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浙江

中图分类号 S75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81-01

百山祖是浙江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位于浙江西南庆元县的东北部,198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与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扩建成“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山祖保护区总面积10 880.1 hm2,区内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 856.7 m,为浙江第二高峰,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山,以侵蚀地貌为主,保护区年均温12.8 ℃,降水量2 341.8 mm,相对湿度84%,无霜期187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百山祖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丰富[1-2]。

在整理查阅保护区有关植物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调查研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和特征,掌握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对加强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2]。

1 研究方法

在收集保护区以往植被研究中所记录的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基础上,先列出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并进行野外调查,一经发现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采用点四分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记录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或地点,海拔、坡度、坡向和生境,测量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胸径、树高、冠幅,并拍照入档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百山祖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经调查分析,列入1987年《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3]和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4]珍稀濒危植物30种,隶属于24属18科,所占浙江省和全国珍稀濒危植植物总数分别为54.57%[5]和7.71%[4]。如表1所示,就濒危度而言,濒危植物、渐危植物和稀有植物分别为4种、18种和8种;按保护级别分则国家二和三级保护植物分别为8种和22种。

2.2 百山祖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根据1999年8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统计[5],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科19属24种。如表2所示,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百山祖冷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

3 百山祖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对策

要保护好百山祖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这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6-7]。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对社区群众尤其是游客和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及管理工作,加强野外巡护,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切实保护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免受人为破坏。但仅依靠就地保护还不够,应同时进行迁地保存,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种子和各种繁殖体;加强珍稀植物的引种驯化,加大人工栽培,保护和发展百山祖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

4 参考文献

[1] 沈志敏,姚安平,吴向荣.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组成特点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32-235.

[2] 吴子军.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资源及保护对策[J].安徽(下转第185页)

农学通报,2012,18(6):120-121.

[3]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6.

[4]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35.

[5] 鲍黎明,杨卫韵,章月琴,等.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38-41.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2篇

湘南山区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以常绿的壳斗科树种为主,并含有大量的樟科、杜英科、金缕梅科、桑科以及安息香料的一些成分。

湘南植物区系属泛北级植物区,中国—日本亚区。三级区划单元是华东、华南、滇黔桂、华中四地区交汇的区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地史时期,丰富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孕育湘南山地区植物多样性高,区系成分复杂,保存各地史时期残遗种以及珍稀濒危植物最为根本的原因。

2湘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基本特征

2.1种类组成丰富

湘南山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稀珍濒危植物十分的丰富,笔者在多年野外实习中调查统计表明,有第一批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1种。它们隶属于34科,53属。分别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102科,245属、389种的33%、27.6%、和15.6%。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16种,被子植物44种。见表二。

各濒危类别和保护级别的种数见表3

表三湘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类别和保护级别种数统计(略)

此外,还有许多省级珍稀保护种。如江南油杉(Keteleeriacalcarea),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瑶山梭罗(Keeresiaglaucophna),白克木(Symingtoniatonkinesis),东方古柯(Ergthoxylumkunthianum),紫草(Lithosperinumcrythrorhizon)等十数种。

2.2起源古老,残遗成分多

湘南山区地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直接的影响,保存了丰富的原始古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及其它们的后裔。珍稀植物很多是它们的重要代表。

裸子植物银杏,起源于石炭纪末,笔者近年来调查表明湖南应是它原生分布区之一。其依据①湖南有大量古银杏树的分布。如祁阳白果镇的一棵银杏树,树龄高达2000年以上。②现代的分布多处偏僻的山村,并非古寺庙附近。它是我国举世著称的古老残遗种,活化石。

红豆杉科是松柏类中最为原始的类群三科之一。另二科即南洋杉科和罗汉松科。它们都是由原始的柯达树演化而来。穗花杉和白豆杉是红豆杉科重要组成成分。二者均为保护植物,前者分布于桂东八面山,后者分布于莽山。穗花杉为少种属,是红豆杉科最为原始的。而白豆杉属为单种属。

松科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科。外国学者认为冷杉属和油杉属又是该科最为原始的。湘南山区有该二属三个种的珍稀植物的分布。其中资源冷杉分布越城岭北坡舜皇山和炎陵县的桃源洞海拔1500米—2000米的高处。此为我国特有种,处我国该属所有种最低海拔分布线。由此可知,它极可能是我国第四纪冰川残遗地理替代种。而油杉属的黄枝油杉和柔毛油杉则分布南岭北麓的山前丘陵区。

银杉隶属于松科,我国特有的单属种。一级珍稀保护植物。第三纪时,曾广布欧亚大陆。这由德国和西北利亚第三纪地层的化石而得到证明。但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最终收缩到我国的西南和南岭山区残遗至今,呈孤岛状分布。分布湘南山区有银杉类似遭遇的古老残遗保护裸子植物还有金钱松,水松、福建柏、长苞铁杉、黄杉等。在这里应该指出,如此丰富古老残遗裸子植物集中于一地,湘南的山区,应是我国裸子植物分布与残遗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

一般的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这种地位,近年来由于新的地史资料的发掘受到严重的挑战。但是它仍不失为一个古老原始的类群。该科在湘南山区有9个种的珍稀植物的分布。其中,隶属于木莲属的红花木莲分布于桂东八面山和新宁舜皇山,木莲属是木兰科最为原始的。而观光木属是该科最进化的单种属。隶属它的观光木分布莽山和桃园洞。可见,湘南山区很可能是本科的残遗中心、分布中心或发详地。

金缕梅科也是被子植物中古老而又复杂的科。塔赫他间认为双花木属是本科最为原始的二属之一。另一个原始属为马蹄荷属。原种双花木分布于日本,而变种长柄双花木则分布于湘南山区道县的千家洞,由于种群数量大且又分布集中,常处群落优势种地位,并伴有同科另一个原始属马蹄荷属的存在。因此南岭山区也应是该属的分布和起源中心。

水青树科,连香树科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是接近上述二科古老原始单种科,隶属它们的水青树和连香树都为我国珍稀植物。其中水青树还拥有裸子植物的解剖学特征,二者在湘南山区分布于舜皇山、源口、和大远自然保护区。

在植物系统分类中,有部分学者认为,@①荑花序类植物是原始的类群。尽管这种观点已被否认。桦榛、青檀、华南锥等珍稀植物属于该类群,在南岭山地到处都可以见到它们踪迹。如舜皇山、莽山、桃源洞、八面山等地。

我国前一辈植物地理学者一致认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残遗性特征还可以以系统分类上多处孤立地位的单种科,单种属及少种属而得到证明。南岭山区单种科有银杏科,连香树科、水青树科、钟萼树科、杜仲科五科。单种属如马蹄参属、香果树属、银杏属。少种属如鹅掌揪属,半枫荷属,拟单性木兰属。单、少种属合计有30属,占湘南山地珍稀植物属的57%。

综上所述,表明湘南山地珍稀植物古老性残遗性和原始性的特征。湘南山区是我国古老种子植物的残遗中心和许多种的发详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2.3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特有性明显

据吴征镒教授对我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南岭山区的珍稀植物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表明南岭山区地理成分复杂性。同时也表明南岭山区植物区系与其他区系广泛而又悠久的历史联系。见表四。

表四南岭山区珍稀危濒保护种子植物的分布类型(略)

从表四可见,湘南山地珍稀濒危植物热带性属16个,其中以热带亚洲成分为多,计有9属,占南岭山区珍稀植物总属数的16.6%。显示湘南山区植物区系与亚洲古热带区系悠久的历史渊源。

温带性19属,略多于热带性属。其中东亚及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占有15属。从而也表明湘南山区植物区系显著亚热带性质和南北过渡的区系特征。这是因为①地史上,湘南山区正处古热带和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②侏罗纪的印支运动使我国南北古陆连成一片,南北双方的成分有可能在此交汇。③第四纪冰期和冰间期二类成分南北迁移而混杂。

湘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过渡性特征还表现在东西的方向上,不仅有华东、华南地区的成分,也有华中和滇黔桂的成分。华东成分如黄山木兰,长柄双花木,鹅掌楸、独花兰。华南成分如水松。福建柏,观光木、华南五针松、长苞铁杉、半枫荷。华中成分如银杉、穗花杉、钟萼木、珙@②。滇黔桂成分如毛枝五针松、伞花木、马蹄参,白辛树等。

湘南山地的珍稀植物还多特有成分,计有14属,占南岭湘南山区珍稀植物总属数26.5%。是各类成分中最多的。不仅有特有种、特有属还有特科。特有科如银杏科、钟萼木科、杜仲科、珙@②科。特有属如银杉属、八角莲属、白豆杉属、独花兰属、金钱松属。但以西南组和华中一华东组为多,特有种则更为丰富,计38种,占湘南山地珍稀植物总数的62%,如资源冷杉,银杉、鹅掌揪、观光木。足见湘南山区植物区系显著的特有性特征。

2.4地理分布相对集中性、局限性和生态幅度的狭隘性

自然分布于湖南植物区系中珍稀植物有78种、而湘南山区就分布有61种,占省总种数78%。仅莽山和舜皇山二地就占30余种。还有许多湖南区系中仅分布于湘南山区的种类。如毛枝五针松、南方铁杉、资源冷杉,华南栲,马蹄参、任木等。就它们种群而言,它们的中的许多分布面积狭小,种群数量稀少,且呈岛状间断分布。此中最为典型的是毛枝五针松,它间断分布湘南的莽山和云南的麻粟坡。二者直线距离达800余公里。类似的还有水松、全省仅三株,分布于湘南的资兴、永兴和湘西的永顺,二者距离也达500公里之多。

在垂直的分布上,湘南山区珍稀植物多处海拔800-1400米的高度。就具体生境而言,有不少珍稀植物还处恶劣的环境之中。笔者就在莽山和舜皇山看到华南五针松一般都生长山脊及其两侧,或者是陡坡,长势良好,挺拔粗壮,一些露出的粗壮根系支撑在地表。但平坦肥沃之处很难见其踪迹。这可能是因为华南五针松因受排斥处恶劣的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在舜皇山、莽山自然保护区的银杉也有类似的分布特征。

上述表明,在分布上,湘南山地的珍稀植物表现出显著的集中性,局限性和生态幅度狭隘性,这是珍稀植物古老残遗性在地理上的表现。

3珍稀植物濒危原因的讨论

3.1遗传保守性特征

珍稀植物多古老残遗种,在漫长的地史时期内处特殊生境残延至今,形成了其固有的遗传的保守性。一般生态幅度狭隘,变异可朔性小。而它们所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日趋现代,由于人的干扰,这种变化日趋频繁和激烈,显见二者是矛盾的。因此,环境变化绝对性和遗传变异的有限性,是珍稀植物濒危重要因素之一。如福建柏,在湘南地区生长在800-1400米的海拔高度。有的生长高度达1800米。一般处较冷湿的环境。移植到衡山海拔450米林间空地一般生长尚可,可移栽至衡阳市郊的向阳平地(海拔30米左右),在夏天则迅速死亡。

同时,由于珍稀植物分布区收缩,种群数量下降,从而导致近缘和等位基因的固定,遗传变异衰退和下降,这就更强化了濒危程度。Hamrick和Gode(1990年)在对653篇涉及449种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报导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后得出,广布种的遗传多样性远比特有种高。

3.2生物生殖学特征

珍稀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特征,如生殖方式,传粉、生殖能力、授精过程和种子发育特征、果实散布方式也常是物种频危的原因。如穗花杉,它雌雄异株,笔者见到二者花期经常不遇。因此结实率很低。而且从花开到果实成熟需经15~17个月,此间必须经过严酷环境的考验及鸟食和虫蛀。果实得来极不容易。近来有资料表明。穗花杉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二者对光的需求迥然不同。显见这些都是穗花杉濒危的原因。在湘南山地,类似穗花杉生殖特征的珍稀植物还有白豆杉、鹅掌揪、银杉等十数种。

3.3地史演变

地史演变是物种变异、濒危、绝灭的强大动力,它常使某地史时期某庞大的家族毁于一旦。一些物种的足迹仅能在化石和“避难所”中见到。上述银杉是典型的例子。金钱松也是如此。据现有化石资料表明,金钱松起源于白垩纪,第三纪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最北可达挪威匹次卑尔根群岛。第四世冰期后大为收缩,而现代仅分布我国长江中下地地区,呈松散斑状分布。南岭山地九嶷山是它的分布最南界。类似遭遇的还有水松、黄杉、穗花杉、银杏等。

3.4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加,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必然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森林大面积砍伐,生物资源中的许多种群被无竭止地采猎,生态系统破坏,致使许多生物种群变得稀少,沦为濒危。五十年代初,湖南省森林蓄积量达2.8亿立方米,而到76年则只有1.8亿立方米,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减少1亿立方米。五十年代初,兰山县志记载“兰山以山名也,合慰苍翠,浮空如兰,百里森林,封殖广远。”秀丽壮观的风光已不复存在。一些地区已面目全非。笔者孩提时代所见湘南广莽的森林,时有神密之感。但由于近十几年来无序的开采各种矿藏和炼砷,森林大量砍伐和破坏,一些山头已经是光秃秃的了,寸草不生,见时确有满目疮遗之感。今夏湘南洪水的肆虐,泥石流频发是在预料之中的事了。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3篇

保护区地跨鄂托克旗和乌海市,总面积4719.89平方公里,鄂托克旗境内4550.91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7%。区内现有野生植物335种,古老残遗濒危植物72种(在全球干旱荒漠地区极为罕见),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有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蒙古扁桃、绵刺、革苞菊、内蒙古野丁香等7种。其中,四合木和半日花为古地中海孑遗物种,距今已有7000多万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属植物和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保护区内还有脊椎动物159种、昆虫145种与较多的古生物化石,被专家学者誉为“灌木王国”,也是我国温带草原灌木生物多样性分布和起源的中心,更是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域。这里不仅是探索物种起源、发展、演变和古生物、古大陆变迁的“科研地”,亚洲干旱地区孑遗植物的“避难所”,也是研究全球气候、生物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更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沙冬青

别名:蒙古黄花木

拉丁学名: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Cheng f.豆科,沙冬青属。灌木,高1.5~2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强度旱生常绿灌木。沙质及沙砾质荒漠的建群植物。分布于杭锦旗中西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鄂托克前旗茫哈图。为有毒植物,绵羊、山羊偶尔采食其花则呈醉状,采食过多可致死。可作治沙植物。枝、叶入药,能祛风、活血、止痛,外用主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沙质及沙砾质荒漠的建群植物,在亚洲中部的旱生植物区系中它是古老的第三纪残遗种,它的存在为亚洲中部的荒漠区系的热带起源学说找到了有力的证据。此外,它还是很好的固沙绿化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因此,它不仅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又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已被列为国家Ⅲ级重点保护植物。

四合木

别名:油柴 拉丁学名:Tetraena mongolica Maxim蒺藜科,四合木属。落叶小灌木,高90厘米。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期7月。强旱生植物,分布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山区。

四合木是东阿拉善荒漠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为内蒙古仅有的一个特有属,也是蒙古高原、亚洲中部的特有属之一,被认为是古地中海南岸热带成分的孑遗种,在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及植物分类等方面具有科学价值。是植物中的“大熊猫”,有阻挡风沙的作用,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长叶红砂

别名:黄花枇杷柴 拉丁学名:Reaumuria trigyna Maxim

柽柳科,红沙属。小灌木,高15~30厘米。花果期5~9月。

超旱生植物。生于石质低山、山前洪积或冲积平原。分布于内蒙古杭锦旗、鄂托克旗。是东阿拉善特有种,属古地中海区系的孑遗植物。长叶红砂形态征独特,是红砂属中的古老类型、在分类和区系研究上均有重要科学价值,为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半日花

拉丁学名:Helianthemum soongoricum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

植物园是研究发掘利用植物资源,应用于经济生产和城市绿化,并向群众开展植物学科普工作的机构,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科学水平的衡量标志之一Ⅲ。植物园作为收集、保存植物的场所,也是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机构。我国约有120个植物园(树木园)从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工作。作为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主体的珍稀植物园,其建设对濒危珍稀植物的保护和我国植物物种、基因保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珍稀植物园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仅少数以独立园的方式出现,而且关于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尚未完善,现以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为例,对其规划设计过程以及珍稀植物品种选择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1 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基址条件

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以下简称园区)规划面积为1000 hm2,位于贺州市市郊,黄田镇路花村枫木坪一带,属平桂管理区辖区范围。市区至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二级公路从园区东侧经过,距贺州市中心约20km,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热丰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园区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园区内土质良好,主要为砂页岩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利于植物生长。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园区内原生植被所剩不多,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植被,以马尾松和板栗为主,植被类型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景观效果较差。

2 基于区域特色的园区功能定位

通过对园区的现状条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其旅游资源条件、区域位置、客源市场前景和社会发展背景等因素,确定园区的性质定位为: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突出的乡土珍稀植物景观为主体,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文明教育、经济利益与珍稀植物保护相融合,既能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为植物研究工作者提供科研基地,又能给人们提供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创造效益,达到保护和利用珍稀植物资源,实现珍稀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3 规划原则

3.1 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不同植物的生长,对光照、土壤、水分、温度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应选择适合园区立地条件的植物种类,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充分发挥景观效果。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和生长旺盛的特点,而且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应着重考虑。

3.2 因地制宜、比例适当、自然式布局的原则

植物园内的绿化美化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依山就势,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减少开山挖湖,注重因地制宜,做到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其次是要规划好植物群落的合理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即种植点的配置)和垂直方向上搭配(即结构的层次性)。群落配植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构筑回归自然的人工森林群落系统。

3.3 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结合的原则

由于植物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植物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根据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园区的景观功能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植物景观营造,采用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合理兼顾景观的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

4 基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构思

以生态优先,结合观赏和游憩需要,运用植物生态学理论,结合园林艺术和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对现有植被的抚育或改造、风景林营造、珍稀植物栽植以及道路、景区景点绿化美化,形成乔灌草一体的立体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复层森林群落,用障景、漏景和框景等手法勾勒出特色鲜明、色彩丰富、疏密有间的森林植被景观和植物景观,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者的身心健康,为游人创造舒适的休闲环境。

5 基于规划构思的景观结构布局

规划根据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的总体定位、地形特点和功能布局,按功能、按用途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将整个规划结构划分为“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格局。

5.1 “两轴”――生态景观廊道

生态景观廊道是指园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和彩色花带廊道,规划沿着园区车行道和游览步道两侧建设。根据地形和周围环境,利用乔、灌、草相结合,配植高低错落、层次鲜明、色彩和谐、富有季相变化的行道树和风景林带,达到步移景换,体现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引人入胜。同时,这些地段是该园区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应特别关注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及配植时充分考虑审美和生态防护两大功能。

5.1.1 绿色生态廊道。绿色生态廊道是指在车行道两侧的景观绿化带,利用道路旁现有的植物群落,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路段配置高低错落、富有季相变化的规则式或自然式风景林带,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带,使游客在各景区穿行时沿途有景可赏,达到步移景异,游兴渐增的效果。规划在道路两旁上层列植冠大浓荫和树形优美的行道树,如白兰、香梓楠、柚木、小叶榕等,在行道树下种植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如杜鹃、大花美人蕉、红花迥尽⒑笑、栀子、九里香等,地被植物如沿阶草、麦冬、韭兰、文殊兰等。分段种植,形成一种强烈的导向氛围,从而引导车辆和行人进入景区景点。

5.1.2 彩色花带廊道。彩色花带廊道是指游览步道两侧的花带,建设时要有意识地保留或保护好两旁植被,在路旁现有的地被植物和乔灌花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的开花植物,如木棉、凤凰木、无忧花、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红花橙木、黄花夹竹桃、黄蝉、三角梅等,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自由搭配,形成色彩艳丽的花带。

5.2 “五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四季花木观光区、百花飘香观赏区、农业种植示范区、珍稀植物栽植区

5.2.1 综合管理服务区。该区位于园区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此处的植物配置规划应当较为细腻,通过不同的特色植物来增强广场及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识别性。植物选择以假苹婆、木棉、樟树、铁力木、小叶榕、黄槐、凤凰木、肖黄栌、白兰、大花紫薇、红花羊蹄甲、含笑、三角梅等为主。在停车场周围种植树形高大、冠大浓荫、抗性强的植物,如广玉兰、铁冬青、女贞、苦楝等,利于庇荫、消除噪音和减少尘埃。场内点缀大花美人蕉、杜鹃、琴叶珊瑚、黄花夹竹桃、黄蝉等小丛灌木花草,配以地面嵌草砖铺装,塑造绿荫、生态停车环境。游客服务中心则采用庭院式园林绿化布局,建筑周边绿化以乔、灌、花、草相结合,做到四季有花,终年常绿的效果,并多应用香花植物,以清馨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

5.2.2 四季花木观光区。该区位于园区东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该区特色即为四季可观、开花不断,故植物配置应重点选择花期长、花色艳丽的种类。其中乔木采用木棉、大花紫薇、小花红木荷、无忧花、白兰、黄槐、枫香、圆柏、鸡爪槭以及竹类;灌木用山茶花、红杏、杜鹃、红花椴木、黄金榕、米兰、含笑、绣球、海芋、炮仗花、绿萝、金银花等;地被植物采用白蝴蝶、文殊兰、蚌花、沿阶草、大叶油草、麦冬、鸢尾、葱兰、天门冬、萱草、紫鸭趾草、红花酢浆草等。

5.2.3 百花飘香观赏区。该区位于园区东面,现状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东西两侧原有植被为板栗林。规划选用既美化又有保健作用的花木,采用庭院园林布置手法,合理布局所植花木,再按中医五行学说规划设计出对五脏六腑有益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其形成多层次、多品味的山庄绿化体系,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供人们休闲度假享用。植物选择如具有较强抗菌、杀菌能力的罗汉松、龙柏、洒金柏、栾树、紫藤、金银花、珍珠梅、木槿等。同时依据中医“芳香开窍”理论,利用芳香植物含有的酯、酮、醛、醇等挥发性芳香物质的药用功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启发想象力,改善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循环状况,调节人的心绪。芳香性乔木可选择如白兰、黄兰、广玉兰、紫檀、樟树、阴香等;芳香灌木如桅子、含笑、丁香、茉莉、九里香、米兰等。

5.2.4 农业种植示范区。该区位于园区的西北面,现状主要为水田。选用南方红豆杉、银木荷、白辛树、杜鹃、银鹊树、紫花泡桐等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并搭配卡亡果、阳桃、橄榄、木菠萝、洋蒲桃、龙眼等营造一个硕果累累、引入人胜的生态科普教育展示园。

5.2.5 珍稀植物栽植区。该区位于园区的北部和西南部,是整个园区植物景观的核心区域,现状植被以马尾松林和板栗林为主。选用有乡土特色的珍稀植物,并结合搭配观赏性强的乡土植物和栽培植物,群落配置以自然式种植为主。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土壤类型多样,为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现知广西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562种,隶属于297科1820属,居全国第三位。贺州市枫木坪珍稀植物园所处的大环境植被与植物资源丰富,为了成功引种珍稀名贵的树种,建设适合基址环境的珍稀植物群落,在选择珍稀植物时,依据德国迈依尔提出的“气候相似论”的观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首选基址内及周围珍稀濒危植物;二是优选该地区可循踪迹的珍稀濒危植物;三是补充与场所气候相似地区或生境相似的珍稀植物。因此在广西珍稀名贵植物资源中选择以下植物:红锥、西南桦、香椿、银杏、秃杉、降香黄檀、土沉香、苏木、观光木、顶果木、马褂木、香梓楠、柚木、格木、南方红豆杉、榉木、蚬木、望天树、紫荆木、印度紫檀等珍稀名贵树种。并搭配珍珠罗汉松、华南五针松、火棘、九里香、六月雪、小叶榕、紫薇、黄杨、三角梅等盆景植物;珍稀兰科花卉、多浆植物、岩生花卉、奇异花卉,以及时令花卉等丰富植物景观,达到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效果。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耐阴性观赏植物;莲花山白盆珠;植物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71-04

耐阴植物是指能够忍受适当荫蔽环境的一类植物[1]。野生观赏植物是指生长在野外环境中,花、叶、果实及株形等部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高层建筑的北侧、高架桥底下、园林绿地林下空间等荫蔽环境越来越多[3];开展耐阴性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地处于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境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清远大东山[4]、肇庆鼎湖山[5]、梅州七目嶂[6]、惠州象头山[7]、广州地区[8]、深圳地区[9]及中山五桂山[10]等地区已有相关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于广东省惠东县东北部,地形复杂,自然环境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11-13],但其观赏植物资源种类和耐阴特性如何尚不清楚。本文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保护区的耐阴性观赏植物特点,拟为该保护区耐阴性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研究地概况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境内(115°02′02″~115°15′38″E,23°02′44″~23°11′10″N),低山约占47%,丘陵约占29%,台地平原占24%[12]。年平均气温约22.0℃[13],年总降雨量1935.7 mm[14],保护区内山地具有显著的垂直带谱,海拔1 000 m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土,800~1 000 m为山地黄壤,400~800 m山腰为山地红壤,海拔400 m以下为赤红壤[15]。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由低到高分布有人工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高山草甸[12]。

2研究方法

首先,基于野外调查与前期研究资料[16-17],整理出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名录,根据植物自然分布的特点,将偏好在林下或半荫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作为耐阴性植物。然后,再根据观赏植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18-19],基于植物各部位的观赏性,将耐阴性观赏植物划分为观花、观果、观叶、观形4种类型。

3结果与分析

3.1耐阴性观赏植物的物种组成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在1 602种维管植物中,耐阴性观赏植物约107种,隶属于46科82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0种,隶属于32科46属;单子叶植物37种,隶属于7科28属;蕨类植物10种,隶属于7科8属(表1)。以兰科为优势科,植物种类最多,共计19种。

3.2生长类型

依据植物生长类型,将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耐阴性观赏植物分为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藤本植物。草本植物有69种,隶属于30科54属,如蜂斗草Sonerila cantonensis(图1);灌木植物22种,隶属于13科16属,如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图2);藤本植物16种,隶属于10科13属(表2),如红叶藤Rourea minor(图3)。

3.3观赏部位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观果植物有19种,隶属于11科16属,如铜锤玉带草Pratia nummularia(图4);观花植物有65种,隶属于30科51属,如常山Dichroa febrifuga(图5);观叶植物有46种,隶属于30科43属,如岩生远志Polygala saxicola;观形植物有38种,隶属于22科28属(表3),如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

3.4观赏性珍稀濒危植物

依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保护区耐阴性观赏植物中有17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珍稀保护植物 (表4)。除金毛狗外,其余种均为兰科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及多花兰Cymbidium floribundum、牛齿兰Appendicula cornuta和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等兰科植物呈小块状分布,常局限于林下,对生境的依赖性较强。大多数兰科植物,多花兰、寒兰Cymbidium kanran和墨兰Cymbidium sinense等种群均较小,仅1株或偶见少数个体。

3.5耐阴性较强的观赏植物及其观赏特性

在107种耐阴性观赏植物中,有26种在林下或半荫环境长势较好,它们隶属于19科23属,观赏特性和潜在用途如表5所示。

4讨论

4.1耐阴性观赏植物利用现状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内植物资源丰富,耐阴性观赏植物107种,其中,耐阴性较强的观赏植物有26种,部分种类在保护区内个体分布数量较少,引种、栽培和驯化等技术不成熟,仍需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

4.2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耐阴性观赏植物生长依赖于林下生境,由于保护区森林的碎片化,使得这些植物呈现零星的分布,因此,对保护区境内的天然森林植被及自然生境进行保护是耐阴性观赏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保护区内大部分耐阴性观赏植物为野生型。因此,对数量较少的耐阴性观赏植物不仅要加强就地保护,还应加强植物引种、驯化和栽培技术,利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和改造区进行人工栽培。目前,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20-21]、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22-23]、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24-25]等栽培技术已开展深入研究,可通过人工繁育等措施达到持续开发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屈俊峰,王玉珍.低温胁迫对4种耐阴植物的生理指标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4(3):114-116.

[2] 李宏开,许军.林业基础与实用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7.

[3] 吴军霞,曹军.芜湖市耐阴植物应用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8):158-161.

[4] 陈志明,龚粤宁,温带娣,等.大东山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的调查[J].现代园艺,2014,9(5):71-72.

[5] 陈丽晖,陈雄伟,徐呈祥,等.鼎湖山冬青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12):45-50.

[6] 徐晓丽,李坤新,林锦森.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江西园艺,2004(4):35-36.

[7] 胡进霞,张粤,钟象景.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乡土树种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11,27(2):67-71.

[8] 王发国,陈红锋,邢福武.广东乡土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调查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园林,2007(7):56-60.

[9] 李镇魁,陈涛,冯志坚,等.广东深圳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1,30(4):40-44.

[10] 蒋谦才,李镇魁,李东文.广东中山市五桂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4):34-36.

[11] 冯志坚,李镇魁,吴永彬,等.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盘珠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4):49-52.

[12] 李烨,冯志坚,何庆峰,等.广东惠东白盘珠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资源[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1,30(3):33-36.

[13] 骆土寿,陈德祥,李仕春,等.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资源及其评价[J].广东林业科技,2003,19(4):7-12.

[14] 骆土寿,李意德,陈德祥,等.广东白盆珠水库水源林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研究[J].生态科学,2007,26(2):159-164.

[15] 邓南荣,吴志峰,刘平,等.白盆珠水库库区坡面径流侵蚀规律初步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1,3(10):185-187.

[16]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植物志:1-10卷[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2009.

[17] Wu ZY, Raven PH, Hong DY . Flora of China: Vol. 2-25[M]. Beijing: Science Press, St.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1994-2013.

[18] 赵梁军主编. 观赏植物生物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19] 宋希强主编.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M]. 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2:1.

[20] 吴南生,聂小林,钟彬林,等.草珊瑚栽培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3):40-41.

[21] 吕玉奎,王玲,吕玉素,等.麻竹林下草珊瑚套种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2015,9(4):33-34.

[22] 吕惠珍,徐丽莹.观赏植物虎舌红栽培繁育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4):132-133.

[23] 熊兴隆.虎舌红人工繁育栽培技术总结[J].农业与技术,2013,33(2):120-121.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园林绿地植物多样性乡土植物

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在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的作用;丰富的植物种类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原料;植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为研究、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植物资源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产生了很大的经济价值。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规划对促进生物遗传基因的交换、增加城市适生物种,提高植被的稳定和景观的异质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与良性循环;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植物多样性也遭到了严重的威胁,如不采取措施,在未来一代人的时期内,全世界约有15-20%的植物的生存面临威胁,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高达5000种,形式非常严峻。本文探讨了我市绿地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和发展绿地植物多样性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城市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城市生态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曾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的警告,并且急切呼吁:加强生态建设、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当务之急。陈俊愉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的任务除了绿地分布不均、绿量不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植物种类贫乏,品种单调。生物多样性在实现城市大园林规划中地位十分重要,因为目前我国城镇园林中,观赏植物品种很少,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昆明、西安等地比较常用的露地观赏植物总数在1000种(不是品种)以内,有的甚至在500种之内,仅广州较多,约达1700种。反观世界各城市如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墨尔本等地,则常用的绿地观赏植物总数在2000-4000种。近几年上海地区为了贯彻植物多样性原则,每年在城市绿地增加近百个植物品种,仅延中绿地就有800多种植物。

吴江市位于太湖流域腹部,江苏省最南端,苏(州)、嘉(兴)、湖(州)小三角中心。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1′41″—120°53′59″,北纬30°45′36″—31°13′41″。东西宽52.67公里,南北长52.07公里,全市总面积1176.68平方公里(不包括太湖水域约85平方公里)。全境无山,地势低平,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其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这一地区适宜生长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73种438个品种;草本、地被等66科241个品种。而目前我市绿地建设中常用的植物总数还不到200种,常见的乔木主要有:香樟、法桐、银杏、杜英、金合欢、黄山栾树、女贞、雪松、水杉、龙柏、棕榈、垂柳、榉树、广玉兰、重阳木、无患子等。灌木和地被常用的有鸡爪槭、珊瑚树、红叶李、桃、樱花、紫薇、桂花、腊梅、花石榴、紫荆、腊梅、花石榴、木芙蓉、夹竹桃、石楠、茶花、海桐、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金边黄杨、月季、金叶女贞、龟甲冬青、火棘、洒金桃叶珊瑚、八角金盘、金钟(连翘)、杜鹃、书带草等。

植物多样性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1、过度开发,在应用和开发植物资源时,常因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城区常有侵占绿地、砍伐树木等,也使植物多样性受影响。2、环境污染工业生产的“三废”,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农药、化肥的污染,使植物生长受到威胁。3、人为因素在应用植物造景中的影响,常因缺乏科学知识和偏爱某些植物种类,致使植物品种单一。

要达到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目标,必须首先要摸清本地区的植物物种种类,为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其次,建立本地区的物种档案,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本地的野生及乡土树种,引进新优植物品种,丰富本地的物种资源;在城市的绿化及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的群落配置,促进植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护珍稀植物物种。

一、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经过对吴江的珍稀植物资源作全面的调查,目前吴江的国家珍稀植物保护树种有金钱松、水杉、水松、银杏、凹叶厚朴、宝华玉兰、单性木兰、杜仲、夏腊梅、青檀、浙江楠,结合吴江(苏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列出当地的珍稀植物品种,加以保护、繁殖。对珍稀濒危植物以就地保护为主,建设或恢复其适生环境,扩大其生物种群,保护和发展并举,实行多种手段繁殖珍稀濒危物种,扩大种群数量。对本地区比较稀少的植物,也应加强保护,改善其生存环境,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对较好的绿化品种应有繁殖推广的计划。全面贯彻执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要普查建档,划定保护范围,落实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落实养护管理资金。对城市现有的绿地和树木实施就地保护。

二、大力开发利用地带性的物种资源,尤其是乡土植物,注重对外来树种的引进,构筑具有地域植被特征的植物多样性格局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和土壤差异大、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如华东地区(不包括山东)的种子植物有209科1650属6640多种,区系组成丰富,可为不同地域和小环境条件下的城市绿化提供丰富的物种资源。因此,可根据地带性特征选择绿化植物,挖掘同一植被区内的物种资源,尤其是乡土植物,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系。我市今后可以大量推广的乡土树种有:柳杉、枫杨、苦槠、木荷、紫楠、浙江楠、青冈栎、石栎、月桂、枫香、乌桕、喜树、紫树、刺楸、罗木石楠、苦楝、七叶树、小叶栎、山麻秆、糙叶树、朴树、擦树、流苏树、黄檀、藤蔓月季、重阳木、青檀、江南桤木、牛鼻栓、青栲、红果榆、珊瑚朴、山矾类、冬青类、箬竹、短穗竹、黄皮刚竹等。

同时注重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并对其进行生态安全性和适应性进行观察研究,以利今后的推广。重点推荐引进树种有:南酸枣、山杜英、猴樟、水松、紫楠、红果榆、檫木、木莲、青榨槭、杜梨、木香、海州常山、扶芳藤、锦带花、红花七叶树、加拿大紫荆、银鹊树、笑靥花、白鹃梅、决明、绣线菊类、海棠类、柽柳、火炬树、墨西哥落羽杉、东方杉(墨西哥落羽杉与柳杉杂交种)、日本柳杉、美国香柏、美国扁柏、福建柏、三尖杉、榧树,大明竹、斑竹、箬竹、菲白竹、金镶玉竹、早园竹、淡竹等竹类,以及金叶皂荚、美国红栌、红叶石楠、美国红枫、北美枫香等一些彩叶树种。以上树种在大气候上都能适应苏州地区生长,但具体到某一树种,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应用小气候来适地适树,才可达到绿化效果。

三、正确认识绿化植物的特点和功能,扩大多样化物种的种群规模

生态学家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以及相互作用类型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的群落能更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见,在城市绿地生态建设中应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纯林,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建设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文化环境性型等人工植物群落,以维持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除了城区立地条件较差和土壤改良力度不足外,对绿化植物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轻易否定和放弃物种,客观上也导致了绿地种类的贫乏和结构的单一。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地格局是城市绿地的最佳形态,但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往往造成大量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被旁落;一些急功近利的作法,也导致大量慢长植物,甚至缺乏大规格苗木的植物被抛弃,而具有某些不足的绿化植物更被轻易否定。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多样的环境必然以多样的物种为基础。如何合理评价城市绿化植物,深刻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事实上,每种植物都有优缺点,植物本身无所谓低劣好坏,关键在于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栽培和养护管理的技术和水平。因此,应进一步推广适生物种,扩大种群规模,丰富城市绿化植物。这除了提高认识和增加耐心外,应完善绿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将生物多样性列入主要的评价指标;同时,加强绿化植物的规划和培育,引导苗木生产者和绿地建设者开发应用多样的植物品种,尤其是乡土物种,建立种类丰富、批量较大和供应稳定的苗木基地,这是扩大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的基础。

四、增大绿地建设规模,加强绿地建设植物配置设计的审批,提高植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绿地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它是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城市建设中往往强调见缝插绿,但群落的构建,尤其是复层群落必须拥有一定的面积,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环境,降低人为干扰强度和城市生境的胁迫。因此,增大绿地的面积,将有利于提高植物多样性。另外绿化主管部门对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风景林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的建设,要加强植物配置设计的审批,合理界定植物品种的数量,丰富植物物种。

植物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护我市植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张庆费《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策略探讨》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发展现状 对策

1 基本情况

1.1 长柄扁桃特性

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别名野樱桃或毛樱桃,是蔷薇科(Rosaceae)桃属(Amygdalus),扁桃亚属(Amygdalus)植物,落叶灌木,丛高1.5-2.5m,冠幅2-3m。它的寿命可达200多年。是中国温带草原区的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先后被国家和陕西省列入I级稀有濒危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长柄扁桃在陕西省榆阳区多分布于8-12m高的梁窝状沙丘的顶部或迎风坡的中上部,呈大型的吹扬灌丛状,冠丛(幅)大多为5-20平方米,枝条多有40-80个,花多为粉红色或白色,5个花瓣,每亩分布20-30丛。

长柄扁桃是优良防风固沙树种,具有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枝条稠密,耐旱、耐寒、耐瘠薄、耐风蚀,抗逆性强等优良防风固沙特性。

1.2 地理分布情况

榆阳区长柄扁桃主要集中分布在距市区70多公里的小纪汗乡大海则村的“马尔讨圪崂沙”,小壕兔乡刀兔东北沙及孟家湾乡西沙也有零星分布,有原始天然林3万多亩。

1.3 效益

1.3.1 生态效益

首先可以增加碳汇,清洁空气。其次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此外可以减少荒漠,扩展资源。榆阳区现有宜林荒地480.2万亩(包括采矿塌陷区),可做为“百万亩”长柄扁桃木本油料林的种植基地。这样不仅在短期内能使这些荒漠变为绿洲,而且成为我区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实现荒漠土地资源化。

1.3.2 经济效益

长柄扁桃不仅是一种生态树种,而且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其经济价值相当可观。

经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及省级检测机构测定,长柄扁桃果仁含油率高达45%―58%,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98.1%,居所有植物油之榜首;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与号称“食用植物油皇后”的橄榄油相当,明显优于核桃油、花生油等食用油。长柄扁桃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丰富,达到528.9毫克/公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高温烹饪和长期贮存。因而是生产高级食用油、生物柴油和化妆品底油的极好原料。长柄扁桃果仁中含有21.4%的粗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却不能自行合成的。富含钙、铁、锌、钾、镁等12种微量元素,不含汞、铅、砷、镉等有害元素。因而是天然的健康食品,可以加工成食用蛋白粉和高营养价值的功能食品。

长柄扁桃果仁可以入药,民间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腹水和慢性便秘等症。科学测定,长柄扁桃果仁中含有3.2%的苦杏仁甙。这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原料,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抗肿瘤、抗溃疡、镇痛、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市场价每克3元。每公斤长柄扁桃油中还含有63.4毫克a―VE。这种药用成分对治疗心脑血管病有特殊功效,其价值贵于白金。

此外,长柄扁桃种壳质地坚硬,可以生产木煤、压模板材、活性炭等产品;树叶还可以提取生物农药。可以说长柄扁桃的浑身都是宝。

1.3.3 社会效益

长柄扁桃产业链的形成,必然刺激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效益。其一、可以激发广大农民造林务林的积极性,推动长柄扁桃在陕北、内蒙古以及更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促进这些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大农林产业的比重,使该地区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其二、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减轻二三产业就业压力,使劳动力配置更加合理。其三、可以作为榆阳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培育的接续产业。对于榆阳这样以能源化工产业为经济主体的地方来说,保证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区域经济社会仍然能够持续发展,不致于出现“矿尽区衰”的悲惨局面。

2 发展现状

2.1 栽培情况

我区现有原始分布的长柄扁桃近3万亩,每年可以采摘种子1万多斤,每年育苗600多亩,生产苗木1700万株左右,完全可以满足本地区造林绿化,而且可以给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种苗。结合三北四期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目前已造林近10万亩,通过截杆蘸泥浆深栽技术,造林成活保存率达85%以上,目前保存5万亩左右的长柄扁桃,且长势良好,部分已开始挂果,已经开始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长柄扁桃研况

由于长柄扁桃种子属核果类种子,其种壳坚硬,落在干旱缺水的沙地上难以发芽成苗,所以自然繁殖相当困难,天然分布面积日趋缩小。从1983年起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科技人员首次对长柄扁桃进行了引种驯化栽培,种植于榆林红石峡沙地植物园、陕西治沙所试验地;“九五”期间又对其进行了扩繁和造林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使这一野生乡土树种在治沙造林、城镇和公路绿化中得到了应用。2005年-2008年间,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三方组成联合公关课题组,对长柄扁桃的生理特性、育苗和抗旱保水栽培技术、种仁成分和产品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长柄扁桃是一种开发利用价值极高的沙区油料灌木树种,是榆林沙区一种难得的生态经济型乡土优势树种。

3 远景规划

3.1 基地建设

(1)我区在十二五林业规划中,以马尔讨圪崂为中心,辐射带动发展100万亩长柄扁桃,重点建成补浪河乡魏家峁、巴拉素镇小旭吕、小纪汗乡大海则、孟家湾乡中营盘、小壕兔乡刀兔五个10万亩长柄扁桃基地。

(2)三年植绿大行动规划。从2011年9月至2014年,以马尔讨圪崂长柄扁桃自然保护区、中营盘湿地保护区为主,充分开发利用全区生物现有长梗扁桃生物质能源,规划在补浪河乡、巴拉素镇、小纪汗乡、小壕兔乡、孟家湾乡、小纪汗林场新建长柄扁桃木本油料林基地9万亩。

(3)陕西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规划长柄扁桃自然保护区100000亩。

(4)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每年在北部风沙草滩区发展2万亩左右。

3.2 自然保护区建设

在小纪汗乡“马尔讨圪崂沙”,由于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柄扁桃保存情况不容乐观,人畜毁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这一濒危植物的生长。为此,榆阳区政府决定以保护为核心,积极保护,科学经营,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保护、科研、教育、旅游、种养业五种功能,在保护、恢复重建生态环境,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建立陕西马尔讨圪崂长柄扁桃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10万亩,现已上报省政府,即将进行评审。

3.3 科研试验

(1)产、学、研结合,全面普查清楚我区现有种质资源,加强优生高质苗木培育,为百万亩长柄扁桃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做好保障。

(2)加快长柄扁桃产业研发力度。目前,用长柄扁桃果核生产食用油、生物柴油、蛋白粉、苦杏仁甙、活性炭等产品的实验室研究已经完成。同时生产食用油、蛋白粉、苦杏仁甙和活性炭的技术中试正在进行。初步测定成品油质量稳定,苦杏仁甙纯度达96%,蛋白粉蛋白质含量95.79%,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脱色力两项主要指标,分别高于商品活性炭63%和116%,市场前景广阔。应加快建立长柄扁桃榨油厂的选址和建设力度。

4 对策与建议

虽然长柄扁桃是优良的治沙固沙树种,又有较高综合利用开发价值,大面积推广种植长柄扁桃,将产生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人工栽培长柄扁桃的经验、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在生产上的综合潜力、效益还没有充分挖掘和体现。今后我区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一是加大普查力度。全面查清榆阳区长柄扁桃的种质资源分布、种类、面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使长柄扁桃的自然生存状态得以保护,使种质资源得以保存,为以后的开发研究做好储备。

三是编制长柄扁桃发展规划。将长柄扁桃发展与国家生态建设、国家林业产业发展、国家生物质能源建设结合起来,在取得生态治理效益的同时为长柄扁桃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原材料保证,做大做强产业。

四是加大基地建设力度。要建设长柄扁桃种质资源基地、育苗和采穗圃基地、生产基地、研究基地,同时,制定严格的苗木生产供应管理办法,保证优质的生产基地,推动我区长柄扁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化发展,以产生规模效应。

五是实现集约化经营。长柄扁桃是沙地木本植物,自然状态下生长较为缓慢,产果量低而不稳,目前,人工种植的长柄扁桃树龄较小,规模也有限,今后的工作要在长柄扁桃的土、肥、水、修剪综合管理以及优化栽培上加大研究力度,以求增加其产果量,提高单位产出效益。

实现长柄扁桃优质丰产栽培,需采用集约化经营手段,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管理,针对长柄扁桃花期、果期及其它不同生长时期对于水、肥、气、热等生长要素的不同需求,进行科学控制和管理,辅助应用化学药品、节水新材料、新技术,同时加强不同时期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长柄扁桃是一种生态型与经济型兼备的木本油料树种,不仅适应于在榆林境内大面积推广种植,而且在陕北、内蒙古等西北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推广价值,还能快速改变荒漠化地区,诸如沙漠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及采矿塌陷区的生态面貌,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宏伟目标,更能够形成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的长柄扁桃产业链,以做为煤炭资源枯竭之后本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保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沙地长柄扁桃林是陆地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其是具有完全的抗逆性和广域适应性的顶级群落。因此,将长柄扁桃定为榆阳区“百万亩木本油料林”对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生物质能源的储存都具有生产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燕,魏蔚,董发昕,王冠超,申烨华,郭春会,张应龙.长柄扁桃仁的营养成分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保护濒危植物的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境适应性 环境评价 异地繁殖

生物的生境是生物生活繁衍的场所,关于野生植物生境的研究, 是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基础。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 对珙桐生境的研究还没有多少人。由于珙桐的特殊生活环境使得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少,且停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近年,有些地区对珙桐采用异地制造小环境的培植研究,目的是让珙桐能发挥它应有的观赏价值。

目前在我国,珙桐分布很广,贵州的梵净山、湖北的神农架、四川的峨嵋山等处都有生长。位于四川绵阳安县、北川县和茂汶三县交界处的千佛山,有4万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木珙桐树。但由于2008年四川地震给山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山体垮塌,泥石流,生活在千佛山的珙桐有被灭的危险。综合评价千佛山珙桐的生境分布、生境质量, 并分析关键保护区域, 以期为千佛山珙桐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地概况

千佛山,位于四川绵阳安县、北川县和茂汶三县交界处,面积约220平方公里,距安县县城仅30公里,横亘于岷山山脉南段,海拔3033米。她古老而又神秘,形成于远古侏罗纪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山岳在冰川侵袭下构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成为多种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1993年公布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 1. 771 万公顷。区内有熊猫、羚羊、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一级保护鸟类,有一级保护树种,名贵的羌活鱼和药材。4万亩珙桐树生活在海拔1600-2300米的山林中。

2.生境的评价及影响因素

2.1 生境评价的程序。

根据典型生境评价的一般过程来确定千佛山珙桐生境评价的程序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明确影响千佛山珙桐种群及行为的限制因素或主导因素, 建立各项因素评价准则及综合评价准则; 根据评价准则进行单项因素的适宜性评价以及综合生境分析与评价; 明确研究区内珙桐生境适宜性特征。

2.2 影响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生境质量的因素及评价准则。

影响珙桐生境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因子。

2.2.1 非生物因子。影响珙桐生境的非生物因素有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土壤、坡向、次生灾害等。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主要对次生灾害进行了分析。

2.2.2 生物因子。影响珙桐生境的生物因素包括植被类型、自生繁殖能力、天敌及竞争物种的分布等。本研究主要针对珙桐的自生繁殖能力。

2.2.3 人类活动因子。在千佛山人类活动对珙桐种群生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及挖掘野生苗栽植,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

3. 结果

3.1 生境退化分析。

千佛山属古生界志留系沉积皱段裂带,西南侧绝壁高耸,似刀劈斧削,壁下形成幽深的沟谷。地震后山体垮塌,沉积皱段裂带疏松。植被数量减少,每年夏季发生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导致大量珙桐被毁,生境受到严重威胁。

3.2 生境生物因素影响分析。

近年来挖掘野生苗栽植现象严重,且不懂栽植导致成活率低,种群数量减少。珙桐果实出种量低,种子败育率高。加之珙桐种子深休眠的特征,在自然条件下,珙桐种子无法满足自身种群的发展壮大。就种子特点而言属于郁闭生境。

3.3 生境特征。

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使珙桐生境面积缩减;自生繁殖能力导致郁闭生境;挖掘野生苗栽植现象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生境面临严重威胁。

3.4 生境保护现状分析。

千佛山1993年公布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绵阳市的西面,与茂县接壤,海拔2942米,保护区面积 1. 771 万公顷。有4万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木珙桐树。据了解,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少,没有对保护区给以有效的保护。

4.讨论与建议

本文所得出的珙桐树生境状况与实际调查相符,其生境面临严重威胁,虽然有4万亩,但呈分散状。生境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2008年地震后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导致种群剧减。保护区有关部门也没有引起重视,出现珙桐树面临自生自灭的状况。

为了有效的保护千佛山的珙桐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给以保护:

(1)给县林业部写一份关于珙桐开发和利用的报告,引起林业部的关注。请他们加大保护力度,打击乱挖野生苗现象。

(2)发展自愿者赞助,加固松散的山体。

(3)建立异地繁殖的研究基地,快速繁殖,将成苗回种,以保持种群数量。希望在以上的建议下,能使千佛山的珙桐树快速恢复,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Editorial Committee of Sichuan Forest (四川森林编辑委员会)(1990) Sichuan Forest (四川森林).

[2] Ouyang ZY (欧阳志云), Wang RS (王如松), Fu GN (符桂南)(1996) (生态学报).

[3] Ran JH (冉江洪), Liu SY (刘少英), Wang HJ (王鸿加), SunZY (孙治宇).

[4] Zeng ZY (曾宗永), Liu SC (刘世昌) (2003) (生态学报).

[5] Zeng T (曾涛), Ran JH (冉江洪), Liu XY (刘小英), Sun ZY(孙治宇), Liu SC (刘世昌), Zeng ZY (曾宗永) (200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6] Zhang ZJ (张泽钧), Hu JC (胡锦矗) (2000)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 Wang weiwei(王伟伟)《珍稀濒危植物珙桐不同采收时期种子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