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学科;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学科建设

现代金融学科理论探索之深、内容更新之速、交叉边缘学科发展之快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中外金融学科的内涵及其走势,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演进

1.西方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

金融学科的演进是金融业发展变化的产物。金融学科最初研究的重点是货币问题如早期的货币数量论,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的重点转向信用和银行。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金融学科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宏观的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直接融资和新的金融机构迅猛发展,微观金融理论开始出现,马柯维兹、托宾等提出量化的资产选择理论和模型即为发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频繁,浮动汇率制的实行和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地位的突显,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资本市场、金融经济学领域,同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金融风险日益加剧,有关公司财务运营、衍生金融商品定价、风险量度与预测、金融规避与监管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当今,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等一系列新课题成为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金融问题的蒙代尔、托宾、基德兰德特等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金融学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金融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2.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取向确立后,金融业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学科的研究空前繁荣。其主要表现:一是金融学科建设的学会发展及其交流活动频繁;二是学科下各层次培养规格的教材、工具书和学科研究专著层出不穷;三是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金融专业或开设金融课目,金融人才供需两旺。四是国外经济金融教材精选大量出版。

二、中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分野及其走向

1.中外金融学研究范畴的区别

国内外对于金融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国内说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有,但不叫finance,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相关课程大多设在经济系。国外说的finance,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等“微观金融”,相关课程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这部分内容,国内的金融专业涉及较少。

2.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

考察金融学的综合内涵,不难看出金融学发展演变的三大趋势: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微观金融学主要包括公司金融、投资学以及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三个子系统。宏观金融则分为两类:一是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体的金融内容;二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如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国际证券投资等。交叉学科主要包括金融和数学、工程学等交叉形成的金融工程学,金融和行为理论结合形成的行为金融学以及金融与法学交叉形成的法学和金融学等。

三、强化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确立明确而可操作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当代经济社会和金融业的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既需要复合型的通才,又需要单一型的专才:不仅要有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人才,而且要有业务操作层的人才。人才服务的对象涵盖于宏观的政府金融、中观的企业金融、微观的家庭金融及其相互交织的社会金融经济各个领域。金融学科建设要适应这一多层次的“大金融”需求趋势,确立并实施明确的、可操作的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构建优化、创新的金融课程体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融人才的要求,要高度关注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创新。为此,金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经济学、财政学、保险学等为金融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概念、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以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为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从事权益让渡、交易、转换等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使他们能够在相关业务的设计、开发、评估、运作、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出专业水平。以经济数学、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软件编程原理等为金融学科中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现代工具(包括模型、分析方法、操作设备等)从事业务活动和金融创新的能力,以适应金融信息化、全球化的需要。此外,从金融历史、金融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外语应用写作等角度设置“模块型”的专业选修课,以拓展专业外延,深化专业内涵,增加学科前瞻性,提高知识综合化程度。

第三,强化本科教学的“宽口径”。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在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即培养具有广泛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更应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大学金融本科教学计划时,应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既有对宏观金融的分析、判断能力,又有从事微观金融业务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金融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随着金融与经济的密切融合,一方面金融运行的效率状况对经济、社会健康成长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金融效率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即金融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因此,金融学教学应该顺应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国外金融学教学接轨,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组织学,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投资理论、家庭理财、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加强微观类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接近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然,强调微观类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宏观类课程建设不重要,我们提倡的是宏微观金融课程的平衡发展。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金融工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4-0050-02

金融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金融前沿学科。它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交叉学科,其核心问题是金融风险的规避和金融产品的定价。近年来,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了金融工程课程。如何使学生掌握金融工程知识一直是文科类大专院校金融专业教学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建构主义是建立在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关于如何学习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应该通过经验和反思经验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遇到新问题并要让它与原有知识结构协调时,就必须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然就要放弃对新问题的研究。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专家”型的知识灌输者,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探究性学习工具,促使学生形成和检验观点并得出结论,学会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汇集和传递知识。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而不是机械地从教师或课本上接受知识。建构主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质疑、探究和评价。

一、金融工程课程的几大难点

金融工程课程涵盖的学科较多,因此对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来说,其难点各不相同。对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来说,理解课程中相关的数学定义及其推导较为容易,但在实际运用时会出现很难找到合适的实际金融问题的情况,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多以理科或工科课程为主,而对于我国的金融现状及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入导致的。而对于文科学生特别是金融学专业的文科生而言,他们并不缺乏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现状的认识和思索,但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对公式和数据有潜在的畏难和排斥情绪,因此在学习金融工程课程时没有足够的信心。一般说来,学习该课程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式的推导。金融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衍生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而了解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是对其进行定价,在定价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需要用到微积分、概率论及随机过程学知识。另外一类公式如put-call平价公式,其证明虽然没有复杂的推导,但需要用数学符号将投资组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在这类章节的授课中,文科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缺乏对公式推导和理解的兴趣,认为学习过程枯燥无味。

2.案例的理解。金融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案例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首先由于绝大多数教科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选择的案例基本上都出自成熟资本市场,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案例的覆盖面较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例如,在介绍金融工程的主要功能时需要讲解金融创新案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理解需要熟悉那些被广泛使用的工具。具体说来,公司金融领域需要用到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工具,风险管理领域则需要很好地了解金融衍生工具,而财务计划方面则更需要掌握各种零售层次的金融产品。

3.与实际的结合。尽管在了解中国金融现状方面,文科生特别是金融专业学生明显比理科学生具有优势,但是由于金融工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金融产品在我国尚未出现,因此学生的最大困惑在于以后能否用得上所学知识。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期权的理解,尽管我国资本市场上有权证和可转债等类似产品,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权产品可供交易,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此外由于金融工程课程中假设较多,而有些基本假设例如允许卖空假设在我国尚未实施,致使学生寻找不到在我国可供比较的平台,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金融工程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采用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效果不明显,而建构主义模式所主张的五条课堂原则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这些难点。一是提出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二是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三是从学生的观点洞察其推理;四是根据学生的假设和进展调整课程;五是在教学情境中评定学生的学习。以上课堂原则在金融工程本科教学应用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发现探索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就各种已有材料提出问题和假设。金融工程的枯燥推导过程往往会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简单传授,学生的兴趣不会有明显提高。若在传授过程中不断提出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公式的来源。例如在期权的定价中,可以暂时避开对于股票价格随机性等复杂的数学假设,而是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网站上下载有关期权价格的网页,这样可以有目的的对学生提出期权价格是如何得来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各种新问题。

2.概念介绍阶段。在本阶段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创造假设和设计实验,学生在该阶段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第一阶段已经建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类案例,假设学生是案例中的某个当事人,让学生就某个决策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金融工程著名的案例较多,海外的如亚洲金融风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失误以及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套期保值亏损,国内的则有著名的“327”国债期货风波和中航油事件等都可以选作分析的对象。在对各类案例的解读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金融工程基本概念的含义,更能让他们了解金融工程的各种金融工具在现实中的应用。

3.概念应用阶段。本阶段学生必须学会应用概念解决新问题,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对于学习金融工程的学生来说,如何将所学付诸实践一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学生对该课程能够应用多少于中国金融市场上抱有怀疑的态度。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前瞻意识,同时借助我国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但尚未发展成熟的权证和可转债等衍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同时教师还应介绍金融工程在其他领域的巨大作用,例如投资决策、住房抵押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新产品的定价和风险规避等,均是金融工程知识的应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使学生坚信,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学好金融工程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将来的金融市场发展中会有广泛的用途。

三、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实践表明,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初步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对金融工程课程由拒绝到乐于接受,有些学生甚至非常偏爱该课程,课余时间也主动收集和分析各类案例。但是由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使得该模式的推广有一定的困难,具体说来,在其应用的持续性方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面临以下挑战:

1.教师角色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放弃“专家”的角色而成为一个促进者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金融工程的历史、现状以及其最新进展,教师必须不断寻求疑问,并成为学生的提问者。同时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已经学会了什么。为了取得建构主义模式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的教师之间必须进行研究和讨论。另外在学生讨论和提问时,教师对教室里的吵闹程度需要有心理准备。

2.学生角色的转变。金融工程重在实践,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拓展很重要。他们期望得到每个公式的多种解法,理解在金融工程应用中的灵活性,即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策略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假设,以此来展现他们已经获取的知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用来检验各自的知识。在评定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效率方面,教师不再是主要的评价者,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评定转换为积极主动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角色。

3.教学管理部门的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自己的秩序和结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区别,一个随意的观察者往往注意不到。来自教师的上级管理机构在考察建构主义教学课堂时,应该对这种课堂进行持续的观察和分析。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关系应从控制和监督转向指导和支持。现有的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常常是基于标准化测试,而建构主义要求重新考虑评估和区分等级的程序。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该给予认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对教师通过提问提示学生学习的程度、教师指导而不是指令学生学习的程度、建构性学习与协作性学习活动的整合程度、课堂设计考虑学生兴趣的程度、课堂教学中动态发展的程度、课堂中应用主要资源的程度以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虽然在现阶段金融工程教学中,由于评判标准较难确立,完全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困难,但是该课程的性质必然将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转变,建构主义模式作为有效的模式在课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梅,张俐蓉编译.多元智能、合作学习和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教育情报资料,2004,(5).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数学;微课;高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37-02 收稿日期:2016-10-11

作者简介:曹 洁(1987―),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微课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师课程录像所形成的碎片上电视教材,后来西方教育界提出60秒课程、1分钟演讲等概念。现代意义的微课由美国学者于2008年提出,并于2010年引入国内,2012年教育部提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的顶层设计,由此掀起国内微课应用与研究的。所谓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较少,但教学设计精致,示范案例经典,以供学习者自学学习。

金融数学是高等院校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保险、精算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课堂教学较难体现该课程的应用价值,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研究微课在金融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应用于金融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方面

1.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第一次接触金融数学的概念和计算原理时难免会觉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因此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知识内容用微课展示出来,一方面微课的形式就可以吸引学生,另一方面生动的微课内容可以在课外提前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投入新课教学,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比如在金融数学第一节课之前,我通过微课给学生呈现这样一个案例:存款和贷款的金额相同、期限相同、利率也相同,但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却不一样。通过这样一个冲突的案例,启发学生主动查证存款和贷款在计息方式上的区别,激发学生对金融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掌握金融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处的。

2.课后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微课对重难点或某个知识点的解释,是对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使用时应注意与课程结合。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在传统课堂上反复讲解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接受的程度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消化往往会放到课后。微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金融数学中利率与贴现率的概念很多学生难以正确区分,而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反复讲解这两个概念会影响课程进度,因此可以将其做成一个微课分享给学生,有概念的辨析、基本用题的讲解,学生课后可以通过该微课自主消化,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这两个概念。这类微课同样适用于重点题型、作业难题的讲解,接受程度较好的学生观看一次微课就能掌握重难点或解题技巧,接受程度较差的学习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微课,也能达到有效消化知识的效果。

3.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金融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而知识和求索是无限的,通过微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课堂上讲解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概念与计算原理后,我通过给出一个普通人银行账户每年银行利息支付的金额与当年央行不同期限的存款名义与实际利率,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我国活期存款的计息方式。这些知识是教材上没有介绍的,但通过课外微课的启发,促使学生自己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对活期存款计息方面的规定,通过比较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微课给出的结果的差别来检验自己对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么做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二、微课应用于金融数学教学中的注意点

1.教学对象要明确

微课教学对象要明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微课的要求不一样。以金融数学教学微课为例,知识拓展类的微课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因此要尽量用有趣简单的案例引起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作业解答类的微课主要是面向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因此要讲解得尽可能详细。此外,还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观看微课的学生才能有如教师在针对性地给自己讲解一般的感受,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金融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

2.教学环节要齐全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所有常规课堂的教学环节微课也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介绍、教学内容的总结以及必要的互动等环节,都尽可能地做到有头有尾。

3.拍摄技术要规范

尽管不要求每个微课都制作得像电影一样,但起码要做到拍摄制作技术规范,尽量不要有口误、重复、画面抖动、声音效果不好等现象,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

三、微课应用于金融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前课后的微课可以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扩展知识的范围,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可免受时空限制,这就有助于教师借助微课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拓展,通过微课介绍金融数学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有助于翻转课堂的教学

翻转课堂是近年受到广泛认可和追捧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而课堂时间用于解惑和讨论。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外能够有效获取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我觉得微课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它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在金融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也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微课对金融数学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还面临着教师制作微课水平有限、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甚微、教学反馈机制不健全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广东教育,2014,(4):33―35.

马 奕,涂淑珍,吕卫平.微课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3):53―55.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4篇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湖南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结构化矛盾尤为突出,这种矛盾本质上是因为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缺陷。本文深入阐述了卓越金融人才的核心特质,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全面构建了卓越金融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期望为我国高校实施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 :卓越金融人才 AHP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一、卓越金融人才培养背景及目标

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四个环节是:设立人才培养目标;选定人才培养模式,施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教育评价——评价教育现状及教育活动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最后将评价所获信息进行反馈,依此调整培养模式和计划。所以说,教育目标的设立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进而言之,对卓越金融人才的评价必定围绕卓越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展开。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工程化、实证化、微观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结构化矛盾尤为突出。虽然金融从业人员总量上不断上升,但是诸多方面的人才依旧匮乏。国际化金融人才不足,特别是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具有跨学科意识和融合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微观应用型人才;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领军人才等关键金融人才紧缺,能够掌握新业务的新型金融人才比较匮乏等等。从深层次来说,人才供需矛盾的产生,本质上还是因为金融人才在培养方面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中非智力因素例如诚信、道德、责任感、意志力等品质容易被忽略;知识方面,课程的学科综合性、交叉性较差,知识的广度不够,同时,在微观方面,对金融理论知识的数理、工程方面深度不够;能力培养上,大多数学校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重视不够。在此背景之下,社会对金融领域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日益关注,“卓越金融人才”应运而生。

针对目前金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缺陷,大致说来,卓越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扎实的经济学、应用数学和必备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宽厚的金融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国内外产业与金融市场动态。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熟悉有关金融政策、制度和法规,通晓国际惯例,具有创新思维、职业道德、领导潜质、国际视野、远大理想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未来金融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二、卓越金融人才的核心特质

1.卓越金融人才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卓越金融人才应当具备的创新素质,主要包含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三方面内容。创新精神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源泉,它是指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在观察、思考等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是个人知识外化的表现。同时,创新能力不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归根到底,它源于实践,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发展卓越金融人才的创新能力。参加学科竞赛,承担科研课题,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都是检验和培养卓越金融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创新型卓越金融人才只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全面综合的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在特定情况下,非智力因素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卓越金融人才还应具备独立而和谐的人格——人格是道德与心理特征的总和。卓越金融人才的创新人格就应该包含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勇于探索的进取心,百折不挠的坚韧心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心。现今社会诚信缺失,金融行业因个人道德风险而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责任感、诚信、意志力等品质更应该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中被重视。

2.卓越金融人才是国际化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趋势下,上海自2010年开始正努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社会对熟悉国际业务、通晓国际惯例、掌握国际语言、具备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国际化的卓越金融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性的思维方法;掌握国际金融领域的先进知识、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金融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惯例,具有较高的国际化业务操作能力;拥有跨国文化的沟通能力。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曾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再加上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相对于金融经济现状的滞后性以及模式制定到计划完全实行的时滞性,我国金融人才的国际化水平普遍不高。虽然课程体系中设置有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实务操作等课程,但学生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市场运作仍然缺乏认识。因此,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更加国际化外,出国留学,加强与国外高校或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培养,引进国际性金融职业认证考试,举办国际性金融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托福、雅思、GMAT等测试,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等,都是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的有效举措。

3.卓越金融人才也是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事实际研究工作的操作者为目标。在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和生存成本日益增大的境况下,能够尽快融入环境、接受既定文化、实现自我调节、适应社会交际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卓越金融人才的必备技能。而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应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显著特征。对于卓越金融人才而言,其应具备以下实践操作能力:掌握经济预测、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掌握现代金融的先进分析技能,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和分析工具;掌握各类金融投资工具的特征,具备处理市场上各类机构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业务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能力;通晓与金融投资相关的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培养过程中企业的深度参与,而目前金融企业总是以其业务保密的原因而拒绝实习生过深参与其业务,因而大多数毕业生对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都不甚了解,实践操作更是无从谈起。让学校与企业联合举办各类模拟操作的竞赛,类似于全国期货、股票交易大赛之类的全国性竞赛,迫使学生主动根据所需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4.卓越金融人才必是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其实质是多学科的交叉和多技能的融合。复合型的卓越金融人才不仅应具备扎实而深厚的专业及相关知识,更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同时,能将这些知识有效融合并能灵活运用。而复合型卓越金融人才的多种技能则是在融合、吸收多种知识后,进行实践,就表现为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不仅要求个人要广博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理念。我国金融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不强,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只限制在银行、证券、保险方面,而对于综合整个金融领域的知识也不完善。如果,金融人才知识面过窄,那么个人思维也将受到限制,进而影响金融人才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对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卓越金融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卓越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特质,将卓越金融人才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知识、能力、素质(KAP)三方面。知识涵括了知识储备总量和知识结构两方面,它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卓越金融人才的能力包括了创新能力、国际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它是对于获取知识、驾驭知识、使用知识恰当发挥其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的掌握。素质是有知识、能力等要素升华内化而成的,集中体现人的品质、潜质、底蕴和精神境界的一种深层属性。卓越金融人才的素质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知识是基础,是提高能力,发展素质的基础;素质是知识的内化;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在观测点的设置上,尽量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确保专家可以清晰地根据观测点进行评价。

四、指标权重的计算本文对指标权重的确

一般情况下,相对一致性指标CR 越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好,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判断矩阵应当修正。以同样的方法,可确定其他专家评价的指标权重,并将多位专家对某一因素的指标权重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这一指标的权重。

同理,可确定B层,C层指标权重。

五、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1.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综合评价结果。本文选择4种模糊算子对系统评价进行运算,它们综合考虑了各指标的作用,具有丢失信息小的特点。每种算子都有一个对应结果,取四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对应的四种算子如下:

例如,10位专家对某一位学生的评价,根据所确定的指标权重和模糊评价矩阵,按以上步骤计算得该学生的模糊评价结果。四种算子分别对应的评价结果以及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为良。

最后,采用百分制评分法。设与“优、良、中、差”相对应的分数集合向量为F ={100,75,50,25}T,卓越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的综合分数以以下公式处理:Z =Y3·FT,处理结果如表4所示。

六、结语

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卓越金融人才需求的缺口虽大,但总量上却是处于各层次人才需求量金字塔的顶端。因而,各重点高校可以在校内选拔一批人才,建立卓越金融人才培养试点。这样,比普遍培养更行之有效,且易于实行。试点建立后,对卓越金融人才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整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进而激励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对于学院而言,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案或指标体系,进而提高学生整体质量。亦或是,本学院卓越金融人才的培养试点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即将在学院推广,也可以用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目前学院所培养的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对于卓越金融人才的差距,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改革。本文将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同时运用于对卓越金融人才质量的评价可以解决评价指标设置过于主观性以及主观因素量化的问题,并且可以设置计算机程序,易于推广。评价时,评价主体多样化,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他人评价的主体中不仅包括老师,还包括同学。在实际应用中,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卓越金融人才评价指标进行滚动化设置,以符合卓越金融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Ma r t i n Ha i g h .Gr e e n i n g t h e Un i v e r s i t y Cu r r i c u l um:A p p r a i s i n g a n I n te r n a t i o n a l Mo v eme n t [J] . J o u r n a l o f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

[2]曹源芳.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3)

[3]田建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制度改革[J ] .中国高等教育,2011(2)

[ 4] 张弩.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 .中国集体经济,2010(3)

[5]人才质量的跟踪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方法与反馈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际,2013(2)

[6]覃干超,欧阳丹.面向社会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 7 ] 马小辉.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的架构与运行[ J ] .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8]杨红娟.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模型[J].新西部,2006(24)

每周工作超过48小时会增加酗酒的风险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析 短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52-02

2012年以来,以量化分析技术投资著称的量化基金表现得一枝独秀,逐渐从振荡市中脱颖而出。一季度,上证综指上涨2.88%,同期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0.31%,而按照Wind分类的13只量化基金,其平均业绩为2.92%,五行基金更是取得7.65%的正收益,在亚洲量化基金中排名第一,超越同期上证指数4.77个百分点。

美国私募基金复兴科技公司的第一支纯粹的量化投资基金—— 大奖章基金,从1988年3月成立至2008年的21年里,平均年度净收益高达36%,远远跑赢同期道指年均8.81%的涨幅,比索罗斯、巴菲特同期的业绩高出10%,原因:一是数学家基金经理;二是量化分析技术。

1 基本面分析量化分析是投资机构先后采用的2种投资技术

基本面分析,是分析员和基金经理通常采用研究财务报表,与公司高层会谈,与相关人员荷香业专家讨论等方式,对少数几家公司股票(约10到100只股票)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分析,来决定要投资哪些股票以及如何投资。在基本面分析分类中,会根据行业不同,有专员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其中一个行业,而这几名专员最后则会成投资这个行业的专家。在股票市场成立以来长期采用的较为传统的分析和投资方式就是基本面分析。基本面投资,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形式,来发现企业的潜在价值,以求企业得到稳定持续的高额收益,一旦买入,长期持有。

量化分析,借助数学、物理学、几何学、心理学甚至仿生学的知识,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估值、择时选股。量化分析员和量化基金经理,通常会同时研究全盘数千支股票,分析的方式也可以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但是会强调量化财务指标。量化的指标(又称因子)也可以是其他更有特色的数据。从事量化分析投资的基金经理通常不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而是将精力放在不断完善模型上,量化分析投资的模型是决定投资业绩的关键,投资模型始终处于绝密状态,不同市场设计不同的量化分析投资管理模型,在全球各种市场上进行短线交易。

2 量化分析技术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之道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中,能否理性思考投资、不受情绪影响,将是成功的关键。而利用计算机的筛选得出的量化分析基金,不受投资中非理性因素影响,使投资更有计划行、纪律性、规律性,基金管理人要做到不贪婪、不恐惧、不放弃,不受情绪影响,以一颗平常心追求利益瘦小。

量化分析,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投资体系。严格的纪律性是量化投资明显区别于主动投资的重要特征。在量化分析基金的运作中,主观判断也会出现和量化分析模型相左的情兄,但会坚持量化分析投资的纪律,相信模型判断的长期稳定性,不会盲目去调整改变。与传统偏股型基金不同,量化分析基金采用独特的投资组合管理方式,渐进动态调整基金组合。这样不仅可以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还可以降低个股集中度,平稳投资业绩。因此,这种方式并不会产生传统意义的重仓股,也就大大降低了重仓个股的风险。

量化分析业绩,来自于量化分析模型批量选股的成功率大于失败率。量化分析的模型敏锐的“发觉”了开场环境的转变,自动调高了评估因子、预期因子及市场反转因子的权重,量化分析模型依此逻辑选择的股票大部分取得较好收益,提升了整体业绩。

3 量化分析技术创始人并非经济学家。

量化分析技术并非发端于华尔街,不少人最初并非经济学家,如巴契里耶和布莱克原先是数学家,夏普则从事医学,奥斯伯恩为天文学家,沃金与坎德尔是统计学家,而特雷诺则是数学家兼物理学家。1970年代美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全面崩盘,当时提出用量化分析方法管理投资组合的人是作家彼得·伯恩斯坦。1952年3月发表“投资组合选择”论文、提出现代财务和投资理论最著名远见的马克维茨,以该理论勉强通过博士答辩,到1990年10月,这些人中才有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2年,美国伦斯理工学院金融工程硕士李炬澎,依据5000年中国古老的《易经八卦数理》研发立体数量模型分析微观经济,用超高频率政治外交词汇、交易数据、股票期权数据、公司债务数据来做个股分析,用《五行相克相生原理》来分析自然、社会、政治、人文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比如用计算机分析新闻报道中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中自然天文现象与宏观经济关联程度,使五行基金取得亚洲量化分析投资行业第一名的业绩。

4 量化分析技术应用的载体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风险报酬和效率边界概念,并据此建立了模型,成为奠基之作。托宾随后提出了分离理论,但仍需要利用马克维茨的系统执行高难度的运算,1961年,与马克维茨共同获得1990年诺贝尔奖的夏普用IBM最好的商用电脑,解出含有100只证券的问题也需要33mim。夏普1963年1月提出了“投资组合的简化模型”(单一指数模型),简化模型只用30s。1964年夏普又开发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不仅可以作为预测风险和预期回报的工具,还可以衡量投资组合的绩效,以及衍生出在指数型基金、企业财务和企业投资、市场行为和资产评价等多领域的应用和理论创新。1976年,罗斯在CAPM的基础上,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提供一个方法评估影响股价变化的多种经济因素。布莱克和斯克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理论”。莫顿则发明了“跨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5 量化分析应用的关键是基本面分析无法快速精确处理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巨大交易量

1970年代以前,华尔街认为投资管理需要天赋、直觉以及独特的驾驭市场的能力,基本面分析师、基金经理可以独力打败市场,而无需依靠那些缺乏灵魂、怪异的数学符号和缥缈虚幻的模型。华尔街对学术界把投资管理的艺术,转化成通篇晦涩难懂的数学方程式一直持有敌意,1970年代初期,美国表现最佳的基金经理人从未听过贝塔值,并认为那些拥有数学和电脑背景的学者只是一群骗子。

量化分析投资不会出现在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时代。个人投资者既缺乏闲暇的时间,也普遍无此能力。仅有现资理论的建立,及各类模型的完善与推陈出新,并不会直接催生出量化分析投资,它还需要其他几个重要前提条件,比如: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随着社保基金和共同基金资产的大幅增加,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专业机构管理大规模资产,需要新的运作方式和金融创新技术,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有能力和精力专注地研究、运用这些量化分析技术。

1970年代后期的Wells Fargo银行,率先用量化分析技术管理投资组合,投资高股息股票,用较少的风险获得了较大的收益,不用这些模型,不用电脑运算这些公式,会陷于困境。1980年代以来,面对数不胜数的各类证券产品和期权类产品,以及庞大的成交量,许多复杂的证券定价,必须靠大容量高速运算的电脑来完成。到2007年美国股市近一半的机构基金都是由量化模型来管理的。从2000年初到2007年全球量化分析基金市场连续8年表现远远超过其他投资方式。

6 量化分析在应对经济危机和突发经济事件中开拓前进

1987年10月大股灾,当天股市和期货成交量高达令人吃惊的410亿美元,价值瞬间缩水6000亿美元。很多股票直接通过电脑而不是经由交易所交易。一些采用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公司,在电脑模式的驱使下,不问价格机械卖出股票。很多交易员清楚这些投资组合会有大单卖出,宁愿走在前面争相出逃,加剧了恐慌。针对整个投资组合而非单个证券,机械式的交易,电脑的自动操作,大量的空单在瞬间涌出,将市场彻底砸垮。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股市暴跌,量化分析投资的算法交易也起到了同样的坏作用。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遭遇俄罗斯国债违约这一小概率事件,也陷入破产之境,迫使美联储集华尔街诸多投资银行之力,加以救助。

2007年8月金融危机中,许多量化基金出现巨额损失。其原因主要是几家大型对冲基金大量卖出它们的量化分析基金股票,去弥补其在其他投资方式上的损失。由于很大相同仓位的股票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廉价卖出,从而加剧了很多投资指标的损失,尤其是价值和动量指标的损失。

2011年即使欧债金融危机发生,量化分析基金也再次表现优异,超过其他投资方式,虽然能否就此再度复兴仍属未知,此一趋势已不可逆转。

7 量化分析技术今后几年全球应用的热点在中国的A股市场

中国金融、资本、股市投资者结构很不合理,A股市场的专业投资机构持有市值的15.6%,而发达市场这一比例大致为70%。更为不合理的是交易结构,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26%,但却完成了85%的交易。根据Wind分类,目前我国市场上共有13只量化基金,包含1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1只指数基金和1只偏股混合基金。

中国现有的人才和技术都难以支持完全的量化分析投资,在缺乏国际化人才和成熟模型的情况下,经营业绩自然也差强人意。

量化分析今后几年全球热点在中国的A股市场。现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很大程度上由量化基金所控制。为了寻找更高收益的市场,很多大型量化基金也开始大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国的A股市场是今后几年全球量化分析投资热点,所以近年来很多北美和欧洲的高层量化分析基金经理和分析员纷纷到中国大陆、香港和新加坡推广量化投资技术。这是国际国内的金融市场和投资者,都要面对的机会和挑战。

量化分析基金2002年才在中国刚刚起步,到2009年和2010年,才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末量化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779亿元。虽然规模有显著提升,但是与国外市场量化分析基金占共同基金总资产16%相比,国内量化分析基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6-0079-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6.20

金融衍生工具固有的复杂特征使得传统会计准则准确披露该类交易变得极为困难,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及执行障碍,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减轻金融衍生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基础环节。

一、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困难的原因

要解决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必须先掌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特征。金融衍生工具在交易中具有虚拟性、波动性、复杂性和未来性等基本特征,这些固有特征加大金融衍生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的计量、披露显得力不从心,会计信息容易失去透明度并产生不对称。

(一)基于会计信息视角的金融衍生工具特征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的创新性金融工具,是一种金融资产交易中的新融资技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①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其包含着以下重要特征。

1.本质具有虚拟性。这是金融衍生工具区别于金融基础工具的本质特征。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并不独立存在,是由金融基础工具(贷款、债券、股票等)派生而来,价值最终取决于标的金融基础工具的未来价格。金融衍生交易不需要缴纳合约中规定的全部金额,只要缴纳一定比例的押金或合约保证金,加上“净额结算”的要求,投资者只需动用少量资金便可控制巨额资金,进行合约交易。这说明金融衍生工具形成虚拟经济,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如果平仓结算,企业总资产帐面价值将出现巨幅振荡,并可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②

2.收益具有波动性。风险性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交易盈亏和合约履行的不确定性。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收益来自于金融基础工具价格变动,而金融基础工具价格在净额结算之前变得难以确定,而传统会计计量是拒绝价值的频繁波动。随着未来利率、汇率、证券价格或相应指数的变动,一旦实际变动趋势与交易者预测模型不一致,投资者便可能遭受惨重损失甚至产生“蝴蝶效应”,③造成金融市场动荡。

3.构造具有复杂性。建立在金融基础市场之上的高级、复杂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根据投资者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工具及组合。既可以对各种金融基础工具和衍生工具进行组合,又可以将不同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再组合,还可以根据不同参与者的时间配比、杠杆比率、风险等级、价格指数等予以重新整合,其构造的复杂性加大会计信息披露的难度。

4.交易具有未来性。与传统金融工具采用的即期交易相比,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均为在未来某个时间完成的交易。由于交易的跨期交易特点,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均无法确定某项金融工具究竟会带来多少收益。金融衍生工具的这一特征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其交换价值可能严重背离价值,而且稳定性较弱;二是其本身的收益在一段时期内的波动性很大。此外,由于未来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采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两大动机产生,即套期保值与投机。衍生交易的未来性与基本会计准则强调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相矛盾,形成会计理论的悖逆性。

(二)金融衍生工具特征诱发会计信息不对称

上述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从两个方面导致了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一是扭曲了资产负债表作为公司帐户风险情况基准的内涵;二是绝大多数金融衍生工具在表内得不到列示,纯表外业务夸大或者压缩由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基本风险情况。金融衍生工具特征是引发会计信息披露困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金融衍生工具不符合传统资产、负债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面向未来代表权利义务关系的合约,交易者将在远期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传统资产、负债定义,其不能作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只能作为一项表外业务予以披露。[1]

2.金融衍生工具不符合会计计量的确认标准。金融衍生工具是远期进行交易或选择交易的合约,具有两点明显不确定性:一是交易结果的不确定,金融衍生工具价值取决于对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测和判断,由于未来交易价格的变化莫测,决定了衍生品交易盈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合约履行的不确定,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盈亏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导致合约履行也不确定。金融衍生工具在履约上的不确定性使会计计量难以进行。

3.金融衍生工具不符合传统报表分类方式。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是按流动性来排列编制的,此种分类方式无法将金融衍生工具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即无法体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内容,从而使金融衍生工具只能以表外项目揭示。

4.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损益不符合实现原则。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早期收益实现原则强调只有在收入已实现时才予以确认,将“已实现”扩展为“可实现”,“可实现”指企业获得随时可以转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或现金要求权。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着重从所售资产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实质转移给对方作为收入确认的主要标准,仍然强调“收入的金额、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费用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法满足“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这一实现原则。

二、我国现行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评价

(一)基本做法及积极效应

与国际惯例类似,我国现行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管制模式以企业会计准则和监管当局的行政法规为主,会计准则侧重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影响的信息披露,而监管当局的规定侧重于风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的披露,是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采取会计列报或表外披露相结合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该准则的颁布有力推进了我国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及监管产生积极作用(见表1)。

1.丰富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现行准则将金融工具纳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结束了长期以来金融工具作为表外披露项目的局面,在披露方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内容上,现行准则着重加强对“套期会计”、“公允价值”的披露,使信息使用者能更好地把握公司风险管理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不仅如此,现行准则还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对风险披露的研究成果,增加对风险管理的定性和定量披露要求,从而引入了国际上对金融工具的最新监管理念。

2.强化了信息披露的执行力度和外部监督。现行会计准则颁布前,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上市公司仅需要在补充财务报告中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对金融工具进行披露,但我国对补充财务报告的披露质量未作详细规定,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执行力度。[2]现行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必须在法定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因此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约束力大大增强。

3.为监管当局修订信息披露要求作出有益探索。监管当局的规章制度在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有关文件对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作出规定。目前,我国信息披露监管法规仅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不论是同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同国际银行业监管惯例比较都显得十分单薄。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实现了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也为监管当局修订有关规章打下基础。

(二)负面效应及执行障碍

我国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已逾三年,虽然在会计信息强制披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及执行障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披露模式不统一、公允价值和风险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确认不清晰。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业务长期游离于表外,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体系建立不久,可能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中造成会计分类和确认上的混乱,长期的表外处理甚至表外也无从披露,造成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确认的基础技能欠缺。《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应用指南没有设计专用账簿体系格式,也未对过渡期内如何对现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重分类、套期保值会计的适用(套期保值有效性的测试)及复合金融工具、嵌入式金融衍生工具与主契约的拆分等会计实务操作加以规范和指引。[3]

2.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计量不规范。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直接影响当期损益确认或以前对金融资产、负债的预期。目前的准则指南只是做出了公允价值获取的顺序,并采用具有活跃的市场公开报价,但公开报价能否真正代表该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值得商榷。现行会计准则第22号第五十二条规定,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性质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需引进金融工程学计价模型和良好的网络系统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准则指南中并未就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给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型,也未指导企业如何进行模型的修正、模型参数的区间范围等相关会计计量实务操作中亟待规范的问题,未来准则应用过程中很可能会诱发模型风险。

3.金融衍生工具列报不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应用指南第一条规定: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将企业期末持有的“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归入资产类“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和负债类“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列示。该项规定过于笼统,并且进一步阅读表外附注也未就上述项目做详细的辅助披露,报表使用者对企业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的相关信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无法直接获取信息。

4.金融衍生工具附注披露不全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指南中规定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金融衍生资产)的披露格式、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披露模型,风险一般被定义为应用了不恰当模型,或者应用了运用模型的框架不够充分或者为了不适当的目的而引发的风险,也是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研发机构和国际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机构普遍予以关注的新风险。就现有的模型功能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复杂性来看,由于对交易本身价值的计量要远远复杂于任何能够创建的用以描述风险的数学模型,因此有可能采用不恰当的计量模型来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价值。

5.报表会计列报科目不统一。金融衍生工具在会计报表内予以确认的基础是对金融资产的定义及重新分类,现行会计准则改变了以往对资产的分类标准,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金融负债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其他金融负债。因此,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发生重大改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银行及拟上市银行中试行,由于现行准则的配套措施尚不完善,与准则相配套的《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仍在讨论之中,使得各家银行的列报科目名目繁多。

三、改进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现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的对称性,必须为规范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有益的制度安排。

(一)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超过一定比例应及时披露

由于金融衍生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衍生工具价值波动频繁且幅度很大,短期内公司便可能遭受巨额亏损,如果不能及时反映这种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风险,公司股东就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必须要求公司在其衍生产品总公允价值变动超过一定比例时及时披露。[4]并针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更详细的规范或指导,使公允价值的估计更加的科学合理,减少公司管理层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

(二)财务会计报告应披露更多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的内容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公司应当着重说明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真实意图、金融衍生工具可能产生的价值波动对公司当期利润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公司对该影响的承受能力,以及公司将来可能对该金融衍生工具采取的处置方式等。只有当以上几个方面均得到及时、准确的披露,监管层和投资者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该金融衍生工具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估,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避免陷入监管和投资的盲区。

(三)全面披露金融衍生工具面临的金融风险

现行会计准则只要求披露金融衍生工具相关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但除此之外,衍生工具还面临其它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指金融衍生工具持有者无法在金融衍生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所造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操作失误以及人为因素等原因而带来损失的风险,巴林银行倒闭、“中航油”巨亏等事件都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引致操作风险的典型案例;法律风险,指因为法律滞后、法规不明确以及衍生交易不受法律保障,使合约面临无法履行风险。因此,必须要求公司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全面披露金融衍生工具面临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交易应当以历史成本计量

目前,商业银行是我国从事金融衍生交易的主体,但大部分衍生交易属业务、自营业务仅占很少部分。从风险角度看,从事的衍生交易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银行并无风险,只需付出少许的初始费用,这部分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应以历史成本为宜,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反而会夸大银行面临的风险,导致会计报表失真,而对于自营的金融衍生业务则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五)尽快出台金融衍生交易会计准则的配套规范

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科目具体设置、合约价值确认以及相关准则应用指南等应尽快出台,以对会计实务操作进行具体指导、规范。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既然金融衍生工具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在列报时其价值应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项下列示,其公允价值应纳入交易性资产的总计价值,而不应与交易性资产是并列关系。因此,应设一级科目“金融衍生工具”,二级科目“远期合约”、“期货合约”等,其金额一并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同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所形成的负债则应归入“交易性金融负债合计”。

(六)引入风险价值(VaR)披露模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

风险价值(VAR)披露模式是假设金融工具的报酬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最大损失的方法。[5]VaR模式引入到会计视角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中,最大优点在于以一个简单易懂的数字表明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面临的市场风险,以非技术形式向报表使用者传达公允价值面临的不确定性信息。

(七)披露资产或负债交易的价格区间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反映的是时点数,投资者无法了解资产或负债的价格波动情况。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如交易性股票投资),除了在表内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估计公允价值进行列报外,还应披露资产或负债存续期间(或所属会计期间)衍生交易价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还可以以图形的形式描绘交易价格的走势。

(八)披露估计价值的概率分布(PD)或概率密度函数(PDF)

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尚未明确要求披露估计价值的概率分布或概率密度函数。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交易价格,而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则可以运用估值技术去估计公允价值。估值中的现金流量的大小及持续时间以及折现率,应考虑每一个可能结果及出现的概率,而不应仅在主表中列报出单一的可能最小或最大值。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

[2]吴鸣.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07(10).

[3]韩传模,王桂姿.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列报和披露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4).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方法

1引言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80年代末以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国际金融界对信用风险的关注日益加强,如旨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巴塞尔协议》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实施。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技术正日臻完善,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尚处转轨和新兴发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较为落后。本文将分析20年以来国内外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的创新及其发展趋势,供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之借鉴。

25C要素分析法

5C要素分析法是金融机构对客户作信用风险分析时所采用的专家分析法之一。它主要集中在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有些银行将其归纳为“5W”因素,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还有的银行将其归纳为“5P”因素,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erspective)。无论是“5C”、“5W”或是“5P”要素法在内容上大同小异,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将每一要素逐一进行评分,使信用数量化,从而确定其信用等级以作为其是否贷款、贷款标准的确定和随后贷款跟踪监测期间的政策调整依据。

3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

由于信用危机往往是由财务危机引致而使银行和投资者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及早发现和找出一些预警财务趋向恶化的特征财务指标,无疑可判断借款或证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从而确定其信用等级,为信贷和投资提供依据。基于这一动机,金融机构通常将信用风险的测度转化为企业财务状况的衡量问题。因此,一系列财务比率分析方法也应运而生。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就是将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这类方法的主要代表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1],前者是以净值报酬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润率为核心,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前因后果;而沃尔比重法是将选定的7项财务比率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通过与标准比率(行业平均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

4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

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是以特征财务比率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统计方法推导而建立起的标准模型。运用此模型预测某种性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早发现信用危机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在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业经营,防范危机;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依据这种信号及时转移投资、管理应收帐款及作出信贷决策。目前国际上这类模型的应用是最有效的,也是国际金融业和学术界视为主流方法。概括起来有线性概率模型、Logit、Probit模型和判别分析模型。其中多元判别分析法最受青睐,Logit模型次之。

多元判别分析法是研究对象所属类别进行判别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别分析就是要从若干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财务比率)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变量并建立判别函数,使推导出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的错判率最小。率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财务危机、公司破产及违约风险分析的开拓者是美国的爱德华·阿尔特曼博士(EdwardI.Altman)。他早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2]。根据判别分值,以确定的临界值对研究对象进行信用风险的定位。由于模型简便、成本低、效果佳,Zeta模型己商业化,广泛应用于美国商业银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还专门成立了一家Zeta服务有限公司,著名美林证券也提供Z值统计服务。受美国影响,日本开发银行、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以及巴西都纷纷研制了各自的判别模型。虽在变量上的选择各有千秋,但总体思路则与阿尔特曼如出一辙。

Logit模型是采用一系列财务比率变量来预测公司破产或违约的概率;然后根据银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设定风险警界线、以此对分析对象进行风险定位和决策[3]。Logit模型与多元判别分析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不要求满足正态分布,其模型采用Lo-gistic函数。由于Logistic回归不假定任何概率分布,不满足正态情况下其判别正确率高于判别分析法的结果。

5以资本市场理论和信息科学为支撑的新方法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融资的非中介化、证券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信用风险的复杂性也日益显著。人们认为以财务比率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借款人和证券发行人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快速变化的动态价值;鉴于此,一系列信用风险衡量的新方法相继提出。

5.1期权定价型的破产模型期权定价型的“破产模型”。

这类模型的理论依据在很多方面与Black-Scholes(1973)[4],Merton(1974)以及Hull和White(1995)[5]的期权定价模型相似。因此也称作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Merton系列定价模型表明一家公司的破产概率取决于公司资产相对于其短期负债时的初始市场价值和资产(股票)市价的波动率。当公司资产的市场(清算)价值低于其短期负债价值,即资不抵债时,那么该公司实质上已经破产。1993年KMV公司研究提出的期望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模型也是基于这一理论[6]。模型的结构包含两种理论联系。其一是将股票价值看成是建立在公司资产价值上的一个看涨期权;其二是公司股票价值波动率与公司资产价值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在一定标准差(资产市价与偿债价值的标准差)水准上的公司(其初始资产高于负债)在一年内有多少比例的公司破产;以此来衡量任一具有同样标准差公司的违约概率。由于资产市值的估算又取决于股价波动率的估算,因此令人质疑的是估算的股价波动率是否可作为公司资产价值估算的可信指标。

5.2债券违约率模型和期限方法

阿尔特曼研究的债券违约模型(Mortalityratmodel)[7]和Asquith、Mullins(1989)的期限方法(Ag-ingapproach)[8]是按穆迪和标准普尔的信用等级和债券到期年限,采用债券实际违约的历史数据建立的违约概率经验值。对各类信用等级和期限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衡量。美国穆迪(1990)和标准普尔(1991)两家著名评级公司修正了这一模型并作为他们的常规金融分析工具。此类模型有望扩展到贷款违约风险分析中。但目前的障碍是银行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贷款违约历史数据供建立一个非常稳定的违约概率数据库。因此美国许多大型银行正致力于建立一个全国贷款违约和违约损失率的共享数据库。

5.3神经网络分析系统

虽然神经网络的理论可追溯到40年代,但在信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还是90年代的新生事物。神经网络是从神经心理学和认识科学研究成果出发,应用数学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并行分布模式处理系统,具有高度并行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容错能力。神经网络的结构是由一个输入层、若干个中间隐含层和一个输出层组成。国外研究者如Altman,Marco和Varetto(1995)对意大利公司财务危机预测中应用了神经网络分析法[9]。Coats,Fant(1993)、Trippi和Turban,Kevin、KarYanTan和MdodyY.Kiang(1992)[10]采用了神经网络分析法分别对美国公司和银行财务危机进行了预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学者杨保安、王春峰等(1998)[11]也在此领域进行了初探。然而神经网络的最大缺点是其工作的随机性较强。因为要得到一个较好的神经网络结构,需要人为地去调试,非常耗费人力与时间,因此应用受到了限制。Altman(1995)在对神经网络法和判别分析法的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信用风险识别和预测中的应用,并没有实质性的优于线性判别模型”。另外,Chatfield(1993)在《国际预测杂志》发表的题为“神经网络:预测的突破还是时髦”一文中对神经网络方法也只作了一般性的评述[12]。但神经网络作为一门崭新的信息处理科学仍然吸引着众多领域的研究者。

6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

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市场风险与日俱增。衍生工具因其在金融、投资、套期保值和利率行为中的巨大作用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充实、拓展了银行的表外业务。然这些旨在规避市场风险应运而生的衍生工具又蕴藏着新的信用风险。如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虽能减少利率风险,但却要承担互换对方的违约风险。如果银行只是作为互换的中间人和担保人介入互换业务,互换中的任何一方违约都将由银行承担。另外,场外市场的期权交易,其违约风险也日益增加。因此,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日益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视。原则上,前面讨论的方法对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的预测仍有用武之地。因为,引起合同违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仍通常是对方陷入财务困境。尽管如此,在贷款、场外交易和表外衍生工具的违约风险上仍存有许多细微的区别。首先,即使对方陷入财务困境,也只可能对虚值合同(履约带来负价值的合同)违约而会力求履行所有的实值合约(履约带来正价值的合同)。其次,在任一违约概率水准上,衍生工具违约遭受的损失往往低于贷款违约的损失。鉴于此,研究者相继提出许多其他方法,不过主要集中在期权和互换两类衍生工具上,最具代表性的有下列三种。

6.1风险敞口等值法(Riskequivalentexposure,REE)

风险敞口等值法(REE)是贯穿于衍生工具信用风险衡量的核心方法。这类方法是以估测信用风险敞口价值为目标,考虑了衍生工具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并以特殊方法处理的风险系数建立了一系列REE计算模型。既有以衍生工具交易的名义本金和合同价值为基础的REE模型,也有以衍生工具类别和组合策略为基础的REE模型。其中风险系数是衍生工具交易的名义本金转化为风险敞口等同值的核心工具。依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计算4种概念的风险敞口等同值;即到期风险敞口等同值、平均风险敞口等同值、最坏情况风险敞口等同值和期望风险敞口等同值以度量信用风险的高低。

6.2模拟法

模拟是一种计算机集约型的统计方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过程模拟影响衍生工具价值的关键随机变量的可能路径和交易过程中各时间点或到期时的衍生工具价值。经过成千上百次的反复计算得出一个均值。衍生工具的初始价值与模拟平均值之差是对未来任一时间点和到期信用风险敞口值的一个度量。

6.3敏感度分析法

衍生工具交易者通常采用衍生工具价值模型中的一些比较系数,如Delta,Gamme,Vega和Theta来衡量和管理头寸及交易策略的风险。敏感度分析法就是利用这些比较值通过方案分析(scenarioanalysis)或应用风险系数来估测衍生工具价值。其中Delta用于衡量衍生工具证券价格对其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敏感度;Gamme是衡量该衍生证券的Delta值对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它等于衍生证券价格对标的资产价格的二阶偏导数,也等于衍生证券的Delta对标的资产价格的一阶偏导数。Vega用来衡量衍生证券的价值对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的敏感度;Theta用于衡量衍生证券的价值对时间变化的敏感度。敏感度分析法最终目的仍是估算出风险敞口等同价值(REE)。只是估算中采用的系数不同。如Ong(1996)主要采用Delta和Gamme来估算REE,Mark(1995)则使用上述所有的系数,并运用方案分析以获得衍生工具的新价值。

7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系统

前面所述的方法绝大多数都只是衡量单项贷款或投资项目的信用风险,而很少注重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信用集中风险是所有单一项目信用风险的总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风险的多样化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重要性。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们采用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来达到分散和化解风险的目的。那么如何来衡量这些组合及所有个别加组合汇集起来的信用集中风险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在这一课题上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是J.P摩根1997年推出的信用计量法(CreditMetricsTM)和瑞士信贷金融产品信用风险+法(CSFP)[13]。这两大信用风险评估系统都是为了评估信用风险敞口亏损分布以及为弥补风险所需的资本,但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信用计量法是以风险值(VAR)为核心的动态量化风险管理系统。它集计算机技术、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工程系统知识于一体,从证券组合、贷款组合的角度,全方位衡量信用风险。分析的面广,包括证券、贷款、信用证、贷款承诺、衍生工具、应收帐款等方面的信用风险的估测。具体操作是依据与动态信用事件(信用等级的变迁,违约等)相关的基本风险来估测集中信用风险的风险值。集中信用风险值是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因信用事件引起证券或贷款组合资产价值的潜在变化量。风险管理者依据这一风险值调整头寸和决策以防范损失。信用风险+法是在信用评级框架下计算每一级别或分数下的平均违约率及违约波动。将这些因素与风险敞口综合考虑,从而算出亏损分布与所需资本预测数。

8结束语

综观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从主观判断分析法和传统的财务比率评分法转向以多变量、依赖于资本市场理论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趋势发展。目前我国的信用分析和评估技术仍处于传统的比率分析阶段。银行机构主要使用计算贷款风险度的方法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信用风险的分析仍然是以单一投资项目、贷款和证券为主,衍生工具、表外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尚属空白。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本市场、银行业的迅速发展,现行的信用评估体制与方法赶不上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博采众长、引入科学方法来确定有效指标,并建立准确的定量模型来解决信用评估问题。

参考文献

[1]潘爱香.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AltmanEI.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nt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JournalofFinance,1968,(9)Vol.XXIII.

[3]MartinD.Earlywarningofbankfailure:alogitregressionapproach[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77,249-276.

[4]BlackF,ScholesM.Thepricingofoptionsandcorporateliabiliti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3,637-659.

[5]HullJC,WhiteA.TheimpactofdefaultRiskonthepricesofoptionsandotherderivativese-curitie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95,299-322.

[6]KMVCorporation.CreditMonitorOverview[J].SanFranciscoCalifornia.1993.

[7]AltmanEI.Measuringcorporatebondmortali-tyandperformance[J].JournalofFinance,Sept.1989,909-922.

[8AsquithP,etal.Originalissuehighyieldbonds:aginganalysisofdefaults,exchangesandcalls[J].JournalofFinance.1989,923-953.

[9]Yellen,JL.Thenewscienceofcreditriskman-agementatfinancialinstitutions[J].FederalRe-serveBankofMinneapolis:theRegion,1996,10(3):26-34.

[10]CoatsP,PantL.Recoganizingfinancialdis-tresspatternsusinganeuralnetworktool[M].FinancialManagement.1993.142-155.

[11]王春峰,等.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

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区别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动机和预期、参与、不确定性、投资秩序、演化

现有主流理论基本上把投资者动机和预期理解为投资者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计算过程,认为投资者能够对自己的风险作出估算,并通过选择不同产品来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其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对应。主流理论对于整个金融活动的解释也是在这一基点上展开的。这一解释把风险视为既定的、可计算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对风险的估算进行风险管理。可是,如果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对风险作出估算,那么,又如何来理解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呢?在这样一种无知(即无法计算风险)的状态下,仍然以投资者的理性计算作为讨论金融活动的出发点,将是缺乏理论解释力的。

因此,需要重新理解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我们认为,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表明投资者对于投资形成的参与,投资者的投资其实质不在于对既定风险的一种应对,而在于投资者通过其对金融产品的选择而参与到风险形成过程中,通过参与风险形成的决定而实现其管理风险的目标。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所形成的储蓄-投资,代表着投资者拥有一份参与投资形成决策的权利,重要的也在于投资者保有参与风险形成的权利。无数投资者所形成的储蓄-投资,构成决定投资形成从而风险形成的权利结构,这一权利结构就是投资秩序。投资者通过储蓄-投资实际上参与到决定风险形态的投资秩序的形成过程中,进而构成了一个参与储蓄-投资的无数投资者在其间互动的复杂系统。投资者是这个系统运转的基本决定力量,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决定着参与投资决策的各类投资者群体的形成及其利益特征,从而决定着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金融机构的风格,并最终决定着投资秩序的形成与演变。

通过投资者动机和预期,重要的是读出投资者对于风险形成过程的参与,读出投资者作为无数投资者中的一员对于投资秩序形成的参与。而且,只有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投资者在应对自身风险时所作出的种种日常金融选择。也就是说,从参与投资秩序形成的角度来理解投资者动机和预期,可以包容对投资者应对自身风险的理解。而如果仅仅直观地从投资者应对其风险的方面来理解其动机和预期,则只能观察到机械的、被动的一面,进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误解。

一.若干前提性讨论

1.风险与不确定性--关于理性的不同理解

投资者的动机与预期的产生,毫无例外地是针对着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的,如果未来与现在没有差异,就不需要有应对的准备。因而,讨论到投资者的动机与预期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讨论涉及到未来变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

现有主流理论集中于讨论风险的管理。金融实务中的风险管理集中于可计量的风险,为一套技术高度复杂的金融工程,与此相对应,围绕风险概念所进行的理论讨论也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基本上不关注最终决定风险形成的秩序演化。这些讨论虽然也关注风险的制度背景,但却是以既定的制度为前提的,制度在这里是外生的,并不构成对风险的决定关系。这一点可以说集中体现在学者们现在已不再对风险概念与不确定性概念的区分感兴趣。在实际讨论中,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被混用的。

如果仅仅从投资者选择金融产品以应对自身的风险来理解,而不是从互动的角度来理解,那么,原来不可确定的变动,就变为可确定、可计算的波动了,这就是现有的风险的概念。这样,就把决定投资收益的复杂关系,变为较为简单的关系。由于不再讨论由于行为主体的参与而构成的复杂性,因此,也就不存在与风险相区别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成为仅仅是行为主体对于风险的一种心理感受。

现有解释个人储蓄行为的理论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对于风险概念的技术性含义。在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包括永久收入假说)中,典型的消费者对某一年龄的消费安排多少收入,将仅取决于他的终生收入,而决不是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因为消费者将选择一个合理的、稳定的消费率,接近他预期的一生平均消费,所以,需要储蓄来调节当期收入与平均终生收入二者之间的波动,以达到效用最大化。依据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个人能够确定其一生收入与一生消费,储蓄在这样的确定性条件下调节收入和消费,从而使其一生的收入和消费不断地保持均衡,达到效用最大化。在这里,关于投资者的理性假定是由均衡观来具体贯彻的,投资者的理性,不仅体现在他要使自己的一生效用达到最大化,而且,追求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一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储蓄是投资者调节其收入波动、从而保证效用水平不会发生大的波动的手段。

尽管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在几十年中不断地受到质疑,也不断地出现修正这一理论的理论模型,如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个人无法确定其收入,储蓄不能是对临时收入(终生收入与当期收入之间的差)的调节,而直接的是对收入波动的调节,即预期收入上升时,会减少当前储蓄,反之则增加当前储蓄,储蓄额成为个人所不能确定的,而不是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中个人可确定自己的储蓄额。不过,这些质疑并没有构成对于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替代,储蓄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其实在于说明储蓄对收入波动的应对,这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所强调的对于收入不确定性的防范,实质上是没有根本区别的。预防性储蓄理论只是把生命周期理论关于人的完全理性的假定,修正为有限理性,仍然贯穿着均衡的思想,坚持个人对于收入与消费之间均衡的可把握性,坚持个人对于自身面对的风险的可计算的理性。

现有的解释投资者储蓄行为的理论,都是立基在建构论理性主义之上的。建构论理性主义是不同于演化论理性主义的,其最大的在于没有对人的理性加以限制,认为通过人的理性计算,可以获得关于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型构经济制度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社会制度是设计的产物。演化论理性主义则明确指出理性的限度,决定风险形成的投资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即秩序形成过程,是不确定的,是人的理性所不及的。秩序是参与的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结果。

建构论理性主义不注重个体的差异, 并把复杂分解为简单。"人的行为如同遵从一定运动数学定律的机械系统中的元素一样,是规则的,可预见的。如果起始条件和环境是已知的、是可测量的,那么就可确信,环境之中的个体行为就犹如气体中的分子一样,其行为是确定论。"( 克劳斯.迈因策尔,第322页 )传统的解释框架实际上假定,投资者与其所面对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投资者对于自身所面临的不确定的应对,并不会引起投资者置身其中的社会关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假定下,投资者所面对着的世界与人自身,相互之间实际上是分离的、相互独立的,这种分离决定着投资者所采取的行为,可以只是对他所面对的问题的一种应对,而不会使他所面对的问题发生任何的改变。这种分离意味着投资者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不存在由于投资者之间多维的互动而和改变投资者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于是,复杂关系成为简单的关系。

关键在于,投资者实际上无法在确定自己一生的效用从而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储蓄来调节围绕这一确定水平的波动,即进行风险管理。投资者之所以实际上无法对风险作出估算,最为根本的在于投资者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本身是影响风险形成的要素,投资者通过风险管理实际上参与到其所面对的风险的形成和演变之中,因此,风险实际上是通过无数投资者之间互动而形成的,处于动态演变之中。

在这里,投资者是理性不及的。如果接受这一点的话,那么投资者的投资对于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的意义,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了 。投资者投资的有意义在于,投资者通过其投资,实际上是参与到金融系统从而金融秩序的选择中,而正是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选择与再选择,影响并决定着风险的形成和风险的水平。因此,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金融风险管理的讨论,必须放到投资者与整个金融系统的互动中,才能够说清楚。正是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不断演变,导致并决定着个体所承受的风险。

风险是投资者所承受的投资收益的波动;而不确定性则是决定着风险形态及其水平的金融系统与金融秩序的不断演变。当然,不确定性总是要通过个体所承受的风险表现出来,也就总是要由个体来承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不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而且,对于个体来说,他只是认识到他自身所承受到的风险的影响,他并不需要从自身所承受的风险而意识到整个金融系统和金融秩序的变化。但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是实质上存在的。

简单的、无差异的假定,是以存在着先定的效率标准为前提的。可是,实际上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意愿,带着不同的目的进行投资者。因此,重要的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形成中的位置,而不是某种先定的效率。布坎南说,"经济,如果恰当地理解的话,既没有目的(purpose)、 功能(function),也没有意图(intent)。经济是被一个结构、一组规则和制度规定的,这些规则和制度约束着人们在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互动的相互连接链中的选择。"(Buchanan, 1991,第27-28页)

既然经济在总体上是无目的的,由各投资者所参与的经济其走向也是不可确定的、非决定的,是创造的,那么,传统储蓄理论所描述的储蓄对于投资者追求其合乎意愿生活的作用就是有限定的,储蓄在这里所要体现的人的理性是受到限制的,投资者所参与的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是投资者的理性所不能及的。这一系统的整体走向是随时变化的,它必定随这一系统中每一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不断形成,因而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可认知的情形。所以,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人自身应对外部问题的理性计算过程,更大程度上是投资者们之间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并不断演化秩序的互动过程。这样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投资者的行为,实际上最终都将传导到整个系统,并对原来的系统发生影响。在这里理性的计算是有限度的。理性,应该被理解人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积极参与,而不能被理解为在可计量基础上对自身所面对的不确定的把握。"在古典经济学中采用'经济人假定'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了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而不是为了'地'解释(作出预测)各经济主体的行为。"(Buchanan,1987,第52页)

投资者处于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之中,其目标和意愿是受到其所参与的系统中所有成员的互动的约束,这一系统及其成员互动所形成的走向,是他理性所不可及的,他的理性体现在他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成员的互动中。

2.选择与参与

这里所进行的讨论,是围绕着秩序的形成与演化而展开的。这样的问题既寓于行为主体的日常选择之中,又不同于行为主体的日常选择。因此,如何展开秩序问题的讨论,秩序问题的讨论与日常选择问题是否能够相容?如果能够相容的话,又如何相融合?

新古典对于各类行为主体选择行为所作的讨论,是以制度规则的既定为前提的,市场作为制度在其理论中是作为一个场所、一种机制而出现的,在市场这么一个既定的设置下,各类行为主体展开交易,行为主体的交易与市场这一制度设置本身的变化之间,并不发生关系。在分离制度选择与日常选择的情况下,一方面制度演进被分离,另一方面对于个人的假定则变得机械、呆板。新古典学依靠了一种选择理论,在这种理论中,经济当事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目的,对他们来说,目的是以无差异曲线的形式'给定的'。"(米塞斯,前言)

当然,在经济理论史上,有许多的经济学家力求把日常选择行为与制度选择融合起来讨论。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可以说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渊源,但这些理论资源在中往往被抽掉了其关注制度讨论的一块。可以说,把日常经济选择与制度选择融合起来的讨论,并没有真正发展为成熟的框架体系。

在制度选择的讨论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情况下,布坎南的立宪经济学试图专注于制度选择层面的讨论,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使制度演变的得到一个深入的发展。布坎南把人的选择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市场中的私人选择,一是对于公共物品的选择,这两个选择属于执行层面的选择;还有一项是对于制度规则的选择,这属于立宪层面的选择。因此,布坎南区分了执行层面与立宪层面的选择,并且把这两个层面的选择看作是相互分离的。布坎南的立宪经济学声称专门研究对于制度这一立宪层面的选择。

但这样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取得成功。立宪经济学在几十年里仍然停留在泛泛的讨论中,并没有更为深入的展开。看来,我们还得坚持,人的选择只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并不能把人的选择分为可以相互分离的不同层次。人们在日常的选择中,必定进行了对于制度的选择,而我们也必须从日常选择出发,决不能脱离日常选择来讨论制度选择。如果说秩序不是刻意设计的结果,那么,它必定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日常选择中生成并演化的。实际上投资者在进行产品的选择时,一般地也不会意识到他在参与着秩序的形成与演化。这就是秩序的自生自发,秩序的不可设计。

3.动机与群体

心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的心理动力和方向的机制是由于存在着为满足需求、缓解焦虑的内部驱力(drive), 这种来源于生物本能和后天习得的驱力,推动着人们从事各种行为。这些动机理论着重解释了外显行为与内部需求之间的心理动力关系和心理过程。近年来有关认知(cognition) 研究的进展揭示了知觉、预期、归因等心理过程在动机构成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动机结构的复杂性,对我们理解人类选择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很有助益。然而,当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有关动机的理论深入认识投资者动机的时候,上述理论的解释力均显不足。

从直观上看,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源自人们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占有财富的需求、预防风险的需求等需求的推动,其特性与其他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例如莫瑞提出的20种基本需求,佛洛姆提出的5种基本需求以及马斯洛提出的具有层级特征的基本需求与元需求等心理学家提出的动机并无本质区别。可是,当我们站在投资者参与投资秩序形成的视角时,使用现有的动机理论对投资者动机进行一般的描述和解释就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特征,通过将投资者动机解析为生存性动机(例如用于日常生活必需物品的采买、未来生活的保障)、性动机(例如用于社会交往、实现社会责任的准备)、精神性动机(例如获得成就感、社会地位象征)来认识投资者动机的特质,就显得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因此,我们需要进入经济心理学这一社会心理学的特殊分支的领域对投资者动机作出新的角度的。

由于投资包含了与社会中他人联系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不会反对将投资者动机理解为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动机。然而,仅仅将人与人的交往,特别是面对面(face-to-face)的、投资者可以直接感知的社会交往纳入投资者动机研究的视角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视角忽视了投资者通过参与金融活动与社会上更多的人实际上构成的间接交往(indirect communication)以及由这种间接交往而获得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资源。从投资者参与的视角来看,投资者动机不仅仅具有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ation)成分,也具有社会(后)的动机(societed motivation)成分。前者是指应对社会经济生活需求引发的投资动机,后者指投资者与整个社会的潜在联系。这个字面上的分别似乎是极其微小的,但确是不可忽视的。可以借鉴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对投资者与投资秩序之间的互动作更进一步的理解。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主观解释的重要性,将宏观社会结构和社会中的个体行为沟通起来,将社会结构看作是许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将社会过程看作是主观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它力图通过对互动过程的分析来理解人类行为,从而了解社会因素如何个体,个体又如何作用于社会,以及这个相互决定的过程如何发生(井世洁,1998)。在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G. H. Mead)看来,社会不是"存在"的,而是随着互动中的人们的行动不断被创造和再创造出来的,是发生于互动中的个体之间的事件之流。

投资者通过在日常金融活动中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中介机构的选择,生成并演化着投资秩序,而日常金融活动反过来给予投资者的回馈不仅是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而且是借助这些产品和机构提供一系列可以满足不同意愿和预期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型塑出各类具有潜在参与需求的投资者,并由不同的初级需求聚集为各类参与投资秩序演变的投资者利益群体。正是这些群体重新构成了整个投资者的分层结构,并与其它角度的分层,例如,收入分层、职业分层、年龄分层、分层、地域分层等等相互影响,形成了新的、更为复杂的分层结构。

由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而形成投资者群体的分类或分层 ,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变量区分的社会分类或分层,它更具有一种主动性、参与性的特征,是投资秩序与投资者行为形成互动而赋予人们新的身份及其分类或分层归属。它可能超越传统社会类别(social category)或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给与人们的基本定位,释放出更多的由意愿彰显的生命活力。由此,我们看到,不仅仅是投资秩序给投资者行为增加了新的意涵,投资者行为也给投资秩序增加了新的意涵,二者是相互证成的关系。

二.投资者群体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参与--一个解释框架

这里的讨论将金融系统视为无数投资者参与并作出投资决策的复杂系统,要在这一系统内考察投资者是如何参与投资决策的,投资决策赖于作出的投资秩序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对投资秩序的研究又能够给人们什么启示?

之所以要局限在金融系统内讨论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是因为金融系统是投资发生的地方,而只是由于投资,未来才与现在相区分,才会有不能确定的因素。米塞斯说过,"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资本存量绝不是正确地预见了现在的情况下所应有的那样;这些对现在的预见是在过去的那样一些时刻,在作出相关的投资决策之时,在现在还是未来时所作出的。因此,资本存量决没有其'均衡的组合',所以一般均衡模型不可能适用于有关资本的问题。"(米塞斯,2001,前言)可以说,要讨论秩序的演化,就要与投资、金融、资本这些问题相联系,要在动态过程中进行。

1.投资、投资者与投资决策过程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是形形的,各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追求,但是,每个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构成了社会整个投资的一部分,代表着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形成的一种参与,不管投资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事实总是如此。因而,投资是投资者参与投资决策的行为。

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无法完全风险的环境,投资者的投资其实不在于其表面上所被人看到的均衡收入与消费、管理风险的这些方面,而在于通过投资者的投资,投资者保有自己对社会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所以,投资者进行投资,实质在于保有其在投资决策中的一席之地,并通过投资中的选择而提升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力或是其对于投资决策的权利不发生变化。

当然,作出投资决策的投资者总是追求其具体的目的,这里的投资者在其作出投资决策时并不关心他的投资会对整个社会的投资形成发生什么影响,也不关心其投资对整个社会投资决策赖于作出的投资秩序起到了什么作用,这里的投资者只是关心其投资的回报。因此,我们实际上无法从投资者的日常选择出发而直接地过渡到对于投资秩序的讨论,但我们却又必须透过投资者日常选择而讨论影响并决定着实际金融运行的力量。

这需要我们具体地讨论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情形。要强调的是,这里关注的是过程,不关注投资决策的结果。投资者之间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互动、投资秩序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生成与演化,并不是依据某种客观的、先定的标准来进行,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所要形成的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投资者是基于其自身的感受而进行互动的,且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感受。

2.参与指数--感觉的参与

我们一方面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实质是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投资者实际上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投资秩序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那么,投资者又是如何地参与呢?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总是带着具体的特定的目的,也就是说,投资者的投资总是有着特定的动机,不同动机代表着对于投资决策的不同意见,动机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与协调。于是,带有不同动机的不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就必定地赋予投资者动机的参与色彩,尽管具体的投资者并不赋予自身的特定动机这样的参与色彩。因此,投资者所形成的不同动机,表明了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看法,表明了投资者的一种参与态度。从投资者的动机到投资者的参与态度,体现了投资者的参与是在一种直觉的行动中进行的。要讨论投资者的参与,必须从投资者的动机出发。

正是从这样的理解出发,需要对投资者的动机作进一步的讨论,并有必要对投资者动机的不同意义作出区分。可以将那种为了满足某一项具体实际生活意愿的动机属性,即那种被投资者明确意识到的、与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预防意外、延迟消费、数量累积--具有直接且直观联系的动机定义为初级动机(primary motivation);而将体现投资者之间互动从而具有参与属性--未被投资者明确意识到的、与投资所要达到的目的--预防意外、延迟消费、数量累积--具有间接且预期性联系的动机定义为次级动机(secondary motivation)。正是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体现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给投资行为带来了新的性质和拓展了新的内容,即赋予它初级动机之外的参与动机。但需要强调的是,次级动机是投资者没有意识到的,是由投资者的初级动机所决定并折射出来的。

当我们这样来理解投资者的动机时,我们就能够从投资者的日常动机中读出投资者围绕着投资决策与投资秩序所形成的种种感受,正是这些感受决定着投资者在实际投资活动中的选择,也正是这些感受决定着投资者对于投资秩序形成与演变的参与。为了更为具体地讨论由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体现的参与,我们将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包含的投资者的感受、投资者的参与态度,定义为参与指数。参与指数表明投资者对于自身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与影响力的感受。

参与指数是由投资者的动机而得到的。参与指数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投资者所形成的动机表明投资者对于自身收入水平、财富水平从而自身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和影响力的一种定位、一种判断,即投资者对于自身现状的一种认知感受;第二,动机表明投资者的一种期待和意愿,体现投资者的预期及预期的强度;第三,动机还表明投资者在对现状的感受、接受及预期意愿的基础上,所愿意进行何种程度的准备(准备作出什么样的投入、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体现在金融活动中的选择就是准备承受什么样的风险)。3.投资者群体

不同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带着不同的动机,而不同的动机则反映了不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的不同感受,因此,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参与指数。当然,投资者的动机不是唯一的(在实际调查投资者的动机时,调查问卷列出多项动机供被调查者选择,且不限制被调查者只选择一项动机),但是,投资者之间的相互聚集,必定是唯一地源于他们之间在感受上的相一致,感受的一致决定着投资者在利益企求上的一致。投资的发生在根本上是与人们自身对现状、对未来的主观感受与预期相联系的。

所以,参与指数相同的投资者地聚集为一类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可以有不同的动机,但投资者最终要归属于某一类由参与指数标示的群体。不可能在由参与指数所标示的投资者群体之外,再构造出另外的投资者群体。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及财富水平等客观指标虽然可以描述投资者的人口属性和特征,但却不可以决定进行投资的投资者的群体划分,投资的发生要由投资者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具有相同客观特征但主观感受不同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往往要发生冲突,而主观感受相同但客观特征不一致的投资者,却一般能够在投资决策上取得一致。

这里的投资者群体是纯粹主观的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可以在客观特征上毫不相同,他们之间也可以是完全互不相识的。他们之所以聚集为一类群体,完全是由于他们对于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相同感受,以及由于相同的感受而同样地选择了符合他们感受的产品,因而,他们是在投资决策过程的活动中聚集为一类群体的。同样的,这里的投资者群体的演变也纯粹地是由主观决定的。当投资者的感受发生变化时,投资者群体的类型与组合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投资者群体的形成与演变取决于主观感受,是不可确定的。实际上,投资者群体中的成员自身并不意识到自己是属于哪个群体的,成员之所以会成为某类投资者群体的成员,只是他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投资者参与指数的获得,是通过对投资者的初级动机的理解与数据处理,同样是以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其参与方面的作用为前提的。

4.规则、秩序与不确定性

由动机而聚集为一类的投资者群体,最终要形成为具有特定投资风格的金融组织机构,各类不同风格的金融机构通过选择、运用与其风格相对应的金融产品,或通过创新设计与其风格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参与投资决策的形成。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群体从而不同风格的机构,在参与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在投资决策过程的互动中,要遵循既定的规则,而既定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及其所形成的制度规则体系,构成了金融系统的规则。投资者群体(机构)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投资活动。

但是,这些规则并不最终决定投资决策过程。投资者群体(机构)在遵循这些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产品的不同选择、运用与创造,形成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实际发生作用的金融产品的种类构成与数量构成,这些不同投资者群体(机构)所选择的金融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就代表着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不同力,因而,不同金融产品的数量、种类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就构成对投资决策最终发生实际作用的投资秩序。

因此,投资秩序是与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投资者参与指数、投资者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投资者、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参与指数、投资者群体,是理解秩序的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要素。投资秩序的不断演变正是源于不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不同的主观感受,以及由于不同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不同的参与态度。对于秩序及秩序演变的理解依赖于对于人的动机的理解。这样,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两种互动来理解投资秩序的演变,一是投资者从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互动,二是既定的金融系统规则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既定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构成的规则,规定着投资者的选择,但投资者通过对既定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选择运用、通过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又不断地演变着既定的金融系统规则,投资者与既定金融系统规则之间实际形成互为建构性( interconstructionality) 的关系。

当我们从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出发来理解投资秩序的时候,那么,投资秩序是一个无形的、主观的、不确定的结构,也正因为秩序的这种特性,才决定了秩序的形成与演化是非设计的,是自生自发的。所谓不确定性,就是秩序的这种非设计性。一旦我们认识到实际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是这样一种性质时,我们就可以理解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实际上是受到不确定性的规定。

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不确定性的存在。首先,由投资者动机变化而导致的投资者群体的变化。动机的种类会发生变化,有些动机随时间而不再存在,新的动机类型则不断生成。与动机种类的变化相对应,投资者群体的类型当然要不断地变化。第二,在不考虑动机类型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单个投资者的动机会发生变化,当投资者以新的动机代替原先的动机时,这个投资者就从原来的投资者群体中转移出去,加入到新的投资者群体中。这时,不同动机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原来重要的、较为广泛的动机,可能变为较不重要也较不广泛。在这里,存在着个体成员的流动,并且仅仅是个体成员的流动,不存在投资者群体从某一类动机中转移的。这是因为没有既定的投资者群体,投资者群体是因投资者动机而聚集的。当动机不存在时,群体就消失;当单个成员的动机变化时,动机之间的结构从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结构就发生变化。第三,在不考虑动机种类、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动机群体的组织化程度的变化可导致群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实际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发生变化。

5.秩序结构与群体理性

尽管参与投资决策的投资者是各不相同的个人,但投资者的主观感受却不必然地因人而异,因而,投资者群体的类别数量,将因投资者主观感受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发生变化。从极端说,当全体投资者的感受趋同并完全一致时,这时实际上就存在着一个投资者群体;当每个投资者的感受均不同于其他投资者时,每一个投资者自身就成为一个群体。参与投资决策的,是投资者群体,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即使这时每个投资者各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从而各自成为一个群体,我们也说是投资者群体而不是投资者个人参与投资决策。因为,只是有了群体,投资者的初级动机才能有次级动机即参与动机的含义。

由投资者个人到投资者群体,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二是群体与群体的关系。第一个问题涉及到群体理性,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秩序结构的问题。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由投资者个人到投资者群体,只是表明投资者个人从选择到参与的某种转换,基本的决定力量仍然是投资者个人,群体并不成为一种脱离投资者个人、外化于投资者个人的存在。同时,投资者群体本质上并不具有比投资者个人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说投资者群体本质上并不能改变投资者个人的无知,投资者群体同样不可能对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有完全的了解,投资者群体的理性同样体现在其参与到投资决策过程中,保有其在投资决策中的权利。

由投资者主观感受从而参与指数到投资者群体,投资者形成了自组织,有了与群体自身的参与指数相对应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这样,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单个投资者之间无组织的互动就变为机构投资者之间有组织的竞争。尽管机构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下一样的处于理性受限制,但机构投资者毕竟加入了组织的因素,有了组织化的力量。这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即决定投资决策过程的投资秩序被某类群体所主导,意味着投资秩序的演化可能被某类群体或某几类群体的意愿所左右。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秩序本身的不确定性与演化实际上就无从谈起。这说明要对投资秩序作进一步讨论。秩序及其演化本身的非设计,并不意味着秩序及其演化是不可理解、不可讨论的。

投资秩序源于投资者的参与指数,不同投资者有着不同的参与指数,我们实际上无法对不同参与指数进行比较,但不同参与指数共同构成决定投资决策的投资秩序,不同参与指数形成一个参与指数的结构,这一参与指数的结构就代表着投资秩序的结构。通过对投资秩序结构的讨论,可以理解不同投资者群体在投资秩序中的作用。秩序与不确定性是密不可分的,因而,秩序的结构与不确定性的程度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解参与指数及参与指数结构的变化,我们将能够对秩序结构作出适当的评论。

对于投资秩序,重要的是保持投资者个人对于投资者群体的最终决定,并保持每一个投资者群体具有对于投资秩序的最终影响力。

三.动机和预期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

人民银行所进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是为了及时把握居民储蓄 心态,对储蓄的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为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的目的而设计的季度调查制度,调查起始于1995年第一季度,问卷的调查也已经随着形势的发展于2000年第一季度做了较大调整;问卷主要内容为了解居民对实际货币收入的主观判断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物价水平的主观感受和未来走势的预期、存款和取款动机、持有现金的动机、对于物价和利率变化的心理反映、以及储蓄的分布特征等状况。

因此,居民储蓄调查问卷所提供的调查数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动机的数据,体现在问卷中被调查者所选择的储蓄目的和用途上,这些动机包括:购买高档消费品、结婚、正常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费、养老、防意外事故、得利息等;二是关于投资者自身客观背景的数据,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收入、家庭人口、职业、所在城镇等;三是被调查者对现状的主观感受、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方式、以及投资对象的选择等方面的数据,具体有:(1)投资者对现状的主观感受,包括:对于当前物价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利率水平高低的认知等;(2)投资者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包括: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变动的判断等;(3)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包括:在假定的物价、收入、利率变动条件下的抉择,投资者手存现金的抉择等。

根据调查数据的这一特色,我们把被调查者对于储蓄动机的选择作为数据处理的切入点。可以认为不同的动机代表不同的投资者群体,这样,通过对动机选择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由不同动机所代表的不同类别的投资者群体,并通过动机结构的变化来讨论投资者选择及投资者群体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