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暴力;形成;缘由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加之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层出不穷,互联网深深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网络改变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异化失序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理性认识、研究和把握网络暴力的形成规律,及时引入法治治理模式,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作为政治学的术语,则是指不同政治利益的团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达到目的。”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新的特定形式,是传统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学者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 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从本质上看,网络暴力主要是一种言语性质的暴力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敌意行为。从其对象上看,其背后所指涉的对象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某个人所引发的连串性或暂时性的公共讨论。但在网络暴力里的公共讨论并不是充满理性平和的交流、讨论,而是充满了恶语相向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尖酸刻薄、恶毒甚至道德低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的正常承受范围。不光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极端者更将这种暴力从虚拟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成为恶性循环。互联网的出现为暴力的泛滥提供了比过去更为便利的条件,与一般暴力相比,网络暴力有着三大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暴力,按理说其残暴性应该不及现实暴力。然而,网络暴力在很多情况下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而呈现出比现实社会暴力更多的产生机会、更大的参与范围以及更深远的影响。为了认知网络暴力这一异化失序现象,需要厘清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之道,构建足以预防和应对网络暴力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网络的特征与言语的暴力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网络技术,本身就蕴涵着发展和风险的“双面性”,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积极力量,但它并不总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风险问题紧密相关。” 于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那些网络所与生俱来的特性成了网络暴力产生的潜在根源。网络空间交流的虚拟性可以让参加者拭去“身份”的束缚,加上参与成本低,使得一些网民摆脱道德、法律的“枷锁”,肆意宣泄着现实的不满和压力。同时,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公众能突破种族、社会、国家的界限,自由平等地参与到任何事件的讨论中来。公众无论身在何处、何时,只要具备上网的基本条件,通过手机、电脑等都能进入网络公共空间以获取信息、交流看法。网络的种种特征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公共空间。在网络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言语谩骂还是“人肉搜索”都需要一定的公共领域才能得以表现出来。正是网络的独有特性使得网络空间更易出现暴力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去抑制行为”。一些在现实生活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在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低俗、粗暴和极富攻击性。

(二)社会转型与公信力的缺失

当下的中国仍处于一个复杂困难且极为重要的转型时期,伴随着“权力的下放”和政治改革的滞后,我国出现了经济上的贫富悬殊、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加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成为常态以及全球后现代化带来的剧烈震荡,都使得观念碰撞、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社会矛盾的更为激化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更是对各种信息,尤其是公共信息的需求量大增。今年来,我国虽然在公共事务的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当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便会把信息的获取渠道转向真伪信息并存的网络,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如对权力机关的不信任、对所谓的“专家”的不信任,加上不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人自危”境地,使得公众在网络世界里如同现实社会一样无所适从,人们往往以自身的想象或感受去处理周遭的事情,这就造成了社会的非理性化。同时由于言论方面权利的不完善,使得网络成为了现实社会矛盾的宣泄地,遇到不公不顺的事都要到网络上去发泄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暴力便更为具有了市场或传播空间。

(三)网民的低龄化与从众心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56.1%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络公共领域参与者的年轻化与低龄化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网络暴力横行的直接原因。青少年由于心理承受力以及理性分析能力的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加上青春期躁动的心理和较差的自控能力,在网络上容易脱序失范,于是成为了网络暴力的主要实施者。同时,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人类所具有的天生的从众心理,暴力情绪便凭借着文字、图片等媒介在网民中散播开来。网民像被传染一般,失去理性的自我判断,人云亦云,不由自主地加入暴力的队伍之中,正如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感染类似于一种催眠作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在现实环境中,现场亢奋的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四)泛道德化与“沉默的螺旋”现象

网络暴力的产生于泛滥并不取决于者所披露的事件真实与否,而是由于事件或事件当事人触动了大众的道德神经。中国在传统上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之而衍生出的是公众的泛道德化。群体年轻化的网民容易受周围大众情绪的影响,急于对一件事情下道德的是非判断,而无法真正看清事件背后的复杂关系与原因,加之“沉默的螺旋”作用,使得暴力声讨的态势便成一边倒的难以扭转趋势。在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博客;信息传播;社会热点新闻;信息反馈

一、博客在热点新闻事件实现舆论监督

(一)网民信息传播主体化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博客是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个人思想的网络出版方式。并且实现了个人网页自我表达与论坛公众性两个特点。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愿望,传统媒体只是一个主流声音的表达,为了能够实现党和政府舆论监督的职能,传统媒体中的信息的需要经过一些审核,这些信息都是代表主旋律的内容,而真正发自个人内心的作品未必能够通过审核,或许由于内容上的偏颇,或许又是由于文采方面的匮乏,总之这是个比较难的门槛。在博客上,博客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独立的对事件的看法,信息传播主体地位的改变,让博客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也对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的精彩,于是“全民博客”现象的出现成为一个时期讨论的重点。

(二)信息形式多样化

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信息形式,博客让普通民众拥有了更多的个人言论的权利。从这一层面来说,博客的出现为“言论自由”提供了媒介上的可能,使“言论自由”这一法律内涵拥有了更多的可操作性。博客文章内容题材和形式多样,因而更容易受到用户的欢迎。专业的博客网站用户数量大,有价值的文章通常更容易迅速获得大量用户的关注,在推广效率方面要高过一般的网站。如果博客拥有个人网站,也可以自己希望发表的任何信息,但是相对于博客网站来说,个人网站的影响力通常比较弱,而且在创建内容和品牌可信度方面有一定难度,合理利用博客工具有利于弥补个人网站宣传功能的不足。在博客世界里,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人视点描述的真实,都具有新闻传播的价值,平民精神与草根和边缘意识始终贯穿在博客写作之中。

(三)博客使用者独家新闻

目前,传统意义上的由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独家新闻”,在现实的传播环境中仍然存在,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其实是信息发展不均衡、信息渠道不畅通的产物。很多突发性事件是转瞬即逝的,不可能事先守候,不可能按照传统的新闻采写流程来计划安排,因此能偶尔捕捉到时间发生那一瞬是记者最大的运气。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是没有这个条件整天蹲守在街边等待突发时间发生的。即使发生事件后,媒体组织记者及时赶往现场,而此时往往已经“事过境迁”。但是市民博客作者却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虽然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写作培训,然而只要手上有一定的工具,几张事件发生过程照片的拍摄和对事件的简单描述是没有问题的。

(四)发表对事件的个人看法

从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之后,网络的巨大信息存储使得很多人渐渐习惯在网络中查找知识和信息。在博客盛行后,查询的结果很多都显示为博客网页。也就是说博客作为一个载体起了信息和信息反馈的双重作用,博客的作者在个人博客是是传者,而在看别人博客的时候又是受受者。传者和受者在博客传播中没有明显的界限。众多的读者可以成为众多的作者,在上面加上自己的内容和链接,使这个文本的资源大大丰富。就个人知识的角度来讲,博客代表着个人知识的过滤积累以及相互之间的深刻交流,是就某些只是的社会交流辩论的新方式。一个博客把在网络浏览中获取的知识和自己的感想,经过一番思考和升华张贴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上,这是经过摘录、诠释的知识,于是,有着共同兴趣的博客,在博客网站里建立起共享的社区,并在其中不断把知识再生产出来,继续与他人共享,从而组成一个个“博客圈”。

二、规范博客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言论传播

网民通过博客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中来,这成为新闻传播中言论自由的一个表达形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一些不良博客中的传播现象,这对于博客的言论自由来说一个重要的考验,为了能够让网民自由的通过博客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具体的来说,规范博客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一)及时公开新闻信息

当社会重大热点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对于媒体还是对于政府来讲,都要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地反映事件的真实一面,给受众最权威的信息解释,而不是采取瞒报的方式来解决,特别是在现在的信息高度发达的现状下,网络对于信息的传递方式可以说是飞速的。利用博客的形式进行的信息传递,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对信息的一些负面方向进行曝光处理,因此这个时候要及时进行信息的公开成为媒体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二)政府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的地方,网民可以发表对事件的真实看法,但是对于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媒体工作来说,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当博客成为网民参与社会事件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开放化的情况下,给政府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政府应采取措施寻求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之间的相对同步。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网络传播的政策,建立一套适合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控制和管理制度,达到自由与管制平衡。通过政府加强对于博客内容的管理来实现对互联网在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中的管理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的关于低俗网站的整治和管理中,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先后公布了几个批次的低俗网站,并给与一定的治理措施,从这样的管理来看,对不良网站的管理的同时也给博客管理带来一定的警醒作用,是显现博客良性传播方向发展的一个教训。

(三)发挥网络把关人的职能

1.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中国互联网协会了《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写召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言论空前开放的网络社会中,网络上的语言暴力是相当严重的,而论坛往往成为网络暴力的发源地。在缺少道德规范作为指导的虑拟空间里,网民的行为只能依靠自律意识来进行约束,因此必须加强网民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良好的自律意识支配下与他人进行交往。

2.网民自身的素质提升

在网络提供的充分的言论自由的前提下,一方面网民获得了自由表达对事件看法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在群体情绪的影响下,网民的言行也有可能演变为一种“集体暴力”。网友们针对不平的事件,可以谴责、抨击,可以发表评论,这此对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制度建设都大有益处。但是,通过网络追查井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代替法律的制裁而自设道德审判庭,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的做法就是滥用了手中的话语权,让人感到了一种狂热。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洁净的网络环境,广大网民要尊重自己手中的话语权,不要让自己手中的工具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

3.加强互联网的网络规范

互联网的出现有助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系列网络事件提醒我们,有必要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之间的界限,对于侵权的网上言论,要有一套有效的机制进行监督,使侵权者无法逃脱应负的法律责任。无论用匿名还是真名,人们在行使个人自由权利时,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我国应制定专门法律来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其中,应该详细规定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具体应包括知悉权、选择权、控制权、女全请求权等。同时,需要完善其他与公民隐私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与一般性规定和专门法律规定相配套,能够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时代的身份认同[M].台湾: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出版.

[2]黄瑚.新闻伦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26-128页.

[3]朱凯.博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第1期,第52-59页.

[4]章琰.进化还是异化[D].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第63-69页.

[5]鲍洁.论Web2.0博客娱乐文化的后现代性[D].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第2期,第324-330页.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3篇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内容的同时可以渗入许多法律知识。讲授教材中的课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而且,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如学习《陈情表》一课时,我们可以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和“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教师可借此给学生讲一讲对长辈的孝顺和赡养义务。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发扬这种优良传统。赡养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有精神上的慰藉。这些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不遵守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

又如,小说《包身工》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只有十五六岁,住在恶劣的条件中,接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双重压榨。还有一个典型的形象“芦柴棒”,没有名字,备受虐待。讲课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我国的《劳动保护法》中有明文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或招用童工。”

二、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法律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公德类材料作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运用学生的作文进行法制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这篇作文中的事例:2013年12月3日,高中女生琪琪从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前一天,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她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对此,网上议论纷纷,几个网友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去分析造成琪琪悲剧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也已打破道德底线,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店主只是怀疑琪琪偷服装,并没有确凿证据,却罔顾法律将其照片发到网上,引发人肉搜索,并侵犯他人隐私的信息,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奇怪了。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琪琪事件”里,网络暴力正在腐蚀人们的心灵,扰乱社会秩序,触犯道德底线。教师要通过这些告诉学生,对网上的信息要学会甄别,不要做网络暴力的幕后推手,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再看2015年的全国卷高考题:因父亲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小陈迫于无奈,也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个作文可以从“情”和“法”方面立意,可以批评老陈的漠视法律,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可以赞扬小陈的坚守法规,用法律来维护亲情是爱不是害,不为亲者讳是法治精神的体现;给警方写信可以写运用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时需重视隐私保护。

针对2015年8月18日出现在邯郸街头的“警民对跪”一幕,教师可让学生写一个评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跪事件”的背后是我国要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法治国家,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的结合,首先要大众破除“人情高于法”的执念。

三、通过语文字词教学介绍法律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对某些词语的解释,教师可尝试从法制的视角来分析。如讲解“赡养”时,教师可将“抚养”与之相比较,告诉学生父母抚养孩子是无条件的,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未成年人出生后有享受父母抚养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每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样父母有让子女赡养的权利。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享有某种权利时就必须承担对等的义务。通过对“赡养”“抚养”两个词语法律角度的讲解,不但能使学生对两个词的区别更明晰,而且能使学生对权利、义务的相对性有初步的认识。

有些语病题也给我们提供了法律教育的机会。如2015年保定调研考试的一个病句题:四部门联合通告指出,司法机关对2014年12月1日前自动投案的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本是没有语病的句子,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减轻和从轻是重复。在试题讲解时,教师可给学生解释一些法律概念:减轻处罚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

总之,语文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同时,法制教育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完成德育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动脑筋,找办法,利用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1):52-53.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4篇

学校安全事故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一是学生的人生安全,二是学生的财产安全。从细的方面可分为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等。

1.1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管理安全。教学楼和宿舍是学生在学校最常待得地方,是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也是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场所。容易发生火灾,拥挤踩踏事件,因此要重点整治教学楼和宿舍拥挤,违章用电现象,消除火灾隐患,严格宿舍夜间管理,确保学生宿舍安全。

1.2突发性疾病集体爆发,关注学生的卫生保健安全。经过03年的“非典”和09年的“甲流”两次疫情的考验,开展学生对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成为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卫生常识的教育,制定对常规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严防疫情的发生。另外,还需严防病从口入,确保师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

1.3正确对待网络,树立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对学生好比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给学生大量的科学信息又可以使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学业。尤其是中职生处在向成年人过渡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又有着成年人独立的一面。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一些不法份子,利用学生的善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加强对中职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1.4学会关爱身边的同学,抵制校园暴力。学生们正值青春少年,情感丰富,有着对成年生活的向往,叛逆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冲动。人生经验的缺乏和人生目标的模糊使得他们易聚易散,矛盾丛生。一些学生自小家庭离异,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与社会不良青年联系密切,哥(姐)们义气严重,成帮结伙,打架斗殴。我们需要及时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关爱其他人的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路格局与实施

2.1完善安全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层级综合治理。涉及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十几种,比如来自学生间的暴力、欺诈、吸烟、食品卫生、失火、触电、溺水、中毒、运动中的伤害、集体活动间的拥挤等等,这些都时刻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广大教职工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1.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层层抓落实、整改和防范,利用教职工大会宣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少数老师对安全教育的麻痹意识和侥幸心理以及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错误思想。

2.1.2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明确事故安全责任,做到学校领导亲自抓,学管人员主要抓。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或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学校安全工作中,做到人人有责,形成学校的安全工作网络保障体系。比如在领导的统领下①由教务处及科任老师建立教学管理安全网,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安全管理。②由学工处和辅导员(班主任)建立生活安全管理网,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教育。③由学校保卫处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做好夜间巡逻以及对外来人员入校园的查询登记工作,防止治安案件的发生。

2.1.3明确安全责任,调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带头作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工作。其中,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生力军,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往往也是发现问题及协调问题的第一人。辅导员(班主任)责任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实程度的好坏。我认为班主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最需要做的①经常宣传学校安全制度和措施,做到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时刻向学生敲响警钟。②要从细处管理,不仅要注意学生上课时间的安全,还需注意学生课余时间以及在寝室内的安全。③善于观察自己的学生,一旦发现什么异常,要及时与同学沟通,从心理解决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消除隔阂,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时期。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宣传口号不能只挂着口头上,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脚踏实地完成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宣讲学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起每个同学的足够重视,防范于未然。⑤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如配合学生安全员和校卫队的队伍建设,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做好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等等。

2.2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扎根于学生心中,减少安全事故。对于安全教育问题,虽然学管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每时每刻都在强调,但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安全教育经常是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今天说的话可能当时记得,可过了两天就忘了。如何把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呢?我的看法有下面几点。

2.2.1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学校有关部门利用课外时间、团会、校会、升旗仪式安排师生共同参加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这样不仅增加了老师的责任心,又使学生学会了自身的安全防范。

2.2.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利用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进行。如组织同学收听广播、收看法制节目,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辅导员(班主任)可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辅助点评,引领正确的话题方向。

2.2.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校园内可张贴宣传标语,在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警示牌。定时定期的集中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后要及时清除。执行好消防、交通及保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学校集体活动管理等。

2.2.4通过游戏、模拟现场、亲身体验等更贴切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展了死亡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死亡过程的方式来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死亡的好奇心,大大减少了校园的自杀率。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5篇

2009年5月7日晚上8时许,25岁的杭州青年谭卓在越过斑马线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超速行驶的三菱跑车当场撞死。肇事者胡斌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学生,年仅20岁,当时正在与朋友玩飙车游戏,结果撞上了谭卓。事发后,肇事者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这场交通肇事案,案情不复杂,本不会引起公众的兴趣,但是案件中受害人和肇事者的身份被网民和媒体贴上了标签,具有了特殊的符号意义。一方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上进青年”,另一方是冷漠、毫不在乎、在车祸现场谈笑自如的“富二代”。身份上强烈的对比使事件引起网上数以万计的帖子和评论,“杭州飙车案”成为网络舆论激荡的公共议题。这里,我们可从以下几个关键词来分析。

一、网络舆论

事发后,各大网站和媒体都对此事做了大量报道,网民帖子铺天盖地。当有消息称肇事者因为高额赔偿可能获轻判时,新浪网上很多网友评论――“有钱就可以买人命啊”“这就是努力赚钱的好处,赶紧赚钱吧”“社会就这样,在钱是一切的情况下,除了无奈,就是无助”等等。这些言论经网络传播形成了“网络舆论”。

所谓网络舆论,是在网络空间产生并传播的、通过对社会焦点问题关注而产生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信念的总和。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就是网络空间的舆论形态。①网络舆论的主要形式是网络中的媒体言论和论坛以及网民的帖子等。由于网络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的影响力和它参与性、主动性的特点,在制造公众舆论上具有优势。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某一事件的细节,激发公众讨论,形成公众议题。网络舆论平民化、去中心化,是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实现途径。

二、网上

当各大网站和全国性媒体报道这个事件的时候,杭州当地的报纸《钱江晚报》对此事只字未提。杭州的19楼论坛――这个论坛隶属于当地的报纸,也在不停地删除网友对此事的评论。至于警方所宣称的“70码”速度,网民也普遍持怀疑态度。当地媒体的做法和警方的报告触怒了很多网民,网络上质疑当地媒体和官方的帖子也越来越多,飙车事件演变成了一个新的“”。

网上指的是网民对民生、政府管理、腐败、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在网站、论坛、博客等空间,通过短信、QQ、MSN等新兴媒介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引发网络舆情漩涡,形成网络。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网民很容易聚集起来自由地发表意见,而且网上影响的面积大、范围广,经过网络的传播将潜移默化地改变网民对政府部门的看法。②

网上有其积极意义,但它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不能正确地反映民意,甚至演化成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语言暴力,网民通过谩骂、人身攻击以及人格侮辱来攻击当事者。大多是为了宣泄内心的愤怒,对待人和事非黑即白,缺少理性的判断。“杭州飙车案”中网友对肇事者胡斌的谩骂和激烈指责就显示出了理性之外的网络暴力倾向。

三、信息鸿沟

一起交通肇事案,但是一开始网民就把它定义为“富家子飙车撞人”。网民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很多是激烈且不理性的,要求严惩肇事者,这个“严惩”本身就带有刻板成见。是“交通肇事”还是“危害公共安全”,要交给法律来裁决,网民不能单纯站在同情和人性的角度来判断这个案件,这说明部分网民在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上有欠缺。中国社科院的法学专家刘仁文认为,法官应该理性地对待民意,民意也应当理性地尊重法律。不同的认知之间会出现“信息鸿沟”。

联合国发展署将信息技术拥有、信息技术利用以及信息创造能力方面显著的差异化现象称为“信息鸿沟”,也称为“数字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简言之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别。③

虽然现在网络普及了,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但每个人信息利用水平不同。由于不同人群对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对信息判断、吸收、处理能力的差别,也造成了“信息落差”、“知识分离”等问题。在经济、文化及社会地位上处于优势的人更具备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即使能在网络上接受到海量信息,也无法正确分析这些信息,容易失去理性,容易在道德的符号意义下形成网络暴力。

四、沉默的螺旋

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节目对“杭州富家子闹市飙车撞死人该不该严惩”展开激烈辩论。节目直播当晚,山东观众短信投票支持严惩该富家子的有16091人,认为应该宽容不必严惩的只有1756人,即支持重判的占所有投票人数的89%,接近九成。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 “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④

网络上,多数网民持相同意见,少数人认为不该丧失理性,公众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在网络传播中有所改变。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个人在表明意见时不用过多地担心自己会陷入劣势意见,个人意见的表明更大胆和自由化,网民更倾向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必跟随他人的意见,使“沉默的螺旋”被弱化。但是这并不代表“沉默的螺旋”式的从众心理从网络上消失。有研究者认为,在网络空间,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强度相对减弱,但其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

五、议程设置

这起普通案子演变为公众议题,网络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议程设置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与唐纳德・肖认为,新闻媒体通过对信息选择以及连续、长期报道,将影响公众对什么是当前重要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判断。媒体对议题的优先报道与公众议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长远看媒体议程将影响公众议程。⑤在网络传播中,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参与到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来,通过引发议题和影响议题来进行议程设置。一方面,网民自发在论坛上发帖,赋予某些事件显著性,将公众注意力引导到这些事件上来,形成“非强制性”议题。随着议题的深化,公众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不断跟帖,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引起媒体注意,提上报道日程。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会影响报道议程,尤其是它的非理性情绪会导致舆论“一边倒”的现象。网络舆论出现后,媒体跟随报道事件,促使事件最终成为公共议题。

参考文献

①林凌、赵亚涛,论网络舆论的基本特征,《东方论坛》,2007年第5期

②魏文彪,网上须网下消弭,东北新闻网,2009年6月1日

③牛培源、邱均平,我国信息鸿沟现状的数字化解读――基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3-2007)的计量分析,情报杂志,2008年第12期

④谢新洲、王宇,“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新华网,2003年8月19日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人肉搜索;合法化;隐私权;公共道德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79-1

当今社会是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带给我们的是信息的广泛传播和资源的充分共享,但是在互联网高度流通的今天,我们是否会因此对个人信息的泄露而担忧呢?一个公众人物的出现,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人肉搜索问题,那么人肉搜索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合法呢?是一个值得搜索的问题。

一、人肉搜索的基本释义及社会效应

人肉搜索是中国社会中的热点现象,也是目前网络上争议比较大的纠纷,广义上,人肉搜索是指由征集者向发问者提供被征集者的信息的方式,狭义上仅指通过人机结合的搜索方式,逐渐获取特定的信息,然后加以整理,分析,最后找出并确认结论。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人肉搜索带给我们的只有弊而没有利,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正面效应:(1)舆论监督,通过人肉搜索的具体应用,对社会上的一些违道德的行为进行披露,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2)作为社会进步的驱动器,人们在利用人肉搜索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对一些社会的主流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自我分析,使团结互助的美好品德发扬光大,弘扬了正气,促进了和谐。(3)可以发泄不良情绪,人们可以利用人肉搜索发泄不良情绪和释放生活压力,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的激增。

在认识人肉搜索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负面影响,也正是这些负面影响产生了人肉搜索是否合法化的问题,具体有一下几个方面。(1)侵犯隐私权,人肉搜索产生的背景,多是社会上一些比较有争议的案件引出了一些有争议的人物,而将这些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放在公众都轻而易举得到的地方,让大家去浏览,去谴责,这无疑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的;(2)容易产生道德泛化,当一个案件发生时,有些人可能有着与公众不一样的看法,但是在大家都一味的谴责当事人的时候,这些原本可能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人们或许就动摇了;(3)降低了网络的公信力,当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公开之后,人们就不再相信网络了,会产生一种戒备心理。

二、人肉搜索到底是言论自由还是网络暴力

2007年底,姜某因丈夫有了第三者想与其离婚,选择了从24楼跳下自杀身亡,然而她在生前写下了后来为人所知的“死亡博客”,将其自杀的原因都归咎于丈夫的不忠,并在博客上公布了大量的丈夫与第三者的照片,这些信息公布后,引起了网民的大量搜索,一时间,丈夫王某的个人信息广泛流传,人们在网上骂声一片,更严重的是,就连王某的父母也难逃厄运,屡屡受到匿名信甚至是恐吓信,整日生活在恐惧中,给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由此可见,人肉搜索真的可以是网民对某些事件进行个人肆意评论的工具吗?对于他人的隐私,真的就可以这么肆无忌道的公开吗?在现在看来有两种主张,赞成说认为,人肉搜索就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既然这些案例被在网络上,人们就有权利去评论,甚至是批判,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可以对大众的道德进行监督,防止道德滑坡,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反对说则认为,人肉搜索就是一种网络暴力,将人们的私人信息未经他人同意公布在网络上,还加以渲染,供人们浏览,这本身就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无疑是一种网络暴力,是对人身的一种攻击。

三、通过立法规范进行言论自由和人肉搜索的平衡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而基本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早已经对隐私权加以保护,我国法律不并是完全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我们公民恰恰拥有较大程度的言论自由权,公民可以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应该是建立在必要的法律限度内,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是,应该注意到是否侵害到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没有侵犯到他人合法权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四、人肉搜索的入罪化问题

第一,从性质上看,人肉搜索具有危害后果严重,侵害方式便捷,行为手段隐蔽等基本特征,这符合了行为入罪的一项基本特征,就是违法行为。它是确定人肉搜索作为犯罪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其特点是违法性。

第二,从对法益的侵害上来看,公开在网络上披露他人信息的人在掌握他人的个人隐私后,采用公开曝光,辱骂,肆意评论等形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导致他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这是确定人肉搜索是否构成犯罪的基础,只有具有了法益的侵害性,才能进行入罪化研究。

但也有人认为,人肉搜索就不应该进行入罪化处理,因为人肉搜索充其量只是公民超出法定范围内行驶言论自由权的行为,不应该用严厉的刑法加以控制,加以劝解和引导即可。

五、结语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演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变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2.53 亿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毋庸置疑的是,网络的便捷性和交流性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方便,但是,网络文化的不稳定性也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等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深入研究,尝试探索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实现新发展。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教育带来的机遇。一是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沟通渠道,更有利于有思政教育工作者收集社会、家庭和学生对思政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二是网络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先进的思政教育方法和案例可以通过网络得到高效的共享、不同区域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共同研究思政工作,促进新思路、新想法的产生和成熟。三是网络可以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和视野。网络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思政教育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有效地搭建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领域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及时对教育方式和思想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发挥。

(二)网络给高校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一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会起到负面影响。当前网络管理越来越健全,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良信息、黄色信息存在,这些信息都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尤其大学生正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事物判断的能力还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预。加之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在网络上宣传霸权主义等不良思想,使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二是网络会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导致了他们对现实的人际交往漠不关心,对社会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同时,一些网络游戏大力宣扬暴力等不道德的行为,会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盲目模仿,导致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一)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要想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要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给大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强化技术预防,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要进行技术过滤,对大学生的上网轨迹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浏览不良网站,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进行阻止。同时,要加强对上网行为的自我管理,树立文明上网的风气,成立有学生个人组建的网络监管小组,对学生日常的上网行为进行正面引导和干预,为做好思政工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正面引导。要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正面引导,要加强正面信息的传播、覆盖,让互联网充分发挥自身传播速度快、涵盖范围广、个人参与度高等特点,将互联网打造成一个网民合理表述情感和个人看法的平台和载体。作为大学生来讲,必须要引导他们多多关注正面的舆论信息,用积极的信息去感动他们、鼓舞他们、教育他们、影响他们,让他们通过互联网及时、快速地了解社会上的积极因素,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大作用。

(三)注重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疏导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没有完全成熟,对外界的干扰也没有防范措施,一旦受到不良信息的刺激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很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事件。在网络环境下更是如此,当前,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有些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交友,反之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学业可是毫无兴趣,甚至有严重的暴力和犯罪倾向。作为高校的思政教师来讲,必须要及时对学生的个人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疏导,将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

(四)强化网络道德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上网的人数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约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在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强化学生利用互联网的道德建设,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互联网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环境,在互联网上跟现实社会中一样也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不能轻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来。可以结合一些正反两面的典型剖析,让学生们真正懂得,在互联网上一旦做出违法的事情来,不仅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参考文献

[1] 王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14).

[2] 王海建,宋英.3G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1(01).

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第8篇

在当代,电脑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无论是什么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世界上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的最新、最热点的人与事都能立刻在网络出现,并且通过互联网的全球联通,迅续传遍全球,让更多人可以及时接受新鲜资讯;我们可能会有那么一些亲人朋友在很远的地方,以前我们需要花昂贵的电话费才能同他们讲话,但是现在通过网络视频,我们可以很轻松省钱地同他们视频聊天;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我们能够很方便又全面的找到我们所需要资料,在百度或者谷歌上面,我们仅仅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比起传统的查阅方法,“网络”确帮我们提高了获得知识的效率。现在的网络联通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都能够在网上“大融合”,大家各种不同的看法、观点都能够互相讨论交流。网络以其独特的功能帮助大家,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我们的生活。

一、对我们而言,网络的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是一个先进的学习工具

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涵盖量广。网络依靠着它的这些特点,无疑可以给我们对知识经验的获取提供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想象到学习经验的获取与保存是何等不容易。而网络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通过其庞大的联系能力,将我们所需的知识经验三维化,立体化,使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并且在网络视听的双重冲击下,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联合国教科文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常规教育让人掌握所学知识的10%~20%,而网络多媒体教育具有的视听冲击功能,可以使我们至少掌握所学知识的50%以上。我们具有其特殊性,我们是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监督的。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我们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是我们的一个特点。而恰恰是我们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监督,才使得这一个特殊的群体使用网络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学习。所谓网络学习,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

2.网络可以让我们适当休闲,劳逸结合

众所周知,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看各种剧集,无论是美剧,英剧还是日韩剧国产剧,对于整天忙于学习的我们而言,适当的放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看各种国外剧集,一方面可以锻炼外国语言的听说读写,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听歌,无论是高雅的古典音乐还是嘻哈摇滚的音乐或者是流行金曲,通过音乐的熏陶,我们不仅仅是放松了身心,更是加深了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对于我们而言,虽然在校学习成绩是最关键的,但是如何全方位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音乐的熏陶,以及在网络上在线看一些书籍,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二、我们过度使用网络的弊端分析:

1.我们痴迷网络将会影响学习

对于我们而言,学习显然是最最重要的,我们毕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而且高中美好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旦我们过度痴迷网络,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面,必然将影响我们的学习。曾经有新闻报道过,有一些我们因为痴迷网络游戏,每天晚上玩网络游戏到凌晨,白天上课提不起精神,老是想睡觉,久而久之成绩慢慢下滑。但他们每天心中所念所想的仍是游戏,没有把自己的心思花在学习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糟。

2.我们痴迷网络将会影响身心健康

沉迷于网络的我们群体大都长期出入网吧等不良场所,很多黑心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没有依法阻止未成年人上网。这些网吧出入人员混杂,空气不干净,而且网吧内没有卫生保障,其环境也十分脏乱。痴迷网络的我们需要长时间紧盯电脑屏幕,他们缺乏睡眠,饮食不规律,长此以往,沉迷网络自然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使这些沉迷网络的我们各种急性病症数不胜数,甚至因为长时间持续上网而导致猝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沉迷网络带来的影响其次是心理方面的:高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他们有的会受到网络上面带有黄色暴力色彩的不良信息影响,我们心智不成熟,容易模仿这些行为。反应到现实生活上面,他们容易性格暴躁跟家长同学产生冲突。带有黄色的网络不良信息更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他们有的可能沉迷于网络中虚拟的情感,网恋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单纯的我们因为约会网友导致悲剧发生的案例也时有出现。我们们有的常常会因为虚拟的感情而心神不宁,他们可能会忽略现实生活中与家人朋友老师的沟通,他们长期是与电脑在进行交往,他们在虚拟环境中享受着虚拟的感情,有的沉溺于此,造成严重后果。这些沉迷于网恋的我们将会慢慢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和积极参与意识,他们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与真实人类,真实社会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将会慢慢与现实生活的脱节,这些都是十分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