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设计;设计文化;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所有设计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是设计的客体。人类在依赖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在极力将“自然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尽管设计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改造自然地理环境,但并不等于设计活动可以脱离自然地理环境的束缚而随心所欲的进行,因为任何设计,都不可能在超越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发生、发展,换言之,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设计存在制约作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从延边到北海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正如成文于周秦之际的《禹贡》中所描述的我国古代的地理环境:“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些天然屏障为我国文化独立发生发展提供了可能,并且减缓了域外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使其保有很强的连续性,从而形成了一脉相承、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但同时,这种隔绝也滋长了“足乎几无待于外”的封闭自足意识。

正是设计文化的多元一体,才更折射出地理环境的丰富与复杂。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国土上,56族人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在不同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食物来源于不同的动植物,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从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生活习俗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思维方式、社会生活习俗、社会制度又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有这些反过来又决定着对设计产品的不同需求。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需要,带有地域特色的设计产品应运而生。因此,不同自然地理化境下的设计与设计文化是各异的。

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河汊较多,为了出行方便,人们的房屋也通常采用房前街巷而屋后为水道的样式,舟船为该地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相反在北方地区,则是平原为多,四通八达的马路使得车辆成为人们首选的出行工具。《史记•河渠书》中“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正是交通工具(设计产品)因地而异的最好写照。

中国西高东低的自然地势走向,决定了河流由西向东的基本流向,与之相反,山脉则多为南北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东西向文化上的交流。由于我们众所周知的地大物博之由,先祖对于海洋的重视程度自古以来就远远弱于对河流的重视程度,换言之,中国是一个注重大河文化的国家。在重多的河流区域,如黄河、长江等几乎都有人类文化的遗迹发现。但由于地域不同,各文化遗迹所属的文化类型也不尽相同。

黄河流域出土有大量彩陶,半坡、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彩陶上多饰有鱼类纹,而同处黄河流域的半山、马厂文化类型的彩陶则以几何纹为代表,其中神人纹尤引人注目。长江流域则以玉器为多。以玉琮、玉璧等为代表的良渚文化,器物上则以夔纹、饕餮纹等为多(图1)。由此可见,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并被发掘的文化遗址各有典型器物,不同器物上或绘或铸或刻有各不相同的典型纹饰,这些器物及纹饰在向世人展现先民们生产生活用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该地区的文化及习俗。

图1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与外界的交往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地区与外界交往频繁,相对开放,在此我将这一类型的自然地理环境归类为开放型的。而边远地区及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的接触甚少,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我将其归类为封闭型,两种类型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设计的影响各有利弊。

地处交通要道、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人们与外界的接触频繁,经此地南来北往的人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从而带动该地经济的发展。除了新技术的注入之外,人们的思想也更为开放,思维方式不再固守旧式,相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对该地区发展有利的一切事物,更有可能做到“海纳百川”、“包罗万象”。这类地区的设计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无疑,这样的变化对设计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这种开放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设计,由于受外来种种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所保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就相应的在减少,所呈现的是一种多元文化交流后相互融合的特征,如唐代的长安,长安可谓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商业的空前繁荣使之成为世人皆向往之地,长安城内胡汉杂居,这使得本就处于丝路重地的长安城多元文化杂糅共存。我们从胡、汉共乘一头骆驼的三彩骆驼俑就可见其一斑。(图2)

图2

与外界接触少的封闭型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设计又呈现出另一番特征。由于与外界的几近隔绝,必然与外界的接触机会甚少,更谈不上相互交流。这就导致新的技术不能引进,从而造成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并且很难出现新的设计产品,那么设计也只能或维持原样或在原来的基础上缓慢发展。当然,由于当地经济的落后,人们对于新产品的要求并不高,更多的只是世代相传的手工艺。

自然地理环境的长期封闭,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人们思想的相对保守,思维并不是很活跃,并且人们习惯性的将眼光聚集在本地区内,他们更擅长继承和发扬本地区、本民族的手工艺,同时也对新事物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甚少,该类地区更好地保留了自己最原始、最本真的习俗与文化,套用现在我们常用的一种说法就是“更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东西”。这些灿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无疑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我们现在大力提倡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主要存在于这些地区。正是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养育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与设计的关系密切,有时甚至对设计起决定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功能的设计产品为人类所用,但这种决定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自然地理化境对设计的影响则相对减弱,同时,人类在不断将自然之物改造成为我之物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与设计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因此我们只能说二者关系密切,无论谁决定谁,都是相对的。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指标体系;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K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构建自然地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资源、气候、地理状况3个方面建立聚类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系统性。从各个地区的特点出发,把能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②数量化。聚类分析采用的是数量化指标,一些数量指标是通过其他数量指标组合而成;③可比性。聚类分析要切合实际,操作性要强,并且具有可比性;④完整性。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要科学、完整地反映自然地理环境。

二、广东省21个地级市自然地理环境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样品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样品间的亲疏关系,按其亲疏程度自然地、客观地分型划类,最后得到一个能反映个体间亲疏关系的分类系统。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能避免人为的主观随意性,能较客观地、定量地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分型划类。本文首先为了消除数据间的量纲的影响,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Z标准化处理。然后,通过SPSS逐步试验各种方法验证之后,发现采用系统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选择欧式距离的聚类效果最好。

三、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按照表1中的三个方面,我们收集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2010年统计数据,应用模型对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聚类分析。

①资源方面聚类。根据表1的相应指标进行聚类,其聚类结果见图1。由此可把 21个地级市分成三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包含肇庆、梅州、河源、惠州、阳江、韶关、清远、茂名8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森林覆盖率平均约为64%,平原占陆地面积平均约为17.81%,水资源总量平均约为160.91亿立方米;第二类包含深圳、珠海、东莞、潮州、揭阳、广州、汕尾、江门、云浮9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森林覆盖率平均为47%, 平原占陆地面积的比重平均为39.13%, 水资源总量平均为45.68亿立方米;第三类为佛山、中山、汕头、湛江4个市辖区。其基本特点为:森林覆盖率较少, 水资源总量较高,平原占陆地面积的比重范围为51.9%到80%。

②气候方面聚类。根据表1的相应指标进行聚类,其聚类结果见图2。由此可把 21个地级市分成三类, 结果如下:

第一类包含河源、清远、茂名、揭阳、潮州、汕头与梅州7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全年平均气候为22℃,最高气温均值为38℃,最低气温均值为0.23℃,年均降雨量与日照时数较一致;第二类包含深圳、珠海、佛山、广州、湛江、东莞、惠州、阳江、汕尾、韶关与肇庆、云浮、江门13个城市。该类基本特点为:整体的平均气温不高,并且降水量丰富,日照时数较长;第三类为中山市,其基本特点为:整体的平均气温为22℃, 最高气温较稳定,降水量较充足,且日照时数较高,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③地理方面聚类。同样根据表1的相应指标进行聚类,其聚类结果见图3。由此可把 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分成三类, 结果如下:

第一类包含肇庆、梅州、河源、惠州、阳江、韶关、清远、茂名8个城市。该类基本特点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的范围为7946到19036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均不大;第二类型包含深圳、珠海、东莞、潮州、揭阳、广州、汕尾、江门、云浮9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都很大,同时比较而言, 居住用面积平均值较其他的要低;第三类型包含佛山、中山、汕头与湛江4个城市。其基本特点为: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相差很大,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居住用地面积不大。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我们找到了自然地理环境接近的市区,从而有利于广东省内各市进行比较和提高。聚类分析模型为实现广东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甘健胜.区域社会生态环境状况聚类分析模型及其应用――以福建省九个设区市辖区为例[J].东南学术,2006.

[3]田冰,等.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安徽省城市综合实力分析评价[J].金属材料与金融工程,2007,35(4):57-60.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3篇

一、试卷基本情况、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

1.必考选择题结构和分值

二、2013年地理高考试卷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有下降的趋势。已经有三年地球运动“日照图”“瓶颈”题没有出现。气候类和洋流类等自然地理部分也没有出现较难的题。

2.每题必有图,以图为载体。

3.等值线方面的试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出现了,今后复习和辅导中还要重视。

4.人文地理分值所占比重大大下降,自然地理分值大幅提升,给以后的复习重点增加了不确定性。

5.“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部分成为今年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重点

6.以往命题的重点部分,如地球运动,今年命题范围没有涉及。天气、自然带、人口、等值线、气候、工业、农业、城市仍然是重点考查对象。

三、今后高三复习的建议

1.继续加大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加大训练区位、原因、特征、影响、条件、措施、意义、变化,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常见中心词的训练力度。

2.继续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

高考每年都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来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果区域地理基础不牢固,地理就考不了高分,甚至得分将很低。区域地理部分应继续关注该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答题才能得心应手。

3.三年来地球运动未命题应该理解为一个特例,而不能作为今后地理备考复习的指导方向。

4.今后自然地理(等高线、天气系统、气候、洋流、河流)和人文地理(人口、工业、农业、交通、城市)部分的命题有继续出现的可能性。

5.应继续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训练。

6.应继续训练地理开放性题型。

7.指导学生归纳答题方法、答题模式,规范专业术语,学会套“模式”。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要素;高考;重要性

地理这门课程是云南省高中文科必修课程,在高考中以文科综合的形式测试,占有100分的分值。地理这门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其中自然地理知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然地理环境由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组成,掌握好各个地区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概况,高考地理就成功了一大半,本文将从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题型和所占分值以及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如何复习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等方面分析其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的重要性。

一、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

通过对云南省近五年文科综合测试真题的分析发现:2011年云南省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出现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相关考题,2012年云南的高考文综中出现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相关考题,2013年至2015年云南省的高考文综中均出现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关考题,由此可见,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为100%。

二、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题型

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型均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2011年考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012年考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013年至2015年均考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由此可见,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均为云南省高考必考考点。

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所占分值

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在2011年云南省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所占分值为50分,其中选择题为16分,非选择题为34分,在2012年所占分值为48分,其中选择题为12分,非选择题为34分,在2013年所占分值为62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42分,在2014年所占分值为52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32分,在2015年所占分值为48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28分,由此可见,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地理中所占分值均为50分左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高考备考过程中如何复习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

地理这个学科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科目,在每年高考中所涉及的考点纷繁复杂,如果不对高考考点进行仔细的分析提炼,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就会抓不住重点,变得很被动。所以如何复习好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十分关键。

(一)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

高中地理课程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有三本教材,选修有三本教材。其中必修一主要是地球概论和自然地理概况方面的内容,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必修三主要是区域地理方面的内容。选修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以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点从必修一和必修三以及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它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逐步让学生意识到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性。

(二)以大洲为单位分析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世界共由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七个大洲组成,每个大洲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可以大洲为单位,先掌握每个大洲的地形、气候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概况。以亚洲为例,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有11种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每一种气候对应相应的典型植被和土壤,河流呈放射状向四方分流。

(三)以地形单元为单位分析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每个大洲都由高原、山地、平原等众多地形单元组成,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都会考某个具体的地形单元,分析每个地形单元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概况,有助于考生更好的掌握每个地形单元,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以云南省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第37题第(1)题为例,要求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知道宁夏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四)以国家为单位分析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个复习掌握肯定不现实,所以考生必须首先分析近几年高考考题,找出常考国家,再以国家为单位,分析每个常考国家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以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第43题为例,要求判断美国甲、乙两地自然灾害的种类,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要素。

综上所述,无论从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出现的题型还是所占分值来看,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地理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复习备考策略,因此,每个文科考生都应熟练掌握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复习备考策略,以便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材研究发展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一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7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 自然地理学 实验教学 对策

[作者简介]黄晓雷(1964- ),男,江苏海门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江西 南昌 3301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61-02

自然地理学是高职师范类院校地理科学、科学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五大圈层的形成、发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将一些地理原理、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野外实习和实验教学来实现,而野外实习由于受课时、经费、安全等制约,必须通过实验教学加以补充完善。

一、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地球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分异规律,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它们间相互影响和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作用,培养学生进行地理观察所需的能力。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还要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地理观测的基本技能和调查、观察、观测、采样、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是探究式教学、亲历式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学生动手、亲历,全方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包含野外考察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组织的各类实验,培养和训练基本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教学弥补了理论教学中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感受、探索自然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类型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学科教学模式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体系。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根据实验内容、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不同, 可以分为小实验、地学实验、探索实验和技能实验四大类。小实验:根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设置简短的实验。实验使用的材料非常简单,学生可独立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在普通课堂上就能进行。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一些地理事物变化的原因,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一些实验操作的技巧。如土壤和水吸收与释放热量测定、沉积物颗粒的沉降速度测定、碰撞与大陆架等。地学实验:根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设置的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可分为验证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和设计实验四小类。组织方式可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盐的析出、晶体模型制作、分析气象图等。探索实验:实验内容用来介绍每个章节的内容。组织方式可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模拟沉积岩分层、雾的形成、观测太阳等。技能实验:实验的内容是以教学为基础的练习,通常需要解释数据并作图表。组织方式可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或个人单独进行,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如在一幅气象图上绘制并分析等压线、分析科学图表估算矿物的成分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各类地理现象形成原因的理解,综合认识自然界中各地理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依据教学大纲,按教学任务进行优化设置。教学实验根据其内容可在课堂、实验室、课外等不同场所进行。在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必须密切关联,帮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实验教学内容必须与基础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接轨,有助于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实践能力素质的人才,充分体现师范性。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基础教育,应将基础教育课程中涉及自然地理的实验全包括进来,使学生不仅参与实验,还能设计和组织实验。第三,实验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实验,仅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主要步骤,从而获得对自然地理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因而实验内容设计要注重其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现象要明显。第四,实验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周边自然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实验内容设置时,要根据学校周边的自然地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内容,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周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问题。

四、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第一,改变实验教学理念。在高职师范院校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安排中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实验课程,往往从属于理论课,没有独立的实验考核和相应的学分。要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满足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在学时中所占的比例。改变实验教学理念是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关键。

第二,实验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多样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多样性, 小实验、地学实验、探索实验和技能实验相结合,变单向式教学为双向式教学,实现验证实验与探究试验实验结合,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科学性,精选实验教学内容,确保实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空间上可以在教室、实验室或校园里,时间上可以利用上课时间,也可以是课间和晚上,形式上可以是个人、小组或集体。

第三,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必须提高。受条件限制,高职师范院校自然地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基本由同一个老师完成,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进行理论教学,还必须掌握开展各类实验的技能。实验课的开设必须建立在任课教师具备组织和实施开展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全面综合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第四,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课的学时。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自然地理学作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为42个。目前各院校公共基础课程都有所增加,而专业课却不同程度减少。要加强实验教学,只能在总学时内做文章。一方面,提高实验课时在总学时中占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55%);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正午太阳高度测量、星空观测、观察日食月食等。

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满足基础教育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的人才需求和自然地理学发展要求。要结合野外地理考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进,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还要得到院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以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和实验教学时间,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富刚.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

[2]叶汝坤.高师自然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07(4).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28-01

中学历史教材中,多处出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世界各国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面貌,也就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历史文明。如:古希腊多山地少平原、多海湾,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海洋文明的国家特征,中国元朝时的蒙古族常年生活在草原地区,从而形成了草原文明。自然地理环境不但与地理文明紧密相连,而且还影响着民族融合,那么,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融合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必然联系呢?下面我们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地理环境和民族关系的融合做一下浅析。

一、民族融合的方式与民族融合的进程

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方式多种多样:因战争而融合,因和平而交往,因迁徙而促进。回顾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既有各民族相互对立、征战不断的分裂时期,也有各民族和平友好相处的大一统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有同一民族内部的战争;既有民族内部战争,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既有分裂时期,也有统一时期。而统一是中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是分裂之时也配合着统一的因素,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都是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之时,但因为战争,各民族之间的交战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民族融合。因为交战,人口迁移,比如魏晋时期,五胡内迁,比如唐末之战,中原人的南迁,这些无疑促进了杂居地区不同民族的融合。因而正是战争促成了一次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因为正像上述所说,战争固然使各民族人民遭到浩劫,经济文化一点程度上会遭到破坏,但战争也是各民族相互交往,不断融合的一种方式,而这样融合又是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关键因素。

当然,我们在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战争是我们所不愿而又无法掌控的。我们都希望各民族能够通过和平友好的相处、通过相濡以沫的方式、通过共同反对外来敌人的斗争共同缔造发展多民族伟大国家,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二、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和促进了民族融合

之所以会有不同民族的形成,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之说以会有 融合,正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比如,东胡族开发了黑、吉、辽,苗族开发了江南地区、藏族开发了地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他们都为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由于各民族形成早晚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小会有所不同。汉族形成历史久远,在古代历史上小农经济形成最早,农耕文明程度较高,相应的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看重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杀了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贡献。因为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必然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甚至于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狭隘的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的观点必须摈除。

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民族融合的过程

诚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和促进民族融合的关键因素,但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因素。在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作为核心因素的同时,还必须使学生明确民族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融合的进程在古代历史上是不断加快的,所以才有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清朝是中华民族基本形成这一历史结论。而加速这一进程的是多种因素使然,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却是根本要素。如果小国寡民、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也就不存在融合交往的条件和必要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只是城市的繁荣必然,增加了沟通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然加强了相互融合的张力。比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究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唐朝政治的统一,经济文化的繁荣,国力的强盛,当然还有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正因为如此,唐朝才具有很强的向心力、聚合力,采用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才会出现国际性大都市长安、洛阳,而这些无疑都是民族融合加强了的外在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7篇

活动一:描述地理位置

本活动依据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结合“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图”、“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图”,设计三个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找图、计算、归纳、描述等方式,演绎台湾地理位置特点的获取过程和描述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描述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

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详解地图中能归纳地理位置特点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描述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掌握地理科学方法,渗透地理科学素养。二是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评价台湾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优势,如对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学会综合看待地理特征。三是在活动过程中,补充板块分布图、台风路径图及近年受灾情况,在探究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同时,意识到不足,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逐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此外,活动中配置“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这一史实材料,以及台湾海峡位于祖国大陆架上这一地理位置特点,结合补充相应的海洋法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令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土意识和海防意识,而且还为学生认识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归属关系打下基础。

活动二:探究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与联系

本活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运用地形剖面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图、气候类型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本岛地形、气候、河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首先,从地形特征的描述开始,活动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依据主要地形类型―山脉走向―地形分布格局的方式开展,不仅教会读图方法,还让学生掌握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其次,运用等值线图,通过气温分布的描述、东西部降水的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气候类型界线向南弯曲原因的讨论,从现象到本质,架构地形、位置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地形、气候特征,探究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三部分内容的开展,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还为学生之后探讨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要加强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知识体系的建构。活动结束,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构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掌握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二是地理学习方法的建构。本活动涉及多种类型的地图,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读图方法的巩固与拓展,引导学生归纳阅读各类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的阅读方法――点(读数)、线(判读延伸方向)、面(归纳变化规律),实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

活动三:分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本活动的设置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之上,紧扣课标要求“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运用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查找台湾本岛主要农业产品、工业中心、铁路线,并分析其分布特点,认识到自然地理特征与经济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获取、描述、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感悟到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学会以地理视角认识世界。本活动还运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贸易往来的相关数据来体现二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但这部分内容涉及的部分名词对学生较为抽象(如贸易顺差),因此,针对此活动的开展,教师可补充当地可见的台湾商品的数量及种类,以及目前我国对台商的一些优惠政策,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些举措下台湾省获得的经济效益,意识到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之间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为学生认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打下伏笔,不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文化;民族服饰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文化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民族服饰作为旅游文化的具体内容,也受到旅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服饰是人类最基木的物质文明之一【1】。传统民族服饰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反映,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和艺术特色。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服饰是在蒙古高原特有的旅游自然环境中,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当地自然经济相适应,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

一.内蒙古旅游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一)气候特征

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

(二)旅游地貌特征

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二.旅游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和服饰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服饰是在一定得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里的气候变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长期以来,他们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一)旅游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形制的影响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蒙古高原上人类逐渐产生和发展的遥远年代。草原先民最初依山傍水而居,他们最初的服饰很简单,在《蒙古风俗鉴》中有“昔者,蒙古人之祖先制做一种呐莫(护腰儿)衣物,束腰挡”“后来又制做了有领口有系带的衣着,可以把它系在胸前披着走。而后人们逐渐醒悟过来,制做起适合人体的直领子、袖子、直开杈的长袍,穿时用系带固定……”的记述。

约公元七世纪左右,蒙古族远祖出现在史籍记载中,他们开始脱离森林狩猎,转向草原游牧。他们早期的服装,基木是单一的皮毛质地,其形制装束同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的留有辫发、左袄窄袖长袍、小口裤、高勒靴大体相同。从现在仍能见到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穿戴的兽皮服装和兽头帽中,可窥测出他们最初的皮装形制。为便利马背颠簸驰骋、护腰防寒,他们发明了束腰的革带;为上马、涉草之便,以及防湿、防虫蛇,他们发明了用动物皮制作的高勒革靴,冬季在里面套上毛毡袜套,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根据传教士威廉•鲁不鲁乞(W illiam of Rubruck)的说法, 蒙古人的冬装是利用从“斡罗思、摩薛勒(Moxel)、大不里阿耳、帕思哈图 (pascatu 即大匈牙利) 和乞儿吉思(Kerkisi), 并从在北方的降服于他们的许多其它地区, 给他们送来各种珍贵毛皮。他们在冬季就穿用这些毛皮做成的衣服。在冬季, 他们总是至少做两件毛皮长袍, 一件毛向里, 另一件毛向外, 以御风雪;后一种皮袍, 通常是用狼皮、狐狸皮或猴皮做成的。当他们在帐幕里面时, 他们穿另一种较为柔软的皮袍。穷人则用狗皮和山羊皮做穿在外面的皮袍。”[2]从以上资料得知,13 世纪初蒙古人已经普遍使用皮毛做皮袍。

蒙古汗国时, 南宋使者彭大雅在《黑鞑事略》对蒙古人袍服的形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服: 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革, 新以丝金线, 色以红紫、绀绿, 纹以日月龙凤, 无贵贱等差。”并进一步解释:“正如古深衣之制, 本只是下领, 一如我朝道服。领所以谓之方领, 若四方上领, 则亦是汉人为之, 鞑主及中书向上等人不曾着。腰间密密打作细折, 不计其数, 若深衣止十二副, 鞑人折多尔。又用红紫帛捻成线, 横在腰上, 谓之腰线, 盖欲马上腰围紧速, 突出采艳好看。” 可见13 世纪初蒙古人袍服的形制标志: 袍服在前面开襟掩向右面, 衣领呈方形。使用软绢之类的丝绸做成腰带, 紧紧系在腰间。这种长长的腰带就象柔软的紧身一样, 层层紧围在腰部。蒙元时期蒙古人袍服的总体形制是无垫肩、长及踝部, 腰间配束腰带。领式多见于右衽交领式和圆领式。腰间佩带鞘的餐刀、火镰和燧石, 把装有火绒的小型荷包和火镰用大型扣子或细条带等连接起来, 掖佩在腰带上。

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蒙古高原地处我国高寒地区,其服饰的共性是外穿长袍,足蹬靴子。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而部。斜襟、右枉戴左枉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为了防止冷空气的上卜对流,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此外,不同地域及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能不同,袍子的穿着及样式也有所差异。蒙古袍腰身肥大,男女长袍都小少卜叉,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又能在夜间当被盖。由于蒙古高原特殊的环境气候和游牧狩猎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北方民族服饰的基本形制,即:长袍、窄袖、束腰、头戴风帽、足蹬革靴,这种装束比较适合北方的自然环境, 塞北草原,气候寒冷, 着窄袖袍、束腰带, 便于骑射, 利于保暖;大漠草原, 春来草长, 浅没脚踵, 夏日草茂, 深及膝盖, 穿合F、登皮靴, 宜于行走。

(二)旅游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用料的影响

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

远在旧石器时代,蒙古高原的人类就已经创造了遮体护身的服饰。正如上面提到的《蒙古风俗鉴》所记载,古代的蒙古人曾用叫桑达利的一种树叶做纳莫,围在腰间,即护腰儿。后来,作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多生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绿草如茵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他们打猎取皮做衣或以毛毡做衣。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独具浓郁的草原风情。周朝以后,北方草原开始传入布匹。《蒙古风俗鉴》中有:“后来……周朝的绸缎、扎格尔布盛行起来。……于是蒙古地区的人们制做起华丽的长袍……”的记载。

唐朝以后,传入各种绸缎,衣服的质料与样式开始发生变化。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同时也促成了欧亚之间的贸易互动,带来了更多新鲜的服饰原材料,服饰的质料和款式逐渐丰富起来。他们将饲养的牲畜皮毛,猎获的貂鼠、银鼠、河狸、水獭之皮,还有棉布和丝织品,当中有种产自中亚的名为“纳石失”的织物,以其鲜艳的外观,良好的质地、手感深得蒙古族的宠爱。同时,他们将煅冶的金、银、铜、铁制成各种带饰、首饰、佩饰等,使服装更增添光彩。

明清时期,随着蒙古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蒙古族的服饰进一步得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只限于羊皮,貂皮等皮料,各种面料相继出现。

(三)旅游自然环境对民族服饰色彩、图案的影响

大多数民族在他们的生活和服饰中都有其相应的习惯用色,即‘民族固有色”。其产生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蒙古族民族服饰的色彩观也体现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特定的群体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异,对色彩都有各自的偏好。蒙古族服饰的色彩多采用青、白、红、绿等颜色。这些色彩的运用都有它深层的寓意和内涵。例如,青色是天空的颜色,蒙占人的敬天思想有了永恒和坚贞的寓意;白色是乳汁、羊毛、白云的颜色,它含有神圣,纯洁、吉祥、美好的寓意。红色和绿色也都是蒙古人所崇尚的颜色,这此颜色的偏好多与蒙古人生活习俗方式息息相关。蒙古族的对色彩的喜好多为对比色的搭配。《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鞑人……用红紫棉捻成线横在腰间,谓之腰线,……腰线紧束突出,彩艳好看。”后来腰线由腰带所替代,这些腰带的色彩往往与袍服的色彩呈鲜明对比色。如蓝色的蒙古袍配橙色的腰带、绿色的蒙古袍配红色的腰带,这样的搭配充分利用了色彩对比的跳越感,使得这个服装呈现灵动奔放的动态特征。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首饰、袍子、腰带和靴子四个部分。因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也呈现出地区上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其中妇女服饰的差别较大。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内蒙古各地区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