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路径探索

一、引言

随着传统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兴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活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其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类型。然而,基于一些旅游经营者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和价值、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手段与措施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近来,随着一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乡村低碳旅游示范点的涌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并且为探索如何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因此,在低碳旅游背景下深入理解乡村生态旅游内涵及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这一课题,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尽管低碳旅游在乡村生态旅游实践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从已有的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发意义、规划设计、开发成效等方面,而有关如何实现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也就无法有效地探寻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结合途径和行动建议。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低碳旅游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有效结合的对策建议。

二、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内在契合性分析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源于国际社会对于旅游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炼和界定。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研究方面,国外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研究尚不系统,主要成果集中在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结论、旅游业碳减排的应对策略等。国内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则主要基于“低碳经济”对“低碳旅游”的影响,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蔡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此外,刘啸和江丽芳、王晓云等也都提出了基于不同宏观层面的低碳旅游概念。从微观角度出发,王辉、宋丽、郭玲玲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郑琦提出低碳旅游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行动指南的绿色旅行消费活动等。尽管这些概念分别从不同研究需要出发,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定义,由此导致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在实现低碳旅游的手段措施、期望目标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共识,普遍认为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它强调的是作为旅游对于低碳经济的回应,低碳旅游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行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倡导,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结合来实现旅游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乡村生态旅游。我国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乡村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明确和普遍接受的定义,多数学者基于自身研究的需要,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阐述,导致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滥用、误用以及泛化。但在乡村生态旅游性质、目标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从乡村旅游自身发展历程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破坏、文化扭曲等不良后果后进行的自我调整、升级,是一种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转而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的的新型乡村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节能减排和碳总量双约束指标控制的时代精神。乡村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在传统乡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正是由于乡村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存在着这种内在的契合性,乡村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在乡村发展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有着明显的先天优势。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低碳旅游概念的引入将不仅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和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方面的努力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和窗口效应。

三、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拓展

低碳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可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旅游形式,为乡村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乡村生态旅游进一步廓清了其对象、方式和发展方向。

1、拓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在已有的定义中,一般局限于一些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低碳旅游是以能耗少、污染小为标准来衡量旅游对象,换言之,凡是具备能耗少、污染小特征的旅游对象都可以作为低碳旅游对象。

2、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具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方式,就旅游“六要素”而言,就要求有相应的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生态方式,但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才是生态方式,迄今为止尚未明确。而低碳旅游强调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旅游企业推进节能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旅游业生态和节能新材料应用,将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新能源应用到旅游业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以增长碳汇,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以切实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带有很强行动指向性的具体措施与对策,就明确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方式指明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方向。

3、指明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的目标是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乡村生态环境,但是如何衡量乡村生态好坏,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而低碳旅游把衡量生态好坏的标准确定在碳排量这一技术指标上,通过低碳这一量化目标将旅游业所担负的生态社会责任分解到旅游全过程中,通过每一个旅游要素来体现节能减排,以具体指标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内涵。这就为衡量乡村生态好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进一步廓清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创新

在低碳技术的广泛渗透、碳汇机制的普遍推进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从发展趋势上看,应建立起在碳交易制度基础上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发展的利益引导、保证、约束机制,将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所增加的内部成本外部化,将由乡村生态旅游企业承担的个别成本转为由全社会来分担。以保证乡村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方向。

1、引导机制。一个有效的导向制度将起到明确的行动引导、示范效应。在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之初,对于乡村旅游企业,要运用财政、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区别对待,对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实行关停;对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生态补偿。

2、保证机制。保证机制主要是从制度标准层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方向发展确定一个可供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相关质量标准,使旅游业开发、经营、消费、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协调旅游、环保、能源、交通、财政、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共同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化、循环化。

3、约束机制。事后的碳排放量审计核算机制,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公共部门、旅游企业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的有效约束。一方面,从政府宏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在探索建立科学的低碳乡村生态旅游统计核算体系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指标框架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计算,对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目标和阶段性减排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借此强化监督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在旅游环境规划科学性、旅游管理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促使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发展地方旅游业的行为举措更加理性科学、更加环保低碳。另一方面,从企业微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企业绿色审计体系,对旅游企业实行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指标的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将因乡村生态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通过行政或经济途径纳入到旅游企业运营成本之中,将旅游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低碳化纳入到可控性、可调性的范畴。

五、结束语

低碳旅游逐渐成为当前国际旅游的新时尚与新热点。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不仅大大丰富和拓宽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对象,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低碳旅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应用于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但总体而言,倡导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发展方式,选择一些条件适宜地区构建低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不啻为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嘉学、谢洪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

[2] 杨桂花: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4).

[3]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4).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5] 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2篇

Abstract: As a form of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tourism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the world's tourism industry. Low-carbon economy mainly includes three factors: macroscopical low-carbon decision-making,microcosmic low-carbon production and low-carbon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three points of low-carbon economy,the article redefines the low-carbon tourism,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links among low-carbon tourism,ecologic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概念体系;三位一体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tourism;concept system;trinity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51-02

1研究背景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也便应运而生。而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枯竭与人们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化也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新选择,低碳旅游必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才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名词,尽管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目前业内对其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从概念,到结构,再到构建模式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模糊,亟待完善解决。

2相关概念界定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12日主持召开了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标志着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的确立。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无烟”特性决定了其既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又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其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3]。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解读还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众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如“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吴莹,2010)[4]“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黄文胜,2009)[5]“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郑琳琳,林喜庆,2010)[6]“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刘啸,2009)[7]。不难看出,以上概念大多倾向于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了旅游产品需求链中的“低碳化”,但忽视了对于旅游产品供给链的说明。相对而言,华东师范大学的蔡萌、汪宇明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低碳旅游概念界定的突破,将旅游供给系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他们认为,“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低碳旅游装备、低碳旅游吸引物、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途径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8]”“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人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9]”

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冶と衔,低碳经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另一种是低碳消费[10]。该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在蔡萌、汪宇明的两篇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8、9]。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都是市场经济下的微观主体行为,低碳经济还应该包括一种宏观主体行为,即国家(各级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以此“三分法”为核心思想,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政府决策过程、旅游企业生产过程、游客消费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其中,政府低碳决策行为主要依靠政策法规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低碳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和各种节能管理措施加以实现,低碳消费方式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和旅游者生活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

2.2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所谓可持续旅游,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的旅游方式,“它既能为当代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旅游发展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现代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它们都以可持续旅游思想为导向,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生态环境的独立性和持续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为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提供福利,并强调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其中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持续性所应付出的责任;低碳旅游主张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降低旅游产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谋求整个行业甚至全人类的福祉;低碳旅游还强调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旅游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10]简而言之,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两种途径,两者均包含了可持续旅游“持续性”、“福利性”和“公平性”的核心思想。从理论层次上讲,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或者继承关系――低碳旅游正是继承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厚望,在充分吸纳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后才发展起来的。但低碳旅游从内涵、范围、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又与生态旅游有着明显的不同[12]。

①从内涵来看,生态旅游建立在“资源有限”、“环境易损”的观点之上,因而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减少人为干预,保持资源天然性、原真性的“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9]。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将其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由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该定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区域”中的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因此,生态旅游着眼于旅游的“生态”特性,即“自然旅游”,强调的是较少的开发和干预。而低碳旅游以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着眼于低碳环境创设、低碳管理创新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低碳旅游不排斥开发,相反,它鼓励那些通过制度创新,依托新型能源,运用低碳技术的开发建设。

②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者”通过“生态交通”到“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的旅游。一种旅游方式必须要突破“生态旅游者”、“生态交通”和“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三层限制才能称得上是生态旅游。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世界,对于三者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因而生态旅游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并且这三种条件缺一不可,也使得真正算作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并不多,也便缩小了生态旅游的范围。而低碳旅游涉及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所有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旅游方式都可以被称作低碳旅游。因此,低碳旅游的鉴定指标清晰,并且其范围要明显广于生态旅游的范围。

③从实现手段来看,生态旅游侧重的是“维持”、“保护”,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限开发”,制造“有限废弃物”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的旅游发展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而低碳旅游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低碳环境创设、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创新和旅游者的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来实现,这些方法与手段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积极改造”的意味,当然这种“出击”与“改造”也是建立在不损害自然承载力的既定条件之上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9],而两者同样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于是便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现代旅游发展方式模型(见图1)。其中,可持续旅游既是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又是低碳旅游欲求达到的目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目标方向层;生态旅游多数情况下则作为一种追求可持续旅游的抽象理念,位于金字塔中部的理念指导层;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为方式,其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基础响应层。

3结论

在当代,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经济,引领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内将达到顶峰,而后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下降到2000年一半的水平[10]。因此,可以预见,低碳经济至少在未来10-15年中都将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低碳旅游方式也将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17-19.

[2]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国际经济评论,2007,(5):50-52.

[3]苟春,马元祝.推进低碳旅游科学发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7):21.

[4]吴莹.倡导推行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管理与财富,2010(3):100-101.

[5]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6]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7]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8]蔡萌,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2009,(12):40-46.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西方逐渐兴起,其兴起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类自身处在后工业文明时期,高度的城市化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和依恋,迫切需要到自然环境中去放松自己,亲近自然成为人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其次人类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必然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自下而上和发展;而传统的大众旅游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代表了二十一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McNeely、Thorsell和Ceballoslascurain(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游客到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活动;RalfBuckley(1994)提出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支持环境保护层,进行可持续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Brouse(1992)认为生态旅游是负责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范内尔(Fennell,1999)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形式的,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方式;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AA,2000a)提出只有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且主要关注对自然区域的体验,并培养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与保护的旅游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定义为“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

虽然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但它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即以自然为基础的因素、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续性。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是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它两个标准也是为这一核心标准服务的。这一点既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同样生态旅游也是人们在认识到传统大众旅游不能完全解决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

要准确地认识生态旅游内涵的本质特征,首先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系统除了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外,还可以加上一点,即生态旅游环境。因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周围环境不仅指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尤其要着重关注社会环境,即社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这四个组成要素中,生态旅游资源是客观要素,而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景区、社区居民这三者是能动的,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者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有所不同,大众旅游者本身只需要具备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就可以了,而生态旅游者除此以外,不仅需要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强烈责任感,还需要有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知道自身的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相对来说,生态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的层次,生态旅游也就是一种较高级的旅游活动。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Mmintosh,1995)中严格规定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其中包括以下几点:“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而生态旅游者由于不追求享受,能忍受不适,规模小,对当地的负面影响也极其微小,在活动中,生态旅游者还希望与当地居民交往,这无疑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极好的印象,生态旅游者的环境保护观念也会逐渐深入到社区居民心中,使当地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态旅游景区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景区是生态旅游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其功能是提供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者提供基本的服务设施等。生态旅游景区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产业部门能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运用生态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生态旅游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严格地管理,将会对旅游景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实际上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更为有害的是有些旅游业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然而实施的却是大众旅游,这不仅对旅游区资源产生破坏,更导致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误解,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类对于海洋旅游的需求逐步提升,并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生命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国内学者从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海洋生态旅游的产品与市场、海洋生态旅游的文化以及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几大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海洋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正确理解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是研究海洋生态旅游的关键和基础。首先,旅游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意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生态旅游本身由生态旅游衍生而来,是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的结合。目前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不统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到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其他附带的文化因素――过去的和现在的),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负面影响小,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利益。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学者对海洋生态旅游的界定大都从生态旅游角度出发,但始终未能统一乃至权威化。周映萍、朱坚真(2009)认为:滨海生态旅游是利用海洋环境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海上垂钓、漂流、探险、潜水、冲浪、品尝海鲜、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参与海上作业以及海洋探秘等。张从(2009)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是为了了解、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观(包括与自然融合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既体现认识和享受自然,又体现环境教育的旅游。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旅游除了具备生态旅游的共性特征,更包括了独特的海域文化、海洋自然资源等特性。

海洋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导向,以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托,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为前提,开发海洋旅游产业,以期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这是学者们在对海洋生态旅游定义时所取得的共识。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定义大多是在生态旅游的定义上出发,结合海洋空间范围来界定的。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内涵理解,本文认为海洋环境下,一切符合生态旅游核心理念的旅游活动即可称之为的海洋生态旅游。

三、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

我国对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以区域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比重最大。潘海颖(2007)提出在海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需要贯彻的核心思想是:旅游景区开发原理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结合,注重事前预防、超前定位、动态监控、系统管理。他认为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过程,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郭晋杰、焦艳丽分析了广东省特呈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潜力,指出模红树林资源作为海岛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发展海岛生态旅游的资源凭借。提出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几大原则和取向:一是特色化原则和品牌化取向;二是市场化、产业化原则和人文化取向;三是旅游内容层次化原则和科学化取向;四是可持续化原则和绿色化取向。桂峰等(2001)对辐射沙洲沿岸地区概况以及如东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认为潮滩各区间生态特征不同,从而旅游资源价值不一。因此针对潮滩资源提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带开发模式以及点轴开发模式。楼筱环(2011)分析了舟山群岛生态型海洋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树立生态旅游区域发展概念,出台与实施无人岛生态旅游开发政策等发展

策略。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充分认识到开发海洋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了极大关注。但研究内容大多针对区域和海岛,缺乏对中国海洋生态旅游整体性研究。目前以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对开发海洋生态旅游提出的诸多策略缺乏实践价值,因而对实际开发所起指导作用较小。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海洋生态旅游研究的开发进程。

四、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与市场的研究

(一)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

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源于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蓝宗辉(2002)等在探讨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的作用时指出,红树林是海上旅游的后备资源。因其具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可被开辟为生态旅游场所。庞振刚(2003)等针对象山环港区整体海洋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出了渔乡风情、海岛游乐、海上运动、滨海疗养和海塘娱乐5大海洋生态旅游区,并设计了相关旅游产品。冯锦龙(2002)凭借江苏海洋渔业资源,针对江苏沿海的海洋旅游、生态旅游或大旅游设计了5类渔业产品:观赏性旅游产品、参与性旅游产品、科普性旅游产品、购买性旅游产品和品尝性旅游产品。并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设计了“10观4海”共14类产品。

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海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潜力大。国内对海岛与海滨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可以初步形成一套系统的旅游产品模式,对其他众多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产品的设计起到导向作用。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第一,各区域共性产品多,个性产品少。产品开发限于利用海水、阳光和沙滩,地域文化不够凸显,区域差异不足。第二,大众普及型产品多,高科技特色产品少。另外游客消费能力偏低,开发者销售收入少,积极性不高;第三,陆地产品多,海洋和深海产品少。

(二)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匮乏。在对区域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进程中也很少涉及市场的问题。从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研究起,所能搜索得到的研究文献中只有庞振刚等(2003)在探讨象山港区域开发海洋生态旅游问题时进行的初步的市场分析。他们将其市场定位为以宁波市及周边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并且根据其市场特征划分出三级客源市场。一级为宁波市及周边奉化、宁海、象山等城镇居民;二级为浙东地区;三级为利用旅游介入机会从其他景区分流的一些较远地区的游客,亦可称作机会型市场。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较少关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市场,这对海洋生态旅游供需双方市场的发展不利,也会使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缺少市场导向。

五、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

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并不多,仍以对海洋旅游文化的衍生为主。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文化是在海洋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积累、凝结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是海洋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复合体。而其文化价值源自海洋生态旅游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可分为标准生态旅游模式、准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化大众旅游模式三种实现模式。

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较晚,包括学者在内的旅游者没有或少有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体验。同时海洋空间范围大,生态旅游活动有限,而人类碍于海洋的可进入性和不安全因素,而未能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有进一步的

突破。

六、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翟庆文(2011)探究了我国滨海休闲潜水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潜水业活动可能对旅游产生致命性问题,即毁坏海洋生态的同时还会摧毁海洋传统文化。雷春、高艳利(2011)在探析海南省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时强调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应对开发的项目按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要求进行研究,取得海洋生态系统整体的效益。徐菲菲(2003)通过多目标加权平均法,以滨海城市连云港为例,创建了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提出连云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型”的模式。马克美(1999)对广东海洋生态旅游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要讲求名牌效应,要创建滨海旅游的中心城市,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乌兰(2010)在分析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关系时指出,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因此要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中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

方式。

我国学者在研究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大多是理论成果,鲜有学者能够提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再者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已进行的少量海洋生态旅游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学者们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存在信息落后的现象,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时间上相对滞后。

七、结束语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6篇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侧重点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多种诠释,本文根据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各学者和组织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从而让我们更清晰的明确什么是生态旅游。

关键词 ]生态旅游;概念;评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83

1生态旅游产生背景

1.1现代人对优良环境的渴望

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至今,已经走过蒙昧生态和征服生态两个阶段,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生态时代。在生态发展的蒙昧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系统内部同质和谐的关系,生态与经济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依赖和协调状态。在生态发展的征服时代,人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完全依赖自然的状态,在人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野蛮掠夺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现代文明,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的掠夺性开发模式,其结果是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加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温室效应加剧、垃圾成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困扰着人类,并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被环境问题困扰着的人们,特别向往优良的环境,他们逐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开始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目前,对“可持续发展”达成的共识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希望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抛弃,它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是当今和未来人类行为的指南。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可谓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个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各国政府均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正是代表世界旅游业向人类做出的保护环境的承诺和其长期的奋斗目标。

1.2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异军突起,目前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成为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种繁荣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如对旅游活动的粗放式管理,导致了旅游设施建设的病态膨胀,往往破坏景观和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式开发,损害了旅游环境质量的生命力和多样性;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如污水、固体废弃物、汽车产生的噪声等对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等,严重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条使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的旅游发展道路。

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兰沙罗特召开了可持续旅游世界发展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的两个文件《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中,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①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③可持续旅游的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许多人希望返璞归真,到静谧、幽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感悟自然,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随着旅游者的渐趋成熟,他们开始逐渐放弃老一套的旅游方式,追求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特种旅游,这无疑给传统的旅游业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其他形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生态旅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既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追求新的旅游方式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因而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形成不同概念,一直以来,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侧重点,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多种诠释。综观各种概念并归纳起来,根据定义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2.1保护中心论

保护中心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或者说生态旅游等于可持续发展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主张实施生态旅游就是要强调保护,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好旅游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文化。

2.1.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保护中心论的代表性定义如: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尊重当地完整性的、富有启迪意义的自然旅游体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生态旅游是受到保护的自然区域的旅游,它是一种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英国皇家理学会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欣赏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自然生物及人类文化的同时不对它们产生破坏的旅行。

2.1.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保护中心论的代表性定义如:杨文杰[1]认为,生态旅游本义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推出生态旅游产品,以丰富拓展我国的旅游种类和市场。卢云亭和王建军[2]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陈佐忠和王艳芬[3]认为,生态旅游=感受与享受自然+认识与研究自然+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一般以自然保护区为观光对象。牛亚菲[4]认为,生态旅游包含两个基本内容: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

2.2居民利益论

居民利益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其核心内容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该观点主张生态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而且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有义务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2.2.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居民利益论的代表性定义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认为,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Boo Elizabeth[5]认为,生态旅游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和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2.2.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居民利益论的代表性定义如:郭岱宜[6]认为,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高晔[7]转述,生态旅游是对保护环境及维护当地居民争取安逸生活承担义务的旅游活动。丁云鹏[8]认为,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教育游客如何欣赏和尊重自然,在正确的管理和控制下,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环境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2.3回归自然论

回归自然论的生态旅游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大自然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回归大自然,只要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2.3.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回归自然论的代表性定义如:世界旅游组织中心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团(者)参观自然保护区,或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交叠部分。

2.3.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回归自然论的代表性定义如:王献溥[9]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接受环境教育和受到持续管理的旅行活动。刘红[10]等人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以自然景观旅游生态系统为主要观光游览对象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强调旅游者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的生态联系。杨开忠[11]等人对生态旅游从旅游需求方、旅游供给方和二者的综合角度三方面进行定义:从旅游需求方,生态旅游是旅游者到自然生态目的地体验异质生态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方,它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人们回归、享受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产品;从二者综合角度,生态旅游是一种观念或思想,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是可持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4原始荒野论

原始荒野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原始荒野旅游。其核心内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区域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荒野区域。

2.4.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原始荒野论的代表性定义如:Ceballos Lascur ain[12]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领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散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相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伊丽莎白布[13]认为,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2.4.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原始荒野论的代表性定义如:王尔康[14]认为,狭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到很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如深山峡谷、冰川雪峰、大漠荒野、原始森林等处去进行带有冒险色彩和考察内容的旅游活动。牛亚菲[15]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它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

2.5环境资源论

环境资源论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旅游,其核心内容是以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因子作为主要旅游资源。

代表定义。环境资源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定义是吴楚材、吴章文[16]等给出的定义:生态旅游主要是城市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3生态旅游概念评述

3.1对保护中心论的评析

这类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内容有偏差。旅游是有动机、有目的、有行为的。这类定义没有考虑旅游者的真实的、主要的旅游动机,而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与旅游者为了愉悦、享受、求知、体验等主要的出游动机相悖。如果认为强调保护就是生态旅游,那生态旅游就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宣传,一种教育,是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体系在实践中操作,会扰乱现在旅游的秩序,是远远不能接受的;即使接受了这个定义也会无所遵从,说说而已。

3.2对居民利益论的评析

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来分析,所有旅游活动均能产生经济效益,旅游者从客源地来至旅游目的地,均能带来巨大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均能为当地经济繁荣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如果将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作为生态旅游的一项本质特征,其与大众旅游不能形成实质性的区别。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类定义是不能成立的。

3.3对回归自然论的评析

回归自然论主张生态旅游是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生态旅游的本质问题。但是,这类定义将生态旅游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包括探险旅游、登山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从而扰乱了人们习惯了的旅游类型体系,给旅游者和旅游组织者造成认知和识别上的混乱,让机会主义者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处粘贴,这也正是前些年生态旅游泛用、泛化、泛滥的主要根源。

3.4对原始荒野论的评析

原始荒野论的定义指出了生态旅游是追求到那些人迹罕至的、没有受到破坏或者很少受到破坏的自然地域环境中去旅游。表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但这些定义的内容也还有欠科学的地方。例如,这类定义表述了旅游者对环境的要求,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等于是可以旅游的地方,例如冰川、沙漠、天然放射性很高的地段、戈壁、有瘴气的森林等。

3.5对环境资源论的评析

这类定义明确地指出了生态旅游者是城市中的居民或集中居住区的居民,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到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就是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生态觉醒、社会发展、高度城市化、大众旅游到来的一种旅游的新类型、新产品,社会旅游的发展将会使生态旅游显得更重要。

从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也可以看到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渴望也是从环境资源这一角度出发的。

4结语

综合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对国内外各学者和各组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诠释,我觉得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应着眼于生态旅游这一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环境。

“保护”是对环境的保护;“居民利益”是从“环境资源”中获取的利益;“回归自然”与“原始荒野”是“环境资源”中的一部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资源论”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比较科学的。

参考文献:

[1]杨文杰.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N].中国旅游报,1999-11-15.

[2]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陈佐宗,王艳芳.我国草原生态旅游的资源分析与路线设计[C].首届全国可持续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

[4]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2).

[5]Boo Elizabeth.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Washington: WWF.1992.

[6]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7]高晔.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地球[N].中国旅游报,1995-05-04.

[8]丁云鹏.生态旅游概念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1-03-30.

[9]王献溥.关于生态旅游和保护区的发展[J].人与生物圈,1995(2):16-23.

[10]刘红,袁兴中,李瑞波.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4):67-70.

[1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20(2):206-212.

[12]Ceballos 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2):13-14.

[13]Elizabeth Boo.Ecotourism:the potential and pitfalls,WWF,Washington,1990.

[14]王尔康.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1998(2):14-16.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7篇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

在追求“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目标下,旅游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乡村旅游本身具有自然生态性,其发展也必然要求生态化、低碳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归纳与总结,对低碳乡村旅游界定如下: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旅游“低碳化”,是乡村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综合,即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本着低碳经济的理念,使用低碳技术和相关政策措施对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宣传倡导低碳理念,让旅游者在旅行中自觉减少碳排量,实现高效低耗的乡村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乡村社区环境损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二)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

低碳乡村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低碳乡村旅游是具有低碳体验和教育功能,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碳排放和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为基础,重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

(一)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理论

1.循环经济理论是必备的理论基础。低碳乡村旅游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倡导节能减排,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可持续重复利用的方法来缓解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在低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是通过清洁生产、资源再造、环境修复等途径,形成旅游业与乡村产业循环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构建低碳保障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的战略目标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路径

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且需要乡村农户、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具体模式可参见图1。

三、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实施的方法

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国内旅游中的一匹“黑马”。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应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面向低碳经济,以积极的姿态,学习现有的低碳示范区,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低碳乡村旅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乡村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在乡村旅游中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培养旅游者与农户的低碳旅游意识,营造低碳乡村旅游环境。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乡村农户是低碳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者,低碳乡村旅游模式落实到实践中并取得可观效益,最关键的就是要使活动主体,即旅游者,和乡村农户自觉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乡村旅游目的地可利用多媒体、广告牌及宣传手册向广大旅游者广泛普及低碳环保理念,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从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及娱乐活动等方面自觉购买使用含有低碳性质的商品和服务。

低碳循环技术:充分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低碳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是合理处理乡村旅游生产和加工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使用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方式进行再利用处理,形成一个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系统。以沼气为主的物质能源再循环、废水循环利用、其他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方式循环高效的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量。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产业 贡献率

一、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先导产业,旅游业理所当然应该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各种政府和旅游业界已经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已不能再把单纯的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共同发展的目标。对福建省旅游业的研究应从从侧重旅游经济意义上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发展。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旅游业概念的界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由国民经济一系列相关行业所组成;2)旅游业经营活动目的是提供满足旅游者活动需求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定义产业的关键要素是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点。旅游业可以定义为:”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各种物品和服务的综合性的产业”。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涵义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通过旅游产业管理和资源与环境管理,提高旅游业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以保证在满足当代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社区居民利益的同时,不减少后代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社区居民在本地区的利益。

三、福建旅游业发展条件与发展现状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浙江、江西、广东交界,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海陆兼备,具有较好的旅游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2010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16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9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9亿美元,旅游总收入304亿元,增长21.9%,占全省GDP的7.77%;旅游接待、旅游创汇2项指标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四位。旅游业在我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就其发展而言,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

四、福建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

(1)回归模型分析

1.建立模型

Y=c+b·X其中Y为福建省历年GDP X为福建省历年旅游总收入,c,b为参数。

通过Eviews分析计算得出,Y=7685.67+20.14·X

(4.10)

(8.57)

R2=0.90 F=73.42

2.模型检验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拟合的结果较好。可决系数R2=0.90 ,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的效果较好,从截距项和斜率项的检验值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8的临界值t0.025(8)=2.306;方程的边际系数为20.14,即每增加一亿元的旅游收入,会导致福建省GDP增加20.14亿元。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上述相关实证研究已经证明旅游业作为福建省新的增长点,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福建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此,政府应该加强领导,积极促进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把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大力抓好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职能队伍,提高旅游工作质量;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广泛吸引客源;加大特殊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以品牌旅游产品或以著名旅游城市为中心,建立旅游区。

参考文献:

[1]张景群.旅游业资源与开发[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

[2]李芳.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分析[J].旅游学刊,2007,(10).

[3]张墨格.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