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研究

消费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消费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消费研究范文第1篇

一、绿色服装内涵

绿色服装是从环境保护出发,旨在通过设计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服装。它是以保护人类健康,使其免受伤害,并且有无毒、安全的优点,而且在使用和穿着时,给人以松弛、舒适、回归自然、心情舒畅感觉的纺织品。从专业上说,绿色服装必须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生产生态学,即生产上的环保

2003年1月l号起,国家技术监督局了《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限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禁偶氮染料等强制性指标。这一系列的指标使得服装生产企业有了设计、材料、生产等一系列环节的生产标准。在生产环节的严格要求能够很好地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及服装处理的可循环,生产生态学是之后绿色服装消费的基础与保障。绿色和平污染与防治项目指出,2011年4月至5月间,绿色和平在中国、英国、阿根廷等国家采购了15个服装品牌的78件样品。绿色和平将这些样品送至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包括阿迪达斯、李宁等在内的2/3的样品被检测出含有NPE。NPE在纺织生产中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环境中会迅速分解成壬基酚(NP)。NP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它能模拟雌激素,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并且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而这些在生产环节的污染及有害物质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以及环境的保护。这类衣服不仅在生产上对环境造成了伤害,并且也严重的危害到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政府应该加大检查力度,加大惩罚措施,而企业也应良心生产,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二)用户生态学,即对用户不会带来伤害

服装是人体散热和保温的重要手段,也是服装的原始功能和基本功能,因而服装面料的湿热传递性、舒适性、对着装者是否健康,非常重要。所以服装选材是否环保是十分重要的,天然纤维,无论是棉、麻,还是丝绸,都以其无毒、无害、无副作用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21世纪的消费热点。目前还有几款环保材料备受消费者喜欢:

1.大豆蛋白纤维面料。被称为新世纪的“生态纺织纤维”,主要原料来自于大豆豆粕,由我国率先自主开发、研制成功。该纤维单丝纤度细、比重小、强伸度高、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40%。

2.原生竹纤维面料。竹纤维石由竹子经粉碎后采用水解、碱处理及多段式的漂白,精制成浆粕,再将不溶性的浆粕予以变性,转变为可溶性粘胶纤维用的竹浆粕,再经过粘胶抽丝制成。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防缩水、防皱褶与抗起球的效果,同时不会造成过敏,自然环保。

3.牛奶蛋白纤维面料。牛奶蛋白纤维是将液状牛奶脱水、脱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成蛋白质纺丝液,然后制成新型高档纺织纤维。该纤维具有亲肤性强、手感舒适自然、色泽亮丽、易染色等特性,可以纯纺,也可以和羊绒、蚕丝、棉、麻等纤维进行混纺,可开发高档内衣、衬衫、豪华床上用品等。

4.莫代尔纤维。莫代尔纤维是由产自欧洲的灌木林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而成,是一种纤维素纤维。Modal纤维的原料来自于大自然的木材,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这些材料不仅环保而且手感好并且自己穿在身上会十分舒适,最重要的是对身体没有伤害,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而材料选择只是服装生产的一小步,之后的设计、加工也是同样要求要以环保为主要要求。

(三)处理生态学

处理生态学,是指织物或服装使用后的处理合理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追求绿色服装消费,但是消费意识还是只停留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初级阶段,而“环保意识”较为淡漠。在上个论述中提到的几种环保材料,它们受到推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易处理、能够很快分解,有利于资源回收,维持生态平衡。要将废弃物铲除在萌芽状态,减少废弃物也是环保的一个主要的部分。而消费者则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服装,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大学生绿色服装市场调查

对于绿色服装的发展也应从上述的几项标准出发。首先,强调在生产和使用中体现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使服装不再增加环境负荷;其次,在强调环保性的同时注重保健舒适,使随身穿着的衣服成为‘穿的’保养品。例如,能除去异味、充分吸汗的袜子,具有空调功能、能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陶瓷纤维保健服等;最后,降低环保服装的价格,扩大环保服装的品种,让消费者有能力购买环保服装,这其实也是环保服装如植物染色内衣继续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一个独特社会群体,其消费心理以及消费行为以标新立异,追求时尚为主,他们用自己的穿着表现自己品味,表达自己叛逆的心理。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环保意识强,所以我们基于上述对绿色服装的了解,对大学生的绿色服装的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每月的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占9%,500-1000元的占60%,1000元以上的占31%;逛街的频率:每月4次的占15%,每月2次的占39%,每月1次的占25%,两个月以上的占21%;购买服装时选择款式美观占18%,价格合理占41%,质量好占35%,品牌占6%,产地占0%;选择休闲装的占68%,职业装占8%,流行时尚占20%、个性前卫也占7%;展现个性的占9%,追求时尚的占13%,提高自信的占16%,追求舒适的占50%,其他的占12%;关注质量保证的占38%,款式新颖的占47%,价格便宜的占15%,购物环境的占5%,交通便捷的占1%。

通过对结果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不会盲目地追随服装流行趋势、崇拜名牌服装,他们会挑选适合自己、突出个性的服装。他们选择服装的重要因素是舒适性,其次是服装的款式,既要时尚,但又不是特意追随潮流,要体现个性,并且符合大学生的身份。因此,服装生产者和服装销售者在经营以大学生为目标市场的服装时,应努力开发出体现个性的服装款式,在符合大学生身份的前提下满足他们展示个性的欲望,款式和面料要多样化,以舒适为主。

通过调查总结,我们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心理及行为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社会总体消费环境的影响下,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大学生处于的特殊环境使得他们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服装彰显个性,体现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他们欣赏前卫、追逐时尚,并喜欢通过对前卫、时尚的追逐,展现个性魅力。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由于经济并未独立,其购买行为受到限制。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结论与对策

虽然消费实力落后,但是对于绿色服装的消费还是报以支持的态度。发展绿色服装市场,大学生将会是一个庞大的目标市场。对于绿色服装消费开展则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

首先是服装企业的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只有企业以良心的态度进行生产、设计才能达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赢。服装企业应该在保证绿色服装产品的质量的基础上,改善服装的舒适性,保持款式的创新,与技术工艺的提升,做到以人为本。消费环境,消费方式以及产品价格对消费者的绿色服装消费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开展绿色营销,培育企业的绿色文化。

2.潜心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加快绿色产品创新。

3.加强对绿色营销组合的研究,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4.大力开展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

5.运用绿色产品的广告战略,大力宣传绿色消费。

6.开展绿色沟通,企业应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在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各方面坚持绿色标准,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安全控制,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产品。

7.企业应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加强技术创新,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的价格,激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动机。

8.企业应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宣传绿色产品,科学介绍绿色产品,提高顾客的绿色消费满意度。企业的绿色广告要适应消费者心理而进行策略宣传。

其次,政府要监督和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服装的生产,而最主要的就是对公中宣传绿色消费,公众是开展绿色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公众的服装绿色消费意识觉醒,才能在消费中自觉抵制拒绝不符合生态标准、对身体或环境有害的纺织服装用品,进而促进绿色生产和营销。尽管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意识,但还是有少数消费者对诸如绿色食品的绿色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没有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使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最终导致企业普遍缺乏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使有限的绿色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力发展绿色消费理应受到政府重视。目前在我国,绿色产品流通中还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关卡、收费,运输中缺乏统一标志和标准,在途污染时有发生,全国尚未建立从批发到零售的绿色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绿色产品的专营商店、绿色食品和蔬菜专门摊位、绿色产品连锁店在市场上很少见甚至是空白,尚未举办影响力较大的绿色产品的展销和贸易活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给绿色生产企业银锭的支持可以促成更多的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经营模式。而发展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又能够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改变消费观念,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向公众宣传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2)对企业给予一定的技术经济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经营模式;(3)优化绿色商品流通,健全流通渠道;(4)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科学制定环保的政策、规划。

四、结语

消费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 动态消费 模式

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消费模式是旅游消费行为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征,反映既是个体的消费方式,也是群体的消费特征,是一定时期旅游消费的综合体现(龙江智等,2012)。本文研究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描述的是适合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的过程。通过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在探究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从旅游者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现代消费需求几个相关因素入手,综合考虑时间、环境、表现形式及旅游者心理,将旅游消费行为分为静态消费和动态消费两种模式(林增学,1999),如图1、图2所示。

旅游静态消费是在不考虑消费行为的过程和变化的基础上,对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方式的各种因子和消费行为本身的状态进行的分析。

旅游动态消费模式是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一消费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进而作为信息重新反馈影响旅游者,即旅游者本期消费行为受到前期消费行为的影响,而本期消费行为又影响下期消费活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旅游动态消费模式是整体把握了旅游消费行为的概况和规律,它不仅仅是“购买决策过程”,而是基于传统的“E-K-B模式”消费行为理论,结合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变量和指标,并关注于“整个行为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动态消费行为理论体系

为了应对个体的旅游行为的转变,景区必须超越现在自身的功能,提供体验上的竞争,即由功能型的跟随经营向情感型的引领经营导向转变,从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出发,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而核心就是创意化、服务化、娱乐化。

对旅游者而言,景区优良的原生态环境、优美的景观环境、多元文化的“境界”以及优质的服务产品将影响和改变旅游者旧有的被动消费习惯。对消费的旅游产品而言,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转移性以及生产交换消费的同一性,旅游消费在旅游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性尤为突出,对旅游消费及消费效果评价具有更重要意义(钱林晓,2000)。可以看出,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建立“旅游消费信息收集―决定旅游消费购买―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效果评价―再次消费可能性”的动态理论研究体系,充分重视旅游消费效果评价,才能让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指导旅游经营者改进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重购率,真正形成再次消费的良性循环(李小芳,2008),如图3所示。

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主动消费的形成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旅游产品的丰裕程度、旅游消费技术的完备程度、旅游产品信息的完全性程度是影响其消费控制权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产品供给越丰裕、旅游者所掌握的消费技术越完备、旅游产品信息越充分,则旅游者所拥有的消费控制权越巩固,主动消费的意愿越强。旅游者通过自由选择找到符合自身目的的丰富、个性化需求时,就形成了主动消费,即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旅游,并通过旅游产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旅游消费行为。

(二)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对象

主动消费是基于好奇心,为了得到愉快而进行旅行,而旅游者的消费对象就是能够激发人们产生猎奇心理,诱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进行旅游活动并获得身心享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总称。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对象就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旅游主动消费的消费主体

主动消费是每个旅游者的潜在需求,旅游者是构成旅游主动消费的主体,没有旅游者,旅游消费活动就无法实现。

(四)旅游主动消费实现的方法

从景区角度来说,景区的刺激会对旅游者消费前的选择产生大的影响,目的地负责传送信息,以高质量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赢得旅游者信赖,才能促成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者需要识别搜寻信息,只要能达到自身的满意程度,就能激发主动消费的良性循环,这也为旅游者的选择提供了良好途径。

旅游动态消费对旅游格局演变的影响

(一)推动旅游产业空间集聚

由于旅游动态消费的不断细分和复杂化,其市场范围和结构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划分。同时,旅游动态消费需求的个性化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也促进了旅游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促使其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有特色的小集聚区,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随着旅游消费经历的丰富,旅游动态消费正在向综合性发展,旅游者期待综合型旅游地和旅游活动项目,享受规模性的旅游体验,旅游动态消费的这种变化会引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旅游企业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更加优越的区位和更加合适的合作者,这也成为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主要动力。

(二)逐步完成旅游方式从单一观光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一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而旅游动态消费是一个变化的消费行为过程,需要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心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因此,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即从“观光式旅游”成长为“体验式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转变为观光休闲旅游并重,实现旅游方式的国际化,达到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构建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

(三)实现旅游经济模式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静态的“门票经济”是旅游市场初期发展的表现,以观光为导向的旅游选择门票这种直观的经营回报方式,助推了门票经济的发展。而旅游动态消费追求的是以品牌为导向的综合服务,也许旅游全程没有出现一张景区门票,但游客的花费可能大大超出景区门票的支出,与此同时,游客也获得了门票经济条件下无法获得的满意游程。因此,旅游动态消费实现了旅游经济模式从静态“门票经济”向动态“产业经济”的转变,促进以休闲度假为背景和重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充分满足了游客的心身愉悦和体现了精神价值的旅游方式,也形成了良好的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动态消费的优化方案

(一)基于精神和价值观诉求建设的旅游品牌

由于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消费心理呈现动态游移的变化特点,因而旅游品牌的精神文化诉求必须紧跟旅游者的购买偏好,旅游品牌的诉求策略和消费心理的动态变化相结合,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迎合细分市场的消费心理,发挥品牌文化层面的促销作用,同时旅游品牌的诉求策略应立足于旅游消费市场博弈的长期动态性,避免短期行为。

(二)实现旅游者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旅游方式是单一的、缺乏互动的,旅游者只能被迫接受,只有实现旅游者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交流,才能使旅游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消费行为获得释放。对于旅游者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选择景点、酒店、交通等,由旅行社进行报价反馈,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验设计旅游线路,使自身参与到品牌运作的整个过程,最终达到脱离过于规范化与程式化的出游方式。

(三)打造独特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是“旅游消费模式升级、景区发展模式升级和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实现多功能、多业态的旅游项目集聚,推动区域旅游从景区时代走向综合体时代,全力打造河北省旅游综合体建设,才能形成旅游动态消费的良性循环。

(四)塑造游客体验为核心的意境美

旅游体验经济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是实现旅游动态消费的一种有效途径。旅游业必须转换思路,创新服务,集合多种感官刺激,调动旅客的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与价值化的旅游产品,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动态消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旅游消费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且逐步推动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旅游消费中带有很强的被动性,因此需要适度转变旅游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旅游消费模式,推动我国旅游消费结构的完善。旅游动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是一个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同步的研究过程,本文关注的只是现阶段的旅游市场状况,随着旅游消费行为观念的良性培育,旅游动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条件不断成熟,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朱莹.文化与自我[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谷明.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3.杨丽萍.我国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

4.陆林.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1997,12(1)

5.娄世娣.旅游动机及其激发[J].经济经纬,2002(1)

6.李舟.深圳华侨城2000年游客调查分析研究―兼析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1,16(1)

7.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2(4)

8.龙江智,李恒云.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

9.林增学.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4)

消费研究范文第3篇

其他方面的原因。方福前(2009)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进行计量分析,得出1995—200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函数比较稳定;医疗、教育和住房体制改革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并运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进一步得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居民所占份额越来越小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李文溥、龚敏(2011)认为CPI的上涨对城乡及不同收入群体的冲击不同,对农村居民与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通胀差异会扩大城乡及不同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并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滑。路易斯(LouisKuijis)运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对中国的私人储蓄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中国的高储蓄主要是企业的高储蓄,再次是政府的高储蓄,中国居民的储蓄水平虽然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但低于像印度等国家。因此,他认为企业储蓄过多是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主要原因。路易斯进一步指出,中国居民高储蓄水平的原因部分是要支付譬如医疗和教育支出,而这些在国外多数是由政府或者保险公司支付的。此外,中国居民还要在住房投资上花费将近一半的储蓄。上述观点各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综合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运用面板数据来比较分析它们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以及各自的影响方向与强度,探明抑制我国居民消费的真实原因,进一步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本文选取1997年至2010年的30个省分城乡年度面板数据(paneldata),由于数据不全所以不予包括。出现在本文中的变量有:人均消费支出(城镇与农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城镇与农村)、人均财富水平(城镇与农村)、物价指数(城镇与农村)、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老年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医疗状况、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等。其中物价指数以1997年为基期,为100%,并以此对以后年份进行调整。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为央行公布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由于医疗支出数据难以取得且准确率不高,而医疗机构床位数统计已有多年,所以本文采用医疗机构床位数千人每张作为医疗状况的代替变量。人均财富水平为城乡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便于分析及减小变量异方差,本文对于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富水平、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均取对数。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编写的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的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的相关年份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各省教育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写的相关年份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各省卫生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关年份的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二、面板数据模型

由于本文采用1997—2010年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所以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研究居民消费需求,既要考虑短期因素,如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财富水平、医疗状况、通货膨胀、利率;也需要考虑长期因素,如未成年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本文构建的模型包含8个解释变量,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尽可能地纳入模型。面板数据基本模型为:yi,t=C+αi+γt+x''''i,tβ+μi,ti=1,2……N,t=1,2……T其中,y表示被解释变量,C表截距项,x''''为k维解释变量向量,i表示横截面数据,t表示时间序列数,β为回归系数向量;其中,αi度量个体间的差异,γt度量时间上的差异;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面板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形式:1.普通混合回归模型。此类模型假设αi和γt不随个体i和时间t变化。即α1=α2=α3=……=αn,γ1=γ2=γ3=……=γt。此时模型可以写为yi,t=α+x''''i,tβ+μi,t2.固定影响模型。此类模型假设αi和γt随个体i和时间t变化,并认为αi和γt与解释变量相关,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1)个体固定影响模型。即αi在个体i上变化,而γt在时间上无变化。(2)时期固定影响模型。即αi在个体i上无变化,而γt在时间上变化。(3)个体和时期固定影响模型。即截距项αi在个体i上变化,且γt在时间t上变化。3.随机影响模型。此类模型假设αi,γt,μi,t均服从于正态分布,且相互独立,即各自不存在截面自相关、时间自相关、混合自相关。

三、面板数据模型设定分析

对于以上三种模型的选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判断:1.固定影响模型检验。由于固定影响模型分三种情况,所以检验也相应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个体固定影响检验。原假设为αi不随个体i变化,即α1=α2=α3=……=αn=0。若原假设成立,则服从F分布:F=(SSEr-SSEu)(N-1)SSEu(NT-N-k)~F(N-1,NT-k)其中SSEr为普通混合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SEu为个体固定影响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若F大于临界值,则拒绝不存在个体固定影响的原假设。本文中,城镇居民回归方程F统计量为24.5521,大于1%的临界值,即认为可以建立个体固定影响模型;农村居民回归方程中,F统计量为39.85917,大于1%的临界值,同样可以建立固定影响模型。(2)时期固定影响模型检验。原假设为γt不随时间t变化,即γ1=γ2=γ3=……=γt=0。依然构造F统计量,但其中的SSEu改为时期固定影响模型的残差平方和。若F大于临界值,则拒绝无时期固定影响的原假设。在本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回归模型中,由于存在奇异矩阵,所以无法建立时期固定影响模型,也无法检验。(3)个体和时期固定影响检验。原假设为αi和γt不随个体i和时间t变化,即α1=α2=α3=……=αn=0,γ1=γ2=γ3=……=γt=0。构造F统计量,此时的SSEu为基本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如果F大于临界值时,则拒绝不存在个体和时期固定影响的原假设。同样由于存在奇异矩阵,因此无法检验。2.H检验。在利用面板数据建模时,可用Hausman来确定选用固定影响模型或是随机影响模型,并且随机影响模型优先考虑。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为:随机影响模型中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构造统计量:W=[b-β]''''VARb-β[b-β]其中b为固定影响模型中回归系数的估计,β为随机影响模型中回归系数的估计。在原假设下,统计量W服从χ2(k),k为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无论在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模型中,Hausman检验结果P值均大于10%,不能拒绝原假设,所以都可以选用随机影响模型。本文决定采用随机影响模型估计。

四、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检验分析,运用面板数据的随机影响模型,分别建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方程,计量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人口抚养比、未成年人口抚养比、通货膨胀率、人均财富水平、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医疗水平、利息率为解释变量。回归方程的F统计量的P值均接近于0,R2均大于0.9,说明方程整体上显著。由以上计量结果可知:1.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对居民消费有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对城镇居民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居民,0.918844对0.785993。这种影响程度的不同可能是城镇居民消费更无后顾之忧,收入稳定性高,且福利等社会保障因素好于农村,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有一部分是自给自足的缘故,数据上显示不出来。2.老年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影响不同。对城镇居民消费无显著影响(10%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城镇居民大部分均有退休金,而少儿支出占比较小;但老年人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显著,有着促进作用,而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农村老年人大都是活到老忙到老,对于家庭的负担很小,而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表明社会福利如养老保险等对我国现期居民消费影响不大。3.物价指数(CPI)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均有明显影响,但作用的方式却不一样。对城镇居民消费抑制,系数为-0.2363,表明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的高度敏感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居民大都靠货币计量的工资;而对农村居民却有着明显促进作用,系数为0.3882,可能由于知识水平的不同,农村居民整体有着习惯性预期,在价格未升时加快消费。4.财富水平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也有着不同影响。对城镇居民在10%水平下显著,但却是抑制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城市房价的高涨,居民存钱买房,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原因之一是农村居民财富水平普遍较低,且农村预防性储蓄动机很强。这与路易斯的结论相吻合,居民将大量储蓄用在住房投资而不是消费上。5.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医疗状况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情况不同。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不确定,对农村居民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原因可能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与医疗支出水平都还很低,对于农村居民的低收入而言比较重要,但对城镇居民却无明显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数据的粗糙性,财政性教育经费只占居民教育支出的一部分,且医疗情况这里是用床位数代替的。6.一年期平均存款利率对城镇居民影响不确定,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但作用都不明显,系数分别为0.002769和0.009904。整体上看,利率对居民消费有着轻微促进作用,表明利率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为进一步探明医疗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我们通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来分析。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而且增长率很多都超过了收入的增长,表明我国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需求的强烈。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更快,表明医疗保健是影响我国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五、CPI程度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货膨胀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到底如何也值得我们关注。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通胀对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都有显著的影响,但以上分析并没有考虑通胀程度。政府从2005年开始确定通货膨胀目标,为4%,以后每年都有变动;2006也为3%,以点目标的形式;2007年设置了3%的通货膨胀上限;2008年确定通胀水平为4.8%附近(周好文,2010)。因此本文在这里将CPI增长率按5%分为两个部分:超过5%和低于5%,并运用邹至庄检验来比较两者对消费的影响是否显著不同。此处选择数据对象为全国范围。邹至庄(Chowtest)检验:若回归方程不存在结构变动,则分解后的两个回归方程其RSS之和RSSUR与总体回归方程RSSR在统计上不应该不同。因此可以构造如下统计量:F=(RSSR-RSSUR)/kRSSUR/(n1+n2-2k)~F[k,(n1+n2-2k)]其中,n1、n2分别表示子回归方程的观测次数,k表示所估参数个数。通过邹至庄检验得:城镇居民F=2.235,农村居民F=1.230,而F[4,16]在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为3.26,不拒绝无影响的原假设。所以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5%通胀标准均不敏感,CPI程度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

六、收入分配的分析

消费有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在一国经济水平的情况下,政府消费的过高必然抑制居民消费。在收入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高,居民消费就必然会低。通过本文分析,收入是对居民消费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我国需求不足始于1997到1998年。从有关数据可知,从1997年开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开始大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从本文前面分析知: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均也是从1997年起低于GDP增速。这与我国需求不足始于1997年正好吻合。在经济总量一定情况下,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政府收入太多,但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制度的建设却滞后,严重打压了居民的消费热情。因此,扩大内需必须改变收入分配格局,藏富于民是提高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对城镇还是农村居民。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消费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奢侈品 女性消费者 消费动机

奢侈品与女性消费者的关系

(一)奢侈品的概念

奢侈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奢侈品的范畴是有显著差异的。奢侈品的定义除了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还具有商品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奢侈品从不同角度界定过,国际上通用的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奢侈品相较于快速消费品等其他类别,满足的消费者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Dubois & Laurent,2001)。根据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普通的消费品是服务于较低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层次,需求量大但易饱和,需求弹性小;而奢侈品则是服务于更高的社交和尊重,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如表明身份地位,炫耀财富等需求是来源于人的心理,是和欲望、满足等情绪相关的。而“欲望”是无限的,对奢侈品的需求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无限的,产生需求的动机也就越来越广泛和细化。

(二)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奢侈品消费除了受文化背景、消费能力等影响,还与消费者的性别有很大的关系。女性向来被看成是感性的、情绪化的,女性奢侈品消费者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奢侈品消费的种类上,还表现在消费动机上。奢侈品从最初的少数最富有的阶层身份标志,发展到身份地位的象征,发展到享乐、自我赠礼、非理性化的动机。

女性的感性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利用服务的目的在于通过消费而满足某种心理需求,注重感性满足,如感官的享受、情感的体验、精神的愉悦等。女性购物受情绪化影响易冲动消费,在极度兴奋或者极度郁闷的状态下,购物欲望都易变得强烈,并通过购物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外界影响也会导致冲动性购物。此外,女性的消费行为还会受社会中主流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女性会通过消费某类产品强调自身的外在来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

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综述

(一)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历程

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是从社会性属性开始的,社会性强调的是个人的公众角色。Veblen(1899)在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这一概念。他指出,炫耀性休闲和炫耀性消费是区分上层社会和平民的重要标志。Leibenstei(1950)把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从消费动机上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是针对内在品质,非功能性是针对外部效应,如从众效应、投机,非理性行为等,如图1。

后来,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划分为社会性和个人性。Dubois and Laurent(1994)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享乐价值和追求精致,认为享乐价值是为获得情感价值,追求精致则是为了获得商品的内在品质。Vigneron and Johnson (1999)采用与自我知觉(Self - Conscious),将消费者分为公众性和个我性,公众性包括炫耀(Conspicuous)、领先(Snob)、从众(Bandwagon);个我性包括享乐(Hedonist)、追求精致(Perfectionist)。O'Cass和McEwen(2004)探讨了追求地位价值和炫耀价值之间的关系。Shu- pei Tsai(2005)提出品质、自我愉悦、内在一致和自我赠礼。国内学者朱晓辉(2006)立足本土,提出中国奢侈品消费动机模型,包括社会性奢侈品消费动机:炫耀、从众、社交、身份象征和个人性奢侈品消费动机:品质精致、自我享乐和自我赠礼。

(二)消费动机及其特征分析

炫耀性消费指的是消费商品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而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此动机。奢侈品产生是因为炫耀性消费,奢侈品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炫耀性动机的不断发展。

从众效应表现为购买欲望随着他人购买的增加而增加。从众心理有两个来源,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牵引力。这种力量在作用过程中受个人和社会双重影响。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一种自我意识与主流形态的同化过程,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消费;外在牵引力来源于模仿型消费,例如时尚杂志,公众人物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手,在拉动奢侈品的间断性脉冲消费。在一推一拉过程中,奢侈品消费者会在潜意识中将流行的价值观作为自己消费的评判标准,把社会大众的偏好选择当作自己的消费选择,以获得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

凡勃伦效应表现为购买欲望随着商品价格的增高而增加。这种需求消费又叫“面子”消费或者“符号”消费。通过商品的价格体现出消费的优越感,是虚荣的明显表现。

社交礼品是指把奢侈品作为礼品赠送给生意伙伴、上级领导等重要社会关系人群,以加强自身社会关系。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身居要职的人会受到各方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接受作为礼物的奢侈品,并成为其最终消费者。奢侈品很适合作为礼物赠送,既是一份体面的礼品,也传达了对收礼者的肯定和重视,社交目的明显。

身份象征,高富裕程度群体,购买奢侈品的动机在于证明自己的身份,而低富裕程度群体,购买奢侈品的动机在于提升自己的地位。地位消费并不仅仅被富有群体独占。

投机性即购买奢侈品的目的在于赢取更大的利益而不在于消费其产品。奢侈品具有昂贵的商品附加值,需求弹性非常大,消费者期望通过奢侈品的稀缺性、限定性、增值性等特性达到投机目的。由于不是所有的奢侈品都具有增值的特性,所以对奢侈品的投资也具有风险性。选择投资具有消费性和投机性双重特性的奢侈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风险。

品质消费又叫“里子”消费。此购买动机在于一种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购买的是高价格背后的那份精致,具有此种动机的消费者有谨慎的逻辑判断,重视奢侈品卓越的品质。

享乐主义是指物质享乐,是与情感满足相关联的概念。在西方,奢侈品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权,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奢侈品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奢侈”,奢侈品存在的目的只是满足他们追求精致完美生活的愿望。虽然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倡,不是一定需要的东西,就没必要消费。但随着中西方消费文化的交融渗透,我国也已经发展了部分富裕阶层的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逐渐交融。

自我赠礼是通过购买奢侈品送给自己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情感需求,感受产品带来的快乐。消费者把奢侈品当作是一种对自己的犒赏,以获取满足感和愉悦的感觉。这种赠礼与社交礼品不同,是自我内在的沟通交流,不以社交目的和炫耀等社会导向为目的。

非理性行为表现为导致奢侈品购买的决定因素是一时冲动。相较于必需品而言,奢侈品更多的是服务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他们在意感官上的满足,他们中意流行、前卫、潮流的品牌和款式。他们的消费是内心活动的结果。

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实证分析

本文在回顾学者对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社会性因素和个人性因素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消费者访谈进行定性研究,得知该消费者近期至少有过一次深刻的奢侈品消费经历。朱晓辉(2006)通过市场调研公司进行奢侈品消费者半结构性访谈表明中国消费者在领先和表现内在自我这两个动机上表现很弱或者几乎没有,但却存在一个新的很显著的奢侈品消费动机,身份象征。本文采用这个结论,结合女性消费特有的心理动机,提出了整合的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社会性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炫耀、从众、凡勃伦、社交、身份象征、投机性;个人性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品质、享乐、自我赠礼和非理性行为。

根据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在参考消费者动机测量量表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个10个维度的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测量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测量,通过网络、实地问卷调研等方式,选取有奢侈品消费经历的女性作为样本,共回收117份有效问卷,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信度分析

本研究是建立在市场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因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本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度表示调研所测变量的可信度或稳定性,反映的是调查内容真实程度的指标,也叫做一致性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16.0的Reliability Analysis的α系数进行分析。

根据美国统计学家Hair,Anderson,Tatham,Black(1995)的观点,Cronbach α值大于0.7则表明数据是可靠的,信度较高。对调查数据的信度分析表明,总体10个项目的Cronbachα值是0.879,每个变量的Cronbach α值都在0.8以上,说明整个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很好,可以用于本研究调查分析。

(二)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到的是不是预先所要测量的指标特征。本研究通过SPSS16.0的运算对调查项目进行分析,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运用KMO检验以及Bartlett's球形检验等方法分析问卷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项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如何。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建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13,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的差异,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而Bartlett's球形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000,可以初步判断本问卷的建构效度较好,故该量表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本研究。

(三)因子分析

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来截取数据,并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Varimax)来进行因子分析。共有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这6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比例达到95.179%。运用SPSS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得出六个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因子负荷矩阵,见表1。

因子1解释了女性消费者的炫耀、从众心理和凡勃伦效应,称之为虚荣因子。

因子2解释了女性消费者追求享乐和自我赠礼的消费动机,称之为自我因子。

因子3解释了女性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以进行社交和表明身份地位,称之为人际因子。

因子4解释了女性消费追求品质的动机,称之为品质因子。

因子5解释了女性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投机动机,称之为投机因子。

因子6解释了女性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心态,称之为情感因子。并且,情感因子和投机因子是女性消费者进行奢侈品消费特有的显著动机。女性较男性在消费时更加感性,更易冲动消费。另外,奢侈品具有优良的设计、先进的工艺、卓越的品质,甚至具有限量性、独特性、保值性等特点,使得奢侈品存在增值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者把购买奢侈品当成一种投资,一方面,短期之内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又是一种投资。

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女性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如下:第一,通过实证,验证了中国消费者存在Leibenstei(1950)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对消费动机的划分,其中炫耀性包括从众效应、领先效应和凡勃伦效应,除了领先效应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表现不明显删除外,其他三项的相关度非常高,整合为虚荣因子。第二,发现享乐和自我赠礼之间的相关度非常高,以往研究或强调自我赠礼,或强调自我愉悦,本研究发现追求享乐和自我赠礼的实质都是满足自我内在的一种愉悦,一种情绪的满足,将两者称之为自我因子。第三,社交是在人际交往中将奢侈品作为一种媒介,身份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阶层和地位的象征,将两者称之为人际因子。第四,研究也展示女性消费者存在新的很显著的奢侈品消费动机:情感因子和投机因子。女性消费通过购买奢侈品将情感因子和投机因子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总之,随着奢侈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生活,今后对奢侈品女性消费者的研究可以更加具体,针对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大众奢侈品的消费者行为单独进行研究,更有利于了解需求动机;通过大样本的消费者研究来地区差异,为奢侈品营销的消费者细分、市场细分和营销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林,林攀登.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特征[J].现代贸易工业,2007

消费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在我国,人民的消费方式经历了生存式消费方式、统一式的消费方式、个性化差异式的消费方式的变迁。基于对于中国现今社会中的不合理的消费文化的初步的思考,我意提出自己对于未来人们消费文化的一些想法。人类一切的消费行为在本质上应追求的是个人生活的最大的幸福。从而能够实现自身的身心的健康的发展,达到自我的实现。即为一种绿色消费的观念——“人本”消费理念。

【关键词】消费;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消费文化;人本消费文化

消费主义在我国大肆的盛行,导致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造成了我国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

(一)消费的概念?消费是指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的来说,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

(二)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消费主义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 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三)何为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是指后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

二、对于中国消费文化变革的思考

(一)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变迁及基本特征。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我国的主导的经济形态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始至终中国一直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存在着。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中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剩余产品,所以也就无法产生充分的交换行为。而在中国最为典型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家庭自我满足的封闭式的消费模式。

(二)中国现代以来(1949年-1978年)消费文化的变迁及基本特征。在工业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更新,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商品的速度得以大大的提高。20C50年代,在我国经由(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完成初步的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国家基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推行了计划经济,在这一经济体制下,局限于我国的生产能力的限制,全民实行凭票购物的消费方式。在计划的经济时代,我国实现了大规模式的生产,实现了统一式的消费方式。但这时的消费文化是建立在浓厚的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的,是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消费文化。

(三)1978年以后,中国消费文化实现了新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中基于人们的不同的需求,先进的社会生产,采取了差异化的流水线生产。消费产品极大地丰裕,产品的种类极大地多样化。这种消费方式的建立是基于满足每一个个体的需求。

三、对于未来消费文化的思考

(一)现象一:我国现存的消费行为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现象,是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对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原因一般看法认为可归因于: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利益驱动下的欺诈行为 、我国执法机关的执法不严(对市场主体的监督乏力),亦或是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乏力。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地深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不同的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等不断地拉大。消费主义在我国大肆的盛行,导致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

对于假冒产品要想得到彻底的解决就必须做到:(1)我国政府能够切切实实的实行公平的分配政策。只有采取对于全民的公平的政策,解决了人民收入问题,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假冒产品的问题。(2)必须让人民切实的树立起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摒弃许多的虚名主义。

(二)现象二:对于中国现存的官僚腐败的问题,这是现今社会中消费主义盛行的结果—导致了中国的一种特有的分配方式。我认为,贿赂品消费、公款挥霍消费、腐败流氓消费等不良消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建立在损害国家,人民利益之上。这些存在的畸形消费的原因是现今的社会中,人们普遍的富裕起来,却没有形成的科学健康的消费文化。

我认为未来人们的消费应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形成绿色消费的行为。而绿色消费,也可称为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这种绿色消费的文化应是一种“人本”的消费文化。要形成这种消费文化,就必须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

在我国,必须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的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可以说党的执政的路线经历了,由以“政治为核心”到“以经济为核心”再到“以百姓的幸福为核心—即以人为核心”的转变。这样执政理念的转变将成为未来消费方式向绿色消费方式迈进的一大可能性 。

参考文献

[1] 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消费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铝工业规律;原铝消费规律;消费量预测;周期性;峰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1. 022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1-0031-05

铝是最为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也是用量最大的有色金属。从国际上看,2010年我国原铝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原铝产量和消费量的40%;从国内看,原铝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10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和消费量的50%以上。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原铝消费需求规律对于开展需求量预测,科学制订铝行业乃至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 世界铝工业发展规律

1.1 周期性规律

铝同钢铁一样,属于基础金属材料。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至今的60多年中,世界钢铁产量已经出现了3个主要周期,即快速增长I期(1947-1974年)、缓慢增长期(1975-2001年)和快速增长II期(2002-现在)。世界原铝产量的变化,表现出与钢产量几乎一样的变化规律,震荡上行的频率和波峰波谷期完全一致(见图1)。其中,1947-1974年原铝产量从105.1万吨快速增加到1 381万吨,达到阶段峰值,期间增长1214%,平均年增长率为44.96%,并出现阶段峰值。1975-2001年,原铝产量从1 269.3万吨增加到2 443.6万吨,增长76.8%,平均年增长率为2.95%。2002-2010年,原铝产量从2 607.8万吨增加到4 079.5万吨,增长56.4%,平均年增长率为7.05%。

笔者通过研究世界原铝产量和粗钢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两者具有高度正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8。

1.2 峰值和峰值期规律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几个发达国家的钢产量都先后达到历史最高值。在峰值期附近,该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导致钢铁产量消费量达到饱和而不再增长,原铝消费也有类似规律。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铝工业发展历程可知,美国、英国的原铝产量、消费量都有峰值,且原铝产量与粗钢产量的变化规律几乎一致,但原铝产量的峰值要滞后于粗钢产量峰值。美国、英国的原铝产量在1980年同时到达峰值,分别比本国粗钢产量峰值期晚7年和10年,见图2。王安建 等在研究中也提到了“先期工业化国家铝消费顶点推后”的问题[1]。

1.3 铝钢比变化规律

铝钢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原铝产量与粗钢产量的比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工业化程度越高,铝钢比越高。

笔者研究了1920-2010年美国、中国和世界的原铝产量与粗钢产量的关系,得到如图3所示的铝钢比变化的曲线图。美国的铝钢比曲线为“峰状”曲线,以1991年时点为峰值5.17%。中国的铝钢比曲线为“波折上升”型曲线: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曲线持续下降,80年代初的数值与60年代初相当。除此时间段外,其余时间铝钢比是增长的,从1995年开始快速增长,2010年接近世界平均3%的水平。世界铝钢比曲线图(1940-1946年为估算数据)为“稳步上升”型曲线,从0.18%增加到3.01%。其中,铝钢比首次达到1%、1.5%、2%、2.5%、3%的年份分别为1953年、1966年、1977年、1991年、1999年。

分析以上曲线不同形态的原因,笔者认为:

(1)美国是典型的工业化国家,样本数据时间跨度为1920-2010年之间的90年,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时间节点分为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两个时期。具体表现是:原铝产量和粗钢产量分别于1980年和1973年到达峰值和拐点,此后两者分别出现下降。但原铝产量的下降速率在1991年前低于粗钢,1991年后高于粗钢,因而得到“峰状”曲线,并以1991年的5.17%为峰值。

(2)中国原铝产量和粗钢产量的样本数据跨度为1953-2010年的近60年,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我国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因而这段时间铝钢比是下降的,其余时间是上升的。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原铝产量和粗钢产量均未到达峰值,因而总体趋势呈现“波折上升”形态。

(3)就世界总体发展水平而言,除少数10余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均未实现工业化,整体工业化处于发展阶段,因而世界原铝产量和粗钢产量均未到达峰值,故其铝钢比曲线呈现“稳步上升”形态。

1.4 产业转移规律

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世界钢铁工业有过明显的产业转移,铝工业有着同样的规律。

从历史上看,最初的铝工业集中于大西洋两岸的北美和欧洲地区。二战之后,随着世界其他经济区的发展和工业规模的扩张,铝工业开始在非洲、亚洲、南美等地区逐渐发展起来。1980年前后,随着英、法、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陆续完成,世界铝工业的主体开始向次发达地区或发展中国家转移。氧化铝生产区域从经济发达国家转向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

我国铝工业转移规律也逐步显现。总体上来看,我国以中北部为重心的铝工业格局,逐渐向中东部、西南部、西北部转移。中东部老工业区(山东等地)由于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条完善,整体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广西等西南地区省份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和水电优势,氧化铝生产逐渐向西南转移;内蒙、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区域有能源优势,成为发展电解铝的新基地。而原来的电解铝第一大省河南,由于电费上涨、环境制约等因素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中东、西南、西北正在形成我国铝工业“三足鼎立”的局面[3]。

2 我国原铝消费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作为基础原材料,原铝消费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是决定原铝消费量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原铝消费量的影响最大。②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产业结构的不同,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的变化,高新技术发展的程度,也将导致原铝消费量的变化。③产业技术进步因素。新技术的应用使铝工业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将增加原铝的消费量。④铝材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在新领域应用也是影响因素,如建筑、交通行业的大发展将增加原铝消费量。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铝工业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2000-2010年的10年间,我国原铝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分别为1 320.58万吨和1 227.23万吨,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8.9%和16.8%。这一时期,世界原铝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分别为1 609.83万吨和1 504.02万吨,平均年增长速度为5.3%和5.1%。进入21世纪后的头10年,我国原铝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量对世界同比增量的贡献率为82.0%和81.6%。2010年,我国原铝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9.7%,成为名副其实的铝工业大国。

我国铝工业消费规律,除具有周期性规律、峰值和峰值期规律、铝钢比变化规律和产业转移规律外,还与我国GDP、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城市化率有密切关系。表1列出了世界和我国原铝的产量、消费量,以及我国GDP、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我国城市化率数据。

3.3 灰色理论法

灰色预测通过原始数据的处理和灰色模型的建立,发现、掌握系统发展规律,对系统的未来状态做出科学的定量预测[4]。

我们用2006-2010年我国原铝消费量的数据进行建模计算,参数如表7所示。对该模型进行精度考察,结果为1级,2006-2010年我国原铝消费量的模拟值、残差及相对误差如表8所示。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以上用回归法、时间序列法和灰色理论法进行预测,得到了6组我国原铝消费量的数据。其中,以我国名义GDP、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我国城市化率作自变量时,预测的数据比较接近。

以世界原铝消费量为自变量预测的数据偏小。原因是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我国原铝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还将加快,我国增速与世界增速的比例还将提高,因此,以现在的状态预测未来数据,结果可能偏小。

用时间序列预测的数据偏大。原因是我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段时间后,发展速率将减缓。所以,将目前的发展速度应用于未来的预测,结果可能偏大。

用灰色理论法进行预测时,使用了2006-2010年的数据,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原铝消费量的增速仅为0.5%,导致预测出来的数据可能偏小一些。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测我国原铝消费量在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数据分别为2 600万吨、3 900万吨、5 500万吨和7 400万吨。

5 结 论

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铝工业发展呈现周期性规律,其频率同钢铁工业几乎一致,两者产量、消费量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72。

(2)铝工业发展呈现峰值和峰值期规律,其产量、消费量存在一个峰值和峰值期。美国、英国铝工业的峰值期分别比本国钢铁峰值晚7年、10年。世界和我国的原铝产量、消费量均未达到峰值和峰值期。

(3)铝钢比规律:发达工业国家的铝钢比曲线先扬后抑,在工业化之前逐步提高,在工业化完成后一段时间(美国为18年)到达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铝钢比呈单调增长趋势,目前为3%。除1966-1976年特殊时期外,我国铝钢比呈不断增长趋势,2010年为2.58%,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4)铝工业呈现产业转移规律。不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我国范围内,铝工业的发展逐渐由发达国家(地区)向次发达国家(地区),以及有资源、能源优势的区域转移。

(5)我国原铝消费表现很强的规律性,消费量与世界原铝消费量、我国GDP、城市化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98、0.987;消费量与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4。

(6)用回归法、时间序列法和灰色理论法预测我国原铝消费量,在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数据分别为2 600万吨、3 900万吨、5 500万吨和7 400万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安建,王高尚, 陈其慎, 于汶加.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J].地球学报,2010(2):137-147.

[2]陈祺,关慧勤,熊慧.世界铝工业资源――铝土矿、氧化铝开发利用情况[J].世界有色金属,2007(1):27-33.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2010年发展报告[R].2011.

消费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消费 消费伦理 和谐社会

消费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内在价值的表达。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而且受到消费伦理的重大影响,消费伦理是消费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不同的消费伦理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进而形成不同的消费特征,使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样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需要不同的消费伦理。我们需要明确消费伦理的内涵,把握住消费伦理的核心影响因素,根据当代环境的要求,建立科学的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消费伦理。

一、消费伦理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消费伦理是应用伦理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费不只是一个纯经济问题,更具有伦理意义。21世纪伦理学与现实紧密结合,环境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应用伦理学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的创新,环境伦理学与经济伦理学相融合,并形成了新的对于消费伦理的研究,消费伦理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新领域。消费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地位毋庸置疑,也正是因为他的霸权地位才使得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几个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带着不同的目的对消费进行研究。在消费领域,现今的研究深入到消费的形式和消费的目的,从道德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消费,如何消费以及消费能力,涉及道德价值观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消费伦理的研究无疑是应用伦理学及其他学科的新发展和新需要。

2.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伴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消费量日益增长,消费区域不断扩张,可以说消费已经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中心,消费至上的观念,已是无所不在,正如美国著名环保理论家比尔•麦克本所说:“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质量的魔法。”追求物质消费已经成为当今这一世界的主流追求。

人类的生产能力日益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更是得到了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我们在消费上出现了畸形化的趋势,有违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消费,消费不仅是我们个人的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和全社会、和子孙后代都密切相关的道德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的伦理规范的制约,这个规范就是消费伦理。不同的社会背景倡导不同的消费伦理,对于不同的个体,也遵循着不同的消费伦理。消费伦理也必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它,这些因素势必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实际消费行为,并且很可能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根本原因。通过研究消费伦理及其影响因素可以用来谋划促进人们进行科学消费的策略,有助于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消费伦理。

二、消费伦理的研究现况

消费者运动的兴起催生了人们对商业伦理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使得有关消费伦理的理论文献发展的相当丰富。但是从文献回顾看,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卖方伦理方面,从买方角度出发探讨伦理的研究相当匮乏。消费者是商业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如果在伦理研究中不考虑消费者持有的消费伦理,对商业伦理乃至整个消费伦理的议题的了解将不够完整。依据经济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消费伦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面: 个人消费伦理和社会公共消费伦理。从这两个基本方面来看,对于商业伦理的研究对象也是片面性的。作为买方的个人更应该成为消费伦理研究的主要对象,个人是社会的主体,要研究社会公共消费伦理也离不开对个人的研究。最近二、三十年,许多学者对消费者伦理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目前为止,我国也有很多对消费伦理的研究。

1.消费伦理概念的研究

消费已经从一种经济行为上升到了一种伦理行为,由此便产生了消费伦理一词。何谓消费伦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共同点都是强调道德对消费行为和活动的调节、规范和指导的作用。牛小侠将消费伦理概括为在整个消费活动中,以善恶为标准来调节、指导、评价消费活动(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王云霞强调,虽然消费伦理在表面上看是使人在消费物时多一些伦理关怀,其实并不是更换伦理的对象,也不是让人对人的伦理关照发展出人对物的伦理关照。自然物本身不具有作为主体的功能,无法在人与物之间建立类似传统的伦理关系,至多是人在自然物面前超越功利,构建一种审美的价值关系。王峡则指出,消费伦理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在整个消费活动中,以善恶和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来评价调节消费主体在消费中的相互关系和价值取向,以及其行为、品质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消费伦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伦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意识产物,他必然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整个社会持有的消费伦理不一样。不同的个体所持有的消费伦理也不尽相同。个体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导致个体间差别的因素也势必也是影响消费伦理的因素,抑或说是间接变量。现今社会的发展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日益发展使得当今社会的消费伦理出现了扭曲现象,从而导致了许多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种种伦理缺失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陈悦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2、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3、现实体制因素的制约;4、舆论宣传的误导。冯辉,王雷对大学生的消费伦理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消费以理性消费为主流,但也存在不少误区。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致使大学产生不科学消费伦理信念。我国目前的研究关于消费伦理影响因素这一块有很大一块缺漏,学者们关于这方面的阐述基本都是一带而过,现有的研究对象也比较局限,代表性不够。

3.构建科学消费伦理的研究

从消费程度来看,目前理论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鼓励消费,以此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二是提倡适度消费,以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呼吁消费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抑制消费异化。这两种分歧,在现实中也表现出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即政府传媒一方面呼吁可持续消费,一方面又在呼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而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电视报刊广告舆论中,又实实在在地向大众展示出追求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与导向。我国经济伦理界的学者们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合法性进行了重新思考,觉得很有必要对经济活动进行道德规范,更要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行反省和重新评价。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的合理性,但是现实的社会发展形态又要求我们必须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反对过度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人类是一个具有无限欲望的动物,特别是对消费的欲望。我们不能一味地满足这种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不然终有一天这一欲望会胀裂,以致我们的生存空间变的得面目全非将。我们要把经济活动、生态智慧与伦理关怀融合在一起,把适度的、节约型的消费行为看成是人类的美德,呼吁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在消费伦理问题上,虽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系,但是也产生了许多有关消费伦理所应遵循的原则。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主张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伦理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来说。第一,从人与社会关系角度来规定,消费伦理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两个文明的进步。基于这种考虑,有学者提出,消费应该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其次再考虑个人主义。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活动要处理好社会消费、集体消费和个人消费三者的的关系。第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遵循可持续消费的原则。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的消费不仅不能超过生产允许的限度,同样不能超过生态环境许可的范围。森林、矿藏、耕地、草场、水源等都是有限的资源,我们不可以无限制地开发,更不可掠夺式地取用。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过度消费,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危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上,务必要考虑人类未来自身活动的可持续性,尤其是人类的消费必须要保证可持续消费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消费要遵循以可持续消费为核心的适度、公平、和谐的消费原则,以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三,从人与自身关系人手,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无论是对自然的消费还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享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要进行适度控制。人的需求也有着高低不同层次,在低层次的需求相对得到满足的条件下, 消费需求才会指向更高层次,即更协调、更合理的消费。这是我们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引申出来的。我们现今的消费要在考虑人的需求的同时,向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个性方向全面发展。

三、消费伦理信念研究的展望

纵看学者们的研究,关于消费伦理概念的研究,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建设科学消费伦理体系的研究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科学的消费伦理建设体系尚不够系统。学者们并没有针对特定时代特定群体提出系统的可行方案。在根据具体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消费伦理构建建议方面的文献也仍然缺少。再者,在消费伦理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尚存在不足之处,目前的研究对象没有具体细分,没有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消费伦理的区别。我国的消费伦理研究也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在定量考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有待研究的空间。为此,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调查当代环境中不同群体的消费伦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系统的科学消费伦理体系,在全社会倡导适应时代的正确消费伦理,促进科学消费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潘建国.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消费伦理[J].消费经济,2008,24(1):6971.

[2]郭金鸿.国内消费伦理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5):119121.

[3]牛小侠.消费伦理的现状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023.

[4]王云霞.消费伦理的实质及其对传统伦理的超越[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84-87.

[5]王峡.消费伦理与现代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 2009,(2):188194.

[6]陈悦.论消费伦理[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144.

[7]冯辉,王雷.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7,(15):8284.

[8]李兰兰.消费伦理与环境保护[J].淮海文汇,2007,(3):4042.

消费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消费者品牌;品牌信任;综述;研究展望

企业营销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在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建立强烈的关系纽带,其核心就是消费者信任(Hiscock,2001)。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与顾客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能力(霍映宝等,2004),这是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品牌信任成为品牌管理中建立与消费者关系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关系营销的兴起,信任成为研究关注点之一。相关成果多集中在B2B以及顾客与销售员间的信任领域(金玉芳等,2006),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研究较少。信任是社会交换关系的基础(Morgan et al.,1994),品牌信任是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核心,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

在品牌多样化的今天,消费者选择空间增大的同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却得到了稀释。此外,伴随大量被曝光的品牌危机事件,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发生了动摇,社会宏观因素的变化也在影响企业品牌建设努力的成效。例如,2013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社会信任度已跌破警戒线,公众对商业行业的信任度很低。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如何在信任危机下建立消费者品牌信任,提高品牌营销的成功率?

品牌信任是建立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营销的成败,有必要对品牌信任开展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对消费者品牌信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指导或借鉴。纵观已有研究,品牌信任研究主要包括:什么是品牌信任?包括哪些内容?品牌信任如何形成?有哪些因素影响品牌信任以及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等?

一、 品牌信任的内涵

1. 信任的概念。信任概念来自于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分析(袁登华等,2007),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都对信任有研究。社会学中的信任,被视为降低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复杂性的机制;心理学中信任是个人的心理特征,能提高人们在一个关系中的安全性,减少防御与禁锢;经济学中的信任,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规避风险(金玉芳等,2010)。自Berry(1983)提出关系营销的概念,对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学术界开始关注对信任和承诺的研究。信任是关系营销取得成功的关键(Morgan et al.,1994),是长期关系的基础,也是关系承诺的关键(Sirdeshmukh et al.,2002)。随后,有学者将其引入品牌研究中,探索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例如Blackston(1992)认为品牌关系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进而,企业要建立持久的品牌关系,就必须重视消费者品牌信任的建立,加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2. 品牌信任。信任是一方对交易伙伴的可靠性和诚实的信心,对顾客忠诚的形成非常重要(Morgan et al.,1994)。Lau和Lee(1999)认为,品牌信任是在面临风险时,消费者依靠某品牌的态度。Elena和Jose(2001)认为,品牌信任是消费者从品牌上获得的一种安全感,从而品牌可以满足顾客的期待。Chaudhuri和Holbrook(2002)将品牌信任定义为消费者依靠品牌的能力完成其所陈述功能的一种消费者意愿。Delgado-Ballester等(2003)认为,品牌信任是在面临风险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品牌的可靠性和倾向性的一种有信心的期望。霍映宝等(2004)将品牌信任定义为消费者和品牌交互作用时,所持有的一种安全感,且这种安全感是基于对品牌的可信任性和友好性的感觉。金玉芳等(2006)认为,品牌信任是消费者在众多品牌中,对某一品牌有信心的态度,包含对品牌能力表现的信任和诚实善良的信任,以及由此形成的总体信任。袁登华等(2007)认为品牌信任是在风险情境下,消费者基于对品牌品质、行为意向和履行承诺能力的正面预期,由此产生对品牌的认可意愿。

从品牌信任概念的界定来看,至少反映如下要点:第一,品牌信任在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过程中产生;第二,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决定了品牌信任的存在,形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要态度;第三,品牌信任实质上反应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某种期望。因此,品牌信任形成于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历史行为中,又对消费者的未来行为产生影响。

二、 品牌信任的维度

品牌信任的内容构成最能说明品牌信任的内涵,按照品牌信任所包含内容维度的多寡,可将品牌信任区分为不同类别思想,即“单一维度思想”、“两维度思想”和“多维度思想”。

“单一维度思想”认为品牌信任即为消费者依靠品牌的信心程度(Fournier,1994),借鉴了Larzelere等(1980)研究人际信任时开发的单维信任量表。其实,在Larzelere等的信任量表中,也包含了诸如可靠性、信心和诚信等内容,本质上也是一种多维度的品牌信任思想。

“两维度思想”则认为品牌信任重点体现在两个维度内容上,例如,Erden,T.等(1998)认为包含值得信任度和专门技术,其中,前者指品牌愿意兑现承诺情况,后者指品牌能够兑现承诺的情况。Elena Delgado-Ballester(2003)认为包括品牌可靠度和品牌行为意向,其中可靠度是指品牌拥有的响应顾客需求的基本能力情况,行为意向则包涵消费者对品牌隐含的感情和情绪因素。

持品牌信任是多维度构成思想的学者不在少数,例如,Hess(1995)认为包括真诚维度、利他维度和可靠维度;Geok Theng Lau(1999)等认为包括品牌声誉、品牌可预知性和品牌能力;Arjun Chaudhuri(2001)认为包括可信度、安全度和诚实度;Patricia Gurviez(2003)等认为包括品牌可靠度、品牌诚信度和品牌善行度。国内学者袁登华等(2007)也认为品牌信任应包括品质信任、善意信任和能力信任三个维度,也即消费者对品牌现有品质表现的信任,对品牌改进和完善的信任以及对品牌具备履行品牌承诺能力的信任(陆娟等,2011)。金玉芳等(2010)也将品牌信任的内容归纳为品牌的诚实善良、能力表现和总体信任三个维度。于春玲等(2004)提出消费者品牌信任包含品牌形象、质量水平、品牌认同度和企业价值观四个结构维度。

由此可见,品牌信任的结构存在单维度结构和多维度结构之分的不同观点,从目前学者们的认同情况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品牌信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

三、 品牌信任的形成机制

对信任形成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关系营销的买卖关系研究中。目前,对品牌信任的研究,主要沿袭了认知路线和情感路线两条主线(Munuera,2001),其中,认知路线以选择风险和消费者感知质量为焦点,情感路线以品牌与消费者关系互动为中心(柴俊武,2007)。从上述研究主线可以看出,消费者品牌信任的建立主要通过消费者风险规避、消费者对品牌质量感知的消费经验以及消费者长期消费形成的品牌情感等途径形成。从信任形成的机制来看,Doney和Canon(1997)提出了五种机制,包括计算、预测、能力、动机和转移。在品牌信任机制的建立上,金玉芳等(2005)结合访谈和文献研究,将相关领域机制性研究与前因性研究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消费者品牌信任建立的三种机制:经验机制、计算机制和转移机制。

依据经验机制,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是与企业品牌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品牌信任建立的经验机制是综合认知路线和情感路线两方面形成。在接触过程中,随着消费者接触了解品牌机会增多,信任会逐步建立并提高,例如感知质量、顾客满意等都是反应经验机制发生作用的变量。依据计算机制,消费者会对购买品牌时自己利益得失进行计算,消费者会计算当企业品牌采取欺骗行为时的损失和收益。这等价于消费者风险规避选择,是认知路线研究的代表,例如在已有研究中,从感知风险、经济价值等变量去研究品牌信任就是计算机制的体现。依据转移机制,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可以由消费者了解的实体转移到其不了解的实体,例如品牌声誉就是一个体现转移机制发生作用的变量。通过转移机制形成的品牌信任,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情感路线,品牌声誉通过消费者口碑传播,能对其他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建立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从品牌信任形成的机制来看,主要沿袭了关系营销中对信任形成机制的解释,将原先企业对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拓展到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之间。

四、 品牌信任与其他变量关系

研究表明,品牌信任受众多前因变量影响,并对品牌忠诚、品牌资产等产生促进作用。例如,品牌的可预知性、品牌声誉对品牌信任有显著影响(Geok Theng Lau et al.,1999),品牌信任对品牌忠诚产生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品牌资产(Deigdao-Bellester et al.,2005)。品牌信任会促进消费者购买意向(Laroche et al.,1994),品牌信任与消费者品牌承诺之间存在积极关系(Chaudhuri et al.,2001)。品牌信任也会对消费者价格敏感性产生影响,Tulin Erdem等人(2002)研究表明,在高风险和高投入的产品类别中,品牌信任会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性进而影响购买决策。

国内学者对品牌信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品牌信任与其前因后置变量间的关系。例如,品牌满意和品牌形象是品牌信任的决定因素(霍映宝等,2004);感知风险和经济价值对品牌信任有显著影响(金玉芳等,2006);消费者品牌态度对品牌信任有正向促进作用,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与延伸评价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柴俊武,2007);品牌信任和品牌象征价值在品牌延伸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龚艳萍等,2008);品牌的直接和间接经验通过消费者品牌态度和品牌信任对品牌绩效发生作用(袁登华等,2008);消费者对公益营销活动的涉入度、品牌与公益营销活动的拟合度对品牌信任有影响(贺爱忠等,2009);品牌的长寿性也会通过品牌信任的感知能力对老品牌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王静一,2011);品牌联合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的信任(陆娟等,2011);质量标志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信任(张立胜等,2012)。

五、 结论与展望

品牌信任是企业开展品牌营销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品牌信任,消费者才会有购买意愿。纵观上述研究发现,已有研究主要涉及品牌信任的内涵及其构成维度、消费者品牌信任的形成机制、品牌信任与其他变量关系等方面。在品牌信任相关实证研究中,着重对品牌信任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表现为哪些前置变量影响消费者品牌信任的形成,品牌信任又会对哪些后置变量产生影响。品牌信任是品牌塑造的基础,也是形成品牌资产的根本,已有品牌信任研究都是基于一般情境下的品牌研究,将来可从下述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第一,品牌信任的前因变量及形成机制研究。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企业关注更多的是在实践操作中哪些因素或变量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信任,这些因素又是通过何种机制最终促进或形成品牌信任。现有研究虽涉及此部分内容,但大多只是验证品牌信任对其他营销变量的重要性所在,对品牌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仍处于浅层阶段。今后从实际营销操作变量入手探究品牌信任建立问题,对企业更有意义。

第二,特定情境下的品牌信任研究。特定情境下的品牌信任建立可能不同于已有研究结果,例如在当前的信任危机情境下,已有品牌信任的作用机制是否仍然发挥原有功效值得进一步探讨。Grayson等(2008)认为顾客的信任不仅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交易发生的大环境影响,即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Grayson等将信任区分为宏观信任与微观信任,消费者的品牌信任虽属于微观信任,但其前因与后驱作用机制也必然会受到宏观信任的影响。在整体社会信任水平低的情形下,品牌信任的影响或形成机制可能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论。此外,在社会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品牌危机事件频发,企业在经历品牌危机事件后消费者品牌信任的修复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龚艳萍,范书利.品牌延伸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软科学,2008,(3):63-67.

2. 柴俊武.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的影响.管理学报,2007,(7):425-430.

3. 贺爱忠,郑帅,李钰.公益营销对消费者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36.

4. 金玉芳,董大海.中国消费者品牌信任内涵及其量表开发研究.预测,2010,(5):9-15.

5. 金玉芳,董大海.基于计算机制建立品牌信任的实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3.

6. 金玉芳,董大海,刘瑞明.消费者品牌信任机制建立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9(5):28-35.

7. 陆娟,张振兴,杨青青.基于品牌联合的食品品牌信任提升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76-85.

8. 王静一.老品牌的长寿性、品牌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3):61-66.

9. 霍映宝,韩之俊.一个品牌信任模型的开发与验证.经济管理,2004,(9):21-2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7BJY123);上海财经大学211三期项目经费资助;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CXJJ-2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