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的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工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合理利用

一、学生从众现象

现象一: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2011级计算机班女生比较多,社会上流行什么,都会在这个班展现出来: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

现象二:车床空闲。在实习普车时,由于学生多车床少,教师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轮流操作车床。可是十几分钟后,车床前空无一人,学生们都三五成群靠在窗边说笑或玩手机。

现象三:寒冬腊月,男生只穿两条单裤,在寒风中战栗。

为什么明知这种打扮不适合自己,却还有一些女生穿短裤?为什么学生放弃车床不操作,却站在一边无所事事?为什么男生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心甘情愿挨冻?笔者进行调查后发现:以“大家都……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占90%,由此可见,这是学生从众心理在作怪。

二、从众的定义和属性

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引导或压力之下,在认知、态度与行为等方面自愿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随大流”“入乡随俗”“人云亦云”;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从众包含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引起从众行为的根源来自于群体引导或压力。在现象一中,班中大多数女生穿短裤,如果自己不穿,她们有可能疏远自己,迫于压力,也买一条短裤穿上。第二,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做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既可以是清醒地意识到压力存在而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抉择,也可以是没有意识到压力,不自觉地跟从了他人的行为。在现象三中,有些男生迫于压力只穿两条裤子,这是有意识的从众,但也有些男生身体强健、不怕冷,也穿两条裤子,这就是无意识的从众。第三,尽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这里不牵涉直接的强迫性因素。自愿性是从众区别于其他社会影响形式的重要特征。

通常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是对的,但缺乏分析、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笔者所在学校属技工学校,生源复杂,学生多来自农村,男生多于女生,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厌学情绪高。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和其他同学比吃比穿,就是不比学习,在给家庭增加负担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找到“车床落寞”的原因:实习教师布置完实习任务后,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离开车床到窗边娱乐;还有一部分拈轻怕重的学生,看到实习普车又脏又累,又看到部分同学已离开车床,便也加入到说笑的行列;完成实习操作或还在进行操作的学生,看到大多数学生离开车床,也放弃实习。

三、从众心理的两面性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消极的,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车床落寞”这个现象就充分体现了其消极的一面。一面是积极的,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的缺点,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误会等。

四、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管理学生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商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相应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把握保险消费心理,探求商业保险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对有效地开展保险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服务行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自身的消费者和相应的消费需求。把握保险消费心理,积极开展保险商品的营销活动,是摆在新老保险公司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拟分析商业保险消费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有效地进行保险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保险及保险消费

在保险理论界,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保险下了定义,较为普遍适用的定义是:“保险是结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商业保险以保险作为经营的对象,在这里保险取得了商品的形态,它具有经济损失补偿的功能或者说能够提供经济保障,从而满足人们转嫁危险损失的需要。保险是一种纯粹独立形态的保障性商品,它的体化物即为保险单。保险的消费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是商品交易的关系,保险消费的前提是支付代价(保险费)。进行保险消费必须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商业保险消费也即投保人交付保险费购买保险单,接受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事故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补偿,或当约定事件发生时,得到保险金的整个过程。基于保险自身的特性,保险消费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行为的特点:

1.存在危险是保险成立的条件。因此,保险消费的前提是消费者有着潜在危险;

2.保险消费必须是多数人的共同行为。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不确定性风险损失率、概率论等数学手段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平均分摊,保险消费的过程也是多数人的互助过程,因此必须有多数人参加;

3.保险消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保险是事后补偿经济损失,保险合同履行的结果建立在合同规定条件下,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之上。因此,消费者在进行保险消费决策也即购买保险单时,不能明确知道自己的消费结果;

4.保险消费具有个人性。保险合同所保障的是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本人,而个人的禀性、行为等将极大地影响到保险标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因此,保险人根据不同投保人的条件及其投保标的的状况决定是否接受抑或有条件地接受其投保。

二、保险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其心理动机,它是人体内在的主动力量,能够驱使、促使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消费活动。投保人参与保险活动,同样也是受一定心理支配的。

(一)求平安的心理

保险动机是直接推动保险消费者进行保险活动的一种内部的动力。它是一种对保险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客观要求在保险消费者头脑中的反映,其表现为保险意向、愿望等的产生,对保险消费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五种需要。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交往需要;四是被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会向另一个较高的层次发展。保险需要以生理需要为基础,是安全需要的一种延伸。具体而言,人们对保险这种特殊商品的需要,是源于人们对安全、稳定和秩序的需要。

(二)储蓄心理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型的险种得到了推广,比如当前的子女教育婚嫁保险、养老保险等都有投资储蓄的特点。一些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考虑这类保险。这类险种一方面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储蓄保值的作用。这种心理对于保险消费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保险消费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受社会风气、消费阶层、社会群体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某种与其职业阶层、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一些人听周围的人说保险是件好事就投保。这种人投保具有盲目性,他们往往并不清楚保险的内涵和意义,这种由从众心理导致的保险消费往往不是持久的。

1997年底,保险出现了几近“脱销”的火爆场面。在“抢购风”中,有大批一哄而上、人云亦云的盲目者,到第二年续交保费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经济实力没有办法承担如此高额的保费,年复一年地续交下去力不从心,不少人被迫退保。退保除了给双方带来损失,一些退保者还常因费用损失与保险公司争论或投诉。

因此,从众心理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保险消费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持久。

(四)自私取利心理

受自私取利心理驱使的保险消费行为往往置保险公司于不利。如上所述,保险消费具有个人性,因为保险标的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危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保险消费者自身行为的影响。而投保过程中,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

自私取利心理的保险消费者十分清楚保险公司的职能、经营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定,他们把保险当成了牟利的阶梯。他们在保险中不择手段,或超额投保或隐瞒投保条件,故意把预计必定要发生的危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比如私人危房、集体危房投保等等。甚至有一些人会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来欺骗保险公司的“赔偿”,比如人为制造失窃的假象,骗取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赔偿。这种心理虽然促使了部分保险消费行为,但是这种消费行为本身是不利于保险业发展的,随着商业保险相关法规的健全以及经营的规范化,这种心理也会趋于减少。

(五)运气、侥幸心理

在前面的分析中说到保险消费的结果依赖于在规定的时期内,符合合同规定条件的事件是否发生。保险消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消费者的运气、侥幸心理。

一部分人认为危险可能发生,他们凭着运气心理,指望交纳较少的保费得到一笔丰厚的赔款。但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保险事故发生,便自认为投保不必要,预防灾害是杞人忧天,这时候他们的防灾性心理就会消失,而侥幸心理却占上风,最终导致退保,这类人的投保动机不稳定,这种心理不能持久地促进保险消费,对保险消费有着阻碍作用。

(六)依赖心理

影响保险消费的还有依赖心理。这类心理部分受到了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他们认为发生了意外,个人可以靠单位,单位可以靠国家财政或是民政救济。同时,中国人传统的朋友互相依靠、父母靠子女、子女靠父母心理也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人们的依赖心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一部分人不是采取保险的方式防备危险,而是依赖于亲人、朋友或是单位、国家。这种心理导致了部分人对于保险消费的淡漠态度。

(七)比较选择心理

与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消费者在保险消费时也有着比较选择的心理。他们会根据能够获得的市场信息,对各种保险商品及其可能的替代品(比如投资型的险种和储蓄之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价格和质量,从而选择对他们来说效益最大的。

三、影响保险消费心理的因素分析

不同的保险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保险消费心理,保险消费心理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

(一)个人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个性倾向。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导致每个人有不同的风险态度。风险态度是影响保险消费者心理的内在主要原因。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Arrow把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种,第一种“好冒风险的”;第二种是“回避风险的”;第三种“风险中性的”。风险态度不同,面对未来客观存在的危险,不同的人有不同防备危险的需要,也就有不同的保险动机,进而有不同的保险消费行为。

(二)保险商品的质量和价格

消费行为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追求“价廉物美”,因此,保险商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成为影响保险消费心理的因素之一。

保险商品的质量体现在保险企业的服务质量、理赔度、人员素质、职业道德以及经营环境等要素。其中保险企业的服务尤为重要。除了灾后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之外,消费者还希望在投保方案的设计、防灾技术咨询等方面得到满意的服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保险服务还需要注重对市场的调研,及时捕捉信息,不断开发设计满足时代要求的险种。

保险商品的价格即保险费。商业保险消费是建立在一定的货币支付能力基础上的,所以,保险商品的自身价格对保险消费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般来讲,两者呈反方向关系变化。个人或单位购买保险时是比较理智的,他们遵循的是最大边际效应原则。就是说,他们会根据自己有限的收入和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去选择最需要、最有价值的保单。

(三)社会因素

1.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等。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深深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保险消费心理也同样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受勤俭节约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往往是精打细算的,而且通常更为关注眼前节省,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

其次,受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许多人把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看是家庭内部必须履行的责任,不接受将这些责任转嫁给外界,从外界寻求保障的保险行为。再次,普遍存在的求同心理也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致的,人们力求与外界保持一致,也即所谓的“求大同”。

最后,封建迷信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消费心理,人们一方面忌讳考虑未来的危险,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面对危险,一些人宁愿求助于“神灵”或将一切视为“天意”。

2.社会群体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通常一个群体中的人有着某些相近的客观条件,如年龄、性别、职业、支付能力、文化水准等。每个人的保险消费心理也就受到了自身所在群体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群体的影响。社会群体内部的交流和沟通不断促使群体信念、价值观念和群体规范的形成,这就形成了群体之间的一致性。一般来说,个体出于对群体的信赖以及对离群的恐惧心理往往希望保持群体之间的一致性。

面对保险消费,个体有自己的判断力,但是在其做出决策时,群体就对个体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四)经济因素

1.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对保险消费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实力。

经济发展只有在满足了人们第一层次的需要后,继而引起了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人们收入较低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解决温饱的问题;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一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更多地考虑安全问题。收入上升的结果将增加其支出,其中的部分支出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汽车、房屋等,人们拥有的实物财产也就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考虑的财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同时,个人开始意识到身体的健康将带来持久的收入,进而为自己和家庭带来幸福,因此也更多地关注身体的安全。因此,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保险消费行为。

2.社会保障程度

社会保障政策是由国家制定,对公民个人提供某种形式的补贴以弥补他们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并在他们患病期间提供医疗服务的一项政策,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因此,社会保障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商业保险消费心理。通常,社会保障程度越高,覆盖面越广,消费者的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越强,越不利于保险消费。

3.利率变化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S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优势,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心理障碍,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网络心理障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定义及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对网络的认知,对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1]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方面、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一)在人的情绪方面的特征: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3.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

(二)在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的特征。1.独立与从众心理并存。持独立心理的人往往能冷静的对待网络信息,以研究的态度决定对信息的取舍。另一种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他会影响到个人的认知水平。2.求知与猎奇心理并存。大学生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满足自己的求知与猎奇心理,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未知领域。

(三)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特征。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冲突。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总是会有一些差距的,当这种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发生心理冲突。[2] 2.自控心理与失控心理的冲突。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可能发生失控的行为。3.自律心理与放任心理的冲突。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人的自律心理就放松,放任心理就会增加。

二、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危害

随着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适用程度越高,网络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畸形网恋。大学生通过网络而相互认识,他们通过“网恋”来弥补现实情感交流中的遗憾与不足,满足自身内在的情感需求,发展自我的情感体验。一些大学生对“网恋”抱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态度,轻率的恋爱,甚至欺骗对方感情,缺乏最起码的真诚和责任心。

(二)网络孤独症。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上网而忽视了与人正常的交往,从而在生活中产生孤独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

(三)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长期上网的学生,把计算机网络看成万能之源。他们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网络,过分顺从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网上的亲密关系终结,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四)网络犯罪。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表现为网上盗窃行为、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建立的行为、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网上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五)网络成瘾综合症。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成瘾者有大量的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可以分为网络性成瘾、网际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手机成瘾、电脑成瘾。[3]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策

根据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网络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要在大学校园内外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得大学生能够克服各种网络心理障碍,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二)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要得到及时防治,必须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应加强宣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消除大学生前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的疑虑。同时要加强对专业咨询老师的培训,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启动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

(三)加强网络管理的法治建设。首先,要尽快出台尽快出台相关的网络管制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依法严惩。其次,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阻止国外垃圾信息的流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高校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工作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组他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起到预防和舒缓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发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4-95.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依赖;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1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仅信息畅通、灵活,网络还为人们制造了一个虚拟空间,让人们在其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但是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对人们自身行为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由于网络的影响,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即热衷于把网络当成排谴的对象,形成网络依赖。

一、网络依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网络依赖是借用于临床医学上的药物依赖机理, 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上网冲动的失控, 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因这种依赖行为类似于一些成瘾性的行为, 如病态赌博、吸毒等, 人们也称之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综合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诊断标准。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诊断网络成瘾的10 条标准有: ①上网时全神贯注, 下网后念念不忘网事;②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③无法控制用网;④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⑤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 精神亢奋;⑥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事业; ⑦因上网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⑧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⑨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⑩下网后有孤寂失落感。杨格认为上述10 种情况1 年间只要有过4 种以上, 便可判断为网络依赖[2]。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每周上网时间在38~40 小时, 即可能为网络依赖成瘾者[3]。

二、青少年网络依赖心理的表现形式

1.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4]。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一般都陷入一种不能控制自己的境地。他们以上网为生活中的最大乐事, 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网络, 他们就变得烦躁不安。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经历都浪费在网络上。

2.网络孤独。所谓网络孤独是指因过多地使用网络进行交流, 而在现实中产生交际能力下降, 导致孤独[5]。由于这种网络交流不断强化了网上行为, 把上网者的兴趣、热情引向虚拟世界, 致使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越来越不适应, 甚至产生厌恶、逃避, 难于定位自己在现实中的角色, 最终只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寄托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3.网络焦虚。所谓网络焦虚是指因网络行为而引起的严重心理冲突。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都会有紧张、抑郁、恐惧、挫败感等情绪体验。比如因上网荒废了学业, 面临考试不及格带来的留、降、退学的现实所引发的心理冲突; 因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与学校纪律抵触(如旷课要受纪律处分)引起的心理冲突; 学生因上网整日生活在虚幻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导致与同学、朋友关系疏远的心理焦虑等。

4.网络放纵。所谓网络放纵是指上网用户有意用自己的网络行为干扰他人的网络自由, 或通过网络载体损伤他人的情感、情绪[6]。网民的网络放纵行为, 通常是由于他们的不健康心理使然。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满足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的各种情绪、情感, 做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做的事,体验各种在现实世界中属“另类”的情绪、情感。如果任其长期任这种心理发展下去, 会导致在现实世界中角色混乱, 出现双重人格分裂。

5.网络犯罪。所谓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 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损害他人正当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如果长期任此情况发展, 上网者现实生活中角色将发生错位, 人格发生扭曲,形成多重性格, 甚至危害社会。

三、青少年网络依赖心理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具有好奇探索、创造性强、接受新事物快但又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特点决定了这个群体是网络依赖的易感人群。

1.大学时期特殊的心理需要。

(1)认同的需要。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最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而现在的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不够,其内心精神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就很多得不到满足。网络的出现恰好给予他们一个机会。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并可以宣泄人们潜在的攻击、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上网者展示自己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以外的另一面,使自我充分的张扬,获得别人的羡慕甚至崇拜。如果在现实中与他人沟通受到阻碍,能够从网上获得心理补偿。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5篇

传播学是在上个世纪传播业较为发达的工业国家首先形成的,我国引入传播学还是1978年的事情。“communication”一词在我国被翻译成“传播学”,在汉语的语境下,从字面的意思看,偏重于信息单向传递的意思,其实英文本意中有沟通的含义。所谓传播,就是指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是人与人之间赖以生存的根本机制。危机传播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危机传播理论的内容是以传播学为核心,把人际传播、言语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学科的理念运用到了其中。清华大学学者史安斌就危机传播作出了下面的定义:“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间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胡百精的观点也值得借鉴,他把危机状态下的传播视为一个变异了的传播系统,认为危机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危机传播是混乱符号和不确定意义的共享过程;(2)危机传播是信息传播主体与客体非秩序化复杂互动的过程;(3)危机传播是一个失衡的信息系统,是各种信息碎片的杂合体。”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两位学者有关危机传播的观点是相通的,都关注到了危机传播的特殊“情境”,以及危机传播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广播媒体在危机传播各阶段应具备的传播要素

危机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在探讨危机传播中的广播媒体时,危机传播的传播要素也是需要分析的重点。

史安斌在他的《危机传播与新闻》一书中引入了美国学者斯蒂芬・芬克的危机传播阶段理论,芬克借用医学上的术语把危机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和评估期,大体上对应的是危机前、危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解决阶段和危机后的评估阶段。该理论主要是从危机管理者――政府部门角度出发的,我国的新闻体制比较特殊,危机传播中的广播媒体具有官方色彩,所以该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广播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应遵循的原则

危机传播是一种极特殊的传播形态,在该形态下,传受双方都处于特殊状态,特别是受众一方。受众在危机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心理状态。危机传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适应这种特殊的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主要体现在公众在危机发生后心理状态的变化上。广播媒体作为具有较强人际传播特性的媒介,更需要在危机传播中关注公众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传播策略,遵循危机传播的原则。

在危机事件中,受损的城市和村庄可以重建,公众在危机事件中的经历却无法完全抹去,所以说,在危机传播中必须重视公众的心理,遵循相应的传播原则。史安斌在他的论述中,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第一时间、行动信息、简明扼要、真实可靠、前后一致”的20字危机传播原则。结合芬克的危机传播阶段理论,笔者认为,广播媒体在危机传播的不同阶段应遵循以下原则:

潜伏期。广播媒体有责任帮助公众树立“危机意识”,就像现在的交通广播在大雾天气时会不停地在节目中提醒听众注意交通安全一样,广播媒体要有危机预警意识。在公共危机的潜伏期宣传相关知识,培养受众的“危机意识”,使他们在危机到来之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且要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在危机到来或即将到来之时为公众提供行动性信息。

爆发期。公共危机爆发后,公众的心理是敏感和脆弱的,广播媒体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公众尽快回归理性,应对危机,承认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取得自己与公众的共鸣,并且要让公众知道,应对危机的措施已经在实施。 广播媒体的传播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小,例如在汶川地震灾害和南方的冰雪灾害中,广播在危机的爆发期成了灾区的第一媒介。此时,广播媒体要做到:多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过度劝慰公众,多向公众提供行动性信息;不要做指责性的评论,要承认危机事件的突发性。

延续期。这一时期的公众刚刚度过紧张的危机事件,在稍微放松的情况下,危机所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候,公众的心理也是非常脆弱的,绝望、悲伤、无助的心理状态会蔓延开来。这时候广播媒体作为“情感媒介”需要进行人性化传播,安抚脆弱的公众,并为他们提供行动信息。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6篇

对于传统的金融学是在“经济人”的假定基础上进行构建的,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理性的,所以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上就是一个新的出发点,是对人类行为以及金融和理性这几者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方面的研究就为金融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加强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对实际的发展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及面临的瓶颈分析

1.1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分析

在期望理论中的权值函数由于选择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主要是将效用和决策权值作为基础,在经过不同的选择来结合真实概率加以确定,权值并不等于概率,所以在其运算方面也和一般的概率运算公理不相同。对于权值函数而言,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对各种极端概率权值大小的确定是真实概率函数所决定。由于人们通常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夸张或者是缩小就会产生权值和真实概率函数的关系,从其理论上来看是和模拟比较近似的,而在真实的概率所赋予的心理概率就会对人们的金融资产选择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的影响金融资产价格。

行为金融理论中权值函数

而在行为金融理论当中的价值函数,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价值函数曲线在盈利定义域内是凹的,而在损失定义域内则是凸的,价值函数表明在不确定的领域,而效用则是取决于盈利或者是损失。结合期望理论就能够看出投资者在损失时通常时风险喜好的,在盈利下是风险规避的,并会因某一数量损失带给投资者痛苦要大于同等盈利带来的愉快。期望理论其实并没有说明哪些具体因素对参考点有着具体的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参考点会受到投资者个人主观印象的控制。

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价值函数

1.2行为金融学面临的瓶颈分析

行为金融学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不能片面夸大行为金融学对有限理性基本假定,于是就完全否定理性,有的学者研究发现,从股市的破坏性大的非理性心理行为中等能够发现主流经济学的弱点,也就是正统理论还没有认识到人们思维中常常是走捷径的,这样就比较容易绕过理性分析,人们很难做到为了利他而利他,倘若是非要采取在快乐基础上利他的偏好进行解释那就只能这一偏好的显示与否,然后再进行对模型设计可解性加以详细考虑。

还有就是行为金融学在从批评者向着经济学建设者角色进行转变上的理论发展不足,虽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学接受程度有了提升,但也必须推出有着建设性及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构建,不然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发展领域当中的执政就无法得以实现。

2.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第一,对于价值投资获利最为主要的来源就是通过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投资者对股票的定价发生了重大偏差时来购买低价的股票,然后是对公司进行深度分析对其价值有着较为准确的判断,并能够从另一视角获取更多投资者信息。从我国的股票市场当中在信息质量方面相对比较差,主要是体现在信息在产生以及披露等方面,我国在股市发展自身有着其特殊性,故此在策略的实施上就要能够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

第二,我国的投资市场的发展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中小投资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而决策行为很大程度上使得市场有着不稳定性,故此在每次的证券市场都会引起众多市民的参与,这也是对行为金融学原理的印证。不仅如此,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通过行为金融学进行解释也能够行得通,而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不管是政策制定还是上市公司行为规范等,都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化的引导投资者行为,从而才能够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第三,把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证券市场的实践当中加以应用,能够合理化的对投资者行为加以引导,并且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要能够在趋于理性化教育基础上进行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能力及市场运作效率加以有效提升。行为金融学对于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性作用,其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基金份额的赎回,这就要结合赎回量来对资产流动性加以确定,从而要对投资者行为决策方式进行实施估计,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就会更加深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在基金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压力。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从众效应;替代性满足;社会认知

2010年1月4日在中国上映的3D科幻影片《阿凡达》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取得了全球票房26.3亿,北美票房7.3亿,中国内地票房12.5亿的骄人战绩。随后出版的DVD更是给发行方20世纪福克斯公司带来了1.3亿美元的收入。《阿凡达》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争的完胜战果,票房战绩至今仍独占鳌头无可比肩。面对这一电影奇迹,中国导演不禁感叹:在《阿凡达》面前,我们彻底败了。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电影市场上,都掀起了一阵“阿凡达热”。在这股“阿凡达热”中,好莱坞成熟的营销推广手段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一、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又称“阿希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影响与压力,因而在知觉、判断与行为上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①

《阿凡达》在上映前做足了影片的广告宣传工作。在电影上映前的多版预告片中,充斥着恢弘大气的场景,美妙绝伦的3D画面,奇异新颖的外星物种,跌宕起伏的情节片段,这些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尤其是它号称“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这一噱头,对于对3D技术不甚熟悉的中国观众而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除了对影片的常规宣传,随后跟进的围绕《阿凡达》的新闻报道,更是为从众效应的启动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影院外连绵不绝的购票长龙,300元一张的黄牛票,凌晨三点众多观众还在排队候影的奇观,每一条跟进的新闻报道都在营造影片热映的狂热氛围。

这一好莱坞典型的宣传手法适时营造出一种万人空巷的情景模式,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使受众感受到一种从众的压力。为了迎合多数人的情感倾向,即使没有计划观影的受众也做出观影的决定。

《阿凡达》的宣传,成功运用了佩蒂和卡西奥普对说服的两种基本路径的定义――中心地说服和边缘地说服。中心路径是出于对相关事实或数据的考虑来做出决定,而边缘路径是不相关线索对观点做出的或正确或错误的吸引。②

媒体试图通过创造一种狂热氛围,说服观众走进影院观影。但是观众是出于什么原因接受媒体的说服的呢?可能由于观众接受了媒体的游说,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可能由于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盲目的正向偏见,认为导演卡梅隆就是影片质量的保证。又或者是媒体宣传让观众以为有很多人在关注阿凡达,为了与外界保持一致性,追求一种归属感,为了避免因不一致而招致的反感而走进影院。事实上,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无法真正确定一个人对社会影响的反应是出于哪种原因。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量化广告宣传对受众消费的影响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本片绚丽的画面,梦幻的剧情,奇异的3D感官享受都会让进入影院的观众不虚此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优异的质量为吸引更多的观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心理学家阿伦森指出,当施加压力的群体是专家,或对个体来说很重要的人,或是在某一方面和个体有类似情况的人,人们的行为则更容易表现出从众性。面对朋友的热情推荐,多数人会抱有更强的依从性。这就又引出了“认同”这一概念,认同是指因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而非某种行为内在的令人满意程度。我们采取这一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我们所认同的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③由于朋友本身对我们的吸引力或感染力,我们更倾向于接受他的影响,并乐意采取与他类似的价值观或者态度。即真正吸引我们进入影院的不是影片本身的吸引力或者是影片的广告推广行为的影响力,而是观众仅仅为了与同伴保持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而做出的选择。

二、视觉冲击带来的替代性满足

影片导演卡梅隆在金球奖的颁奖礼上呼吁:“《阿凡达》是一部讲述人类和其他物种和平共处的电影,我们要懂得尊重地球!”他还曾说过这么一段话:“《阿凡达》能够最终拍出来,是一次奇迹。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是我喜欢的东西,科幻电影要表现的是我们现在无法接触到的事物,这是一种预言,它会让你反思我们现在在做的一切,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我拍《阿凡达》的初衷之一,我对现在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感到深深的忧虑,我想将来也许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正如导演卡梅隆所关注的,《阿凡达》在注重奇幻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不断传递出一种情感上的焦虑,即对人类自身未来的担忧。在观影过程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地球的未来,对潘多拉的挂怀恰恰是对地球担忧的心理投射。在观影的过程中,这种错觉无处不在。在那个虚构的世界,我们目睹着潘多拉所遭受的不幸,同时也在预测着我们自己的未来。在奇妙的光影世界中,我们满足着各自不同的幻想,却又体验着共通的价值取向。在一个虚化的世界,一个幻想的空间,反思自我。

潘多拉上的生物过着一种半原始的生活,而这恰恰是地球人早已陨落的文明再现,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对灵魂的守望,是身在浮躁时代的我们所渴望,却又是在现在的世界中无法得到的。不同于以往影片,人类被作为反面角色予以表现,一边是被贪欲蒙蔽心灵的人类,一边是纯净智慧的半原始民族。躲在幕布后的观众,奇妙地得到了超然直视本物种自身缺陷的机会。

影片中人类由于贪婪而对潘多拉发动毁灭性的侵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现实世界的种种。为了资源而发动的战争,强大物种对原始物种的肆意践踏,美好事物的消失殆尽,《阿凡达》的结局是贪婪的人类被送回属于自己的星球,而现实中,各种不义之战却不断发生,对自然,对其他物种,甚至是对本物种的战争。显然,导演卡梅隆对战争充满反感厌恶,所以在影片中,导演将最后的胜利归属于正义却弱小的种族,但这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种在光影世界中搭建的情景,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

这部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不负众望,给观众上演了一场视觉的盛宴。绚丽的画面,梦幻的国度,奇异的外星物种,3D技术将一切变得触手可得,让观众似乎身在其中,造成一种灵魂出窍的奇异感受。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情绪既包含情感的内容,也包括认知的内容。就是说,情绪也需要从生理上唤起,而后才能认识它是一种什么情绪。在生理的唤起上影片的3D特技起到重要的作用,3D技术在平面里显示出一种真实的空间距离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真实感,不同于传统的2维画面,3维画面更加真实、绚烂、奇幻。生理上的真实感让观众更易融入影片故事情节,而3D营造出的那种身临其境之感继而造成的超现实的生理错觉,又可以唤起更强烈的情感认知,这种明确的生理感受与清晰的情感把握可以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触手可及的心理满足感。

三、社会认知的影响

我们处于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而媒体的影响力是通过一种被称为情绪感染的现象来达到的。④对《阿凡达》大肆渲染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午夜场也常常爆满,甚至有观众宁愿席地而坐也要观看影片。这些新闻报道无一不是对影片的一种推销手段,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刺激受众的情绪,造成大范围的情绪感染,从感性入手逐渐侵浸最终影响观众的理性判断。

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地域文化等区别,对一部影片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此,有些观众可能并没有受到影片宣传所造成的从众效应或认同效应的影响,但在走进影院挑选影片时,却仍然选择了《阿凡达》,这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苏珊•菲斯克和谢莉•泰勒的观点认为,我们人类是认知的吝啬者,人们总会尽量保存自己的认知力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我们会试图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我们会忽略一些信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或过分利用一些信息,不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或因感到几乎已经足够好而情愿接受一种不太完美的选择。⑤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在身边朋友不断的讨论声中,信息已经悄然占领了我们的头脑。在走进影院面对浩如烟海的影片资讯时,我们更倾向于便捷式的判断,即下意识地选择在头脑中浮现的名字――《阿凡达》。这种便捷式判断几乎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特定的规则,直接运用。我们选择《阿凡达》也许只是因为太多次听到这个名字而已。我们选择观看这部影片其实并不夹杂任何情感性因素。也就是说当我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经过理性思考,而仅仅是依靠潜意识的判断。而这种潜意识的感性判断实则早已俘虏在《阿凡达》的宣传攻略之下。

另一方面来看,《阿凡达》的成功其实又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在《阿凡达》登陆中国前,中国电影市场正经历一场持续的低迷。除了几部小成本电影,如《疯狂的石头》取得意外的成功外,大制作、大成本影片连连受挫,低迷的市场氛围使影片数量和质量都难如人愿,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阿凡达》可谓横空出世,横扫了中国电影市场。

低迷的中国市场对于《阿凡达》来说反而带来了一种意料之外的好处,无意中起到了参照点的效果。类似于安东尼•普莱特肯斯所提到的“诱饵”。诱饵是一种可能的选择,通过与它的对比,其他选择可能呈现出更好或更差的现象。⑥

也就是说,在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衬托下,使得《阿凡达》在观众眼前呈现的比它本身更优秀。在这样的对比效应中,受众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观看《阿凡达》呢?

《阿凡达》的成功,本身有其制作方面的优势,大导演、大制作、大投资都是其成功的强有力的保证,而过硬的影片质量则是其长久保持高票房和高口碑的基础。然而在这个大众媒介的时代,影片的宣传推广对影片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我们不可否认,优秀的电影营销手段有时候比优秀的影片质量更能吸引受众。尤其是对于电影这种一次性消费的商品而言。如何吸引受众的眼球,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手段引发这种情绪扩散,如何绕过人类坚强的理性壁垒影响人的感性思维,《阿凡达》的成功都为中国的电影市场上了一节出色的示范课。

注释:

① 刘京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1页。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网络消费者心理;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15-02

前言:近年来,网络购物作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由于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无时空限制等诸多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网络消费者所接受,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最新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37.8%。这充分反映了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消费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网络消费者所进行的各种网络购物活动中,房地产以高价位“民生必需品”的特点,被定义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位置固定、生产周期长、非标准化、对环境和区位的要求高、价值高等特点。一般来说,网络消费者在购买时都会进行较多的理性思考,是一种高参与度的购买决策过程。随着城际高铁的陆续开通,人们的置业观已经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很多位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因房价过高问题而买不起房的消费者,开始转向长沙、湘潭等二三线城市买房,实现“工作、居住两地化”。这样一来,为节约成本,网上选房、买房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要选择。尤其是在2010年4月15日至17日,国务院在短短三天之内,连发三道政令降温楼市,使得楼市强震就此蔓延开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一方面,房地产企业既要压缩生产成本,保证企业利润,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渴望以最低廉的价格寻求购买到最实惠的房产,实现个人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而网上售房与购房则能够满足企业与个人两方面的需求,不仅能满足企业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也能满足人们实现个人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需求,消费者能够以比传统市场上更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相同的房子,节省开支和精力。

因此,对于位于湘潭市的房地产集团——金侨集团而言,积极开展网上售房势在必行。开展网上售房就必须了解网络消费者愿意进行网上购房的心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故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为金侨集团的“金侨城”房地产项目的网上销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企图通过对“金侨城”房地产项目的网络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为广大同类型房地产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金侨集团及“金侨城”项目简介

金侨投资控股集团是2002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成立的湖南湘潭首家无行政区划的民营企业集团,在20年的经营发展中,形成了文化、教育、科技、医疗、服务、地产、建筑、物业、金融、投资、证券等板块。国家住建部授予该集团国家一级房产开发资质、国家一级建筑总承包资质和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现有员工近1000人,正副教授5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0人,本科生686人。其中高级职称83人,中级职称206人,长年从业人员近两万人。近年来,集团连续获得“湖南省诚信企业”、“湖南省银行业系统守信用企业”、“湖南省重信用守合同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房地产项目多次被评为“中国.湘潭国际人居环境小区”、“湖南名盘”等。金侨人用责任心建立了公信力,用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了金侨的企业价值。

“金桥城”项目主要是由小高层、多层公寓建筑群组成。项目充分利用了坡度、水资源等原生态自然景观,建筑天际线高低起伏,层次丰富,错落有致,营造具有“地中海风情”特色的优雅居住环境,总面积为38.8万平米,首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为6. 3万平米,是集优越人文、优美环境、优秀规划、优势配套于一体的现代时尚居住领地。并且该项目采用新工程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开发的退台式建筑设计样式,让户户一个大花园,家家头顶一片天,退台给家最大程度地迎接阳光和空气,相当于目前地产市场中的独栋别墅,建筑密度低,景观好,绿化率高。一抹绿色,一缕阳光,一丝温馨的湖风……一切来自于大自然的事物,给金桥城有限的空间带来无限的生机。

二、“金侨城”项目网络消费者心理分析

通过对“金侨城”项目的网络购房者进行问卷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购房的消费者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考量格局及环境心理。网络消费者购房首要选择标准是居住环境及格局。总的来说,住房景观设计应做到住房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衬托,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一个清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和人性化的空间景观,适应人们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心理需求,给人以归属感、领域感和依赖感。同时,住房的设计要兼顾多样性,网络消费者对房子格局设计的舒适性、美观性、方便性等方面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要求。如独身的网络消费者需要的是小面积的房子;而一个三口之家则更倾向于选择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的房子。因此,只有多样性的居住环境格局设计才能满足网络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

考虑居住便利心理。网络消费者购房的第二个重要选择标准是地理位置和生活的便利。网络消费者在网上咨询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房地产项目的地理位置,如是选择繁华的市区还是选择安静的近郊,不同的网络消费者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另外,对于不同的楼层和不同的朝向,网络消费者在做购房选择时也会仔细考虑和衡量。

考察物业及配套心理。网络消费者购房的第三个重要选择标准是物业管理及配套设施。配套设施是指与小区住宅规模或者人口规模相对应的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化等。网络消费者经常提到的问题:如,小区的安防措施如何?小区的户外运动设备如何?小区的网络覆盖如何?等,都是网络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居住中所必不可免的问题。因而网络消费者购房时趋向于选择有完善的物业管理和有齐全的配套设施的项目。

物美价廉心理。网络消费者购房的第四个重要选择标准是价格。一方面,网络消费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的支付能力受到制约,而网上购房恰恰能打破这种制约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免费效应”,使网络消费者会自然认为网上购房会比网下购房便宜,而且网上购房的“降价”、“优惠”、“折扣”等多于网下购房。另外,房款的支付方式的便捷和低手续费,也是网络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网上购房的因素。

社会人文差异心理。网络消费者购房的第五个重要选择标准是社会人文差异。网络中的购房者会自觉的根据自己的宗教、文化、观念、风俗、地域等心理进行选择。因此,作为房地产企业要开展网上售房,就更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社会人文差异。

品牌从众心理。网络消费者购房的第六个重要选择标准是房地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一是网上购房毕竟不是实地购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网络消费者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信誉好、服务周到、品牌的房地产企业。二是网络消费者在购房时为避免上当受骗,会产生从众的心理,而选择有多人购买的房地产企业。三是选择品牌的房地产企业能体现网络消费者自身的地位。

除上述心理因素外,还有存在许多影响和制约网络消费者进行网上购房的心理因素。并且,网络消费者作出的任何购房决策往往是受到多种心理因素共同的作用和影响。

三、针对网络消费者心理的基本对策

根据上述网络消费者网上购房的消费心理分析,我们认为,“金侨城”项目以及其他房地产企业要开展网上售房可实行如下对策:

平台高端化。 “金侨城”项目的网络消费者虽然对金侨集团的网络交易平台比较满意,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房屋的资料图片不是三维立体图片,而是平面图,网络消费者不能直观感受房屋的内外部环境格局以及楼层的高中低及朝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生活区的物业管理及配套设施等只是辅助以文字说明,网络消费者不能更全面的了解信息;支付平台的单一和安全性也是很多网络消费者意见比较大的问题。因此,搭建优越的技术平台,健全相应的网络配套体系,是满足消费者网上交易需要的基本保障。

品牌优质化。各类型网络消费者对虚拟的购物环境心存戒备是一种普遍心理,因为他们害怕遭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企业信用的欺诈行为。正是由于“金侨城”项目所属的金侨集团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通过良好的信誉取信于顾客,追求品质型的网络消费者才敢于在网上选择并购买“金侨城”项目的产品。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顺利开展网上售房,前提条件就是要打造“良好的品牌”。

营销互动化。网络的互动性极大地满足了网络消费者自主、独立的购物心理。企业要通过网络平台与用户之间互动,充分听取、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用于房地产的规划和设计,通过“换位思考”,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尽可能改进和提升房地产质量。进而取得运销活动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服务人性化。在房地产网络销售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消费者全心全意提供优质的服务,给消费者以人文关怀,从而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进而增加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最终到达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当前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谁赢得了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就赢得了发展,因此房地产网络销售要做到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应尽可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依靠服务手段,在竞争中求得胜利,站稳脚跟,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亦是市场竞争的无情法则。

价格柔性化。在激烈的房地产竞争市场中,只有通过优惠的价格,才能促使网络消费者进行网上购房的尝试并做出购买决定。随着人们置业观从“工作地即居住地”到“工作、居住两地化”的改变,网上购房普及后,价格会逐渐透明。所以,“金侨城”项目的网上销售的价格是柔性化的。因此,房地产企业制定网上售价时必须加强灵活性,建立柔性化的价格。要建立柔性化的价格主要看两方面:一是建立自动调价体系,即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的调整价格;二是建立即时议价系统,即允许网络消费者直接与房地产企业网上协商价格。

总之,网络消费者对网上购房已经开始了解并接受,对于网络消费者来说,网上购房必然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作为房地产企业更应该抓住时机,抢占先机,只有如此才能在此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宋文官,姜何,华迎.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洁,甄翠敏,王宏伟.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张铭洪.网络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网络营销新观察[EB/OL].http://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