后”教育工作者所理解,或者是被很好的运用,于是,在预防和解决新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学校和老师都会显得有心无力,往往事情“平息”下去了,却不能保证问题的根源也被解决。正因为这样,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流于形式,挂上牌子却无人问津。

立足于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人际互动,包括学生-学生、学生-老师、学生-社会、学生-家长等的多形式互动,可以有效得预防和解决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实践,突破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能有所建树,真正做到为学生负责,为社会培养健康未来的本质。

三、加强师生人际互动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而作为学生人际互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师生人际互动,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堡垒,具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关系的核心作用,在做好师生人际互动中,老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升师德,以身作则,以师之优,促生之优。教师是中学生为人处世的直接参照系,他们的德与行是中学生走向“成人”和“定型”的直观范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中学生们不仅在意教师怎么说,更在意教师怎么做;不仅看重教师的才,更看重教师的德。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培育出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的师德对大学生的影响绝非微不足道,而是重大深远。同时,教师应多用积极鼓励、表扬的语言,少用批评、训斥、讽刺、挖苦的语词。特别要注意避免出现羞辱学生、威胁学生、对学生冷漠等现象,以免学生出现反感、惧怕教师和学校;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各种反抗心理和各种攻击;泯灭羞耻之心,变得麻木不仁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重视情感投入,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教师适度的感情投人,是化解师生矛盾、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催化剂,从而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感情的天平向优秀学生倾斜,即所谓的“偏心”,避免更需要帮助的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班级中的典型学生,对特别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爱。特殊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独特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技巧,更需要教师付出特别的爱心与耐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不应该把学生学习和做人两者混为一体,应该从情感的角度,从尊重学生立场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三)选择学生喜好的人际互动渠道。教师虽然直接与学生接触,但是,很大程度上,这种接触是比较“官方”性质的,缺乏与学生在心理上平等的接触渠道,或者对学生偏爱的互动渠道不熟悉,甚至排斥。因此应该主动了解学生日常的人际互动方式偏好,想方设法拓展师生沟通渠道,增加师生交流机会,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密切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极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再次成为一大社会课题,相比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极端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危害性要更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纳入中小学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显不够。通常情况下,家长、老师对学生只问考试成绩好坏,不管心理健康与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没有持续创新,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还是老办法老理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作为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补课”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也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和使命。

参考文献:

[1]谭学纯著.人与人的对话[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胡金生,华元杰.人际互动中的被洞悉错觉[J].社会心理科学.2010(02)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粹主义 发展 防范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民粹主义在现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政治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对外开放以融入世界和甚为激烈的社会转型。改革初期的利益共享和福利共赢的过程在改革后期出现滞缓,改革、发展与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不少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实际利益也受到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中的民粹主义动向就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社会知识群体和民间的民粹主义话语也慢慢地有所抬头,甚至大有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势头。有研究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民粹主义话语的兴起与改革的推进及其后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领域产生的民粹主义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争越演越烈,因为其间有些问题确实直指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有时亦难以顺利疏导与缓解。

自互联网接人中国以来,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被改变。互联网在影响社会交往的同时,也已影响到公共管理和政治领域的生态环境。网络民粹主义就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飞速普及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造就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打破平均主义则造就了社会的阶层差异化和重新分层,中下层民众更需要一个新兴的平台来发表自身见解,争取自身利益,而网络则正好迎合这样的需求,网络民粹主义也应运而生。换言之,从技术角度来看,现代网络的发展为网络民粹主义提供了平等和直接的参与的平台,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社会矛盾与社会现象所积累的社会怨恨就此部分地得以宣泄。

网络民粹主义由两种力量所构成,一种是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另一种是网络民族主义。前者以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为主要关注点,以反权威、反精英主义的底层姿态出现;后者则以反对全球化、反对西方国家为内容,以极端排外性的情绪表达为形式。尽管网络民粹主义表达了来自社会底层的诉求,强调了对改革公平性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它利用极端的、偏激的,甚至暴力性的语言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非理性表达,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对抗,激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不信任和仇视,并不时地与现实中的集体性事件结合起来,试图推动民粹主义社会运动的形成,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激化社会矛盾、分裂社会的后果。

民粹主义的发展与防范

民粹主义是发源于近代欧美国家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一种思潮,最早于19世纪下半叶出现,其雏形是农民基于对土地权的渴望和对自由社会权利的追慕而对抗地方政府组织的活动,虽然有其客观性,但也不乏盲目性和激进。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民粹主义的思潮伴随着现代意识、革命与运动的发展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过阵阵波澜,一度成为社会阶级革命、民族复兴和解放运动中或明或暗的且具有促动性的思想潮流。

民粹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从世界各国的真实情况看,民粹主义最容易诞生于改革的历史进程之中,因为改革总是要挑战约定俗成的制度、暴露社会存在的问题、对既得利益群体和集团发动攻击。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现代性的激进推进、中国的崛起和民族主义的高涨、社会的剧烈变迁,必然会带来一部分精英势力与部分大众的利益丧失,这是民粹主义产生的重要根源。可以说,无论是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反应与反抗,还是作为一定社会运动的施压与宣泄。民粹主义都可以被看作对我们整个社会状况、我们所推行的社会变革的一种回应。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在当代中国呈现出了比较活跃、非理性的特征,这是值得警惕和防范的。从民粹主义产生的历史可以看出,它具有颠覆共识,撕裂社会的潜能,因为它在所有人的心中营造出两个群体,一个认为自己被剥削、被侮辱、被伤害,而民粹主义告诉他们,你们代表国家、文明或者历史前进的动力;另一个群体被指为剥削、侮辱、伤害的来源。而民粹主义告诉他们,你们或者需以恩惠来贿赂人民,或者就试试以高压手段阻挡这无坚不摧的战车,而无论哪种结局,你们作为一个群体都注定是失败者。因此,在转型期,我们应该在切实做好应对民粹主义撕裂社会、腐蚀执政党合法性的危险,彻底防范持敌意者假借兜售西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而行民粹主义之实的投机行为和敌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