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兴业务拓展

新兴业务拓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兴业务拓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1篇

4月21日,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601226.SH)了2015年年报。2015年,公司新签合同61.02亿元,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14.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1.4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0亿元。公司全年中标项目232个,中标率为49.26%,具有领先的市场竞争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海上风电业务、燃机系统设备成套业务、新型空间结构体系等战略新兴业务于2015年取得较大的突破,实现了业务的部分转型,为其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提供新的动力。

传统业务保持领先,新兴业务实现突破,培育业务前景广阔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在物料输送工程、热能工程、工业噪声治理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和海上风电工程等方面提供工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业务集工程系统设计、工程总承包以及核心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公司是细分领域中具有丰富工程总承包经验和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目前业务已拓展至电力、港口、冶金、石油、化工、煤炭、建材及采矿等多个行业,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十余个国家。

2015年,公司物料输送系统工程、热能工程、高端钢结构工程等传统业务稳扎稳打,海上风电、燃机系统设备成套、新型空间结构体系等新兴业务多点开花,极大地抵消了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热情降低、内外部需求不足、下游行业景气度下降等众多不利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在传统业务方面,物料输送的管带机项目继续刷新亚洲大管径和单机长度的新纪录;热能工程成功开拓了新的大型客户,在国内投运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近五成由公司提供四大管道系统的管材、管件或工厂化配制;高端钢结构业务在风机塔筒和电站钢结构领域依然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新兴业务方面,海上风电业务首次承接完整的海上风电施工总承包项目;引进美国新型空间结构体系技术,中标多个煤场封闭项目;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开拓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业务,中标石家庄热电厂九期工程两台9F燃机主机设备供货项目。此外,根据公司年度报告,公司正在向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转型,其正在培育的智能输送、节能改造、煤炭分质利用等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景广阔。

海上风电业务由培育期迈入成长期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海上风电工程系统方案提供商,2015年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公司开展海上风电业务以来,与众多行业内相关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与协作,掌握了海上风电场建设在设计、制造、施工等多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公司已取得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证书(特级)等海上风电工程资质,拥有“华电1001”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及打桩锤等关键船机设备。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中的突出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心,虽然也办理中间业务,但认为那是“副业”,办理的目的只为资产负债业务服务,而不是为增加收入。

2.金融创新应用不足。金融创新是摆脱目前经营困境、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经之途,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行创新,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制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前几年中间业务创新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中间业务创新仍以传统的结算业务为主,新兴业务创新相对滞后;理财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业务刚刚起步,虽然有所发展,业务规模、收益水平、制度创新尚处在低级阶段,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发和推广。

3.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有关中间业务的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数中间业务品种层次较低,导致各家银行都可以开办,并且通过争揽存款获得的间接收益比较大,于是各银行纷纷降低收费标准抢占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从监管的角度分析,由于中间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有关收费等相关的管理规定跟进不及时,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收费依据,导致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间业务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1.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认识。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要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因此必须从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各商业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的情况下,而我国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对于中间业务的需求要求较高。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发展,结算业务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在国家金融和企业行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全面发挥自身的设备、网络、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性的资金清算和资金转移的有偿服务。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加速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3篇

尽管席卷全球的衰退仍在持续,但是伴随着5月15日启动环保点绿色家电购买补贴制度的推行,7月份冰箱销售额同比增长5%,平板电视同比增长33.4%,空调同比降幅收窄至27.6%(来源:GFK日本),日本家电零售业上空还是出现了“一线光亮”。

然而,日本家电连锁业冷热不均的1财季业绩表明,距离真正走出危机阴影的日子还相当遥远。8大连锁巨头中除都市型相机系家电连锁的代表BIC Camera因财务年度计算规则不同以及未公开上市的淀桥相机,需单独分析外,其他6家公司的09财年第1财季业绩给人们留出的猜想空间并不大。其中,与美百思买在PB商品方面密度合作的第三大 K’S电机显然成为最大的赢家,销售同比增长9.38%达1372亿日元、净利同比增长101.8%达18.69亿日元,实现了双增长的逆势跨越;而山田电机则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了销售增幅减缓至个位数的1.42%,减少到4306.75亿日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3.69%,减少到34.43亿日元的“颓势”迹象;第二大家电连锁巨头荣电集团以及行业第7位的BEST电器两家老牌公司,则继续着销售下降,亏损扩大的“衰落”趋势;前家电连锁霸主小岛电器则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导入监督机制,削减成本以及非家电业务等,在销售下降的同时,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艰难”转折;素有阪神虎之称的拥有60多年经营历史的上新电机则显现出老当益壮的风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达到832.87亿日元,净利润则维持了行业第三位的8.86亿日元。

另一方面, BIC Camera公司日前公布的2009年8月期上半年(2008年9月1日—2009年5月31日)业绩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下降5.78%,减少到4456.97亿日元,净利润则实现了10.93%的同比增长,增加到39.78亿日元。而其全财年营业收入则预计同比下降7.7%,减少到5820亿日元,净利润则预计为50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出现小幅下滑。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初日本各大家电连锁巨头在其08财年业绩报告中,均客观评估了美国次级贷危机以及日元升值等宏观经济形势可能对其经营业绩构成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大家电连锁巨头在充分评估了宏观经济风险影响的基础上,相继采取减缓扩张速度,加速网络整合,人员结构调整,削减运营成本以及强化非家电等新兴业务的收缩性发展战略。因此,苏宁电器收购LAOX事件成为今年上半年,日本家电连锁业惟一的一起M&A行业并购整合事件。其他引起行业关注的事件则是诸如荣电集团、山田电机合并子公司,收编加盟网络,关闭亏损门店等充满过冬色彩的整合举措。

另一方面,小岛电器、山田电机、淀桥相机等相继进军大众药零售,加大杂货品等非家电业务市场以及成立专门部门强化ALL电气化商品、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业务、在线零售业务等新兴业务拓展。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4篇

与此同时,这也给商业银行以现金管理为界面的企业综合财富管理带来机会,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增加资金收益。银行为了满足企业客户的新需求而创新出“交易银行”这一业务,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从依靠存贷款利差转向更多依靠中间业务。

《投资者报》根据1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2011年年报数据,经过综合考察,评选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2012“最佳现金管理国有银行”。

工行客户数超66万

工行是国内最早推出现金管理业务的银行,起步于1998年。但是行业整体开始大力发展这项业务不过是近四五年的事情。

各银行纷纷在现金管理方面推出多种创新服务及品牌。现金管理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拓展公司业务领域、争夺高端企业和机构客户的新阵地。

目前来看,工行现金管理客户数最多,截至2011年末达66.1万户,同比增长30.1%,建立了“财智账户”这一工行的现金管理品牌,工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行动较早,另外还有几个因素使得工行在该业务上占据优势。

第一,有广泛的营业网络。截至2011年末,工行在境内拥有16648个机构,包括总行、31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26个一级分行营业部、396个二级分行、3076个一级支行、13075个基层营业网点、34个总行直属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及4 个主要控股子公司,境外机构有239家。第二,有先进的科技平台。工行拥有中国金融界最先进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网络,在国内率先实现全国经营数据的统一、实时处理,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有高效的清算系统,工行拥有遍布全国、通达全球的人民币资金汇划清算系统和外汇汇款清算系统,实现境内同城、异地本外币资金汇划实施到账。第四,有灵活的接入渠道,工行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接入渠道,突破时间、空间障碍,实现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为客户提供高度自动化的现金管理服务。

建行和农行客户增速较快,2011年建行现金管理客户数增幅达89%,农行现金管理客户数增幅达51.5%。

为中间业务贡献收入

发展现金管理业务有助于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在财务报表中,现金管理收入被归纳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下的“结算与清算手续费”科目。

毫无悬念,工行的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最高,为254亿元,增幅达32.62%。

农行的现金管理客户数虽不及建行、招行等银行的客户数多,但其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却仅次于工行位列第二,达到197亿元,增幅为29.69%。该行在2011年年报中称,原因是“现金管理等新兴业务收入增加”,还进一步解释道,“本行继续扩大高端集团客户基础,强化县域客户营销,积极推进跨行和跨境现金管理产品开发,拓展现金管理业务的覆盖群体和服务领域。截至2011年末,现金管理交易量达75.8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8.2%。”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5篇

【摘要】中间业务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办理这类业务时,银行处于受委托的地位以中间人身份进行各项业务活动。目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与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业务之一,拓展中间业务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业的共同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中的突出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心,虽然也办理中间业务,但认为那是“副业”,办理的目的只为资产负债业务服务,而不是为增加收入。

2.金融创新应用不足。金融创新是摆脱目前经营困境、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经之途,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行创新,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制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前几年中间业务创新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中间业务创新仍以传统的结算业务为主,新兴业务创新相对滞后;理财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业务刚刚起步,虽然有所发展,业务规模、收益水平、制度创新尚处在低级阶段,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发和推广。

3.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有关中间业务的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数中间业务品种层次较低,导致各家银行都可以开办,并且通过争揽存款获得的间接收益比较大,于是各银行纷纷降低收费标准抢占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从监管的角度分析,由于中间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有关收费等相关的管理规定跟进不及时,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收费依据,导致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间业务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1.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认识。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要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因此必须从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各商业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的情况下,而我国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对于中间业务的需求要求较高。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发展,结算业务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在国家金融和企业行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全面发挥自身的设备、网络、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性的资金清算和资金转移的有偿服务。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加速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战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十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百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更多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所构成的现代银行业体系。城市商业银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城市信用社改组或改造而成的地方性中小银行,被称为中国银行业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成立以来,在监管部门政策引领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商行经过自身不断努力,整体上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其资产质量、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和风险指标等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截止20lO年末,负债规模同步增长,全国城商行负债总额73703.34亿元,比2003年增加59580.84亿元,增长4.22倍:存款规模快速提升,全国城商行各项存款余额60943.51亿元,比2003年增加49218.38亿元,增长4.2倍:贷款规模稳步增长,全国城商行各项贷款余额35899.64亿元,比2003年增加28173.09亿元,增长3.65倍: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城商行共实现利润766.89亿元,比2003年增加712.67亿元,增长13.14倍。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由于缺乏机构网络优势,靠“拼价格、拼关系、拼费用”的单一业务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难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抗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城商行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将迫使城商行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因此,如何科学实际的制定战略规划,指导城商行采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战略定位,绕开比较劣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走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发达国家银行机构发展经验和我国城商行的发展情况,城商行的发展战略定位可以概况为四种:一是综合定位,做大做强,发展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如北京银行等。二是依托区域优势,发展成为在某个经济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银行,如广西北部湾银行。三是依托大股东资源,与大股东资源整合,提供某类专业特色产品的银行,如昆仑银行、平安银行等。四是坚持差异化,“深耕”市场,做深做透,在某方面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银行,如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在明确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制订明确的发展愿景、银行使命、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并保持战略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不应随意彻底改变既定发展战略。

城商行应坚持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避开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红海”,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蓝海”,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某一市场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培育业务经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我国城商行经历了从成立初期盲目模仿国有银行“垒大户”,到逐步重视“中小企业“,寻求自身特色的过程。未来几年,将是城商行深化差异化竞争的过程。因此,城商行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环境、金融业务发展的空间和经营管理水平确定重点服务或者合作对象,扬长避短,寻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化市场定位战略,坚持走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自身特色和比较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市场定位方面。坚持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战略,逐步细分市场,打造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业务特色、产品特色和区域特色,并初步形成比较优势。立足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路子,积极转换发展方式,既追求规模的适度扩张,更追求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效益和人均创利能力。努力建设“经营业绩好、资产质量好、内控管理好、遵纪守法好、社会服务好、公司治理规范、资本充足、跨区域经营”的良好银行、精品银行。

二、业务发展方面。基本战略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即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与创新为基础。坚持不懈地创新传统业务,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坚持不懈地发展新兴业务,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做强做大传统业务巩固和扩大客户基础,通过创新和大力发展新兴业务完善和拓展银行功能,实现新兴业务收入的较大增长,初步实现经营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初步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

三、人力资源方面。创建人本化银行,引进先进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注重机制建设,实施人才兴行战略,通过吸引、留用、激励并发展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塑造一支敬业、高效、才能卓越与充满激情的人才队伍。围绕战略目标实现,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员工与银行的共同发展。

四、风险管理方面。以“健全体系、有效制衡、助力发展”为指导思想,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体现“风险为本、内控优先”的要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框架,构建集中、独立、矩阵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技术系统为平台,以相互制约为核心,以专业化分工为手段,以信息的采集、反馈、反应体系为基础,加强流程控制,逐步推进制定并实施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并将建设先进风险管理文化,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营造风控氛围贯穿始终,建立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的内控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五、科技信息方面。构筑现代信息科技体系框架,逐步实现业务品种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渠道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建立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科学制度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

六、品牌建设方面。强化产品系列的包装与整体策划,强化产品特质的一贯性和内涵的连续性,系统化地提高新型组合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力争连续不断的推出有较大影响力的拳头产品。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7篇

    成长型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推动成长型企业战略与管理变革,创新成长型企业融资渠道,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之一。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和各种融资渠道的特点,赛迪顾问认为,成长型企业在选择融资时首先应合理利用政府杠杆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利用政府的产业扶持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其次应积极密切关注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动向,合理利用民间资本和外资;再次,要用活股权融资,重点关注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创投及私募股权基金以及产权交易等融资方式;最后,在选择债权性融资时,应重点关注担保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租赁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的债权融资方式。

    在此视角下,赛迪顾问认为,成长型企业应当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投融资策略。

    制定一个总体目标。成长型企业应当以上市作为企业中短期目标,以企业目标升级带动业务结构升级,形成现有业务(产品)、战略业务(产品)和新兴业务(产品)层次鲜明、阶梯发展的业务(产品)体系,获得资本市场或投资者的垂青,通过资本运营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将企业建设成为战略方向明确、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治理规范、人才结构合理、运营管理完备、盈利水平良好、经营风险可控的现代化企业。

    明确两个基本策略。成长型企业应当以产品经营和资本运作作为企业的两个基本策略不动摇。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策略,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的高级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资本运营需要产品经营提供契机,产品经营又需要资本运营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在战略调整的总体框架下,两者只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成功。赛迪顾问多年的战略咨询及资本运作经验表明,在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中,我们务必贯彻协调发展观的观念,妥善处理好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两者的关系。

新兴业务拓展范文第8篇

出版行业:薪酬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出版行业人才市场中,核心岗位的主要构成包括以采编、策划、设计为主的内容生产职位,以印刷管理、印刷工艺为主的复制职位,以及以图书发行主渠道建立、管理为主的销售职位。而随着传统出版业向综合型传媒业转型,外资、合资印刷企业涌现,具有营销策划、设计、市场能力的策划编辑、网络编辑、数字出版人才、发行人才,具有丰富印刷生产管理经验、擅长现场管理、精通印刷生产流程和印刷工艺的全能性技术人才,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

由于出版行业长期以来受传统机制和观念的影响,薪酬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至今仍有为数不少的传统出版单位未能打破封闭,存在缺少市场依据、薪酬结构单一、二线部门员工不受重视等问题。但在最近2~3年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具有外资背景的出版集团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先进的发行媒介、出版技术与市场策划理念,同时也搅动了中国出版行业的人才市场。

以一般员工为例,以下系太和顾问2008年度行业薪酬福利调研重点岗位的薪酬水平(单位:元)。

近年来,随着新兴出版业集团对于国内人才市场的吸引策略,出版行业薪酬水平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有数据显示整体薪酬增长幅度一直维持在20%左右,而在一线城市某些新兴主流群体中薪酬增长幅度甚至超过35%。

但随着2009年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各家出版机构在发行、广告、刊物种类方面均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应对策略,薪酬调整方面也趋于保守。太和顾问认为行业整体薪酬增长幅度将放缓,但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例,企业还将重点加强在广告、新媒体等领域方面的人才吸引。

软件、网络及高科技行业:新领域

领跑薪酬增长

与市场主流行业对比,高科技行业整体薪酬给付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与金融、能源、房地产、消费品并列为薪酬较高且具有较快增长的“第一集团”。

随着中国高科技行业资源整合的完成,创新领域的不断开拓,以及资本运作潜力等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出台,高科技行业整体仍将处于市场高速发展的行业范畴。

软件、互联网、个人电脑及相关行业不同层级员工平均薪酬对比:

而从高科技行业经理层/高级技术人员薪酬前五位排名表则可以看出哪类人才最受企业追捧。

截至2008年上半年,高科技行业较前一年度的薪酬增长有加快趋势,体现了行业重整后稳定发展的迹象,薪酬福利增长幅度在10.9%~15.7%之间,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而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经济波动使企业在成本方面均采取了保守的控制,特别是在薪酬调整与年终奖兑现方面影响最大,高科技行业年度薪酬调整幅度由计划的12.3%下调至8%左右,且部分企业已经在为未来1~2年的企业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调整。

但与此同时,太和顾问认为中国高科技行业发展仍存在较大空间,以特定领域高科技开发(金融系统、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等)、高科技制造、新兴网络应用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薪酬增长速率。

影视行业:薪酬仍有上涨空间

广播影视行业核心岗位包括内容采编播类、艺术创作类、工程技术类和经营管理类人才,目前从业人员供需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媒介推广、项目策划与市场开发管理、广告经营人才等的数量和结构方面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随着新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国际传媒集团的进入,对于传统影视行业人才的冲击也较大。

以高级专业人员为例,以下系2008年度行业薪酬福利调研重点岗位的薪酬水平。

旅游行业:新兴业务模式带来新的增长点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国旅游行业一直存在依托国家政策、缺少市场化等问题,薪酬给付一方面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年度薪资调整力度缺乏竞争性。但随着市场的开放,一些新兴的旅行社对传统旅行社人才流动带来冲击,核心人才竞争趋势加剧。

与此同时,各大型旅行社在传统业务模式、资源基础之上,正在大力挖掘以M.I.C.E(会奖旅游)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模式,而由此带来的活动策划、组织、市场拓展、公关、供应商管理等职位的市场需求量将增加,成为行业内最具潜力的热点岗位。

会展行业:国外大型会展企业拉动整体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