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1篇

长、短期保险相PK

一般来说,短期保险是指保障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保险,航空意外险、短期住院医疗险、附加重疾险等都属于短期保险。有些寿险产品,保障期限相对较短,比如5年时间,也可将其归为短期险之列。长期保险即保障期限为一年以上的保险,如长期重疾险、终身寿险等,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保险都属于长期保险。

续保麻烦:长期胜出

目前,市场上短期保险产品大多需要每年续保,有的产品还会因理赔或者被保险人身体健康原因拒绝续保,比如短期住院医疗保险。这类产品的续保最高年龄一般为65岁,但65岁以后往往是一个人最需要保障的时期,这些产品却无法提供保障。长期保险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期健康险的缺陷,只需一次投保即可享受长期保障。

保费成本:短期胜出

短期保险采用的是自然费率,在被保险人年龄较小的时候保费比较低。而长期保险多使用均衡费率,因为保障期长,其价钱也相对较高。例如意外伤害险,每年只需一两百元可获得1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障,而终身寿险一般都得数千元;附加重疾险一年只需几百元就可获得疾病保障,而普通的重疾险一般都价格不菲。

理财功能:长期胜出

保险公司对于长期保险的保险金,运用较为灵活和稳定,所以市面上的分红险、投资连接保险等具有理财功能的产品大都为长期险,收益率也较高。大部分长期保险还具备返还功能,符合许多消费者“买保险绝对不能亏”的心理。而短期保险中只有一部分银行保险类的定期寿险具有理财功能,收益率与储蓄利率差不多;其他短期保险都属于纯消费型保险,不具有理财、返还功能。

比较之下可以看出短期保险与长期保险各有长处,但两种期限的保险并非水火不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创业期的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久,经济基础薄弱,手头并不宽裕,但又想获得保障,此时就可以选择短期保险产品,如意外伤害险、短期医疗险、定期寿险等。当工作稳定,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则可以考虑购买长期保险产品,虽然价格较高,但是保障时间长,且具有一定的返还性,能为自己和家庭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长期保险非长效

一张长期保单可以获得全面的、整个人生的保障吗?答案是否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以及种种因素的变化,原有的保险产品可能已经不适合,比如需要提高额度,或是延长保障期限。除了购买一份新的保险,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么?

保单变更:投保人说了算

保险品种变更是指投保人在投保了一定年限后,可向保险公司提出要求,将产品变更为更适合自己的险种,同时还可要求增加保险金额、重新设置缴费年限等等。这种做法俗称险种转换,市面上许多保单都有此功能,比如泰康人寿的泰康附加定期保险规定,在距缴费期满目5年或5年以上,投保人可向保险公司申请将该保险转换为当时正在销售的终身寿险合同、两全寿险合同或养老合同,且无需可保性证明。

例如,很多年轻人购买了可转换的定期寿险,这种产品较为便宜,但属于纯消费型险种,不可返还。当经济情况改善的时侯,可以将定期险转为终身寿险,或是改为养老险,将原定期寿险保单中的现金价值变相转为其他险种所需的保费,不至于长期缴纳到最后一点回收金都没有。再比如,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购买带储蓄性质的教育金保险,提供定期保障,一般在25岁后就结束了,在保险合同未到期之前,可以将此份少儿险保单转换为终身寿险保单,提供终身保障。

与重新投保一份新的保险产品相比,险种转换的最大好处是可按照自己最初投保时的年龄来计算费率,而不必按目前年龄计算,节省了保费的支出。

以30岁的吕先生为例,如果他将自己25岁时购买的定期两全保险转换为20年缴费、保额为20万元的终身寿险,可按照他25岁时(5年前)的费率计算保费,今后每年需缴费4560元。而他若重新投保一份终身寿险,就必须按30岁的费率来算,每年缴费5140元。显而易见,采用险种转换的办法,每年可节省580元的保费支出。另外转换时无需二次核保,避免了加费或拒保的可能。

另外,保险产品的更新换代是比较快的,当保险公司推出费率更低、保障更全面、回报率更高的产品时,可以考虑将老保单转换为新保单。

退保取现:现金价值来养老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儿女已经成家立业,终身寿险可能不如年金险实用。但此时购买新的年金险价格很高,如果进行保单转换,补交的差额也不少,此时我们可以考虑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如果现金价值足够高,将其退保取回现金价值也不失为上策。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2篇

本期,本刊为您精心挑选3款“摩拳擦掌”的分红型两全险,即恒安标准人寿“恒爱一生”两全保险(分红型)、泰康“金利”两全险(分红型)和太平人寿“盈盛”两全险D款(分红型),看看谁可以更快一步抢占市场。

谁的保障合适

两全保险也称为生死合险,它是将定期寿险和生存保险结合起来的保险形式。两全保险的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死亡,或在合同规定期限届满时仍生存,均负有保险金给付责任。可以看出,既保生又保死是两全险的特点,它提供的保障也相对全面。那么,这3款两全险的保障有哪些特点呢?

“恒爱一生”两全保险(分红型)能够帮助客户实现两代或三代人的财务规划,保险年限从合同生效日到被保险人满99岁,只要是30天至55周岁的身体健康者均可投保。该保险还可以附加多种公司产品,比如可以附加恒安标准附加定期寿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实现多重保障。一旦被保险人身故,公司将返还已交全部保费和事故发生时保单现金价值的较大值,同时支付红利。如果为孩子投保这款保险,孩子将获得一生的保障。

泰康“金利”两全险(分红型)是泰康人寿在银行网点特别推出的一款集养老积累、保值增值、身故保障3重功能为一体的理财产品,可附加“泰康附加终身住院津贴医疗保险”,获得累计最高1000天的住院津贴医疗保障,成为其区别于市场同类产品的最大亮点。

太平人寿“盈盛”两全险D款(分红型)是2009年太平人寿在银保渠道的开门红产品,享有的保障包括疾病或一般意外身故保障、3倍公共交通意外身故保障,还特别享有附加住院保险产品。

谁的保费划算

“恒爱一生”两全保险(分红型)交费形式灵活,有5年、10年、15年、20年等4种交费形式,方便客户根据具体经济情况进行选择,但是保费较高(30岁男性,保10万元,5年交,保费50592元/年)。

泰康“金利”两全险(分红型)交费方式也有4种,为月交、季交、半年交和年交,保费也不便宜(30岁男性,保10万元,5年交,保费4万余元)。 太平人寿“盈盛”两全险D款(分红型)也提供5年、10年、15年、20年等4种交费形式,但保费相对较低(30岁女性,保10万元,5年交,保费6667元/年)。

谁的收益更高

“恒爱一生”两全保险(分红型)每2年返还有效保险金额的9%作为生存保险金,返还至被保险人99岁;除此之外,还可获得年度红利、终了红利等分红分配。虽然受到低息环境的影响,但恒安标准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提交“分红答卷”。若以30岁男性为例,保10万元,5年交,年交50592元保费,以中等红利计算,可获得的收益包括:每2年(30岁一99岁)9000元,至99周岁时,可得近8万元的祝寿金,还有终了红利。

泰康“金利”两全险(分红型)每3年返还保险金额的12%,直至终身;或在被保险人生存至满60岁时,一次性返还保险金额的180%。若被保险人在交费期结束后不幸身故,受益人还可以获得保险金额2倍的身故保险金。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3篇

医疗保险续保有学问

新版医疗保险的保证续保条款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注意。同样的保证续保条款,还有一些区别在其中。

目前,市场上的医疗保险的保证续保,可分为3类。

首年保证续保

含有首年保证续保条款的保险产品,只要被保险人通过首年的投保审核,便可直接享有保证续保权。续保时,保险公司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而拒绝其继续投保,或者提高保险费,增加除外责任。比如人保健康的守护专家住院费用/住院定额个人医疗保险,就含有首年保证续保功能。首年保证续保条款对消费者最有利,但是,含有首年保证续保功能的产品保费会较高。

准保证续保

少数公司推出了投保3年后可以申请保证续保的医疗保险,即消费者投保的前3年,保险公司年年核保,如果被保险人通过核保,便可在3年后申请每年保证续保。这样,保险公司可以避免道德风险,消费者也能获得长期、稳定的保障。但是,目前含有准保证续保功能的为住院补贴型保险产品,对消费者最有用的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产品还难寻觅。

每5年保证续保

目前,大部分医疗保险将保证续保期限设置为5年,即如果消费者连续投保(或续保)医疗保险产品满5年,经保险公司重新审核并同意继续承保后,则保证续保期间再延续5年。每5年保证续保的医疗保险产品较多,相比之前年年需要核保的产品有了一定的进步,价格也比较容易接受。

消费者在选择医疗保险时,要注意各保险公司的产品在保证续保方面的区别,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保费承受能力选择合适产品。

重疾险选购要理智

《办法》、《重疾定义》出台之后,重疾险变化较大,新旧交替之时,投保需理智。

便宜保险也能买

《办法》不允许医疗保险产品和疾病保险产品包含生存给付责任,但很多保险公司却打起了套餐牌,仍在叫卖具有返还功能的重疾险。其实,相比能返还的重疾险产品,纯保障型的重疾险的保障功能并不逊色,而且价格也便宜许多,更适合侧重保障功能,投资能力强或者交费能力不是很高的人群。

虽然现在纯保障型重疾险仍未成为市场主流,但如果细心寻找,也能觅得一二。比如人保健康关爱专家定期重疾/终身重疾个人疾病保险,具备重大疾病保障、身故赔付功能,价格却便宜很多。

慎重抢购老保单

《重疾定义》出台之后,重疾险将使用统一定义,不合规定的重疾险要在近期退市。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公开表示,对已购买原重疾险产品的客户,将按照对客户有利的原则处理原有保单的申请,即如果新保单有利于客户,将按新保单赔付,如果旧保单有利于客户,则按旧保单赔付,而且市场上流传着新重疾险将会涨价的说法,因此,很多消费者希望趁老保险退市前这段时间投保,拣个便宜。

其实,重疾险的价格是通过精算确定的,如果保障的责任增加,保费才会提高。大多数重疾险产品只是升级换代,费率不会发生大变化,今后的新重疾险都会提价之说并不可靠。

而且,保险公司为了控制风险,会先停售明显“便宜”的重疾险,而不会等到被迫退市。因此,消费者尽量不要听信传言。选择保险的时候还是应将保障功能放在首位,如果老保单的保障较全,又希望尽早获得保障,购买也无妨。

退保重投需谨慎

新版医疗险推出以后,很多已经购买医疗保险的消费者看中了其对有社保、公费医疗者的优惠,保证续保的可靠,打算退掉现有医疗保险并重新投保,这样做是否可行呢?

医疗保险大都采用交一年保费保障一年的方式,而且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取一般采用自然费率,即根据被保险人年龄变化,进行调整(有些是逐年变动,有些是按年龄段变动)。因此,在保费方面,退保重投对消费者的影响不大。为了减少退保损失,消费者也可等保险到期后不再续保。但是,重新投保时,消费者要注意以下两点。

观察期 新投保一份医疗保险,在第一个保险年度,被保险人要重新经历保险合同中设置的观察期(又叫等待期、免责期)。各保险公司设置的观察期,因保险责任不同而略有区别,少则1个月,多则数月。在观察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是不承担保险责任的。

身体状况 随着时间推移,很多消费者的年龄已经偏大,或者已不再健硕如昨,如果重新投保医疗保险,可能会被保险公司要求体检,或者增加保费乃至拒保。

因此,打算退保重投的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何处理现有保单,并安排好退保和重新投保之间的保障,避免出现保障真空。

也有一些已经购买了重疾险的消费者,想退掉现有保单,购置新重疾险,盲目退保其实也不可取。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4篇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非保险专业人士来说,有没有相对简单的、可靠的理解重疾险的方法和途径呢一方面可以更加顺畅地与人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那些试图忽悠你的不专业的保险营销员。

重疾险问答

问:重疾险应该是补偿型的还是给付型?

答:重疾险是给付型,不是补偿型的,只有医疗险才有补偿型的。这也是重疾险和一般疾病医疗险的本质区别。

问:一般重疾险都保25-30种重疾,是否每发生某种重疾都提供此险种的足额保险金,还是所有发生的重疾总保额是此险种保额?

答:25-30是疾病种类,其中任何一种,都是按照约定的基本重疾的基本保额全额赔付。

问:如果发生一种重疾,得到了相应理赔,此后同种疾病是否还会受理赔付?保额会怎么变化?

答:如果发生了重疾理赔,那重疾合同就终止了。之后再发生,就不会赔付了。

但如果是一般的疾病住院医疗,没有达到重疾标准的,在医疗险范围内又是重新规定:一般只要是在合同有效期内都会赔付,当然还要在未达到限额前。这个要根据具体的产品来判断。

问:重疾险的风波一直没有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答:关于几年前的重疾险风波问题,之后保监会随即做了调整,在去年的8月1号以后,国内所有保险公司的重疾产品都进行了标准定义,前25种疾病的定义都统一了,后面的疾病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添加,当然定义就是自己规定了。所以,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产品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是具体的搭配和价格有所区别。

消费型PK返还型:谁更实惠

qiyong

当普通人遭遇专业保险术语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茫然无助的,只能听凭人的解释。即使你运气好碰到的是一位专业、负责任的保险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未必,当两位同样专业、同样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两套相反的方案,而且都有说服你的道理,这时你又该怎么办?

Tony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个难题:两位人在为他设计重疾险保障计划环节时,一方坚持消费型险种,另一方则强调返还型。

曾几何时,消费型和返还型重疾险已经成为了可供专业人士们激烈PK的保险理念,学术争论可以无限延续下去,但投保人的保单选择可是不允许长时间犹豫的。究竟该选择哪种保单呢?我们不妨以两款市面上常见的产品为例,详尽分析一下。

以男性30岁,保额10万元为例:

第一款:“友邦”消费型重疾险(一年一保,定期重疾险不在考虑之列)可投保至65岁。具体保费缴纳标准如下:

30-34岁:440元/年

35-39岁:790元/年

40-44岁:1560元/年

45-49岁:2930元/年

50-54岁:4790元/年

55-59岁:6770元/年

60-64岁:9080元/年

第二款:“中英”返还型重疾险:每年缴费3554元,连续缴纳20年,保障至85岁(带意外、定期寿险保障功能);若无重大疾病发生,85岁时返还10万元。

另,计算花费时均为本息合计,年息按3%。

情况1:至65岁时无大病风险发生

消费型共花费:183575元。

返还型共花费:153245元。其中现金价值约67000元(即如果此时退保,保险公司需退还67000元),也就是说:至65岁时,实际用于重疾险的花费为:

153245元(保费)-67000元(现金价值)=86245元。

此回合,返还型优胜。

情况2:投保5年后出险。即35岁:

消费型共花费:3196元。

返还型共花费:22988元(保费)-3756元(现金价值)=19232元

此回合:消费型优胜。

结论:年龄在35岁前,经济压力大的朋友可以购买消费型重疾险产品作保障。当然,35岁后买返还型重疾险价格要稍贵,这点也要加以考虑。

情况3:投保10年后出险。即40岁:

消费型共花费:6902元。

返还型共花费:40742元(保费)-17363元(现金价值)=23379元

此回合:单纯从出险来看,消费型优胜。但需考虑的是,40岁后购买的重疾保险产品价格会大增。

结论:40岁前依然可以加一部份消费型重疾提高保额(此时可是家庭责任重大时期)但最迟在35岁时要添加返还型重疾以备年龄大时的重疾保障。

如果59岁之前出险,消费型产品付出的本息合计费用都比返还型产品要少。年龄越小,付出越少。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大病风险的高发年龄段往往在40-65岁之间。

但52岁之前,若投保人没有出险,消费型重大疾病险花费则比返还型重疾险要多。因为此时若是返还型重疾险退保,有较高数额的现金价值可退。而且,即使不退保,其后每年的费用远远比消费型重疾险要低。50岁后的消费型重疾险产品的花费,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

情况4:投保30年后出险。即60岁:

消费型共花费:124230元。

返还型共花费:132190元(保费)-61000元(现金价值)=71190元

此回合:返还型优胜。

结论:此时不论是出险还是不出险,返还型重疾险都有优势。

这样比较后,Tony其实已经可以自己比较清晰地看出两款产品的区别了:

35岁前,若经济负担较重,适宜用消费型重疾险作为主力抵抗风险;

35岁后-40岁前,用少量消费型重疾险产品抵护风险。主力应放在返还型重疾险种上。最好在40岁前投保足额的返还型重疾保险。40岁后,再适量添加消费型重疾险产品;

40岁后,消费型产品和返还型产品都很贵了,而且又是大病高发年龄段。因此,投保重疾险还是应该趁早。

重疾PK身故:谁更优先购买

苏卫宏

很多投保人都会遭遇这样的两难选择:应该先购买重疾险还是人身寿险?这里我们的观点是:包括在费用投入上,甚至如果未来真的发生了风险,两种产品都是极其必要的。

举例子来说,返还型的重疾保险,兼有重疾保障和身故赔偿,但在理赔时,两者只可取其一,例如:

假设Tony在36岁时,投保了一份返还型重疾险,100岁时返还,10万元保额,每年4000元保费,缴费期20年。

如果他100岁前发生重疾,赔偿10万元,合同终止。

如果他中间身故了,赔偿10万元,合同终止。

如果他活到了100岁,合同满期,给付10万元,合同终止。

也就是说,Tony一旦真的发生了重疾,赔偿了10万元,这可以缓解他资金的部分压力。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万一Tony的“重疾”没有治好,最终还是身故了。换句话说,Tony身故后保险公司就没有赔偿了,在花费大量资金治疗后,家庭已经不堪重负,这时候还要面临亲人走后的费用支出,再去筹钱处理身后支出,不是很窘迫吗?

因此,如果Tony最开始选择的是:定期寿险搭配定期重疾――则发生重疾,可以赔偿10万元;万一之后身故了,还可以获得寿险赔偿――这同样很必要,费用也不高。

再提到重疾险的险种问题,终身的重疾保障,如保障到100岁,其实目前已经不再是主流。除了可以在万一没有发生重疾的时候起到一个身故后的最后费用准备之外,如留给后人一些钱,其他意义几乎已不存在了。

这是因为,从保障的风险角度分析,重大疾病的高危期,一般呈现在30-70岁阶段,这是医学统计的数据。近年来又提前到了30左右,主要是因为大、中城市中白领人群的压力过大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健康危机。

所以,从2006年开始,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更新后的产品中,主流的返还型重疾保险,基本上返还的时间都在70岁前后,这是有其道理的。返还型重疾险是有必要购买一部分的,因为至少它还可以作为老年慢性疾病的健康保障专用账户。

说终身的重疾险意义并不大,从投入的角度,可以再做一个计算:

假设一个36岁的人,年缴保费4000元,保障10万元,缴费20年,保障期到100岁。

如果真的在75岁发生了重疾,赔偿的10万元-已缴保费8万元=保障2万元。

因此,重疾险投保计划的合理选择和安排,必须要有一个相当专业的考虑,主要体现在:

1. 购买前家庭财务安全规划的清晰思路与额度厘定,保证投保人不会在未来后悔。

2. 保险产品的搭配组合,保证阶段性的最佳性价比。

3. 良好的售后服务。

重疾+医疗=全能健康险

文/邵丹

一个人最终选择什么方式来安度晚年,往往并不取决于其个人的一厢情愿,而主要决定于他年轻时所作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一定要趁年轻时及早安排好自己以后中年、退休后的生活规划。比如,在健康保险的规划上面,及时购买适量的重疾险和医疗险必不可少。目前国内的健康险主要有医疗险和重疾险两大类,两者在保障功能上都比较专业。

两类产品都有局限

其实,仔细研究目前近千种的各种健康险产品,不难看出,目前的两大类健康险产品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1、保障功能单一

目前的健康险主要包括医疗险和重疾险两大类,两者在保障功能上都比较专业,但是就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来说,两者都存在缺陷。

医疗险通俗地理解,就是针对具体的医疗责任给予一定的报销。医疗险又分为消费型医疗险和储蓄型医疗险。消费型医疗险保费较低,但需每年续保,手续麻烦,而且年龄越大保费越贵,投保年龄还有限制。

比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其实正需要医疗险保障,但目前反而不能投保。同时,消费型医疗保险与社保挂钩,通常以社保的标准界定赔付,限制很多。而储蓄型的医疗险保费较高,虽然报销相对自由,但是通常只有住院责任,对于人们更为频繁的门急诊费用则涉及较少。

重疾险通过高额给付,能补偿投保人因治疗重疾带来的经济损失,及后期的身体恢复等所需费用。但是,重疾险只在发生大病或死亡后才能给付,如果老年时期没有得大病,资金几乎就是不能流动的“死钱”,无法应对住院门诊等日常治疗需要。其中消费型附加重疾险通常都是定期(5年、10年或20年)的,不保终身。

2、保障范围狭窄

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险具有极强的公益性,目前正在实现“低水平”的“广覆盖”,但其报销限制却非常多。目前的商业医疗保险多和社保对接,即使作为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补充,也还是有限范围内的补充,更难成为医疗保险的有效延展,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医疗补偿需求。

好在一些公司正在尝试突破医保的保险范围,推出能满足投保人多元需求的住院医疗费用保险。比如太平人寿的“高诊无忧”终身医疗保障计划,还有太平洋安泰的“附加住院补偿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限制,能比较全面补偿社保内、外的医疗费用。

3、设计理念脱离国人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消费心理

医疗的保障和重疾的保障,是完整的健康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以目前的产品来看,消费者如果要两者兼得,则需要购买两份主险,或者进行主险和附险的组合。

如果两份主险都买,难免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如果以主险搭配附险的方式购买,对于消费型的那部分,消费者心理上难免会有“白花钱”的顾虑。所以,目前健康险产品的设计思路并不符合国人的实际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另外,由于保障范围狭窄,很多超出社保范围的项目和支出,在商业健康险的范围内还是得不到解决,造成理赔纠纷增多,而且大部分的负担最终还是要落在消费者的身上。

目前,保险行业内已有公司对现有的健康险进行了原创性的变革,提出了“重疾+医疗”的全能健康险概念,通过进化和解冻的方式,能够尽量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的健康保障需求,对于现阶段的市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打通“重疾”和“医疗”壁垒

由于年龄的不同,其实人们对于重疾险和医疗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年轻人,身体好不常得病,偶尔小病自己和社保完全可以应付。他们缺乏抵御大病的能力,一旦患上大病,未来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年轻人最应该拥有的是大病的保障。

中年人,身体状况有所下降,有一定的经济储备,但是抵御大病的能力还是比较弱,最需要的仍然是重大疾病保险,以避免因患大病使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数据显示,60岁或65岁以后花费的医疗费用,大概占人一生医疗费的一半。相比年轻人群,人到老年,就医频繁,医疗费用普遍偏高,这时虽有一定的经济储备,但经济来源毕竟有限,在这个阶段,医疗费报销保障往往有时更为必要。

正因为如此,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号称“全能型”健康险的产品理念,其实就是根据人生阶段的不同需求特点,打通了重疾险、医疗险之间的转化通道,让被保险人在关键时刻能够同时拥有全面的健康保障。

这个进化的规律是:在被保险人66岁之前,全能产品以重疾险的形式提供三项保障,包含重疾保险金、身故保险金和高度残疾保险金。

66岁保单周年日以后,产品升级进化,既可以当医疗险又可以当重疾险,同时也有人身高残保障,这意味着投保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后,通过一款产品,既拥有重疾保障又能拥有医疗保障。

在被保险人100周岁之前,如果发生重疾、身故或高残,可一次性得到高额赔偿;而如果发生医疗费用支出,则以赔付医疗保险金的方式解决高龄被保险人日常医疗的费用需求。

“全能”的其他体现

1、报销限制减少

以往的医疗险赔付大多参照社会基本医疗制度,对被保险人的诊疗过程有诸多限制,如,用药要求、自付比例、高端检查项目等。全能产品可以实现在保单可赔额度内,无论是去医院,还是在药店,客户可以自己决定去哪里看病;无论是多是少,客户可以自己决定花多少钱;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客户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花钱;无论是住院还是不住院,客户可以自己决定以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2、保额逐年递增

“保额递增”的设计还增加了全能型保险的性价比优势。如保单生效已满两年的,自第三个保险单年度开始,至被保险人64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止,按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金额的5% 逐年递增,递增额直到保险金额的50%为止。

3、保单越来越通俗化

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保单条款中往往含有很多保险责任、医学及法律专业术语,受过专业保险产品教育的专业人员都不愿意研读保险条款,投保人更是对着长篇大论、晦涩难懂的保险条款心有余悸。

全能健康险产品保险条款非常简单,一般只有一页纸内容,简洁清楚,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理解自己得到的保障利益和应承担的义务。相比动辄四五千字,术语、概念、公式繁多的保险条款来说,全能产品的保单通俗化工作又前进了一大步。

案例展示: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5篇

“选择什么富足养老手段?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利用商业保险。”今年37岁的周女士是采用保险来辅助养老的忠实拥趸,她告诉记者,“前年我帮先生买了一份平安的钟爱一生养老计划,现在每年投入9000多元,投入20年。到他60岁退休以后每个月可以领取900元养老金,养老金每3年递增5%,保证至少让你领取20年,而且是终身领取型的,活得久,领得多,88岁还有一笔10万元的贺岁金,同时这个养老计划中还含有一份重大疾病提前给付的保障和分红增值。我觉得蛮好的。”

商业保险养老五大优势

“为什么选择保险来辅助养老?”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周女士沉思了片刻说: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比较简单可操作吧。你看,不管是股票还是房产、基金,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行情、政策、走势什么的,判断买进或卖出的时机,等于购买之后要一直关注着,不然不放心,总怕错过了什么。保险就好一点,只要确定了要买什么产品,投保之后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什么了。资金打理这样让人操心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去完成,挺好挺省事。”

原来,周女士最看重的是保险养老方便可行。这让记者想起保险业界的一个“戏说”:和其他投资理财工具相比,保险就像一架“傻瓜相机”,只要按下快门,照片自然成像,也许照片质量不算太好(回报不算太高),但总体还是比较稳定可靠的。而其他理财养老品种可能是专业相机,理论上能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回报较高),但如果操作者技术不到家,拍出的照片质量可能比傻瓜相机还不如。

“再者,我觉得保险养老的回报特别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计算出我们需要购买的额度和缴费时间,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按月领钱了。”周女士提出了第二个自己比较认同的优点。

的确,如果采用保险来辅助养老,退休之后每月或每年能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是非常明确的,这样就能对通过保险来辅助养老的比例情况做到“心知肚明”。如果发现自己的养老计划尚有缺口,也可以及时补救。比如,周女士预计自己退休后除了社会基本养老金,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养老金缺口,而她自己目前拥有的保险到时候能每月为她提供1000元的回报,这样等于只要另外再筹措1000元左右的资金就可以了。而其他理财品种,很难比较精确地预测出一二十年乃至二三十年以后的收益情况,无法给予肯定和确切的回答,很难由个人来控制。当然,由于回报相对固定可计划,保险的收益率水平相对就低一些。

“对,收益率也许较低,但风险也相对低,这可以算是保险的第三个优势吧。”面对记者的疑惑,周女士自己倒也心宽得很。作为养老资金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这与一般资金投资追求收益较大化的原则有所区别。所以低风险、收益一般,反而可以作为保险辅助养老的一个优势所在。

“保险可以强制自己储蓄。”周女士又提出一点。的确,青壮年时期有很多的花钱渠道,如果不强迫自己为了将来养老而预先做点准备,那么钱花了也就花了,老年生活最终没保障。保险恰恰有一个强制储蓄的特点,必须按时定量交保险,养老安排就比较有计划性。而且,由于退保损失会比较大,因此人们会慎重考虑“毁约”问题,从而就带有了较大的强制性和资金使用的属性。这个特点对于平常消费倾向明显、储蓄率低、投资习惯较差的人群而言,特别有一种“他律”的效果,显得更为稳当,更有效力。

“养老储备是一项长期的理财计划,通过复利滚存计算收益的保险,也是储备时间越久,效果越佳。这两者比较容易匹配。”记者帮助周女士找到了保险辅助养老的第五大优势。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效力”,“复利的魔力”通过保险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而且,终身型的养老保险能够让人活得越久,领得越多,可以部分解决退休后“活得太久”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理财工具都无法实现的。

择机购买固定利率养老险

如今,市场上可供辅助养老的保险产品形态已经越来越多,包括传统的固定利率养老险、分红型养老计划和万能型保险等。

如果是选择购买固定利率的养老年金险,最好是在高利率时代买,那样会比较有“威力”。

“我有个忘年交,1997年买了中国人寿递增型终身养老险,从2017年也就是60岁开始年领12000元,且每年5%递增,每年缴费才6156元,今年已经缴满最后一期保费了。因为那时候利率比现在高很多,好像有8%、9%的样子。”谈起别人买到的好险种,周女士不免有些羡慕。

不少读者可能还记忆犹新,1996年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高达10%左右,当时的养老保险产品年利率平均达8.8%,如果那时购买固定利率的险种,回报率非常之高,辅助养老可谓“事半功倍”。

不过,随着后来央行多次降息,长期储蓄型寿险的预定利率被调低到了2.5%,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变动。这样一来,固定利率养老年金险就显得有些“落伍”,养老险抵御通胀的功能和魅力被削弱了。由于保险是复利累积收益,购买时间越早、保费越低、预定利率越高,回报就越高,辅助养老的功效就越好。所以购买传统固定利率的储蓄型养老险,时机很重要,自身年纪轻、内含利率较高的时候是最佳购买点。

低利率时期可选分红或万能型

不过好在保险产品也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如今低利率时代,可以选择分红或万能型的保险产品,作为辅助养老的手段之一。

分红型养老年金险和传统固定利率的养老年金险一样,也有个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股只有1.8%~2.4%。但分红险在预定利率之外,还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可以获得。其分红又分为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两类,现金分红每年可直接兑现,保额分红从长期积累的角度看保障作用更为明显。这类产品适合对长期利率看涨、对通货膨胀因素特别敏感的人群。

万能型寿险作为一种长期的理财手段,由于偏重账户累积,而且部分提取账户资金的手续便捷灵活费用也低,因此也可以用作个人养老金的积累和使用。这一类型产品的投入保费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剩余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部分也有保证收益,目前一般在2%~2.5%左右,有的也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息挂钩,这两年的年利率大多在3.25%~3.6%左右,收益部分也是复利累积。由于万能险有保额可变、缴费灵活的特点,比较适合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中高收入人群通过不定期投入保费来实现财富累积。

投资连结险是各型产品中投资风险最高的一类,当然风险与收益同在,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的一类。它也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手段,但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被喻为“披着保险外壳的基金”。投连险可为客户设立不同风格的理财账户,其资金按一定比例搭配投资于风险不同的金融产品。投连险投资性较强,风险高,适合风险意识强、收入较高的小部分人群。

为养老安排适当的终身健康医疗险

如果说养老年金类保险是为了富足养老“开源”,那么终身健康医疗保障就是为了富足养老的岁月“节流”。因此,涂了选择储蓄类险种为富足养老的资金缺口作补充性安排,为了能够退休无忧,还应该准备一些能够保障终身的健康医疗类保险,以化解退休后极可能面临的大病治疗费用支出。

目前终身健康医疗类保障产品主要有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终身医疗补贴保险、终身医疗账户型保险、长期看护险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家族病史、现有身体状况来进行不同的安排。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6篇

其中,风险费用就是指购买的保障需要支付的成本费用,这是根据国家统一的生命表厘定的。各家公司的费用区别不大。

经营费用就是保险公司承保这张保单需要的营运成本,如人的佣金、工本费、办公场地租金及其他的成本费用等等。

扣除这两部分费用后,剩余的部分就是客户多交的钱,这部分钱保险公司会帮助客户存放起来,我们在合同上看到的,叫现金价值,因为时间具有价值缘故,保险公司会给定一个预定利率,目前中国的传统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是不高于2.5%,也就是最高才能达到2.5%。

现金价值其实就是客户自己的钱,因为客户退保时可以领取。另外,在一些均衡保费的定期产品中,也会出现现金价值。这个现金价值到了保障期间后半段就会慢慢减少了,合同结束时就为零。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风险保障成本是随年龄增加的,而为了使各期费用均衡,保险公司就采取在前期多收一些(假设多收了A),后期年龄大,风险成本高的时候少收一些,中间差额的部分就用前期多收的A+利息来弥补,这样投保人就不会觉得保费在上涨了。(见表二)

在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去理解各种保险类型了。

就是指如果在保险期间内不出现理赔,所交的保费就贡献了,或者是白交了。参照前

面的保费分解来看,消费型的保险就是只交了前面两部分的钱,保险公司没有收取后面那部分储蓄的费用。(有现金价值的定期寿险见现金价值解释。)

所以,消费型保险只是在履行一个风险分摊的概念,即风险损失横向转移。

可是,现在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个观念,认为保险本身就没有必要购买。还要让我白花钱。更是坚决不买了,他们更热衷于储蓄型的,带返还的保险。

好的,那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储蓄型、返还型保险是怎么样的吧。首先。这类产品是要100%赔付的,这个好理解。其次。这类产品的费用比前面的定期险要高,因为这个保费里有一部分是要用来储蓄的,而且保费一般是收取20年或者30年,那这样前期的保费就比较高,保险公司会利用多收的钱(也就是现金价值),通过时间来使这个现金价值增值(也就是不高于2.5%的年利率),来充当后期的保费,不管什么时候理赔。客户只能拿到保额,而不能同时拿到保额和现金价值。

换句话说,至始至终,客户都在为这个保障付钱。只是保险公司让你在一段时间内把这个钱先付了,然后通过钱的时间价值来支付后面的保障费用。所以,客户一直都在为这张保单买单,当最后客户得到赔付的保额时,或者是身故赔付,或者是满期金,其实都是你消费了钱换来的。所以,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根本也是消费型的。

如果不理解的话,可以想想为什么既然现金价值是投保人的钱。最后却只能赔到保额,而不能赔保额+现金价值?

再来看分红险,分红险的还在前面分解的三项费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部分保费,为什么要多加这部分保费。因为,保险公司把精算变得更保守了,我们知道分红一般来于三差,即死差、利差和费差(事实上,有的公司只有两差),我画个表格举个例子吧,只是模拟一下意思而已。非真实数据。

根据图三,我们看到同样的两种精算假设,分红险的所假设的要多,既然假设要多赔和多用经营成本,肯定要多收保费,这个容易理解吧?

如果这一年保险公司实际的赔付和分红分别是5000万和200万。其中500万和50万就是死差和费差,这个就作为红利来源的主要部分分给客户。如果实际赔付和费用高于5500万和250万呢,红利也许就没有什么着落了,但是保险公司会想办法的。

而利差,就是当年的实际投资收益高于预计投资收益时,才有红利可分。

事实上,分红产品的诞生让保险公司的财务安全更加有保障,因为多假设的部分给公司一个更大缓冲余地。而红利,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具体分不分,分多少,是由保险公司说了算的。

但是,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讲红利水平维持在中等左右,以保持其竞争力。

所以红利,其实就是保险公司返还给客户的保费,加一点点可能的利息。稍微有点金融基础知识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有很多人会坚持,红利来源主要是利差。那我们只要看看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就明白了,为了财务稳健和应对监管,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是非常保守和稳健的。

分红险就更不用说了,前面说过,一般保险公司会努力维持在中等水平,所以,大部分分红产品投资渠道都是银行大额存款和债券内产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投资渠道直接决定投资收益。

再看生存定期领取的产品,如三年、两年或者五年一返的产品,其实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大家可以看一下,为什么这部分产品这么贵,就是因为除了在前面四个费用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项费用,这项费用就是用来给你领取的。也就是说,你在生存期领取的钱,就是你交的保费,不过你是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笔钱交完了,然后保险公司要用好几十年再把这笔钱还给你。于是,这些生存领取的钱也不是白来的,也是你自己交的钱分期拿回来的。所以。还是你自己的钱。对于满期金和分红,就不再说了,前面已经说过了。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7篇

第一关

保险产品快易通

让您快速、简单和清晰地掌握保险产品。

人寿保险是怎么来的?

分红险的好处是什么?

万能险有多万能?

等系列问题都将为您一一解答。

第二关

保险客户交流会必胜绝技

这里精心准备了交流会

会前准备、会中促成和会后跟踪三个阶段必备的

流程、话术和策略,

让每一次交流会都能获得“丰收”。

第三关

如何开高效保险晨夕会

剖析重要事项与操作重点。

第四关

选对营销工具突破保险难关

我们将从工具层面破解保险销售难题,与您一起寻找客户的资金缺口,并为客户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

本期,我们特别策划《保险营销全攻略》,以期为读者在保险营销实战中提供参考办法。本专题共设置四关,每一关都是针对保险营销中的关键问题和难题。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理财经理对于寿险产品的概念很不清晰,经常将一些产品混淆。因此,攻略第一关《保险产品快易通》,让您快速、简单和清晰地掌握保险产品。

在保险营销的旺季,很多银行都会举办客户交流会,以此来促进销售。攻略第二关《保险客户交流会必胜绝技》给出会前准备、会中促成和会后跟踪三个阶段应有的流程、话术和策略,让每一次交流会都获得“丰收”。

攻略第三关《如何开高效保险晨夕会》,将晨夕会的每个阶段都进行分解,详细给出每个阶段该做的事项和操作重点。

攻略第四关《选对营销工具,突破保险难关》,从工具层面破解保险销售难题,与您一起寻找客户的资金缺口,并为客户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

第一关

保险产品快易通

《礼记・礼运》中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我国古代保险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但当时并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解决人们的疾病、养老等问题,所以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成为了一种中国人的“保险”方式。目前,中国人的思维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防范风险。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却没有跟上发展的速度。

对于刚接触保险的人来说,保险是一个复杂的金融产品,不仅产品种类多而且产品之间的区分很不明显,非常容易混淆。保险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而银行代销最多的是人寿保险,所以本文将为读者梳理出人寿保险的脉络,使大家能对该类产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人寿保险是保险业发展较晚的一大险种。在1693年,英国的埃德蒙・哈雷编制出第一张生命表,奠定了现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

根据不同的功能,人寿保险可以划分为保障型人寿保险和投资型人寿保险。投资型人寿保险是在保障型人寿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时间较短。保障型人寿保险可以分为死亡保险、生存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投资型人寿保险又可以分为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下面,为您理清人寿保险的来龙去脉。

人寿保险是怎么来的?

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做货物进行投保,后来船上的船员也可投保;如遇到意外伤害,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补偿,这就是最早的形式。

刚才提到船员也可以投保,那他们投的是什么保险?

船员投的是“死亡保险”。死亡保险,即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死亡,才会为给付相应的保险金。死亡保险的买法分两种,一种是定期人寿保险。定期人寿保险习惯上称为定期寿险,主要特点是保险的时期是被限定的,给付条件是被保险人在这段时间里死亡。比如:迈克将出海三年,船老板担心中途出行意外导致迈克身故,所以他就给迈克投了三年的死亡保险。

另一种是终身人寿保险简称为终身寿险,与定期寿险最大的区别是,没有设定保险期限,即对被保险人终身有效。假如三年之后,迈克改行不出海了,他购买的保险也到期了。这时,他的太太玛丽担心万一哪天迈克发生意外身故了,家庭将陷入经济困境中。此时,她就可以为迈克购买终身寿险。

虽然终身寿险可以起到保障作用,但是,如果玛丽想过一段时间后,即使迈克还活着他们也能领到保险金,她该怎么办?

“生存保险”就可以满足玛丽的需求了。在保险期间被保险人依然生存,保险公司依照保险合同规定给付生存者的保险金,包括其本人所交的保险费及保费所产生的利息。

玛丽觉得同时买两份保险太麻烦,她想要一个两全其美的保险。无论迈克意外身故还是过了一段时间依然健在,他们都能领到保险金,她该怎么买?

这就是“两全保险”了。两全保险,又称生死合险,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死亡时,保险人按合同规定将死亡保险金支付给受益人,保险合同终止;若被保险人生存至保险期间届满,保险人将生存保险金支付给被保险人。

玛丽担心一次性领取了所有的保险金,他们花起来没有规划,导致后期生活很拮据。她希望保险公司能分期支付保险金,有什么保险能满足她吗?

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年金保险”就被开发出来,开始登上保险业的大舞台了。年金保险是分期给付,比如养老保险。前面提到的保险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保障,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

虽然,迈克和玛丽通过上面的保险规划,对人生风险及退休养老都做出了规划,但是在遇到通货膨胀这个天敌时,他们又该怎么办?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欧美国家正值高通货膨胀及高利率时代,消费者想通过金融工具来获取高回报,但保障型人寿保险的给付选择无法对抗高通胀,这就迫使欧美的寿险业者纷纷调整传统型保险的设计方向,并开发出“投资型保险”。如目前保险市场上的“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

分红险的好处是什么?

分红险的好处在于,除了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不低于70%)分配给客户外,还有人身死亡或者全残保障的功能。因此,玛丽可以考虑一箭三雕的“分红险”,例如两全分红保险,既有两全保险生死两全的保障功能,又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到分红。

刚才提到“万能险”了,它到底有多万能?

万能险之所以“万能”,在于投保以后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进行调整,例如:保额、保费及缴费期,确定保障与投资的最佳比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万能险与分红险有什么区别?

万能保险现金价值的计算有一个最低的保证利率,保证了最低的收益率。分红险资金的运作视各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保险公司会在每个保险合同周年日以书面形式告知保单持有人该保单的红利金额;万能险则会每月或者每季度公布投资收益率。

“投连险”又是什么?

投连险就是缴付的保费一部分用来购买由保险公司设立的投资帐户中的投资单位,一部分购买寿险保障。有激进、平衡和保守等多个不同类型的投资账户供客户选择,同股票、基金类似,投连账户中的资产由若干个标价清晰的投资单位组成,资金收益体现为单位价格的增加。但由于激进和平衡账户有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基金,因此可能出现亏损。

那么,如果迈克收入甚高,但是却很不稳定,玛丽担心一旦迈克身故,家庭将陷入危机,这时该怎么办呢?

建议迈克有钱时,可以购买万能险,但是要选择趸交的方式。每过一段时期,迈克都能从万能险中获得一些收益,他可以再用这些收益去购买消费性定期寿险。假如:迈克购买了一年消费性定期寿险,在这一年内一旦迈克身故,他的家人就能获得50万的保险金,但是这种保险对年龄有要求,一般不能超过65岁。

其实,迈克也可以购买不同时间段到期的趸交分红险,例如:5年、6年、10年到期的各买一张,或者每年都买一些保险;更好的办法是迈克也可以购买指定人生阶段到期的分红险,在5年、10年、15年、20年都得到返还,或是人生重要阶段得到返还,让保险边活钱。

那么,当投资市场(中长期)趋势向好,玛丽该如何打算?

这时当然是要增加投连险激进账户资金比例的配置,保障功能可让玛丽安心,投资账户的收益让她开心。

玛丽喜获麟儿,迈克奖励了她一笔钱。她非常开心,但是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担忧。如果儿子成绩很好,她想为小迈克准备一笔教育金;如果儿子成绩不好,她想准备一笔创业金。这时,玛丽该怎么办?

玛丽完全可以用这笔钱配置一份趸交分红险,把这笔未来一定会用到的钱先锁在金库里,专款专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或者,玛丽可以购买期交分红险,再外加一份附加险,如果玛丽和迈克意外身故,将会有保费豁免权。经过20年,保险公司提供的分红和滚雪球的复利效应,小迈克一定会感谢与珍惜父母对他的爱。

第二关

保险客户交流会必胜绝技

现在,举办客户交流会已经成为银行的流行做法,是银行向业绩冲刺的重要手段,确实能使业绩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但是,笔者发现很多银行网点举办客户交流会已流于形式,缺乏亮点,吸引力不够。只会事倍功半,累死三军。下面,让我们详细分析如何才能成功举办保险客户交流会。

客户交流会是集中对客户讲解特定产品、宣传银行、传播理念的一种会务营销形式。为高端客户营造一种轻松、自然、温馨、愉悦的氛围,在自然的状态下学到知识、了解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客户交流会一般会安排两个阶段,根据保险交流会“激活阶段”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促成阶段”根据产品种类选择,下面提供内容与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会前 检查全攻略

在客户交流会之前,有许多要准备的事项,很容易因为疏忽而遗漏重要事项。理财经理小钱,有一次举办客户说明会,已经打电话邀约了客户,要寄送邀请函时却发现网点还没有准备好。邀请函临时安排人去打印,最后却又把客户的姓名弄错。结果,导致客户很不满意,不仅没有参加交流会,还将一部分资金转到其他银行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会前的准备必须做到事无巨细,不能有一丝懈怠,制定详细的流程规划能让所有事项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给出一个交流会的会前流程图,大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邀约 话术全攻略

在会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邀约客户,选择目标客户名单是客户邀约成功的关键。确定好客户名单后,理财经理就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邀约。这里有些原则和方法与读者进行分享:

1.要做到二选一的原则,确定好时间和地点,态度要肯定,不见不散;

2.要做到四不谈(公司、产品、制度、方式);

3.要做到一次约一人或夫妇二人,打电话的时间不要超过三分钟;

4.要保持兴奋,尽量不要让对方追问。

下面是一些邀约客户的话术,供大家参考:

交流会 标准化流程

在举办客户交流会时,必须注重细节,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会起到效果。会议前一个小时,安排人员在会场门口做好迎接,为到来的客户做好引导。迎接客户的工作人员,必须以专业负责的形象示人,不能出现怠慢客户的情况。按照到会时间的不同,引导话术也有所不同,下面给出话术范例供大家参考:

流程中 容易犯的错误

举办客户交流会,需要做好充分的会前准备,各种工作需要细致到位的落实,并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按照这个流程图,每部分都要安排好时间,由主持人进行整体把控。针对交流会当天流程的注意事项,提供以下清单供您参考:

讲解中 容易犯的错误

这一切的精心准备,都是为了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因此,作为最核心部分的交流会内容当然不能有所松懈。交流会的内容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所有细节问题必须在会议开始之前就与主讲人进行沟通。如果是初次合作,并且对主讲人的风格不了解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主讲人进行试讲。交流会的内容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促成 话术全攻略

交流会的内容固然很重要,但是无论内容如何精彩,都是为客户签单打下了基础, 与客户实际签单还有很长的距离,所以还需要一些推动力量才能促使客户签单。很多理财经理不敢主动去促成,其实,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多练习便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现在介绍一些促成交易技巧和话术给大家。

1. 直捣黄龙三板斧

还有不明白的吗?+讲的好吗?+投多少?

2. 大四喜促成话术

(1)礼品话术:

刚才专家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何况还有大礼送给您,为您添财添福添兴旺!你先期投资1万,感觉好了还可以再追加。

(2)产品话术:

这份保单有事管事,有病管病,没事没病管养老,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健康养老储蓄金计划,虽然不能在短期内为您创造巨额利润,但能使您的资金有效的保值增值。你可以先投1万,效果好可以再追加。

(3)氛围话术:

您看这位老先生对家人多有爱心和责任心,像您这样事业有成的人士,一定也非常关心家人吧。您看是给你自己投保还是给家人呢?

(4)观念话术:

理财也和投资一样,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您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投资工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个保险产品也是很好的理财工具,您今天选择了这个工具,能让您努力的成果更有保障。

3.烽火连环

一旦促成,应及时广播。主持人将业务员报告的声音转为促成点,以便刺激未签单的客户。顺便把签单的数量也播报一下, 声音要大些。

会后 跟踪

即使将交流会的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完美,也不能保证客户就一定会签单,客户当场拒绝是很正常的,但作为理财经理依然要热忱相待。客户没有当场签单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此时理财经理心态一定要平和,可以换其它的话题,了解客户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交流会结束后,除了要感谢参加交流的客户,还必须记得让客户填写问卷调查。为了促进客户的配合,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或小礼物给填了问卷的客户。虽然每次交流会后,银行都会提供问卷,但是由于调查问卷设计的不合理,经常得不到银行想要的信息。笔者还发现,很多理财经理不知道如何利用和分析调查问卷,错过很多重要的信息,没有发挥调查问卷该有的作用。

调查问卷 的设计与分析

调查问卷的问题根据所举办的活动的需求来定,但是必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客户的一些基本资料;2.对说明会的满意度;3.客户的投资理财喜好。有了这些内容,我们就基本能收集到对银行有用的信息了,在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一些内容。下面提供一份调查问卷供大家参考:

当问卷调查表收集上来以后,就要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为下次举办客户交流会总结经验,进一步了解客户的情况。比如,我们想要知道,什么年龄阶段的客户最喜欢参加此类的客户交流会?

图3显示:主要客群年龄分布在40―60岁之间,因此,以后可以多邀请这一年龄段的客户。对于60岁以上的客户,则可以减少邀约人数。

通过图4,得出的结论是:客户最信任的是理财经理主动联络告知的信息,还有知名媒体的信息也较容易接受,然而相比较之下网站信息却不太被客户所信任。所以,理财经理要经常主动的与客户联系,传递相关信息给客户,加强相互间的交流。

持续 追踪全攻略

客户交流会其实是拉近客户经理与客户感情的好时机,结束后可以寻找适当的时间再回访客户,询问他的感受,解答他的疑问。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分析,不要一味地按自己的思维模式促成,要帮客户分析和发掘需求,强化购买点。很多客户购买产品是因为认同的理财经理服务,因此在客户交流会后对客户进行贴心的跟进沟通非常重要。

客户交流会举办后最核心的问题:

-已签约客户保单是否回收进帐?

-未签约客户能否回访再次促成?

-参会客户可否变成转介绍来源?

尽快回访已签约客户

毋庸置疑,对于已在客户交流会上

签署意向的客户,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如何将意向变为实际的保费。所以,

必须趁热打铁,尽快回访客户。

时间

会后第一天,马上与客户沟通确认

重点

打消客户的顾虑

追踪方式

电话追踪

话术

XX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选择了我们的产品,您已经完成了签单的程序,昨天我已经把您的交易资料保存到电脑,您选择今天还是明天把钱存入账户呢?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如遇到客户现场签署意向,却没有实际投保意愿的客户,不要再三催促,避免客户反感。同样感谢客户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可要求客户转介绍,介绍其它人员参与活动。

适时回访未签单客户

会后需要对听完全场产说会,却没

有签署保费意向的客户进行回访,了解

客户不签单的原因。

时间

会后一周内

重点

感谢客户的参与,询问客户的感受,回答客户的疑问。

追踪方式

电话回访或当面回访

话术

XX先生(女士)您好,感谢您上周末参加了我们的客户交流会。您听了专家的讲解,有什么感想?如果您对这款保险还有不了解的地方,我可以再为您解释一下,您看好吗?

做这类客户的回访,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在打电话之前,有必要先把一些常见的异议问题总结出来。在给这些客户打电话之前,网点可以在晨会上安排理财经理进行演练,让大家多提问题,并且当场解决。

第三关

如何开高效保险晨夕会

在当前保险公司联合银行推出保险“开门红”产品的关键时期,需要充分利用每日晨夕会提炼产品亮点、整理产品话术、做出产品对比,提升行员的销售技能,高效完成业绩指标。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有反馈的晨夕会实施过程,才会使晨夕会的管理更加完善。

目前,很多网点没有很好地利用晨夕会,经常时有时无甚至没有固定的流程。现在很多网点为了提高理财经理的参与积极性,让理财经理在晨会上轮流做交流会主持人。这样做虽然能使晨夕会更加新颖,但是却不利于晨夕会流程的固化,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况。比较好的做法是,销售主管及时追踪晨夕会的准备情况,主持人提交准备情况的清单,汇报每个环节的进展。这样就能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又能确保晨夕会的固化。本文对晨夕会各环节进行分解(如表1所示),以让各位读者完整掌握晨夕会的全过程。

晨夕会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0分钟最佳。为了充分利用这30分钟,必须将时间进行合理地分配,不浪费一分一秒。在以“保险营销”为主题的晨夕会上,角色扮演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 因此晨夕的每个流程都要事先设定好时间。网点主管可参考表1“检查内容”中的选项,以此核对晨夕会的准备是否充分,判断主持人对晨夕会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角色扮演是否可行。

Part A 财经报告

昨日股市、汇市、债市资讯更新,重大事件更新与解读。

案例

随着情人节的到来,某公司名为“爱家之约”的爱情保险销量明显增加,特别是以年轻夫妻为主的爱情保单最受欢迎。“爱情保单”保障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夫妻俩联合购买一份保单。由一人购买长期主险,其他家庭成员就可直接选择适合自己的意外、医疗等附加险。等孩子出生了,还可在同一张保单上增加相关保障。通过组合意外、养老、医疗、分红等保险品种,让购买保险的夫妻双方共度患难或者共同分享分红收益,同时投保时还节省了10%―20%的保费。如果婚姻出现变故,可以根据客户双方的协商,把保单拆分成两份,而保险责任则继续有效。

重点

1.主持人作财经报告的准备是否充分,主管应依其表现给予点评,不可敷衍,流于形式;

2.重要的专家点评应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人,作为手边辅助销售工具之一。

Part B 业绩检讨与经验分享

回顾昨天的业绩,讨论可改善的地方并设定今天的目标。

案例

大单分享:我的客户李先生有自己的企业,资产相当丰厚,但是未购买过保险产品,是保险产品重要目标客户。通过深入了解客户家庭情况、公司经营及财务状况,并结合客户特点,选择了解决子女教育金的××险种作为切入点,该险种具有高保费、高保额、惠泽三代的特点,比较适宜于高端客户。同时我联系了银保渠道经理,深入分析了该产品的卖点,充分了解了该产品的优势,力求将产品完美的呈现在客户面前。然后,我当月前后5次登门拜访客户,从家庭理财规划、子女教育金、企业风险防范等多角度介绍了该产品的特点,并从父母关爱子女教育的深层价值,取得客户共鸣。保险很少一次谈成,客户都是逐渐了解和认同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我成功签下了年缴500万的大单。

重点

1.对业绩结果,有赏有罚; 2.确认所有人清楚明白当下的工作重心。

Part C 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之前,客户与理财经理的角色扮演需要事先准备。由于每天理财经理都会邀约客户到网点来,所以客户扮演最好就选择那些近期就会到网点,并且比较难应付的客户。扮演客户的同事要事先了解该客户的情况,要按照客户的资料去演,准备一些符合客户情况的拒绝理由。拒绝理由必须先想好,不能临时再想,以免耽误时间。如时间宽裕时,可以根据现场扮演情况再临时发挥一些客户拒绝的台词。

扮演者的准备工作

每个行员都要全面掌握网点保险产品种类、产品功能、适用客户和业务特点知识,了解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流程和规章制度。扮演客户的行员应提前准备3-5个拒绝理由及建议的应对,利用这些理由考验理财经理的反应。扮演理财经理的行员应事先准备3-5个推销产品的重要卖点,在所有卖点被抛出前不得结束。下面给出一个实例(表2),供大家参考:

重点

1.在人员安排上,要按照演练的目的来分配人员。

如果是为了业绩好的理财经理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就让他/她扮演理财经理,业绩较差的同事扮演客户。借此,可以让大家学习业绩好的理财经理处理异议的技巧。

如果是为了让业绩差的理财经理多锻炼,那就让他/她扮演理财经理,选择业绩表现最好的理财经理或主管扮演客户。

2.在演练过程中,扮演者要进入状态。

扮演客户的同事态度要强硬,所有的拒绝的理由都要提到,利用每天工作中客户经常用到的拒绝理由,且不能事先告诉理财经理所设计的拒绝理由。

扮演理财经理的同事需不屈不挠,务必要解决对方所有的异议。直到卖点与遭拒的响应等销售模式都用完后才结束,若行员无法继续扮演下去,则请其他理财经理接替继续进行。表3总结了角色扮演的准备工作和扮演原则。

下面是根据表2的资料进行角色扮演的实例,提供给大家参考。(理:理财经理;客:客户)

实例

理:先生,您觉得银行储蓄和炒股票或者买基金哪个好?

客:我觉得银行储蓄好,股票基金风险大,我的股票亏了不少了。

理:没错,没有人想在投资中亏损,每个人都想着能赚多一点,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产品,您会买吗?

客:那当然了,有这么好的事谁不干。

理:现在我们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一个新的理财产品,它不但保本,而且有固定的利息收益,最重要还可以享受分红,送高额人身保障,我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吧!

客:这个没有股票收益高,我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理:可能您还不太了解这个产品的特点,这个产品类似于定期存款,是5年或者6年后定期返还本金、固定利息以及分红收益的产品,而且还送高额的人身保障。

客:要5、6年才可以返还本金,这个投资时间也太长了吧?

理:这个产品的返还年期有5年也有6年的,如果您的其中一部分资金短期就要使用,那建议您做银行储蓄。如果您余下的资金可以长期储蓄,那么您就可以购买本款产品。若是以后您实在急需用钱,没法周转,可以通过保险合同做保单贷款,实在不行要退保,这个产品大概第3年也可以回本了。

客:你们的收益都不确定,我还是再斟酌一下吧。

理:您的考虑也有一定道理,我以前也总觉得确定下来是最好的。但既然大家都这样想,那您觉得为什么保险公司不把红利的收益确定下来呢?10月份的居民生活消费指数涨幅是4.4%,这就表示说我们物价不断上涨,我们的支出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收入上涨却没这么快。如果我们的红利收益确定下来了,假设每年给你100元,那2年后,3年后,这100元可能连5斤猪肉都买不了。之所以我们的红利是浮动的,就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

客:听起来还不错,那你帮我详细的介绍一下产品和办理手续吧!

Part D 演练后总结

在演练过程中,没有参与角色扮演的同事都要记笔记,并且思考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演练结束后,先请主管做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方式及达成标准。再请其他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从中学到的东西。主持人总结会议笔记,并且打印出来让大家学习。下面提供一个晨夕会演练笔记(如表4)供大家参考。

第四关

选对营销工具,突破保险难关

阻止销售人员与客户最终达成协议的原因很多,而那些屡屡被拒的心理障碍则会阻碍销售人员的热情和勇气。对于保险产品的营销来说,让客户了解产品,清楚客户的真实需求是很关键的前提。

在营销调查显示:“不需要保险”在所有拒绝理由中排名第一,远远超过“没有钱”、“没兴趣”等其它理由。理财经理小宋是刚进银行的新人,一入行就恰逢“保险开门红”,网点主任分配给小宋的任务不算太重,但是看到其他同事陆续签单,他越来越着急了。小宋表示,由于支行附近很多企业,他名下很多客户的身家过亿,保险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低了。所以,小宋一直不敢对这些客户营销保险。事实真的如他所想的那样吗?

营销那些看上去不需要保险的有钱客户时,关键要从客户的实际资产、负债、收入、家庭责任和财务需求状况出发,找出客户资金量的缺口。在实际的数据面前,客户才会动摇。部分银行已有资产诊断的完整工具,这里我们以吉博《财务健康检查系统》为例,示范如何找到客户的资金缺口,为营销保险铺平道路。

八步 教学法

背景

客户赵先生是一家建材加工厂的老板,妻子是家庭主妇,有一个18岁的儿子刚考上大学。赵先生的别墅价值500万,还有其它投资的固定资产价值在2千万以上,现金、证券等流动资金200多万。表面上看,赵先生非常风光,但是他并不像外人所想的那样一点负担都没有。由于过多的资金放在房地产领域,赵先生面临着房价下跌的风险,还有高额的银行贷款和经营方面的风险。如果赵先生发生意外,家人的生活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虽然赵先生已经购买了一些保险,但是保障额度明显偏低。赵先生想知道,他应该为家人准备多少资金,才能保障儿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维持家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操作方法

第一步

点击“进入系统”

第二步

将客户的基本资料输入到表格中

白色空格客户的资料信息,需要理财经理与客户深入沟通,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黄色空格由系统自动生成。 家庭责任状况,如果客户本人去世,他或她希望为自己的配偶、父母、子女提供一笔维持几年生活的资金,一般最短是5年。

A.赵先生希望他身故后,他的妻子每月能有2万元的生活开支费用,并且持续10年。

第三步

点击“进入下页”至“风险管理”栏目

风险管理分析是为客户提供保险规划的基础,是为客户量身配置具体产品的关键。

B.如果赵先生身故,他的家人需要的生活保障金额。

C.重疾医疗费用与客户本人5年薪资的总合,医疗费用参考红色框出的部分。

D.主要依据本人当前每月的生活开支确定。

E客户已经购买的保险金额。

F.资金缺口。

第四步

点击“进入下页”至“子女教育规划”栏目

子女教育支出是父母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开支之一,当然也是保险规划不可或缺的项目。本栏目子女教育费是由客户计划子女未来就读的国家而定的,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学历所需要的学费及生活费用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这一项目的开支计划具有了“区域性”色彩。

G.费用参考红色框起来的部分,让客户确定子女教育的具体费用。

第五步

点击“进入下页”至“退休计划”栏目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全面细致的退休计划是一个人晚年生活幸福的必备安排。退休之后的预期开支主要参考当前的生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退休后每月的收入差距(a)-(b)”。

H.数据为负数,说明他退休之后每月尚余21433元,一年盈余超过25万元。

大多数情况,这一项为正,代表退休资金的缺口。

第六步

点击“进入下页”至“投资规划”栏目

每个人都有一些人生梦想,梦想能否实现与投资规划有很大关系。投资不光是一个人赚钱的需求,也是一种为应对通胀财富缩水的必要选择。这里只是一个目标,当然赵先生可以安排很多目标,比如环游世界、人生理想等等,但从现在开始须安排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计划。

I.这是赵先生的目标之一:安享晚年,预计需要500万元。

J.这是经过8年通货膨胀之后,所需的实际金额。

K.为了达到目标,按照3%的收益率,每月所需用于投资的资金。

第七步

点击“进入下页”至“总结”栏目

K.把这四大项相加,就是赵先生的资金的总缺口,总额为:1162.395万元。

至于四大规划的排列顺序,视客户自身对各个规划之间的重要性程度而定,理财经理可以通过客户的选择抓住其需求点。

第八步

点击“进入下页”至“理财规划”栏目

M.这是提供给理财经理参考的规划建议,理财经理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定期保险和终身保险的区别范文第8篇

为什么要买保险

有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后,单位发放退休工资或养老金,有的还可以享受“医保”,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再买保险。其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们在纷扰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说是风险无处不在,而原单位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并不能覆盖与生命安全相关的各种风险问题。所以,当人们没有能力预知或阻止风险的发生时,可以选择保险去为您转移、分散风险,使您在发生损失时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偿。

死亡 人将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而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意外的死亡都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主要收入者死亡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压力,而保障型保险以保障可能发生的损失为目的,可以为死者的家庭生活提供一份保障。

衰老 随着社会文明和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工作期则相对缩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为自己年老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做准备,而养老型保险则成为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首选,从而让您的晚年生活高枕无忧。

意外事故和疾病 天有不测风云,意外往往在人们猝不及防时降临。根据资料显示,因意外造成的残疾比死亡多6倍。伤残和疾病导致的工作能力丧失、收入中断及巨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和亲人带来巨大的打击,而意外保险及医疗健康类保险则可最大程度地为您减轻这种不幸带来的后果。

目前,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把手里的闲钱放在银行储蓄生利息。调查表明,医疗保健成为老年人消费支出大头,占每月消费的40%左右。而且呈现出年龄越大,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越大的特点。很多老年人原来的退休金就不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老年人的晚年保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主要在意外和疾病两方面存在风险。通过合理的选择搭配,老年人买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年轻人减轻“养老”压力。

老年人买保险并非易事

赵先生总想给年近七旬的父母尽孝心表示点什么,思前想后,妻子出了个主意:给老人买保险。赵先生觉得有理,第二天便付诸行动。可是跑了多家保险公司,一说起老人的年纪,便被告之没有适合的险种。

57岁的刘大妈刚退休2年,看到孩子们非常辛苦,就想自己趁早买几份健康保险,以免将来加重孩子们的负担。保险人为她设计了一套组合方案,到身故时虽可获2.5万元的保障,但在她到60周岁的三年间所要缴纳的保费竟高达1万多元。

不难看出,国内保险公司对于老年人投保的“把关”严格得近于苛刻:一般都把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养老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更将年龄限制在60周岁以下。即使未到投保年龄上限,但只要过了50岁,保险公司就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体检,有一二项体检指标不满意,投保要求便会遭拒绝。

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亿,占全国人口10%左右,而且人口老龄化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国家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0%,养老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独生子女政策也在改变着我国的家庭人口结构,“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保险业,老年保险自然不能被轻易忽视,但目前我国的老年保险市场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从赵先生和刘大妈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给老年人上保险并非易事。

老年人可选择哪种保险

目前,保险公司对老年人投保的条件已经有所放松,国内保险公司开始逐步提高投保年龄。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医疗住院补贴险》首次将参保年龄放宽到70岁;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则推出了专门为50岁、75岁的中老年人“量身定做”的险种;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还破天荒在全国推出投保年龄高达80岁的“美满人生”保险。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险种也越来越多。

但保险公司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风险太高,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险种。目前能够满足老人投保需求的保险总的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老年险,如友邦的“永安保”、“安心保”,新华人寿的“美满人生”以及中意人寿推出的“乐天年”老年意外伤害保险,泰康人寿推出的“康寿保”老年意外保障计划等。另一种则是一些保障年限相对放得比较宽的险种。如中国人寿推出的“国寿康宁重大疾病保险(分红型)”,其责任涵盖终身,即使65岁以后出现意外,同样能获得保障。

此外,对于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资型保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也可以购买一些。而纯养老储蓄类保险,因计算回报利率偏低,故可不必购买或不必购买太多。

投资型保险及其注意事项

由于目前养老保险产品利率较低,购买投资型(分红类)保险比购买纯养老储蓄类保险更合适一些,因其兼备保障和理财双重功能。保险费来源可以与子女分担,子女一般也愿意资助父母购买这类产品,以补偿不能时时尽孝道的遗憾。投资类险种目前主要有三类:分红型、投资连结型和万能型。比较适合老年人选择的有:

友邦年年红两全保险(分红型)

出生满60天至65周岁的客户均可投保。保障年限有15年、20年、25年、至50周岁、至55周岁、至60周岁、至65周岁和至80周岁共八种,客户可根据需求任意选择或组合。红利以现金分配,投保人可直接提取现金,也可积存在保险公司生息或抵缴下一期保费。

平安鸿利终身保险(分红型)

出生后1个月到65周岁均可投保,但交费期满时年龄不得超过79周岁。

该险种除了年年分红外,在保单生效后每满3周年时,返还被保险人保险金额8%的生存保险金。

太平盛世长发两全保险(万能型)

投保年龄:16~64周岁。合同生效满2年后,客户可每年领取账户资金,结算利率不低于同期银行二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

华泰保险“居安理财”

居民家庭均可投保,每份1万元,客户可购买1~10份。每1万元保险本金保障额上限为意外事故2万元,盗窃损失5000元。每份净收益为3年期933元,5年期1905元,高于同期国债收益,且无利息税。客户退保自由,中途退保,只须缴纳退保手续费即可。保险期满后,无论在保险责任期间是否发生赔款,都不影响净收益。

投资型以投资回报+保险保障的双重魅力,受到了无数投资者的青睐。但是保险业的业内人士建议投保者在购买投资型保险时应谨慎。首先,购买投资类保险要弄清分红型、投资连结型和万能型的区别。分红型不用客户承担投资风险,保险公司经营的好坏只影响客户所得分红的多少,不影响对客户预定的固定回报。投资连结型是由客户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如果保险公司投资亏损,购买了投连保险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部分本金。而万能型综合了它们的特点。其次要弄清保单的所有条款,以免被误导。最后还要了解一下各保险公司的实力和信誉状况,做出正确选择。投资类产品的回报率需要经过长期的市场考验才能确定,一两年的业绩并不能反映产品的长期回报率。

什么是保险

保险就是利用集腋成裘的原理,由保险公司集合一大群人的金钱,组成基金,并由保险公司适当管理。这群人中一旦有人遇到合同所规定的意外或损失时,便由保险公司向其做出一定的赔偿或给付,以解决经济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条明确了保险的定义:“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可知,首先,商业保险行为是一种以保险合同为形式、以经济补偿为内容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同于以国家立法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其次,投保人必须根据合同约定,履行交费义务,才可享有保险事故发生时的索赔权和经济补偿,不同于以单方给予为基础的社会救济;第三,保险人的赔偿给付义务的履行(人寿保险除外)是不确定的,有赖于合同约定的事故的发生与否,不同于以确定的受益权为基础的储蓄制度。

老年人投保三要素

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应该集中十二分精力,防止上当受骗,或者由于一时的决策失误购买了失当险种而带来遗憾。自身的健康状况、经济实力和保险公司的信誉度是老人投保时必须反复琢磨的“三要素”。决定购买之后,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不轻信口头说法 老年人比较容易轻信别人口头的说法。针对当今保险人队伍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购买保险时要把人讲的承诺落实到保单上,即要在保险合同上能找到未来有可能发生纠纷而打官司的法律依据。 投资型产品不选为好 老年人在选择保险时,尤其要注意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产品属投资型产品,对于老年人群整体而言,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产品,它可能更适合中青年阶层、白领阶层。最典型的是投资连结保险,老年人在选择此种保险时要特别慎重,它有可能回报很高,也有可能回报很差。因为这种产品业绩的好坏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表现是息息相关的。

特别注意“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 购买保险产品后,要及时仔细地研究、核对,特别要注意的是“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如果您购买了一种产品,但发现这种产品不是非常适合您,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那么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所有的寿险产品都有一个购买之后10天的“犹豫期”,即从保单购买之日起10天内,保户可以无条件地把保单退给保险公司,取回全额保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