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形成能够创造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促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市场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形式

1.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企业所需要的一些关键的、先进的技术很难从市场上买到。一些常用的技术即使能买到,其交易费用也是很高的,所以,技术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只有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知识积累,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

2.持续创新能力。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企业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市场发展动态,制定相应创新战略,不断地创新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3.将技术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生产力的能力。技术转化的过程也即创新过程,转化不仅需要进一步的创新,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创新只有转化为实际效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4.应变能力。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在变化中产生应对的策略,随机应变,能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三、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有自身的优势,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意识淡薄,战略目标不明确。从目前来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的盲目性、随意性特点突出。

2.有限的资源分散,盲目多元化。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主营业务尚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的状况下,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由于资源分散在多个业务领域,分散了企业在具体业务领域的资源实力,损害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一些企业甚至丧失了,原有的优势。

3.缺乏资金,研究发展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4.组织结构调整滞后,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的还是传统的直线型组织结构,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与国内大型企业及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落后,尤其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中小企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从以下几方面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1.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2.对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因此中小企业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这是取胜的前提。

3.树立创新意识,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做好技术创新,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储备进行技术创新的潜力,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潜力转化为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成果,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创新管理,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要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更要发挥管理中人的作用,完善企业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核心竞争力 问题 提升 策略

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都把持着我国的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与时代的进步紧密相连。但是随着国有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生活的参与者由单一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私企、外企、中外合资企业等资本多样化的企业,纷纷在抢占中国的市场份额。国有企业在巨大的时代浪潮中综合实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核心竞争力上显然是与其他企业存在差距的。国企内部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或者部分人员养成了铁饭碗的习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导致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降低。要改变这种情况即需要国企对于内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原因,以及总结应对措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一、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1.技术落后

国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因此几乎没有销售上的压力,这也导致了国企在产品的研发及核心技术的革新上不求进取,一直采用落后的技术进行生产,直接影响了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根本无法与其他资本形式的大型企业进行有力的竞争。技术属于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可以使用更低的成本制造出质量更好的商品和开发出更大的市场,并进行把控。现代国企的技术含量较低,无法做到上述要求,因此,需要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2.体制不完善

国企一般为大型企业,部门繁杂,人员众多,在传统国企的经济体制及思维模式的制约下,国企的管理者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漠然心态,对于企业的发展漠不关心,恐惧未知风险,没有足够勇气进行改变。企业领导者往往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作出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决定或者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做人际关系及政治前途上,使得国企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体制及管理方式,机制也较为落后,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奖惩政策、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等,使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在制度上无法保障。

3.管理水平较低

国企的员工大部分是由部队专业人员或者员工家属等直接安排并进行人员编制的,在社会上公开招聘的人员很少。许多安排工作的员工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对于管理的概念较为模糊,更加不了解当今的先进管理观念,无法对国企进行科学化的有效管理,加之国企在规模与性质上的特殊性,使员工有较大优越感,在思想上产生惰性,管理水平不求上进,造成人力资源的配置及资源的分配等不合理,导致内部组织混乱。

4.竞争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都较为特殊,因其是国有资本控股,在政策上,受到了较多照顾与扶持,相较其他私有企业、外商企业或合资企业等,其具有先天的优越感及强大的后台,不管是在商品的销量还是其他经营状况上,国企都处于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许多国企工作人员的心态或习惯性呈现出慵懒的状态,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企人员严重缺乏竞争意识以及竞争的紧迫感,导致国企的生产效率低下,且消耗巨大,不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

二、相应策略

1.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

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掌握先进的技术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发展动力的核心,直接决定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深度,是企业能否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及发展壮大的有利武器。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才能在时常中做到“人无我有”,抢占先机,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国企可以组织技术人员进修学习,拥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进行技术的革新。或将技术人员外派到先进的企业参观交流,在技术上相互学习,也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组织经验。多组织专家讲座,传授实战经验及心得体会,使年轻的技术人员多吸收有价值的经验,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工龄长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对照该类经验,检验自身是否有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2.加大体制建设力度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民营资本进行的各项投资均给予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扶持及约束,以引导民营资本的有效运转。但是民营资本在对国企把控的关键行业的介入,还是存在许多的阻碍,要将这些障碍彻底排除,需要国家在政策及手段上态度强硬一些,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引入国企,并严格执行,将其落实到位,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规模,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对应的鼓励机制及惩罚措施,组建出具有较高运行效率的现代国企机制,消除民营资本流入的障碍,使国企产生竞争的危机感,刺激其进行有效管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

3.培养及吸纳人才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型的社会,各种技术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就体现在其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是不是能够跟得上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深度与广度上是否有所突破,这一切技术的发展均离不开许许多多人才的支持,因此国企需要在人才的培养及吸纳上,多做出一些变化,如在奖励人才的资金上,增加投入、提高人才待遇,对于年轻的技术人才,应予以鼓励及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之有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切不可任人唯亲,使真正的人才被埋没,或因企业内部人员的裙带关系而受到排挤,打击,使人才流失。并在人才制度上做出改变,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机制及考核制度,使人才对于企业充满热情及一定的紧张感,定期考核员工水平,完善领导选拔机制带来的弊端,淡化行政任命带来的弊端。

4.树立竞争意识

许多国企把持着国家关键行业,如能源、通信、部分机械制造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垄断地位,且国家还进行政策的干预,使国企在技术更新、管理水平上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无法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失去了创新的刺激因素,许多有编制的员工养成了吃大锅饭的习惯,思维还停留在铁饭碗的阶段。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本质上讲,就是对各种社会资源的争夺,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该压力可以成为国企发展的动力。因此,国企应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在内部,应对于各个层面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是指对于竞争保持一定的紧迫感,对于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组织方式也应重新设置,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外部方面,规范竞争,使市场秩序良好,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三、总结

影响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想要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单一的做一项工作,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作,需要从根本上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完善的企业机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并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的改革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滨.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0-21.

[2]杨冬.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05):6-7.

[3]韦颖.基于知识管理的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09):17-19.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加快,在当前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经济与效益并重的企业来说,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的根本变化成为其在新环境中竞争的瓶颈,为了更好的谋求一条生存之路,成为了当今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分析 

就当前知识经济时展的特点看来,当前学习型企业文化乃是新时代企业的生存灵魂。学习型文化是一种新产物,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一种个性文化,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源自内在需求的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选择。每一家企业的学习文化都由于该企业的自身原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当今社会企业的个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且也是企业竞争的基础源泉,它从本质上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1.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立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毋庸置疑,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以往相比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超越,一个以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市场在全球逐步形成。在此时,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其明显的时代特性,一个是科技发明的周期越来越短,另外一个是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其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崛起使社会经济的增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其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新形势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市场竞争及其变化要求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科技的迅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的物质产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丰富程度。人们对商品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商品市场也由最初的以卖方为主的角色转轨到以买方为主的市场变形中。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但给消费者的自由需求带来了利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以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消费者需求的越来越高,致使国内、外市场体制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企业要想得博得一席之地,必须与时代同步,进行产品的时代创新、技术创新,把企业全体员工的知识、智慧集成于一身并将其融入到产品与服务中,打入市场,溅起经济市场的浪花。 

二、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的作用 

首先,学习型企业文化保障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的价值观、精神以及行为文化,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有一个全局的反映。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其导向作用,使企业的各个部门与成员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目标,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任务与职责,从而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使每种能力都有其形成的合理的资源基础。 

其次,学习型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促进各种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能力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逐步演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型企业文化以这样的凝聚力作为竞争力的基础,使企业员工深切认识到只有把握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团队精神,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实力,从而将各种小能力变成大能力,最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企业管理者在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审视,清楚了解企业内部存在的和将要解决的不足影响,在对于这些信息的反馈中进一步改进,从而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步上升,使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 

三、学习型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1.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基石和灵魂 

学习型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动力。战略的制定是企业决策机构整合各方力量,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为企业选择适宜的经营战略的过程,这就需要决策层在分析企业战略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文化特点的便于贯彻实施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定出战略以后,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为战略的行动。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能使战略获得成功,而统一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无疑会有利于战略的推进。 

2.学习型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的协同 

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战略导向作用。一方面,企业战略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学习型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构建有效的企业战略,并且是战略管理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而企业战略则反映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帮助企业实现使命和达成愿景。另一方面,学习型企业文化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成为调动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创建有利于战略执行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必须用文化来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信誉、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特别注重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一切战略行为均要与学习型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并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 

总结: 

总的来说,当市场信息反映出企业创新活动有所不足,且这种不足是由于文化的惰性与落后所引起的,这时企业就应意识到对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引入与实施,以其来激励企业的各方面创新,从而形成一套更完善、更先进的企业价值观来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达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晶星.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4) .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 核心竞争力 提升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必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市场,物流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支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制胜,企业就要在产品功能、质量、成本、服务等满足顾客需要的要素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强更好。我国的物流市场已经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巨头的目光,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军我国市场,我国物流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小、乱、杂的竞争环境,同时又要面对国外巨头大、精、专的竞争,要想掌握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就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企业提供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服务,决定了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物流企业在现在和未来的物流市场上,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获取、协调和配置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以低廉的成本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物流服务,使顾客满意并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但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也还存在许多抑制其发展的问题。

1、市场定位问题。我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从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发展而来,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许多物流企业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核心业务不突出,造成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很高而服务水平却不高的局面。

2、服务能力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网络不合理,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信息技术落后,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企业服务还处在非常低的顾客服务层次。

3、企业素质问题。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物流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市场营销能力也有待加强。

4、学习能力问题。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学习先进物流理论、了解先进物流企业管理的动力,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未能在真正意义上进行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二、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第三方物流企业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核心能力才能使企业发展。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这些职能战略是企业外在和显性化的战略,只能使企业获取暂时的竞争优势,只有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2、核心竞争力可以优化企业和社会的资源配置。核心竞争力的建立要求企业根据外界环境的要求和自己内部资源的特点,将企业的资源流向成本最低,能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的环节,使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提升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任何物流活动的开展对社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公共设施、信息及社会物流环境等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整合物流资源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基于企业战略定位的物流资源整合,可以使企业有效地获得战略性经营资产,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物流效率。

2、提升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物流过程的交易费用、资源的整合成本,提高了服务的响应速度、运作的便捷与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大投入,通过联合或购并等方式来完善自己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整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实现其核心技术能力。现在世界上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广泛的服务网络,使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3、提升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营销能力反映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影响力,它通过将潜在的竞争优势转为现实利润优势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的客户市场中,谁的营销能力强,谁就可能先扩大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竞争对手想挖走你的客户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的营销理念,如品牌营销理念、知识营销理念、文化营销理念、关系营销理念、特色营销理念、绿色营销理念、创新营销理念等,以及制订合理的营销策略,包括服务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合作策略、促销策略等。

4、提升企业个性化服务能力。目前我国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提供的服务有限,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要结合顾客的实际需要,改善物流服务链,健全企业的服务功能体系,重视客户关系管理,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和增值服务。要不断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合作、、联盟等多种手段,建立强势的战略合作联盟,构建物流运营网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使客户真正感受到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降低企业的经营费用和经营风险。

5、提升企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保持其核心竞争能力,必须不断满足市场及客户新的需要,持续创新,开展增值服务,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建立与现代化物流企业相适应的企业制度,通过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把物流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学习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同时,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快培养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现代物流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也成为了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在核心能力之上的竞争优势,才是靠得住的、真正的竞争优势;只有集中资源,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并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缩小与现代化物流先进企业的差距,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袁长明:物流管理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人力资源管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发展现状也十分严峻,如何树立并保持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通过本文的浅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如何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更加稳健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1.分析

1.1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本概述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虽然中小企业日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但是不少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经营困难,究其原因是核心竞争力薄弱和忽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2中小企业发展中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分析

中小企业要发展,要扩大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和市场地位。如果产品策略,产品技术,管理理念总是模仿他人,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改善,会遭到市场冷酷的淘汰。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拥有自己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占领市场。

2.国内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1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2.1.1从企业管理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用人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社会作用,用新的方式培养和交流人才,用新的观念认识和选拔人才。不仅着眼于科学研究人才、技术开发人才,而且要着眼于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

2.1.2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力度, “海尔文化”构建了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它使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企业文化能培育出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更加稳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2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2.1企业管理原因

在迅速壮大发展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大部分靠的是快速抓住了市场的既得利益,他们缺少经营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为家族企业,管理方式随意性很大,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管理手段原始、制约机制不完善

2.2.2轻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都非常希望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和战略眼光。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相对不够完善,中小企业各方面的制度建设比较欠缺,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在企业管理中起到贯穿始终,辅助企业营运的作用。

3.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3.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自主创业,很多方面不完善,其发展仍然受到多因素的制约,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人员招聘、薪酬核算等单一的人事初级管理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力资源管理随意和人力资源管理不合法等问题,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过程中核心竞争形成的主要障碍。

3.2如何在中小企业中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3.2.1确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工作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建立在内部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根据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在决策层、项目执行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科学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落地实施。

3.2.2确立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小企业要从狭隘的“我发钱,你干活”的用人理念调整为以人为本,以团队核心竞争力建设为重的观点上来。重视人才的需要,鼓励员工为主,并且利用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资源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自己的特长优势,并且让人才全面发展,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应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中小企业在人才吸引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吸引和留住人才。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应该实行灵活的薪酬制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创造其他人性化方式吸引人才,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勇斌,蔡根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核心能力培育[J].改革论坛,2002

[2]张振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J].经济师,2011

[3]张德玲,倪庆红.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及战略选择[J].理论观察,2004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6篇

关键词:河南省 旅游企业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源于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探索。旅游企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服务性行业,目前旅游市场正处在逐渐成熟的买方市场阶段,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重视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更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和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河南省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彻底改变“散、小、弱、差”的竞争格局,这对加入WTO后河南省旅游企业长远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来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特点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核心竞争力具有三大特点:高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来实现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越强越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难以模仿性是企业长时期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特定的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经历的烙印的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由于资源的不完全供给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模仿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也就有稀缺性的特征。

(二)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旅游企业是指利用历史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要素及资源,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服务业务的组织机构,包括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与景点开发所形成的互补的服务性组织。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为基础,参照核心竞争力的三大特点,结合旅游企业发展的自身特点,我们认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该企业特色服务、营销能力、企业文化及组织能力等的学习创新与积累整合之后所形成的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合力。而能形成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有:

1、 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

与其他类型的产品不同的是,旅游企业供给顾客的是服务。这种服务,与顾客的消费是“即时”的,顾客一来,服务开始,顾客一走,服务终止,这种服务几乎不涉及售后。所以,服务质量多采用用服务的结果――顾客的评价和回头客的多寡来衡量,顾客尤其是回头客的数量是对于企业服务质量的最精确的评价。其次,服务是一种“服务于人”的艺术。旅游企业的服务多是以团队的形式向个体或团体提供的一系列便利和感觉享受。“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这些服务用语的大众化也说明,在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服务一方对于服务所应当具备的态度和理解。人们把旅游企业划归到服务业,从本质上已经揭示了旅游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服务的质量和品位的竞争。再次,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服务质量越来越显示出一个企业的生存价值和竞争能力的大小。因此,以服务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旅游企业,它竞争的核心必然是服务,服务主题的不断开辟和拓展是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永恒课题。

2、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极强的行业,它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好坏多是由消费者主观的感受来决定的,消费者往往又倾向于体验新奇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但是单一重复的旅游产品往往会使消费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产生审美和心理体验的疲劳。这就要求旅游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者不断的开发出新的旅游线路及产品的,为消费者提供特色的服务,以新颖独特的营销策划能力展现出自己新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旅游企业需要具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无优,人优我新,通过不断的创新给顾客带来一种常新的视觉和心理的吸引力和体验,来赢得消费者心理对企业产品和企业自身的认可,这样才能形成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

3、 企业营销策划能力

旅游企业策划是围绕旅游企业如何实现预期目标,有效配置资源,有序、高效、富有创意地实践其目标的筹划过程。企业策划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不仅需要企业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定位,还要求企业对消费者市场发展方向有精准把握和预测。而对充满竞争的消费者市场,企业要在整个旅游市场的状况进行清晰地了解把握,及“诊断”出本企业自身的症候并确定在市场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有利于开拓消费者市场的策划方案,才能帮助企业被消费者市场的接纳,被顾客的认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营销策划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成功与否。企业策划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的运作系统进行打造,更重要的是对它的营销策划,别出心裁地以一种诚信承诺、广告、甚至真情流露给人以深刻印象,从而打动顾客,或者通过“事件制造”给人以记忆刺激,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二、河南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

1978年之后,我国旅游业从简单的接待到现在的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政府适时提出“旅游立省”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加快项目建设,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旅游环境,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截止到2008年,河南省旅行社单位数1044家,接待入境人数104.36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8.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7444万美元,全国排名第19位,相比2007年增长17.7,其中郑州市国际旅游收入11823万元,比去年增长8.6%,洛阳市国际旅游收入11051万元,比去年增长15.9%;全省旅行社总数100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05家,国内旅行社964家,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987943人,营业收入206361.65万元;全省星级饭店488家,营业收入达1276885.23万元,郑州市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59458,洛阳市星级酒店营业收入46483;旅游业从业人数达73538人之多。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河南省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2010年临近年底时,又一个业内响当当的旅游大鳄进军中原市场―重庆海外旅游业集团品牌“旅游百事通”正式入住河南。随着旅游大鳄的不断进军,中原地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愈加剧烈,这也迫使河南省本土的旅游企业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做出了新的思考。

三、河南省旅游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河南省的旅游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河南省的旅游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服务趋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旅游企业的产品多为“三高”产品,即“感情含量高、服务含量高、精神需求高”,但多数旅游企业的产品是按相同的生产模式推出“标准”产品。服务作为旅游产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按标准和规范来提供显然是不可取的。服务的严重趋同,使得许多旅游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在有限的细分市场上拼价格、争客源,很难使企业在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收益。另一方面,服务质量应该是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和确定的,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资源,但由旅游企业服务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不同、服务的技巧和标准不同,导致服务质量低下,顾客投诉不断,甚至被坑、被骗事件频频发生。

(二)产品单一,品牌缺乏

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更侧重与休闲度假,厚重的河南文化大多表现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上,属传统的观光产品,游客游览也仅仅停留在观光的层次上。所以,单一的观光产品没能向娱乐产品的转化,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

与此同时,河南省的旅游企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发展,虽然已经形成一批知名的品牌,比如大河锦江、国旅、青旅、建国等,但总体来说这些旅游企业的品牌开发力度不够,且许多品牌内容单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旅游企业对品牌重视不够或缺乏品牌意识。旅游企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十分有限,品牌差距则相差很大。

(三)营销策划能力滞后

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产业有着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特点。首先,旅游服务是无形的,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前往往难以感觉到它们的品质和质量的真实内涵;其次,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之前,无法像有形产品那样可以试用,对旅游产品的感知只能通过品牌所彰显出的形象来获得。对于普通的旅游者而言,旅游产品的外在形象宣传及展示效果是判断旅游品牌优劣性的简单依据,因此产品营销与品牌营销的根本差异不仅在于是价格竞争也在是形象竞争。而事实上,很多旅游企业对自身相对于其它旅游企业的产品差异也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还有很多旅游企业一味地跟踪和模仿。

总而言之,河南省旅游企业在如何进行品牌形象创建及维护的工作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不能将有效资源及可利用渠道转换成品牌实力的推进力,从而阻碍旅游品牌前进发展。

四、培育河南省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培育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的关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概括起来看,做好下列工作:

(一)提供优质服务

旅游企业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多属于服务性产品,旅游服务关系到旅行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实现价值转移和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强化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便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得以确立的基础。

因此,旅游企业要想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力。而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让顾客满意,满足其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为此,旅游企业首先要培育一种识别特定顾客的能力,通过建立客户档案或市场调研等方式来寻找并确定这些特定顾客群体,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运用关系营销、顾客俱乐部等手段发现特定顾客并与他们建立亲密乃至忠诚的关系。这就需要旅游企业把客户视为宝贵的资源,从旅游者报名参团开始,就将客户的基本资料及特殊要求记录在册,建立专有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中,并不断加以完善,以此作为提供细致满意服务的依据。其次,旅游企业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要培养为特定顾客躯体提供特殊服务的能力,也就是将认知特定顾客的知识转化成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的能力,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使顾客满意的技能与技术。这样,通过旅游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增加旅游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感、亲切感,不仅可以增加客户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还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旅游企业品牌的忠诚度,有利于建立起长久的品牌竞争优势。

(二)提升创新能力

旅游业服务性的特色,具有非常强的可模仿性。当一些旅游企业推出一项新的旅游产品时,由于没有专利性,再加之没有太多的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其他旅游企业很容易进行模仿参与竞争。这些都会导致旅游服务产品的雷同,服务仍停留在规范化的层面,竞争也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缺乏内在竞争优势。而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却日益显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推出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种类的产品吸引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并强调产品具有满足目标旅游消费群体特定需要的超值服务,使其超越旅游消费者的心理期望。做到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体现在企业硬件和软件结合,产品销售的整个阶段当中。

(三)提高营销策划能力

营销策划活动是旅游企业与消费者及其他公众产生互动的过程。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特色的产品是旅游企业生存的基础,如何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市场中,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是旅游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又一途径。

要提高旅游企业的营销能力首先要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它是旅游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旅游企业从培养自己的客户坐起,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新的产品,给顾客提供方便满意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顾客的信息系统,通过对顾客信息的分析,能帮助企业更准确的找到忠诚的顾客,为营销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次在于旅游企业品牌的建设。品牌是旅游企业的王牌,它也是旅游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由于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时效性”极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旅游企业品牌形象的外在表现和其他消费者的口碑来实现选择。为了加强消费者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对企业品牌的建设。打造旅游企业的品牌可以通过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从视觉上给消费者传达一种美的享受,从而能够吸引消费者尝试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依据优质的服务形成消费者对产品的美誉度,促使更多的消费者感知品牌,相信品牌,购买品牌,忠于品牌。

五、总结

旅游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极强的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拥有单一的某种技能或技术,而在于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结合。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要求旅游企业不能仅对旅游者提供单一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还要求旅游企业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供特色的高质量的服务,并结合企业营销策划能力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成忠诚度。所以,对于以提供服务性产品为主的旅游企业,服务竞争力、持久的创新能力和企业营销策划力,这些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旅游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面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这些宝贵的“能源”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2] 解培红.浅析河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 职业圈,2007,(24).

[3] 董鸿安.构建旅行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培育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6,(07).

[4] 罗引青.浅析培育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04).

[5] 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3).

[6] 翁钢民,张艳丽. 试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技术经济,2004,(07).

[7] 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

[8] Chui yanpi. 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 [J].Journal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2007,(3).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使用价值 价值规律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价值规律、竞争理论等理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结合劳动价值论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一、价值发现

从马克思商品的二因素原理中得知,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且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这样才可能顺利实现交换。价值发现即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把握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发现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获得利润最大化。价值发现可以从细分市场开始,发现市场中潜在需求或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慎重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发挥自己在资源、 区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的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过程即价值生产过程。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企业在价值生产过程中降低商品的价值量,要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个别劳动时间进行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市场环境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坚实后盾。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要求股东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共同经营,权责利清晰,具有良好的监督、激励机制和决策机制等。

2.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员工素质,是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从而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的业务素质,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的综合聪明才智及创造力,不仅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还从中得到很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二是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完善企业运作管理,对于完善企业责权利相一致的责任制度,减少资金的占用和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以较少的成本取得较大的产出,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技术管理。在生产企业中,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管理。例如材料质量管理,工序质量控制管理等。材料质量管理要求加强采购过程的管理;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时、定量的按要求进行生产;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像“接力赛”似的顺利完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加快科技创新。我国加入WTO后,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面对全世界的企业竞争,我国企业不得不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的机会。企业可以采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与其他大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新科技的研究和创造;可以建立新型的跨国公司,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协作,共享科研成果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要着重培养高级人力资本,他们的劳动具有复杂劳动的特点,包含了知识、经验和创新内容,培育企业的高级人力资本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价值实现

根据劳动价值论中的竞争理论,这里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主要是指商品形态变化中的“卖”。顺利实现“商品惊险的跳跃”,企业就可以迅速地回收资金,进入商品形态变化中的第二形态的变化――“买”,缩短资金周转时间,提高企业竞争力。

1.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使产品走出国门,对于宣传和推销本企业的产品有很好的作用。我国已经有一批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较强的企业,例如海尔、长虹、娃哈哈等。

2.利用先进的营销技术,建立企业营销网络。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营销技术可以加快产品销售速度和资金回笼,拓宽本公司的营销网络。营销网络的建立可以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产品在各区域市场的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可以收集各地区消费者的信息,为价值发现过程服务。营销网络一旦形成,就提高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得高额利润。

综上所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以及顺利实现产品的交换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长期、不断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和保持竞争优势,保持长期价值最大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4]杨华辉: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J].甘肃农业,2006.6

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环境的改善给当代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实现了数量的增长,从而使现代企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增加。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企业这一重要组织发展形式已经不单单再是数量上的增加,其还实现了多个领域结合共赢以及整体规模的增加。随着小企业被兼并,大型企业集团的形成,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形式愈发丰富多彩,从而给当代居民提供了更加低廉、高质量的产品,极大丰富了当代消费者的眼球,并带来了当代居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但是,市场的开放、环境的改善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不仅给当代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营造了良好氛围,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存在旨在有效分配社会资源、促进市场发展,但过于激烈的竞争以及缺乏市场行为规范的竞争却会导致各行业发展速度和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为此,如何能够在当代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脱颖而出,取得市场中的有利竞争地位,不断谋求企业及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者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是不能被模仿和伪造的一种能够在市场当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能力。不断提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鉴于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竞争的眼界放眼世界,将能够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财务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意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将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稳定、可持续运营,从而使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表明,核心竞争力的存在是与竞争对手之间相互区别的,是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诸如:重要渠道资源、高科技技术水平、强有力的销售人员等均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能否持续在一个企业当中稳定的存续、延伸与扩大,均与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财务部门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当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其能够对现有企业业务的有效收益进行考评、能够对应收及应付账款等事项进行预测,也能够利用财务管理工具实现对未来经济市场的预期和可行性分析。一家具有较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企业,将能够使用充足的现金流为企业各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也可以使整个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演进与提高。上述较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样可以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与能力,具有了此项能力将能够促使整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可以发现,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财务核心竞争力将能够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价值的不断提升,并能够通过合规、合法来有效保证其核心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与存续。

三、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研究

1.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及组成

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一家企业财务部门所应当发挥的职能性作用,又是其在企业当中存在的意义及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对如何提升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时,应首先对该中竞争力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与分析。根据当前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及意义的概括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从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及财务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对于财务表现能力而言,其主要是指企业日常核算、会计报表等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工作范畴。具备良好财务表现能力,将能够使一个企业在会计年度当中的经济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与及时,从而便于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也便于现有企业资源及资金的有效调配。对于财务活动能力而言,其主要包含了企业与外部业务单位相互合作时财务部门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诸如外部合同的订立、企业所得税及日常税赋的缴纳、企业新增项目可行性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等。具备良好的财务活动能力,将能够保持企业现金流的变现时间较短,也能够促使企业整体项目运营周期缩短,促使低成本高收益企业价值提升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利用财务活动能力,也能够为业务部门开拓市场与稳定疆土提供重要的法律与财务双重保障作用。对于财务管理能力而言,其主要是指现有财务运营情况的分析。具备良好财务管理能力,将能够有助于企业现有管理层的决策更加稳健,并且还能够利用财务管理的数据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将财务数据、信息等更加广泛的在现有企业管理活动中加以利用。

2.完善企业财务制度,规范流程,营造良好财务管理氛围

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氛围,缺乏氛围的财务工作将较难开展,并且相关人员也无法得到领导重视,从而会大大减弱整个企业当中财务部门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此,基于财务制度在企业当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要想增强财务核心竞争力,就应当首先完善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制度。国家已经针对经济业务领域及企业财务领域制定了相关科学性与可行性较强的相关制度与准则。为此,现有国内企业应当借鉴国家会计法及核算要求,对现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制度进行完善,在不违反国家法律领导地位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状况、企业组织结构框架设置的基础上,对国家制度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契合企业的发展与成长需要。对于一家特定的企业而言,良好的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制度还应当规范化的流程,可以从最为基本的费用报销机制开始,延伸到财务岗位设置、各业务的对接、企业财务实务及资金拨款的审批等诸多方面,从而为企业形成一个具有高度规范和相互协作的优质财务管理氛围创造条件。

3.优化企业人员配置,协调人员搭配,培养优质团队

人员是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了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能否拥有行业中的领军人物、相关领域的智能专家、优质的专业素质人才等均成为了现代企业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当中取胜的关键。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同样如此。一家公司当中从事财务工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学历与职称等均成为了评价这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评价因素。因此,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培养人才,使更多的人才聚集与企业当中,合力共赢企业良好发展将成为当代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为此,鉴于人才在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培育当中的重要作用,应当不断优化对财务部门的人才建设,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培育。可针对现有企业业务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进行审视,严格按照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组成内容进行人员工作的重新设定,将具有不同特点与性格的工作人员依照表现能力、活动能力及管理能力进行相互调节,从而促使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实现面面俱到,能够有效增强部门的整体实力,以便于对保证财务信息质量作出重要贡献。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重视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利用团队的作用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采用较为新颖的组织结构方式,实现各岗位之间的轮岗机制,使更多员工能够了解到企业财务目标和形式途径,将更由于财务人员综合实力提升。

4.重视预算管理,制定有效期前审核与期后评价机制

预算管理属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一环。预算管理及控制不仅关乎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现有正在进行中业务能否顺利开展。为此,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实现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将会对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重要帮助。为此,在进行预算管理机制建立时,不仅应当重视预算管理部门信息数据的获取,还应当重视与各个部门口径的对接,从而使最终预算管理的依据较为可靠和真实,便于预算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并实时有效的预算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当坚持完善的期前审核机制。预算制定过后,通常需要企业管理层对其进行审批,也需要报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和记录。预算一旦制定并付诸实践,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未来整个年度的工作质量和资金配置。为此,针对已确定和审核的预算,还应当进行再次审核,并采用签名负责的机制,使较多企业部门可依更加直观的面对预算。另外,还应当建立较为可靠的期后评价机制。年度结束之后,预算管理应当符合其之前制定的目的,从而不仅能够起到年度总结的作用,而且能够便于今后年度的预算管理顺利进行。为此,针对期后评价应当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与奖励惩罚制度,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公平的环境,促使新一年业务的更顺利开展。

5.把握成本与效益原则,利用互联网工具,添加财务风险管理

除了上文所叙述的三点之外,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有赖于把握成本与效益的原则。企业存在及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充分把握成本与效益原则,利用现有资金或采用举债等财务杠杆工具,将能够实现企业业务的快速拓展,也能够极大减少所面对的风险。为此,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当添加风险管理的因素,对现有企业所开展的与财务工作有关的业务进行风险度量、评分等,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与当前实际状况,对风险的管控进行资金投入。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现代化科技信息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较为完善的信息传递、分析与储存系统,从而便于整个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使财务信息的传递更为广泛,且可以收到更多对财务工作有益的信息,以便于对现有预算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或对整个企业不同业务所面临风险进行重新评分,从而确立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予以解决,使整个企业的发展更为健康,使潜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财务核心竞争力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能力通过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及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共同影响着一个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通过上述能力的提升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资金流变现能力增强、企业资源合理分配以及企业内各部门的有效协作,从而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不断获取优势市场地位,取得自身企业的长足发展。为此,作者在本文中通过对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及其对整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企业财务表现能力、活动能力及管理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四点有利于提升当前国内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对策与途径。谨此希望,能够通过上述对策与建议的提出,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并为现代企业财务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文盛.试论企业财务外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5(15).

[2]刘冬建.关于企业财务统计工作之浅见[J].知识经济,2016(02).

[3]左顺余.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

[4]赵玉晓.基于企业财务管理视角下的税收筹划[J].现代企业,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