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生态学专业

环境生态学专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热门;就业冷门;招聘;增加

1 社会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却缺乏生态人才职位

在一个以农科类为主的有万余岗位需求的大型招聘会上,没有一个招聘生态学本科毕业生的岗位。在其他招聘会上也难以看到招聘生态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岗位。生态学毕业生对口谋生只有高校和研究所这个狭窄的出路,而高校和研究所通常只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生态学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对口专业工作的尴尬境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严格来说,从地球上有生物起就开始演示着生态学的发展,人类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经济的极大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可以说一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生态环境破坏史。

在当代社会,生态保护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重视,成了社会关注热点。各地大搞生态省、生态市、县、镇、村建设,这些生态模范或者典型代表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方向,那就是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环境友好,污染得到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如此大规模的生态示范建设,理论上应该有大量岗位吸引招聘生态学专业人才的,让本来选择生态学专业的人有充分的对口就业选择机会;但实际上,即使是在正在建设的生态省、生态市也很少吸纳生态学各层次专业人才,缺乏生态学专业人才的生态省、生态市又是如何建设一个正宗生态省、生态市的呢?这就相当于让不懂生态的人建设生态省、生态市了,其质量如何保证?搁置大量生态学专业人才,让外行来建设生态省、生态市,这本来就有点不合理,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哪呢?

2 造成生态成为社会热门就业冷门的原因分析

建设生态省、生态市作为先行示范并没有错,问题是缺乏足够的生态学专业的岗位设置。当前形势就是“生态保护成了社会热门的同时生态专业成了就业冷门”。保护生态很重要,社会需要保护生态,但为什么又缺乏生态学科人才的容身之地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先从生态学学科特点入手。

首先,生态学到底属于哪一类?生态学在学科分类上归属于生物类或者环境类或者农业类甚至综合类都有,将生态归属于生物类二级学科,地位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并肩。但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其中每种都有生态学方向的分支,即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而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涵盖生物学科,也涵盖环境。生态学科分类的归属面临尴尬:分类地位界限不清,交叉综合,相互包含。生态学成了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的学科,给人以泛泛然,不知是重理论研究还是重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生态学分类成了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诡异学科。

其次,对生态缺乏足够认识的学者往往有误解为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对立,在对生态一知半解的民众心目中容易形成生态学反对经济发展的假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给人以阻挠者的假象。生态学在某些误解者眼中成了只会对经济开发说不的学科。其实生态学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学科。生态学与经济发展理应该相互结合,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简单、重复的经济建设在经历几年发展后可能又被人发现出现严重生态问题、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等,在领导更替,改革创新中又拆除重建,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社会人力和物力的巨大的浪费。这些建设当初可能比较高效,极大发展了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浪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的,从长期效益看,是浪费或者是低效的。只有把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直接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才能避免建了又拆的恶性循环,从长期效益看是一种高效的建设。

再次,社会没有针对生态学设立相关部门,相似部门也不注重招聘生态人才。生物类人才可以当高校教师甚至是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生物公司可以就业;环境类人才可以去环境保护局;农业类人才可以去农场、农业局等部门;其他气象人才可以去气象局等,生态学人才可以挂靠上述几大类学科。但现实中,在本科人才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上述各单位宁可招聘完全对口的毕业生,也不招聘生态这个相关和相似的专业,以免引起质疑和非议。生态学作为一门理论哲学性较强的学科,对各行各业的指导作用给人一个泛然的、不具体、不务实感。招聘生态学本科生到单位容易给单位职工以讨论的话题“生态专业到底学了些什么,招他进来到底能做些什么,能给经济建设带来哪些贡献?”。这样给招聘者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这可能也是生态学不吸引招聘者眼球的原因之一。

第四,招聘环节对生态缺乏足够了解和熟悉。很多负责设置需求岗位的、负责人事招聘的权力部门对生态学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出现招聘会上主管招聘的人员反问生态毕业生:“生态是学什么的?”这类问题的现象。能否招生态学专业毕业生还得回去讨论,其实有足够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也用不着回去讨论。这样造成生态学科在人才需求上受人冷落的局面。对发展生态良好型社会是极为不利的。

3 解决生态职位过少的应对措施探讨

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很重要,社会缺乏足够的生态人才岗位,主要原因可能不只上述讨论的四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探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从增加招聘生态学本科人才开始。社会应该增加对生态学本科生毕业生的招聘,相关行业应该增加对生态学人才的吸纳。只有就业热门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生态学专业学习,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有智力、有基础的高考生填报生态学专业志愿,由本科人才招聘带动高考志愿填报。高考涉及很多人:考上的、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亲朋好友等,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由高考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全社会更多、更好、更积极的参与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2篇

高职教育经济学科环境生态学应用

随着教育事业进程的不断加深,高职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人才,是促进当前社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由于环境危机的加剧,节能环保理念的大力提倡,在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1环境生态学概述

从学科体系方面来看,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分支,属于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是生态系统内部机制在人为干扰下发生的变化规律以及给人类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生态系统受损情况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恢复生态系统的科学对策,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重建和保护。环境生态学是一门基于环境危机日益加剧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学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的重要意义

经济学科的研究内容就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利用有限资源持续开发人类需求产品并合理分配的目的。通过分析环境生态学和经济学,不难发现两门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以往,高职经济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经济型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教学培养人才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不利于人们的生存环境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其教学思想和模式,在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融入环境生态学,培养出即身负专业经济知识又兼具生态思维的新型综合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传授经济学科知识还应大力宣传环境生态学思想,这是当前高职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的广大学生成为即身负专业经济知识又兼具生态思维的新型综合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环境生态学,在经济学科教学中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3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环境生态思想应用现状

3.1教学环节中没有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

高职院校经济学科教学环节内容众多,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等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经济学人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科的教材建设中,没有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即便教材内容中有着一定环境生态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两种学科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导致教材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建设教师队伍时,不同的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在经济学科教学中即便融入环境生态学思想,但是所获取的效果也仍不理想,同时环境生态学科教学的教师又不具备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影响,实践教学并不受重视,当前高职院校中很少开展经济生态学方面的实践活动。

3.2“经济人伦理”影响大

现阶段,经济学科教学“受经济人伦理”影响极大。然而现代化社会发展极为迅猛,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经济学科体现出的物质利益,使得人们高度重视经济学科教育,但是却忽视了经济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究。目前高职院校经济学科教学体系和相关教材都是从国内外高等院校中借鉴而来,所以,受“经济人伦理”影响极大。

4环境生态学思想在高职经济学科中的应用

4.1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

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专业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科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学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所以,必须将该问题明示出来,以便让教育部门、教师及学生明确了解该问题,而后高职院校对教育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明确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发展。

4.2将环境生态学思想融入教学环节中

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借鉴国内外生态学方面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结合自身实际,融入环境生态经济学思想,并且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如何将环境生态学思想融入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这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难点,这就需要教材建设人员不仅应具备极高的专业经济学知识,还对环境生态学思想有着充分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得建设的教材中将经济学与环境生态学两门学科有效结合,实现教材绿色化。绿色化的教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还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生态学知识,并切实领悟到环境生态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有助于加速环境生态学思想的融入。国家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发挥社团的效用和价值,从而营造出绿色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生态学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这对于培养全面的经济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5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人类的深思,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一旦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也意味着人类是在自取灭亡。而高职院校作为社会输出大量人才的场所,在其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实现了教学绿色化,推动了环境生态学思想的传播,同时高校还应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机制,开展丰富的环境生态学实践活动。参考文献:

[1]李文进.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环境生态学思想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3:216.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微生物生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09-02 

《微生物生态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微生物在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开设本课程是为了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特别是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分布、微生物生物种群的生态学关系,以及微生物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研究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目前,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开设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课程实验16个学时。通过几轮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缺乏兴趣,认为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微生物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是授课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实验环节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 

一、教科书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完成课后作业。因此,选择合适的教科书尤其重要。目前,市场上有关微生物生态学的教材较少,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杨家新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黑龙江大学宋福强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其中,杨家新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在阐述了研究理论和方法后,突出介绍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宋福强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和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核心内容大体一致,主要介绍了正常自然环境,极端环境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这些环境中的作用及其活性产物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使用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鉴于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在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中内容[1]更加全面,涉及到废气、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以及煤脱硫的微生物方法。同时考虑到本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偏向理科和农学方面。因此,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了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二版)》作为课程授课的主要参考教材。该教材知识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凝练,每个章节后面附有相应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符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理论课时较少,因此需要结合专业特点,以及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是否交叉,来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筛选。具体来说,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大二时已经必修了《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一些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在农业高校中,对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应突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组成及其变化规律,适当增加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知识点,如土壤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帮助农作物摄取营养,促进作物生长、抗病原菌的侵入和降解农药,保护农田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此外,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二版)》中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针对农业院校的学生,可将该部分内容与水体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融合,将水体分为江河水和海水两个大类进行介绍,重点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特点。结合本专业特点,在介绍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内容时,注重突出微生物在污染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与农业资源环境相关的固体农业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微生物产生的生态友好物质章节,重点讲授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农药和生物燃料等内容。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后,突出了《微生物生态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相关性,激发了学生兴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微生物个体微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因此在《微生物生态学》理论课程讲解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否则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元因素于一体,具有可视性好、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能够把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有趣[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微生物相关课件,包括高清显微图片、动画、视频等,再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需要进行编辑、采选,并将其应用到《微生物生态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讲到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时,需要重点向学生阐明PCR扩增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程序,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良好的呈现PCR扩增过程,笔者采用flash动画演示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轻松掌握了PCR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即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势必降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增加了“课堂讨论”教学方式。针对教材中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些知识点,提前提出一些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讨论。这样可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微生物与化学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结合农业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提出“目前土壤环境中有哪些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到这些污染物的处理中去”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三、实验教学环节的优化 

实验课是《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连接的纽带,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教学相关实验可多达几十个,常见的实验有: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水质的细菌学测定、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分解作用及分解强度的测定、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的计数、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生物污泥的活性测定、固氮菌的分离与测数、活性污泥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等。针对农业高校的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应当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合理选择相关实验。例如,可将围绕土壤微生物开展实验,具体可以选择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能力进行测定,还可进一步对其中的固氮菌进行分离计数。采样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采集和保存农田土壤样品的方法,重点强调样品的低温保存,以保证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活性;样品测定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指标的测定方法,识别农田土壤中常见的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了解农田土壤中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生态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课环节,除了设置自然环境中(土壤、空气、水体)微生物的检测,增设一些特殊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例如让学生检测自己口腔中的微生物情况,检测自己手机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等,使学生直观的体会微生物与人类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传统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由自然界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扩展到微生物世界的全部生命形式(包括可培养、不可培养、难培养的微生物及其自然界中环境基因组等)[3],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理论课的第二章中,教师已经向学生讲解了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在实验课增设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实验,为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实验报告是实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微生物生态学实验课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每次实验课之前,需要学生撰写预习报告,敦促学生熟悉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内容,针对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提出的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宽知识面;完成报告中“实验心得及思考”内容的撰写,对实验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印象。 

四、结语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学科,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给农业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农业高校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从理论教学内容选择、实验教学课程优化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今后,教师还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池振明,王祥红,李静.现代微生物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4篇

更新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的出发点

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更新的出发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设置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把环境生态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用于环境问题的研究、评价和治理,所以根据环境科学的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是很必要的。当然,为了用环境生态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研究、评价和治理环境问题,相关的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必要的。二是增加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很需要的密切联系实际的内容。这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包括在内,讲授这些内容能够满足国家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增加这些内容有重要现实意义。三是增加社会需要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内容,目前这方面的任务较多,很需要加强。四是精简与环境科学专业其他课程重复的教学内容。五是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需要精简压缩的教学内容

过去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性教学内容偏多,实用性内容与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明显不足。如原来的生态因子、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各自成为一章(表1),虽然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讲得过多过细,有许多内容是不必要的,需要精简和压缩。精简与压缩后的内容是将这三章合并为生态学基本原理这一章,由14学时变为8学时(表1)。在过去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中,有一部分明显与环境科学专业其他课程重复,这是需要精简的内容。如过去环境生态学教材中和讲授内容中的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一章中包括水污染与微生物处理方法、水体富营养化与生物防治、土壤污染与微生物净化、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的微生物技术、大气污染及防治,在这些内容中,除了大气污染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高等植物学方法应当保留和加强讲授之外,其他内容在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学和环境生物学课程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是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建议不讲该章的内容,这样可以节省8个学时(表1)用于其他重要内容的讲授。

环境生态学应当增加的教学内容

根据我国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需要长期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增加新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是很必要的。我国北方环境退化严重,南方也存在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全球许多国家都存在荒漠化问题。从2000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展持续50年的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针对这一宏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一章的内容(表1)是很必要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北方的荒漠化与防治和南方的土地退化及石漠化都是需要经过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问题,有丰富的内容需要讲授,需要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知识、措施和技术,需要该专业的人才投入这一宏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我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西南石灰岩地区生态环境也很脆弱,石漠化严重,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为促进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增加我国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一章的教学内容(表1)。在程胜高等编写的教材中,就有一章专门讲述我国西北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的内容。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5篇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76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n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的概念,这标志着教育生态学的正式诞生。教育生态学是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把教育和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和目标,把教育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探究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师不断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通过对物质流的利用,对能量流与信息流的选择性传递摄取和智能流的富集,走向不断发展与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放眼于教师的成长环境,探讨教师与其生长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考虑的是教师所处的生长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这一观点强调,应把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关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社团、背景、合作和文化的教育生态取向,从文化、组织和制度层面研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通过积极的文化建设、学校组织的重构、网络平台的搭建,为高校教师提供理想的生态环境,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一)根据教育生态基本规律制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育生态规律是指依据生态学基本理念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基本规律。其核心问题是把握教育生态平衡,从根本上揭示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实质,推进教育发展,形成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的竞争机制,促进协同进化和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这一基本规律启示我们,要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的高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总体把握,从教育内外部平衡这一角度找准与国际先进高校之间的差距和问题,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现实出发,制定战略性、方向性明确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这种规划要力避宣示性的大而不当,要力避在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其地位的无足轻重,要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和前瞻性。各高校要根据各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师资队伍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既为培训高校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也为高校教师自主提高、终身学习提供教材式的具体指导。这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千里之行”的基础。

(二)营造和谐、有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聚焦在一个动态的、宽广的教育生长环境中,重心放在教师与其所处的生长环境中各因素彼此间相互协调、融合和交互,以获得其专业上的成长、进步和成功。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关注教师与其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和影响,注重综合平衡,系统关注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使得教师积极、健康的成长。从教育生态学宏观的角度看,良好的氛围和适宜的教育生态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教师在肥沃的土壤中自由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减少自身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提高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外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给予更多的生态关怀,从资金投入、设备更新、教学条件、教师工作环境、教学环境、领导控制、奖励机制等方面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成败的基本条件,也是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和谐、健康、自由的教育生态环境能够使教师身心愉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三)遵循生态耐度定律,促进教师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耐度定律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1911年,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耐度定律”(TheLawofTolerance)。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4]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耐受性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当出现的影响因子超出耐受范围时,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换关系就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系统的失衡,造成教师对其环境的适应,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消极的作用,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师系统可持续的发展。虽然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因子转化为非限制因子,保证教师对教育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平衡。

(四)摆脱“花盆效应”的束缚,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寻求教师专业发展

“花盆效应”也是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一个人为的非自然的生态环境,在环境营造上有很大的可塑性,需要人为地创造适合其生存和生长的适宜环境。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一旦离开其赖以生存的小生态环境,就很难维持其基本生存,更不用说持续发展了。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样才能实现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摆脱“花盆效应”的局限性,寻找开放的、适宜自身发展的生存环境。各高校应根据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其根本原则就是摆脱各种束缚,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让教师在宽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中寻求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建立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团队之间、校际间和国际间高校的沟通与合作,开拓教师的视野,健全开放、自由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保持教育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强化整体效应,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6篇

1.1在经济学科教学环节中缺少环境生态学思想

在教学环节中包括很多内容,例如: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其必须要以培养专业经济学人才为目标;目前在我国经济学科教材建设中,缺少环境生态学思想,经济学与生态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对于这些矛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教材缺少一定的复习和巩固知识的环节;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在经济教学中不能有效的融入生态学思想,同时生态学教师又没有很好的经济学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教育部门对其并不重视,从而使经济生态学的实践活动较少。尽管部分高校会组织一些环境保护社团,但是其并不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1.2“经济人伦理”对教育的影响

目前,“经济人伦理”对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在经济学教学中有着特别突出的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GDP增长速度非常快,与此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而使经济学科的教育变得特别重要,而对培养经济学人才探索却比较少。教学会受到“经济人伦理”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高校的教材以及教学体系都是借鉴来的,因此对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效果影响很大。

2高职经济学科教学中环境生态学思想的应用

2.1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改革

对于目前经济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相关人才,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或者学生都必须要明确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目前各高校必须重新定位教育作用,同时要以培养全面人才为教育目标,逐渐完善考核和评审制度,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

2.2在教学环节中应用环境生态学思想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3-03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到广袤的宇宙、深邃的海洋,小到分子基因,处处都有人类的印记,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地球环境。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海洋垃圾、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接踵而至[2]。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学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并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动态及其调控等理论,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当前的生态学教学也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交叉与融合[4]。生态学前沿的飞速发展对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结合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针对当前生态学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本文结合学生情况及专业需求,对普通生态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展生态学的教学及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5]。生态学的知识更新迅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仅仅依赖传统的板书和教材难以及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视频剪辑、图片、照片、动画、纪录片等,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听觉和视觉感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更富有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个体生态学部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其中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等不同方式,以及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等概念,如果单纯依赖板书和老师讲授,学生难以有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引入各种美丽的图片,比如有些拟态生物,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图片中或者视频中隐藏在环境中的动物;比如放映同一种鸟儿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鸟喙出现分化的照片,来表现趋异适应;通过鲸鱼和各种鱼类图片比对,表现趋同适应;图片欣赏提升感官冲击力,学生能直观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实践表明,利用剪辑的经典纪录片(如《冰冻星球》《生命》《行星海洋》等)在生态学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和编辑性等缺点,因此,要求教师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结合,既要强调以老师为重心的“教”,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做到师生互动,将课堂授课变成艺术。比如讲到“逻辑斯蒂方程及其应用”的内容,如果直接在PPT上放映逻辑斯蒂方程,学生难以了解该方程是如何得来的。此时结合板书,画一个圆圈代表环境容量,在圆圈里面用点代表生物增加的过程,同时列出指数增长方程及逻辑斯蒂方程的推导过程,通过板书过程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方程的由来,理解环境容量对生物种群增长的制约,并区别于指数增长方程。此时,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另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提前将下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知识拓展内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下载提前预习和学习,这将有助于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将知识点内容进一步深化。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需要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仅是一种工具,而非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要以科学的研究范式为指导,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教育现场综合持久的实践探索为动力[6]。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7]。生态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相结合,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的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讲课、参与研究、学科渗透交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结合案例教学。例如关于“生态入侵”的内容,事先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等告知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生态入侵的概念,课堂时间以生态入侵为专题,以福建的大米草、美国的亚洲鲤鱼、德国的大闸蟹等具体生物入侵的案例,讲授生态入侵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并引出天敌逃逸假说、空余生态位假说等学说的内容和前沿研究,引导学生就生态入侵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生态修复等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和学习,学生普遍能够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态入侵,并找到相关解决方案。老师引导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讲授“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内容时,把我国的“桑基鱼塘”“水产综合养殖技术”等养殖模式与之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明白完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增加食物链长度等,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新的养殖模式。

(2)教学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这就要求课题组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用科研成果反馈教学。学生课后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体会书本中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例如我们研究鱼―参―藻―贝复合养殖系统,不同生物间的搭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体利用率,这部分内容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网等知识点相关联,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补充人工生态系统缺失生态位,将更多能量向人类有利的方向流动,让学生了解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3)与其他课程和学科交叉渗透。普通生态学面向陆地生态系统的内容多,面向海洋内容少,因此,课程应该和海洋环保技术、养殖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相互交叉渗透,在讲授陆地生态系统理论的同时,结合海洋生态系统,实现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思维转换。同时,将普通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与养殖生态学、海洋环保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应用结合起来,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如海洋环保技术中的海洋溢油、污水排放、珊瑚礁破坏、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入侵、海水酸化等一系列专题,以及养殖生态学中的环境因子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均是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具体体现,应结合普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另外,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将专家报告中的内容与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比如邀请中科院海洋所知名专家杨红生研究员做了“美丽海湾的养护与保护:现状与展望”、邀请中国海洋大学的董双林教授做了“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结与解”等专题报告,其中的生态修复、粮食危机等问题,均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息息相关,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领略了专家的思想和科研精神。

(4)与微课、翻转课堂相结合。生态学的许多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跳跃性,可以开展碎片式学习和跳跃式学习。因此,普通生态学的授课可以和微课程结合起来,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从而为课堂讨论和深入研究提供可能。微课又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有机结合,形成翻转课堂。

(5)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没有足够学时开设实验,为弥补不足,可以与本科生的实习课程、大学生创新立项、挑战杯、导师制等相结合。例如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有一个月的实习课程,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海区、水产养殖企业、码头等地方开展资源调查,开展资源状况评估、水质检测、浮游、底栖生物生物量及理化环境因子调查等项目,老师指导实习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蓝鲸导航”导师制,每个本科生跟随一名导师开展实验研究,申报校级立项。例如通过课堂讨论,溢油产生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引起了王丽萍同学的关注,她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及跟随导师开展研究,组建团队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石油烃胁迫对海参生理响应研究”;王亚茹同学则充分认识到了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开展了水产养殖系统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并组建团队主持了大学生挑战杯项目“水产养殖益生菌筛选与水质效果测定”。目前,王亚茹的团队已经筛选出5株优质芽孢杆菌并保种,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材料。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的成功,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8]。考核体系不仅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更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态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务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设立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平日成绩、考试成绩、考勤成绩相结合。将平日成绩比例提高到30%,包括课堂讨论、科研论文、实习报告,并设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科研论文的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已有知识和资料的运用能力,对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的掌握程度、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由导师给出意见。在考试成绩中,加大综述题和主观题比例,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题目,以考查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需求

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对影响学生学习

过程的有效因素进行分析,侧重于方法论和实践层面[9]。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由于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学生群体对知识的追求更多趋向趣味化、游戏化、体验式学习,并且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利用和依赖更高。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学生中“学霸”较多,多以考研为主,目标明确。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学课程先修课程,对生态学有初步的了解。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学生群体更关注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学以致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关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摒弃老师高高在上的思想,与学生为友,快速记住学生姓名,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该每堂课的认识和意见。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总之,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一成不变,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科学的自然历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与国际前沿接轨,了解社会热点,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跟随时代变迁,接受新事物,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新技术,将新知识以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蔡昆争.普通生态学[J].应用生态学报,2005,(12).

[4]何斌.浅议《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5]刘纯.完善教学手段做好教研教改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0).

[6]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环境生态学专业范文第8篇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背景

作为一门运用生态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教育生态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英美等国的。它是一门由教育学、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众所周知,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前者强调系统中各因子间的相互联系,后者则强调系统中各因子间的动态流动和协调统一。所以教育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复杂的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因子紧密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而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动态观、联系观、平衡观和系统观来考察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探寻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方法和途径。

教育生态学突出整体价值、注重全面联系、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动态的、情境的和关联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教师发展内涵,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二、教师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角度看,发展即为主体与其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教育生态学充分尊重教师发展的“原生”态,将其置于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之中进行研究,旨在构建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的生态研究逻辑框架,达到教师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根据生态学原理,笔者构建了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模型。如下图所示,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由两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交错而成。复杂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生态链。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强化整体效应,而非独立进行。如果这两个生态圈能够保持平衡,实现良性循环,就可以最终实现教师发展的目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生态圈的交叉点即为教师发展的源动力。这种自主发展动力的获得取决于两个生态圈的平衡交叉发展。在教师发展的社会大生态圈中,每个因子紧密联系,互为因果。根据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生物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有某一因素对其新陈代谢起着制约作用。而这些因子中,社会地位和公众舆论的职业认同是这一生态圈的限制因子。不够理想的社会地位及职业认同使教师生活在失衡的生态系统中。根据定律应该排除这一限制因子的限制作用,恢复生态圈的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的内在动力则来自于教师个人成长的小生态圈。社会生态圈的和谐发展会激活教师发展的自主性,促使其不断寻找发展契机,朝向更高目标发展,达到个人成长的小生态圈的动态平衡。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中各单元和因子之间互相影响、联系,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生态系统中各种行为的产生受到全局性的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体现出整体效应。如此周而复始,根据生态链法则,这一动力会在不断传递和转化过程中带来生态大系统的螺旋上升效应,并最终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内涵

教育生态学认为,人的发展应以培养创新意识的自由人为目标。教师个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但我们往往只将其视为传道授业者,而忽略了其作为自然人的内心情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即为:回归生命,关注生命。将教师回归自然人,实现从“工作体”向“生命体”的回归,对教师作为自然人的个性和需求予以充分尊重。因此,生态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寻求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特点:1)平衡性。教育生态平衡是指教育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其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相对稳定的动态之中。教师在其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保持自身知识、能力、思维、行动等方面的稳定和平衡。2)多样性。生态圈的稳定性来自于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多样性保证了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专业结构的复杂性和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自主学习、社会服务等能力是教师发展多样性的体现。3)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性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教师发展实质上就是与其生命系统协同进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有意识、持续、系统的终身发展过程。

四、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机制

1.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和谐社会生态体系

(1)政府制度保障

根据对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分析,社会地位和公众舆论的职业认同是教师发展大生态圈的限制因子。虽然我国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上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但至今,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却仍未达成共识,影响了教师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思想。对于教育生态系统来说,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保障。社会生态环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再加上公众切实的尊重,充分的理解和合理的评价会使教师充分感受自身职业的伟大,从而积极地进行职业体验与追求。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和修改政策,切实保障教师的制度权威。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走在了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化的前列。譬如在日本,关于教师待遇、地位、师资培养方式、教师资格、教师考核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或制度规定。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立法的保障下确立教师专业地位,促使教师职业在与社会各个系统的互动互助中蓬勃发展,从而为教师发展的生态形成创造条件和生长土壤。

(2)校本管理

谢尔福德的耐受定律认为,个体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个体能够很好地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同样,对教师而言,影响其发展的各种生态因子,也存在耐受性问题。在教师发展的社会生态圈中,学校管理是重要力量源泉。如果学校刻意追求过高的目标,而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其结果是教师发展目标和行为的错位或分离,最终导致教师发展生态系统的生理性畸变。这就需要我们发展生态的学校管理范式——动态平衡的管理。它强调通过资源重组优化管理要素,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一个动态、立体、网状生态环境。

第一,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众所周知,在我国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结构的不平衡。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的失衡以及名师分布上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师生态系统的畸形发展。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人事宏观调控,为教师结构调整和合理流动留下充足的制度空间,以此逐步实现教师各类结构要素的动态平衡。

人员流动是教育生态系统正常的波动。合理的教师流动会促进教师的优化配置和专业发展。对于学校来说首要一点是树立动态的教师管理理念。教师稳定是相对的,而流动是绝对的,有流动才有活力。只有流动才能挖掘教师潜在能力,获得最佳的人才效益,达到动态平衡。其次,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一是完善教师聘任制,使教师聘任制真正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制度。二是实行合共管理,以契约的形式约束教师的流动,使教师流动合理、合法化。

第二,搭建教师发展的网络平台。教育内部各方面、教育与其外部环境都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教师发展离不开周围信息、能量的支持。由于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系统,能量流通渠道单一,信息闭塞,使系统缺乏活力。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生态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对各种有效资源的整合。有效利用和整合学校、社会资源,打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多主体、跨时空、及时性特点的信息网络平台能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开放、自主的信息生态环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是学校传统生态环境在信息维度上的有益拓展。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不同环境下教师之间直接、自由的信息交流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原生态的和谐关系。其次,与生物生态系统一样,网络生态系统每天与外界都进行着信息传输,是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系统。开放性既可以带来丰富网络资源,满足教师发展多样性的需求,也可以带来发展性,在与外界信息保持输入输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外界社会共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教师发展的网络平台上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的版块。譬如,政策法规版块、教师论坛版块、教师培训版块、教师研修版块、专家在线研讨版块、资源下载版块等等。在网络平台中,教师通过个体与信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拓宽视野、碰撞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或BBS等途径沟通和交流;可以随时下载有效资源,将资源共享和交流;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教学、科研资源库。除此之外,网络平台还可以为专家名师和基层教师的零距离接触提供有效平台,实现理论界和教学实践工作的亲密交流。

这种跨地区、跨人群、跨角度的网络平台的搭建在排除限制因子的过程中利用生态链的传递效应,使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实现整体效应,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

2.构建教师个人成长的和谐生态体系

如上图教师个人成长生态圈所示,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自组织的、开放的系统里,在自我发展动力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信息和能量交换来逐步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在教师发展生态系统中,自主性动力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小生态圈和社会大生态圈的聚焦点。这说明自主性动力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能量,它的传递和转化会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教师保持自主性动力的两个层面分别为:自我意识层面和实践思维层面。

(1)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生态学中,生态位原理认为,在某一资源维度上,一个竞争个体能够占有一定的生态链位置,称为这个竞争个体在这一资源维度上的生态位。同理,对教师来说也存在着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的问题。而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能够保证教师生态位的稳定性。作为一种内在自我信念,自我发展意识是激发教师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影响教师自我期望与行为。

(2)构建教学研互动的实践思维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结构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生态结构,它是包含教师教学自主能力、学习自主能力和科研自主能力各因子在内的动态平衡、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生态系统。教师发展最行之有效的实践思维模式是“教学研同期互动”。

教学研同期互动的典范应数儒家创始人孔子先生。他将教学研三者合而为一,创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教学研系统是一个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发展的生态系统。三个生态因子相辅相成、共同存在、互为因果。从结构上看,教学研是由三个因子组成的生态链。教,即通过教学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教师实现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学,是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知识积累为教和研提供资源;研,是对自身教育活动与思想的反思,能进一步提升教和学的品质。其中,学以一种嵌入式结构存在于教和研之中,发挥着能源系统的功能,不断为教和研提供资本,使知识不断处于发展上升状态。在这个生态链上,通过三个因子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融合,教师可以不断追求整体优化,实现专业素质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从运动方式上看,教诱发研,研带动学;没有教的参与,研究难以执行任务,研一旦停止运行,学就停止不前;教学研任何一方如果缺席或孤立存在,这个循环系统就立刻崩溃。因此,教学研三者不仅是相互融合的统一体,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教师只有在树立自主发展意识的前提下,不断实践教学研互动模式,激发内在生命价值和生命活力,寻找专业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走向自我成长,获得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高芳.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继续教育研究,2011(9).

[2]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加强,范国睿.教育生态分析: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4] 古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