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1篇

作为新兴的IT产业,其发展的速度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网络技术产业的相关产品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在进行着更新换代,随着其技术的更新与升级,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所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其专业工作岗位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给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了难度。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的投入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现实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在萎缩,招生规模在不断缩小,由于规模的萎缩,各学校投入的欲望则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来其专业教师队伍面临着老化,跟不上专业教学变化更新的需求,出现了一边是“专业师资”过剩,一边是“专业师资”缺乏两难的现象。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本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并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本专业只有少部分专业能力学得比较强的学生在本专业岗位就业,其他大部分都转行做了其他行业或服务行业工作。

二、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发展趋势

世界技能大赛的宗旨和目标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他们的宗旨是面对行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职业岗位技术人才,竞赛的技术标准与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相结合,讲求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完整性,要求项目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工作项目的完整性,评分强调项目过程规范和功能结果的正确性,100%的客观评分,排除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评分过程的公平公正。竞赛中对于选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其技术难度也比较高,其中排错占了相当高的比例。竞赛的技术面覆盖也非常广泛,基本包含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桌面系统、服务器技术(Debianserver和windowsserver)、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新技术等内容。竞赛分为3个模块4个主体,4个主体部分各占25%,每个模块都包含了排错项目。

三、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能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术方面主要包含了三个模块的能力: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设备与安全,每个模块安排在一天时间内,每天都包含了一个故障排除的综合项目。各模块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没有做精确的定义,Linux系统部分的范围在LIP-2认证水平的范围,包含了Debian系统的安装、升级、管理、系统服务的构建与测试,windows系统部分在MCSE认证的水平,部分内容超出了MCSE认证的水平,包含windowsserver的安装、升级、域、活动目录、系统服务的构建与测试,网络设备与安全部分则包含了CCNA路由与交换、安全、无线、语音,排错的部分内容则超出了CCNP的水平。网络部分对新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IPv6、VoIP、网络照相机、网络打印机、无线、VPN等技术内容也都包含在内。

四、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探讨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术文件的特点与要求分析,其出发点和宗旨是针对职业技术岗位工作技能与素质要求,符合世界范围内网络技术岗位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与技术要求,其内容和宗旨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岗位职责划分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根据所从事的职业养成规律确定具体的能力等级和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工作任务具体整合出职业化的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一)培养目标。

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在培养具备一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维护、错误排除、安全加固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内容。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术范围和内容要求,也可以分为3个模块4个部分的内容: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设备与安全、网络系统排错,各模块的深度参照LPI-2、MCSE、CCNA等认证水平的深度。这几部分内容的培养与深度要求,一般的院校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只是各模块间发展不是很均衡,部分职业院校在个别模块的教学深度远远超出了这些模块的深度,但不是所有模块都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水平。

(三)设备和师资保障。

网络技术专业完全依赖于设备,缺乏设备的投入,一些关键性的核心课程根本无法展开课程教学,故要落实本专业的教学,必须投入一定规模的网络设备。在设备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和引进,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真正实施过具体的网络工程项目,是不会真正了解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流程和故障解决规律,很多老师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但真正进行综合性项目或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就缺乏很好的规划性和规律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四)培养形式。

要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必须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才具备了应变的可能,我们当前职业教育的培养恰恰是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要求。专业技能的培养则需要实施项目化教学,教学的内容要以项目的形式呈现,项目要与具体岗位工作相结合,体现工作过程任务的目标性和完整性。项目的实施要求项目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过程的规范性。各模块的内容可以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以职业资格认证的水平来实施教学,可以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衡量的参考标准。在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压力承受能力的培养、体能的训练、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能力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五、总结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精品课程;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3-0065-03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化,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网络编程、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基本技术,并能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此,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突破传统的课程学科和知识体系的限制,建立一套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际能力培养。

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如何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使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深职院网络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将网络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为专业集成公司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岗位,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和设备维护岗位,以及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岗位。相应地,课程体系将以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变化为主要依据进行建设。我们将建设的基本思路概括为“四化”。

2.1课程设置模块化

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网络专业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可以通过科学划分网络专业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块,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在注重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适应学生个性化的要求。

2.2课程评价标准化

考虑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很多业内龙头企业的标准就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而且这些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在技术上走在行业的前列,因此可以根据网络专业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参照这些龙头企业的国际IT认证标准,建立网络专业的课程评估体系,尽早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

2.3课程建设精品化

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在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抓好10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将这些课程从校级精品课程逐渐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逐步实现专业课程建设的精品化。

2.4专业教材系列化

专业教材是课程体系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载体,通过规划好专业教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贯彻根据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适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网络专业应该进一步调整充实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规划,做好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使专业教材系列化,并争取在校企联合编写出版工学结合的网络实训教材方面取得突破。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想,目前,深职院网络专业正采取措施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本专业正参与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申报、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教育部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子课题的建设任务,力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果,促进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专业教材对全国的辐射力和知名度。为此,拟采取并切实落实下面的几项具体措施。

3.1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划分课程模块

我们将网络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定位为“组网、建网”,以核心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主线。系统集成与工程监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的核心技能概括起来分别为“建网、用网、管网”。对这三种专业核心能力,分别确定其课程主线。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按照“学网”、“用网”、“组网”、“管网”、“建网”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并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强化某个方面的课程模块,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的模块化划分上,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按照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原则,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6大模块:计算机技术通用模块;网络技术通用模块;系统集成与工程监理模块,网络工程施工模块――“建网”模块;网络编程模块――“用网”模块;网络安全与管理――“管网”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利用业内主流企业的认证标准和培训资源

目前,我们在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时,参照了Cisco,华为,CIW,Sun等业内龙头企业国际IT认证的中级考试标准,适当提高要求,建立本专业人才技能水平评估标准,然后分解到课程,建立每一门课程(或者课程模块)的评估标准,努力实现课程评价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试题库和网上实操考核平台,理论与实操测试二者结合,来客观评估学生的能力。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将业内主流企业的培训资源(例如培训教材、电子课件、在线考试系统等)免费“拿来”,以内容置换等形式加以利用吸收,融入到专业技能课程和整周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层次,进一步扩大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努力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3加大主干课程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专业课程建设的精品化

网络专业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基础、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实训、网络工程实训、网络编程应用开发、网络监测技术、信息工程监理”等10门课程确定为专业主干课程,以这些课程为先导,加大课程建设力度:(1)修订完善课程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教师教案;(2)在原有教师电子课件的基础上,以Cisco、华为为突破口,与企业合作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3)加强专业课程的网络化建设,在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保证完成至少4门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基础”、“网络编程应用开发”)的教学资源上网工作,争取专业所有主干课程上网,进入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校内外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也为全国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同时,推广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网络互联技术”的建设经验,组成课程建设小组,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进行攻关,以核心课程为先导,带动专业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争取在2年内有2门以上的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3.4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做好系列化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配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教材的编写出版规划,做到:

(1) 将教材编写重点放在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上,放在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资源充足的课程上,放在教学内容经优化整合后的新课程上。

(2) 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点,推广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尽快完成在编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3) 鼓励教师摆脱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编写教材。

4结束语

目前,深职院网络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专业与Cisco公司合作建立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以及和华为公司合作建立的华为网络技术学院多次获得全国/亚太区优秀网络技术学院称号;专业由于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在2007年初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的验收,成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在2006年底入选了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成为建设专业。本文所探讨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对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6(35): 14-15.

[2] 浦江.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3, 18(4): 69-71.

[3] 丛俊歌.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3, 11(1):57-58.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调研数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培养模式

0引言

目前在大数据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环境下,基于企业调研数据的人才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市场调研是构建高效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解决专业的岗位定向问题[1]。调研旨在依托行业企业需求数据,校企共同探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结构,就业情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质人才是专业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专业必须面对的挑战。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学这一途径来实现的[2]。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科学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

1基于企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调研需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数量和规格的需求,掌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职业发展情况,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⑴调研对象:近三年接收我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65家企业。学校派出了全体专业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与企业部门负责人、技术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我校毕业生进行座谈、讨论,参观企业现状,现场提问并发放调研问卷。此次调研中,共发出65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92%(以下数据分析限于有效问卷)。⑵调研目的:了解企业对信息与网络专业的需求数量、品学要求、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意向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摸清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金水平、岗位职责、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通过对调研问卷的汇总和分析,得出了以下调研结论,为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础。⑶调研结论:我们在企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调研表中,列出了未来三年企业需要招聘的职业岗位以及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应届生毕业酬薪水平等,以下数据表示选择该选项的企业家数。未来三年主要招聘职业岗位:①网络运维52家;②系统集成44家;③售后服务24家;④售前技术支持20家;⑤信息安全8家;⑥项目管理8家;⑦云计算4家。网络运维,系统集成工作岗位未来三年需求旺盛,可作为本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方向,售前和售后技术工程师也有一定的需求,其他需求相对较少的职位可作为未来继续跟踪调研方向来研究。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①2000元以下4家;②3000-4000元40家;③4000-5000元12家;④5000元以上4家。薪酬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给出的待遇在3000-4000元之间,作为应届大专毕业生,这个待遇算是比较合理的,与其他行业比较而言算是好的待遇,也说明网络专业毕业生是目前市场需要且相对紧俏的。胜任上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①操作系统60家;②硬件维修38家;③程序设计48家;④平面设计2家;⑤数据库59家;⑥网页设计51家;⑦电子商务8家;⑧网络协议48家;⑨网络互联60家;⑩网络安全44家;11网络管理60家;12网络优化48家;13专业英文6家;14云计算18家;15办公软件60家。如图1所示。以上知识点除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英文等知识低于10家,别的都高于40家。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了上述15个知识点,通过这次调研后平面设计方面课程将取消,电子商务,专业英文等知识将适当减少课时量,适当增加网络管理、网络互联、数据库等课程学时。对于企业提出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系统知识等,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果合适将放入明年调研的知识点。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①网络联接配置60家;②撰写工程方案42家;③综合布线施工56家;④网络故障处理58家;⑤网络优化工作44家;⑥网络平台推广12家;⑦网站开发42家;⑧项目管理16家;⑨网络共享及安全55家。如图2所示。企业要求人才有比较强的技能在40家以上。对于企业提出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果合适将放入明年调研的知识点。小结:网络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主要技术技能的培养。

2基于企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企业调研数据分析,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总结出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页设计四大职业岗位群。在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有的的基础上,从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基于企业调研数据的课程体系的构建。⑴确定职业岗位计算机网络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为导向,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主要定位在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与此同时,专业还因材施教,推行学生创新工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争取获得CCIE、HCIE等高级乃至国际顶级IT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得部分能力较强学生可以因此获得高级职位。⑵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掌握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典型工作过程是指职业活动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工作过程,而且反映该职业典型工作内容,应包括完成至少一项工作任务计划,以及实施和评估等完整工作过程。对该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本研究通过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常用网络设备安装和配置等12个典型工作过程。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高职教育课程应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结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4]。高职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及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和职业成长的规律,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为主题的学习单元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领域的表现形式为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来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习领域的设置原则是: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领域要遵循职业的成长规律排序;学习领域组成生产经营过程。⑷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围绕建网、管网、用网来设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也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5]。在管网、用网模块中开设了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应用、网络操作系统配置、网络安全综合实训等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及应用基本理论,具有比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具有网络安全分析与实施等能力。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内容,并为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理论基础[6]。坚持课程教学体系必须基于职业岗位的理念,由职业岗位对网络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来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架构构建如图3所示。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集成、网络工程管理、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集成综合实训网络技术工程师实践项目体基础技能实验课程实训教学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网络操作系统配置、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服务器技术安全审计与风险分析、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静态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动态网页技术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站设计网络管理与综合实训网络安全综合实训网站综合项目实训图3课程体系构建架构

3结束语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数据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解决高职网络专业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企业调研数据分析岗位需求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能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较易获得好的教学效益。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问题,我们所获得数据仅来自于珠江三角洲的60家接收我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这些数据未能反映更广泛区域的需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获取研究珠江三角洲更多的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以及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为培养符合悉尼协议按国际性工程技术人才做好准备。

作者:吴国立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

[1]王玉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信息化建设,2015.204(12):203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56(2):139

[3]苗晓锋.“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2):35

[4]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93(1):119-120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4篇

1.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的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的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并且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使用无疑给校园管理开辟了一条符合时展的新路子,从现今其应用的状况来看,主要在以下管理范围中应用:

(1)应用在教务管理中。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教务管理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教务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包括教务管理的多个方面,如:班级事务的管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安排、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评价等等,涉及全方面的教务管理内容。

(2)应用在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中。网络技术在高校的学生学习管理中加以应用,主要通过学籍管理模块实现。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班级间生员管理、毕业生信息管理等有关学生学习状态的多种信息管理。

(3)应用在成绩的管理中。网络技术在高校的成绩管理通过成绩管理模块来实现。包括学生录取成绩的管理、各个学科的学习成绩管理、成绩评价分析管理以及和成绩相关的考务管理,试卷分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内容。

2.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1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绩效得以提高

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加以应用,使行政管理结构得到了简化,网络化信息的传达,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和准确。网络技术的推行,大大减轻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有效的减少了高校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是行政部门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行政部门管理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其它重要的管理工作加以投入。网络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使用使传统的教学行政管理得到了本质上的改革和创新,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快速的通道,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

2.2 提高了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现今网络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的实际体现的代表方式就是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上的信息系统和金融系统的结合体。学生通过一卡通网络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和下载、网上的课目选择、课程的时间安排、成绩的查询等各种信息查询服务信息。对学校的教学信息和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一卡通网络系统的应用,很好解决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难题,不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提高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也给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3.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 提高认识,推广网络技术的应用

受多年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相对来说重视度还不够。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来说,在行政管理中应用网络技术还局限在将其作为一个项目来操作。没有上升到管理理念的层面上来。从学校的领导层来说,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关注的力度也不高,网络技术要在行政管理中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对其应用的认识加以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主动的在管理工作中应用网络技术,同时对校园内师生的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推广,提高整体网络应用意识,促进网络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3.2 健全和完善配套制度,为网络技术应用提供支持依据

在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中,与其配套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有力支撑的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不能将其优势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这就可能导致了行政部门间沟通和交流的不顺畅,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从而给网络技术的应用带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网络技术,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规范制度,为网络技术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据,是网络技术得以良好应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使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良性的应用和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3 重视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大多不是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所以网络技术应用起来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行政管理人员多缺乏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网络技术应用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常常会束手无策,这就直接影响了网络技术的正常应用。因此,对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整体专业素质。

3.4 重视技术更新,维护网络安全

同其它领域方面一样,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同样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高校行政管理,这就多方面资源信息,其中不乏珍贵的教育资源,一旦受到破坏,后果很严重。因此,高校在网络技术应用的同时更要重视网络安全的保护,及时更新网络技术,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水平。设置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确保高校网络在一个平稳、顺畅、安全的信息环境中运行。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网络信息安全是目前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是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网络提供便利的条件,如果网络安全存在严重问题,会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的受损。另外,现在无论是政府办公,还是私人利用,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一旦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了经济的更好发展,为了社会稳定的平稳运行,强化网络安全,对网络技术进行安全化管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

1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现状

1.1技术安全风险比较高。目前的网络技术,安全风险比较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网络软件的纯粹性比较低,而这种网络软件很容易附带不安全因素,在网络利用中,这种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引发网络安全事故。其次是在网络运行环境中,部分技术达不到安全标准,而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安全检测的时候,不安全的因素也不能被识别出来,这就导致网络运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最后是目前的网络技术,专业性都比较弱。虽然目前网络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更新快,导致一些技术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定,而这些技术就是网络安全的重大隐患。

1.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也是目前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安全技术和管理的普遍现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缺少专业性。目前的技术人员,缺乏技术的独创性和专业性,利用的大部分都是大众化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应对网络安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是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应用的是哪里有问题即管那里的策略,这种管理方式缺乏严重的科学性,效果也不甚明显。

1.3管理没有明确的方向。在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管理方向是目前的一大现状。管理缺少方向有三方面的危害:首先是缺少管理方向的管理,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只能够进行一些小修小补,要想实现彻底的管理革新,存在巨大的困难。其次是没有方向的管理,管理理念不清楚,这就会导致管理工作走很多弯路,而且很有可能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最后是没有管理方向的管理,管理措施和方法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细。

2强化网络安全的意义

2.1有利于打造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现在的社会发展,对于网络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强化网络安全,有利于打造出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泄露比较少。目前的社会,个人或者是公众信息泄露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而网络环境的安全平稳主要指此类安全事故的大幅度减少。其次是网络监管能够隔离到位。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管和掌控,需要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技术革新使得网络环境安全。

2.2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安全运行。强化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也开通了网络渠道来进行经济活动,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对于网络经济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网络环境的安全强化,网络经济的运行将会更加的顺畅,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加的迅速。

3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策略

3.1加强技术安全性研究。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技术安全性研究。由于目前的网络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在安全性的研究方面显得相对不足,这也是网络技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此问题,进行网络技术的安全性研究非常重要,安全性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要进行网络安全的问题研究,通过问题研究了解技术漏洞。其次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细节建设,通过细节建设完善技术问题,使得网络信息技术更加的全面。除此之外,在技术安全性研究的同时还要进行独创性建设,通过独创摆脱一些附着软件对技术的不安全影响。

3.2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打造。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打造也是进行网络技术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网络安全实践中,技术人员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忠诚卫士,他们的专业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决定着网络安全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所以在进行技术人员的打造时一方面要从专业性入手,另一方面要从标准化入手。专业性打造主要是要从技术人员的理论建设和技术研究两方面进行,通过理论建设,使得技术人员对网络技术安全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和全面,而技术建设则是帮助技术人员深化技术利用,提高技术成熟度。标准化打造主要是从技术人员的操作来进行,在实践中,操作失误也会发生网络安全事故,所以标准化的操作,可以减少有毒软件对网络系统的侵害。

3.3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监管也是保证网络技术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对于网络软件要进行安全检测,主要目的是对软件的纯粹度进行检测,避免一些附着病毒通过软件进入到网络环境中,威胁网络安全。其次是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技术监管。通过技术监管,保证网络技术在利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安全事故,通过监管,网络技术的可信度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最后是要强化网络环境的监管。也就是说要对网络环境中的不安全信息要做好及时的排查及清理,避免不安全的信息在网络中流通,进而对网络环境造成影响。

结束语

在网络信息化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网络安全不仅关系着个人信息的安全,对于社会信息和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必须一方面强化安全技术的研究,利用技术安全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监管,使得网络运行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总之,强化网络信息化进行中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是当今网络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明.技术与管理共同保障网络安全———浅谈税务信息化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J].每周电脑报,2008,31:29-30.

[2]王瑛,贾义敏,张晨婧仔,王文惠,焦建利.教育信息化管理实践中的领导力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2:13-24.

[3]黄瑞,邹霞,黄艳.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3:57-63.

[4]任改梅,汪晓东,郑艳敏,李琼,焦建利.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远程教育杂志,2014,4:3-13.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1概述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两者在此过程中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需求与技术契合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的基点,在现实中解决应用问题、突破技术难点则是前者应用于后者的任务与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更迭与社会需求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也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首先,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本身不同步,或者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不协调,均会导致在应用中技术难以契合、衔接的问题。其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薄弱环节,例如信息安全问题,网络拥堵问题等也日益明显。此外,由于网络连接需要强大的硬件、软件支持,其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局限性,而且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这些问题也都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造成阻碍。[1]本文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特征,分析两者在应用中的技术与需求契合层面,以优化应用结合,拓展应用范围,实现共同发展。

2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是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领域,涵盖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方面。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独立于单纯来自具体行业领域的渗透和发展。[2]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电子工程和电子工程相关产业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本载体,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包括电子设备和相关系统的发展方向和信息的有效处理等方面。从当前电子工程技术发展阶段的内容来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体系的兴起和产业链分化的出现,多行业跨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的新产业发展带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有效地促进了各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克服一个又一个行业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3]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基于项目管理的自动控制、工程科学计算和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第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科学计算中的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理论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于一体的学科,而工程技术的特点是在促进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计算机工程预算与设计分析中的主要作用。第二,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在具体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状态报告和项目绩效报告,关键活动形成一系列的施工工作,项目经理将需要立即掌握,然后整理和统计计算机的功能。第三,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建设中。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最广、信息内容最大的网络信息系统,它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包括数据、文本、声音、图像等形式的信息资源。当前,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在宽带通信网络、数字电视网络中,在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业务的网络互联与资源共享。[4]三网络融合将使互联网应用更加普及,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电子信息工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也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为满足不断提升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电子信息领域需要融合各个行业、领域的技术成果,实现创新发展。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关键环节。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必然要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因此,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需要本着解决社会需求中迫切问题的思路,并以推动行业、领域乃至国家技术发展为目标。这对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传输的高速与高效,信息传输手段更为便捷,渠道也得到了拓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框架下,电子信息工程的构建便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网络传输为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理论研究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拓宽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的应用层面,丰富技术成果,创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在实践应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能提升技术的融合性,创新应用问题解决方法与途径,促进工程技术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框架下,设备主要通过互联来实现信息传递、存储等功能,其技术具有三大优势。首先,在应用层面,计算机技术具备信息传递速度快、存储量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其次,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准确度、信息数据的利用率都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第三,计算机技术对数据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也能给予很大保障。

3.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层面

3.2.1信息传递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需要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同时对数据信息的保密性有很高的要求。然而,限于技术瓶颈,单一技术手段往往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数据信息传递、存储、共享、加密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技术特点与优势很好地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这些要求相契合,能弥补电子信息工程在信息传递与共享中的短板,提高其信息运用能力与效率。在具体应用实践中,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最大的数据速率、缓解拥塞现象,要有足够的数据接收终端以及处理速度。网络管理者应综合考虑带宽与数据流量的大小寻找最优点火平衡点,既保证数据传输流量及速率的最大化或者最优化,也尽量避免或缓解网络拥堵问题。在通常情况下,中继节点在网络中会设置一定量的内存,暂时需要转发被称为“队列”的数据包,随着网络的扩展,路由拥塞控制更新会导致节点增加,数据传输成本增加。路由节点上的内存过大,队列容量过大,可能导致数据包传输延迟过大,导致计算机网络性能恶化,内存太小,队列容量过小,导致网络承载能力小,更容易发生拥堵。因此,应通过网络通信协议互连多核独立计算机,通过管理软件以及通用操作系统对多台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混合,实现多用户之间的信息和资源的传输和共享。[5]

3.2.2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是现代技术的核心内容,其核心是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签名,即所谓的数字签名,也可以称为电子签名,它对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数据的完整性、身份认证、匿名性和不可否认性。(2)信息隐藏,是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其包含特定信息(进程或数据),对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不可访问。信息隐藏可以消除和防止非法入侵者通过分析获取数据。[6]网络信息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不允许泄露给未经授权的单位、个人等用户,未经授权的进程禁止调用,强调所有的网络信息只能被授权的用户使用。虽然网络本身也会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和保护措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情况复杂、环境多变,往往会导致一些机制和措施收效甚微或无法发挥作用。另外,网络运营商和机构用户更关注网络应用效果,往往会忽视对网络安全的投入和管理。正是因为如此,安全措施在实际环境中很难达到标准要求。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必须采取多维、立体的发展路径,在安全体系中应充分考虑网络数据库安全实践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改进,甚至对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进行了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数据库的安全关系到个人数据、商业秘密甚至国家秘密的安全。

3.2.3技术升级人工智能电子设备应用的普及,依赖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则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为例,在计算机网络不发达的时代,手机接入的模拟信号网络,技术升级较为缓慢,手机功能也很有限。而自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以及通信领域后,实现了飞速发展。从2G、3G到现在的4G、5G网络,手机功能模块随着通信网络的升级不断提升性能,实现了数据传输要求速率更快、传递更准确、推送更全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促进了通信网络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提升以及通信设备的升级。[7]

3.2.4设备开发设备开发、设备资源交互是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应用实践中,电子信息工程所采用的网络通常为专业网络,通过通信干线将信息工程所连接的局域网接入到广域网上去。专业线与公用线性质不同,其使用是为了保障通信数据安全,但同时也加大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对工作人员要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当信息数据的传递不再受专业网络与公共网络之间的传递障碍影响后,电子信息工程设备开发手段将更为多样化,设备开发难度将有效降低,设备开发效率将大幅提升。[8]3.2.5资源共享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电子设备上的传输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实现。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共享则往往难以单独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实现。这一共享难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下迎刃而解。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电脑终端等通过接入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上传、下载、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电子设备独立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有效连接起来,实现利用率提升与功能优化。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安全 技术 应用

前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改变。网络信息遍布人类生活,用网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安全意味着用户财产安全,隐私得到保护,同时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专门用于网络安全保护的技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中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意义

在网络信息时代,人类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危险性,而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而设计研发的科学技术。虚拟专用网,在信息网络上进行拓展,其主要包括Internet的资源共享,与公用网络的连接。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简化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节约成本,具有高效性与简洁性。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流程简化操作简单,技术成本较低,普遍应用于网络行业中。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安全性能较高,能够很好的对用网环境进行保护,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1]。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中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应用

2.1计算机隧道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隧道技术,是虚拟专业网络技术的一种,其主要是利用压缩包与数据,利用网络将数据进行传输,防止各别数据在传输中丢失的现象。在信息网络中,不存在百分百安全的网络,只要是网络就会有一定风险。计算机隧道技术,就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包装保护。将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处理,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分散丢失的情况。隧道技术将包装好的数据,通过网络环境,传输到对应的服务器,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隧道技术主要是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打包,在互联网通讯中,数据传输基本上都会使用隧道技术,例如邮件的收发。

2.2计算机加密技术

计算机加密技术,与隧道技术作用相同,也是对所需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被窃取以及丢失。互联网社会,网络安全问题给用户带来诸多危害,黑客会利用网络技术,进入目标对象的计算机,偷窥其隐私,窃取重要机密文件,对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例如,美国明星私密照片泄漏事件、企业机密被盗取事件等。加密技术,是对需要保护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提高目标数据的安全性,为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加密技术与隧道技术,都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保护,只是形式不同,前者是进行加密处理,后者是进行特殊包装[2]。

2.3计算机认证身份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是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身份认证技术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火车票的购买,需要本人身份证进行实名验证。银行系统、支付软件的注册,都需要进行身份登记,实名核查,信息资料通过验证之后,才可进行相关操作。在使用网络银行进行交易时,手机都会接受到消费信息,对身份进行验证,在进行付款操作,以确保是本人在进行交易。在网络时代下,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普遍,身份认证是必须进行的环节,同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身份认证技术,是对用户财产安全的保护,非法份子在盗取支付账户,转移资产时,身份认证技术可以阻止其操作,从而保护用户资产安全。

2.4计算机密钥管理技术

密钥管理技术,主要是由SKIP技术与ISAKMP技术构成。密钥管理技术,是对网络信息数据进行保护。SKIP技术主要是通过Diffief法则,使密钥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输时,密钥内容不会被其它用户看到,也不会被公开。而ISAKMP技术正好与SKIP技术相反,其作用是保障密钥内容在传播时,被公布出来,使得所有用户看到。用户可以根据一定方式,从平台上下载所需资源,但是在下载时,也许谨慎防止病毒软件的侵害。

结论:综上所述,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加密技术、计算机隧道技术、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计算机密钥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保护,对数据信息进行包装,进行加密处理。对网络交易,进行用羯矸菅橹ぃ确保用户财产安全。

参 考 文 献

网络技术与安全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财务审计;应用

引言:

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可以说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做好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就是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长足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把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到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中,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安全审计技术创新

要做到安全审计,就要从审计工作的根本和源头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安全,这个阶段就是审计信息的采集阶段,在这个阶段,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安全审计中的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第一,现代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实时审计和审计操作痕迹追踪功能,对审计信息采集业务的操作信息安全也可以实时监控,一旦出现越权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日志进行查验,提高了审计信息采集业务的安全系数。第二,利用专业的财务审计工具软件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可实现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便于生成与之匹配的财务审计报告。

二、网络财务审计特点

首先,网络财务审计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共享性的优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达到审计工作人员的随时交流,并且可以将这些交流信息上传或下载到一个公共的网络平台上,实现有效财务审计信息的资源共享[2]。其次,促进了财务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缩短了财务审计工作的完成时间,在保证财务审计工作时效性的问题上起到了主要作用。有利于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财务审计信息,促进了财务审计工作监管力度的提高。

三、现代网络环境下财务风险

首先,从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来说,虽然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具有各种样便捷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但在系统的运行中也会出现例如木马病毒破坏及网络黑客入侵的潜在风险,尤其是网络黑客的出现,很可能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间采取不良的竞争手段而导致的结果,另外,网络系统的崩溃和硬件存储设备的损坏都是造成财务审计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3]。其次,虽然财务审计的数据处理工作依赖于网络技术和平台,但原始数据的录入和整理工作却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那么,人工因素造成的原始数据编辑录入误差也会给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安全措施

(一)完善企业制度

在新兴的现代网络技术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前提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就体现出了管理不全面的问题,尤其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但有规范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工作安全性上的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各部门运行都密不可分的工作,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更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要做好企业的财务审计,就要对与之相关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及行为规范在制度层面上有一个全面的完善和调整,以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人员素质

这一点在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后更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极快的信息技术,这就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在计算软件的应用的熟练程度和对互联网平台的特性认知上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以便于将这些操作技能和手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建立防御体系

这一点是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的风险来说的,建立完备的黑客防御系统和木马拦截程序可以有效保证财务审计数据的安全,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识别软件和黑客防御系统对财务审计信息进行保护,对机密信息的操作和查看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同时,及时进行重要文件的备份保存,避免信息被窃取或丢失,另外,信息共享虽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一个主要优势,但在防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尽量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防御系统。

(四)提升数据保存

原始数据永远是财务审计工作中最有价值并且数据准确性和完整度最高的数据来源,因此,财务审计工作中的原始数据保存工作也十分关键,企业应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原始数据以及财务凭证保存系统和查验流程,保证企业财务资金往来的原始情况最真实,最准确的被保存下来,使这部分数据在应用于计算机系统和在网络平台流通时的真实可靠性。

(五)加强工作针对性

这种针对性不但是基于财务审计工作来说的,更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的特性来说的,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审计工作是一个定期的、长期的财务工作,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运营状况都是一个整体全面的反映,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企业财务审计小组来专项负责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并结合计算机网络工作者的具体要求对这部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培训和考核。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

(六)完善监督工作

除了保证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在现代网络技术背景下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之外对相关的监督制度的完善和调整也十分重要,在监督制度的完善上,不但要强调在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强调制度的落实执行,因为,只有有效的落实执行相关的监督制度,才能发挥出监督工作的效力和作用。

五、结束语

现代网络技术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给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风险,因此,企业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如何把握好尺度,让先进的网络技术在财务工作中充分的发挥,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雪涛.浅谈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审计中的应用[J].江苏商论,2012(26):45-45.

[2]罗鸿伟.简析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0(9):118-119.

[3]张文忠.现代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