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理学的应用

病理学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病理学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理切片;病理学;实验课;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2-02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之一,主要是通过形态学研究疾病的成因与病理变化,探寻发病机制与临床症状。病理学教学中,阅片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病理切片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病理变化的直接载体和重要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实践性。正确认识病理切片,明确切片中重点观察对象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病理实验教学效果,以及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的能力。

1玻璃切片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弊端凸显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阅片,病理学实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以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病变组织的玻璃切片为学习对象,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辨识病变组织的形态特征。但是,玻璃切片数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使用,并且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怕拥挤损坏标本,畏手畏脚。质量过关的玻璃切片在制作过程步骤繁琐,保存稍加疏忽就会出现玻璃切片就易被毁损或造成褪色,对于典型病变的观察和示教的精确度产生较大影响。对于一些罕见病变,成型的组织切片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随着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实验课上显微镜病变观察教学的时空限制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在显微镜下的微观病变与宏观病变之间不同,造成学生对显微镜下的病变组织特征、与典型病变定位识别困难,学生依照病理学图谱用红蓝铅笔画观察到的病理切片镜下图,效果不是很好,感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调动起来,不利于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影响到病理实验教学效果。

2数字切片库应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便于资源共享

病理学实验课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学生应该消化吸收的病理学知识是固定的,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突出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取代显微镜,使用数字切片库实现教学资源实行共享,克服阅片观察依赖实验室中仅有的切片和显微镜的微观限制,打破时空限制,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21构建病理实验教学数字切片库通过网络教学加以应用我校可以选取几十年来积累的典型病变病理教学切片,通过Hamamatsu NanoZoomer20系列高分辨率数字切片扫描装置NanoZoomer Digital Pathology,进行全切片高分辨率数字图像采集,以病理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对玻璃切片全部信息制成数字化切片,构建病理实验教学数字切片库。数字切片的优点较玻璃切片更适宜存储,数字切片库通过网络服务器,与校园网连接,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利于学生的浏览和教师的讲解,大大提高病理实验教学的授课效率。

22应用在病理教学过程,克服学生对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生疏感与畏惧情绪在医学院的病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熟悉显微镜的精准使用,平时接触也不多,再加上教学实验室内的显微镜的质量精确度不很高。在教学中,通过显微镜获取高质量精准的图像,明显存在困难;数字切片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增加了图像获取的精准度,对于那些罕见、疑难病的切片,借助网络的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不再需要去实验室,使用显微镜,就可以随时通过电脑和多媒体进行调阅。

23数字病理切片,便于教师对重点病变区域给学生指导,高效快捷数字病理切片通过专用图像浏览软件,模拟显微镜下原玻璃切片的整个信息,但是比显微镜的分辨率高很多,使用数字病理切片的图像是清晰的;借助鼠标拖动切片,任意移动,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随意放大或缩小,但是图像信息依然保持原有的清晰度。使用数字切片就不会造成因切片处理不妥而受损,特别是那些罕见的切片,经过清晰的高分辨率的扫描,便于长久的保存和跨时空使用,便于教师对学生阅片的指导,快速、直观地找出显微镜下典型病变区域,大大提高切片的使用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正常的组织与病变的异同和病变过程,让学生能更直观更轻松地识别典型病变特征。通过清晰的数字切片,学生能自己在脱离教师的指导时,也能准确快速区分并找准重点病变区域,节省的时间便于学生做更多的识别练习。通过实践,数字切片的使用,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病理切片的阅片,大大提高了病理学实验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病理学实验教学需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并提高阅片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再回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是不现实的,这时,使用数字病理学实验教学切片库,就能够透彻地为学生逐章节地复习。学生在某个章节存在疑问较多,就可以通过数字切片的可循环播放来回顾巩固和答疑解惑,凸显其直观与高效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晓洁,曹立宇数字切片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年02期

[2]肖胜军,曾思恩虚拟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08期

[3]徐,兰欢,赵宏贤,郭勇,徐富翠组织学数字切片库的构建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年07期

[4]丘劲华,钱洪流教学设施规范化管理与精品课程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8期

[5]孙红,朱兰,肖芳,杨方,车鹏程留学生病理学数字切片全英文教学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1期

[6]马晓君,张玉梅,汤淑红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组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0期

[7]谢贤镛搞好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陆竞艳,陆明深,曾思恩,李运千病理学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01期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2篇

(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形态教学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人才培养处,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总结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的体会,结合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意义,提出在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PBL教学模式;病理学;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病理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疾病的本质,并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病理学课程涵盖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主要涉及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形态学及其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因此,病理学既属于形态学基础学科,又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1 病理学教学模式现状

对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病理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两个基本环节完成。近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飞跃发展,病理学理论课教学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从传统的板书式、幻灯机或投影机接合的板书式模式发展到目前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动画信息、减少了文字信息的堆积,使学生可以通过大量形象逼真的图片或动画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各种疾病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和学习效率。然而,理论课的课时非常有限且理论课教学中较缺乏学生互动及自主参与的过程,因此学生还必需要通过实验课教学环节来对知识点进行更直观的学习。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作为病理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使学生亲自对病变的组织进行肉眼和显微镜的观察,以此掌握各种疾病病理变化的理论知识,使理论课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验证。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对同一疾病不同发病时段病变组织特点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同时结合以往学习的有关学科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和推断疾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培养学生辩证和科学的思维、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在整个病理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科学性和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或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对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已经引起了广大病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且相继提出了多种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新模式,包括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 CPC)式教学模式及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 PBL)模式等[1-3]。其中,CPC虽然与PBL有相似之处,但缺乏PBL从根本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加之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相对操作方便、人力和财力投入均较PBL教学模式少,所以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1,4-5]。

2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近些年来在国内各大医学院校报道较多且应用较为广泛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1,4-5]。该系统包括教师端微机单元、学生端微机单元和各种显微图像处理、显微互动、显微图像分析软件系统。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系统软件对学生端实施互动授课,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完全互动式教与学,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进行交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根据各校实际教学后的切身体会报道,均认为该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操作性及直观性得到大大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比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独自使用显微镜观察,其方法简单、枯燥;教师也只能对有问题的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而那些不够积极主动的学生会缺乏及时有效的辅导,导致互动性差、学习效率低;同时当个别同学观察的切片具有特别典型的结构时,只能让其他学生们逐一交换进行观察,既浪费时间又缺乏即时的互动,并且无法储存这些有价值的图像资料,缺乏资源共享。而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应用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某个学生所观察的典型结构通过图像的传输进行教学示范,学生可以随时与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非常直观和方便,既有效的达到资源共享,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尤其是在当前由于尸检状况不容乐观所导致的教学标本资源逐年减少或缺乏的情况下,利用该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这些有限资源的价值。其次,学生可以将图片信息贮存下来以便课后的继续学习,大大拓展了学生病理学学习的空间。显然,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对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长期应用的体会

我校于2003年购置了4套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根据近10年来在病理学实验教学实践中长期使用的情况,使我逐渐对这种显微数码系统教学模式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体会。除了以上大家公认的诸多积极作用外,我认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利用显微数码系统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现代病理学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惰性或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加,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降。在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先自己观察每张组织切片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再由教师对每张切片中的观察要点通过教学示范模式展示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当学生熟悉了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就逐渐产生惰性和依赖性。久之,学生对自己观察切片的要求降低,不再去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即使在教师讲解后他们也不愿再过多地观察切片,最终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实践能力下降。

(2)学生组织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病理学学习的困难加大,影响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多年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观察,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相比,这种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对组织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我们分析,这可能与显微数码系统应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复杂抽象的知识会变得更直观、生动和容易理解;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教师的教学示范获得知识,而不需要通过自己仔细琢磨去获得。因此,当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增加出现后,这些知识点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时间将会大大缩短。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现在的学生通常不像以往学生对组织学基本知识掌握得那么扎实,从而导致他们在观察组织切片时对病理学变化的认识变得很盲目和难以理解,只有当老师再帮助他们复习组织学结构特点后,他们才可以在老师的教学示范中基本领会各种疾病病理变化的形态特点。同样,这种学习模式也会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掌握病理学知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在总论炎症章节实习中曾经观察过的化脓性脑膜炎组织切片,当在各论传染病章节中再观察时,部分学生竟然已经没有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由于学生认真的程度不够导致,但无论什么原因都将导致学生对病理学学习的难度增加和学习兴趣降低。

(3)学生端电脑的使用分散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为学生每人提供了一台电脑,这就为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提供了方便。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心进行上网或玩游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经过几次不断升级,从最开始通过教师机对学生端口学生机的锁定发展到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随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生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尽可能的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从事学习之外的娱乐活动。但在实际实验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观察切片的时段内与老师做“谜藏”偷着玩电脑游戏,影响学习的效率。

(4)教师的绘图水平下降。在以往缺乏数码互动系统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些病理变化,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然而当具备数码互动系统后,各种病理形态变化可以直接通过图像传输展示给大家,久而久之教师就省略了自己动手画图的过程,从而使教师的绘图水平下降。

4 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虽然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基于长期应用后出现的以上这些新问题,这将迫使病理学教育工作者再次探索符合现代医学教育要求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新模式。PBL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 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6]。该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近些年来,PBL 在医学教育领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不断地被国内外的医学院校所采用,并逐步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成熟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部分院校已开始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尝试。除了目前教育大环境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高要求外,我认为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PBL教学模式的优势。PBL教学模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病例,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全面地分析,在病例中发现问题、合理分工协作及自主学习并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终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科研能力,符合新时代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

(2)PBL教学模式适应病理学学科的特点。病理学本身就是联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课程。PBL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将病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能够理解疾病状态下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病理基础,即理解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与功能代谢变化的紧密联系。

CPC始创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是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共同对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明确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是否相符、治疗措施是否得当。其目的在于汲取诊治教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医学诊疗科研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病理学教学中也开展类似临床病理讨论会的教学活动,通过对病例临床资料和死后尸检资料的讨论、分析和学习,可促进学生复习所学病理学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体现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把病理知识和临床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CPC式教学模式与PBL有很多相似之处。

(3)我校具备将PBL教学模式引入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各种条件。虽然课时有限,但我们多年来曾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了CPC式教学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病例材料和经验体会。同时,借助台湾光华基金会对我院医学教育事业大力支持的良好契机并在台湾阳明大学各位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我院通过认真的调查和论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教学方法与PBL 教学相结合,已在部分七年制临床医学班开始实施了适合我院具体情况的基础医学课程的PBL 教学。当然,PBL 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以有效地解决病理标本资源有限的现状。

综合以上分析及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改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长期应用后的各种弊端,适应学科的学习特点和顺应时展的要求。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改善教师的知识背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车萍,夏雷,韩涛.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742-1743.

[2]靳俊峰,郭瑞珍,欧小波,阮媛,吴秀香.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J].基础医学教育,2010,16(2):105-108.

[3]金铁峰,孙抒,宋京郁.CPC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1):65-66.

[4]崔丹,齐凤杰. 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4,20(1):90-91.

[5]李玉红.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8,16(1):124-125.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病理解剖学;大体标本;切片;制作与管理

(1)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两大类:

1)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①尸体解剖(autopsy);②活体组织检查(biopsy);③细胞学(cytology)检查。

2)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①动物实验;②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形态学科中重要学科,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也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单纯病理教学是枯燥,乏味,没有临床病理实践,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病理学是形态学基础医学课程,需要大量大体标本与组织学切片。

(2)每个大体标本和切片都是很好临床病理案例分析讨论,学生必得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查阅,这不仅只涉及病理学的内容,也必然涉及其他医学学科的内容,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通过网上查阅相关学科的资料或文献才能获得解答。这一系列过程实际上是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等思维的发挥与应用,而此正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此期间,如果加上教师的恰当和相应的引导,学生必将获得良好收益。由于学生是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所以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我们在病理学教学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应用具体临床病理案例,突出问题对于强化病理学教学的作用,学生带着问题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再加上相关其他医学重要资料,使他们不但加深了对病理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加强了病理学知识的系统化和联系性,使知识的学习由点及面,由面及里;由具体而抽象,再得出经过理解化的知识。这一过程是实践认识理论的具体化过程,也是创新意识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大体标本及组织学切片为基础,以临床病理及尸检案例为中心,并于不同阶段(尤其是分别完成各系统理论讲课以后)、适当时机(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强调重点内容部分等)多采用病理学案例分析讨论的形式对教学有很好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和深化病理学的学习,同时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场所,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而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是适应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一项有效训练手段之一,是十分有意义的。

(3)现状分析:通过大量病理学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灌输讲课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性。新途径的教学方法给我们以极好的启示,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方法实际上也非常适用于我们法医病理学教学。学生在以小组为单元学习时,教师通常将讨论的内容变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给学生们共同讨论。学生们经常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通过图书馆、网络、请教专家等途径,获得问题答案后,再返回到课堂进行交流,教师主要起把握方向、布置任务、总结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讨论、讲解的时间远远超过教师讲解的时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利用信息资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网络教学已覆盖到各个教学过程之中,国外,如美国各医学院非常重视网络的应用,几乎所有的医学课程均有网络教学内容。各大学都有自己的内部网络,网上内容丰富,有文字,也有大量的组织解剖图片、病理大体标本及切片等,有的还配有三维动画。当授课教师讲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需要,随时切换投影内容,基本上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基础与实践相结合,讲解的内容丰富、实用、全面。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了解所学内容,扩展知识范围,查询最新医学信息、网上检索、网上答疑,网上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等院校的病理学教学中,把它列为提高病理学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需要制作大量病理学大体标本和切片,然后进行分类管理,开展这个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4篇

1因地制宜,调整教学内容

1.1选用或制订适合护理专业的教材做好护理

专业病理学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是合理选用教材。我校目前护理专业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同一套教材。鉴于学制和专业均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该选用适合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护理专业制订的病理学教材,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将现有的教材进行调整和改变,以简化难点、突出重点、强化要点为原则[4],侧重对病理学总论部分内容的讲解,适当删减各论中的内容。

1.2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调整病理学教学内容

病理学属于形态科学,其专业术语多而杂,需要学生花时间去记忆并掌握。为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病理学的地位形象地加以说明,并强调其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使护理专业的学生重视病理学的学习。此外,应该将病理学与临床护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删减教材中一部分与护理专业关联不大的内容,补充与临床护理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护理临床内容进行强化。通过与护理临床工作相联系,学生能提高学习兴趣,满足专业实践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讲到血栓的形成,授课时可结合临床实践讲授从专业角度如何护理或者指导患者才能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如避免同一位置反复穿刺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对于外科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鼓励其尽早下床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对于无法下床活动的患者,应对其勤翻身,从而避免血流动力学改变;此外,临床上合理补充液体,以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浓度,对防止血液凝固性增高有积极意义[5]。

2提高专业能力,丰富教学方法

2.1加强病理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们病理教研室的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兼任附属医院的病理学诊断工作,临床知识较为丰富,能够做到把病理学教学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由于授课教师缺少临床护理经验,因此缺少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的授课方案与教学内容。为了有效开展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病理学教师应加强临床实践[6],增加与护理专业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深入临床观摩或学习相关护理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

2.2结合PBL教学方法

由于护理专业的学时较少,而病理学的教学内容繁多,因此,无法对每个知识点都加以详细讲授。随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的广泛开展,我们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内容,借鉴了一线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经验,精选了一些临床上的典型病例,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运用已学到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联系临床护理工作,开展PBL课堂讨论,使每一位同学都“主动”地参与病理学的学习。

2.3应用微课、翻转课堂、数字化切片等多种教学手段

传统的病理学教学多采用的是板书结合图谱及标本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多媒体的使用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捷条件。但是,很多所谓的教学课件只是简单地把教学内容照搬到PPT课件中,课件中除了让人烦躁的文字就是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模式图,整体上缺乏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性地做笔记或者对课件内容进行拍照,无法调动学生兴趣,更无法达到简明扼要讲述教学内容的目的。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数内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7],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翻转课堂的优势,多角度、多形式地传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赋予艺术性,这样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8]。当然,传统的板书也可适当地得以运用。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的写板书或者手绘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之前的基础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如讲解某一系统的疾病时,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该系统的正常解剖结构,再结合疾病特点,画出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疾病的病理表现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当然对于绘画水平不高的教师,可以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辅助教学。此外,传统的CAI图片或者不够清晰,或者不够形象,缺少整体感。随着数字化切片的普及,学生可以不再受限于理论课中身边没有显微镜的约束;传统教学中配图缺乏整体感的问题迎刃而解;授课教师可以对一张切片和学生进行更为直观而全面的交流。

2.4开展病理知识竞赛

我们教研室每年都会在学生中举办病理学知识竞赛。此前只是针对临床专业开展,近年来,护理专业的学生也被邀请参赛。护理学生参赛热情高,参赛选手准备充分,自学了很多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内容。赛后学生普遍反映,病理学知识竞赛的举办让学生既提高了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又能加深了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强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采用多种评价体系,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角度进行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3.1制订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考试内容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仅与教师的讲授方式有关,还与这门课程结业时的考核方式有关[9]。我们将学生的总成绩分成三个部分:课堂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课堂成绩包括平时提问、PBL病例讨论及作业;实验考试成绩包括对大体标本及数字化切片的诊断与描述;期末考试则结合病理基本知识,联系护理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传统的考试仅仅从名词解释、简答、简单的临床病例分析等方面对病理学基本内容进行考试,完全没有结合护理学内容。因此,增加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考核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病理学知识,为以后学习护理专业课奠定基础。

3.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我们在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反馈,调查以匿名问卷的形式开展。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接受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反馈。找出优点以发扬,同时发现缺点以便及时改正。

3.3同行听课互评

教研室同事之间开展听课互评。每个授课教师准备一个“听课记录本”,规定每名教师每个月听课1-2次并详细做好听课记录。学期末进行汇总和讨论,彼此找出优点和不足,最终取得共同进步。总之,对于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要重视护理专业的专业性质,结合其专业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反馈,健全和完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体系,加深病理学在护理专业的实用性,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操作能力过硬的全面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恩华.病理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

[2]于纪棉,曾斌,张玉琳,等.对比式教学在护理专业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6,15(2):17-18,31.

[3]阚晶,刘玮,钱善军,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讨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327-329.

[4]蔡恩丽,王雷,武煜明.整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对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61-62.

[5]马光,张玉华,王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质量[J].价值工程,2013,4:273-274.

[6]庞楠楠.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方法及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2-13.

[7]庞玉艳,甘彬良,冯振博,等.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5):431-433.

[8]王晓蔚,李芳,朱萌.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1-33.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病理学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在病理课教学中做适当的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验、临床与理论联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病理学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属于医学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形态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已广泛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经过几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明显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多媒体教学在病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加上病理学教学内容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无疑是病理学教学巫待解决的问题。

1.1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病理图片以增加直观效果。以往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种病理变化的形态特征只能利用有限的挂图或教师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进行描述,很多病理改变学生难以理解,印象不深,所以也会觉得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

现在,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及时将相应的病理图片及正常图片展示给学生加以对比,对同一病变还可从不同角度搜集图片加以讲解,肉眼镜下各种病变充分展示,这样使学生对某种病变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使授课更加直观。多媒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能使学生脑、眼、耳并用,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具有新颖感,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2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很多理论课的课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病理学教学内容繁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简洁的文字突出重点,节省了用粉笔板书的时间,增加图片以取代冗长的文字描述,从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为课堂信息量增加提供条件。

1.3应用多媒体教学可提供学生复习和下载应用 由于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加课堂有效时间,课堂上学生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用于听老师的讲解,不必担心遗漏记笔记。此外,教师可以把病理学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后练习等放到网站,学生可自由选择下载学习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完成作业。

1.4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相比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也存某些弊端。课堂教学中,随着信息量的扩大,教学节奏加快,如果多媒体课件应用过多,会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导致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使病理变化表现得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对病变的发生发展的思考过程,这将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传统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在每堂课前必须花时间备课。而多媒体教学课件一旦准备妥当,教师讲授重复课的负担减轻,容易忽视备课,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在病理学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多媒体教学模式,使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时机准确切人多媒体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直观、生动等优点,而对于重点、难点必须要讲、要写,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教学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病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观察病变的大标本和切片得到对病变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有关基本理论和临床表现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1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课前准备

2.1.1利用多媒体打出包括实验内容、试验目的、观察方法的注意事项,条理清楚、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

2.1.2利用多媒体复习与本节实验课相关的病理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复习相关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本次实验课的内容。

2. 2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现病理变化以往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同样常采用挂图结合切片模型和手绘等教学手段讲述标本和切片的病理变化。但静止状态下的标本及组织切片缺乏动感,难以形象地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在学生面前呈现集声、色、动画、动态图像于一体的教学材料,将那些抽象的、难懂的、微观的或宏观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标本、切片的演示,将呆板、静态枯燥的形态学实验变为灵活、声像并茂、动态、生动的实验。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病理学;理论课创新;实验课改革;大体标本展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14-02

一、前言

病理学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病因、发展、转归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性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1]。病理学授课效果和学生接受情况将对未来学生的医疗工作产生直接影响。此文将主要讨论病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二、病理学之理论课创新

一门学科的教学通常是理论指导行为,理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理论课的创新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实现了病理理论课的创新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病理学理论课的改革主要应从采用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开始[2],既往的病理理论课多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接受程度等方面,使理论课枯燥、无味、晦涩,授课效果差强人意。如今在病理教研室老师的努力下,下载海量的国内外病理及相关图文资料,结合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病理学理论教学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教学内容不再枯燥、难懂,而变得形象、丰满、鲜活,图文并茂,既整合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效率。做到了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使既往抽象枯燥的理论课转换为直观、生动的画面。重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2.设置创新的课程安排,在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实践课程和整个教学计划相结合,不能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分离,要科学恰当地将实践课程穿插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因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也只有将两者的课程设置完全结合起来,才可以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病理理论与临床表现的融会贯通,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如果学生只掌握了病理理论知识,但对临床表现缺乏感性认识,就没有体会到病理学的精髓,所以在理论教学课件中增加大量临床病例图像资料及临床病例,使学生在临床特点鲜明、印象深刻的基础上,学会联系、讨论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病理学之实验课改革方向

既往的病理学实验课是通过显微镜及投影仪进行教学的,存在不少弊端,学生和老师互动不好,画面不同步,投影仪成像不清晰,图像质量差,学生接受程度不高。我校于近年建成了第二综合实验大楼,承担学校的数字化教学,病理实验课教学包括在其中,每次同时开放3间实验室进行病理实验课教学,3间实验室可同步或单独教学,每间可容纳50名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每间实验室由一台教师显微镜同步连接50台学生数码显微镜,构成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此系统图文并茂,使抽象的病理阅片变得具体、直接、同步,师生同一视野,成像清晰,既方便了老师讲解,又方便学生理解,为师生之间搭建了一座同步互助桥梁,使得教学相促相长,成为有机的整体[3]。既往实验课,师生显微镜各自分离,示教结束后,学生需要独立操作显微镜,老师不能控制学生浏览切片的过程,不知道学生是否找到病变,只能不停巡视,回答学生提问,属于被动教学,如果发现典型病变,需要学生轮流观看,耗时又干扰课堂秩序。如学生遇到相同问题,老师需重复解释。引入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后,师生同步共览一张病理切片,老师在显微镜下阅片、寻找病变的全过程学生可以一览无余,解决了师生在显微图像上不同步的问题,使教学变得简单、直接、容易接受。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的应用,最大程度上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师生互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学习平台。

四、病理学之教学改革措施

1.病理学之大体标本展示,尸体来源越来越受限制,诊疗水平的提高使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下降,典型标本获取困难,教研室标本更新减少,大体标本陈旧、老化,使得一些标本颜色、性状发生变化,以致学生在大体标本示教时感觉与书本描述差距大,典型病变不明显,影响教学质量。教研室为了弥补大体标本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不少措施,对陈旧但还可以使用的标本重新维修;制作新的大体标本,补充用于教学,在数码互动系统中,老师储存了大量常见病的大体标本图片,当学生遇见病变不典型的标本时,老师可以迅速、准确调出典型的大体图片及资料,给予指导,弥补大体标本观察不足的缺陷。老师在讲解大体标本时,尽量做到同时安排相应组织切片的学习,方便学生对病变组织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联系认识过程,将一种疾病的大体标本同组织切片对应出现,使学生可以明白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病变关系。同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实习课没有但临床上常见的标本和图片。老师在讲解大体标本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复习解剖知识,告诉同学什么是正常的结构,学生才能分清什么是异常的结构,如我们展示一个胃癌(溃疡型)标本,需要复习正常解剖学知识,告诉同学哪里是大弯侧,哪里是小弯侧,哪里是黏膜面,哪里是浆膜面,溃疡长在黏膜面,这时,老师再提示良、恶性溃疡的鉴别点,学生就会做出癌性溃疡的判断。因此老师要用启发、引导的方法解决问题,避免说教法。

2.病理学之教学模式转变,既往的教学多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能很好地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将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变的生动、简单、易接受。如何将单调、难以理解的实验课变得有趣、直接、生动。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重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运用“案例式”、“导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掌握病理学的本质和规律。

3.强化病理学课堂讨论,要对教学内容展开一定的讨论,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与沟通,对于所观察的不同尸体解剖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互相的交流与讨论死者所诱发死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同时按照尸检情况,肉眼查验器官所存在的一些病变情况,然后讨论在显微镜中所发现的微观病理情况。最后,依据自身所具有的相关医学知识,对不同的死者做出相应的死亡诊断。经过老师对于所有的观点加以分析与总结,最后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结果。

4.注重医德教育,我们还应当关注每位学生置自身的医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未来从事哪一行业,均须具备职业道德。而作为医生尤是如此。而教师不仅肩负着教授知识的职责,同样更兼负责教育人才的职责。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未来从事的是医生这一特殊行业,其自身的职业道德与其自身的技术能力一样的非常重要。不过,如果单纯采用说教方式,就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一定的实例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医德和责任的重要性。例如,在前不久我院的病理科门诊就接到了一位来自很远地方的病人亲属,他坐了将近50个小时的汽车,同时携带了病人手术的标本,让我们做下相关的病理检测。不过,其所带来的标本没有采取相应的保存措施,导致其受到了严重的损坏,而不能完成相应的病理检查工作,使该病人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也受到了精神上的打击。通过上述事例,我们能发现以下问题:其一,要是当地制作标本医生不知怎样处理标本,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们应当进一步的强化病理学的学习;其二,要是当地制作标本的医生知道怎样处理标本,而并没有对病人将具体情况说明,那么可以反映出该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

5.病理学之考核模式转变,如果不进行考核,就不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也不可以评估病理学课程教学的作用如何。但是,过于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又会在很大程度上磨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病理学教学的深入开展。因此,在制定考评制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不仅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还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过程评价体系,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对于病理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具有积极性与热情,推动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

五、结语

在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时,往往课堂上所出现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相对单调。通常采取提问和答疑的方式进行交流,导致互动性明显不足。采用这样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即使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也不会主动和教师沟通。那么,长期下去学生也就无法真正地掌握病理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到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因此,对于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来说,其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该专业的自身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模式,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动性与热情。多关注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在日后从医时更充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唐海林,宋颖,罗招阳,等.尸体解剖在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5):396-398.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显微数码互动 比较教学法 CPC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of Path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Based on

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System

SHAN Wenjiao, ZHANG Xiaodong, LONG Juan

(Medical College of Changsha,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hare vivid microscopic image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athology.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pathological experiment indicates great limitation for the exclusive and non-interactive microscopic images. It is beneficial to stimulate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to carry out the comparative teaching and clinic pathological conference and to improve experimental test means and to rais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for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icroscope mutual system in path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Key words digital microscopic mutual system; comparative teaching; CPC; teaching reform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学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同时它又是临床医学实践中疾病诊断所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病理学着重从形态学角度阐述病变组织器官的大体形态和镜下改变,从而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在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形象直观性和真实具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学习过程重在观察实践,主要通过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认识疾病的病理变化,以达到印证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培养临床思维的目的。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采用单目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器官形态结构改变,显示较大局限性。集显微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及灵活互动为一体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形成了师生互动、图像共享的高效教学模式,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并为推动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设备支持。

1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利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是病理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为:教师讲解―学生观察―教师小结。教师与学生都使用独立的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图像的独占性与非交互性,使教学内容局限,师生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只能针对部分提问的学生进行指导,更多学生得不到指导,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学生仅能观察自己的镜下切片,对观察到的典型结构用绘图方式加以理解记忆,不能有效的与其他学生共享图像资源。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信息量小、效率不高、师生互动少、缺乏共享等局限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组成与优势

2.1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组成

我校9间微观形态学实验室引进了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①②其中病理学教研室占5间。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由数码显微镜、计算机、软件系统、语音通话系统及投影仪等构成。其特点是通过清晰的图像和丰富的交互手段,实现师生间的语音、图像、文字全方位实时互动,有效的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师生缺乏沟通以及带教老师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局面,为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提供契机。

2.2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优势

2.2.1 图像逼真,示教效率高

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师端显微镜下的图像可通过计算机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在真实图片下示教,重点、难点突出,为教学赢得充裕的时间,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指导性,示教效果理想。另外,学生显微镜下的图像均可通过教师端计算机显示出来,便于教师实时浏览与监控,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典型图像可全屏放大,供全班交流。学生还可以通过调节自己显微镜内置的指针对有疑问或不清楚组织结构进行定位并提问,教师有的放矢地答疑解惑,对普遍性问题集体示教,对个别性问题单独指导,避免同一问题重复解答,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2.2 语音系统良好,实现双向交流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为教师与学生都配备耳机和电子呼叫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双向语音通话功能,包括全通话模式、师生对讲模式、学生示范模式、分组练习模式这四种通话模式。师生在课堂上可通过耳麦进行实时语音交流,实现师生对话。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使效率较低的“点对点”的教学模式向效率较高的“点对面”教学模式转变,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3 图像资源共享,弥补教学资源不足

组织切片不足是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少见病,如风湿性心肌炎、肾小球肾炎和非典型性肺炎等,切片资源显得相对紧张。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提供切片资源共享,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很少的切片也可以完成这一教学过程。此外,数字切片为少见病的切片资源共享提供新手段。学校可以购买或者自行建立数字切片,学生可通过数字切片观察少见病的病理改变,不受切片数量的影响。数字切片还可为学生的课外自学提供条件。

3 立足优势,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1 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生动形象的图文和多样的交流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端与学生端的数码显微镜都含内置摄像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罕见或典型的病变结构可随时进行捕捉、照相并保存到图片库中,并可利用保存的镜下图像,制作个性化病理学显微图册,便于以后的复习、交流或上传到网上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改变了“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使学生逐步成为教学主体。

3.2 利于比较教学法的开展

病理学是一门桥梁课,其学习需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为基础。应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课堂上即可对相关内容如正常器官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结构等进行复习,亦可进行相关切片之间的比较,如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比,发现它们的异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例如在讲解慢性肺淤血时,先详细讲解肺组织的正常结构,然后观察肺淤血的病理切片,接着让学生应用比较思考法,理解病变肺组织出现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淤血、肺泡腔出现水肿液、红细胞和心衰细胞等病理变化,并解释慢性肺淤血病人的临床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他们以后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利于临床病例讨论的开展

把“临床病例讨论(clinic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③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成功的病例讨论一般由课前病理资料预告、课堂阅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四个部分组成。实验教学中以临床病例为主线,合理地创造迁移情景,把病理学知识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顺利完成理论知识向临床病例的迁移。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提供的图片共享和多种通话模式,使病例讨论变得简单、易行。

3.4 实验考试方法的改革

实验考试方法的改革一直是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病理学实验考试方法为:给学生一定量的切片和大体标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描述切片的镜下结构和大体标本的形态特征,并做出病理诊断。此方法考前准备工作量大,监考难度高,费时费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发展了多媒体截图考试法。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可使这一方法更简便、高效。其方法为:大体标本用数码相机拍照,切片镜下挑选的典型视野用显微镜内置摄像头拍照,并将图像制成自动播放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切片可以采用低倍镜和高倍镜图片组合,学生看自动播放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作答。此方法与传统的考试模式相比有如下优势:可以批量考试,考前准备工作简化,监考工作量减小,效率明显提高;可同时准备不同难度或同一难度的多套考题,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随堂考试,避免了考题泄露的可能,提高考试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此外,可适当应用网络辅助考试。数字切片和数码互动联合应用,老师可将大量的考试内容制成试题库并到网上,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考试,考试形式得到进一步优化。

4 存在的不足

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过分依赖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忽视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忽视了授课艺术的提高;上课时忽视教态与语态,掌握不好上课节奏,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授课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但对于部分基础相对薄弱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意味着授课速度太快,这样使学生囫囵吞枣,应接不暇,影响教学效果,反而没有发挥其教学优势。此外,学生机数码显微镜的摄像头像素偏低,拍下的图像不够清晰或图像颜色失真,所以必须和显微镜切片观察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小结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理念。其将数码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新颖、有趣的实验环境。其将讲解、示教、观察、问答、讨论、测试和监督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的抽象、枯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病理学教学的突破和创新,同时为推动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作用。但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机器终究代替不了人。只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刘万珍,姚秀玲,宋芳等.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医学形态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

病理学的应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病理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应用到医学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单一的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都存在不足之处,不能满足现代病理学教学活动的需求。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出病理学的形态变化。

    1 传统教学的利弊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过去病理学理论教学采用粉笔板书和挂图方式,教学效果不佳。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

    1.1 传统教学的优点

    1.1.1传统教学互动性强,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能营造课堂气氛,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师生的交流,并能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肢体表演加上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促进学生思考。

    1.1.2采用传统板书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 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思维,而学生通过记笔记加深记忆。

    1.1.3教师能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反应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进行答疑、复习和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1.2 传统教学的缺点

    1.2.1传统教学采用的是说教模式教学,无论教师的语言艺术多么高超,也避免不了枯燥乏味。而对病变只用语言描述不是很生动,用挂图、幻灯这种辅助手段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师力不从心。

    1.2.2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写板书消耗了大量时间, 画模式图不是很形象,常常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阐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即使加上几张静态图片也勉为其难,学生不易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图片、动画、录像等非常生动形象,学生记忆深刻。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将病理学相关知识清晰、透彻地呈献给学生,这就需要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起到答疑解惑、画龙点睛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多媒体教学优势

    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把图、声、文集成一体,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达到提高兴趣、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2.1 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病理教学,将发挥其更强有力的作用。它的声、图、文并茂功能,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图形演示功能,可以使许多抽象的病理学概念、发病机制、病变等变得具体形象,提高知识的可接受性。特别是它的仿真模拟功能,可以使病理学教学中一些难讲解的病理变化、一些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发病机制等变得容易理解。比如:动脉血栓形成这节课,我们采用了一段动脉血栓形成过程的视频,应用动画方式,让学生观察血栓形成过程,各类血栓形态及血栓对机体影响。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有了非常深刻记忆而理解透彻。同时,视频中讲解员的声音也调节了学生只听教师一人讲解的疲倦感。 学生看到这些有趣的动画,在愉悦地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2 便于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学科,它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很多基础学科有内在联系,在学习病理学之前,先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复习一遍,这样学生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而传统教学“一问一答”模式既耽误时间也不是很直观,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所需要的相关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一一体现出来,表现出非常便利的优越性。

    2.3 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写板书、画图的时间,就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些标本照片及动画,以替代挂图、幻灯等工具,既弥补了标本数量的不足,也节省了教研室建设经费。另外,多媒体课件储存信息量大,可以从网络或外校课件引进的新素材,既充实了课堂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病理学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新成果,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对学生今后搞科研或临床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2.4 使实验教学更直观、更清晰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辅助教学手段有挂图、幻灯、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等,它们对实验教学无疑有很大帮助。但这些手段仍难以弥补病理实验教学的缺陷。如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中, 电视屏幕显现不是很清晰,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使学生对镜下结构不感兴趣。而多媒体互动室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人人面前都有电脑,教师选用病变典型的切片或照片,通过计算机呈现给每一个学生,实现了由一对一实验教学扩展到一对多,从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的效率。

 3 多媒体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的弊端

    3.1 教室光线暗淡、缺乏师生互动

    多媒体课件放映时,教室光线较暗,学生看书、看黑板吃力,师生之间缺乏语言、表情等直观交流,时间长了学生听课容易犯困,影响教学质量。

    3.2 教师备课懈怠、缺乏知识更新  

    有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将课本内容几乎照搬上课件,导致教师课前懒于备课,几乎照本宣科,一个课件重复使用,不注意对原有课件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长此以往,教师授课水平逐渐下降,跟不上医学发展新形势,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