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学前教育;改革思路;教学模式

一、微课的概述

1.微课的含义

微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也涵盖了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素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以及教师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具体来看,微课是教师采用视频的形式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录制下来,并发送到相关平台上,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其不仅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例、教学反思等资源,同时又是在这些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

2.微课的特征

微课作为当前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具有自身的特征:第一,教学的时间较短。微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视频,每一个视频包含一个知识点,通常其时常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第二,教学内容较为集中。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每一个视频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所以其具有较强的主题突出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内容更加精简,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第三,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阶层学生的需求。微课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主要是针对课堂中重要知识点所录制的,如此学生能够在课下随时随地进行微课的观看,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暂停、重复播放等,这就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有效应用微课的意义

微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又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效开展学习,这就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有效应用微课的意义重大。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针对全班学生采用统一性的教学方案,所开展的教学也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容易导致部分成绩好、理解力高的学生学习起来很容易,而成绩差、理解能力低的学生则很多时候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而学习的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而通过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有效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则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将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录制成视频发送到相关的家长或者学生手中,学生就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学习层次等合理进行内容的观看、复习,有效进行内容的选择,不仅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下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学习,而且还能够适应多层次的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2.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更好地适应时展趋势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能够使得教学更具有时代性,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而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的重要专业,其也应当不断适应时展的趋势,合理进行教学创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老化,不利于其未来就业,不能为我国幼儿教育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微课作为新形势下的代表性教学方法,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融合了科学技术以及资源共享优势,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能够带动学生思维创新,推动学生思想观念的优化,从而能够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时展提供有利条件,使得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具有更强的时代性。

三、基于微课教学的学前教育具体改革思路

要想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就应当做好学前教育课程的分析与探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合理进行微课的引入,推动微课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化改革做好铺垫。具体来看,基于微课教学的学前教育具体改革思路总结如下:

1.在课程介绍中运用微课

课程介绍是对课程的总体性概述,通过课程介绍学生能够对教材有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对章节结构进行分析,更好地开展学习。同时,通过课程介绍,学生也能够明白哪些内容属于重点内容,哪些内容属于难点内容,这就能够为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好铺垫。然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前教育教师在进行课程介绍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统一的模式,导致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高,课堂枯燥乏味。而如果能够在课程介绍中运用微课的形式,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图形的形式进行结构的制作,让学生在观看图形的过程中对课程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还可以加入一些特效,标注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这就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2.在重点或者难点教学中运用微课

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做好这些内容的学习,才能够更全面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增强学习的效果。然而,因为重点或者难点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其学习并不是十分容易,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势必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透彻,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微课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教师可以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等,也可以附加一些卡通人物,对重点内容或者难点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这一方面不仅能够使得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降低理解难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教学具有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使得学生更容易地学会这些知识点。另外,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耐心,使得学生对难点知识的学习也并不惧怕,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决心,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其后期从事学前教育方面工作提供较好的指导意义。

3.在课后作业布置中应用微课

传统形式下,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往往会采用文字的形式,并通过观看学生的完成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传统性,缺乏新颖性。而如果能够在课后作业布置中引入微课,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作业布置,就能够使得课后作业的形式更加新颖,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完成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微课的创建,并对学生的创建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开展针对性地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于“传统少儿游戏改编”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对游戏进行改编,并将其录制成视频,搭配相关的说明,直观呈现改编内容。如此,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直观观看,从而能够更好地明白学生的学习程度,使得课后作业发挥更大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制作较好的视频发送到相关的网站或者教学平台中,方便其他学生的随时观看,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复习与学习,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

4.在课外拓展教学中应用微课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复杂化的专业,涉及的内容较多,单靠教材中内容的学习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水平,而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还需要课外内容的阔展,只有合理进行课内课外内容的融合,才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健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拓展教学中进行微课的应用,对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呈现,推动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比如,教师可以将与教材或者学习内容相关联的课外资料搜集起来,并制作成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微课,让学生在学习该方面教材知识之后对这些微课视频进行观看,这就能够推动学生视野的有效拓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基础。

四、基于微课教学的学前教育改革注意事项

1.微课的运用要把握好时机

微课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学前教育中,能够推动学前教育得到更好地改革,提升学前教育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也应当把握好时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需求情况进行微课的运用,避免过度使用微课,导致学生面对众多的微课内容不知道从何下手开展学习,从而起到不好的效果。

2.注重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微课属于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要想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微课视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能,因此相关院校的领导应当注重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培养,使得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将该技术运用到微课制作中,提升微课的制作效果,使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要做好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

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要想推动学前教育得到更好地改革,增强微课的应用效果,就必须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使得教师认识到微课的优势,并积极进行微课的运用,优化思想观念,如此才能够为微课的更好运用做好铺垫。

五、结语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第2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千人一面,缺少针对性。作为中职学校而言,专业众多,不同的专业对信息化应用的侧重面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取而代之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专业,结合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信息化素养,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笔者多年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本文将深度探讨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要求学前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信息化素养

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的各种教育政策和文件都显示出了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与倾斜。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科研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然要求幼儿园处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中:拥有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适宜的信息化资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等,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

2012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设,该系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监测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该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以上这些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推动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对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信息化素养分析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项生活和工作能力。目前要胜任幼师工作,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笔者曾有过半年的学前教育工作经验,对此深有体会。

首先是电子设备的使用。一般的公办幼儿园,特别是收费较高的私立幼儿园,每个班都配备了大量的电子设备。这就要求幼师除了要能够操作计算机外,还要掌握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照机机及摄像机等外部设备的使用。

其次,是对计算机各应用软件的应用。要求幼师不但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还要懂得图片处理软件、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应用。幼师不仅要能够制作简单课件,还要能够进行简单的音频、视频剪辑等操作。

此外,还要具备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能够通过Internet获取、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能够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如QQ群、幼儿园网站论坛、电子邮件等,建立家园联系平台,加强学前教育工作者与幼儿家长之间的联系,实现家园合作,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园氛围。

总的来说,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应当是“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幼儿教育教学信息,创造性地开放、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合理、灵活运用多种信息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中,普高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有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音乐、舞蹈、手工等课程是他们的专业课,不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了没什么用处,可学可不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女生,计算机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领悟能力也较弱,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存在差异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并不多,与专业直接挂靠的计算机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通用专业的基础课,虽然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模块,但大部分老师的教学重点仍停留在打字速度的提高、Word文档的排版、Excel表格的处理等方面,对于“Internet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模块只是简单带过,而这几个模块恰恰是学生最难掌握,但又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的计算机知识。

四、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前教育专业深度融合

1.对教学项目进行选择、设计与执行

1.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老师以真情、爱心对待学生,学生才愿意和老师接近到主动和老师接近。特别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更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视野中,学生也会评价老师,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渊博的知识水平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就会激起学生的崇拜心理,引起师生共鸣。如果课堂中一开始你就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由衷的喜欢你,由喜欢你到喜欢你的课,这样学习中学生就是自发自主而不是强迫的活动,学生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2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提高学习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把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作了适当调整,学习了windows基本知识之后,把最后才学的网络基本操作和使用提前学习,首先提供几个常用的网址让她们上网,浏览各种网页,体验一下互联网的魅力,引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先到126.com或mail.163.com上申请免费邮箱,并给自己和同学发送邮件,学会了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再学习考试中常有但中国人很少使用的Outlook Express;通过让学生使用QQ,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到qq.com网站下载QQ软件、安装软件和免费申请QQ号码,学习兴趣很快提高。在学生形成兴趣后,还要善于将短期兴趣转化为长期兴趣,甚至终身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一种乐于学习的习惯。

2.采用小组互助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跟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技术。所以《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既可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平时上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同学能很快掌握操作技能,而有的同学动手能力不强,感到非常的吃力,教师往往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同学。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能把教师从重复的演示指导中解放出来。

将学生按3-4人进行分组,成立一个幼儿园工作室,全期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幼儿园的具体工作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进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提高学习积极性。分组时,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保证小组内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小组的人力资源相对均衡,又保证小组之间公平、合理的竞争。

在教学中既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又兼顾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譬如,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模块的教学中,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份“幼儿基本情况表”,每个小组成员自拟10条记录,组长将组员的记录进行文件合成。各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表格最合理、最美观。又如,在完成“邮件合并”操作中,由组长进行分工,有的完成数据源文件,有的完成word文档,有的进行具体的邮件合并操作。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在课件制作中,要求学生首先分组讨论,在纸张上设计好整个版面,然后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电脑设计,小组内有的学生进行整个版面设计、有的学生上网找图片、有的学生文字的录入与编辑、有的学生插入艺术字、有的学生图文编排等,为了完成任务,很多学生会主动学习教师还没有教到的知识。到设计任务结束时,学生经过反复修改,不知不觉已把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了。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觉自愿地学习,在互动型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去创新,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小组互助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一般都是三至四个老师共同负责一个幼儿班级,小组互助教学法也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与同事分工、协作奠定了基础。

3.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创设工作任务引领的教学情境

学生是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者,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育教学绩效的最终体现者。学生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因素。因此,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养成负责、认真、求实的优良学习品质,这对教学绩效的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深入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学前教育工作情境中,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分解为一个个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

比如在第一节课,我就将学生按4-5人分成一个小组,让她们假设自己是XX幼儿园XX班的幼师,由她们自己确定幼儿园和班级的名称。全期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由她们利用Word和Excel设计幼儿园需要的《幼儿园幼儿基本情况登记表》、《幼儿园幼儿收费情况登记表》、《幼儿园营养食谱》等常用文档,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课件。

表一:工作情境创设示例

创设工作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需的计算机知识的技能,而且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迁移。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充分体会了学好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当学生通过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时,能够产生强大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4.适当留白,学习迁移

留白,就是讲课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有些人可能讲课讲得尽可能细,让学生听起来顺顺当当,少碰钉子少走弯路。但我觉得这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首先,学生课堂上轻松听过来的知识,不经过动脑下功夫学来,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帮助不大;其次,这种替学生想,“搀”着学生走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会使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课堂上就不列举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操作,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再描述操作步骤及结果。这不仅是一有效的教学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观念,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一,鼓励学生尽可能参与探索,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锻炼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迁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难点知识平易化解说,使学生轻易掌握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自学、讨论、交流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讲Excel中的工作表编辑时,我会打开Word的工作界面,把在Word中怎么样去编辑表格演示一下,再叫学生试着在Excel中编辑工作表,最后我在总结两个不同软件在对于表格编辑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学生把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

5.利用空间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使课程教学实现了空间、时间上的延伸,也促进了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观看教师上传的课件、魔方课堂等内容,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可以通过空间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师生探讨;可以通过在空间中上传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6.开展综合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为了便于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本人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果以及学生素质和潜力的发展这三项绩效指标进行评价。

6.1学习行为

6.1.1学习准备:主动做好物资上的学习准备,如准备课本和学习工具、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等。积极做好精神上的学习准备,主动预习,在能力范围内自修部分内容,积极思考,针对不懂的部分提出问题,并做出记号。

6.1.2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听课,仔细观察教师的各种操作和演示,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讨论、操作,主动思考并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解疑活动,协助教师解答问题,分析思路,能自己重复解疑过程,并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作业及任务。

6.2学习成果

根据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教育目标或者说学习目标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以及情感领域。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衡量也应该涵盖这三个方面;不过我采用的是另一种更为常见的表述方式,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2.1基础知识:能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Internet的使用方法,word 2000与Excel 2000的使用方法等。

6.2.2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的初步能力,熟练使用多媒体软件的初步能力,具有熟练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资料编辑、格式化、图文混排的能力,具有使用Internet浏览网页、检索、获取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等。

6.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全局意识,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

6.3学生素质和潜力的发展

通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所起的作用,其作品体现的人文素养,操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等方面来对学生素质和潜力进行评估。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高数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转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育的效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数学作为职高的公共基础课,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可以丰富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这对职高数学教学意义深重.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类型

(一)导入新课

无论任何科目的学习,新课的导入是保证其教学效果的关键,尤其是对数学而言更是如此.数学学习一直是职高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科目,很多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很容易对数学中一些逻辑性较强的知识感到疲乏.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声画结合的特点,将新课的知识点以生动的形式导入教学中,可以为职高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初期就能感受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讲授数列概念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PPT将儿歌动画“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可以自己写出几个数列,然后再归纳出数列的定义,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对于课程上抽象的定义也能有直观的理解.

(二)突破重难点知识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而不像传统教学方式那样只是按照教材安排的知识点讲解.信息技术之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合理制定出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知识,并向学生强调出哪些是重点知识.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方向性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也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二次函数一直数学中学习的难点知识,因为其变化较多,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二次函数的变化规律通过视频将其展现出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图像就行变化和重组,可以显示变化后单独的情况,也可以将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图像进行对比.这样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学生也能清楚的认识到二次函数图像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教学

网络是信息技术中的关键,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突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地域限制,而且教学资源更为丰富,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在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自主选择学习和联系内容,教师则可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以此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培养学生技能

不同于一般高中的教学目标,职高的教学任务重点是要培养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故而,职高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教学生如何理解数学中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等一些相关信息技术设备学习数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性.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学生通过作图找到图形的变化规律,那么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利用计算机的作图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作出相关图形,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有效理解几何的知识,而且也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正方体,并将每个顶点分别名为A,B,C,D和A′,B′,C′,D′.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把设计的正方体进行旋转,而几何画板可以将原图与旋转后的图同时呈现出来,通过自己的操作之后,学生就可以明显的看出立体几何图形中格条棱之间存在平行、垂直和异位的关系.

(二)激发学生兴趣

相较而言,职高学生在数学基础上普遍较差,而且每名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加之,职高的教学是以专业进行划分,每个专业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有所不同.因此,职高的数学教学就应该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那么教师就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基于课本大纲之下,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一步补充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学生也可以自行在网络找寻感兴趣的相关数学内容.比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趣味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历史,从中了解到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及精神.这样,信息技术下的数学就不再只是理论、计算,更多是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树立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现是通过相关的教学软件体现出来,通过设计好的教学软件,将以往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知识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件以生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就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而不是需要教师通过语言上的讲解而明白其中的关键.比如在学习椭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告知学生椭圆概念就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将椭圆以立体的形式勾勒出来,制作椭圆概念和性质的相关课件,并通过Flash制作出相关的动画视频,变静为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认知椭圆的实质性质,从而脑海中形成构建出立体图形.结束语:

不同性质的教育体系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科学技术,将其应用到职高数学教学不仅符合职高的教学特点,而且也有利于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因此,职高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并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对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恒;持之以恒;创新

我们学校的学苗是按居民区划片进来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入学前教育情况等差别很大。有的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入学前不但提前学习了初一数学的部分知识,有的还学了奥数,而大部分是工人家庭子弟,受经济条件限制,双上班,照顾不了多少孩子。学苗的差异,给教师如何教好每节课,带好每个班,尤其是对刚来校的青年教师出了难题。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带班水平是当务之急,也是骨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我除了把学校交给我的班级带好,把数学课教好外,我还和来校的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传、帮、带,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是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动之以情,热爱关怀青年教师成长

来我校任教的青年教师,不管是男教师,还是青年女教师,都有不同的愿望和处境,但有一个共同点,刚从学校当学生走向社会,都比较单纯,有的认为:我大学本科都毕业了,初中数学这点知识还不好教吗?有的认为,当班主任就是当孩子头呗!不好就“修理”,根本不知道教好每节课、带好每个班的“奥秘”。我们教研室每次来了青年教师,我都和他(她)交朋友,男的当成小弟,女的当成小妹,帮助解决困难,如有个青年教师被“调皮”学生气哭了,思想上产生了离开教师队伍的想法,我知道后找她谈心,让那个“调皮”学生给她赔礼道歉,并以我成长的经历启发她热爱教育这一行,帮助她改变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她尝到了甜头,坚定了她热爱教育,立志当一辈子教师的信念。

二、导之以行,指导青年教师教好每节课

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好每节课,在指导青年教师教好每节课的过程中,我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备课。备好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根据我们学生基础知识差异较大的现实,我在指导青年教师一道备课的过程中采取了下列做法:

1.深入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备课。不但备内容也要备学生,教学时如何全面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应该在备课中考虑到的。因此备课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留不同的练习和作业,对后进生重点辅导,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备课。从知识的系统性角度出发,从整体上规划教学程序,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任务,“双基”内容,重点,难点和关键,有计划分配知识点,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实现教学的计划性与目的性,避免随意性,使青年教师从中体会到教学是一种艺术,激发其认真备好每节课的兴趣。

3.备讲课语言,备板书

我从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作为数学教师,清楚、准确、连贯的课堂语言,不断给学生以“悬念式”,诱发学生在思维王国里驰骋,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桥梁;板书是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主要依据,板书像一个窗口面向着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过程中,也要指导备语言,设计出最佳板书,给学生一个好印象,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结合。指导青年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深入到课堂听课,到学生中征求意见,以便有的放矢给青年教师提建议,鼓励其成功的一面,克服其不足,使其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学生好评。课堂教学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场所。我指导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考虑学生,讲课要语言准确、幽默、通俗、化难为易、循序渐进,尽力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都能理解,坚持讲练结合,针对部分学生基础差,课后复习少的情况,每次讲新课前,总是回顾旧的概念,启发学生温故知新。

(三)作业和课后辅导。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启发青年教师不要“一刀切”布置作业,课后要辅导,尤其要给后进生补上课堂中没有理解的知识,并针对后进学生找出进步的“火花”,端正学习态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三、不断激励青年教师“创新”意识,在教学和带班中不断总结,找特点、找规律,勇往直前

我不断激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带班的过程中勤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应该养成勤于总结的习惯,在总结中找特点,找规律。概念课怎么上?习题课怎么上?总复习课怎么上?主题班会怎么开?如何安排家访?开展什么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细一点,如何让学生反思某个定理中某个条件的作用,换一个条件会出现什么结果?“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如何设计?……启发青年教师把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写成专题,进行交流,经常写,产生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使自己的教学和带班水平得到提高。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第5篇

    1.     幼儿情况:本班48名幼儿,男生27名,女生21名,新插生5名。大多数幼儿活泼开朗,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及安全保护意识较之也有一定的提高。幼儿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各领域也有较好的发展。如在语言方面:幼儿能主动,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较清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多数幼儿语言比较完整,流畅,用词比较准确.喜欢翻阅图书,对故事,图书的内容感兴趣,会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在科学领域:幼儿能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感兴趣,并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进行探索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实数意义及数量关系;喜欢种植,饲养等活动。在艺术领域:幼儿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活动;能初步感受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和艺术的美,并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演。

    2.  ;  家长情况:大部分家长都很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能积极配合及支持班级工作,乐于与老师沟通交流,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并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玩具,磁带,CD,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等。为幼儿丰富了游戏材料;有的家长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利用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家长信任幼儿园,这些都为为我们班级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由于全班幼儿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幼儿个性好强,自我为中心,不懂的相互谦让,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同伴的纠纷。

    2、操作常规:有个别幼儿(如:郑宇豪.刘惠、范宇飞等)在进行操作活动时不能较好的控制音量及收拾操作材料。

    3、倾听能力:部分幼儿倾听能力差,在同伴或老师讲述时,注意力不集中。

    4、部分幼儿胆小,怕生,不够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需求. 

    5、陈鸿,王津朝,徐文晗等幼儿比较好动,散漫,听信号能力差,时常需要教师提醒督促 。

    6、一小部分幼儿吃饭速度慢,出现挑食,偏食的饮食不良习惯.(缪林浩,林亚喃,吴斌杰等)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班三位老师将继续依据《纲要》、《指南》精神及年段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拟订本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二. 本学期工作重点。

    (一)班级管理:

    1.每周召开一次班务会,反馈前周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提出工作的困惑,共同商讨寻求解决方法。对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到有商量,有计划,三位教师达成一致,共同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积极组织班级教师配合园部,年段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无故拖延,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组织班上教师及时整理班上材料,档案,保管好班级财产。 

    4.根据班上老师家长的反馈,每月作好班级阶段小结.

    (二)家长工作:

    1.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发放幼儿发展手册及来离园时个别谈话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园的表现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观,需求,并针对幼儿具体情况向家长交换意见和建议,帮助家长排忧解难,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

    2.每周更换“家园互动窗”的内容,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创设幼儿重点知识栏等活动,让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促进家园沟通,提高教养水平。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丰富幼儿游戏材料。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以增进亲子互动及情感. 

    (三)环境创设。

    1. 为幼儿创设有利身心和谐发展的环境,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我们还将根据本班主题,领域教学内容及游戏的需要,幼儿的兴趣,在班上创设丰富的区角内容及相应的主题墙。将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区角中,及时更换,充实,以提供成品,半成品材料为主。建立合理的活动的规则,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并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理,交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在班级布置幼儿作品栏,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作品及欣赏作品的机会,以促进自信心与进取心。

    (四)各领域具体训练

  

    一、健康领域:

    1、训练幼儿走、跑动作技能。

    2、锻炼幼儿听觉能力,培养合作能力。

    3、教育幼儿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注意保护小手。 

    二、社会性领域:

    1.乐意参加集体活动,学习遵守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

      

    2、会正确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三、语言领域

    1、大声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知道9.10是教师节,萌发喜欢教师的情感、并学说简短的祝贺语。

    3、初步感受散文语言的美。

    4、按口令玩游戏、发准字音。

    5、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画面和情感基调,学习富有感情的朗诵。

 

    6、能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四、科学领域

    1、关注和爱护周围环境的树,感知树的功能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体会爱护树的意义。

    2、认识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积极参加节日活动。

    3、初步了解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

    4、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1-5,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点数。

    5、认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初步学习按图形的名称分类和排序。

    五、艺术领域:

    1、积极参加音乐、美术活动。

    2、初步能以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唱歌、大胆表演动作。

    3、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意愿,并在活动中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4、能在观察蝴蝶的基础上,用点线及简单图形、左右对称装饰蝴蝶。

    5、能观察日常生活用品的花边,找出它们的

    2、通过创设温馨、和谐和环境,设置美工区、语言区、操作区、建构区等幼儿喜欢的区角,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喜欢上幼儿园。 

    3、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中国民俗文化。

    4、通过创设语言区、投放图片、图书、语言棋等材料及散文《爱笑的小花》、诗歌《月亮》、看图讲述《一张荷叶》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5、通过活动《分类、排序》,游戏《数字找朋友》等,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5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和学习按图形的名称分类和排序。

    6、通过各种形式的美工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7、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各种区角活动,在材料的互动中大胆表现、表述。

    8、组织幼儿学习新操。

    六、家长社区工作:

学前教育重点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沟通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08-02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必备的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即将走入社会的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本领。大部分中职学生沟通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和必要的沟通实践。对此,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一、中职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中职学生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随着社会对人才的沟通能力越来越重视而日益凸显。目前,中职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三不”:一是不愿沟通。很多学生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拒绝与外界沟通。二是不会沟通。部分学生缺乏沟通的意识,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不懂如何与人沟通。三是不敢沟通。一些学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不敢主动发言,沟通过程上稍稍遇到困难就退缩。

造成中职学生沟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庭因素。中职学生中农村孩子占大多数,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孩子,不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养方式简单,孩子在家庭成长过程中缺乏对沟通必要性的认识教育和沟通的经验。二是学校因素,中职学生这个群体总体上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属于“学困生”,老师很少甚至没有给予关注和正面的评价,致使他们缺乏主动沟通的动力和自信。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如中职学生不爱读书,课外基本不阅读,知识面窄,缺乏必要的语言材料支撑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沟通能力形成。

二、培养中职学生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不可能不与他人沟通,沟通能力涉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沟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人际关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甚至未来的整个人生。当今社会,单位招聘员工时不再以文凭为第一标准,对求职人员的衡量越来越看重他的综合能力。一些说话流利、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首先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特有的人品、魅力和个性,是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职学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与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进行沟通交流,减少交际中的挫折,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促进健康成长;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相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就业和工作。

三、中职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对一个人的沟通能力越来越重视,对中职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引起了许多教育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效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沟通的意识,使学生端正对沟通的态度。对培养中职学生的沟通能力要做到切实有效,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沟通的意义,端正沟通的态度,培养主动沟通的意识,从“要我沟通”变为“我要沟通”。因此,中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前十分钟演讲、沟通小游戏、学生分享沟通经历等让学生参与沟通,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可以采取把行业、企业专家请进学校给学生做讲座,通过专家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沟通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对待沟通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汽修、会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在这个方面做了切实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以汽修专业为例,汽修专业曾经在近两年来多次聘请汽修行业的专家和汽车相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到学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专家和部分负责人的谈话让师生获益匪浅,同时也认识到沟通能力对于一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大影响――无论是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美容,还是汽车修理和仓储保管,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无一例外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开设选修课传授沟通知识,教给学生沟通的技能。中职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根据市场、企业以及个人的需求,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锻炼,开设有关沟通的选修课。课程内容中,以了解沟通的定义、目的、过程、构成环节、步骤;掌握各个层次沟通的原理、策略与技巧,与不同的沟通对象对应的策略与技巧等知识作为沟通教学的重点知识。学生学习后,不仅能学会沟通的方法,提高沟通的质量,适应企业招聘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而且进入职场后,也能支持个人的持续发展,满足学生就业竞争和个人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学校的发展来看,(下转第10页)(上接第8页)这样做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又体现了学校的创新精神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狠抓课外阅读,让学生的沟通有语言材料的支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阅读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最大的缺陷是不读书,课外基本不阅读,知识面窄,缺乏必要的语言材料支撑,限制沟通能力的形成。成功的沟通不仅需要主动积极的态度、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对于十几岁的中职生而言,人生阅历不可能很丰富,通过读书来获取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经验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阅读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别人的经历来丰富自己;有关沟通的书籍中大量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沟通的理念,让学生模仿其中的方法来提高自己沟通的能力;阅读还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处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奠定沟通的基础。

(四)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实践沟通的机会。生活是个大舞台,生活有多广阔,沟通就有多广阔。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沟通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家庭、社会等课外生活的广阔领域,引导学生融入家庭,走向社会,给学生提供培养沟通能力的实践机会。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困惑与迷惘,有快乐也有烦恼,引导学生经常和父母谈心,把成长的困惑与烦恼向家长倾诉,把成长的快乐和家长分享,这个过程既让学生锻炼了如何与父母沟通,又享受到了亲情,一举两得。此外,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平台,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观看经典影视作品,交流观后感,模拟招聘会参加招聘,让学生做小导游,向家长、朋友介绍学校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沟通的实践机会。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修理厂当学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幼儿园见习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人打交道,慢慢地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抓住课外生活的广阔领域,让学生多实践,多锻炼,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而且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学生融入社会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中职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切实有效地抓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两个环节,使学生掌握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2

[3]陈思.让学生“说”起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沟通能力训练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