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普遍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深度拓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校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的瓶颈及创新模式进行探索,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是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管理类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能对经济学原理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课程实践是培这一能力的有效手段。

1、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内容中有大量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图形和数学推导的公式,由于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少,对这些抽象的概念难以接受,大多数同学出现听不懂,学习吃力并失去兴趣。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一些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概念的深刻理解,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加深对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因此,课程实践教学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是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其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均与现实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总需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也与生活生产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要学生学好并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将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地结合,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3、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实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而且也可以通过课程的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程实践实际上就是要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把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习惯。只有通过课程实践,才能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制约因素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其课程实践教学开展较为缓慢,许多高校依然滞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上,究其原因,主要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制约。

1、观念上轻视课程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一种误区,一直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原理可以通过图表和公式推导实现对经济理论的理解,主观认识上,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各高校普遍存在对课程实践弱化现象,导致教学计划上未安排相关实践课时,即便少数学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了西方经济学实践课时,实践课时也很少。这种主观上轻视课程实践教学,导致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环节难以开展。

2、课程实践教学实施途经难。

虽然高校面对人才培养新形势要求,不断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依然存在难以实施。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没有适合西方经济学的实践软件,与其他专业课程比较而言,缺乏实践的平台,无法实现实验室教学;其二,西方经济学多位合班课程,并且同一学期多个专业同时开课,人数之多给课程实践带来难度;其三,理论教学课时与课程实践课时冲突,难以合理安排课程实践。

3、缺少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目标。

西方经济学课程涉及抽象概念多、公式多、理论多,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宽,其实践环节的设计比较复杂,而且难度也较大。目前,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计划中,还没有形成优化的课程实践方案,实践环节和活动的具体目标没有落实到实处,实践教学内容还没有细化的各章节,这给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实现的模式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做实践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是相辅相成。有关实践的模式研究有很多,纵观以往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三种模式实现:

1、课程的认识实践。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相关章节内容安排学生认识实践,比如,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章节中,可以安排学生到社会实践中了解一些产品价格水平,了解企业生产状况、成本状况以及销售状况,通过认识实习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认识过程在课外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总结交流在课堂进行。

2、课程的调查实践。调查实践是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深度理解的过程,教师依据课程大纲要求,规定内容,学生分组开展相关内容的调查研究,例如,学生可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地方GDP的构成及增长趋势、通货膨胀效应等进行调查分析,切实做到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调查分析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过程在课外进行,交流安排在课堂进行。

3、课程的研究性实践。研究性实践教学是将西方经济学中的研究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组专题研究。例如,对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持续性的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实践安排在课外进行,研讨在课堂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芳,涂宇清,华钧,秦海英: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业教育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定义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总而言之,创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的教育活动。

一般来课,实施创业教育的形式有四种:第一,渗透性教育。即营造创业的校园文化,把创业理念在各学科、各专业的教育活动中进行渗透与介入。第二,普及性教育。即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实务、创业讲座结合起来。第三,重点性教育。即在各专业中设“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课程。第四,专业性教育。即创建创业学专业,开设包括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创业实践论三大板块,进行体系化的创业学课程。

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指的是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范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也得到了普及,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是加深学生对于经济理论理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第一,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课程的基础课程。

在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是国际贸易、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一系列应用经济学课程的基础。

第二,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运行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同时,不同学派的学术观点、经济理论和学术争议在丰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扰与疑惑。

第三,西方经济学数学化倾向明显。

西方经济学广泛采取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和内容。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大量地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这种方法的使用让初学者感到困难。

(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更好的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它主要包括:

1.实践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供求分析为主线,讨论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公共部门经济学以及福利评价等。宏观部分分析了短期和长期的宏观经济的不同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实践。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在此基础上展开。

2.实践教学实施

首先,进行模拟场景教学。根据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小组建设,并让小组成员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地踏察。例如在讲述供求理论后,模拟一个服装市场,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公司,到模拟市场中进行采购,感受价格这只无形之手。

其次,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验证实验。通过搜集数据和相关的计量检验,将课堂教学内容置于可控操作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经济分析和运行的认识,最后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第三,组织学生实地调研。由学生设计问卷并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调研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某些理论,可采取以上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第五,参加经济学社等社团活动。通过与其它同学的交流、辩论和倾听经济学者的声音,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采取模拟场景、验证实验、实地调研、翻转课堂、社团活动等方式,学生既掌握了经济理论,又培养了创业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经济学素养。

第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学生的自信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第四,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核心课;轻松活泼;探索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自1992年以来,它被教育部列为财经类院校各专业必修的11门核心课程之一,它与各专业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经济学因能够有效地解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受到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但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不同,加之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同学们在开始学习这门课之前普遍存在着一种畏难的情绪。如果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再像上数学课一样,板着面孔一丝不苟地进行经济模型的数学推导,就会使许多学生因搞不清学习西方经济学究竟有什么用处而丧失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试着采用了轻松活泼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制度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就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研究经济科学,而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也毫不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凯恩斯,1962)。因此,我们在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必须首先向学生们说明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绝不能用它来代替经济学。因为中国进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不可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那一套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如果照本宣科的说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区别,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加深学生的逆反心里,因为在一部分同学们的心中,对制度的重要性的理解并不

是很清楚。但如果我们能够以一个轻松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制度的重要性,那么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获得了百米比赛的冠军,博尔特无疑是当今跑得最快的飞人,这一点大学生们显然都很清楚。但笔者却告诉学生,其有办法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跑的过博尔特(先卖一个关子),在同学们都表现出诧异的表情后接着说,博尔特之所以能够获得百米飞人的称号,是由于比赛规则(即制度)的制定对他有利。如果让我来制定比赛规则,即比赛制度,那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定都能够跑得过博尔特。此言一出,当时学生哗然,但笔者接着说,如果其有权利来制定比赛规则(制度),那么笔者就让每一位选手在跑到50米处停下来做一道高等数学题,做完之后接着再跑,那么博尔特肯定拿不到冠军。当然,这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笔者必须有制定规则(制度)的权利。此时,学生们已经不再发笑了。很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了。

那么同样的道理,区分不同制度下的经济学的阶级性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这样,就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使同学们清楚地理解了制度的重要性。很显然,这种轻松活泼的讲解方式显然要比传统的说教的效果要强的多。

二、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区别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但许多同学在学完效用这一章节后也仅仅停留在记住效用的定义这一层次上,对于效用的进一步理解却无从谈起,这也就导致了初学西方经济学的同学们感觉它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坚持的是客观价值论,而西方经济学信奉的却是主观价值论。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客观价值论。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商品的效用大小决定的,而效用是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因此是主观价值论。正确区分这两种价值论,是我们学好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前提。

基于此,笔者在讲授效用论一节的时候,引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所谓幸福方程式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效用(即主观价值论)的理解。

萨缪尔森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从该方程式可以看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变动、与欲望成反比变动;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等结论。从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我们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了,它因人而异,消费同样一种商品或劳务,不同的人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知足长乐”所表达的也就是同样的一个意思,“知足”了,欲望自然就小,自然就会感觉到自己很幸福了,当然就会“笑口常开”了。因此,也有人戏谑的将幸福理解为:“我饿了,你吃着个烧饼,我没有,你比我幸福;我冷了,你穿着袄,我没有,你比我幸福。”这些例子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效用只是一种主观的心里感觉。

这样,通过一个轻松活泼的幸福方程式就将效用的含义完全讲清楚了,使同学们觉得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相距并不遥远,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三、从轻松活泼的故事中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

机会成本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要想正确地理解机会成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照本宣科的按照书本里的知识进行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们除了死记硬背了机会成本的定义之外,几乎一无所获。那么应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成本这一重要内容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试着采用了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地主周扒皮和刘文彩的剥削故事来对成本加以阐述。

周扒皮与刘文彩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地主,周扒皮因半夜鸡叫而妇孺皆知,刘文彩则因泥塑群雕《收租院》而家喻户晓。虽然他们同属万恶的地主阶级,但他们剥削的方式却迥然不同:周扒皮靠半夜鸡叫的方式攫取长工的绝对剩余价值;刘文彩则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方式去盘剥农民,逼得许多贫苦农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么,同为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恶霸,周扒皮为何采取的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雕虫小技,而刘文彩采取的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大斗进,小斗出”呢?

究其原因,这与这两位地主所处的具置有关。周扒皮是职业小地主,小地主雇佣的长工数量自然较少,长工的劳动均在其有效监督的半径之中,同时周扒皮又没有别的买卖生意需要自己照看,即周扒皮监督长工的机会成本较小,况且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职业小地主周扒皮也不放心将自己仅有的几亩薄田放手交给长工租种以坐收鱼翁之利(万一长工耕种不好导致颗粒无收的话,那自己就几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了,他的机会成本就太大了)。但大地主刘文彩则不一样,他身兼数职:不但是大地主,而且还是商业家,在城里面开着自己的店铺买卖,如果自己也像周扒皮一样事必亲躬的过问自己的土地和长工,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会很大:无法照看城里的买卖店铺,那损失可就大了。因此,刘文彩采取了一种机会成本最小的剥削方式:将土地租种给农民,自己坐收分成,又不会影响到城里的生意买卖,这样的好事刘文彩自然不会放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但认识到了万恶的旧社会,而且也通过活泼愉快的方式掌握了机会成本的真正含义――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四、小结

通过上文列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使同学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的新知识,变“要我学”而为“我要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内心真正喜欢这门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积累知识,善于观察世界,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经济学概念转化为我们现实中的东西,通过轻松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进入知识的殿堂,这也是对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考验:如何将呆板的书本知识以一种轻松活泼、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以改变同学们以往所固有的学习无兴趣,完全靠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劝说集[M].商务印书馆,1962.

2、王玉霞.故事中的经济学[J].经济学家茶座,2006(2).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84

随着我国教育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半的六百余所地方本科高校正在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特色,形成面向地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西方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各个本、专科专业都必须学习。作为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原有的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1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产生的,并经过了不断演变和发展,它研究了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西方经济学从它产生至今,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等,内容较为广泛和抽象,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系统性、逻辑性强

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到了抽象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前提假设条件,排除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因素,用图、表或函数的形式来描述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理论体系较为为严密,内容环环相扣,系统性强。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价格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等,这对于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在理解上会构成不小的难度。

1.2 课程体系完善、内容繁杂

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体系科学,结构严谨、内容繁杂,流派众多,涉及的学科门类也越来越多。目前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是由在经济学理论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构成的。首先以亚当斯密的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市场经济运行下资源的配置问题,然后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但其实西方经济学派别林立,各学派之间的论战,一方面丰富了理论体系,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繁杂,容易给学生带来许多混淆和不解。

1.3 n程的研究方法多样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采用了文字分析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西方经济学的教材中不乏数学公式和模型,并且越高级阶段的西方经济学采用数学工具分析的情况越多。如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不仅包括了静态的分析,还有动态的分析,这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无疑在数学基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方面

2.1.1 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包括了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每个专业的后续专业课都有所不同,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要求也有所区别,但对于西方经济学这类型的专业基础课,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的专业的开设方法相同,甚至部分专业合班授课,这样培养目标显然没有针对性,影响了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

2.1.2 支持课程的设置有偏差

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性比较强,并运用了很多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如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等概念,要用到数学中的导数和定积分等概念。这就要求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高等数学,但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和西方经济学同学期开设,西方经济学中用到数学概念时,数学课上还没有学到。特别是一些专升本的专业,第一学期就学习西方经济学,很多学生在专科阶段都没有学过高等数学,这势必影响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1.3 教学学时紧张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大多为一个学年,共128个学时左右,这对于西方经济学较为庞大的理论体系而言显然较为紧张。以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例,教材共23章,且较多抽象的理论和模型分析,需要多做练习,所以讲授速度的加快会使学生感觉难以理解和消化。

2.2 教师教学方面

2.2.1 教学方法传统,不能与时俱进

应用型高效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陈述和讲解原理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有限,忽视了西方经济学学习中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受到学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中或者企业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认为经济理论很难和现实问题相联系,对将来的工作没有帮助,学习兴趣减退,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当具备的联系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2.2.2 教学内容陈旧,手段单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但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主要集中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没有及时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法方面最新的理论和理论前沿问题结合,而且我们国家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经济现象及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基本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对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并不完全。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一定了限制,即使学会了基本的经济理论,也不能运用相关理论发现、分析和研究现实问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很难提高。

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普遍使用,教师更多的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完全围绕多媒体课件展开,虽然多媒体教学法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和准确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那些大量的图表和数学推导,单纯利用多媒体很难使学生完全理解和消化,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2.2.3 考核方式固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必修课,所以考核方式一般是闭卷笔试的方法,成绩分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这种较为固定的考核方式,没有重视整个学习的过程,过分强调了成绩的重要性,忽略了学习和考试的真正目的,导致学生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影响了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效果,背离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

2.3 学生学习方面

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有着更为偏向人文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时更注重感性认识,所以大多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却不愿深入。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和其他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学习基础相对有些薄弱,学习能力也有一定欠缺,学习时较为被动,缺乏探索精神。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对西方经济学中的大量模型感到理解困难,从而对西方经济学失去兴趣。

3 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3.1 创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特点

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师不可能在一个学年当中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建立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学生就可以在基本原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另外,经济学在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不断地把当前经济学动向和热点问题融入到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讲授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并学以致用。此外,应用性本科院校应和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相区别,多考虑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要求,开设重c各异的西方经济学课程。

3.2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已经不能很好地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应当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选择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经济学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激发和升华。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专题调研、专家讲座和创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3 改变考核方式,重视学习过程

考核方法的改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考核方法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标准试卷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比如组成经济学学习小组,开展课堂讨论,增加课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阅读经济学课外书籍,尝试写经济学著作的读后感,采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出勤、作业情况、课堂提问、实习实验等方面的参与度及完成度,随堂测试,期末测试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逐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拓展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持之以恒,师生配合。

参考文献

[1]郭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3).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 本土化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与教学研究实践”(项目编号2008A018),以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27)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背景分析

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其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被大规模引入我国。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普及市场经济学的知识,改变学生的经济学知识结构,提高我国经济学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和经济研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的教学有一种误区,许多教师误认为越是原汁原味地讲授西方的经济学,就越是与国际接轨,越有价值。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高校教师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忽略了与本国现有实际相结合,即本土化问题,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简单照搬照抄照讲,结果既没有达到“西为中用”的目的,又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内涵的把握。

所谓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就是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植根于我们的民族,内在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基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即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采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对经济学的内涵。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心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教学团队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课程建设来说,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建设了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才能建设好的课程。一是选好团队带头人: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由学术带头人的教授担任,负责对本团队对本团队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绘制建设蓝图;二是组建好教学梯队:多年来,西方经济学一直保持有6-8人稳定的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学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团队主要成员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开展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尤其针对团队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升团队教师教学能力,并通过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研究凝练教学研究方向,凝聚教学队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上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了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2.科研促进教学

团队教师以学生为本,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结合,致力于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按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思路,团队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上下功夫,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加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以科研促进教学,即科研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承担了自治区级以上经济学学科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研究”、广西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经济学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团队教师深入学习、领会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动态,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夯实了基础。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2-0014-04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着产出增长而出现的社会、经济或政治结构的变化。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既来自于人们对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又对发展实践具有检验和指导的作用。在经济思想史上,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进行过讨论。因此,对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观进行比较,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都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其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关于发展内涵的研究

在克思经济学看来,人类社会的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推进了人类自身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也是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所在。克思经济学对于发展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概括与界定之上。克思经济学认为,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是在已有的生产方式中发展起来的。克思经济学将发展界定为:“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由此可见,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概念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发展以原有生产方式为基础,任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都不是凭空或从人们的主观意志中产生出来的;其二,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优化。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的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克思指出:促进人的发展需要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改造来实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①克思进一步提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体现了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注。

(三)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最终实现必须经过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一个特定阶段都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克思经济学更强调平衡、有效、协调的发展方式。第一,克思经济学的平衡发展方式。根据克思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两大部类的生产保持平衡,如果第Ⅰ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则会导致生产资料过剩;如果第Ⅱ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则会造成生活资料过剩。所以,两大部类的生产与需要必须保持平衡。由此可见,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方式既要求总产出不断增长,还要求两大部类结构均衡。第二,克思经济学的有效发展方式。②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增长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所带来的粗放型的增长,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集约型的增长。在这两种增长方式中,集约式的增长更加有效。因此,在生产增长上,要实现集约式的增长,就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克思经济学的协调发展方式。克思经济学认为,人的活动离不开自然,现实的自然界同样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过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⑨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不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掠夺之上的强制统一,而是在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未来社会要更加自觉合理地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问的物质变换,要将物质变换过程由恶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

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内容是不同的。总体来看,西方经济学发展观的内容主要有:

(一)关于发展内涵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演进的不同阶段,经济学家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相对广义的界定。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斯图亚特•穆勒等人认为,发展应包括政治、伦理、人口、法律、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边际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商品供给与需求的问题上,经济发展问题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消失。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发展的问题都需要西方经济学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开始兴起。在发展经济学看来,“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品与服务的总和不断增加,它是以固定价格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的某种度量的变化率。而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将增加人均实际收入作为追求的目标”。①但是正如詹姆森和威尔伯所言,“发展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它也没有普遍采用的模式,每个人必须写它自己的历史。”今天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者们从更宽泛的视

角来理解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还是一个质的概念,不仅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和人均占有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整体演进。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演进阶段,经济学家对发展目标的认识也不相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与广义发展内涵相对应的发展目标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主要目标是国民财富的增长。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将发展目标转向收入分配、减少绝对贫困、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增加就业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人的能力,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发展的根本目标。丹尼斯・古雷特认为,发展目标包含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让人感受到自身价值,要把人从异化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种种惯例和教条主义的信仰的社会奴役下解放出来。阿马蒂亚・森也指出,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根据这一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扩展了发展目标的内涵,指出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人们选择的过程,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而且发展还应考虑后代的可持续性。由此可见,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发展目标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既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也包括人的能力的运用。

(三)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对于国民财富增长的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应当通过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发展分工来推动经济增长;大卫・李嘉图主张利用国际分工来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斯图亚特・穆勒看来,资本、劳动、技术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应当通过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展经济学繁荣和大发展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主张通过经济结构优化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威廉・阿瑟-刘易斯等人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制定发展战略来推动经济发展。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20世纪60年代,随着发展目标的变化,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市场调节、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古典主义复兴之后,经济发展理论开始注重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技术及人力资本内生的经济增长去研究发展问题,注重文化、体制、法制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除了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以外,还重视教育、知识、管理、资源再配置、规模经济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两种发展观的比较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等都是不同的。

(一)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视角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将发展看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要选择平衡、有效、协调的发展方式。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以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为视角研究发展问题。因此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想。具体地,古典经济学时期西方经济学将国民财富增长作为发展目标,认为增加要素投入可以推动国民财富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通过引入收入分配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通过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来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由此拓宽了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围;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人为本的发展纳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认为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二)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同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研究了发展问题,但由于两者研究视角不同,导致两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的内在机制人手,充分论证了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创造替代性和现实兼容性,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促进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可见,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具有一般性与历史性。而西方经济学家较多地偏重于在一定具体历史阶段下考察发展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国民财富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学淡化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强调收入分配、以人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演进而提出的。西方经济学这种研究视角忽视了生产关系对发展阶段变化的影响,无法说明发展的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制度、思想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变迁,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与马克思经济学发展观比较起来相对狭隘。

(三)两种理论体系的研究范式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是以理论范式为视角来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观察,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经济形态进行概括与界定,形成了系统的发展观思想。马克思经济学以理论范式为基础形成的发展观,不仅视野宽广而且内容系统。西方经济学以应用范式为视角研究发展观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发展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国民财富如何才能增长,并通过考察财富的源泉解释经济增长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由于把经济学研究对象限制在资源配置领域,导致发展问题淡出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而发展经济学则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7篇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西方经济学师资不足而且不被重视,讲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师只有2名,在日常的集体备课中无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完善的相互学习。尽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国内的西方经济学优秀的案例材料较少,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使用案例的材料就更少了。其次,案例资源脱离国情,缺乏针对性或过于陈旧,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8]。

2改进授课效果的建议

2.1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水平

通过比较国内和国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会发现这两类的教材内容组织是不一样的。国内教材内容较为系统的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国外教材大部分都是以现象、问题为导向的。笔者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初学者更适合国内教材的组织框架,但是缺乏与中国国情结合良好的案例,教师不仅要能讲解国外的案例,还要能结合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讲解,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要实现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的改进,教师必须进行相互讨论和学习,一方面能够在教学中与本课程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能向其他西方经济学课程开展得较好的学校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2.2调整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理论的教学和数理模型的推导,教学内容求全求深,使学生普遍感到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深奥,造成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信息管理专业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肯定不能和一般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内容相同,应该侧重不同,例如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等内容就比较重要。

2.3利用数学工具要适中

西方经济学教改中如何对待数学工具,要依据学生的情况以及专业特点来确定。对于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可以只使用图表等最简单的数学工具,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集中精力在经济学思想的阐释上。

2.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近十年在医学类院校教改的热点之一就是PBL教学的研究,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9,10]。这种教学方法出现后在欧美国家被很快广泛应用[11]。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医学类院校也开设了改良后的PBL教学,原因在于我国和国外的医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国外的医学生一般都是在综合大学学习了4a,取得学士学位后才进入医科院校学习,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这些是开展PBL教学的基础。我国医学院校的学生直接由中学升入高等院校,相对于国外的医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而且接受中国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方式多年,独立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知识积累较少,十几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了较为习惯的思维方式[12]。PBL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在当今社会新知识不断涌现,分工不断细化,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11,12]。根据国内外关于PBL教学开展的院校和专业的情况,似乎说明了,医学专业甚至是临床专业更适合这类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经典的案例教学是可以向PBL教学吸取优点的。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尝试适合该课程的PBL教学,同时应该联合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料,改善课堂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的学习也可开发以课程为对象的学习网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分类明确,组织互联的一系列课程资料,而且还可以进行互动教学,教师在线答疑,运用网络建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沟通[13,14]。

2.5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14-06

作为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必然会随着中国化而出现中国化问题。不过,经济学的中国化与哲学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有不同之处。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论,但经济学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与结构,还面临着西方经济学的挑战,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远远大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中国化需要解决其与一般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及中国实践等的关系问题。只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

一、一般经济理论与经济学

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那么有没有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经济活动的经济理论呢?如果有,经济学与一般经济理论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经济学可以成为一般经济理论或经济学基础理论吗?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存在着一般性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理论,因为应用经济学不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当然,研究者对应用经济学涉及的一些基本经济概念可能还存在争议,但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应用经济学就无法得以教学和研究。这说明,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经济学理论,具体应用领域的经济理论存在普遍性,不区分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理论,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经济活动。但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领域,对于是否存在普遍性理论的问题,各界对此争议很大。不仅者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看法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就是西方经济学内部也有不同看法。这种情况并不限于经济学领域,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也都面临着同样问题,越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越是有争议。但不管如何争议,人们在一定时期和阶段里还是大致接受了某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用这些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和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一定的范式。范式不是永恒的,范式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突破,最终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但在旧范式还没有被取代之前,虽然存在各种争议,人们还是基本遵循了旧范式的基本规定。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在一定时期里也会有一定的范式,这些范式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取决于社会对某种理论的接受程度,范式形成后就会成为各种活动的研究基础。

从经济学研究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角度看,现代经济学存在着一定的范式。虽然这一范式的表述并不完全明确,许多基本问题还有争议,但是经济研究和经济决策依据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是存在的。这是经济决策的需要,也是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范式,也就等同于存在着被广泛接受的具有一般性的基本理论。在这一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是什么?经济学中国化的目的是不是要增强经济学在这一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地位,或是由经济学为主导创立一个新的范式?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不过,从现实和理论上看,马克思经济学只能说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流派,难以成为一个基础性的理论。一方面,社会接受经济学的程度有限,只有一部分人接受和运用经济学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学只是在经济学理论的部分领域作了分析和探讨,没有形成指导经济活动的系统理论体系;此外,传统经济学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虽然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分析有意义,但难以实现对经济决策的具体指导。

事实上,经济学不是现代经济学的范式,尚未成为主流经济学,经济学的历史定位和自身逻辑也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的范式。但是,这些并不影响经济学的理论价值。经济学作为应用性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经济现象而不是批判经济现象,况且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众多的资料和条件。经济学应该坚守一些领域,但不等于要占领所有领域。如果要求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成为一般性的经济理论,经济学就要吸纳各种经济思想和理论,最终既可能失去经济学的理论本色,也可能在思想和内容上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学不可能摆脱现有的经济学概念体系,在现有概念体系下要独创一套思想理论体系是十分困难的。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但这不等于说要用经济学取代一般性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其理论贡献和社会影响决定的。只有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学,才能充分发挥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最终形成真正在理论上有说服力的中国化的经济学创新思想。

二、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

在经济学中国化或经济学的创新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其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许多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上都存在明显的分歧,但不能因存在这些分歧而否定对方。从理论层面上看,不管是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当前还没有哪一种经济学理论已经穷尽了经济问题而成为真正完整的理论体系,各种经济学说和流派存在观点不一致是正常的科学研究现象。即便经济学在方法上有科学性,在经济问题的本质分析上更深刻,也不等于说西方经济学侧重经济现象的研究就没有价值。从实践上看,经济活动十分丰富,不同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得出相悖的结论也是正常的,科学的研究正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探寻真理。此外,不能把西方经济学中从现实经济运行合理性的角度形成的经济学理论,都一味地称之为庸俗经济学理论并加以批判。由于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所以应用层面的经济理论来自发达国家并不奇怪,而且很多应用性理论并没有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对于一些与资本主义制度直接关联的、有意识形态内容的、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也不能单纯地将其与政治立场挂钩。西方经济学中许多内容只是对西方社会的现象描述,可能不深刻,但在现象层面上又是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西方经济学没有对西方经济社会作过多的分析和批判,而这正是经济学的任务。

如果把西方经济学理论都作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加以否定和批判,那么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要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就无从获得,对市场经济一般性规律更是只能通过自己的长期摸索才能把握。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基础也许是资产阶级,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总是要面对经济现实。经济理论是用来解决经济问题并指导经济决策的。西方经济学不是单纯为了对抗经济学而产生的一种学说,而是为了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西方经济学在发展中确实有为其社会制度辩护的一面,包括为其自身思想的价值进行辩护,但不等于说西方经济学就可以漠视经济实践的需要而成为纯粹的制度辩护理论。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正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也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借鉴,就无法较快地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依旧是中国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中,虽然也可以逐步总结和归纳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可能存在许多曲折的过程。因此,在对待西方经济学上也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不能否定在前,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学习和借鉴在前。当然,在所有理论面前都不能盲从,而是要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加以分析和判断,这才是对待理论的科学态度。这种态度对所有的理论都适用。

经济学要发展和创新,其动力既来自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也来自于各种思想和理论的交锋与碰撞。坚持,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定位好自己的理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理论中发展自身。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根本问题的看法上是对立的,经济学正是要在批判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这更需要对西方经济学采取科学的态度。经济学批判西方经济学,不等于彻底否定和取代西方经济学。在具体的微观领域,经济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创造出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的新体系。西方经济学在微观领域所做的研究要早于经济学,总结的内容要比经济学更全面,不能因为这些结论是西方经济学做出的就要另外创立一套不同的理论来代替它们。

三、中国实践与经济学

经济学之所以要中国化,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而传统的经济学不能解决这些新课题,这就要求创新经济学,从而必然会使经济学实现中国化。但是,中国的实践有没有提出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否用传统经济学和经济理论都无法解决,必须要在理论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呢?

应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确实给经济学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课题,如,社会主义制度下能不能实行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的关系、资本在社会主义制度里的性质和作用、股份制的公有性、按劳分配如何实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融入全球市场带来的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学的传统体系中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对经济学进行创新和发展,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才能很好地解释并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但是,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上看,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能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理论和创新呢?学界对此并没有共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到底是一种理论创新还是一种体制转型的模式,在经济理论上有没有独特意义,或者独特性能否促使一种新的理论诞生?当前理论界也没有充分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在经济学理论上没有重大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在传统经济理论内还可以解释,那么这种实践的创新意义可能更多地是对经济学而言的。依据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是一种后发优势的表现,并没有突破前人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总结,只不过中国在经济手段和资源使用上更加充分和灵活而已。在转型过程中,中国确实具有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所没有的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能力,这在起飞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很难说这是一个可以持久运用的超阶段性的手段。中国在转型中有许多特殊性和复杂性的一面,但这些特殊的一面并不必然指向一种新理论的诞生。创新理论必须要有实践验证,还要有逻辑证明。

中国实践加上经济学的主导影响下,中国经济理论确实会有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可能会形成经济学中的中国流派或学派,但是中国流派或学派的经济学即便存在,也不能说就可以取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而成为中国经济学的唯一指导思想。一种思想唯一化也就走向了绝对化,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实践再特殊,也依旧要遵循经济规律;西方主流经济学再有问题,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国的经济学可以吸收三者的营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中国实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或流派,但不等于说可以抛弃西方经济学而成为完全创新的理论体系。正如杨瑞龙所言,“经济学的现代化既不是纯粹的国际化,也不是纯粹的本土化,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经济学中国化的体系与价值

经济学在中国承担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二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二者应该是经济学中国化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由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两部分之间观点发生了矛盾:资本主义部分是批判市场经济的,而社会主义部分又强调市场经济的作用,所以最后导致两部分分开写作。但从经济学的统一性来看,政治经济学教材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部分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果在对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二者观点不同,可能导致经济学的两难境地。

传统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要用批判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传统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传统经济学理论是难以承担这一任务的,而要创新和发展经济学,首先是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经济理论。有些内容并不是西方经济学讲过了经济学就不能讲,因为市场经济在具体操作层面是相似的,理论不过是经济实践的总结。西方经济学可以研究,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加以深入挖掘,不能有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当前国内编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材就试图把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市场经济理论加以阐释,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学对中国现实经济的理论指导作用。当前许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材也是从微观个体和企业讲起,分析市场交换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在市场体制下的运行机制,并且对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关系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这样的教材虽然有模仿西方经济学教材形式和内容之嫌,但是结合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现实经济问题作了理论分析,提高了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入宣传与研究是有价值的。

当然,许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材还没有很好地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思想加以转换,这些教材往往直接借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而对《资本论》等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分析没有提炼和概括,没有从经典著作中吸收营养,这样就很难保证在的立场和方法下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理解和阐发,也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因此,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性论述中提炼、转换适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是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任务。

同时,我们不仅要挖掘马克思的市场经济思想,还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经济思想中与现代经济发展存在矛盾的内容,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思想。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要从对资本主义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的统一需要角度加以转换,克服经济学体系中的矛盾,重新构建经济学体系的新框架,体现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如,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创造与价格形成的矛盾问题,应该承认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形成存在着与经验相矛盾的地方,过于教条地坚持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就很难使学生理解现实市场中价格形成中的供求关系,这会使劳动价值论思想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小。我们只有把劳动价值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才能深入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其科学性。劳动价值论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反映了社会变化的复杂性,而不能说明劳动价值论失败了。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理论抽象,是舍弃现象的波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劳动价值论虽然对商品生产中劳动耗费量的判断十分困难,因为对劳动耗费量的评介不是简单地用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劳动耗费量的价值评价与社会习惯有关,也与劳动的历史变动有关,但是依旧可以得出:在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的基础是劳动耗费相等。

马克思在论证资本占有剩余价值时,列举了许多计算事例来说明资本收益完全来源于对这个企业的工人的剥削,但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通过对平均利润的分析说明,不仅借贷资本、商业资本,甚至生产资本的收益都与企业的工人创造的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工人和所有劳动者为社会创造价值,而资本家和地主则瓜分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扩大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的认识可以更有力地证明,单个企业的资本利润不是完全来源于这个企业的直接劳动的工人。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看出资本家对工人的直接剥削,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商品生产劳动是一种社会劳动,劳动的社会性不仅体现在劳动成果是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体现在个体劳动是社会劳动整体的一部分。只从个别企业劳动耗费来分析商品价值量就会发现,商品实际销售价格中所含有的价值量与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耗费有很大差异。虽然不能用商品价值量减去工人工资和生产资料耗费而得出资本收益,但正是这样的现象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对立是阶级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的就是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