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文化多样化

世界文化多样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500余所孔子学院,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将超过1亿人。①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探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对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在沟通中国与世界、改变世界文化观念、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共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语言研究角度分析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有人认为语言是自然物理现象;有人认为语言是物质的,也有人把语言看作是精神的。笔者认为,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以及人类间相互进行交流的最明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一)语言教育对象

对外汉语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不同是区分其与其他科学的最显著的特征。现阶段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对象存在两个特点,其一,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全部为国外人士,包含成长在国外的外籍华人,而我国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多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相比于外国人、华侨以及华裔这些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教育对象,其他学科的教学对象,包括汉族、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等价值形态了解程度较深,因此其他学科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形成一定的共识,从而达到增进彼此交流、促进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而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对象对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历史情况知之甚少,教师在汉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语言不同的障碍外,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例如汉语中言简意赅的成语,教师面向中国人进行成语讲授时,只需要根据历史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下成语中含有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学生便能基于自身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联想出成语故事发生的场景,从而很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第二个层面,在学生掌握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对外汉语教学还应当进行中华文化、历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中国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基础汉语知识教学的开展质量,还能让外国学生透过语言认识到中国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增添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语言教学目的

从宏观上讲对外汉语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但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目的不能够按照针对中国学生教育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进行汉语教育工作。②根据对外汉语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外汉语人才,让其在国际文化教学中发挥沟通的桥梁作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语言教学内容

为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目标,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在汉语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涵盖汉语言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讲授,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培养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高素质汉语人才。首先是汉字的教学,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而其他文字如英语、拉丁语以及意大利语等均属于字母文字,两者之间差距较大,在对外汉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一个汉字的象形演变向学生进行教授,让学生的思维从字母文字转变为象形文字。其次,语言规则,虽然世界语言体系的基本语言规则相同,每一个规范的句子都包含主、谓、宾三个主要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应用过程中,汉语的语法规则又和其他文字系统大相径庭,让学生通过汉语语法的学习掌握句子结构的变化,才能为后续语言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语言情境的教学,汉语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甚至相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表达语气也会影响他人对于句子本意的判断,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便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合适的表达,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文化也逐步实现世界化,多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当今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现状。在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当构建和谐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只有这样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够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其次应当尊重每一种文化,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同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世界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最后还应当树立扬弃的文化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每一种文化新鲜的血液,避免其被时代所淘汰。

(一)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狭小的地球村落中,存在着二百多个国家政权以及数千种地方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因此现阶段世界上文化冲突不断。而中国文化向来以包容著称,倡导人心为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理念,一直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这种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倡导文化包容、推进世界和谐的做法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③在对外汉语教育中,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外国人,教学目标是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汉语人才,让其在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应当构建和谐兼容的价值体系,让不同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重其他文化的观念,成为世界文化使者,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二)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人的意识是由生长的环境所决定的,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人是文化价值的承载者,不同的人群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现代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克服对不同文化的偏见,避免用自身的眼光去评价其他文化,从而让拥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学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形式才构成当今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让不同文化在同一空间和同一层面上相互交流和融合,保障每一种文化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倡导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能够使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得到提升和引导,从而让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取向获得每一位学生的认可,对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三)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以及个人性格尽心引导性教学,尊重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演变。教学工作的开展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角,对外汉语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实现世界交流的宏伟目标最终还是要回到培养个人的发展层面上来,而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将教学开展定位到每一个学生,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引导,以塑造出文化多样性世界中怀有文化多样性思想的鲜活的生命。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尊重个性发展的对外汉语教育价值取向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结论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3篇

但是,自以来,外国侵略者多次入侵,以及国内战争和的发生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空前严峻,连连遭遇重大损失。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动荡、西方音乐大量涌入,人们学习、接收和欣赏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因素使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无数巨大的新挑战。加上一系列极端的“全面反传统”思潮,对传统仪式音乐产生了巨大破坏。尤其是当前,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加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文化也出现了趋同化的发展态势,这样的发展态势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传统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仪式音乐在当下传承步履维艰,呈现后继乏人和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严峻状态。

为更好地展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多元化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文化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的文明对话年活动中,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形式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顺应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潮流,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昆曲、古琴艺术、蒙古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申报)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轰轰烈烈地展开。

仪式音乐不应该与表演性质的传统音乐采用一致的保护策略,其保护方法应有质的区别。仪式音乐依附于传统仪式而存在,在仪式进行的各个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仪式音乐,仪式将无法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仪式所赖以生存的仪式空间遭到破坏,使仪式无法正常进行,仪式音乐遭到了破坏。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仪式音乐型态相对于其生存空间,犹如人的毛发是生长并依附于皮肤上的,生存空间一旦消失,仪式音乐型态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就此而论,生存空间对仪式音乐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仪式音乐在不同的空间进行演奏,演奏者具有不同的态度。笔者曾对冀中音乐会在仪式场合(原有生存空间)、电视台录音棚、旅游区三个不同的演出场所进行观察,发现在不同的场合,乐师的表情不一样。尤其是在仪式过程中,乐师的表情更能够体现音乐作为仪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是仪式的灵魂,仪式是音乐展示的舞台,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因此,要保护仪式音乐,必须保持民间信仰空间完好和民俗仪式的常态化发展。对仪式音乐要进行生态化保护,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保护仪式音乐之“毛”,更要保护仪式音乐之“皮”,只有对仪式音乐及其生存空间实施博物馆式的全面保护。仪式音乐才能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当然,讲求博物馆式保护,并不反对仪式音乐的自身发展。仪式音乐的自身发展是由局内人自发的发展样态,而不是局外人强加的。仪式音乐“不变”是相对的,“变”也是相对的。正如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所言,“传统是一条河”,昨天的“河水”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河水”是明天的传统。传统音乐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这种变化,是在传承中求发展,于发展中求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便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它是传统音乐持续流传的生命力。鉴于此,保护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对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仪式音乐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华。群众性的仪式音乐文化活动由于它的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历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具有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之功效,它能够塑造人的灵魂和丰富人的精神内涵,使参与者潜移默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总之,在仪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当我们把其中的一部分表演性特征较明显、艺术形式较独立的品种作为“表演艺术”对待时,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些同样重要的传统音乐内容是存身于民俗活动和传统仪式之中,应该结合“仪式化展示过程”的观念来对之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4篇

可是怪得很,“dragon”被翻译成“龙”,“dragon”竟然与我们神圣的“血缘纽带”――“龙”搞到了一起,在上个世纪初出版的中文版《圣经》已经开始这样翻译,一直延续至今,长期以来,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一直成了同一个概念,西方的“dragon”糊里糊涂地是东方的“龙”,东方的“龙”不明不白地变成了西方“多头、嘴里喷火的、吃人的妖怪”。西方人怎么会理解:中国人怎么会把“魔鬼、妖怪”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

“dragon”的翻译影响远远不止于此,比如这次北京奥运吉祥物的选定,起初“龙”的呼声很高,但因为“由于中西方意象差异大”而在最后一轮落选,平心而论,实际上不是“差异”,而是“阴差阳错”,是历史的局限。但不管怎么说,如今人们不得不为“龙”正名。可见,翻译是跨文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处理不当,翻译也会造成新的隔阂,造成新的文化障碍。

这涉及到不同文化处理的理念。

文化(Culture),就一般认识而言,是一个民族或一种特定人群普遍自觉认同的观念和规律系统,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艺术、结构、符号、风俗、习惯、信息、价值和理念,一个民族文化中显露的、蕴藏着的内涵决定着自己本民族的生存方式,而这一生存方式是牢固的,也有别于其他民族。1982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中说:“……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定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性的特征的完整的复合体”,“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

如今,“全球化”是最热门的一个话题,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它将打破任何封闭式的、与世隔绝的体系,世界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文化“全球化”的走向如何?

俄罗斯学者对借“全球化”推行“西方化”、“美国化”的做法颇为担心,俄罗斯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库兹涅佐夫所长不久前说过:“假如‘全球化’意味着全世界科学技术文明的共享,意味着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交流,尊重各民族的文明传统和价值观念,那就非常好,我们非常欢迎。但事实上,现在的‘全球化’有一种危险的倾向,即完全一元化的‘美国化’……”

其实,文化领域要搞哪一国化,并不那么容易。蕴藏着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神奇的力量,民族文化根深蒂固,蒙古族统治俄罗斯200多年,亚洲的文化对俄罗斯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满清统治了多少年,汉文化没有被吞噬,日本非法半个世纪,但是台湾占统治地位还是中华文化,曾几何时,西方用洋枪洋炮打开东方的大门,大搞文化渗透,文化上兜售他们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结果也并没有如愿……

民族文化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世界文化的丰富,其表现就在于多民族文化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其中包括别具一格的思维。比如,对同一种天文现象――天空中的星辰,印第安人认为,它们源于一头丛林狼精灵从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那里偷了面包,一不小心把面包屑撒遍天空;萨摩亚族僧侣以为,天上的星系乃是巨鳗的腹部;美洲部落有一个共通的特定传说,流星是众星的排泄物;对于天空中云状光带,希腊神话中描写的是一条洒满神后赫拉乳汁的“奶路”(“Milky Way”):奥林匹克诸神之王的王后将她中的奶汁喷洒天空,而东方的传统文化则认为是拆散牛郎与织女的银河……

翻译就是使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汇在一起,就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这其中包括先进的思想,包含不同的思维,甚至包括优秀表达方式。像“dragon”这样有丰富文化背景词汇的翻译,应当淋漓尽致地展现其真实的内涵。

当然,不同的民族文化碰到一起,会发生冲突,有的甚至产生强烈的火花。但不同民族文化会交织在一起,可以共存、融会,各国文化的交融将使世界的文化变得更为灿烂。

文化上的“全球化”,决不是“一体化”、“一国化”,不是统一到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地区的文化上去,文化“全球化”是指文化信息同享,文化资源共享,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融入到人类共同的文化信息社会。

作为翻译,应该适应这一趋势,应该在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把它推向世界。只可惜的是,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力量并不平衡,我们国家有一支介绍外国文化的庞大队伍,但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显得远远不够,我国老一辈的翻译家,如杨宪益、许国璋、方重、许渊冲等前辈使《诗经》、《楚辞》、魏晋南北朝小说、唐朝传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杂剧等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如今,太需要这样的翻译大师,世界上中国文化的影响与它应该有的影响力不成正比,总而言之,世界了解中国太少!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5篇

1、科学技术

掌握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的成就。

2、哲学与宗教

认识两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哲学成就(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王充的《论衡》);宗教新格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史学与文学

掌握《史记》、《汉书》,弄清体裁区别;掌握汉赋、乐府诗,比较不同特点。

4、雕塑与绘画

掌握雕塑代表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说唱俑和杂技俑、秦汉砖瓦和瓦当);掌握绘画代表作品(长沙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

重点和难点精析

1、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⑤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2)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

①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文化。

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域,甚至远播欧洲,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

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成就等,表明那时的中国科学技术等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行列,文学艺术等也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

④气势宏大。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等都表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

(3)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

第二、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时期,不仅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还有不少移民到日本等国,他们把秦汉先进文化带往邻国地区。

第三、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为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称为“汉学”,都说明中国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之深。

2、秦汉时期思想的特点

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成为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哲学观点的对立;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3、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汉代今文经学派杰出的大师。他对儒学的发挥主要包括:(1)大一统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识、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这种天谴说既不科学,又有迷惑性,但作为臣下劝谏君主顺从民意的凭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限制君权的意义。(3)君权神授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种思想理论,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借以维护封建统治。从这个基点出发又提出了三纲五常说,将封建等级制度神圣化。它所体现的神权、政权、族权和夫权是束缚历代人民的精神枷锁。(4)更化与德政思想,主张以秦为鉴,缓和阶级矛盾,提倡德治,在现实政治中革除秦政余毒,即所谓更化说。

知识拓展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及其所体现出的历史变化规律。

发展:①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他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还主张改良,“损益”旧的章法。②战国时期──发展: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要求给人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③西汉──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规律:①古代思想学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②古代思想学说总是吸收其他合适的思想主张来丰富和发展。③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主张往往受到格外重视。

师生探究

例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解析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但体现出一定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试题较为新颖。解题时,要求考生对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作出恰当分析,应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规律,同时,西汉时虽“罢黜百家”但并不是消灭各家,由此可排除④。

例2、(2005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

解析本题答案是A。造纸术发明后,轻便价低的纸张逐渐代替了笨重的竹木简,从而改变了携书不方便的现象。

例3、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突出特点。其中,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解析本题答案是C。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的吸取了外来文化。

秦汉时期文化板块小结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对策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rief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world heritages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rough analyzing relevant conditions of China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pointed out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orld heritage;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0-04(7)

作者简介:童明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一、世界遗产发展简况

1.《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的诞生

1959年,因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危及阿布―辛贝勒神庙安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抢救性的国际保护运动。这为《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制定《世界遗产公约》的背景: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和自然破坏威胁;任何文化、自然遗产的损失都会对全世界遗产总体造成损害;各国保护水平不同,一些国家缺乏必要的保护条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很重要;需要以国际公约的形式确定人类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的共同行为。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界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提出了建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二者自1976年开始运行。截止2009年4月16日,《公约》已有186个缔约国。《公约》决定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称《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集体保护。《名录》的建立旨在正确地确认、保护、管理、展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将其代代相传。截止2009年4月,《世界遗产名录》共有145个国家的878处遗产,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5处。

《公约》通过其实施细则――《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具体操作。《操作指南》为世界遗产工作设定了相应程序,是世界遗产领域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最为重要的文件。

2.《公约》内容与《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古迹、建筑群、古遗址、城镇、文化景观等类型。

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壁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1992年,产生了新的遗产种类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共同结晶。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三类:

(1)人类设计并创造、具有明确规划的景观。

(2)有机发展出来的景观。最初形成于社会、文化、行政或宗教要求,并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发展成当前的形式。

(3)结合类文化景观。具备通过某些物质遗产所展现的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影响。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可分为地质或自然地理结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种群(含有濒危物种)栖息地,自然美景等类型。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兼具两种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特性的遗产,被称作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

城镇:历史或现代的城镇、历史街区、村落。

3.世界遗产品类及其多样性

世界遗产是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三大类。

4.世界遗产评估标准

世界遗产均须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突出普遍价值,《公约》的《操作指南》分别设定了评估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其中,前六条标准适用于文化遗产的评估,后四条标准适用于自然遗产的评估。根据2008年1月修订的版本,分述如下:

标准I: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标准II: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标准III: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标准IV: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标准V: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

标准VI: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标准VII: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标准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标准IX: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标准X: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相关机构

世界遗产委员会共有21个成员国。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21个缔约国,作为委员会成员国,任期6年(新的规则任期一般为4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即7个国家。2007年10月,第16届缔约国大会,我国以高票重新当选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

1.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于1965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报告。

2.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成立于1956年,通过培训与研究,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3.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立于1948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自然遗产、混合遗产等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

4.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设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秘书处,充分利用ICOMOS、IUCN、ICCROM提供的服务,编制、签收、翻译和发放委员会的文件并负责委员会决议的实施。

二、全球战略与发展趋势

1.世界遗产发展新形势

为了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度,确保有效保存世界遗产,促进缔约国开展有效的能力建设,通过交流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从1994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会开始推动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研究。2005年2月,《操作指南》明确提出构建具有代表性、平衡性、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

近年来,促进世界遗产的平衡性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世界遗产委员会大力提倡、鼓励遗产品类的丰富多样化。平衡性包括地区平衡、国家遗产增长数量的平衡、遗产种类的平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线性文化遗产、跨国项目等成为国际世界遗产领域提倡并重点支持的项目。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申报准备和申报成功的此类项目有:丝绸之路――中国和中亚段跨国申报;中国的大运河――正在积极开展保护与申遗工作,推进规划编制;加拿大的里多运河――2007年6月28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加之路――涉及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

2007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加拿大的里多运河(Rideau CanaI)因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1、4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运河本身及坐落在金斯敦的2座城堡、2座塔和坐落在西德岛的1座塔。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同样关注的其他新型文化遗产类型,包括工业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的地域文化遗产、20世纪遗产等。

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形成《凯恩斯―苏州决议》,缔约国每年只能申报两项遗产,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拓展项目占用名额。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对《凯恩斯―苏州决议》进行评估,会议决定执行现行申报规则,并进行4年实验,由缔约国自行决定每年两项申报遗产的属性。

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申报,体现出向下列方向倾斜的政策:① 无世界遗产的国家;② 少于三项世界遗产的国家;③ 自然遗产;④ 混合遗产;⑤ 跨国项目;⑥ 非洲、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项目;⑦ 10年内无遗产列入《名录》国家;⑧ 10年内未提出申报国家。

2.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公约》,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方面:① 衰退;② 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胁;③ 城市化或旅游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消失危险;④ 土地利用的变更或易主造成的破坏;⑤ 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⑥ 缺乏管理与保护;⑦ 武装冲突的威胁;⑧ 自然灾害等。

《公约》规定,必要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应制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将《世界遗产名录》中受到严重威胁,需要采取重大措施加以保护并根据《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遗产列入《濒危名录》。

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对世界遗产周围环境的保护,尤其关注由于世界遗产面临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冲击,建设项目对世界遗产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和破坏,如中国三江并流拟建水电站遭国际社会质疑;丽江古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建铁桥对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影响。

通过世界遗产全球战略和发展趋势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文化遗产申报极为严格、苛刻,其突出普遍价值的认定必须准确,让人信服,要有详尽的比较分析。

中国是遗产大国,排名稳居世界第三,已连续几年每年都有两项遗产被列入《名录》,国际比较关注,要求更高。列入《名录》的遗产保护压力更大,国际对遗产环境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保护难度增加。可信性、保护、能力建设、交流、社区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五大重点。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

1.我国世界遗产发展历程

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我国首次有故宫、长城等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2年,我国加入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我国有37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6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2.中国世界遗产取得的成绩

(1)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建筑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宪法》、《文物保护法》等国内法律、法规、地方性专项法规、规章和《公约》等国际公约为主体框架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体系。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条例或办法。

2003年,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12月,《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2006年11月,文化部出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2月8日,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

(2)不断完善国家、地方各级保护管理机构。2002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世界遗产处,负责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工作,并协助建设部开展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业务管理工作。省级文物部门也加强了对辖区内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世界遗产的日常保护、管理、展示、监测等工作。

(3)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4)建立世界文化遗产检测管理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咨询制度。实施专家咨询制度,严格实行遗产地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方案报审和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报批制度,对未履行法定程序擅自施工的项目责令整改;设计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及时通报世界遗产中心,并加强监测和巡视等业务管理。

(5)加强监测管理。世界文化遗产地则因地制宜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采取实时或定期监测手段,对文物本体、大气质量、旅游、安全、环境和自然灾害等进行监测,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论著。

(6)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保护修缮力度。2003年5月,文化部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7月,国家文物局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按照上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对古建修缮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

(7)世界遗产保护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世界遗产保护最活跃和最有力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工作的科技化程度不高,世界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的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充分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提高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

(8)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能力,在保护中积极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9)世界遗产及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多数遗产地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本体的同时,对遗产周边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清除了一批乱搭建的摊点,卫生环境明显好转,脏乱差的状况基本改变。如:高句丽遗迹和沈阳故宫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成功。

(10)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增加。2006年7月,殷墟申遗成功,参观人数陡增10倍。2007年6月,开平碉楼及村落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增加了五六倍。2008年6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陡增了近30倍。

3.世界遗产保护原则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对世界遗产保护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1)保护为主原则。无论从《公约》的名称或是宗旨来看,保护遗产无疑是贯穿整个《公约》的精髓和根本所在,也是根据《公约》而发展起来的世界遗产事业的基石。保护是一切利用和传承的基础。

(2)集体保护原则。《公约》的宗旨在于建立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制度并通过集体性援助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为此,《公约》还设立了有关的国际援助制度以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

(3)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而言,包括对遗产的设计、材料工艺或布局以及文化景观的特征及构成的真实性保护。缔约国应为此提供足够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制定遗产的保存、管理和开放展示的管理办法。

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护历史原状的问题。历史建筑的维修是否要恢复“金碧辉煌”?这个问题关系到文物保护修缮的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尊重和保存文物建筑所承载的一切历史信息,尽可能少干预。二是对于已大部分损坏的文物建筑,原则上不得复建的问题。

(4)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制定完善的保护管理计划,采取充分、有力的保护措施。不仅要保护好遗产本体,而且要充分重视保持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包括设立的缓冲区)的和谐统一,保护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之间、遗产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四、挑战与对策

1.问题与压力

(1)法规尚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国家层面还没有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我国早年申报成功的遗产地也绝大部分没有省级人大制定的专门规章,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

(2)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过度关注世界遗产带来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作为世界遗产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其保护管理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屡屡在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内安排采矿、土地开发、毁林种植等影响甚至破坏世界遗产的项目,环境整治也变相成为房地产开发,改变了遗产地周边区域的原有功能和历史风貌,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管理体制不顺。遗产地管理机构级别过低,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此外,无论是人员素质、工作水平还是保护管理权限,均难以适应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

(4)存在安全隐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然灾害和风化侵蚀、环境污染等使世界遗产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另一方面,人为的建设破坏、管理不善以及盗窃、肆意破坏等所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前者更为严重。

(5)旅游压力。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世界遗产保护能有力地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也使世界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收益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部分地方的这种矛盾甚至还很尖锐。

(6)世界遗产文物本体保护维修任务艰巨,经费严重缺乏。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规模大,且年代久远,文物本体大都进入脆弱易损、险情频发期,急需保护维修。目前,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维修队伍建设以及对一些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外,资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世界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的经费投入体制有待完善。

(7)申遗压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是唯一的文化遗产连续六年都有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今年来,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稳步增加已引来国际同行,尤其是一些传统意义上遗产大国的关注,世界遗产中心及相关咨询机构从价值申明、保护管理状况、文本编制规范等方面对我国申报项目提出愈发严格的要求。

2.对策研究

(1)关注国际遗产领域最新动态,了解国际保护理念的最新发展,知己知彼,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际轨道。

2007年、2008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两次与国际遗产领域三大国际组织――UNESCO、ICCROM、ICOMOS合作,在北京联合召开国际研讨会,即:“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和“东亚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会议形成并通过了《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和《关于东亚彩画保护的北京备忘录》。这些文件已经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权威机构与组织共同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文件,对今后东亚地区木结构历史建筑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借鉴国际方式,缓解旅游压力。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联合召开了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在制订旅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维护遗产地的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ICOMOS也形成了《国际文化旅游》。这些国际和文件都为我们开展遗产地旅游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和宣传。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的保护应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国长期重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人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好世界遗产。

(4)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与学术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今后在世界遗产保护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中,世界遗产的科学研究将会形成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遗产学。

世界遗产理论研究内容包括:① 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代表了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精华。② 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原则和措施。③ 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及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的研究。④ 遗产研究逐渐从实证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

(5)针对国际申遗压力,研究国际世界遗产领域全球战略的优先倾斜项目,如文化线路、跨国申报等,全力以赴做好丝绸之路,大运河的申遗工作。

(6)加强监测巡视和专家咨询。世界遗产监测是指按照国际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周密的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详尽的报告。包括:定期监测和反应性检测。

定期监测:《操作指南》规定,缔约国每六年应按规定格式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一份本国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包括世界遗产保护的主客观条件,一些重大举措的性质、内容及后果的详细记录与说明)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分区域审查这些报告。

反应性监测:反应性监测是指有关国际组织、就某些特定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报告,再由委员会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条款作出相应的反应。反应性监测的结果有可能促成改善某一世界遗产地保护状况和开展国际合作,但也有可能导致遗产委员会将遗产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将某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7)实施五“C”战略。2002年《布达佩斯宣言》提出全球战略目标,即四“C”战略,后经由200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完善,最终形成五“C”战略,即世界遗产的可靠性(Credibility)、保护(Conservation)、能力建设(Capacity)、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社区参与(Community)。

(8)加强《预备名单》管理。《预备名单》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将自动从《预备名单》上除名,其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保存状况完好的文化遗产,可由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列入《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国际世界遗产申报新趋势、新要求,综合衡量各申请点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适时按程序决定其是否列入。对于保存管理状况不佳的《预备名录》项目,实施反应性监测,并考虑根据监测及整改情况,参照《操作指南》,启动警告甚至除名程序。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科文组织 语言权利 濒危语言 语言多样性

2007年5月16日,联合国大会宣布2008年为“国际语言年”,并且指定教科文组织为这一活动的协调机构。教科文组织认为:“无论是通过在教育、电脑空间、人文环境领域开展的活动,还是通过旨在保护濒危语言或推动语言成为社会一体化工具的各种计划,一货、抑或是为了探讨语言与经济、语言与本土知识或语言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地宣扬这样的理念:‘语言,至关重要!’”

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的《反对教育歧视公约》(Convention against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1960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草案)》(2005年)、《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2003年)、《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2003年)、《普及网络空间及促进并使用多种语言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Multilingualism and Universal Access to Cyberspace,2003年)等文件,对语言权利、语言教育、语言活力、语言濒危、语言多样性、语言遗产等语言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语言学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这些文件中的大部分条款、建议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制定语言政策、开展语言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

我国的相关研究,或侧重于介绍有关语言权利的国际规约,如《国外语言立法概述》列举了1996年以前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涉及语言权利的规约,《联合国及诸区域法规文件中的语言条款选摘》列举了1985年以前的联合国各种规约中有关语言权利的条款;或侧重于讨论教科文组织近年关于保护濒危语言和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公约、倡议等,如《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评估》对《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内容、重要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存在的瑕疵等进行了探讨。

本文对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制定的涉及语言权利、濒危语言、语言多样性三个方面的规约的情况进行概括,试图为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对语言规划问题的探讨提供参考。

一、语言权利

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很大程度上讲,各项基本权利(言论、教育、参与文化生活、从科学进展中受益)的切实享受都会受到语言因素的制约。因此,适当的语言政策会为行使这些权利提供一种重要的媒介。”该组织通过的一系列宣言、纲领等文件,如《反对教育歧视公约》、《关于发展成人教育建议书》(1976年)、《关于种族与种族偏见问题宣言》(1978年)、《和平、人权和民主教育及综合行动纲领》(1995年)、《实施以语言多样化为基础的世界语言政策》(1999年)等,均涉及语言使用权利或语言教育权利问题。

教科文组织主要有两个文件的内容涉及语言使用权利。《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1945年)第一条明确指出:“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反对教育歧视公约》第一条明确阐述了“教育歧视”的定义:“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教育上的待遇平等”。该公约第五条针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指出:“少数民族的成员有权进行他们自己的教育活动,包括……使用或教授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内。但是,行使这种权力的方式,不得妨碍这些少数民族的成员了解整个社会的文化和语言以及参加相关的文化活动,也不得危害国家。”。

教科文组织就语言教育权利问题制定的所有文件,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本文将其归纳为母语教育、双语/多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三个方面。

(一)母语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母语教育,因为以母语教学有益于提高第一语言的使用能力、其他科目的成绩。关于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教材资料、师资培训,相关规约的内容如下:

1.母语教育对初期教育和扫盲至关重要,应“尽量将母语教学延长到以后的教育阶段”。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应当首先用其母语接受正规教育”;“盲首先应当用其母语学习读写,然后如果愿意并有能力,可以学习第二语言”;如果某一地区的居民使用几种语言,应当采取措施“按不同母语分组开展教学”;“如果说不同语言的人不可避免地合在一起上课,应当用对多数学生来说使用难度最小的语言进行教学,还应向那些不会使用教学语言的学生提供特别帮助”;“对于少数种族,成人教育活动应能使他们……用母语教育自己的子女,发展自己的文化和学习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应采取措施,使(外裔居民群体)的子女学习本国语言”。

2.1953年制定的《本国语在教育中的使用》指出:“只有向青少年和成人及在校儿童为他们的娱乐和学习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读写能力才能保持下去”。1992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又强调,应当鼓励用母语编写教材和学习资料以及其他阅读材料。

3.1996年,政府间教师地位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整个教育计划的编制,在每个阶段均应包括及早进行培训和再培训的规定,以便为有关国家培训出数量充足的,既熟悉人民生活又能用母语教学的合格教师”。

(二)双语或多语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在各级教育中开展双语或多语教育,以促进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因为这是多语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该组织还鼓励国际交流,推动语言教学的网络开发。具体内容如下:

1.2001年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建议:“(应当鼓励)首先用母语,然后(如果母语有别于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用本国的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以及用一门或几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发表意见和掌握听说能力。”在此之前,教科文组织就曾在有关文件中提出:应“及早掌握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开设“学习第二语言的课程”,应当逐步增加第二语言教学的分量,并在学生尚未熟练掌握这一语言之前不得将其作为教学语言;“在中学至少进行一门第三语言的跨学科强化教育,以便学生毕业时能够使用三种语言,这是二十一世纪一般人应具备的使用语言能力”。

2.应当鼓励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国际交流,“让他们前往别的国家的学校用自己的语言授课,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一门语言”。

3.应当制定“强有力的国家政策,以推动网络空间中的语言教学,(还应加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开发免费使用的电子形式的语言教材,还应当强调提高这一方面的人员素质”。

(三)跨文化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增进各个群体之间的了解,确保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具体内容如下:

1.应当充分尊重“处于少数地位的人和土著人民的教育权利”。教科文组织语言问题规约提出:落实“用母语学习的权利”.和“充分利用有关文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单用母语,还要用民族语言或官方语言及普遍通用的交流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少数民族和土著人民就有参与并为整个社会贡献力量的机会”。

2.教育应“培养对文化多样性积极意义的认识”,为此,应当改革课程设置,“鼓励实事求是地从正面将少数民族(或土著人民)的历史、文化、语言和特性等列入课程内容”;“应当加强语言教学的文化内容,以加深对别的文化的了解”;“语言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语言练习,而应是了解别的生活的方式、文学和习俗的机会”。

二、濒危语言

教科文组织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且文化和语言多样性有助于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生活,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会对人类构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该组织将促进并资助语言学研究机构对尚未研究或尚无充分文献记载的濒危语言进行描述视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直接参与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与濒危语言研究、抢救和保护相关的工作。

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举办语言学专家会议,就濒危语言问题展开讨论。教科文组织在1993年将其下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濒危语言项目,”(即《濒危语言红皮书》)列为直接管理项目,从而为这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996年出版了《世界处在消亡危险中的语言地图集》,2001年对其加以更新;从2000年起将每年的2月21日确定为“世界母语日”;2003年,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向该组织保护濒危语言规划项目国际专家会议提交报告《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会议通过了《行动计划建议书》。

教科文组织关于濒危语言问题的报告和倡导,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濒危语言的概况、语言族群和语言专家的作用、语言濒危状况的评估、行动建议。

(一)濒危语言的概况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就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相关数据、语言濒危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语言抢录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1.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相关数据:“一旦某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再使用该语言,或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场合越来越少,或者不再将其代代相传,那么这种语言就面临濒危。……目前世界上大约97%的人口使用着大约4%的语言,反过来就是,全世界约96%的语言由仅仅3%的人口在使用。……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至少有半数语言,其使用人口正在减少。我们估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取代。”

2.语言濒危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语言濒危极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一起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流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每种语言的消亡必将导致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与生态知识的消失,这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每一种语言都独特地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每消亡一种语言,我们对人类语言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方式、人类史前史以及保持世界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证据都会有所减少。最重要的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会体验到,随着自己语言的消亡,他们原有的种群和文化认同也将丧失。”

3.濒危语言抢录工作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的智慧财富”,“展现了一种对于现有知识而言可能是全新的文化视野”,“记录过程常常帮助该语言使用者重新激活其语言和文化知识。”

(二)语言族群、语言专家的作用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指出,在对濒危语言的扶植和抢录工作中,语言族群、语言专家的作用不可低估。语言族群作为母语的使用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语言专家既是濒危语言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指导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政府与语言族群之间重要的协调者。

1.语言族群的作用。“保持还是遗弃自己的语言完全取决于母语的使用者,而不是其外部成员。如果语言族群请求帮助强化其面临威胁的语言,语言专家应当向他们提供有用的专业技能,并与这些语言族群携手工作。”“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内,人们对母语的未来前景持有各种看法。一些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开始认为,自己的母语既落后又不实用。这种消极观点往往与来自某一强势语言族群的社会经济压力直接相关。不过,也有一些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全心致力于其语言的稳定和恢复,试图去直接抗击对其母语的各种威胁。这些语言族群可通过建立诸如各种日托中心、学校,或者至少以班级形式来营造直说母语的语言环境。”“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对研究工作也提出了要求:1.要求对指导研究的条款和条件享有支配权;2.要求有权享有并在未来有权使用研究成果。”

2.语言专家的作用。语言专家应该对濒危语言的数据材料进行收集、标注和分析,并积极参与教育计划。具体包括:“基本的语言学与教学训练。为语言教师提供基本的语言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技能、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训练。”“在培养读写能力和培训本地人语言记录技能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当地设立研究中心,培训濒危语言使用者去研究、记录和整理自己的母语材料。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语言的教学至关重要。”“支持和改进国家的语言政策。国家的语言政策必须支持语言多样性,其中包括濒危语言。更多的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濒危语言使用者本身,都应当积极参与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支持和改进教育政策。……所谓的母语教育通常并不是指少数民族语言族群的祖语(濒危语言)教育,而是指把这些语言作为教学科目来看待。……我们赞同在正规教育中使用地区性语言(通常称作“母语”),但是这种教育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语言为代价(《海牙少数民族教育权的若干建议(1996年)》)。大量研究表明,双语能力的获得根本不会削弱一个人的官话能力。”“改善生活条件,尊重濒危语言族群的各项人权。语言记录者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经济与社会发展,但却可以帮助政府关注被忽视群体。……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帮助这些族群提出语言权和其他人权要求,成为政府和语言族群的重要的中间协调人……”

(三)对语言濒危状况的评估

“单独使用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评估一种语言的活力和记录该语言的必要性。语言族群 复杂多样,即使评估一种语言确切的使用人数也非易事。”因此,《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共设定了9项指标以描述一种语言的总体社会面貌,如表1。其中,用以评估语言活力(语言濒危状况)的6项指标是主要指标;有2项指标用以评估语言态度,1项指标用以评估记录的紧迫性。 除了第(2)项以外,每一项指标都具体分为6个级次。其中第(1)项“代际语言传承”的级次如表2。

就语言活力指标、语言态度与语言政策、记录的紧迫性,该报告还有相关说明。

1.语言活力方面:“任何一项指标都不应该单独使用。因为某种语言按照某项指标衡量,其安全层级排位较高,而依照其他指标则可能需要给予刻不容缓的关注。”

2.语言态度与语言政策方面:“非强势语言的保持、推广或弃用可能受制于强势语言的文化,不论这种强势文化是区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一个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动员整个族群来维护自己的语言,也可能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语言。语言态度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既能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可以导致语言的消亡。”“一个国家的政府,可能有明确的语言使用政策来管理其境内的多种语言。一种极端的情形是,指定一种语言作为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而无视其他所有语言;另一种极端则是,全国所有语言都享有同等的官方地位。但是,同等的法定地位并不能保证一种语言的持续使用和长久的生命力。”“在许多情况下,族群成员之所以放弃自己的语言,是因为他们认为别无选择,或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作‘选择’的长远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面临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要么‘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和保持群体特性而找不到工作’,要么‘放弃母语以获得更好的生活际遇’)。事实上,保持和使用两种语言会获得更好的生活机遇。”

3.记录的紧迫性方面:“文字材料,包括转写、翻译和注释的自然语言的视听记录材料,都十分重要。这类资料对于帮助语言族群成员确定具体任务,帮助语言学家与语言族群成员合作设计研究项目,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行动建议

教科文组织保护濒危语言规划项目国际专家会议通过的《行动计划建议书》,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分别向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下建议。

1.向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提议。一是“调查和描写已发现处于濒危的语言”;二是“积极推进对各自国家濒危语言的认定”;三是“鼓励对濒危语言进行记录立档创造各种条件”;四是“创造各种条件,为主动使用及利用这些语言提供便利,特别要明确所有相关语言在教育体系、媒体及网络空间的正当地位,遵从每个语言群体的意愿,尊重其对语言人权的诉求”;五是“培养语言群体对本族语言与文化的自豪感,确保国家之内所有语言地位平等”;六是“开发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把它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七是“在条件允许和得到国际组织援助的地方……向濒危语言的记录、复兴和促进等计划提供资金”。

2.向教科文组织提议。一是建立财政和行政管理制度:“对濒危语言的记录立档项目提供资助,特别是:新材料的记录、收集和出版;现存档案的保护;教科文组织《处在消亡危险中的世界语言地图集》的更新”;“设立强化和恢复濒危语言的项目,尤其是确保语言世代传承的语言培训计划”;“制作和传播面向语言族群的语言记录、语言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培训教材,开展和推广有关濒危语言的创造性工作”。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科文组织的作用:“通过媒体、艺术及公共活动来增强公众对世界语言问题的认识”、;“建立一个国际网络,连接各有关组织和团体;提供有关取得成功实践的濒危语言立档、研究、教学培训计划及教材、资金来源以及参考资料方面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地区中心站就符合当地实际的有关项目和资源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培养地方工作人员从事濒危语言工作的能力;发展包括培训师资和培养后代学习母语在内的教育事业;促进不同土著群体和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与经验交流”;“为探索全球化与语言灭绝的关系以及寻求在全球范围内系统的解决办法,政策制定者、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应展开合作”。

三、语言多样性

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当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为加强各国、各民族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重视,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附有《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2002年举行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为主题的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并发表《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和2005年,分别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草案)》。

本文将教科文组织的相关主张、建议,分成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保护行动建议两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据估计,世界上共有6000-7000种语言,一个国家内双语或多语并存的现象在世界上属于常态而且十分普遍。据此,教科文组织认为,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生态多样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应当能够用其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有权接受充分尊重其文化特性的优质教育和培训;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参加其选择的文化生活和从事自己所特有的文化活动,但必须在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范围内。”“在保障思想通过文字和图像自由交流的同时,务必使所有的文化都能表现自己和宣传自己。言论自由,传媒的多元化,语言多元化,平等享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科学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知识,以及所有文化都有利用表达和传播手段的机会等,均是文化多样性的可靠保证。”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强调:“保护区生物学应该与保护区语言学并行发展。研究者不但要探究这种并行发展,而且要研究世界多样性和语言、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也要研究这种多样性在各个层面上确实的原因和后果。这种联系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表明,生命多样性包含着自然、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有效实施,《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提出20个具体目标。其中有关语言多样性的目标有7条:“保护人类的语言遗产,鼓励用尽可能多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提倡在尊重母语的情况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由学习多种语言”;“在必要时,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纳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保存和充分利用有关文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促进‘数码扫盲’,将信息与传播新技术作为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 教学手段,提高掌握这些新技术的能力”;“促进网络空间的语言多样化,鼓励通过全球网络普遍地利用所有的公有信息”;“鼓励世界传媒和全球信息网络制作、保护和传播多样化的内容,并为此加强公共广播和电视机构在开发高质量视听产品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支持建立一些有利于更好地传播这些产品的合作机制”;“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反对文化物品和文化服务方面的非法买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保护行动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之一,其中包含语言遗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作用。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具体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国际人权文件,满足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以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的阐述,本文归纳为四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与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的保证。(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3)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具有传递特性、价值观和意义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和服务具备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性质,故不应被视为仅具商业价值的商品。

2.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威胁的原因及保护行动的建议。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和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所推动的全球化,为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同时也给文化多样性带来了挑战。各种冲突、过度商业化、不受控制的城镇化以及乡村的衰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脆弱,面临消亡或被边缘化的危险。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缺乏保护这种遗产的资金,而这一点尤为突出。

鉴于此,《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指出,各成员国政府和教科文组织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能够生存并传播。其倡导的行动要点如下:

(二)同意制定认定、保护、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尤其是信息和教育方面的政策……

(三)在各国政策框架内和合适的层次上,努力鼓励研究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遗产清单和登记档案,制定法规条例和建立适当的保护机制……

(四)认为在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享有人和从业人员开展密切合作的框架内,向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即政府、地方和地区团体、科学机构、教育机构、民间社团、公共和私营部门及媒体等展开咨询湃促使其参与,是合适的而且必要的;

(五)赞同和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宣布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计划;

(六)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建立新的国际合作形式,如建立财产确认机制、最佳实践名录和网络创作方式,动用各种资源和促进共享非物质表现形式国家之间的磋商;

(七)秉着国际团结的精神,尽力给予阿富汗这类国家以及遭受贫困、冲突和危机的地区以特别关注,并在必要时加大援助力度……

(九)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成员国通报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等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情况,这类信息有利于成员国进一步制定各自国家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

其中除了第六项和第九项是对教科文组织的呼吁外,其他各项均是对各成员国的建议。

世界文化多样化范文第8篇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民族的即世界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传统符号,它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话语系统。我国是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洗礼和岁月冲刷,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文明和传统文化。历史的久远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部则表现出了多样的传统符号以及独特的体系。例如,京剧、书法、诗歌、民族音乐、对联等实际的物体表现。还有若干异常庞大的思维体系和思想体系。例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等,传统文化符号蕴含了深厚的美学思想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的一体化,中国传统符号融合了外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我个人认为,如果广告设计者善于把传统文化视觉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互相结合起来,在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勇于展现民族的、民俗的、乡土的、传统的,并且和各种神话相结合起来表述,在保持本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同时,融入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及现代设计理念,能使设计获得更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的重要途径。所以,中国的广告设计师需要不断追求具有国际化语言和中国本民族内涵的设计。如此下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符号论述系统将可在中国人的精神与感官世界崭露头角,并且获得商业化成功。

2传统文化中视觉符号的意义

符号,是负载和传播信息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刻关联。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传递的是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之魂的物化形式,它是在传统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文化内涵,同时,它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不同时期或不同民族创造出的符号必有差异,每个视觉符号都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的积淀,具有时代文化的印记,我们只有透过这些饱含着鲜明特征的符号,才能解码它背后所反映出的文化核心。

各朝各代的文字变换、各个民族的象征图腾以及形形的艺术形式,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交融。例如,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纹样“龙”,龙的最初雏形是几种动物的综合体,是远古人们特别喜爱的几种动物综合并加以神化的结果。古人将多种动物最突出的特点集中到龙的身上,用以表达古人对大自然抗争的毅力和决心,作为幸福吉祥的寄托和尊严权力的象征。作为一种共同的观念及意识形态,龙浓缩、沉积原始社会晚期至阶级社会初期人们的思想、信仰和希望,最终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除了符号的外在形式,隐藏其内意蕴丰富的思维意识更为生动。因为追求的层次性进一步促进了传统造型艺术的多样化、复杂化,这种复杂化多样化不仅仅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的外形或外在表现上,而更多的是它蕴含了设计者或是设计作品发起者精神上的追求。这种追求丰富了设计作品的产生和内容。

传统社会下的人们对视觉文化符号的追求,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对物理使用功能的需要。如饕餮符号它既不能在物理层面满足果腹的需要,也不能起到遮风避雨的功能,作为一种纯粹的视觉符号,他却在狰狞与威严之中,投射出人们思维意识中的恐惧与敬畏。这便是传统视觉符号意蕴美的形式之一。可见传统视觉文化符号不仅是简单的造型符号,更是传统社会下人们思维意识的体现,这内外两重内容才能深刻理解其魅力所在。以情感为主题的广告设计根据人们不同的情感在广告中融入亲情、爱情、友情等要素,不仅赋予了商品生命力,也使得广告的主旨更加人性化。能够成功激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作品,亦能诱发他们对商品的关注。例如,在“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作品之一《中秋佳节》,以圆的图形完美地诠释了中秋赏月,拜月嫦娥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整体形象大方得体,圆形的运用寓意圆满与完整,看似普通,却能勾起中国“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心底里渴望亲情的滋润,期望与亲人一家团圆的以情感为主题的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