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众心理的概念

从众心理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众心理;展示空间;上海自然博物馆;照明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一、大众心理概念解读及主要特性

大众心理是指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社会及其群体所呈现出来的统一化的、规律化的心理状态,可基本表现大多群众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1]大众心理的概念不仅仅可以通过这样系统的一句话概括,还可以通过其字面的含义进行解读。首先,大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主体人群,同时是能够接受任何传媒途径所传达的信息的人群。其次,心理是人们在精神方面意识形态的体现,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于人们内心或大脑中、他人无法体会的心灵感受。而大众心理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来刺激和激发,它是立体化的,是人们思想和情绪达到变化的过程,从而使人们有所感所思。因此,大众心理是指具有意识的社会群体通过传播媒介而达到的心理特点与心理状态。严格来说,大众心理并不属于心理学的知识范畴,但也存在于心理学之中,同样具有心理学中社会心理、知觉心理等心理学的特性,是一种与人类情感更贴近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众心理是将心理学与普罗大众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心理活动和感受相结合的一种情感表达。当人们处于一种新的环境时,其感官与心理联合产生的体验就是大众心理的一部分,而这些不同的心理体验也同样对应着大众心理中的部分心理特性。

1.知觉心理

知觉心理是人们在接受外界事物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来达到促使人们观察、了解事物的目的,利用受众的直接知觉来接受信息,间接知觉来总结经验,是人们认知活动的开端。知觉心理受到人们直观感受的影响,其中空间秩序和人的通感与联觉(即人们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够产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的统一)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期待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从众心理是带有一定贬义性质的,多指社会中“随大流”“跟风”等现象。但同时,从众心理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2]而对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大众来说,从众心理更偏向于一种求知心理和猎奇心理,即从众心理中的求知性与新奇性。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所观所听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所感所思,受之于众而感知于心,这种体会既是普遍的,同时也是个性的。

3.色彩心理

英国著名的学者约翰・拉斯金曾经说过:“当你在绘画时,你在画布上添加的每一块颜色都会因为你在其它部位添加的别的颜色而有所不同。”[3]色彩心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不同的色感,使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人们的年龄、情感、和情绪等因素影响着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例如看到红色时想到热情,看到黄色时想到温馨等。色彩心理也是人们接触设计作品与空间时最为直观的心理特性。

二、大众心理在展示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说照明是展示空间的灵魂,那灯光就仿佛是灵魂的指引,既照亮了展陈,也为人们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欣赏氛围。通过对大众心理的了解进行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站在大众的视觉角度,进一步体会大众的心理感受,也是一种营造空间照明环境的方法。笔者将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分析大众心理中部分心理特性在其照明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利用知觉心理营造空间真实感

在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中,知觉心理的应用多体现在其空间性与通感性上,从而呈现出展示范围的空间感和内容的真实感。

首先,展示空间中人们的知觉心理来源于对空间环境的直观感受,因此利用灯光营造空间秩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们按照地面上、或墙壁上具有指示性质的光斑行走,这样的灯光可以通过射程较远、色温较为舒适的筒灯或射灯达到空间导向的效果;自然光的结合也使人们能够在出入主题展厅时与外界得到某种关联,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建筑物的外形来确定窗户方向与形态,采用自然采光的两种基本模式――侧向采光和顶部采光,达到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之间的连接[4](图1);在“生命长河”展厅,悬挂在半空中的海洋动物模型灯光设置根据人流走向、人的视觉习惯进行布置,调整射灯的照射角度,避免眩光的产生(图2)。

其次,知觉心理强调人的通感与联觉,即人们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够产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的统一,从而得到更具体的心理体会。在展示空间中,通觉与联觉需要让人们参与到展示的内容中,结合灯光营造出的真实氛围来体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动植物演化区域的展柜里运用了软包天花的灯光处理方式,结合设置在角落的两盏LED窄光灯进行局部照明,同时展柜下面设有一个可以排放气体的小孔,参观者走到展柜前不仅可以看到柜子中的动物模型,还能够闻到相应的气味,对所营造的场景有更深入的体会(图3);鸟类展馆中某一展示区域,眩目流动的灯带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让人们对所看到的知识一目了然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沟通(图4)。

(二)利用从众心理萌生新奇感求知欲

在展示空间中,人们根据个人喜好观赏展陈区域,并带着一定的好奇心进行研究和探讨,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意识。因而在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中,更多的是利用从众心理的求知性与新奇性进行灯光布置。

首先,求知性心理具体表现为: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的求知欲望、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探索、对自己专业兴趣所在的求知欲望等。[5]而展示空间中人们的求知性心理一般体现在展示板和展柜的陈设区域。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展示板周围采用可以单独调光的导轨射灯,并且根据展示板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布置,同时为了保持天花板的整洁,选用尺寸、系列相同的灯具,并且为了防止直接和间接眩光,灯具上都配有挡板等防眩光的配件,使人们能够舒适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图5)。展柜的灯光布置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软包灯光形式之外,还在大型展柜周围设置面凹槽,安装线性荧光灯带,产生柔和漫射的均匀灯光,同时展柜内采用小型LED灯珠与防红外线的保护膜相结合,使展品暴露在红外线照射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既使人们感受到了展示内容的知识性,又对展品进行了保护,一举两得(图6)。

其次,从众心理的新奇性促使人们对展示空间产生新奇心理,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视觉刺激和感官体验应用在展示当中,空间面积上要相对大而空旷,借助舞台灯光的照明形式对空间进行照明,凸显身临其境的展示氛围。上海自然博物馆中的“走进非洲”展厅运用了多种营造舞台效果的灯具,例如景幻灯、天幕效果灯、追光灯和电脑灯等,控制灯光照度和照射角度,避免直射动物模型防止曝光,结合可以收起、放下的幕布播放动画,使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非洲辽阔的草原之上(图7);动物标本展示区采用重点照明的方法,利用电脑远程控制的成组LED射灯及筒灯对标本进行照射,对毛发、头部进行重点照明,对局部具有特色的皮毛、脉络进行均匀照明,突出纹理细节,增加光影效果,展现标本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图8)。

(三)利用色彩心理促进情感体会

在展示空间中,人们会根据肉眼看到的色彩对空间环境产生进一步的心理感受,融合灯光与色彩,营造出该空间独有的主题氛围。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宇宙起源”展厅,整体采用蓝色的环形荧光灯带与导轨灯相结合,在蓝色荧幕和展板的背景衬托之下凸显宇宙的神秘感。同时因为空间环境光较暗,而出口处与下一个空间的连接较明,为了避免明暗空间交界处灯光对人们眼睛产生的刺激,设计师们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些照度相对低的展柜和展板,使人们能够适应明暗光线的变化(图9)。

三、结语

光可以是我们探究室内空间,建立视觉层次的强大媒介。[6]展示空间中的照明系统是以具体而精准的形式传播光源,通过灯光的设置和应用使人们由认识到产生情感和意志,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大众心理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并非直观的一种意识形态,有时它能够通过人们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有时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照明是具有心理价值的,大众心理与照明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也是展示空间独有的一种空间特性。如何在进行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将大众心理的特性融入其中,探索新的灯光布置和照明方式,使人产生更多的心理变化,是我们今后仍要继续研究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奉彬.大众心理在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

[3]王子健,马振庆.色彩心理作用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3(2).

[4]姜萌.博物馆自然采光的设计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

[5]王悦.受众心理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受众选择心理在大众传媒中的定位[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羊群行为;行为金融

一、羊群行为概念和分类

羊群行为的最初含义是指羊群等动物的成群移动,在不断的历史演进中,羊群行为的含义逐渐扩展为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用来表示某一个群体的人以相同的思维、行为模式来做出具体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某一种行为模式在群体中的传播。羊群行为运用到金融证券市场之后,对于羊群行为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羊群理论的最初定义来自于19世纪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研究的两本著作。

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分类依据非常多,比较常见的分类有如下几种:首先是故意羊群行为和虚加羊群行为,这种分类的依据主要是从概念的发生机制角度分析的,故意羊群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源于人对于群体的认同,趋向于跟着群体寻找安全感,比如中小证券投资者跟随大机构或者著名人物;虚加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面对相似或者相同的决策机会或者相同的信息时采取的相似的行为。其次是理性羊群行为(包含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羊群行为。理性羊群行为实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提出的,但是在实际中真正的理性人是不存在的,有限理性成为了心理和情绪等影响后的选择,有可能是是一种跟随;非理性是理性的对立的,可能存在的状态是一种任意的随机行为。

二、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一般心理学分析

1.受限的沟通

羊群效应的发生其本身就是在经常性沟通的群体中,这与人的天然属性是密切相关的,人类除了是自然人之外更重要的角色是社会人,但是社会人的沟通交流是有固定边界的,这种边界就使得交流会被限制着某一个或者几个群体中,这样观念和思维的交流就会在一定的群体中传播,形成羊群效应。

2.从众思维

从众心理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和群体采取一致的行为,这种从众的选择不只在人类社会存在,也广泛存在于动物界,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的自然选择,这种群体选择的优点是一般情况下可能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但是群点就是采取非理性的路径。

(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参与者都是“有限理性”的,存在着理性的成分,但是也有着非常大成分的非理性因素。行为金融学认为导致证券市场参与者行为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参与者个体的偏差,二是集体的偏差。

1.个体行为偏差分析

证券市场中个人行为偏差的产生受到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分析角度还是个体的心理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是导致个人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个人产生行为偏差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一是自信过度,在证券市场中,部分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技巧和判断非常自信,不善于吸取失败教训;二是选择性认知,选择性认知就是部分投资者会将自己对将来的预期与最近看到的事例进行联想,从而做出判断;三是遗憾心理,在损失和收益方面,人们对损失赋予的权重是收益的数倍,因此在决策时,投资者更愿意选择可能带来更小后悔心理的选择;四是显著性心理。其核心含义就是如果个体在最近观察到了一种非正常的现象,会在内心加重对这种心理的认识,扩大其真实存在的概率。五是铆钉心理,铆钉效应会使得个体对于新的信息产生一种抵触或者是反应迟钝,或者被之前的判断和选择影响过多。

2.个体行为偏差带来的影响

由于受到个人心理的影响,人们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会收到严重影响,首先就是对于市场信息的反应,不能做出应有的正常的市场行为人的行为,俗称滞后行为;其次是超限行为,超限行为的含义是在发现市场变化之后,证券投资者不能根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其做出的选择明显的高于了市场行为人应有的正常反应;再次是过度的投机行为,投机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证券市场的差价,这种投机的代价是要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投机行为按照其程度可以分为适度的证券投机和过分的证券投机,过度的投机行为是赌博心理的结果,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群体行为偏差分析

群体行为偏差是个体投资者在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之后做出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的主要特点是要受到外界群体的影响。但是羊群产生羊群行为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个体行为的偏差,个人行为的偏差导致了其做出羊群行为的选择。在群体的行为压力之下,个体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三、如何减少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

(一)政府监管角度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我国政府的大力关注和支持是密切分不开的,我国的证券市场被称之为“政策市”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过分的市场羊群行为,政府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规范和管理。首先是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在制定经济和证券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保证稳定;其次是规范信息披露,当前证券市场的内部交易不断,信息的不对称也直接导致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失败。

(二)证券交易所角度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规范的主体也是证券市场制度制定的主体,因此可以从制度本身角度出发进行制度的改良,从而减少羊群行为。证券交易所可以从IPO发售、提升交易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多样性、较低交易成本等角度进行适度的改进。证券交易所的制度改善需要与政府的行政监管同步改进,因此这种改善需要非常大的推动力。

(三)投资者角度

事实上理论上的金融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信息对称在市场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市场的实际状况就造成了羊群行为的无时无刻存在。要有效的防止羊群效应,个体的需要改进自身的投资策略,从行为金融角度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投资策略:逆向投资选择、集中投资选择、成本平均选择等。逆向投资就是指在证券市场购买过去表现较差的,而卖掉手中表现出色的股票;集中投资选择的前提是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在信息上知识上占据优势;成本平均是指在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全程红,关于羊群行为的分析及在我国股市的实证检验,上海管理科学,2002(6)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心理

1.面子心理。面子在中国消费者心理具有较强的情结,在面子心理的支撑下,中国消费者往往在购买或支付能力会超出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所以作为营销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中国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使其产品获得溢价,完成销售。许多时候店员只要利用言语上的称赞等,就会让消费者觉得大有面子,从而使销售得以达成。

2.从众心理。中国人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引导和压力,会表现出较强的从众倾向,这在购买商品时表现非常明显,人越多的商场去购物的人越多,而在选择品牌时,也是市场占有率越高的品牌购买的人越多。

3.推崇权威心理。在这种心理下进行消费,其消费决策的成分中情感往往占有较大的部分,消费者往往会无理由的对权威产品进行选用,从而使产品得以畅销。而且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权威心理的利用也较为常见。

4.占便宜心理。中国消费者占便宜心理较重,而占便宜与便宜还不是一个概念,而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想要占便宜,而且还希望独占,这就为商家进行产品销售提供了有乘之机。消费者的占便宜心理并不是想买到便宜的商品,而是想买占便宜的商品,这也是商家进行买赠和降低促销的关键差别所在。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美价谦,只是心理上的一种感觉而已。

二、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应采取的心理定价策略

1.撇取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更适用于新产品,因为新产品在进入市场的。初期,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求新和猎奇心理,所以可以将刚投入市场的新产品定价高一些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而在新产品销售过程中,根据消费的情况来将价格进行降低。因为新产品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在打开市场期间,由于缺少竞争者,所以利用人们高价即高档、高品质产品的心理来进行销售。利用此种定价方法适用于市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品。

2.渗透定价策略。此种定价策略与撇取定价策略正好相反,其是以较低的价。格来打开产品的市场销路,所以在定价上要低于预期的价格,而当市场销路打开后,则再进一步的提高产品的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所以特别适用于频繁购买的新商品。

3.满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策略是根据消费都对新产品所期望的支付价格来进行确定的,可以充分的满足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符合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利用此种定价策略,可以使产品的价格标准更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满意,使消费者认同,所以对于一些生活日用品和技术要求不高的新产品多数都是采用这种定价策略。

4.非整数定价心理策略。此种方法是利用消费者对价格的感觉和知觉的不同来进行定价的策略,对待售商品采用的是一种带有零头结尾的非整数价格,此种方法在市场上应用的较为广泛,可以有效的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此种方法在应用时,由于国家和地域的不同而在应用时还是有所区别的。

5.习惯价格与方便价格心理策略。利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来进行定价策略的制订,消费者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对于某此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惯,而企业在定价过程中要充分的去适应这些习惯,避免进行轻易的变动,即使由于其他原因所导致该类商品成本增加时,也不能轻易进行调价。必要时可对产品的量进行减少,即变量不变价。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商品的价格,所以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惯心理。方便价格通常是指利用一些特高价及特低价的商品利用整数方便价格来进行制定价格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该类产品的形象,使其地位有所提高,从而满足顾客的社会性需求。

6.折让价格心理策略。折让价格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用的较为普遍,其具体体现在对商品进行折让和让价上,可分为大致几类,如数量折让价格策略、季节折让价格策略、新产品推广折让价格策略和促销折让价格策略。其主要是利用消费者追求实惠和抓住机会这种心理,利用低于商品原价的优惠价格来对商品进行销售,从而鼓励消费者重复和大量购买的行为。这种价格策略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而且实际效果很好。

7.声望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方法多用于名牌产品的销售上。名牌企业在自己的长期销售过程中,拥有固定的顾客,在顾客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声望,所以在经营过程可以根据消费者崇尚名牌的心理来进行定价。消费者在心理上认为价高必定质高的心理,所以企业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使其在购买商品时心理感觉声望得以提高,使其觉得利用高价购买的商品其性能较为优良,质量较好,所以商家利用名牌产品来制订较高的价格,可以有效的增加商品的吸引力,从而快速的打开名牌商品的市场。

8.分档定价心理策略。这种定价策略是将某一类商品并不采取相同的价格,而是根据其品牌、规格和型号的不同而划分为多个档次,从而对每一档次的商品进行定价,由于价格不同,所以品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更便于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可以有效的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

三、结束语

企业在实际营销活动中,要充分的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趋势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心理较为复杂,所以在营销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变化趋势,从而来采取切实可行的价格策略,促进商品销售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胡知能.裴玉蓉.价格策略下商品赠送对多代产品扩散的影响.系统工程学报.2013-06-15.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餐饮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205-01

关于环境与心理学二者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环境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实际中,我们有拥有大量的将环境心理学实际应用到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实例,其中主要方面为以下几点:

一、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表达、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

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异。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亲密、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

二、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三、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体。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四、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

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五、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时尚文艺;时尚文艺消费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57-01

青少年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群体,这不仅是由于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而且也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发展。时尚是青少年的追求,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艺是青少年时尚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主要通过个案访谈获取资料,对青少年的时尚文艺追求进行解读。主要想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青少年如何理解时尚文艺;第二,青少年追求时尚文艺的原因;第三,青少年在实际行动中如何追求时尚文艺;第四,时尚文艺对青少年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访谈法进行研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本文选择的个案是一位16岁的初三女生J,该女生是笔者在大学期间兼职做家教的学生,与笔者较为熟悉,在交往期间J经常喜欢谈论一些时尚的音乐动漫等,因此将J作为个案进行研究。J目前就读一所普通初中三年级,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J的父母在社区经营早点摊,家庭条件属于中下层。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对时尚文艺的理解:流行性与个性化

谈到文艺,J首先想到音乐。J说她自己最喜欢听的音乐是流行音乐,现在主要听初音的歌。笔者特意去百度了解了一下,初音全称“初音未来”是以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确切的说属于电子音乐。J认为她听的音乐属于时尚的,因为很流行,是国际化的。J谈到她最早接触初音的音乐是同学提到的,她以前没听过就特意回家查了一下,后来开始特别喜欢。J最热衷于提到的另一项时尚文艺就是动漫,J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属于“声优控”和“画风控”,自己在看一部动漫时首先要看画面是否唯美、声音是否好听,然后决定是否要追下去,她的很多同学喜欢看《火影忍者》但她不喜欢。

从上述J的叙述中,可以看出J对时尚文艺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一方面,时尚的是流行的,在他的同辈群体中流行乃至在她的认知中觉得在全世界也是流行的,她期待自己能够融入到潮流中;另一方面,J在提到时尚文艺时又很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自我的发现与坚持,“我”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人,力求与众不同。青少年对时尚文艺的追求实际上陷入到一个时尚的悖论中,往往在极力追求个性的同时却将个性淹没于时尚的大众趋从中,最新异(个性化)的同时又是最流行(大众化)的。

(二)青少年时尚文艺追求的原因分析

1.模仿与从众——构建群体认同

在访谈中发现,J喜欢的很多时尚文艺都是朋友喜欢并推荐给她的,比如最开始看动漫书时是班里的一位女生带的然后传给其他同学看,女生都很喜欢看,她的朋友也让她看,慢慢看的上瘾了,后来又开始追动漫的影视。女生们课后都会在一起讨论各自看的动漫,交换动漫资源等。她们班同学几乎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像她一样喜欢初音音乐的同学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关于初音的话题。

从J的访谈资料中不难发现,在J追求时尚文艺伊始,模仿和从众的心理机制是起到很大作用的。J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在J所处的群体中,J的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出众,所以会急于模仿群体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比较在意其他同学的时尚文艺追求,以求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根据认同理论,个体总是要和其他人和群体发生关系才能够构建个体的自我认同。在模仿和从众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青少年对时尚文艺的追求成为构建群体认同的有效途径。

2.时尚文艺与青少年心理、时代共鸣——构建自我认同

任何文艺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青少年的时尚文艺之所以能够为他们所推崇所追求,主要原因在于时尚文艺的内容切合青少年求新、求异和充满个性的心理,能够与青少年的心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产生共鸣。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半成熟状态,既不属于儿童又不属于成人,没有归属感,需要情感支持。中学生在追求时尚文艺的过程中看到与自己相仿的角色和经历,能够加强自我认同,得到心灵抚慰,获取情感力量。

J提到她不喜欢听一些老歌,觉得老歌过于沧桑。她们班同学都不喜欢,他们经常会在一起恶搞老歌。如其他青少年一般,J特别喜欢郭敬明的小说,最喜欢看《小时代》和《爵迹》,问她为什么喜欢她说特别喜欢里面人物的刻画和风趣的剧情,比较符合她的思想。当问到对当前特别火热的穿越剧的态度时,J表示不是很感兴趣。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艺,音乐、小说或者影视剧,不是都能够成为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艺的,老歌太老,反应当年的时代背景的老歌对于当前的他们太过沧桑,穿越剧的爱恨情仇、勾心斗角对于青少年心境的她们太过超前。唯有反映当前时代背景的又能为他们心理所理解的文艺才能与之产生共鸣,并成为他们的时尚文艺。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丰富情感需要发泄、寄托、归依,而追逐时尚文艺的行动则为他们提供了合情合理的切人点,藉此可以发泄内心被压抑的情绪,舒缓心理的紧张,构建自我认同,这可能是青年追究逐时尚文艺最直接、率真的因由。

(三)时尚文艺追求的行动与后果——时尚文艺消费的兴起

J拥有很多动漫的书籍、DVD碟片,以及初音演唱会的碟片,郭敬明的每本小说她也都会买。J说她的同学也会买,大家谁买到最新的也会彼此交流。J说她从来不看电视,在家的时候就看DVD动漫或演唱会,甚至除夕夜都不看春晚,她表示春晚年年如此很无聊,如果广电改播动漫,她一定会看通宵。

从J的访谈中可以看出,J不但喜欢时尚文艺,而且也从实际行动上追求时尚文艺。在实际追求时尚文艺的行动中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时尚文艺消费的兴起。适度的消费有助于青少年建构群体认同、宣泄情感和压力,如果过度沉迷于对时尚文艺的追求则容易导致其异化:时尚文艺消费是以新奇、时尚为出发点的个性文化消费,过于极端的“个性符号消费”带给他们的只能是盲目而虚无的崇尚,造成强烈的个人主义;青少年过分沉迷于时尚文艺追求容易导致与他人社会交往减少,自闭倾向加强。最后,过度的时尚文艺消费极易导致炫耀性消费,对青少年正确消费观产生极大冲击。

青少年追求时尚文艺本身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所追求的时尚文艺的内容是否健康有利,追求的态度是否盲目不理性。对于青少年的时尚文艺必须理性看待,积极引导:首先,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时尚”文艺。其次,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时尚文艺。最后,当前针对青少年的文艺创作要把握青少年的时尚心里,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瑶.自由个性的困境——时尚的现代性悖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2-3.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6篇

(一)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1.群体的归属感功能

群体归属感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其实是群体成员的一种社会交往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背后隐藏的是成员希望有一个组织能够接纳自己,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2]大学生处在人际交往的发展时期,尤其对群体的需要情绪激烈,归属于一个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降低大学生离家在外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在一定的群体内部,大学生也可以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与群体成员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某些群体的规范和约束也会自觉地发挥作用,保护好群体内部每一个成员的利益,提升群体成员的心理归属感。

2.群体的认同感功能

大学生参与的各种各样的群体,在群体内部成员都具有欣赏和吸引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这是因为每一个成员参与群体的时候都是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更容易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肯定。也许正是群体有这样的心理功能,才会用一种几近无形但很强大的力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在自发和主动中,追寻自己的梦想与执着。

3.群体的教育感功能

群体的教育感就是指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出于对群体目标的追求,要求群体成员按照群体的规范行动,使群体成员的心理受到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这种沟通与交流,在不自不觉中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及其行为。

(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大学生源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个性,当多种需要在正式群体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很自然地形成某种非正式群体。可见,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生活中是很有必要存在的,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积极的作用

(1)控制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控制主要通过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而起作用,而不是借助于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达到。非正式群体自觉地遵守这种规范,表现出高度的行为标准化和模式化。这种控制作用不是一种客观的压力,而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即自己控制、约束自己。

(2)改造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犯了错误,往往会自发地引起“良心”的责备,感到对不起“兄弟们”,于是产生了忏悔感,自觉改造与群体不一致的行为。而正式群体的成员犯了错误,起初可能会推卸责任,埋怨别人,后来,在群体的压力下,可能勉强承认错误,但要彻底改正错误,还需要一个过程。

(3)激励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信念,容易受到群体的鞭策。例如,有的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甘心落后,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则不甘示弱;对于某项工作的动员,有的成员在正式群体中无动于衷,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只要“核心”人物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即行动起来。

2.消极的作用

(1)影响学习的负面作用

大学生如果参与较多的非正式群体,就会对学习有所影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过多地参与群体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是以自己学习为主,首先在时间上要有所保证,参与太多的社团活动,势必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学业。

(2)扩散和传播小道消息的负面作用

由于在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大部分是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大家所了解的信息或涉及的领域基本相同。当有一些正面的或负面的信息产生时,由于成员对相关信息的浓烈兴趣,就会在群体内部加以传播,有时候容易传播不切实际的小道消息,造成一些误会,不利于群体的团结与发展。

(3)产生对正式群体抵触的负面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相对来说心理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稳定,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绪的波动,总想找一个可以渲泄的地方,这时,他们就会选择在非正式群体中获得成员的同情,得到情感的支持,这样容易产生小团体倾向,似乎是在找寻到一种依靠,久而久之就会对正式群体或其领导形成抵触情绪,影响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群体心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每一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达成目标就是群体的基本任务。在群体目标的指引下,其成员分工协作,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群体成员合作的力量大于与该群体人数相同的一些个人单独发挥作用的力量总和。但是,一个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心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群体成员希望在群体内部获得个人不会感到孤独和恐惧的安全感;获得友谊、爱情、支持等;获得相互尊重;在群体中能交流思想,协力合作,使个人的工作获得支持;来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就。[4]大学所在的群体同样也会对学生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群体内部也是希望受到重视和尊重,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来说,群体心理会主要有如下影响:

(一)群体规范运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从众行为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带动学生,在班级内部形成一定的优良学风、班风,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用榜样的力量达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因为大学生在群体规范的作用下,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是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尤其大学生更加善于模仿和追求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人物”,来优化自己的形象和行为。所以,要充分运用群体规范和从众心理达到榜样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群体情感体验运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相应的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是个体的一种希望得到周围人们欣赏和支持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感受到一定的温暖,激发学习的热情。大学生在一定的群体中,对于所从事的学习或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社会助长效应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可以采用赞扬和肯定的态度,形成积极的群体情感体验,从而优化群体成员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群体内部不团结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会惰化的现象

社会惰化是一种负面的社会影响因素,在群体内部存在并发生着影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只不过是一种消极意义的从众,这在群体内部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也起到消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尽量规避这种现象,消除群体内部的不团结情绪,和学生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协调,避免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会惰化现象,树立优秀学生的正面形象,以优质、健康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来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对群体心理的描述,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一个更细致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运用群体心理的有关知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并有能力来处理一些新的问题。

(一)发挥正式群体凝聚力作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人际关系

正式群体有较强的凝聚力,较严格的群体规范,大学辅导员也要关注群体凝聚力作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人际关系,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常见的正式群体,例如班级。班级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班级的温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候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眼神,一个开心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好的印象,顿时感化人的心灵。这就是教育的作用,是无声之处胜有声的力量。为此,大学辅导员要注意发挥班级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从整体上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其次,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又一个重要的群体是学生宿舍,在良好的宿舍氛围中,学生能够感觉得到温暖。当一个人能够感觉到家人般关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自己要做到更好来回报他人,可见,能给人带来亲切、温暖的感觉在人际交往有着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优化思想品德的一剂良药。

(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倾向特点,来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心理

大学生心理处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阶段,这种心理的不成熟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种支持,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在心理支配下的行为自然就好不了。可见,教育者要适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在学生群体中控制一时盛行的非理智情绪,避免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来避免和修正学生的不良心态,达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现在网络的发展,使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构成也有些复杂,有时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修正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达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目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对群体内部成员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候,“核心”人物的思想和理念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所以,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使其成为非正式群体中的领导核心和正确意见的代表者,发挥积极、健康的作用,完成群体的任务目标,并能协助教师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5]非正式群体成员合作性更强,在面对任务的完成中,需要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这一特点来安排相应工作,在工作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养成先人后己的素养,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提供给他人,使非正式群体中参与的活动目标的达成与正式群体活动目标基本保持一致,并尽可能多的为正式群体服务。在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中,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很深,有时,教育工作者的一些看法,会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当有矛盾和问题时,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从正面加以引导,理清学生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生的信任。加强正面引导,使大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清晰起来,在理智和从容中使思想得到升华,发挥相关作用,促进其向正式群体转化。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自卑心理;体育;克服

一、自卑心理的概念和表现

自卑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己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1]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夫曼等对于自卑儿童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自卑儿童常常有这些表现:长时间的情绪低落;过度怕羞,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做事;拒绝交朋友,孤僻,喜欢一个人独处;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经常疑神疑鬼,对别人的批评过于敏感且难以接受;贬低、妒嫉他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回避竞争、竞赛。

研究还显示,自卑学生在学校中一方面表现为怯懦,优柔寡断,孤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傲慢、敌对。在课堂上故意不听课,做小动作、捣乱,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或者不恰当地炫耀、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优越感。[2]

二、自卑心理的产生

1.自我认识不足

我们每个人总喜欢以他人的行为和表现作为镜面来认识自己。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尤其是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比如,有一个人本来张的不错,但是另外的人说他丑,他就产生了怀疑,如果说的人多了,他就会信以为真,产生了自卑心理。

2.家庭经济因素

这个因素不是大家可以选择的,但是这又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因素。最近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学生人数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时不时的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感到自卑。

3.个人性格特点

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不良的性格特征,总表现的无能为力,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而且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的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如那些内向,怯懦、抑郁、低沉者,多不敢主动的去接触陌生人,常常独来独往。当听到别人说有关他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不会向好的方面考虑,更有可能扩大恶性的后果。

4.成长经历有关

很多家长喜欢批评孩子,更甚者没有表扬。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越挑剔,早已忘记了孩子蹒跚学走路时的赏识心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人的一生真正对性格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常常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惩罚,遭到父母的压制、训斥,或家庭环境不好等,往往会导致在青年时期自卑心理的形成。

三、自卑心理的危害

1.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在自卑者中,一些不良的情绪很常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如有的同学说,由于自己牙齿长得难看,当他讲话时,好象每一个人都在用蔑视的眼光来看他;还有的同学谈到,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每次走进教室,他感到全班同学都在盯着他,以致他两腿发软。这些都是自卑感所带来的错误心理定势,使自卑者形成一种近乎病态的敏感。

2.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自卑的人经常处于郁闷、乖僻、过度敏感的心境,造成某些器官的受损,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有的自卑者,自己生闷气,火大伤肝。

3.影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的缺陷,老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和才干,办事或者胆怯畏惧、踟蹰不前,或者稍遇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缺少毅力,甚至对那些本来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认为无法办到而半途而废,所以自卑的人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取得成功。

四、体育课堂对自卑心理的改善

1.体育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此类的情况应早发现,早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信任和依赖心理,通常在和家长谈论事理的时候常说:“这是我们老师讲的”。对于儿童的这种特殊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特别是体育教师,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了,当然也就自然而然的听从体育教师的话。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从而走上成功的道路。

2.教学中的比较

这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但也可适当选用,通过对比,战胜自卑,采用于那些有着自卑心理且容易满足的学生。教师通过某一方面的比较,私下里让他知道自己不是最差的,借用一下阿Q精神。不过要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不能帮助了这个同学又打击了另一个同学。当然也可以通过优点来纠正缺点。例如:一个体育很好的学生因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而自卑,这时教师并没有放弃,就让他做了体委,并且鼓励他积极地参加体育训练。结果在运动会时,他多项得冠,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从此以后,他的文化课学习像体育运动一样,成绩很快上升,自卑心理也自然消除了。

3.利用情境教学,发展人际关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有多人参与的项目和游戏,并且在项目和游戏中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委以重任,让该生在完成任务后得到同学的认可,同时,通过与人交往,就能正确认识他人的长短处,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众模仿他人的行为,减少自卑感。

4.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激励,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同时,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失败或挫折时,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主、客观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以便提高抗挫折心理能力,增强自信心。要经常保持着这么一种信念:“我也能!”、“我行!”、“不信,做给你看!”恰到好处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自信,消除自卑的莠草。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多学科 作弊问题 防治

大学考试是检查大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方法,也是衡量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然而伴随着考试而出现的作弊现象屡有发生,同时因作弊问题的处理而产生的官司纠纷也常见诸报端。考试作弊影响考试的可信度和成绩的公平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本文拟结合管理实践,从多学科的视角下探讨作弊现象及防治对策。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作弊现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作弊现象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赌博心理,等等。而且这些动机往往彼此交织,共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舞弊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从众心理为例,简单而言,当一个人参与某种活动的动机来自“别人都这样做”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是从众行为。比如,当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有人作弊并因此而获得高分的时候,他就会在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作用下,认为自己也可以作弊,或者认为自己不作弊就是吃亏,于是铤而走险,也加入作弊者的行列。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作弊的成功案例,起到了非常严重的误导作用,刺激了更多学生的作弊心理。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作弊现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行动者对具体行为情境的理解是他们选择或拒绝某种行为方式的直接动因。作弊和教育中的其他一些弊端一样,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品德问题,而是某种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下大面积、体制性产生的问题。就整个社会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阶段,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领域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张扬。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会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缺少进取动力,平时懒散懈怠,考试也只有依靠作弊才能过关。有的大学生则以拿到毕业证为目标,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价值观,以兼职打工赚钱为重,只是应付考试,也容易导致作弊的可能。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作弊防治

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高考作弊是一场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博弈论是研究存在竞争的情况下,一个理性人为了实现最大利益或既定目标,面对一定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从允许选择的策略中选择有利于实现现实的潜在的利益策略,并加以实施,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1]博弈论参照下的作弊现象揭示的意义在于,考生在高考中是否作弊,取决于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只有不作弊的净收益大于作弊的净收益时,考生在高考中的最优策略才是不作弊。

四、作弊防治措施探析

(一)加强诚信教育。

学生在价值观和道德取向方面的偏差是当今时代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针对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实,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应把考风考纪的学习与教育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赴成功的企业感受其浓厚的企业文化,感受诚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如蒙牛集团的“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等公司文化,这些鲜活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诚信对个人和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二)完善考试制度。

根据经济学原则的分析,在考试作弊惩罚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考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多少取决于考试作弊发现率的高低。如果考试作弊的发现率很低,即使惩罚成本很大,一些考生也会存有侥幸心理。因此,监考教师应当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则,关心考生,爱护考生,预防为主,规范执法,提高考试作弊的发现率。学校可以考虑建立考风责任制,对纵容和默许学生作弊的教师、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让合理的机制发挥作用。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考试期间及时巡场也会对掌握学生情况和压制作弊苗头大有裨益。

(三)提高作弊成本。

学校应不断完善考试制度,制定相应条款,从立法、普法、监督、权利救济四个层面提出一系列规范大学生考试违规处理的具体措施,对大学生考试违规处理要走法治化途径。[2]要把因考试作弊而受处分的案例及时传递给学生,同时应当对作弊的后果广而告之,注重警示,使学生一入学就知道考试作弊后果的严重性。如将考试作弊的处理结果挂在网上,时刻起到警示作用。英国大学规定:一旦发现学生考试作弊或者抄袭作业,马上开除学籍,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而决定是否按照知识产权法而将其告上法庭,原作者可以保留控告抄袭者的权利。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网站的学生服务中心(Student Services Centre)公布了学校学生纪律委员会对学生作弊进行的处理结果,截止到2009年1月,“一名毕业年级的学生因作弊立即被开除,结束其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一名学生因作弊被停止学业,立即执行;四名学生因在考场使用考试禁用材料,该试卷被判零分,并取消其对该课的重考机会”。[3]我国教育部2005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里,对考试作弊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行为,一旦发现,就必须严惩,绝不姑息。

(四)改进考试方法,正确发挥考试功能。

考试是检测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程度的主要手段,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考试功能要正确发挥,就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而应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勤奋程度、学习方法和知识掌握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平时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将人格培养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取得成绩,获得学分。同时改进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时,考试题目难易度要适中,不出偏题怪题;开卷考试时命题不要过于简单,避免照搬书上显而易见的概念和论述题。要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考试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或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汲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标准化考试的成功经验,正确发挥考试功能,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作弊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着手处理时也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究源头,多管齐下,多方入手,辩证施治,努力将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比率降至最低。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一切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也要辅以必要的防范措施,做到软件、硬件一起抓,将高等学校的考风考纪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