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意识;兴趣;合作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以及人们今后该如何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的解决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教育学生养成低碳环保的好习惯做起。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希望,以及人们对资源的合理运用。

一、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随着日益发展的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产生的恶果就是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用于工业发展的资源也越来越匮乏。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现状,产生一种危机感,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于低碳生活的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资源缺乏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爱护环境的潜意识和培养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学生是相对而言年龄比较小的个体,而意识和习惯的形成从学生抓起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学校也可以积极开展有关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的活动,如植树、节水、节电、多步行、不浪费粮食、多节俭、对垃圾进行分类等活动,号召学生积极投身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步行上学,争取吃完每一顿饭,做到不浪费粮食。在学校要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学生一定要关灯。每个学生随手的一个动作,都可以节约一定的资源。因此,只有每个学生真正投身于保护环境的实践当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不断地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二、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参加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的活动,可以认识到不同的废弃垃圾对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破坏,对于不同的废弃物应该做怎样的处理。而破坏环境严重的大多是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物品的乱丢乱弃,如废弃塑料袋不容易被分解,会造成“白色污染”等。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塑料袋不能被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

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学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要完全根据地图完完整整分析一个地方的气候和环境对他们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开展与保护环境有关和低碳生活的活动,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大难题。这样的活动与教育,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地理环境动态,可以让学生在环保方面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环境污染方面拥有自己的见解。随着学生们参加的社会实践的积累,他们会发现环境中的资源状况、气候、地形等都与所学的地理知识有关,并且地理与环保息息相关,便会喜欢上地理这门课,体会到这门课蕴藏的趣味。

三、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所蕴藏的力量却是无限大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见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然而,当今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团队合作方面缺乏一定的实践,这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會有一定的影响。而开展学生环保与低碳教育则会有一系列的团队合作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相处,以及如何合作才会让效果达到最大化。而这些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也是必要的,是一个企业最看重的地方。因此,从学生时代就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而有关环保和低碳生活活动的开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如每年都会有学生参加保护环境与低碳生活的创新方面的大赛,不少学生都拿出了自己的创新发明,然而这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由一个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的。而在发明的过程中,他们之间需要做大量的沟通与协作,少不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而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能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的观念,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产生的巨大作用力——这种能力在每个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是每个人未来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四、结束语

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的教育对未来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不仅要承担起环保的责任,还应该将更多的有关环保和低碳生活的知识传导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争取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常识。只有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让这个社会跨出一大步。教师积极开展一系列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增加自己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将来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孔德龙,章林.低碳教育:学生习惯养成的新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31).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地理教学

一、低碳理念的提出

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协商如何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低碳运动已经成为一场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2009年12月7日,以“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为称号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开幕,有192个国家参加,几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政府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随即一股强劲的低碳旋风开始席卷中国,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迅速渗透到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代在发展,人的认识也随着不断地变化。肩负培育下一代重责的学校也应紧扣时代的脉搏,用切合实际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新理念去教育学生。

二、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培养学生低碳生活意识

要使学生养成低碳的行为,首先应当培养其低碳意识。初中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可能并不成熟,并不完善。所以,在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基本的理论观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阐明,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正确的思想意识。

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七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内容时,就可以把教材内容加以适当加工和延伸。教材中论述“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时,更多的是以大气污染物为切入点,论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关于日常生活和和工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空气质量,如何减缓全球升温的趋势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理论较少。那么,结合“低碳经济”的理念,就可以对此作进一步的补充,告诉学生这样的理念: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每个人都注重在生活消费中降低碳排放量,这样累积起来的所能减少的碳排放量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就可以为减缓全球气温升高做一定的贡献。

其实,生活中少用一张纸,少用一度电,都是减碳的具体体现。同时,可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如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以提醒全球关注气候变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温室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通过这些阐述,学生就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想避免环境对人类的报复,就必须从自我做起。因而低碳经济并不是看似与自己无关的事,而是可以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入手。

同样,低碳经济的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进行渗透。最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拥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能分辨不同的行为与碳排放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是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三、在课外实践中贯彻落实低碳理念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仅仅是为养成教育做了铺垫,要想让低碳理念渗透学生的生活,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行为,实现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习惯的变化。

我校每年利用各种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相关活动,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通过举行“绿色行动实验班”的申请、评定和授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绿色消费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通过举行“节俭班级”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节水节电的意识。此外,创建校园环保监督岗,推出“低碳金点子”征集活动,校园闲置地补绿,邀请专家开设低碳专题讲座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他们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宣传者、实践者。

学校其他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将低碳的理念贯彻始终,节约每一分教学资源,并且尽可能地将可回收教学资源回收再利用,做到不滥发讲义,单面讲义再利用,随手关灯……渐渐地,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进而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先有一部电影《后天》,现在又来了一部《2012》,世界顷刻间毁灭的景象让人不寒而栗。虽然那些都是电影的画面,走出影院后,一切都还是那么美好。但是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抬升、臭氧层破裂……这些恼人的问题却真实地摆 在人们面前。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首府的这个冬天雾特别多,雪却下得不多,突然热两天,突然又降温。身边气候的变化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才是“治本”举措。以传统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尾气排放作为重要的污染源,成为我们大家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

在国内,虽然汽车行业的排放占据全部排放的比例不高。但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惊人。

现代汽车文明不能以生态环境的极度破坏为前提。当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潮流,我们更需要可持续的“绿色环保”。虽然,前不久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离我们太遥远,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球公民,我们也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

虽然,我们无法做到不排碳,但可以少排。这并不是政府或企业的专属,普通市民也可践行“低碳”。如,选择购买油耗低的车型、少开汽车多步行或乘公交车、做好车辆保养,最佳状态是能降低油耗……

这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就像有人总是出门忘记关灯一样,不是不懂。而是无心……

我们憧憬并渴望“低碳经济,绿色家园”:那时,蓝天是真正的蓝色,不再戴有尾气和烟气的“朦胧面纱”;那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环境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替罪羔羊”。

过上幸福的生活,保护美丽的绿色地球。这个似乎有点矛盾的愿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实现。

“低碳”将成未来主导

自去年12月份哥本哈根环保峰会结束后,“低碳”一时间不仅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词语,同时也开始被众多人群付诸行动。本周,记者特意通过乌鲁木齐在线网上投票的方式,对首府众多消费者如何看待“低碳汽车生活”这一事件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有75%的有车一族表示愿意通过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及时、正确地进行保养等方式来降低碳的排放量,支持“低碳汽车生活”。但只有30%的人同意多支付金钱购买新能源汽车,从而降低车辆的碳排放量。

同为节能减排,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代表了大家对目前汽车生活的看法。正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汽车产业:在传统汽车车市火爆与排放目标超额的这对“矛盾”中,要如何通过面对面的冲击,迎来新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呢?七成人愿付诸行动

在整个调查中。有5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通过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降低油耗;有25%的人会在汽车保养过程中,使用一些可以节油的产品和方法。

在成功享受有车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之际,大部分车主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节能减排作一些贡献。

车主白先生表示,虽然我们也可以用少开车、多坐公交、多走路等方式来减少车辆废气排放,但这样买车的意义又何在呢?

当然,你也可以换一辆技术比较成熟的新能源车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面对昂贵的价格,究竟又有多少消费者能为这种公益的环保买单呢?

在调查过程中,有近70%的消费者表示,虽然自己拥护“低碳生活”,但不愿意为了购买一辆“低碳汽车”而多花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说明,就中国目前的消费状况来看,“低碳汽车”(主要指新能源、混合动力等)融入百姓生活的过程仍需一段不短的时间。

各车企看好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首府车市中尚能被大家广泛认可的“低碳车辆”主要为一汽丰田的普锐斯。这辆由电脑判断发动机工作行驶状态的混合动力型车,曾一直因为昂贵的价格而鲜有人问津。据其展厅经理陈营介绍,自普锐斯上市后,大家对它的关注一直就不是很热烈。希望今年国家对“低碳汽车”给予政策支持,能在不久的将来帮助普锐斯成为大众消费的主流车型。

自去年12月起,我国正式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原来的13个扩增到现在的20个,并将其中5个城市作为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试点城市。面对这一大力支持的举动,众多销售品牌汽车的老总都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内,谁能抢占上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谁就有机会成为汽车业界的“大腕儿”。

天汇汽车集团副总经理苏仲秋表示,尽管目前国家不用政策主导车市的意图很明显,但从新阶段出台的政策和整个国际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少不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且也将是今后汽车市场发展的重点之一。

链接:

新能源车就是低碳汽车

实际情况:在新能源车型里,很多产品还不成熟,也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可以节能减排。在判断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能耗和排放问题时,有两个误区我们必须注意。

首先,并不是以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的传统动力汽车能耗就商,其百年发展的成熟技术。不是新能源汽车可以轻松比过的。

其次,新能源汽车很多是以电能或氢能驱动的,汽车企业虽然宣称这些车能够实现部分或完全零排放,但这个零排放指的只是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没有碳排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零排放。看待这个问题要用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概念。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理念 室内设计 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3-02

对“低碳”概念的理解相对容易,但对于低碳生活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低碳设计得到真正落实十分困难,低碳生活成为普通人的生活习惯更是难以想象,当我们呼吁“低碳生活”的同时,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知不觉过起了“高碳生活”。在室内空间的设计和使用中,过度的奢华浪费比比皆是,将简单复杂化已经成了使用者彰显身份的方式,更成为了一些设计师展示设计能力的一种手段。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加以负面评价,但这与低碳时代的主题背道而驰,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无疑成了破坏环境的帮凶,在追求自身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没有担负起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 室内设计者应成为低碳设计的先锋军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50%的资源用来进行建筑,60%的木材资源被用到建筑上,50%的水资源也用作冲水或者建筑用水,60%的温室气体来自于建筑行业,我国是世界上年新增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建筑行业在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治理上有着重要地位。其实建筑就是不同的室内空间组合的产物,当我们抛开建筑框架和外立面不谈,剩下的就是室内装修的问题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2007年秋季家庭装修警示,全国每年仅住宅装修造成的浪费就高达300多亿元人民币,到现在为止只增不减,要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开支,又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做到以人为本,保护环境,是摆在我们室内设计工作者面前责无旁贷的义务。

从室内设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角度来看,低碳设计并不只是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奢华的装饰细节。室内设计工作者在低碳时代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他设计专业的同行,他们除了可以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引导消费者,用合理的设计满足消费者根本需求的同时,又能改变其生活习惯,使其朝着健康的生活方式迈进。同时,具有良好的行业道德、高超的设计能力和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是我们实现低碳设计和低碳生活的宝贵力量,因此为社会培养这样的室内设计人才,将低碳设计思维根植于室内设计者的思想中,就成了艺术类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系统工程。

二 应将低碳设计思维贯穿于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始终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设计质和量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这样的需求,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其中室内设计专业一直都受到众多学子的追捧,一些室内设计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经过几个月的短期培训就上岗就业,这就导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人员众多、良莠不齐,而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室内设计人才却寥寥无几。一个优秀的设计人才只精通各种制图软件是不足的,更应具备符合时代的先进设计理念。

在室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国内院校虽然课程体系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进而转至专业和实训课的课程脉络,整个大的环境基本相同,但最后往往形成了学生学了很多门专业课,却无法形成综合能力,工作后才发现一切都需从头开始,有的甚至除了抄袭,并不懂如何设计。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未能明白什么是设计,没有核心理念,更没有实践经验。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是关键,在实践课程中把低碳设计理念贯穿课程的始终,更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培养人才需要这样的理念来指导,拥有了这样的理念并把其融入设计,以引领消费者的生活,是室内设计者成就自身、为社会服务的内在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将低碳设计理念融入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实践教学中

资料显示,在低碳设计促进室内设计教学的研究方面,关于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已有很多,就此笔者不再展开探讨。仅是以实践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低碳设计理念的贯穿为出发点进行阐述。只有实训课程,学生才能切身地经历室内设计的完整流程和施工的全过程,为学生将低碳设计理念融入设计、融入生活提供良好的平台。

虽然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开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室内设计的很多细节里都可以做到低碳设计,只要我们以这样的理念作指导进行实践,不管成效有多少也是向低碳生活迈进了一大步。

从接到实践项目到完成,设计师要做的事情很多,如与客户沟通―进入现场勘察―设计与方案交流―绘制施工图―施工跟踪―完工验收,这也是实践项目教学的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诸多问题,现对流程中各环节如何以低碳设计理念为指导进行设计做如下阐述:

1.与客户沟通

这个环节中,从教者应让学生懂得设计师要迅速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解决问题,更要用好的理念引导客户的生活方式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沟通是传播低碳理念最直接的方式。

2.设计方案

这一阶段要考虑功能、整体风格、界面造型、材质、色彩、照明、陈设品等设计因素,各种设计因素的合理配置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现就如何将低碳理念融入到设计方案教学中,阐述如下:

第一,降低能耗、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是低碳设计的灵魂。在实践项目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低碳设计要从基础工程做起,水电线路设计要用最小的直线距离;多考虑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可节约电能,同时能减少空调热量的排放;在照明的设计中,大量的光照也是一种光污染,时间一久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尽量减少不需要的辅助照明效果,同时避免大面积使用发光材料;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作为能耗来源。

从造型设计角度看,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不建议做大量夸张又没有明确使用意义的造型,只为满足客户一时审美之需;用色彩营造空间气氛,合理的色彩配置可以使人心情愉悦,降低视觉疲惫感,再配上绿色的植物,不用进行繁冗的装饰也能够创造多种风格;合理使用材料也可以降低能耗,从材料上入手是最快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装饰材料课程中多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首先要与我们的设计相符合,同时应从安全系数、坚固程度、有无有害气体排放、导热系数等多方面去选择,可考虑用草、麻等天然材料。根据调查得出,88%的人愿意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选择环保材料来装饰室内空间。

第二,花小钱办大事。善用可循环材料,装修中剩余的辅料、旧的家具等可以变废为宝,教育者应将这方面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只要精心地设计使用,它们可以变成好的材料、好的陈设品。简约设计可以节省开支,降低能耗,少改动空间结构,有很多低碳的方式可以改变空间中不合理的现象。购买可灵活挪动和反复使用的成品家具,减少固定家具,去掉华而不实的装饰,使空间变得简洁清爽,这才是低碳设计,也是我们长远追求的效果。注重使用寿命的设计,除搬家、客户喜好等客观原因外,只能维持几年的设计是一种浪费,因此我们要注意引导未来的设计者,设计使用寿命更长的室内空间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对设计师职业道德和能力的考验。在设计过程和表现手段上,笔者认为手绘是一种很好的低碳方法。

合理的设计能让空间的低碳因子进入生活,少花钱不是不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未来的设计师的使命就是要设计舒适、安全、健康的空间,以客户为本是我们的宗旨。减少开支又能满足需要是客户的要求,同时也能达到低碳设计理念的应用要求。在设计方案这一阶段是实现低碳设计最核心的部分。

3.施工跟踪和验收

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设计师,在施工监理和验收的过程中应严格把关,为我们的客户负责。很多设计公司有专门的施工监理,但多数时候设计师也要亲自进入现场指导,不但可以减少浪费,减少污染,更能为环境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室内设计的教学工作者,在这个环节中发现的所有情况都需要很细致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室内设计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 结束语

低碳设计理念符合时展的需求,是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提出的一个先进理念,利国利民,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实践并传扬。室内设计师有机会更好地实施低碳设计,室内设计教育工作者将这种思想传递给未来的设计师,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更是每个艺术设计类院校追求的目标。将低碳设计理念贯穿于室内设计课程不是单一的目的,让低碳变成一种习惯,提高全民低碳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过上低碳生活才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建启、胡飞.艺术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曙.室内设计程序(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何新闻.环境艺术设计材料结构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5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气候与环境事件频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使得以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严重挑战。而消费行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其对于环境和气候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气候变暖等很多环境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消费者的行为,如家庭能源使用、汽车使用和垃圾处理等。因此如何降低消费活动的碳排放,发展以消费低能耗产品(劳务)和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消费行为[1-2],是近期低碳经济的研究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民收入稳步上升,农民消费活动也日趋多元化,农村生活用能消费所导致的碳排放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2001―2010年,农村人均CO2排放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城镇人口的1.87倍,2010年农村人均排放达到0.54t CO2当量,为同期城镇居民生活用能人均排放的81.82%[3]。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发生内在机理的研究,寻求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低碳化发展的关键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探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以便为政府的政策干预寻找可行的途径。研究者一般通过建立模型确定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居民实施低碳消费行为模式,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发生影响因素上,研究者目前比较有共识的是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发生可能存在显著的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包括对环境的态度、消费者对环境的认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环保责任感等。如王建明 等认为,低碳心理意识如个人对环保和低碳消费知识的认知及其对环境的责任感都会对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模式产生显著影响[4];张浩 等指出,消费者的低碳认知是形成低碳消费偏好的重要动因,只有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才能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形成[5]。贺爱忠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消费者的环境关心程度、污染感知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其生态消费[6]。除了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外,消费者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社会环境(制度和文化)也是影响低碳消费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王建明 等认为,低碳消费行为的个体实施成本和制度技术情境属于调节变量,当这些情境变量的影响微弱时,低碳消费模式主要受消费者低碳心理意识影响;当情境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时,则可能会大大促进或抑制低碳消费模式的发生[4]。贺爱忠 等则认为,制度和文化最终会以成本和收益的方式来影响消费者的决定,对低碳利益的关注是低碳消费的原始驱动力[7]。于伟认为消费者受到的社会群体压力能够增强其环保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对产品和服务绿色价值的认知,并间接影响绿色消费行为[8]。

由上可见,学者们对影响低碳消费行为因素的探讨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但是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采用社会心理学分析框架,借鉴“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TPB)建立理论模型,探究不同变量如何相互作用来影响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

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我国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和假设

对于居民消费活动的内在发生机理,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Ajzen于1991年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预测行为产生的最直接因子。所谓行为意向是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行为的可能性,行为意向越大说明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行为意向主要受行为态度、行为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认知这三个内生心理变量影响。如果个人对某行为的态度愈积极,所感受到外部规范的压力愈大,对该行为所感知到的控制越多,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的意向便愈强,反之则越弱[9]。计划行为理论目前已被应用于很多和环境相关的个人消费行为研究中,如对于绿色消费行为形成机理的解释[10]、对安全食品的购买[11]、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12]等,说明该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释是可行的。

文章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模型,如图1。由于消费者行为本身很难进行直接观测,或者观测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在消费行为研究中经常用行为意向来代替对行为的预测,有研究证实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或者最少也是中等强度的相关[13]。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是指农村居民对采取低碳消费行为概率的主观判断,衡量其会有多大的可能性采取低碳消费行为。

基于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模型,提出假设如下:

H1: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态度,即农村居民个人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总的评价和倾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低碳消费行为信念的强度,即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二是对低碳消费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评价。农民对低碳消费活动的结果评价越正面,意愿越强烈,采取行动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反之则越小。

H2:农村居民低碳消费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主观规范,即居民在采取低碳消费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施加的压力和影响。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很可能受到家庭成员、邻居、朋友以及基层政府村委会的影响。另外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也会成为农村居民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压力或动力,如有关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环保法律法规可以强化农民低碳消费的主观规范,最大可能地约束农户实施不利于低碳消费的行为。

H3: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控制认知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控制认知是指农民对采取低碳消费行为的相关知识、资源和机会的认知。如果个人具备低碳消费的相关知识,拥有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资源和条件,那将促使其采取相应的行为。如果缺乏低碳消费的相关知识、资源或机会,那么个人采取低碳消费行为的意向就比较低。

四、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

(一)问卷设计

依据所建立的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模型和假设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农户的人口特征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收入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家庭生活低碳消费情况调查。问卷设置了一些有关家庭低碳消费情况的题项,如家庭能源消费情况、一次性商品使用情况、垃圾处理情况等,以便对农民家庭低碳消费情况进行总体把握。第三部分是农户低碳消费行为调查,该部分题项测量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用1、2、3、4、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确定”“有点同意”和“完全同意”,请被调查者根据题项描述进行选择。对于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态度的题项包括:X1您认为农村居民应该关注节能减排以及环保;X2您认为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必要的;X3您在生活中很注意节水节电;X4您认为生活垃圾应该放到专门的收集点;X5您认为出门应尽可能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主观规范的题项包括:X6您家人都很注意节水节电;X7您家人很支持您购买环保节能产品;X8如果村里人都购买环保节能产品,您会更加愿意购买;X9村委会支持大家购买环保节能产品;X10现有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家使用沼气(省柴灶、节能灶)。对于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控制认知的题项包括:X11即使节能环保产品价格较高,你也有能力购买;X12如果你想买就能很容易买到节能环保产品(如节能电器);X13你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建设沼气池(省柴灶、节能灶)。对于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的题项包括:X14如果是具有同功能的产品,你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产品;X15您在平时购物时会尽量选择环保节能型产品。

(二)数据来源

2014年2月,笔者选择了东台县??港镇作为调查点。??港镇过去是以近海生产为主的渔港小镇,小镇居民多以渔业为生,近年来在巩固发展传统渔业的同时,小镇还致力于海产品加工业,农民的收入更加多元化。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与个案访谈的方法,调查了200户农户,有效问卷为177份,问卷有效率为88.5%。

被调查的177位农村居民,平均年龄32周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3年。被调查者中非农收入为主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9.2%,以农业为主要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渔业)的农户为30.8%,而农业与非农业并重的家庭为30%,收入的多元化由此可见。在对被调查农户家庭低碳消费生活调查上,家庭炊事能源消费中煤气使用比重最大,约占45%;其次为秸秆、薪柴等,占比25.99%,电能使用所占比例为20.34%,使用沼气的比例最低,仅为8.67%。由此可见,秸秆、薪柴等高碳能源依然在农村炊事能源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家庭收入较低的农民家中。

平时买菜购物时约有1/3的农村居民会使用环保购物袋,而2/3的农民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很多人没有使用环保袋的习惯,都只图一时的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66.67%的农村居民会倒进垃圾桶,有专门的垃圾处理中心收走。但有些小村落公共设施建设落后,因为没有垃圾桶,居民会随意地扔在家附近。

五、实证研究

本研究基于所建立的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模型,拟采取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一)样本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量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幌凳?来检验量表的可靠性。一般来说,量表的?幌凳?在0.6~0.7之间说明可以接受,?幌凳?在0.7以上说明量表的可靠性较高。根据信度检验结果,删除了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较低的题项,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量表有较高的信度,能满足研究的要求。

量表不仅要进行信度检验,还要进行效度检验。效度检验即检验量表的测量结果是否能有效地反映想要考察的内容,效度越高说明量表越可信。测量发现,整个样本的KMO为0.809,并通过了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1 329.72(P=0.00),P值达显著,表明量表适合做结构方程分析。

(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分析

本研究利用样本数据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活动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构方程软件AMOS的运算结果如图2所示,该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主要拟合指数都在合理范围之内。由图2可见,三个假设在本模型中都得到了证明。低碳消费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为0.5,T=2.44,p

(三)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低碳消费的认识和评价即其态度对是否采取低碳消费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点和很多文献的结论一致。另外农村居民感受到的社会制度文化的压力和重要人物的看法对其实施低碳消费行为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说明社会主观规范是促成农民低碳消费行为发生的重要动力。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控制认知对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影响,即能否实施低碳消费行为要取决于被调查者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能力和机会,但路径系数仅为0.2,说明其影响力小于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后两者路径系数分别为0.5和0.51)。这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被调查农村居民总体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较少,低碳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调查中发现有52.7%的农民表示对低碳经济有所耳闻,但也并不清楚具体内涵。二是由于低碳消费并没有形成社会风气,农民的消费行为较容易受到亲朋、邻里及村组成员等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而相互攀比。这种并不强烈的低碳消费认知以及尚未形成的低碳消费社会风气决定了农民个体即使有能力、资源或机会进行低碳消费活动,其行为意向也不会有多强。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模型,通过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本研究中,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态度、低碳消费主观规范和低碳消费行为控制认知对低碳消费行为意向都存在显著的影响。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对于解释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意向有较好的解释能力。第二,低碳消费行为控制认知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如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系数大,这和农村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及尚未形成低碳消费社会风气有密切的关系。

针对研究得出的结论,政府是建设农村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建议对策如下:

首先,加强对低碳消费生活的政府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贴近农村居民生活的低碳科普宣传和惠农政策讲解等活动,促进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增强农民对节能减排低碳消费活动的认识和评价,从行为态度的转变上积极影响低碳消费的行为意向[14]。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环保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就象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孩子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范围不同,但分量和目的是相同的,都应当把这份责任和义务渗透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当怎样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呢?

在新版的化学教材中,有两条线贯串全册教材:一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二是始终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下面就新教材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在讲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后,联系近来倡导的“低碳生活”,一方面解释“低碳生活”的含义,告诉学生“低碳生活”并不难,只要平时多留心、多动手就能实现。比如电脑、电视不用后,随手切断电源,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少开一点空调可节省用电,这就属于“低碳生活”的范畴。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7篇

一、明确生活常识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是:“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根据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有关普及学生生活常识贯穿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中的热能的应用;生活中电能的运用;生活中省力的办法;生活中的光能的运用;这些生活常识对我们在交通、环保、餐饮、护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以致用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涉及面广、对现代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科学生活、环保生活、低耗生活、安全生活等离不开物理知识,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弄清原因,有助于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增加生活常识。

家用轿车。小型客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物理知识对我们购买汽车有什么影响呢?汽车的底盘质量大,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快速行驶时的稳度。流线型车身,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可以省油。座椅宽大,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乘坐舒服。司机和前排乘客系好安全带,防止惯性的危害。汽车爬坡时调为低速,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增大牵引力。夜间行驶车内一般不开灯,防止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汽车尾灯灯罩将射来的光线反回,保证后面车辆安全;夜间两车相遇打开近光灯,防止强光刺激对方司机看不清。家用轿车的物理知识非常广泛,保护车子,安全节约。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个新概念,但关注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低碳生活,听上去好像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其实生活中处处能够低碳,耗能减少,降低碳排放,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交通工具使用电动车,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没有二氧化碳排放。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成热能,节约电、气,减少能源消耗。

省力技巧。四两拨千斤,根据杠杆原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当动力臂很长而阻力臂很短时,就可以“四两拨千斤”了。这和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的原理是相同的。人心齐,泰山移,分力的方向一致时,合力就等于各分力的和,此时合力最大。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一个巴掌也就拍不响了。

厨房物理。电高压锅煮饭、电炒锅煮菜等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解冻、加热、烘烤。这些比液化气耗能少,省钱、省能。菜刀经常磨一磨,刀刃薄,减小受力面积,切菜省力;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刀刃有油,切菜时,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还可以防止生锈。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不烫手。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使两者脱离。

三、思考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学会创新

生活中的许多物理表象蕴含着物理原理,让学生找到这些原理并在生活中的其它方面进行运用,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表象和本质,结合学到的物理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理解得出的结论。例如,我们现在的电冰箱里的致冷物质已经更新,用环戊烷代替了氟利昂,找找这样做的依据?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探矿工程技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转变产业结构等来最大程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源在不断的扩大应用的范围。所以在新时期要加大提高探矿工程的技术,减少在探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大力提倡低碳经济。

我国在矿产资源消耗中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就是依赖资源的消耗,怎么样保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是一个很重要而且需要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先天性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其他矿产资源燃烧产生的将近一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成本要比在发展中保护环境的成本要多很多倍,其实我国经济虽然在蓬勃的发展,但是去掉环境污染的代价,可能损失的不是一个小数目,每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转变的代价都要花费300亿左右,是个很巨大的支出。因此,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国家要加强能源部门的调控,主动为发展低碳经济保驾护航。

二、探矿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探矿工程技术仍然是唯一能从地下取出实物岩矿样品的勘查技术方法,其与低碳生活的关系,首先表现在通过钻探的方法,寻找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外的新型洁净能源,如核能、地热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2个方面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一是部分替代了传统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提供动力源泉(如核能、地热能),二是这些新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探矿工程技术直接服务于低碳经济,这是该项技术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方面,碳储存井的钻凿及封存、矿井瓦斯抽采、地热能的勘探开发利用等;

探矿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资源勘探开发效率的提高及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碳汇和碳储等技术手段。

三、探矿工程技术与碳储

碳储存或者固碳是一种用于对捕获的二氧化碳进行安全储存的技术,防止其再泄露到大气中。地质固碳是在碳捕获后,把其储存在地下深层的地质结构中。用于碳储存的大多数地质结构是深的盐井或者枯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层。碳储存好的地质结构需要上面覆盖无孔岩石层的多孔岩石层。压缩后的二氧化碳通过钻探到岩层的深井注入岩层中。在地下800~1000 m的深度以及高压下,二氧化碳就变成液态,因此其可以在多孔岩石层中流动。在其流动过程中,因受浮力影响,趋向于向上流动,这样在多孔岩石层上覆盖的无孔岩石层对这些碳储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于碳储存的另一个地质结构是煤层。煤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使其免于排放到大气中。深的盐层也可用于碳储存。盐层是富含盐水的多孔岩石层,它们含有的矿物质可与注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形成固态碳酸盐,以此来储存二氧化碳。

碳储存要求钻掘碳储存井,需要钻探技术作为支撑。矿井瓦斯抽采不但避免了储存于煤层中的甲烷气体直接排人大气中,而且可以变废为宝。煤矿瓦斯抽排井是以钻井方法在煤矿地面和井下工作场所之间建造的一种用于输送井下抽采的瓦斯,并集中回收利用的特殊工程通道。近年来煤矿瓦斯抽排井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瓦斯抽排井的钻孔直径一般为600~1200 nllll,钻孔深度在300~1000 m不等。

四、发展新型的低碳产业链措施

(一)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要加强低碳环境方面的法治建设

一个好的政策,有时候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保证,有法可依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前提,因此,立法机关要注重环境方面的立法,对那些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过高的企业予以整顿。从法律制度上推动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藻类产业

藻类是二氧化碳的天敌,对二氧化碳消耗最快。藻类作为一种浮游植物,每100ml的藻液要消耗18g左右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被藻类液吸收后,在光合作用下,转变为藻类的细胞壁,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藻类和能源藻类,把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三)相关的部门要加大工业的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社会好多绿色产业和生产业都是来自工业设计,因此,国家要重视工业设计,大力的发展高科技产业,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淘汰那些旧的落后的能源消耗技术,开发新的节约型能源消耗技术,与此同时还要减少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五、探矿工程技术与能源勘探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能源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有发生,能源自给率已下降到93%左右。近几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了50% 。弥补能源缺口,一是靠勘探开发新油田、新气田及新煤矿;二是在老能源基地深部及周围勘探寻找新的能源储量,并提高开采技术水平,提高现有能源基地产量。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都需用到钻探方法进行勘探。

但是传统矿物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总有一天会枯竭。因此,不断寻找新能源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众多勘探技术方法中,钻探技术仍然是唯一能从地下取出实物岩矿样品的勘查技术方法 。水力发电坝址的工程地质勘查需要钻探工程技术的支持;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也涉及大量的岩土钻掘工程量。

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除了少数可直接利用的地表温泉外,多数需要大量的钻探工作量进行勘探开发。以河南省为例,其地热资源热储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2% ,已探明的经济型地热资源总量折合1.15 X 10mt标准煤 。已钻凿的地热井数有73口,井深在1000~3000 m之间。河南省地热资源主要用于生活、温泉洗浴、房产开发、酒店及休闲娱乐等方面,截止2010年,全省地热资源开采量为67364.63万IN /a。干热岩热能的勘探开发是钻探技术重要服务领域,干热岩储存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用于发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深井将高压水注入地下2000~6000m的岩石,使其渗透进入岩层缝隙并吸收地热能量;再通过另一个深井(相距200~600 m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气提取到地面;取出的水、气温度可达150~200 qC,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

结束语

提高探矿工程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都要为发展低碳经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同时也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金昌.探矿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12).

[2] 叶建良,王达.重新构建探矿工程技术管理体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J].探矿工程,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