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推进城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发展力度,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1.道路交通建设。修建堰塘坪村道路6.8公里,松树门村道路7公里,三角丘村道路5公里,庞家梁村道路11公里,红沙梁村道路7公里、社道路11公里,解决了全乡5各村35个社、1500多户6339人出行难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难的问题。新建燕窝岩、老虎岩和朱家岩索桥3座,解决了庞家梁村9个社、342户1370人过河难和生产生活物质的运输问题,保障了过往行人和学生的生命安全。
2.通讯设施建设。全乡固定电话用户达500余户;修建移动通讯基站2个,移动通讯覆盖全乡5个村;修建联通通讯和电信通讯建站各1个,解决了我乡部分高山住居农户通讯盲区的问题。
3.电力设施和能源建设。对全乡5个村35个社的照明线路进行了高低压的全面改造,改善了群众的用电质量。全乡新建沼气池110口,解决了部分农户燃料紧张的困难,提高了农户的生活质量。
4.农业基础设施和人畜饮水设施建设。建成庞家梁村干坡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该社47户、264人饮水安全问题;维修堰塘坪村大堰、松树门村磷厂大堰、三角丘村大堰和庞家梁村梨尔垭大堰4条共3570米。解决了332亩农田灌溉和963户、3215人、4323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5.学校建设。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中心校综合楼建设1幢,解决了中心校教学用房紧张和学生就餐、住宿困难问题;庞家梁村小学校舍建设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整洁清新、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安装了简易垃圾房10个,修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各1个,在公路沿线修建垃圾池45个,场镇建成的街路全部安装路灯40盏,在村道路沿线种植道旁数5000余株。为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乡客运站已经动工修建。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把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是成立了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督促、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部署任务,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确立了建设“生态绿色乡镇,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的发展方针。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配置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代,加强城镇化管理,稳步提高了城镇化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实行了目标管理。把涉及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任务,量化细化,分段包干,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并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2.搞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乡党委、政府从解决群众思想,提高群众认识入手,集中人力、财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城镇化建设进行深入、广泛宣传。采取召开机关党员干部、村支“两委”及部门负责人会议、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宣传政策,积极引导,激发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争取项目,多渠道筹资融资,加大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化功能。
4.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五五”跨越式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持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加强 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城镇化建设,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建设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4-01
城镇化水平标志着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的许多地方在这方面化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同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农业现代化包括变革农业手段与农业制度,使这两方面均达到现代化。这项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要求。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要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使农村现代化建设稳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土地制度进一步的科学、完善,推进创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土地的耕种任务与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等六个重要问题。
一、始终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不动摇
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有农户约2.2亿,户均土地所有量不到0.6公顷,随着农村主流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一些农田少人耕种或无人耕种,伴随着土地的不断集中出现个别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会不断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农田农用,田地由农民自己耕种,通过利用农业科技和合理分配,使得较多的土地被较少的农民所耕种。切实的实现农民之间能科学自由的进行土地的流转,用来保证占主体地位是的经营方式是农民家庭经营。
作为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我们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大规模农田集中耕种。随着农民不断向城市迁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具有一定组织规模的承包机构可以解除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农业发展带来生机。
二、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需要保护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业相关法规及制度制定的完善为前提,没有合理的制度,就不会有进步。本着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这一目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这是最有效地方法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在推进健康发展城镇化和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保证农民获得其应具有的权利,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我国农村金基本经营制度的科学和稳定过程中土地产权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明确何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了使农村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就要确保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安心,就是要保证农村土地在进行承包时保持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的颁发资格的农民,要提高速度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的办法速度。彻底的消除以多种的非法名义进行强征强占土地,侵害农民产权的现象。确保农民知道自身所具有的自身合法权益及义务。
2.禁止以强迫的方式强制农民用土地权换取市民权。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利,而不是国家无偿赋予农民的,所以说,依法保障农民的权利,是让农民成为城市新市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权力。
3.对被征土地进行合理补偿。我国征地补偿存在偏低。在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由土地产生的利益值巨大。应按照土地当前的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补偿,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党的十在这方面有了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按照规定来办,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制度和规划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留给农民进行集体开发利用。
三、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
把农村散户经营和集体经营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是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快由家庭经营向科技经营转化的速度,发展农户之间的联合经营,将服务体系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发挥村级组织在联合经营中协调管理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使农户尽快向专业化生产转化,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有利同享,有风险同当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村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四、 以科技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这一目的,我们应把科技发展农业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该把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技术改造中去。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成产,提高农业成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薄弱之处,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发挥科技在农业中的领导与支柱地位,加强科技改造农业,使农业达到机械化,科技化,从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建设。
五、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出现主要劳动力减少,平均素质下降。在一些农忙季节,劳动力明显不足,而且随着问题越来越突出,可能会造成农业生产能力下降。未来谁种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发展各种专门人才,以发展农业。
1.在农村展开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2.发展适合现代农业所需的职业教育。
3.对农林院校的学生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能够到农村学以致用,帮助农村进步。
六、使农民融入城市
减少农民的数量是发展农村的根本解决办法,但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在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存在大量农民工,他们没有稳定的就业,收入少,与家人两地分居且不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农民工应要求合理的社会保障,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更公平的待遇。总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真正正的增加农民收入,彻彻底底的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奋力谱写现代化大农业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 王小京. 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又一范例——旬阳县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J]. 陕西发展和改革,2010,06:27-28.
十前后,“城镇化”渐成全民关注的热词。“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也开始出现在一系列高层会议中。然而,对于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有各自的理解。如何摒弃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积弊、有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方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在戴均良看来,城镇化的定义不论如何阐述,最终均需解决一个最根本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转移人口的真正市民化”。他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城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作为空间载体的城镇建设。
“只有这三件事同时抓好了,才能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戴均良看来,当前诸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城市病、拉美化、贫民窟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实现“三化同步”。
对于理论界尚在讨论的“新型城镇化”,戴均良立场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镇化,就是在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信息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融入这“三化”之中的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还并未达成完全共识。在你看来,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戴均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和两根支柱。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首先是城镇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城镇化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过去是农业大国,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是农村型的,和城市不一样。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理念逐步向整个农村地区延伸,这本身也是城镇化的一项附属内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讲,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或者说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而不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村人口都涌到城市里了,城镇化就发展了,而是城镇要有发达的二三产业,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饭碗。否则,他们还是留不下。
《财经国家周刊》:“提高城镇化质量”、“人口的城镇化”将成为今后各级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你认为该如何确保健康、可持续和有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戴均良: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引擎。但不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消费水平提升的动力还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城镇的二三产业。城镇的本质特征就是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以同志在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当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西方工业化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形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更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从我国城乡需要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也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有些行业企业,既是知识型技术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以,要善于统筹发展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是要抓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供给力,这是支撑城镇化的又一个基本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把农业搞好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心里才有底。否则,大量农民进城了,却要靠从国外进口粮食,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所以,一头要抓城里的二三产业,一头要抓农村的生产经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形成两个产出:一个产出农副产品,一个产出可以进城的富余劳动力。当然就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则不只是农业生产,还有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绝不能出现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农村那样巨大的反差,所以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要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就是城镇化还需要有一个载体——农民进城了,城镇人口增加了,产业发展了,需要有足够的地盘来支撑,需要有足够公共服务。现在很多人批评城镇化中摊大饼,盲目、低效地扩张地盘。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地盘扩张的速度大约1:1.5的关系,也就是说,城镇人口每增加100%,城镇地盘就扩张15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很明显这不符合节约资源、节约耕地的要求。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条要求是“集约节约”,要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
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这方面配套措施,进城农民难以真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难以顺利发展。
所以,只有城镇二三产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建设与管理这三件事抓好了,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果三化不同步、不协调,城镇化很难健康发展。比如拉美很多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等大城市病,就是因为三化没有协调和同步。最典型的就是墨西哥,大量人口都居住在墨西哥城,但城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远远不够,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就造就了大量的贫民窟。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近在高层会议中屡被提及。但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你怎么看?
戴均良:我认为现在提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化。信息化要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新”要求。而且当今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本身就对城镇化有新要求。
第二个“新”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本”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工业,推进靠制度,关键靠技术,既要有独立的部署和要求,更要把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虽然现在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没有提出完整的定义,但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八个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绿色,四是低碳,即“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不是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而是客观形势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消耗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发展下去,那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用不了多少年,不用说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成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虽然城镇化是个连续的过程,但跟过去比,就是要有新的内涵,新的要求。什么是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呢?就是刚才说的,主要是两新:一个是信息化,再一个是生态文明。这两个新东西,可以说是时代特征的要求。十八九世纪欧美城市化时期这两个任务不明显,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化中这两个任务也不突出。当然新型城镇化应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理念很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落实层面,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戴均良: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想作为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完善政策,三是抓好市政建设。
一要搞好规划,不能无序发展,包括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等。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既要搞好一个一个专项规划,又特别要注意几个规划的衔接。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无序和粗放问题,主要在市县两级,因此这两级更要搞好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从本市县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二要完善政策。中国转移进城农民总计可能高达6亿多,城镇化任务之重、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必须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坚持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否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要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超过7亿,到2035年前后,中国要实现75%的城市化率目标,还将会有好几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政府引导重点是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三要加强市政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既为了满足市民和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也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建设,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城镇。在信息化新时代,市政建设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圈地,建开发区。但是这些开发区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如何扭转这种“伪城镇化”的局面?
戴均良:在欠发达地方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搞一大片开发区,盖两三栋厂房,里面却没有什么工厂和企业,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到城镇就没有固定的饭碗,就难以实现市民化。这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要走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不能所有的城镇都搞大工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比如,东部地区可能搞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可能搞绿色食品加工、深化产业链条。
我前面强调,推进城镇化重中重要抓好二三产业,这样才能避免城镇“空壳化”问题。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工业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也被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戴均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发展产业,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抓好三件事:
第一是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中立足、生存下去。特别是现阶段正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农民工。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鼓励企业定向培训。
第二是改革完善刚才讲到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是解决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问题,既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又不能浪费农村土地,影响农村规模经营,影响城镇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对民政部门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戴均良:新型城镇化对民政部门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民政部门作为负责行政区划、城镇建制工作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适时调整和完善市政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增设市镇和调整完善大中城市结构。
第二,对民政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比如说,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特困救助、城市低保、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需要及时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做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四化融合;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们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县域城镇化(包括县城、重点中心镇、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部分县市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发展的水平不高,规划科学化、建设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亟需提升;城镇聚集能力较弱,产业承载力不强,功能完善的差距较大;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微弱,县城带动中心镇、中心镇带动一般乡镇、乡镇带动农村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遵循城镇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把速度与效益结合起来,更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新型城镇化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去谋划推进。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城镇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决定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综合考虑和科学预测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等重要因素,加强城镇发展各项规划的统筹制定和衔接配套,为城镇当前发展指明方向,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严格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的执法监督,强化规划约束,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河南人多地少,工业用地、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冲突较大,土地供应不足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以“人地挂钩”政策为抓手,以强化集约节约为途径,有效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地矛盾;坚持集约、集中、集聚发展,注重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物耗水平,切实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积极推进城镇和产业集群同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避免粗放式发展。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增加,还要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要有金山银山,还要有绿水青山。顺应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趋势,把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节能、节水、节材等工作,加大城镇污染源的达标控制和综合治理力度,引导城镇居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碳、绿色、环保转变。
二、构建县域城镇集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县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城郊镇、重点中心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示范带动周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在这个体系中,县城是龙头,城郊镇、重点中心镇是支撑,一般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基础单元。首先,坚持县城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县城具有承上启下、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作用。必须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把县城建设成为汇集要素的样板地、功能完善的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集聚人口的主载体,更加充分、更加快速地发挥出县城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加快城郊镇和重点中心镇发展。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采取整合政策、向上争取、财政扶持、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对城郊镇和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扩大城镇规模和人口容量,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充分发挥其衔接城乡、带动周边的重要作用。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其他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第三,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现代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品位
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开发建设与保护传承并行,着力在规模扩展上加快速度,在功能完善上提升档次,在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中原文化上显现特色,不断增强城镇的集聚能力、文化品位和城镇特色,这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县城方面:切实按照县城总规划,推进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引导物资集散、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向产城融合发展区域布局。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推进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乃至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创建工作,以此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镇品位。乡镇方面:抓住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遇,在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上狠下功夫,突出整合资源、快捷交通、规范市场、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管理、环境美化等内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群众意愿,加快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既为城镇腾出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又为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创造宜居环境,真正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联接城乡、承载产业、驱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新型城镇形态。
四、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四化融合
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城镇建设不好,项目落地、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产业支撑,就业支撑、人口集聚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要完成这个目标,关键是要积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互动,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原材料、矿产、农林产品等传统加工业,积极发展纺织、服装、家居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承接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进城务工,推进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的同时,为城镇化提供强劲的经济动力。另一方面,要推动城镇体系与工业园区组团互动发展,既使园区成为城镇的重要产业配套区,又要通过提速发展城镇酒店、餐饮、娱乐、家政、物流、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园区工人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空间,使城镇成为园区的服务配套区,真正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集群空间融合、功能配套、集约发展。二是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既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又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劳动力需求,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积累财力、释放空间。城市郊区和城郊小城镇要积极发展蔬菜供给、园艺花卉种植、休闲和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基地、流通市场,增强城镇集聚要素、辐射农村的能力,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三是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信息化不仅能提升工业化和农业化的科技含量,以此更好作用于城镇化。最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融合、推动、支撑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城镇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可以大大提高城镇发展信息化水平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五、强化政府服务,注重改善民生
改变一个地区的城乡面貌相对容易,但改变一个地区人的生活方式很难。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加强硬件支撑承载人,又要加强软件建设服务人,要通过城镇化的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和进步。因此,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出发,按照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人民满意的城镇,真正把进城居民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活跃的主角和社会进步的主力,使城镇居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加美好。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民城市生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惠民,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广大居民自主管理、参与管理、相互管理的能力和自觉。同时,要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和城镇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快捷、高效的现代城镇化服务。要持续加大城镇文化建设,在加快完善文化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挖掘中原文化,着力塑造城镇灵魂,不断增强精神活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化城。要先行先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进城居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权利落到实处,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更充分、更全面地共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2]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是着眼于我国发展全局,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引擎功能,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差别仍然较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突破城乡体制壁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经济向农村辐射、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文化向农村传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社会转型刻不容缓。城市是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是带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不断优化高端要素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集聚着大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表明我们党对城市化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在发展理念上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在发展路径上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在发展格局上从偏重大城市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上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从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发展步骤上从追求速度转向积极稳妥。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志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人口城市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创新精神财富,让城乡居民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文明生活。
坚持城乡统筹,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指出,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趋势,找准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方向,适应城乡居民对生产生活生态改善新需求,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集约,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把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使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仍在于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城市化潜力,提高城市化活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力,促进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信息网络共联和社会民生共享。
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深刻指出,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这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法和具体步骤。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有满腔的进取热情,更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急于求成。要遵循城
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市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在规划、建设、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力求扬长补短,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
强化尊重规律,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共建共享的“公众城市”。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空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口市民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口、产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到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扩大与经济相适应、人口集中与承载能力相匹配,努力建设一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城市”。
强化空间布局,突出功能定位,建设集约增长的“紧凑城市”。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仅是城市内部要素的构成和组合,还包括城市之间空间结构和形态。一个城市不仅要合理选择规模大小和产业发展,还要科学确定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紧凑城市”。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出发,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发挥大都市引领和带动作用,强化中小城市特色优势,促进城市间产业协作和社会协同发展。
强化转变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引领的“创新城市”。指出,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情况下,城市发展必须从要素投入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集聚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培育企业、院校、机构等创新主体,完善激励、评价、竞争等创新机制,创造公正、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建设新能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强化生态建设,突出人居环境,建设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乡村居民的追求,也是城市居民的期盼。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握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生态绿地、地下廊道、透水铺装、植被草沟、洪水调蓄等系统工程,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建立城镇发展科学规划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规划的高起点、前瞻性。一要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按照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科学制定和完善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明晰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引领新型城镇化高品位、高层次发展。规划要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突出区域导向,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二要同步编制各具特色的规划体系。在全省城镇化发展规划指导下,各地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开发、经济基础,制定各城镇既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的城镇发展规划。制定与城镇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社会事业发展、城镇路网、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三要强化规划执行效力。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长远目标保持不变、整体格局相对稳定的原则,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违反城乡规划的责任追究制度,下大力气解决规划变更随意性大的问题,杜绝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切实使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推进城镇化,必须加强产业支撑,提升转化农民、吸纳就业的能力,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一要优化产业布局。各城镇要根据区位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品牌。二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开发园区全面发展,加快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对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城镇,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与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筑牢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三要优化产业政策。对小城镇产业发展采取适度放活、调结构、促转型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小城镇产业良性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二、三、一”产业融合,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产业互动格局。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相结合、与提升城镇文化品位相衔接,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扭转城镇建设中偏重规模扩张、忽视功能提升的倾向,使城镇化由偏重速度向着力提升质量转变。一要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交通、电力、通信、给排水、管网、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统筹布局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建设。二要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三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坚持以城带乡、城镇联动,把做大县城与做强中心镇、建设小城镇、做美农村社区相结合,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镇生活要素向农村辐射,推动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聚,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我省现有建制镇从人口来看,大多数在10万人以下;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贸性城镇占一多半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我省大部分乡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乡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在我省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乡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我们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镇(乡)一品的经济结构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各干线公路沿线集镇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加快开发建设,尽快成为各自的区域中心,达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文明卫生、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要求。
(二)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我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城镇,强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民。要采取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乡镇企业在城镇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对城镇建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是主体。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要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市政功能不断完善,绿地面积达37.6万平方米、人均6.8平方米;农村新建房屋1.21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2.4%。全县省级标准化高中、示范职中各1所、初中9所、小学44所、幼儿园(班)35个、教学点5个。县级医疗机构8家、镇卫生院21所、村卫生室183个,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千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分别达到2.1人和4.5张。广播覆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97%和43%,电话普及率67%,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镇村全覆盖;1所中心敬老院和6所区域性敬老院拥有床位1270个,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1%。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县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以规划引领推进城镇化。按照“一心两翼三轴多点”为总体空间布局,以中心引领、两翼拉动、多点支撑的思路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累计投入800余万元,先后编制了5.12地震灾后城区恢复重建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八渡河左岸、老人委片区、象山湾片区等4个修建性详规以及城市绿地照明、排水系统、三河口外滩广场等4个专项规划,县城详规覆盖率达85%以上,建制镇总规覆盖率达到100%,村庄建设规划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城乡规划体系。同时,严格执行规划,坚持“一书两证”制度,重大项目采取县规划委会员会议审定、批前社会公示、批后跟踪监管的审批管理程序。近三年来,共查处违章建设130余次,处罚违法建筑15起,有效维护了规划的刚性,杜绝了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二是以安居保障推进城镇化。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不折不扣落实好两项建设任务,为全县城镇和农村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协调服务,强力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保证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落到实处。2008年以来,新建保障性住房5058套21.6万平方米(含棚户区改造)、人均住房面积达21.4平方米,近3500户14000余人进城落户、享受城市生活;2011年以来,近2000户5000余人通过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从农村迁至集镇。三是以重大项目推进城镇化。县城建设上,围绕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舒适宜居目标,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实施生态、畅通、点亮、文体、安居五大类工程29个,相继建成了八渡河水上景观、八渡河左右岸广场、三河口大桥、南山公园、“两场(厂)”、供水和道路管网改造、略阳天津高级中学、略阳天津中医院、综合体育场馆、东盛市场等重大项目,正在实施的9大片区拆迁改造、北引线片区开发、西街立体停车库、县城中心区市场、文化图书大厦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县城服务功能,增强人口产业聚集能力。集镇建设上,按照“六个一要求”,加快实施省市县重点镇和示范镇建设,并同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接官亭、何家岩、徐家坪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集镇规模正不断扩张、功能辐射效益不断显现。四是以产业带动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围绕全县“一区三园”、“三大支柱产业、四大区域项目”产业布局,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和集镇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通过发展和壮大产业平台,积极带动吸引人口、资源向城镇聚集,目前,全县一、二、三产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这为有效支撑城镇化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3年,全县城镇化率40.83%,低于全国52.6%、全省50.02%、全市41.53%的平均水平,与省政府提出的2015年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7%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全县现有耕地43.7万亩,坡地占97.7%,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31.935万亩、占73%,海拔在800米以上的耕地37.621万亩、占86%,建设用地奇缺,推进城镇化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为72人/平方公里,18个镇中1.5万人以上的仅有2个,1万人以上的有7个,有6个镇人口在5000人以下;面积最大的镇346平方公里,最小的45平方公里。四是集镇产业聚力不强。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缓慢,环境面貌滞后,加之集镇功能定位不明确,产业聚集度低,农民就业门路少,短时间内难以吸引农民安家落户。五是城镇管理水平偏低。目前,我县城市管理还停留在临时性、突击性、单项性整治层面,尚未建立起科学、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致使城区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意见很大。