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职业评估

计算机职业评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陈旧,校本教材开发不力当前计算机专业的教材落后且鱼目混杂,新知识新技术编入教材的时间周期太长,教材内容陈旧,远远落后于社会岗位需求,同时也很难找到能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教材,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学内容的陈旧会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很难达到社会岗位群的需求,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虽然我院计算机专业不断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明显不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值为3: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还有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因素也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效果,所以计算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根本上并没改观,那么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就成为当务之急。

学生的职业能力欠缺,难以适应岗位群需求专业不同,职业不同,岗位需求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就不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根据岗位群需求的岗位能力来确定的。通过对市场进行调查,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得知岗位群需求的岗位能力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统一,否则就会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欠缺,用人单位不满意,学生就业难以适应岗位群的需求这一现象。

考核方式单一,缺少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缺少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估考核体系。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都是以理论考试为主,个别课程有上机考试。试题是哪位教师带课哪位教师出题,出题的难易程度及考试覆盖面由带课教师决定,教研室审核签字认可,没有形成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只针对专业知识考试,不涉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内容,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不学一个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计算机专业受到其他专业的严重冲击和影响计算机专业与相近的电子信息、通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就业空间相互挤占,就业空间严重缩水。特别是计算机在其他专业发展中作为辅助工具的现象日益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已得到了大力普及。由计算机就业市场细分可知,社会岗位群需求大都是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操作,懂得网络基本维护和使用的一般人才,而这些知识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操作训练就能达到,当单位岗位群要求专业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往往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潜在的实力,因此其他专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成了新的冲击和严重影响,使得计算机专业变得无特色,缺少生命力。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确定职业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教育与传统的职教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教育具有四方面的优势:一是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二是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分析为基础,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打破了僵化的、陈旧的学科课程体系结构;三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四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客观评估考核。

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强调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讲授是以够用为度,操作实用为主,提高能力为本,核心是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操作技能,培养适应岗位群需求的人才。

更新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完成。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合理的阶梯式教师培养计划,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使之与岗位群需求知识相统一,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是确保计算机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必然要求。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在职、进修、培训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二是深入计算机行业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始终站在本专业学科的技术前沿。三是教师应不断拓展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将专业渗透到其他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是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能力,经常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缜密的思维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并培养教师独立完成教研任务,提升其教研能力。

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教学内容滞后的现状教学内容应如实反映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计算机教材应该每年更新,避免同本教材的连续使用,对于过时落后的、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的教材一定要舍弃。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突破和发展,能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编进教材,与时俱进的好教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从根本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加强专业课程模块建设,轻理论重实践高职院校要从计算机专业岗位群市场细分的需求出发,设计符合专业课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专业模块化灵活施教。构建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完善计算机专业评估考核体系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考核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是有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保证。考核的目的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进行检验和有效引导。按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评估指标为基础,结合岗位群需求,鼓励学生取得计算机能力认证,以赛促教,建立健全完善的专业评估考核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快速适应社会岗位群需求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贯穿于专业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首先,通过多种课外活动,如科技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技能比赛等,提高学生奉献、团结、协调合作的意识。其次,富有成效地做好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岗位培训,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和相关的工作标准,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模式 中职计算机 应用

正 文: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但是就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情况看,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影响了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行动导向法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引入势在必行。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1.行动导向教学法

心动导向教学方法也可称为行为导向或实践导向,其来源于德语的Handlungsor ientierung,指的是为了完成某项职业工作活动需要而进行的相应行动,从业者通过内在调节机制来评价、实施和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就是在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基础上,创造一种师生互动、学教相长的社会交往情境,进而使中职院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够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最终实现学用一致的教学方法。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结果不是教师的教授,而是学生的学习,行动导向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行为的改变,这些改变主要包括由内化而至外显的行为,不仅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第三,行动导向教学以“知行并进”为原则。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行动为导向,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造一种师生互动、学教相长的社会交往情境,进而使中职院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够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最终实现学用一致。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行动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迎合了中职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要真正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教学,必须以行动为导向,充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在充分了解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了“行动”作为导向,就能够鼓励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对老师布置的学习和预习任务进行积极探索,不断扩充知识面,并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指引下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水平的理解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2.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计算机任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布实施,给学生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比如说,在学习C语言章节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讲解,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积极参与制定部分操作计划并对部分计划进行课程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对项目进行汇报,对自己完成的项目进行讲解,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项目评估,评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人评估和他人评估,通过评估发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3.归纳总结,及时对知识和技巧发散延伸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重要的,但是基于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少、能力差、经验少,对计算机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不到位,单靠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计算机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对课程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强化实践,扩展计算机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重视社会实践,加强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首先,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挖掘和应用,在实践中强化课堂理论学习,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机会,大大扩展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面;其次,学生应该积极主动深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准确性,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强化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础。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激发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耀光.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2] 乔爱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3篇

我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生,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移民的梦。当我在北京的小姨告诉我,我也符合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的条件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小姨对澳大利亚相关移民法律相当了解,她为我各方面的条件作了一个初步的评审,一条条分析给我听,不由得我不信。这样我就被小姨的一番话打动了。

小姨的分析

一般说来,只有正规大学毕业生才有机会通过技术移效类别移民澳大利亚,但是,近年来,澳大利亚计算机人才十分紧缺,澳洲当地机构却极力寻求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人才、软件工程式、程序员等技术人员。目前,澳大利亚的计算机移民类别中有一个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简称RPL)的小类别,没有学历和专业上的要求,只要申请人具备计算机的知识,并具备6年以上的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且在此期间接受过比较正规的培训,一直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就能符合澳大利亚60分的职业要求。而我的情况与这些条的符。如果我通过了澳大见职业评估,再加上我现在不到29岁,又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很有希望移民澳大利亚“试试吧,”小姨热切地看着我:“先申请职业评估,如果通过了,不说100%的把握,起码也成功了一半。即使没有通过,也花不了多少钱,就当找一条新路走走,多一次生活经历吧。”

于是,在小姨的鼓舞下,我开始了向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申请职业评估的行动。

准备职业评估的申请材料

我的申请只能锁定在RPL。有了这一明确的目标,准备材料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准备材料是一件很细致也很关键的活儿。申请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是获得评估通过的最基本条件(所有材料都必须翻译成英文)。

一、工作经历及证明信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工作经历及相关证明,这是被评估的核心。因为这个类别没有专业学历要求,主要就是澳大利亚需要有这类实际操作经验的熟练技术人才,主要是有工作经验。

也正因如此,这个类别才需要6年以上的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工作经验。

首先需要一份比较详尽的工作简历。这里说详尽,并非是要将所有做过的工作经历都详细地罗列在工作简历中,而是要将能突出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及写清楚获得的计算机相关技能的进步。另外要体现出自己已经工作了多久。

按照这个要求,我的工作简历当然是从

1995年 8月我最初受聘于 XXX公司开始。格式要按照;进入公司工作的起止时间;工作单位(名称);工作单位简介及其主要业务简介;工作经历介绍。

我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实施和维护。作为新手开始我的软件职业,参加第一

个项目“XX用电MIS系统”的开发,当然要重点介绍,并强调我从老员工那儿学到的实践经验、与同事的成功合作以及对初次在软件业中实干的体验。

接着挑选我参加的几个工作项目作简单介绍,主要是体现我在此期间的进步。期间在项目的

实施空隙中,我参加的公司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这能体现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此期间,我系统的学习了 VFP的数据库结构、VB的 Active X技术和 SQL Server的查询优化、存储过程编写等技术以及多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同时还自学了 Wndows NT Server 4.0的组网技术,包括网络的硬件组成、软件的安装、配置,网络性能分析等,使我的软件编程技术得到了实质的提高。为我以后的独立的进行软件维护打下了基础。这些必须体现出来。

接着重点介绍我独立完成的第一个项目;受到客户高度评价的项目:具有创意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项目;重点介绍我积累的工作实施经验和掌握的客户资料;介绍我遇到的难题和寻求解决难题之道,并最终如何将难题解决的简要过程;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升职为项目经理之后的主要工作职能和工作成果,项目管理能力和软件编写能力的提高。

这当然也主要是要体现我掌握的软件开发技巧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而期间我仍然在不断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如我参加累积几个月的《网络管理》,((java开发)、《基于internet的软件开发》的培训;项目管理的课程培训等。介绍培训的主要课程;介绍自己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技能体验和自己技术进步的表现。

除了工作经历,还需要公司老总或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工作证明信。证明信必须使用公司抬头纸写的,信中必须包含公司的见解、业务简介,申请人的工作职责、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所参加的培训学习、公司对于申请人的评价等,写信日期,落款,写信人(公司老总或自己的顶头上司)的亲笔签名。

二、学习经历证明

其实学习经历证明是包含于工作证明之中的。之所以单列出来,是为了表述更清楚。我中专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除了毕业证书做公证外,还要从所毕业的学校开出成绩单并做公证。这个学习经历必须有,它算是我学习计算机的开端,而毕业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吻合也恰恰是工作起始时间的证明。这也是工作证明的第一项。

工作期间接受公司培训是第二个重要的学习经历。每次学习的起止时间,学习课程的内容,学习获得的效果;学习培训的经历除了自己在工作简历中介绍外,还要在公司领导的工作证明信中体现出来,以证明自己参加过这些培训并获得了简历中所述的效果。

工作期间接受脱产或半脱产的、正规培训学校的、至少6个月以上的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培训证书的学习经历,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经历――是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重点考察的学习经历。这个学习经历必须介绍培训学校名称、所学课程内容、课时、每门功课的成绩(或通过学习该课程获得的学分),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还必须提供培训结业(或获得的资格)证书并公证书。

第四个学习经历是自己在工作期间所阅读的计算机专业报刊书籍。所阅读的书籍必须指出书名、作者、书号、版本号、出版社和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及获得的效果。所阅读的报刊必须指出报刊、杂志名称,刊号,出版社/单位,报刊内容简单介绍及自己所学所得。所有阅读的书籍和报刊都需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这是证明自己一直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关注业内动态和最新知识技能的经历。

三、其他方面的材料准备

这些常规材料包括出生公证、护照(必须到户口所在地办)、相片,领取并填写好申请表格等。填写申请表格时,需在申请表格的“声明”一栏签字:“我谨声明我在申请中所提供的’信息均真实、完整且准确。我明白对任何事实的虚假陈述及隐瞒都会使我不能进入澳大利亚,即使我能够被批准获得澳大利亚永久居民权,但以欺诈手段申请进入澳大利亚将导致我被调查及/或驱逐出境”。

递交申请并通过职业评估

经过周密的准备,2002年3月份我向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递交了职业评估申请材料。在等待结果的期间,我主要加强自己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我似乎有预感,我的职业评估能够通过――因为我的申请材料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它绝对真实,并且我确信它准确、完整。即使没有通过,加强英语学习也有益于自己的提高。

我的预感应验了。3个月后,我得到了通知――我的职业评估通过了。我喜悦兴奋的心情,感染了我所有的亲朋好友。他们都支持我赶快递交移民申请。

移民成功在即

2002年7月份,我递交了澳大利亚计算机类技术移民申请材料。并开始着手准备雅思考试。不久,我收到了澳大利亚移民局受理的档案号码。9月份,我在线预约了北京考场11月 23日的雅思考试,接着办理了交费和注册手续。等到使馆下达了要求我参加雅思考试的通知时,我的雅思成绩已经出来了,听、硕、写、读读达到了6对分或以上,总分6.5分。这样,英语能力这一项,我可以获得最高分20分(只有两个档次:至少需雅思5对分才能通过语言考评这一项,5对分一个档次,可获英语能力分15分,6对分一个档次,可获英语能力分最高分20分,超过6对分也是得20分,不过,英语越好,对自己越有利,去澳大利亚后也更容易适应当地工作生活)。

而在年龄计分方面,18--29岁可获得最高分30分,我递交申请时27岁,可获得最高分30分。在工作经历方面,申请 60分职业分的职业,4年中不少于3年相关经验,可获得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行教育体制和办学指导思想存在着许多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思想仍在影响着计算机教育。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现行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课程内容老化、教材滞后于技术发展、与社会和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缺少弹性,也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陈旧,一些早已被行业淘汰的内容依旧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另外,职校生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看不懂、学不会、学了没用的现象。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缺乏办学特色。很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定位,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仍是以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和应用技能训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片空白。

二、改革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建议

上述问题制约着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认真分析、总结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界正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笔者认为改革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内容。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途径就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教学内容也不再是静态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力本位的观点真正体现了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果说素质教育是普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的话,那么能力教育则是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而且,能力本位的教育,或者说能力教育,更加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其着眼点在于能力的创造性发挥,将更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力本位的思想将成为未来新文化价值观的核心,这意味着能力教育在整个职教领域也将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在职业教育中,它是分析复杂工作系统的一个结构化工具,每个职业(专业)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过程,在工作方式、内容、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就是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其实质就是构造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均无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代表了近20年来国际职教的主流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适应这种发展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学”重于“教”,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承认学生入学前的经验和技能;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以学生为中心”已得到职业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并得以实施。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教师要从原来的传统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教学方法要多姿多彩,以营造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导向的学习要求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在学习中结合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和所有感官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协作、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等情感方面的社会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展示技术的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展示技术和学习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5篇

一、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概念是由美国的IBM公司在2007年提出的,其具体的定义指的是:所谓计算机云备份技术,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将计算机里面所要进行运算的任务都收集起来,然后,再把这些任务分配到那些大型的大规模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或者是大规模计算机联机群体构成的计算机资源池里面去,这样就可以使得更重需要运算的程序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从大型数据处理中心获得相应的计算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功能以及各种相关的软件信息服务等功能。目前,计算机云备份技术常见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云存储服务和混合云备份。计算机云备份作为场内软件和次级存储的一种替代,它运行在远程的系统中并被集中控制,并通过浏览器的界面来访问计算机云备份。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之下,计算机云备份具有多个客户共享架构,并且需要付费才能够使用。被保护的系统上运行轻量级的程序,并将数据从主站点传输到云端上。

二、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优势

2.1效率高和可靠性强

在计算机数据库之中,现在使用的比较先进的存储技术,主要包括磁盘的备份、压缩、加密和存储虚拟化等保护。计算机云备份技术不仅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还应该考虑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但是,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是由存储设备的服务机构来提供的。因此,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效率高和可靠性强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

2.2可扩展性和投资少

计算机云备份技术还可以依靠第三方提供商的无限扩展能力,并且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投资比较少。但是,计算机云备份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备份和实施中的问题,这种数据存储方式使得企业能够管理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运行费用。

2.3降低数据量的恢复时间

计算机云备份技术一般是磁带开始恢复,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管理人员只需要找到磁带,然后将其加载,就可以找到数据的位置再恢复数据。但是,从云中恢复数据一般较快,而不需要从磁带存放点运送磁带和寻找的恢复时间。同时,恢复的数据也是通过广域网进行传输,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并且不需要建设本地磁带设备。

2.4可用性较强

为了提高存储的效率和降低公司的成本,计算机云备份技术更加具有吸引力。因而,计算机云备份技术具有可用性较强的特征。但是,数据副本能通过任何的因特网连接或设备来访问,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云备份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的运用

3.1启发式的可用性评估

云备份软件可以利用启发式可用性评估在少量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对主流的云备份软件进行可用性评估,并且需要参与可用性评估的成本较低,从而获得相关的数据。目前,国内外主要的一些云备份软件都是选择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云备份软件,主要包括诺顿在线备份、在线备份系统和远程数据备份等等。因此,启发式的可用性评估是匀备份软件评估模型中的主要应用。

3.2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

目前,用户直接参与的可用性评估可以发现很多可用性问题,用户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在真实环境中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云备份软件可用性评估对象是云备份软件,但是,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存在很多问题。然后,通过收集、组织、存储和管理备份的数据,提供开放访问,从而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以制备出一个比较完善的云备份软件设计方案。在选择可用性评估各种人员时,应该充分考虑评估人员的专业背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英语水平等,以保证可用性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存储备份需求,选择素质较高的可用性评估设计方案更加重要。同时,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还应该根据用户的备份目的,使得云备份存储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主要包括备份软件的登录、备份、恢复和删除等操作。

四、总结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6篇

定位于市场需求,以职业导向为原则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其价值就在于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目的,系统、科学地帮助学生提前做出就业分析,以增强其日后的就业竞争力。从学生职业发展生涯的角度来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这番改革,既实现了既定的教学培养目标,又符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无论是为满足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为凸显计算机教学的职业化方向,基于职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都有利于今后的创新与突破,对未来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1.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

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相关企业需求的调研和评估,所以教学目标没有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岗位需求出现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很多中职院校将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定在培养拥有软件开发和硬件维护等方面能力、全方位管理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上,目标过于宽泛,不但较难实现,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特长不突出,基础技能又无法完全掌握的尴尬状况。

2.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多数教师因多年的教学生涯对相关理论课程的了解和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和透彻,讲解起来并无压力。但恰恰因为其执教时间较长,所以缺少一定的计算机实践项目的研究与操作经验,再加上自身某些知识技能的限制,导致计算机教学质量难以改善。

3.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有缺陷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置大多偏向理论性教学,忽视了实践应用课程内容的增加,让原本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学科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厌学畏难情绪明显,实践应用能力也得不到真正提高,无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应结合学生特点,将职业导向要求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当中,同时严密关注市场人才的动态变化,将企业岗位相关工作流程的规定和要求引入到教学目标中,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讲解和演练,把握教学目标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大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丰富课本教材内容,以实地调研、网络统计、市场分析等形式,落实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计划。

2.增强中职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应倡导和鼓励教师多参加校内外职业技术培训和进修课程,以便丰富和补充自身的计算机实践经验。同时教师还应立足于市场需要,不断拓展专业涉及范围,将专业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充分联系到一起,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还能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全面的综合能力,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3.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7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双证书”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高速发展的高技术IT行业,面对技术性强、操作性强且技术更新速度快的岗位,这种高新技术产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还应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与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坚持面向社会,与IT行业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向和学校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计算机网络行业从业人员,具备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的从业资格。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

二、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1.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以就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形成突出能力培养、与上岗对接的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本专业应全面打破学科体系结构,以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实际职业岗位作业中的环节,进行基本技术训练。通过认真分析与研究,制订出科学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

2.精品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按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明确核心课程的标准,体现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精品课程的要求重点建设《局域网组建》、《网站建设》、《JAVAT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核心课程。学校应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开发特色教材。

3.“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要保证承载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顺利和高质量展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培养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应该进一步地在开辟渠道和实现人员双向交流的基础上,为教师到企业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提供平台,也为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来学院兼职任课、当好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真正形成出得去、来得了、可干事、能作为“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和素质提升机制。

4.实践教学的改革

(1)调整、充实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学校可从地区知名的网络或通信公司聘请IT行业的资深专家为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人员。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检查、修订;对教学计划的实施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估、考核;对教师聘用、教材选用和开发、实训条件建设和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进行考察、审核、评估等。

(2)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多方联系,多种培训,支持老师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师资队伍。可由骨干教师带队,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见习,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获得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

(3)校企一体化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以共赢为原则,学校应引企入校,共同投入,合作建设集产学研培为一体的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部分。

5.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计划依托合作企业加强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学习。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发挥动手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联系,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应该打破传统的考试方式,减少笔试考核,增加实践技能考核,也可引进企业考核。

6.“双证书”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职业资格教育不仅十分必须,而且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尝试通过合作企业在本省乃至全国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得出其专业岗位相应的工作领域与技术领域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并根据对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资格的分析确定主考职业资格证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这是信息时代必然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共同作用,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郭杨,陈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龙源期刊网,2011.

[2]何木青.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硅谷,2010,(3).

计算机职业评估范文第8篇

1、九江职业大学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邻庐山风景区,是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九江市唯一的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更是江西省一所唯一以大学命名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省高校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2、现拥有鹤问湖、长虹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

3、九江职业大学是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九江唯一的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更是在全国与天津职业大学、苏州职业大学、扬州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齐名,江西省内一所唯一以大学命名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4、学校现有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农业经济技术学院、航海学院、中专部、公共教学部等14个院系部,开设了40多个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护理、农学、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涉外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系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广告装璜、旅游管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育、美术教育、计算机教育、学前教育、国际邮轮乘务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