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那么,如何辨别养生宣传中的是非问题呢7我主要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对当前养生宣传中的一些糊涂观念、错误导向如何进行辨别;第二个是告诉大家中医养生理念究竟是什么。

养生热与养生乱

养生热跟生活水平有关,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养生需求的提高是正常现象,人人追求健康长寿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近年来出版物、电视、网络、广播没有不讲养生的,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摆的大体都是养生书,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播的也都是养生节目。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健康书籍的超过二分之一,每年我国出版的健康书籍有1000多种。国人买书的投入,每年增加的比例是12%,而购买养生书籍的投入,每年增加25%。有人说养生书是中国家庭的“红宝书”,普及率非常之高。养生热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可以体验到。面对如此汹涌的养生潮,面对众多专家念的养生经,老百姓既感觉兴奋又感到困惑。有人说。菠菜豆腐同食有害,不能同食;有人说,老祖先几千年就是这样吃法,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来。有人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许多人都是吃死的;有人说,糖尿病不能过于限食,90%的糖尿病都是被饿死的。有人说,肿瘤患者都是被药物毒死的i有人说,90%肿瘤患者都是被吓死的,如此等等。“健康问题究竟应该相信谁”的问题。终于凸显出来。很多老人说,买了一辈子菜、做了一辈子饭,现在不知道如何买菜、做饭了。如果不能正确解决养生理念的问题,所涉及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且和我们的国计民生要发生直接联系了。

当前养生热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我简要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寒入养生 中医养生是门科学,它既来源于生活,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又不能与生活和文化画等号,因为它是经过中医学研究、改造、升华之后才形成的。我们不能把文人书中记载的个人生活习惯、老百姓自己总结出的个性化生活经验都冠以“中医”养生的帽子,更不能把伪科学的东西强加给中医。我举几个例子,有人宣传喝生蛇血、吃生蛇胆、吃活泥鳅,其说辞是以类相求,同类相生。中医理论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中医是发展的,茹毛饮血的落后早已被祖先认识。当没有条件吃熟食的时候,人不得不吃生食。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饮食带来了质的变化,人们早就不再以吃生食为基本生存条件了。生食带来的卫生问题,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其带来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触目惊心。有报道说,生活在南方,有吃生海鲜习惯的地区,寄生虫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调查发现,有一个村庄56%的男性青年都感染了寄生虫病,与他们生食或半生食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非典”的教训记忆犹新,也与生食某些小动物肉不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吃生鸡蛋能润喉清热,有人吃了之后喉咙疼痛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因为鸡蛋是凉性的,鸡蛋有清热解毒之效,这个说法与中医理论相关,中医确实讲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但古人处方中早已不用生食鸡蛋了,说明人类对生食问题已有了成熟的认识。如今,生食鸡蛋造成的感染问题屡有报道。细菌感染之外,如果不做熟,鸡蛋中一些物质对消化和吸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古代一些生活习惯确实被中医引了进来,但是经过中医选择、提炼并提升到科学水平。还有一种说法,借酒消愁,因为魏武帝曾经讲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话。中医对饮酒问题,是从两方面认识的:一是无损害饮酒,有益于人。无损害,就是适量,健康的人可以稍微多喝一点;二是肝脏有问题的人,喝一滴都是有害的。中医也同时强调:“过饮不节,杀人顷刻。”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喝得迷迷糊糊,就是醉酒,醉酒就是乙醇(酒精)中毒,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病未去新病来。更有甚者,有人把一些不健康的民俗也拿来当养生知识讲,其结果肯定是既背离医学也危害人民健康的。

二是以偏概全,抽调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中医学有三大特点:一是天人相应观,二是整体认知观,三是辨证论治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不是“斗”;提倡从整体看事物(人体),不能机械分割;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广东人和黑龙江人、老人和孩子、男性和女性、健康人和不健康的人,绝不能用一个公式去要求,提倡全民去吃某一种食物,这不符合科学。中西医有不同的理念,各有所长。有人用打比方的方法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中医的法宝是望远镜,西医的法宝是显微镜:中医从整体上对人进行认识,西医把人体进行分解,细了再细,直至细胞,基因;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中医看病,男性、女性、老人、孩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国有中西医两种力量,这是人民的福气。中西医的结合,扬长避短,中国的养生、中国老百姓的健康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益处。一些养生介绍忽略了中医的这些基本思想,不管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个体的差异,用固定的模式和的方法,片面强调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层面,很难达到中医学要求的养生或防病、治病的效果,给民众正确认知中医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是圆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中医学非常重视食物的保健问题,这也是当今健康养生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今讲饮食养生的书居多,讲饮食养生的讲座也最多。如何体现出中医学的特点问题,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民众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中医在饮食养生上有两个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既是人们的食物,又是治病的药物;二是食补(食养)与食疗(药攻)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譬如绿豆,人们使用它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关键是如何给它派用场:如果作为食养(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只要体质、喜好和节气符合就可以选用,用量以食论;如果作为食疗(治病)时,它就成了药物,必须有严格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误导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四是瞒天过海,夸大某些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任

何药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有局限的,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药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坏”之分,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选择、多项选择的。不分青红皂白让全民都去吃某种食物、让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种药物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中国国情、民族习惯和中医基本思想的。不少养生宣传中都刻意要求大家去吃某一种食物,把它说成“唯一的”、“最好的”,这显然不是科学态度,起码不符合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全国人都去吃某一种食物,这行得通吗?事实上,人对于食物有很大的选择性,并不是人人都要吃某一种食物的。错误的导向,加上一些人的见利忘义,养生问题的路非走偏不可。

五是混淆是非,迎合以补为尚的世俗偏见很多人把养生与进补画等号,以为补比泄好,补出问题了,还不以为然;泄不出问题,也不乐意接受。女人都要补血,男人都要壮阳,六味地黄丸成了万能保健药。过分养生既不是中医的理念,也不是西医的理念,不符合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符合国情。不要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很富裕的国家,养生理念也不能是这样糊涂的。养生与进补是不能画等号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补,二是要解决怎样补、补什么。中医把补法分为平补、温补和峻补三类,要根据人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不同类型辨证选用。如果运用得当,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运用不当,会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千万不要盲目进补,也不要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中医从来没有说过,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毒药疗疾”的问题。只不过天然植物药的毒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化学合成类药品小一些,这也是事实。中医的进补原则是无病不用补,无虚不可补、火大不能补、阴虚不受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盲目进补贻害无穷。

如何擦亮眼睛,正确选择养生专家和书籍问题?

第一,是作者(讲座者)必须得是有学术职称的正牌专家。第二,编写、讲座的背景应该是他本人所从事的领域,那些从事文化研究来讲治病,从事骨科工作来讲内科,肯定讲不好。我认为,专家的价值就在于专。如果写养生书、讲养生知识的人是万事通,什么都会,我建议大家打个问号。第三,是看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背景,他们的目的必须是公益的,如果养生讲座讲的就是某种产品如何好,还硬性动员你去买,肯定有问题。另外,对出版社也要有选择,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医疗出版物的出版单位要有医学资质,必须拥有5位以上医学经验丰厚的专业编辑人员,其中两位是必须具备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中医的养生理念是什么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治未病 养生 中医药

1 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是我国中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较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概念。一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把未病先防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为养生学说建立了理论基础。二是《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要求医者在掌握疾病转变规律上密切注意病情洞察其演变趋势,早遏其路,化解病邪,争取病变的良好转机。三是《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也说明在疾病发作前或未发展时,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阐明见病防变的观点。唐代“药王”孙思邈, 令医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论证“治未病”与养生的直接关系,创建了一套养生益寿的方法。叶天士《温热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其预防传变体现在护阴保津上。可见许多医家早就意识到“治未病”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养生与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重在“养生”。主张以养神,动形,针灸,药膳等养生之道,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意思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适寒温等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疾。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饮食调养、和调脏腑、通畅经络、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协调阴阳平衡是核心思想。可见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2]。有些疾病虽未发生,却已出现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经处于萌芽状态时,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患于未然,及时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未病”并不是没生病,而是症状还没显现出来。不要认为养生只建立于健康的基础上,其实病人更应注意养生,更要知道治未病的必要性,只有懂得养生才能更快地恢复自身的阴阳平衡。

2.1 情志养生

七情内伤是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可见情志内伤会引起脏腑气机失调,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导致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继发多种病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如果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地释放,就可能引发心理问题。《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所谓知足者常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既是人生格言,也是精神养生大法。

2.2 饮食养生

有合理的膳食结构,提倡《养生录》“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实际上很少人会做到这几点,而且现在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的人数日益剧增,大多数由于他们摄入太多肥甘厚味所导致的。其实饮食养生也没有脱离阴阳平衡的总则,中医养生要以食为本,食在药先,合理饮食是有利于维持体质的阴阳动态平衡,避免疾病的发生。

2.3 运动养生

运动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和改善偏颇体质的目的。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运动可促进精气运行气血畅达,增强机体正气来抗御病邪。其实机体就像一台机器,时间久了肯定会有一点磨损,但如果你过度或过长时间不使用就会生锈,对它的损害反而会更加大,适当地锻炼是必须的。中医也很讲究“天人合一”,因此进行身体锻炼也要顺应四季的特点,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养生还包括勤动脑。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上的长寿者都是勤于思考的人。孔子在人均寿命20岁的时候活到了73岁,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在人均寿命27岁的时候活了101岁。在古今中外的长寿者中,科学家、书画家、棋手占了多数,这些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2]。所以运动不仅仅是运动躯体还包括动脑。

2.4 体质养生

体质是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心理和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4]。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现代医家也从不同角度对体质进行了研究并分类,王琦继承古今研究成果将体质分型概括为9类[5],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可以得知自己是哪一种体质,它对医生的开方和平时的饮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使自己的体质调回平和状态。

2.5 穴位养生

有许多报道都有说针灸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具有明显的保健养生作用。据研究,针刺内关、神门、心俞、巨阙、百会、印堂诸穴可用来调整心功能,补益心气,镇静安神; 艾灸神阙、关元、中极、命门、肾俞、太溪能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了经络在生理,病理和治未病等方面的重要性。不同体质的患者通过中医辩证来配穴针刺,能疏通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养生的目的。

3 小结

中医从马王堆医书到春秋时期《黄帝内经》就形成了现代养生的雏形。而“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贯思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早已经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养生中医也贯穿着中医辨证的思想,不同体质的人群应该通过辨证来寻找合适自己的养生方案,要做到“治未病”首先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还要存入健康的心态,第三要存入健康的运动,第四要存入健康意识、健康智慧、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储存健康才是我们的养生之道,增强自身正气才是关键。中医养生和“治未病”都是中华医学的精髓,希望这一理论得以继承、发扬、提高、振兴。

参考文献

[1].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186-189.

[2]. 王琦 《中医治未病解读》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07 01

[3].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宝命全形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209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1.1 顺时养生的理论基础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养生之法尤为重视, 《庄子内篇养生主》有言: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要领, 是《庄子》首次提出养生一词。养, 即保养、补养;生, 即生命、生长。养生, 就是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 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 达到顾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养生理论, 包括饮食药物养生、起居运动养生、针灸推拿养生等方面[1]。《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其一章中就有大段养生理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顺时养生, 是基于天人相应的理论, 使人体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 保持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及其自身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其中, 四时阴阳变化明显, 物候差异较大, 对人体影响尤为突出。所以, 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 调节自身脏腑气机, 使之适应自然节律、顾护形神的四时养生之法更应当引起重视。《素问宝命全形论》道: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基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客观规律, 四时物候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 人欲健康长寿, 防止疾病的发生, 也应遵循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 调摄精神, 保全形体, 达到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春夏阳气易泄而消耗正气, 因此, 春夏二季应顾护人体机体中的阳气;秋季收敛、冬季封藏, 秋冬之际阳消阴长, 万物内敛闭藏, 故秋冬季节人应该保养体内的防止其外泄太过[2]。此《灵枢本神》所谓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

1.2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 对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内容主要包括:一, 未病防病。《黄帝内经》强调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维持机体正气充足, 阴平阳秘, 脏腑调和, 气血运行通畅, 则外邪不得入侵, 防止疾病的发生。二, 既病防变。《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外邪或内伤初起如若治疗不及时或误治, 会经卫气营血、六经传变, 或因脏腑的生化制克而传及它脏, 故要在疾病发生以后及时预防疾病的传变。顺时养生是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 在预防疾病发生、防止疾病传变及疾病愈合顾护的过程中, 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内经百病始生》言: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 盖无虚, 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中医认为人体只有在正气虚弱加之感受外邪时才会致病, 因此从对发病的认识上强调顾护正气、治未病的重要性。

2 四时藏象特点

《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肝主春, 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 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 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 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 足少阴太阳主治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阴阳消长, 四季变换,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各个季节有其气候特点。与之相应, 各脏腑也有其主之时, 五脏在其所主的时令里发挥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以此来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去主动适应季节的变化特点, 保持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协调。

2.1 肝应春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对肝应春的功能和特性描述为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通于春气。肝是在春季机体对环境起主要适应和调节机能的脏腑系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东方生风, 风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肝生筋, 筋生心, 肝主目。其在天为玄, 在人为道, 在地为化。化生五味, 道生智, 玄生神。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体为筋, 在藏为肝, 在色为苍, 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 在变动为握, 在窍为目, 在味为酸, 在志为怒。怒伤肝, 悲胜怒;风伤筋, 燥胜风;酸伤筋, 辛胜酸。肝应春, 主生发, 肝的疏泄功能在春季增强, 并居于主导地位。在春季, 肝的疏泄作用对自身肝系统及其他脏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而在其他季节则处于从属地位, 协助其他四脏维持机体稳态。若肝主疏泄与肝藏血的功能不能顺应春季的时序变化, 则会出现春季多发疾病[3]。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肝病者, 两胁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怒, 虚则目盳盳无所见, 耳无所闻, 善恐, 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 厥阴与少阳, 气逆, 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2.2 夏应心脾

中医学上的夏包括夏和长夏, 在五脏关系中分别与心、脾相对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心应夏有具体的阐述: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通于夏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南方生热, 热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心生血, 血生脾, 心主舌。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在体为脉, 在藏为心, 在色为赤, 在音为徵, 在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 在窍为舌, 在味为苦, 在志为喜, 喜伤心, 恐胜喜;热伤气, 寒胜热, 苦伤气, 咸胜苦。心为阳中之太阳, 阳气充盛, 二者在五行中同属火, 其性炎上, 心的各项生理机能与夏天炎热的气候特点相似, 且暑湿亦会对心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即暑易伤心神[4]。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 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 少阴太阳, 舌下血者。其变病, 刺郄中血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脾的生理特性为:中央生湿, 湿生土, 土生甘, 甘生脾, 脾生肉, 肉生肺, 脾主口。其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 在体为肉, 在藏为脾, 在色为黄, 在音为宫, 在声为歌, 在变动为哕, 在窍为口, 在味为甘, 在志为思。思伤脾, 怒胜思;湿伤肉, 风胜湿;甘伤肉, 酸胜甘。脾喜燥恶湿, 夏季暑湿之气严重, 易阻碍脾阳, 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病者, 身重善肌肉痿, 足不收行, 善瘈,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 飧泄食不化, 取其经, 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素问藏气法时论》) 。因此, 夏季应调养阳气, 顾护心脾[5]。

2.3 肺应秋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肺者, 气之本, 魄之处也通于秋气。肺主气, 主宣发肃降, 在四时中对应秋季, 肺在秋季时其肃降功能增强, 并且处于支配地位。肺与秋在五行中同属金, 与秋季气候干燥、寒凉、敛降的特点相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到:西方生燥, 燥生金, 金生辛, 辛生肺, 肺生皮毛, 皮毛生肾, 肺主鼻。其在天为燥, 在地为金, 在体为皮毛, 在藏为肺, 在色为白, 在音为商, 在声为哭, 在变动为咳, 在窍为鼻, 在味为辛, 在志为忧。忧伤肺, 喜胜忧;热伤皮毛, 寒胜热;辛伤皮毛, 苦胜辛。肺病在秋季借助清肃、明润之气可得到缓解, 但与此同时, 秋季肃杀, 燥邪盛行, 故肺在秋季宣发卫气津液的功能下降, 护卫肌表失司, 易使腠理开泄不固, 发生呼吸系统疾病[6]。《素问藏气法时论》有:肺病者, 喘咳逆气, 肩背痛, 汗出, 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干, 取其经, 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2.4 肾应冬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到:肾者, 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太阴, 通于冬气。中医肾应冬是指肾是机体应时而变在冬季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调节系统。肾气与冬季封藏的特点相通应, 在冬季, 肾藏精、主纳气的功能加强, 并起主导作用, 防止冬季机体精气外泄, 维持温煦功能和气血津液来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冬季其肾阴渐长、肾阳则渐消, 表现为机体的生殖机能下降、小便量多、体温下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描述肾的特性为:北方生寒, 寒生水, 水生咸, 咸生肾, 肾生骨髓, 髓生肝, 肾主耳。其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在体为骨, 在藏为肾, 在色为黑, 在音为羽, 在声为呻, 在变动为栗, 在窍为耳, 在味为咸, 在志为恐。恐伤肾, 思胜恐;寒伤血, 燥胜寒;咸伤血, 甘胜咸。若肾应冬不符常态, 则肾病者, 腹大胫肿, 喘咳身重, 寝汗出, 憎风;虚则胸中痛, 大腹小腹痛, 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 少阴太阳血者 (《素问藏气法时论》) 。

3 中医顺时养生之法

3.1 四时饮食养生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此五者, 有辛酸甘苦咸, 各有所利, 或散, 或收, 或缓, 或急, 或坚, 或软, 四时五藏, 病随五味所宜也。饮食水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根据脏腑机能的节律特点合理饮食, 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素问五藏生成》认为不同色味的饮食物对应不同脏腑: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 赤当心、苦, 青当肝、酸, 黄当脾、甘, 黑当肾、咸。故白当皮, 赤当脉, 青当筋, 黄当肉, 黑当骨。

在春季, 肝急拘紧, 在饮食上, 宜服用甘柔之品柔肝养血、疏肝理气, 如郁金、枸杞、桂圆等。春季肝气过旺, 肝病易传脾, 故应在疏泄肝气的同时养益脾气, 可用辛甘发散、清淡的蔬菜水果来助人体阳气, 不宜食酸涩收敛、油腻、寒凉之品, 防止伤及脾阳, 影响脾胃运化。此遵《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夏季心脾当令, 应避免辛辣油腻之物, 防止心火上炎、阻碍脾胃运化。夏季炎热, 可饮用辛凉可口的绿豆汤、酸梅汤消暑解渴。但忌过度贪饮寒凉之物, 防止伤及脾阳, 造成腹泻。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肺为娇脏, 秋天干燥的气候特点易对肺造成损害, 故秋季应忌用辛辣苦燥之品, 宜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之物, 如山药、梨、百合等[7], 益气养阴, 滋阴润肺。及乌梅、山楂酸性食物, 以应秋季收敛之性。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 辛泻之。

冬季寒冷, 腠理密固, 人体各项机能水平下降, 出汗较少, 所以可适当减少食物的摄取量, 减轻肾化气行水的负担。寒冷的冬天应多食辛温之品, 温养脾胃、驱散寒冷, 可选用羊肉、韭菜、桂圆等温肾补阳之物。此遵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但同时因冬季阳藏于内, 也勿过食温燥辛辣之品, 以免损伤脾胃, 痰浊内生, 郁而化热, 而致大便秘结、温病、鼻衄等火热病, 同时也不宜吃得过饱, 以免气血运行不畅[8]。

3.2 四时情志、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 养生应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和喜怒而安居处, 调节自身气血运行, 使之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相适应。

第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言:春三月, 此谓发陈。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春季万物生发, 阳气逐渐上升, 在情志方面要保持精神的舒畅, 防止暴怒忧郁导致肝气郁结。此外, 春季应夜卧早起, 这样有利于机体阳气的生长。

第二, 夏三月, 此谓蕃秀。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夏季腠理开泄, 应顾护阳气, 防止起外泄。夏天应当注重对心的调护, 宜晚睡早起, 切勿大怒, 使精力充沛, 体内气机宣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述到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心在志为喜,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喜易伤心, 大喜易使心火亢盛失去抑制, 从而对血脉造成损伤, 导致心脏疾病的产生[9]。

第三, 秋三月, 此谓容平。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肺在志为悲, 悲则气消, 因此在秋季要注意保持乐观和开朗的心态, 调畅身体气机, 防止秋季肃杀之气损伤机体脏腑气机。在起居方面, 提倡早睡早起, 以利于的收敛和阳气的舒张。

第四, 冬三月, 此谓闭藏。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肾在志为恐, 冬季应保持心态平和, 减少心情刺激, 维持脏腑气机平衡。冬季寒冷, 万物藏匿, 阳收阴长, 在起居方面, 冬季应顺应阴阳规律晚睡晚起, 注意保暖, 切忌过度运动和, 保存机体阳气, 避免耗散肾精。

3.3 四时运动养生

中医自古就有八段锦、导引、气功等运动养生之法, 适当的运动可通畅气血运行, 调节脏腑气机。但运动要避免大汗淋漓, 防止气随汗脱。一、春季阳气升发, 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活动可使肝气得以疏泄, 并助阳气的升发, 此乃肝主升发和春季发陈的特点相适应, 此谓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二、夏季可顺应太阳早出晚归的自然规律, 选择晨跑、夜间乘凉散步, 气候炎热, 游泳也是夏季养生不二的选择, 但夏季炎热, 运动养生要防止中暑, 避免阳气过泄。三、秋季温度适宜, 可选择多种健身方式, 如长跑、登高爬山、打球等户外运动。四、虽然冬季天气寒冷, 但也要适量运动, 避免气滞血瘀, 阳气不升, 机体免疫力下降。锻炼可以室内运动为主, 若在室外锻炼则要注意预防感冒和冻伤, 避免在大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中锻炼或长时间外出。

3.4 四时针灸养生

《灵枢九针论》言:律者, 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四时针灸养生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通过贴敷、艾灸、针刺穴位等方式调理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养生目的方法。《灵枢四时气》提出:四时之气, 各有所在, 灸刺之道, 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 甚者, 深刺之, 间者, 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 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 取之合;冬取井荥, 必深以留之。春夏之时, 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针灸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原则, 辨证施法。春夏阳气发泄, 腠理不密, 刺激穴位可治疗秋冬阴盛之病。秋冬阳气收敛, 腠理闭塞, 适合滋阴养血, 以治疗春夏阳盛之病。可在夏季选用三伏贴, 冬季选用三九贴调理脏腑阴阳, 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同时, 在针刺方面要可在遵循春夏浅刺, 秋冬深刺原则的基础上选用针刺养生, 根据具体病证临证取穴[10]。

三分治, 七分养, 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和治未病思想的影响下, 顺应四时阴阳五行之气, 来调节人的脏腑功能、顾护正气的四季养生方法, 是中医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养肝、夏季养心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 未病先防, 乃是保养身体之道。

参考文献

[1]曹娜.中医养生思想古今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1-44.

[2]邱彤, 庆慧.邱保国教授的动态平衡养生观 (二) 天人相应的自然养生观[J].中医研究, 2015, 28 (1) :27-28.

[3]陈玉萍, 马淑然, 王庆国, 等.中医肝应春理论内涵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志, 2011, 26 (5) :1173-1175.

[4]杨阳, 马淑然, 张明泉, 等.中医心应夏理论内涵探讨[J].中医杂志, 2012, 53 (18) :1534-1537.

[5]余翔.浅谈中医四季养生[J].中国民间疗法, 2013, 21 (2) :57-58.

[6]张俊龙, 郭蕾.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 (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中医藏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76.

[7]马淑然, 李澎涛, 郭霞珍, 等.关于中医肺应秋本质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 2006, 47 (9) :643-645.

[8]覃骊兰, 蓝毓营, 马淑然, 等.关于中医肾应冬理论内涵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 19 (5) :482-485.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编五禽戏 三调 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38-01

1.五禽戏的源流

古代仿生导引术,最早记载于《庄子・刻意》中的“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己,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中的“熊经鸟伸”是模仿熊和鸟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又被称为“二禽戏”,与五禽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看作是五禽戏发展的雏形阶段。而后,在马王堆《导引图》,张家山汉墓《引书》,《淮南子》等[1]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多种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的导引术记载,可看作是五禽戏发展的发展阶段。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则根据仿生导引术、吐纳之术,集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进一步加以提炼和改进,通过观察各种飞禽走兽的运动形态,在继承和总结前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经验基础上创编的“华佗五禽戏”[2]。经历时代变迁,五禽戏发展至今以多达20余种版本,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养生需求,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学者在古籍原有记载基础上整编而来,新编健身气功。五禽戏既继承了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又吸取了各流派的精髓,将中医养生与现代人体运动学、形体美学有机的结合而成,配合轻缓柔和音乐,彰显了时代特征,是一套取法自然,古老而又现代的养生保健运动。

2.中医养生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从中医养生中“保精护肾”的角度看,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3]。精可化气,气可生神,神可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为健康长寿的根本,反之,气、形、神是精的必要条件,为“保精护肾”提供能量。

从中医养生“形神共养”的原则看,形即形体,神即精神、意识。传统医学认为:“静以养神,为阴。”练习者可通过对机体心理活动的自觉控制,保持心理的宁静和“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以增进身心的健康;“动以养形,为阳。”通过运动形体,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强筋壮骨效果。形与神、动与静、阴与阳均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有达到彼此间协调平衡,遵从生命体的固有规律及人于世间万物相适应的规律,方能保持机体内部各脏器稳定及机体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的动态平衡。

3.新编五禽戏与中医养生保健

新编五禽戏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以形体运动、呼吸吐纳、意识控制相结合为主要形式,通过模仿自然界五种动物的神形而创编。其讲求的“调身”、“调息”、“调神”与中医养生中的形、气、神相互对应。“调形”重在锻炼人的外在形体,强健筋骨;“调神”重在调节精神状态,心强脑健;“调气”通过呼吸吐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脏腑功能。通过“三调”来实现形神合一,协调阴阳平衡,方能达到生命机体治病祛邪、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功效。

3.1 调形与养生保健

调形,指对身体姿势及的牵拉、调整、变换。调形是练习五禽戏的第一步,没有良好的姿势,就无从谈起调气和调神,更达不到养生之功效。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意思是调形是调气和调神的基础,只有形正才能进一步达到气定神闲效果。从调形的角度来分析五禽戏的每一个动作都别具匠心,重点突出,而整套动作又浑然一体,各戏之间相互呼应。

虎威生于爪,虎神发于目,爪与目皆属于肝,勤加练习可起到舒筋活络、养肝明目的作用。“虎举” 时,手臂向上拔伸,刺激躯干两侧肝胆经络,起到疏导肝胆气血的效果;“虎扑”时通过身体前后伸展,可增加脊柱各关节的伸展性和柔韧度,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鹿好静立远眺,角抵时运转尾闾。中医理论认为,“腰为肾之府”,鹿抵”通过腰部左右扭动、胸内含脊柱后凸、尾闾的运转不但可增强腰部力量,还可起到壮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鹿奔”两臂内旋前伸,使肩背肌肉得到牵拉放松,躯干弓背收腹时则可增强腰背肌肉力量,起到防止、矫正脊柱畸形的作用。

熊戏主脾,通过 “熊运” 腰部摇摆,可按压脾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使得中焦气血通畅,“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起到疏肝理气,增强消化系统效果,而提跨前行时又能增强髋关节肌肉力量。

猿戏主心,“猿提” 动作中“猿勾”,通过手臂夹胸收腋、上提下按、上肢大幅度运动,可增强肺部呼吸能力,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情况;另外提踵动作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强化腿部力量。

鸟戏主肺,模仿仙鹤伸颈长望,展翅飞翔。鸟戏中“鸟伸”动作通过上肢的上举下按,牵拉任、督二脉,起到疏导经络作用;另外胸腔的开合直接刺激肺脏,加强肺吐故纳新能力,提高肺活量。“鸟飞”提膝独立,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拇指及食指上翘紧绷动作可刺激手太阴肺经,能有效疏导肺经,提高心肺工作能。

3.2 调神与养生保健

“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感觉等精神活动,也泛指机体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眼神、表情、肢体姿态等。“调神”则指调养精神,神属静,与形相呼应,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中医养生之道。练习五禽戏要“入戏”,只有充分理解了五禽的“神”,才能通过动作展现其玩耍游戏时候神态、神韵,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健身功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虎戏”勾勒出猛虎伸腰、奔跑、扑食的场景,展示威严、勇猛的神韵。“虎举”神态要严肃威猛,“虎扑”神态要沉着凶猛。“鹿戏”勾勒出鹿自由奔跑,抵角游戏,展现自由奔放、祥和的神韵。“鹿抵”神态要轻灵祥和,“鹿奔”神态要自由奔放。“熊戏”勾勒出壮熊憨态摇摆和行走的场景,展现憨厚笨呆的神韵。“熊运”神态要憨态可掬,“熊晃”神态则要浑厚沉稳。“猿戏”勾勒出猿猴左顾右盼觅食摘果的场景,展示活泼机警的神韵。“猿提”神态要机智灵巧,“猿摘”神态要活泼敏捷。“鸟戏”勾勒出仙鹤仰首挺拔,展翅飞翔的场景,展示怡然自得的神韵。“鸟伸”神态要超然淡泊,“鸟飞”神态要悠然恬静。

3.3 调气与养生保健

调气,首先指调整呼吸的方式、节奏、强弱等,也称调息。即通过肢体形态的变化与呼吸吐纳的有机结合,逐步达到形、神、气的统一。呼吸是人本能的一种生理活动,也是练习五禽戏的重要环节之一,呼吸形式主要包括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停闭呼吸及提肛呼吸等。如在“猿戏”中猿提动作就运用提肛呼吸法,吸气时提收及会阴肌肉,呼气时则放松及会阴肌肉。练习五禽戏时,不管选用哪种呼吸方式,都要以松静自然,不憋气为基本原则,配合起吸落呼、先吸后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等规律。

4 小结

新编五禽戏模仿五禽秉性特点,但又不拘泥形象,动作优美大方,配乐轻缓柔和,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结合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精气神学说等,新编五禽戏虽有较好的健身功效,但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的练习者,还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控习练强度,以“汗出透”及“身体轻便”[4]等为基本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田启涛.“五禽戏”的发展源流及操练技巧[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7):38-40.

[2] 张继,沈澍农.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导引五禽戏发展探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6-29.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情境体验法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方法。“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大众越来越需要不仅能够给他们治疗疾病,而且能够指导病后康复、预防疾病再次发生的医生。所以,中医养生知识大行其道,进入临床后能够熟练运用中医养生学知识指导病患、满足大众预防疾病和病后康复需求的医生供不应求。

1《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方法应更贴近临床实践:《中医养生学》不仅讲授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更有各种具体的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应以讲授中医养生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核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临床、预防、康复等工作。而中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重讲授、重记忆,学生学习后不能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融会贯通。这使得学生们在临床实践中、甚至工作后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成了不会看病的大夫。所以我们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书本上的病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经过培训能很快上手临床工作。“情境体验法”强调亲历、强调体验,正符合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的要求。

2“情境体验法”的特征决定其适合作为《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的。

2.1“情境体验法”的3大特征:(1)亲历性:这是体验的本质特征决定的。(2)个人性:各个主体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其主体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但正是这种个人性,又恰恰能促使学生认识交流和分享的必要性。(3)缄默性:体验是主体的亲历,即身临其境,在体验中主体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对其它的主体而言,有些成分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而有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2.2“情境体验法”的特征与《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的特征相吻合:(1)很多经典古籍中的养生知识只有经过亲历才能完全理解。我国古代文人讲究行文要“语意明白如画”,“豁人耳目”,另一方面又要“言外有无穷之意”,“沁人心脾”6。正因如此,古人的很多思想都不说透,医籍上的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到实践当中去体会,才能明白病案发生时的“意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法方药”的运用。所以,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如以社区常见病高血压为例,讲解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使学生即便于理解、记忆,又便于临床应用。(2)“情境体验法”的个人性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症状的多样性、养生方法的多样性。“情境体验法”的个人性特征告诉我们: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反应、表现。所以,不同的医生对同一种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殊途同归,最终只要治愈疾病,就是好医生;同样,不同的患者生同一种病,症状表现可能会不尽相同,医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情境体验法”要求学生们充分交流对同一种疾病的感受,互相启发思路、开阔视野,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使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3)“情境体验法”的缄默性符合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中医有很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自己感悟。“情境体验法”能让更多的学生领会到更多的知识。

3以高血压为例,说明“情境体验法”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最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等。其中行为生活方式在高血压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并给予健康指导。

3.1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养生:(1)高血压患者每日盐的摄入量以3~5g为宜,同时注意少吃或不吃含钠高的食物,如酱菜、腊鱼、腊肉、咸蛋等。(2)高血压患者要控制热能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3)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多食用植物油。可多吃一些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4)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中要有适量的大豆蛋白和鱼肉蛋白的摄入。(5)多吃含钾、钙、镁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含钾丰富的食品有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西瓜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含镁丰富的食品,如绿叶蔬菜、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6)忌食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者应戒烟。

3.2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养生:提倡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每天散步(慢跑、快走)30分钟、气功、太极拳等。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因剧烈运动可使脉搏增快,血压升高,所以血压太高时,应减少活动,最好卧床休息,以免血压继续升高。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6篇

习惯篇

要长生,小便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周少虎:由于小便担负着排出代谢产物的任务,因此,小便清往往代表着代谢正常,身体健康。尿液应“清亮、不浑浊”。

如何保持小便之“清”呢?要适当多喝水,定期排空小便。男性憋尿很容易患上前列腺炎。

午饭后要坐,晚饭后要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李跃华教授:都说饭后要走,但也有例外。午饭后,约11点到下午1点之间,静坐一刻钟,有助于推动血液运行,间接起到养神、养气、养筋的作用。

晚饭后散步,对身体大有好处,但不要放下筷子就走,晚饭后休息片刻,然后走动10-30分钟。

锻炼篇

练雪不练雾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质辨识中心总检医师邱全:这句俗语是告诉人们,下雪天可进行室外锻炼,而在雾天进行室外锻炼则不利于健康。这是因为雪能使室外空气变得清新,而雾则不然。

据分析,在相同的污染环境中,雾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比雨水中要高得多。

情志篇

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主任张湖德: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生活上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清楚地指出了人们应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

青少年时期,由于发育不成熟,不能迷花恋蝶。中医历来反对贪色,主张节欲以养精,藏精而健身,所以“戒之在色”。

中年时,是气刚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

老年时,体力已经虚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誉、地位和金钱。如果贪婪无度,就会大伤元气,损身折寿。

饮食篇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博士田栓磊:我国民间素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意思是说,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莲藕。

中医认为,韭菜补虚益阳、散瘀解毒,能振奋阳性,更宜男性进食。藕具有除烦、解渴、止血等功效,女性多食有好处。生吃有消瘀青热的性能,煮熟以后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白菜吃半年,医生享清闲

沈阳市中医名医馆仁术斋主任中医师徐放:白菜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蔬菜,农谚也有“种一季,吃半年”的说法。多吃白菜,有益身体健康,害病的人少了,医生自然就要“享清闲”了。中国和日本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低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原因,就是她们常吃白菜。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内经》;养生思想;天人相应;形神共养

健康长寿一直是医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生、老、病、死亦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所无法抗拒和改变的必然规律,但是通过恰当的养生方法,人们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和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学的养生学说起源很早,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诸多著作中,均有不少有关养生理论和方法的阐述,但形成系统的养生理论,则始自《内经》一书。养生理论在《内经》中散见于多篇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传承的养生学思想是现代养生学与预防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后世的养生家就是在其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1 《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自然观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内经》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出以内因为主导的辩证法思想。人与外在环境之间是一个整体,四时寒暑的变迁,昼夜晨昏的更替, 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以及精神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内经》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和系统的“形神共养”的养生观,其宗旨是要求人们既要注意形体的养护,又要重视精神的调摄,使身体处于“形神兼俱”的和谐统一状态[1]。只有保持内外两种整体的和谐,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 《内经》的养生之道

2.1顺应自然,法于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指导,对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提到的“法于阴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体现了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的养生之道。它强调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气象作类比来指导养生,提出了“四气调神”的观点,并从起居和调神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顺应四时养生的方法[2]:“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即养生保健要“顺四时而适寒暑”,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后世“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亦立论于此。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强调了四时阴阳对于人的重要性。四时气象本于天,摄养之法在于人,除了顺应四时阴阳特点进行保健,调摄情志,锻炼身体之外,还要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进行饮食调养并注意保养天真之气,防御外邪,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2调养精神情志中医传统养生强调“形神统一”,所谓的“形”指的是形体,而“神”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所附,无神则形无所主,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兼养”,只有做到“形与神俱”,人才能健康长寿。《内经》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认为它是养生的第一要义[3]。《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之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年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指导人们要有合理的追求和正当的抱负,不为世俗和功名利禄而苦恼,要学会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要有豁达的心态,才能健康长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指出了每一个季节的精神调摄之法。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此段关于九气为病的论述指出情志失调会导致气机逆乱,从而发生多种疾病,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使人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的观点是十分契合的,因此,精神情志的调养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4]。

2.3食饮有节,谨和五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饮食是后天之源的根本,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因此,调和药食五味是养生的重要内容。饮食有节提倡饮食有度、饮食无偏嗜。《素问・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药物与食物配合可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此外饮食五味还应该多样化,从而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使脏腑精气充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指出药食五味偏嗜会伤害不同的五脏,提出了“饮食有节”和“谨和五味”的养生理论,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药食性味的和调,不可太过或不及。《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色黑,宜食辛。”提出药物和饮食都应考虑到五脏所欲的问题,调治五脏所欲之药的五味在配伍上要合理搭配[5]。此外,在药物的应用上要顺应时令,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利用四时阴阳升降来合理地选用药物。在上述理论指导下,中医食疗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已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和于术数,劳作有度术数,指古人用于锻炼身体,调摄精神的一些养生方法和技术,如导引、按跷和吐纳等。和于术数就是指恰当地运用养生的方法和技术。华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并根据禽兽的动作特点创造出了五禽戏以锻炼身体和娱乐身心,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譬如户枢,终不朽耳。”[6]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气功、太极拳和散步等与古代养生的术数有相似之处,这些目前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能够起到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安神定志和按摩内脏的功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起居苦惊,神气乃浮。”说明过度的运动和锻炼是不利于健康的。

2.5 节欲保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为元气所寄,人体的衰老与肾精的保养密切相关,《内经》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肾气在人体生长、生殖、发育和衰老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可见养生之道在于肾精的固摄,这一思想亦为后世医家所重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到:“帝曰:调此二者(指人体之阴阳)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老者复壮,壮者益治。”其有关房中养生术的具体内容,是对我国房室养生学理论的重大贡献[7]。

3 结语

养生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内经》所阐释的“天人合一”、“形神共养”的养生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养生理论的各个方面,在其观点的影响下,中医养生理论的建构体系没有割裂形神二者的关系,而是在形神一体的整体思维模式下,建立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养生方法与原则。《内经》养生观是中医养生理论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两千多年仍显示出勃勃生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指导着人们的养生实践,其价值值得后世进一步发掘与提炼,我们应继续搜集、整理、研究,并使之丰富和完善,使古老的医学继续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玉辉,陈延滨.《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53-55

[2]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一版:471

[3]裴媛.论《内经》养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5):69-71

[4]黄剑.《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探讨[J].河南中医,2008,28(4):8-10.

[5]程士德.《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二版:117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医;性学;性保健;性治疗

中医药学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仍然是广大华人广泛使用的保健医疗方法。此外,中医药和中国文化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不但在亚洲受到欢迎,在澳洲、欧洲,乃至非洲,针灸和中药都已经成为不可缺失的替代医学。中医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医学中关于“性”的保健和治疗更是异彩纷呈,博大精深。在当代中国,中医性学已经成为中医学中的二级学科,成为中国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中医男科学、女科学、性病学、性养生学、性药学等内容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1 整体调节是性保健的关键

中医学有丰富的内涵,其理论体系借助大自然的基本属性,按照自然界物质的运行规律去解释人体和规范、管理人体,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如按照自然界阴阳的平衡和消长,去调整人体的内外平衡,使人和自然,精神和躯体达到一定的平衡和统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按照自然界基本物质木、火、土、金、水的运动和属性,发展成为五行学说,揭示了事物运动中的相生、相克规律,从而成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见图1、图2。

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中医学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模糊的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各个器官均受到气血和津液的营养从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即为经络。中医学把内脏按照其生理功能分为脏和腑,脏如心、肝、脾、肺、肾等,为实质性器官,具有藏而不泄的作用,是人体的核心。腑如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为空腔性器官,具有传输、运化的作用。五脏和六腑具有相互对应、相互影响的关系。每一个器官均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等。而在的正常发挥上,五脏中肾的生理功能起到主导的地位。因为中医学认为,肾主水、主精、主生殖,开窍于前后二阴。中国人经常把不足称为“肾虚”,把具有提高和改善性能力的药物称为“补肾药”,可见中医理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特别强调的是,中医学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每一个脏器的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人体整体的和谐和平衡。如肾的功能正常发挥是保持正常的必要条件,即肾气足则性力强,膀胱气化有力。但保持肾气足,是依赖整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发挥,因为,首先肾脏需要人体气血的营养,气血充盈则脏俯气化有源。而气的生成和运动与肺脏、脾脏、心脏关系最为密切,血的生成和储运与心脏、肝脏、脾脏关系密切相连。中医学常有“肝肾不足”、“心肾不交”、“脾肾两虚”、“肺肾气虚”等等不同的l临床上常用的症候。因此,中医在治疗一些障碍的疾病,虽着眼在肾,但或着手在心,或着手在肝,或着手在脾。有从肾虚人手,有从血瘀人手,有从心血人手,有从肺气人手,但其目的是调整气血阴阳,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突出了整体观念的辨证论治思想。此外,中医学认为性不但是繁衍子嗣的活动,而且是养生保健、维持气血运动的重要活动。对于疾病的治疗上,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多靶点调节,使人体达到平衡。因而治疗的结果自然有区别于西药治疗,除安全可靠外,中医治疗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从而效果更加持久。

2 丰富的遗产有待研究提高

中医学有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补充部分,中医性学同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早在两千年前春秋时期成书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奠定中医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在《黄帝内经》中不乏有对性的认识,如《内经》中对养生的理解其中主要包含了性保健的内容,其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而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其满,……故半百而衰。”这里明确指出,上古之人所以能长寿度百岁而不衰老,主要是遵循阴阳的规律,生活有节制,而当今人们所以年过半百就衰老,是由于违背自然规律,饮酒过度以及酒醉后过度的性生活耗尽了真精而引起。《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性能力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十分贴切的认识,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脉衰,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这里不但记载了女性的生长发育是以7岁为周期,男性的生长发育是以8岁为周期的事实,而且提出了“天癸”的概念,认识到了“天癸”与月经的关系。指出女性的“更年期”是七七49岁,而男性的“更年期”是七八56岁。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七损八益的概念,日:“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说明了七损八益在保健中的重要性。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养生方》和《天下至道谈》也谈到了人的性与保养的问题,其中《天下至道谈》中的性保养,就比较具体谈到“七损八益”,日:“气有八益,有七损。不能用八益去七损,则行年四十而有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竭,阴气不用,深泣留出。令之复壮有道,去七损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补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不衰。”具体而论“七损”:“一日闭,二日泄,三日竭,四日勿,五日烦,六日绝,七日费。”即一损是指时疼痛,精道不通,甚至无精可泻,这叫内闭。二损指时大汗淋漓不止,这叫阳气外泄。三损是说性生活不加节制,交接无度,徒使虚耗,称为“竭”。四损是说交合时阳痿不举,故日“勿”。五损指交时呼吸梗促,气喘嘘嘘,心中懊恼,神昏意乱,这就叫烦。六损是说在女方根本没有性冲动或性要求时,男方性情急躁,不善于等待,甚至态度粗暴,强行交合,这样的性生活自然极不协调,将会给女方带来很大痛苦,不仅损害其身心健康,还会影响胎孕的优劣,给下一代造成危害,因而叫“绝”,意即陷入绝境。七损是指交接时急速图快,滥施泻泄,徒然耗散精气而已,所以叫做“费”。“八益”指的是寓气功导引于两媾活动中。《天下至道谈》又写道:“一日治气,二日致沫,三日知时,四日蓄气,五日和沫,六日积气,七日持赢,八日定顷。”即一益是指之前应先练气功导引,导气运行,使周

身气血流畅,故日“治气”。二益是说舌下含津液,不时吞服,可滋补身体;又指致其阴液,亦为交合之所不可少者,这些都叫做“治沫”。三益是说要善于掌握交合的时机,这就叫做“知时”。四益即蓄养精气,做到强忍不泻。五益是指上吞唾液,不含阳液,双方在交合中非常协调。六益是说交合适可而止,不可精疲力竭,以便积蓄精气。七益是说交合之时留有余地,保持精气充盈,做到不伤元气,叫“持赢”,即持盈。八益是说两合时,男方不要恋欢不止,称为“定顷”,即防止倾倒之意。由上可知,这里所说的“七损八益”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对维护男女身心健康,减女疾病,乃至下一代的优生优育,都有着积极意义。

以上可见,中医性学源远流长,在两千年前中医学形成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性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特别是认识到性的和谐愉悦有助于全身的健康,有助于益智长寿。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它所包含的性保健和治疗思想有待我们挖掘和提高。

3 秘方验方治病养生卓有疗效

在漫长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中医药的发展绝大多数是建立在经验的总结上,从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70毒,可见在初期的中药实践中是充满危险和盲目性。但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明代李时珍(1518―1593)所著的《本草纲目》已经完完全全将所有的中药作了全面的论述,全书历时27年,200万字,收药1892种,附图1100幅,附方11000首,可谓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中药按照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昧进行分类,使中药的应用完全置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如中医辨证为热的症候,可以用寒凉的药物来平衡,中医辨证为虚的症候,可以用补益的药物来治疗,所谓药物的四气和五味完全是按照药物本身能够发挥的疗效来分类和划定,在中医的理论中酸甘可以化阴,辛甘可以化阳,因而药物可用来调整阴阳。百年来,祖国医学发现很多中草药对具有保健治疗作用,且效果明显,普遍应用于临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应用方法分,有以下几类:(1)药物。包括鹿茸、鹿角、鹿角霜、龙涎香、沙苑子、五味子、覆盆子、金樱子、山药、肉丛蓉、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锁阳、蛇床子、九香虫、巴戟天、杜仲、仙茅、续断、羊藿、人参、刺五加、熟地、桑螺蛸、何首乌、肉桂、紫河车、冬虫夏草、茯苓、丁香、韭菜子、附子、山茱萸、葫芦巴、益智仁、海马、海龙、蛤蚧、海狗肾等。(2)药粥。即以谷麦为主配合中药制的粥。常用的药粥有:山药粥、红枣山药粥、牛肾粥、人参鸡粥、雀儿药粥、腽肭脐粥、枸杞羊・肾粥、黄芪山药粥、黄芪桑螵蛸粥、山萸肉粥、金樱子粥、虾蚧粥、鹿角胶粥、从蓉羊肉粥、金樱螵蛸粥、附子粥、益智仁粥、锁阳粥、菟丝子粥等。(3)药酒。用白酒泡制中药而成。常用于性保健治疗的药酒有:参杞酒、助阳酒、二仙酒、参蚧洒、阳春酒、巴戟天酒、枸杞酒、仙灵脾(羊藿)酒、鹿茸酒、蛤蚧酒、杞菊酒、韭子酒、安神酒、二冬二地酒、五味子药酒、猬皮酒、脾肾两助酒、海马酒等。(4)中成药。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片)、大补阳丸、河车大造丸、左归丸、五子衍宗丸、滋阴百补丸、七宝美髯丸、锁精丸、巨胜子丸、鱼螵丸、金樱子丸、右归丸、六合散、青蛾丸、安肾丸、参茸卫生丸、参桂鹿茸丸、全鹿丸、健身全鹿丸、乳鹿膏(鹿胎膏)、二肾丸等。

4 房室养生中医学独特的保健思想

中医学认为,性是阴阳交合的最基本的体现,成人的性生活是平衡体内阴阳的基本方法。合适的性生活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的功效。如《玉房秘诀》云:“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天地得交令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可见性是人体必须的和本乎自然的东西。因而,中医学把适度和愉悦的性生活看作是人体整体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适度和有益的性生活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因而房室养生被看作是人类养生的第一学,它与中医的饮食养生、气功养生、太极拳养生、药物养生等共同构成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的房室养生虽然强调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性是人类最自然和必须的活动,性的愉悦对人体阴阳平衡有重要作用,但中医学的某些认识还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的东西不能按照目前自已的认识就完全否定,而是要站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整体平衡等理解和考虑,从而使中医的认识和方法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和每一位人。如中医的“保精”思想。中医学把看作是人体最重要的精华,有精血互生的学说,而对于人体的能量储存来说,又有“一滴精,十滴血”的比喻。可见它对的重视,因而“保精”成为养生的重要内容。此外,中医学把与脑髓联系在一起,认为“肾藏精,主髓”,充足的是人体保持精气充足,神形明慧的必要条件。这些与西医学的只是一些蛋白和水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中西医对的重视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当代中医已经不再把和中医的“精”划等号,也不再把看作是人体精华的流失而产生恐惧,不再强调所谓的“动而少泄”,但中医依据整体观念和阴阳平和的理论,还是强调性的适度和量力而行,过度的性会使人感到筋疲力尽,记忆恍惚,而过少的性也不利于心神愉悦,适度而高质量的性会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有利于人的养生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