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6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20-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患者临床症状多以腰部疼痛伴有单侧下肢或双侧下肢疼痛或麻木感,“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多为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推拿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被广大患者所选用。“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不宜进行推拿治疗”[1]。因此推拿医生拒绝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大胆选择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在28-52岁之间,病程4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

2治疗方法

11例患者均采用腰椎牵引,再行推拿手法治疗。

2.1牵引方法患者仰卧或俯卧于床上。用牵引带将胸部扎紧固定于床头,下肢牵引带将骨盆部与床板固定在一起,通过手柄、减速机把下肢床板拉开,同时使腰椎向相反方向牵引。牵引重量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而定,多数患者可超过本人体重。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牵引20分钟

2.2推拿手法操作

2.2.1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或患侧,在腰部及患侧臀部下肢行掌根按揉、推、拿、理等手法放松肌肉。

2.2.2滚法部位同上。

2.2.3按法行掌根按揉腰部,手法由轻逐渐加重,再用双手拇指重叠按揉突出部位棘突旁逐渐加力,续之固定在此部位加重按压手法并带有一定的振动力,再用垫把胸部和骨盆部垫高使腰腹部悬空,再行双手掌重叠有节奏的重按压腰部,不少于20次。

2.2.4扳法俯卧单侧下肢后伸斜扳法:医者一手握住患者健侧踝部,一手掌根抵住突出部位一侧棘突旁,缓缓的向上提起下肢,当腰部后伸到最大限度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斜扳,每侧各一次,然后再行侧卧斜扳法,每侧各一次。

2.2.5最后沿腰部、腰骶部以及受损神经根及分布区以滚、按揉、推、拿、理、擦等手法结束治疗。推拿手法操作全过程不少于25分钟。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实验达到70度以上,腰或鞍区有轻度不适感。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功能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4治疗结果

治愈8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72.7%,有效100%,在治疗中发现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5典型病例

陈桂芬,女,33岁,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仙城街人,无明显诱因于两年前出现腰部疼痛逐渐发展到左下肢小腿外侧疼痛。曾到长春某医院行骶管给药无效后,行推拿治疗近8个月,病情加重,最终出现大小便失禁,小腿外侧麻木,1996年4月21日来我院推拿科诊治。现症:大小便失禁,鞍区麻木,左臀部疼痛,小腿外侧麻木,患侧温度下降,畏寒肢冷。查:L4、5及L5、S1左侧腰椎棘突旁压痛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拇指背伸无力。CT检查:L4、5髓核向后突出,硬膜囊受压,左侧神经根受压,L5、S1髓核向左侧疝出,神经根受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伴有左侧神经根型)。治疗:行上述方法治疗一个月,排便时有便意感,小便时而能控制。治疗2个半月时大小便失禁、鞍区麻木和臀部疼痛基本恢复正常,小腿外侧麻木好转,治疗5个月所有临床症状全部解除,告愈。10年后追访病无复发。

6讨论

在牵引过程中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紧张,椎间隙增宽,降低盘内压力,产生的负压有利于突出物吸回,后纵韧带紧张又可将突出物弹回,腰椎间隙拉宽后再行重手法按压更有利于突出物归位。按法可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促使突出物回纳。特别是以双手拇指重叠按压和双手掌重叠按压法效果更佳。该手法要求医者要有足够的指力,定位后按揉应达到20千克左右的重量,按压最大重量可达70-80千克,通过肌肉组织作用到突出部位,迫使突出物归位,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扳法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纠正小关节的紊乱,双手重叠按法和单侧下肢后伸斜扳法,可使椎体前缘增宽后缘变窄,突出物由后向前挤压而归位。滚、按揉、推、拿、理、擦、点等手法,加快气血循行,疏通经络,瘀活血化,消散局部瘀血和水肿,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增强神经的功能,使受损的纤维环和神经根得以修复,萎缩的肌肉及神经逐渐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法体现了安全,经济、疗效好等优点,不仅适用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同样也适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打破了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易推拿治疗的理论。

选用本法治疗时应注意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和年龄较大有骨质病变者,不易手法过重。扳法应果断,迅速不能用蛮力。治疗期间嘱其卧硬板床休息,远期避免重体力劳动,腰部勿负重,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范文第2篇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具有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卧硬板床休息可使疼痛明显缓解甚至逐步消失。腰椎间盘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站立位居中,平卧位最低[1].在卧位可去除上部躯干加于腰椎的压力,而且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各韧带的载荷,使损伤的纤维环得到修复,避免髓核的进一步突出,突出的髓核可以逐渐地自动回复;且有利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使病变部位的充血水肿等明显消退,因此卧床休息常作为非手术治疗的基础。王大传[2]将患者分为严格卧床组(A)与不严格卧床组(B),每组各50例患者,A组经严格卧床2--3周后,再行手法、封闭、中药治疗,B组则未严格卧床,结果两组远期疗效对比:A组优良率为88%o,B组优良率为64%,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表明严格卧床对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确有很好的效果。

2、牵引疗法

牵引的方法很多,有手法牵引,骨盆牵引,自身牵引和机械牵引等。以牵引为主疗法牵引主要对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挤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被广泛采用。牵引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该法对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挤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被广泛应用。究其机理,与牵引能增大椎间隙、增加髓核内的负压回吸力及后纵韧带对突出髓核产生的回压作用、纠正后关节位移、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有关。牵引治疗的机理[3]是:(1)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回纳,任何形式的牵引均可使椎间盘的压力明显降低,使椎间隙扩大,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2)促进炎症消退,牵引治疗使病人脊柱得以制动,有利于充血水肿的消退,炎症因子和致痛因子得以减少。(3)解除肌肉痉挛,疼痛使腰部肌肉痉挛,腰椎活动受限,间歇性牵引可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肌肉放松,恢复腰椎的正常活动度。(4)解除腰椎椎间关节的病理性负荷,纠正椎间小关节功能紊乱,半脱位或滑膜嵌顿,恢复正常的对合关系。

目前国内常用方法有自身重力悬吊牵引、持续牵引、大力水平短暂牵引和瞬间暴力牵引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牵引设备的先进性,加之斜扳等手法的针对性以及施术操作的科学性为近期发展的主流,而且疗效也确实显着。临床中以多功能三维牵引治疗的报道较多。张培军[4]介绍采用三维牵引加定点斜扳治疗128例,治愈79.7%,显效12%,差者3.1%,总有效率96.9%,经6~12个月随访治愈病例,复发率占4.7%.余作取等[5]认为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范围有:(1)初发病程短,属弹力型;(2)病程虽长,属退变失稳型,但症状较轻者;(3)无神经根损害或无马尾神经损害的病例。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牵引的重量以病人能耐受而不引起腰肌拉伤为宜。

3、理疗法

理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神经根的水肿与粘连,减轻或消除症状,常用的方法[6]:(1)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有消除水肿及镇痛作用。(2)传导热疗法,常用蜡疗、铁沙疗法,也可用红外线、红光疗法,多与推拿、牵引配合使用,可使肌肉松弛,改善微循环,有解痉镇痛作用。(3)间动电流疗法,多采用痛点或神经干部位治疗。(4)中药离子透入疗法。(5)水针疗法,最好在推拿或重力牵引后进行。(6)磁疗,常用动磁场法。物理疗法通常采用2~3项同时进行或与其它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相结合,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4、手法疗法

手法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主要方法。近年来,很多学者从生物学、血液流变学、血液生化等对手法治疗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其机理概括为[7]:1调整脊柱顺应性,松解肌痉挛;2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3纠正小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4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炎症、水肿吸收;5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修复;6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7促进椎间盘的自然吸收。手法治疗适用于[8]:1病程较短的凸起型突出,或病程虽较长,但症状不重者;2具有较大的三角型椎管,突出物居中央或是中间位者;3年龄较轻,无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者;4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2个月,虽有神经根疼痛但不伴有侧隐窝狭窄者。中医学在手法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整复腰椎畸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众多:江涛[9]将常见手法大概分为:1牵引法;2旋转法;3侧卧斜扳法;4屈伸折项法;5拔伸牵抖法;6其他如点穴、揉、提扳、顺筋、理筋、滚捏等辅助手法。何红宇[10]以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方法是:对患者首先行常规牵引并配合频谱仪治疗后再实施按压。按压分三步进行:a、点压法,点压腰眼、环跳、臀上皮神经出孔点、承山等,同时行推揉法。b、将病人按4型分类,根据不同类型施以分段按压手法:屈曲型按压骶部;伸直型按压腰部或后突感的部位;侧弯型向相反方向按压侧弯的角部;基本正常型按压痛点部。按压以掌心按压为主,骶部可用脚踩。c、施以点压、揉、击、拿法。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优35例,良27例,可21例,差3例,总有效率96.5%.李氏[11]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定点成角侧扳组(60例)和传统侧扳组(57例)。定点成角侧扳,即让患者侧卧位,腰椎尽量前曲,助手固定患者骨盆,术者右手拇指按于患椎棘突而施术。两组均每日1次,5次为1疗程,均于3疗程后统计,前后两组分别治愈67.6%、27.9%,显效29.6%、35.3%,有效2.8%、30.9%,总有效率100%、94.1%,差异显着(P<0.01)。同时对两组治愈的患者行CT复查:前组48例,无阳性影像(完全消失)者70.8%;突出程度减轻(部分消失)或形态改变6.3%;突出影像无明显改变22.9%.而后组19例则分别为:21.1%;36.8%;42.1%.可见定点成角侧扳法,因操作定位准确,疗效可靠。

5、针刺疗法

杨氏[12]等调理奇经治疗获效颇佳。取腰阳关、命门,患侧带脉、阳交、跗阳、睛明、照海穴。腰阳关用2寸毫针,针尖略向上刺1.5寸;阳交、跗阳、用3寸毫针直刺2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照海用1.5寸毫针沿骨缝向上斜刺1寸,行捻转补法;刺睛明时以押手把眼球向外推,刺手持1寸毫针直刺0.5寸,得气后快速捻转1min钟,不提插。以上穴位均留针15min,5min行针1次。命门、带脉以艾条悬灸1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对89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统计:治愈84.3%,好转13.5%,无效2.2%,总有效率97.8%.朱氏[13]的旁针刺配合自创的悬吊复位法:用28毫针在病灶部华佗夹脊穴直刺一针,外侧旁开0.5~1.0寸避开椎骨,针尖向椎体方向45°~60°斜刺一针,两针均行提插捻转泻法,使俞穴产生气感。然后安上电针仪定30min钟取连续波,电流强度调至患者能耐受为度。最后从太阳经和少阳经酌取2~3穴针刺,亦行泻法。接着采用自制立式双杠铁架床,双脚悬空牵引15~30min,当悬吊牵引5min后,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拇指抵按突出椎体部,向前上方用力,并旋转腰部,同时用一助手在患者大腿前侧作对抗用力,使脊椎最大限度后伸运动。每5min行1次,行3~5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60例,治愈75%,好转16.67%,无效8.33%,总有效率91.67%.李氏[14]以电针为主,选两侧大肠经穴和患侧环跳、委中4穴。当刺入有针感时,用G-6805治疗机选连续波,一组接大肠经两穴,一组接环跳、委中两穴。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次通电30~50min,电针频率200Hz.然后辅以推拿。每日1次,每次1h,10次1疗程。经3个疗程治疗385例,治愈75%,显效25%,全部有效。由上看出,针刺治疗腰突症是比较理想、满意的。董亦明[15]用体针治疗该病,取穴:压痛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承山。深刺,重刺激手法,每隔2~3分钟做捻转提插,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水针取穴同体针,用当归注射液3~5ml,每次注射2~3个穴位。耳针,王荣[16]将本病分为三型,对证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眼针,李怀安[17]取眼穴双下焦区、双肝区、双肾区对治疗本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6、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是用局部物和类固醇药物注入痛点或注射于神经干周围,以阻断外来或内在的对中枢形成的病理性刺激,控制炎症,以消除其恶性循环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机制是:(1)阻断恶性刺激的传导,中断了病理性的恶性循环,神经系统所受的病理性刺激大为减少,使之获得休息,调理和修复的机会;(2)镇痛作用,一是局部物对神经干和神经末稍的麻醉产生的局部镇痛作用,二是阻断了局部病变信号的发出从而发挥镇痛作用;(3)消炎作用,激素和物可改善局部血循环,减轻局部肌肉及韧带,关节囊或神经根附近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临床上多以不同注射部位、采用不同药物组成和选用不同方法来治疗。封闭疗法的优点是使药液更接近病灶,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消炎止痛、改善循环及防治粘连的作用,具有治愈率较高、远期效果好的特点。纪亮等[18]介绍使用注射胶原酶并骶管高渗药液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方法是:在局麻后,在X线透视下持穿刺针刺入至突出间盘内,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胶原酶1次注入1ml(60U),而后再注入骶管高渗药液。每周1次,连注3次。根据随访时间:<1个月、1~6个月、>6个月三段统计,显效率分别为76.3%、86.8%、89.5%.据文献[19、20]介绍,将胶原酶注入椎间盘内,因增加压力,造成腰骶部剧烈疼痛,为此,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入胶原酶者愈来愈多。王氏[21]骶管置导管注射,是将导管头直接插至腰突之节段水平而注入1%普鲁卡因20ml、生理盐水15ml、强的松龙50mg、维生素B60.5mg.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注射药液相同),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方法。两组均经1~3次,最多5次注射,治疗、对照两组结果分别为:治愈74.5%、58.2%,好转16.4%、18.2%,无效9.1%、23.6%;治疗组平均行注射2.07次,后者则2.41次。叶氏[22]根据对20具尸体腰椎间孔的定位测量,治疗中在椎间盘突出一侧的棘突中心点向外3.5cm,用7号长穿刺针向内下穿刺,上位腰椎(第1,2腰椎)刺入约4cm,下位腰椎(第3,4,5腰椎)刺入约4.5~5cm,即达椎间孔外侧处,注入所配制好的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10ml、维生素B121mg、当归注射液2ml、曲安缩松20mg混合液。每周1次,4次为1疗程。对176例患者2~4次治疗:显效71%,有效18.14%,疗效不明显或无效10.9%.周氏[23]每次将1200U胶原酶注入椎间孔硬膜外治疗382例,随访4个月~2年,结果:优32%,良59%,可27%,差2%.

7、药物治疗

7.1西药治疗

治疗腰腿痛的药物有内服和外用两大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减轻或解除疼痛,松弛痉挛的肌肉,以利于局部病灶的修复。较常用的内服药有非甾体类的抗炎止痛药如:扶他林,奥湿克,芬必得,萘普生,普来定等;还可使用具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的氯唑沙宗,强筋松等,也有一定作用;关于运用秋水仙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国外80年代初即有,国内青岛医学院慕小瑜等[24]运用秋水仙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腿痛52例,并用消炎痛治疗作对照。秋水仙碱组优良率为61.5%,无效率为32.7%;消炎痛优良率为4.8%,无效率为71.4%;复发秋水仙组3例,消炎痛组2例。认为秋水仙碱疗法简便易行,无痛苦,疗效高,副作用少,为药物治疗的首选。慕小瑜等又指出[25]秋水仙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机理,是源于其抗炎和抗微管作用。运用时应注意该药的不良反应,其中以消化道反应常见,对肾及骨髓也有损害作用。其它还有中草药制剂,包括内服与外用,如延胡索,七叶莲,小活络丸,雷公藤片以及繁多的成药和外用制剂等。

7.2中药治疗

中药内治法依据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行。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主要有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和感受风寒等,其临床证候也由此可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及肝肾亏虚证等。中药内治本病,有明显的活血化瘀、理气软坚、消炎止痛作用,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的形成,促进变性神经纤维的恢复,减轻瘢痕化及瘢痕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挤压,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王夏良[26]认为,该病发病机理为肝肾不足、肾虚、气血亏损及风寒湿邪或跌扑劳损,而致气血瘀滞,经络受阻,治以培补肝肾,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强壮筋骨,自拟中药方治疗该症,治愈率73.9%,有效率84.2%.姚传龙[27]自拟骨协Ⅱ号方治疗本病,有效率87.0%.另外根据中医辨证,洪德胜[28]用攻下逐瘀汤加减、张姚萍[29]用通痹止痛汤加减、陈爱萍[30]用金鹿固肾汤等治疗本病,亦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在90%~96%之间。尤其可喜的是,王万霞[31]运用自拟腰痛Ⅰ号方加减,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仍腰腿痛32例,有效率达93.8%.程友昌[32]运用腰痛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34例,取得了同样好的疗效。中药外治法分为传统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等,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病灶,可起到缓解炎症、减轻症状作用。一般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张继元[33]自制骨痛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运用于本病治疗,有效率达95.0%.

8、综合疗法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手法 牵引术 注射 脊髓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disc,LIDP)是腰腿疼痛常见的原因,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为多因素,症状、体征也不尽相同,单用某一二种治疗方法难提高疗效。2002—2005年,我们应用骶管内注药加牵引并推拿手法治疗LIDP 40例,并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1]

全部病例经临床和CT确诊为LIDP。均无明显心、肺、肾功能损害,无明显手术指征,亦未曾行手术治疗。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本院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33.7±1.18)岁;病程2周5例,2周~1个月3例,1~3个月19 例,>3个月13例。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32.3±1.24)岁;病程2周4例,2周~1个月5例,1~3个月16例,>3个月15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牵引疗法

采用ATA—ⅡE型微电脑腰椎自动牵引床(广州羊城医疗器械厂生产),于推行拿手法前行仰卧位骨盆牵引。牵引力由患者体质量的1/2开始,逐渐加重,至患者能忍受为宜,总牵引时间为20~30 min。

1.3.1.2 骶管内注药

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骶管穿刺,穿刺成功后,接上注射器,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连接输液管予0.9%氯化钠注射液60 mL+醋酸泼尼松龙悬液2 mL(50mg)+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 10 mg+维生素B12 0.5 mg滴注,每周1次,共2~3次。

1.3.1.3 推拿手法

在骶管内注药后,施行大推拿手法。第一步,仰卧位对抗拔伸,屈髋伸膝,直腿抬高并在最高位置时用力将踝关节背伸;第二步,侧卧位扳腿;第三步,斜扳伸腿法;第四步,俯卧位运腰;第五步,俯卧位对抗拔伸。每周1次,共3次。

1.3.1.4 脱水疗法

早期及大推拿术后使用脱水剂和激素,通常使用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

1.3.1.5 卧床休息

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绝对卧硬扳床。3周后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同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1.3.2 对照组

单纯应用推拿手法(同治疗组)。

1.3.3 疗程及其他

随访6个月。

1.4 疗效标准[1]

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未愈:症状未改善。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后腰腿痛情况比较

见表1。表1 2组治疗后腰腿痛情况比较例(略)

2.2 2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试验比较

见表2。表2 直腿抬高试验情况比较例(略)

2.3 2组工作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3。表3 工作恢复情况比较例(略)

2.4 2组脊柱活动功能改善情况

见表4。表4 脊柱活动功能改善情况例(略)

2.5 2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5。表5 2组总体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5可以看出,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3.1 发病机理

LIDP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其发生机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有机械受压学说[2]、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正常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是无血管封闭组织。有学者研究证明,椎间盘突出组织中有肉芽组织形成和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FGF)是一个强力的血管形成诱导剂[3]。也就是说椎间盘组织中的肉芽组织和血管形成是FGF诱导产生自身免疫的结果。持续的化学性刺激和炎症反应在一直导致FGF在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表达[3]。

3.2 作用机制

围绕解决以上3个问题,采用多种非手术疗法综合治疗LIDP,疗效较单一疗法明显提高。

3.2.1 牵引

腰椎牵引可调整神经根管的容积及椎间关节紊乱,降低了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了后纵韧带的张力及椎间隙的负压,有利于髓核的还纳或改变其突出的方向,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血循环。

3.2.2 骶管内注药

主要是发挥其局部消炎和松解粘连的作用。局麻药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阻滞腰部的交感神经,从而改善了受压迫组织与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并使腰部肌肉松弛;同时激素促进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炎性水肿吸收,减少炎性渗出,防止水肿变性,亦达到缓解腰腿痛的目的。激素还能尽快消除椎间盘组织突出后在神经根旁溢出的糖蛋白和β-蛋白质及大量组织胺的释放而产生的化学性神经根炎;并减少自身免疫反应,使致痛物质尽快吸收,症状消失。另外,椎管内注药达椎管容积的60%以上在椎管内形成一过性高压,起到“液体剥离”作用,能分离神经根及硬膜囊与周围的粘连,再加之大推拿手法这一作用将更加明显。

3.2.3 推拿手法

经手法治疗的LIDP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及酪氨酸(Tyr)的含量明显下降,而患者尿中3-甲氨基4-羟基苯乙醇酸(VMA)和高香草酸(HrA)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在一定部位或穴位进行手法治疗患处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体液代谢旺盛,加速体液新陈代谢,将外周血中尤其是积聚在伤痛处的单胺类致痛物质带走,使血中NA、DA含量减少,从而减弱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α效应,有利于改善受损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致痛物质及致炎物质的降解和转运[4~6]。

3.2.4 脱水疗法

甘露醇不仅是有效的脱水剂,而且还是一种氧自由基溶剂,有利于消除因神经根缺血而致的氧自由基增多,而地塞米松则有很好的消除无菌性炎症的效果,两者合用可产生明显的抗炎消肿的作用[7]。同时,甘露醇进入体液后,可在神经根周围形成负离子层,避免神经根进一步受损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水后进行大推拿可防止神经根的牵拉伤[8]。

3.2.5 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卧床休息可降低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突出之椎间盘的还纳,利于椎间盘的周围静脉回流,去除水肿,加速炎症的消退,利于椎间盘的营养,使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从而阻止椎间盘的突出。

参考文献

[1]何继永.外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74-384.

[2]杨克勤. 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28-657.

[3]彭宝淦, 王拥军(译),施杞(校).突出椎间盘组织血管和细胞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反应性[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3): 59-61.

[4]陆珍千,费季翔,刘志诚,等. 从血浆与尿中儿茶酚胺和它的代谢产物含量说明推拿的镇痛作用[J].颈腰痛杂志,1994,15(4):199-200.

[5]费季翔.推拿对血浆及尿中单胺类物质含量改变的探讨[J].中国骨伤,1994,7(增刊:下):91.

[6]刘志诚,孙东,陈全珠,等. 推拿牵引镇痛调整作用与5羟色胺等含量变化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10):615-617.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王粤湘(1959~),女,汉族,湖南长沙市,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民族医药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腰肌劳损患者,在运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的同时结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壮医经筋三联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腰肌劳损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壮医;经筋三联疗法;腰肌劳损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77-02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患腰肌劳损不再是那些四五十岁以上的搬运工人或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或是体育运动员的专利。近几年普通上班族的腰肌劳损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易发人群多为 30~50 岁的中青年人[1]。这使得腰肌劳损具有了高发性和年轻化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很大痛苦,不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状态及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腰肌劳损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本院自2009年10月以来,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00例,通过临床护理观察,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腰肌劳损患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19~79岁,平均(4595±1502)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1年左右;病变部位多见双侧型67例,占67%,单侧型33例,占33%。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诊断。临床诊断为单纯腰肌劳损或伴发其它组织劳损和退变,全部病例均排除了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造成的神经根受压刺激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经筋查灶与手法理筋 首先,对腰3横突上下部位、腰部后棘突、腰肌侧筋膜及腰部深筋进行检查,探查神经疼痛反应点,出现结节、剧痛或结索等,可确认为该神经痛。然后,对腰、腿、背部夹脊作广泛性舒筋解结治疗,疏通腰背腿的经络;最后对腹股沟外侧的筋结点,施以点穴疗法,以解其闭郁;对腹缓筋等,按该肌筋的理筋方法施治,毎筋结点施手法(双手拇指或肘尖按揉),用力由轻到重,反复3~5次,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使“结灶”全面初步松解的目的。

122 固灶行针 取穴,重点是腰2~3、3~4、4~5 横棘突之间、股外侧皮神经疼痛形成的结点或结索。操作方法,以左手拇指尖按压固定“筋结病灶点”,右手持28号15~3寸毫针,快速刺入病灶点,进针后轻轻提插,使病灶点出现酸、麻、胀、痛或向四周放射后即可出针,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无须留针。

123 拔罐治疗 利用手动真空罐沿腰、腿、背部夹脊或针刺部位进行拔罐治疗,留罐5~8 min取罐。

上述治疗每3 d 1次,每次30~50 min,5次/疗程,中间休息3 d,再继续下1个疗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嘱咐患者注意良好的站、坐、行和劳动姿态。伏案工作者办公桌椅高度要适宜,保持正确姿势,注意腰部保暧;急性期注意休息,避免急骤弯腰及拾重物;恢复期避免举重;康复期工作之余进行腰部体育锻炼,如倒走、扭腰转胯、俯仰伸腰、左右弯腰、桥型拱腰、旋腰转背等。

22 做好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康复的信心。

23 辨证施护

231 寒湿型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忌阴冷、潮湿场所;注意防寒保暧;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232 湿热型 湿热蕴结引起的腰痛饮食以清淡爽口为佳,忌辛辣、煎炸、烟酒等。

233 气血瘀滞型 室内应避免直接当风,防止感受风邪;宜多进食行气活血之品,忌食生冷、甜腻之品。

234 肾虚型 注意休息,防止过劳;宜进食补脾益气之品(如当归羊肉汤、大枣粥),忌生冷、油腻、硬固之品。

24 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尤其要根据自己心肺功能、血压状况和年龄耐受力来决定锻炼的方法和锻炼时间。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还要指导患者有针对性的选择锻炼方法。

241 急性期

2411 矫正不良姿势,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6~8周。

2412 腰部进行牵伸缩运动。以恢复正常的腰部活动。①向前牵拉法:仰卧位,两膝屈曲贴腹,用手抱膝,使腰部平贴床上3~5 min;②向后牵伸法:俯卧位,双手于肩下将上半身推起,骨盆以下的下半身仍贴于床面3~5 min,使腰部获得最大程度后伸。

242 恢复期 ①仰卧位拱桥式锻炼:双上肢交叉置于胸前,头和双足支撑全身,腾空后伸;②俯卧位飞燕式锻炼:两手放背后,抬起头和上体。以上动作一般20~30 min/次,早晚各1次,20~40次为 1个疗程。

243 恢复后期 完全恢复后加强腰背肌锻炼,巩固疗效。①双手攀足:两脚并立,两手置腹前,向前弯腰,手掌下按着地,还原;② 滚床起坐法:仰卧位,屈髋屈膝,两臂环抱双膝,以背部为支点,双髋双膝向前上方用力,使背部前后摇动,并利用惯性力坐起,还原。以上动作一般每个重复10次,每日早晚各1次。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部酸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但劳累后弯腰仍有牵制痛,能自行恢复。未愈:腰痛症状未减轻,腰部活动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3疗程,治愈26例,显效35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4 体会

腰肌劳损(Lumbar Muscle Strain)是一种慢性的腰部软组织疼痛的总称,是指由腰椎处肌肉群、韧带或关节面积累性损伤而致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病因多为长期弯腰工作、躯干负重活动等造成腰部肌肉呈紧张性状态,从而导致肌肉肌力不均衡、肌肉痉挛和腰部疼痛等症状[3]。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慢性劳损更为常见,病程长,治愈难,易发作。腰肌劳损常见原因是长期腰部持久弯腰,或长期姿势不良,或长期体育运动训练后不注重疲劳恢复,或急性腰肌扭伤后未及时治疗等所致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微小撕裂,因得不到有效治疗和修复,日久发生劳损、粘连、变性、纤维化,产生条索状硬结,压迫局部微小血管和神经,使局部组织发生代谢障碍,组胺及激肽类物质增高而出现疼痛[4]。无论慢性累积性损伤,或由急性损伤遗留为慢性腰痛,其主要病理是肌肉纤维充血、水肿及肌纤维间或肌肉、筋膜纤维间发生粘连、炎细胞浸润,使腰肌正常滑动受到影响。当腰部活动,特别是腰前屈位时,受损腰肌即受到牵拉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表现出腰痛症状[5]。

壮医认为:人体3道(谷道、水道、气道)、两路(龙路、火路)是畅通协调并相互制约的,任何一条通道阻滞不通都可导致天、地、人3气不能同步而发病。腰肌劳损由于劳累过度,使气血偏衰,道路功能不足,龙路和火路瘀滞不畅,腰部气血闭阻,筋肉不和,失去气血滋养;或因扭伤腰部,病久不愈,使气血瘀滞不通,局部失养,发为本病。及时调畅龙路和火路,使局部得到气血滋养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因素[6]。

壮医经筋疗法首创在人身上从筋结治愈人体难治病的新历史,其针对病灶的“手法理筋—针刺消灶—拔罐祛瘀3联疗法”,构成“综合消灶—系列解结—多维解锁—整体调整”的新型诊疗体系。首先,通过手法理筋,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消除代谢废物和促进受伤组织愈合;同时,可将深层组织粘连松解,重新恢复这些组织纤维的活动,通则不痛;其次,按照“以灶为腧”的取穴原则进行“固灶行针”,直接将针刺至软组织损伤形成的硬结、条索状物处,松解发生粘连变性的筋结部位,最后,再用真空抽气罐对夹脊穴或针刺部位行拔罐治疗,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代谢,进一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畅通龙路和火路,恢复局部气血滋养,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而治疗本病。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辨证施护,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锻炼,不但使患者了解腰肌劳损发病原因,祛除不良习惯,提高治疗信心,而且,使患者学会腰部肌肉锻炼方法,巩固治疗效果。壮医经筋三联疗法结合护理治疗腰肌劳损,具有安全性好以及简、便、验、副作用小、充满人文关怀、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既安全、无毒副作用,又简便、易行、有效的绿色疗法。

参考文献:

[1]李燕芬,王粤湘,彭锦绣,等1489名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333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牟凡浅谈腰肌劳损与拉伸练习[J].贵州体育科技,2006(1):57~58

[4]郭巨灵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0:617

骨盆肌修复的基本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身体训练哲学;武术训练;对比研究;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46-05 文献标志码:A

1.中西方身体哲学的差异

人类对身体认识比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要更早,不同人类文明,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世界上各个民族五彩缤纷的灿烂文化,其根源应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同。对自然认识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身体观,不同的身体观造就了身体训练哲学。身体训练哲学是指关于身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同时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身体训练哲学也是研究和指导身体训练的重要理论。

1.1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产生了几近截然相反的自然观。何裕民先生指出,应当从哲学和医学的视角论述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另q: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在认识自然世界视角方面,双方的出发点已经出现偏差。吕韶钧教授等从认识基础上深刻剖析: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分别以“元气论”和“原子论”为自然观的基础,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在形成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完全不同,可见,中西方对于自然的解释与认识是2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自然观。

1.2中西方身体观的差异

身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交互过程,由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及历史的叠加,人们对身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会随民族与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随历史与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一直在无形中被重视并且“敬身为大”。在儒家思想中,“孝”始于对生命身体的珍重,因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老子也有“贵以身为天下“以身观身”的观点。儒家的积极人世与道家的崇尚自然从不同层面对“身心一元论”的格局进行了印证。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身体与精神产生了对立,身体阻碍人类智慧提升。柏拉图把身体与灵魂相分离,认为离开灵魂的指引,身体本身是无法接近真理的;奥占斯则认为身体障碍了人类接近上帝;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不可信赖的因素,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正义和美德的障碍。传统的西方视角偏袒灵魂,而有意贬低身体。笛卡儿把身体解释为机器,可以被机械地理解并被灵魂所控制,这强化了身体作为纯粹物质的经验主义身体观。可见,西方传统将灵魂凌驾于身体之上,并始终将身体置于“身心二元论”的格局。

中西方对身体的认识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思想家,是直接由人自身启发对宇宙思考,中国讲究“顺应天命,天人合一”;而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则是始于探索自然,最后回到人自身,崇尚“挑战极限,征服自然”。中西方身体观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理解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区别。中国依据“阴阳论”,逐步发展定型为。元气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精气神学说”;西方则摹霸素论”起步,然后定型为“原子论”,其具体理论则是“细胞学说”。

1.3中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思想对身体认知的偏差,促使中西方对身体运动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由此而形成的身体文化,中西方身体运动形式截然不同,身体运动形式决定了身体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在2种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观,即中国的“精气神学说”和西方“细胞学说”,促使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同时也是训练的对象,分别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会相同。这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形成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还原论的“科学”之路。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与内心互为表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身体始终与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相互融通。身体感知外界的信息,同时身体表达了内心世界。身体是沟通自我与外界的渠道,认为身体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完整性和对身体的尊重。在身体营养方面,孔子追求“食不厌精”;在身体的尊重方面,韩信视为“跨下之辱”;在身体的功能方面,王阳明则认为“万事皆备于我”。中国人对待身体从来都以身为本。可见,身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修炼的过程,注重对人格的塑造,注重对身体的规训。在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中主要依靠主观的感知与体会进行训练和传习,例如武术中的桩功要求心静、体松、气沉、凝神等练功要领,并都有阶段划分,功夫程序中要求由静入定、由定入空的功力层级划分,这些练功要领都是以主观感知来判断。虽然这些技术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层级划分,但是这些划分阶段、层级都是依据主观经验的提炼,在客观方面,无法对其主要标准身体指标上进行量化;因此,训练的技术动作和竞技结果方面很难有可操作的标准。例如传统的太极拳推手,并不只是比武竞技的项目,而是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存在,主要感受双方劲力的变化。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哲学思维催生了“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朴素哲学思想决定了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的基准,西医为西方身体训练理论解释范式上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使其趋向“科学”。其中,被公认为西方运动训练理论先驱的有3位,即运动医学之父赫罗狄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这3位古代学者是西方身体训练哲学的奠基人,他们的理论构建了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主题框架。同样,古希腊奥运会则从身体实践方面总结出成熟的运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直至今天,西方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依然较广泛地借鉴古典运动医师盖仑运动训练理论,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系统训练、充足睡眠,其中清洗肠道、出汗、放血是平衡体液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的引领下,西方的身体训练哲学进入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中,这种人为的身心二元分离奠定了西方世界对于身体的理性思维,并促使对身体与性灵的认识,分属于不同的现代学科,进而建立了直观分解为基础的“身体观”,使身体成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心灵的问题则隶属于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这种分解的“身体观”为西方现代体育学科范式的形成和理论认识奠定了学科基础。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仍然存有西方身w哲学的缩影,高度、速度、远度、重量、分数、点数等成为竞技体育量化评判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其优点是这种量化的思维和评判方式促进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走向公平和公正;但这种身体哲学却把西方体育引入了“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

2.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

2种文化背景下,身体训练哲学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们相安无事、并行不悖地存在了近千年。随着近代世界格局的变迁,二者得以谋面,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在与西方身体训练比较时,我们自身存在优势;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被排斥在世界主流文化之外,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能被世界所认知,就不可能被认同,更不能像西方体育的各种训练方法那样,被全世界所推崇。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不可能由别人来开发整理,必须认识到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任重道远,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学者,每一个人都该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然而,在近些年,运动训练理论不断更新,国外的新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例如核心训练理论、悬吊训练法(SET)、肌筋膜训练理论、动力链理论、身体功能训练理论,这些新的训练方法被国内运动训练专家们顶礼膜拜。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发现依托西方的现代体育科学的训练理论正在不自觉地向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靠拢、转化、融合。可见,这些被国人引进的西方训练方法似乎可以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找到影子。当中国教练员与中国学者对西方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津津乐道时,这也在倒逼我们去反思如何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优势基因,挖掘整理中国武术和养生项目中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现代体育训练服务。这也正是吕韶钧先生呼吁的,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身体训练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在内容上坚持传统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国际语境,建立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2.1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处惊人地相似。例如风靡一时的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深入对比之后发现,“核心力量”与中国人的“气存丹田”具有异曲同工的妙用,“以不动之腰脊运动之”中,腰脊的“不动”,反映了在运动中核心区的稳定作用,“催”手足的运动则反映了核心力量提高运动效能的作用。中国人的训练关注于身体内在训练的“写意性”,而西方的“核心力量”更注重训练手段的“写实性”。

传统身体训练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理念随处可见,特别是武术的功法中有静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例如平衡动作功法、铁板桥功法、睡罗汉功等功法;有动力性练习的动作方法“鲤鱼打挺、龙穿虎坐、端腹、栽碑、抢背等动作。与“核心力量”理论相比较,传统武术所强调的“整劲”“丹田”“以气催力”等概念确实有殊途同归的效果,确实反映了武术前辈们的“先知先觉”,这些认知与理念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传统武术功法训练方法与现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相比较,二者运动原理相同,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就是要求腰部力量的稳定性,胯部的松活,身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太极拳“起于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理中说的腰,包含腹前的丹田、腰后的命门所在的关键部位。许多相关的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这说明武术的身体训练早已经具备西方训练新发明的“核心力量”,从武术理论上不难发现,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有学者从现代体能训练的角度将武术功法中腰功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认为2种训练都是针对脐下的臀、髋周围的核心区。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特征将其训练方法归为3大类:调整自身肢置使核心区肌肉受力的训练法、身体应对不稳定条件下维持核心稳定力的训练法、增强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肌肉作为主动肌时的训练方法。通过以上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对于核心力量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梳理,该学者引入了“腰马合一”理论、“丹田”理论和“三节”理论3个与核心力量有关的传统武术功法训练理论。在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中归纳了3大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是以调整自身肢置而训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卧虎功和面壁功;二是身体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训练提高稳定性的水中抗阻训练、一线穿、梅花桩等;三是变化外力使核心区稳定性与动力性增强的抖大杆、扎大枪等3套训练手段。当我们对核心力量进行整体认识之后,我们再回归到传统武术中去寻找我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发现129个拳种中无穷无尽的身体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身体训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2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方法中的动力链理论

人体运动动力链理论认为参与完成人体动作的组织结构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链条式结构,每一条完整的动力链由肌肉链、骨关节链和神经肌肉链3种次级结构构成,肌肉链在神经肌肉链的控制和调节下收缩和舒张,为骨关节链提供机械运动的动力,3条链相互协同配合而完成目标动作。目前,在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悬吊训练等具体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竞技体育中的“弱链接”现象。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中国武术“内三合,外三合”。因为武术更多地讲究的是劲,劲在身体内有清晰的劲路。“劲”就是动力的传导,“路”就是动力传导的路径。劲路与动力链理论有一种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不谋而合。例如,武术的劈挂拳讲究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吞吐伸缩、放长击远、回环折叠的动作特点,这些技术动作对现代体育项目的许多“鞭打”“蓄劲”有很强的启示,对于加发力的训练,提高动作效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都有积极的意义。其实用动力链理论就是巩固神经肌肉链对于动作模式、增强肌肉链的动力、提高骨关节链做功效能。又如太极拳拳谚说道:“劲起于根,顺于腰,达于稍,腰一发力,力达四稍。”其实质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正确,实现力量顺达,这“动力链”理论强调的动作模式极为相似。对于传统的太极拳的发劲,老拳师们一般不讲发的大与小,而讲发劲发的整。这里的整就是整体,不是注重局部的快慢,而是整体的协调与配合。集全身之力发于一点,才会显得威力无比。太极拳讲究“一身备五弓”,太极拳平时对于“弓”的训练,就是改善动力“弱链接”的方法。

2.3中国传统身体训练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关注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追求动力链的高效、动作模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能量传递的效率与经济性、训练产生的身体素质长效性。笔者在张英波教授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中亲身经历了专家们对运动员进行从前链到后链、从侧链到旋转链、从短链到长链的训练过程。中国武术注重整体。例如,形意拳中最基本的动作是三体式站桩,动作外形简单;但是讲究的是桩功的内劲,特别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通过意念反复地内视身体,理顺劲路(动作模式训练),达到出拳发劲时动力链的稳定与高效。这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在不利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成为上下肢运动的支点,从而提供发力的动力,并使得其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的机能状态,从而产生优异的运动功能效益。不论是体能方面还是技能方面,竞技体育中都有传统身体训练的身影。摔柔项目都把“听”劲作为其核心的技术训练,就引进了太极拳站桩功法,且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将桩功、拍打功、靠桩、太极推手、太极拳听劲等功法训练作为专项体能训练,为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训练寻求突破点。此外,传统功法中的眼功训练方法、泅水术的训练方法、硬功训练方法、轻功训练方法、导引养生功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现代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与射击眼力训练、水上项目体能训练、格斗对抗性项目的体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完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做出贡献。

康复训练在对运动损伤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干预作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训练始终贯穿于人体的康复过程。打破以往的先治疗再康复的理念,在损伤治疗于康复之前、之中、之后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中国传统武术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例如《人身穴道并治疗法》《拳经》《少林寺伤科妙方》等著作,其中有大量阐述经络、穴位、脏腑、气血、导引等方面理论,对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治疗运动员损伤时,传统正骨理筋的手法来处理肌肉和韧带的局部撕裂、整治脱臼错位显得更便捷、更有效;因为传统正骨理筋手法,可以消除肌腱与健鞘、肌肉与筋膜的粘连,分解人体组织中产生的结块,增强营养的输人与代谢废物的排出,达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这样可以促进组织的新旧交替,加快变性组织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应该成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新的技术资源。

当今多赛制的竞技体育,已经让运动员在面对训练与比赛的矛盾时,难堪重负,许多运动员的损伤可能就意味着失去比赛的机会。预康复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受伤的部位与因子,进行提前训练以达到预防的作用,不至于等到亡羊再去补牢;而是通过提高固定肌的稳定性作用,提高协同协调作用,提高拮抗肌的放松作用,来巩固正解的动作模式,避免了运动的代偿与动作效能的流失,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损伤。这似乎与中医养生理念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不谋而合。从身体功能训练与中国传统武术比较发现,科学水平越高,越是发现东西方的人体科学惊人地相似,在表现的手法上也是逐渐的弥合、趋近。目前,在运动损伤的诊疗中,己经引入了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火罐、针刺等多种手段,但对武术伤科、气功、药功、按摩、正骨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许多学者慨叹的:懂传统武术的人不懂现代竞技体育,懂现代竞技体育的人不会传统武术。复合型人才可能会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力取得更大的突破,当然这些需要这2个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结合。

3.结束语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肌筋膜训练法、悬吊训练法等方法不胜枚举,细细推敲这些“洋方法“洋手段”时,才发现有些是民族传统体育身体训练的某一个理论,或者是我们拳谚中要求的某一个口诀。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身体训练方法的融合过程中,西方体育对中国身体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2种文明孕育出的身体训练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如果把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整理,有着比西方训练理论更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