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苦难教育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职校班主任 品德教育 方法途径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促使职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职校班主任需要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和特点,以有利于发现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有什么样的职业素质要求,然后把这些职业素质要求在日常班主任教育管理过程中进行积极渗透,并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及时整合、完善现有教育教学内容,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和训练,促成职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达到“距离最小化”。我结合多年来自身和同事们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真细致地研究了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特别是各大媒体纷纷关注的“就业难招工难奇异并存”的就业市场的热门现象,研究提出并实践职校班主任的苦难品德教育,和同仁交流。
一、实施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新探索的必要性
1.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非常有必要作为德育内容在职校学生中发扬和提倡。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能够吃苦耐劳正是让中国人民伟大的原因之一。所以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在品德培养方面就很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吃苦耐劳品德的塑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部分职校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受到冲击:在新的形势下,对职校学生德育观念变了,对职业教育的方向产生了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认为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吃苦不吃苦关系不大。这部分职校班主任忘记了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特别是忘记了不能让学生丢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2.就业难的问题促使职校班主任必须教育学生能够吃苦耐劳。
因为就业难问题的加剧,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都和职校毕业生竞争曾经属于职校毕业生的岗位,这是职校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也有众多的等待就业人数,所以,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并成功做好并非易事,可以说成功就业是一种“苦难”之事。因此,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职校班主任必须让学生认识、体验并战胜学习、生活和就业中的“苦难”。
3.接纳职校毕业生的单位明确提出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的要求。
在就业市场上,我调研发现,“具备良好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及抗压能力”,以及“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成了不少接纳职校毕业生的单位的“流行语”。“吃苦耐劳”成了招聘广告上的流行语,给我们传递了一个确凿的信息:经过比较与鉴别,今天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职校毕业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团队精神、抗压能力等精神。所以,我和同事们也一致认为成功培养职校毕业生的“吃苦耐劳”的职业品德将有利于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新探索的内容分类
1.“软条件”类。
什么是“软条件”类苦难品德教育呢?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让职校学生通过吃苦教育获得那些优良的通过职业技能证书体现不出的柔性职业素质的教育。例如“形象得体,声音甜美”、“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形象清新”等。
2.“硬条件”类。
什么是“硬条件”类苦难品德教育呢?就是职校毕业生在接受苦难的考验后通过正式的职业技能考试或比赛而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证书的钢性职业素质教育。例如职业学校学生通过学校的苦难教育后提高了英语、计算机、书法等能力后,得到了权威部门认可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三、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新探索的的方法途径
1.就业之苦――模拟就业苦难德育法。
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我和同事们常常模拟职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常遇到的就业苦难,定期举办“模拟职场”就业模拟大赛,吸引了在校学生参加。大赛旨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个就业实战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比赛中看到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需要的差距,然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就业动态和需求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场生涯做好准备。
我们举办的模拟就业比赛包括求职类比赛和就业类比赛。求职类比赛由自我介绍、模拟招聘、案例分析三个环节组成,分专业类和综合类两个专场进行。在模拟招聘环节,面对招聘方犀利和专业的问题,同学们用自己的通过吃苦而获得的就业实力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案例分析环节,选手们亦展现出自己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赛后,师生们往往会对职校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就业潜力等方面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部分在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良建议。
就业类比赛由自我介绍、模拟就业、案例分析这些环节组成,而且每次比赛都有不同的主题,例如“忍受加班比赛”“适应出差比赛”“适应枯燥流水线工作比赛”等,而且参考用人单位的建议设计了逼真的就业场景,参赛选手们在同学们面前咬紧牙关,挑战就业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对就业有了一定程度的“职前体验”,有效地减少了职校毕业生就业后再失业的比率。
2.劳动之苦――公益劳动课教育法。
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职校班主任就需要培养学生奋力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需要用劳动等手段来培养。针对这一情况,江苏省无锡立信学校职教中心校着重对学生进行“劳动吃苦光荣”的教育,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抓起,从培养劳动吃苦抓起,实施了公益劳动课教育法:每周都安排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每天下午固定时间在学校固定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对校园环境进行净化、美化和优化。
3.简历之苦――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讲座法。
招聘负责人讲座法是我们对职校学生实施苦难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是定期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招聘负责人来我校做讲座,谈就业。同时,我和同事们会安排一部分学生吃些苦头做出精心准备的就业简历,在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讲座结束时请这些负责人过目并提意见,于是,在吃尽做简历的苦头并接受用人单位的点评后,经历并懂得了制作简历的苦难。每次座谈会后,制作简历的同学都被安排在班会上做经验介绍,让更多的同学接受简历之苦的教育。
4.练技能之苦――技能课法。
练好职业技能对职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学生就业时,招聘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书法等能力都非常看重,特别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我和同事们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就狠抓学生技能工作,学校也安排中午和早晨技能课时间来让学生提高计算机、英语、珠算等技能。虽然学生吃了练习技能的苦头,但是却为职业技能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职校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国家的教育事业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和同事们对此种类型的教育也仅做了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国家的职业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校本德育精神的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9,(08).
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一直一致地反映山村教师数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颂扬其“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情操,倡导勤奋坚韧奉献的主流社会价值。无论是本地的教师还是外来的支教者,都苦行僧式地全身心付出,包括物质、精神和情感。残酷的社会现实使本地老师解决不了教师身份,兑现不了劳动所得,提供不了教学资源,但他们却始终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他们有自己的老母亲需要照看,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经营,却为了山村教育放弃人伦之乐。《大山深处的保尔》根据甘肃庆阳模范教师张学成身残志坚、植根讲台的真实事迹改编。师范毕业的张老师,执教第一天因救悬在崖上的学生憨娃而不幸落入山谷,双腿残疾。年轻有为的韶华、蓄势待发的才能在一瞬间几乎被泯灭,在医院时特写镜头记录下了他的伤心落泪,回家后他歇斯底里地发泄。这样的“前史”,注定了张老师的执教之路要比常人艰辛得多。《庄子•德充符》里通过兀者王贻、叔山无趾、申徒嘉等身残而德全的人,说明形骸并不重要,而品德才重要。此处遗形骸而取德,以张老师身残志坚的形象凸显出其师德高尚。《麦积山的呼唤》中老校长的地方普通话和对飞机仅有的认识遭遇着学生们的挑战和怀疑,但他甘愿拿出自己的养老钱为学校办事。《美丽的大脚》中张美丽念不对“千里迢迢”,说“夏老师念啥,我们就念啥”,体现出专业的滞后性,但她却无意识地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敦促孩子们求学上进。在这些影片中,西部教师凭着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感动了家长们,甚至更多地扮演着父母的角色,试图用情感去弥补学生在教育硬件资源配置上的不足[1],坚持着乡村教育,他们以不完整的躯体、不够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不够完善的知识体系书写了光彩的教师人生,充分体现出他们那高尚的师德。不过还应进一步努力之处在于,这类题材影片需要根据当前观众新的期待视野和主旋律的新发展而进行适度调试,从想象力的高度达到今天观众所接受的新的艺术真实水准。[2]
戴锦华教授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世界艺术影坛上,伊朗电影以其体制内、低成本的温情故事取代了九十年代初精美的中国历史寓言叙述,成就了别样的第三世界电影景观。因此,世界门槛上的中国艺术电影,便继豪华冷艳的画屏式人生展现转而盈溢起苦涩柔情”。[3]而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讴歌平凡生活中的温存真情成为其艺术追求中的一个崭新亮点。《上学路上》以一种充满温情的目光关注一个普通儿童以一种率真的方法实现自己上学梦想的全过程。宁夏同心县13岁的王燕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想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开始了卖鸡蛋———卖钢笔———卖小羊———卖枸杞的生意旅程,目标就是挣够下学期自己那24.8元钱的学费。面对这个看似苦难的行程,编导真正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并尽可能地靠近他们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从儿童的视点出发表现生活,展现他们在艰难生活中的柔情。[4]王燕劝说同龄的好朋友三花不要早早嫁人,用背素数表的方法激发她上学的信心;三花出嫁时,王燕一路狂奔,就是为了送给她一支笔,留作她对少女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纪念。王燕用糖豆激励弟弟们帮她养羊,她馋得舔了一口,却不舍得吃完;当糖豆越来越少时,王燕将其切开省着喂弟弟们吃。在窘迫的生活中,小王燕依旧以那如潺潺流水般的友情和亲情,滋润着身边的同学和亲人。《背起爸爸上学》同样展示实现梦想过程中的苦涩温情,甘肃庆阳石娃考上省城的师范学校,可瘫痪的爸爸却面临无人照料的境遇。爸爸曾投井自绝被石娃救起;爸爸想当五保户,由村里轮流照顾,而五保户的条件是无子无女。石娃最终背起爸爸上学,他要实现自己的上学梦想,但也要承担照顾爸爸的责任,给予爸爸温暖。编剧王浙滨写到:“我想写苦难对人的磨炼。苦难和贫穷不是耻辱,关键是如何面对;我想写人在逆境中的自强;我想写生命的转换,父子的亲情。”[5]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西部少年特殊的生存智慧和穿越苦难的童真温情,接触到了可爱而非可怜的西部学子,体味到了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久违的阳光灿烂,并为之肃然起敬。
叙事结构的多项选择
较之于以往的西部教育题材电影,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在叙事结构选择方面也由单一走向多元,不仅采用强化冲突的顺序式结构,还采用时空交错的复线式结构,因而在摇曳多姿中,令人顾盼生情。
(一)强化冲突的顺序结构
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的大部分作品,以教师的教学生涯或学生的求学经历为主线,顺时地组织主人公在遇到种种困难时冲突激烈的情节。这种以“开端、发展、、结局”为结构形式的影片,不仅能够因让观众沉浸在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剧情中,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还如同为观众奉上的糖葫芦,甜脆可口。以《大山深处的保尔》为例,张学成老师执教第一天,就因为援救掉落在悬崖边的憨娃而双腿残疾。在这样一个巨大冲突之后,接二连三的戏剧冲突顺序展开:双腿残疾后,他依然坚持去教书,于是,行走在去学校的六七十里山路上,他拄着双拐走山路从山间滚了下来;因为自己的残疾,他不敢接受寡妇白富秀的爱情,最后在村长的撮合下,两个苦难的人走到了一起;二蛋爹不能够正确教育孩子,也不让二蛋上学,他想尽一切办法劝服二蛋爹让孩子上学、正确教育孩子;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他坚持在炕上教学……由此,一位典型的扎根乡村教育的模范教师形象跃然纸上。同样在以贵州“跪教”36年的残疾教师陆永康为原型创作的《水凤凰》,也采用了这种强化冲突的顺序结构方式,跪行山路———用父亲的寿材修缮桌椅———在偏远地区和雨中多次劝学———与女护士结秦晋之好(打破族内通婚的规矩)———得到表彰和腿部治疗,每一组情节都安排了来自自然环境的、伦理族规的阻碍,凸显主人公的艰辛,张扬好人好报的普适价值。
(二)时空交错的复线结构
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还展开了时空交错式复线结构的探索。较之于顺序式结构,时空交错的复线结构避免了顺序结构的单调乏味,故事情节在诸多线索中交错发展,在纵横开阖之中凸显艺术张力。时空交错式结构的影片在叙事中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又增加了影片表现生活的容量,在现代电影的创作中成为一种具有很好艺术效果的结构样式。[6]。如《血脉》打破了教育题材传统顺序式的叙事结构,首先在故事中为我们展开了三条同时行进的线索:一、北京记者要在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到的会师地会宁进行采访,被安排在了会宁一个村的小学校里住宿,除要完成采访任务外,她还要完成曾经在会宁驻扎过的姥姥的心愿———向会宁乡亲归还被子。二、城里来的龙文波被爸爸送回会宁老家的小学学习,以期受到苦难教育、锻炼心智。三、村里妞妞的自立勤奋、体恤母亲的学习生活经历。三条线索,在一个山村小学交汇,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叙事视角:妞妞的生活学习经历是由记者在龙文波的作文里发现的,龙文波的进步是在妞妞的眼中看到的,而记者的寻人活动则是在姥姥的回忆里完成的。这种交错的视角避免了全能全知式的第三者目光,提供了一种互文的丰富性。同时作品通过外来观察者(记者)、外来体验者(龙文波)、本地学生(妞妞)三个不同视点,展示了会宁教育的现状。姥姥的回忆把观众带到了20世纪20年代,会师时的军民鱼水之情,被姥姥天天织纳的鞋垫和被子深深包裹,成为记者采访寻人的内驱力。与此同时,会师的不惧艰难险阻,在今天的会宁教育中被传承为“苦教”、“苦学”、“苦供”的三苦精神。红色历史和当代教育的结合,使得会宁教育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样的叙事结构中,三条线索在空间中交汇、今昔传承紧密相连,犹如为观众奉上的大麻花,口口酥脆,笔笔生花。《麦积山的呼唤》结尾处秦聪聪问大家:“高老师回不回来,你们清楚”,这一开放式的结尾,既避免了用道德方式和学生苦情“绑架”支教者继续在山村支教的尴尬,又将支教者教学时间不稳定的现状巧妙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结尾,令我们对支教者高老师的何去何从拥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影像画面的西部气质营构
由于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创作者注重以当代意识关照西部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故而在摄影、构图、色彩等艺术表现手段的创新上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9]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充分发挥环境造型的隐喻作用,并以纪实风格营构影像画面中的西部气质。
首先,充分发挥环境造型的隐喻作用。西部的自然地貌丰富多样,多以大山、大河,高原丘陵为主,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些影片中的自然景物已不再是单纯叙述情节、塑造人物的背景,而成为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深厚审美意蕴的银幕形象……这些自然景物的造型和影片所要阐释的思想内容,同创作者的哲理追求与情感态度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大多与情节、人物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整体统一的和谐。[7]《背起爸爸上学》中七岁的石娃每天要趟过半腿高的马莲河才能到达学校。影片中出现了多次的马莲河记录下了石娃成长中的困惑与收获。开学第一天父亲目送石娃过河,清晨的马莲河在朝阳中熠熠闪光,金黄色的影调让河水和黄土地浑然一体。然而一日下暴雨,河水猛涨,蓝紫色的影调下马莲河气势汹汹,石娃披着一大块塑料片挡雨,而撑着七色彩虹伞走在河中心的红衣女生却突然消失……马莲河水上漂起的书包、翻滚在河面的彩虹伞、随波翻腾的红衣服等三个空镜头剪辑在一起,强化着滚滚雷声下剧情的悲剧色彩。目睹了这一切的石娃惧怕河水,逃课三天。生气的父亲第二天把石娃送到马莲河口,阳光下的河水折射出凌厉的光芒,令人炫目,前景中的石娃大吼一声以突破红衣女生溺水的心理阴影,奔向河面。远景中石娃怯生生地站在河中央,大面积的河水和弱小的身体形成强烈的对比,那是深深的恐惧束缚住了孩子的脚步。父亲心疼地背起孩子趟河,在面向朝阳的马莲河远景镜头中渐渐走出画面,生生不息的马莲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父亲的教导“马莲河有涨有落,但学得天天上”,质朴无华,却成为石娃坚韧坦然面对困难的精神动力。马莲河水最后一次出现,承载起石娃成长后的坚实脚步。考上师范的石娃决定背起瘫痪的爸爸去省城读书,在整个村庄尚未苏醒的清晨,一个移动镜头从泥泞的河滩脚印缓缓地捕捉到了河畔的父子。石娃背起爸爸坚定地走向金色的马莲河,渐行渐远的拉镜头将逆光拍摄的父子背影越化越小,定格的背影消散在马莲河滚滚前行的历史感中,并叠化为一个俯拍的流淌在群山中的马莲河的全景。马莲河几次出现时有涨有落,有阳光和暖,有雷雨肆虐,但每一个镜头中缓缓流淌的执著,都雕刻着西部学生面对困境的坚韧;马莲河的几次出现隐喻着西部学子求学的道路和人生之路的艰辛,衍生了与自然生命、天地宇宙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意,张扬着生生不息、坚韧勇敢、顽强奋进的生命气概。在这里,客观物象与主观情调、天地河流与人类生命之间相互吞吐、相互依存的关系,使马莲河水有了人的气息、情感和精神,使环境空间在表层情节的叙事中拥有了深刻的象征内涵,使人能够在对作品的理性思考中获得关于生命整体意义的把握。[7]
其次,以纪实风格显现真朴美。从《一个都不能少》所采用的群众演员当道的纪实性拍摄手法开始,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学生演员的选择走上了非职业化道路,以展现西部教育的原生态真实。《美丽的大脚》延续这一特点,使用宁夏学生杨佳和本色出演王大河,让西部学生的镜头形象真实而具象。巴赞的纪实美学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长镜头”,不切割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长镜头舒缓展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马莲河蜿蜒前行,采摘枸杞的山路“道阻且长”、庞大坚定的黄土坡寸草不生。这种保持生活“透明度”和“多义性”的长镜头,成就着一种以自然力量为主的西部纪实画面风格。新世纪西部教育题材电影还采用切合当地实际、符合当时情境的灰暗影调和逆光镜头展现出人物的挣扎心理。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故事中,面对自然困境和家庭窘境,老师、学生、家长都在挣扎中处理生计和教育的矛盾,因此整体的影调偏暗以暗合叙事的整体风格。用杨亚洲的话说:“因为在西部那个地方,影调不可能调出其他的颜色。”[8]《背起爸爸上学》中,爸爸转动铜勺的镜头是逆光拍摄的,此时爸爸和姐姐坐在炕上、背对着窗户,木头窗框里泄入的光线把他们雕刻成两个剪影,这样的布光极为符合情节:父亲极不情愿地使用转铜勺的方法来确定哪个孩子能上学,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只能以黑暗来掩饰为父的无能;姐姐没有得到铜勺的青睐,她在黑暗中独自难过;弟弟则坐在面向光线的一面,得胜的他激动得跳了起来,光线下他面庞的绒毛都根根可见、笑容灿烂。《水凤凰》中卢老师家访水秀、劝其上学的情节设置在一个多云阴暗的傍晚,远景中阴云压顶的天空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残疾的卢老师跪着行走在泥泞的山间,这就使大面积的灰暗天空和弱小的身体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自然中的阴云密布和水秀父亲的辍学决定相印而生。最终一场疯狂的暴雨肆虐而下,卢老师跪在水秀家的院子里朗读《卖火柴的小姑娘》,任雨水狂泻、湿透衣裳;水秀感动地打开窗户,一起朗读;水秀爸因内疚而热泪盈眶。西部的教育就在这样与环境相符的灰暗影调中奋力挣扎,默默生长。
民俗叙事的丰富表现力
“在西部电影所展示的民俗仪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祖先的尊敬、对行业的敬畏、游戏中的狂热欢快、人际间的仁义和谐、技艺上的专诚投入……”[6]就影片的观赏价值而言,民俗奇观的确是西部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商业卖点,但这些影片中诸多民俗事项的采用,因其对地方色彩的凸显、环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情调的营构而升格为审美创造的中心,有效地丰富了影片的视听感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物性格在典型环境中得以升华。
(一)以食为天民俗事项的效能
因为西部自然条件的贫瘠和生活条件的艰苦,西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食为天,西部子民们在不同的饮食民俗事项中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着与不同人的情感沟通。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这些来自民间的舌尖上的美味既有独立的表意功能,又参与叙事,在成为西部教育困苦背景之色的同时,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形象塑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陇东的困难家庭里,常常通过旋转舀水舀饭的铜勺来决定一个孩子能否上学。在《背起爸爸上学》中,勺把停留在石娃一面,从此戏剧化地剥夺了姐姐上中学的权利,并赋予了石娃上小学的幸运。在贫苦人家,勺把象征着吃饭的权利,一碗饭的多少由掌勺者决定,一家人的生计也由掌勺者决定。掌勺者成为一家人物质生活的支撑者和精神支柱。对于铜勺的尊敬,反衬出家庭生计的困顿,进一步凸显上学的艰难。在会宁,适龄儿童如果吃出莜面饺子中的豆子就意味着无缘上学。而《血脉》中,妞妞妈为了让孩子上学,根本没有包入一颗豆子,梦想上学的妞妞战战兢兢吃完五个饺子后,开心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背后是妈妈坚持“苦供”的辛劳。“转铜勺”、“吃莜面饺子”的民俗丰富了西部教育题材的叙事情节,使得能不能上学的理性判断,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深爱,转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令人潸然泪下。在西部教育题材电影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地方食品,它们成为西部人情感沟通和人物情调设置的重要道具。《血脉》里城里娃受不了学校一日三餐的“羊”、“鱼”、“蛋”,即顿顿吃洋芋蛋这样简陋的食物,校长为他单做了一碗浆水面。浆水是通过野菜发酵后制作成的,以此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配在面条里吃,既有酸汤的味道又能省菜,是西北农村常见的食物。而在会宁的山村小学里,中午能吃上一碗浆水面也成为一种奢望。城里娃龙文波受到穷孩子们坚持梦想、刻苦学习事迹的感召,主动提出不用校长的特殊招待,要和其他的孩子一样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浆水面一样成为待客名片的食物还有《爱在塬上的日子》里款待女大学生的臊子面,《麦积山的呼唤》里款待天津支教老师的天水呱呱。这些当地人最喜爱的民间食品看似简单,却是他们表达对教师和客人尊敬的极好礼物。
其实,“鹰爸式”教育并不是孤例,最近一年来,还有“虎妈”、“狼爸”等教育方式在网络成名。这些层出不穷的“兽性教育”掀起了人们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大讨论,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符合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家长和网友们各抒己见。这次“鹰爸”的出现,把人们对教育方式的讨论推向了。
自古英雄多磨难
让4岁孩子在暴雪中裸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家长太“狠毒”了,这不是在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吗?有网友评论道“这完全是把成人意志强加给一个不能自主意识的幼童身上,也有的说他不懂教育,拔苗助长,甚至有网民说他为了扬名,恶意炒作”。但是,“挺鹰”派认为,鹰爸并非瞎教。“挺鹰派”认为,“鹰爸”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解与认识,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孩子在雪地中受冻。他有长远的规划目标,对于孩子的成长显然看得更远,因此并非“瞎教”。
有网友认为,现在的大多数孩子缺少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就是最好的方法,“鹰爸”的方式有可借鉴之处。也说过,体育之效,能强筋骨,强意志。他在求学期间就坚持洗冷水浴、风雨浴和露宿等常人所难为的锻炼,其目的就在于锤炼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钢铁意志。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也用体育锻炼法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他要求学生每天必做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跑2500米,不管严寒酷署,魏老师带头坚持,形成班级的一项制度。
巴斯德说:“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台湾大企业家王永庆就是这么做的,无论风霜雨雪,寒暑易节,甚至带病,都坚持早上4点钟长跑。寒来暑往,艰辛而枯燥,但能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有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在面对逆境时多数是选择退缩,或者害怕逆境,不敢面对困难。一些家长家长认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造英雄,苦难育英才。鲁迅也曾经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反为安逸所累”。所以,给孩子一定的挫折磨难是锻炼他们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挺鹰派”认为:“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苦孩子从小吃苦受难,经受了磨难教育,逆境教育,练就了坚强的意志。有研究也表明: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意志普遍坚强,成就事业的非常之多。家长只要在孩子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失败、逆境中,因势利导,就可以充分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点评:世界上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过分的溺爱可能就是毁掉孩子的前程,古人曾云“养不教,父之过”。有时候根据孩子的客观条件,给予一定的严格的管理教育也未必不可,当然棍棒教育也好、糖果教育也罢,都应在教育方法把握住火候。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而家长只是一种外在影响因素。如果不能遵循孩子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非要按家长固有的模式去培养孩子的话,哪怕是再另类的方法也会事与愿违,扼杀掉孩子那份天然的本性。
揠苗助长不可取
“鹰爸”的出现,虽然有部分人赞同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人持反对意见。“反鹰派”认为,“鹰爸”之所以采取这样一个被公众看来“另类”的教育方式,是有独特的家庭背景的。“鹰爸”的儿子属于早产儿,远弱于普通新生儿体质。因此“鹰爸”的育儿方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不可盲目学习。
有专家认为,小孩的锻炼应该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但是还要考虑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性的适应能力。不管儿童多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生理的反应期。对于鹰爸来讲,孩子先天不足,可能是把孩子当作一种试验品,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
教育孩子,过分的溺爱和过分的强硬都不可取,我们应该用适当的方法对孩子采取一些教育措施,但是零下13度逼孩子暴雪中裸跑,还不足称为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方法,这有悖于健康的生理反应。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过度的体育锻炼,对关节和肌肉发育都是一种摧残,违背了婴幼儿生理期的反应,违背了人类正常生理现象。
专家指出,“鹰爸”的这种“鹰式教育”,即使能让这个孩子将来成材,成为特别优秀的人,但是现在对他的这种教育会使他缺失某种东西。这种“鹰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可能不可估量,他将来可能也用更加“鹰式”的教育来对待别人。另外,对孩子的这种“鹰式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爱心、同情心的缺失,会变的冷酷。对孩子的这种“鹰式教育”不要效仿,要因材施教。
“反鹰派”认为,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根本不适合孩子的发展。教育是最具有个体化的活动,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虎妈”和“鹰爸”,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没有推广的普遍意义。但是,家长可以吸收“虎妈”和“鹰爸”合理的教育方法。例如,儿童的自制能力,强制的方法可以锻炼自制力;儿童也会做错事,惩罚往往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这种教育的关键,“虎妈”和“鹰爸”式的教育方法要有度,要适合孩子的个性。教育必须遵守这些规律,才能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
记者点评: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存在差异,他们的成长环境、智力发育、性格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决定了教育孩子必须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绝没有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模式。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研究每个孩子,对症下药。“鹰爸”等这些极端的教育方式和成功个案,并不值得推广和借鉴。当然,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困难,磨炼孩子们的心智,但一定要适度。否则一味追求以成才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并不适合孩子的发展。
我的孩子我做主
在一片赞成和反对声中,一些家长表示,他们不会学“狼爸”、“虎妈”或“鹰爸”。因为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首要条件是让孩子学会快乐,让孩子活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是极端教育成功的例子,并不能否认成功的背后依然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有家长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鲜明的特色,不能也不可能用一个模板进行教育。像“虎妈”、“狼爸”、“鹰爸”这种用严厉方式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教育方式,别的家庭如果同样采用,也许会让孩子不堪重负,陷入崩溃。而有的家庭对孩子温和,充分尊重孩子,孩子照样也可能出人头地。
有专家指出,儿童的心理发展分四个阶段:依恋期、俄狄浦斯期、青春期、成年期。依恋期发生在3―4岁,3―4岁以前所有孩子的心理、行为、情绪都决定,儿童在这个时期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温暖和爱,来形成一个真实世界的接触。如果在此时期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孩子将来会对外界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他人,会影响人际交往,会导致自卑、自恋型人格。
一
历史将永远这样铭记――2008年5月的中国大地,痛断肝肠,悲情凌霄;2008年5月的中国诗坛,激情震荡,热血喷涌。当大地震还在不停地抖动着它的余威,中国的诗坛就已被激怒了。霎时间,蔚为壮观的诗坛新景象如风雨彩虹,照亮、鼓舞、凝聚了华夏。当巨大的灾难侵蚀着万千同胞的身心,当四面八方的救援向灾区集结,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誓死抗震的关键时刻,诗歌作为最适宜表达情感的方式,迅速成为既能温情抚慰,更能激发昂扬的“心灵鸡汤”。
诗言志。2008年5月的抗震诗歌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体的激情吟咏,她还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宏大交响,是中华民族在巨大灾难面前的集体合唱。很多诗歌作品都以表现人类的大爱和民族的大志为主题,格外起到了振奋人心的力量。“真情不语天流泪,大爱无私地动容”(马凯《抗震组诗》);“有道多难可兴邦,众志成城谁可摧?”(刘云山《汶川地震》)。面对灾难,敏锐善感又坚韧顽强的诗人们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永不屈服的意志”。他们告慰民众“国难之时我们众志成城,国殇之刻我们心在一起/国悲之际我们不再哭泣,国壮之今日未来,有你有我有整整十三亿”(陈昭《国殇》);他们让国人坚信,“灾难可以毁灭我们的生命,却无法击垮我们的灵魂/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肢体,却压不垮中国的脊梁/灾难可以震垮我们的家园,却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姚瑶《大写的汶川》)。因为表达了这样远大的志向,抗震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更有了深刻的主题和充沛的气韵。
诗咏情。世纪之初的巨大灾难,强烈地感染了诗人们的情绪,他们为灾难而哭泣,更为英雄壮举所鼓舞,迸发出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抗震诗歌充分地表达关注灾区、讴歌英雄、礼赞生命、思考生活,抒写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诗人们以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旋律捕捉人性的光辉,传递人间大爱的力量,笔下无不饱含着烈焰般炽热深厚的真情。“我们的母亲――中国/用她五千年泣鬼神感天地的大爱/再一次把一个民族的苦难,义无反顾地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她的脸上虽然还留有泪痕/但她仍然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仁慈宽广的胸怀,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儿女”(吉狄马加《献给汶川的挽歌》)――此情,多么博大、坚韧、温暖而又深厚!那是原本相约牵手一生、生死与共的爱人,此刻,丈夫将她紧紧地绑在背上,发动摩托车的引擎,一路哭嚎着回到已经夷为平地的家园。“爱人,我知道你很累/此刻,我们的家已毁/遍地瓦砾也掩不了血腥味/可是我还有宽厚的背呀,爱人,你且好好地安睡”(周碧华《爱人,请搂紧我》)――在这里,诗人告诉我们,死亡,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束。因为爱人那生死不离,地震波也击不穿的千年爱情仍将长久地延续;而那缠绵的思念,会在未来的日子中永远传递。那在五月的风雨飘摇中离去的亲人,你们将不再孤独,因为有我们的爱一路相随。读了这样的诗,我们不会再有痛不欲生的绝望,而会稍许感到安慰。
二
一首在震后短时间内就创作出来,感染、感动过无数人心灵的诗,特别值得一读,即文烛的《孩子,请抓紧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住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那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和朋友/我们说,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走/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这样难舍难离的母子真情,这样喃喃泣血的诉说,如何不叫人痛彻肺腑,泪如雨下。她为我们原本郁积已久的情感,无法抚平的心灵创伤打开了一个缺口,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释放。
而那些反映全国军民在抗震救灾中团结一心拯救生命、重建家园的诗篇,更是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巨大的灾害面前,空前的凝聚力和时代精神,让人格外温暖与鼓舞。“当你在余震的废墟上跪地呼喊/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我们看见生死大营救的绿色旋风里,熟悉的迷彩和你年轻的脸庞,就在你伸出的手臂挥向生命的那一刻,孩子,我们看见了,大灾之中一个国家站起来的青春力量”(佚名《相信》);那首家喻户晓的《生死不离》更是感人泪下、震撼心灵:“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数秒等你的消息/我相信血脉能创造奇迹/我们从前素不相识/我们从此亲如兄弟/我和你患难与共,我和你生死不离……磨破十指也要救你/不眠不休也要救你/为了让你重返家园/我奋不顾身在所不惜/所以,你要相信/我决不会放弃/所以,你要相信我/就像相信你自己”――这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诗篇,铺天盖地直击人心,慰藉了人们受伤的心灵,表达了华夏民族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真实情感,见证和歌颂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三
传世的诗歌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而诗的内涵又和诗歌的意象以及诗人的想象密不可分。抗震诗歌不缺乏这样的元素。在黄葵的《跳伞将军》中,诗人把跳伞的副司令看作“一个在空中种菜的菜农”,把打开的降落伞看作空中栽种的洁白的蘑菇,这不仅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反映了诗人推崇的官兵一致、官民一致的大众情怀。刘功业的《母爱无疆》在描写“母亲民警”蒋小娟时,把她丰沛的乳汁比作汹涌的海洋,把她青春的脸庞比作火红的太阳,同时把她和蒙娜丽莎、沂蒙山红嫂放在一起做审美比较,想象奇特丰富,意味隽永深长。赵霖的《废墟上的敬礼》,则把阴郁的北川上空想象成乌鸦的翅膀,同样大胆而贴切。这些诗歌都给人以巨大的艺术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