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冲突 功能 网络实名制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05-02

今天,许多人都已离不开网络,甚至有一些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息,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言论空间。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

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因此,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但笔者认为,除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试用社会学经典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性质

(一)现实性冲突

是针对某一个人(名人)或某一件事所进行的网络语言暴力,因为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不满,因此在网络这自由的平台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事情的解决。等到事件平息并达到多数人满意的效果时,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就会消失。

(二)非现实性冲突

1.不可否认,现如今存在着一些具有倾向的人,他们对社会强烈不满,因此在他们浏览网页的时候,当看到他们不满的事情,都会忍不住要去骂一骂,以解心头之恨,并无具体的针对性。这些人有的可能伴有生活中的暴力或者自杀的倾向,需要心理的冶疗。

2.有些人是为了发泄情绪的需要,把在网上骂人做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他们可能是工作太累,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于是通过在网上骂人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已的情绪,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有时当生活中的不顺利期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恢复过来,文明用语。

3.可能存在着一些有组织的团体,他们刻意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挑拨、蛊惑人心的行为,散布各种暴力话语,旨在分裂社会。笔者见过最多的是南北方人的对骂,有些不明白的网民跟在后面乱起哄,加深了南北方人民的不理解与偏见。如果有存在这种故意分裂社会的人和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行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由于发言者的匿名性及发言者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这种行为有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对一些人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伤害,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其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比较显著的正功能就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普通民众由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是对一些事情不满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的过量蒸气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科塞)。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通过畅所欲言渲泄了个体的不快,减轻了个人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由于个人心理失衡而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压力。从这一方面来看,适当的粗口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这种暴力语言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或是演变为一种明显的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等,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负功能:

有的年轻人在网络上生活照片,无非是希望多结交几个网友,或者是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假日旅行目的地的风光,或是自己的独特着装,但这也为不怀好意的暴力推行者创造了条件。他们恶意修改原有图片,并肆意发表颇具攻击性的言论。由于网络语言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也有网友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

网络施暴者大多是匿名登录,有时一个人可以用好几个身份登录,最终人们看到的结果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同时向一个人发起人身攻击。

而最为突出的,也就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是名人,在名人的BLOG里,名人们每天遭受着来自各地的谩骂,这对很多名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有的名人也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此外,还有一些人有着仇官仇富的心理,对凡是和官员或是富人有关的报道都进行过激的言语攻击。最近,网络上有人将“教授”定义为“叫兽”,伤害了教授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极端负面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网络语言暴力有一定的正功能,但是其负功能已远远大于正功能,已经对个人、对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三、建议及设想

(一)对网络上发表暴力性语言的网民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调查和了解

因为无法得知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以及收入状况,也就无法真正彻底地分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应当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到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对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暴力言论的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这种行为的共性和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政策,尽量减少网络上的暴力语言。

(二)发展网络安全技术

搞了几年的网络实名制至今不能真正地实行下来,其中可能是因为牵扯到了一些个人的或者组织的经济利益。网站、网吧、未成年网民,还有呢?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似乎都对实名制不太接受,这也是推行不力的原因吧。那是否是实名制的设置或者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是否应当加以改进,使实名卡的使用更加方便,且不伤害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呢?毕竟实名制的目的是为了网络安全。

笔者设想,是否可以给每一台电脑的主机箱里都加一个小的读卡器(此项费用可由国家出钱,或由国家补贴),这个读卡器类似于网吧的那种插计费卡的计时器。(而网吧的电脑以后要配两个插卡槽,一个插计费卡,另一个插这种实名卡。)每一个需要上网的人必须去派出所办理一个上面存有身份证号及基本个人信息的网络实名卡,上网时,无论在家在单位还是在网吧,都必须插入此卡,方可通过网络验证,连接上网。此技术还需要联合各大宽带公司、电信、网通等,一起合作进行。技术要方便到网民将卡插入读卡器即可连网使用。同时,要做到对普通网民隐私的绝对保护,保证网民的信息安全。只有各大网站及论坛的高级网管才能有权限查看网民的个人信息,其他人无权查看。由于普通网民并不能看到别人的个人信息,因此上网的感觉与现在相比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当有人发表暴力性的言论时,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警告,警告到一定次数仍不听劝告时,就彻底封闭他的发言权。为防止有人用技术手段私自改动电脑的机箱线路,以达到匿名上网的目的,各网络、宽带公司要用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检测到个人信息卡,则无法连接到网络。这样便可以使人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网上文明用语。当然,此项技术的推行在一开始可能需要强制执行。

【参考文献】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恶性评论;道德修养

网络作为一种平台与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交流、完成其他工作的同时,也成为各自表达自己对某些事件看法与意见的主阵地。网络评论可以分为三种,即积极评论、消极评论和中性评论。消极评论也称恶性评论,主要是指网民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给予反面的评论,甚至对于事件的主体进行人身的、地域性的攻击与谩骂。

网络恶性评论表现

语言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网络作为一种公众的、开放性的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舞台。但是作为一个虚拟世界,它也在网民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为其戴上了一张面具。因此有人在发表评论的时候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评论中的互相攻击。网络平台不像其他纸媒,受众只能阅读,很少有人能够直接参与。网络作为一种公众交流的平台,使普通人有了平等的话语权。人们可以在网络管理者授权的范围之内,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对称性。不过,与此同时,它也使一些非理性的声音获得了表现的舞台。

随心所欲的口水战。网络对于公众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互动的即时性、对多元化主题的评论,在使普通受众可以自由平等参与的同时,也使网络评论内容随着网络主体的变化而增加不确定性。这种评论的随意性,随着网络水军的出现而愈演愈烈。网民出于自身的利益或某种商业利益,不断地、大量地发出毫无意义的口水帖,其中甚至夹杂着大量的人身攻击、肆意谩骂。

网络恶性评论现象成因

第一,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的世界。这也导致网络世界产生了匿名性、隐蔽性、随意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这使得网民可以躲在电脑屏幕后恣意妄为,而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第二,网民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低下以及法律意识的不足,是发生网络恶性评论的重要原因。我国互联网至今未能实现实名制,这使得部分网民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他们可以以网络为面具,通过网络发泄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表达的情绪或无以释放的各种压力。

网络评论的主体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从而对现实环境产生不满。加之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所以可能会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产生错误的判断。网络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泄个人情绪最好的平台。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没有人知道电脑前面坐着的是什么人,因此网络便成为人们发泄情感、展示自我的绝佳地点。通过研究发现,网民的这种心理也不一而足,包括追求另类、传播逸闻趣事、盲目求快等心理。

由于网民自身教育水平、道德修养水平不同,导致他们在解读新闻事件的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多数网民往往只从自身角度和利益出发,缺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只从新闻报道事件出发,而不能全面了解事情;往往对一些敏感词语感兴趣,而不从事件本身出发;对于社会上某些群体从旧有印象出发,而不能就事论事。

第三,在我国,网络虽不是新生事物,但毕竟它产生的时间不长。政府对于网络的管理尚显不足,尤其是对于网络媒体以及网民行为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滞后。另外,我国法律法规缺乏对事前的预防,而且事后也通常反应迟缓。这对于快速发展的网络来讲,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网络恶性评论的社会影响及危害

首先,网络恶性评论污染了网络环境,对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最终形成,网络恶性评论极易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形成歪曲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网络恶性评论极易导致网络暴力,使被攻击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及社会压力,甚至产生悲剧性后果。影响较小的比如任达华、金庸、余秋雨等多名名人“被死亡”,严重的像包括韩国女星崔真实在内的一些人,由于不堪网络谣言的困扰,即使诉诸法律也是徒劳,最终选择了自寻短见。[1]

最后,网络恶性评论易引发缺少理性和缺乏清晰度的激愤的社会情绪,而这种情绪又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利用,从而产生以暴易暴的社会心理,最终诱发现实暴力,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网络恶性评论的解决途径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发展 中学生 心理健康发展 影响 对策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其心理发展不是很成熟,判断能力和认知水平也比较低,而在网络环境下,上网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冲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正面影响。

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网络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高,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环境,因此其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中任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因此,网络对中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网络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中学生来说,其生理和心理都不是很成熟,思想和想法在现实生活条件中容易受到波动,据了解,大多数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而网络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信息交流平台,包括论坛、QQ、博客等,学生可以在交流信息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当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问题时,可以发表在论坛和博客上,而论坛、博客中的好友可以向发表者提出意见和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受到启发,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若不合理利用网络,则容易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对于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因此人们都是利用不真实姓名和身份进行网络交流的,这就导致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容易丧失诚信品质,大多数中学生因此学会了撒谎,因此,网络阻碍了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并且网络交友是一种人机交往形式,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人际障碍,还会妨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当前大量和网站兴起,而中学生正处于性萌动时期,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再有大量网络暴力游戏容易使中学生产生暴力心理倾向,大多数中学生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利用暴力解决,导致近几年网吧斗殴、青少年犯罪活动时常发生。

二、在网络环境下,促使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的教学对策

针对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学校应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班会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注重人际交往和情绪控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网络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网络的利与弊,树立健康的网络心理,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注重中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不仅要加强技能学习,还应加强素质教育,如要求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安装防毒软件,这样可以阻止学生访问网上泛滥的垃圾信息,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自律的品质,使学生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成长。

(三) 建立心理辅导室,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大多数中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心理辅导室可以给予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心理辅导室,学生可以尽情畅谈自己的想法,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如人际交往等,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采用心理治疗方法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消除学生不良心理,从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中学生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

为了防范中学生网络成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学生落入网络陷阱,还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在中学教学中,学校应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力度,如网页设计大赛等,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如创办网上电子读物,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利与弊,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中学生心理辅导,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一、前言

“网瘾”是此次调查的核心词,但此次调查之前,国内并没有权威的评测标准。对于一个普通网民来说,怎样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患了网瘾?

据介绍,“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并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调查方没有直接拿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研究依据。因此,根据专家意见和课题小组成员的多次深入探讨,制定了如下网瘾评判标准,这也是国内首个网瘾评测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网民有网瘾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上网给网民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补充条件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判定他有“网瘾”。这三个条件是:(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越多,则其网瘾的程度越深。

二、调查与分析

笔者调查在某市实验小学、某市实验中学及某市高中校园内进行,发放问卷共计9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88份(每校各30份)。网络调查通过腾讯QQ进行,随机抽取来自不同省区的未成年网友60名,回收有效问卷55份。回收率为95.3%。

(一)调查结果

未成年人上网的场所: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同学、朋友家上网。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态度及认识: 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网络是用来玩游戏,聊天,休闲娱乐的。其次将网络当成获取信息、资料的通道。

(二)在调查中了解到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有

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地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三)调查了解到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也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使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给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三、总结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出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四、建议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地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健词:网络 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这一趋势对高校内的大学生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要减少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就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一.网络舆论环境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舆论环境是现代计算机科技发展的产物,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是指人们对于所处环境及所出现的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若干意见。对于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予了人们一个发表意见的全新平台。公众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于所看到言论、现象、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态度在持续的传播过程中会逐渐累积形成一股力量。舆论既包括正面、积极的舆论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舆论。网络舆论环境就是在相对集中的社会空间内的网络上形成的众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舆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网络舆论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舆论环境产生于社会环境,是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反映,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调节着社会环境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在高校内的普及,网络平台与校园师生学习、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出现及普及更是极大地转变了校园师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校园师生可以自由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对某一问题、现象的看法和意见。与其他社会空间相比,校园网络舆论氛围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从主体来说,作为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都具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且思维视野都比较开阔。与其他主体相比,这一主体更容易主动去关注外界发生的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做出比较理性、准确的评价判断、同时,由于高校师生多在校内共同居住,更方便主体之间对网络舆论进行分享与交流,形成更全面的观点,同时提高事件的关注程度,无形中再次扩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从客体来说,高校师生更加关注与高校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对于社会现象发表的观点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伴随着网络在校园师生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扩大,校园网络舆论在校园舆论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以实现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为目的,高校教育者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模式对其采取的一切非暴力性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内进行,因此这项工作往往要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进行开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重视校园网络舆论力量、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高校的领导没有重视网络舆论环境的作用,忽略了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影响。部分高校的领导和教育者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思维当中,缺乏对网络舆论环境力量的正确认识,认为网络舆论是无关紧要的事物,不需要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高校学生因网络舆论引起的思想和行为问题越来越多。不考虑高校网络舆论的教学计划是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在高校网络舆论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出现教学研究不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二,部分高校没有适应网络舆论环境的发展及时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依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网络文化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课堂教学、讲座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而网络上可以供给大学生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非常少,且学生上课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主观能动性较差。这样此消彼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必然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的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近年来高校的网络环境发展迅速,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都非常快。而开展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学的高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还习惯用已经过时的网络舆论教学理论来作为授课内容。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无法紧跟网络文化发展潮流,对于新出现的高校学生网络思想、行为问题不能有效、及时地进行干预和解决。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

警察执法权威的强弱决定着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控制的实际效果。重新审视信息社会背景下的警察执法权威状况,深刻把握警察执法权威发展趋势,认真思考并加强和改善警察执法权威,以确保警察执法权威与新形势相适应,对于加强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面临的挑战。

警察执法权威,是指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的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执行国家法律、依法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体现出的权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权威,它是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产生效力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警察执法权威有逐步弱化趋势,这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法分子暴力袭警事件频繁发生。

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遭受暴力袭击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据统计,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因暴力袭击牺牲民警62名;2005年因暴力袭击牺牲民警27名;2008年上半年因暴力袭击牺牲民警23名。Www..cOM二是人民群众对警察信任度有所下降。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和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甚至执法犯法、涉黑涉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2005年四川成都火车站警察与小偷“猫鼠同盟”案、2009年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等涉黑涉恶案和不久前“躲猫猫”、“俯卧撑”、“临时性”等涉警舆论事件,均引发了群众对警察执法的信任危机。三是社会面涉警负面评价持续增多。从全国涉警舆情形势看,可谓“天天有新闻、周周有事件、月月有风暴”,其中涉警负面舆论占较大比例。在涉警负面舆情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负面评价持续增多,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行风评议中,公安机关往往因此排名靠后,不但影响了民警的执法积极性,也损害了警察执法权威。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信息社会。这一社会阶段,呈现出社会媒介化的发展特征,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从某种程度讲,媒体就是信息社会,其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能够左右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各类涉警案(事)件经网上网下互动影响、虚拟现实交织碰撞,负面效应不断扩大倍增,对警察执法权威形成了巨大挑战。

(一)媒体影响力进入“去中心化”时代,将加剧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

主流媒体的权威正在被逐渐消解,各类媒体的影响力呈现碎片化,传统主流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其“为警察说话”的话语功能日渐萎缩,正面宣传警察执法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日渐减退,在媒体受众越来越质疑权威、娱乐恶搞等负面社会心态的影响下,传统主流媒体对警察执法的宣传往往出现“正面宣传、负面解读、庸俗理解”的反向结果。与此同时,一些市场类媒体在披露涉警热点事件、引起受众关注等方面,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市场类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忽略社会效益,极力渲染负面涉警案(事)件。

(二)媒体关注点进入“丑警时代”,将加剧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

很长一段时间,媒体对公安机关主要是“歌功颂德”,这是警媒之间的“蜜月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媒体开始关注负面问题并频频曝光,被人们称为“丑警时代”。从河南张金柱撞人拖人恶性案件,到佘祥林案、山西警察打死北京警察案、沈阳警察打死社会青年案,一系列恶性刑事案件、血腥暴力的报道连篇累牍,形成对警察执法的舆论“丑化”热潮。公安部2006年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包括新华社和中央新闻社两家中央媒体在内的17家媒体对公安工作负面报道比例占到全部新闻总量的43%,正面报道比例只占到10%。

(三)舆情环境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将加剧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高度发展,为大众表达意愿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日益成为网民群体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大众麦克风时代”。

人人在网络中拥有话语权,使社会组织管理中的代议式民主、间接民主向参与民主、直接民主演变。一起普通的涉警事件,由于包蕴着公平、正义、人权等价值内涵,经网民热评和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媒介的放大和扭曲,极有可能升级为严重影响警察执法权威的公共舆论事件。

二、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基本特征及弱化原因。

客观地讲,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中警察执法权威的基本特征区别不大。传统社会中警察执法权威同警察的社会职能联系紧密,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法律的规定性。警察依照国家法律管理社会,其特殊的权力及履行职责的保障条件均由法律来确立。我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警察的权责及其履行保障,在法律层面确定了警察的执法权威。二是警察的自塑性。警察执法权威的形成和权威的强度既有法律强制性的刚性规定,也受警察自身执法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警察必须通过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履行职责的出色表现,维护和强化其执法权威。三是公众的认同性。“权威是一种权力形式,一种影响力的形式,它来自人们自发的授权,它从自愿服从、为民认可中得到力量”。警察执法权威也不例外,必须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被公众认可,成为公众信服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体现为权威。在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的基本特征与传统社会大体一致,区别主要在于:与传统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公众的认同性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宽泛的外延,公众的范围不仅包括警察执法的现实客体———普通大众,而且包括现代舆论传播的主体———各类媒体。在信息社会,包括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在内的各类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传播优势,能够轻松左右普通大众对问题的看法,网上网下的双重舆论影响对普通大众认同警察执法权威作用巨大。

对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影响警察执法权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与警察执法权威的三大基本特征联系紧密。(一)法律的规定性不够首先,警察执法缺乏职责上的“限制力”。由于法律对警察职能的外延规定得过于模糊,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把警察作为包打天下的“万能药”,经常借助警察的强制力推动城市拆迁、市容市貌治理甚至计划生育等不属于警察法定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导致警察权被滥用,使警察经常置身于非警务活动中,警察被推到群众的对立面,执法威信因此明显降低。其次,警察执法缺乏执行中的“强制力”。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民警执法时受到阻碍甚至在被袭击时行使防卫权,被纳入一般行使防卫权范畴予以法律限制,不利于民警执法及在执法中的自身安全防护,有的民警对武器、警械等使用产生心理障碍,导致不法分子蔑视警察的强制力,进而影响到警察执法权威。

再次,对阻碍警察执法缺乏责任追究的“溯及力”。警察执行公务的危险性和特殊性明显区别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我国没有专门关于警察执法保障的法律规定,无法突出阻碍警察执法的严重危害性以及警察作为国家执法主体的特殊性,威慑违法犯罪的法律效果明显不足,侵害警察执法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得不到追究,客观上损害了警察执法的应有权威。

(二)警察的自塑性不强。

首先,警察的保护力受到质疑。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发案总量持续在高位徘徊,特别是2009年全国刑事发案数创历史新高;同时,占刑事案件比重最大、对群众安全感影响最直接的多发财案件破案率仍然不高,直接导致人民群众安全感不强,对公安工作信心不足,进而对公安机关保护力和警察执法权威产生怀疑。其次,警察公信力未被认可。当前,群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进入峰值时期。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警察队伍中滥用职权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个别民警粗暴执法甚至执法犯法,导致警察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被践踏,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警察执法威信逐步走低。再次,公安队伍频繁出现问题。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传统印象神圣而纯洁,是人民群众最可信赖的群体。群众普遍认为,任何群体出现问题,警察队伍不应出现问题。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警察酒后驾车肇事、开枪杀人伤人、涉黄涉赌等涉警事件,使警察形象受损,群众也逐渐对警察正常执法活动产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了警察执法权威。

(三)公众对警察执法的认同感不足。

首先,执法理念被误读。近年公安机关加强自身建设中强调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群众心目中逐渐形成了警察应当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罚款、盘查情况即认为警察粗暴执法,个别人甚至将警察文明执法看作公安机关软弱,肆意践踏警察执法权威。其次,执法效果被高估。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很高,希望公安机关的工作能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而公安机关的工作结果往往与群众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最终得到“无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直接削弱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保护力和执法权威的正面认同感,损害了警察执法权威。再次,执法差错被异化。警察执法差错被异化,关键不在群众的直接认知,而在各类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在当今媒体看来,负面报道远比正面报道更具轰动效应,正面宣传报道的内容不是新闻,只有血腥的、暴力的内容才是新闻。秉承这种理念,一些媒体特别是市场化媒体为吸引读者眼球或追求轰动效应,有意无意地对个别民警的执法差错大肆渲染,甚至恶意炒作制造新闻,严重影响了警察执法权威。

三、信息社会重塑警察执法权威的措施。

信息社会背景下,重塑警察执法权威,不但要针对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传统因素,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和职能权威,而且要兼顾信息社会媒介化的新特点,树立警察执法舆论权威。

(一)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

恩格斯说:“他们(警察)作为日益同社会脱离的权力的代表,一定要用特别的法律来取得尊重,由于这种法律,他们就享有特殊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地位。”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增强警察执法权威法律规定性,树立警察法理权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主要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定好位”,增强职能的“限制力”。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避免警察权扩展到法律没有明确授予的领域,杜绝警察权突破法律限制的情况。明确调用警力的范围和程序,限制和减少不必要的非警务活动,避免警察执法权威因非警务活动而流失。二是“保好障”,增强执法的“强制力”。研究赋予警察执法强制权,包括为实现这些强制权而必须的物质保障,强化警察执法的强制力,实现警察的“无障碍执法”。从立法上明确警察的职务防卫权,并对职务防卫权的行使原则、方式、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范。同时,针对目前我国警察职权法律体系的缺陷,进一步完善、规范、明确警察执法程序,使警察能充分行使使用警械武器的权力,增强警察执法的强制力。三是“维好权”,增强责任追究的“溯及力”。从立法上加大对阻碍警察执法和暴力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参考国外较成熟的相关制度,将危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分为违警行为、袭警行为、诬告陷害等不同类别,并规定相关惩戒措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增强阻碍警察执法责任追究的溯及力。

(二)树立警察执法的执法权威。

公安机关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是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树立警察执法权威的根本途径,这是由警察执法权威的自塑性所决定的。树立警察执法的职能权威,主要应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完成“硬任务”,抓好公安“主业”。公安工作好不好,关键看社会治安工作,公安机关必须把预防和打击犯罪这一“主业”千方百计抓好,完成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硬任务”,才能赢得群众的普遍尊重。其中,特别要处理好大案和小案、打击与预防、破案与追赃的关系,为群众提供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期待。二是实现“软着陆”,抓好公安执法。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涉及千家万户,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会丧失警察执法的公信力,就会打破群众对公安机关信任的底线。要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让群众从公安机关具体执法中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打造“强队伍”,抓好形象建设。公安队伍群体大,公安工作涉及面广。如果队伍建设不力发生问题,既影响公安机关形象又影响警察执法权威。一方面,要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警察队伍,树立良好警察形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整顿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努力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努力增强公安机关的亲和力,切实增强群众对警察执法权威的心理信服效应。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7篇

司马南到海南大学演讲,他讲的东西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即便他说的言不由衷,作为听众,有自己的判断力,赞同者可以鼓掌,不同意者可以喝倒彩。不满的最高表达,就是扔鞋了,只要不伤及他人,也未尝不可。

扔鞋的学生和遭鞋袭的司马南,事后相对客观,各自表述自己的经历和看法。真正有争议的,倒是围观者了。视扔鞋者为英雄的有之,为司马南鸣不平者有之,保持中立者也有。

奇怪的是,中立的言论最不讨好。也许,在阵营对立紧张的时刻,中立的声音最难生存。毕竟,中立意味着对争执双方的有限肯定和有限批评。批评就是横的食物,吞进肚子时刻毕竟困难。打击中立的声音,是斗争哲学的写照。这种哲学一旦获胜,最终希望得到的是你死我活的结果。这,显然不是正常的现象,也违背了客观规律。舆论生态需要多样性,一枝独秀不是舆论生态的春天。就此次扔鞋事件来看,维护司马南演讲的权利,尊重学生扔鞋的权利,同等重要。刻意歪曲任何一方,都不符合民主的本意。

言论表达,表达的形式多元。语言形式的表达,只要不触犯法律的底线,就应允许其存在;肢体行为的表达,以不破坏公共秩序为前提。扔鞋的形式虽然属于暴力行为,但很少把它列为暴力事件,而是划归言论表达的范畴。至于把扔鞋和某教授掌掴老人,应该说没有区分清两种暴力的本质区别。我不喜欢司马南,但我尊重他的言论表达自由;我不赞成扔鞋行为,但也尊重海南大学那个扔鞋者的这种表达方式。至于司马南怀疑扔鞋者是不是学生,有点联想过度。中国的民主进程,依赖于历史的自然选择。呵护法律允许的表达自由,本质上就是促进中国的民主进程。

君子和而不同。尊重观点相同的言论不是本事,能尊重观点不同的言论,这才是衡量一个民族雅量的标尺。司马南的演讲和海大学生的扔鞋,是否也应允许他们平等存在,尊重他们的自由。最终谁的观点得到历史的认同,相信答案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见分晓。

网友评论

@张宏良:伊拉克记者朝美国总统布什扔鞋,被判刑三年,中国公知认为应该判;英国学生朝中国总理扔鞋,被逮捕和,中国公知认为应该;现在有人朝爱国学者司马南扔鞋了,他们却一反常态,不仅认为应该扔,还破口大骂批评扔鞋者的校长。中国普世派的流氓秉性再次证明了他们是一帮口是心非的野蛮畜生。

@斯伟江:学生对司马南扔鞋是一种对语言的暴力回应,不应该被表扬。应该警惕一切对自由表达的暴力回应。我们刚谴责了对老人打耳光的韩德强,就不应表扬类似行为。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8篇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

(一)传统的平面新闻媒体转向数字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新闻的传播形式也由平面新闻向数字化新闻转变、据调查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读者对报纸的浏览量在逐年递减,而网络和电视等数字媒体的使用量却在不断上升。与传统的平面媒体相比,数字化的新闻浏览起来更加的方便,且新闻的更新速度也大大加快。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其他读者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

(二)动新闻的出现

所谓“动新闻”就是在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向新闻中加入一些视频或音频来给读者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动态新闻属于整合性的媒体,即集多种形式的媒体于一体。动新闻的出现也饱受争议。部分政府认为动新闻很可能会对读者带来二度伤害,并要求媒体在使用动新闻的形式报道时,要对暴力、等敏感内容加以标识,以防止未成年人阅读。而一些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对其约束过多,媒体应自行把关所报道的新闻尺度。虽然动新闻的出现饱受争议,但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新闻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未来一定会得到传媒受众的广泛认同。动新闻一旦得到普遍认同,其发展空间将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

(三)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中占主导地位

在众多的新媒体中,微博和微信在新闻的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公众人物、公司、机构和政府都有属于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并且他们在微博和微信上会及时自己的动态信息。其他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很多都是通过截取微博和微信截图来进行报道的。微信和微博之所以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其可以通过手机来和浏览新闻,给新闻工作者和读者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更加的平民化,所有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账号来和转发各种信息;还有就是微博可以将所有的时事热点很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并且热点会二十四小时不断更新,有利于读者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信息。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特点

(一)新闻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

于传统媒体下新闻的传播形式相比,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形式具有着其特的优势和特点。首先,其新闻传播的信息量巨大,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而且媒体可以随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信息,将最准确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其次,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读者可以随时在线转载,其传播速度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成百倍甚至是上千倍的。

(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的全面

上文已经提到过,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读者在浏览完新闻之后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新闻的编辑工作只是通过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来完成的,所以,新闻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都只代表了参与者的态度。读者浏览完之后,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浏览其他读者的评论。有了读者的评论和看法,整篇新闻就更加的全面和具有代表性。

(三)对新闻编辑人员的能力要求高

首先,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分析和评估新闻的价值量,这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编辑人员要想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就必须从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文化、法律法规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来学习和培养。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编辑人员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编辑能力之外,还要具有更高层次的排版和作图能力以满足读者对视觉效果的需求。最后,还要求编辑人员具有创新和质疑的意识。创新要求编辑人员编辑出内容和格式新颖的新闻来吸引读者的兴趣,而质疑意识要求编辑人员可以准确找出新闻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解决,以提高新闻的质量。因此,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应当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使新闻传播行业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