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 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现象; 原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07-001

从众心理与行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高中生中尤为常见,一些不良的从众心理与行为不仅会使学生个体缺乏创造精神,产生墨守成规的思想,而且也会使班级不良的风气蔓延,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因此,研究高中生的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现象,并探讨其成因,对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所谓从众,就是在社会群体或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或“人云亦云”等行为。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盲目攀比,消费从众

近年来,高中校园里各种盲目攀比、奢侈品消费过渡之风盛行。追求名牌,讲究排场俨然已经成为存在于高中生群体中的一种不良风气,即便是囊中羞涩,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2.盲目崇拜,学习从众

高中生在学习上的不良从众现象表现为对消极的学习态度、急功近利的学习目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及拖拉的学习行为等的从众。

3.盲目追随,道德从众

高中生道德行为上也存在着比较普遍的从众想象。例如,在面对校园中乱抛乱扔,随地吐痰,满嘴脏话,甚至是旷课、考试作弊、上网、夜不归宿等严重违反高中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时,有的学生盲目追随,进而形成道德从众现象。

二、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的不良从众现象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班主任只有找到这些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走进学生的心灵,来矫正这些不良的从众现象。高中生不良从众现象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中生个体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我国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至18岁,这是人生的一个由青春期晚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等理论思维不断发展,但仍需要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做支持。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探索性求异心理的学生不会轻易从众,而那些有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有悲观心理,对一切抱消极态度的、胆小怕事的、感情脆弱的学生,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往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出从众心理与行为。

2.高中生认知能力、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的影响。有些学生认识能力较弱,缺乏判断力,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无所适从,因而便有了从众倾向。而对于文化知识不够丰富,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较少的高中生来说,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他们选择从众即是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3.家庭教育思想与社会道德氛围对高中生的影响。有些学生从小就受家长的某些“暗示”,如“入乡随俗”、“随遇而安”、“人家怎样你也怎样”、“不要标新立异”等等。在这些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在遇事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从众的心理习惯。

4.周围团体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高中生周围存在一个不良团体,在学生不良习惯的相互影响中,从众的现象比较多,因为高中生的判断有时容易出现偏差,很多时候他们认为班主任会“枪打出头鸟”、法不责众,比如,平时学生抄作业,考试时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很盲目的从众心理,这部分学生有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心理。

三、高中生不良从众心理的矫正策略

不良从众现象不仅会对学生个体有影响,而且,这种频繁的不良从众现象对班风、学风建设极为有害,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方面策略进行矫正: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加班集体凝聚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勤奋、求实、进取的良好班级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加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产生积极从众现象,自觉地约束自己以维护班集体的形象和利益。

班主任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正确的导向和群体的压力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使之与团体趋于一致。

2.培养高中生独立个性,避免盲目追随

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从根源上消除学生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的关键。

很多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具有独立个性、良好自我观念的人,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较强,具有较强的判断果断性,他们的从众率较低。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立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有助于避免盲从。

学生只有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才能逐步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坚持自己的正确主见。不断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因素,从长远上来看,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建设良好的学生干部团队,促进个体成长

每个高中生都会寻找和加入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以获得归属感、友谊和情感支持。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抓好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使学生干部在团体中以身作则,带头服从班集体的规范,成为从众心理与行为的“领头羊”,以正面形象影响着班集体成员的每一位成员。

4.言传身教,正确引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此外,班主任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如面对学生的攀比行为时,将学生的攀比心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养成节俭、勤劳、自立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地矫正学生的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

班主任正确认识高中生不良从众心理与行为,掌握其成因,做到对症下药,就可以趋利避害,不仅矫正不良从众现象,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刘鹏志,周波.《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从众心理 积极因素 组织文化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表现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里消费从众、学习从众、择业从众、恋爱与性观念的从众例子屡见不鲜,因此长期以来,从众心理一直受到批判。事实上,从众除了具有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等消极影响外,[1]它还有很多积极因素,如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社会规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个体借鉴他人的智慧经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所以,在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大学里,管理者应该把握大学生心理,巧妙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建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行为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一、从众心理在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学生在长期的组织实践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他学生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群体意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2]在建构高校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从众心里可以起到正向功能。

1、导向作用

从众心理对组织文化建构的影响从新生踏进大学校门便已开始。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开始背井离乡,去异地求学。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急于希望周边的同学和老师们从情感上接受自己,所以此时他们在举止行为时,会很依赖周围的人,尽量和其他人做的一样。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新生了解已有高校文化的第一批教材,所以,新生的从众心理对于学生组织文化建构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功能可能就是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为何得以传承的原因,也是和某大学生长聊后会从其言行举止判断其是北大还是清华的学生的原因。

2、凝聚作用

从众是个体对群体或组织的政策、法律、规章、条例和愿景的“从”,也是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尽量“随大流”的“从”。这种“从”恰好可以使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班级的成员建立共同的愿景,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甚至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外活动效率。例如一个班级为了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大家都会团结一致,哪怕是集体荣誉感不强烈的同学,也会在群体压力或影响下出自己的一份力。正由于人之为人的从众心理,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可以在关键时刻凝成一股绳,而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由于从众而引起的团结和向心力在新生集体中尤为容易建立,表现也很突出。如果新团体的成员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共同愿景,团体的整体素质和团结力会很高。

3、约束与规范作用

任何组织都有规章制度、纪律和行为准则。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机构,更是不例外。一个组织的规章制度和价值体系会熏陶身在其中的成员,使其向组织预期的目标接近。如果学校某个成员的行为诡异,与大家的不一样,不仅会受到学校基于规章制度的处罚,更多的是要受到周围人群的言语嘲讽和行为举止的蔑视。学生可能不在乎学校的隐性惩罚,但最怕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作检讨,就是害怕当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而遭到群体舆论。正是由于担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会产生心灵惩罚,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合乎学校规范。另外,一个组织之所以规范,不只是因为制定出了几十条的行为规则,主要是因为学校依据规章制度,把没有从众的同学过滤出来,让大多数人群的力量去震慑这些个别同学,最后使其从众。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体的相互约束力量才是强大的。学校和班级在大家的从众心理的相互制约下,才成为一个有纪律、有规矩的组织。

二、利用从众心理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

俗话说,吃螃蟹看大家。每个人都有不自觉的从众心理,别人的某些动作或言语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一些暗示,有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学,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陶冶者,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营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氛围

事实证明,一个学校已有的学校文化氛围对每一年进入的新一届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建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很多刚进来的新生把信得过的老生和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在学习和校规校纪遵守方面向他们看齐,容易导致“从良则良,从莠则莠”,所以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在新生入学之前,对大学的老生进行组织文化的灌输,让他们起模范的作用。对已出现的阻碍优秀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校正,使老生把学校的优良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鼓励和引导他们做新生的良好楷模。其次,积极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激励功能,对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对不好的从众现象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法予以制止,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再次,倡导民主和谐校园氛围,使新生在适应大学校园的新环境过程中有归属感,在情感上认同并依赖这个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

2、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社会舆论和集体气氛可以成为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外部因素,但从众行为的最终产生,还是大学生个体内部心理矛盾运动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在工作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教育,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主流。[4]例如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入学思想教育,给精神文化的建设注入思想之源。另外,我们要关注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准确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对部分学生的盲从要运用策略加以引导,使消极化为积极。

3、积极帮助大学生规划学习生涯

大学新生一入校,就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教育。大学生目标不明确,他们很容易产生负面从众心理。我们应重视学生第一时间的校园文化感触,通过表扬和宣传大批优秀学生、班干部、杰出创业青年和学校取得的成就,让大学生为自己选择该校而自豪和骄傲,并建立自己的大学生涯目标。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主动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在该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利用从众心理,先帮助一大批人规划大学生活,并通过开展大学规划交流活动,同学之间相互沟通,营造气氛,迫使个别人也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结语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表现更显性一些,常常引起非议,有时甚至忽略了从众心理在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它们是隐性的,我们不易察觉。所以,对于利用积极利用从众心理建构组织文化的研究很少。然而,学校之所以规范、集体凝聚力强,以及学生在生活和学业上有进取精神,都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有关。大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很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发挥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的正面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艳.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5)

[2]郑立.组织文化理论视角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30)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教育;心理因素;心智模式;角色效应

作者简介:于群(198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供电公司市内营业部,政工师。(辽宁 大连 11602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76-01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加强的环节。然而,在社会发展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想有效地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除了从体制、格局到内容、方法上进行改进、创新外,还必须重视教育对象心理因素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心理方面的原因。对于同一件事,不同心态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表现为积极、乐观、向上,有的人则表现出消极、悲观、忧郁。这就是不同的心理对人的思维与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有许多就是由于人的心理不平衡而引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转型角度来看,我国已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进而向知识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变。而任何社会转型,都伴随着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破旧立新过程,即抛弃旧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以便适应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角度看,实行计划经济,把企业推向市场,由此引起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势必引发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的调整又必然给人们心理造成各种冲击,因而引发人们思想上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这种现象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缓解、化解人们的思想问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以实现改革的顺利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企业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否则,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一样,思想教育也包括灌输、吸收、转化等一系列发展阶段。在这些发展阶段中,人们的心理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加的各种影响,只有通过教育对象内在的心理活动,才能转化为自我意识,即改外在的思想观念为内在的思想意识和品质。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可见,心理因素是思想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的心理活动同人的思想观念一样,是受社会生活制约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与此相适应,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复杂的,同时又是多变的。因此,在思想教育中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依据时间、地点、条件灵活掌握,择善而从。

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同时又有规律可循。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千差万别,但个性中总包含着共性,把握了共性的东西,就可能有效地影响个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握共性、进行思想教育应注意从五方面入手。

一、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一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事物并对之作出反应时采取的一种习以为常的心理准备状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运用过去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认识问题,并且获得成功,以后就很容易依据这种经验并沿着这种思路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这种经验和思路经过多次反复,就逐步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去接触事物,认识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对事物容易形成既定观念,也就是心智模式。可见,心智模式是隐藏在意识层面之下,对人的想法和行为产生强烈支配作用的心理活动。

心智模式对人们认识事物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人们依靠“心智模式”可以使思维活动更快捷、更有效,从而大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速度。另一方面,心智模式也常常成为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障碍。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人们对某人、某件事的“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偏见,就是由心智模式的影响造成的。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必将引起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变革。面对改革的大潮,我们如果用老眼光来看待新事物,就有可能感到不理解甚至困惑。为了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心智模式,更新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强化角色效应

“角色”一词是社会心理学家从戏剧中借用来的。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都必然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要按该角色的规范行事。人在一生中会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角色的需要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处事原则、分析问题的态度、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风度气质等习惯心理。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其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标准,也就是和其“身份”相称。

强化角色效应,必然要求思想教育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依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严格按角色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一般情况下,对职务愈高、承担责任愈大的人来说,其要求也就愈高。

三、利用自尊心理

需要是人的个性倾向,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现代行为科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就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实践表明,一个人如果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信心和勇气,并成为持久的推动力。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理,有利于开展思想教育并强化教育的效果。

诚然,自尊心理既有积极的方面,如自尊、自信、自强等。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自满、自足、自负等。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扬人们自尊心中积极的因素,克服和防止消极因素。

四、引导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人们在从众心理驱使下的行为表现。在一个群体中,单个人由于受群体气氛、群体规范及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不同于单独情境下的心理反应,认同感表现得十分明显: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言行和大家基本一致时,心理就感到安稳踏实;当发现自己的言行和大家不一致时,则容易出现心理紧张。为了保持心理平衡,他有可能放弃原有看法而顺从群体。这种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心理,就是从众心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随大流的思想就是从众心理的突出反应。

在特定的条件下,从众心理能对维护群体的稳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当某种错误思潮袭来时,从众心理较强者也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跟着做错事。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忽视从众心理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在思想教育中,对员工的从众心理,要善于引导,即不断强化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抑制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以便在群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风尚,从而增强人们对不健康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思潮作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五、防止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既严重影响思想教育效果,然而又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思想教育中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由于受社会上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思想教育存在某些偏见,甚至有抵触情绪;也有的是由于心理上的需求所引发的好奇心,例如对那些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愈是不让看的书籍、电影愈引起他的注意,如此等等。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 ;心理障碍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06-01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心理素质面临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择业心理障碍,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可以说,了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策略,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解决心理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大学生的求职心理障碍及其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1 个人角色定位偏差产生的自傲心理和自卑心理 。自傲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这种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求职。由于有自傲心理的人非常骄傲、自得,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因而,在求职时容易产生过高的期望,好高鹜远,自命不凡,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而当求职目标不能实现时,则无法承受打击,产生失落、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

自卑心理则与自傲相反是由于过低的评价自己而产生的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过于注重自身的缺点,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因而在求职中表现出没有信心,不敢充分展示自我,缺乏积极竞争的勇气,从而错失就业良机。

1.2 长期被保护所产生的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由于家庭教育等原因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受到严格的保护和一定程度的溺爱,这使得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对求职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有的大学生在求职中表现出缺乏主见,不能在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需要以及自身的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去求职就业,而是人云亦云,认为只要是“大家觉得好,肯定错不了”盲目的跟随,结果往往四处碰壁,给自己事业的发展留下不良因素。同时,另外一些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不能主动的求职就业,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从而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使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大学生产生求职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2.1 学校教育原因

2.1.1 教育理念陈旧,没有切实进行素质教育,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切实进行素质教育,结果使得大学生与社会相脱节,缺乏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检验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完好的结合,进而不能良好的适应社会。

2.1.2 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的心理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开设专门的就业心理指导课程,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认知的欠缺,不能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求职心理,适应社会的需求。

2.2 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2.2.1 生理发育与心理素质发展不同步形成的心理矛盾。大学生满怀激情,追求理想,但是由于知识与经验的不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了解,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产生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因而当求职目标不能实现时,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造成心理障碍。

2.2.2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造成求职的从众心理。由于大学生大多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进入社会后茫然而无目标,不知道应该从事哪一种行业,因而产生了一定的焦虑心理和从众心理,影响求职就业。

3.解决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的对策与方法

3.1 各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3.1.1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能力。学校应当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利用学习的空闲时间,多涉列一些人文素质类的知识,阅读一些人文素质类的书籍,例如文学、社会科学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也应为大学生多创造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丰富阅历,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3.1.2 开设专门的就业心理指导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开设专门的就业心理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心理知识培训,调整他们的择业心理,帮助大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2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3.2.1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这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求职择业前,首先应认清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对择业者的要求,同时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要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健康成长的目的。

3.2.2 保持健康的情绪,培养乐观的心态。首先,应学会合理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该在自己情绪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及时予以控制,以避免愤怒情绪的最终爆发。其次,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当遇到一些忧愁和烦恼时,要学会倾诉,这不失为一种调整机体平衡的方式,长期压抑情绪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也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游离当前令人沮丧的事,如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使忧闷排遣出来,同时,幽默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高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消除求职心理障碍,走出择业误区,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张莉.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调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 .

[2] 张祝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3) .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从众消费心理 行为调适

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群体消费领域常见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使其能够尽快养成健康消费行为和习惯,对其迈好人生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从众消费行为是指在群体压力面前,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以群体中其他消费者的行为作为参照,作出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消费行为或反应倾向。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客观原因,但主要是由大学新生自身心理因素导致的。

一是自主消费经验缺乏。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新生自主消费经验缺乏,没有形成相对自主、稳定的消费观念。在面临全新的大学生活时,难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生活以及发展需要确定消费计划,在消费行为中常常表现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冲动,产生从众消费欲望和行为。

二是消费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受各种媒体宣传炒作或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以及身边同学诱导等而产生消费欲望,加上自控能力不强,极易产生随机冲动消费。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种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消费,事后也感到后悔。但当遇到周围环境、市场因素、网络媒体、群体舆论等诱惑时,还是难以自制,产生从众消费行为。

三是攀比消费心理滋生。大学新生消费心态多种多样,其中攀比消费心理占有相当比例。一部分学生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与身边的同学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感。少部分学生不顾及家庭条件去消费,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个别贫困学生,也盲目地去效仿别人的高档次消费,等等。这些攀比消费心理的滋生,是从众消费行为普遍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现实危害

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群体压力面前,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心理体验,从众消费行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一是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其上学费用已经是家庭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贷款或借钱来供学生。当学生出现从众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计划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二是增加学生精神压力。由于刚走进大学校门,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购买欲也随之增强。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会有很多消费奢求,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囊中羞涩的窘境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三是导致诚信行为缺失。从众消费带来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编造谎言向家长伸手,向周围同学和好朋友张口。把钱借来后,又很难按时偿还,直接影响了同学关系。学生中因债务关系发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殴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见的。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采取欺骗、偷窃、诈骗等违纪违法手段,想方设法弄钱满足自己的不正当消费。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诚信行为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思治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与消费相关的信息充斥市场,大学新生消费者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与管理。

一是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喜欢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新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如配备手机、电脑、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等,他们在消费时却很少顾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的必要性。必须通过采取日常教育管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使其掌握大学消费规律和特点,明确科学消费内涵和意义,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习惯,树立科学消费行为和时尚,营造文明消费环境和舆论。对经济宽裕的学生,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监督,避免其盲目引领时尚消费和过度消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帮助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教会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且易产生非理性从众消费行为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因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精神负担。总之,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必须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

二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舆论。日益丰富的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日益多元化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大学校园,影响着莘莘学子,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冲击,而往往是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此,社会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济使用的消费商品与服务项目,使大学生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消费平台。学校要努力在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环境营造上做文章,通过倡导消费文明,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文化、教育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选择消费行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用小环境来影响大环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总之,营造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舆论,已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三是消除从众消费症结和误区。大学新生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对消费认识及行为呈现不稳定、片面和极端性等特点,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不是从自身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教育和管理手段,加强国情、校情和家情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倡导适度和文明消费。学生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加以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监督。大学生自身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自觉抵制高档和超前消费,避免盲目地从众消费,避免给自己带来经济和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社会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22-03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愈演愈烈,作弊的心理亦愈趋复杂。考试作弊虽发生在校园内部,但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笔者在CNKI期刊网上以“主题”为检索项、“大学生考试作弊”为检索词,对1979~2011年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16篇相关文章。但是,在结果中以“题名”为检索项、“社会心理”为检索词,仅搜索到3篇相关文章。可见,直接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并不多。因此,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提出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消极地惩罚治理为积极主动地疏导预防。

一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考试作弊古而有之。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试作弊也在“与时俱进”。作弊手段从偷偷摸摸的小纸小抄发展到计划周详的无线电传送;作弊范围从个别越轨辐射到集体越轨;作弊信息从遮遮掩掩演变到肆无忌惮,布告栏上、厕所墙边,各类考试的“考前考中答案”伴随考试的临近“如约而至”,更有大学生从事着所谓的“兼职”工作,为提供答案的机构与学生之间达成作弊合约;作弊动机复杂化,由过去的求及格到求高分、求公平等。而考场上,宽松的考风考纪亦让人唏嘘叹惋。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考生之间的挤眉弄眼、互塞纸条或索性比对手势交流答案等,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国外学者(Moffaft,M)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可见,考试作弊正抽离于道德底线的束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大学生技能的一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自然而然、不羞不耻。根据马跃的调查,62.9%的大学生反对考试作弊,认为作弊行为是不诚实、自欺欺人的表现;50%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感到羞愧、内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31.7%的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后又会陷入后悔、矛盾之中。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持否定态度,并绝大多数在考试作弊后会产生内疚与矛盾的心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与其行为存在严重的一致性。

二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解析

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如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以及群体心理(如集体心理、民族心理等)。考试作弊虽然是发生在校园内部的现象,但是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根据曹汉斌等人对兰州市五所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5.3%的人认为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心理会导致作弊;82.8%的人认为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作弊;75.7%的人认为“你抄我也抄”的从众心理会导致作弊;60.2%的人认为怕吃亏、求公平的心理会诱发作弊。笔者认为,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是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急功近利心理的重要因素;而怕吃亏、求公平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从众的主要心理。因此,笔者选取功利心理与从众心理这两大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进行深入解析。

1.功利心理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7篇

不安全心理因素,是指人非正常心理状态下一种不易察觉的常见心理疾病。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于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经过调查,认为有以下八种心理特点:

一、主要特点

一是自我表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员工,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工作中常常是表现得很自信,显得很有把握,即便是一知半解也充内行,不懂装懂,盲目操作,生硬作业。

二是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员工,工作常常从图省事出发,对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凭主观感觉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繁琐,盲动作业。

三是“经验”心理。持这种心理状态的员工多数是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的合乎科学道理的劝告常常听不进,经常说的话是“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也没出事故”。

四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人在同一场合、同一环境下,都会有随从反应,别人都这样做了,他也跟着做。比如有一个铸工车间,多数人是赤膊工作,而少数穿衣服作业的人就会跟着效仿。如果没有人去纠正,这种违章现象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五是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被管理者通过言行来“抗上”。持这种心态的员工往往气大于理。“你要我这样干,我非要那样做”。于是由于逆反心理作用而导致违章工作,以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六是反常心理。人们情绪的形成经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刺激影响。带有情绪上班人的多数心情急躁或闷闷不乐,在岗位上精力不够集中,分心走神,显得比较浮躁,激动,工作中往往会发生偏激行为。

七是冷漠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自己对分管的工作也常不负责任。表现在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闻不问,冷漠看待,常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个别的还会错误地认为态度孤傲一些就是有“个性”的表现,致使别人不愿意接近。

八是紧张心理。有这种不良心理有员工,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素质低,缺乏工作经验,应变能力差,遇事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下手。

二、分析原因

针对以上八种“不安全心理因素”的特点,从社会现实背景看,新形势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旧观念的碰撞,对员工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不会合理适度调节自己的员工,很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心理特征。从企业管理情况看。工作环境的差异、管理方法上的“苛刻”、劳动付出与工资待遇的差别等等,都可能会导致员工心理失衡,以致诱发员工产生不良心理,从而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心理因素”。.

从员工个人看,有的员工正处在成才进步的初始阶段,日益增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导致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过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失衡现象;有的员工岗位常年在生产一线,且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自己放弃岗位觉得可惜,但提升又没有希望,心理上也常会感到失落,引发一些不安全心理因素。

三、消除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对策

一是思想教育要到位。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要从入厂第一天抓起,针对员工不同特点,重点抓好人生观教育,讲清进厂为什么,怎样当好工人的道理。打牢做人、做事要为企业、社会、自己负责的思想基础。其次,要抓好安全法律教育。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法》、《刑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教育,使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责任,讲清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和个人成长进步所带来的危害,使他们分清事非,学会适度调节、控制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产生。

第三,要搞好企业文化教育。要以塑造人和培养人为目的,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地培养企业良好的和谐劳动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是方法引导要到位。

不安全心理的产生,与企业的管理方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因此,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学会心理服务,主动教育和引导员工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常识、基本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企业、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培养员工对企业生产劳动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正确调整心态,自觉克服不良心理。

三是监控措施要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对重要岗位,生产环节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工作中员工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以防范因不安全心理因素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企业要对性格怪异的员工建立全程监控体系,努力消除管理时间上的空当,填补管理空间的“盲区”,使人人、时时、处处都在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的规范之中。

四是调动积极性要到位。

任何一个员工的思想都有可塑性。因此,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尤其是要防止和克服无原则地批评、指责和蛮骂、罚款等倾向。对于员工共同关心的“热点”要一碗水端平,不搞远近亲疏,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启发员工自觉服从管理,自觉克服不良心理。

五是改善环境要到位。

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要充分利用业利用现有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主体活动,力所能及地改善员工生活、居住、生产环境,广开育才渠道,引导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学知识,长才干,创造满足员工成长需求,促使员工学有条件,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增强企业吸收力,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第8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性别差异;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72-02

一、引言

自1981年语言学家Holec将“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研究以来[1],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外语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和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尤其对学习者性别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美国语言学家Ellis明确提到语言学习者的性别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问题,“性别差异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性别差异的认真分析能够建立语言、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者和语言学习环境之间的联系并揭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等学校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开始探索和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新模式。在网络自主学习领域,国内专门探讨性别差异与网络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论文试图从网络自主学习视角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随机发放问卷256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97.2%。其中男生132人,女生117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的量表是在李成新编制的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量表的基础上[3],结合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性别变量。该量表由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两部分组成,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意义、内在目标、自我效能、学习控制、学习焦虑、学习管理共8个因子。经原作者检验分析,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适合于对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状况的评定。量表的项目采用Likert六级反应模式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依次为1至6分。

(三)研究程序

由本文作者亲自担任测试员进行集体施测,测验用时约为15分钟。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p

三、讨论

(一)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的31个单项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计划(p=0.041)和内在目标(p=0.047)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自我效能(p=0.004)、学习控制(p=0.003)和学习管理(p=0.001)方面男生得分要高于女生。学习意义、一般方法和学习焦虑方面没有发现性别差异。沈奕斐认为,“当我们在讨论性别差异或者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时候,应该认识到,社会环境和性别文化才是真正制造性别差异的上帝”[4]。

1.男女生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差异与家庭、学校的教养方式相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受社会性别角色行为模式的制约影响。孩子所接受的训练具有明显性别的区分。男孩的培养目标是着重锻炼思维能力、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对女孩相对要求没那么严格,因此女孩的独立能力相对较弱、依赖心理较强。在适应社会性别角色为目的的培养下,学龄前儿童就已形成了符合公众期望的相应年龄段的性别角色行为。在学校环境下,男女生的性别社会化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教师大多倾向于对男女生符合行为角色的行为给予肯定、赞扬,而对于表现出相反性别模式的行为加以批评、否定。符合两性性别角色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不断强化和发展。基于以上情况,男生的管理能力和意志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因此在网络自主学习控制和学习管理上,男生呈现出明显优势。男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独立性更高,普遍认为经过努力能取得良好的网络学习效果,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行为控制和自主学习时间的管理都要优于女生。而相比较之下,女生对教师课堂授课的依赖心理较强,对网络自主学习没有信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较差。

2.男女生网络自主学习表现差异与从众心理、从众行为有关。在性别群体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引导下以及传统观念、社会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男女生会逐渐形成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心理和行为,即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从众行为”。而大学生在群体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性别群体及学校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具有普遍性的趋同心理的社会心理现象,从而导致从众行为[5]。研究发现,从众心理和行为更容易对女生产生影响。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会强化学生的性别角色的特质,使得学生对角色规范行为产生认同感。调查结果符合中国传统观念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女生在学习计划、内在目标上所呈现的优势符合女性刻板印象中“认真、细心、有条不紊”的特点。而男生则在体现相应男性刻板印象的“支配、独立、自信、竞争性”的自我效能感、学习控制和学习管理方面更有优势。女生的学习计划性要高于男生,就如女生的生活比男生管理的有条理一样。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是与中国的性别刻板印象直接相关。中国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女生学业能力较差,从众心理会增大这种负面认识,使女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因此,帮助女生克服消极和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的影响,提高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网络英语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

3.男女生网络自主学习表现差异与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相关。虽然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男女在就业方面机会平等,但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很多单位有附加的性别条款,在同等条件下甚至是在男生在各方面比女生差的情况下,男生也被优先录用。性别歧视和偏见是造成女性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而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大超过了用人需求,更加加剧了女生的就业压力。2009年9月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是遭受性别歧视,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偏见”。女生要想在就业市场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优于男生的实力。因此女生的学习动力很强,外在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直接转化为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相应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女生内在目标——对网络学习所掌握知识技能的关注要比男生高。这是因为男生的压力主要是在将来的职业规划发展上、社会地位以及经济能力方面,这些方面的压力是不能通过学习成绩简单得到解决。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女生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消极认识间接反映在自我效能感上,调查数据显示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男生。

(二)教学管理对策

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计划、内在目标、自我效能、学习控制和学习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针对男女生所呈现的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男女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扬长避短,因性别不同而采取不同引导方式。教师要克服由于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而对不同性别学生形成僵化、固定的学习成绩预期。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社会角色规范和从众心理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促进学习、生活、就业中的正面从众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发展,抑制和限制负面从众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其次,关注、建立和发展以社会性别角色为视角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针对男女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上的所呈现的性别差异这一客观实际,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求“因性施教”的科学性的、可行性的、具体化的教育模式,促进男女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目前对“因性施教”的探索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因性施教”必将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等院校教学层次和质量。

最后,在网络教学中和其它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别公平的教育环境和学术环境,促进两性能力与潜力共同发挥。要关注就业歧视问题,切实保障学生就业平等权益。要认识到男女生在一些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但不要把性别差异片面扩大化。我们应当相信在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下,男女生能取得同样的学习成绩和社会成就。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Ellis,R.& Barkhuizen,G.P.Analysing learner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李成新.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方鸿志,朱玲.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