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1篇

来自工信部及各省市的政府主管、企业家和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负责人等200多位代表,在总结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业绩、深入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2017年的发展方针,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支持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以产业新动能带动经济社会新发展。

“一个中心”,即“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为中心”;“两条主线”分别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重点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瞄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需求,集中突破产业核心环节和技术瓶颈,强化协同创新,打造创新体系。重点要布局建设集成电路、传感器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创新企业、产业联盟等,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光电子、电力电子器件等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图,启动实施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和设备攻坚工程,重点突破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核心关键环节。加快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推动CPU、FPGA等重大破局性战略部署,优化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组织实施“芯火”创新计划。继续实施强基工程,强化核心基础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电子材料和专用设备等支撑保障能力。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选择新型计算、人工智能、智能传感等前沿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突破高端存储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与系统、智能传感、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技术,强化基础软硬件协调发展,实现群体式创新突破。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2篇

据了解,格兰仕目前已经完成了3500万台微波炉、650万套空调、2500万台生活电器(小家电)、400万台冰箱、300万套洗衣机、150万台洗碗机的产业布局,形成一条集配套、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世界级白色家电产业链。然而,格兰仕加速白电战略,其动力不仅仅来自于集团全线产品内外销整体的强势表现,更来自于其对所涉足白电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核心自我配套能力的掌控。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极大考验,格兰仕通过实施“积极进攻”策略,通过全员生产、全员营销、全员降成本进行“基础、效率、创新”为主导的变革的同时,仍然保持了5%以上的研发投入标准,远远高于国内同行3%左右的水平。格兰仕自主开发的全能型光波微波炉、高能效光波空调、具有糙米发芽煮饭功能的芽王保等创新产品成为全球家电市场风向标。

除了整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格兰仕早已全面掌握微波炉、空调等白色家电的核心技术和自我配套能力,自主研制的磁控管、压缩机、电工线材等核心元器件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透露,格兰仕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磁控管、变压器生产基地,早已具备100%的自我配套能力,磁控管日产突破6万个,变压器日产突破10万个。2008年以来,格兰仕把创新思路深入到核心配套环节,把原有的核心部件,按照目前低碳经济的需求和低碳生活的要求进行了升级。

格兰仕“综合性、领先性白电集团”战略目标不仅仅在于产业规模和销售收入的领先,而是产品力、研发力、营销力、品牌力、服务力等核心竞争要素的全面领先。伴随新战略提速,格兰仕面向消费领域打出了一系列品牌推广组合拳。从去年10月份开始,格兰仕在中国启动了国际化终端建设工程,保守预计,此项工程耗资将超过1亿元。紧接着,11月18日,一直在广告投放上少有动作的格兰仕第一次踏进央视广告招标现场,一举拿下价值逾2亿元的多个黄金标段广告资源。

在“2010年格兰仕中国市场年会”上,格兰仕几大核心产业联合了中国家电业第一份《低碳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了以“三高三低”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方针,即提供低排放、高能效的低碳家电,确保消费者以低成本享受到高性价比的低碳家电,保障企业低碳化发展的低负债、高增长。目前,格兰仕微波炉、冰箱、空调、电饭煲等核心产品都按照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开发。在面向全国消费者普及低碳家电、推广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格兰仕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物美价廉’方针。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3篇

目前智慧物流仍属于一个较新的事物,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中高级人才较为短缺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业是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和精耕细作,发达的交通网络,快速的商业资讯及多元化的交易平台,’使广州已经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港澳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加快物流业发展,对于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广州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建设智慧物流既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广州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物流业务已基本全面实现网络或信息化处理,但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对重点物流企业的抽样调查,80%以上的物流业务的已基本实现电子单证管理、货物跟踪等技术的应用;70%的重点物流企业已应用了卫星定位技术。但RFID、云计算、物联网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在物流业务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有33%的重点物流企业使用了RFID技术和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仅有一家物流企业使用了云计算技术。

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研发、自主创新支撑能力不强。近年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广州物联网、云计算、RFID等技术发展迅速,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物联网技术方面,广州市已培育了中大微电子RFID芯片、海格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但离真正产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我国传感器技术只要集中在陕西及东部沿海地区,RFID芯片技术以上海、深圳为主,gps核心技术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二是在云计算方面,广州从事相关研发的企业有杰赛、品高,但与华为、浪潮、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相比,实力相差较大。

信息化程度不均衡,尤其是大量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大量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是目前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据调查,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较好,96.1%、97.1%和73.8%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输管理系统;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已实现的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基本只局限于仓储管理、电子下单等简单操作。

目前智慧物流仍属于一个较新的事物,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还很不健全,中高级人才较为短缺,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懂得智慧物流相关核心技术以及物流项目操作的高端物流人才十分紧缺。根据抽样调查,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平均比例为84.9%,普通服务人员中具有中等以上学历或专业资格的平均比例为76.91%。从事物流行业的专业构成中,物流专业的占41. 9%,经济管理专业占32.7%。与智慧物流核心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较为缺乏,信息及自动化专业占3.66%,IT专业仅占1.02%。

目前各个层面对智慧物流的扶持政策仅仅限于宏观的指导层面,具体的政策如土地优惠、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基本没有,这使得政府在推进智慧物流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显得不足。在调研中很多企业反应,目前广州缺乏明确的融资扶持政策,对智慧物流的补贴、奖励政策少有出台。同时各种金融机构也并没有围绕物流行业的特点设计与之配套的金融产品,这使得属于服务行业轻资产的物流企业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很难进行资金的筹措和运作。可见,目前政府引导力量不够,相关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广州物流基础设施对智慧物流的应用程度不高,已有的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都比较低。已规划的8个物流园区中除了国际物流园区初步建成外,区域物流园区基本都还未落实。货运站场基本是自发形成的,对智慧物流的应用极少,从事的仍然以附加值低的传统货运为主,难以实现智慧物流的物流信息化、物流智慧化、物流自动化、物流网络化等高端服务。

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公共信息平台有待完善。目前广州市已经分散建设了电子口岸、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等,大型物流企业也纷纷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但信息无法实现共享,没有充分发挥平台的交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构建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导致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系统的对接方面耗费很大。

物流信息标准化工作有待推进。目前物流相关工作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行业操作标准,特别是在物流信息标准化方面,重点物流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信息采集和交换水平较低,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这将影响智慧物流的发展。未来应加陕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编码、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

广州智慧物流发展战略

围绕建设智慧物流节点城市、中国先进的智慧物流产业基地、设施领先的智慧物流标杆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提升智慧物流技术应用为切入点,以优化智慧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基础,以设施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及运营管理平台建设为支撑,以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为保障。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智慧物流体系,率先把广州打造成为全国智慧物流示范城市,大幅提升广州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为大力推进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平台)、新一代通信网络、高端软件、智能终端、智能处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在物流业中全面应用,建设一批云计算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物流示范工程,努力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构建产业研发新模式,实现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加快通用标准、信息技术基础标准、面向业务应用标准和项目管理标准的研究制定、应用推广和贯彻实施,从技术设备、业务流程到项目管理方面,都形成统一的标准,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利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推广示范点,推广智慧物流新技术的应用。

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到2020年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物流人才占物流从业人员的50%以上。推广智慧物流人才职业资格认证。推动智慧物流人才教学研究基地。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智慧物流人才引进计划。

优化智慧物流发展环境,立足智慧物流行业发展本身,从行业协调机制、标准体系、推广政策、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出台优惠措施,促进广州智慧物流行业做大、做强。构建广州市智慧物流协调机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设立广州市智慧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全市智慧物流核心技术研发、智慧物流示范应用项目、智慧物流公共平台项目、智慧物流示范企业、智慧物流标准规范研究,以及智慧物流人才培训、智慧物流重大活动举办、智慧物流(城市物流)重大课题研究以及重大项目推进等。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加强金融领域对智慧物流产业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以满足智慧物流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形成良性发展的资金链。认真实施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税费减免政策。

加强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提升空港、海港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水平。至2020年,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在港口物流领域普遍应用,集装箱智能化应用达到100%,港口码头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快建设智能港口工程。加快建设智能空港工程。推动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4篇

会上,企业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畅谈学习体会,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大家都非常认同企业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落实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企业是主体

说:“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产业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造和把握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互联网接入中国的22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已取得相当不错的成就,但是核心技术还未能完全掌握,因此尽快突破,实现互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就迫在眉睫。而核心技术的突破任务则落在了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身上。参会的企业代表都纷纷表示,总书记此次讲话中,这方面问题讲得很透彻,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国互联网企业义不容辞。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表示:“我国这些年来推动自主可控从技术到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不是关门主义。我们一方面认为必须解决自主可控,尤其在核心领域,但是既使是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也是在开放的状态下,在与世界携手共进的状态下进行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芮晓武也表示:“自主可控不是落后的,而应该是先进的。我们有且下定决心,要用自主创新,强强联合,包括协同攻关等方式突破核心技术,不仅能做到跟跑并跑,还要做到弯道超车。”

来自联想集团的戴京彤副总裁认为:“扶持中国互联网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成为主体的作用对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十分关键。如果中国的企业足够强大,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也会有更大的机会,甚至可以深入到其他国家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中去,同时在信息安全和报道过程中赢得话语权和主动权。”因此,他希望国家在网信产业关键重点的领域应该更依托于拥有市场化机制的企业,让作为龙头的企业重点发展,形成供给和需求的有机互动。

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自主创新,不同的互联网企业有着自己侧重点。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李永华认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应该强领跑、促创新,持之以恒突破核心技术。“大唐集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率先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共同实现我国的3G、4G、5G的发展。将以5G为突破口构建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实现大唐的担当。”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陈升则表示:“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和传统行业有很大的区别,设施本身就是一个高科技的工程,各类技术在这里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我们可以作为三大运营商的补充力量,在一些技术未成熟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前沿性技术、非对称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方面,对这些技术的研发、迭代等扮演补充角色,作出自己在网络强国的发展中应有的贡献。”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

指出:“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对于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都有了充分认识和体悟。同时,大家对如何完成使命、尽到责任,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其中,被谈得最多的,就是人才问题,这是困扰企业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

大家首先对选用什么样的人才,来实现互联网企业的自主创新感到困惑。百度公司总编辑赵承坦言:“现在互联网企业,人才要么是从硅谷回来的海归,要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留什么样的人才?中国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现在有资本去挖全球优秀的人才,进行企业创新。但这其中还有些障碍,比如语言的障碍等。”他建议:“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了传统的红利,只能靠我们自身的创新。国家的互联网政策可以使我们吸引全球的人才,成为我们创新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对不同的人才采取特殊的政策,共聚全球优秀人才。”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5篇

这是一个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与国外研发公司从合作到完成收购的经典案例。

“跨国恋情”的主角,一方是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方是新加坡先进封装技术私人有限公司(APS公司)。双方的合作从一开始就颇具戏剧化。

新加坡先进封装技术私人有限公司(APS公司)是一家具有国际水平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研发机构,其经营模式是技术入股或专利授权。2002年,APS公司研发出铜柱凸块封装技术。为了让这项实验室技术尽快产业化,APS公司开始进行全球推销。由于还没有经过中试,存在一定风险,感兴趣的厂家不多。他们在江苏无锡接触了一家国有企业,双方谈了9个月仍然没有结果。此时的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领域颇有建树,刚刚于2003年6月在A股上市。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董事长王新潮看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发展前景,但苦于缺乏先进技术。

当听说有这么一家公司拿着技术找合作方,王新潮很是激动,马上联系上APS公司总经理吉米,在一个星期内赶到了新加坡。APS公司在实验室用样品向王新潮做了演示,王新潮知道,长电科技的实力就在于“制造”,只要看好了这个行业,产业化宜早不宜迟,哪怕是不成功也要试试。仅仅一个月,双方就签订了合资协议。2003年8月,由长电科技出资75%、APS公司技术出资25%的合资公司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当年,长电科技即从APS公司引进了用于FC(倒装芯片)研究的设备,使长电科技具备了FC封装技术的研发能力,FCQFN (倒装芯片无引线四方扁平封装形式)、FCSOT(倒装芯片小外形晶体管封装形式)等几个封装产品获得了成功;2004年,又向APS公司购买了6项凸块专利,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半导体芯片凸块的技术进行了二次自主开发,在国内申报了8项专利,具备了FCBGA封装的研发能力,实现了晶圆级芯片封装方式(WLCSP)产业化。

有了封测领域的技术积累及资本积累,长电科技不断进行自主研发。2004年,长电科技研发出具备国际主流中高端封装特征的四面无引脚凸点式封装技术(FBP),FBP具有结构灵活、形式多样、低成本、高可靠性等优点,FBP技术已在国内外申报了3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这是本土封测企业在中高端封装技术领域取得的首次突破。2009年新型集成电路FBP封装技术获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工信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2006年,长电科技进入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研究领域,并取得多项自主专利知识产权。

20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研发投入过大,APS公司的经营更加困难。APS公司总经理吉米表现出与长电合作的巨大诚意。一方面,长电科技是APS多年来合作最为成功的企业,而APS公司在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地的合作伙伴成效不佳;另一方面,产业化是研发的最终目标,长电科技的产业化能力有目共睹。一向视核心技术为企业生命的王新潮也对APS拥有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该公司在美国、欧盟、新加坡、台湾地区等拥有71项注册专利技术)十分看好,为此,双方一拍即合,长电科技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逆市而上,一举收购了APS的母公司新加坡JCI公司的股权,从而间接持股了APS公司。整个并购过程十分顺利。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很多技术文件,尤其是专利文件都需要变更。”长电科技董事会秘书朱正义对并购期间的超负荷工作记忆犹新。朱正义认为,收购APS公司的股权,目的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能够利用其最新的封装技术和研发平台,加强长电科技的研发水平,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形成核心技术竞争能力和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持续发展能力,为长电科技成为世界知名半导体封测企业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

现在,长电科技已取得了200脚以上的高端封装和200脚以下传统封装产品升级换代的独家专有技术。新一代具有国际水平的新型封装材料的开发也正在进行中。新加坡APS公司成了长电科技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的基地。

采访札记

1.72亿元买来的“真经”

在长电科技位于江阴经济开发区的世界最大单座集成电路封测厂房,记者看到SiP封装车间一片忙碌;而在与车间仅一条长廊之隔的SiP集成电路封测实验室,几十个年轻的工程师正在埋头工作。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手机支付、手机电视、三网融合、物联网传感技术等科技概念加速产业化,长电科技4年来累计投入3亿元打造起来的SiP封装技术生产线,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这就是长电科技的经营理念――

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不要让同行随随便便就能跟上。

用长电科技董事长王新潮的话说就是――

创新意识已经深深融化在我的血液中。

创新并非说说那么简单,深刻的理解来自于1.72亿元的惨痛付出。

2003年,长电科技A股上市前夕赶上了“非典”事件。作为代工企业,大量出口产品遭拒。危机来临,和国内同行一样,王新潮投入1.72亿元祭起降价利刃,打起了价格战。

结果发现,在这样一个同质竞争的市场中,轮番降价没有赢家,1.72亿元付之东流。巨额的“学费”,让王新潮意识到,必须靠创新摆脱低水平的竞争。

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的种子就这样深深地埋在了王新潮的心里。

加快科技创新,全力以赴培育和增强核心业务竞争优势成为长电科技的不二选择。长电科技将投资重点转移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世界前沿的系统集成封装(WLCSP、Sip、TSV)等封装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全力以赴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出有竞争力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

良好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及管理模式的再造,增强了长电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当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之时,长电科技得以从容面对。

从2008年到2010年,记者三次采访长电科技,每次的印象都不同。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寒潮刚刚袭来,但王新潮已经清醒地看到了市场的变化,他给记者留下了一句话:“我们要练内功,调结构,抓创新,从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

2009年9月,记者再访长电科技,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依然,但能明显感到企业活力萌动,开始在为招工发愁。长电科技利用新技术延伸产业链向终端电子消费产品发展,启动了“高容量闪存集成封装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尤其让人振奋的是,成功收购新加坡APS公司,获得了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持续发展能力。

2010年4月底,当记者再次采访长电科技,见到的是一个兴奋异常的王新潮。他抑制不住的兴奋不是缘于为世博会生产手机门票引起广泛关注,而是因为又有一项专利技术即将产业化。王新潮认为,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让长电科技从一个纯粹的制造业企业成为一个技术集成企业,进行专利授权经营,只负责“微笑曲线”的两端,即研发和销售。他还有更大的“野心”,要成为该项封测产品的标准制定者。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海外技术并购价值链补全

中国并购报告显示,中国海外并购势头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海外运营经验缺乏,尤其缺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海外并购的步伐并不顺利。麦肯锡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中,真正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海外收购不成功比例更高。如何借鉴美国与日韩企业的发展经验,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先进技术,跟随市场的变化实施与自己的核心能力有效结合的同心圆多元化,并同时进行价值链的补全,是实现中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技术并购和价值链补全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一、中国企业海外技术并购与价值链补偿问题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技术并购存在的问题技术并购,是指拥有雄厚实力的技术型大企业,以加强自身能力基础、技术多样化、巩固市场地位、提高竞争力、进入新产业为动机而并购拥有独特技术中小企业的企业经济行为,其中,以获取技术能力为主要动机。中国企业由于缺乏西方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如发达技术、强大品牌、先进管理和畅通的营销渠道等,尤其是核心技术,因此,在国外市场被消费者当作低端品牌。“低端混战”是位于产业链低端的真实写照,“高端失守”其根源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因此,以获取先进技术等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在自身专长领域开展跨国并购,缩短海外市场与高端产品开发周期,以期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纷纷尝试实行技术并购。南汽并购英国的罗孚汽车就是为获得汽车生产的先进技术,并购后却发现购买的只是资产,被收购企业的关键技术已经被其他企业提前购买或被原提供方收回。TCL并购德国施耐德、购买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品牌就是为了获得技术优势和进入欧美市场,并购后却发现并非先进技术。联想并购美国IBM 的PC部也是为了获得技术优势和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占据欧美的高端市场,但并未获得技术的独占权,并购后面临优秀员工流失,能否将转移技术很快地在本国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强化自主品牌优势等问题。

(1)战略性并购目标公司定位、估值失误。南汽、TCL、联想海外并购的共同特征是,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收购的是西方国家的低技术但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目标,初衷是通过对方的技术、品牌、渠道,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的梦想,但没能掌握充分的资料对目标公司进行较为准确的估值,对并购困难估计不足。如这些企业所并购的跨国公司的业务与品牌,都是跨国公司的“非核心业务”、已经没有垄断竞争优势的衰退技术和业务,不再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中国企业买的大多是这些跨国公司的“过去”而不是未来,而企业的价值是由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决定的。即使并购的知名大跨国公司的亏损业务中,仍有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国的并购企业显然缺乏长期打算和系统规划,对被并购企业的技术评估、转让、整合、技术能力的培育没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或在合同中没有对技术转让及技术能力的培育等相关问题做明确地规定,没能对这些转移技术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强化自主品牌优势;要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化,自然需要大量海外专业人才,可是不论是TCL还是联想,人才主要从事本土业务。李东生(2006)认为,难以从东道国招聘到优秀人才是造成海外并购困境的原因;柳传志也认为离国际化的人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在重整破产企业过程中,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市场、管理、人才等垄断竞争优势,重整乏力。中国企业并购知名大跨国公司过程中,由于被并购知名大跨国公司的规模一般比中国企业大,造成了“蛇吞象”的并购现象。究其原因,巨大企业所剥离的衰退业务是即将淘汰的技术,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不佳,且不能将转移技术很快地在当地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运营风险递增,价值递减;巨大企业历史悠久,文化整合困难,并购后面临优秀员工流失;巨大企业一般是实现两权分离的现代化企业,有效的公司治理限制了大股东的权力,如在产品销售、定价以及战略合作等方面,不一定能按大股东的意图行事;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企业非常社会主义化,员工权益受到很好保护,政府对并购或整合很可能进行干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都选择了相对比自己小、发展潜力较大、技术较先进的龙头企业为自己的目标企业,并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等垄断竞争优势成功的开拓了中国市场。由于我国尚没有国家级权威的海外投资服务机构,对海外并购的方向、重点、规模行业结构及战略等提供及时的信息及服务,致使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缺少全局观。

(2)对跨国并购的风险及整合的难度评估不足。对并购之前,对并购目标国的政治和法律风险评估不足。如联想收购IBM 个人电脑业务时,美国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国务院、司法部、商务部等十多个部门参加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并购案展开了为期45 天的广泛安全审查。此次安全审查带来的麻烦完全在联想预料之外,差点导致联想整个并购计划的失败。对并购后的文化整合难度估计不足,不能对目标公司关键人员、营销渠道、先进的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有效整合,以获得垄断竞争优势,而现代企业的优秀人才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关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熟练工人。以明基对西门子人员的整合失败为例,并购后,中国地区150多人的西门子销售队伍被抛弃,700 多名研发人员要集体离职,西门子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由2004 年的7.2% 下降到2005年的3.5%。目标企业关键人员的流失,致使企业很难迅速招聘到合适的员工,而这些关键员工加盟到竞争对手阵营,又会增强竞争对手的实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如何留住关键人才,获得垄断竞争优势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3)并购支付能力不足。对于能支持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并购,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不但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拿到优质资产,而且可以通过并购掌握国外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除了大型国企之外,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资金规模并不雄厚,而国外的被并购企业的规模较大,导致并购企业没有能力并购,整合过程中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是巨大的。特别是随着并购金额越来越大,风险愈加凸显。巨额资金的拨付容易抽空并购企业自有的流动资金,形成高负债率,加大了资金链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从并购中获益,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造成整个企业运营的瘫痪。2001 年,华立通信收购了飞利浦位于美国的CDMA 项目,但由于华立通信没有预料到并购后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且短期内难以盈利,导致预估华立通信有超过6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亏损。这使得不堪CDMA 项目之重负的华立通信不得不转向TD2SCDMA 技术市场,在高通技术的市场空隙里寻找生存空间。另外,国家现行对外投资项目的审批制度仍较为僵硬,决策审批仍较迟缓;现行金融信贷体制对企业筹资等方面的限制与约束仍较多,不利于企业敏捷地捕捉跨国并购的良好机遇,企业很难发挥国内力量对境外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持,从而失去一些难得的跨国发展机会。

(二)中国企业价值链补偿并购存在问题 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某些核心技术、核心知识或关键资源导致产业链断裂,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价值链断裂的地方正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它是价值链大部分价值创造的来源,因此,需要对这部分断裂的价值链进行补全,以培育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比如,大飞机发动机是大飞机项目的战略环节,被称之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标志。做个比喻,整个国家的第二产业(从冶金到制造到加工、设计)是一个金字塔,飞机发动机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尖,它涉及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工业和技术项目,并且要用到这些领域的最高技术成就。而中国大飞机发动机全部依靠进口,有时想买都买不到,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必须对这部分断裂的价值链进行补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企业的价值链补全并购遭到“封杀”。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其垄断竞争优势,占据价值链中的核心技术、核心知识和关键资源,获得超额利润,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如,大飞机制造业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的重要保证,是国家保持军事威慑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战略技术。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仅出于安全原因,都不可能把大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便宜卖给或轻易转移给别的国家。中国启动大飞机项目,必然打破原来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大寡头瓜分世界市场的格局,国际寡头必然会采取策略阻碍或延缓“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因此,波音和空中客车对中国必然会采取更严格的技术封锁,或者是用一些已经落后的技术与中国合作,严格“封杀”可提升中国制造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价值链补全并购。

(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道路艰难。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投入大、周期长,具有很大风险。有资料表明,研发一种新药需要5亿美元,研发新一代记忆芯片至少需要10亿美元,而一种新车型的研制费用将高达20亿美元,研发500座A330型飞机则需要投入80到100亿美元;同时,世界上的科技研发投入,最后也只有不到10%才能真正转化成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因此,以高投入和高风险为特征的自主创新活动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很难承受如此重负。如虽然中国航空工业在发动机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中国制造的发动机短期内还难以通过适航审查,因而很难进入实际运用阶段,这也是导致1985年运10项目被迫下马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涉及到技术能力培育的问题,不应作为中国放弃自主研发的理由。经验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不是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轻易学习得到的,单靠模仿也是无法维持竞争力的。放弃自主研发去依赖外国技术,中国的大飞机研制就会始终受制于人。如运10下马后的20多年,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状况是,项目的座级越来越小(运10是187座,麦道82是147座,麦道90是150座,AEl00是100座),但代价却越来越高(运10实际投资5.4亿,麦道82项目盈亏持平,麦道90血本无归,AEl00预算100亿)。因此,要把自主设计作为中国发展核心、关键技术的根本战略性途径。但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拥有世界上90%以上的专利,而中国的技术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道路艰难而任重道远。

二、中国企业海外技术并购和价值链补偿的对策

(一)掌握核心技术,完善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和机制核心技术是需要原始创新的技术,是只有少数厂商拥有的垄断性技术,因为其研发的投资额大、时间长、风险高,不是大多数厂商所能够承担的,况且垄断厂商严格限制核心技术的外溢。因此,这些最关键的技术不得不在政府协作下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取,不断完善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和机制,进行价值链补全。所有成功实现赶超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技术能力的发展要依靠高强度的技术学习、富于进取精神的企业战略与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而提高与增强技术能力是经济发展、政治独立以及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对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质不仅仅是开发出产品,而应该是以国家重大专项的形式动员全国的力量,建立起核心技术能力赖以生成、发展与提高的产品开发平台,并以竞争性企业的组织形式,通过持续的产品开发与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化。最后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工业领域形成与美国、欧洲的鼎足之势,实现国家的长期战略目标,促进中国的工业发展从依赖外国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从陷入低端经济活动到奋起向高端领域爬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对于一般技术,因为拥有这类技术的厂商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一样多,所以可以在全球各个角落购买。

(二)通过技术并购及国际合作掌握辅助技术介于核心技术与一般技术之间的辅助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专用性,有与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相似的特征,因此,这类技术中国企业可通过已有资源进行集成创新,或在技术并购中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中国企业还应抓住机会进行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不但可以利用全球最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而且可以利用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制造工艺和最好的人才。此外,国际合作还可以降低研制费用,加快研制进程。中国企业的海外技术并购中应战略性地选择目标公司,首选并购目标是资金链断裂而待破产的并具有先进技术与忠实客户的国外中小型科技研发型企业和有可能成为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而目前看来属于奇思怪想的中小科技企业,以及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的企业,它们急于出售自己包括拥有较先进核心技术的企业,如具有优质资源、长期合作、技术先进但因金融危机陷入困境的国外企业。美国众多跨国公司的壮大成长多通过技术并购,这在思科公司身上表现犹为突出,在短短的15年内通过收购71家企业而迅速成长为纽约证券市场上市值第三的大企业,其收购的原则是拥有最新技术、离推出新产品还有一年左右时间的小企业。同样,韩日企业在其技术起步初期,也通过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获取外部技术,并以此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达到拥有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并且,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也主要选择行业的龙头企业,要求目标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销售利润率与市场占有率高)。中国企业应完善技术并购和价值链优化的互动机制。技术并购对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价值链的作用,可表现为技术并购与价值链之间互动的良性循环。技术并购后,尽快将转移技术在当地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促进价值链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诱发新一轮技术并购,从而建立技术并购信息的反馈机制,使技术并购与价值链有效融合。技术并购价值链的互动机制可描述为:价值链的某些特征诱发技术并购——技术并购促使价值链的优化——价值链的优化提高集群效应、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并购后价值链的某些特征诱发新的技术并购。当并购技术成为影响各种成本驱动因素或是价值活动独特性的驱动因素,那么它应独立于其它驱动因素而作政策选择,促进企业找到更好的并购技术来完成经营活动,从而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并购中要积累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注意并购规模和净现金流的变动及回收状况,合理进行筹资规划,防止资金链断裂导致并购的失败,甚至企业破产。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无论进行跨国技术并购,还是加强对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的自主研发,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因此,需要整合、留住被并购企业的海外优秀人才或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并使本国优秀人才从并购中学习到技术,建立国际性人才团队。被并购海外企业的优势所在,是其公司内部的各类优秀人才,包括研发人才、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等。并购过程中,应对每个人对公司的业绩的贡献做个评价,以作为决定他们的去留的依据,尤其是,跨国技术并购作为先进技术获取的模式,稳定和留住研发人才等于拥有了研发新技术的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大力提倡科技人才到企业就业或自行创业,鼓励企业探索以期权、股权、虚拟股票等激励方式吸引科学家和工程师到企业创新创业,不断壮大技术创新队伍;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协作和技术交流,组织能工巧匠进行技术攻关,促进职工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企业创造、应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考核激励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通过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规则和标准,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促进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企业应合理利用“ 股票期权” 、“技术入股”、“虚拟股票”、“延期奖金与或有报酬”、“奖励知识和技能”等各种形式留用各种优秀人才。

三、结语

从历史经验看,企业并购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但在并购活动中,企业应把战略目标定位于先进技术和核心知识的获取,以及如何尽快将转移技术在本国产业中消化、吸收、扩散并不断加以提升,强化自主品牌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定位于资产或企业,或过于追求短期的财务利益。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某些核心的、关键技术不可能通过并购,只能通过自主开发来获取。这些核心的、关键技术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独立的重要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仅出于安全原因,都不可能把这些核心的、关键技术便宜卖给或轻易转移给别的国家。因此,必须依靠自主开发对这部分断裂的价值链进行补全。而对于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专用性的辅助技术可以采用国际合作共同研发或自主研发。企业自主开发并不意味不能利用国际技术资源,甚至不反对购买外国的专利技术和零部件。但利用外来技术的必要条件是对自己的产品拥有知识产权,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高端技术能力,掌握技术进步的制高点,成为各种资源的集大成者,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价值增值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9YJCZH09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巍:《中国并购报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2]康民:《去年海外并购亏2000 亿商务部编制对外投资指南》,《中国经贸》2009年第8期。

[3]邓培林:《基于企业技术的并购》,《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吴添祖,陈利华:《跨国并购获取核心技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模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4期。

[5]李梅泉:《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张文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情况、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经济界》2010年第1期。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7篇

(一)实现创新成果情况

1、2020年已取得授权实用新型xx项,著作权版权xx项;

2、受理中,发明专利xx项,实用新型xx项,著作权版权x项;

3、主编中国公路学会标准x个,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标准x个;

4、申报省级工法x项;

(二)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高度重视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逐年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积极谋划集团科研基金设置和管理模式,优先用于主业领域涉及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项目研发。

(四)培养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情况

当今已来到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信息时代,物流商贸发展需要数字化引领,未来在数字化经济的支撑下,数字商务将达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下的“大物流、大商贸、大协同和大开放”。

**打造的“xxx”平台,应用了多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xxx”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查询、通关、运输、保险、退税、金融、外汇、仓储、配送等跨境供应链一站式服务。2020年,xxx被列为重点防疫保障企业,服务全国外贸企业超xxxx家、物流企业近430xxx,达已实现跨境铁路100%覆盖,xxx口岸公路覆盖xx%。订阅运踪xxx条,平台用户超过xxxx个。运踪追溯可跨越xxx个国家。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银企对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预计20xx年营业收入可突破百亿元。

二、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总结

(一)开展双创工作情况

1、借助xx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xxx”,积极谋划软、硬件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推行众创、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打造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和科技成果孵化平台。

2、谋划与xx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展新能源相关产业技术创新及研发。利用集团丰富的土地资源、闲置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为xxx新能源服务提供支持,同时依靠自身优势,谋求创新发展理念,驱动项目稳定落地。

3、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岗位创新为主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计划在核心期刊正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源发期刊发表且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二)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模式情况

1、根据**集团整体发展战略要求和xxx改革发展需求,坚持科技创新,以高新技术驱动企业快速发展,打造xxx多元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亮点,计划引入优秀民营企业合资组建xxx,公司将以特种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为关键技术切入点,服务于我省乃至xx地区的交通建设、养护管理,为智能化交通提质升级,实现特种材料、特种工程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

2、xxx公司是xxx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的xx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咨询、勘察设计等传统产业和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开发以智能压实系统为代表的智慧交通产品,公司参与了xxx的编制工作,掌握xxx的核心技术,公司也是xxx等地方标准的参编单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按照**集团的总体部署,为了推进碎石采石场和砂砾料场的开发建设,根据《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第13次会议纪要》,**集团在全省范围内统筹开展砂石土资源的大规模绿色开发,建立工程建设基础料石储备库,实现资源集中管理。xxx拟成立“工程研究中心环境资源所”,主要负责碎石采石场、砂砾料场、省内具有剩余储量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发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及后期技术服务跟踪相关工作.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范文第8篇

的确,与笔者交谈的过程中,谷峰“科学家”与“艺术家”的交融气质尽显,话里话外又彰显出一种“战略家”的智慧。

扮好战略角色

《新理财》:您在上汽的战略规划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谷峰:在上汽,CFO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战略不是虚无缥缈的目标,必须要建立在全面、详尽、真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在CEO和董事会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提供大量数据,构成战略决策的基础。比如在做项目规划时’需要先做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具体项目分析。又比如一个具体并购项目的决策,其前期估值、融资安排、税收筹划等,包括收购后的整合计划,都与财务息息相关。在上汽,财务部门在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参与度非常高。

《新理财》:上汽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谷峰:上汽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两个核心能力建设。

第一,提高产品的自主核心研发能力。上汽2012年汽车销量达到450万辆,但我们的主导产品是由合资企业生产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靠引进外方的产品和技术,我们自己开发的产品占比很。今后,作为整车制造企业,我们会依托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品牌本身和合资品牌的本土产品开发能力,特别是在新产品、新能源领域,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建立起竞争优势。

第二,提升国际经营能力。汽车业是高度国际化的行业,GM、VW、TOYOTA都是全球性公司,这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产业全球化的方向吻合。目前本土公司的主导市场仍在中国,今后势必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上汽这两年已经通过贸易出口、海外建厂等方式拓展自身的海外经营能力。汽车行业的国际经营并不是说仅仅把产品出口到某个国家就结束了'而是要全面了解海外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要能利用国际市场的各种资源,包括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等,把市场做深做大;还要能在当地建立自己的网络,包括供应商网络、销售网络、维修网络、金融服务网络等。总之,国际经营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理财》:财务如何支持这两方面战略?

谷峰:我们的财务资源会倾斜支持自主品牌的核心能力建设。上汽每年对各条线的预算控制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对于涉及研发能力建设的各项支出,我们会“放绿灯”,鼓励大家去做。不管是传统动力发动机、内燃机的技术提升改进,还是新能源,均能够在财务资源上得到大力支持。

在提升国际经营能力方面也是一样。通常我们的考核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拥有两大核心指标:一是销量指标,二是效益指标。但是,考虑到海外经营风险大,既定的国际市场已被世界主要的汽车公司瓜允作为新进入者,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所以不仅是在资金方面支持,在考核体系方面我们也作出调整,着眼于长远。

牢记风险防控

《新理财》: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并进军并不十分熟悉的海外市场,上汽这两个战略听起来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尽管您提到财务对公司战略予以支持,但在把控风险上,又是如何平衡的呢?

谷峰:财务的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我们只是把周期放长、眼光放远。控制投资和经营风险是我们在探索新业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有很多控制风险的办法。一个基本的方法是在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上定期研究和滚动,对原定规划的内外部条件作更新和调整。例如,在新能源领域,目前的市场主要靠政府政策导向和补贴支持,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和预判成为我们对新能源领域投资控制风险的重要条件。国际经营也一样,影响国际经营成败的因素远远超过国内的经营,在前期的战略决策过程中,要找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能根据条件变化适时调整,提高项目执行的弹性,这也是我们把国际经营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原因,不是单独在海外搞一个制造工厂,而是打造一个产业链。当然,新业务的实施肯定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我们要有控制风险的流程,还要有承担一定风险的勇气和能力,关键是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新理财》: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一个典型的分支,在2012年遇到前所未有的低谷,盲目的跟风投、风风控流于形式、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和海外市场、缺乏核心技术都是光伏泡沫破裂的原因。您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如何避免重蹈光伏覆辙?

谷峰:从表现形式来看,光伏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差异,光伏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市场和产业链,每年可以实现一定量的销售,而新能源汽车没有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也没有形成基本的消费市场,即使是国内做的比较成熟的比亚迪、上汽,以及国外一些成熟品牌的产品,都还称不E拥有真正的市场和产业链。但是两者又有很多共同点,例如消费端均需要依靠政府补贴,且均缺乏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光伏产业在行业发展特点和阶段上完全不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会也不可能走和光伏产业发展相同的道路,新能源汽车投入大、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多。但光伏行业的现状也给我们一些教训:一个产业或是一种产品绝对不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生存。在起步阶段,我们要在技术研发、市场培育等方面依托政府孵化;但从长期来,看必须要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现在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核心问题仍然是技术问题。由于成本偏高,老百姓不愿意买,所以现在政府补贴力度很大,一辆纯电动车中央加地方政府约补贴10万元。但我们意识到,这种补贴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快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尽快形成规模,给市场提供可以替代传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这些新产品不仅能源是可替代的,在成本、质量、服务上也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也是上汽开创一个新兴产业必须要走的道路。

“微笑”撬动资本

2012年上汽成功完成了整体上市,但您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汽任何一家子公司如果单独上市会比现在效益更高,那么,选择整体上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谷峰:我个人的想法是: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我们现在市值1500亿元,如果把公司的各项业务分拆出去,产生的价值总量肯定比现在的大,因为资本市场对单个公司具体业务的估值水平一般会高于综合性或是投资公司的估值水平。但集团选择整体上市,把研发跟汽车服务贸易,包括像汽车销售、汽车租赁、汽车物流、汽车金融这样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全部装到上市公司里来,主要是考虑到公司的各项业务之间关联度高、协同度高,而且还有很多业务尚在培育过程当中。作为CFO,我更多会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上汽作为一个汽车公司,收益绝大部分是投资收益,因此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投资公司的性质来进行估值的。随着我们各项业务的成熟和独立发展,将来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法更多的提升公司价值,搭建各项业务发展的资本平台也是一个大的方向。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总体想法是:精干主业,抓住整车市场;放开副业,借助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更小的资本掌控更多的资源,再共同来服务主业。

汽车产业一直倡导“微笑曲线”,2013年上汽将怎样争取将产业链向高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