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1篇

一家庭篇

在生活方面注意家用电器,用火用电,用煤气,用微波炉等方面注意基本的安全使用方法。对于有人触电,食物中毒,遇到受伤等一定不要惊慌,想出应对的紧急措施 。

在居住方面注意自己独自在家白天或晚上的安全以及遇到不法分子,小偷盗窃,强盗抢劫等的安全应对或在确保自己安全时向公安人员准确报告,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和同伴亲子交往时如朋友约我,长辈看我日记和长辈吵架,长辈有私情的时侯,或亲人有过激行为父母离异或分居的时候,要作到有礼有节妥善处理,是亲人更加和睦相处。

二学校篇

在校园生活中遇到暴力,及宿舍内或有人潜入宿舍或有人敲诈等冷静面对想出解决办法使自己在校园中安全快乐的成长。

在和伙伴师生异往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事,使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社会篇

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步行乘车,骑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回家。遇到车祸等紧急情况时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受害者,使车祸减少到很小损失。

在公共场所如外出旅游购物乘坐电梯时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要让人家搜身。

在危机关头如绑架勒索异犯或有行为不正常得人时一定使利益得到最少的侵害同时应保护好自己。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兴起和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能够丰富心理教育的内容,创新心理教育的方法,符合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也将成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向。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普及,各种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网站也不断出现,这些网站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帮助,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过度的依赖和沉迷网络,网络安全问题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想要构建完善的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就要科学的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环境。

1转变观念,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心理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主要是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障碍,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很多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青少年自身和工作人员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不准确,将心理健康认为是一种疾病,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也使得青少年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外,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虽然为青少年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过于形式化,没有意识到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因此学校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积极开展各项校园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尽量降低网络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和家长一起开展对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让青少年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降低网络心理问题形成的概率,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提高素质,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网络心理

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工作者做好了科学的指导,青少年树立了健康的网络心理,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才是成功的。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好角色扮演,以朋友的身份与存在网络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交流,不能给这类青少年过多的压力,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网络知识和心理辅导的知识,引导青少年对自己产生信任,然后在为青少年提供网络心理健康服务;第二,对存在网络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这类青少年存在的普遍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这类青少年普遍自闭,不愿意与其他人接触,工作者就可以建议青少年通过匿名咨询、网络平台咨询等,为青少年提供最贴心的网络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3利用健康的网络资源,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随着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网站层出不穷,这些网站都是具有一定网络心理健康研究经验的,对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健康的网络资源,为青少年普及网络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实际的案例引导青少年认识网络心理问题的弊端,树立青少年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学校同时还可以通过丰富网络信息来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通过健康的网络资源降低网络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另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不能只是形式化的提供服务,严格规范服务机构的人员水平,提高服务机构人员的素质,服务机构的人员要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结合相关的成功案例开展研究,并根据本学校青少年的网络心理健康普查,研究出最适合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

4做好校园网络的规范,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卡系统 数据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2-0007-01

1 引言

校园卡的卡芯片分Mifare(S50、S70),Mifare Pro,Mifare DESFire等。目前高校内广泛使用的是 Mifare S50卡 和Mifare S70卡,2008年麻省理工大学已经成功破解Mifare卡,德国Virginia大学和荷兰Radboud大学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分别证实Mifare芯片的易受攻击性。可见,目前校园卡系统的安全性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从卡片的安全性,数据传输通讯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网络安全性等方面来分析校园卡安全性。

2 卡片安全性问题

Mifare卡是符合ISO/IEC14443A标准的非接触智能卡,其安全层支持域检验的CRYPTO1数据流加密,它安全的重点是防欺诈,互相随机数和应答认证、数据加密和报文鉴别检查和防止各种破解和篡改,不可更改的序列号,保证每张卡的唯一性。

Mifare卡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采用PSAM方式的读写器(读卡过程中会出现密钥明文),即是说会泄密;其次UID惟一性问题,因NFC技术,克隆卡片很容易;最后加密算法已被很多IC设计人员掌握,即使暴力破解,成本也很低廉。

就以上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解决办法:

方案一:在不更换Mifare卡的前提下,可加强密钥系统,加强密钥加密、发散和改进读写卡方式过程来保证其安全性。

加强密钥系统的改进:Mifare卡系统一般使用A,B两种密钥.可以采用不同的消费机分配不同的密钥来保证密钥使用的安全性.还可以再将加密算法把所有的卡整合成一个系统,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加强密钥加密、发散:可以分区分别设读写认证控制密钥,主密钥由学校设定,经二次分散后产生工作密钥,对每张卡的数据加密.一卡一密,用加密算法将密钥加密,再将密钥分发到每一张卡上;根据工作密钥将校园卡管理系统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分散、加密写人到几个应用扇区的方式。

改进读写卡方式过程: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设计1个加密区和若干应用扇区,写卡时,先到密室区用解密算法读取密钥,再根据密钥将数据加密后写到应用区以密文方式存储.读卡时,先到密室区用解密算法读取密钥,再根据密钥读取应用区的密文,解密为明文。

方案二:从卡的角度考虑可以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使用CPU卡,它不仅能保证卡内电子货币的安全,还能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3 数据传输通讯的安全性

校园卡系统是涉及金融数据和学生信息,在考虑通讯安全的过程中,首先要与银行定制一套可靠的数据报文格式,传输过程中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其次采取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传输数据的加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访问的不可否认想结合的策略;再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重要数据加密和MAC验证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来源的合法性。最后数据采集要保证完整性,可以用MAC验证方式来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还需应用系统增加对数据完整性检测和统计、消费数据的对帐等功能,来发现和恢复丢失的数据。保证数据传输通信的安全性。

4 数据库的安全性

校园卡系统的关键是保证数据库的安全,主要从服务器,数据存储,数据采集,数据库文件和财务安全等方面来分析数据库的安全性。

服务器的安全:是指服务器在数据传输中断电导致数据流失、磁盘损坏造成系统瘫痪、操作员越权操作以及自然灾害导致数据丢失等方面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为此要提供良好的供电设备和备份机制来保证服务器的安全。

数据存储安全:是指要保证数据的安全首先要设定数据中心主机的访问控制,其次访问控制表和权限即对不同的管理员设定不同的数据库访问权限,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还就是对重要数据的加密存储等方法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数据采集:是指数据中心与数据采集点、消费和服务网点的信息传递范围局限于应用服务器和接入终端之间,应采取外部消费点服务器与核心数据库服务器的隔离来保证其安全,任何接入终端都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备份采用磁盘阵列、磁带机、双机热备份多重数据,提供足够的数据冗余;备份方式采用标准备份、增量备份、差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既解决备份的速度又保证数据备份的安全。此外,还应应用服务器数据库自动备份的机制。

账务安全:是指要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就要对交易的每个状态进行记录,以此对交易的各种情况进行识别和恢复;采取每日同银行对帐的方式:以银行交易为准,校园卡系统提供冲正手段。用户安全和系统审计在建立用户、权限角色和系统资源的规划后,用户安全的主要任务是系统资源的权限调整、用户权限的分配和收回,三者的状态和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信息统计和管理。

5 网络的安全性

校园卡系统的网络采用两种方式接入:一是在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划分逻辑网段,采用VLAN技术隔离一卡通网和校园网;二是搭建专网,通过应用网关与校园网联接。

首先要构建安全的VLAN: 在校园网的基础上,设置VLAN建立校园卡系统。数据通过加密隧道在校园网中传输,保证通信的保密性。VLAN是通过建立逻辑隧道进行传输,数据包经过加密后,按隧道协议进行封装、传送,并通过相应的认证技术来实现网络数据的专有性。

其次要对防火墙,服务器和路由器进行有效设置:校园卡系统连接到各个消费点和银行接入点,因此要在校园一卡通系统设置防火墙功能。防火墙的VPN安全功能设置(隧道技术、加密、分组验证、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用户验证)要支持IPsec加密、DES,3DES加密算法、IPPCP压缩,保证数据的保密性。还可以应用服务器机制保障数据库安全,即设置一台工作站作为一卡通通讯服务器,服务器提供对外的查询接口,接受用户的查询并转发服务器中的数据,以此保护数据库服务器免受攻击。还可以通过路由器的设置,利用Cisco IOS(访问控制过滤)实行对网段和主机的访问控制;利用Cisco IOS(路由过滤)技术,限制某些网段的路由往其他网段,保证路由信息只传输到适合的网络范围,提供网络访问的安全控制。

最后我们要建立一套从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有效的防病毒体系来有效阻止病毒的入侵。

6结语

全文从不同方面分析校园卡系统的安全性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随着网络安全技术和校园一卡通系统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校园卡系统的安全性将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中华,刘玉珍,张焕国.IC卡系统安全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1).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77-02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这批人大约有1亿,占全部农民工人数的60%。新生代农民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较之第一代农民工较高,对于工作的价值要求也较高,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和忍耐能力却较低。本文以多民族聚集的银川市为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思想情况,并针对这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银川市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和心理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

宁夏共有民族35个,是中国回族最大的聚居地,虽然宁夏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庄稼常常颗粒无收,农民靠天吃饭的情况普遍存在,大量农民为了改变生存现状来到首府银川打工。银川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以来,银川市外来务工人员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了总人数的40%到60%,他们已经成为银川市劳务市场的主力军。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较差,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新生代农民工引发的犯罪问题也正日益显现。

1.银川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让人堪忧。银川农民工一般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工资极低,银川市就曾出过农民工讨要工资遭打,警方出警遇暴力抗法的恶劣事件。在银川市的一些小餐馆和作坊,还有很多不满16岁的童工,他们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经常受到老板打骂,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更不要说系统的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不愿意从事第一代农民工所从事的体力工作,他们渴望从事创新型、技术型的脑力工作,但是由于户籍和文化素质的限制,使得他们经常受到就业和社会的歧视,社会救济和医疗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使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新生代农民工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2.银川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大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高;他们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边缘心理和心理落差非常严重,长时间抑郁的情绪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健康的心灵扭曲变形,个性很强的他们只要工作上稍微有不顺心或者自尊心受辱就会爆发,严重的刺激之下甚至可能会演变成暴力犯罪行为。

3.银川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银川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涉案人员中有7成以上在犯罪前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银川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有以下特点:犯罪动机单纯大多是为了“钱”,具有暴力性和疯狂性;罪犯呈现低龄化趋势;团伙成员多是通过网络结识,组织结构比较松散,所以案件侦破难度较大;这些年轻民工被捕后往往十分后悔,犯罪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特点突出。

4.少数民族在传统文化、饮食和信仰上都与汉族有很大差异,个别别有用心的个人和势力常常会利用这种差异进行挑唆,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判别是非的能力差,从众心理较强,很容易就受到这部分人的影响做出破坏民族感情的不理智的行为。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1.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也较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难题更多,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实现共同富裕。

2.从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来看,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还是80后、90后,冲动敏感,加之处于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的他们容易受到网络坏风气的影响,很容易做出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事情。所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3.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之情,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三、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信仰教育。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业余生活极其贫乏的农民工参与其中,比如可以组织成立农民工街舞社,让处于青春期的新生代民工通过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自信心,从而也能产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强对民族政策和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普及教育,让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对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农民工根本不会说普通话,语言沟通都有障碍,更不要说对他们进行教育,所以进行教育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可用他们之中的模范人物作为典型,运用榜样的力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工作时要耐心细致并且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制度依托。放宽农民工进城的户籍限制,为他们的子女在城里上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机制,将社会救济落实到每个有需要的农民工身上;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制度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使新生代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降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费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他们拥有一门可以在城市立足和发展的专业技能,为农民工举办专场招聘会,增强对他们的法律援助,如建立专门的网站为他们维权,开展“一站式”民工维权服务。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辅导机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免费对有心理问题的农民工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各用人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农民工心理咨询机制,并把农民工心理问题解决落到实处。

3.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首先,面对网络,应当趋利避害,利用网络的积极力量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权威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员大多是在网吧结识,网吧多是他们团伙的据点,他们犯罪往往是受到网络暴力、等不良思想的影响,由此可见,网络已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000年,同志在共青团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就曾强调:“特别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净化网络空气,抵制网络腐朽思想的侵袭。

其次,要注重家庭环境对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开发和利用家庭环境的教育资源。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家庭也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所以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充分发挥家庭对子女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充分发挥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011年共有98名农民工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有21人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首次获评该奖,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无疑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莫大的鼓励。由此可见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应对这个群体进行客观、真实、全面的报道,大众也应正确地认识新生代民工这个群体,认同他们为城市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歧视、不孤立他们,把他们作为城市中的一员平等对待。

4.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新生代民工可以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懂得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生活遇到困难时要向专门的民工服务帮助组织求助,而不是忍气吞声,更不能用极端的违法方式报复社会;新生代农民工还应对未来有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重新审视自己判断事物是非对错的标准,注重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煊,赵维.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人民论坛,2010,(29).

[3]张红霞.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8,(5).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5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4年11月?2015年3月,笔者围绕抑郁症的特质、表现及应对等议题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类是线上交流群体(包括网络论坛、QQ群及YY语音等)中经过医学诊断的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其中主要的受访者共计35人;另一类是从事抑郁症研究及治疗的心理卫生科与精神卫生科医生,共计5人。

1.2研究方法

运用质性调查方法,通过局外观察法与个案访谈法收集资料,深入了解抑郁症患者及相关人士对抑郁症的情感态度、经验了解和应对行为等事项,具体包括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与体验、他人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专业医生对抑郁症的介绍等内容。

2结果与讨论

调查发现,抑郁症并非是传统意义上仅属于医学科学研究范畴的疾病,它的属性、病人的遭遇及大众对其的认识等都发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这就需要我们从人际互动和规训技术等社会学维度出发,对之予以考量。

概括地说,在医学社会学视域中,“把患病作为越轨”的理论框架是“为理解医学的社会学面向”所做出的最好思考。就其表现形式(对于规范及均衡的违反)与处理渠道(接受社会控制以回复正常状态)而言,生病无疑是越轨的一种具体类型。并且,“疾病一健康”这一医学上的二元对立在社会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正常一异常”的分殊,而“正常”本身就暗含了对“异常”的优越感和支配权。这是因为社会需要个体及群体在角色扮演与功能发挥中处于正常,便在资源分配和地位赋予等方面形成了“正常”为上、“异常”为下的等级化格局,故而将“患病”视为“越轨”就建构出了“正常/健康”之于“异常/疾病”的权力和权威。就本文而言,正是医学社会学中的“患病是越轨”这一认识,构成了下文对“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的抑郁症研讨之基础。

2.1污名化了的符号暴力:抑郁症的社会性本质

调查发现,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抑郁症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为它是一种具有污名化功能的符号暴力,由此使患者因“抑郁症”之名被歧视,而这种困境正建基于患者自我与健康大众对抑郁症所共同持有的负面评价之上。

在戈夫曼看来,污名“指一种令人大大丢脸的特征……是特征和成见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即某些特定类群会因具有一些不容于主流的差异性而蒙受“受损身份”并因此遭到社会排斥。在医学社会学中,污名化则具体表现为“某人对自己疾病的感觉和他人对其疾病的感受都会影响患者的自尊”。受访的抑郁症患者常这样描绘他们的处境:“人家总觉得是没事找事”“有人说我装死、博得同情”……这些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患者体验到的、根植于他人的对“抑郁症”的病耻感,而这一污名化的感受与其说出自这一疾病本身,毋宁说源于它所携带的“懦弱”、“无能”、“一压就垮”等消极判断,因此许多患者都“怕别人知道自己抑郁了”“怕别人用异样目光看我”。对抑郁症患者而言,污名和排挤是污名化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评价维度的污名引发排挤、实践维度的排挤强化污名,污名“正名”排挤、排挤“呈现”污名,二者互为因果,就构成了对弱势的患者在心理、文化和社会等意义上的多重歧视。可见,抑郁症是被污名化的疾患,它常使患者在交往中陷于困苦。

进一步来说,“符号暴力”这一概念揭示了患者遭遇所以如是的深层次根源。布迪厄认为,交流的媒介——符号在实质上是具有压制和强迫等特性的隐秘暴力,而“符号暴力”就是指“在一个社会行动者本身合谋的基础上,施加在他身上的暴力”3]。调查发现,公众对抑郁症采取的看法和行为反映了“抑郁症”作为一种符号正具有这样的暴力效果,因为患者“往往都在责备自己因何抑郁”“不想外表被人看出来抑郁”即患者自我已内化了大众对“抑郁症”的鄙夷、恐惧与歧视等消极态度。如前所述,将患病视为越轨的认知实质上体现了由社会建构并维系的“正常一异常”间的等级性分化;而又由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对“正常”的认可和对“异常”的否定,因此其罹患疾病后的反应恰如戈夫曼对被污名者做出的刻画,“从外界纳入的标准,使他对他在别人眼中的缺点尤为敏感”[2]9。这意味着“抑郁症”这一符号所绑定的种种异样会激活患者的不适甚至羞耻,构成了“概化他人”对“他者”的贬斥,如此便使符号暴力得以实施,所以已康复的抑郁症患者会建议“把自己不当患者,当成个正常人”、“如果认为自己古怪,是没办法真正接受自己的”。

简言之,作为污名化的结果,抑郁症是一种被建构出的符号暴力。抑郁症以“健康一疾病”及其背后的“正常一异常”的对立为存在前提,通过污名化的运作过程和符号暴力的作用机理强化着这两类差异,往往使患者背负很重的心理迷局、伦理压力和道德困境,使他们会因与抑郁症关联的负性感受而耻于表露自我、羞于寻求帮助,推动了其不利遭遇的生产与再生产。

2.2从病人角色到病人身份:抑郁症的复杂态表征

在帕森斯提出的“病人角色”这一概念的启发下,笔者发现,不同于一些为大众广泛熟悉的疾病,抑郁症患者在其患病行为中所扮演的病人角色十分复杂,具体包括病因多源性和治愈不易性两个侧面。

帕森斯在《社会系统》(TkSocrnZ )中提出的“病人角色”被誉为医学社会学的基础性概念。他认为“病人”称谓同时包括生理功能的障碍与社会能力的缺损,而由后者便发展出了“病人角色”这一认知工具。在帕森斯的表述中,与病人角色相关的模式化期待体现在四个方面:患者能够豁免于正常社会责任;患者需要接受帮助而不是仅凭意志去恢复健康;患者有义务努力好起来;患者应当寻求技术上有效的帮助。

针对抑郁症患者承担的病人角色来说:其一,病因具有多源性。抑郁症的病原包括生物、心理及文化等方面,这些多维度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诱导,使患者的躯体、精神及社会健康状态都出现了紊乱。从医学社会学视角来看,抑郁症的病因多源性体现在:(1)性质方面,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前者是外在于个人而不依赖意志的存在,如遗传;后者则是受人意识掌控的事物,如不愉快的情感体验。(2)层次方面,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前者指社会变迁导致的失范、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等事实;后者则包括如个人生活记忆殊事件的啕染、个体生命历程定阶段的影响等经历。(3)时间方面,既有共时态因素,又有历时态因素。前者指即时性的、易观察到的、可与抑郁症发生建立直接因果关联的刺激,如重大意外变故;后者则指历史性的、不易察觉的、需与抑郁症出现建立深层因果关系的事情,如患者的童年经历。总之,多源的病因使不同的抑郁症患者呈现出多样的角色特征,复杂化了其病人角色。

其二,治愈具有不易性。这不仅指抑郁症患者恢复时间的漫长和治愈过程的反复,更是指患者之病人角色的主导性与病人身份的固着性。在社会实践中,每一个体均因其所处时空、所在情境与所占地位的不同而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类型,是谓之“角色丛”这其中由于一些疾病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那些患者的病人角色便会短期或长期地在其角色丛中居于主导,定义了他当下的价值与意义,并相应管理着他人所形成的印象。而不同于郁结情绪,抑郁症多会对患者的身心状态及功能发挥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威胁。正如医生及患者所说,“抑郁症是最能摧残和消磨人类意志的一种疾病”“抑郁症的对面是活力”可见抑郁症患者的病人

角色往往是主导性的,并且其严峻态势有可能使患者的体验从病人角色转向病人身份。不同于病人角色,病人身份是病人角色的固着化或曰定型化表现:病人角色是短暂、可见、能接受、易治愈的;病人身份则成为了患者的一个标签,是(可能)长期、隐形、被排斥、难治愈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抑郁症患者的病人身份分为外致型与自获型两类:(1)外致型病人身份由他人强加于抑郁症患者的污名化对待所造就,即公众因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而对患者具有先入为主的负向成见,遂将其困锢于“恐怖”、“避而远之”的抑郁症患者身份。其现实表现为,许多受访者表示常人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往往“知道你有病会离开你”、“知道你住院就歧视你”,因此他们多选择“努力伪装正常”。(2)自获型病人身份描述了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于有意无意的继发性获益而难以做出健康取向的改变。“继发性获益”由帕森斯提出以形容患者“使其自我定义的失败合法化”,它使患者为获得心理舒适区的保护而做出逃避性选择,如有患者就指出“抑郁归抑郁,大家千万别把抑郁当作自己什么都不做的借口”。可以说,当患者执意将“抑郁症”作为要求旁人迁就忍让的借口而非促进自我修正完善的动力时,就会产生抑郁症的继发性获益,构成其康复的瓶颈。

受成因复杂与环境不利等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复原往往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不给予他们适度的关怀与接纳,反而一味指摘甚至侮辱,则很可能会导致其病人角色的复杂和自我形象的恶化。2.3辩证认知患际关系:抑郁症的网络化应对调查中笔者沿循功能分析这一进路发现,具备匿名性、脱域性、虚拟性与平等性等特质的网络社区之于抑郁症的作用难以一言蔽之,应当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

当前由于社会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还较为模糊,重视亦相对不足,因而医生与患者、亲友与患者的互动往往处于不良甚至恶性状态,这就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赋予了可能性和必要性;而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抑郁症患者彼此进行沟通、冠之以“交流群”、“互助会”等名称的电子支持群体正在成为“抑友”抑郁症患者对彼此的称呼)联系的重要媒介。诚如巴克尔所言,“理解个体遭遇的过程,日渐从医患间的私人事项转变为网络社区中患者间的公共结果”。因而,探究由抑郁症在虚拟社区中所串联起的患际关系之功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笔者调查发现,一方面,网络患际关系在建立连结、交流信息、传递经验、给予理解及鼓舞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虚拟社群中,抑郁症患者不仅会相互推荐有关书籍、交流治疗情况,更会坦陈经历感悟、彼此劝勉鼓励,如互动群中常会出现“不要乱投医,也不要给自己当医生”、“药疗和心疗,综合用”、“只要去努力,慢慢来,我们都能好起来,一定要熬住”等话语。由于抑郁症患者往往伴随着社交回避、疏离亲友等特征,因而网络社区便向他们提供了一定甚至可能是唯一的社会支持,同病相怜的患者在此创造并受惠于彼此间的亲和性关系,其信息的共享与情感的交流往往有助于他们的康复。另一方面,由于抑友的生平遭遇、生活场景及秉性特质都不尽相同,因而虚拟社区中活跃的主体与流动的资源往往良莠不齐、善恶难辨,这可能会负向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处境。例如,就QQ群中的交流是应“以探讨治愈方法为主,还是释放郁结情绪为主”,有患者侧重前者,主张“加群的目的是来找解决办法”、“每天一上QQ就听到各种抱怨、各种痛苦肯定会加重自己的病情”,而有人则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压抑够了,天天假装微笑,想在这里做个真实的自己”。对此,究竟抑郁症患者所依赖的电子支持群体是应该偏向感性还是理性,是需要侧重情感支持还是建议提供,是理当扮演倾听的朋友还是充任咨询的治疗师……由于抑郁症疾病本身及其患者构成群体的复杂,这些疑惑并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定论。如何在情与理之间达到平衡,正需要这些线上共同体去学习“戴着镣铐跳舞”,并且也恰是在这跌跌撞撞的摸索尝试中,我们往往才能够优化完善抑郁症应对网络化。

3结语

从医学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对抑郁症患者而言,他们的活力丧失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他们的社会隔离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也们的不良遭遇既是既定的,也是生成的;而他们的康复路径则既是普遍的,也是特殊的——这便需要我们在伦理情怀的指引下,运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思索与抑郁症相关的种种议题。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恋爱;挫折;报复;避免犯罪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关于大学生的刑事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对这些刑事案件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案件中的侵害人和被害人大多都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校园犯罪的主体。我们对案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大多数都是由恋爱引发的结论。通常情况下,男女双方恋爱遭遇挫折后,女方主动断绝交往,转而和其他人谈恋爱。这是男方不能接受的,认为是第三者插足,夺走了自己的恋人,于是采用暴力手段报复插足者,导致被害人受到伤害。一般情况下,警方会立案调查,会认定侵害人涉嫌犯罪而予以刑事拘留。所涉及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最终人民法院可能会对侵害人进行有罪判决。

青年大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他们会想办法释放学习的压力,加之自己的生理心理需要,恋爱就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选择。恋爱是美好的事物,失恋对谁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因失恋产生的犯罪行为则是无法挽回的悲哀。

一、大学生因失恋而犯罪的原因

(一)报复心理

报复是失恋者的一种常见发泄手段。部分大学生对异性存在强烈的占有欲,当这种占有欲遭到挫折就会唤起报复欲。有的失恋者失去理智,采用一些违法行为报复对方,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结局。特别是一方不道德而导致的失恋,另一方更容易出现此类报复心理。南京某大学男生因承受不了“被甩”的打击,竟在校内张贴了很多名为“人性”的“失恋公开信”,恨不能把平时所学全部“挥洒”出来,信中极尽辱骂之能事。从食堂到操场,从教学楼到宿舍,只要有空地,都贴上了这张“人性论”,有好事者估算至少有100多张。这只是诋毁女方名誉的行为,那些报复欲强烈的失恋大学生则直接伤害他人身体并扰乱社会秩序,后果更为严重。

(二)侵害人自控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差

大多数大学生心理还未成熟,容易受周围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使不少大学生走上犯罪歧途。特别是网络上大行其道的暴力游戏会唤起人性恶的一面,直接引导大学生使用暴力解决面临的感情问题。年轻人大多看重哥们义气,朋友失恋了,受到打击。往往从义气角度看待问题教训对方,替朋友出气,而不管是非对错。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就不能自拔,面对失恋往往会情绪失控,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做出不明智的举动,害人害己。某高职院校,一女孩把男友甩了后又和另一男生恋爱,被甩的男生叫上朋友邀约对方在校园大门处械斗,把对方打伤,后两人因寻衅滋事罪被检察院批捕。这个案例中,犯罪的两名大学生就因为自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加之哥们义气走上了歧途,后悔莫及。

(三)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大学生犯罪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教育子女,使小孩从小就没有明确的是非观。遇到矛盾,自己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加之无人指引,暴力解决无形中成为首要选项。在教养的方式上,一些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反之,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孩子当“小祖宗”,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在恋爱问题上,大学生的家长应给予子女合理建议,当大学生失恋了,教会他们应该怎样做,坚决不能因失恋做违法乱纪的事。

(四)高校在法制教育上重视不够

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是中央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之一。国家的法治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高校处于学校教育的顶端,应该当仁不让担当起法律传播者和推广者的角色。但是,部分高校对法律教育不够重视,致使大学生因为没有接受相应的法律教育而成为法盲,对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长沙市河西某高校一学生因失恋杀死了自己的女友,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他以为在医院抢救的女友还没死,招供完做案情况后,他居然问警察:“我招完了,现在可以回学校不?”由此可以看出,该学生无异于法盲,这与学校的法制教育弱化有直接的关系。

二、如何预防大学生因失恋而犯罪

预防大学生犯罪最根本的措施是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

人的道德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应当从小就开始。很多人的价值观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了牢固的框架。中小学一向重分数轻德育。特别是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对青少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是极端不利的。另外,缺乏诚信、贪图物欲、腐败现象等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于一个人人生观和恋爱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高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让大学生能够学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又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恋爱是双方的自由选择,不是一厢情愿,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对方也有选择的权利。恋爱双方都处于开放式的交往过程中,本身就带有不稳定性,对这点要有心理准备,切不可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或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

(二)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减少一些不必发生的悲剧。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引导:

1、分析失恋的原因。大学生失恋的原因很多,要冷静分析。如果对方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尊重感情,品性不端,这种恋爱关系早中断比迟中断好,不必过于痛苦;如果对方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中断恋爱关系,那么就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给予理解,将心比心,否则会造成对方的痛苦;如果是自身存在的不足,就要想方设法弥补不足,尽快完善起来。

2、转移法。失恋是痛苦的,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如专心学习,将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动力,失恋者会在努力学习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是事业。

3、倾诉法。失恋后如果把自己的苦衷、烦恼、怨恨过分压抑,就容易使自己更加苦闷、孤独和惆怅。应当把自己心中的这些压抑向亲朋好友诉说,这样会得到他们的同情、安慰和鼓励,也会得到他们客观的分析和中肯的建议,这有利失恋者冷静地对待失恋,达到心理的平衡。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高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着手,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让大学生明白犯罪的高昂代价,向学生灌输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我们要强化法制教育。针对校园因恋爱而多发的刑事案件 ,学校要把有关恋爱、失恋和犯罪的内容向大学生阐明,让大学生懂得相关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最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办!

客观讲,大学生犯罪率要远远低于其他人群,从犯罪手段、情节和危害结果来看,大学生犯罪大多数属轻微刑事犯罪。但是,这些年大学校园因失恋而引发的犯罪案件频发,给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校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当事人双方也是犯罪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学业会受挫,甚至人生路会因此而改变。培养一名大学生,对国家、学校、家长乃至本人来说,都极为不易。因此,社会各界不仅应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而且要关注大学生的恋爱,做好引路人,预防大学生为感情纠葛犯罪。

作者简介: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7篇

学校,是人的精神港湾,是应该让学生感到自由、放松和快乐的地方。然而,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着学生甚至教师的身心健康,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时,我们在痛定思痛对施暴者进行谴责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稚嫩的孩子变得如此暴戾?究竟谁该为这些事件负责?学校又应该怎样给学生营造一个纯净、安全的校园环境?在这个几千年来尊师重教的国度,教师何时变成了弱势人群?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敢管学生了?

一、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

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是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外显,既是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外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问题在未成年人心里和行为中的蔓延和反映。在一些学生行为失控的背后,是家长、学校、社会道道关卡的多重失守。

1. 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对其成长不利。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备受宠爱,再加上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自我调节能力差,情绪容易暴躁失控。他们虽然心理上不成熟,但自我意识却在逐渐增强,他们在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同时,却又偏偏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甚至有些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校园暴力发生的根源。

有调查显示,爱欺负人的“小霸王”往往来自充斥暴力因素的家庭。还有些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的抚慰,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而变得飞扬跋扈。有些被打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沉默寡言,这恰恰助长了暴力的气焰。有些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纵容,使得他们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这些学生在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及时矫正而误入歧途。

3.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他们常常处于焦虑状态,身心受到摧残,以至于有些学生在茫然中学会了拉帮结伙,在欺负弱小同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校在管理中忽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管理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和教师依法慕蹋不得体罚学生的要求变成了教师管理的“紧箍咒”,以至于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法律地位上反而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4. 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起到助推的作用。

正如美国波士顿维洛克学院的一位社会学家所说,小孩子们仅仅是干了社会教唆他们干的一些事情,他们不是越轨者,而是循轨者。成人世界中的做事不讲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现代传媒上的一些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对缺乏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判断不明、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们来说是致命的诱惑,一旦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模仿到现实中。

二、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事件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发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毋庸置疑的是,这些频繁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显然与缺乏惩戒教育有关,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教育惩戒制度。虽然各学校都有所谓的校纪校规,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执行性强的法律法规依据。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轻度违法的时候,除了说服教育,再没有其他在法律上授权的惩罚措施。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对校园暴力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过低,对施暴者的惩罚措施过轻,使得国内对校园暴力的处罚长期以来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大部分学校在遇到校园暴力后,多数以口头警告,或者说服教育为主,这对施暴者的震慑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零处罚”的惩戒机制下,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由此可见,校园惩戒机制亟待加强!

在我国,化解校园暴力,预防是捷径。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还是要立足教育和惩戒。

1.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伤害案,反映出有的学生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关爱心,动辄恃强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同学间的小小冲突和矛盾。因此,我们应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消除中小学生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2. 依法落实家长的监护责任。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父母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尽量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要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尽量让孩子远离暴力游戏、暴力影视剧、暴力动画片;家长有责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要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3. 学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校规、校纪。

在一些恶性的校园暴力中,由于涉及的大多是未成年人,因而最终被学校采取的制裁方式也仅仅是苍白无力的警告、处分、说服教育,施暴者既没有被这样的制裁所震慑,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失去必要惩戒功能的校园,催动了施暴者畸形心理的萌发,他们性格中致命的弱点非但没有因为制裁而消失,反而因为纵容被放大,最终酿成悲剧。所以,根治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不能单靠说教。学校要努力创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要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努力建设无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注意他们可能发生的情绪变化,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尽量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必备品质,做了错事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相应的惩罚。

4. 国家应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建立健全的处理机制。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缺少的一环,他们都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戒力度。一些必要的法律惩戒尽管不会如德育工作那样教会学生该如何变得高尚,但是可以警告学生有些事情绝对不要去做。这既是对问题少年的保护,也是对受害学生的保护。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发生。

网络暴力的解决办法范文第8篇

《现代化的政治》,(美)戴维・E・阿普特著,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该书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政治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该书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评价由于现代化角色之间缺乏整合而引发的政治问题,来构建一种政治现代化的理论。作者首先确立评价政治体系的规范-道德标准,从等级和价值的角度将政治体系划分为两大规范类型,即神圣-集体模式和世俗-自由模式,以此考察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若干政治体系,如动员体系、协调体系、现代化专制等。最后,作者指出政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即建立民主社会的可能性。

《军备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谢林著,毛瑞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该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1966年出版的关于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理论的一部著作,是美国有限战争理论的奠基著作之一。

作者从经济学视角,审视当时正愈演愈烈的美苏军备竞赛,认为外交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权力,可以利用这种权力来维持和平或者威胁发动战争。他将这种外交称为“暴力的外交。”该书重点关注军事能力是如何被作为讨价还价的权力来使用。通过对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分析,作者认为在这两起危机中美国所采取的每一步骤,目的并不仅仅是为干涉做准备,更主要是为了给敌人某些信号来表明美国的态度,是一种外交手段。

知识与情趣

《中国金融战略:2020》,夏斌、陈道富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中国正开始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金融长期战略研究变得尤其重要。该书从中国未来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就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汇率、资本流动、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国内金融改革、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策略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按照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和涉外金融“有限全球化”这一明确的战略取向,渐次展开分析,规划中国金融的行动纲领。

作者认为未来一二十年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革的累积期,国际货币体系也正集聚变革力量,而中国身处变革力量的中心,却存在“金融弱国”和“金融滞后”两大严重问题,因此国内金融市场化、金融有序对外开放、稳定国际金融环境和有效调控监管便成为四大战略目标,其中独立的货币政策是首选。

《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黄海著,三联书店2010年12月出版

该书以湖南省北部地区的红镇为个案,以两个“混混”所代表的“混”生命历程为网结点,生动地展现了红镇“混混”群体的网络结构、行动模式、生成逻辑及其与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又对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秩序所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解释乡村灰色化的特点和形成逻辑,理解当代乡村中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进而完成相关的理论建构。通过研究像乡村“混混”这样的“他者”,往往有助于反观主流社会自身,对国家治理模式转型更是一种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运用的解释性叙事方法,使红镇“混混”的生命史成为一部流动的底层社会史。

《文化产品与世界贸易组织》,(澳大利亚)塔尼亚・芙恩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出版

贸易与文化的辩论由来已久,但WTO规则在文化产品如电影、广播和书籍中的应用,仍然是世界组织中存在最大分歧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