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物保护的认识

植物保护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生态园林植物;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现状

1、盲目引种新品种,缺少驯化,导致部分苗木由于生境不良而爆发病虫害

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避而不用乡土树种,转而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且不加论证盲目引种。虽然这些树种可能短期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部分新引进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表现出生长不良,容易感染病虫害。

2、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导致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流行

由于园林设计人员知识面的限制,或者考虑不周,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出现一些相克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怕水的植物栽植在低洼易积水处,喜阳性植物设计栽植在背荫处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3、园林设计模式单一,导致部分园林植物容易产生病虫害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

4、设计栽植密度不合理,导致植物生长环境不良,进而引发病虫害发生

园林绿化设计中,为了体现园林景观的即时效果或短期内的观赏效果,常出现苗木设计栽植密度过大的问题。植物设计栽植密度大,往往会造成绿地内植物的生长空间狭窄,互相之间出现争光、争水、争肥现象,直接影响苗木长势,导致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入侵。

二、当前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相关问题

1、当前园林植物保护缺乏统一化的管理

在当前情况下,城市园林保护和管理都是进行分区管理,各个区域的管理工作相对独立,在进行园林植物保护的时候采取的并不是统一的方法,因此也就很难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的植物管理。

2、过分的依赖农药进行园林植物保护

在当前园林植物保护的过程中,采用农药这一化学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比较普遍,虽然这一方式较为经济和便捷,但是如果长期使用或者是过分依赖农药也会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3、缺乏相应的检疫机构

由于种种的原因,目前在园林系统尚缺乏相应的检疫机构,人们进行植物检疫的意识淡薄,各园林绿化公司在苗木调运方面随意性较大,致使园林苗木在调运过程中,也将病虫害进行了传播,而且此现象具有加重之势。

4、园林植保人员技能参差不齐

园林植保人员的业务知识普遍欠缺,不知道通过栽培、养护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预防,不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活动规律,只是看到病虫便随意用药,不具备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合理用药的一般常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我们进行城市绿化的初衷相违背。

5、设计建园时缺乏园林植物保护的整体意识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品种单一,片面追求“洋”树种,是病虫害猖獗的根源。有的设计人员缺乏园林植保的基础知识,将栽植在一起易引发各种病虫害的植物放在一起(如松树与芍药、红杉与云杉、果树与泡桐、贴梗海棠与桧柏等),人为引发病虫害发生。另外规划设计人员多注意植物的景观效果,而忽略栽植植物的立地条件和植物本身的抗病虫能力,也为病虫害发生埋下了隐患。

6、对外来物种的整体认识不够,防治时期不当,影响防治效果

许多人由于缺乏对外来物种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致使在园林植物引种或苗木调运的过程中,传播散布了危险性的有害生物(主要为病虫),给当地的经济与生态造成较大的损失。该类有害生物到达一新地区后,往往会因当地缺乏有效的天敌控制,从而打破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灾难。我国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对病害的防治尤为合适。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对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症状、发生流行规律、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缺乏必要的知识,常常在病虫发生后期或植株接近死亡时才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往往不佳。

三、生物防护措施在园林植物搭配的应用分析

对于生物防治措施来说,它主要的就是遵循了植物的自然规律,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它的危害性较小,对周围的环境污染小,而且在防治害虫的时候不会产生抗性,且有长期抑制和控制的作用。其中,主要方式和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即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病、以菌除草等,这些都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措施。

1、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于园林植物的保护来说,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之前就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其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和对环境要求进行有效的安排,这样,植物的生长也就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近年来一些园林在进行植物配置和规划的过程中,由于违背植物生长习性或者自然规律,进而导致植物产生病害,所以进行植物的生物防治就要注意这一问题。同时更要优化园林的结构,改变树种单一的情况,进而通过园林结构的优化提高园林森林的质量。

2、要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实现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进行园林植物保护,就要注意园林生态系统的构建,也就是说在进行植物保护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中相生相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植物配合,进而和其他生物系统间形成很好的组合,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园林植物保护时应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巧妙结合和搭配,这样一来也可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对珍稀植物的保存。所以,强调园林植物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规划意义重大,我们可以通过引人、增殖与散放外来天敌进行相互制约,以实现生态平衡和防治有害生物的危害。

3、微生物农药在园林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对于园林的植物保护来说,加强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也是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之一,并且对园林植物的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生物系统的研究中,我们也发现生物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一些生物菌会对植物的虫害防治产生影响,并且危害较小。在这方面,加强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就会对植物的防治产生重要影响,这也将是未来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趋势之一,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进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我们应加强对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好园林植物保护问题,使园林植物充分发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

参考文献: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2篇

1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1.1产量情况存在很大隐患:对于我国的粮食产量问题而言,仍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出现了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同时,有限耕地资源的逐年锐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规模。其次,粮食的产量与生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的生产不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产量安全。

1.2粮食质量形势下滑:对于粮食的质量问题而言,所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广泛,贯穿于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每一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都有可能对粮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土壤资源的污染、农药与肥料的非常规使用以及加工环节添加剂的滥用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的质量安全。同时,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与面粉中漂白剂的超量使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1.3粮食的生态因素面临严重考验:因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对农业资源的超负荷使用以及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土壤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大量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直接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能力严重下降,粮食的生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2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植物病害的存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植物保护也成了人们关注粮食生产安全的重点。所以,以下是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2.1.1植物农业确保了粮食产量:对于现阶段病虫害的治理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喷洒农药。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较大,当出现虫害、病菌害等问题时,会造成大面积的植物损害。使用植物农药不仅可以进行大面积喷洒,而且取得的效果也是较为明显的。在短期时间内将病害解除能有效减少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从而确保粮食生产。因此,农药喷洒的植物保护方式是确保粮食产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1.2研发转基因物质,提升粮食产量: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植物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已成为植物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粮食产量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如转基因技术能使土豆的个头变大,营养价值提升等,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粮食作物的病害,从而减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安全可靠性。对于粮食的生产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发展与进步。

2.1.3进行粮食保护的其它方法:除了以上植物保护方法以外,在农业的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治理等方面也有所体现。这些植物保护方法的运用对提升粮食安全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

2.2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2.1农药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上文已经提到,为了保证粮食产量,植物农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农药中所含有的大量有害化学物质被直接喷洒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之后会形成一定的化学药物残留,当这些残留物质被人体吸收之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应对药物技术的使用不合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安全的发展。

2.2.2转基因技术对粮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虽然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未发展成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从而制约了粮食的安全发展。对于转基因技术而言,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转基因粮食中有可能含有不确定的毒素,从而使人或动物出现慢性中毒或突变等不确定情况。其次,转基因粮食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转基因粮食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粮食的安全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加强植物保护,促进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3.1改进与完善植物保护技术:对于现阶段植物保护技术而言,仍然局限于植物农药与转基因技术两个方面,还有很多生物技术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使植物保护方法与途径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粮食的安全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对新型的植物保护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持续植物保护技术,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粮食生产环境。

3.2强化EPM策略的运用,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发展:对于粮食的安全发展而言,需要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对于植物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也需要一个生态、可持续的治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应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综合调控,以实现物种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在确保生态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植物病害,EPM策略便是一种进行综合治理的策略,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的关键途径,能确保植物保护管理模式得到良好发展,以顺利实现对于粮食生产的安全保护。

3.3强化对可持续质保的教育培训:虽然大部分植物保护思想已被大多数国家的植保工作者所接受,但该理论体系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此,有必要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加强可持续植物保护观点与技术的宣传,以从根本上提升植保水平,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可持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结语:综上所述,粮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保护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慎重对待植物保护工作,并不断开发新型的植物保护技术与措施,以从根本上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述民, 张宗文. 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3): 325-338.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 粮食安全 思考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西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是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贫困大县,全县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性山地气候特点,海拔1735-4636米之间,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50d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在625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属一年一熟农作区。全县现辖19个乡、6个镇,219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06万人;全县耕地37.55万亩,耕地多为山旱地,有效灌溉面积达19.5万亩。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油菜、蔬菜六大类,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8万亩。

二、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生产现状

植物保护(简称植保)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植物保护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由于临夏县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危害是临夏县粮食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尤其2012年,在临夏县境内小麦锈病、玉米粘虫、蚕豆象、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危害中度偏重发生,表现出了生物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较重,危害较大的特点,对临夏县粮食生产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对此,县委、县政府对植保和粮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植保部门把加强以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为主的植物保护作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措施来抓,同时通过狠抓良种供应、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大力实施良种补贴项目、IFAD农村综合发展项目、旱作农业项目、高产创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高效农田节水灌溉项目、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植保工程项目等一批农业项目,开展人工高炮防雹和开小麦锈病、玉米粘虫、马铃薯晚疫病、蚕豆象等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为主防灾减灾等各项有效措施的落实,有效减轻了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危害,确保了粮食安全,使全县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县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50.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9.7万亩,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4.4万吨,比上年粮食总产13.48万吨增加0.92万吨,增长幅度达6.8%。

三、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植物保护和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重防治轻预防的现象。二是植保专业人才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植物保护检测体系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的检测和预报。四是植保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植保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五是在粮食安全生产中灾害性天气发生比较频繁,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六是粮食安全生产中农资价格上涨过快、长幅较大,导致粮食生产投入高、产出低、加之粮食价格低,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粮食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七是近年来,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工资增长幅度较大,存在一些农民因外出搞劳务而弃耕的现象。

四、思路与对策

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植物保护来促进粮食安全生产,达到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为此,今后在植物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国家关于粮食安全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粮食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广大种粮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加强管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严格控制化肥、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努力解决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涨幅较大而导致粮食生产中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继续实行国家粮食保护价制度,切实解决部分商贩对粮食实行的低价收购、高价出售和欺行霸市的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加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

引导广大农民合理流转土地,走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尽快解决部分农民因外出务工而弃耕的问题。

4.调整结构,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播面积;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使良种良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作用,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5.健全和完善植物保护体系

加强植物保护,强化病虫草鼠害对粮食作物等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工作;认真开展人工高炮防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应对工作和抗旱工作,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粮食安全生产。

6.加大投入

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大对植保工作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解决植物保护专项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确保植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联合教学实习模式的创新

实践教学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是规范农科人才培养方案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三门课程的教学实习有机地组织起来,应用联合实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的三门课程实习任务,且避免重复,效率更高。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由农业昆虫、植物病理和植物化学保护方面的教师各1名组成。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将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统一起来,系统性更强,对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独立思考、查找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联合教学实习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短、不连续的弊端,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并且可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二、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习基地及完善的保障体系

以前,由于地域条件、教学条件和实习经费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是在学校或附近地区进行的,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为保证实习的顺利实施,在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挖掘各种关系,联系和开拓实习基地,形成以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学校各试验站三方面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为补充的多方位的实践教学场所。此外,为了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在课程实习中,以班级为单位,至少由3名专业老师组成,实行的是教师带队负责制。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行“双边管理”,即“校内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负责同志同时管理”与“实习协议”,使学生自律,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多种措施,保证各类实习安全、有效地进行。

三、建设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教学实习质量与导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3]。新的教学实习模式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性很强,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知识面宽、实际操作技术高、教学经验丰富、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强。目前,有些指导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实践教师不断学习和加强锻炼,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另外,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质量实践能力的学生。

四、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以往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通常采用提交报告的方式,往往出现撰写不认真、互相抄袭等问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改革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总结实习情况,全面考核学生的实习参与意识、实习纪律情况、团队合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实习报告总结等情况。为此,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以考勤(10%)、现场考核(50%)、班组为单位的总结(20%)与书面报告(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认知能力及控制有害生物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爱新,姜咏芳,刘玉升,刘会香.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农业教育研究,2016:1.

[2]何建云,周玮,李冠华.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实验室科学,2014,17(6).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S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植物保护是一个面向基层的实践应用型的农学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林业、出入境检疫、商贸、环境保护、食品卫生、防疫、园林绿化、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植物保护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认知能力,因此,教学实践体系的建设是植物保护专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我国高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呈现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重点农业大学偏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地方性农业院校则侧重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石河子大学隶属于兵团,办学宗旨定位于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备一定病虫草害识别诊断及防治能力的人才,是植保系培养人才服务于兵团建设的工作目标之一。

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对植保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将相关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凸显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认知能力的培养。其中,把植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整合为综合性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体系来建设(表一)。建立一个科学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和合理的实习运作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实习硬件条件的建设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植物保护学科无论在高等农业院校还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硬件支撑条件(王洪亮 等,2011)。

1.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实验室建设

标本观察需要有良好的仪器,利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病虫草的特点时,只能依靠自制的挂图,或在黑板上自行绘制,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病虫, 更加形象、直观和生动, 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病虫害具体形态特征掌握情况,标本观察特征实时指导,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科研中一些前沿性的成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标本实验室建设

植物保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昆虫学、病理学、农药学。在昆虫学和病理学的学习中,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标本及实物的认识,才能掌握病虫的特点及发生规律,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标本实验室建设可分为3个层次,即标本保存室、标本形态室和标本博物馆。病虫实验标本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标本保存室:目前植保系有昆虫、植物病理标本保存室,草害标本和农药理化标本实验室尚在建设中。

标本形态室:就是我们熟悉的教学实验室,主要针对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标本和认知标本,需要大量的挂图和一定良好的观察设备,。

标本博物馆:对外开放,用于教学和参观。目前建立了昆虫博物馆和植物标本馆。

3.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实习环境需要一个教学实验基地。目前正规化以大学试验场为依托,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二、 实习软件条件的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还需要配套的软件条件才能支撑硬件工作。(王俊刚 等, 2009; 杨德松 等,2011; 高峰 等,2013)

1.制订病虫草害认知实纲,编写实习指导

病虫草害认知实习是一个渐渐提高,层层深入的过程。它是由单程课程实习向综合实习到体系实习的深入过程,从学生的简单认知到为使学生对病虫草害综合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必须有一个完整配套的实习方案及培养手册,才能达到从书本到生产,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认知的统一。

实习本身就是专业课教学的深化环节,需要与课堂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与本地区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结合起来。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增加学生选题的自主性,将以往一般认识性实习向深层次做引伸,通过认识现象、发现问题、研究对象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因此在制订大纲时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之间的层次和深度。它包括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组织方式等等。此外,还需要一本实习指导,保证学生实习的内容和质量。

2.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确保实习效果

良好的考核C制是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病、虫、草害的相关特征,而且要求其掌握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实习的考核指标力求灵活、新颖、多样,加大过程考核,同时加大实习成果的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按4个部分进行考核:标本采集的种类及数量20%;标本的整理20%;标本的鉴定35%;考勤纪律10%;专题报告15%。

三、 实习的运作模式

认知体系实习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实习模式,由专业课实验,到专业课教学实习,再到生产认知实习,层层深入,逐步提高。这三个实习需要统一规划,明确任务,形成系统。需要改变学生被动参与实习的模式,即全程由指导教师讲解的实习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应采用了一套旨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习运作模式。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别标本的方法,而且需要强化学生认识新疆常见的病虫草害。三个层次各有重点,专业课实验:重点掌握各种病虫害识别分类的基本特征;教学实习:重点把握各种病虫草害的基本分类系统;认知体系实习:重点掌握具体病虫草害种类的特征及其习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取向等确定研究方向、制订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结合相关的调查资料,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实习动员。实习前,通过已制作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介绍实习点的生境,标本采集的工具及方法,标本制作的方法以及标本鉴定的方法,使学生对实习的方法步骤及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实习解答。教师补充学生讲解的内容,并讲解常见病虫草害的重要种类及其分布,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其分布。

(3)综合评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4)制订计划。根据选题,拟订小组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调查地点、调查内容和指标、组员分工等,学习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

(5)专题调查。按照制定计划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案,学习病虫草害吮静杉、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的现场认知。

(6)资料整理。整理资料和调查数据,学习病虫草害标本的制作、分类与鉴定,认知生物,锻炼学生对资料的取舍技能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7)撰写论文。撰写实习报告和实结,受到科技论文写作的训练。

(8)专题报告。组织小型的研讨会,由各组汇报本组的调查或研究结果,同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锻炼学生科学论文的答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刚,李亦松,李鲁华.2009.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01):112-114.

[2]王洪亮,王丙丽.2011.对地方本科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7):68-69.

[3]李凯,张志翔,贺伟.2005.林业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生物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建设.中国林业教育,(04):19-21.

[4]高峰,彭小玲,张伟.2013.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管理方法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2):165.

刘兴泉,冯震,马新颖,刘亚慧.2011.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01):178-179.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6篇

1当前铁路林业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环境绿化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局对林业绿化在铁路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充分认识,林业绿化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配套设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建设工程中的靓点。另外,随着路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民心住宅工程战略的实施、铁路沿线绿色通道建设和打造流动的绿色走廊的实施,铁路林业绿化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无论是铁路居住环境绿化和铁路沿线绿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相应的林业绿化的植物保护工作并没有跟上,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1.1绿化设计时忽视了树种的合理栽培

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新建小区绿化都是下面铺设草坪,上面零星点缀一些乔、灌木,造成植物品种单一,乔、灌、地被植物搭配不合理,出现了重视绿地数量忽视绿地质量,以草代木、以小灌木代替小乔木的现象,造成先天设计不足。

1.2只重视建成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施工中,为了赶工期和经济效益,不严格按要求进行科学整地,树穴不规范,树木土球不标准,基肥很少施入,使用下房土和垃圾土,造成植物成活后营养供给较少,树势弱,生长不良。

1.3养护管理不当

常言说的好,三分种七分养,栽是一时,养是长期。每种植物都需要根据其生长规律进行合理的施肥、浇水、修剪。现在很多地方只重视水分的供应,而忽视了浇水时间和施肥问题。

1.4没有重视绿化苗木的检疫

每年春秋季绿化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或时间紧任务重,忽视了检疫,致使不少危害性病虫、杂草得以传入。

1.5只重视使用化学药剂而忽视了其他有效方法

一旦发现了病虫害,为了防止其蔓延,马上用速效或剧毒的药物喷施,造成对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很多其他防治方法,如黑光灯诱杀、利用天敌、生物制剂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对策

2.1建立合理的铁路林业绿化设计格局,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的发生制定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注重生态意识与艺术效果的结合,扭转铁路林业绿地安排的随意性,逐步调整不合理的树种配置。林业绿化应根据各地气候、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规划,不能依葫芦画瓢,拘泥于其他地方的模式,更不能盲目追风,要活学活用,充分展示自己的地方特色。选择树种时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本地的特色、个性和风格。绿化植物配置要因地制宜,植物种类要多样化,种植结构要有层次。

2.2建立科学的林业绿化施工程序,严格按铁路林业技术规范施工绿化施工应严格按林业绿化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科学施工。严格按2009年1月1日铁道部出版的《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规定的要求施工,林业绿化施工最好选在适宜苗木移栽的春、秋季节进行,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不要片面要求工期,整地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下房土和垃圾土,特别是表层要使用熟土,并注意施入基肥。

2.3合理养护合理养护是抑制和消灭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根本措施。

2.4加强病虫害的检疫工作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的组成部分。建议铁路林业部门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对林业绿化苗木实行严格检疫,发现有害生物要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减少外来病虫害的入侵。

2.5拓展其他防治措施由于铁路林业绿化植物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在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且要兼顾绿化效果,所以不能生搬硬套生态特点不同的农林害虫的防治方法,应利用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防治。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园林 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植保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为干预下的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随着系统内植物的不断更新及改换,再加上单一栽植同一种植物,使得有害生物的规模暴发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植物的生长势减弱,也促进了病虫害的滋生。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园林植保将向何处发展,已被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

一、植物保护的现状

(一)滥用农药,破坏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在面对病虫害时,一味采用农药来对付植物病害,但是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长期使用农药使病虫产生了强大的抗药性,导致使用更多更毒的农药。而农药沉淀在土壤和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自然平衡,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树种选用不合理。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品种单一,设计人员乏基本的植保病理知识,将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种植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在园林植物的选择方面,我们要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利用植物间互相制约和调节的性能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三)城市环境恶化,适宜病虫害滋生。现在的城市环境恶化,人口密集,气候闷热,很适合某些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四)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城市美化工程的进行,需要我们从外部进购大量绿化苗木,由于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大量外地的苗木出圃后,在运输、栽植前未进行检疫,结果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病虫害,造成病虫害大范围传播,造成巨大损失。 (五)未建立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系统。对病虫害我们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长和发生规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判断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以及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及时做好防治准备工作,从根源上消灭病虫害。

二、城市园林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方向

(一)检疫控制植物的引进和交流是传播病虫的主要原因, 园林植物保护首要工作就是加强植物检疫在引进园林植物苗木、种子、花卉和其它材料时, 严格检疫工作, 有效地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入。

(二)栽培管理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和发展对外界环境条件、寄主情况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响病虫数量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为园林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1. 建立合理的绿化格局制定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注重生态意识与艺术效果的结合, 扭转绿地安排的随意性,逐步调整不合理的树种配置,做到树种丰富,比例均衡,既符合生态配置,丰富景观,又可避免毁灭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 选择抗病虫性强的植物品种。结合本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虫的园林植物品种, 并在栽种前严格要求,控制病虫关,这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最佳的无公害方法。

3 .树体管理 通过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健壮,大大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结合冬季整形修剪, 及时除去病虫枯叶、枯枝、死树。有条件的绿地进行冬耕深翻消灭越冬害虫。在秋冬季节对树干进行涂白,不仅能消灭部分越冬的害虫和虫卵,还可以防止灼伤害。

(三)预测预报园林植物保护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搞好园林植物保护重在预防,搞好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重要工作,是有计划及时防治病虫害的依据,力争把害虫和病原消灭在大发生之前。

(四)物理技术根据害虫的某些习性, 使用工具、设备或创造害虫所喜欢的物质条件,利用光、热、声波、辐射等机械、物理以及给害虫实施“绝育”等人工方法防治害虫。灯光诱杀,利用部分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设置黑光灯在其成虫盛期进行诱杀。潜所诱杀,引诱害虫到潜所越冬,杀灭害虫。人工刮除树干或建筑物上的虫卵,挖出土里的虫蛹,采摘虫包,震落捕杀幼虫,剪除病枝叶等。物理机械技术简便易行,又无污染,特别适合于城市园林植物。

(五)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能大量消灭病虫害,且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撅和形成抗性,可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主要有以虫治虫,通过保护和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夭敌来防治害虫,城市园林树木层次性比较明显,化学防治的施药困难,因而,大量繁殖和散放害虫的天敌,不仅恢复原来天敌控制的环境,防治园林病虫害,而且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率而保护城市环境;以鸟治虫,保护和利用益鸟来防治害虫;以微生物治虫;以蜡治虫;以菌治病;使用生物农药等方法。

(六)化学防治病虫害大发生、采用高效、速效的化学药剂,短期内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大力提倡使用低毒、无毒、高效药剂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一定要把使用化学农药与树木生物学,特别是生态学相联系,放在防治中的一个恰当位置。

三、园林植保的发展趋势园林植保在新时期应摒弃以往的陋习,积极吸取新科技,采纳新技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得园林植保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则,使得园林植物与害虫种群以及他们的天敌种群相互制约和相互调节,使得园林植保能够达到一个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在园林植保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生态意识为基础,朝着构建生态平衡的方向前进。首先,在园林植保的日常维护的工作中,应强化生态意识,以生态学及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来进行防治措施,不能够破坏生态平衡,力求做到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害虫的防治工作方面,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探索园林植物与害虫种群以及害虫天敌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力争做到利用自然平衡规律解决病虫害问题,不再使用农药,不得已时可采用生物农药或者无毒无污染的激素农药等来消灭病虫害,以免破坏环境。对于病虫害天敌,我们要对其进行保护以及培养措施,必要时可对园林植物的树种进行调节。最后,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对于园林植保来讲,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来对园林植物病虫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网络共享给其他地区或园林,这样我们可以统一有效地对对绿化有害生物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管理和查询,大大提高园林植保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园林植保是城市的绿化者,对园林植保发展我们应秉着生态且可持续的观念,从自然平衡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园林植保的维护工作,减少甚至消除有机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园林建设成为生态园林,这也是其发展的的必然趋势。这样便达到了生态平衡和自然平衡的良性循环,我们的园林植保也前景无限,我们也会取得长远的宏观效益。

植物保护发展到今天,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不再只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立体,而是从生态学角度去充分认识它的利弊。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经过演变和自然选择,与其寄主植物和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建立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当外来物种入侵或环境条件改变时,天敌大量减少,平衡才会被打破。对于一种外来的入侵物种来说,由于离开原生活地来到新的环境中,天敌种群尚未形成,使之成为该环境中的生态霸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现今全国各地大规模绿化引种,对园林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的破坏隐患,更应引起有关部门或植保工作者的注意,在检疫上要严格遵守各级检疫法规。

参考文献:

植物保护的认识范文第8篇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意味着使其所有的生态系统、群落和物种,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目前人口与资源,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以牺牲生态和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造成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破碎和退化(包括污染),以及物种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引入和疾病的加速传播。

1.生境破坏和消失。随着大自然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过度地从自然界获取土地、木材、食物、药材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是生境的破坏和消失。生境的破坏和消失被确认为是大多数生物和微生物目前正濒于灭绝所遭受的最直接的威胁。物种大量聚集的热带雨林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温带森林也在大面积减少。目前,全球森林由76亿公顷已减少到34.4亿公顷,减少了50%还要多。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其他的生态系统。现在地球上有20%的珊瑚礁和35%的红树林丧失。

2.生境破碎。生境破碎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一块大的、连续的生境不但面积减小,而且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片段的过程。生境破碎使一些中心物种由于不能迁移以觅食、、传播等而难以生存。生境破碎也可以把一个广泛分布的种群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亚种群,每一亚种群由于受空间的局限而陷入衰落和灭绝的境地。

3.边缘效应。森林边缘对保持森林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境破碎,森林边缘的物种构成就会发生改变,使由内部物种占据的区域进一步减少。由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水平的变化使许多物种从片段化的森林中消除。

4.生境退化和污染。人类活动密集的干扰,会使生境中的群落和物种受到影响,而造成生境的退化。例如:珊瑚礁地区频繁的行船和潜水会恶化这个群落。人类释放的杀虫剂、化学品和污水,工厂和汽车排出的废气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对水质量、空气质量甚至地区气候的全面影响,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

5.外来物种的引入。由于在新的生境中缺少外来物种的自然捕食者、有害物和寄生虫。所以会打破这一生境的生态平衡,而使物种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的消失。

6.物种的灭绝。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面就是物种的灭绝。一旦某一物种灭绝,其DNA中所蕴藏的特有的遗传信息和其所拥有的特征组合将永远丢失,它的种群将不可能存在,它所生活的群落将变得贫乏,且其所具有的对人类的潜在价值将永远不会被认识。现今由人类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物种自然更替速度的几百倍,甚至是上千倍。例如:20世纪初有野生老虎10万只,现在仅存野生老虎3200-3500只左右。里海虎1950年灭绝。我国特有的华南虎也已多年不见踪迹。

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地处东亚,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范围,加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变化,生物物种的类型十分丰富,也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像湿润亚热带和青藏高原就是其它区域所没有的。我国的生态区共有19个,其中陆地生态区12个,淡水生态区6个,海洋生态区1个。

(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概括起来有下列特点:

1.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目前我国有高等植物3.28万种,动物10.45万种,其中许多为我国特有、孑遗种、经济价值高的种。

2.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

3.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中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因而中国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丰富程度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4.生态系统丰富多彩。就生态系统来说,中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且每种陆生生态系统都包含多种气候型和土壤型。据统计,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共27个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16大类,185个类型;草地4大类,56个类型;荒漠7大类,79个类型;湿地、淡水域5个类型;海洋6个大类,30个类型。

5.空间格局繁复多样。中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由不同气候带引起不同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以上特点,说明中国生物多样性在全球所处的独特地位。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1.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就地保护成绩显著,迁地保护得到较大的发展。到2012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五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407个(其中林业直管2150个),总面积1.45亿公顷。就湿地保护来说,目前全世界有国际重要湿地1886块,中国有41块。我国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移地保存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国已建动物园(动物展区)、野生动物园240多个,植物园(树木园)234个。

3.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止荒漠化工程”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这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我国目前面临着生态危机: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大、水土严重流失、湿地不断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加速灭绝、严重干旱缺水、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大面积毁林开荒的过程,致使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虽然近几年建造了大量的人工林,但是仍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成、过熟林只占森林面积的14.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比全球平均数低近10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的1/7。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4.8%,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1%。石漠化土地12万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由于人类的捕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物种的灭绝。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而在当今以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只有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动和意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健全法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条约的加入对我国立法的推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了多个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条约和政府间协定。如:《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海洋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国际捕鲸公约》及《中日候鸟协定》、《中澳候鸟协定》等。诸多的公约和国家间的协定,对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进程。

(二)我国物种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比较早的国家,1950­年国家就出台了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我国的《宪法》和《刑法》(1979年《刑法》第130条)中对物种的保护也有描述。但随后很长的时间立法工作处于停顿的阶段。党的后,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防沙治沙法》、《草原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等法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另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在立法的同时,1987年我国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94年在《21世纪议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规范。

(三)我国物种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名列濒危物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非常突出。笔者从事多年物种保护的工作,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例进行探讨。

1.立法体系庞杂、立法效力低下、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我国立法比较分散,­有专门法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同时还有许多“规定”、“办法”和“通知”,­如《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杀、收购、倒卖、走私野生动物活动的通知》等。立法位阶,­有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林业部,­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林业部、公安部联合的法规,­导致这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此外,还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如:《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山东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很显然,­我国关于物种保护的立法体系十分庞杂,­立法效力层次较低。同时,各种“规定”、“办法”和“通知”的出现也反映出我国浓厚的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的行政管理色彩。

2.立法目的滞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环境立法理念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利益优先理念已经体现到立法中。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还受到经济利益优先理念的制约。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第三条第一款:“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可以看出,­我们保护动物的目的重点落在合理利用而非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没有凸显出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3.物种保护的不坚决性。由于立法目的与经济利益妥协,­必然导致法律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应当”、“可以”等比较模糊的词语,在法律责任追究上,措辞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缺乏力度,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

4.物种保护的不全面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保护的范围限定于珍贵、濒危的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这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妥协性立法,­缺乏物种保护的前瞻性思维,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5.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不力。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但是追究法律责任的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仅限于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场所,­使得受保护的栖息地概念模糊而且范围有限。

6.执法不力、司法不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传统思想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且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传统思想和立法缺陷相结合,­使执法不力、司法不严成为目前物种保护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7.执法后期的处理存在盲点。案件查获的各种违法品的处理,在法律上看似规定明确,但由于执法部门繁杂,部门利益无法协调,致使一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大都是行政权自由裁量之下进行“处理”。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后续行为,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很有必要。

四、一些认识及建议

(一)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淡薄。

2.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体制上的缺陷。我国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牵扯部门繁多,管理分散。另外资金投入缺口大。

4.法制上的因素。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

5.观念上的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大部分公众的动物福利观念启蒙晚,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1.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保护地建设体系和野生动植物种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制定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止沙漠化和荒漠化规划等。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必须强制性地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3.完善和加强我国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问题呼唤新的、卓有成效的法律体系的诞生。必须将经济利益优先的思想转变到生态利益优先上。包括对生态安全战略地位的明确,国家主导责任的定位,以及稳定和持续投入的保证等,以确保我国的资源安全。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在保护机构之间要形成监督机制,明确管理权限与责任。

5.加强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监管,联合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采取高压态势,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