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选择;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0-01

为了展示常州市高中在学校办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统摄下所形成的教学特色,引导高中教师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促进高中教育的良性高位运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了“八所高中联校主题教研活动”,以“同题异构”的方式开设了研究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在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以后,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结合活动主题,作如下研究。

一、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1)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是由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引人关注。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教授指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2)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政治特级教师方培君教授在谈到2015年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刘逸冲同学为什么选择加试政治时,给出了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出于政治学科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与分析、思维上的锻炼,有挑战性;出于对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兴趣”“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思维模式,不再仅仅看到 ‘是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且慢慢从纯粹的观察者逐渐进入到参与者甚至小决策者”。由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将来中国社会公民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

二、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1)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关系着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政治认同教育既是促进高中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达成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需要。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后创设了“公平之意”“公平之重”“公平之路”“公平之伴”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构建基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如“共享发展”“两会热点”“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个税改革”等,促使学生在形成一定政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念。

(2)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的主观要求;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理性精神的培育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尤其需要从这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够坚持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防止孤立地、僵化地、片面地看待问题;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重逻辑、讲规则的意识。在本节课“公平之路”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视频展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直面现实:概括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具体表现”“追根溯源: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出谋划策:谈谈你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解决措施”的三个环节。一事一议,引导学生理性思辨,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诠释深奥的经济道理,引领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氛围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表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融入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创建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亲历政治”的课堂氛围。在“公平之路”环节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中更是设计了“模拟提案”环节,鼓励学生就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交自己的“议案”。

三、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经扑面而来,要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任重而道远。作为政治教师,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基本要义做出理性的把握,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触摸社会的政治脉搏,进而培养其独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的爱国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就一定能够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愿景。

参考文献: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2篇

素养一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有深刻的社会烙印。早在两千多年前,学生发展评价更多注重“品德”的养成,无论是中国孔子培养健全人格的思想,还是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倡“公民德行”的素养,都把“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分工明显,职业多样化,于是以能力为中心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指标,教育也相应的研究人的能力发展,比如皮亚杰在发展科学领域将能力解释为一般智力,通过同化和顺应双向构建的过程实现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等等,都体现着对能力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单一的德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催生一个新的词汇――核心素养,于是“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的教育潮流。[1]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对核心素养开始了普遍关注和研究。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核心素养指向终身学习,并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五大支柱,成为一时的潮流。

我国新课改走了十几个年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国际发展和我国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改革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目标,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课程的实施,因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探求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新话题。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由于其课程性质是一门德育课程,肩负着党和国家公民教育的职能,不仅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专家学者的商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基本确定为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上一次课改的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本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它们之间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新课改只有不断深化,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前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一)内涵上的继承

所谓“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即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是两者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性

首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素养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从内在去培养学生具备的学科品质和社会发展必备品质,更关注是知识到素养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境中所需要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和必备素质;三维目标更多体现对学生的外在要求和期望;其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着手,这次课改的重要一点是教材的重新编排,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来编排教材,不同于过去三维目标是从教材标准的角度出发,编写教材,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最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综合性,核心素养并不是不要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与三维目标相比,它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元层面,更强调三者的统合,进一步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应该说核心素养的角度是更宏观和全面的。

三、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在内容上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朱明光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具体的概括,他认为从培养公民的角度从出发,对应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和有担当的中国公民。[3]基于此我想谈谈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情景体验中培养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对我国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追随,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光靠简单的思想灌输是低效且无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主动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真正的?W习才发生。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只有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激发思维,唤醒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给学生激发思维的情景或问题,高中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想法奇特的孩子,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情景或者问题,他们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事件,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理性精神

高中阶段是理性发展的高峰期,这时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精神得到发展。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其成为敢于批判的理性公民。思想政治内容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从实际问题中辨明思想,让学生经历由不疑到产生疑惑,从有疑到质疑,再从质疑到释疑这一系列过程,这时利用问题探究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三)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意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关键就是公民的法治意识,由于受中国传统历史的影响,公民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必须要在思想上触动学生,从思想层面去培养法治意识。案例的选择和呈现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方式。首先,精心选择案例,选择热点案例,并且让学生真实可感;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案例,解构案例,让学生写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交流分享。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上保持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同时,腐败问题也层出不穷。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承担着高校反腐倡廉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1、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深入,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些主要表现为:其一,认为高校不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部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在他们看来,高校的核心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辅的,高校进行廉政教育不过是一种点缀和时髦,对促进全社会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和价值取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高校学生的廉政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一些大学生廉政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只要有权、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到。比如:在评优评奖、党员发展时找人打招呼,为了当上学生干部到处拉选票等。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法律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意识不强,不愿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成绩。

3、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它应该与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高校历史积淀密切联系起来。廉政教育缺乏材,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廉政教育的相关概念,容易产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部分教师对一些社会典型案例避而不讲,过多的停留在讲解一些陈旧的案例上面,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使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使得廉政文化建设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缺乏文化建设应有的渗透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4、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廉政文化建设有着严谨的系统性,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从组织保证到人力安排等,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如果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把它制度化,形成相关制度,进行规范运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涵盖了道德教育,包括众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还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二、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真正实现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必须努力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

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传统,是我们今天推动文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的“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就是告诫为官者要清正廉洁、严守节俭。“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为政者以民为本、廉洁自律的廉政思想。传统文化中厚实而精深的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赋予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新的内涵。

2、廉政法律法规教育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的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文明意识、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等起着推动作用。当今,大学生法律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欠缺,对社会中的一些腐败事件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易产生错误的观点,从而影响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政法律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加深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大学生认识到在治理腐败中,依法治腐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让学生注重从自我做起,形成廉洁自律风范,为党的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构筑廉政的新防线。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的作用

1、整合现有课程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廉政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炼、融合廉政文化教育内容。

廉政文化教育必须力求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式的讲授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讨论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用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激发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敬廉崇洁意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强化廉政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廉政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熏陶学生。在校外,组织“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参观廉洁公仆故居、到法院旁听贪污贿赂案件的庭审过程等。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廉政品质的精髓,进一步培养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廉政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对巩固党的清正廉洁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特别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反腐倡廉教育的各项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教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神圣使命,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民教育;思考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是由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

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国民,而公民教育是实现国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公民教育就要具有与国情相适应的性质和特点。

(一)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前进方向的理论总结。它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可以让我们的公民教育牢固树立的立场观点,在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可以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二)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以科学教育和历史人文教育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历史上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深厚的“臣民”思想与市场经济大潮中西方自由主义者的“私民”思想相混杂,为我国公民教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西方较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由于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资本主义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其公民教育不乏科学和历史人文教育的基础。相比之下,我们不仅历史传统中科学素养缺乏,而且又遭受了“十年”中历史人文教育的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民素质在今天出现了与其物质财富增加逆向发展的不良现象。没有沃土就没有壮苗,所以打造现代化的国民必须重视从国民最基本的科学和历史人文素质抓起。

(三)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以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为主干

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公民之意即在明确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要达成公民之意就需要法律、道德和社会管理的其他各项制度来规范。公民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从教育国民认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出发,明确责任与担当。

同时,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当前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和文明社会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样离不开社会法治建设的支撑。依法治国、和谐社会不应只是治国的理念,还应是全民共同努力达成的目标,离开了公民的法治道德教育,要建设文明、法治、和谐的社会就是空谈。

(四)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全球视野的新公民

正如当年的是舶来品一样,今天的公民教育依然是从海外传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所以我们的公民教育,一方面,应扎根国情,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两个百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应兼顾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态势,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对世界的影响,合理担当世界责任和义务,培养与中国迈向伟大复兴进程相适应的,既具有全球视野又不失中国特色的新公民。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任务决定的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担负着加强学生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一般大学的思政教育具有共同特征。但高职院校作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

(一)招收学生的层次不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有所不同

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学历层次低,招生层次也低,学生来源除高中毕业生外,还有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当中的多数存在着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学生又有关注和接触社会较多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不能一律向普通综合类高校看齐,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有所调整,同时在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的知识方面应当加强,特别是作为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二)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培养计划,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它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所以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围绕职业展开。高职院校思政课可以很好的与公民法治与道德教育相契合,在职业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和 “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的法治素养,在打造合格就业者的同时,打造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是当前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社会的希望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生力军,是社会公民群体内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是最具可塑性的部分,也是最能代表和展现公民素养的部分,对形成全社会良好公民形象起着模范引领作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进入社会周期短,速度快,人数多,分布广,理应成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点对象。

另一方面,还应看到我们的高职学生尽管入学时学业水平不高,但其面对社会转型和人生自我实现时的迷茫是同样深刻的,青年危机同样存在。由于他们可能会更易接触到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的一面,所以其社会知识的储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及责任担当意识就显得与其职业技能一样重要。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重点解决以上问题。目前从高职院校学科设置来看,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实施公民教育的部分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所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应从这一社会现实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探索加强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合格的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山,李卫英.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时代背景和体系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李帆.研究与开展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Z].人民教育(理论前沿),2008(18).

[3] 秦树理.公民教育概览[M].郑州人民出版社,2004.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转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研究具体教学法的基础是要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性质。思政课首先是育人教育,思政育人需要达到最低标准,追求最高目标,思政育人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和影响。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把公民教育与精英教育、健全人格与完美人格教育二者有机地统一,才能实现思政课的最终目标,回归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由于思政课的目标重点在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因而思想性要引领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由知识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改革开放初期,利益得失和价值认同表现为分化的状态,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利益得失和价值认同表现为更加多样化、碎片化的状态,比如团体取向、先赋取向(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及社会关系)、特殊性标准;个人利益取向、普遍性标准、成就取向等因素的文化价值冲突成为社会矛盾的深层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学校教育无疑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高校教育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是最强有力的手段。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缺乏相应的观念自觉,需要抓住大学教育这段关键时期使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回归(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现状

(一)大学生被过度角色化

在我校2015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该如何上?”的调查问卷中,有20%的同学对“是否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考试不挂科就行,学习态度模糊,15%的同学对政治理论的论断、灌输式说教,缺乏兴趣。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感性视域中成了高大上的政治说教,较少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学生觉得自身发展未被满足反而“被过度角色化”。社会将青年顺应角色规范视为压倒一切的内容,从社会心理、情感、性格、权利意识等观念方面和制度方面的现代化转化并没有真正解决,人格发展会受到影响,大学生压力的显性化(竞争、就业),疏解渠道的形式化。“革命青年”的教化式教育制度的失效,“公民”教育制度的缺失。

(二)大学生学习目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

大学生在社会评价选择上的灵活性。为了获得可能的社会良性评价,他们会不断否定、审视自身的愿望,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顺应支配者和评价者(国家、社会、学校、家族)的意志。在考核中没有突出是否学会了把个人追求、个人抱负和个人的想法放在国家、学校、公众利益之后。同时,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结果的应用方面权重不高。

(三)课堂教学手段碎片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在科技信息爆炸时代,只有不断增强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与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为此,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由于课时和师资等原因,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采用上“大课”的方式,使主动探索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实施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另外,有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上课只注重操作课件对学生进行“机灌”,不重视师生与人机的互补和交流,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创新”,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思维的拓展。

(四)课堂教育目的偏失

教师在教学中忽视高校思想政治的价值引导功能。课堂变成单纯的知识灌输基地,同时教学内容在小学、中学、大学中的重复性较高,应试教育和压缩饼干式的教材普遍存在。没有及时吸收社会力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义务教育,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无法采集鲜活案例,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飘忽离地的现象,通“人气”、接“地气”不足,没有形成高校、社会力量和社会正能量人员现身说法的鲜活性,从而来形成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艺术目的是为了把课程的准度和深度透彻和灵活体现出来,从而整体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观念的“拨正”,释放正能量

在经济环境的激烈冲击下,可以用“风险社会”来定位当前世界,这种风险并不会因为财富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而减弱,而有可能恰恰相反。现代社会的有些人会被物质力量打倒了精神力量,亟待倡导价值引导功能作用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回归到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并要联系实际回答现实问题,使信仰观念意识适应当前利益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和建设稳定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进行知识再创造,把知识体系改造为教育体系。需要得到高校的各级领导的重视,把握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教师为引导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真心教,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我真心学。

(二)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通“人气”、接“地气”

主动通“人气”: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的教师和吸收“经验丰富的社会教员”及政府的高管人员融合在一起来共同教课,“经验丰富的社会教员”是与我们学校主导专业有紧密联系的各有关行业成功和先进代表人物(即吸收的社会力量方面具有正能量的人投身义务教育),政府高管人员(城市、地区的最高领导)。高校以请进来的方式,让这些社会教员讲授理论政策落实中的实践故事,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做实,这是通“人气”。主动接“地气”: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建设,采集鲜活案例,可以在课堂上讲得更深更透,并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实现校地双赢的目标,这是接“地气”。

(三)以“问题式”为教学方法研究进路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式导入,专题讲解和学生参与相结合。教师设计最佳的问题情境,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教师的适当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级的感知向高级的认知发展,完成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获新知。同时,综合创设“思政课”氛围。充分开展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人文素质培养、学术活动月等社会多因素联动,让理论入脑入心,培养青年向上向善的理想信念,释放正能量。

(四)夯实教师跨学科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在于回答现实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知识再创造,把知识体系改造为教育体系。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真正信、真心学和真心讲。其次,队伍建设上需要有一支知识面宽、学养较好的教师队伍,拓展视角,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联系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宽度,还要了解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再次,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养素质,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理论立场,站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来。教师讲授方式应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激情,运用哲学的思辨灵气开拓学生的智慧。最后,教师应在学术研究上下苦功,应以科研促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五)微时代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6篇

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探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

兴趣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同样,学生各科学习成

绩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就是学生最缺乏兴趣的课程。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关

键。这此,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点想法:

首先,语言要幽默,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的一位名人--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

接受。"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但所阐述的内容却是严肃的真理。要使这些抽象枯燥的

概念、原理被学生所接受,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及学生身边的事例,刺激学生、激

发学生。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

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例如:学习法律常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依法治国,使我

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按照这一目的的要求,我进一步讲解了"法治"这一概念,它是相对"人

治"而言的;

"人治"轻视法律,谁的地位高、权力大,谁说了算。在现实生活中,"人治"现象仍然存在。如"某

单位招工,凡是知道劳动法的他们都不要,惟有一个不知道劳动法的反到被录取了。"通过这一实例,我

启发提问:这是为什么?被录取的这名员工会有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学习法律常识的目的能实

现吗?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能达到吗?结论是明显的,无可争议的。如此讲解、启发,简单明了,使学

生深刻认识到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

身行为。因为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民,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

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从而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害怕人民群众知道法律的丑恶面孔,让他们在法律

面前无地自容。

其次,要设置悬念(即俗话说:掉胃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急于想得到答案)。

记得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

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愈强烈,学习的兴趣就愈浓厚。学生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

更需要教师思维的不断创新。适时巧设有一定难度,又要求学生发散思维才能解决的疑问和悬念,就可

充分地激发学生质疑和解疑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解"初二年级第十五课'正

当防卫'"知识点时,例举了"连杀二人,被判无罪"的案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一方面知道杀人是严重

的刑事犯罪,但另一方面也产生疑惑:为何连杀二人却被判无罪?针对学生的疑惑,我给学生一定的思

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后,大致有了自己的见解,此时我再结合课本上理论阐述以及具体

法律规定进行说明,案例中连杀二人,被判无罪的根据是"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1

)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2)必须是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才能实

施正当防卫;(3)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4)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

通过这样讲授,学生带着疑问积极思维,能够自觉进入主动求索的学习状态。实践证明,只有经过教师

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进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并增强他们

的学习信心。

最后,就是要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即:我要学)。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实例来说明。而现实事例具体、真实、贴近生活,说

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地结合实际事例,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

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并从实践中悟出哲学道理。例如:在讲解"青少年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

犯罪做斗争"时,我举了这样一个实例:"有三位初中女同学在街上看见了一个通辑犯,她们完全可以悄

悄地离开,当作没有看见,但她们心中的一股正气使她们决定抓住这个通辑犯;面对凶恶狡猾的犯罪分

子,正面接触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于是她们商量后决定:为了不打草惊蛇,一个同学负责去报警,

其余两个同学上前佯装问路,借此拖延时间;但犯罪分子太狡猾,随便说了两句就匆匆离去,好在这两

位同学已把他的体貌特征及衣服的颜色、款式记了下来并记住了离开的方向;几分钟后,警察赶到,按

刚才两位同学的描述迅速追赶,二十多分钟后,顺利地将通辑已久的罪犯抓获,为此这三位同学受到了

表彰。"通过这个现实事例,学生启示颇深,很快从理论上明白了面对犯罪分子,即要敢于又要善于同他

们做斗争,讲究智斗,力求在免受伤亡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与此同

时,介绍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由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例去证明理论,不仅通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法律思维方式;大学生;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11—02



随着新世纪到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尤其全国性普法工作的不断实践与反思,法治素质的综合性实证指标为我们诠释出仅有知道其重要性是远远不能达致实践图景的如期而至。一般性普法教育的法治启蒙运动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是,知法与懂法的个体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但知法犯法与执法犯法的具体法律事件同样随之激增,其中的主体成员也不乏在校大学生。值得追问的是,法治意识与违法犯法行为之间是否仅仅是一个知行不相一致的问题。我们认为,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背离性关联,单一化的法律知识增加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实践运行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如果我们从理解的意义上认识法律解释,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说,法律解释乃是法律的生命之所在。因为没有人理解、解释和运用法律,法律便没有任何价值。”1 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热点案件中,其聚焦的社会身份包括大学生,如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已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与社会影响。同时,大学生公然违反校规校纪的热点事件不是见于各类媒体。故而,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实践情势与时代诉求之间的差距颇为鲜明,需要在高校法治教育中探寻其有效的培养路径。

一、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背诵记忆法律条文,不求甚解,易于忘记。而经由深刻思考,亲身体验应用的条文,将成为一个法律人生命的法律细胞,终身难忘。”2 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在高校法治教育的一般性教学安排上,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律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法治内容宣讲与体验。对于现实中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遵循法治教育的教学规律,具体考察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模式选择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等三个方面。

(一)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普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较为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相关法律知识讲授。除去综合性院校中法学类专业的辐射功能较强的高校外,大多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科学性缺乏具有较为突出的普遍性,尤其是理工类院校。高校对公民社会的智力贡献似乎在相关教育者视域中不太重视法治教育是对此种现象较为妥当的解释。在许多学者看来,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在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可以解决其知识贫乏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大学生的专业要求并不是法学或者法律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是,如果遵循法治教育的规律,注重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仅仅依赖一门课程来完成如此重大教学目标,显然其科学性值得怀疑。同时,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安排并未得到相关科学性论证,一般仅仅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规划,其专业性不强已经在实践中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质疑。另外,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在进行法学专业性教育,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3 当然,导致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法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普遍缺乏科学性。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安排需要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中得到彰显,以确保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单一,主要是相关法律课程的理论讲授,实践性不强。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在主体的思维方式培养中得到落实,也才能据此获得较有说服力并得到普遍性认可与支持。由于法律类课程性质的特点,法律知识的一般性输出与继受是需要在直接与间接的实践中为主体所了解、熟悉与认可,才会真正产生体验性效应,因为缺乏实践性的个体感知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目标。我们实证考察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后发现,在高校的一般性法律知识竞赛中,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在相关具体案件的实践性趋向把握上则普遍较差。4 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现象,我们认为,其主要是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严重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们知悉,其实在实际生活中高校教师自身遇到具体法律案件时往往也是束手无策,表现出“理论水平很高,实践能力很差”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也是高校其他课程教育中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法治教育而言,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需要积极关注实践性教学的安排是解决此中问题的必然之道。

(三)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简单化倾向突出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运用较为随意,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讲解,简单化倾向突出。大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的接受方面已经与中小学生有着显著区别,但是,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原因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对于简单的口头讲解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法治教育的相关课程都是以大班教学形式进行安排的,教师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段上完成具体繁重的教学任务,故常常采取极为原始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图景也就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基本形态。5 我们认为,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尤其在新的时代中更显关键,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较之于教师并不逊色,教学手段上更多的采用多媒体以及案例教学形式该是必然选项。同时,大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也基本是采用将文字性讲义搬上投影屏幕的极为简单的做法,其实这种与口头讲解的教学形式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区别,无法真正实现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及水平提升目标。

二、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路径

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设法律类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的主要渠道,同时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教育范式与进路,从而形成多维培养路径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确立科学完善的法治素质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法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以及应用法律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因素,它不仅包含法治意识,还包括把法治意识转化为自觉地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思维方式。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增设法律类课程的体系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感知机率,以增强其法治观念的实践性体验,改变单纯的法律知识讲解为全面的法治素质熏陶与教育。为了确保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在具体法律类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应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为主要选择依据,改变传统法学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单移植做法,不断创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调整法治教育中实践性突出的教育模式

在具体的法治教育中,法治不仅是一种理论观念的描述更是一种实践形态的具体演绎。高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变单纯的理论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和尊重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促成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渐进性增长与提高,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中,教师通常把法治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即使是案例教学也往往是法学专业性极强的案例分析,这较为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一种误判,似乎法律只能是法律专业人士的神秘技艺,与普通人相去甚远。其实,法律不仅仅是法律工作者的技术性智识依赖,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公正价值追求的具体性描述。我们只有在教育模式上不断强调法治观念的实践性诉求,才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素质要求的法律思维方式。“所有的社会向题,不论它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6 我们知悉,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与坚守不是理论灌输所能达致的,高校法治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为目标,并且需要将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关切与法治教育内容紧密关联,把实践性内容作为法治教育的切入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思维方式的普遍性水准提高的问题。

(三)创新践行多元化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相关法律类课程是高校法治教育中的关键性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好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平台,发挥其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一般性的口头理论讲授,增加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教学以及“如果我是法官”主题性辩论教学等教学手段。同时,应开启其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范式,确保实现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法治教育目标。尤其是运用典型案件进行学习交流与研讨。保罗·劳伦斯认为“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媒介,通过它某些现实情况或问题被带进教室供班级和教员研究,让大家对一些实际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棘手的问题进行讨论。它是某些综合的、复杂的情况或问题的记录,在这些情况或问题能被理解之前,它们肯定是完全分散的,而后将其组合在一起,其目的是将表达各种不同态度或方式的思想带进教室。”7 在当下网络高度发达的新时代,随时都会发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性热点案件,尤其是与大学生有着切身体会的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高校应及时邀请有关司法人员或法学教授进行学理分析与司法评判,并与大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梳理实践性法治观念的特质表征,从而让大学生不断增强处理自身法律纠纷的能力,准确区分识别正义的现实形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达致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法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我们对有关高校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专业背景的实证调查发现,各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占其总数的比例分别是74.23%、86.15%、9.85%.

[4]我们对有关高校从2000—2011年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成绩统计中发现,每年的平均成绩是87.87,11年的平均成绩为85.76;另外,对相关热点案件司法处理判断选择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76.52%的大学生判断案件法律适用趋向出现错误.

[5]我们对有关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图表和案例分析。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第8篇

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是一致的,教材体系是形成教学体系的重要依据,而教学体系是对教材体系的超越与发展。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教材是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具有严谨的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材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是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产生的,写什么,怎样写,都广泛吸纳了第一线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的意见,经过许多专家的反复商讨、斟酌、修改,经中央审定的。经过一年的实践,广泛听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的意见,对第一版教材又进行了修订,教材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学术性。形成了严谨的学科体系。教材内容体系有着无法替代的学术地位,教师必须吃透吃准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认真消化教材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将教材体系作为形成教学体系的基本依据。决不能抛开教材内容,完全根据自己的思路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另搞一个所谓的教学内容体系。

依据教材体系,并不是不要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在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超越和发展,教学内容体系一定要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点、教师个性、学生特点。只要是贯穿了教材内容设计的基本精神,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教师的个性,逐步形成有特点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是,归根结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将教材内容主体化、情景化、信息化,进而转变为能动的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就是完成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也就是既要“照本宣科”,又不要“照本宣科”,要完成这个转化,教师一定要吃准吃透教材。

吃准吃透教材

1.把握教材基本精神

教师要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领悟教材的基本精神。“以吃透吃准新教材基本精神和教学基本要求为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全书,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教师要认真消化教材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将教材内容体系作为备课、写教案,形成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

2.认识课程性质

“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一是帮助大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引导大学生在实际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二是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所以,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培养道德和现代法治观念,则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关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是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对道德的践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尤其应重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同样的教材,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呢?关键是教师能否顺畅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灵活运用教材

1.找准切入点

教师要真正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必须了解教育对象,了解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心理状况。做到三个贴近。

第一,贴近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思想难题、自主解决问题,调动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潜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果与实际脱离,忽视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流于形式。教师如果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精神说服,忽视定量分析,忽视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模糊性;仅仅重视政策的压力,理论的灌输,定性的分析,“基础课”是不会有吸引力的。

第二,贴近社会。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抓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契机进行授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全面看问题,弘扬主旋律,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第三,贴近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精神说服,必须了解大学生,了解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前提。没有了解的爱,只能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只能是主观主义的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关心祖国,但爱国热情过于空泛;支持改革。但过于急躁和偏激;立志成才,但有些心情浮躁;民主意识增强,但民主素质并不高。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说服,加强人文关怀,真正把大学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提升自身魅力

第一,理论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较高的理论水平。“时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局势,并善于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知识魅力。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提高,“基础课”涉及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师要真正讲好这门课就要不断丰富自己,使自己具有广博的学识。

第三,艺术魅力。注重教育教学的情感性、形象性,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之美。“讲出吸引力,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的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

第四,人格魅力。教师要具有高尚人品,广博学识,昂扬的精神,丰富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学生就听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

第四,充满爱心。教师最重要的是真正做个有“心”人,不仅爱事业,更要爱学生。爱是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强烈,学生就会自觉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3.探索教学方法

周济部长说,“基础课”开得好不好,学生喜欢不喜欢,关键在教师。“基础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为一体的一门新课,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一,导人教学法。如何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导入教学。例如,用“猎人、儿子和狗”的故事导人什么是友谊,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进一步阐述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案例教学法。这是老师常用的方法,教师要精心选取事例。究竟选取什么例子,可以征求大学生的意见,最好讲

大学生身边的事例。在讲人生目的的作用时,介绍我校的一个本科生,家境贫困,但自强不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让大学生懂得普通人同样可以活得精彩。

第三,教学互动法。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非常愉快的,真正用心来听课,绝不是为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育人,而不是脱离学科教学本身去进行生硬的政治说教。在讲授“适应人生新阶段”时,首先提出大学生活有何特点?大学生活面临那些矛盾?引导学生积极完成角色转变,使学生认识到:大学是人生道路的新阶段。那么怎样度过大学生活?引起学生思考,也暴露出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从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澄清学生中存在的错误认识。

第四,问卷调查法。每一章讲授前,本人都精心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有哪些误区?例如:讲授“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讲之前,先对大学生做问卷调查,如:你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怎样活着有意义?然后认真进行分类,从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一一剖析,然后从理论上讲授什么是人生观,怎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第五,情境教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可以设计学生参与的情境。在讲“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时,教师可以请出一位学生。让同学们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规则是必须说优点,态度要真诚。引导学生怎样用“心”去发现他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被赞扬的学生体验到被他人赞美时的感受。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赞美他人的快乐。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出如何“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也提高了素质。

第六,角色换位法。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更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采取角色换位法,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组织演讲比赛。组织学生搞“爱国主义”演讲,学生热情很高,准备充分,一个接一个上台演讲,他们的表达很有感染力,课堂气氛既活跃又严肃。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也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是有责任感的,他们的爱国热情很高。教师因势利导做总结:希望同学能胸怀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培养建国之才,投人效国之行。这一讲相当成功,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