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泡沫经济的危害

泡沫经济的危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1篇

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经济;问题;分析

1 房地产泡沫经济

房地产泡沫指的是房价高涨,在房产上投资过热造成产品过剩,导致市场没有需求,从而产生了一种表面的虚假的繁荣,显著表现是房屋的空置率变高。根据意义来看,指的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房价突然涨价,价格上升使人们觉得会出现涨价的情况,然后又吸引了许多新的投资者和买主,而这些人通常只是想要通过买卖时的差额来获取高额的利润,对于房屋自身使用价值不感兴趣。之后房价开始逆转,然后价格暴跌,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2 房地产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2.1 房地产泡沫经济形成直接的原因

过度的投机行为造成了地价的飞涨,而这就是产生房地产泡沫的最为直接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作为最为活跃的房地产行业,投机行为特别的严重。不健全的土地交易的制度,不完善行业管理准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投机的活动,产生了许多投机性的泡沫。许多房地产的开发商都设法进行圈地,大量储备土地,待到时机合适,把土地用高额的价格进行转让活动,或者是进行开发并且疯狂地炒作,造成地价以及房价飞速的上涨。在一定的程度上,房地产投资成为了圈地的投机,投机成分日益增加,泡沫经济也日益形成。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土地资源较为有限以及稀缺,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土地稀缺以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2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间接原因

(1)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预期在实质上指的是对于价格的预期。因为房地产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当其价格上升的时候,人们认为今后的价格还会上升,导致需求量的增加,但是房地产开发商惜售,减少供给量。这样就又刺激了价格的上升,产生了泡沫经济。在泡沫经济破灭的时候,价格不断下跌,人们觉得价格还会下跌,持有者不断抛售,增加供应量,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人购买,导致需求量减少,加剧了房产的价格下跌。

(2)房地产投资过度增长

房地产投资增长的速度,需要和城市化进程保持一致,倘若房地产投资的速度,其增长情况大大超出了城市化的进程,那么容易导致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之间严重不平衡的现象,房屋的闲置率升高,价格急剧下降,导致泡沫经济。

(3)银行信贷的非理性扩张

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房地产开发商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但是伴随房地产规模不断的扩大,倘若开发商只靠自己的资金,是不够的,开发商的资金,其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通常来讲,政府对待房产开发的金融贷款都会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具有较高的回报,这促使许多银行在进行贷款的操作过程时,违反相关的规定,对开发商进行大量的贷款,没有认真验证开发商信用等级,使许多资金涌进房地产市场,又没有进行风险控制,导致了过度开发的现象,使各种的投机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堆积了金融的风险,促使了泡沫经济的出现。

(4)结构性矛盾

豪宅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比例,需要控制于合理的范围内。倘若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都投入到开发豪宅,在一段时间里,大户型大面积的豪宅数量会急剧的上升,并且出现闲置,经济适用房会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这样的结构性矛盾首先加剧了商品房的空置率。其次,导致经济适用房价格日益增加,在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房产泡沫。

3 房地产泡沫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泡沫经济破灭会造成金融危机,给相关的金融机构造成许多的账和呆账。还会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去平衡。房地产泡沫经济会造成投资预算的增加,在市区高地价的地域进行房产投资,没有利益可图,导致公共投入量的出现缩减,阻碍经济的发展,导致结构失衡。另外,地价持续的高涨,会造成本来就缺少的土地低度使用或者大量闲置,投机倾向性变得越来越明显,人们资产差距变大,社会分配工作不公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也对社会结构平衡造成影响。房地产的泡沫经济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造成影响,对国民经济的比例和结构造成破坏,泡沫经济一般是由于虚假的预期的高盈利的投机带动的,不是现实经济增长的原因。其产生与形成,造成经济的结构扭曲、总量虚假的增长,如果这种泡沫经济长期存在,将会限制其他行业的有效发展。

4 防范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及措施

4.1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现今,我国在房地产方面尚未建立一个包含了担保和保证的金融机构、贷款创造与投资的金融机构、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政策性的金融机构的较为完整的房地产方面的机构,房地产行业金融机构缺乏监管,除了相关银行的运用的规定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金融机构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规范同样也有待完善。现今,金融体制不够健全,倘若金融部门不断地对金融管制进行解除,容易导致许多信贷资金流进不是生产性的部门,造成泡沫经济。需要特别重视金融机构的贷款过于集中的问题,避免信贷过于集中在房地产行业。

4.2 加强对地价的监测与调控

建立城市的基准地价相关公示制度,对其进行编制,并且定期地对各类地价指数和各类的物价指数进行,作为交易时的参考。建立起房地产行业成交价格的相关申报制度以及交易价格的相关评估制度,让政府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个房地产项目的成交价格。对于商品房预售工作,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开发商进行土地投机行为。规范房地产的融资过程,防止银行出现信贷膨胀、坏账和呆账的损失。利用货币进行金融性政策的调控行为。当市场过热的时候,政府应该通过紧缩信贷额、提高利率这类货币政策来对投资结构以及投资总额进行调整,确保房地产行业能够稳定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政府还应该发出警告,对市场信息进行公开,加强对于投资者的教育。

4.3 尽快完善土地税制

我国应该根据房地产行业运作的过程以及市场设定的税种,建立起合理的完善的土地税收有关体系,全面地发挥税制调节的作用。在建设税制时,不仅仅需要从财政收入的角度进行考虑,还需要从土地配置的全过程来制定,从收益、转移、使用、占有各个环节来完善土地税制,充分发挥税收对于资源合理进行使用的作用。政府需要严格地对投资开发的进度进行监测,在规定的期限里,没有进行开发或者是故意延迟开发的企业以及个人进行征税,除了土地税征收之外,还应对土地转手的频率进行严格限制。

4.4 规范政府市场主体行为

应该要规范政府的主体行为,规范土地进行出让的行为,提高市场管理的地位以及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政府需要对土地使用权以及有关交易进行动态监控和严格限制,减少加价转手的可能。土地出让需要应采取土地拍卖、招标的方式,严格地对协议方式进行限制,为了避免出现低价协议进行土地出让,应该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规范的协议来制定最低价标准。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其中潜在的危机,然后及时地对不良现象进行治理,并且尽快地完善有关的税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为我国房地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与危害及其对策作简要分析。2010年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旨在抑制过快增长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住房权利。

一、房地产市场泡沫

所谓泡沫经济,是指由于人们非理性的经济活动,导致某种交易物的价格剧烈增长,这个价格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这种突然形成的高价,不能长期维持,按照经济规律,经过一定的时间它必然会下降到符合其价值的水平上,这种现象就像泡沫的破裂一样,所以称作泡沫经济。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房地产市场时,便形成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

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大规模爆发最早产生于日本。从1985年开始,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鼓励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的房地产业,导致房价飞涨,使得国民纷纷投机房地产市场。

二、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各地政府对待房地产项目几乎是一路绿灯,在政策与经济上都给予其相当大的扶持力度,这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过于强劲,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这种非理性的发展,使得房地产业已经显露出超出国民经济承受范围的苗头,房价一路飙升,许多地区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民众的购买能力,“地王”与“天价”楼盘不断地涌现,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暴利行业的代名词,其产生的经济泡沫也在不断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居高不下的市场需求导致房价非理性上涨。需求是市场的根本推动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国民对住房的需求量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加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住房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长期供不应求的状态下,由于没有政策的限制,开发商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在利益的驱动下,房价的上涨逐渐进入了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并且开始了恶性循环,使得整个房地产市场一直维持在一种高房价、高需求的状态,而且房产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从而促成房地产泡沫。

第二,我国土地的稀缺性导致房价随地价飙升。我国的土地供给尤其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量十分有限,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性,众多的大型企业纷纷介入,大量的国内企业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导致土地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土地出让金动辄几十亿上下,地价的猛涨导致房地产开发成本的直线上升,开发商为了获得高利润回报,只有不断抬高房价,最终把负担全部转嫁到了购房民众身上。

第三,银行等金融行业支持过度。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有超过50%的资金是来自于银行,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将资金大量注入房地产市场,间接地促进了地价的飙升;同时,银行本身盲目的扩张信贷规模,忽略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性,致使各种投机行为愈演愈烈,不断堆积金融风险,也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第四,各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的追求。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性,其在很多地方都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对于房地产行业,各地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导致房地产的政策过于宽松,地方政府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这也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第一,广大民众的住房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房地产泡沫破裂前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房价过高,这使得人民大众无力购房,或者说一旦购房便背上了巨额的银行债务,成为所谓的“房奴”,一方面大量的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人民的住房需求却始终得不到满足,这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利于社会安定与发展。

第二,泡沫破裂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可以看出,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投机者,大量的国民资本投入了房地产行业,一旦泡沫经济破裂,将会引发剧烈的金融危机,企业倒闭,投机者破产,最终银行将会成为最大的买单者,由于银行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银行的亏损对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灾难是难以估量的,不仅如此,这场经济灾难对国家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四、房地产泡沫的对策

第一,银行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核机制。由于房地产业的主要资金来自银行,要严格的控制银行的信贷项目,杜绝信贷违规操作,严防不良贷款产生;同时,要严格控制房地产业银行资金的比重,防止控制投机行为,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条件。

第二,加强管理土地市场。土地交易价格是房价的风向标,因此要对土地市场进行严格规范,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遏制囤积土地等各种土地投机行为,保证土地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生成机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8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009-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持续多年成为我国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投资与信贷规模的不断增长,房地产泡沫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日益成为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

通常情况下,泡沫亦或者泡沫经济一般都是指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在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投机手段,导致某种商品、资产或者股票等的价格呈持续上涨的趋势,使其价格远远高于其市场实际价值,这种由于过度猛涨而导致其远离真实价值的高价格不会得以长久维持,最终都会如泡沫般破灭消失,其代表的是一种由于高速度与高消费所带来的超高价值导致产生的违背价值规律与正常规范的经济现象。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或者一系列的资产在经历了持续上涨的价格运动后,其市场价格远远超过其实际的市场价值的一种经济现象。因此,我们也可以定义房地产泡沫的涵义:所谓房地产泡沫就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而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决定的合理价格,其高出市场基础价值的那部分持续不断上涨的运动过程与状态,是由房地产行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所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一般来说,我们大都认为房地产泡沫即指房地长行业高于市场基础决定的实际价值的那部分。

二、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机理

依照经济学中资产收益决定资产价格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知,当某总资产的价格持续不断上涨时,就会导致其严重背离市场决定的其合理价值,进而就会导致泡沫的产生。泡沫经济的产生通常都是以繁荣的局面开始,以经济危机告终,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某种资产的价格扭曲与资源的配置失误,造成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进而会危及到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稳定,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危害。而纵观国际范围内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大都是由房地产行业与股票作为其主要的经济载体。譬如,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就因为狂热的房地产投机而引发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泡沫,最终导致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最大的经济危机;再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使得日本经济至今也无法走出经济泡沫的阴霾笼罩;近如我国1992年――1993年之间海南发生的房地产行业泡沫造成的近800亿元银行死账;1997年同样因为房地产行业泡沫而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本世纪2007年――2008年间美国雷曼兄弟因为房地产次贷危机而宣布破产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等,都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海啸般的震荡。房地产之所以能够成为泡沫经济载体,是有它的生成机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资源稀缺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项从事不动产开发、投资与经营的行业。所谓不动产,其主要就是指土地资源及其建筑物。然而土地是人类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载体,相对于其他的生产要素,其具有供给稀缺、垄断、多样、投机和弹性小的特征。并且,随着我国社会总体需求的不断增长,其供给的弹性只会越来越小,进而会导致其价格要素越来越高,也就会造成建筑物价格的上涨,致使房地产行业价格远离其实际的市场价值,为房地产行业泡沫经济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投资主体的预期

投资主体对房地产行业价格的预期在经济学中是对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测。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常常会滞后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无论投资主体对未来房地产行业的价格预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会对房地产行业的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投资主体对房地产行业价格的预期都为看涨,那么往往就会为房地产行业市场泡沫提生的基础条件;如果在投机泡沫产生之际,投资者的预期价格越高其资本收益也就会越大,因此导致其限期购买量的增加,在其以更高价格抛出时,市场需求量反而会增加,这种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就进而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虚假繁荣,进一步导致经济泡沫的恶性循环。

3、银行信贷缺陷

当前,大部分国家的金融体制与银行体制尚不健全,在此情形下,如果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所得信息不对称,盲目追求市场份额、扩大信贷规模,却忽视对借款人信誉资信等的跟踪调查,往往会给银行带来信贷危机,进而会加速房地产行业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与膨胀,最终也会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

三、防范和改善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随着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是也要加强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的控制,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及其所带的危害,我们要根据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机理,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有效预控,譬如:第一,规范土地市场。政府要发挥其有效的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立法等措施对城市规划确立合理的土地使用结构,对违法乱纪者严惩不怠,加快对有形土地市场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公平客观的招投标机会,并将土地储备量、土地使用结构及其评估价格等相关信息公布于众,保证土地市场价格的公开透明,同时还可以灵活采用利率、税收等相关经济政策,保障房地产行业市场秩序的正常有序进行;第二,完善金融体制。我国银行业应该从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入手,完善自身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则应不断加强对借款人信用、抵押与保险等相关机制的完善力度,共同推动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的和谐发展;第三,提高企业竞争力。当前,我国国内的工业水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都给房地产行业实现快速飞跃提供了契机,房地产行业要不断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诚理性地为城市居民提供质量、功能与服务都达标的房地产产品,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争取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范围内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以及世界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市场的发展逐步得到优化,房地产行各类投资主体结构局面也日趋完善。因此,为了健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格局,有效预防房地产行业泡沫经济的发生,进一步促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障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在正确分析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合理对策实行宏观调控,确保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振良.房地产经济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成福.透过放假审视当前的房地产业[J].经济论坛.2003.

[3]谢经荣.地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国际经验及其借鉴[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2.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危害;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91-02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现代化进程加快,有些人买房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以谋取利益。鉴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金融机构过度放贷等特殊国情,必须加剧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一、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度过了市场化初级阶段,基本上完成了市场化进程。现在的市场在产品供给和企业“市场类型和消费者”产品和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消费者及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房地产价格存在着潜在升值的趋势。对房地产未来价格的非理性预期造成投资者对未来房地产投资高回报的设想,过多的货币资本投入到有限的房地产买卖中,推动价格不断上涨,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

(二)银行信贷非理性扩张

房地产的高回报,使许多银行在贷款的操作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向开发商发放大量贷款,金融风险不断堆积,使泡沫产生的可能性加大。

(三)土地的稀缺性

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稀缺的土地需求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种需求既有发展经济的客观需求又有对土地获利的需求,在土地获利需求的驱使下,把获取的土地权益作为谋利手段。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上涨、供给增大,投资者预期价格下降。而泡沫发生的时候,市场机制失灵,人们的行为买涨不买跌,不遵循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当价格上涨、供给增大时,投资者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一)造成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失衡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意味着投资于房地产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在泡沫经济期间,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聚,投机活动猖獗。一方面,地价上涨导致投资预算增加,在高地价市区进行投资无利可图;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地价持续高涨,土地作为人们心目中最安全、收益率最高的资产被大量保有,使得本来就稀少的土地大量闲置或者低度使用,土地投机的倾向日益凸现。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持有者与非房地产持有者、大都市圈与地方圈的资产差距越来越大,招致社会分配新的不公,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带来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二)导致金融危机

房地产业与银行的关系密切主要是由房地产业投入大、价值高的特点决定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就成为最大的买单者。而银行的倒闭不仅仅是这家银行自身的事情,而且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使其他银行也面临挤兑风险。

(三)造成生产和消费危机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企业倒闭意味着大量员工失业,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以防不测。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四)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大量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富人盲目购房进一步提高房价,导致社会下层人士买不起房,进而激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和谐,势必引起社会的不安。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扩张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会对一些行业造成冲击,引发失业等社会不安状况的产生。

三、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

(一)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和管理

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制定合适的政策,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的首要措施。房地产兼有资产和消费品两重性,必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房地产建设的投资管理,根据收入的水平来确定投资规模,使房地产的产与销基本适应,不至于过多积压。其次,要加强房地产二级市场的管理,防止过分炒高楼市使房地产泡沫剧增。最后,要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大力发展安居型房地产。同时,应加强市场统计和预测工作,从而使房地产行业成为不含泡沫的实实在在的主导产业。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

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控体系应当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为政府宏观决策作好参谋。因此,国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业的宏观监控体系,通过土地供应、税收和改善预售管理等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有效地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三)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当通过土地资源供应量的调整,控制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要根据房地产市场的要求,保持土地的合理供应量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切实实行土地出让公开招标制度,控制一些城市过高的地价。要坚决制止高档住宅的盲目开发和大规模建设,防止出现新的积压、出现由结构性过剩引发的泡沫。要严格惩处各类违规行为,严厉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非法圈地、占地行为,避免为获取临时和短期的土地收益而擅自占用和交易土地,对凡是超过规定期限没有进行开发的土地,政府应立即收回。全面清理土地市场,坚决打击开发商的圈地和炒地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土地批租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四)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加监管手段,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水平。其次,要加强信用总规模的控制,不使社会总信用过度脱离实质经济的要求而恶性膨胀,从源头上防止现代泡沫经济发生。再次,要加强投资结构的调控,通过利率、产业政策等,引导资金流向生产经营等实质经济部门。最后,要加强外资和外债的管理,尽可能引进外资的直接投资和借长期外债。推动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因此,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投机资本。

结语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我国近两年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引起了各界人士对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的强烈关注。尽管目前决策层对遏制房地产泡沫过度增长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但这只是防止了泡沫的继续吹大,而过去二年房地产泡沫所留下的后遗症却很难消除。其实,化解房地产泡沫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其真正成为危害经济的泡沫,危止于未萌。

参考文献:

[1] 包宗华.房地产先导产业与泡沫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6篇

房地产泡沫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一旦发生,将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房地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警惕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房地产泡沫指的是由房地产价格在投机行为作用下出现的脱离市场基础价值而持续上涨所形成的经济状态。由于房产价格相对容易确定,房地产泡沫一般是指地产泡沫,它的产生是由房地产业本身特性决定的。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来看,其形成机制包括内在因素和宏观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内在因素

首先,土地价格的虚拟性是诱发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根源。因为土地的价格并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虚拟的价格形式,具有不确定性。而地租是以土地价格形式投入到土地的资本的利息,因此实质意义上的土地价格并不是购买土地的价格而是购买地租的价格,确切地讲是购买地租收入的权利。早在19世纪人们就意识到,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相当于持有一笔收入固定的永久债券。因此,土地价格其实是未来收益的资本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存量的增长,房地产成为重要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方式。由于投资者对土地价格的乐观预期及产生的相应投机行为导致土地价格异常波动,偏离正常值,使得价格泡沫产生成为可能。

其次,土地的有限性也是促使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房地产是缺乏供给弹性和替代弹性的资产,由于房地产建造周期较长,短期内的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对于土地而言,即使在长期总量也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并且也不存在合适的替代品,因此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和替代弹性都很小。此外,房地产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的基本价值也就难以确定,尤其对于房地产存量更是如此,基本价值并非简单地由其建造或重置成本决定。经验证明,房地产价格也不存在终端价格约束,从长期来看,由于对房地产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存量不变,房地产价格将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宏观环境

首先,金融自由化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宏观因素。过快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如果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将会导致金融资产扩张速度超出当局者的实际控制能力,过剩的流动性最终会促使泡沫经济形成,从而使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国家陷入困境。并且,自由化的金融市场运行规则也使银行存在利润率下降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影响金融机构原有垄断利润的情况下,逐利的本能诱使金融机构投资行为短期化甚至投机化,舍弃对低收益的实物资本融资,转而对房地产等高收益行业融资,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其次,银行道德风险的增加也促使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麦金农认为,“银行是一场针对政府的不公正赌博的受益者,它保留了不正常的利润,不必支付因风险贷款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而产生的全部社会成本”。克鲁格曼也指出,“由于金融机构明确或暗含的受到政府的信用保证,因而缺乏投资者的监督”。在政府担保或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条件下,政府实际上成为金融机构存款的保险机构,承担着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风险。这就导致金融机构缺乏风险意识,自然乐意向房地产业等行业投资而将投资风险转嫁给政府。也正因为现行的金融机制无法遏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道德风险加大情况下所产生的投机行为,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参与房地产投机交易,导致房地产泡沫在各国频繁出现。

三、加速泡沫破灭的机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既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加速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重要机制,可以日本为例进行分析。日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早地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而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通过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迫使日元升值的决定,造成日元对美元汇率从该月中旬的244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1986年8月的153日元兑换1美元,日元汇率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升值将近一倍,从而使国内资金大量剩余。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被迫由出口主导型转为内需主导型,掀起了国内购买房产热潮,房地产业因此发展迅猛。

在实行上述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日本政府又制定了宽松的金融政策。从1986年1月30日到1987年2月23日,五次降低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贴现率由5%下降到2.5%的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宽松的金融环境中,企业不但可以顺利地从国内市场筹集资金,而且在国际市场上筹集的外汇也可以自由兑换为日元在国内通用。资金的大量过剩,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国人投机热情高涨,一是银行对房地产业加大融资力度。日本企业也通过发行可转换的债券等方式从股票市场筹集更多的资金涉足房地产业。

随着泡沫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政府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其危害性。在1989年5月、10月、12月三次上调贴现率达到4.25%,1990年8月再一次上调贴现率至6%。这给日本股市以致命的打击,股价迅速下跌。股市的崩溃造成了日本国内经济的混乱。受此影响,日本房地产市场从1991年也开始垮塌,在1992、1993、1994年3个年份东京市街地平均价格分别下降了7.6%,14.0%,10.3%,下跌时期,部分地区地价甚至下降一半,从而宣告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

四、针对房地产泡沫的措施:日本经验的启示

(一)货币政策的选择

在控制房地产泡沫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往往面临两难处境。这是因为房地产泡沫并非全局性的通货膨胀,而是在总体均衡的情况下带有地域性特征的局部过热。而无论是利率工具还是货币发行等货币政策手段均带有全局性,对于某个特定行业就缺乏针对性。但是,在房地产泡沫膨胀的时候,银行也是会紧缩银根的。日本在实体经济增长率放缓的情况下,银行一味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却没有带来显著的通货膨胀。正是由于物价的稳定使日本金融当局容忍了货币的过量供给,而货币的过量供给与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恰恰是泡沫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我国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过热,政府长期执行的低息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以来,在9年的时间内我国经历了8次降息,虽然从2004年开始央行逐步调高利率,但调高幅度很小。因此,我国应以日本经验教训为鉴,为正确引导市场的资源配置,政府应考虑引入差别利率,适时调高企业、个人投资别墅、高档公寓,高档娱乐设施、商厦写字楼的贷款利率,调高个人非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使低息政策更好地向中低收入者倾斜。

(二)财政政策的选择

凯恩斯曾提出,在过低利率下如果要刺激经济回升,在该点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要比扩张性货币政策取得的效果明显得多。在日本的泡沫经济中,日本政府对这一问题认识滞后,只重视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而忽视财政政策,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的发生。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星川顺一所说:“正是由于完全放弃了对财政政策的使用,片面地依赖金融政策才使金融当局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日本学者研究证明,如果19世纪80年代不实行超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公债就会比实际水平超出20兆日元。这一数字正好与银行借给房地产商进行投机的金额相等。也就是说,如果当时银行能够把资金转移到公债上的话,土地及证券投机就不会如此膨胀。

我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一直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但并没有遏制目前全国房地产过热的状况。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受益群体偏高,使商品房等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大幅度提高,助长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其次是银行出于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的考虑,收缩对实体经济的放贷,将新增存款集中投向所谓的优质行业、优质客户,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迅猛增长,为房地产泡沫提供了资金支持。

因此在对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首先要避免财政政策受益高端化,使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大的利益;其次,对于财政投资应强调方向性约束,财政对出现房地产泡沫的城市进行投资时,应根据情况适当调节投资节奏,避免对房地产泡沫的推波助澜。三是加强税收调节。如开征土地财产税可以抑制土地的炒卖增加开发商囤积土地的经济成本,并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城市土地从真正有效的使用者手中转移。

(三)金融监管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7篇

1.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以信用制度的发展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用的发展创造了虚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虚拟经济的运行领域就是资本市场。其实,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结构组成和运行机制原理相同。在资本市场中,市场的主体是资本持有者和资本需求者,交易的对象是资本,那么交易媒介是什么呢?在商品市场上,商品交易的媒介是货币,而在资本市场上,这个媒介应当是信用。只有有了信用这个媒介,它才能够真正运转起来。

2.虚拟经济在信用扩张中产生和演变,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信用膨胀的结果

商品交易产生了信用关系,当以物易物的交易进化到以实物—货币—实物为主要运行方式的早期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的赊销和货币的借贷行为便逐渐普遍化,信用关系就成了商品交换行为的常见伴生物。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那时货币只是起到一个中介作用,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通量的价值乘以流通速度于实物的价值是完全相等的。这便是“完全实体经济”。随着经济发展,货币在以货币—实物(服务)—货币为主要运行方式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过程。货币的信用化表现为自身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或票据)取代了自身具有价值的金属货币,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但在金本位制中,不足值金属币和有含金量的信用券以足够黄金储备为担保的,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量依旧受到实体经济的严格限制而与实物流量保持一致。在信用参与下,货币具备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开始了单方面的转移。信用产生后,无价值货币符号为脱离于实物流量的虚拟经济的扩张提供了可能。

3.信用滞后对虚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我国当前虚拟资本还不发达,信用制度的滞后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1)信用恶化引发信用过度膨胀,信用的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加剧银行企业的困境,甚至使经济衰退。首先由于企业信用低劣,造成银行贷款质量低下,存在大量呆账、坏账,银行大量资金无法按时收回,资金周转速度滞缓,相应加剧资金的需求,诱使银行寻求高利率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高利率促使银行扩大信贷,从而放松对信贷质量的审查和可行性研究,贷款抵押品手段也非常软弱,许多贷款以被高估的股票和房地产作抵押,实体经济由于无法承受过高的银行利率而使其正常资金需求受到极大抑制,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是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当泡沫经济迸裂时,又沿着相反的方向互动。当广大民众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失去信心,便会发生挤提,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抗风险能力减弱,引发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致使经济衰退。

(2)虚拟经济的重要载体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信用环境不佳的制约。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是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的市场小得微不足道,市政债券市场还是空白。然而,社会的信用环境破坏使债券发行者不能取信于市场的投资者,债券市场更加难以发展壮大。我国的基金产业也因没有完善信用保障的法律和制度体系难以成功发展。

(3)信用制度的空白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动荡。虚拟经济中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因此,没有现代完善的信用制度,虚拟经济的发展更加脆弱。尤其在我国,完善的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在没有完善信用制度的保障的条件下,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膨胀,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动荡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作用,严重时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当金融市场积累了大量泡沫时,其动荡会导致对整个经济的灾难性后果,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4.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紧密结合。在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企业、国家信用的发展为虚拟经济提供了不断增长的货币支持,并为虚拟经济的多倍膨胀提供了可能。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商业信用是生产资本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等形式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银行以一定自有资金为信用保证,通过自己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银行网络间非现金划拨结算等基本业务使货币大大虚拟化、扩大化。在纯粹信用货币本位制下,货币发行量更容易为中央银行所控制,成为政策性的外生变量,国家通过货币政策通过实施通货管理来促进本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货币的过量发行更为可能。货币脱离了经济运动中实物流量的限制,甚至突破了国家发行纸币数量。这正是虚拟经济实现虚拟增长的货币制度前提。随着资本市场和信用的高度发展,大量的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人寿保单、承兑票据等也被人们接受参与流通,成为更广义的货币。由于整个信用体系的高度发展和相互渗透,货币开始演变为一种代表一定价值、变现力较强的资产,而这种资产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只是代表可以取得收入流量的权益凭证,日益无形化、虚拟化。货币范围的日益扩大,使这些票证的发行者已参与到货币发行与创造过程中来,此时,银行、国家已丧失了货币数量决定的垄断权。加上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将信用资源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通过保证金资金杠杆将投资多倍放大,信用作为买卖中介的牟取价差者有抵御买卖期间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投机交易额的巨大虚拟膨胀使得其所产生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越了实体经济的规模,这就形成了“虚拟经济”,而且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信用更加扩大,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信用扩大、资产价格上升使实体经济的融资尤其是抵押贷款融资或直接融资更为方便,这将为实体经济尤其是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领域提供较好的资金支持,从而促其发展。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发展使金融市场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活跃和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个重要领域。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会极大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但若虚拟经济发展规模过大,完全脱离实物经济而极度膨胀的时候,引发泡沫经济,造成经济衰退。

二、建立健全中国的信用制度

1.营造信用制度的软环境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和监督者,在信用制度的建立中,自然而然要承担起培养国人信用意识、制定法律规则、监督市场行为和培养相关人才的职责,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一是尽早制定、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信用体制构建总体框架。由于当前这方面经验上的欠缺,可以先用条例、规章的形式予以颁布。二是加速培养诚信文化。在美国和欧洲,信用体系建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诚信作为道德诉求也贯穿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有信用畅通无阻,无信用寸步难行”的信用价值观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有形的制度建设与无形的制度安排不可偏废。在建立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法规、程序等有形制度,而且也要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等无形制度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三是要研究国外发达工业国家市场信用体系建立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体系。四是要大力培养相关人才,使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更加科学、规范。2.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诚信的基础是产权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诚信原则。当产权不清晰或保护不充分时,人们则可能选择做出利己损人的经济行为,而这些行为的出现必然导致诚信成本的上升。因此,必须加快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而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力量应当是市场。要通过构筑多元化产权格局与市场竞争格局,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更广泛的市场主体和市场参与力量,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来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从而促进信用建设。

3.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如果把信用体系比做一条链的话,那么信用评级制度就是这条链的最后一环

这最后一环应由谁来建立呢?笔者认为应当依靠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去选择。有人曾经建议让政府成为信用评级的主体,笔者认为有以下弊端:(1)政府和市场相比的低效率性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2)政府作为主体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行为。(3)政府对市场信息有迟钝性和滞后性。信用评级体制并非政府或某位经济学家所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或条例,它会随着市场发展状况、消费者消费能力等一系列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它是在资本市场中由信用需求双方决定的,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肯定,美国现今的信用评级制度较20世纪80年代肯定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非无事可做,它要做的就是为信用评级市场制定进入门槛、行为规范,保障这个新兴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

4.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政府管制功能的延伸,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可以实现官方与民间优势互补。行业协会通过制定本行业的“行约”、“行规”和“行业标准”,在维护本行业内各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起到规范、控制和约束行业信用的重要作用。同时,行业自律管理还具有低成本管理、管理专业性强和管理具有时空优势的特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与行业协会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欠发达国家之所以信用缺失,则与行业协会不发达有关。

【摘要】信用是虚拟经济的制度基础,信用制度是人们对信用关系的理论、道德、政策、行动的规范。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信用制度的缺失不利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信用是价值的有偿运动,虚拟经济在信用关系的演变中产生和发展;信用关系的恶化以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又给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作用;选择和设计能够推动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以及防范其风险的信用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虚拟经济信用制度信用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

一、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喻敬明,林钧跃,孙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刘峻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泡沫经济的危害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房地产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近几年房地产的发展逐渐走向不良发展道路,危害了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使社会贫富分化更明显,激化了社会矛盾,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使社会公信力一落千丈。在当代中国,只要投资购买房产,便可以因为房价的上涨而获取暴利,这不但让社会大众不满,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一、房地产经济泡沫的表现

1.地价上的泡沫

近年来,我过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过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过缺乏一个比较健全的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法规,出现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因为市场的大量需求,以及土地的稀缺,这使得土地的价格被人为炒作,拉高,从而引发虚涨。过度虚涨的这一部分就可以称作泡沫。若土地价格涨到其原价的几十倍以上,就会形成泡沫经济。

2.房屋泡沫

在房地产市场,若商品房的供给已超过市场本身的需求,就会形成泡沫经济。根据国际上一些通用的计算方式,若商品房的空置率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经济泡沫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太多的话,因为供给过多,形成较严重的泡沫经济,最后的结果就是,房价不但不再上涨,反而暴跌,开发商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破产倒闭。

3.泡沫虚涨

房价是否上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价,所以地价的泡沫就会催生房价泡沫。另外,开发商追求过高的利润,对房价进行人为的拉抬,也会产生经济泡沫。若开发商为求暴利,推动房价飞涨,使购买房无力购买,也会产生房地产泡沫。

4.泡沫投资

若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相符合,那这种供求关系就是平衡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若略高于需求,也是合理的,也能推动房地产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但若是房地产增长过快,房产销售不出去,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就会发生金融危机,从而使泡沫经济走向破灭。

二、房地产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

1.与银行信贷过度扩张有关

房地产泡沫之所以过度膨胀,与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有很大关系,若银行持有大量的房地产资产,房价上涨将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使银行的资产和赢利状况得到改善。所以,银行往往会选择加大对房地产信贷的支持,这使得房产价格进一步上涨,这种反复循环的方式,必会引发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

2.消费者的预期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价格的预期,会影响到当前的消费需求。而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也会引发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当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预期的相符时,市场价格就不会偏离预期值;然而,当经济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市场价格的变化就不一定符合人们的预期了,而一旦预期过高,和市场现况偏离过大,就会产生泡沫。房产不同于其它商品,当价格上升时,人们普遍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上涨,于是纷纷买入,导致需求量大增,而持有人也都不肯出售,引发房价进一步走高。

3.调控措施存在空白

没有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是房地产泡沫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政府对土地控制比较严格,造成房地产用地价格不断上涨,使建房成本上升,地价上涨的预期又带动了房价上涨。因为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普遍短缺,国家对信贷的控制也使得房企的活动受到很大的制约。而对于需求的增长又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使投资增长过快,而需求减少慢,房子的供给满足不了需求,房价自然会越涨越高。

三、房地产经济泡沫的防范

1.对开发项目规划加大审批力度

随着经济发展,未来中国将会出现新城和旧城共同开发的场面,这种大规模的工程对于重塑城市景观,改变其形象来说是个大好的机会,也能有效地控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项目在开发上,突出其个性和特色固然重要,也要注意整体协调,新楼盘要和周边的环境相融洽,对城市景观有美化作用。对于城区景观的开发规划,一定要及早制订和完善,并确保其能顺利地实施。

2.对房地产业市场结构进行调整

从整体上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格局还是以垄断竞争为主。所以,需制订合理的政策制度,有利于开发商的退出,同时推动重组和并购,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鼓励上市公司进入房地产市场,使开发商实力得到增强;对资本市场合理运用,通过收购和兼并等方式,让房地产企业自行洗牌,提高大型房企的实力;通过有效的途径让本土的房企对外扩张,让市场集中度得以提高;并推动房企改革,让产权结构多元化;在资本、实力、经验、操作方法方面对房企进行准入限制,延迟发放销售证,加大土地和房产闲置税的征收力度,从而迫使无实力的企业尽快退出房产市场,以控制房产泡沫的产生。

3. 精心打造房地产精品项目和工程

许多大城市,房地产销售状况受到市民认同,许多销售项目火爆,房价暴涨。不过,真正保值,长期不被市场冷落的项目并不多,许多的楼盘缺乏文化价值,也不具备升值空间。甚至有的楼盘在卖完后,房价大幅下跌。导致开发商赚钱,买房者却套牢的现象,沉重打击了买房者。要防止房地产泡沫产生,就要让开发商在建房时,懂得双赢的理念,要有责任感,将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业主创造价值"作为主要信念,响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打造出精品房产项目。

4.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必须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盘活土地资产,让土地批租市场得到发展和完善,降低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准入门槛;提高不动产划拨土地的使用时间,提高其年租金,使其和批租土地的使用成本保持平衡;放松划拨土地使用权,使其能顺利地进入市场,对它的转让、入股、出租、抵押等不采取限制。不过上叙权利应发生在它的使用期限内,不过,同时也要足量支付地租;在处理新增的经营性土地上,应在土地批租市场进行,以拍卖、挂牌交易等方式来进行买卖;对土地产权进行合理的配置,以促进二级交易市场的发展;在土地等不动产的处理上,应尽可能多地引入金融工具,让金融机制来推动土地产权的流动。

5.对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进行改革。

房地产经济泡沫与国内经济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要适应市场经济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针对房地产行业制订出合理可行的监管政策,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在管理职能上,实现地政房政一体化,对它们实行价值化管理。对城市土地供应和规划上要实行有计划的管理,严格控制土地的投放量,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进行合理控制;对房地产采取价格管理体制、金融机制、税收杠杆机制等多种监管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上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

参考文献

[1] 赵滨. 对房地产经济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10(13)

[2] 胡锋,王新峰,隋尧玉. 探讨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