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盆修复的方法

骨盆修复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通过对闭孔动脉盆内段的测量和定位,为临床普外科、骨科及妇产外科提供必要的解剖学数据支撑。方法:取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20具,进行盆腔解剖,显露闭孔动脉盆内段的全貌及闭孔。结果:闭孔动脉盆内段长度(65.08±1.88)mm,入闭膜管处外径(19.81±0.39)mm;闭孔长径(44.76±0.62)mm、短径(27.13±0.80)mm。结论:闭孔动脉起源类型众多,但一半以上起自髂内动脉本干,明确闭孔动脉的起源、盆内段的长度、外径及闭孔长、短径,为骨盆骨折、盆腔内动脉造影、闭孔动脉创伤修复及重建侧支循环提供依据。

关键词:

闭孔动脉;盆内段;闭孔长径;闭孔短径;临床意义

闭孔动脉发自盆腔内,主干沿骨盆侧壁向前经闭膜管出盆腔至,分布于群肌和内侧面皮肤。当严重外伤所致的骨盆骨折伤及闭孔动脉时会引起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大量失血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导致凝血障碍。而凝血障碍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和低体温,即“致死三联征”,导致严重骨盆骨折死亡率居高不下[1]。暴力造成的耻骨支骨折时,髂内动脉前支损伤的几率高达60%,其中闭孔动脉破裂出血发生率较高。目前急救常用的方法是动脉插管栓塞止血[2,3]。女性在妊娠后子宫会增大、上升,同时水钠潴留可造成闭孔神经、动脉受压[4],引起群肌失神经血管性、营养不良性萎缩。但目前对于闭孔动脉盆内段本干长度及外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测量了闭孔动脉盆内段的长度及入闭膜管处的外径,闭孔的径线,旨在为骨盆骨折、盆腔动脉造影、闭孔动脉创伤修复及侧支循环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准备

20具(40侧)经福尔马林液体固定的成人尸体(盆腔部分完整)。全过程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和直尺测量。

1.2方法

进行盆腔结构的解剖,充分显露闭孔动脉盆内段及闭孔全貌,观察动脉走行及分支类型。测量从闭孔动脉起始处至闭膜管处的动脉干长度(A)、入闭膜管处的直径(B)及闭孔长径(a)、短径(b)。测量数据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结果用x±s记录。

2结果

2.1闭孔动脉的起源

本组测量结果显示:22侧(55%)起自髂内动脉本干,8侧(20%)起自脐动脉,4侧(10%)起自臀下动脉干,4侧(10%)起自髂腰动脉,2侧(5%)起自髂外动脉所发出的腹壁下动脉。

2.2闭孔周围结构测量结果

闭孔动脉盆内段本干的长度A、闭孔动脉盆内段入闭膜管处的外径B,闭孔的长径a和短径b(见表1,图1、2)。

3讨论

闭孔动脉起源类型多,其中1/2以上起自髂内动脉本干、1/5起自脐动脉、各有1/10起自臀下动脉干和髂腰动脉、起自腹壁下动脉的最少。明确闭孔动脉的起源类型对闭孔疝手术及股疝修复术有解剖学数据支持作用[5]。临床常用的治疗闭孔疝的方法有:经腹、经耻骨后腹膜外、经腹股沟、经腹股沟韧带下大腿根部切口,以及先进的腹腔镜下闭孔疝修补术[6]。术者明确闭孔动脉的起源、动脉大小及闭孔周围结构,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患痛苦,同时有助于对闭孔神经阻滞进针部位及深度的改良。骨盆骨折伤及闭孔动脉的报道较多,此创伤涉及普通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及骨科等多个学科,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出血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7],救治中止血尤为重要,骨盆动脉造影栓塞越来越被广泛地用于骨盆骨折出血,并逐渐替代手术治疗,成功率已高达80%~91%[8]。因此,熟悉与掌握闭孔动脉盆内段的长度、外径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进一步提高盆腔手术的精准度及手术的成功率,为盆腔相关手术治疗及创新提供解剖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韦功滨,高劲谋,,等.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的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5):267.

[2]徐云钦,冯水云,杨德兴,等.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与传统保守方法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对比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1):45-46.

[3]阮默,徐达传,汪新民,等.闭孔动脉吻合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3):207-208.

[4]赵晶.闭孔神经盆内段的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王怀经主编.局部解剖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8.

[6]刘习红,肖凌晖,方永平,等.腹腔镜手术治疗闭孔疝3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0):981-982.

[7]阮默.骨盆创伤救治的应用解剖和影像学研究[D].中国人民第一军医大学,2003.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尿道损伤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尿道损伤的病因较多,有外伤、车祸、战伤及医源性损伤。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尿道损伤不断增加。

1.医源性损伤因使用膀胱镜、尿道镜、金属尿道探子、电切及冷刀切开等操作方法不当或操作粗暴所致。可发生于尿道的任何部位,有尿道狭窄病变者更易发生损伤

2.闭合性尿道损伤有部尿道的直接击打伤,会跨骑伤和骨盆骨折所致的后尿道损伤

(1)部尿道损伤有直接暴力引起挫伤,粗暴海绵体破裂致尿道挫伤。

(2)会跨骑伤由高处坠落,会骑跨于硬物上或会受直接暴力致尿道球部损伤。球部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下方且固定,受外力作用后尿道被挤压于耻骨联合与硬物之间,造成尿道挫伤、部分或完全断裂。

(3)后尿道损伤是下尿路损伤最严重的一种外伤。多由于车祸及骨盆挤压伤所致,90%以上的患者合并有骨盆骨折。骨盆肌折合并后尿道损伤者达4%~25%。骨盆骨折后骨盆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耻骨支骨折移位引起后尿道撕裂,或由于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移位直接刺伤尿道至尿道损伤。

3.开放性尿道损伤动物咬伤、切割伤、枪击伤、弹片伤及爆炸伤

常合并会软组织损伤、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损伤。

4.其他原因引起的尿道损伤尿道内错误注入某些化学药物,如碘酒、浓硝酸银等尿道粘膜广泛性坏死或尿道附近器官行放射治疗引起尿道的放射性损伤

鉴别诊断

1.膀胱破裂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也可并发腹膜外膀胱破裂,因此应注意鉴别。其鉴别要点如下:①临床表现,后尿道损伤表现为尿潴留,尿道外口滴血;而膀胱损伤表现为膀胱区空虚。②导尿试验,尿道损伤导管受阻于尿道断裂处。膀胱破裂,导尿这可顺利进入膀胱,注水后不能完全抽出或抽出较少的液体。③造影检查,尿道损伤可见造影剂于尿道断裂处外溢。膀胱破裂,膀胱造影可见造影剂经膀胱溢出。

2.脊髓损伤所致的排尿困难有腰部外伤史,表现为急性尿潴留,无尿外渗。试管导尿管时导尿管顺利进入膀胱,引流尿液无血性。

治疗要领尿道损伤如系严重外伤所致,分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医源性损伤多需局部治疗。

1.全身治疗

(1)抗休克严重复合伤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全身查体和有关检查。给予补充适量的血液、胶体及晶体溶液及止痛。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及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或加重,应先处理危及伤病员生命的严重创伤性出血;

(2)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尤其对开放性损伤的伤病员,给予适当的抗后素是必要的。

2.前尿道(部和球部尿道)损伤的治疗

(1)尿道挫伤留置导尿管5~7d,不必手术探查。大多数钝性损伤的裂伤不需手术修补。

(2)部分尿道裂伤可试行导尿,如导尿管进入膀胱,固定导尿管7~14d。如导尿失败可行手术探查,用4~0或5~0的肠线或可吸收缝线缝合尿道裂口,保留导尿管7~14d。也可进一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尿外渗。

(3)完全性尿道裂伤需立即手术治疗,行尿道断端吻合恢复尿道连续性,采用尿道外翻的无张力缝合。同时清除血肿,引流外渗尿液,以减少感染和伤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一般术后留置导尿管10~14d,如有尿外渗继续保留导尿管7~10d。对于开放性损伤如枪击伤、电击伤等严重损伤,清创时尽量保留会的软组织,可行膀胱造瘘,二期修复尿道。球部尿道断裂应立即行尿道断端吻合,近年也有报告经尿道镜下行尿道会师手术,认为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良好。

3.后尿道(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损伤的治疗

(1)挫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血尿、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管3~5d即可治愈。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盆骨骨折;治疗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amage control orthopadeics,DCO)最早应用于腹部外科领域,主要是用于治疗肝脏损伤填塞止血。上世纪80年代后,临床发现,采用分期手术治疗严重骨科创伤并伴有大量失血的患者,比初期使用剖腹探查后完成确定性手术的方法具备明显的优越性。近年来,我院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治疗创伤骨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2例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骨盆骨折类型是根据X-ray平片结合急诊骨盆CT扫描结果作为诊断依据,治疗组72例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的治疗方法,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15~70岁;交通事故伤22例,坠落伤16例,工伤事故3例,重物砸伤5例,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4~58分,平均32.17分;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0~56分,平均29.26分。病例组成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年龄,性别,病例构成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治疗组患者按照DCO的治疗理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手术室内的急救。主要目的为控制出血及感染。快速输液输血并有效控制骨盆大出血,在急诊室内首先使用导尿管暂时阻断盆腔血供、血管结扎后用纱布填塞,然后用骨盆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为减少开刀并缩短手术时间,可采用微创手术以有效减少医疗干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Tile C型患者,手术后配合使用下肢牵引,并进行膀胱造影,证实有无膀胱损伤。治疗组一期手术45min~1.5h,平均1h,术中平均输血850ml。第二阶段:ICU救治。除基本的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体征外,密切关注患者诸如挤压综合征等的出现和进展,控制ARDS及MODS的进展;第三阶段:手术修复及重建。对患者伤情进行重新评估,进而对患者脑部、胸部、腹部及四肢等其他合并伤治疗,对于骨盆骨折,先取出盆腔内的填塞物,视患者首次手术复位情况再决定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

对于对照组,术后先直接进入ICU进行复苏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病房进行后期康复治疗。

2结果

治疗组病例中,死亡2例,死因为合并盆腔脏器损伤大出血,术后48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会皮肤撕脱,二次植皮治愈;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于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治愈;1例髂总动脉血栓,后进行血管外科治疗。

对照组中死亡1例,死因为合并右下肢碾挫伤并发挤压综合征,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于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治愈;6例严重感染,经腹腔冲洗、抗炎、对症治疗后治愈;4例髂总动脉血栓,后保守治疗。

复位依照Matta评定标准:术后骨盆X-ray平片分离移位的最大距离

3讨论

损伤控制骨科(DCO)理念于上世纪80年代由Stone提出,作为一种分阶段的治疗理念,它强调对患者损伤的稳定和控制,针对严重骨伤及出血量大的患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等因素而制定分阶段治疗方案,此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控制出血及感染,骨折固定,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第二阶段ICU救治使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生命体征稳定后重新评估;第三阶段进行手术修复及重建治疗。分步治疗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在临床骨科创伤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更加注重严重创伤患者已经被扰乱的病理生理状况,保护了患者的生理潜能,降低了在创伤治疗过程中的负面干扰,保存了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研究认为[1,2]对合并多脏器损伤的骨折患者尤其是伴有股骨骨折、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以及重症脊柱骨折等损伤严重的患者,DCO理论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其效果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证实。

本研究中,治疗组2例死亡,考虑为病情严重,大量失血必须实行DCO策略,而非DCO理论所致,对照组1例因肾功能衰竭一期施行内固定术打击了患者生理潜能,其死亡与为选用DCO策略关系密切。两组数据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内固定时间,住院时间,ISS评分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良率89.72%,对照组优良率79.23%,两组间matta评分优良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的方法治疗盆骨骨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3]。当然,在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需要考虑骨盆骨折的大出血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其他多发伤的处理,以便更好地控制骨盆骨折的出血情况,确保恢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快速处理相关严重创伤。

参考文献:

[1]尹虎,何举仁,宁瑞霞.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8):2777-2778.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骨盆骨折;高龄;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36-02

骨盆骨折是老年骨折患者中最严重的创伤之一,多数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造成,常常并发泌尿系统损伤及腹腔脏器损伤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骨盆骨折后,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如果不加强预防压疮护理,就可能会产生压疮[1],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因此,对于骨盆骨折患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和降低压疮的发生。本研究对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高龄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65岁以上骨盆骨折住院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分布:65~70岁者25例,71~75岁者14例,76~80岁者6例,81岁以上者3例;病因:交通伤29例,高空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4例,其他伤2例;合并症:合并休克3例,腹膜后血肿2例,尿道损伤5例。所有患者用重建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住院天数最长59 d,最短21 d,平均28.6 d。

1.2 护理方法

1.2.1 急救护理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盆骨折常并发多部位损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3]。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保证重要器官正常血液供应。及时按医嘱止血、止痛,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4]。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意识、瞳孔、皮肤色泽、尿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动态监测,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液体出入量。禁止搬动身体,以避免或减少损伤和出血。

1.2.2 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医护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以较大的耐心,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老年患者来说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5]。运用安慰、鼓励、礼貌和保护性语言,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其焦虑和悲观失望的心理。当患者因疼痛、恐惧而导致其心理和行为失态时,护士要容忍并耐心安抚患者、体谅患者,使其有亲人的感觉。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老人讲话需耐心倾听,细心解答,不能流露出烦躁表情,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1.2.3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2.3.1压疮的预防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以随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由于突然骨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表现为焦虑情绪,精神萎靡,沉默不语,加之惧怕翻身会造成骨折处错位及疼痛,而采取一种方式卧位。由于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皮下毛细血管血流量减低[6-7],表皮细胞再生缓慢,使皮肤弹性差,容易受物理、化学等因素造成损伤,这些因素使老年人易患压疮。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并热情地安慰患者,告诉患者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自己增加痛苦,使病情加重,延长病程,增加家里经济负担,严重时还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等,从而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发生压疮的严重性及危害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8]。同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各种原因,压疮的风险及应采取的预防方法,使其能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达到预防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压疮的发生。对于可能发生压疮的患者,要及时应用气垫床,气圈不可充气太满,以充一半为宜,气圈上垫软布。由于骨盆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使得皮肤抵抗力及抗压能力降低,因此,应加强局部护理和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9]。避免局部受压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

1.2.3.2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早期应给予高维生素、低脂、清淡及易消化食物;后期给予高糖、高蛋白饮食。对食欲不佳的患者,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来满足人体功能的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是修复损伤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利于身体抵抗力的提高,同时,能量的补充和骨折的修复,还能降低压疮的发生[10]。

1.2.3.3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换床单时动作要轻,床单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透气性好,严禁用拖、拉、推等动作。移动患者时要将其抬起,使患者保持舒适。放便盆时,要托起臀部,便盆上最好垫以软布,以免擦伤皮肤。翻身前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进行认真检查,主动翻身,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受压,翻身时间视病情及皮肤情况而定,一般2 h 翻身1次,必要时1 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对特别消瘦的患者,更要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11],若皮肤发红,需高度重视。

1.2.4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护理

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腹部情况,如出现肿胀、压痛、排尿困难时,应迅速导尿,留置导尿管,有利于修复尿道和受伤部位消肿。观察尿量和尿色,对尿道断裂者行尿道修补术;对膀胱造瘘术者应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并保持会清洁,嘱患者多饮水,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12];对于腹膜后血肿患者,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症状,观察腹部是否有腹胀、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映,给予及时处理。

1.2.5 牵引外固定的护理

对于骨盆托带悬吊牵引的患者,吊带要保持平衡,并使其保持离床面约5 cm,同时要保证吊带宽度适宜、长度适中。使用便器时,不要解开吊带,可将便器放于托带与臀部中间,如受大小便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1.2.6 做好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更快、更直接地得到心理支持,还能提高患者对护士形象的认同和尊重,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13]。骨盆骨折患者往往因疼痛而导致生活难以自理,对预后存在忧虑心理,担心以后的生活,产生心理情绪反应。因此,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用温和的语言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讲解以往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信心,一起共渡难关。根据病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2 结果

在护理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48例高龄骨盆骨折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压疮。本组患者合并休克3例,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转危为安。

3 讨论

本研究提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尊重,情绪稳定,减少了孤独感,也使老年患者尽快地调整好了心态,增强了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自觉、主动地为患者服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勤指导、勤翻身、勤检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等综合护理措施,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93-794.

[2]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98.

[3] 徐群,谢新芳,张川英,等.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24-225.

[4] 徐元敏.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5):131-132.

[5] 陈淑芹,臧萍,刘宏,等.对压疮高危患者行分级分期护理管理的做法及体会[J].山东医药,2006,22(6):32-33.

[6] 李爱夏,李爱英,项娟萍.循证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703-704.

[7] 申罗英,叶芳.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782-1783.

[8] 何斐英,陆关珍,韦小花.水垫减压和吹风驱潮在骨盆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9-50.

[9] 张灿芬,傅明丽,余王芬.骨盆护理吊架应用于骨盆骨折患者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6-27.

[10] 鲁劲松,邴淑芝.骨盆骨折合并休克及腹膜后血肿的急救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89-190.

[11] 马开兰.“损伤控制骨科”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实施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11-313.

[12] 杨晓萍,郑光锋.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早期手术前的急救护理处置及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l6(6):475-476.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盆骨折;尿道;阴道

[中图分类号] R6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156-01

男性骨盆骨折常引起后尿道损伤,而女性骨盆骨折下尿道损伤不太常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9例女性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女性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年龄13~14岁,平均21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挤压伤2例,坠落伤1例。本组患者均有多发伤,阴道撕裂7例,膀胱撕裂4例(膀胱颈撕裂3例),直肠撕裂2例,上肢或下肢骨折4例,严重会软组织撕裂2例及横隔损伤1例。尿道部分断裂4例,完全断裂5例。全部患者伴有骨盆骨折,其中5例为不稳定性骨盆分离型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1.2 治疗方法

本组9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治疗多发伤的同时恢复尿道的连续性。所有患者均取截石位,其中6例经阴道后壁逆行性“U”形切口,行尿道端端吻合,术后留置导尿管2~4周;2例经会切口尿道会师术加气囊导尿管牵引,牵引重量350~400 g,术后4~5 d解除牵引,留置导尿管5周;1例为尿道中段完全横行断裂,经耻骨后入路尿道重建。所有患者常规行耻骨上膀胱造漏术。

2 结果

术后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9例患者尿道连续性恢复;1例行端端吻合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2年后治愈;5例阴道狭窄(3例伴性冷淡),1年后行阴道成行术,阴道狭窄治愈(1例性冷淡不缓解);无一例发生尿道阴道漏。

3 讨论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多发伤,早期以治疗多发伤为主,改善其临床状况,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尿道损伤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应先行骨折复位固定,恢复骨盆环结构。本组5例患者先行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再处理尿道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行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减少卧床时间,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直、活动度大,骨盆骨折致女性尿道断裂者较少见。而且女性尿道损伤常伴有阴道撕裂,常会导致误诊。如骨盆骨折后,尿道外口或阴道有血性液体且不能自行排尿者,应考虑有尿道损伤可能。如导尿管不能插入或插入5 cm以上即有血性液体流出者可基本确诊。对于诊断有困难者应行膀胱造影。

目前对于女性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手术治疗存在两种意见:一期修复损伤的下尿道和延迟手术重建。一些研究者认为,损伤的尿道自然愈合会导致尿道完全闭塞,高比率尿道阴道漏及不同程度的阴道狭窄[1]。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一些严重的下泌尿生殖道损伤,应早期膀胱造漏和延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血肿吸收和减少软组织感染率[2]。虽然本组病例比较少,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笔者仍赞同第一种观点,尽可能一期行端端吻合。

骨盆骨折可以导致女性尿道单纯挫伤,部分或完全尿道横行断裂,或尿道纵行损伤[1,3]。经阴道后壁逆行“U”形切口,女性尿道断端容易暴露易于缝合,笔者主张行尿道端端吻合,术后不进行尿道扩张,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严重的尿道损伤不能行端端吻合术者,应行尿道会师术,并根据尿道损伤的长度,适当延长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术后定期行尿道扩张。

与男性下尿道相比,女性下尿道较直而短,尿道端端吻合后,多不需扩张尿道,尿道狭窄发生率低。本组9例患者中只有1例发生尿道狭窄。阴道狭窄较为常见,这与女性会解剖结构有关,尿道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撕裂。男性后尿道损伤可导致阳痿,而女性尿道损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冷淡。本组中有5例阴道狭窄,其中3例出现性冷淡,阴道狭窄经手术治愈后,仍有1例性冷淡症状不缓解。男性阳痿主要是由于骨盆骨折损伤神经及尿道海绵体引起[4],而女性性冷淡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及阴道撕裂导致阴道狭窄所致。

[参考文献]

[1]Perry MO, Husmann DA. Urethral injuries in female subjects following pelvic fractures[J].J Urol,1992,147:139-139.

[2]Ahmed S, Neel KF. Urethral injury in girls with fractured pelvis following blunt abdominal trauma[J].Br Jurol,1996,78:450.

[3]Venn SN, Greenwell TJ, Mundy A R. Pelvic fracture injuries of the female urethra[J].BJU Int,1999,83:626.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不稳定骨盆骨折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64-02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多见于车祸碾压、塌方和机械碰撞。因其特殊的解剖作用,不稳定骨盆骨折症状重,常并发其它脏器损伤,致残率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首要目标。我院2008年5月~2010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常规护理组进行比较,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9.3±7.2岁)。实验组即综合护理干预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9.7±6.7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骨盆骨折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尿管。

1.2.2 实验组 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具体如下护理措施.

1.2.2.1 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安排2名护士,1名高年资责任护士负责评估患者,根据病情给氧、进行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选取合适,保持呼吸道通畅,作好护理记录。1名辅助护士予以建立两条可靠静脉通道(留置针),输液通道建在上肢而不宜在下肢,以免液体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同时予抽血、遵医嘱用药,留置尿管。

1.2.2.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损伤重,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极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此外,由于病程长,生活不能自理,还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各种处置、操作娴熟、稳重,并根据不同病人有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1.2.2.3 护理 不稳定骨盆骨折者,尤其是合并腹部手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改变困难,容易发生压疮。应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仰卧位与侧卧位交替,严禁坐位。翻身时由多人平托,动作协调一致,以免引起疼痛、出血和加重休克。

1.2.2.4 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多饮水、食水果,以防便秘;忌食奶制品、豆浆、糖水等产气多的食物,以免增加肠道积气,导致腹胀。若合并直肠损伤,则酌情禁食。

1.2.2.5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骨盆骨折的骨折松质面出血量大,是引起患者大出血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皮肤弹性、甲床毛细血管回流时间,及早发现有无休克及程度。(2)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并定时测量腹围,以判断是否合并腹膜后血肿。(3)早期进行导尿、留置导尿管,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还有利于损伤尿道的修复。若有血尿、排尿障碍、下腹疼痛等情况应报立即报告医生。(4)观察有无会阴区、下肢麻木,以判断有无腰骶和坐骨神经损伤。

1.2.2.6 康复护理 无合并症者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锻炼;第二周开始练习半卧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的锻炼,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第6~8周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第12周可弃拐负重步行[1]。

2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

3 结果 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4 讨论

随着工、农、建筑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各种意外和交通事故迅速增加,骨盆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不稳定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除四肢伤外合并内脏损伤[2],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若护理人员观察病情、急救不及时会延误诊断,造成生命危险。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将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护士精确地分析与判断,带有预见性地做好急救护理及其它相关护理,配合医生处理可能的潜在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志容,莫丽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41.

[2]荣国威,.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7.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膀胱外翻 石膏固定 引流管

膀胱外翻是胚胎期泄殖腔膜发育异常,阻碍间充质移行和下腹壁的正常发育,导致膀胱外翻、尿道上裂等一系列先天性异常。男性约为女性的1.7-2.3倍[1]。其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腹壁发育不良,膀胱粘膜暴露于腹壁外,常合并尿道上裂,呈完全性尿失禁。病因复杂,由于几种缺陷在同一区域,治疗难度大。膀胱外翻患儿多存在局部黏膜外露引起的刺激不适,而较大年龄儿童因长期的膀胱外露,膀胱上皮鳞状化生及增厚,以及长期尿失禁引起膀胱黏膜和局部皮肤的溃疡和刺激性疼痛[2],延迟修复的膀胱外露还常引起较大患儿的心理问题。一般主张在出生后72小时进行手术修复,可同时或分期处理尿道上裂畸形[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5例膀胱外翻患儿,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3天到2岁不等。5例均为完全性膀胱外翻,5例均接受膀胱外翻矫形,双侧输尿管再植,膀胱颈延长,双侧髂骨截骨,耻骨闭合钢板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手术将外翻的膀胱关闭还纳回盆腔,通过联合截骨的耻骨联合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结构,恢复下腹壁皮肤的完整性,使术后患儿的外观接近正常儿童。

2. 术后护理

2.1 卧位要求 术后去枕平卧位6小时,约束四肢,限制活动量。使用护架,避免盖被直接压迫伤口及引流管。髋“人”字石膏固定时,可略抬高下肢,保持肢体外展位。

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T、P、R、BP。术后患儿出现发热,及时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评估局部伤口敷料渗出情况。监测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及膀胱周等引流管内的引流液量,发现出血较多或尿量减少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及时应用止血药。观察双下肢肢体末梢血循环状况,如发现足趾发紫、皮温高、肿胀等异常情况,应即刻与医生取得联系。

2.3 导管的护理 5例膀胱外翻患儿术中均放置了膀胱造瘘管、盆腔引流管、左右输尿管支架管以及支撑导尿管。术后确保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做好明确标识,每班测量外露长度,做好局部护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记录管内引流量及尿量。管理好各种引流管,使之不滑脱、不堵塞、不被过度牵拉。每次翻身时避免引流袋高于引流口,以免逆行性感染。(术后三四天引流管内液体为血性,之后均为清色尿液,尿液基本在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内)

2.4 石膏的护理 骨盆截骨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腹壁和盆底的强度,促进膀胱有力愈合、后尿道可以深入盆底肌群并带有一定阻力地关闭。[4]骨盆截骨外固定能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术后的外固定支架护理是骨盆截骨患儿的护理重点, 保持石膏不被排泄物污染,石膏边缘可用棉纱布保护,防止压迫性溃疡,要注意检查石膏边缘的皮肤及石膏破损情况,如有皮肤红肿、破损及时处理。观察石膏的松紧度,及时修整石膏边缘,以免组织受压损伤皮肤。略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严密观察足趾的血循环,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尿管拔除后,患儿排尿易浸湿石膏,可取斜坡位,可使用一次性集尿袋贴于外,避免尿液外渗,效果较好。

2.5 预防术后感染 (1)预防切口感染: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做到按时按量合理用药,加强管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每周更换两次引流袋。加强切口护理,观察切口分泌物的性质及体温的变化,每日用PVP-I棉球擦洗,确保引流通畅,切口渗液较多时及时换药;(2)预防皮肤感染:每2h按摩受压部位一次。注意会皮肤护理,便后及时清洗,如有红臀,及时用护臀膏。

2.6疼痛护理 评估患儿疼痛等级,指导患儿采用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非药物性方法缓解疼痛,不能缓解时遵医嘱应用解痉镇痛药并评价效果。同时,下腹壁的关闭、腹腔内压力增大,引起的肠蠕动不良可能增加患儿腹部不适感,需要注意适当润肠通便,必要时术后短期内留置胃管,胃肠减压[4]。

2.7 康复护理 患儿出院后可自行解尿,但同时可能伴有尿失禁,应教会家长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湿疹发生,观察解尿情况,有无尿线粗细的改变,及时就诊。术后定时随访,查尿常规。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3. 小结

膀胱外翻术后护理重点包括导管护理、石膏固定的护理、预防压疮的护理等,它涵盖了骨科、泌尿外科等多科合作治疗。通过术后的治疗、护理,促进膀胱外翻术后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澄如.实用小儿外科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章洁 万嫣敏 5例小儿膀胱外翻修复I期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

骨盆修复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手术策划;组织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323-04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其原理是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任意复杂几何形状的实体,不受传统加工方法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可以实现单件、个性化产品的快速制作。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该技术被越来越多应用于医学领域,目前商品化的技术有十几种,应用于医学领域的3D打印工艺主要有:三维印刷技术(3DP—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LM—Selective Laser Melting)和熔融沉积造型技术(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等。3DP常采用非金属粉末材料,通过逐层粘结制备零件,常用于非承重要求的零件制作。SLS的特点是可采用多种材料,如塑料、陶瓷、金属等,可用于制作定位导板模型,制件强度高,材料利用率高。SLM工艺常采用钛合金等材料,用于制备颅骨、颧骨部位缺损的、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定制化假体等。FDM工艺的材料一般是热塑性材料,如蜡、ABS树脂,常应用于制备手术策划的骨骼模板或者生物骨。

在CT图像合成三维立体图像的软件出现之前,医生通过一系列的断层扫描图像来分析病情。随着三维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已能够根据患者的CT数据来构造三维虚拟模型来观察患处的情况,但是毕竟不如实物直观。利用患者的CT扫描数据重建患处三维CAD模型,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实物模型,则可以在临床辅助诊断、复杂手术方案的确定、制作个性化假体等方面使诊断和手术修复更加直观化、实物化、具体化,因此,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术前策划的应用

传统的手术治疗修复是通过X线片、CT影像学检查得到的数据,凭借医生的经验确定手术方案。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获得手术部位的数字化实体模型,供外科医生在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过程、熟练手术操作、预计手术结果,这种方式对经验尚不丰富的医生来说更有帮助。

图1术前策划流程图,对于修复部位与原型相匹配模型设计是这项技术的难点。可以根据特定患者的CT数据来逆向建模,这样极大地减少了模型出错的可能性,有利于建立准确的患处模型。除了进行术前模拟策划,还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模型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病变的复杂性及手术操作的危险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王征等将3D打印技术应用脊柱病变,发现仅凭二维图像是无法获得数字化脊柱模型的一些隐藏信息,因此3D打印对在上可以了解大量隐藏的信息,制定手术计划有极大的帮助[1,2]。Hermann Seite等人通过SL技术和真空铸造技术建立颅颌面模型。SL技术制备的软组织模型可以提高手术的规划效果,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规划期间控制细节的操作,帮助外科医生预测和控制手术的结果[3]。

Jun-Young等人对一个左侧颌骨缺损的男孩进行下颌骨CT分析,进行数据建模,通过3D打印技术将原下颌骨模型制备出来,实验人员通过测量、模型优化设计出了修补方案[4]。Vaibhav Bagaria 等人对进行髋骨术前计划,先分割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然后通过4.5毫米厚的钢板在模板上手术模拟,发现误差再对模板进行设计[5]。

2 手术辅助器械的应用

通常在患者的二维影像中无法获取缺损部位空间隐藏的信息,为保证使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具体化,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制作专门的辅助器械,应用3D打印技术建立需手术部分的模型,并制作与之相匹配的导板等辅助器械,可有效的保证手术的质量。

图5所示为手术辅助器械设计流程图,其中根据患处逆向CAD模型进行导板等辅助器械的设计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Arvier应用3D打印技术复制出颅骨标本,与实际标本进行测量比较,绝对误差在0.1mm-4.66mm之间,平均误差0.85mm [6]。Bianchi对一个离体下颌骨CT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根据重建数据用SL法制作了该下颌骨的复制品,其精度令人满意,总体误差在0-4.03%,且解剖细节清楚[7]。Christian Herlin通过3D打印技术治疗颧骨创伤畸形,使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模拟,在颧骨截骨上做一个定位参考模型,根据三维软组织的变化作出调整,一旦得到所需的位置,将创建的右颧骨导向定位在确定位置中,可以顺利进行手术[8]。

刘云峰等人先根据病人牙床的三维设计模型和钻孔尺寸设计出一组具有不同孔径的导板。然后通过SLS 方法制造出局部骨骼和一组导板,并将具有一定高度的不锈钢钻套与导板按孔径不同进行装配,最后对骨骼和导板的配合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导板进行局部打磨修整,使其配合良好[9]。

3 定制假体中的应用

由于患者的骨骼结构因人而异,所以根据特定患者的CT或MRI数据而来设计并制作种植体,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假体制作的出错几率,实现了假体制造和植入的“个性化”。目前,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颅骨、眼眶、颌骨及牙假体、耳廓假体、人工骨盆等的个性化制作[10,11]。

图6 为定制假体设计流程图定,制化假体是根据患者自身的信息和数据制作的,对假体与身体的适配性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精确设计缺损部位的形状,使假体可以嵌入缺损部位中,增强边缘密封性,使固位稳定,而且还要准确的设计假体的力学强度,从而保证假体的应力分布。

毛克亚等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病变患者,根据患者骨盆CT扫描结果制造的骨盆和患者骨盆完全一致,为手术计划提供指导,预先制备骨盆重建的异体骨、重建钢板预弯或人工髋关节假体的设计,提高了治疗效果[12]。Ashleyllsl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假肢制造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假肢,可以达到假肢与残肢的完全适配,而且保证了合理的应力分布[13]。王臻等设计制造出一例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用于半膝关节移植术[14]。张永超利用SLS法快速获得上颌骨赝复体的蜡型,对蜡型进行评估和调整后,即可制作将要戴入患者口内的成品赝复体。制作的赝复体修复后的效果突出,边缘密封性好,固位支持稳定。结果与骨移植材料的托盘填充,给出。Sekou Singare等人制备了一个钛合金下颌骨填充腔,来覆盖填充骨髓和皮质骨[15]。3D打印技术对下颌骨的对称性和重建等高线的修复的准确度是很高的,并且改进了手术规划,让定制植入也实现高效的直接重建.使用这种技术会减少操作时间,有助于减少操作错误,提高配合的精确度,高效精准的确定缺损部位的形状。

4 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在组织工程的支架制备中,3D打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传统技术制备的支架微结构出现无序、孔隙率不理想,3D打印技术可制备出微结构可控、连通性好、力学性能稳定的支架微结构。

图8为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示意图。根据器官的逆向CAD模型,进行仿生设计,对其微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在通过3D打印技术还将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组合起来, 制备出满足机械与生物性能要求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人工骨肝脏等器官。

许宋锋等应用CAD和3D打印技术,结合立体编织工艺,选择胶原、壳聚糖等基质材料,在编织物内充填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固化后形成含有微孔结构的3DBF人工骨[16]。颜永年等采用自行研制的常温多头喷射成型技术,以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复合骨生长因子BMP作为成型原料,制造出非均质、多孔结构的细胞载体框架结构。植入人体后,在体液和BMP的芡同作用下,依靠细胞载体框架结构,诱导新骨生成,并参与代谢,原有框架在新骨生长后,逐步降解[17]。郭大刚等用锶离子掺杂技术,以RP宏孔可控树脂为负模,构建出“成分可变、结构可控、性能可调”的新型Sr-BCP骨支架。宏孔直径与百分数是影响该支架强度、降解速率的重要因素。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人工骨支架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微孔的数量、大小、分布及形状可人工控制[18]。

目前,3DP技术已经在高分子材料如聚交酯(polylactide)等制造生物骨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采用可降解聚酯材料,结合3DP制造技术可降解的羟基类复合材料制造生物骨,这样制造出的生物骨不产生局部毒理作用(10calcell toxicity)。近年来,应用3DP技术快速制造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支架和其他复杂立体结构都是相当成功的,是迄今为止在支架制备中应用最广的一种3D打印技术[19,20]。R.Landers等人提出应用3DP技术制造水凝胶支架,得到了满意的孔隙率和良好的表面质量。美国Dayton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研究用3D打印技术方法中的LOM技术,应用羟基磷灰石(HA)/玻璃薄膜材料制造人造骨骼基体[21];Michigan大学采用了3D打印技术方法中的SL技术,将羟基磷灰石粉末(40%的体积含量)与紫外光可固化的丙烯酸单体(60%的体积含量)混合,制造人工骨[22]。Hutmacter等采用具有热塑性且可降解的CL(polycaprolactone)材料,应用FDM技术制造生物骨[23]。

5 总结

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备手术策划模型、定制化假体等,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的风险。但目前3D打印技术过程制作成本仍较高,而且制备出的个体化修复体生物性能和适应性还有待深入研究。临床使用医疗3D打印模型提高术前计划和形式调制过程的质量。目前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用主要局限于骨组织工程领域。从理论上来讲,所有组织工程的微结构都可以用3D打印技术造出来。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突飞猛进和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还需攻克人体主要器官如骨骼、肝脏、和肾脏等的组织工程诱导成形技术的难关,并且逐步克服受到材料和设备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为使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的个体化修复体向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功能性修复这一目标迈进,应对个体化修复体修复后的修复体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其力学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个体化修复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其修复后的缺损部位达到功能和形态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征, 王岩, 毛克亚. 脊柱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技术对复杂脊柱畸形矫治的意义[J]. 中围脊柱脊髓杂志, 2006, 31(16):212-214.

[2] 张强, 邹德威, 马华松. 3D打印技术脊柱模型在脊柱外科的初步应用[J]. 颈腰痛杂志, 2007, 6(28):451-454.

[3] Seitz H, Tille C, Irsen S, etal. Rapid Prototyping models for surgical planning with hard and soft tissue representation[J].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2004(1268).

[4] Jun-Young PAENG, Jee-Ho LEE, Jong-Ho LEE, Myung-Jin KIM. Condyle as the point of rotation for 3-D planning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hemifacial microsomia[J].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2007(35).

[5] Vaibhav Bagaria V, Deshpande S, Kuthe A. Use of rapid prototyp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model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fractures[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1(1).

[6] Arvier JF,BarkerTM,Yau YY,et a1.Maxillofacial biomodeling.Br J MaxillofacSurg。1994:32:276-283.

[7] Bianchi SD,Ramieri q De Gioanni PP,et a1.The validation of stereolithographic anatomical replicas: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and a review of the 1iterature.Radiol Med(Torino),1997(94):503-510.

[8] Christian Herlin, Matthieu Koppe, Jean-Luc Béziat, Arnaud Gleizal. Rapid prototyping in craniofacial surgery: Using a position ing guide af ter zygom atic osteotomy e A case report[J]. Journal of Cranio-M axillo-Faci al Surg ery, 2011(39).

[9] 刘云峰, 徐俊华, 董星涛, 等. 实现精确种牙的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J]. 机械工程学报, 2010, 46(5): 150-157

[10] GopakumarS.RP in medicine:a case study in cranial reconstructive surgery.Rapid Prototyping,2004;0(3):207-211.

[11] Coward TJ.WatsonRM.Wilkinson IC.Fabrication of awaxear by rapid process modeling using stereo lithography.Int .Prosthodont, 1999,12(11)20-27

[12] 毛克亚.王岩.侯喜君,等. 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影像学评价[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8).

[13] Ashley S.Rapid prototyping for artificial body parts.Mechanical Eng ,1993(115):50.

[14] 庞龙 PLGA/β-TCP快速成型技术支架改性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

[15] Sekou Singare a, Li Dichen a, Lu Bingheng a, Liu Yanpu b,Gong Zhenyu b, Liu Yaxiong a.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ustom mandible titanium tray based on rapid prototyping[J]. 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 , 2004(26).

[16] 许宋锋, 王臻, 李涤尘, 等. 基于快速成型的立体编织仿生大段人工骨的成骨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6(11):1395-1397.

[17] 颜永年, 崔福斋, 张人佶, 等.人工骨的3D打印技术制造[J]. 材料导报, 2000, 2(14):11-13.

[18] 郭大刚, 徐可为. 3D打印技术模板调制双相掺锶磷酸钙陶瓷骨支架的结构与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39).

[19] 王蕲 裴国献. 3D打印技术技术在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中的应用[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7, 28(5).

[20] 熊卓, 颜永年, 张超, 等. PLLA/TCP 复合骨组织载体框架的低温挤出成形. 清华大学学报, 2003, 43(5): 593 596.

[21] Kalita SJ, Bose Susmita, Ho sick HL, et al.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porosity polymer-ceramic composite scaffolds via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C, 2003, 23: 611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